时间:2022-03-10 05:5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富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Management & Fortune
主管单位:福建省经贸委
主办单位:福建省经济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3532
国内刊号:35-1232/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015年,你的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吗?在过山车般的股市行情中你是否有所斩获?在逐渐走低的理财收益中你是否跑赢了通胀?在行情屡盼屡弱的黄金市场你是否仍然处于“中国大妈”创造的波峰之下?
无论是富甲一方的商贾,还是领着有数工资的工薪层,都有投资理财需求,只不过往大了说叫“家族传承”,往小了说是“跑赢通胀”,本质都是“让钱生钱”。大家早已认同让一些更为专业的机构来做这件颇具技术性的事情,找投行、找券商、找银行,甚至找“宝宝”。虽然各种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层出不穷,然而大家的一个困惑似乎始终存在:如何管好我的财富?2016年,作为服务提供方,财富管理机构依然任重道远。
降息、有钱、缺服务
降息、有钱、缺服务,是当前国内财富管理市场面临的几大关键词。
随着社会居民财富的加速累积,我国的财富管理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2015年瑞士信贷的《全球财富报告》指出,我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已位居世界第三,年收入达到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全球共有10亿人,我国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金融资产比例高达49%。
“截至2015年底最新统计:我国储蓄存款规模50万亿,理财产品余额约20万亿,信托规模15万亿,资管规模20万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万亿,公募基金规模7万亿,私募基金规模3万亿。这其中70万亿的存款和理财都可以说是尚未开发、有待转化并大有可为的新增财富管理市场。”招商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边琳向《经济》记者介绍称。
“到目前,中国的国民财富总值已经突破160万亿。”百富网总裁陈志君向《经济》记者介绍称,与这种财富总值不匹配的是,国内财富管理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面向普通民众的财富管理服务还比较初级。“普通民众在金融服务、理财方面仍然缺少好的投资品种。保守的理财习惯、谨慎的监管环境和供应端,造就了一个仍然高潜力的理财市场。”
而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必然会带动金融体系走向新常态,财富管理行业的旧有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那么,2016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将有何新变化?
“在2016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总量上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陈志君称,在当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财富管理市场前景广阔。
对此,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赵勇向《经济》记者表示,2016年,各类金融机构会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竞争主体更为多元化。“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除了传统的银行、基金公司等机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也纷纷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经营范围上互相交错渗透。”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由激进向稳健转换,收益预期将回归合理水平。在赵勇看来,随着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利率下行周期开启,投资理财类产品的预期收益也持续下降,众多互联网“宝”类产品收益已破3%,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也将向合理区间回归。在风险和收益回归常态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良好的信用、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将凸显其价值和优势。
在产品方面,基础产品供应将会增加,净值产品比重上升。赵勇分析称,伴随资产证券化的提速,非标资产标准化趋势渐强,基础产品供应会增加,资产荒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直接融资比率的提升,财富管理市场的产品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以净值型产品为代表的标准化产品占比提升,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
“财富管理市场的参与者更多,竞争更加激烈,可以预见2016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创新和产品形态也将更加丰富,”边琳表示,这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行业结构,完善专业化产业链分工,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构建和形成开放、包容、竞争、多元的财富管理体系。
财富管理格局分化
“2016年财富管理市场将按高净值人群、普通富裕阶层和大众投资者3类有所分化。”陈志君表示。
对于市场的分化,赵勇认为财富管理将向“财富金融”和“普惠金融”两个方向分化发展。“财富金融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以客户利益为主导,其核心是专业化和综合化财富管理能力,通过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丰富的专属投资产品以及定制化的投资顾问服务,赢取价格优势与客户追随,创造更高收益。普惠金融定位于服务大众客户,以渠道销售为主导,其核心是渠道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低成本的渠道、标准化的产品和便捷的客户体验争揽客户。”
不同类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将根据自身特点,在“财富金融”和“普惠金融”两个方向布局发展。
而不管市场如何分化,在诺亚财富首席研究官金海年看来,无论面对普通人群、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以及家族和机构用户,互联网都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后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将是中国金融发展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的创新点,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相互融合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他向《经济》记者表示,利用互联网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创造金融风险管理与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与新体验,互联网将成为财富管理的新工具与新平台。
互联网与智能财富管理将是财富管理的新领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财富管理变得更为平民化,低端客户对非个性化、结构简单的财富管理产品变得更有兴趣,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将财富管理客户群向下延伸。”海通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孙婷向《经济》记者介绍称,一些高端客户也在向互联网理财渗透。
高端客户不再“死守”传统的金融机构。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新兴财富累积方式的兴起,高净值客户的年龄不断下移。“近80%的新富人群是50岁以下的年轻高净值人士,这群投资者更易接受线上财富管理服务。”孙婷表示。
随着网销金融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将快速提升,国内有望出现破万亿级的网上理财平台。财富管理的互联化将会如火如荼。尤其在网销金融方面,竞争会异常激烈。
同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也需要净化。随着e租宝、大大财富、信和财富事件的发生,小微金融线下扩张模式将陷入调试期,大众对于“土豪”烧钱模式的怀疑和不信任会加强。在陈志君看来,互联网金融可能进入寻根的一个大趋势,回到资产端的资源竞争,“具备安全优势,回报略低于信托的P2F平台,有望成为普通富裕人群的理财选择,在P2F平台的选择方面,用户应重视平台创始人的背景和资产管理能力”。
“大众的财富管理期望往往是低门槛、高安全、收益稳健的理财品类。从大趋势分析,随着资产荒的常态化,具备资产优势的网销金融会成为一个重要入口。”陈志君表示,由于网销金融并不在金融资产方面作创新,其提供的收益仍然难以超越传统金融,而且理财门槛往往也比较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宝宝”类理财平台,由于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和延伸服务优势、封闭体验优势,在2016年仍然会是互联网金融第一选择。
谁能对接需求?
未来财富管理机构该如何与大众的投资理财需求相结合?什么样的机构更具竞争优势?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高净值客户财富的增长,中高端客户呈现资产配置多元化、财富目标多样化的特点,日趋复杂的产品和需求让投资者更加关注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将使财富管理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赵勇表示。
在新常态下,寻找优质投资标的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将成为财富管理和投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金海年分析称,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将呈现专项投资管理深化和大类资产配置综合化的两种趋势,“在PE/VC、二级市场、固定收益等市场的投资能力以及全面覆盖这些市场的资产配置能力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两类风格。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产配置也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必要选项。
“更多的财富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将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跨区域、多币种、跨市场的配置有效地分散风险,提升整体资产回报率,财富管理机构会扩大海外资产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加快海外业务布局。”赵勇分析称。
未来的财富管理机构同样必须面对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对金融产品的革命性影响,也必须面对客户互联网社区和社群化的需求与沟通特点,移动互联网将是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沟通的主要和基本手段,具备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创新与风控基因的机构才能生存。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如何来满足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在赵勇看来,满足大众的投资理财需求首先要求财富管理机构明确3个问题:“第一,客户是谁?要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财富管理机构应该盯住细分市场,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开展业务;第二,客户需求是什么?这些需求应该是可细分、可量化的具体投资需求;第三,为满足这些需求要配套什么产品和服务?”
而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仍需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信誉、客户、渠道,是不容小觑的传统优势。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相比,银行拥有良好的声誉、广大的客户基础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既有服务高净值客户的专业能力,又有面向大众客户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有望继续在财富管理行业保持领跑地位。
对银行来说,明确差异化定位同样重要。“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家商业银行唯有走出粗放式增长、外延式扩张的竞争老路,结合自己的核心优势,谋求差异化定位和专业化发展。”赵勇表示。
如何提升标准化和综合化的服务能力也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银行理财的业务管理模式主要是类似表外信贷模式,具有强烈的‘债性’,产品端与存款形态类似,投资端与贷款功能类似,最典型的就是‘资金池-资产池’模式,通过期限错配等手段实现资金与资产之间的匹配,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双重表外化,信息不透明、权责不明确,不符合资产管理的本质要求,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赵勇认为,银行应进一步发挥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通过市场化投资和配置,为客户提供更多流动性好、信息披露充分、估值清晰的标准化投资理财产品。
无独有偶,在建行北京财富管理中心也有一支“梦之队”。
该中心是北京首家财富管理中心,成立于2005年6月。作为双重职能财富管理中心,传承建行财富管理的特有模式,为京城地区的个人高端客户提供个人财富管理、投资顾问等各类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以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会员专属服务,打造融财、融智、融情的金融品牌。
随着近几年财富管理理念的深入,个人高端客户激增,继北京财富管理中心之后,建行在北京北部、西部、东部、南部相继成立了北辰、主语城、华贸、西单等四家财富中心。与此同时,该中心也成为向各中心输送人才的基地,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理财师。
目前,担任该中心主任的张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支“梦之队”里,她如Cobb一样,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早在2006年,便加入北京财富中心;同样,她也有着出色的管理才能,2007年,曾参与筹建北辰财富管理中心,并以主管的身份牵头,将北辰财富中心打造成为京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年下半年,调回北京财富中心后,尽管她接手的团队只有两名客户经理,但她思路清晰,先从基础做起,建立了由中心主任、财富顾问、客户经理组成的团队模式,近期又招聘了一名客户经理助理。
鉴于团队较新,人员较少的情况,她力主充分借助建行的渠道优势,与各支行做好信息对接,在服务客户中实现中心与支行的联动;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形成巨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该团队,财富顾问闻卓以理财知识和实践经验见长,对目前建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市场上的产品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恰如“盗梦梦之队”中的“药剂师”,经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借助着建行的优质产品,对整个团队熟悉市场、服务客户、为客户设计产品组合方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客户经理王铮,则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在高端客户理财方面,他时而是专业的“私家医生”,时而是客户的“情报专员”,而往往,他更是以全面的“服务伙伴”出现在客户面前,这不仅让人想起Cobb团队中不断变换身份的“伪装者”,多重角色演绎出一段传奇。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一对应的话,那么,同为女性的客户经理助理,则更像“盗梦团队”中新加入的“建筑师”阿莉阿德涅,通过学习,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并为团队的运作做足基础性工作。
然而,与Cobb的盗梦团队不同的是,这支“梦之队”不仅要将财富管理的理念植入个人高端客户的思想,还要尽其所能,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专业和才智,帮助客户开启财富之门,实现财富梦想。
最近几年,许多券商以财富管理的名义追求“高净值客户”群体,并将业务重点放在高端客户身上。根据国际惯例,一般将资产规模超过100万美元的归类为高净值人群,考虑到汇率、国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资产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也可视作高净值群体。但从股市账户的角度来看,目前超过500万元的自然人账户数量仅占2.81%,约为140万户。总体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高净值客户群体较为稀少。
尽管目前高净值客户群体人数较少,但全行业的投资顾问仍然很难实现对客户群体的全面覆盖。仅以高净值客户而论,考虑一般沪深两市开户,市值反映的高净值人群接近70万,但全行业目前取得执照的投资顾问人数仅为35174人。
而境外投行的高净值客户服务往往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服务体现高附加值,专业金融投顾的服务往往是境外投行实力的终极体现。即便如爱德华琼斯这样的折扣券商,也将其私人投顾服务做成精品业务,是其所提供服务中收费最贵的一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服务已由模型替代),在全美拥有1.3万名专业投顾和5500名总部投顾支持人员,加在一起就几乎是中国全行业投顾的一半。因此,由于服务和客户需求并不匹配,国内市场投顾资源稀缺已成为券商走高净值客户路线的最大障碍。
两融业务兴起的启示
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使得人均财富不断扩张,伴随着未来中国投资者可投资资产的不断积聚和增长,高端人群对于财富增值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券商服务的诉求点可能不再以佣金为主。参考美国全服务型券商的客户满意度,佣金已不再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投顾能力、投资表现等更能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服务。
近几年,作为券商创新最大成果的融资融券业务的异军突起就是最好的例证。在2015年6月,A股市场两融规模曾一度突破2.2万亿元大关,而两融业务也成为券商一项高效安全的利润增长点。两融业务的本质与银行存贷款业务相似,却比经纪业务更有效率,无论客户是否交易,只要存在融资,则按日收取利息。值得注意的是,两融费率要大大高于行业目前的交易佣金费率,一般在8.6%左右,而融券费率则在10.6%附近浮动。
实际上,不同券商提供的两融资金主要源于两部分,一是发行债券和贷款,二是自有资金,两者构成的资金成本因公司而异,一般而言,大部分资金成本在4%-5%之间。此外,由于两融账户的开立必须满足已开户达6个月,且账户市值超过50万元的硬性指标,可以说两融业务规模的基础是存量经纪业务客户的数量。同样是经纪业务客户,两融规模的飙升说明部分存量经纪业务客户对于费率的敏感度已经下降,而更加希望能够通过证券公司提供的服务获取高回报,包括以比传统佣金收费高得多的加杠杆行为。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股债双杀格局冲击渐露端倪。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放缓并逐渐步入低利率时代。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相比2015年的行情,股市2016年以来依然保持震荡格局;而受到利率下行的压力,债市也不断受到挤压。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一些成熟国际市场的收益率早已突破负利率。在此大背景下,随着居民可支配资产的不断提高,如何保值增值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需求。
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仍然是具备潜力的估值洼地。虽然2015年的一波牛市冲高回落,但此举反而增加了市场向上的弹性空间。特别是当前国内资产配置面临现实的资产荒,以房市为首的一系列市场已经相当饱和,达到临界点,而股市的估值与之相比仍然偏低。因此,未来国内居民可投资资金是否存在不同资金市场蓄水池互相流通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根据建行的私人财富报告,股票流通市值在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为6.7%-12.2%,仍然偏低,而大部分可投资资产仍然堆积在银行储蓄中。随着低利率的趋势不断加强,未来这部分巨大的储蓄如果能够进入股市,则将孕育巨大的经纪业务市场。而美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40%-50%长期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中,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进入股市的潜在空间巨大。
令人不解的是,在一些传统消费领域转型升级之时,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证券行业却依然以价格战这一略显单调的模式寻求市场竞争力。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环境下,国内券商服务能力的优质优价尚未体现。
目前,券商对于经纪业务过于片面地追求低价,甚至希望完全让利交易佣金,这是许多美国折扣券商转型的必经之路,但这些美国券商都以提供额外的高附加值服务收费来弥补经纪业务的损失;而国内甚少有券商能提供较为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服务来弥补佣金的下滑。事实上,许多券商目前连一些最基本的服务都不一定到位,欠缺与客户的维护和联系。
比如打新规则出台后,新规要求客户中签后必须拥有足额的资金,而此前由中签客户统一由所在券商代为申购也变成必须由客户自主操作。由于目前中国新股上市后表现几乎都是上涨的,打新回报是稳赚不赔,而中签率也是按照客户市值大小进行分配。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在于,新规下打新中签并不是自动缴款,而需要客户在中签后再缴款。那么新规后券商是否能及时通知中签客户中签情况和提醒客户准备足额资金,就是券商经纪业务服务能力的一个考验。
但从新规实施后的情况来看,券商余额包销的情况不断出现。虽然这对于券商而言有助于提高包销收入,但却并没有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券商服务的不到位。因此,余额包销的规模反倒可以看作是一家券商基础跟踪服务能力的体现,这种最基本的服务往往不需要高素质人才,只需要营销人员及时跟进客户。数据显示,打新新规后,出现余额包销情况的比例达到100%,超过历年数据,这充分说明虽然中国券商数量不断增长,但整体服务质量仍然偏低。换言之,在其他领域都在向消费升级转型之际,中国券商行业的竞争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拉低佣金上,却没有实现有效提升的服务升级。
美国折扣券商典范嘉信理财在降低交易佣金后,将投顾人员与客户的关联度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发掘潜在商机。通过系列步骤与客户强化联系,并帮助客户理财,虽然这种沟通式的管理费用并不便宜,但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这才是嘉信价格战背后转型的关键。嘉信目前提供的咨询服务费率在0.9%-1.35%之间浮动,费率远远超过国内券商的佣金费率。这充分说明国外折扣券商虽然起家于低佣价格战,但也遵循服务优质优价的宗旨。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大部分成本都花在人力上。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人”。以保险行业为例,保险作为最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之一,其销售业绩与人力团队密不可分。由于保险产品往往涉及风险、死亡、事故等容易给客户造成负面印象的概念,指望客户自主购买保险产品是不现实的。再加上保险产品本身是涉及长期现金流的复杂产品,客户如果缺乏专业的保险人讲解,将很难产生购买保险产品的兴趣。从历史数据来看,保险人团队与保费收入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
与保险行业相比,证券行业服务人才的重要性却在慢慢退化。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券商由于许多外来入侵者的加入,使得行业纷纷开启降价杀佣模式;另一方面,证券投资服务人员的价值体现往往需要其提供的投资建议能够真正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而这与相对纯粹推销保险的人员相比,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专业的管理机构,也很难保证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的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市场上635只基金中,年初至今平均涨幅为-5.61%,盈利的基金数量278只,占比43.77%;亏损基金311只,占比超过盈利基金。这说明在A股市场中寻求投资收益不仅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充满困难,即使是有专业背景的机构投资者也很难保证收益。
因此,加强券商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扩大服务质量,重视券商服务团队的搭建,才是强化券商服务水平的关键。只有人才到位,才能对客户的投资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而目前很多券商连客户回访、电话沟通等最基本的服务都很缺失,更别提对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指导。而指望尚不成熟的机器人投顾去弥补人力服务的缺失,本身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在缺乏基本服务的前提下,一些本身就没有服务的券商狂打价格战,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随着客户理财意识和服务需求的提升,没有服务的纯低佣战略将无法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嘉信理财虽然起初通过价格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后期逐渐意识到低佣无服务的尴尬,所以在完全舍弃交易佣金后,凭借出色的咨询服务,重新弥补了交易佣金收入的下滑,并树立了口碑。而嘉信背后为客户出谋划策的依然是高素质、高专业的服务人才,虽然嘉信也在积极布局投顾机器人,但若没有出色的投顾团队,其也无法顺利实现转型。
绕不开的经纪业务
目前,国内券商的主营收入仍然以经纪业务为主,券商经纪业务仍是基石。虽然其占比持续下降,但主要是因为佣金率持续下行所致。数据显示,行业平均佣金率从2009年的0.17%下滑至2015年的0.059%,虽然近年来两融业务等创新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经纪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下滑的空间缩小,行业业务结构相对稳定。截至2015年年底,行业经纪业务占比42.4%,占比较2009年下降16.3%,但收入却增长51.53%,这主要是2015年全年成交量较高及以量补价所致。
虽然目前国内许多券商不断寻求金融创新,但从近年的表现来看,真正给券商带来过有效收益的创新业务仍然只有融资融券业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经纪业务作为券商的主心骨,一直是券商业绩的晴雨表。对比券商历年业绩,“靠天吃饭”的特征仍未改变,券商业绩与市场成交量的关系紧密。尤其是2015年A股创出天量成交,全年成交金额达254.3万亿元,日成交额最高突破2万亿元,日均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券商的收入。而对比2010-2012年,市场成交持续萎缩,券商业绩表现不佳。
“靠天吃饭”的行业特色让市场感到担忧,长此以往,在佣金断崖式下跌的压迫下,券商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不过,经纪业务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的潜质,这是其他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自营业务与券商投资能力和市场行情高度相关,牛市时期可能获得较高回报,但市场低迷时则有可能出现亏损。截至2016年上半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证券行业自营收入亏损约170亿元。
由于政策和历史的影响,资管业务的地位持续弱化,其具有的客户理财功能却大部分沦为银行出表的工具,仅靠提供通道收取微弱的佣金。相对而言,目前券商资管业务属于低风险低收入业务,其贡献占比无法与经纪业务抗衡。此外,资管业务表面上看仅提供通道,但由于监管不严,其背后投向本身仍不透明。近期,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已明确表示,行业大规模发展通道业务未能创造社会价值,通道业务未来规模需要逐步压缩,且迟早会消亡。
而投行业务则严重依赖政策导向。虽然注册制的呼声一直未停,但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注册制具体出台时点仍不明朗。而审核制作为当前投行业务的主导规则,政策性较强,如2009年和2013年均出现IPO关闸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投行业务的发展。作为证券业务中最具含金量的业务之一,投行承销业务人才成本较高,同时也隐藏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旦上市公司发生事故,连带推荐券商的处罚也往往较为严厉,尤其如新三板业务,保荐券商需要终身负责。而投行业务近年来其实也出现价格战趋势,券商所收承销费率不断降低,但风险却随着上市标的积压而不断上升。
若以风险和收益两项指标衡量,就行业而言,经纪业务是收益风险比最高的业务,而投行和自营业务则存在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当前的资管业务则属于典型的低风险低收入业务。相比其他三项业务,经纪业务具备低风险高收益的潜质。
对经纪业务来说,佣金持续下滑是行业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行业一度对佣金出现“断崖式下跌”感到恐慌,由此导致部分券商急于寻求业务创新来弥补佣金下滑的损失。对比美国市场,自1975年实现佣金自由化后,佣金率确实曾一落千丈,以嘉信为首的一批折扣券商率先打出廉价佣金的战略,迅速抢占了市场。美国的佣金自由化影响深远,成为诸多市场争相效仿的模式。
中国证券佣金最早采取3.5%的费率的固定佣金制,但在2002年经过反复斟酌后,以配合WTO入世和经济市场化等政策,采用了优选向下浮动的动态佣金。从数据上来看,佣金自由化放开后,各类市场平均佣金率均呈现下滑趋势,这降低了券商单笔交易佣金的收入,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交易的成本,有助于提高交易频率,这才是“以量补价”的关键。
目前,中国的交易佣金仍以2002年颁布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为准,规定了最高不超过证券交易金额的3‰,最低不低于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也就是常说的规费,大概占到交易金额的0.01%。当前行业的平均佣金费率在0.04%-0.05%之间,而在2014年一波互联网券商开户的影响下,0.02%-0.025%是目前券商普遍采取的收取佣金的最低标准。虽然中山证券曾推出“零佣通”,但此举被监管视作破坏市场竞争规则,因此,短期内证券公司再出现免佣金模式可能性不大。
可见,当前的佣金费率已经逐步接近监管和券商可以盈利的最低费率水平,在经纪业务仍然占据券商主营支柱的大前提下,完全放弃佣金的模式不现实也不可取。
去散户化非一日之功
虽然市场一致预期未来A股市场的特征多为机构化和去散户化,但事实上A股客户一直以来仍以散户居多,且这一趋势在未来是否会向机构化转型仍需观察。数据显示,目前A股流通市值中,散户市值仍以50万元以下居多,尤其是1万-10万元的账户,占到这个区间账户数量的50%左右。截至2016年8月,A股持有市值的自然人账户数量为4874.7万户,机构账户数量为9.26万户。其中账户市值在1亿元以下的,机构账户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亿元以上的机构账户是自然人账户的2.15倍。而自然人账户中市值占比最大的是1万-50万元的群体,合计账户数量占比93.7%。而机构账户中1000万元以上市值占比最高,其他区间分布也较为均衡。由此可见,当前A股账户仍然是以低市值的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呈现突出的20/80特点,即中小投资者数量众多,但市值普遍偏较低;机构投资者稀少,但市值较高。
早在2016年3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熔断问题发表观点时,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主体的体系,与其他市场不一样。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在资产荒和居民可投资资产不断积累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近几年正跑步进入A股市场。未来,A股机构化之路任重道远。
对比国外成熟的市场,机构化在A股市场的渗透是否具备条件呢?就目前情形来看,A股市场要想实现机构化仍然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尚不能支撑以机构为主的市场。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市场参与者的“机构化”程度不断加强。1975年,美国市场70%的投资者仍是个人投资者,但到90年代初期,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49.4%,市场“机构化”特征明显。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美国实行佣金自由化后,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受佣金价格战影响下滑明显。而几乎是在相同时期,美国机构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开始攀升。
目前,美国证券行业整体佣金收入仍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股票交易产生的佣金收入下降明显。根据SIFMA数据显示,2001年,美国全行业股票交易产生佣金总额210亿美元,但到2010年已经下滑到143亿美元,10年缩水幅度达32%。同时,股票交易产生的佣金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已经从10%下滑到6%,最低时仅为4%。在佣金下滑和机构化程度上升的双重影响下,美国券商服务开始积极转型。
以美国高盛为例,“机构服务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并且佣金收入占比持续下滑,2013年仅占公司总收入的9.1%。
有趣的是,美国市场的客户机构化与投行业务的国际化几乎是同步的。高盛的国际化道路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欧洲市场的介入,于1970年在伦敦开设公司的第一家海外机构。同一时期,高盛通过其著名的“白衣骑士”战略,向被恶意收购的公司提供金融意见而赢得显赫的名声,并从此成为以提供专业并购方案的公司而成为顶级券商。在亚太市场上,高盛于60年代抓住日本国际化市场时期国内资本需求旺盛的机遇,及时在日本设立事务处,并以此作为开展亚太市场的核心,全面布局国际市场。
此后,高盛对中国市场也高度重视。1994年,高盛在北京设立办公室;2004年,高盛出资33%合资成立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开始涉足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承销等业务。而在投行领域,高盛更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数据显示,2014年,高盛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承销投行,其承销股票占据全球市场近10%,排名第一,累计收入15.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29亿元),超过国内多数券商全部业务的营业总收入,而这还不包括投行业务中的财务咨询收入。
在万亿级的市场中,财富管理在中国刚刚兴起,尤其新贵阶层的财富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中国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58526亿元,同比增长6.7%。主要经济指标虽好于预期,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5%。进入负利率时代,中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实际价值不断流失。
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壮大,居民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显著增加。现阶段,居民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基金、债券、股票、房产等。除此之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熟知,进入大众理财的视野。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财富管理并非通过单一的投资渠道就可以完成,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根据投资者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保障资产在不同经济周期及生命周期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并最终实现传承。
财富管理理念的逐渐兴起带动了国内一些财富管理公司的发展,捷越联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表示:“在万亿级的市场中,财富管理在中国刚刚兴起,尤其新贵阶层的财富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中国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晓婷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中的海外资产配置显得格外重要,捷越联合现阶段重点推荐的海外保险、海外房产投资、股权投资等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做出的调整,满足财富拥有者与日俱增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5年《中国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15名财富拥有者中,超过80%的企业家未进行海外资产配置;90%的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风险进行投资决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教授建议,首先,投资者应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资产,建立完整的家族财富资产负债表,优化境内外资产配置组合;其次,通过专业渠道了解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的财富配比选择适合的境外投资项目,并适度调整境内外投资比例;再次,保证资产配置多元化,做到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充分规避风险,优化组合;最后,减少个人行为偏差带来的风险,避免将投资决策的压力与责任集中在个人身上,财富拥有者应提高对专业人士的信任,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在财富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速了行业快速扩张的步伐,但却削弱了行业主体在产品、风控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的缺失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宜信财富CEO唐宁表示:“2016年被称为海外资产配置元年,未来财富管理将开启大航海时代,财富管理行业最终的胜出者将是那些秉承精耕细作、工匠精神的百年老店。”
近几年,中国家庭财富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更快,家族财富管理将成为核心需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十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每年增长20%左右,2016年已达126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超过210万,拥有可投资金融资产超过54万亿元。
据笔者测算,预计到2025年-2030年,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高净值人群比重将进一步增加,而高净值人群及其家族的财富增长则速度更快。
2010年以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也面临着传承的时代需求。个人财富在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之间的分配与管理,财富与资产在家族代际的传承问题,家族财富如何保值增值,家族财产与旗下企业资产的划分,资产的风险分散与家庭、企业的全球化扩展等问题,逐渐使家族的财富管理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考虑的核心问题。
从家族传承,从投资收益到资产配置,从资产保值增值到保险、税务、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从自身享受到公益环保等社会责任,中国富裕家族的财富管理正在呈现出四大趋势。 富过三代
“财富”两个字,包含了中国文化对此的深刻理解,既有“财”字的“贝”与“才”,即金钱资产和才能,也有“富”字“宀”的家庭与宝贝,“一”和“口”表示一脉相承的家人,“田”表示可以保值增值的固定资产。这实际上包含了金钱等金融物质资产、才能知识等精神资产、家庭人口等人丁资产、房产家业等创富资产等四大方面,诠释了中国文化对财富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积累和管理财富的目的,包括了个人的消费、子女的传承以及社会的贡献三个方面,而传承又是长期的话题和难题,“富不过三代”似乎成为最难解的魔咒。其实,“富不过三代”的挑战不只是在中国发生,根据有关统计,仅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延续到第二代,而到第三代就只剩16%了。
根据《诺亚财富2017高端财富白皮书》数据,超过70%的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来自其创立的企业,目前,大约5.6%的高净值人士已超过60岁,传承问题已迫在眉睫,43.5%的高净值人士在46岁-59岁,传承问题也列入日程。改革开放已超过35年,第一批造就的企业家和富裕人群都已到退休年龄,如果直接把资产送交第二代,既面临二代是否接受,也面临是否会坐吃山空的可能。
信托机制可能成为摆脱“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成功借鉴。财产传承信托,而非投资收益的变种,是信托服务的核心功能之一,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验证,这样的机制与服务既可以让子女生活有充分的保障,也可以促进他们继续奋斗创业,延续创造财富的动力和能力。而且,信托也是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有效区隔、家庭和家业有效划分的重要措施。
从国际成功长期传承的家族来看,富过三代往往经历三代不同的心路历程:第一代是艰苦创业,希望后代不再艰苦、生活幸福,但又希望能鞒蟹芏肪神;第二代条件起点优厚,有了更大空间和更广阔视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不一定愿意子承父业;第三代能够成功传承,往往是总结了家族精神,形成了家族血脉与家族文化。
我们发现,财富的传承将分为财产的传承、家业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三个层次,目前中国的富裕家族正处于从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的升级融合期。 资产配置
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的超高速增长逐步进入到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房地产发展势头已发生业态和区域的分化,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都出现周期性特点,中国也成为全球化的主力,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和他们的家族财富已经不可能再简单靠单一资产获得永久的高收益无风险回报。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资产都有约19%的国际配置,中国也需要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发展资产配置的全球化,在全球视野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这也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微观基础。
私募股权投资资格是高净值人群的独特优势,包括创投、风投、PE和并购等方面的私募股权投资,是创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资本引擎,此类资产配置虽然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但却有分享新经济、新科技等超高收益的可能,能够跨越经济与金融周期,对冲黑天鹅风险,分享人类科技与商业进步的红利。根据诺亚统计,超过70%的高净值人群愿意增加对私募股权投资的配置(见图1)。 家族综合管理
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的财富不断积累,中国富裕家族对财富的认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和丰富,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从原来寻找高收益投资机会的简单动机更加丰富综合起来,涵盖了财富的创造、保值增值、消费、分享和传承等全过程环节,对保险、税务、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需求也迫切起来(见图2)。
中国的富裕家族认识到,财富的传承与家族的传承密切相关,而家族传承的根本就在于家族价值观与家族文化的沉淀与总结,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结合,成为中国富裕家族的特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高净值人群和家族对于财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升,慈善、环保等公益和社会责任成为他们普遍的行动。财富不但会用于自我消费和子女培养,更会体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从“小家”到“大家”,也是当前中国富裕家族不断成长的特点,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缩影。
关键词:管理劳动;价值创造; 财富分配
中图分类号:F2729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较大,尤其是管理劳动者的收入远比一般劳动者的收入高。这种差距是否合理,如何科学地认识、理解这种差距,学术界和民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辩论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本文从管理劳动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管理劳动和财富分配的关系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促进管理这种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扫除思想上障碍。
一、管理职能的产生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不太发达的时候,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比较简单,无需专人进行管理,管理职能总是和其他的劳动职能混合在一起发挥作用。这时管理职能没有从其他的劳动职能中分离出来,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管理职能的作用也受到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充分的显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技术手段的先进,尤其是分工的细化,对管理职能独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不是单个人的事情了,分工在现代经济中变得越来越细密,社会生产需要很多承担着不同职能的人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一个独奏的音乐家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现代化的生产、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厂家拥有着数百数千、甚至几十万的工人,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管理,要进行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已经达到相当大规模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如果把整个的企业比作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以管理者为主而组成的管理系统就相当是这个有机体的神经系统。这种指挥必须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和构成生产总体的各独立部分的个别运动差别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在同一生产过程或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劳动,这时他们需要管理者进行协调。管理职能主要是协调决策,这种协调缩短了制造产品的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果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只要大量的协作者可以把不同的操作方法分给不同的人,让他们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就可以缩短制造产品所必需的时间。因此,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影响企业的存活。所以,现代化的企业尤其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帅难求”。
二、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
管理劳动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需要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来探讨。管理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社会生产一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二是生产价值的创造过程。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的过程的统一,也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可以把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叫做管理的自然属性,把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叫做管理的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同的劳动职能需要不同的人承担,管理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劳动职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方面,管理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管理职能的本质不同。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即从管理的社会属性来看,马克思认为“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指挥、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而这种职能作为资本家的职能则取得了特殊的性质”;“在资本家的手中,管理不仅是一种协作劳动过程或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本身产生的特殊职能,而且显然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是建立在剥削者和它所剥削的原料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对抗基础上的一种职能”。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者也是高级员工,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了,资本的数量增加了,资本家把这种由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职能交给了经理阶层,促使管理的社会属性和管理的自然属性发生了分离。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管是在资本主义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劳动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社会分工和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基础上,劳动的职能不断的分化,生产劳动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大,劳动者不一定要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①。人们在进行共同劳动时,每个劳动的成员总是分担着一定的劳动职能,分工和协调是共同劳动的必然要求。所以,管理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劳动,而且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劳动如何定位成了现实重大的问题。由于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质,一方面私营企业主本身就是劳动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且这种职能占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凭借自己对资本的所用权占有雇佣者的剩余劳动,尽管这种剥削职能是受到限制的,而且私营企业主对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管理劳动成为“共同劳动”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三、管理劳动与财富分配
财富分配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在传统的生产关系中以物质性生产要素为特征,与物质性生产要素相对应的是以管理、知识、科技等为主体的非物质性生产要素,而且非物质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并不突出,往往将管理劳动混同于一般的劳动,管理者的收入和一般劳动者的收入差别不大。在现代经济中,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管理在生产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收入和一般劳动者的收入迅速拉大,传统的生产关系结构和财富分配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管理劳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结构
为一种稀缺性的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管理劳动作参与到生产的全过程,尽管它仍然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载体,但是在生产关系中也涵盖着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因此,管理劳动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生产关系的结构。
(二)管理劳改的存在改变了财富分配关系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劳动降低了生产必要产品的时间,延长了生产剩余产品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工人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使资本的所有者得到更多的剩余产品。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管理劳动参与剩余产品的分割。管理者收入高于一般劳动者的真正原因要从两个方面看:
1.内在原因。
一是管理劳动是复杂的劳动,不能将管理者的劳动和一般工人的劳动等同起来。认为复杂的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管理劳动是以高知识,高技术,高智能为基础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的竞争,而且要展开国际竞争,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竞争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劳动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承受竞争的巨大的压力。。
二是管理者收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作为全体劳动不可分割的一分子,管理者获得应得的工资;另一方面作为稀缺的人力资本,管理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这是管理者的收入大多数情况高于一般工人收入的主要原因。
2.外在原因。
一是管理人才具有稀缺性,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优秀的管理者是企业兴盛的首要因素,优秀的管理者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优秀的管理者能够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组合,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收益,并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人力资本的稀缺性促使管理者的价格远高于一般劳动力价格。
二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管理劳动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高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劳动者理应获得较高的收入。首先,管理劳动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这种创新不同于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制度以及捕捉市场机遇挖掘潜在利润的创新。只要是创新就面临着风险,这种风险是应该得到补偿的。其次,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作为决策者时刻面临着不确定性,管理劳动具有决策性强的特点,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投资的成败。因此,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决定着资本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正确的决策会给资本带来巨大的收益,反之就会使资本遭受损失。一旦失败,管理者甚至有被解除职务的可能,管理者因此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管理者的收入远高于一般劳动者,其重要的外在原因就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
四、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1.在现代经济中管理劳动作为非实体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关系中占有者重要地位,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结构,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面,财富分配关系也随着管理劳动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管理劳动在现代经济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管理劳动作为整体劳动的一部分,管理者是总体工人的一分子,管理劳动创造价值,是生产性劳动;另一方面管理者是资本的人格化,代替资本所有者执行管理、监督、协调的职能,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从这个角度看,管理不创造价值,因此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资本职能是受限的。
3.管理者收入大大高于一般工人的内在原因,一是管理劳动是复杂劳动,二是管理者不仅作为复杂劳动者领取工资,而且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
4.管理者收入高于一般工人的外在原因,一是管理作为优秀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二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管理者的收入远高于一般劳动者是对风险的补偿。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32-33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6.
[3] 李太淼. 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8(6).
机构发展猜想
今年以来在建立财富管理行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基金等机构的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那么财富管理行业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基金行业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格局变化?与会机构大佬分别对此发表了看法。
易方达基金董事长刘晓艳用“海阔天空任鸟飞”概括此次机遇,她同时提出了基金公司的责任就是通过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股票定价,来引导整个全社会的一个资源配置。
富国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基金公司必须把投资管理能力做出差异化才能生存下去。他认为未来基金公司应该抓住几大机遇:机构客户增长、绝对回报的发展、固定收益的机会、与电子商务渠道合作打破银行的垄断,探索出一些差异化竞争的路,将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走向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完全同质化竞争。
长城基金董事长杨光裕表示中国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本身GDP都是以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应该在资本市场中找到固定收益或者信托类产品两倍甚至更高的投资品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个是自下而上,通过行业、基金公司努力选择一些好的产品,为基金投资人做出贡献。同时,也通过基金的投资方式做一些大的研究,共同推动上市公司认真做好上市治理,为投资人做更好的回报,这就是基金公司生存的基础。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风提出了机构发展的十大猜想,尤其引人关注。他表示金融脱媒和混业经营改变财富管理业竞争格局。其中对于机构的发展趋势他认为银行、保险、信托、股票、基金,应该各自找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现在的混战。他表示银行有银行的长处,银行有客户端、有渠道或者说有资金;保险也有资金、客户。基金和信托没有客户,需要有别的东西。证券公司有证券公司的优势,资产证券化里面有独特的能力,也有自己的客户,有自己的营业部,每个机构有所不同,大家应该找到长处,在财富管理发展中各自得到自己的利率和定位。
外汇局否认资本外逃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遭受重挫,活跃度也降至低点人气极其低迷,与此同时,前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854亿美元逆差,因此关于“前三季度我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外逃”的推断甚嚣尘上。
针对以上推断,会议上,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郭松则明确表示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大量的资本外逃。他同时指出截止目前有201家机构获得
QFII资格,从1—10月份,外汇局一共批准了81家机构QFII的额度,其实含新机构还有追加额度的机构,一共批准了119.28亿美元。今年的QFII数量以及额度均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实际上,此前上海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也明确指出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历史数据也显示,在估值低位时进行中长期投资,往往可以获得良好收益。今年以来,QFII和RQFII等机构投资者净流入沪市A股的资金大幅增加,特别是最近两个月,QFII和RQFII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这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当前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充分认可。
机构普遍看好A股
2012年7月,中国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走出国门已整整五年了。然而,对于当初满怀希望能在海外市场淘金的基民来说,QDII基金的业绩表现,至今仍让投资者无比纠结。如今,除了QDII以外,中国资本奔向海外的渠道和方式都在扩宽:保险资金海外投资开闸在即,中国人海外豪宅投资纪录屡屡被刷新,2011年美国投资移民申请个案70%为中国人。中国个人境外资产正以每年近100%的速度在增长。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海外市场正成为很多投资人必须关注的投资方向,但对于不了解海外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来说,海外金融市场就像“侏罗纪公园”,新奇却危机四伏。如何更加理性地认识和评估海外市场,是中国投资者迈出国门之前的必修课。
全球配置下本地仍然是主场
随着QDII的渐趋成熟,以及投资移民潮的经久不衰,海外投资似乎已成为一门新显学。高尚人士聚会,话题总绕不开谁投资美国股票,谁在做香港市场,就连同为新兴市场的印度、越南,也到处可见中国投资者的身影。但投资不同于消费,“尝鲜儿”从来不是成功的投资之道。
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中国投资者必然面临语言、文化、法律等多重障碍,相对于其本土投资者天然地处于劣势,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投资产品、服务机构等时,应该经过认真的比较研究,并且需要认识到投资海外可以有效分散资产风险、丰富投资品种、分享全球经济机会,但也不能期望在国内都捡不到的馅饼,在国外能捡到。
我们分析了过去几年全球富裕人士对于投资区域的选择,本地市场在整体投资组合中始终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原因显而易见:投资自己熟悉的区域,无论是从成本还是资源来说,都更具有相对优势(表1)。在选择投资区域时,投资者通常希望在期望收益和分散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点又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景息息相关,是一个动态、逐步调整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整体投资组合中,国内投资仍占据主导地位,其比例一般占总资产的50%-75%。
离岸财富管理中心是首选
在确定了资产投资区域之后,投资者要对投资地点进行选择,这与投资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地点是投资者执行投资的地方。在金融信息化的今天,即使是投资美国股票,也可以很方便地在许多不同的地点完成,所以投资者需要确定这个地点在哪里。在选择海外投资地点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金融市场成熟且规模较大;地区稳定且相关金融法规健全;税收优惠;资金出入自由: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
只有同时满足了上述五点要求的投资地点,才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保护资产,完成投资。而离岸财富管理中心以其所具有的资金自由、税收优惠、安全性高、保密性强等优势,从众多投资地点中脱颖而出。以投资美国基金为例,外国人在美国投资共同基金时,无论期限长短均可享受资本利得免税优惠(美国公民和居民买卖股票或共同基金,需缴纳资本利得税,持有期少于18个月的,并入一般收入缴纳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但对于共同基金所发放的红利则需要缴税,外国人投资共同基金所获红利税率可高达30%。
而根据各国与美国所签署的协定,优惠税率又各有不同。比如投资者投资了富达公司在美国发行的股票基金,2011年分红10万美元,中国籍投资者可享10%的优惠税率,即拿到9万美元;如果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籍投资者,则可拿到8.5万美元。如果投资者是投资了富达在离岸财富管理中心发行的美国基金,则可直接拿到所有的10万美元分红。因为离岸中心基金投资收益是免税的。
另外,中国人不太熟悉的遗产税也是投资者可能遭遇的问题,比如依照美国税法规定,如果外国投资者账户所有人过世,其账户里超过6万美元的部分将可能要征收遗产税。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近些年离岸财富管理中心也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除了瑞士、卢森堡这些老牌的欧洲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香港、迪拜这些新兴市场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也迅速崛起,并在市场规模、产品多元化、金融硬件、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大有超越“老前辈”之势,而各地金融机构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服务同质化现象。
所以,地缘优势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举例来说:美国人主要选择加勒比和巴拿马作为离岸财富管理中心;德国人主要选择卢森堡和瑞士;沙特人主要选择迪拜;中国台湾人主要选择香港和新加坡;内地人在香港的投资则占境外资产的一半以上。
低风险产品更省心
很多投资者在刚接触海外投资产品时,容易低估风险因素,而盲目投资一些高风险的产品。我们以Accumulator(或称KODA,国内译为累计期权)为例,这是一款在业界被谐音为“I kill you later”(我晚一点杀你)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在2007年颇为流行,曾有内地投资者因投资此类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亏损8000多万港元,并且还反欠银行9000多万港元。
累计期权的特点是客户可以以低于市价10%-20%的价格向银行买入股票。听起来这个产品简直就是在派钱,客户以折扣价买入股票,倒手就可以卖出赚取差价。更有些客户经理在跟客户推介时,抓住了一些客户“占便宜”的心理,着重强调产品打折买股票的优点和专门针对VIP客户的特殊性,对风险一笔带过。但实际上,累计期权是一款设计复杂的结构化金融产品,产品的盈利空间有限,而亏损幅度可能巨大,并且不能止损。
在这个合约中,某股票现价为10元,客户执行价为9元,终止价为10.5元,如果股价在9-10.5元时,客户可以每天以9元的价格买入股票100股;当股票价格超过10.5元时,协议终止;当股票价格低于9元时,客户在协议期间内,必须每天按9元的价格买入200股股票。如果股价暴跌至7元/股,投资者每天的损失将是400元,如果股价持续走低,客户的累计损失将非常巨大,所以只有投资者认为该股票价格在一定期限内不会大幅下跌,才可以考虑投资此款产品。香港监管当局规定,此类高风险产品只允许出售给投资金额超过800万港元的专业投资者,这就是产品只卖给VIP客户的原因。
国内市场金融产品结构比较简单,投资者一提到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就觉得那是稳赚不赔的标的。但在海外金融市场,产品种类繁多,虽然很多产品和传统的股票、债券相关联,但经过复杂的证券化和结构化处理后,其风险收益特征已经与最初的基础投资产品大相径庭。这就像《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吃的茄鲞,虽然也是茄子做的,可此茄非彼茄,口味也大不相同。投资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风险和资金承受能力,并对产品的收益及风险属性有清楚的了解之后,再决定是否入市。
那么,普通投资者在进入海外市场时该如何选择投资产品呢?建议可以从我们比较熟悉的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产品入手,再循序渐进地根据自身投资风格和目标来逐步深入。就拿基金来说,香港市场销售的基金品种非常丰富,覆盖欧美、新兴市场等全球所有主要市场,其基金管理机构也云集了全球绝大多数顶尖的投资公司。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于投资时,房屋具有虚拟性质。房屋的预期价值就是“影子财富”,当预期房价进一步上升时,投资者的这种财富就增加。但只有将房屋变现后,才能得到实际上的财富。影子财富与实际财富的差额称作“财富幻觉”。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收入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还取决于对资产增值的预期。而货币、股票和房地产是居民最重要的三种资产(托宾Tobin,2000)。因此,房地产资产增值的预期越高,则影子财富或财富幻觉就越多,当期消费支出就越多,消费的增加刺激需求的增长,房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房价预期下跌,居民的影子财富缩水,由于财富幻觉的作用,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的减少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房价下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假设供给曲线S固定,初始的需求曲线为D0,相应的价格水平为P0,消费为Q0。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比如降低利率,或者直接增加银行信贷,消费曲线外移至D1,此时消费为Q1。需求曲线的外移使得一般物价水平增加,同时增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已拥有住房者或者投资者的住房价值将增加,基于财富幻觉,需求曲线再次外移至D2,相应的消费为Q2。则(Q2-Q1)为财富幻觉引起的消费增加额。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房地产价格降低引起的财富缩水的幻觉导致的消费减少(如图3)。房价的降低通过财富幻觉引起消费降低(Y1-Y2)。
三、过度反应、过度自信
“过度反应”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映上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德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认为“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针对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完全理性,对信息理解的一致性、无偏性,“过度反应”认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对信息反应情绪化,易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估价的过高或过低。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1974)提出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对过度反应进行了解释,当一客体具有的显著性特征可以代表或类似所想象的某一范畴的特征时,则它易被判断属于该范畴,人们过分强调了这种显著特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它属于其他潜在范畴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反应过度。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丹尼尔(Daniel)、郝舒拉发(Hirshleifer)和萨博拉曼亚(Subrahmanyam,1998)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定义为高估他的私人信号而不是公开信号的精确性。根据本(Ben,1965)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罪于外界因素。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一致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膨胀,而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矛盾时,投资者的信心并不是等量地减少,因为他们倾向于将这种结果归因于客观原因。
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吻合时,往往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膨胀,因为过去房价的走势进一步提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往往把房地产名义财富增长当作实际增长,把房地产财富增长当作永久收入增长,从而扩大消费支出。
四、从众心理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不能做出完全独立的判断,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行为主体认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所以也做出相同的判断①。这种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羊群行为。凯恩斯(Keynes,1934)在指出:投资收益日复一日的波动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甚至是一种荒谬的情绪在影响整个市场的行为。费斯汀格(Festinger,1957)在描述从众行为时指出,当遇到冲突时,我们的思想会潜意识地剔除那些与整体关联性最弱的看法,不自觉地寻求平衡。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洪波6月28日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商业银行有望成为客户财富的整合者,要树立泛资产管理的理念,加强与证券、保险、信托和第三方财富管理等机构的合作,切实构建多元、开放、协作的财富管理服务架构。他们强调,财富管理具有跨业务、跨行业、跨市场等特征,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和复杂性较强,要加强监管协作,统一监管标准,消除监管空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把住底线和规范发展,把金融创新和合规经营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风险防火墙,规范经营严控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实现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表示,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2012年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国民财富呈现出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明显趋势。一是财富规模快速增长,近四年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4%,国民财富规模快速增长。据计算,2012年中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80万亿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高达21%。未来在我国收入倍增计划的推动下,将带来财富更快、更公平的增长。二是中等收入阶层逐渐崛起。从农行的客户结构来看,2009年到2012年,金融资产介于10万到100万的个人客户年均增长3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等收入阶层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三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日益多元化。2008年到2012年,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7%,而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年均增长高达72%,信托资产余额也保持了快速增长,近两年的年均增速为57%。股权、信托、私募、艺术品等逐渐成为高收入群体的投资热点。
“我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的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表明,中国可投资资产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已达到174万户,资产为33万亿元人民币。未来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财富市场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洪波认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财富创造保持着快速的步伐。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去年已经达到了51.9万亿,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全社会的个人存款总量45万亿,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含保本余额达到6.3万亿,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8.7万亿,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7.7万亿,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达到4.6万亿。
越高端的客户对机构服务能力要求越严苛,因此业界通常以私人银行业务排名来衡量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准。中国客户人民币为主的资产特征、本土商业银行积累的庞大客户基础、更具优势的服务网络与资源是中资行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原因所在,中国85%的高净值人士选用了中资私人银行进行财富管理。据介绍,2012年末,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超过12万户,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7万亿元。
然而,由于目前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面临诸多瓶颈,突出表现在服务理念落后、产品狭窄、管理信息系统滞后、风险控制和监控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市场,中国的财富管理业务都远未能满足财富管理市场的旺盛需求,也远没有达到市场竞争的饱和状态。未来开发多元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综合的财务管理服务将是各大金融机构突破同质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金融引导优势,财富管理一定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方向
“未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表现出客户不断细分、分工继续专业、服务能力模式不断创新的特点,对于商业银行和各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差异化服务能力,依据自身优势做好客户管理细分,在产品与服务领域创新独特的服务模式。走精细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朱洪波说,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要从产品销售向客户需求为驱动的财富管理架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转变,从代销业务向资产管理集成商转变,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他认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有赖于全社会金融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资本市场的稳健、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应用等。
对于商业银行未来财富管理业务如何发展,张云建议: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财富管理在为客户提供资产保值、增值服务的同时,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防止过度衍生化和脱离实体经济。二是发挥好商业银行的平台整合功能。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商业银行有望成为客户财富的整合者,要树立泛资产管理的理念,立足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加强与证券、保险、信托和第三方财富管理等机构的合作,切实构建多元、开放、协作的财富管理服务架构。三是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模式。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跑马圈地式的粗放经营模式,着力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客户细分和差异化服务。对于一般客户要以标准化产品为核心,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近期市场上出现的流动性紧张,某种程度上也与金融杠杆过高,影子银行快速膨胀,社会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空转有很大关系。”张云强调,财富管理一定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金融融通和价格发现的优势,把金融引导到最需要和最有竞争力的环节,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起步于零售的商业银行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始于零售业务,是伴随个人业务的升级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分析客户(个人、家庭、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发掘其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具体包括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收入与财产分析、保险、投资、退休计划、子女教育、税务策划及遗产管理等,以实现财富的积累、保持、增值。
广义的财富管理包括了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每一部分的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内涵不同,呈现金字塔形结构。按客户群体进行划分,大众业务有存款、信用卡、转账、代收代付等;中层客户还包括了贷款业务、小额贷款(装修、旅游、投资)、股票、债券、基金、保险;高端客户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银行重视的一部分,对其的服务还包括税务策、遗产安排和财富的保值增值。财富管理的业务范围与重点与资产管理是不同的,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目的是为实现客户资产的配置而非以投资为核心(表1)。
国际比较与借鉴
摩根大通银行:实体独立模式
摩根大通银行是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服务提供者,其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典型的实体独立特征,即在同一个银行集团(控股公司)下,设立多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业务。
摩根大通的财富管理业务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富林明资产管理(JP Morgan Robert Fleming)、高桥资本管理(HighBr idge Ca p i t a l Manage m e n t)、私人财富管理(P r iva t eWealth Management)、私人银行(图1)。
摩根大通的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内容见表2。具有各种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是摩根大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主打产品,其基金投资范围涵盖各大资产类型,从外汇、股票到地产、对冲基金等,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股票管理类产品,包括全球、国际及主题策略投资的各类股票投资类基金产品;第二,固定收益管理类产品;第三,流动资产管理类产品,兼顾流动性与收益性,如欧元流动型基金,环球美元流动型基金;并向客户提供各类现金管理服务,如收付款交易管理、现金资源共享和集中化控制等;第四,货币管理类产品;第五,地产投资类产品,如美国不动产基金;并向客户提供各类地产的搜寻、购买和出售服务;第六,对冲基金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策略选择,帮助客户获得绝对收益,如长、短期股权基金、市场中性基金等;第七,私人资产管理产品,以严格的投资流程为客户提供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即由客户决定投资政策,投资执行与日常管理全部委托银行完成。
摩根大通的客户中,高净值客户贡献突出是一个显著特点,而摩根大通也做了较为系统的高净值客户维护体系。摩根大通建立了覆盖在私人家庭和私人办公室银行,积极整合高净值客户资源与开发相应服务。2014年,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资产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高净值私人客户占比高达86%,领先于同类私人银行。
瑞士银行: 与投行紧密结合
1998年6月,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合并,成立了瑞士银行集团,并于2000年收购美国证券公司普惠。合并后的集团发展迅速,业务重心转移到了瑞士、乃至欧洲以外。目前,瑞银是当今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银行和投资担保银行,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营业网点。多年连续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
瑞银原有的四大业务品牌是:侧重投资银行业务的瑞银华宝、瑞银普惠,提供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服务的瑞士银行私人银行,以及处理国际业务的瑞银环球资产管理。2003年,瑞银将私人银行业务正式更名为财富管理业务。2009年,瑞银环球财富管理与商务业务部门重组成为两个新的业务部门:美洲财富管理,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目前,瑞银包括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美洲财富管理、环球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这四大业务部门,涉及三大业务板块: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其中,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包括三大主要业务:财富管理,零售客户,瑞士公司及机构客户(图2)。
瑞银集团专门设立投资产品及服务部,聚合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的专家,通过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介绍、产品交换和业务间的配送服务,实现为跨区销售便利,最终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完整的投资解决方案、产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其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财产品包括:由投资银行部承销的各类证券类产品(股票、债券、商品及外汇产品)、经投资银行部打包再证券化后的各类结构性产品、资产管理部销售管理的各类基金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会对这些类产品进行再包装,然后出售给终端客户(表3)。
财富管理根据客户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进行分层,主要分为超高净值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核心富裕客户三类。2015年,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服务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瑞士法郎以上的客户占62%,是最大的客户群。
瑞士银行集团中,财富管理及瑞士银行、美洲财富管理、全球资产管理是三个主要的资产管理部分,2007年以来,其资产管理的规模整体下滑,但财富管理的两个部门规模有所上升,这与全球资产管理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变的趋势是一致的。
花旗银行: 平台导向模式
花旗集团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其为100多个国家超过两亿位客户提供包括个人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亚太区,花旗拥有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网络、办事处遍及 11个国家及地区,所管理的资产近600亿美元服务的高资产净值人士(资产净值不少于1000万美元)超过6000名,其中囊括了一半亚洲(不包括日本)的亿万富豪。花旗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部是专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部门,包括卡类业务、零售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图3)。
花旗银行的财富管理对象分为一般财富管理客户与私人银行客户,分别有相对应的财富管理服务(表4)。
花旗集团的财富管理综合服务针对个人的和家庭、企业家和企业业主、企业高级高管、下一代继承财富者、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提供银行和现金管理贷款,投资策略,以及信任和财富顾问服务。花旗的目标是提供专业技术、帮助客户成长的服务水平,管理和保存客户财富。作为花旗集团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可以得到全球及时咨询与专业完整的财务管理策略。
国际银行财富管理的经营启示
国际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较国内起步早,发展已整体处于平缓期,近年其发展战略逐步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重点延伸。国际银行的财富管理经验对国内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具有以下启发意义。
第一,财富管理的高速发展通常伴随着私人财富的累积、财富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与认可提升。中国的高净值私人财富市场正处于财富管理的快速发展阶段,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前景向好。
第二,受限于客户分层的净值的标准与服务的专业性程度,国际上基本只有瑞士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与财富管理服务成规模。因而财富管理业务,特别是私人银行,对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品牌口碑与客户积累需求较高。
第三,客户是财富管理的核心,以客户综合服务为中心的I务设计是财富管理发展的重点。而通过财富管理维系客户资源所带来的其他银行业务的发展也是财富管理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第四,财富管理的佣金与手续费收入,以及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收入将逐步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比不断增加,财富管理对银行战略转型与收入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
国内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情况
虽然全球的私人银行业规模开始收缩,但中国顶尖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仍呈涨势。根据研究,中国招商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在全球顶尖25家私人银行中为最快,2015年增长了58%,至1929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增长了29%,至1541亿美元。
2014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突破100万亿元,达到 112万亿元,预计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在16%,总体规模突破130万亿元。中国高净值人群突破100万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32万亿元。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其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市场份额。
2002年10月,招商银行首先推出金葵花理财品牌,面向日均存款或资产超过50万的中高端客户,开始了启动阶段的财富市场。2007年3月,中国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分层次财富管理格局开始产生。中国目前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部分农村合作社都开始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国内主要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个人理财(针对零售客户)与私人银行(针对高净值客户)。
2016年中期,各银行私人银行资产规模,如图4所示。从总资产规模来看,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均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位客户资产规模可以反映客户的净值分层,招商银行平均每位客户资产规模为26.39百万元,高净值客户占比最高,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较为成功的案例,本文将以招商银行为例进行介绍。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由零售金融总部下设的财富管理部承担,私人银行部下设于财富管理部,主要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图5)。招商银行财富管理客户分层为金葵花理财用户与私人银行用户,分层标准见表5。
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针对招商银行同一分行的所有个人账户资产(指本币定期、活期存款以及“第三方存管”、“银基通”、受托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账户等市值总和),折合人民币总额达到50万元的客户群体。“金葵花”理财的服务业务包括:财富管理顾问、投资理财产品、财富管理咨询、多种财富管理渠道等。截至2016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达7237万户,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量180.52万户,占比为2.49%;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51,733亿元,其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41013亿元,占全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79.28%;零售客户期末存款余额11294亿元。2016年中期,招商银行上半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132只,理财产品销售额7.76万亿元。理财业务资金余额20448.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1%。
2016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实现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6.88亿元,同比增长23.24%。其中包括受托理财收入、信托计划收入、保险、基金收入和贵金属。代销基金与代销保险是财富管理手续费中的重要构成,基金销售2007年业绩良好,2008年出现大幅下滑后一直保持正增长,近三年来增长率不断攀升,自2015年成为阶段高点,2016年预计随着市场降温回落。
同时,代销保险自2012年增长率不断下滑。财富管理逐渐向以基金、理财产品销售增长为主的趋势,随着股市降温、理财收益率下行,代销保险增长率自2015年开始出现回升。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指月日均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服务业务包括全球连线理财服务、全球机场贵宾服务、全方位私人医疗服务。同时,按照投资领域划分,私人银行产品包括以下几大类:现金管理及货币市场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另类投资等。
截至2016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为49032户;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为12521亿元。招商银行目前建立了由45家私人银行中心、62家财富管理中心组成的高端客户服务网络。
我国银行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财富管理业务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国内理财需求日益凸显。面对国内高净值人士在资产配置与管理规划上对专业机构服务的需求,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自身的战略性业务进行培育。长期以来,西方银行一直把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等金融服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银行通过完善服务功能,组合金融资源,提供高级金融服务,满足了客户复杂且标准极高的金融需求。国外银行已经通过银行业务表外化,确立了中间业务收入在其盈利中的主导地位。财富管理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投资管理、信托、托管、咨询、组合服务等多渠道的费用收入,已经成为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的业务。
财富管理人才、平台、产品专业化。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投研能力的强弱。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分析市场讯息、适应市场变化。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确方向、开展创新、创造价值。国外财富管理业务开展较早,相关业务人员经验较为丰富,国内银行业务开展初期可以引进行外专业人员,包括从国外引进专业人员,学习先进经验,加速国内投研团队的建设,全面提高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