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工企业

化工企业

时间:2022-10-24 08:11:52

化工企业

第1篇

一、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1.企业工会

企业工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同时也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1]。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工会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工会组织是上级与下级之间沟通的有效渠道。煤矿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对公司政策与个人意见表达并不是完全清楚或者合乎实际,因而需要一个组织对员工的建议进行有机地搜集和整合。企业工会则充当着这个组织的角色,可以很好的起到衔接作用,上行下效。

其次,企业工会还能够有效地协调劳资关系。通过对企业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作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进行监督,从而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企业工会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积极地鼓励员工依照相关的程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所以说,企业工会具有监督的组织作用。

最后,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员工,途径是工会。煤矿企业通过工会组织的力量,对员工开展道德教育,学习职业技能,从而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企业通过工会组织的力量,还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因此,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价值观、信念、符号以及仪式等组成的特有文化现象[2]。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以及实施的行为方式。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改善企业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企业的工会工作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新时期煤矿企业工会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探究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煤矿企业的工会工作建设,促进煤矿企业文化发展,对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以人为本,促进工会服务理念的转型,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工会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因而决定了煤炭资源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长期的主导地位[3。新时期,煤矿企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工会服务理念的转型。

工会组织的传统工作思维和工作模式,对解决员工实际的问题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煤矿企业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紧张。新时期,煤矿企业的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比如,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阳公司),作为阳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会组织在国阳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13年9月15日,工会每个季度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联谊会,给员工送上生日礼物、生日卡片,以寄托着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同时,工会女工部在联谊会上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以表达对员工的祝福。该企业积极地以关爱员工、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从各个方面努力,将关爱员工做到实处。工会每月安排人员对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员工的情感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积极地向上级部门反映员工中的问题,从而营造了一种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对推动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积极创新,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有的员工都需要拥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维系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煤矿企业必须从共享共赢的角度出发,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

例如,国阳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传统的“从严、务实、进取、严谨、求知”的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地整合,确立了“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从而形成公司员工共同奉行的价值观。该企业多次荣获“煤炭工业优秀奖――金石奖”、“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奖”等。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努力构建学习型团队组织,不断培养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使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企兴我赢”的集体意识。每一位员工都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事业中,锐意创新,积极进取。该企业工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企业两个矿均为现代化矿井,并已经引进了掘进、运输、通风等先进设备和工艺。

3.公平公正,推进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同发展

煤矿企业工会组织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而且还需要对工作效果进行及时地反馈和监督。在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进程中,工会组织应该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为改进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以及理想追求往往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通常是由企业领导个人魅力与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工会需要通过利用有效的方式,以企业员工互评,各种组织比赛,年会等方式,以企业文化为内容,通过不同载体,在员工中进行传播和导向,培育员工的企业精神。比如,工会每月组织员工参加相关技术创新的培训会议,组织员工参加职业道德培训会议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思想上引领员工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

第2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培训效果

引言

人才的因素越来越成为各企业实现其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不仅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直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化工企业资源消耗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环境保护要求及科技实力需求压力大;由于政府职能转换,化工企业失去了政府的直接经济支持,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管理未及时跟上,不少企业的经营出现了困难,经济压力大;由于技术人才的流失、企业兼并或重组等原因形成了对技术人才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技术人才需求压力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化工企业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企业团队的建设上来,必须通过员工培训,提高企业综合软实力,以应对外部形势的变化。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员工培训的内涵

培训从广义上说,属于成人终身教育的范畴,是指组织对人员的培养训练,即通过教学或实际操作等方法,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有所改进,从而使其按照组织的要求,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本文采用吴季松的观点:企业职工培训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政治理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常识等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活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价值观念等有所改变,使他们在现在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绩效。

(二)化工企业的特点

1、火灾危险性

原材料大多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从消防角度出发,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原料可分为爆炸性物质、氧化剂、可燃气体、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易燃与可燃液体、易燃与可燃固体等七大类。每类物质都有各自特定的化学性质、燃烧方式和火灾危险性,且许多物品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腐蚀性。有些化学物品相互接触即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产生高温引起燃烧或爆炸,这些给原材料的储存、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化学反应特点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化学反应,且大多在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下进行,对反应温度、压力、投料顺序、投料比例、投料速度、反应时间等各种反应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3、产品和副产品特点

生产过程产生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相当部分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且易燃易爆,并呈气态或液态存在,稳定性差,不易保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时间和生产周期有严格的要求。

4、严格按比例投料

生产对物料投放都有严格比例要求,各工序之间、工段之间和车间之间都必须按一定比例进行生产,各环节生产比例失调将会影响全局,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很强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三)职工培训对化工企业的作用

培训是企业和员工的一种双赢选择。培训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员工知识更新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对于化工企业来说,重组、兼并致使产业转型、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换代等,都对员工的知识提出了新要求。

2、调动职工积极性

企业员工更加渴望不断充实新知识和技能来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出色。他们往往把被安排参加培训、外出学习、脱产深造、出国进修等当作自己发展、自我提高的大好机会。经过培训的人员大多能提高素质、能力,改善工作动机和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引才和留才

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现有化工技术职工流失日益严重。培训是企业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发展机会,这必然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帮助其实现更高的追求和发展目标。

二、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好大喜功,过分强调全员培训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把培训当作一项重要的盛大活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较差。全员培训对于一些培训内容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培训内容都适合与全员培训,例如部分岗位特殊技能的培训。

(二)许多培训只是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

很多化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化工企业,把培训当作走过场,不认真,不扎实,实用性较差,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由于受到传统观念与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对员工培训不重视。

(三)培训教材教条死板,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

培训人员相关业务知识不足,缺少系统性、灵活性和责任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传递给被培训人员。化工企业的员工培训内容大多是技术性的培训,如果全靠教材培训,那么无法真正把技术灌输给员工。

(四)被培训人员应试情结较重,取证意识较强

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后培训效果的评估一般是以考试来衡量,然后发放相应的证书。这样做并非不合理,只是很多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证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际技能的提高。为获取作业证等从业必须的证件而培训,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意识和增强自身技能,如果形成这样的氛围,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将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提升化工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一)明确培训的目的杜绝盲目性培训

职工培训是指职工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增长知识,增强技能,改变态度,最大限度地使其素质与现任或预期的岗位相匹配,提高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化工企业培训分为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即三级培训,一级应该对一级负责,一级应该达到一级的效果。厂级培训的主要内容为通用性知识、法律法规等,目的是提高职工意识和基本素质,主要解决认识问题;车间级、班组级培训主要是结合工作实际,培训操作技能和防护知识,重在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目的是培养职工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化工行业每个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即要求生产岗位人人持证上岗。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就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是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人员、被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化工企业培训非常重要,但培训是要付出费用、时间和精力等成本的,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不应该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培训。

(三)实施分类培训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不同的工种即被培训人员不同,需求的培训内容也不同。职工新上岗、新调入、转岗、复岗、替岗、企业停车大修前、发生事故后等均需要对不同工种职工进行内容不同的培训。另外,还必须注意分析被培训人员的个性特点,人的有些个性是天生的,即使通过强化性的培训也很难改变,这种人通过培训即使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仍不适合于某个岗位的工作,这种人员就需要调换岗位,而不只是需要培训。如果不注重分析了解这种情况,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就会增多。

(四)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

为了达到培训目的,培训工作应灵活选择和灵活运用培训方法。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视听法、案例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受训人员而择一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切忌教条死板。

参考文献:

[1]李红军.化工企业中岗位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关系[J].时代经贸,2006,(S2):86.

[2]李尔连.化工企业职工培训《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0,(1):176,205.

[3]薛福连.化工企业转岗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0,(7):41.

第3篇

“××”是××市的一家私营化工企业。近年来,“××”与××橡胶制品研究所及中科院化学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成为两家科研所的新产品试验基地,“××牌”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牌”被评为泰州市知名商标。 一个只有不足60人的小企业,却拥有四五十件注册商标,还买断了两家杂志4年的广告版面,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国内胶粘剂行业整体科技含量并不高,目前国外知名化工企业一旦大举瓜分国内市场。而这些大企业通常采取购并国内优势企业的做法,购并不成则通过抢注商标,挤压国内优势品牌。因此,这次我们新申请的8件商标就是与‘××’、‘老熊’名称、图形、文字相似的防御性商标。买断广告版面,同样是想暂时遏制同行广告攻势,为自己争取时间。”

的确,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在面向市场的同时也就选择了竞争,而眼下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过去相对单一的质量或价格竞争,更包括了服务、品牌、管理、科技水平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更趋向于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特别是wto已对中国敞开了大门,竞争激烈的程度将有增无减。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见事早一点,行动快一点,可以降低竞争风险,为自己赢得时间。这是“××”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另一方面,“入世”后,相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会呈现“猴子与恐龙较劲”的格局。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也不管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实力,都不可避免地与“经济恐龙”对话甚至“抢座位”。商标抢注、广告轰炸、专利垄断、域名注册以及大规模购并企业等,是国外大企业、大公司的“拿手好戏”,而这些,往往也正是我们许多企业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措施,一不小心就会在竞争中“出局”。因此,在商标、域名、专利乃至企业名称等无形资产领域花一点功夫,扎紧篱笆,绝不是“小题大做”。

“××”有了大手笔,其他厂家不妨也快动作起来。

江苏××粘合剂厂于本月18日一次性向国家商标局提出8件商标的注册申请,而在此之前的4年间,该厂已拿到了46件商标的注册证。

与此同时,“××”投巨资买断了国内胶粘剂行业权威杂志《粘接》、《中国胶粘剂》2004年之前全部封面的广告版面。

第4篇

针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凝聚企业力量,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促进企业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感受企业温暖,避免员工的频繁流动等方面,并指出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旨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电力企业工会;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电力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如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当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文章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凝聚企业力量,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促进企业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感受企业温暖,避免员工的频繁流动,对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1.1凝聚企业力量,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发展理念的升华,也是凝聚企业力量的重要方式。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每一位企业员工的参与,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人才、注重知识的价值,进而为企业发展与企业进步创设良好的条件[1]。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凝聚企业各阶层的力量,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1.2促进企业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可谓是企业的标签,代表着企业服务理念与品牌文化[2]。现代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文化的价值愈发突出,故而电力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注重企业文化形象的打造,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实际的电力企业发展中,应当将客户作为服务的对象,在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企业形象调查基础上,以优质的服务带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彰显企业的文化内涵,并使其能够成为企业的软实力[3]。比如2014年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便以“合文化”为主体,开展家园文化建设活动,成为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优秀案例,发挥了一定的品牌力量。以“合文化”为主,更加关注人的价值与人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对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1.3感受企业温暖,避免员工的频繁流动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与竞争的关键所在[4]。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价值愈发突出,人口巨大流动的波动状态下,很多员工易于出现频频“跳槽”的情况,这些问题将会影响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现代电力企业发展中,应当关注员工的内心发展,很多背井离乡的人们出来打工,更需要关注职工的个人心理状态。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弥补职工的缺憾,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使职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避免员工的频繁流动,对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2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发挥电力企业工会宣传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设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发挥工会组织管理的价值。

2.1发挥电力企业工会宣传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电力企业应当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适当进行转型与升级,基于自身的发展条件,规划电力企业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比如电力企业可以积极学习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等优秀单位的发展方式,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比如可以基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内容,经济发展的现状等进行细致规划,召集职工开展会议,群策群议,为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工会还需要配合好企业的发展战略,肩负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引领企业文化的发展,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电力企业可以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模式,从核心上保证电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为电力企业实际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发挥价值,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2创设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发挥工会组织管理的价值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工会组织力量的支持与引导,需要将企业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企业经济发展活动等相互联系,将企业工会活动与电力企业服务质量相互联系,围绕电力企业的形象塑造、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积极开展学习会议、讨论会议或者组建学习小组等等,为员工介绍电力企业的文化知识,思想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等等,培养职工的企业文化素养,宣传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一位电力企业职工均能够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更好的理解并且认同企业文化,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营造浓厚的电力企业发展氛围,还需要工会组织的引导,进而使每一位员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形成电力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电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文化熏陶、制度约束等方式,使每一位员工均能够积极奋进,为电力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电力企业工会和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工会工作带来更多的活力,也能够为工会工作提供适当的发展机遇,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可以通过发挥电力企业工会宣传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设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发挥工会组织管理的价值等方式,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切实发挥工会建设的价值,为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际刚.试论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2,04(23):177+179.

[2]孔庆成.工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维权最大化的最佳平台[J].中国职工教育,2011,02(14):23~24.

[3]赵健杰.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兼论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04(22):49~54.

第5篇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共同点

(1)基本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方针,开始逐渐向经济和管理领域发展。新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解决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可以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调节员工的情绪,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因此,在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可以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实现企业迅速发展的目的。

(2)工作方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都根据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法,基本都是情感的激励,精神的感染和心情的调节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谈心和激励等方式,让员工敞开心扉,进行问题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企业文化主要的方法是对员工进行价值引导、环境改造和感情投资等,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提高员工的企业文化水平,影响员工的思想认识。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差异

(1)工作属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坚持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方针,属于政治文化;但是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属于经济活动。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工作属性存在不同,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融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2)功能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另一个差异,主要是在企业中发挥功能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政治功能的作用,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指明方向,贯彻和落实党的思想政治方针;管理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处理好员工之间的问题,提高员工的集体意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对员工进行教育、激励、约束和协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融合方法

企业思想政治和文化的融合,可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结构层次

改善目前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现在的发展特点,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文化层次主要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2、功能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都需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企业可以先为员工树立一个进步的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通过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共同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还包括教育功能的融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迅速发展。

3、融合的范围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主要范围,就是实现人员机构的融合、活动形式的融合、生产经营中心的融合、培养目标的融合、深化改革工作的融合和文明工作创建的融合。例如,人员机构的融合,主要是以企业的领导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推动和实施者,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的执行部门,作为二者融合的组织机构。

三、总结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管理

一、引言

企业员工既是维持企业生产运营的基本要素又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倡导加强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关注。员工关系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已有研究证明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关系管理效果。由于电力企业本身及其企业文化的特点导致现有员工关系管理中出现诸多矛盾。因此,本文从电力企业文化视角出发对员工关系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借鉴学者程延园的研究,本文将员工关系管理界定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利益和冲突的协调与管理。王丛等学者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十五个维度进行了验证。基于上述十五个维度,并结合电力企业及其企业文化特点,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沟通管理、民主参与、人际关系、团队管理、工作压力与隐藏情绪、员工情感与职业发展管理等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现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内在表现与员工关系管理存在密切联系。企业文化通过树立企业与员工、员工之间共有的价值观和统一的企业愿景,从而建立企业与员工、员工之间心理契约。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进行员工关系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及忠诚度,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提出构建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营造组织氛围协调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并规范员工行为,以达到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

二、电力企业及其企业文化的特点

1.电力企业的特点。电力企业的显著特点主要通过其生产系统和产成品特性得以体现。一方面是多系统化生产导致复杂和多样化的人员结构。绝大多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年期超过20年,企业员工数量大;同时,电力企业生产运营需要材料采购、设备管理、生产与输送等诸多部门协作配合导致生产部门复杂多样。因此,电力企业面临来自复杂人员结构网络和多样化工作岗位所带来的员工关系问题。另一方面是产成品具有非时效性。电力企业的产成品为电能,电能作为消费品需求大且不可储存,要求企业生产、电力供应与消耗保持动态平衡。特殊产成品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员工的工作压力。因此,电力企业面临大工作量和高工作压力带来的员工关系问题。

2.电力企业文化的特点。电力企业内在的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决定企业文化的特征。由于突出的行业优势使得电力企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因此,电力企业文化发展滞后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需求成为最突出的矛盾。此外,现有电力企业文化多以企业经济绩效为核心而建立,忽视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导致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无法有效的融合。这样的企业文化既不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着力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提升企业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并且能够维持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长远经营战略提供良好支撑。电力企业顺应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实行厂网分离,为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文化也随着经营理念的转变而逐渐重塑。

三、电力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1.员工关系现状分析。根据本文对员工关系的界定,经过访谈调研发现企业与员工关系主要通过民主参与、沟通交流、冲突管理和员工职业发展等形式体现。引发企业与员工关系冲突的本质原因在于两者利益目标的矛盾。企业一般以经济目标作为首要目标进而忽视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员工要求通过民主参与和平等沟通来实现个体诉求,而企业的高姿态使得员工难以感受到民主和平等。员工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工作压力和隐藏情绪等形式体现。导致员工之间关系矛盾的根源在于电力企业日益多样化的人员结构。从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看,50岁以上及低学历员工所占比例较高。电力企业作为优势行业,企业的老一代员工之间多存在亲朋关系,而为适应时展要求企业近年来不断引进高学历的年轻员工,明显的年龄层和学历层的冲突引起各种人际关系矛盾和团队协作低效率。年龄大的员工工作内容较多涉及电能生产、机械维护、原料供应等以维持日常生产的常规活动,而年轻的高学历员工主要负责与新技术、企业经营战略等相关的工作。因此,年轻的高学历员工不但要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且要应对挑战性的工作,使得工作压力显著增大负面情绪积累。

2.员工关系管理问题分析。首先,电力企业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家长式管理的作风,缺乏对员工关系进行管理的意识。多数国有企业对员工进行家长式管理,企业的决策员工必须无条件执行,要求员工放弃个体利益而追求企业利益。该种管理方式导致员工在民主参与、平等沟通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无法得以满足。其次,电力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内容方面有所侧重。国有企业改革后,电力企业多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开展员工关系管理。然而,相对于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电力企业人员关系管理更加侧重于协调企业与员工关系。此外,电力企业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手段单一且缺乏实效。例如,沟通交流是企业通常采用的员工关系管理手段,但由于社会称许效应沟通交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1.注重员工关系管理的企业文化构建。企业高层积极倡导并参与构建注重员工关系管理的企业文化。企业高层领导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将市场开拓、经营战略发展及员工关系管理三者并重。开展例行的员工关系管理活动,例如跨级别跨部门交流会和企业拓展活动。首先建立员工关系管理形式,使得企业领导及员工形成关系管理的习惯,然后逐步为员工关系管理赋予实质内涵使企业与员工真正的融入员工关系管理的企业文化中。注重员工关系管理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切身体会到组织的人文关怀。

2.企业文化引导下的心理契约。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发展愿景的理解,并在建立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协调企业目标与员工利益。在企业文化引导下,员工与企业建立起心理契约实现了对员工思想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例如,民主参与的企业文化可以修正员工对企业决策和管理制度的理解偏差;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公平感;企业对员工意见的重视使得员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3.营造关怀个体需求的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理解、员工之间的尊重与理解是构建关怀个体需求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理解体现在对员工个性化职业发展的支持。企业应通过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个性创造力得以发挥。此外,企业应推动员工之间的尊重与理解,提供岗位参与及互换体验机会。通过关怀个体需求的企业文化构建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

五、结语

电力企业的多系统化生产和多样化人员结构引发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诸多矛盾。同时,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滞后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需求。本文通过重塑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实现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参考文献:

[1]王丛,李磊.对员工关系管理维度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54-57.

[2]李倩倩.浅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之间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2(14):158-159.

[3]于晓霏.员工关系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0(7):61~62.

[4]任乐.全面冲突管理视角下的员工关系管理[J].江苏商论,2013(09):75-78.

[5]林涵武,丁建泽,蔡烨佩.化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四大危机[J].人力资源,2014(12):52-55.

[6]黄甜甜,王相平.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多元用工形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3(02):95-96.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政工作;企业管理;文化建设;融合

中图分类号:D64;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24-01

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同接受的,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不是短期之内形成的,相反的,它需要不断的沉淀、不断的细化,总之,它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当然,企业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继承性以及相溶性、人本性,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团体意识、精神道德以及形象结构等,它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当前,企业发展必须将思政教育与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乃至国家的需要,从而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

首先,两者的关注对象相同,不管是思政工作还是文化建设,它们的主体都是人,在日常工作中,皆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力求最大限度的培养人们的团体意识。其次,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一样的,它们共同关注的都是意识形态方面,而且最终目标都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它们都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不仅存在着请专业人士授课、开展网上讲课等科学方式,企业还在适当的时候带领职工参观名人古迹,这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养成和持续改进也几乎完全适用。最后,这二者实施的环境是一样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

二、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融合的作用及意义

皆属于企业意识范畴的思政与文化建设工作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它能提高经济效益并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活动最终的综合指标。众所周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利润,将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就可以不断的提高职工的素质,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责任心、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等,职工就会自觉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科技,学习新技能,进而不断促进企业经济的增长;此外,将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有利于在企业内形成一套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快速形成,这样,企业的资源、质量、结构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也只有将科技与管理相结合,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将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尽一切可能满足职工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事业需求等,让职工可以无忧无虑、一心一意并且在愉快的气氛中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不仅能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同时也推动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个过程中,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帮助企业获得了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这就是人力资源。

2.两者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将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既有利于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职工的内在潜能,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三、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融合的具体措施

1.实现两者在目标上的融合

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的高度,所以必须保证两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并将它们融合起来,我们知道,企业的思政工作是围绕企业文化展开的,所以必须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企业的思政工作要以企业文化为目标,只有在企业文化目标达成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政工作的目标;其次,企业的文化建设目标也要从思政工作目标中得到不断的扩展与延伸。

2.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加企业思政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度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企业的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应围绕职工的需求展开,企业要想得到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必须增强职工的素质并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工的总体素质,让企业找到不断发展的源泉,也只有真正解决职工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生活问题以及职工关心的其他热点和难点问题,才能让职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3.让思政工作要更加贴近生活,有针对性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所以必须让思政工作更加贴近生活。在职工的意识中,只关注对他们有用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对于其他的,往往是不管不顾,而他们的学习是来自于生活,思政工作只有从生活出发,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感染性,在企业内部,会形成多种多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有针对性的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将企业不同时期文化的建设落实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顺利地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职工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过程。此外,它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取得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德欣.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J].魅力中国.2010(01).

[2].彭倩.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1(07).

[3].高景海.浅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16).

[4].陈国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J].华章.2011(23).

第8篇

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进行30多年之际,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国内矛盾集中爆发,各种经济利益深刻调整,经济成份多元化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趋向呈现多样化的新形势,这就必然会给企业党建工作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较之过去那种传统式的企业党建工作,在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工作对象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在这空前的社会变革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挑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宽加深,人们的个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趋明显,思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国有企业也在逐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我们的老传统企业党建工作。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党建工作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每一个中国人都认识到了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企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效益,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前提下,党建工作不可避免地被抛在一边,被削弱、被淡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它要求企业及个人树立自主创业、勇于挑战、讲究效率、注重信誉、民主法治、公平竞争、渴望业绩等时代精神,自觉地适应和支持改革。但是,员工价值观念的转变却是一个相当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传统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还根深蒂固、新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尚未为人们共识的情况下,当改革损害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好处时,他们就会从改革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变成顽固抵制变革、煽动不满情绪的破坏因素,其后果既加重了企业改革的成本和阵痛,也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和运作,对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主体是职工,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如果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就能使广大职工在现实中感受到在理性上认识到深化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在思想上认同企业文化。可现实情况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较多不足,如有的党组织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有些党员存在雇用思想,一心只想打工赚钱,缺乏责任感。

2.企业党建人才不被重视,党组织作用不明显

随着企业党建工作二等化,等外化,企业党建工作者的地位也下降了,成为企业的二等公民,在企业老总眼里,他们只会要钱、开会、读报纸,在企业职工的眼里,他们只会夸夸其谈,不能给职工一丝利益,特别是随着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甚至技术工人才算人才的“人才观”成为“共识”,政工干部有被打入了冷宫的感觉。我们要求政工干部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但决不能让政工干部都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许多政工干部感到没地位,说话没人听、没人信、没人跟。导致政工干部没人愿意干,觉得自卑,低人三分。这种状况不改变,党建工作队伍素质较低、队伍不稳、后继乏人的状况是不可能改变的。

虽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地位做出了明确定位和原则要求。但由于缺少具体地、可操作性的政策规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还存在诸多局限。一是党组织的作用、地位没能得到真正体现。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组织学习文件或偶尔组织几次外出参观或调整个别职工与业主的矛盾上,没有全面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应有的作用,对党员教育管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一些职工人数相对较少、企业知名度不高的国有企业,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的功利倾向较为突出,有的建立党组织只是对外挂个牌子,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党组织要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发挥应有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分困难。二是党组织参与和影响重大决策有难度。虽然国有企业主对党支部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或其他一些活动有时能够给予支持,主要原因还在于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但对党组织能否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则完全取决于业主的意愿,“只由老板说了算”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3.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轻企业党建工作

构建现代和谐企业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忽略“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问题。那些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能够经久不衰、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和文化氛围,能够把企业的人、财、物、管理、技术诸因素有效组织起来,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表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为它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复杂的生产过程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这正是单纯的扩大生产、经济增长和物质奖励所无法驱使的。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企业党建建设中片面强调“物”的因素,过分迷信物质刺激的力量,导致企业人文精神缺失和薄弱,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状况。这样的企业即使生产暂时搞上去了,其根基也是不扎实的,因为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员工不可能真正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因为失去“人”这一最重要的活性因素而没有生命力。有的企业干脆就放弃企业党建工作,让企业的党建工作形同虚设,使党建工作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探求新的企业党建工作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是指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一方面它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企业党建工作中是党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胜利的标志,所以国有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析同时,不能忽略企业的党建工作。

1.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等。各级党委在指导和帮助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好党建工作就要围绕上述职能,努力发挥自身作用,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一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向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要多渠道参与或影响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把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二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三要建立健全“”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逐步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四要进一步整合组织资源。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应该按照中央下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组织资源,形成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协调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实现党建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实践证明,能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促进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党建工作的资源还与党的执政资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能否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好这些资源,将直接影响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整合和优化配置党建工作资源,就要使党建工作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引导、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共同做好党建工作。要引进市场机制,比如,培训党员和干部,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办单位和培训基地,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成本。这样,既可以解决党员、干部培训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解决部分社会培训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另外,还可以不断创建党建工作的信息体系,建立党建工作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的系统,实现党建信息网络化和党建研究成果的共享。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政工工作;国企;创新举措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非国有企业得到不同以往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状况下慢慢丧失竞争力,垄断地位大不如前,加之随着反腐败的进行,企业员工拜金、享乐、贪腐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大家所共知,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渐高,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有些国企甚至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国企急需转变观念,纠正思想,发展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有机结合,在对政工工作创新时,同时提升企业文化打造,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保证国企政工工作的进行,保障企业一切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2内涵及功能

企业文化,简单说来,是一种意识,是企业内部员工普遍认可、自觉遵守的一种统一认识,是员工的工作理念、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可以指引企业发展的方向,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促进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其实就是统一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奋斗目标,进行了价值判断,价值取舍,无形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这种制度成本很低,是大型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良方。国企政工工作,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可或缺,它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所有制的外在表现。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政工工作必不可少,没有政工工作就没有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就不能凝聚人心,就容易出现问题,出现,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要进行政工工作创新,就必须使企业的文化始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指引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发展。首先,一方面是我们要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认识,认识到政工工作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企业文化构建之于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必须确保我们政工工作人员思想的先进性,明确政工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明确实施细则和方案,避免认识出现误差,认为政工工作只是用来约束、管教员工的方式,使政工工作有序进行。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政工工作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书面层面,不能搞一言堂,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员工、社会群众的思想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益的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故步自封,可以适当学习非国有企业的现今的管理理念,取长补短,在坚持自身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运用到国企政工工作实践中。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国内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国外环境的变化,充分吸收最前沿的管理科学,实行拿来主义,再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政工工作管理进行创新,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是我们的政工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次,我们应该适时改进原有国企政工工作体制,结合企业文化,有效实现政工工作创新。国企政工工作的进行,需要保证相关制度的完善,要不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得不到意想的结果。在政工工作制度的创新进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当前工作的持续进行,不能中断,做到良性对接,做到可持续。但是,当当前的政工工作不能可持续,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时,我们应该当机立断,考察实际情况,结合当下企业文化,创新政工工作。全面的政工工作制度改革,必须及时剔除陈旧、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加以更加先进的、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念体制,保证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有序进行,可以顺应时代,顺应群众的要求,只有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的认可,即顺应企业的文化,政工工作才不会遇到那么大阻力,才能顺利有效进行。最后,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必要的情况下,积极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相适应,相互促进,实现国企政工工作的方法创新。国有企业员工的招聘,必须从高、从细要求,筛选一些有道德情操、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的人员,从优选拔,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并适时推行淘汰制,淘汰一些不再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一些不认可企业文化的员工,宁缺毋滥,以企业文化促政工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

4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企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企业文化和国企政工工作的内涵及功能,在此基础上,探微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以期指导国企相关工作人员的政工工作。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员工不断提高的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推动政工工作的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创新管理方式,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政工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企业文化和企业政工工作相互促进,带动国有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岩.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商,2014(35).

第10篇

从目前的实地观察来看,我国企业工会并没有起到其应该起到的作用,煤矿企业工会亦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促进和谐矿区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观念守旧。

企业工会没有代表职工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基本上工会只是在员工的利益受到威胁,并在员工寻求帮助的情况下才予以出面解决问题,缺乏主动为员工服务的精神。有时候企业工会形同虚设,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没有发挥其作用,这是我国企业工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是首要任务,工会只是搞搞活动、发发福利,并没有积极的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出一份力,在服务员工上仅是停留在表面工作,没有跳出惯性思维,解放思想,有创造性的主动为员工服务,为打造和谐劳资关系出谋划策。

第二,定位不准确、工作缺乏针对性。

当前新环境下,工会应定位准确,不能单独只是定位成员工福利机构,应把企业的科学持续的发展放在首位,并坚守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寻找新的平衡点,充分发挥纽带桥梁的作用将企业和员工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定位正确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企业日常工作,提高参与企业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努力做到为企为民做实事。

第三,工作机制、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工会的工作机制仍比较老旧,工作方式方法缺乏效力。未建立科学化的机关工作流程,缺乏规范化的考核机制。工会工作任务繁重,然而当前工作被繁杂的人事工作困扰,没有创新高效的工作方法,所以起到的作用不大,效果甚微。

二、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解析以上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风尚等的总和。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企业发展环境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产品外观包装设计等方面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长期约定形成的习俗、礼仪、习惯、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程等,主要是规定企业员工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企业理念可以说是制度层最主要的是精神层,主要指企业价值理念,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目标及企业道德等方面,这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问题解析。

煤矿企业文化是煤矿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以安全生产、提高效益、改善职工生活为目标,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煤矿企业的一切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按照上述三个层次的划分来看,它应包括:保护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的安全意识、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代表,职工的福利维护单位,想要行使好“集体维权”的职能,首先,必须让员工有利用工会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这就需要企业创建一种主动维权、依靠工会的思想意识;其次,工会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必须要清楚明确,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主动发挥“职工代言人”的身份,积极投身于自身的工作;最后,企业必须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这不仅是工会工作的要求,还是每个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工会工作只有保持与企业发展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有效的为企业和员工谋福利。

三、促进煤矿企业工会工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工会人员素质,强化主动服务意思。

从煤矿企业工会的工作人员入手,加强内部学习、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工会干部思想建设,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工会工作人员要有职工代表的意识,广泛接纳职工意见和建议,建立诉求渠道,当好职工群总的“发言人”、“辩护人”,主动关心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情况,提早发现问题,并协助职工正确高效的解决问题,完善政策回应机制,站在平等的角度为职工分忧解难,做好职工群众“娘家人”的角色。

第二,提升员工主动维权意识,创建“法制维权找工会”的氛围。

工会工作的有效完成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同时更需要工作对象的支持和参与。工会工作人员毕竟工作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了解职工的困难和需要,这就需要职工树立主动寻求工会合法维权的意识,形成一种“依法维权找工会”的文化氛围,那么工会的工作必然会得到员工的支持和配合,工作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创新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煤矿企业环境日新月异,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企业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会工作在坚持这一工作终极目标的同时,必须要与时俱进,健全工会推荐、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不断创新的观念,改变老旧的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会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矿区的建设。

第11篇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其内容有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目标以及企业文化载体等。企业文化可以概括成以下四个层次:

(1)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包括企业的产品、商标、广告、各种设施、环境和生活福利文化等。

(2)行为文化:这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浅层企业文化,如企业的行为规范、工作标准、人际关系、礼仪典范、思想品行、团队精神等。

(3)制度文化: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护好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如企业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等,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文化。

(4)精神文化: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核心观念,包括以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在与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群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准则,它一方面决定企业对自

身行为的评价,同时决定企业的行为和态度。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影响

首先,在企业精神文化方面,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商誉和企业道德等,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了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优良的企业精神文化把企业倡导的价值观浸入员工的心灵,不知不觉地影响其心理、性格、行为,使广大员工自然融会到群体中去,使员工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激发员工的活力、创造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使企业上下结成纽带、形成合力,使企业员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其次是企业制度文化方面,主要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个性风格,也规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则影响着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员工自身的发展。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且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很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促进企业各项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并由此辐射开去,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次,在企业行为文化方面,主要是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方面对员工关系管理产生的影响。企业形象代表着外界对企业的评价,而这方面又影响到外界对该企业员工的评价,从而对员工的社会地位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影响其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从而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物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而愉快的工作氛围对员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良好的薪酬福利。据盖洛普的统计,70%左右的优秀员工流失都起因于他们的直接上级。显然,在注重精神价值的时代,人并非是完全根据经济收入来进行去留决策的纯理性人,而是会把工作心情不愉快作为高额成本来看待的效用最大化者。因此,工作环境问题是影响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最直接的因素。

三、构建有利于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的措施

人类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文化正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企业文化更是方兴未艾。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打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企业行为和企业内外关系的规范。它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思想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企业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企业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属于企业伦理范畴。我国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向钱看的单一利润取向后,逐渐发展形成了多元的企业价值观。一些知名企业的价值观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较强的伦理化倾向,对员工产生了极大的导向作用。我国企业应当按照人本管理的原则,着力建设以忠诚、奉献、亲和、敬业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

2.倡导企业与员工相互忠诚

很多企业管理者一谈到诚信,往往只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不反省企业对员工及其他合作伙伴是否诚信,是否有必要的忠诚度。其实,现代意义上的诚信或忠诚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是一种互利双赢模式。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通常属于弱势的一方。只有当员工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企业对自己尊重、信任、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真诚负责时,才会与企业实现心理上的交换,自觉自愿地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

3.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文化需求

企业应当在创造自身文化特色、保持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兼顾不同类型员工的文化偏好,尽量满足他们独特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员工的精神,发挥员工的力量,做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整合创新。为此,不仅要研究和汲取古今中外企业文化的精髓,联系和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培植和创新能够导引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共进的现代企业文化;而且要在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本企业各类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偏好,并在与他们的利益需求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加以综合筹划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建设做细,做活,做深,做全,使之更加贴近各类员工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实际,使员工从内心感受到一种认同与尊重,从而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4.构建富有活力的企业创新文化

要想成为卓越的企业,必须培育和构建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企业管理者应改进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充分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以及对人力资源的调用。员工在解决问题方面所拥有的自能有效地

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并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

第12篇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但它对人的影响深远。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施工单位施工地点的不确定性、施工环境恶劣、高强度的工作和人员的变动可能性大等特点,显现出了企业文化在施工单位发挥出来的重要性,它的特点也注定了施工单位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与其他企业文化不同的特殊性,所以,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出发建设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建设中,努力克服现有的问题,员工拥有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建设带来很大的动力,首先,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精神层面的认知,在员工面对施工高难度的工作时有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指引,可以让员工有具体的奋斗目标,然后才可以为这个具体的目标竭尽全力,所有的员工为企业的共有目标奋斗,才可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当然,企业文化是一种深厚感情的沉淀,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拥有感情,对企业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才能促使员工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公司发展的长远目标。所以,施工单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施工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难以推广

施工单位是以承接工程施工项目为目的,以这种方式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需要物资、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这为施工单位建设企业文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特殊的建设特点也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除此之外,施工单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基本是文化水平较低,素质较差的人群,在接受企业文化上有一定难度,企业文化难以传承,也就造成企业文化无法深入人心的局面,增加了企业文化全面推广和建设的难度。

(二)诚信,是是施工单位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

诚信是中华五千年累计下来的优良传统,很多企业也把“诚信”二字作为自己企业的文化,也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不仅是维护企业社会形象的需要,也是企业在发展中遵从市场基本原则的表现。在施工单位这一行业中,不讲诚信,会受到社会的舆论、员工的消极工作态度、市场基本原则的谴责、行业的淘汰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施工单位里,承接建筑工程是企业的基本形式,在进行建筑工程实施活动中,施工人员保证工程的质量合格,确保建筑工程的期限不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所实施的工程安全检查达标,施工单位保证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都是施工单位诚信经营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令人失望的失败建筑,2009年6月27日凌晨上海一座13层在建的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巨大的损失,被人们戏称为“楼脆脆”。这样的事故还有不少,目前人们对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着质疑,这种现状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艰难困境,施工单位要想破茧重生就必须注重诚信的建设,用诚信重塑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风险让施工单位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难上加难

风险无处不在,往往不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且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施工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无论哪一步错了,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造成伤害,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施工单位必须将安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心。如何更好的规避风险,是施工单位工作的目标。所以,施工单位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考虑风险因素,风险也是施工单位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为了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把提高风险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牢记于施工单位中没一个人的心里。

三、加强施工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发展采用的最有效方法,每个企业都有适合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施工单位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出适合的途径。

(一)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参照,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就要把适应企业长期生存经营发展的文化写进规章制度里,以此约束领导者和施工单位员工的行为规范,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进行企业文化的深入贯彻。

(二)施工单位建设企业文化要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

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施工单位相比其他企业更要重视人才的作用,为了企业的发展要激发人才的潜力。施工单位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以注重施工人员安全为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适合施工行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

(三)施工单位要将企业文化和宏观政策相结合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要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和国家宏观政策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违背国家宏观政策,建设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企业文化才能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的发证引导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和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