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台服装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24-01
舞台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门艺术,服装又是舞台美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舞台上一个活动的景色,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艺术性。一台被观众欣赏、喜欢的舞蹈作品,除了舞蹈演员的以抽象的肢体语言,带有韵律性、审美化的舞姿、传神的造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人与自然的美以外,更离不开服装的陪衬。通过服装鲜明的色彩、款式个性化的点缀,使舞蹈中的情节、寓意所要表达的思想,全面有效的直达给观众。
一、构成的多元性
我们已处在21世纪,高科技、多信息、深知识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各领域、各学科纷呈多元交汇的构成格局。舞台艺术和舞台美术均如此,舞台服装亦如此。舞台服装的多元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舞台艺术构成的多元性,要求多元性的舞台服装与之相适应。众所周知,舞台艺术即指在舞台上演出的各种艺术,其中主要有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曲艺(相声、二人转、大鼓、琴书、坠子、单弦、快书、评书、小品、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等。而每一种艺术样式,对服装也有不同的美学要求,例如各种戏剧要求服装“人物化”,小品作为“微型戏剧”,同样要求服装“人物化”:而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则要求服装“中性化”。于是,舞台服装就构成了多元性的大格局。
2、舞台艺术题材、主题的多元性,要求多元性的舞台所服装为之服务。各种舞台艺术,就题材而言,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就主题而言,既有人生、社会的,又有心理、家庭的,既有政治思想的,又有伦理道德的,既有亲情友情的,也有隐情爱情的……如此等,各有各的服装要求。于是,舞台服装也构成了多元性的大格局。
3、舞台服装本身的要素,也构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时装,它是从生活真实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艺术真实的服装。因此,它的面料、款式、色彩、纹样、带组合、饰物、图案等等,都是艺术化了的多元构成体,其中身包括夸张、装饰以及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采用等等。于是,它本身即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此可见,舞台服装的多元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它的设计的多元性,也就是不言而喻的。
二、风格的多样性
舞台服装可以说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它几乎包罗服装万象,囊括古今奇珍。单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就异彩纷呈,显示出多样风格交汇的大格局。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也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写实风格与写意风格交叉并存。就舞台服装的总体风格而言,主要分西方写实风格(主要是话剧)和我国传统的写意风格(主要是戏曲)两大风格。写实风格的特征是追求形似,强调生活真实:写意风格的特征是追求神似,强调艺术真实,讲究虚拟、夸张、装饰、象征等,甚至形成了固定的规范。写实的风格要求一戏一服、一人一装,服装的“一次性”特点明显:写意的风格要求多戏一服、多人一装,行当化、模式化明显,故服装的“恒久性”、“万能性”也明显。例如京剧青衣所穿的黑褶子,各种剧目中的各种人物,只要是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的青衣这一行,都可以穿用。
1.1演员
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是服装的承载主体,通过表演展示服装设计的水平。对于戏剧作品中的同一个人物来说,不同演员的演绎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决定不同演员艺术风格和特点的要素主要包括外在形象、气质、性格等等外在因素,也包括艺术修养、文化水平等内在因素。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需要根据不同演员的这些特点来设计适合的服装,服装的风格、款式和面料等等既要符合演员的个人特质,又要符合剧本中的人物角色特点,这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导演
在戏剧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导演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导演要对舞台表演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既要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来分配不同角色的戏份,又要根据剧情的需要来指导道具、布景和服装等艺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会根据戏剧剧本的内容以及自身对于戏剧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来制定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导演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来相应地进行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导演提出的服装设计模式和方案未必得到全部的贯彻和执行,但是服装设计师必须在充分尊重导演的艺术设计和构想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确保服装设计作品能够完全符合戏剧表演的需要,实现艺术的高度融合。
1.3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的需要也是决定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戏剧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除了要保持静态的状态以外,还需要大量的表演动作来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形象。为了达到艺术表演的效果和要求,演员必须要穿戴合适的服装,这就对舞台表演服装的材料、款式、裁剪等等都相应地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一些对于动作要求较高的戏剧舞台作品,例如杂技、武术表演等等,服装设计师都要充分考虑到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各种需要。因此,近年来许多服装设计师都广泛采用了涤纶等耐磨、高弹力材料作为服装设计材料。
1.4技术因素
在戏剧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除了演员的因素以外,灯光、道具、布景等技术因素也会对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灯光的明暗、数量、布置等灯光技术的运用,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物服装艺术效果的展示。例如在相对昏暗的舞台环境下,演员身穿红色、高反光度的服装,配合追光灯,能够产生出十分鲜明的视觉反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说,在为戏剧演员设计服装的过程中,服装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到舞台表演的各种技术性因素,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和方法,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2、对于提高服装设计水平的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提高当代国内戏剧服装设计水平,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方面做法。
2.1服装设计师要进一步提高剧本文本阅读分析能力
剧本文本是编剧艺术构思的外在体现。服装设计师通过对剧本文本的细读和分析,要得到文本以外的深层次信息,这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编剧的艺术构思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国内出现了一批新生代的戏剧作家,这部分作家的创作思维较为先进和新潮,这就给服装设计师的文本分析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要对戏剧剧本的文本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获取更多指导服装设计的信息和线索。
2.2服装设计师要参与戏剧表演全过程
关键词:舞台 服装设计 色彩运用 搭配
色彩的运用和打搭配对于舞台服装设计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服装色彩被称之为“流动的色彩”,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出着装者自身的文化、性别、种族等一些外在因素,而且能够将其自身的内在气质充分展示出来。服装色彩能够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代感以及人们所追求的精神面貌,色彩服装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一面镜子。很多人认为色彩的堆砌越多就会展示出的效果更好,将各种颜色全部都放在服装上,其实这种“丰富多彩”很容易让人出现审美疲劳。服装的美丽与否,并不是在于色彩的实际数量,而且关键点要在于如何将色彩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和搭配,将每一种色彩自身的魅力充分l挥出来,与其他色彩之间能够形成协调、统一、和谐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促使服装设计的整体性凸显出来。
1.单色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搭配
单色配色也可以称之为一色配色,也就是服装配色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配色形式。没有彩色当中的黑色,是服装配色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颜色,黑色具有非常搞鬼、沉着的性格特征,所以黑色服装是西方上层人士的首选,能够体现出一种礼仪性。在一些社交场合,黑色不仅能够凸显出着装者自身高贵典雅的气质,而且能够将着装者自身的尊贵气质体现出来。现如今,黑色进行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比较于黑色的色系,也成为服装设计师在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首选和频繁使用的色彩之一。服装当中的黑色由于面料的选择不同,黑色所产生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大不相同,因此,设计师在选择黑色的时候,要根据实际舞台服装的用处,根据不同面料的特性来进行不同风格配色的设计和搭配,这样才能够将黑色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白色与黑色一样,都是无彩色系当中的主色,白色与黑色不同,白色给人一种阳光、圣洁的感觉。在古代埃及人、古希腊以及罗马人都比较崇尚穿白色衣服,这就与现如今欧美人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新亮的婚纱必须是白色的一样,衣服的白色主要是其中蕴含着神圣、纯洁的象征。现如今,白色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夏季时候主要选择的颜色,由于白色不吸热,给人一种清洁干爽的感觉。因此,白色已经逐渐成为设计师在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选用比较多的原因[1]。总而言之,在对舞台服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单一的色彩,如白色、黑色来进行设计,除了颜色的纯度之外,还可以在色彩的明暗度上进行一些变化,打破传统单色的局限性,促使服装设计更加丰富多样。
2.二色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搭配
二色配色是服装配色设计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配色形式,二色配色与单色配色相比,配色的方法更加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2.1同一色搭配
同一色搭配主要是指同一色相当中,利用明暗、深浅的言变化,利用两种颜色来进行搭配,这种搭配方法是所有搭配技巧当中最为方便也是效果最好的。同一色相当中,无论是二色相配,还是多色相配,都是最能够体现出颜色变化的方式之一,也是稳妥性最强的配色方法[2]。在同一色搭配过程中,利用颜色的明暗、深浅度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舞台服装设计的整体效果同时,又不缺乏服装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活泼感,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享受。
2.2同类色搭配
同类色搭配也可以称之为类似色搭配。在舞台服装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颜色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可以利用颜色的多种搭配形式来经过搭配。在服装配色当中,由于两种颜色比较接近,所以颜色之间的对比性就会呈现出比较若的状态,所以搭配起来很容易调和。但是,在实际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面料的选择时,要根据颜色的实际情况以及舞台服装的实际用处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一些低俗的配色现象发生,而且能够尽可能保证颜色之间的协调性[3]。所以,尽管利用比较相近的颜色来进行搭配,也应当从颜色的深浅度、明暗程度来将颜色之间的距离拉开,给人以美感的享受,避免出现一些撞色现象的发生。
2.3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的搭配方式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分为对比色搭配和互补色搭配两种形式。互补色的搭配主要是指选择一些有强烈对比的颜色之间搭配,比如红与绿、黄与紫等等,对比色搭配则是指颜色之间的对比性不是很强烈,比如红与蓝、或者是绿与紫等等。这种配色方法在舞台服装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利用色相环上直径两端的颜色或者是固定一种颜色,另外一种颜色则是利用直径另外一段左右两旁的任意一个颜色来进行搭配[4]。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两个个性非常强的颜色之间进行相互互补和搭配,而且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3.多色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搭配
多色搭配是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比较难的一种色彩搭配形式。根据服装本身来说,无论采用的面料是非常昂贵的或是比较低廉的,色彩搭配有多么的专业性,如果穿上之后,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是很好,那么只能说明这次的服装设计是失败的。多种颜色运用到一件服装上,很难取得非常优秀的效果,所以很多设计师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轻易的选择多色搭配的方式。但是多色搭配又是确实存在的一种方式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搭配效果,设计师还要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设计师可以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其他颜色为辅助颜色,利用透明度、或者是纯度来对辅助颜色进行调整,最终达到良好的搭配效果,这样能够促使颜色之间形成良好的统一效果。另外,当所用的多色是均势搭配的状态下时,可以将这些颜色在服装商的位置或者是形状做一些改变,让这些颜色能够均匀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不会显得很突兀,从而保证搭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服装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在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颜色的实际运用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利用,不仅要将服装设计的与现代人的着装要求吻合,而且要能够满足现代人的整体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熊晓霞.对服装色彩搭配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吴小宁.浅谈服装设计的色彩[J].金山(下半月).2010(06)
1.1色彩的象征功能
从古至今,色彩就是有象征功能的,不同的色彩拥有不同的意义,色彩赋予的不同服装也代表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所以人们常常会通过穿戴服装的款式与色彩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以及社会地位等,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古代尤为明显,因为色彩是区分不同阶层的重要方式。而在舞台服装设计中,色彩主要是用来突出人物的思想,比如红色就代表着热情与浪漫,所以红色代表着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平。所以在对舞台服装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色彩在不同时候的寓意,这样才能更完美地表现出舞台服装所体现的人物性格。
1.2色彩的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对舞台服装设计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作用,这个作用在古代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时展的现代,人们对色彩的关注越来越高,是否能够合理使用色彩正是审美的重要内容。舞台服装色彩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把色彩与图案融合一起来展现,还有一种是把色彩与人物的肤色以及身材融合一起来展现,另外不同元素融合进入也会让舞台服装表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所以探讨舞台服装设计的色彩应用时十分重要。
2影响舞台服装设计色彩的重要因素
2.1灯光带来的影响
没有灯光如何表演呢?舞台服装的色彩受到灯光的影响十分大,灯管不仅可以为观众营造出不一样的舞台气氛,还能够让表现的演员与观众拥有不一样的情绪,正是由于灯光能够将布景与演员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示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而我们也知道,我们看着舞台上的服装是一种颜色,在舞台下看到的服装又是另外一种颜色,这就是因为灯光刺激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带来的不同感觉。灯光的大小、找色角度、灯光的色彩以及明度都会影响到舞台服装呈现给观众的感受,比如明亮等灯光就会提高舞台服装色彩的明度,而灰暗的灯光则会让服装的明度与饱和度降低。
2.2布景舞台服装色彩带来的和谐关系
要让舞台表现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演员的表演能力,还需要舞台服装的色彩与布景的充分融合,两者结合体现出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在舞台上服装的色彩点缀着舞台,它与灯光、布景完美搭配,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一直影响到舞台给予观众的视觉感受,因此处理好色彩与布景的关系十分重要,这样更有利于诠释舞台内容。
2.3面料与舞台服装色彩的关系
在观看舞台剧的时候人们首先关注到的就是服装,而服装的款式与色彩也是最为受到关注的,服装的面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但是舞台服装设计师告诉我们舞台服装面料不仅仅是用来制作服装,还能够丰富舞台语言,让舞台的质感更上一层,所以他们为了让观众更快速地进入舞台的场景内,对面料进行了不一样的组合与提升,赋予服装面料不一样的内涵。服装面料的质感以及表面形态各异,凹凸不平,这让它们在舞台上带来的效果也更加不同,面料充分融合灯光以及布景带来的效果,更能够凸显出人物的丰满度。
3突出人物的色彩使用手法
舞台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服装不仅仅对款式很重视,对色彩的运用也十分重视,为了更加突出舞台人物,他们常常使用表现色彩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3.1色彩对比法
色彩对比法就是用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比如一群穿深色系服装的人中,穿浅色系服装的人是最明显与突出的;在服装色彩十分鲜艳的人群中,穿淡雅的服装是最突出的,所以在一系列的服装中,通过色彩的对比来突出相对弱的另一方面。
3.2色彩错觉前移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色彩给人视觉上的错觉来突出人物。比如大小一样的色块,在相等距离下,会因为颜色不同而让人们产生色块所处位置的不同,产生前后或者是大小的差异,一般人们都会觉得明亮色彩的在前面,而暗色系的则在后面,暖色系的在前面而冷色系的则在后面,这是对色彩位置上的差异。有的时候人们也会对色块大小存在错觉,觉得亮色体积大一点,而暗色体积则小一点,所以不少设计师利用这样的色彩错觉方法来突出舞台上想要突出的人物。3.3造型、色彩变异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使用在不同群众角色中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简单来说一堆人穿一样的衣服、打扮一样的造型,如果主要人物与他们不同则会显示出来,所以这就是主要人物通过造型与服装样式与色彩的差异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加强观众对人物的关注与印象,也会让人感受到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现代舞台中常常会使用的方法,主角与群众人员的服装的不同,造型不同。
3.4色彩烘托法
什么是烘托法?烘托法就是利用一堆一样的东西来烘托出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在一些人物十分多的大舞台上,服装色彩是一定要有次序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不让主要人物被众多的群众演员所淹没,否则观众在台下观看的时候就无法感受到主次之分,也分不清哪一个是男女主角,更加理不清舞台中想要表现的故事,平淡无奇的叙述无法给观众带来印象深刻的感受。设计师一般会将群众演员的服装的色彩,统一在一个与主角对比相对较弱的色度里,让主要人物的服装色彩更加突出于明显,对比度更加强烈,把群众演员与主要人员的服装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够在舞台上把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群众演员,按照一层层的划分,层层烘托,相互衬托,让舞台内容更有层级感,更有主次之分。
4结论
新民乐风的主要方向就是民族音乐的市场化,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现代的理念与手段对过去经典民乐进行重新编曲,演绎的方式,让更多观众有新鲜感,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素材来源,用传统的民族乐器辅以西方音乐演绎中独特的编曲和乐器编排、演出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化的包装,形成的有独特视听享受和时代风格的效果形式;一是在新的音乐创作中采用较多的民族元素,使之纳入现代音乐的体系中来,使民乐更适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为民乐找到了更多年轻观众,让民族元素更为普及。新民乐既是民乐人对于未来民族音乐发展的一种探索,也是未来民乐舞台演出的方向,因此现代的民乐舞台服装设计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迎合新民乐的发展。由于新民乐的内核是艺术的商业化,因此在新民乐的服装设计上一定要符合大众化的审美需求,但同时也不能为了过分的现代化商业化而丧失民乐中的中国元素。如果将民族元素和民乐舞台表演市场化结合起来才是在21世纪重新演绎“霓裳羽衣”时代旋律的重中之重。
其一,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要更适应新民乐的舞台艺术表现本质。新民乐的本质是在传统民乐基础上赋予民乐生命力和情绪化的东西。传统民乐过于程序化,例如传统声乐过于追求演奏技巧而不是演出者情绪化的张力,在或悲愤,或深沉,或喜悦的表现上也流程化固定化,更像是一部精准的机器取代了活生生的人。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乐舞台服装就很固化,追求民族色彩和服装制式设计。新民乐的舞台服装就要适当的在色彩上多样化一些,在制作服装时要多于演出者进行沟通,询问他们想要表现出怎么样的舞台情绪和效果,让舞台服装设计更符合演出的实质,而不是传统的制式。
其二,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要作为整个舞美的一部分进行考虑。新民乐的舞美的商业化市场化是一个整体的构思与调整。是重新对于舞台灯光音响效果的一种布局。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一定要全部舞台情景的风格相统一,不同的舞台灯光,不同的舞台规模等等都要通盘的考虑在舞台服装设计之中,例如服装的色彩一定要考虑在舞台灯光下的效果,灯光与服装完美结合,可以更好地美化新民乐演出中动态的舞台画面,加强音乐剧舞台的造型能力。
其三,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要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任何的服装设计都需要有其鲜明的时代感,延续千百年中国民族元素是好的,但是延续千百年的服装一成不变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舞台服装设计要与时俱进,适当采用一些现代服装设计技术例如3D构图与剪裁,让民乐舞台服装更具立体化;适当采用一些现代的面料材质,一方面可以让舞台视觉效果更绚丽,另一方面利用化纤制品替代传统的毛料丝绸也可以降低舞台服装设计的成本……以上这些都是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途径。
其四,可以适当将更多中国元素引入舞台服装设计,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民族服装。例如在舞台服装上引入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在一些器乐的演出商——如《高山流水》等经典作品演出的服装上加入一些隽秀的中国书法文字等等。这一点上,张艺谋导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服装设计上已经给我们提供一个很成熟的范例。
其五,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可以适当的追求动态化。舞台服装设计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新民乐的舞台表演本身就是通过传统民族符号,经过艺术构思,最终将思维动态化的过程。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应该脱离传统民乐以板正,端庄为主的设计思路,追求动态化的过程。充分考虑表演中在舞台演出中一些动作的搭配等等。新民乐的舞台服装设计如同新民乐发展一样,也是一个循循渐进探索,并不断的创新的过程,这需要更多舞台服装管理者不断实践,找出一种迎合市场的方式表现民族精神的过程,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固步自封走向更新不断,只要这样才能演绎出一场霓裳羽衣的盛宴。
作者:韦任
[关键词]杂技服装;认识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02-01
杂技表演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长久以来,杂技以高难度技巧而闻名于世,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特别是近年来,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杂技节目的演出,更彰显了杂技表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杂技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舞台包装越来越发达,欣赏者的品味与层次也越来越高,对杂技演员所穿服装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在杂技表演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比如用服装来衬托杂技表演作品中的意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杂技服装要为杂技剧目表现的主题服务等。下面就我就杂技服装的认识谈几点拙见。
一、杂技服装设计中的演员因素:
在杂技服装设计过程中,演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因素,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取于演员的表演及表现力,而演员的服装则关系到演员表现力的发挥。因此,演员的因素是服装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服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员的形象,从而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质量。比如濮阳市杂技团的大型节目剧《白雪公主》的成功演出,虽然跟鲜明的主题,先进的舞台、灯光设计有关,其中杂技服装也功不可没,在注重服装外形与演员的形象搭配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演员在进行动作表演时对服装的要求,服装的色彩用料、大小、缝制都必须结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以及动作幅度。
(一)色彩有其特殊性
1.色彩首先要以人的形象为依据。因此,杂技舞台服装色彩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款式而异。比如杂技节目《转毯》是表现女性身段的柔美的,色彩就要采用粉色为主。当然,要和整个舞台设计协调。而杂技节目《力量》是表现年轻小伙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的,颜色就以亮色为主。
2.杂技舞台服装是流动的绘画,会随着人体的活动进入各种场所。所以与环境色的协调也是舞台服装色彩设计必须注意的。比如杂技情景剧《白雪公主》在服装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杂技服装还要具有时代感
随着杂技艺术的国际化,杂技舞台服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感。舞台服装设计在舞台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有着自身的创作规律。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杂技剧,舞台服装设计都必须基于对剧本细致入微的理解。
但总体上说,当今舞台服装界普遍认为, “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
1.蛇形图案的运用。波纹线由两种对立的曲线组成,因此更美更舒服,被其称为“美的线条”,变化更多;蛇形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尽管它是一根线条,但这根线条具有非常多的不同转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内容,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的曲线”。 表现男装,则所绘的线条阳刚有力,如是表现女装,则所绘的线条尽量以蛇形线的方式表达,柔软清新。
由于女人体本身从肩到胸到腰就是一条非常完美的波纹形线条,所以从肩部起始的直形刀背弧线线条也就随着人体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成了一条纵向的波纹线条。
这时,不得不提到经编无缝服装。
2.经编无缝服装
经编无缝服装是指在双针床贾卡提花经编机上生产的一次成形的经编提花无缝服装。为充分发挥其优良弹性和无限制提花优势,以女性穿用的紧身型款式为主。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织造时服装已完全成形,打破传统服装工艺制作的繁琐步骤, 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损耗少; 提花性能优越,无浮线; 无缝程度更高,需缝纫部位极少。如杂技节目《滚环》、《钻桶》服装上就是用了这种技术。
3. 服装面料是内涵丰富的舞台表现语言。
对于一般服装设计来说,最先受到关注的是款式结构和色彩,而材料最易被人忽视。其实服装面料不只是制作的物质手段,也是内涵丰富的舞台表现语言。舞台服装设计师为了引导观众进入舞台的规定场景,常对面料进行提升与组合,赋予面料新的外观和明确的内涵,并通过面料构成的服装形式来引发观众的思考。服装面料表面的纹理纵横交错、凹凸不平、粗糙或平滑的肌理与服装色彩之间有深刻而复杂的关系。面料对于服装色彩的影响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面料的质感,纤维组织形成的各种面料对于光的反射、吸收、透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也会因此产生变化。表面粗糙的织物,对光的反射能力弱,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就会比用同样染料染制的表面光滑的面料低,另外面料的表面肌理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杂技剧《神龙部落》里的服装,不同人的穿着,就有不同的效果。即使面料的组成纤维相同,但因纤维的组织不同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也会影响服装的色彩。锦缎面料等表面光滑的织物对于光线的反射能力最强,其次是平纹、斜纹的面料,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面料最弱,色彩的饱和度、明度也呈现从高到低的表现。
三、杂技服装设计中的主题因素
杂技服装作为在杂技表演过程中留给观众的第一直观印象,其设计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节目甚至一整场表演的成功与否。因此杂技服装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杂技服装设计的主题又是首先需要考虑的方面。杂技服装不同于舞蹈和戏剧服装,它的设计没有特定的人物对应要求,但都是有十分鲜明的主题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服装的样式和颜色等方面均需照应节目内容的主题。由于杂技服装是在特定的情景和场地使用的,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前对表演内容进行反复的观看和揣摩推敲,对节目做到深刻理解。首先,设计者要明白表演的场所和环境,只有在清楚这些之后才能开始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然后,设计者还应对表演中的情境的转变加以注意,同一个表演者在节目中的不同时间,不同动作中对服装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最后,表演者的角色信息也需要设计者加以收集和关注,只有深刻理解演员在节目中的作用以及其扮演的角色,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表演内容主题的服装。
四、杂技服装设计中的创新
杂技服装在设计中最 棘手的是技术因素,由于杂技技巧、动作等各方面的限制,杂技表演服装在材料的选择上受到很大的约束,这就给杂技服装设计者们提出于更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条件下,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没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更高的发展思路是很难完成的。
所谓的舞台服装是指演员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演出表演时所穿的经过艺术设计装饰和选择后的服装、鞋帽及配饰等。它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舞台服装源于生活服装,但有别于生活服装。不仅要符合人物特征,而且要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舞台的整体性,因此对于舞台服装有着必备的基本要求。
第一舞台服装是塑造角色形象外在表现力的直观表现。在《拇指姑娘》一剧中,花仙子与草仙子是属于群众演员性质的,没有任何的语言,只能通过肢体来表现角色的特点,因此服装显得尤为重要。在外形上演员的出现就能被小朋友一眼所看出是什么角色:绿色带叶的是草仙子,红色带花的是花仙子。因其观众的特殊性就要用特殊的造型来体现角色的形象。
第二在制作舞台服装时要有利于演员的表演和活动。有的剧情需要演员有一些武打或者大动作的表演,那么制作服装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舞台服装的便利性。在满足角色外形的条件下要体现角色的舞台需求。在《白雪公主》中大臣与动物们的“决斗”中大臣需要很多的翻跟斗、大跳跃等动作。这样在制作服装时运用面料及款式时就要体现与剧情的一致性。这样既诠释了角色的表现力又满足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实用性。
第三舞台服装设计应力求与全剧的演出风格相统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所具有不同的塑造舞台形象手法,应与全剧的演出风格相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剧情的完整性。例如的经典话剧《雷雨》,剧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从一开场就可以看出整个戏剧场景是灰暗的色调,剧中人物蘩漪和周冲母子两个人在这种灰暗的场景下进行他们的生活,蘩漪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在人物服装造型上以旗袍为主,符合当时大户人家太太的穿着为依据。周冲则是受到新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他天真、单纯、不懂人情世故、同情下层劳动人民,憧憬着和平、真诚、平等的生活的年轻人,人物包装上体现当时新青年普遍的穿衣特征。整个戏剧场景是灰暗色的,只有人物点缀了它,在整个场景中可以看出:蘩漪的深色衣裙象征了她追求精神上人性的合理欲望和个性解放以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与现实的残酷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她生活的惨淡、无助、苍白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周冲的白色T恤和白色长裤象征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发自内心的渴望美好的爱情和亲情。可是在周朴园的阴影下,在资产阶级的阴影下,他们(普通的人民大众)的梦想都一一破灭了。在第四幕中,蘩漪一身斗篷的装束和周朴园的一身睡袍,告诉了观众她正从外面回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化,同时斗篷上的水珠暗示外面在下雨的一个事实。
整个剧中的戏剧场景都是以灰暗色调为主,戏剧人物服装造型在剧中起点缀和烘托舞台效应和戏剧气氛的作用。它的意义也正是如此,纵贯整剧有两个戏剧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鲁家住房;两个时间:上午和午夜两点。场景和时间决定了舞台色调:灰暗色。因此要想表现剧中的故事年代、人物、内容等,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戏剧人物服装造型。
第四舞台服装设计还要考虑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也有一个时代的服装,舞台服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感。如历史题材的舞蹈《秦王点兵》与话剧《曹植》就要充分体现历史服装特点,现代的通俗音乐与现代舞,就要显示出其紧身、露脐等新潮、时尚的现代感。无论是什么样题材的剧目,在符合剧情的同时一定要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特点。因为观众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是检验这部戏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观众是埋单者,是上帝。
综上所述,在舞台服装设计方面有着基本的要求与特点。它们是必备的,也是相统一的,是一个剧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开衩 位置 功能性设计 结构设计
在服装设计时,我们除了考虑服装的美观性能之外,还要考虑人在穿着过程中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人体正常的活动,所以在一些服装款式的设计中,我们不得不加入开衩的设计,从而使得服装设计达到完美效果。笔者从开衩的分类、位置、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实例详细介绍开衩的设计和应用。
一、开衩的分类
一是按照外形分类:直线型、曲线型、宝剑头。直线型的开衩常见于:筒裙、女士衬衣、休闲上衣、男女西装、裤子;曲线型开衩常见于:旗袍、舞台服装;宝剑头开衩常见于:男士衬衫。
二是按照结构设计方式:对开式、重叠式、宝剑头。
二、开衩的位置
根据不同款式的服装,开衩的常见位置为袖子的袖口、上装衣身的侧缝或后中缝、裙装的后中或侧缝、裤装的脚口等。
三、开衩的功能性设计
1.实用设计
在裙装结构设计中,臀围线以下,裙长每增长10厘米,每1/4裙片的裙摆至少向外扩展1厘米,以增大裙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当满足不了这个量时,需要设计开衩,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裙摆,方便人体活动。所以这样的设计都称之为实用设计。常见的款式还有男西装、男女风衣后中心设计的开衩,女士衬衣的袖口的开衩、裤子侧缝设计开衩,也是达到实用设计的目的。
2.装饰设计
在现代服装中设计开衩主要是为了增加服装的美感,减少单一,起到装饰。而在清代男袍的开衩设计中,以四开衩为贵,两开衩次之,不开衩最低,但在现代一些舞台服装中设计的多个开衩,主要起装饰作用。常见的装饰性开衩有男、女西装的袖口开衩和男西装两侧的衩,这种设计工艺仅仅起着装饰。
四、开衩的结构设计
根据开衩的应用位置和制作工艺,其结构设计的方法也不相同,不同位置要采用不同的结构。
1.筒裙的开衩结构设计
裙子的摆围大小直接影响穿着者的各种动作及活动。筒裙裙长通常在膝盖位置,由于裙摆比较小,为了方便人的正常活动需要在后中心下方设计开衩。开衩的位置从臀围线下量20厘米,根据裙的长短可以适当减小,但是最小值一般不小于13厘米;开衩的宽度为4厘米,结构设计成品如图1所示。
2.男衬衫开衩结构设计
男衬衫常用的开衩为宝剑头开衩,由于形状像宝剑,所以称之为宝剑头开衩,结构设计成品如图2所示。
袖开衩的位置通常被设计在袖中线和袖子后侧缝线中间的位置,方便系扣子,如图3所示。制作男衬衫的袖开衩除了袖片本身还需要袖衩条,袖开衩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3.旗袍开衩结构设计
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被广大女性所喜爱,旗袍的裙长比较长,比较合体,为了穿着后能够正常活动,需要在其结构上设计开衩。常见的开衩位置在两侧缝,由臀围线下量15厘米确定开衩,通常采用滚边、镶边的制作工艺。
那么,我们在进行开衩设计时要遵循怎样的原则,才能保证在服装中设计出合理的开衩呢?首先,考虑服装的款式,设计开衩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还是为了装饰性,或者二者功能都有。其次,根据服装面料的情况,设计直线型或者曲线型开衩。最后,根据制作工艺,设计对开式还是重叠式。
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时装或生活服装。舞台服装有着自身的本体审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一、美化性
虽然生活服装与舞台服装都具有美化性特征,即所谓“人是衣裳马是鞍”,但是,生活服装的美化,是实用性与美化性的结合,即在实用的基础与前提下加以美化;而舞台服装的美化,是艺术性与美化性的结合,即并不考虑实用性。例如生活中的一件羽绒棉大衣,首先要有御寒性,在此基础上,才考虑到它的面料、色彩、款式等诸多美化因素;而舞台上的一件羽绒棉大衣,则主要是艺术化了的服装,重点考虑它的面料、色彩,款式等美化因素,并不考虑其实用的御寒功能,很可能外观上“像”是一件棉大衣,实则并无防寒功能。
因此,舞台服装的主要特征,首先就是它的美化性。有人说:“舞台服装是演员的‘第二皮肤’。”也有人讲:“舞台服装是演员的‘艺术皮肤’。”说得都很对,讲的都是舞台服装重要的美化功能。这种美化功能实际上就是“包装功能”,也称之为“形象设计”,即对人物形象或演员形象的设计。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我们另外讨论;对于演员的形象设计,服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化妆一起,共同构成演员形象设计的双翼双轮。特别是对于歌星的形象设计,服装更发挥着巨大的威力。所谓“好人配好穿,好马配好鞍”,说的就是这种形象设计的美化功能。
形象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一种,现代设计又分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三种,视觉设计又分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广告设计、视觉形象设计等等。而服装设计当位列“视觉形象设计”之中,其美化功能与现代性结合的艺术定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服务性
现在,我们重点讨论服装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本体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服务性,也就是说,在人物形象设计中,不论是戏剧人物形象,还是其他人物形象(如个别歌舞杂技、魔术中的人物化的形象),服装都明显地起着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而服务的作用。例如话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王一民的服装就带有鲜明的地下工作者的服装特点,充分体现出“穿靴戴帽,各有所好”的惯例。服装为人物形象服务,在戏曲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服装在戏曲中俗称“行头”,每一行当都有固定的“行头”,必须严格按规定穿戴,素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例如青衣穿褶子、花旦穿裙袄、花脸包公穿蟒、皇帝穿龙袍、武生穿大靠或箭衣等等。有些行当,直接以服装命名,如“青衣”、“茶衣丑”等等。
这种服务性,还表现在其他重要方面:一个是为戏剧主题服务。例如话剧《秋天的二人转》的服装,既有现实生活中废品收购站小人物的普通服装,又有二人转艺人演出服,生活与艺术交融,突出了剧本所揭示的平凡中见崇高的主题意蕴。另一个是为戏剧风格服务。例如舞剧《丝路花雨》,是古典浪漫主义风格,被誉为“复活了的敦煌艺术”,所以其服装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飞天》少女的服装为原型,收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又如近年来舞蹈艺术精品《千手观音》的服装,也设计成金色的萨菩服,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神话风格与浪漫情调。
三、时代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装,服装是时代的标志、历史的记录。因此,舞台服装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例如,舞蹈《秦王点兵》,则具有秦代服装特点,是“兵马俑”服装的艺术再现;话剧《大风歌》,具有汉代服装的特点;舞剧《无字碑》,则具有唐代服装的特点;京剧《满江红》,是宋代服装的标志;京剧《文天祥》、话剧《关汉卿》,则是元代服装的浓缩;昆曲《牡丹亭》等,也显露明代服装的韵味;而一大批“清装戏”,如《珍妃》、《瘦马御使》、《宰相刘罗锅》等等,均反映出清代服装的特点;话剧《茶馆》、《骆驼祥子》,服装标志着旧北京的时代特点;话剧《龙须沟》的服装,则闪烁着新北京的时代光辉。
四、民族性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芭蕾舞艺术;舞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26-01
20世纪初的舞台艺术,尤其是俄国芭蕾开始在音乐、舞蹈编导、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各方面出现区别于传统的重大改革,并通过出国演出扩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迪亚季列夫领导的“俄国芭蕾舞团”,它通过音乐会、歌剧、芭蕾舞逐渐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打下稳固的基础。西方现代艺术大改革的氛围加速了芭蕾的变革,而这个变革又返回设计上,导致新设计风格的出现。俄国芭蕾舞团的舞舞台艺术兴盛,各种芭蕾舞剧的服饰、布景、道具、音乐以及感官性极强的娱乐活动,以其夸张浓缩的艺术手法、新颖强烈的色彩搭配和洋溢的表演激情,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灵感的重要来源。
一、芭蕾舞艺术的特点
在各种艺术门类中,芭蕾舞艺术的美是最直观、最神秘和最富表现力的。正如评论家所描绘的那样,“每当帷幕拉开,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跳跃,婷婷袅袅的脚尖旋转,都将把人们带入到那梦幻般的艺术境界”。舞蹈艺术家主观抒情造成的那股突发的情绪,即便会在某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中消失,却一直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永恒。芭蕾舞比一切其他的艺术更严格遵守人在追求美时的无限性。舞姿、灯光的颜色、服饰、肢体动作、表情都必不可少地直接朝向美。在这方面,芭蕾舞常常起着能更大、更本质地揭示人类潜能的作用。
二、20世纪初芭蕾舞艺术的异域、原始题材对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善于吸收各种风格,造成一种折衷主义的风格,它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埃及古代装饰风格还是非洲、南美洲原始部落艺术,都体现出装饰艺术艺术家对异域情调文化的偏爱,在这一点上,20世纪初的芭蕾舞艺术的题材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俄罗斯芭蕾舞剧团在欧洲各国的巡演,这种作用在更大范围影响大众的欣赏喜好与审美品位。
斯特拉文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剧《火鸟》、《彼特鲁什卡》、《春之祭》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俄罗斯的民族艺术和东方独有的人文风情。首先,《火鸟》这部舞剧音乐最突出的一点是民族乐派与原始主义的糅和,它是舞剧的灵魂和活力,音乐完全出自俄国民族主义传统,由斯特拉文斯基的老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东方异国情调和浓郁美感的配器,贯穿在全部作品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节奏都彰显生动、丰富之感,这种风格的芭蕾舞剧音乐与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乐派形成鲜明对比,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舞剧音乐是以俄罗斯神话为传统题材,创作特征是在俄罗斯民族乐派和原始主义的糅合中,强调他自己的节奏和风格,经过斯特拉文斯基与俄罗斯芭蕾经纪人谢尔盖・佳吉列夫的合作,以其生机勃勃的动作、稀奇古怪的声音、异国情调的题材、岩浆一般激情的音乐集大成,在整个西欧掀起了俄罗斯芭蕾舞的狂潮。而这种独特的异域文化,正是装饰艺术运动的折衷主义风格的一种重要源泉。
三、20世纪初芭蕾舞艺术的色彩对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如果说,装饰艺术风格的外形特征来源于立体主义,那么,它的色彩特征则来源于俄国芭蕾――这才真正是当时的一个时代现象。”新艺术运动惯用轻淡柔美的色彩,芭蕾舞则耳目一新地为装饰艺术运动引入了震撼性的色彩――艳俗的橘色、翡翠绿和玉绿色、紫色、色谱上的任何种类的深红大红色以及金属色系列和原色系列。芭蕾舞色彩的运用,同俄罗斯的芭蕾舞剧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09年俄国芭蕾舞团演出了一系列非常前卫的芭蕾舞剧,这些芭蕾舞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大量采用金属色彩和强烈的色彩计划。比如有吉色尔编导的《蛇舞》,舞台服装是由这个芭蕾舞团的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服饰紧凑贴身,古铜色,效果非常强烈。俄国芭蕾舞团的总设计师是列昂巴克斯特,他的设计不但影响了各国的设计师,并且导致了法国时装的开始:法国的第一位服装设计师保尔・布瓦雷(Paul Poiret)的时装与家具设计,就是从俄罗斯芭蕾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中找到了灵感。服装色彩方面,保尔・布瓦雷喜用鲜明、强烈的色彩,他常用大红、大绿、紫色、青莲、橙色等,这无疑也是受俄罗斯芭蕾舞色彩特点的启迪。
四、小结
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芭蕾舞艺术只这些影响因素之一,而芭蕾舞在影响装饰艺术运动的同时也受到包括装饰艺术在内的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外在技术、材料、外观、色彩方面的,也有内在的审美、道德、以及社会认识等方面的,影响的方面和过程都是复杂的。正是在这些复杂因素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装饰艺术取代新艺术运动,并逐步向现代主义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宇.“装饰艺术风格”常用形式语言的剖析[J].理念探索.
[2]张夫也.外国设计简史[M].
[3]郭秋惠.装饰艺术运动及其风格[J].装饰艺术研究.
[4]朱孝远.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境[J].文化艺术研究.
[5]高静.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音乐[J].铜陵学院学报.
[6]李军苗.浅谈法国装饰艺术运动[J].艺术理论.
关键词 面料再造 服装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趋于自然、健康,所以在环保的前提下,对于服装面料进行合理的开发及应用是当下服装设计领域的关键所在,所以面料再造又成为服装设计方面的一个新的话题 ,在创意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大都以较高成本的材料来进行造型的变化,但相比较而言,面料再造则减少材料成本,加强材料的二次利用,同时能够满足服装所需要的创意的核心主题,体现环保的健康理念,也是对于今后服装艺术设计发展的一项重要的需求。
1面料再造的背景:
不同时代的变化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都是通过服装第一时间展现出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理念的变化,更多的人们开始追逐时尚,展现个性,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展现自己的品味,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的创意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部分追求个性的人们开始对于服装进行改造,这也是面料再造的开端,经过时代的发展,这种行为逐渐被设计师应用与设计之中,所以通过市场以及秀场等服装领域就会发现,服装廓型和款式的设计已经更加趋于简洁、独立,设计师们越来越将设计的重点倾向于面料再造,并且这种方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面料再造在服装、纺织等领域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面料再造的出现使服装市场更加丰富、多样化,使整个市场不再单调,许多面料再造的方法不仅能够使服装更加有型、多变,同时又能够体现环保的理念,迎合当下大的趋势。
2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1面料再造的特点
面料再造的应用使服装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在现代的服装艺术设计的领域,也已然成为时尚潮流浪潮中的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在于:(1)面料再造与设计风格相互呼应,才能够达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2)对于面料的特性以及材质的充分了解,是进行面料再造的基础;(3)运用合理的面料处理工艺是保证再造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4)面料再造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发散思维,并探索更加适合、更加新颖的表现形式。
2.2 面料再造的方法及作用
(1)编织:运用各种纤维或其它材料进行图案或造型的塑造,编织将不同材质及形态的线状或带状材料进行编结、针织或是穿插,从而形成网状或是其它结构,表现出富有艺术效果的面料形态或立体视觉,也可打造夸张等艺术效果。
(2)减法设计:这也是面料再造中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法,将完整的面料进行分解、抽丝、烂花、镂空、破坏等手法进行处理,改变面料原本的状态,达到设计师理想中的样子,能够呈现出多种不规则或抽象等视觉效果,减法设计相对于其它而言难度会稍微大一些,需要设计师进行自我的否定,准确地进行元素的取舍,让作品更加的协调、精确,既要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又不能够使画面过于单调、乏味。
(3)加法设计:在单一面料上进行点缀,增加层次和肌理,使层次效果更佳明显,常用的工艺有钉珠、刺绣、贴布、挂饰等等,可以综合多种材料,进行搭配组合,其好处就在于它可以不断的对主题进行丰富,弥补视觉上的不足,使作品更加具有价值,对于设计师来说,加法设计能够非常大的限度发挥设计师的思维,能够不断的融入新的想法,给人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同时也能够使其在设计方面有着足够的放松和想象空间。
(4)立体设计:主要使原面料经过处理拥有立体的视觉效果,其表现手法很多,常见的有面料的堆叠、抽褶、折锏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工艺手法将面料的形态改变从而形成立体浮雕或是纯立体等效果,这些对于面料的处理方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应用以及所能够产生的效果都是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对面料设计的重大考验。立体设计所能呈现出的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近两年许多这种面料处理手法也应用在了市场中的服装上,深得年轻人的喜爱,成为时尚潮流的代表。
(5)综合设计:在面料再造的过程中,综合设计也较广泛的运用其中,如面料的分割、拼接,或是其它方法的组合运用,这样会使设计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生动,也使服装更加具有艺术效果。综合设计在礼服或舞台服饰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它能够准确地塑造出服装所需要的造型,设计方法和面料及材料种类的丰富也是对于像礼服、舞台服饰这类服装的必要条件,能呈现出更加大胆、夸张、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
面料再造能够体现出设计师对于服装造型中面料的特性、服装个性的体现以及面料与服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节奏的掌控,以面料再造为主的服装设计对于服装廓型、款式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更加简单一些,二次设计后的面料更加具有装饰性、艺术性,例如:刺绣与钉珠相结合,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精致、华美的感觉。面料的层层堆叠,使服装看起来更像是一件艺术品,面料肌理造型的变化能够将自然界中图案和色彩,在服装中表现出来,在领口、袖口或下摆等处进行少量肌理修饰也可起到点缀的效果。编结和穿插在服装中的应用也是近期非常热门的话题,既能够体现服装细节的处理,也能丰富服装整体视觉效果,面料再造的在服装中的应用使服装更具视觉冲击和富有形式感,更加体现了面料再造的独特气质和风格。
2.3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出现
2.3.1国内
服装行业日益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独立、个性,并且时尚态度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传统服装的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他们需要与众不同,所以市场上的部分服装更偏向与简洁以及创意,这也就加大了服装的设计难度,也使服装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中国新锐设计师李筱2013年运用浸硅针织打造的立体感服装一举摘得Diesel大赛冠军,这一系列在当时曾引起过轰动,为面料再造这个主题增添了新的色彩,这种面料再造的方法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也是服装设计中的一种新的突破,在她的2016秋冬系列中也能够反映出中国服装设计正在崛起。
2.3.2国外
目前创意装的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廓型的变化,而是更加注重服装的面料、结构以及细节处理,使服装更精致、更具艺术效果,例如各大秀场的时装,荷兰设计师Iris van Herpen最擅长于对于服装的材质来进行设计,并曾经与McQueen和Viktor&Rolf一起工作,在设计风格上也受二者影响,前卫并且富有创意并结合自身对于面料再造的设计使作品更加的具有视觉冲击,她曾将坚硬的面料通过编织、分割及扭转等工艺作出概念性极强的后现代木乃伊时装,并在服装设计领域囊括了多项大奖,这是一次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面料创新,成为服装设计领域中的标榜,在之后的秀场及时装周上都能够感受到她的影响力。
同样,Chanel2016春夏中的印花和针织,以及Gucci所采用的几何元素,迪奥New look廓型搭配薄纱等等,不仅结合了面料二次设计的理念,同时也将创意的思维表现出来,而今年最热的Moschino2016秋冬大秀中,设计师极具创意的思维将面料进行二次设计,营造出燃烧的效果,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同时也惊艳了全场。
2.4面料再造在市场中的推广
在各大时装秀场中,面料再造仍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各种形式出现,而在当下服装市场中,面料再造的元素则减少了像秀场中的那种夸张的造型,按照市场上的需要和制作工艺以及成本和流行趋势的要求进行二次设计的改良,使最终效果能够符合市场上的大众审美标准和价格接受范围,当前市场中服装面料再造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使消费者能够接受这种设计方式,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色彩、图案或是廓型的单一的变化,所以在服装市场的推广中,这些因素都是需要去克服和解决的,使面料再造能够更加适应当下的服装消费市场,形成更加商业化的规模。
3结语
面料再造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下,成为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的精粹,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面料的创新也是设计师的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能够激发设计师的无限创意,设计师要在服装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以及审美,和对于面料二次设计的开发以及应用,将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元素以及个性、夸张或是唯美等艺术表现形式与服装整体的设计风格和处理手法相融合,为今后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说面料再造对于今后的服装艺术设计甚至于其它领域的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欣.服装面料二次设计:服装面料风格化设计[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徐蓉蓉.服装面料创意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 杨颐.服装创意面料设计[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舞蹈服饰;舞蹈意象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26-01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动态艺术三位一体的艺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一、意象的研究
“意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和审美旨归,亦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南朝粱时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的。他说:“独照之匠,观念象而运斤。”但最初,“意象”并不是一个艺术和美学的概念,而是卜筮活动的术语作“意”与“象”分别出现的。“象”是感性的、可见的,“见乃谓之象” (《系辞卜》),它是一种外表形态、形象,具体而明晰;“意”是精神性的,不能为视知觉所感知,但能理解、想象,在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情思、情志、情意,深远而隐含。所以, “意”并非是概念所能穷尽的东西,它与主体的理性修养密切相关、与其经历、情感乃至个性密切相关而带着一种深微神妙的、模糊的性质。简言之,意象是带有情感的符号象征性、并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象”为什么能“尽意”?因为“象”不是生硬的概念。而是一种活脱脱的能变化的生命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为人所感知。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通过联想、体悟去领受更多、更深的“意”,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对象。
二、舞蹈服装色彩设计是深化舞蹈意象的首选
舞蹈服装设计是舞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设计首先必须符合一度创作所预先设定的规定情境,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现实主义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舞蹈服装设计的前提。因此,舞蹈服装设计应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必须符合人物的具体形象要求,还应适应舞蹈艺术的特点。前苏联著名的舞蹈理论家扎哈罗夫这样说过:“舞剧中的服装是舞剧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不仅色彩,以至样式,在这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服装使得舞蹈结构的每一变化同时也带来色彩结构的变化。造成美妙生动的色谱。”可见,注重和强调色彩的运用是舞蹈服装设计突出的个性特征之一。
色彩是视觉传达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能有效地表达情感,还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色彩会给人的大脑不同的刺激,使之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白色,它所固有的情感特征是既不刺激也不沉默,它象征洁白、光明、纯真、轻快。这应该是舞蹈《扇舞丹青》的服装设计师将舞者的服装色调定为白色的理论依据。女生独舞《扇舞丹青》成功地将中国古典舞蹈、绘画和音乐熔为一炉,如果从色彩的角度去观赏,它简直就是一幅淡雅空灵的水墨画。黑白两种颜色几乎占有了观赏者的全部视野。舞者一身纯净洁白的素装,惟有腰际似不经意地缝上一根细细的粉红色的飘带,如同一个白色的精灵游弋在片片黑色荷叶和粉色荷花之中。翩翩扇舞在古筝的伴奏下,使观者既欣赏到中国传统舞蹈的“拧、倾、圆、曲”的外化动作,更能领略到中国传统舞蹈刚柔并济、含蓄柔韧的舞姿所体现出来的“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内在精神,形象地折射出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舞蹈服装装饰性设计对深化舞蹈意象的作用
“与其它表演艺术门类的设计相比,舞蹈服装更强调符号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往往根据作品的需要而承载更多的象征性和装饰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舞蹈绚丽多姿,那些精美的装饰更是给观者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如蒙古族舞蹈中的女性服装,其上装前后都点缀有大量的亮片,当舞者抖动双肩时,亮片在灯光的折射下如精灵般跳跃,使原本就是高频率快节奏的形体动作更显其娇媚动感;同样,蒙古族舞蹈中的男性服装总是点缀很多色彩丰富的小布条,舞动起来飞飞扬扬,飘飘洒洒,使我们在感悟舞者形体美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略这个马背上民族热情开朗的天性。
还有一些舞蹈服装装饰性设计,更是渗透到人物的个性之中。如《胭脂扣》中的一条酒红色薄绸无袖立领旗袍,整体设计简洁,细节设计上别有意味:酒红色的选用隐含了“返回阳间寻找爱人的”这一特殊身份的潜台词;夸张的偏大襟装饰性设计打破了单调的红色,以肉色弹力绸连接至胯部的开衩处,其问丝绳盘扣又起到了极好的修饰点缀;衩的设计便于舞者的大幅度腿部动作,同时也使其双腿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修长完美,充分展现了人体美。其设计中最为传神之处在于右胸前的盘扣上垂下的黑底红花丝质长绸,在右腰间的第二颗盘扣处又稍加固定,在腋下形成了松散的弧形,然后坠至裙脚处,飘逸的长绸随着舞者的旋转舞动如柳丝款摆,更显风情万种。总之,舞蹈以人体为媒介制造、传播和接受信息,舞蹈服饰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