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报论文格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菏泽学院 毕业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3791(2015)08(c)-0205-03
要提升地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首先要明确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迄今为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静态质量方面,对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鲜有研究。为明确各因素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针对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3份),对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从而为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抽取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33份,论文成绩为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影响静态质量的7个因素: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以及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答辩陈述、答辩过程、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细节、学生撰写态度、学生撰写效率。
1.2 方法
采用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到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数据运用Excel 2010、SPSS 22和matlab2013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作用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旨在从量的角度揭示各因素对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中,各因素的影响以论文选题、学生撰写效率、答辩过程为最大,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选题的敏锐、撰写的高效和论文的透彻以及答辩的机智;其次为论文结论、研究方法、答辩陈述、论文字数、学生撰写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细节,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次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具体撰写内容以及指导教师是否负责;最后是错别字、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于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撰写论文。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论文选题的质量,培养学生高效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对论文的透彻、深入理解,同时对于指导教师的严格把关给予奖励。
2.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3,4]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与论文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相关但显著性比前面因素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不一致,可能与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有关。
相关分析说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从各影响因素与论文成绩的相关性来看,应该更注重论文本身静态的效应,即研究方法、论文选题和论文结论。从相关系数上看,研究方法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957),其次依次为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等。论文成绩与教师指导细节相关性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大,说明学生论文成绩主要是由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这些主要的静态质量指标决定,即论文成绩显在的表现形式,而与教师指导细节等隐含的动态质量指标关系不是很显著。各影响因素之间除个别之外,几乎均相互相关,故既应高度重视论文本身的静态质量,还要结合动态的过程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
2.3 通径分析[5,6]
由表1可看出论文成绩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排列,即各影响因素对论文成绩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研究方法(0.184) > 论文选题(0.177) > 论文结论(0.170) > 答辩陈述(0.094) > 学生撰写态度(0.089) > 学生撰写效率(0.086) > 教师指导效率(0.080) > 参考文献篇数(0.076)=答辩过程(0.076) > 参考文献格式(0.071) > 论文字数(0.069) > 错别字(0.057) > 教师指导态度(0.056) > 教师指导细节(0.033)。
3 结语
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成绩和1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常规论文质量评价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除均直接影响论文成绩外,三者之间相互间接影响效应也较大。论文格式方面的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和错别字,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大,但主要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
影响论文动态质量的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和教师指导效率均主要通过自身直接,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不大,与学生撰写态度容易产生对立,故在论文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考虑其影响。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的指导,并注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1996,16(1):6-10.
[2] 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3] 邱莉萍,刘军,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4] 杨文峰,李星敏,白虎志.西北地区近539 年旱涝演变特征和趋势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5):167-173.
学术论文的撰写,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的。许多稿件被退了,论文内容是一方面,论文格式也是一方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工业建筑论文格式要求,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文字部分
1、文题(包括副标题),总共不超20个字;要求中、英文。
2、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100~200字为宜,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用第三人称表述,切勿出现引文;要求中、英文。
3、关键词(要求3~8个);要求中、英文。
4、中图分类号。
5、文献标识码。
6、章节编排:论文正文的章节编排采用三级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如“1”、“1.1”、“1.1.1”等。之后的分级可用1)、2)……,再下一级用a.b.……。
7、文章字数5000字之内(工程实践类论文3000字左右为宜),图片10幅左右,图片均应注明来源(作者自摄、自绘者,统一说明即可)。
8、论文须提供插图后的word文档,将图片直接插入论文版面相应位置,并在正文中对应位置插入图片编号。
二、插图部分
1、提供投稿文章单张图片(JPG、TIF格式),图片编号应与文中插图号保持一致,并有图片名称(比如:图1总平面图)。
2、图片要求清晰、色彩饱和。
3、图片长边不小于20cm;图片分辨率不应小于300dpi(有些刊物对实景照片还有特殊要求,须用正片请专业人员拍摄、再专业高精度扫描)。
3、图片中若含有文字,可在图中标注数字,在图片下方按照数字来标注相应注释文字。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选列最主要、最新的且公开发表过的。所引用文献要完整,内容要准确。参考文献须在文中标引,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排,参考文献按下列方式著录:
1、专著
[序号]作者.其他责任者(译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第一版可不著录):页码.
示例: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76-78.
2、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本,第一版可不著录):页码.
示例:
[2]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505.
3、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3]董丹申,李宁.在秩序与诗意之间[J].建筑学报,2001(8):55-58.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码.
示例:
[4]TONGXiaodong.Experimentofcementadditiveanditsdamagemodel[D].Hangzhou:ZhejiangUniversity,1999:24-69.
5、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码.
示例:
[5]ZHANGWen-li,WANGLin-ze,XIEJiang-hua,etal.Hopfbifurcationofimpactdamper[C]//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onlinearMechanics.Shanghai:ShanghaiUniversityPress,1998:437-440.
6、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主要责任者: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年.
[6]GB/T5036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刊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7]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
8、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1-11-20(15).
9、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年-月-日].获取或访问路径。
[9]KNOWLENC,WILLIAMSJ,MATTICKAT,etal.Quasi-isothermalexpansionenginesforliquidnitrogenautomotivepropulsion[EB/OL].[2002-10-08].http://aa.Washington.edu/AERP/CRYOCAR/Papers/sae97.pdf
四、作者信息部分
关键词:语境,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语义
1.引言
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的简称。作为语言科学的概念之一,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提出。之后语境理论的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在1923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后,语境研究才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语义则可以说是一定具体语言环境里特定的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义的建构必需建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境是理解语义的基础。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本文拟结合具体例子,通过阐述语境和语义的关系来分析各种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定位具体语境中的语义,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语境理论及其分类
长期以来,语境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学者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描述。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是语言产生时及其前后发生的各种实际事件;韩礼德则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语言,认为对语言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词汇,句子层面的因素,还应包括外部语言环境等因素。语境是文化语境现实化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所以,它不仅包括现场语境中的成分,如谈论的话题、发生的事件、参与者、交际媒介和渠道等,也包括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等。因此他提出语境的三个特征: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霍尔(Hall)则结合文化,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的概念;国内著名学者王德春教授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中给语境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 “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时所表现的思想”。并把语境的诸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语境分为三大类,即语言环境、副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指的是篇章或话语的上下文,它由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及篇章语境等构成;副语言环境指人们在交际过程辅助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例如,语调、重音、停顿等;非语言环境则是对交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语言之外的环境,诸如文化、语体风格等因素所构成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制约着语义的认知,从而影响影交际活动的进行。
3.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3.1语言环境与语义
3.1.1词语语境决定语义
词组语境一般指的是词的组合搭配和位置变化产生的语境。单词按照一定的搭配关系组成短语。要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就必须要正确理解词组和短语的搭配关系,或者单词在词组中的具置。例如“poor”,在不同的词组搭配中其语义就大不一样: “a poorfamily” (贫穷的),“a poor light” (微弱的),“a poor boy” (可怜的)。相同的,在词语语境中,词组的位置变化也可以导致语义的变化。
What’s themethod used ? 用的是什么方法?
A used bikemeans an old bike . 旧的自行车。
第一个句子中的“used”描述所修饰名词的短暂性或特定的特征,后者则描述所修饰名词的持久性特征或属性。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是词汇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语境。要正确理解词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词组语境。
3.1.2 句子语境决定语义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句子中词、词组之间语义关系,相互作用、制约形成一个句子语境。语义学对句子的研究主要通过成分分析和述谓结构分析来考察。例如“pregnant man”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是不被允许。因为通过成分分析,我们得出“pregnant”的语义成分含有[+female]的特征,需要和生物学上雌性概念的词才能搭配,而“man”的语义成分中有一项是[-female],由此可见“pregnant”和“man”这两个词不能组合。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此法来确定句子中词语的语义来源
Washington lived in the America.
Washington located in the America.
以上两句中首位话题(argument) “Washington”分别由谓词“lived”和“located”约束,而不同谓词对首位话题的限制是不同。通过成分分析,“1ive”的语义成分包含有的特征[+person],需要首位话题是有生命的,而located的语义成分中有一项[-person],因此对首话题的语义限制是无生命的,由此可以相对准确地判断出“Washington”的不同语义:a person or a place。“句中词的直接意义线索、间接意义线索能形成一种强制性的言内语境,制约其外围词的选择 (王建华,2002:97)”。
31.3 篇章语境决定语义
语境不仅决定词组和句子的语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语篇的具体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背景中才能准确理解言语的具体含义。因此我们常常可以通过篇章的上下文来获得词汇的语义。例如,下文的“rain cats and dogs” 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语境,单从字面看,很难推断出确切的意思;
Why is the rainso endless? Sometimes it rained a little. And sometimes it's really pissingdown! Sometimes it is even raining cats and dogs. How long should I wait forthe spring time?
但是,通过篇章的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我们可以猜出这个词组的意义:即指雨下得越来越大,倾盆大雨的意思。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又如
Politicalpromises belong to the realm of surrealist fiction. Like the government in Washington, the economy floats on the market in abstraction-------on the credulity ofpeople willing to pay, and pay handsomely, for a domino theory, a stock markettip, or any other paper moon with which to furnish the empty rooms of theirdesire.
通过篇章的语义关系,我们可以得知“paper moon”即指那些看起来美好而实际上却无法实现的东西。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类似的例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
3.2 副语言环境与语义
人们在交际过程辅助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会对语义的解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制约着词组或句子的确切含义,因为词组或句子在不同的范畴领域里,可能表达的语义有时候会随之发生改变。以“Tom lost a key'为例,不同单词的重读导致了句子的含义的差异。如果主语Tom重读,则句子暗示了是Tom而不是别人丢东西;如果是宾语key重读,则暗示了Tom丢的是钥匙,而不是其他东西。在英语里,音调同样能够创出造具体的语境,可以影响语义的变化。例如,
A: Whatdo we have for dinner?
B: Bread
A: Bread?You are joking!
说话者A 采用高音调重复说话者B的话,表现出一种惊讶的语气,同时也暗示晚餐吃面包是不可能的。
此外,英语的停顿也能产生着特定的语境和语义。例如句子“He didn’t come because he was ill”,可以有两种解读。如果该句没有停顿而且以降调结尾,那就是说他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但如果句子在come后停顿,并且读成升调,把句子分成两个部分,那么句子的因果关系就发生改变,意思就变成了:他来了,但来的原因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别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两者意思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a .He wasabsent from the meeting . He didn’t come because he was ill.
b .He come tomeeting. He didn’t come because he wants to see Mary.
这样一来,两个句子的因果差异便显而易见了:前句是说他生病了,所以没来开会;后句指他来了开会了,但目的不在开会,而是要找人。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音调、重读和停顿可以造成语义的差异,然而有的时候是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清晰地解读句子的确切含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副语言环境制约着语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非语言环境与语义
非语言环境主要包括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等。最常见的情景语境是各种代词,例如,句子“Would you like to give it to me?”中“it”的具体语义的确定需要参照具体的情景语境,因为它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背景语境语义是指由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语义所造成的影响。由于不同文化的存在,使得某些语义的解读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因此,语义的确定不能忽略文化背景的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背景下,“dragon” 象征邪恶,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则象征权利富贵。由此龙就产生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引申义。又如“dog”在西方人眼中是亲密伙伴的象征,因而有“lucky dog”的说法;而在中国,狗却成了卑鄙的代名词。文化背景的差异会造成语义的缺失或者增加,而语义的偏差又往往带来交际的失误,所以理解语义的文化背景语境是进行顺利交流的重要保证。
4.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由上文可见,语义产生于语境中。因而,语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语义变化的基本规律。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多种形式。但就其变化的模式来看,常见的有反义和转义两种。反义是指在语境中变化以后的语义跟原义恰好相反。例如,在下面的例子里,“diligent”是虽不带讽刺意味,但却是对Tom的一种间接批评。
Mother: Howabout Tom's study?
Teacher: Well,he is diligent and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
转义指的是词语受到语境的影响意义发生了转变,从而具有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意义,但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在英语委婉语中,我们常常用法“fall asleep”来表示“去世”的含义。论文格式,非语言环境。又如,His father is agreat lion here (他父亲是这儿的一个名人);In public affairs he remained a mouse(在公事上他胆小如鼠),例子中的“lion”和“mouse”都不是本义,而是转义。因此,语义的解读离不开具体语境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语义和语境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语义与语境关系,对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颇为深远的意义。语境决定语义的理论,提醒了人们进行交际时,一定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培养和增强语境意识,提高语境分析能力和有效地利用语境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唐洁仪浅谈语境与英语语义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论丛[J] 2000(4).
[2]杨敏谈英语中语义与语境关系的问题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1996(4).
[3]俞霞君言内语义语境与言外语境语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4(6).
[4]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5]王德春使用语言的环境《学术研究》[J] 1964,5
[6]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7]Halliday, M. A.K. Language as SocialSemiotic, London [M]: Edward Amold, 1978.
[8]Malinow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in Primitive Language”, Supplement to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 1923.
论文关键词:草炭,氨氮,CHF工艺,硝化
腐殖质滤池(Humus Filter,HF)是利用垃圾填埋场中筛选出的腐殖垃圾作为填料,构筑形式与生物滤池类似的一种新型惰性填料生物反应器。HF工艺由于其优越的污水净化效率和废物资源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推广,主要应用领域:生活污水和家禽厂污水的处理。但是HF工艺和其他滴滤池一样有堵塞和污染物负荷较低的缺陷【1-2】。循环腐殖质滤池(Circulating Humus Filter, CHF):通过腐殖填料循环提高处理效能,解决填料堵塞问题的腐殖填料滤池技术。立足CHF工艺特点硝化,通过采用草炭为填料调节工艺运行参数和方式分析了其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效果,为CHF工艺应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提供了依据。
1、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实验选用草炭为填料论文格式范文。草炭具有较高的氨氮吸附量【3】和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约为126.4cmol/kg,轻质纤维状具有良好的透气功能且水力负荷较一般滴滤池高【4】。高氨氮污水选用生活污水、葡萄糖和氯化铵配制。
图1 草炭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图
实验装置见图一。填料柱为3个DN100高1m的PVC管。草炭装填高度90cm,柱底装填5cm的碎石承托层;实验时将3根填料柱交替串联使用其中两根,另一根闲置,闲置周期为3天。采用蠕动泵间歇自上而下进水湿干比为40min:140min,水力负荷0.5m/d,进水适当曝气控制进水溶解氧大于2ppm。研究内容包括草炭的物化性质和工艺不同污染物负荷处理效果及其稳定性。主要水质分析项目COD、氨氮、总氮,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2、结果与讨论
2.1草炭吸附特性研究
2.1.1 pH对其吸附性能影响
配置50mg/l的NH4+溶液,分别取4份75ml该溶液于4个100ml锥形瓶中,并且用稀NaOH溶液调节PH至6、7、8、9,各加入2.00mg经65℃干燥的草炭。置于摇床中调节温度25℃,转速120r/min,时间为24h。待吸附平衡后测定吸附后溶液的NH4+浓度。
图2 pH对草炭吸附氨氮的影响
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硝化,随着溶液pH增大草炭对于氨氮的吸附呈增大趋势,同时偏碱性环境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增值促进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论文格式范文。
2.1.2静态吸附等温线实验
分别称取5份草炭(2.00mg)分别置于100的锥形瓶中,加入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mg/l NH4+溶液,控制温度为25℃,在恒温振荡器中以120r/min的转速震荡24h,使吸附达到平衡。测定平衡后吸收液中的NH4+浓度。
图3 草炭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实验表明: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草炭的吸附量逐渐增大,且在低于100mg/L时草炭吸附量增加明显,高于100mg/L时吸附量基本维持在0.6mg/g,这表明草炭能更高效的吸附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
2.1.3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将2.00g草炭加入到初始浓度为50mg/L的NH4+溶液中,控制温度为25℃,振荡器以120r/min不停震荡。每隔一段时间(5min、7min、10min、20min、25min、0.5h、40min、1h、2h……)取样分析其浓度变化,吸附平衡为止,作出吸附时间与吸附量的关系曲线。
图4 草炭吸附氨氮平衡实验
图4表明草炭具有高效的氨氮吸附能力硝化,仅30min左右草炭对50mg/L的NH4+溶液吸附达到平衡,平衡时间短。
综上所述,草炭独特的吸附特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附大量氨氮,这有利于提高工艺进水力负荷、缓解填料层高度和工艺堵塞。
2.2 CHF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图5 草炭为填料的CHF工艺COD处理效果
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填料的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共同作用完成。系统运行的初期内部的微生物环境尚不成熟,废水中的COD、氨氮、总氮主要是依靠草炭的高效吸附去除;如图5所示,由于草炭高效吸附性能和阳离子交换量使进水初期氨氮基本被完全去除,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0mg/L;随着吸附量逐渐达到饱和出水中各项水质指标短期内稍有回升;最终经过约2周的驯化系统内部生物环境达到稳定,驯化周期明显短于一般的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当进水COD浓度为150-240mg/L时,COD的去除效率稳定在80%-85%之间,出水浓度约35-45mg/L;当进水COD提升至300mg/L时系统的COD去除效率基本不变,出水颜色呈浅黄色。
图6 草炭为填料的CHF工艺氨氮处理效果
草炭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5】,当进水DO约为2ppm其出水上升至5-6ppm,为硝化细菌的增值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数据表明填料柱内实现了稳定高效的硝化反应。如图6所示硝化,当进水氨氮负荷分别为150、200、300mg/L时,出水氨氮浓度均稳定在2mg/L以下,去除率接近100%。同时工艺采用间歇式进水为系统内部微生物自身代谢创造了条件,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微生物过度繁殖造成填料柱堵塞,系统稳定运行后渗透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论文格式范文。
图7 草炭为填料的CHF工艺总氮处理效果
由于进水中溶解氧过高和碳源不足的限制导致系统内部反硝化细菌增殖受到制约,系统反硝化不充分导致总氮去除率较低,系统在第14天到第22天时控制进水总氮为200mg/L-230mg/L去除率约为15-20%;第23天时提升总氮至400mg/L左右时总氮去除率为50-55%,这是由于添加了碳源,进水取消曝气并将COD提升至300mg/L,系统反硝化得到强化。
3、结论
(1)草炭独特的物化性质适合作为CHF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填料。主要表现为:较高氨氮吸附量约0.56mg/g,吸附平衡时间短约30min,pH在6-9范围内吸附量岁碱性增大而增大,而此范围内适合硝化细菌增殖。
(2)该工艺适合处理生化性较好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水pH控制在8-9之间(过高会影响草炭的稳定性,导致出水色度增加),当进水负荷为0.5m/d、温度为20℃硝化,进水COD、氨氮、TN浓度分别为150-180mg/L、150-160mg/L、190-220mg/L时,采用间歇式进水(湿干比40min:140min)其出水较为清澈稳定后COD、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5%-90%、约100%、15%-20%;当进水氨氮浓度提升至300mg/L,COD浓度提升至200-250mg/L时,COD、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0%-85%、约100%、45%-50%,填料柱去除效果较稳定;出水颜色有浅黄色。
(3)该工艺抗堵塞且具备高效的硝化功能,但总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研究表明,可通过出液回流,溶解氧以及添加碳源提升总氮的去除效率;也可以添加后续厌氧单元提升反硝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夏金雨,吴军,曹丽华等.填料在净化污水过程中渗透性能变化趋势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2):34-37
【2】夏金雨,吴军,周正伟等.腐殖质含量对填料净化污水效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09,3(3):422-424
【3】秦玲,康文怀,李嘉瑞等.草炭及其改良土壤对氮、磷、钾的吸附特性[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1):20-24
【4】崔理华,朱夕珍,骆世明等.煤渣―草炭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4):597-600
【5】张建,黄霞,施汉昌等.掺加草炭的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4,20(6):41-43
“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1月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会议将同时举办“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决赛,并邀请海内外专家作专题报告,展示国内同行最新的研究成果,研讨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为广大的化学教育研究者构筑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会议内容
(1)化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2)化学教学论学科内容与方法研究;(3)化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4)化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5)中学化学实验改革与教学研究;(6)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研究;(7)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研究。
参会者可围绕上述主题内容提交会议论文,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论文概不受理。提交的论文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突出实证研究。2 参会人员
高等院校从事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教师、化学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大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教育研究人员等。3 论文提交与评审
(1)论文格式。参照《化学教育》期刊,题目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有完整的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结构要素。论文摘要需阐明研究方法、核心思想、关键数据和主要结论,以便汇编成集。
(2)评审与交流。组委会将邀请有关专家审阅、评选出优秀会议论文,拟通过大会报告、论坛报告、墙报、论文摘要集等形式进行交流。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经作者同意后以专刊或专栏正式发表。
(3)提交时间和方式。①提交论文摘要。2012年7月31日前,登录网站WW.省略注册并提交会议论文摘要,会议学术委员会将在审阅后通知是口头汇报还是展板交流,并告知分组情况。口头报告论文要求必须有实证证据。②提交论文全文。2012年9月31日前,请将论文全文以A4版面、Word电子版提交到hxnh2012@163.省略或登录QQ群(149603473,第九届化学教学论年会)直接咨询,以便寄发第二轮会议通知。十一月份是桂林旅游、会议、培训旺季,请务必按时、准确回执,否则无法安排住宿。联系人:黄都13978333343;许燕红13977309798。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海南大学;科技写作;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本科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本科毕业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毕业论文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1,2]。作为初级学术训练的研究活动,毕业论文具有学术研究的一般功用,能够在学术训练中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效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尺度[3]。但是,近年来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不断,一方面是认为本科论文是一块鸡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论文完全存在抄袭和“黑市”购买现象,觉得应该取消;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大学一直秉承“严进宽出”的传统,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核把关不严,极少有学生由于论文质量问题而拿不到学位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是否能拿到学位丧失了应有的约束力[4,5]。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因以论文质量下滑和考核体制不完善为理由而取消本科论文,失去一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实践机会,从而导致大学教育不完整。针对各种争议,本文对海南大学自然科学相关的某几个专业的本科论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期望该次调查结果能为我校本科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提供契机,也为其他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一、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海南大学自然科学方面某3个专业的2015届毕业生。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69%。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师生互动、论文完成情况及满意度、论文写作、论文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位论文
导师选择有大约45%的大学毕业生是自愿选择导师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做毕业论文选择时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有部分学生是由导师挑选的,这部分学生和导师往往都是强强联手,如:导师课题较多、学术造诣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也较高;学生和导师之间相互比较熟悉。当然,这部分学生的比例相对较低,大约只有14%。值得注意的是,大概有16%~17%的学生比较被动,他们对导师的选择很漠然。他们要么是对导师情况不熟悉,要么是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科研兴趣不明确,在导师选择中比较被动,最后只好由学院来做安排。对导师选择的建议是:学院对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给学生的研究课题做详细说明,让毕业生充分了解每个导师,最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合适的导师,充分发挥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的创新精神。
(二)选题思路
超过48%的毕业生是和导师共同商量后确定毕业论文的课题,这一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选项,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的主动性和协调性。有大约29%的毕业生的选题是由导师安排的,这部分学生就比较被动,可能参与的课题不在自己的兴趣范围之类,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17%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设计的课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对选题思路的建议是:导师要充分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或是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要做的课题,而不是强加式的命题作文。导师要充分发挥引导、扶持、纠错的作用,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少走弯路。
(三)对毕业论文课题的兴趣度
大约有55%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是有兴趣的,而且在努力完成;另外,有超过25%的毕业生是花了心思在做自己的毕业论文,甚至有大约15%的毕业生对自己毕业论文涉及的课题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用心地做。综合起来说,这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完成都是非常认真的,而且兴趣也还不错。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足6%)对自己的论文题目完全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理由相信这部分学生的论文质量水平不高,属于完全的“从动轮”。为了增强学生对自己论文的兴趣和参与度,提供论文质量,建议导师要充分准备自己的课题,多设几个研究方向,同时要充分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使选题有价值,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或“大题小做”。
(四)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的互动沟通情况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师生沟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就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经常沟通讨论的学生比例达到48%,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另外,其中在遇到问题时有沟通的学生比例也占了37%以上。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与导师沟通较少或基本没有沟通,这两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偏多,在论文(设计)指导上就难免力不从心,无法对每一个学生的论文进行深入了解[6]。建议导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足够重视,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就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经常与学生沟通沟通讨论,对学生毕业论文仔细阅读、审核,提出意见,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体论文水平提高。
(五)完成毕业论文所花的时间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超过85%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其中60%的投入时间在3~6个月,有25%的学生投入的时间较多,在6个月以上。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投入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近年来,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联系工作;再加上一些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来增加就业的砝码;也有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复试、调剂等,很难专心从事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工作[2,7]。建议学院提前启动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让学生尽早着手实验论文的工作,包括查阅资料、论文设计、实地实习、撰写论文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任务。以便为后续工作安排留有充裕的时间,做到考研、毕业、就业多不误。
(六)完成毕业论文的角色
有接近50%的学生是在师兄师姐(硕士/博士研究生)辅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有20%的学生是在导师亲自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有超过20%的学生是独立完成毕业的;另外还有不到10%的学生是和同学合作完成毕业论文。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角色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是高于导师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反映了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或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学院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从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转换成“多对多”、“多对一”或“一对多”。每个学生既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又可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分而不散,合而不乱”。学生科研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一项较大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指导团队的组建既可解决学生数量过多、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还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七)对自己论文所涉及的领域的熟悉度
有接近50%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了解的,体现了指导教师给予的课题专业性比较强,充分结合了专业特性。另外,有大约38%的学生尽管在毕业论文开始前并不了解毕业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但通过文献阅读慢慢了解。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在论文完成后对自己毕业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也不了解,这部分学生往往是要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不感兴趣,要么是对自己的学习不认真负责,还有就是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迁就某些不合理要求。建议指导教师要结合专业特性设计较多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从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创新性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
(八)毕业论文遇到的最大挑战
有大约37%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大的挑战是做实验,有大约28%的学生觉得是写论文,有17%的学生认为是文献阅读。当然,还有另外的1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挑战,随便做做就过了。综合来看,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无论是从做实验、写论文,还是阅读文献,都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只有少部分毕业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建议注意重视学生研究素质培养,可实行导师负责制,让有兴趣的学生平时多参与科学实验研究,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论文的习惯。
(九)论文写作过程中,最难写的内容
有超过5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难写的是结果与分析,有大约22%的学生觉得是结论与讨论,有17%的学生认为是前言和综述部分,只有大约5%的学生认为是材料和方法,而在另一个选项参考文献方面居然没人选择。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来讲,往往结果与分析是最容易写的,而大部分毕业生却觉得这部分难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参考文献阅读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本领域了解深度不够,在文章中盲目推理。面对实验结束后的一堆数据不知怎样处理,怎样进行分析总结。虽然在参考文献一项中,无人选择,但就论文评审评阅过程来看,参考文献格式问题几乎是一个通病,基本都是直接拷贝过来,格式五花八门。建议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进行合理引导,加强学生对文献阅读的理解力和规范性,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十)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写的内容
有大约4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容易写的是材料和方法,认为前言(综述部分)、结果与分析、参考文献部分容易写的学生大约各有16%,只有不到3%的学生认为讨论容易写。综合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材料方法、文献综述部分容易写,是因为这部分往往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甚至是直接拷贝。相反,在其他方面觉得难写,是因为同学们没有自己的科研思维和文献消化能力。建议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的科研道德、科研素养教育方面合理引导,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十一)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困扰
在论文写作困扰方面,有大约43%的学生认为是文档结构,有25%的学生认为是文献综述,有大约22%的学生认为是论文写作格式,只有不到9%的学生论文是参考文献困扰自己。其实从论文评审评阅情况来看,大部分论文在文档结构、论文格式及参考文献中都存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期以来高校在课程教学不注重习作性专项训练,学校也未开设科学文献检索和专业文献撰写专项训练,导致学生资料整理能力、写作能力较差。对该部分的建议是针对所有学生开始科技论文写作、文献阅读选修课,增强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十二)毕业论文存在最大的问题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超过55%的在写作规范上存在问题,有25%的学生在实验设计上存在漏洞,有大约17%的学生在参考文献格式存在问题,有大约3%的学生存在结论不合理的问题。综合来看,论文写作规范困扰着大部分学生,这可能是由于本科论文没有明确的写作格式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对论文写作缺乏了解。建议指导教师要对实验设计和学生进行系统的讨论,不要盲目地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束后的一堆数据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处理,合理地分析总结,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确立学术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体系。
(十三)论文答辩后对论文所涉及领域的认知度
在论文答辩后,有超过68%的学生对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有点兴趣,另外有17%的学生了解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并认为如果有机会有兴趣继续往下做,有超过11%的学生对该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产生向往。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到3%)对论文所涉及的领域还是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综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了解该领域,并产生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建议指导教师根据大学生兴趣广泛、志向多元的特点,发挥各自特长。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入手,有助于让学生们形成钻研学术和实务创造的作风。
(十四)对毕业论文完成的满意度
在论文答辩后,有超过51%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还是感到满意的,另外有40%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达到了良好等次,还有大约3%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感到非常满意,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终于完成了。综合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完成情况感觉还是不错的。建议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力争让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论文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三、结论
与讨论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所调查的几个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在导师选择、课题选择、兴趣培养、论文设计、论文写作、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表现得还不错。但同时也对指导教师在课题拟定、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文献和科技论文写作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完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教学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
参考文献:
[1]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31(10):203-205.
[2]姜仁涛.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专书研究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S1):80-82.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80-83.
[5]张欣,毛永江.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99-101.
[6]杨泽林,耿光华.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有效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84-18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工作,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高职院校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对于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坚持与时俱进, 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等方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高职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的特点
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反映出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特殊的思想特点。
1、思想活跃,观念超前,是非评判能力比较薄弱。高职学生大都是80或90后,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且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有较好的受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开放的环境和传播媒介使他们接受了各种大量信息,他们思想活跃、信息来源灵通,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高职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在和人交往过程中,往往随大流,人云亦云、“重义气”,对评判事物的标准不清楚,往往凭义气办事,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正确评判是非的能力。
2、个体意识强,但自我控制力较差。高职学生本能的个体意识的膨胀,表现为更注重个人发展,关注个人的荣誉,忽视他人、集体利益,甚至把社会、他人与自我对立起来。不愿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往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生活上依赖老师的督促。
3、情绪浮燥,逆反心理较重。高职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年阶段初期,在这个阶段当中生理发展超前于心理发展。他们活动范围广,遇到问题较多,但认知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其活动的范围不相适应,因而出现急燥、不严谨的情况,在待人接物中与正常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协调。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因高考失误,有强烈的失落感,心态不平衡,总认为是被迫到高职院校来的,看不上学校、看不上老师、看不上同学,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
4、价值观趋于功利与现实。大多数还是缺乏对社会的真正了解,缺乏他人、社会、国家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多的是强调个性张扬、自我价值、自我利益的实现,表现出注重个人实惠,个人利益至上,这些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教育方面的原因,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使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了特殊性。具体表现如下:
1、自我目标定位的差异。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以及学生自我目标定位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做到对社会更有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特别要树立学好职业技术、 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2、心理素质的不同。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要么有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要么有相互歧视心理,要么有逆反心理,调皮、不受管教、不成熟是他们的典型表现。心理素质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切合学生的思想特点。
3、学生层次的不同。目前,各种主客观因素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报考高职高专的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生和职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降低层次的压力使他们内心自卑,情绪低落,入校后的思想波动较大。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感,使他们坚定完成学业的信心。应当激励他们正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业。
4、社会认知度的不同。社会对高职有些偏见,不仅不利于高职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他们往往也对自己认识不足,或对自己的认识发生偏差。社会认知度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高职,坚定自己的选择。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影响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有利于进取、平等、竞争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又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社会风气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冲击。
1、现行的学校德育有的存在实质和形式上问题的。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据调查,26%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在工作以后再培养也不迟。有的学校领导、德育人员尤其是辅导员也认为:“职业道德只有同人们的职业摘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有一部分教师和行政人员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持否定态度,认为学生课很多,考试很多,职业道德教育会加重负担;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再学习可以节省教育资源。论文格式,创新。论文格式,创新。
2、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落到实处。论文格式,创新。论文格式,创新。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或就业指导课上,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流于形式。论文格式,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多以灌输理论条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利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的传授,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
3、教导太过狭义。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具体的职业道德知识为切入点,以职业道德的传授乃至灌输为主,有的学校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程度,把狭义上的知识当做职业道德的全部,忽略了对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生产中实践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三、高职院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1、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能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因此,高职院校的每一位员工,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及具体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都要注意“言传身教”。同时,注意调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要使多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达到“双师”标准,要鼓励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
2、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职业素质,应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创新素质等等。这些素质直接制约和决定着职业能力的水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十分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加强学生的与从事各种职业有关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教育。
3、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贴近学生心灵。教育专家提倡“ 蹲下来与学生说话”是很有道理的。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人施教, 有的放矢, 逐个解开其思想上的疙瘩,进行特色化的教育。论文格式,创新。
4、着眼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实际出发,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虚功实做, 虚实结合,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可以帮助正处于迷茫时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5、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报、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其关注兴趣,拓宽心理教育渠道。还应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并自主开展自身思想品德、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等教育,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高职学生自律组织机构。
思想政治教育既注重理论上的宣传,思想上的疏导,又把思想教育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为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排忧解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爱心,这样才会大大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号召力。
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工作,要认真坚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校实际,不断在理念、载体和方式等方面改进创新。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重点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1、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为高职生的创新、实践、成人、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让广大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环境,应对日趋激烈的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社会生存能力。
2、建构以班级活动为模块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及班级之间的文体活动,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要加强班级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文艺竞赛、体育竞赛,开展班际交流活动或研讨会、举行班际联欢或座谈,展示班级整体形象,调动各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建构坚实稳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①以校园文化为模块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氛围、校风校训、校园精神等校园文化的强大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良好途径。②以网络文化为模块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通过网络,一方面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向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使网络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③以公寓社区和宿舍文化为模块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生的主要交流场所由教室转向公寓或宿舍,公寓或宿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休息之地,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使其认识到尽管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不同,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作用, 在实践中完善的,应该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培养竞争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学生只有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真正承担岗位任务,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角色的变化,适应职业环境,才能把这种职业习惯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道德认识水平。要更新观念、倡导学校道德教育开放的精神、倡导学校道德民主作风。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发挥学生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语:科学发展观下,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承担着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通过多样化、开放式的灵活性教学,使得思想政治工件既有理性的启迪,又有实践的思考,只有我们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够不断地创造和积累经验,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要求的高职政治思想教育新体系,开创高职教育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使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积极地探索真的为社会与学生所需要地道德教育社会,道德规范,努力培养新世纪所欢迎的道德新人。要根据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时俱进,努力改进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遂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 .(4):31-32.
[2]丁娜,郭玉刚.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6 . (5) 58~59 .
[3]朱丽.职业院校道德教育初探.继续教育研究[J] . 2008(3)
关键词:STATCOM,直接功率控制,Matlab
0 引 言
我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无功容量不足和配备不合理,特别是可调节的无功容量不足,快速响应的无功调节设备更少。论文格式。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GTO,IGBT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发生(STATCOM)器发展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L Gyugyi在其论文中提出了用电力半导体变流器进行无功补偿的各种方案。它的原理和控制方法与SVC有很大不同。论文格式。它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阻和电抗器(包括变压器的漏抗与电路中其他电抗),或者直接并联在电网上,根据输入系统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指令,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系统所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初,Tokuo Ohnishi提出了一种将瞬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用于PWM变换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策略,随后ToshihikoNoguchi等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进展[1]。由于电压型STATCOM直接功率控制(DPC)系统具有更高的功率因数、低的THD、算法及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静态补偿效果和动态响应效果仿真,证明了这种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1 电压定向直接功率控制
现行的国外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一般分为基于电压定向控制(VOC)的DPC控制[2][3][4]与基于虚拟磁链定向控制(VF)的DPC,本文所讨论的是VO-DPC。
VO-DPC系统采用电压外环、功率内环结构。电压外环起到快速跟踪给定电压的作用。瞬时功率根据检测到的电压ua,ub,uc和电流ia,ib,ic进行计算,得到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估算值p、q及三相电压ua,ub,uc在静止αβ坐标中的uα,uβ。p、q与有功功率的给定值pref、无功功率的给定值qref比较后送入功率滞环比较器,输出反映估算功率偏离给定功率的开关信号Sp,Sq,由电压外环设定,qref设定为0,实现单位功率因数。uα,,uβ送入扇形选择器,输出为电源电压矢量所处扇区的信号θn。根据,Sp,Sq,θn在开关表中选择所需的Sa,Sb,Sc,去驱动主电路。
为实现对功率的实时控制和调节,不能采用常规的平均功率计算法,应采用瞬时功率计算。三相电压型STATCOM瞬时功率按式(1)计算。
(1)
瞬时功率检测信号与功率给定值送入定环宽的滞环比较单元,输出相应的比较状态值Sp、Sq。Sp和Sq只有两种状态,即1和0,Sp=1表示期望开关动作能使瞬时有功功率p增加,Sp=0表示期望开关动作能使p减小。Sq=1表示期望开关动作能使瞬时无功功率q增加,Sq=0表示期望能使q减少。把得到的Sp、Sq与扇区选择信号θn一起送
图1 三相VSR DPC系统框图
入开关表,进而确定DPC系统所需的开关状态,即Sa、Sb、Sc的取值。Sp、Sq按下列规则确定[5]
(2)
(3)
式中Hp、Hq为有功和无功功率滞环比较器的环宽。由于采用了滞环控制,因此造成了VSR开关频率不固定,本文按给定值的5%选取,Hp、Hq决定了功率控制精度,亦决定了STATCOM的开关频率。
1)电压空间矢量扇区划分
为实现三相VSR电压空间矢量位置的选择,需将三相电压ua,ub,uc变换成uα,uβ,由uα,uβ确定电源电压矢量u的幅角θ,θ=arctan(uβ/uα),根据θ确定u的位置。将电压空间矢量划分为12个扇区,如图2所示。θn由式(4)确定。例如θ=arctan(uβ/uα)=-30°-0°,说明电压空间矢量u在θ1扇区内。
(4)
图2 DPC系统电压空间矢量划分
2)开关表实现[6][7]
表1 直接功率控制开关表
Sa、Sb、Sc的取值决定于所需的ur,ur为离散值U1U2…U7其值由Sa、Sb、Sc及Udc决定,其模值为:
(5)对STATCOM的拓扑结构,应用KVL,得:
(6)
若忽略交流侧电阻,可得电压矢量方程为:
(7)
进而可得:
(8)
2 STATCOM的仿真分析
2.1静态补偿效果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ea=eb=ec=220V,系统的负载为阻感负载,电阻R=8欧,电感L=22mH,STATCOM的交流侧输入电感L=4mH,直流侧电压为800V,直流侧电容C=1100uF。论文格式。仿真波形如下:
(a)补偿前的电网电压电流 (b)补偿后的电网电压电流
图3 补偿前后的电网电压电流
(a)直流侧电压和补偿后的(b)直流侧电压的放大波形
图4直流侧电压和补偿后的电网电压电流和直流侧电压的放大波形
图3为补偿前后的电网电压电流。图4为直流侧电压的情况,可看出直接侧电压超调很小且调节时间很短,这对于STATCOM的补偿效果是关键的。
2.2动态响应效果仿真参数同上,但在0.08s-0.16s系统的负载变为电阻R=8欧,电感L=44mH。以此来观察在负载突增突减时控制系统的响应情况。仿真波形如下:
(a)补偿前的电网电压电流(b)补偿后的电网电压电流
图5 补偿前后的电网电压电流
(a)直流侧电压(b)直流侧电压的放大波形
图6直流侧电压
(a) 有功功率的跟踪效果(b) 无功功率的跟踪效果
图7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跟踪效果
图5为补偿前后的电网电压电流,说明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效果很好。图6显示为直流侧电压的情况,图6(b)可以看出负载的突变基本对于直流侧电压没有影响。图7所示的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跟踪效果,负载突变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给定也会发生突变,但跟踪效果并未受影响。
仿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系统的补偿性能和鲁棒性进行了验证,仿真中的无功补偿效果及功率环的跟踪效果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VO-DPC系统动静态的仿真,验证了系统良好的动态性能,另外由于功率环只对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标量位进行动态比较,具有高功率因数,低谐波等优点。因此,直接功率控制是STATCOM较为完善的控制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安.电网谐波治理和无补偿技术及装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董云龙,吴杰,王念春,张颖.无功补偿技术综述[[J].节能.2003年第9期.
[3] T.J.E.米勒主编,胡国根译,何仰赞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4] 吴刚,杨明洁.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典型控制策略[J].新能源,2000,22(7):39-42.
[5 王承熙,张源.风力发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6] 耿华,杨耕.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变速变桨距风机的桨距角控制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
关键词:小波变换,非整数次谐波,谐波检测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变频器、变流器、开关电源和电抗器等非线性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产生了大量的高次谐波,造成电力系统电压、电流严重畸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传统的快速傅氏变换以求和替代积分,以降低精度为代价来提取实时性,可以得出各次谐波的幅值相位。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突破了传统的平均值为基础的功率定义,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抗干扰能力强。
神经网络方法其特点是算法基于误差曲面上的梯度下降,权调数量与输入量一致,并保持与误差的负梯度方向一致,因此能保证网络的收敛性。
小波变换理论适合于对局部频域进行精确分析,它提供了一个自适应的可调采样窗口,具有更强的实时性。而且小波变换理论分析时频问题的良好特性使得它在检测非整数次谐波方面优于其他理论。本文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系统中的整数次与非整数次谐波,并通过Matlab仿真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表明了小波变换具有检测电力系统中各种谐波的良好功能。
2 谐波检测原理
小波变换公式:。论文格式。
其中,为小波基函数,a为伸缩因子,为平移因子,x(t)为待分析信号。
由上式可知,小波变换实质上是信号x(t)与小波母函数的卷积,是对信号满足一定附加条件的滤波。而滤波的范围则是由参数α, 来决定,反映在小波母函数和小波因子的选择上。可见,小波变换是按频带而不是按频点的方式处理频域,因此信号频率的微小波动不会对处理产生很大影响,且不要求对信号进行整周期采样;其次,由小波变换的时间局部性可知,在信号局部发生波动时,它不会像傅立叶变换那样把影响扩散到整个频谱,而只改变当时一小段时间的频谱分布,这使其可以跟踪时变信号和暂态信号。
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征,使得小波变换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谐波检测有着很好的理论基础,可以根据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系数的幅值来测量谐波的频率。由连续小波变换公式可见,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相当于信号通过有限长的带通滤波器不同的尺度因子α决定带通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如果能够使不同频率的谐波位于不同的频带中,就能够把包括整数次非整数次的不同频率的谐波分离出来。因此,利用小波变换可以实现整数次和非整数次的谐波含量的测量。
本文中采用Daubechies小波对函数进行小波变换。论文格式。一般将其简写为dbN,N是小波的阶数。dbN没有明确的表达式(除了N=1外),但转换函数h的平方模是很明确的。
令,其中为二项式的系数,则有:
式中,。
3 仿真结果分析
对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进行数字仿真,其中3.1是对于含有基波、2、3.4次谐波检测信号的仿真,3.2是对含噪的的谐波信号检测的仿真。论文格式。
3.1 含有基波、2、3.4次谐波检测信号的仿真
由于非线性元件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整数次与非整数次谐波。采样一个周期,而系统中分别有基波、2、3.4次谐波时,采用db3小波对信号进行5层分解。
图1 线形组合后的信号
图2 小波分解后各层的逼近信号
图3 小波分解后各层的细节信号
当信号中含有基波、2次、3.4次谐波时,其线形组合后的信号如图1所示,对组合信号进行5层db3分解后的逼近信号如图2所示,细节信号如图3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逼近信号a1显示了3.4次谐波,逼近信号a2显示了基波,二次谐波则出现在细节信号d2中。由此可知,对于常规傅立叶变换不能检测非整数次谐波的问题,可以利用小波变换分析系统中存在的非整次谐波。通过分析小波变换对谐波检测的特点,选用了db3小波变换并分析了含有非整次谐波的系统,证明了小波变换对于解决含有非整次谐波的检测和分析具有良好的特性。
3.2对含噪的谐波信号的仿真
在电网电压中,由于各种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的干扰,不但存在谐波信号,而且有着广泛的噪声信号。采样一个周期,而系统中分别含有3.7次谐波和噪声信号时,采用db3小波对信号进行5层分解。
图4 含噪声信号线形组合后的信号
图5 含噪声信号小波分解后各层的逼近信号
图6 含噪声信号小波分解后各层的细节信号
当信号中含有3.7次谐波和噪声信号时,其线形组合后的信号如图4所示,对组合信号进行5层db3分解后的逼近信号如图5所示,细节信号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3.7次谐波体现在逼近信号部分,而白噪声体现在细节信号部分。由此可知,小波变换不但具有良好的非整次谐波的检测能力还具有良好的噪声分辨能力。
4 结论
小波变换是针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在分析非稳态信号方面的局限性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时频分析工具,它克服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缺点,采用不同尺度的分析方法,能在信号的不同部位得到最佳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为非稳态信号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本文的仿真可知,它对于含有整数次、非整数次谐波和含噪谐波的检测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石国萍、田立军. 基于小波变换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检测方法研究. 2004,16(1):34-37
2 林易群等. 基于小波多孔算法的暂态电能质量检测方法. 中国电力,2002,35(10):54-57
3 张庆超.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 天津大学学报,2003,36(6):710-713
4 薛蕙、杨仁刚. 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实现非整次谐波检测. 电网技术,2002,26(12):41-44
5 欧阳森. 基于小波原理的电能质量检测数据实时压缩方法. 电网技术,2003,27(2):37-39
关键词:音乐,舞蹈,节奏,旋律,体裁
德国艺术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对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跳舞没有节奏”。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下面仅对舞蹈艺术中音乐对舞蹈的作用分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看法。
1.舞蹈与音乐
1.1舞蹈离不开音乐
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舞蹈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1】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中国舞蹈家吴晓邦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走踢踏,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2】。从广义上说,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
1.2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首先,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论文格式。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原始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地要求音乐来配合,因此历代各种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劳动号子。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自然更加需要音乐的配合。当然,能够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音乐本来便同其他艺术相结合,例如同戏剧、电影、诗歌等等,但是最容易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的还是舞蹈,原因也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3】。
其次,舞蹈与音乐的共同点是抒情性。舞蹈和音乐都直接表达感情,而且音乐的表达具有抽象性,它不会对舞蹈的具体表达产生重叠、矛盾或干扰,而可以与舞蹈结合得天衣无缝。
再次,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这样它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舞蹈与旋律
舞蹈之所以离不开音乐,首先基于舞蹈艺术中对声音的本能需要,作曲家吴祖强先生认为:“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的作用和具体帮助舞蹈动作的作用,前者属于表现方面,后者属于结构方面,结构为表现服务”。
2.1音乐旋律的构成要素
音乐的构成要素有音高、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音色、音区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音乐旋律,不同的要素组织在一起会形成不同的效果。这些要素的组合多种多样,因此出现了千差万别的音乐。
2.2乐曲的形式和体裁
舞蹈占有空间比较具体,而音乐抽象又不能停留,所以音乐想方设法使听众对音乐留下印象,这样便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都在一定范围内归纳了音乐形式和组织结构的一个方面,音乐形式的主要方面是创作实践中构成的各种典型格式即曲式。就形式这个名词,从广义来说,任何音乐形式都是用来表现思想内容的一种手法,与组成这一个音乐的所有要素的总和及统一【4】。
乐曲在实用中形成了各种形式,不同样式和类型称之为体裁,它们可以由各种曲式构成。进行曲、夜曲、交响诗、各种舞曲等是体裁的形式,而曲式则指乐段,曲式往往提示听众以结构规律,体裁往往提示风格和内容。
2.3音乐是发展的艺术
音乐是发展的产物,人们在长期音乐生活中,积累祖先的经验,不断变化,特别是舞曲,它样式多样,而且源于不同地区和民族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而成为大型乐曲的基础。论文格式。如在十七世纪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底称为奏鸣曲的作品,基本上具有舞曲特征。舞曲逐渐进入非舞蹈范畴,影响着其它体裁,其它体裁也影响着舞曲。各式各样的不断发展舞曲又极大丰富着舞蹈艺术本身。艺术是创造的,一定要允许并且鼓励出新,舞蹈如此,音乐也如此,舞蹈艺术中的音乐当然也是如此。论文格式。历史是前进的,随着历史的进步,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进步。
3.音乐对舞蹈的影响
3.1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音乐是一种凭借声波振动并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现,通过人们听觉引发的情绪和情感的共鸣。舞蹈是以人体的动作为语言,并借助音乐、诗歌、戏剧、舞美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表演。音乐可以独立表演,而舞蹈若没有乐队伴奏,也要拍打节奏来表演,从而说明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直接影响舞蹈情感的展现和节奏的准确性。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
3.2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的普遍做法。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5】。
3.3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如舞蹈剧《好大的风》第一段“回忆”中,音乐以电声模拟乱风的效果,由小变大,由远至近,把观众带进了要讲的故事氛围中。到了舞蹈的第三段“象征”,在唢呐呼喊般的领奏下,和着强烈的鼓声、钹声,与弦乐的短促有力的演奏,把舞蹈推向了。最后音乐伴随着一阵狂风呼啸声吹过,仿佛要把这动人的故事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为之感动。艺术魅力在这里体现为舞蹈与音乐的浑然一体。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是一种“天作之合”。
【参考文献】
[1]秦萍.浅论音乐舞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湘潮,2008(3).
[2]杨婷.音乐对舞蹈的影响及其作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匡丽枝.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民族音乐,2007(2).
[4]孟丹娜.简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北方音乐, 2009(3).
[5]孙玲.舞蹈与音乐密切结合的原因所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6]苗青.试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
论文关键词:城市物流,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平台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物流,与区域物流以及企业物流相比,城市物流是连接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的桥梁。当代城市物流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比较先进,城市物流不但承担着城市的商品集散,而且同时还是不同地区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政府逐渐实行贸易自由化,城化市也加快的其自身发展的脚步,目前我国的商品集散主要发生在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优化资源发展生产力、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应经成为当代城市物流所要追求的目标。由于近些年我国学者对城市物流的研究较少,是城市物流相对落后。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城市交通,这些都是国内城市物流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论文格式范文。只有明确城市物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解决存在的一系列文艺,才能使城市物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
一、当代城市物流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一个确定的区域内,由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因素联系起来的,有一定区域特色的经济结构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的经济类型称为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区域化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明显特征。我国拥有九大区域经济区。近些年,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和区域之间有着越来多的物质和信息交换,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也限制城市的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城市物流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是城市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影响城市物流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要依赖城市物流,城市物流同时对区域经济起着支撑与促进的作用。城市物流在区域经济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区域的中心是城市,城市也是区域商品的集散地。当代城市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城市为中心,服务区域经济。为了使区域经济和城市物流共同发展,城市物流要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其发展路径须与区域经济相协调。不同区域经济与不同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城市物流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的重点论文格式范文。区域经济与城市物流同步发展,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明确现代城市物流的前进方向,增强对城市物流发展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城市物流的发展。在全国城市物流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们一致倡导城市物流协会应努力建设合作共赢的区域性的物流通道的责任,更应承担起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障碍,共同谋划并且积极推进城市物流的合作。
二、当代城市物流发展应以经济区域为重点
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并不相同。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比较模糊的物流信息平台,区域与区域间没有明确界限,经济区域是由数目不定的行政区域构成。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是由多个行政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区域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特点。行政区域的划分是明确,不同区域间有着明显的分界,且每个区域可以保持其自身的稳定,每个区域都有负责管理的行政主体。经济发展空间的大小,与每个行政区域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根据当前城市物流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物流规划者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对于物流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理念还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城市物流所包含的服务摘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保证城市物流按指定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本地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还可以优化本地区物流资源,使得物流运输成本减少,效益增加,为整个地区提供更好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平台,增加商品运输销售所涉及的范围,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加快本地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是当代物流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当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的辅助下,由与物流相关的部门、及其他管理者等参与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所连成的网络系统称为物流信息平台。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使物流系统内外信息的有机结合,使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得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物流发挥最大的作用论文格式范文。随着与现代物流相关的一些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部分研究者将CIMS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GPS/INS/DM组和技术、GPS/GIS/RS等诸多科学技术应用在城市物流中,使得城市物流得以快速发展。城市物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正在朝着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路线高速发展。城市物流承担着物资的集散、配送和交换,交通运输对城市物流影响很大,但是交通运输又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物流活动主要集中交通便利的城市和近海的港口城市,城市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物流资源的不到充分利用致使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信息平台,单程运输数目较多,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增加,尾气和噪音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这一系列因素致使物流业效益不高。稳定高效的信息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城市物流的信息化利用率,有助于改善物流系统的协调机制,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使得政府可以更好地为城市物流服务。政府要加强对本地物流的管理、监督以及规范物流市场,降低本地区物流成本,要为物流企业提供平等和公平的发展空间。作为当代城市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在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时应广泛吸收在国际范围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成果,要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地定位,信息平台才能真正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物流信息平台的会使现代城市物流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平台,如果从单一的城市个体来分析,明显背离与现代物流发展背道而驰。只有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的特征,我们要实现绿色物流,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应用到同城市物流发展的发展中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走向来研究城市物流的发展,大力发展顺应绿色物流,才可以现代城市物流发挥的作用,实现城市物流高速健康发展论文格式范文。
四、城市物流应从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进行实施规划
行政区域有着明确的划分,它有着明显区域界限而且可以长期处于稳定,其自身的管理由不同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经济区域的分界相对模糊,区域间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数目不等的行政区域它可以组成一个经济区域,是很多行政主体决策及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的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因此不同的经济区域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特点的不同也就使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有所差异。根据规划者已制定出的城市物流规划方案来看,对城市物流运行模式的规划,以及系统整合包括物流市场开发等关乎物流发展的核心理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服务产生影响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从行政区域范畴规划城市物流发展的趋势。当然,若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城市物流,不但利于当地政府的管理,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本地的物流企业的作用。如果强化了政府的干预力量,则会导致市场不能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使物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并不代表每个城市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中心,单一的城市物流运作效率和所收到的效益都有限,同时资源也浪费严重。只有在经济区域范围建立城市物流中心体系,才能使物流发展合理化件,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 (2):4-7.
[2]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3]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集装箱化,2000, (4):13-15.
[4]白世贞;安涤心.选择和评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决策模式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45.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课程;教师指导
毕业论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为了更好地规范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与指导,我们以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9届学生
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并未规定高校是否需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因此鲜有高校把毕业论文写作纳入教学计划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能力,并且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索的科研能力。我校2009―2011三年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笔者仅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些经验:
1.课时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二年级与三年级开设写作课时,教师可以渗透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写学期论文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与教师单独指导相结合。
2.教学内容
毕业论文写作课往往涉及如下内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检索、写作技巧、专题写作、研究方法、论文格式、论文修改、常见错误评析、论文答辩及注意事项等。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很多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专著与教材,但考虑到此门课程的实用性及学时的局限性等因素,任课教师需要自行选择与整理,总结出适合所教学生学习程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清晰地掌握论文写作要领。
3.教学方法
此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操练相结合。教师讲完每章节内容后,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之后再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或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评价与修正。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优秀论文与问题论文供学生参考、借鉴,让学生从评论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讲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通过实践又能使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4.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考核学生的平时任务完成为主,辅以期末考试考查理论知识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平时的任务形式包括小组活动、资料搜集、实验设计等,而期末考试可以以开卷形式进行或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写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综述、论文各部分,如引言等。
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论文写作课只是为学生建构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大体框架,而具体的实施则需要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两者应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1.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完成质量
在论文写作课初步介绍完论文选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和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这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研究中,做到教学相长。
2.指导学生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教师还应该着重注意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避免学生思路闭塞以致题目陈旧、没有研究价值。另外,由于专业特点,很多学生选择了英语教学法,但他们的论文往往只限于文献研究,并不能真正与教学相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并帮助学生结合论文课上所讲的科研方法,设计试验,做调查分析等,真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监督力度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化指导与监控,力求避免抄袭现象。同时,也要督促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及时与老师沟通,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最后一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的顺利完成需要学生、学校和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规范的教学及指导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形成严谨的学术作风,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小蔷.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策略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10(2).
[2]吴俊.关于本科院校开设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课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曹佳[(1981―),女,汉族,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作者:孙莉莉(1975―),女,汉族,长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