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教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
一、导言
认证是由非政府、非盈利的第三方组织对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教育机构或专业所做出的正式认可。工程教育认证作为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
从性质上说,工程教育认证是一种合格性评价,而非选优评估,它是对工程教育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标准所进行的检查。因此,专业认证的结果是二元的,仅有通过和不通过之分,而没有等级或层次上的差别,与专业排名无关。通过认证也仅仅意味着接受认证专业达到了最低的质量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有三:一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二是促进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工程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三是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也有三:一是能够获得对工程教育质量更为客观的评价。教育同行及行业专家可以准确、高效地找出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议。二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能够有力地向潜在的用人单位表明其达到了相关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有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且有利于该专业未来生源的吸引。三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相关专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不仅包括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流动、学分互认和学生转学,而且包括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及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甚至可以形成某一专业类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育联盟。
从另一个角度,教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工程教育认证成为一种必然。一方面,随着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靠工程教育机构自我评价的工程教育质量显然缺乏可信度和可比性,因此必须有一个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并由外部专家对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健康等重要领域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执业资质的认定也需要有与之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以保证他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达到本领域对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能力、素质和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再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工程人才流动、工程项目合作、工程实践环境以及工程产品服务的国际化,要求工程教育质量不仅在本国内得到认可,还要得到国际间的互认,因此需要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此外,工程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将对工程教育认证提出新的要求。首先,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工程教育需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布局调整以及设立新专业,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认证对相应的认证专业领域进行修订、调整和充实;其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需要的变化,工程教育必须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关专业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标准能够适时更新,以对拟认证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的修订起到促进作用;第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质量保障手段的引入,以及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要求工程教育认证拿出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案,包括自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现场考查的重点和指标要求、认证专家的遴选和培训、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流程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工程教育认证的产生和发展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分析研究对加强和促进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二、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要有围绕学生的招生、学习指导、质量保证、学分认定和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包括对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对学生的毕业要求选择和设计;师资队伍和其他支持条件要有利于学生培养达到预期目标;认证的核心在于全体学生的表现。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具体地说,不论开设的课程是否国家级精品课程,不论主讲教师是否国家级教学名师,不论专业在学生学习环境上投入多少软硬件设施,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有限,就不能证明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的。
在工程教育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具体而言,一切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包括: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标准要使学生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课程体系要成为培养标准实现的平台,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至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朝着达到培养标准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向努力。
2.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表述要有利于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评价,能更好地体现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学生毕业要求的满足要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认证专业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可以期望每个合格毕业生满足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实现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1。
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其一,专业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前者不能支撑后者的实现;其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能围绕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系统性地进行改革和更新,而是各自为政,与培养目标的实现缺乏必然的联系;其三,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没有与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相结合,而是沿袭不变,往往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毫无关系;其四,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不能满足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改变上述现象的做法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强调以培养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和配置、形成教育培养制度和制定教学管理措施的导向。从系统性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系列环节: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培养标准;将培养标准细化并分别作为课程模块目标和课程目标予以落实;学习掌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标准为总目标开展每门课程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
3.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
工程教育认证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教育产出”指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即“毕业要求”,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工程教育认证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具体体现。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对教育产出的认定是十分严谨的,接受认证专业必须以“举证”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为确保每一位合格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专业做了什么?专业如何评价这些做法达到了毕业要求所表述的预期效果?
由于长期的资源不足,使得我国教育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十分强调教育的投入。虽然,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提供,但是,在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重视教育效益,即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只有重视教育产出及实际成效才能够形成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获得更多、持续的教育经费和资源投入。
注重教育的产出及其实际成效是追求教育质量的核心,它不仅有利于教育效益,也有利于教育管理。一方面,它能够引导教育实践者注重其工作结果、追求实际、更好地做好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它能够使教育管理者从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以业绩为导向,给予教育实践者更多发挥其能力和创造性的空间。因此,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作用下,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注重教育产出的关键在于关注“产出”的相对值,而不是其绝对值。教育质量的高低应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和接受教育后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增量”上,正是这个相对值,才能够准确反映出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而以绝对值衡量教育产出的做法,不仅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产出,还可能弱化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4.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
工程教育认证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即接受认证专业的全体合格毕业生要共同达到毕业要求。这里的“全体”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或者尖子生,因此,不允许也不接受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专业认证的“举证”材料。由此可见,工程教育认证重视的是教育资源,包括优质教师资源、场地设备资源、图书网络资源和实习实践条件等能够被全体学生实际使用的状况。
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每一条毕业要求都不应该凭空想当然就满足,需要全体学生共同达到的毕业要求必须通过落实到明确的教学环节来实现。一方面,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必须在实现毕业要求上具有明确的功用;另一方面,必须有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在实现毕业要求上的功用均得到发挥。
坚持全体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即培养标准)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将产生如下影响:首先,专业会根据教育资源拥有情况决定学生规模,以保证进入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均能享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其次,将促使学校出台政策和制定措施,以支持和激励高水平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教学;第三,将促使学校和专业加大在教育教学上的投入,重视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建设;第四,将促使学校和专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5.以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不断提升。
工程教育认证不仅关注接受认证专业的现状,更强调该专业必须具有持续改进机制,并以此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五方面内涵:一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将常态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三是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作为持续改进的必需;四是专业内每位教职员工是持续改进的主体并负有责任;五是持续改进的成效要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表现上。2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意识,是一种经常性的质量改善活动,可以发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它既要注重效益又要讲究效率,需要全校上下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1]。满足工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过程可以由识别(Identify)、计划(Plan)、试验(Test)、研究(Study)和行动(Action)五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简称IPTSA循环。[1]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的核心在于“持续”上,因此,持续改进必须成为教职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改进行为持之以恒,才能使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教师自主驱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应该成为高校努力的方向,高校在掌握教师自主驱动的质量保障循环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质量保障理念、在教师岗位聘任中强调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中引导教师重视和投入教学以及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形成教师重视质量的长效机制。[2]
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化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为了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而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协会(ABET)工程认证委员会(EngineeringAccreditationCommission,EAC)2014~2015年度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Programs,2014~2015)3包括8项通用标准(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产出、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教师队伍、设施和学校支持)和2项专业补充标准(课程和教师队伍)。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4年修订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包括7项通用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和3项专业补充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其首先是针对本国工程教育实施主体在工程教育的核心要素上提出基本要求,以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如果要加入学历的国际互认协议,还必须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接受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这就意味着,拟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首先达到这一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所有拟认证专业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必须涵盖的要求。这容易导致拟认证工程专业将实现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或“studentoutcomes”作为专业的最终追求,而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可能导致大批拟认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其次,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了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类型并对每类课程的学分提出要求,在各个专业类的专业补充标准中甚至对各类专业的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也予以了规定。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度规范和精细要求,容易成为拟认证专业难以或不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组以及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借口。
第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学生、持续改进、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建立和规范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疑是积极的,但也容易限制拟认证专业独立地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事实上,存在这样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拟认证专业往往将关注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上,而不够重视或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独立性。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国专业认证机构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鼓励各个专业中的“studentoutcomes”不仅要涵盖通用标准,而且要有反映出本校特点的要求,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又如减少或淡化课程类型,给予各个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更大的灵活性,以照顾专业类中不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性;再如重视认证标准的前瞻和导向作用,将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及时反映到认证标准中,使之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或者至少不与工程教育改革相矛盾。
申请专业认证的工程专业所在的高校类型各异,如果均抱着只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想法,则对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极端点说,办学历史不长的本科院校可能因为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忽略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从而产生一批具有同质化倾向的工程专业;而那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院校也可能仅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弱化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发挥。
总之,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及时更新,它既要综合反映近期内(3~5年)本国行业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又要在本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发挥前瞻和导向作用;一所高校的工程专业申请专业认证的目的既要是检验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行业企业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能够跨入人才市场竞争的门槛,更要以促进这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毕业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应该具备或达到程度的综合描述,是本专业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全体师生努力的共同方向。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2条———培养目标上的规定是:“专业必须有公开的、与学校使命相一致、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需要、与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必须有包括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有记录、系统实施、有效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程序,以保证培养目标与学校使命、利益相关者需要和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3]达到这样要求的培养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培养目标的制订。在深刻领会学校使命的基础上,通过与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与本专业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和组织的座谈、访谈和市场调研,分析研究本专业服务面向区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制订出既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又与学校使命及认证标准要求相一致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的公布。专业应该通过所在学校和院系网站、招生简章、教师和学生手册以及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公开本专业培养目标,这一方面符合专业认证要求对外正式培养目标的规定,更好地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获得利益相关者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以为日后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做准备。
(3)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与修订。专业应该建立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和修订机制,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来自各利益相关方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定期(如每年一次)召开毕业生、校友、教师、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和捐资者等的座谈和咨询会,并通过网上或书面调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定期的培养目标修订中予以充分考虑。要按照专业认证要求做好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意见和修订情况等。
合格有效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满足服务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2符合学校的具体实际,体现本校办学优势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3具体明确,可分解落实、能操作实施、可检查评估、能实现达成;4必须被全体师生所理解和接受,能够指导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成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
为了制定出满足以上条件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工程专业所在院系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1根据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本专业服务面向;2通过对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明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3在与其他高校,尤其是本地区同类高校的比较中,确定本校的办学优势;4在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竞争关系的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比较中,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5按照上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3,制定出若干条本专业培养目标;6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和场合,向本专业师生宣传和讲解本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另一方面使他们理解和接受,从而共同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该专业相应的培养标准来落实。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对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1是制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不论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革,还是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等,均是以落实和实现专业培养标准为目标。2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师生员工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论活动本身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师生员工是否参与,如教改立项、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基地建设等,所有这些行为均要以专业培养标准为指导。3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还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结束时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均是以本专业培养标准为准则。
在工程教育认证中,专业培养标准被称为学生产出或毕业要求。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第3条———毕业要求规定:专业必须有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毕业要求。因此,拟认证工程专业必须根据自己制订的培养目标,提出用于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毕业要求。作为拟认证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共同基础,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提出了11条基本的毕业要求如下:[3]
(a)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
(b)设计和开展实验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c)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伦理、健康、安全、可制造性和可持续性等,设计满足期望需要的系统、部件或过程的能力;
(d)多学科团队的运作能力;
(e)识别、规划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f)对职业和伦理责任的理解;
(g)有效沟通能力;
(h)接受广博的教育以理解工程解决方法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i)认识终身学习的需要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j)具有当前热点问题的知识;
(k)应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对拟认证专业所提出的毕业要求有三方面规定:一是必须完全覆盖上述11条ABET毕业要求;二是说明本专业毕业要求是如何支撑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可采取表1所示矩阵表的方式:三是本专业毕业要求必须能够分解到课程或教学活动,成为衡量这些课程或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具体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要求的规定对工程教育有以下作用:一是通过认证的工程专业均达到统一的基本毕业要求;二是各专业在基本毕业要求上能够突出各自的重点和特色;三是每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课程或教学活动得以保证。
工程教育认证采取自顶向下的分解落实方式将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或教学活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充分保障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三者相互脱节的问题。
六、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通过连续不断的持续改进才得以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目标之一。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4条———持续改进规定:“专业必须定期使用恰当的、有文件证明的程序评价和评估毕业要求实现的程度。这些评估结果必须系统地用于本专业的持续改进。其他可获得的信息也能够用于帮助本专业的持续改进”。[3]
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源于两方面的需要:一是工程教育质量尚未达到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相关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持续改进。即使没有上述原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质量问题或有提升质量的可能,就应该予以重视并改进质量。因此,持续改进应该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成为每一位师生员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导向。
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这部分主要由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成。组织架构包括校长和教学副校长、校教务处、学院院长和教学副院长、专业系主任和教学副系主任、校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教学督导组、院系办公室、课程组、实验室等。运行方式主要指组织架构中的个人和组织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所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相互间关系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由学校和院系层面出台的、以文件形式出现的、与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规定、要求、条例、意见和管理办法等。
(2)教学环节质量要求。持续改进主要落脚于专业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环节,要否对某一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的依据是其质量是否达到既定的质量要求。工程专业教育中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源于对该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分解和细化,必须明确、清晰,可以表述成若干个要点。同时要明确每个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责任人、质量评价所基于的基本数据、评价周期、评价结果的使用及其改进措施等。
(3)质量持续改进主体。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承担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和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在这三元主体中教师是关键的一元,这是因为:不仅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来准备、组织和实施的,而且质量评价结果的采纳、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等也是主要由教师来进行。
(4)内部质量监控机制。专业应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包括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定期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目的是防止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与该教学环节质量要求不符的偏差。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机制主要由监控点、监控者、监控内容和监控方式构成。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应该在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时候;质量监控者与监控内容和监控方式相关,可以是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或其他教师等;监控内容主要是检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环节预期的质量要求;监控方式取决于监控内容,必须是能够有效、客观、准确地评价出所评教学环节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是由学校或专业所在院系组织的、定期开展的针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定期评价的参加人员可以有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专家、院系领导等;评价方法应该形式多样,如听课、座谈会、规范性检查、学生评教、专家督导等。
(5)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判断,容易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预期等不同的视角对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出十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需要建立定期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进行调研、对当前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讨以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毕业生可以分成应届和往届两类,主要通过座谈会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征求意见。应届毕业生刚结束整个专业教育,对整个专业教育教学过程记忆犹新,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专业教育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实践教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往届毕业生经过3~5年的社会工作,容易对专业教育所能为学生提供的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期待的两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专业教育的重点、课程改革的方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用人单位主要采取座谈会、研讨会、到企业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意见,他们会从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专业教育的重点和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
(6)社会质量评价机制。主要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网络平台等传播渠道主动向社会公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等文件信息的方式,同时关注社会舆论与主要媒体的评价意见等,以得到社会各方面对专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并获取社会各界改进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和意见。
(7)评价结果反馈机制。通过内部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质量评价机制获得的对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应该通过分门别类后及时地反馈给相关质量责任人。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责任人是任课教师;课程体系的责任人是专业负责人、课程组长和骨干教师;专业培养方案的责任人是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教育教学资源的责任人是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者等。反馈给质量责任人的专业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应该尽可能清晰、明确,并予以必要的说明,以帮助责任人理解和采纳。
(8)质量改进完善机制。教育教学质量责任人在获得质量评价结果后,应认真分析质量偏差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及时地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关注和跟踪改进后的效果。从根本上说,重视教师在质量改进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持续改进活动嵌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教育教学质量信息用于自我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是建立有效的质量改进完善机制的关键。
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质量改进过程,即是连续不断地实施发现质量改进机会、寻找质量改进措施和实现质量改进目标的质量改进循环。[1]这个循环的终结是以实现质量目标为标志。
七、工程教育认证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主要载体,这方面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得到强调。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5条———课程体系规定:“专业课程体系应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产出(毕业要求),必须包括三个部分:适合本学科的大学数学和基础科学;适合学生学习领域的工程科学和工程设计;适应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此外,学生最后要完成一项综合设计,为工程实践做好准备。”[3]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一致性,使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实现,就必须对工程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重组。在各种课程体系结构中,最适合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模块化结构[4]。模块化课堂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思路是:自顶向下、分解集成[4]。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可通过4个基本步骤完成[4]。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课程体系是如何支撑毕业要求的实现。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毕业要求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将毕业要求自顶向下落实到课程;二是由每一门课程自底向上支撑毕业要求实现。自顶向下落实由三步组成:1将毕业要求逐条分解到能够作为课程模块目标的程度;2将分解后的毕业要求落实到相应的课程模块;3将每一课程模块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分解到每一门课程。自底向上支撑也由三步组成:1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实施实现该门课程的目标;2将各个模块内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予以集成以形成该模块的目标;3将各个课程模块的目标集成,就最终实现了毕业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毕业要求通过两次细化分解后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既是对相应课程的培养要求,也是对该课程的考核要求。毕业要求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进一步看出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存在如下密切关系:
(1)每一门课程能够为多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做贡献。一门课程的功用是多元的,这不仅是因为课程目标可能源于多条毕业要求,担负着不同程度上实现相关毕业要求的任务,而且还由于该课程作为先导课程的延续和后续课程的基础,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也间接为其他毕业要求的实现做贡献。
(2)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需要多门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的有效实施才能达到。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即使可以以一门课程的实施为主,但仍然需要多门关联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的连续实施,通过这些课程的相互配合、持续作用和不断强化,以最终达到该条毕业要求。事实上,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时,往往将这几门关联的课程置于一个课程模块之中,以共同实现某条毕业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在实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教育认证将毕业设计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多种现实约束条件下,按照合适的工程标准,综合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完成的综合工程设计。”[3]从实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角度考虑,毕业设计应该满足四方面要求:1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包括企业面临的生产、技术、研发、市场、管理等方面;2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4避免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替代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组离不开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企业或行业专家不仅最清楚当前和未来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包括人才层次、类型、结构和规格等,而且十分清楚目前高校工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不仅能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而且能够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学校与企业结合等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
还需要注意的是,承载着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只有通过其中每一门课程的有效实施才能最终达到毕业要求,而一门课程的有效实施至少需要做到两点:1必须采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2需要有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应的评价方式,以检验一门课程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至此,从本文第四节开始讨论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逐层分解落实和反馈贡献可以用图2表示。
八、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质量高的工科教师队伍是培养满足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5]。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6条———师资队伍规定:“专业应有足够数量的教师以具备覆盖专业所有课程领域的能力。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教师以提供充分的生师交互、学生建议和咨询、大学服务活动、专业发展、与工业和专业实践者以及用人单位的交往。专业教师必须有适合的任职资格和足够的权威以确保对专业的恰当指导,以及开发和实施对专业的评价、评估和持续改进过程。教师的整体胜任力可以通过如下因素判断: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工程经历、教学效果和经历、沟通能力、发展更有效专业的热情、学识水平、专业团体的参与、专业工程师许可等。”[3]
考虑到工程是实践性很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学科,对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的要求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同的部分,也有其独特和专门的地方,结合ABET的上述规定与我国当前的实际,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教师任职资格: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不能够像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那样仅要有博士学位,并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5]、丰富的工程经历和多样的职业发展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工科教师的职责。
(2)教师数量结构:除了必须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外,工科教师在课外还必须承担大量与学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作,包括师生互动、为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建议和咨询、与工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交往合作等,这就要求每个工程专业要有足够数量和不同经历背景的教师,以确保这些工作的完成。
(3)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与研究院所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才培养,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年轻工科教师往往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一方面要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使他们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期望;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或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修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施教、教学评价、质量改进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经历的目的。
(4)教师学识水平:工科教师应该学识渊博,即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高深的学术造诣,还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这就要求他们从三方面努力:一是扩大知识面,从本学科专业领域拓展到其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从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拓展到人文和社会科学;二是结合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开展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工程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三是注重学术修养、为人师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培养批判性意识和创新精神,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模范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
(5)教师工程经历:工程学科专业的特点也决定着工科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而这些是无法在校内获得的。因此,对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到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一线,参与生产运行、技术改造、研究开发、内部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活动,累积和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调研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58-01
一 调研背景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及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要求,按照相应的指导意见、方案论证报告、课程设置说明、方案模版等进行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高职和五年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二 调研目的
了解渭南市辖区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师资需求情况;了解园长、校长最喜欢聘用具备哪些综合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毕业生;了解园长、校长对目前所聘用员工的满意程度,希望她们在哪些方面得到尽快提升;听取园长、校长对师范院校今后师资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园长、校长对所聘用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分析、汇总、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定位。
三 调研对象的选择方式
市直公办幼儿园1所;部队幼儿园1所;高端民办国际幼儿园1所;普惠型民办幼儿园1所;县直公办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所;早教机构1所;幼儿课外培训学校1所。
四 调研对象
省、市级幼教专家、顾问;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园长、校长;幼儿园保教主任(教学副园长)、机构教学管理者;幼儿园保健医生;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骨干教师;幼儿园优秀保育员;学院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家长代表。
五 调研方法和内容
第一,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收集渭南市辖区范围内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社会现状、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数据;了解渭南市辖区范围内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单位的数量和规模,就业人数和层次,幼教领域投资情况,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等;了解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及周边兄弟院校当前就业人数、渭南市辖区范围内近期预计需求人数、分析当前教师缺口人数等;了解当前社会急需学前教师岗位及所需人员的层次和具体职位;了解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院目前已经向社会输送的人员和即将输送的人员情况。
第二,专家咨询。了解国家目前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以及今后发展动态;了解全国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同现状和水平;了解国家对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前景规划;访谈调研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课外培训学校等的园长、校长、保教主任、保健医、骨干教师、保育员等;园校的师资需求现状;园校未来3~5年的师资需求状况;对学院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园校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园校不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流程;园校不同岗位的工作目标分解情况:各类型岗位工作目标、各具体岗位工作目标;园校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安排情况:具体工作任务内容;各类型岗位的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内容;各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内容;园校各具体岗位的胜任能力、胜任资格要求;对学院所培养师资的满意度评价情况及今后的师资培养建议等。
第三,访谈在岗毕业生。调查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了解学院毕业生不同岗位变迁后的心理承受情况;了解学院毕业生不同岗位的薪资待遇情况;访谈部分家长代表;了解学院毕业生在岗工作的家长满意度和认可度;听取家长对在岗教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四,现场观察。园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学院毕业生在岗的工作状态;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学院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五,专题讨论。小组成员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逐一进行深入讨论。
第六,信息分析。梳理信息、分类汇总、提出观点、形成报告。
六 经费预算
总金额为4500元。资料收集、复印费占5%;问卷设计、印刷费占5%;实地调查劳务费占30%;数据输入、统计劳务费占20%;报告撰稿费占20%;组织管理费占20% 。
七 调研组织及其人员
学前教育教研室:小组成员人数4人;总方案设计1人;问卷设计1人;实地调查4人;统计资料分析2人;分析调查结果、撰写报告2人。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引言
自21世纪初,随着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复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1993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文化管理类门类学科首次出现在教育领域内,拓宽了我国学术界的视野。200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公布2003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式设立,作为试办专业。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经济占据社会主流,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呈井喷式激增。2015年,我国文化类就业人数达1274万,达就业人口总数的5%,创造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文化类缺口很大。面对如巨大的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直接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人数仅达9%左右,就业方向偏向影视、媒体等。这些现状说明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存在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不仅困扰高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优势,因此,高校需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1)理论与实践融合较差。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都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模式直接贯穿教师考核、教学评估、课时计算等环节,导致无法实现特殊专业特殊对待,尤其对于新兴专业,应有一个过渡期,但专业教师必须完成授课任务和教学管理等,同时必须完成其个人的科研项目,导致教师压力较大,尤其新兴专业的发展和扶持过程中,需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对于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需寻找恰当的社会资源。(2)缺乏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文产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成为各高校兴办的重点专业之一。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定,再者,文产专业涉及行业较广,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容易发散。由于高校建校背景不同,有一定的偏颇。北京大学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营销、策划等方向,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经管、文学等方向,旨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吉林艺术学院开设的文产专业偏向编导、会展等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3)师资质量建设不能紧随专业发展需要。对于新开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多数会成为专业发展的拦路虎,由于专业建设需要,会从相关专业借调教师,或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由于文产专业的特殊性,其需要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教授相关课程,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加强实践体验。
4.建议和总结
由于文产业专业在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待完善,根据相应的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议如下:(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上,应及时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专业在设置之初,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确定既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学生及早做职业生涯规划,将本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结合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促进其产业化发展。(2)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对于新兴专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模式,实施“产学研政资介”六位一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做率先发展专业,拉大实践教学比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实践经验的需求尤为明显,例如会展策划、影视娱乐管理等课程模块需要较为实际的体验操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可通过联系公司、高校、政府等资源,并与其他高校联盟发展文产专业,实现资源共享,为专业发展构建资源平台,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行合一”。(3)增加专业宣传力度。在开办新专业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周密的运作,扩大专业的知名度,吸引社会关注。首先,可通过与地方企业、姊妹院校互动。文产专业需要有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融合,而其下设的院系为管理或艺术类,每一方都缺乏另一方的资源,因此,应连接其他院系,加强合作交流,增加知名度;其次,可以与地方企业开展链式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宣传专业,又扩大学科知名度。再者,通过聘请专家开展专业性讲座,开阔学生视野,为人才培养注入新鲜血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已成为热点。本文提出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实现教学改革,为今后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有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3).
[2]殷亚丽,仁丹.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归属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1).
关键词:衡水学院;安平丝网;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安平丝网,可以说是网罗天下。”如今,在安平这样一个小县城,丝网的产销量占到全国的80%,但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化解销售难题,不仅是当地企业的事,而且也成了政府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安平丝网传统的销售模式现状
一直以来,安平的丝网产业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存在,数百年来都是如此。与国外企业相比,如果安平丝网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和工艺环节,企业的利润就还有上升的空间。国外企业的设备自动化率比较高,我们一小时能织100米,人家能织150米。安平的丝网企业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这个原先每天只能加工20米钢丝的小作坊,如今经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进,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在提升企业制造水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缺乏资金外,市场对低端化产品存在大量需求,也是造成产品档次难以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安平的丝网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装饰、汽车制造、造纸、医药、畜牧养殖等工农业生产和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精尖领域,其产品已经发展到8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
二、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安平经济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
为稳步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外国语学院院长许素波教授带队前往河北安平经济开发区,洽谈校地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以及合作协议签订的有关事宜。安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外事办主任孙彦辉、安平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邱圣陶参加了本次洽谈会。
洽谈会上,许素波院长首先介绍了外语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是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情况等,陈述了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安平县经济开发区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的意向。
安平县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邱圣陶指出,衡水学院的毕业生活跃在安平的各条战线,尤其是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多次主动与开发区丝网企业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为安平的丝网企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外语外贸人才,为安平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平经济开发区共进驻6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从事丝网的制造和出口业务,与外国语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学院办学与企业外语外贸人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能有效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同时也为学院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外语外贸人才提供实习场所、搭建就业平台,的确是一件互惠双赢的好事。
三、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安平企业校企联合的现状
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在明年才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批学子,早早就与用人单位签了约,阿里巴巴等这些接收毕业学子的知名企业,在假期就安排好了提前到岗见习的职位……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过构建“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追捧。
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通过贯彻“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这是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的根本所在。外国语学院院长许素波说,这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国家产业升级,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转型的需要。她介绍说,为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在今年5月7日,全院就对2015届毕业生进行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并且在暑假期间,就由院领导带队走访实习就业基地,倾听企业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诉求,据此再制定“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和输出贯通的战略,以为2016届毕业生铺好就业通道。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这为外国语学院确定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学路径。这也正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办学所需。许素波院长谈到,为贯彻“互联网+”国家战略,紧扣跨境电商经济发展的大势,依托阿里巴巴集团“百城千校、培养百万新外贸人才”公益项目,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选择与中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在2016届毕业生校内实习环节,为外国语学院2016届毕业生精心策划、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实训,切实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性。在这次活动中,主办方为外国语学院2016届毕业生进行案例教学,内容涵盖了外贸员的整个成长之路。外贸实践案例分析、团队拓展训练、阿里巴巴后台流程培训,由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通过经营案例模拟,最后决出总冠军。这次在课堂上原本默默无闻的学生徐小华,获个人表现最佳;王亚熊率领的“熊出没”队,荣获团队冠军,活动气氛异常热烈!实习指导教师激情点评:“舞台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与就业实习基地的长远合作,为外国语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外国语学院不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10月25日,安晓红副院长,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杨金梅等4位老师赴安平走访了多家就业实训就业基地,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意见。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许素波院长表示,他们将认真反馈到教学、实习、就业工作中来,努力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职业规划,以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实用型外贸人才。为安平丝网摆脱传统销售模式搭上信息化快车提供了外语人才。
走访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以与企业基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座谈为主要方式,同时采用实地参观、个人访谈、电话访谈、顶岗实习学生座谈会等方式。
二、调研的对象
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集智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重庆众恒电器有限公司、重庆尚线机电有限公司、重庆铠铄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三、调研的内容
为了较好地收集重庆市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情况,在调查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表明,企业现有人才有三类:企业自身力量培养的人才、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及从社会招聘的员工。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电类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弱,因此难以满足企业对这类人才的技术需求。
但是供用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基层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可为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的技术培训,为社会提供服务。
2.供用电行业人才需求量大
研究发现,供用电行业人才需求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具有一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一直是各个企业争抢的对象。从企业方面了解到,生产任务饱满的企业存在产能与产量的突出矛盾,这种矛盾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要解决这一矛盾,企业能采取的唯一措施是增加生产班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样就造成技工队伍的严重缺额,加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
3.企业的顶岗实习方式
根据对企业的调研情况得知,企业招收学生顶岗实习基本是以轮岗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公司的整体运作情况,然后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顶岗。
4.企业对于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的满意度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企业对于我院供用电学生非常认可,满意度很高,主要体现在:(1)学生的自我管理、约束能力相当强;(2)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比其他院校强;(3)学生基本都能吃苦耐劳,不抱怨;(4)再学习的能力很强,现场学习态度端正,从不邋遢;(5)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高,自我提升意识强,等等。
四、企业对于我院调研的建议
1.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近几年来,通过对工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期望学生对电气设备的操作能力与维护能力比较高。企业比较欢迎既懂机又懂电的人才,对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识图、机械识图的需求较大,并且很看重学生在电子元件、仪器仪表使用方面的能力。(2)统计表明,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提出以下意见:①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及合作精神;②就业岗位的操作技能及学生再学习的能力;③电气、机械识图的能力;④电机运行检修的能力;⑤电子元件、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及电路运行维护的能力;⑦掌握专业相关技术基础理论;⑧增长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增强电气工程市场意识。
2.企业对学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1)办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开放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教师队伍专兼相融合,学员与员工相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企业建议,应突出教学过程与多模式的办学形式,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辅的办学模式,主动深入企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学员为中心,积极寻找培训项目,建立“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校企共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外交替,多岗轮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人才培养方面
由于不同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不同,因此学校要面向社会,必须以企业需求的技术、管理等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科毕业生,其培养目标是一线岗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应受到相关岗位的基本训练,结合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通过劳动部和国家相应部门的考核鉴定取得岗位证书和等级证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后在供电公司、工矿企业、电气工程行业、第三产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
(3)课程体系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由行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分析电力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剖析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使校内实践基地成为产学中心,例如,企业领导谈到的识图、仪器仪表使用、电机检修、电气线路及故障诊断等都与企业生产运行紧密相关,在校就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到现场实习、参观及进行现场教学,了解现场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
(5)安全生产与安全作业
企业强调最严肃的就是安全,希望学生在校期间,熟悉电气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用电安全。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作业,把安全融入自身的意识中。
高职院校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离不开校企深度融合,但当前校企合作的深度还是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校企间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由于本身的基础差、底子薄,难以吸引企业来开展深层次的合作,这种一头热的情况普遍存在。作为市场经济载体的行业、企业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对眼前利益最为感兴趣,不可能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学校,需要考虑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加上政府的主导,最终构建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推进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学校之间互惠共赢。
2.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传统的校企合作多采用顶岗实习、企业派工程人员兼职任教、校企合办实训基地等模式。为了拓宽合作渠道,可以进一步解放思路,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校企合作,避免点对点、事对事、临时阶段性的合作,使校企合作能够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3.缺乏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校内专任教师一般而言授课的任务较重,又往往缺少去企业锻炼提高的机会,而CDIO基于项目的教与学中要求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是“导演”,在学生项目实践中发挥的是规划、组织、评价、激励的作用。若教师本身的工程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又怎能培养出符合CDIO标准的工程人才。
二、校企融合下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
校企融合培养CDIO工程人才,需深化校企融合的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建、共管和共用。企业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将校外基地的生产引入教学元素;学校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将校内基地的教学融入生产元素,教学任务落实的过程也是产品、项目进行和完成的过程。
2.共同制定CDIO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据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制定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课程体系。该体系要求将学生在校所学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成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通过工程项目的运行将所有课程(如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扩展课等)有机、系统地结合起来[5],形成集成化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级别,一个大的项目有若干个小的项目组成,各个不同的小项目承载着不同的课程和人才培养的目的。一名学生在校的全部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大项目完成的过程,当这个项目竣工的时候,也是一名合格工程人才走向社会的时候。
3.共同研究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CDIO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符合CDIO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高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需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企业兼职教师主持或参与过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大量源于工程实践的问题和案例;学校专职教师深谙教育规律、熟悉学生、擅长组织和编写教学材料。因此,校企双方教师深度合作,可以将典型的工程纳入教材中。
4.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工科教师队伍是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保证。具体可以安排高职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与工程师们一道设计、开发和管理项目,在企业真实项目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另外企业兼职教师通过任教,可以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理论水平。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作者:苏燕 单位:广西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当前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需求的差距
目前,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不能满足广西文化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未来的发展需要。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差距:一是部分高校申报新的艺术专业一般采用参考国内其他艺术院校专业的办学情况,专业设置、办学方向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部分院校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培养实力、教育资源特色及市场需求实际来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安排上也出现不切实际地模仿重点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现象,以至于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竞争力和适用性,最终导致实际教学任务完成的失败和人才培养的失效。三是艺术专业教师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专业领域、综合素质及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投入精力偏少。四是艺术专业学生存在知识面较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适应就业需要的综合能力不足、视野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建立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对接机制
教育和文化产业主管部门高校艺术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与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沟通,为加强高校与文化产业单位的交流与互动,共同积极搭建高校与文化产业单位的交流的平台,让广西文化市场与广西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从制度层面实现有效的对接:为了充分利用、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建议由文化厅等单位牵头,建立广西文化产业单位的网上专家库。另外,有必要建立一个广西艺术人才需求的信息库,让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及时了解当前艺术人才需求状况和趋势,并依照需求的情况,准确把握高校艺术人才的招生、培养的方向,并及时改进教学手方式、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广西文化产业单位的艺术人才需求信息库应当至少包括以下信息:对艺术人才有需求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名称、需求的艺术人才的岗位类型(或专业方向)、对艺术人才需求的数量、对所需求的艺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和针对具体岗位的特别要求,以及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发展理念等。高校艺术人才教学方面1.学校方面广西艺术高校应与广西文化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互动教学,建立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积极搭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合作的方式有:1)定期邀请广西区内外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出了品牌,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的领头人、文化事业管理单位的主管领导、资深的研究人员到学校进行交流或举办讲座。让高校师生及时的了解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学科前沿。2)定期邀请文化企事业单位参加艺术高校的艺术作品展示会(如艺术高校每年定期举办的主题艺术作品展、毕业作品展、音乐会、综艺晚会等)。让文化企事业单位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及作品创作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和吸纳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向市场,让学生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市场需求及时接轨,有利于广西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对高校艺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3)积极创造条件,寻求与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文化项目的开发与合作,比如民间艺术产品的开发、文化演出项目的合作等等,让艺术高校更好地服务广西的文化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2.实践教学方面优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艺术实践教学课程实现考察、见习、实习与艺术实践不断线教学的机制:1)采取具体的教学措施增加艺术专业学生的考察、见习、实习机会:艺术专业可以从大一开始(比如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走访,进行第一次专业考察,让学生初步了解就业单位的情况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大二(比如第四学期)安排进行第二次专业考察,让学生进入相关就业单位进行短期的见习考察,比如音乐学专业,让学生依照就业兴趣及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分别到当地的歌舞团、群众艺术馆、文化经营公司、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中小学、电视台等进行为期1-2周的见习、考察,更深入地了解本专业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内容及就业前景;大三(比如第六学期)同样分组进行第三次专业考察、见习;第八学期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2)积极参与传承广西民族文化、开发民族产品。利用艺术专业的民族采风、社会实践、民间音乐的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高校与广西民间艺术家的交流与互动:一是可以定期组织艺术专业师生深入广西各地学习和采集民间音乐、了解和收集民间艺术品;二是可以把民间艺术家请进课堂与高校师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学习;三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和民间力量,争取经费,对广西的民间艺术进行展演、改编和再度开发创作,比如做成广西的民间服饰展、广西民间艺术品展、广西各族民歌集、新创作广西民族风格的作品展演、民族音乐剧等。3.艺术专业教师方面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好与文化市场对接的各项相关工作:1)教师自身要注意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教师是学生进行艺术专业学习、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艺术实习及毕业就业等环节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做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的导师。因此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某项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学会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及时调整和摆正学习的方向、及时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2)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一是要关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二是要关注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状况;三是要注意本人所授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合作,不能把自己所授课程作为一门孤立的专业知识来教学;四是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关注和解答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五是要有创新意识,要创造机会,启发和引领学生开展艺术的创作、实践等活动及项目,比如音乐类专业,可以指导学生演唱(或编创)多声部音乐、编排短剧、自创自演原创歌舞等。通过建立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广西文化市场对接机制,充分整合教育和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艺术院校教学等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对接机制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会既能有效提高广西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整体水平,又能满足广西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监控机制
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的生命,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将更加复杂和不易。
1.完善政府监控办学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使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与政府实施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评估的指标衡量、规范我们的办学;二是要做好每学期开学情况报告工作和人才培养年度报告工作。
2.完善教学检查工作机制
为及时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状况,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与监控,切实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可采用定期检查(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教学秩序、教学任务的落实及完成、教师授课、学生出勤、考试等情况,及时汇总和解决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教学事故和学生迟到、旷课、考试舞弊等情况及时调查、严肃处理。
3.完善领导、教师听课工作机制
实施领导听课制度,既有利于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了解课堂的教学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营造一种全院各级领导关心教学、重视教学、研究教学、严格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又有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明确落实听课制度的责任主体,真正把听课制度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由学院教学督导室负责,定期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及青年教师和带教教师的听课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及时通报。
4.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加大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监控力度,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行。要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学校教学督导室必须定期收集学校各个层面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使督导工作督出威信,导出水平。要逐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校外督导专家除了参加校内教学督导外,主要负责对学生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学安排、指导教师带教、技能考核等的监控。
5.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教学督导室要定期对教学信息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及时收集、整理、反馈教学信息员反馈来的教学信息。
6.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机制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满意程度。测评结果是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全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7.完善教师评学工作机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倡教师既要从严执教,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对自己任课班级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主要环节,学生课前、课后对知识的预习、复习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对知识接受、掌握的程度及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情况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授课教师每学期末都应对所任课的班级进行评学,为不断改进学生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依据。
8.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机制
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聘任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要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教学事故、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或专家评议不合格的教师,应减少课时数,并令其限期采取改进措施,当年内不能晋升职称。对于经帮助后仍不能达到教学工作要求、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不再继续聘任其从事教学工作。
9.完善行业、企业、毕业生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在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要逐步完善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毕业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构建以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的评价体系,以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毕业生)及其家长为评价主体,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及职业的迁移等为重要指标,认真组织社会评价,对反馈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形成良性持续改进机制。
关键词:校企高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45-02
一、引言
当前,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虽然我国高校培养了一部分测量专业本科生,但由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决定了其设计、科研能力强而施工能力弱的特点,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对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需求。另外,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在思想上不愿意到施工一线,即使在施工一线,或由于没有足够的实践训练不能很快适应施工一线的需要,或不安心施工一线的工作;而高专高职生则比较安心于施工一线工作,且动手能力强,上手快,能够满足施工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标准。这已在施工一线的实地调查中得到了证实。
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设置与优化情况
1.专业设置。工程测量专业为全日制三年专科,招收高中毕业生。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铁路、市政,辐射测绘、国土资源、城建、水利、煤炭、石油等部门从事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矿山测量等测绘工作。
2.优化情况。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系工程测量专业的建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我系专业教师和学工办辅导员每年对我系毕业生进行至少一次问卷调查。针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对工作和发展的帮助情况,对教育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等多种情况,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跟踪调查。根据近三年学生反映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系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信息修订教学方案,增减课程。②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工作,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工程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施工及现场管理方面的知识。③联系用人单位,让学生走到施工现场,给更多的同学提供就业前顶岗实习的机会。④对文化素质课进一步加强,如应用文写作、大学生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工程测量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工程测绘及测设能力,善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的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其专业特色是“精测量、懂施工、会管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如下:
1.基本知识。①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②具有足够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工程制图基础。③具有道路、桥梁、隧道、土建等行业施工知识。④具有较扎实的工程测量专业知识。
2.基本技能。①具有较强的测量仪器操作技能,特别要突出以全站仪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设备的使用。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
3.基本能力。①具有较强的地形图和地籍图测绘能力。②具有较强的施工控制网外业布设能力和内业计算能力。③具有较强的对道路、桥梁、隧道、土建工程施工放样的能力。④具有从事数字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⑤具有一般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4.基本素质。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规范。②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③具有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竞争意识。④有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⑤热爱工程施工建设一线工作。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情况
1.根据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程施工一线岗位群对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和一线工作岗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精测量、懂施工、会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强化实践环节教学,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构建了如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又可划分为基本素质系列课、工程背景系列课、专业理论系列课,所对应设置的课程如下:①基本素质系列课,开设课程有政治理论及法律知识、英语、高等应用数学、体育、计算机基础、VB语言、工程制图、AUTOCAD;②工程背景系列课,开设课程有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概论、道路工程概论、桥梁工程概论、隧道施工技术、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与概预算;③专业理论系列课,开设课程有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GPS卫星定位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籍测量与数字化测图;④实践教学系列课,包括以下几部分:地形测量技术实训、控制测量技术实训、数字地籍测量实训、工程测量技术实训、课程设计实训、岗前实训及答辩。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工程测量教学团队注重每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将现场的案例搬到课堂,抛出问题、带着问题讲解理论知识,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之间有互动、有讨论,始终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让他们主动学习,各位老师对自己的课程都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对于实践环节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我们有时组织学生到现场一线进行讲解和参观,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课堂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在第六学期我们选择了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北方经纬测绘”、“沈阳国源科技”、“沈阳金图测绘”、“中铁十九局”等多家企业作为岗前实训基地,由他们指派技术人员作为现场指导教师进行管理。
五、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1.测绘综合实训均在仿真的实训基地完成。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完成综实训任务,需要有一个仿真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在完善与建设实习基地方面,我们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现已建立沈北新区帽山地形测量实训基地、虎石台控制测量实训基地。同时与省测绘院和其他路、桥、隧道施工单位合作,每年由他们提供基地来满足工程测量岗前实训的需要(如省路桥总公司、沈阳市政、沈阳高等级公路工程公司、铁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
2.毕业顶岗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训指导、考核标准等健全。工程测量专业从第五学期末开始进行顶岗实训,学生在此期间要完成实训报告,在同学们下到施工单位前,我们规定了岗前实训报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写测量日志,还有施工单位的实训评价等相关资料,近几年我们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毕业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与施工单位达到无缝对接。毕业答辩前两周指导教师开始审阅实训报告,提出修改意见,答辩环节教师严格把关,提出与其实训报告有关的内容,所提问题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均较强,答辩时有严格的评分标准,能够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现场测量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
1.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测绘类专业的教学中所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课间实训及综合实训中。①课间实训。每门专业课程均以该课程的核心能力作为任务设计的主线,可以将一门课程设计为一项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穿插在每个章、节中,每次课间实训任务及技能目标明确具体。②综合实训。综合实训在总体设计上要提供相应的任务书,布置综合实训任务,对于一项模拟测绘生产实训任务,在实施之前必须先进行技术设计,相关技术设计规定参照行业现行规范标准执行。
2.注重过程考核。对测量专业课程成绩的评定,我们十分注重过程考核,而不是以一张期末理论试卷考核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平时的单元小考、课间实训操作考核、学生团队意识考核等组成。教学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测量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成绩考核单独进行。这样做,提高了教学实习在测量课程成绩考核中的地位,强化了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明显的。
3.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团队的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作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改进,使大量的视频图片资料得到运用,极大地更新了教学内容,使得许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可视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结束语
实践表明,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做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这三个一致是实现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42.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3.
[3]欧阳河.关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若干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6,(3):112.
[4]赵红.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3,(1).
[5]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学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1],对于学校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校企双方合作基础上,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新型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的衔接,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索现代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如何应用,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从而适应现代旅游行业、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当前,这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如《导游业务》和《餐饮服务与管理》两门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导游带团服务技能和餐厅服务技能大多可以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不仅使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获得相应生活补助,真实地体验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流程,而且还利用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工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并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并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推行。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有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2]。我国自1991年和2005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了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意见,到2014年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但针对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开展、如何实施等问题没有细化,政府部门尚未与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学徒制教学标准,对学徒制的培训目标没有统一的要求,试点教学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
学徒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并对成都希尔顿酒店、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天源豪生度假酒店、绵阳绵州国际旅行社、建川博物馆等周边地区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专业兄弟院校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来看,由于学校与企业是单纯的合作主体,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虽然众多试点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具体问题如下。
(一)现代学徒制推进机制不够完善
现代学徒制是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推行的,其实施过程必然要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还是单纯以学校为主,政府参与度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或联合培养学生没有要求,对企业的持证上岗、员工培训等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如何实施、企业对学徒的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政府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的补助等政策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现代学徒制推进缺乏政策保障
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缺乏政策保障。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缺乏一定的政策补助或优惠,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见的文件,但纵观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政策不统一,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还没有推广。因此,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时缺乏热情,更期望学生从事长期工作,给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忽略了对学生的长期培养。
(三)学校实施过程缺乏力度
学校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热情较高,期望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从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教材与行业、企业的发展不能匹配,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过程,且多数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师资缺乏从事旅游业的经历或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不强[4]。由于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待遇不完善,不能吸引企业能工巧匠来校长期参与专业教学,因此导致学徒制工作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作为单纯的教育机构,无政府的行政能力,缺乏对企业的约束,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显现出学校热情高涨,但企业相对冷淡的教育现象。
(四)企业主动参与度不高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更期望招收毕业生或社会上现有人才,而不是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在校生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另外,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再安排企业能工巧匠去实施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学徒制内容,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而言,以利润需求为主的企业显然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与学校的深入合作上。再者,由于政府部门未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热情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五)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徒制试点企业工作过程中热情不高,他们更看重企业的福利待遇,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而旅游企业很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长期的培养,或处于企业方考虑,不愿意充当家长或教师角色去约束学生。再者,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角色转换较慢,面对工作不熟练、加班时间过长、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极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要求申请更换企业或逃避实习的想法,导致校外实习质量不高。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各项保障机制
现代学徒制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建议将学徒制试点工作纳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制定人社、财政、税务、教育、经信委等部门共同推进,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由劳动纠察大队、财政、税务部门等定期对试点企业进行督察;税务部门牵头,对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从事学徒制试点效果显著的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对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再者,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包括各职业院校师资、企业能工巧匠、行业负责人等的技术人才智库,围绕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建设、技术革新、人才需求、学徒制试点成效分析等问题开展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建言献策。
(二)选择实力雄厚企业,明确校企双方责任
学校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旅游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专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和研讨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方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培养和考核,从而顺利开展学徒制培养工作。完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方案,并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落实实习人才输送与企业用工的衔接。在招生方面,邀请企业参与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并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同时身兼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学校内部实习环境,定期赴企业进行交互式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在就业方面,企业参与面试和选拔优秀毕业生,并与其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享受企业正式员工待遇。此外,还可以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奖学金机制,从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从事核心课程的授课,并选拔年轻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帮扶,根据“前期手把手教、后期指导”的原则,对在职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赴企业锻炼实习,深入一线开展符合专业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容,使教学过程动态更新。在培养师资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向职称竞聘方向倾斜,鼓励教师重视业务发展。
(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基础、学生素养上,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为下一步适应岗位提供保障。辅导员或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科学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五)建立企业年终考评机制
促进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内涵和社会贡献价值。政府部门在相关企业年终考评中,可将参与职业教育力度、参与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学徒制培养人数及达标人数等数据,作为考核相关企业对地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指标;对积极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企业进行“学徒制试点”挂牌,优先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政策;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牵头定期邀请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
(六)鼓励学校开办非营利性企业
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专业建设,本着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开设各种集产学教研一体的校办企业或工厂,鼓励学生在校内从事生产性实习。校办企业的开设,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更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此外,还可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创业导师,结合国家政策,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或开办与之相关的企业,学校可以提供条件或启动资金。对于校内有条件开办企业的学校,可以商定盈利划分比例,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热情。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工学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奠定基础。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要求,适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2]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关键词教学体系;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6-01
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学校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显然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科学专业是水产与生命学院新办的人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每届招收1个班级。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生物科学特别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监测、水生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1-4]。但是,由于该专业是学院新设的专业,并且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所以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定位,加之部分学生的报考志愿并不是生物科学专业,当进入大学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他们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专攻此专业,反而产生一种孤独、犹豫、彷徨的感觉,找不到自我,不清楚毕业了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作为一个新办专业,要想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否则将面临淘汰。
1优化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特点鲜明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促应用”的复合性应用型生物科学类人才。面对当今众多的大学,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几门或多门特色化的专业,就很难在时代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走专业特色化已成为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努力构建有利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特色化建设机制,即:准确定位现实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水产与生命学院的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团队、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作为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化学、水产学,具有一定的海洋和水产特色。主要课程有普通动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域生态学等。通过前期详细的调查和讨论,以及召开师生座谈会等诸多形式,发现该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较多,授课形式单一,多数理论课都是一言堂的形式。相对来说实验课较少,创新性实验课和研究型实验更是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严重脱节,没有系统的实习实训活动。针对目前的这些情况,务必通过建设特色化专业,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一一解决相应的矛盾。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试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最终能够让广大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把该专业打造成大连海洋大学的重点特色专业,不断提升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国家、社会输送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扩大和提高学院及学校在我国高校中的知名度。
1.1优化教学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2012年学院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广泛地征求意见,尤其是主动征求社会中生物类知名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以及对高校培养生物科学类人才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通过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提请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考虑,最终在2012级培养方案中深化了生物科学作为生物基础类专业的深度,同时又突出了作为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特色。如:专业必修课中加入了贝类学,在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中增设了鱼类生物学实习,同时将水域生态学实习和植物学实习各增加了1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1.2修订教学大纲,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在大纲修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设置研究创新型实验,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课和特色课,凡是独立设课的均要求拿出总学时的1/10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旨在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丰富、完善、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即按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下转第330页)
(上接第326页)
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增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投入
通过多年的建设,獐子岛大学生实践基地日趋完善,且2012年成功成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院于2013年又与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圣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先后挂牌成为了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基地的增设,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学校积极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于2011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均每个学院5~6项,并有一定的经费给予资助。并从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筛选出20项,申请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主要是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通过实验最终拿出总结报告。该项目的实施真正起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同时,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增强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老师对学生知识传播最基本的形式,学校通过制度和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开展听课月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有最低听课次数、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上好每一堂课”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授课质量,近期组织制作了动物生理学、水化学等9门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予以应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之以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课堂的授课效果。
4参考文献
[1] 杨维霞.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55-15056,15085.
[2] 王天仕,宋纯鹏,尚富德,等.创建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33-35.
[3] 吉爱国,王伟莉,梁浩.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海洋生物特色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5-67.
[4] 施传信,张春梅,李淑萍.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135-136.
基金项目 大连海洋大学教改项目(JG2011YB25)。
论文关键词:高校特色化;高校社会服务;辽宁省高等教育
突出办学特色是时展的要求。教育部长周济院士指出:“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要在‘异’和‘奇’上做文章。这就要求高校要发挥优势,特色取胜”。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做出过明确的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特色化的发展与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特色化发展对高校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是整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与发展无一不是在追求特色的过程中进行的。辽宁省高校在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与进步之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千校一面”、“趋同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从各国大学的发展来看,世界上一流大学的发展也是各有各的优势与偏重。伯顿·克拉克指出:“当普遍的不景气发生时,没有特色的院校除在经费预算中的固定位置外,对资源没有特殊的权利,作为一个可与其他院校相互代替的院校,可能被负责削减预算的官员选作多余的单位进行大手术或破产拍卖。各种各样的公共当局更可能试图帮助那些想办出特色的院校,而不是安于故常的院校。”高等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应该从自身发展的情况、所处区域社会的现实情况、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以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高校脱颖而出的必然要求,更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高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服务于社会。正像伯顿·克拉克所说的:“大学特色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大学特色的价值就取决于大学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被社会所承认的贡献和服务。
二、辽宁省高校社会服务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区域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已经被社会广泛的认可。但是,也应该认识到,辽宁省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1.社会服务观念落后
社会处于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同样高等教育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当前辽宁省的绝大多数高校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可是这种需求是低水平的需求。实际上高校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社会对于高校的期望程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仅仅停留在较低水平的服务层面上。高校对社会服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对于经济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没有准确的把握,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没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自身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没有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盲目性。
2.社会与高校之间的信任感缺失
长期以来,辽宁省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产生了脱节现象。很多企业对于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信任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的企业宁可舍近求远也不愿意雇佣本省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倾向于雇佣省外的重点高校和专业院校的学生,或是有经验、有能力的在职工作者。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其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和完善的研究平台,研究的力量比较强,因此,他们很少需要高校的研究成果。
3.高校的建设和管理过于封闭
“象牙塔”用来比喻当今的高校一点也不为过。高校内过于封闭的学习内容、过于封闭的管理机制、过于封闭的运行模式等均导致了高校的发展不能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虽然这种情况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是阻碍高校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的管理队伍过于庞大,条块分割,责任不明确,办事效率极低。二是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失,不了解高校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了解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缺乏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对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大都停留在学校内部,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外部因素和社会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和影响。三是高校中对管理人员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够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合作、服务、积极、向上、进取的意识和精神。这些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和运行。
4.评估导向的制约
国家以及省政府对于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极不利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展开。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往往只看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等高校内部的因素,而没有或很少将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纳入到评价的指标体系中。
三、基于特色化发展的辽宁省高校社会服务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辽宁省高校社会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就要根据辽宁省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 转贴于
1.建立较完善的高校社会服务评估和激励体系
高校的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适合于辽宁省的教师资格评价和激励制度,使评价和激励制度灵活多样,改变以往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的局面,着力突出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社会实用性和可行性,充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对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和影响。实施有效的科研奖励、激励措施,对在科研中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程度的教学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将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成绩作为晋升、获奖、加薪的条件之一。促使教学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将自己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本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服务,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观念。
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系统跟踪与回访,统计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倾听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通过此举措为培养学生提供积极地、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在努力寻求适合辽宁省高校的治理经验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外国的经验,建立适合于辽宁省高校的淘汰机制。对教育质量水平较低、教育与教学管理混论、自律性与自治性不强的办学单位给予严厉的处罚,如停止招生、取消招生资格、取消办学资格等。杀一儆百,使得高等院校认识到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政府对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视。通过这一举措,高等院校会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特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2.促使地方高校合理定位与分工,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
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院校的办学实践越来越直接服务于不同层面的社会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群。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定位,办出不同的特色。正如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曾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目前,辽宁省尚没有权威部门对高校系统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定位,这就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盲目攀比之风。为了保证高校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对地方高校进行合理的科学统筹规划,使地方高校在职能、等级、服务方向、专业以及学科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分工。不同的职业导致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需求导致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的不同最终导致了高校定位和分工的不同。高等院校是服务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理智对待自己在地方社会的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3.建立外部督导队伍
建立外部督导队伍,提高高校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参与度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目前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的队伍均由政府人员与专家学者组成,公平性与社会参与度均较低,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意识到引入外部督导队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经济危机的挑战下,国家出现了财政紧张、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省属地方高校引入外部督导队伍,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高校的治理、管理与决策中来,不仅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沟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而且还会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赢得更多的经费支持。督导队的成员应该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各个领域的专职人员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督导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估不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质量,注重院校的特色建设与发展,在基本框架中去评价高校的发展与进步,但并不否认高校的特色,而是鼓励高校的特色发展,让高校自己确立目标,评估的重点是看高校是否达到了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就辽宁省的发展状况来看,急需建立一个督导队,并且也具备了建立督导队的一切条件。督导队伍的设立既体现了高等院校服务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同时又体现了省高校的办学特色。
4.扩展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任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