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哲理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最近,在《全国中考真题集锦》中读到两则英语小故事。故事虽小,蕴含的道理却很大。现试译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
几年前,我住在一个小镇的一幢建筑物中。对面有另一幢建筑物,离我住的地方只有几米远。那里住着一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女人。每天下午我都能见到她坐在窗户边,喝茶或者看书。
几个月后,我发现她的窗户太脏了,通过她家窗户看到的一切都很模糊。我不知道那个女人为什么不把窗户洗洗。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决定彻底清理一下我的公寓,包括清洗窗户。我一直忙到下午很迟才完成,然后,我坐在窗边小憩。多么令人惊讶啊!那个坐在窗户边的女人一下子变得清晰了!她的窗户是干净的!突然,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原来我一直在通过自家的脏窗户看她!
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从那以后,无论我什么时候想要判断一个人,我首先问问自己,“我看他时,我心灵之窗是否肮脏?”然后,我努力洗净我内心世界的窗户,只有这样我才能看清外面的世界。
二
匆匆吃完早饭后,我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演讲大厅。一位著名的教师正在对学生们讲话。他手举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对三百个学生说,“谁想要这张一百元的钞票?”学生们立即举手。接着他说,“我会把这张一百元的钞票给你们其中的一位,但首先我要做件事。”他将钞票捏成一团,问,“现在谁还想要?”所有的手又举了起来。然后他说,“那么,如果我这样做呢?”他将钞票扔在地上,并在上面踩了几脚。他捡起脏兮兮的钞票,问,“仍然有人要吗?”所有的手又举向了空中。
“朋友们,”他说,“今天你们学到了很有价值的一课。无论我对这一百元钞票做了什么,你们仍然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仍然值一百美元。生活中,不止一次,我们会被扔,甚至被踩,这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但是请你记住,无论什么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的价值。对于那些爱你的人来说,你一直是有价值的。你的价值并非来自你是做什么的或者你认识谁,而是来自你是谁。你是特别的、有价值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哲理的故事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正色答道。
故事的哲理
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倾听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方法,只有善于倾听,才不会做出愚蠢的事――哪怕你原本怀着良好的愿望。要知道,当我们自以为“善”而高高在上时,往往是最听不进谏言的。
领带问题 短期价值与长期目标
哲理的故事
某人在沙漠中行进了大半天,口渴得直冒烟。在他快要走出沙漠时,遇到了一位推销员。后者劝他买一条领带。
他说:“你行行好吧,我渴得连衬衣都想撕开了,还买什么领带!”推销员讨了个没趣便走开了。
这个可怜人总算在沙漠边上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一家酒吧,他急不可待地要冲进去,并对门口的侍者说:“快给我点什么喝的吧!我快渴死了。”
“对不起,先生,不打领带者是不许进入的。”这个侍者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的要求。
“什么?!……”
故事的哲理
企业的短期价值和长远目标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死抱着明天的计划不放,或是只思考今天的需要,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在经济不确定时代,各种门槛都可能不期而遇。因此,多多获取信息和多多留有后路,已成为生存的必需。
好赌的士兵 员工的素质就是领导的素质
哲理的故事
有个下士,因为好赌,上司便把他调走。他来到新的驻地报到,将原上司写的字条交给了新的上司。新上司见纸条写着“此人好赌”几个字,就问他:“你这样好赌,赌什么呀?”
下士说:“我什么都赌,比如现在,我头一次见到你,但是我敢说你右臂下有块胎痣。如果真的没有,我输你500元。”新上司听了,连忙把上衣脱掉,举起右臂,笑着说:“你仔细瞧瞧,我哪来的胎痣?快拿钱来!”下士立即打开箱子拿出500元交给新上司。
当天,这位新上司见到了下士的原上司,得意洋洋地对他说:“你那个好赌的部下,一来就被我治了一下,输给我500元哩!”原上司没好气地答道:“你太自信了啦,傻瓜!那赌鬼临走时跟我打赌2000元,说一见到你,就要你打赤膊。哼,就是你使我输去2000元呀!”
故事的哲理
原上司调离部下,是因为他看到了原则;而他又因此输掉了2000元,是因为他看到了利益。而能否始终在利益与原则之间清醒区分而做取舍,就要看素质。而员工的素质,恰恰就是领导的素质。当我们作为领导评价和任用部下时,不妨先扪心自问一下。
搬运工的困惑 有沟通,才谈得上目标
哲理的故事
两个搬运工人在门道里搬运一只大木箱。他们又推又拉,用尽了力气,却始终无法将箱子移动。最后,那个在门外的人说: “算了吧,这么大的箱子,我们怎么也搬不进去。”
“谁说要把它搬进去了?”在里面的人说道,“我还以为要把它搬出来呢。”
故事的哲理
美玉要用石头打磨
哲理的故事
三国名将吕蒙年少时,私自跟随姐夫邓当从军。当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16岁的吕蒙非常年幼,很轻视他,说:“打仗这种事情也是小孩能干的吗?拿肉喂老虎而已。”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居然举刀杀掉了这位官员!闯下大祸,逃到同乡家里避难。事后几经周折,才又回到部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急躁易怒的“吴下阿蒙”,多年后却以能忍著称。“白衣渡江”、大败关羽还仅是吕蒙能忍的一例。后来吕蒙被提拔,有一次正要入朝时,被一位官员隔着门帘指着说:“你小子居然也能参政?”吕蒙假装没听见,而同行官员却非要弄清挑衅者的姓名,吕蒙坚决不同意。说:“如果一知道他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还不如不知道。”
看来“吴下阿蒙”的变化之大,远不止鲁肃所称赞的学识增长,还有心性的成熟。
故事的哲理
君子与君子之间互相谦让固然很好,但真正“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君子就必须与各色人等相磨乃至受欺。久而久之才能练出镇定自如、指挥若定的真功夫。
“闲逛”走出迷津
目标感过强反增迷惑
哲理的故事
心理学家托尔曼曾做过一个让白鼠学习走出迷宫的“迷津试验”。
试验者把白鼠分成了甲、乙、丙三组。对甲组,托尔曼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上了白鼠爱吃的食物。目的就是让白鼠有更强的动力走出迷津。
而对乙组,每天被放进迷宫的时间和甲组一样,但并不在出口放“美食”,只是任由它们在里面“闲逛”。
对于丙组,前10天和乙组一样,没有目标,也是整日胡跑乱窜,但从第11天起,也开始享受甲组的待遇。
试验结果显示:不断探索出口的甲组,平均用了14天可以准确无误地迅速找到出口。而乙和丙组在没有目标的时候,都没有迅速找到出口的能力。可是丙组特殊,虽然胡跑乱窜10天后开始有了目标,但平均只用了3天就可以迅速找到出口――比连续奋斗了14天的甲组还早了一天完成任务!
随着托尔曼研究的深入,发现同样的情形在人类中也是有共性的。其实放眼我们的生活,会发现类似这种“坑爹”的故事并不少见。
故事的哲理
漫无目的虽然目标感不强烈,但在游走中形成了对迷宫的“综合认知”,掌握了一个“面”。而总是紧盯目标,反而缺乏了整体感知,脑子里留下的往往是一条条难于梳理的“线”。虽然商场如战场,但面对商场这个“大迷宫”,求胜心之外,另外保持一颗放松而感性的心,至少同样重要。
赵无恤空手接班
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看到什么
哲理的故事
战国开启前夕,一个重要的立储事件正在进行中――晋国赵氏之主赵简子,正从儿子中选拔接班人。
一日,赵简子说:“我在常山藏了宝贝,你们去好好寻找。”于是,儿子们赶到常山,几乎要挖山三尺。
随后拿回来的收获中,有名贵药材,有珍惜动物,也有人在山上发现异石。但只有出身低微的儿子赵无恤两手空空,说道:“我找到的宝贝大得很,实在拿不了。”赵简子道:“愿闻其详。”赵无恤道:“常山临‘代’,‘代’可取也!”可是如何取得?赵无恤说:“占据常山,居高临下,四面出击,不停袭扰,待敌疲劳,聚而歼之。”
赵简子满意地点头,原来别人低头挖山寻宝时,只有赵无恤站在山顶,抬头遥望代国。继位后,赵无恤果然先取了代国,拿到老爹藏好的“宝贝”。
故事的哲理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到的会完全不同。管理者如能经常反思:“我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就是最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测验。
学英语的老人
没有条件,恰恰具备“最好”的条件
哲理的故事
清明节期间,我在路边突然遇到一位老人来问问题。这是一位特殊的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老式蓝色工作布衣服。意外的是,老人开口却问:“我想问您一个英语单词。”
随后,我一边回答,这位老人一边从兜里拿出一小沓纸片,开始认认真真地记录。更意外的是,老人写的英文竟然也是用汉字替代――把单词的汉字谐音仔仔细细地写了上去。
看到笔者有问必答,老人开始接连发问,记录了20个左右才心满意足。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老人已能熟练地背出200来个单词了!要知道,这可是一位最不可能学英语的人:按人们平常的认知,会认为这是一个没有英语学习条件的人,没有教材,没有底子,连汉语拼音也不会。但是毕竟,老人已经能熟练地说出他生活环境里的许多常用单词……
一、情感孕育理性: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记叙文和一般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是它的叙事是为哲理的揭示服务的,叙事的“草灰蛇线”直指哲理。此类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故事的主人公通常都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洗礼,在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理性的深刻程度来自情感被震撼的程度,感之切,才能思之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产生深刻的人生启迪。文中父母亲的形象非常鲜明,出于对儿子的爱,两人采用了迥异的教育方法,正是这一褒一贬的态度给成长中的“我”造成极大的情感落差:母亲夸张式表扬时的洋洋自得,到渴望父亲赞赏的急切,再到父亲冷淡否定的失落。这富有张力的情感落差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生命印记,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比较、反省父母的话,最后得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教学中以哲理的揭示为着眼点,强化渲染作者的心路历程,层层深入地设计了以下问题:1、等待父亲回来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复杂的变化?(自豪——急切——紧张——极其紧张到害怕)。2、文章是怎样表达这样的心路历程?(誊写、描边等动作,时间词的特殊用法,独特的心理活动)3、意外的结果是什么?(极度的失望)这样的情感经历引发“我”怎样的思考?对“我”今后的人生造成什么影响?(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叙事课文的重点是哲理的揭示,事与理的纽带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类文本的主人公都有类似深刻的情感经历:或由喜到悲,或由惑到解,或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教学这类课文捕捉这一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理解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比重点引导学生去品味人物形象,更能准确地把握哲理性文本的主旨要义。
二、生活解说抽象:哲理的阐释
从故事中揭示出来的哲理,具有抽象的思辩色彩,小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是由于一方面哲理的获得带着作者特有的生活印记,读者因为缺乏这种经历很难与作者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小学生长于感性思维,而哲理却是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出现的。教学时欲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最好的方法是引入可感的生活具象和生活经验,让感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阐释抽象的哲理。
《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从三十四年前的放鱼行为中得出这样的人生感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哲理表述对学生而言显然还是抽象的,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引导策略:假如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不是选择“是”,而选择了“非”——留下了那条大鲈鱼,那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当“我”无意中在路上捡到别人的钱物时,就会;当“我”在考试时碰到难题,就会;当“我”过马路,红灯亮起而刚好没有交警时,就会……久而久之,道德的约束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当“我”长大,大学毕业写论文遇到困难时,“我”会;当找工作要和别人竞争时,“我”会;当身无分文,身处困境时“我”会……古语说,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道德的行为终会被人发现,那时“我”将。在生活情境的层层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道德中“是”与“非”的选择将造成不同的人生结局,抽象的哲理由于生活情境的溶入,变得如此鲜活生动,教师无需再做任何分析解说,深刻的哲理已自然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
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也是读者理解作品的源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理表述,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情境,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鲜活的生活来阐释深刻抽象的哲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实超越传统:哲理的发展
一些文本的写作年代久远,叙事和哲理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与学生的阅历有相当的距离,这种文本至今还能被选为教材,足以体现其哲理价值的经典意义。教师在解读和演绎这类文本的哲理内涵时,既要把握它的恒定价值,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着眼点,开掘哲理新的内涵,让传统的哲理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写作者通过一次家庭活动,感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朴实的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哲理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偏异的倾向:一是学生囿于传统思维定势,总是把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对立起来,说不愿意做只讲体面的苹果、石榴和桃子,只愿做默默无闻的花生;二是教师以理就理,对学生进行苍白枯燥的说教——一定要学花生做默默奉献的人,哲理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在哲理内涵的坚守和新意的开掘上,我设计以下三个引导层次:1.肯定价值,做“有用”的人。(1)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花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一样有用,但作者认为它更可贵在哪儿?(3)作者为了写花生的有用,说桃子、石榴和苹果只会炫耀自己而没有价值对吗?这样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初衷非把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进行取舍性的对比,只是例举两种相对事物的形态,在肯定前者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后者的价值,二者都指向“有用”。教学时要把握住这一恒定价值,否则就会造成哲理价值的偏异与混乱。2.丰富内涵,做“体面”的人。让学生懂得:人的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当今社会倡导人勇于表现自我、善于表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认可度的最大化。落花生的品质固然可贵,但当代社会既需要有花生一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要有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大胆表现自我的勇气和意识,内外兼修,二者可以殊途同归,都指向对社会的“有用”。3、认清自己,做最好的“我”。引领学生价值提升: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的天生特质是不可选择的,如果我们有幸拥有苹果、石榴和桃子那样,有光鲜的外表和优异的禀赋,我们不但不能骄傲,而且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如果上天只给我们花生的平平资质,我们不但不能自弃,更要奋发进取,因为“上苍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门”,“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你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认识你“自己”,做最好的“自我”!把哲理内涵定位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高度,无疑更切中时代的脉搏,更具现实意义。
哲理的故事:
1911年,曾经当过两届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再次参选。次年10月24日,他到密尔沃基发表演讲。就在他登台准备演讲之时,刺客施兰克从人群中冲出,朝他开了一枪。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穿过罗斯福手中的讲稿,击中了他的胸部。他惊诧地摇晃了几下,马上恢复了镇定。
凶手很快被捉住了,而台下的群众却很难集中注意力,他们看到鲜血已经浸透罗斯福的大衣,叫喊着让他赶快去医院。可罗斯福却觉得自己的伤还不至于危及生命,而此时正是展示硬汉形象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拒绝了人们的好意,表示这点小伤没什么可担心。此后他足足坚持了90分钟,直到演讲结束才去就医。由于子弹潜入太深,医生只好将其留在罗斯福体内。
此后,媒体争相报道他的勇气和耐力,罗斯福也觉得这是宣传自己形象的大好机会,因此在后来的竞选演讲中都要提到此事。但就是这样卖力竞选和拉票,结局却是以落选告终。在总结经验教训时,罗斯福似有所悟地说:“我原以为自己的刚强值得夸耀,可民众却觉得它更应受到批判和谴责。没人相信一个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人,会有能力保护好民众。”(张小平)
故事的哲理:
优秀的企业往往充满传奇的光环,但真正成功的企业更需要尊重大众公认的商业逻辑。诚如当前一些声称为了客户利益而坚决不盈利的公司,看起来慷慨,但没人真的认为这是可以持续并给予信任的。即便是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商业道德,依然应该遵循。
谁是最好的看护?
哲理的故事:
一位富翁因为迷恋跳伞在遭遇事故后造成了重伤,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了。他在绝望之余,决定高薪聘请一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聘者中,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被监狱释放的年轻流浪汉。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更没有歧视。”
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虽有主仆之分,却出人意料地相处融洽。午夜病发,他推他出门,在街头共享一根烟。甚至,他们会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帮他打破瘫痪的自卑。这个看似荒谬却实则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搬上荧幕,并成为法国票房的冠军。但最令观众感慨的则是故事的结局,当富翁不想再让这个“朋友”陪他这个病人渡过余生时,他终于按照常规选择了一位专业高级陪护。不过,令富翁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失去了快乐,更从此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因为这位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看护,总是在提醒“他有病”。
故事的哲理:
就因为是外行,往往才能打破旧有的藩篱,发现全新的“事实”,从而实现看似不可能的超越。这不是推理,而是事实。
与父亲的“童工”合约
哲理的故事:
一个年仅12岁的英国男孩,做梦也想成为演员。但当他要辍学实现自己的愿望时,父亲勃然大怒。僵持数天后,父亲表示:当演员可以,但要先去曼彻斯特的电影大院里当童工。三年期满后,再送他去伦敦电影学院深造。
男孩兴冲冲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圣地,开始四处找工作。由于没有经验,最终只获得一个学徒工的机会,还没有酬劳。每天的工作很琐碎,就是收拾行李和整理道具。但因为他很勤奋,很快受到了大导演库布里克的青睐,给了他一个小角色。但由于上学太少,他竟然看不懂台词。机会来了,他却没准备好。失望之余,他决定要完成学业。因此他告诉父亲想先上完中学再来做童工,合约延迟但依旧生效。
15岁的他,上完中学后再次成为电影大院里的童工。他更加勤奋和努力,起早贪黑不要酬劳的工作态度使得他获得良机,受到了传奇导演希区柯克的注意,得以在影片《百万小富翁》中参加演出,从而一举成名。接下来的10年里,他佳作连连,但他依然没有满足,在大院的经历让他感到做演员自然十分风光,而导演才是真正的造梦者。此后的20年,他依然还像当年在大院做童工时那样,努力勤奋和不在乎酬劳,从而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他就是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总导演丹尼・博伊尔,曾经先后8次获得奥斯卡奖的他,将自己的成功依然归功于独特的“童工”经历。(古保祥)
故事的哲理:
关键词 教育 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小学,受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思想单纯感情纯洁的孩子,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则充满了理论性,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我们作为教师,要让他们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内涵,要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我们要就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下面就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过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情景设计法
对小学生而言,情景的感染性作用较为明显,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也就更佳。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情景类型。比如,音乐烘托、生活表演、画面再现、语言描述、实物展示等。
在设计情景时,要有新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依据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融入蕴含的哲理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使学生融入景中,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受到情绪的感染,情理交融,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同样,在设计情景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把教材中提到的人物的照片,或是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在大屏上展示出来,这样更直观,也更富有感染力。
二、故事讲解法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由此把要表达的哲理和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使他们在故事中受到启示,明白其中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故事必须是紧扣教学内容的,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不能单单的追求趣味性和故事性,而忽视教学内容中要表达的哲理和观念。
在讲故事时,可以讲述课本里面的实例,将教学内容用故事表达出来。也可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现实,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也就能起到好的效果。同样也可以引用典故,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其中的哲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学生表达相应的看法和观点。说理教育就是要举出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其中的道理的存在,或者是举出实例来证实相应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教法一般可分三步走:
1.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要结合要交谈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等具体状况来展开。这种方式不受具体的环境、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并且对个体和群体都受用,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制定,同样也可以针对目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是学生目前要面临的某种状况来展开。
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和蔼可亲,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亲切和真诚。彼此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要以自然、真诚的态度,展开交流,让学生觉得就是朋友之间或是家人之间的交谈,能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的效果。
2.讲道理。对于那些哲理性较强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相关内容,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经过讲解,可能学生会比较的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解说方式,可以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也可以采用小故事把相关的哲理蕴含进去,学生一听故事就明白了,同样也可以通过板报的形式来进行宣传,让大家都能明白。
3.展开讨论。展开讨论主要是针对某些学生对一些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不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甚至可以辩论,摆事实讲道理,生生互动,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榜样激励法
小孩子有较强崇拜心理,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每当小孩子们听到英雄伟人、模范杰出的人物事迹时,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并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表现出学习的决心。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就给忘记了,爱玩的天性又使他们变得懒散起来。这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紧要时机把他们的敬仰之情转化为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模范,见行动”切实地实施到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一、内涵深刻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意为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作为艺术表现技法,以小见大就是人们通过平凡细微的、人们熟悉的小事、小物、小景,来表达大境界、大主题,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哲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这里以小见大中的“小”, 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这里以小见大的“大”,是大的话题、大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这种艺术技法是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明代周履靖在《骚坛秘语》中说:“凡作绝句,如临窗观景,立处虽窄,眼界自宽。题广者取远景,寸山尺水,愈觉其遥;取近景,一草一禽,皆有生意。”可见,以小见大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母亲为要出远门的儿子一针一线缝制衣服的生活细节,赞颂了伟大而永恒的母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其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广泛青睐。如美国著名的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以其作品的凝练和精美著称于世,被称为“以小见大”的摄影大师。韦斯顿很少拍摄宏伟壮丽的风景照片,而更多着眼于“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题材。韦斯顿在拍摄那些平凡的物体时,不仅局限于表现事物的本身,而是要以小见大,透过它们表现造化的奇妙。韦斯顿的作品《甜椒》,整个画面上就是一个甜椒,就是一幅最能表现其创作特色的作品。为了挖掘出这个小甜椒内在的生命奥秘,他整整花了一个星期,先后拍摄了30多张底片,最后他把甜椒放在洋铁皮卷成的圆筒中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完成了以小见生命奥秘的创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良志先生说:“中国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着一重要思想,就是以小见大。恒河沙数,一尘观之;浩瀚大海,一沤见之;一拳石,可以知高山;一叶落,可以知劲秋;一朵微花低吟,唱出世界的奥秘;一枝竹叶婆娑,透出大千信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永嘉玄觉《证道歌》说:‘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信心铭》将其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门发现了一朵野花的价值。《碧岩录》说:‘一尘举,大地收,一花开,世界起。’在南宗禅这里,以小见大,其实没有小和大,没有量上的分别,随处充满,无稍欠缺。”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15-240页) 由此可见,以小见大与禅宗的思想是相契合的。以小见大就是无小无大,一朵浪花,一片绿叶,就是全然的满足。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画面的形式,更不是选取景物的大小,而是作品传达出来的真切感受、真挚的意向,是作品画面蕴含的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它使欣赏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摄影家张磊在获奖感言时说:“我经常参加一些摄影比赛并获奖,得到一个经验——以简取胜,以小见大。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有充足的时间等到有气势的风光、感人的故事。这使得我开始动脑筋,拍些力所能及的画面。有时候,我甚至不用出家门,就地取材,拍摄——一双骨瘦如柴的手,一片枯黄的树叶,一盏如夕阳般的明灯……只要技术过硬,意境恰好,就有获奖的机会。以简取胜也不意味着不假思索。我平时很喜欢看一些小品绘画,从中就能学到很多构图方法。仔细观察,借助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一定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佳作。”
二、禅摄影的以小见大
摄影中的以小见大与微距摄影和静物摄影不同。
“静物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对静止的物品进行摄影。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摄影门类越分越细,有些对象虽然也属静物,如城市建筑等,但由于其体积庞大、摄影器材与要求也已自成体系。所以,我们这里说的静物仅指体积较小、可以任人摆布的物品,但并非绝对静止的东西。” (《静物摄影》,陈建复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1页)
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是在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放大倍率是1以上。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
摄影中的以小见大是一种摄影技法,以小见大中的景物的“小”,和静物摄影、微距摄影中的“小”截然不同,以小见大中的小的关键是要见到大主题、大境界、大哲理。就像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著名文学家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看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在禅摄影中,以小见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1.以小见大景物。景物是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以小见大景物是选取景物的片颜只影、一枝一叶,便可以推测到或联想到景物的全貌,似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由点推测或联想到面、由局部推测或联想到全体的以小景物见大景象的方法,如冰山一角。冰山只一小部分露出海面,但这一角是冰山的组成部分。见其一角,即可窥知全貌。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花覆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人看元’,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宋人所喜,偏在此而不在彼。近唯文征伸《斋宿》等诗能解此妙。” (《姜斋诗话》,王夫子著,舒芜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139页) 王夫之认为诗歌写景有阔大的景象,也有细微的景致。他主张选择好切入点,以“小景”传“大景”。景物小,可以写得具体一些,透过具体的小景物来显示大景象、大境界,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微距摄影作品《母子》
著名小说家老舍的《想北平》,以一个老北京的独特视角,把读者引进北京的胡同:看作者在城墙根下“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的那份惬意;看北京市民雨后买“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新鲜蔬菜的生活图景。这样细碎鲜活的生活画面,非在北京市井浸润日久者不能捕捉。作者舍“大”取“小”,反让人耳目一新。
在拍摄雪景的时候,也可以找一些小景物、小细节来表现雪的魅力。比如雪花、雪蘑菇、雪树的一枝、雪下的一朵冰凌花、一朵雪梅等,只要你把自己的眼睛变成放大镜,就能发现很多雪景的题材和画面。如《摄影部落》网站老兵不油的摄影作品《蒲桃花开》。画面是一朵呈丝状的花伞昂首怒放的蒲桃花,背景是模糊朦胧的花蕾、花叶和其它的蒲桃花。看到这一朵犹如美丽烟花的蒲桃花,可以联想到满园蒲桃白色的黄色的花朵在青翠的叶子拥抱下,把美丽尽情绽放,报告着春天的气息。
2.以小见大主题。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作者通过作品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
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只小动物、一棵小植物,还可以是一个小人物……;大主题可以是景物和人物的内在精神,可以是表现自己对禅宗悟证的境界,可以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感悟,可以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与追求,可以是对历史和社会责任的思考等。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 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在这里,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创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意是沉埋在泥沙中的断戟还没有烂掉,经过一番磨洗确认它出自于前朝。遥想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战机,恐怕春色幽深的铜雀台上早就锁上了东吴“二乔(美女两姐妹大乔和小乔)”了吧。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出土文物“折戟”和吴国“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真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大感慨。但这首诗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些大的方面的。前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文物 “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联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三、四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著名的小品摄影家邓君瑜的禅摄影作品《新人替旧人》,图片中是一片几乎占据整个画面的残败的大荷叶,还有一片覆盖在大荷叶右下方叶片上的鲜嫩的小荷叶。作者在说明文字中说:“在池塘边,浮着一片惨败的荷叶。了无生机,相信不久便会消沉到塘底去。可喜另一片清新而完整的嫩荷叶,在它的旁边浮出来,刚好填补那惨败荷叶的一角。这里意味着新旧交替的规律。”作者通过这一新一旧、一老一嫩两片荷叶,表现出了生命的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充分发挥了小品摄影“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特色。
3.以小见大哲理。以小题材表现大哲理,就是读者通过摄影作品中的小景物体悟到作者蕴含在作品里的哲学观点和哲学道理。哲理的基本解释一是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二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以小题材表现大哲理,有些类似寓言故事,通过结构简单篇幅简短的故事,让读者去理解和思考故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在论述哲理小品摄影时说:“一幅优秀的小品摄影往往都包含一种哲理,它能使观众从画面中引发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对历史等等方面的丰富联想。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曲与直、进取与颓唐等的对比中悟出许多道理,从而提高观众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与邪恶斗争的勇气。哲理小品的素材,大量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要发掘它、拍摄它,就应培养摄影者自己的‘悟’性,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探索、寻觅、挖掘其内涵意蕴,从一件普通的小事(或小人物),折射出奥妙深博的哲理。” (《大师的小品摄影》,林路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58页)
古今散文家惯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作时往往运笔于一事一物的细部,在不惹人注意的细小的地方狠下功夫,却常常能够揭示出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诸多散文作品,虽篇幅短小,常因一小故事或一小场景而触发顿悟,表达某种人生理念或处世哲学。如他的作品《活珍珠》,写作者在市场上看到小贩现场剖开珍珠贝,剖出的同一时间种在海里的珍珠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圆润,有的歪歪扭扭,由此想到同样是砂石,经过珍珠贝的历练,却结成不同的珍珠,连种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由此得出 “在人间的生活也是一样,同样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长出最美、最大的珍珠。”作者通过小珍珠、小篇幅,却得出了人生的感受和哲理。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小故事悟大道理的杰作。小故事是——童年的我随小伙伴去爬悬崖——中途被弃进退两难——父亲指点摆脱困境。这次经历使作家悟出生活的一个哲理:每当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摄影家朱金平对哲理摄影很有研究,出版了哲理摄影集《风景中的哲理》。他说:“哲理摄影属于艺术摄影的范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哲理与摄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思想与图片的交响乐。影像与哲理的有机结合,使得哲理摄影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对哲理摄影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头脑里要有哲理、有思想。有了哲理思想,他就可通过某种画面来体现。笔者生活的大院里,有一株杨树被虫子蛀得只剩下树枝和树干了,样子很不好看,但又不能随便将它砍掉。一天,有个园林工人在这棵杨树底下栽花时,顺便把多余的一颗矮牵牛塞到树洞里了。没成想,这颗矮牵牛在树洞里长得生机勃勃,枝叶铺开,花朵开得红红火火,与那枯树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几乎每个散步路过此地的人,都要看上几眼。于是,我将其拍下来,取题为《1+1>2》,想说明弱弱联合、取长补短变强势的道理。哲理摄影者的思想从哪里来?首先是要多读书,尤其是多看哲学书。其次,要多思考,认真琢磨生活中的哲学。”
幼年时,故事是我们对于情感的寄托所在,我们对它充满了幻想;青年时,故事可能是一场无畏的追寻、不凡的经历,我们为它付出;老年时,故事成为了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我们为它欢笑、流泪……
可能是一串字儿,也可能是一句话儿,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就是故事。祖辈的,子孙的,自己的,别人的,虚构的,实在的,这就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读过这些故事,我们或欢笑,或流泪,又或感叹。
这个故事也许是自己经历过的,例如一场重大的考试,在这之前,你可能很紧张,很轻松,又或者是充满自信,或是情绪不好。之后,这件事情就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生中的一个小故事。在这故事中,你也许会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造物主……故事也许是从来没有、虚构的事,但却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故事同时又是已故的事,让我们看到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事迹,看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高尚情怀,看到了苻坚淝水之战战败的错误……这些已故的事,蕴含丰富的哲理。
故事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被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故事不仅仅是故事,还是精神的代表,还是心灵的启示,我们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时,就已经接受了故事。尽管历经了千百年,依然在传承着,依然在完成民族精神的接力棒!
故事就是故事,它也许是喜悦的,也许是悲哀的,也许让你收获了许多,也许使你失望,但就是这些平常的故事,却构成了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当路过这道风景线时,心中总是很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茂广初级中学初一:陈灿鹏
一、诵读积累
这些美文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理想乃至亲情的深沉思考,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好作品。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让学生的心灵在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美的语言进行积累,牢牢记住,使这些语言内化为学生的心灵中流淌着的血液的一部分,在启迪思想、情感熏陶的过程中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朗读步骤:
1.用述说的方式朗读第一节(1~4行)――仿佛一个孩子在述说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而又朦胧的梦及对大海的热烈向往(轻声朗读)。
2.用自我安慰的方式读(5~11行)――仿佛少年看海失望在安慰自己,后又重新鼓起追求的信心(语调要轻柔)。
3.用青春宣言的方式读(12~22行)――读出少年虽历经磨难,但无畏无惧、执著不懈、顽强不屈的精神(大声朗读)。
4.用呼告的方式读(23~30行)――读出少年成功后的骄傲和自豪以及对同龄人的鼓励和期盼(激情洋溢)。
5.积累: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对你最有激励作用?抄下来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这样,通过诵读与积累,学生明白: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在诵读与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已与作者的思想在交流、碰撞,教育的效果就出来了。
二、实例印证
对于哲理性的语言,如果只停留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上,我认为是不够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况且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活生生的实例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哲理性语言的理论依据,教学中如果能引入这些实例,用事实说话,岂不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感染和打动学生的心灵吗!如在《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用你熟知的例子,以简单的小故事形式来印证“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就是海呀!”这句话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短暂的交流之后,像童第周、王献之、居里夫人等名人的故事奔流而出。讲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又把抽象的道理与简单的事实相结合,化难为易,对学生思想的触动也更大、更有教育意义。
三、内化拓展
对于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把名人的哲思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岂不更好!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针对文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富有哲理的语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能不能也用一句经典的话对这句话进行注解,作为你的生活指南呢?学生兴致高涨,跃跃欲试,很快就写出了他们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生: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新的生活中去。
生:美好的事物是扼杀不了的,生活的河流必将冲决各种障碍,流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生: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有时会遇到险滩、恶浪,但只要有直面的勇气,终会起航,到达理想的彼岸的。
生:只有善于忘却生命中不快的过去,融入新生活,才能体味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历史的长河迂回曲折,但终会前进。
师:同学们,此时我想起一句名言:“假如人生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泣,那么我们也应该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去笑对人生。”愿所有的人笑着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关键词:希腊神话;英美文学;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特别推荐
童话是不会老的故事,它隔着日月时光,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追逐着、讲述着,也被每一代的大人们关注着、爱护着。童话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带领孩子们用最初的视角来观察、触摸和感知这个世界,连大人也受益匪浅呢。每一位大人都是从儿童长大过来的,可以说,童话的接受群体是全人类。童话带给全世界的人们以心灵的慰藉。
每个人都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童话。陈昕悦同学也不例外,或许她比一般人对童话有更多的爱和更深的理解,习作《和童话在一起》便是她用来表明心声的。习作讲述了“我”与童话相识相知的故事,思路清晰,文笔流畅。从刚开始接触童话故事,到慢慢长大加深对童话的理解,正如小作者自己所说的“精彩的情节早已不是最吸引我的对象,一些简单却至关重要的人生哲理开始走进我的心灵、我的思想”。甚至到了被人们认为应该丢弃童话的年龄,小作者依旧执著地爱着童话。不为别的,只因为童话世界里有憧憬,有梦想,有纯真与美好,所以它才“永远那么美,纯洁的美”。习作通过“我”与童话的故事阐释了童话的美好,写得很美。而更美的是作品中所表达的对美好世界、美好精神的追求,这对电脑一代是很好的提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为什么人们依旧热爱童话故事呢?那是因为童话里蕴含的真善美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与渴盼啊。爱童话与年龄无关,童话是能穿越年龄而引起共鸣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和童话在一起,在心底深处保留一片可贵的童真,去领略和感受这个真善美的世界吧。
一个故事,开启幻想之门;一个故事,点燃憧憬的火炬。童话的纯真与美好,将穿越一本书的“年龄”,直到永远……
小时候,最先接触到的“书面文字”是一则则融会着人之常情的童话故事。曾记得,橘黄的温馨灯光下,一本精致的童话书,让每一个角落充满幻想,购物袋里一张张HELLO KITTY的碟片,足以让一颗心灵兴奋一个晚上……在童话的熏陶中,我学会了用童真的眼睛观察世界。
等到大一些之后,许多事物都被时光的海浪冲淡了,唯独童话没有被遗忘。在细细的品读中,精彩的情节早已不是最吸引我的对象,一些简单却至关重要的人生哲理开始走进我的心灵、我的思想。耳熟能详的《白雪公主》,告诉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经典传诵的《丑小鸭》,教会我坚持的含义;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一片苦中的“甜”,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现在,我的年龄已经“命令”我:是该丢弃童话的时候了,我却仍然丢不去它!也许你会说,都快升初中的人还看童话,只能用幼稚来形容。就这样,许多人,也可能包含你,在他人面前装作丢弃了幻想。然而我,依然像从前那样,爱着它。我发现,童话是比现实来得更为纯美的世界,不论它们是否真实。在童话的诠释中,生活不再那么“残酷”,而显得更为“人性化”。在我看来,童话的世界永远那么美,纯洁的美。
一本本的童话书旧了,破了,关于故事内容的记忆淡化了,不见了,可是,童话的美不会消失,童话的善不会消失,童话的真不会消失。在思维的净土中,一朵朵童话的花朵在怒放。它们,永远和我在一起。
指导老师 王春梅
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给文学事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学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势态。“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难以确立代表性倾向的多元化文学阶段。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民间文学关系密切。民歌、民间传说及民间故事对沈从文小说的内容有着明显而广泛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在内容上沈从文小说对民歌的大量运用,对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改写,对民间意象的广泛采用;在叙事模式、叙事框架上对民间文学的借鉴及文体意识的自觉;在表现手法上,民间文学则影响了沈从文小说文本语言、人物形象之特征等。
民间文学在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空间中世代传袭的事实,证明她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民间文学创作充满了自由的欢乐精神。世有假诗文,无假山歌。老百姓的创作出自人类的生命本能要求,这种本能遵循着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或巴赫金的“狂欢精神”,而与悲观主义绝缘。例如无处不在的民间笑话,就是民间欢乐精神的典型表达形式。笑话中永远充满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睿智的思维技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欢乐,通过语言艺术加工、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欢乐。在当代社会,民间文学的许多体裁,如神话、史诗、歌谣等,都在萎缩和消亡,唯有笑话一枝独秀,仿佛是一个永远开心的精灵,通过酒桌、电脑网络、手机短讯,在灰色的尘世中跳着,笑着,奔跑着,舞蹈着,在麻木的世俗生活上空飞翔。
民间文学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风格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从主题看,民间叙事作品大都具有浓厚的道德倾向,无论恶势力多么强大,善的力量总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人物看,民间创作中的正面主人公形象总是完美无缺,美到极致,善到极致,成为民众的道德楷模与精神榜样。从意境来看,现实生活可能沉重乏味,但民间文学中的世界却无比美丽。如同恩格斯在评价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所说的那样:“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民间文学充满了飞扬的想象力。众所周知,想象力是人类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之一。在民间幻想故事中,现实物理世界的束缚被彻底打破,神界、人界、鬼界、精灵界从空间上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从时间上被连接沟通。人与神直接交流,自然万物随意变化,人、神、精灵不仅精神上互渗,形体也相互转化,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时空背景下,人们的想象力自由翻飞,这对人类尤其是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具有极大帮助。难怪鲁迅先生直到晚年还对美女蛇的故事、《山海经》图津津乐道。
民间文学还充满了哲理。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两种哲学:一种是学术性的,书本上的,庄严而堂皇的;另一种是日常的,家常的,平凡的。谁要描绘社会,谁就得熟悉这两种哲学,而研究后者尤为必要。在民间寓言中,民众将哲理寓于故事,使听众更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有个《抬驴》故事,讲一老人带孙子赶集,当他自己骑驴时,人们说他不知心痛孙子;当孙子骑时,人们又说不尊敬老人;两人一齐骑上去吧,人们说他们不知痛惜牲口;两人都不骑吧,人们又说他们是傻瓜,有驴子不知道骑。怎么样做都不行,两人只好将驴抬起来走,但这样做却更让人们笑话。这个寓言把做人处事要有主见的哲理就讲得非常透彻。还有个《对哄》的笑话,说从前有个小孩常流鼻涕,他父亲叫他把鼻涕揩掉,并答应揩干净后给他一元钱。接下来儿子跑出屋,很快又转回来,找老子要钱。老子见儿子鼻孔下面只剩两道红沟,就笑着说:“我是哄你的!”儿子“哼”的一声,又将缩进鼻孔的两条鼻涕淌到外面来,笑着回答说:“我也是哄你的。”这个搞笑的场面,让人们对“子学父样”的生活哲理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在民间文学创作中,哲理与诗意常常能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宁静的原始森林中,池中的天鹅脱下羽毛衣,变成了绝色的仙女;小小的青蛙儿子,不仅能帮父母干农活,还以哭、笑、跳等方式娶到了最善良美丽的姑娘,待他脱下蛙皮,又变成了一个年青英俊的天神;从灰鹤口中救了条小白蛇,却得到了一颗能听懂所有动物语言的宝石……民间童话像一个顽皮的小天使,用他的魔棒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神奇的时空幻想,但仔细咀嚼,这些象征又是那么合于情理,那么美丽动人!
民间文学创作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掌握文字需要接受相当的训练,口语却是庶民与生俱会的本领。民间社会中,许多普通人都有极好的语言天赋。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好吃的人,瞄中哪碗菜了,哪碗菜就只有他的搞场,旁人很难吃上嘴。这天,他在人家屋里做客,瞄中了一大碗鸡汤。鸡汤碗里只放了一把汤瓢,他拿起连舀直舀,硬不松手。满桌的人都把他望起,他才勉强停住,将汤瓢放回碗里去。刚刚放稳,他又去拿。坐在他对面的那个客人好气又好笑,也伸手去拿时,迟了,汤瓢又被他捏在手里啦!拿到了他还跟对人家讲客气话:“你看我拿得到哩,你不屑跟我递得口沙!”又舀。舀了又做样子把汤瓢还原。才还原又去拿。这一下,对家的手快,将汤瓢抓到手了,满桌的人都看他再怎么讲。他说:“嘿,你已经拿到手啦?我正想给你递过来的呀!”
这个故事只有200多个字,焦点集中在餐桌上的“汤瓢”之上,几个动作和对话,就将好吃者的形象活画了出来,其白描技巧令人叹服。如果加上讲述者的语音、动作、表情,与听讲者的现场气氛互动配合,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想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语言的丰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