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

时间:2023-05-29 17:4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言文虚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中借用过来,或由实词虚化出来的,因此,许多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学习时,必须注意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别某个词在句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说分清虚词实词是学好文言虚词的第一步。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中的“顾”,当“探望、拜访”讲,是实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是虚词。

二、辨明用法

虚词大都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句首,是发语词。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中的“夫”,在句末,是助词。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是连接动词和宾语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中的“而”,却是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可见,同一个虚词,所表达的意义有时是不同的,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不同的虚词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如“以三保勇而多艺”(《冯婉贞》)中的“而”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的“以”字,意义相同,都是连接前后部分的连词。又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中的“何”,与“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中的“胡”字意义相同。

因此,对待虚词需要我们随时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个虚词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之处。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1.有的沿用下来。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今作“而且”“况且”讲。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中的“然后”,今天仍然作“然后”讲。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作发语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顿作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用法。

3.有的意义或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现在则与“但是”“可是”相照应,表示语意的转折。又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起提出结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现在则用于“因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结果的作用。

4.有的改用别的词代替。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改成“什么”;“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中的“乎”改成了“呢”;“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之战》)中的“兮”改成“啊”;“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改成了“唉”等等。

5.有的虚词从义训上转成别的词。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现在就用“却”了。又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中的“曾”,当“竞”讲,现在就用“竞”了。

四、特殊情况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注意:

1.兼词,它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含义。又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的“焉”相当于“于之”的含义。

2.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双音词,其古今意义不同。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以为”的含义是“以此作为”,是两个单音词,现在是表示主观认为的一个动词。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与妻书》)中的“以及”的含义是“由此推及到”,是两个单音词,现在是一个连词,相当于“和”的意思。

3.文言文中有虚词连用的情况,这连用的词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后一个。用在句首的,如“噫吁,危乎高哉”(《蜀道难》)这是三个叹词连用。用在句尾的,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三个语气词连用。

五、体会语气

对于文言虚词,如果我们能多读书,归纳出它的用法,并借助工具书,从上述几方面作些分析,就能基本上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也就能体会到它所表达的语气。体会虚词与句子语气的关系,有以下两点:

1.体会虚词本身所表示的语气。如“庶竭驽钝”(《出师表》)中的“庶”,表示希冀的语气。“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表示反诘的语气。“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中的“也”,表示判断的语气,等等。可见,关于这一点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2.注意全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其中的“乃(竟然)”字用在句中表示惊叹,作者强烈地反映出了一种“桃花源”般的仙境;而“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垓下之战》),项羽说这句话败局已定,他不甘心失败但又无可奈何,所以“也”的语气应是愤郁而悲凉。又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表达的是十分赞赏、肯定的思想感情,“者也”连用的语调应该是十分的肯定;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表达的是盼人警醒的心情,“哉”的语调应该是高扬的。由此可见,同一个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可以不同,这种差别只有根据语言环境去细心揣摩,才体会得出。体会虚词在语气上的作用,往往对文句的理解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阅读训练一】

石油

沈括

、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②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延:宋代、延路下属的延安府、州、坊州保安军、绥德军、银州。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沈括任延路经略使。②齐、鲁:今山东地区。

探究练习

1.下列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于水际 水际:水边

B.颇似淳漆 淳漆:清漆

C.松山大半皆童矣 童:儿童

D.旋卓穹庐学塞人 旋:很快、不久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

①试扫其煤以为墨。()

②遂大为之。()

③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

④自余始为之。()

3.请你补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成分。

①乃采入缶中。 ②试扫其煤以为墨。

③颇似淳漆。

4.填空。

古代对石油的称谓不一,如文中的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然而,“石油”最早是_______(谁)赋予的名称。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②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阅读训练二】

董遇谈“三余”勤读

陈寿

人有从学者①,遇②不肯教,而③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从学者云:“苦渴⑤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⑥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董遇传)

[注]①人有从学者: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②遇:指董遇,东汉人。③而:却。④见:同“现”,显露出来。⑤苦渴:苦于……。⑥时:此指一年四季。

探究练习

1.下列句子与“人有从学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村中少年好事者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环村居者皆猎户

2.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见”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才美不外见

C.我见相如必辱之D.冀君实或见恕也

3.下列句子与“冬者岁之余”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亚父者,范增也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刘备,天下枭雄

4.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与“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B.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C.云霞明灭或或睹D.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5.以下几种说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

②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

③阴雨是白天的多余时间。

④“岁之余”是最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放在“三余”首位。

⑤“夜者日之余”时间段相对较“岁之余”短,但积累起来也不少,所以排在“三余”第二位。

⑥“时之余”由于时间并不固定,所以排在“三余”最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讲练之虚词》

阅读训练一:

1.C(童:没有草木的山。) 2.①做②制造③是④利用3.①乃采(之)入缶中②试扫其煤以(之)为墨③(石油)颇似淳漆4.脂水;石漆、石脂水、猛火油;沈括5.①这种墨(石油)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②制造这种石墨的人,大概还不知道石炭烟的好处。

第2篇

最近,为了上好文言文单元,我特意在重温《现代汉语》一书时,做了一些笔记,现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英语里的时态,在汉语中用动词和虚词表示。

2.“是”的特殊现象:一般来说,“是”为表判断的动词,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副词。它在动词、形容词前应该重读,表示“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

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

3.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例如:可以学校,应该衣服,错。

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标准:

(1)先用副词“不”鉴定出名词和非名词:不能加“不”的是名词,例如“不书本”,“书本”为名词。

(2)再用能不能带宾语鉴定出动词:多数动词能带宾语,例如“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在这里是动词。

(3)然后用能不能加“很”鉴定出形容词:大部分动词(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除外)不可以加“很”,例如“很宣传”。

(4)不能加“很”,又不能带宾语的,可用副词“没有”鉴定:能受“没有”修饰的是动词,否则是形容词,例如“没有羡慕”、“没有雪白”,“羡慕”是动词,“雪白”是形容词。

(5)形容词和名词有时不好区分,但是,名词可以加“有”,如“有欲望”,形容词前不能加“有”。

5.部分副词有多样词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没”既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例如:他没(有)书。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时是副词,例如:他没来。脸没红。

(2)“白、怪、净、老”等词,有同音词现象,但不是兼类,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表示性质:白布、怪事、净水、老人;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表示方式、程度、范围或时间等:白跑一趟、怪好看的、身上净是泥巴、老没见他。

6.区分作为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凡是能做谓语、谓语中心,又能做定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

A、同志们[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一致”能做状语,这是形容词。我们可以这样举例论证:“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或者,“大家表示一致的意见。”)

B、对别人的意见不能[一概]否定。(“一概”是副词。)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区分“突然”(形容词)和“忽然”(副词)

第3篇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 “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 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

约数词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人民使用的语言,因此,作为现代人,学生很难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降低,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从而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有效教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都是枯燥和难懂的,因此,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就变差,学习效果变差,那么学生可能就没有动力去学习文言文了,如此循环下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只会越来越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要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就必须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恰当地引入一些文言文的笑话或是文言文的人生哲理,这样学生在听笑话或是学习人生哲理的时候,就会相应地想学习文言文。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说的笑话或是人生哲理,就会努力地去学习文言文,这样就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就会更加地容易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二、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提高,就好像建房子一样,必须打好地基才能开始建房子,学习文言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教师就应该从一字、一词、一句开始。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中各个字的理解,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理解。掌握好一句中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因为实词的意思可能就是这句话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将文言文中经常看到的实词向学生列举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加强对老师列举的实词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学生在不同的文言文片段中看到相同的实词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来理解它的意思,这样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文言文中的各个实词的词性可能不一样,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引”就是“举起”的意思,是一个动词,“目”的意思就是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是一个形容词。因此,学生在理解实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言文的语言环境。文言文中的虚词也很重要,虚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虚词没有实际的意思,它对整句话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虚词的理解对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虚词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虚词有“之、而、乎、乃、其、且”等等,高考要求的文言文虚词一共18个,学生应该加强对这些常见的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有四种,例如省略句。省略句可以省略主语、宾语,也可以省略谓语,具体情况学生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理解。被动句是文言文句式中比较难懂的句式,因为在被动句中,学生必须找出被动句式或是被动词。例如“……见……于”和“为……所……”就是被动句式,“于”和“为”表被动。而这些被动句式和被动词是需要学生在平常的文言文学习中积累的。只要学生能够弄懂和记忆好这些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文言文的学习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三、结合史实来教学

一般的文言文课文都是有历史背景的,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可以简单地跟学生介绍一下将要学习的文言文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篇文言文。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中,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荆轲和秦王的关系,还有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这篇课文了。学生在有相关史实知识的情况下来学习与该史实相关的文章,可以先大概地了解该篇文言文的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所知的史实来具体地学习该篇文言文。结合史实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实现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历史,增加知识。因此,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我国古人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董文汇.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2(05).

第5篇

一、题型和命题材料分析

1. 从题型来看,全国17套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都有选择题和文言语句的翻译。这与2013年的高考试题基本一致。其中选择题一般是2―3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或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信息归纳或文章内容的分析等;翻译题为2题。分值一般是:选择题6―9分,翻译题6―8分。另外,文言断句的考查和主观性的分析题呈增加的趋势,分值也有所提高。

2. 从命题材料来看,所选取的材料篇幅和去年相差不大,大部分都在500―800字之间。唯有重庆卷文言文材料最长,有878字;而湖南卷则最短,只有501字。从材料的出处看,相比去年,选材的范围扩大了,阅读的难度也相应加大了。另外,上海卷仍然与去年一样,是两篇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安徽卷也和去年一样,继续采用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题型不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辨析、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及文言语句的翻译;湖南卷则由去年的对比阅读,又回到了单篇阅读的形式。

3. 考查内容稳中有变,设题方式较为灵活。从今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看,大部分省市的考查内容基本保持稳定,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辨析、文言句子的断句、文章内容的归纳分析、信息筛选及文言语句的翻译等,但也有一小部分省市的试题出现了选词填空(广东卷、湖南卷)、主观简答题(四川卷、上海卷)等不同的考查形式和内容。

二、试题考查点分析

(一)理解词语

1. 关于文言实词词义的考查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既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和技巧。考查的实词除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需要重点掌握的120个实词外,还有在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实词。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如2014年江西卷: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 命:指责

B. 而仰望焉,而旋望焉 旋:回头

C. 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

D.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 志:记载

[答案] A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据形推义,依境推义,联想推义,语法推义,引申推义等。

2. 关于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对此考纲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1)“常见”一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一般情况下,近几年高考考查的虚词常见的有18个:何、乃、以、而、其、且、乎、焉、也、与、则、者、之、因、为、若、于、所。(2)“在文中的用法”,即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不能单纯记忆。但部分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由于对此把握不准,往往陷入解题的误区。如2014年浙江卷: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答案] C

(二)关于断句和翻译的考查

1. 文言断句

201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关于文言断句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选择题,如2014年新课标卷I: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答案] B

二是主观题,如2014年北京卷:

8.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答案]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解答这类试题,考生都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依据实词断句。也就是说,首先要能读懂全文,整体感知所点断文段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找出相关的名词和动词,先把能准确断开的句子断开。(2)依据虚词断句。虚词是文言文断句的主要标志。特别是在一些连词和语气词的前后,一般都是应该断句的。我们如果能准确地抓住这些虚词,了解其在句中的位置,断句就轻而易举了。(3)依据句式断句。文言句式一般可分为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宾语前置、状语或定语后置等。准确把握这些句式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断句。

2. 文言翻译

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1)“补”。省略的应用,使文言文语言简练,且文言文的省略是没有规律的。(2)“删”。就是删去原文中不必译出的字词和表语气、停顿及凑足音节的词语。(3)“调”。古汉语的句式、用法在翻译时,必须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4)“换”。文言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转换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置换词语的办法。(5)“留”。就是指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官名、器具名、朝代、国号、年号、字号等专有名词及沿用至今的成语、熟语等,可以照原文抄录。(6)“并”。即重复的内容适当合并,使之简明扼要。

(三)关于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这主要包括了筛选文章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及文章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内容。解答时,最主要的是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文本内容进行认真地理解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筛选、归纳和分析。

三、2015年备考方略

(一)立足课本,延伸课外

有的学生认为,既然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材料来自于课外,那就不必要去复习课本了,从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上面。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因为虽然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来源于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比如实词、虚词、断句、翻译等都源自于课内。历年来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的设置,几乎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立足于课本,并适当向课外延伸,这样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解答时也才会游刃有余。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自古以来,就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我们只有对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才能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佳途径。诵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节奏和断句。

第6篇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备考策略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由以往的5分增加到8分甚至10分。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纵观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我们还是能找到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命题人在题型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用意(即设置了得分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翻译时就能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呢?

一、析词义

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往往在一些重点字词上设置障碍。所谓重点字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主要是重点实词。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句子中重点字词是翻译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得分点。重点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语法特点、上下语境仔细推敲,因为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然而它“在文中的含义”即在特定的语境里,其含义却是唯一的。一个词一旦进入了这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因此我们要在重点字词上多下工夫,多用心分析,翻译时就能更游刃有余。

二、悟文意

我们知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因此,阅读翻译文言文词、句,就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先读懂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并悟出词句的具体意思。

从宏观上,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敲判定悟出要求翻译的句子的整体意义,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要求来翻译。从微观上,要在服从整句大意的基础上,能正确利用相关的文言知识,如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格、文言中一些特殊的表达现象等来灵活地翻译指定的句子。即从总体上把握这句文言句子的意思,能将文言句子尽量按照原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让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着落,译文在原文字字有根据。

三、看词性

高考翻译题常以“词类活用”为考查对象。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中的实词在固定用法之外,常常还有临时活用的情况。同样一个词,所属词类不同,理解则有别。翻译句子时,要注意看有否词性活用的词,如果有,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即按“主+状+谓+定+宾”(倒装句除外)的顺序排列,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我们翻译活用的词时,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四、辨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直是文言文阅读翻译题考查的重点。从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看,难点在于辨析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重点在于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从意义上看,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表示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如介词)。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因为虚词是句子构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在翻译时,关系搞错,翻译也就失真了。

五、观句式

文言文句式属高考考查的范围。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这些句式一般来说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充任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之前;二是疑问代词充任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省略句,翻译时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

第7篇

一、要了解文言文阅读选文与命题特点

第一,选材范围较广,选文内容丰富。选文大都体现“浅易”的特点,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选文类型以史传文章为主,兼顾其他体裁。打破史传类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风格多样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套试题的选材十分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以2013年为例,江苏卷的李丰为官不贪财,辽宁卷的王尧臣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接济他人,全国课标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阅读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试题选文的阅读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长的是2011年山东卷,选文节选自《管子》的“桓公问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选文为郑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断句的第9小题材料另选,四个选项共计196字。

第三,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三年来,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在19至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部分试题考查文言断句,定位为“赏析”的鉴赏分析题也在个别试卷中开始出现。部分省试题还涉及《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

二、要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其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答题时要将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加以推断。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敲。两者合一,则可迎刃而解。复习策略上,许多教师把力气花在早年《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上。通过对考卷分析,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全国各套试题中覆盖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试题中,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2个,在120个实词范围内的只有“疾、恨、谢、属、知、假、度、及、质、堪”10个;2012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度、就、举、鄙、善、易、假、胜、绝、卒、固、坐”12个;2011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归、顾、易、当、修、徐、病、劝、从”9个。考生如果只盯住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显然是不够用的。

三、要区别对待18个文言虚词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对常见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则”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与、者”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与”4个虚词没有考查。据此统计,我们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进一步分类,以便在复习指导中有所侧重: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为、其、于;

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且、所、则、因;

少考三级文言虚词:若、也、何、乎、者、与、焉。

文言虚词试题中,命题涉及课内语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每年都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十几篇文章。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作为考点。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东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时考查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据此,我们提出文言虚词复习策略――回归课本: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这10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要抓牢夯实:《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仅文言虚词复习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要重视文言翻译考“点”覆盖面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在文言文阅读考查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分值逐渐增加的环境下,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文言翻译来体现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语文翻译题中,包含了多种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举例如下: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监”通“鉴”,引申为“教训”。)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词作动词,“居住”。)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强化得分“点”的意识,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五、要强化信息筛选和文意分析能力

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013年全国大纲卷要求考生筛选“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筛选“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2013年江苏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信息。命题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会失分。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读懂全文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方式基本稳定。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二是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三要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

六、要关注部分试卷中的特色新题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稳定,少数试题在命题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关注。2011年湖南卷第8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命题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言文阅读主观题逐渐增加的趋势下,这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2011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苏轼《稼说送张琥》)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求考生分析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013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观题有明显的增加。北京卷第10题:“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准确解答本题,一要结合文本,审清要求;二要议析结合,自圆其说。四川卷第11题:“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命题一改往年传统,把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传主金履祥的为学与为人,不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连续三年将“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赏析”的层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二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试卷考查文言断句,或者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或者另选一个精短语段进行断句。湖南卷2012年第9题设题如下: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第8篇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归纳起来,文言文阅读分理解和分析综合两大部分。理解部分分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等。现代文阅读包括单项考点综述、考点分块训练等。单项考点包括单项理解与综合分析部分;而分块训练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等。

关键词:文言文 现代文 阅读复习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归纳起来,文言文阅读分理解和分析综合两大部分。理解部分分: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等。现代文阅读包括单项考点综述、考点分块训练等。单项考点包括单项理解与综合分析部分;而分块训练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等。

一、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策略

文言文阅读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这也正是历年必考的重点所在。虽考查的都是实词,但要确切地框定常见实词的数量及其意向的范围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完全采用逐词逐义的识记方法,显然与考查能力的要求相悖。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实词词义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中间,注意优先分析词性、注意相关动词的前后搭配至关重要。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实词有“显”与“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中的翻译判别中,只要能理解原句中的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辨别出译句的正误。对常见的文言实词,不必界定得那么明晰,只要能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归出大类,坚持以“词类”来统领“字词”,然后再抓住词性特点来分析词义或用法即可。“多义词”的意义分析判断一直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考察的重中之重。因为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常常会令动态各式各样,所以这类动词往往不能用联词法来译解,而只能把原动词及其义项连带前主后宾一并分析并经演绎方知其义项的正误。

文言虚词数量较少,但其用法却复杂得多。复习文言虚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联系语境;二要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使用是虚仪还是实义,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三要注意一些特别虚词的用法,如兼词现象、虚词中的单音与复音的问题、识别虚词的习惯用法等。在“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复习中,应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真正的意思,确认重点语句的句意并进行正确、通畅的翻译。“理解文句”考查点有二:一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一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读通、读懂,能概括文中的含义;二是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点要求在文言翻译中坚持“信、达、雅”的三个标准,进行直译和意译。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的大意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所以现代文阅读测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检查考生现代文阅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就是测试语句是不是理解,文意有没有把握,文章会不会分析,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不能评价、鉴赏。其复习策略有理解文章、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三个方面。所谓理解就是: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2.根据语境揣摩词派生出来的新义,分析词语所隐含的内容;3.准确指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或指出某词语所指的对象和范围;4.弄懂语境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5.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这五个方面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分析综合: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可以是知识、消息,也可以是标题、注释中提供的有关内容,但一般均以语词、数据、句子和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分析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和思维。鉴赏评析: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思维。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表达方式角度、从选材剪裁角度、从表现手法角度、从结构安排角度等进行分析。对于现代社科文阅读的复习则要把握旨意,炯射全篇;抓住关键,提要钓沉;注意效果,咀嚼效果。对于文学作品的复习则要:抓住景与情的联系、思想与格调的联系、内容与技巧的联系。对于自然科学类现代文的阅读则要注重通读、筛选、比较、排除等。对于社会科学类现代文的阅读则要让学生掌握有关议论文标题的知识、有关议论文结构的知识、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等。对于文学作品类现代文阅读则要做好对作品内容的分析评价、对作品语言技巧的鉴赏等。

参考文献

1.《语文读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考试说明》.百色市教科所。转贴于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朗读训练;提问

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高考中的比分也比较大,学习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难点,因此,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改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关键,是教学的立足点。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最好方法。熟读或背诵课文,当试题或课外阅读中出现一些实词解释,就能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就能提高阅读能力,诵读和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针对文本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在引导学生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点拨,疏通文章大意,既解决学生在字词句上遗留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用大问题统领全文,也是教师在引领学生疏通文章的过程,以问题疏通课文的方式,比单纯地逐句逐段地疏通要有效得多,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将各册课文中出现的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所在的句子挑出来,再选择一些简短而典型的例句来记忆背诵,使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需要一定的语感和材料积累,为学生提供掌握文言知识的感性材料。这个工作,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改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不断创新,激活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文言虚词;高中语文;授人以渔;知识迁移

概括地说,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助词、连词等等,它们在文言句式中各司其职,只要我们教法得当,就会让学生轻松掌握各种文言虚词的作用、意义和用法。这里就从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句中求意法

虚词虽然没有实意,但是没有虚词就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反过来结合句子理解虚词才是正道。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文,读多了就产生了语感,就能站在句式的高度来推定虚词的意思。比如,大家都看过古装剧,可能比较熟悉“何罪之有”这个句子,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很容易理解“之”在这里代表倒装(状语前置)。

2.根据上文推定。例如,《孔雀东南飞》里面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学生根据阿母说话的意思是“千万不要为一个女人去死,你们贵贱不同哪里算薄情呢”,就可以判断“何”的用法是“怎么”这个义项。可见,句中求意法是照顾大局的最基本的虚词学习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能断章取义,那样肯定理解有失偏颇。

二、从固定格式推定

虚词和实词既然各司其职,那么虚词当然有虚词的固定位置,虚词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对虚词在固定位置中发挥的作用了然于胸,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建模思想。例如:

1.虚词放在动词前后表被动句式:“鲁隐公慈而杀于弟”中的“于”;在谓语动词前加“见”表被动:“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中的“见”;“为+实施者”表被动:“止,且为三军获”。

2.虚词表示倒装句:如“何陋之有”“何罪之有”表示状语前置,“唯利是图”的是表宾语前置等。另外,还有“是以”为“以是”表示的倒装,翻译成“因为这”也是一个固定格式。虚词的固定格式需要我们认真总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虚词在语法中比实词灵活,它能在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虚词的灵活,才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虚词进行总结,完成知识建模,全面掌握千变万化的虚词功能。

三、总结加上练习

文言虚词教学可以采用总结虚词用法,然后进行训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积累知识量较少的情况来看,教师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虚词进行用法总结,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同时,在总结之后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虚词的用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例如,较为常用的虚词“之”在文言文课外之中经常出现,教师可以针对“之”进行虚词用法总结。

1.用作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2.用作助词。相当于“的”或者是不存在意义。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然后组织练习题目: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是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总结知识点”逐步养成不断积累、不断运用的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文言虚词教学的心得体会。总而言之,文言文虚词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是教师要利用这些学习方式做好教法的转变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原因分析 

归根结底,导致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不能满足课标及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言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但是,这些内容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学习的重点。这就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逐渐出现“断层”现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初高中文言文教材编排不合理 

从目前学校运用比较多的高中语文教材来看,高中文言文篇幅较初中来说长很多,解读难度较大,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另外,从选文文体看,初中教材以记叙文文体为主,内容大多是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俩小儿辩日》《桃花源记》等。而到了高中,选文大多以抒情类散文为主,而且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包含丰富的思想蕴含,如《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理解鉴赏这些文言文,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积淀和素养,而绝大部分高中生是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及水平的。 

2.初高中文言文缺乏基础性及先导性 

初中教学只要求读懂浅易文言文,淡化语法教学,考查时也几乎没有专门的语法题,即使有语法现象,也是隐藏在翻译句子中,评价时不做突出要求,学生更是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而高中阶段需要掌握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用法及其意义,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就是字词和语法,进入高中不仅需要背诵较之初中篇幅更长的文言文,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再加上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匮乏,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法适应。 

3.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缺乏导向性 

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教学及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及方法是考试。中高考试卷对实际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然而中高考命题缺乏联系,导向性不明显。这也是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初中中考文言文命题文本多选自教材,即使有课外内容,选段也十分简单。这样的命题规律,让多数师生学习文言文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到了高中阶段文言文考题全部选自课外文本,根据课标的要求,难度一下提升,这让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初中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改进对策分析 

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接受效果,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和疏离感,无形中也使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迷失了方向。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初高中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1.渗透文言文语法意识及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语法知识非常薄弱,甚至有些学生连实词与虚词都分不清楚。高中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有一定掌握。为了摆脱学生能从初中文言文的“毫无认知”状态,就应该在高中文言文单元开始之前就给学生补充词性及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知识。这样的衔接教学可以为学生进行系统的高中文言文学习作很好的铺垫。同时,作为教师要有长远的育人观,不能急功近利,即便文言文中的语法、句法等知识在初中阶段不考查,但是也要加强对文言字词及文言句法的重视。 

2.改进文言文学习方法及手段 

初中文言文更多是死记硬背,而到了高中要在背诵的基础上,更系统化,不仅了解还要学会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等。在日常学习中要对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按照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类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让已学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文言文知识点进行衔接。比如初中《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这一典型的宾语前置,与高中《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3.把握文言文课程梯度及关联度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学习模式中,前后缺乏一种阶梯式的深入,初中语法知识应该为高中语法知识的基础,在整个文言文语法知识教学中起到先导作用,然而初中文言文语法知识讲解时没能做好这一点,使得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缺乏理性的知识基础。高中文言文主要以论述文,散文为主,这些文章从理解和情感内容上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而且作品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说教意味较浓,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深邃的思想观念与当代社会有较大的差距,没有一定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的高中生很容易“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课前,让学生针对知识点先进行自学,课中,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工作。让学生自己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和整理。 

第12篇

关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考试说明》曾列了五条标准: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常用词和次常用词;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词语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第三,从文章的体裁来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及一般说理文;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综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所选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可概括出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考生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首先要对文言文段落进行整体阅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主要的人物及其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的是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方法:

一、古今对话,辨别是非。

古今汉语之间虽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之间毕竟渊源颇深。这主要体现在不少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至今沿用,有些文言词语虽然在意义上与现代汉语相差很大,但在语法上却与现代汉语保持着相近的功能。这种区别与联系可以引导我们通过以今溯古的形式去思考文言文,求得解题的玄机。

二、追根溯源,破解谜底。

文言文阅读题的错误题干往往具有很大迷惑性,容易使人望文生义或曲解词义。因此,在答题时,我们一定要把题干还原到原文中,从“源头”找答案。

三、识破机关,排除干扰。

有些题目,出题者故意在句子或词语有多种理解的地方设置干扰,这往往是题目的机关所在,我们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善于联系,启发思维。

文言文阅读题关键词语的设置往往是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最常用的实词、虚词,而且大多数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善于联系课文,从学过的内容中使自己得到启发,从而找到答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