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人与海鸥课文

老人与海鸥课文

时间:2023-05-29 17:4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人与海鸥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人与海鸥课文

第1篇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这场面太美了。

师:(惊奇地)场面美?

生:(大声地)是意想不到的壮观。

生:是不可思议的。

师:真是会读书呀!

【反思】浓浓的情感是靠文字来传递的。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整体通读课文,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老人海鸥之间浓浓的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面对这美丽、壮观而又震撼人心的情感,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点化,让品悟中的生命更美丽呢?以上案例,引发了我的几点感悟。

一、品析词句,体验亲情背后的感动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情感、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情感、从课外拓展中升华情感皆是紧扣文本展开,围绕情感教学展开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如:“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理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人离别的悲痛。有的学生说:“奶奶去世的时候,亲人们就是像海鸥那样站成两行为奶奶送行的。”我立刻追问:“能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吗?”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此刻在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葬礼的情景。“我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她最疼我、爱我,想到她从此再也不会和我玩了,我再也不会拥有她的爱的时候……”她哽咽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同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之中。让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读一读这段话,让学生用心灵诵读,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在研读老人爱海鸥的段落时,我让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动作的词语“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学生找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后,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个“为什么”,以促进学生对词语所表达情感的深入理解,更让学生通过词语体会老人对待海鸥如同父母对待儿女的爱。

二、品读想象,体悟深情背后的震撼

在本课中我抓住了文中“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从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通过仔细的阅读和筛选,着重强调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感受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感情的深刻。仅仅通过句段字面了解老人喂海鸥的细心和通过想象感受老人喂海鸥不容易还不够,要让文字触动学生的心弦,从内心真实地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感情。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课件出示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Flash画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我们都知道,情感不是一种涂抹在作品表层上的附属品,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的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于是抓住重点段落,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三、品感悟情,体味生命背后的美丽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悟情的目的。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教学这部分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回忆并再现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那浓浓的深情再次唤醒学生的情感,然后以“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海鸥,会连声呼唤什么?海鸥们肃立不动,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用‘扑’而不是用‘飞’?”等移情体验的方法来体会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得具体生动的,把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的深情交融在一起,情感在感人和不可思议中升华。学生在感悟、体验和交流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在“万物皆有感知爱的灵性”上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体悟到生命背后的美丽,以达到人文情合三为一的境界。

第2篇

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完全沉浸在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故事中……

其中海鸥深厚的情意在我的脑海中留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去世以后,海鸥们围着他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从中可以看出海鸥是多么怀念老人啊……

虽然我并没有看到这一感人的情景,但作者把它描述地非常细致,生动,让人觉得就在眼前,不禁泪如雨下。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87―01

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已经有了一个共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才华、艺术和修养展示,而生本教育行为的本质正是推进、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学,而前置性作业无疑能更好地促进生本教育。本文将着重谈谈前置性作业在生本教育中的教学实践。

一、在前置性作业引领下,学生渐掌课堂主动权

前置性作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他们提前进入预习预学阶段,为后面的学习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设计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时,注重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规划。经过三次课堂实践的不断探索,反复修改,在前置性作业的引领下,课堂的主动权正慢慢由学生掌握。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第一次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中,笔者首先设计了熟悉生字、理解个别词语意思的板块;为了更好地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笔者还设计了查找海鸥资料这一学习活动,为学生深入感悟老人爱海鸥做了铺垫。但课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首先,笔者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使得在理解课文重点句段时,忍不住又回归到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中,让课堂中少了一丝生气。其次,在这份前置性作业中,生字词学习占的比重略多,其实高年龄段学生对生字词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也有了把握。

于是,笔者马上做了相应的改动,在前置性作业中,将生字聚焦为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删去了原有的“词语理解”这一板块,将重点放在初读感知上,预习时厘清课文围绕主题写了哪几件事,并关注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进行初步体会。

第二次试教后,笔者和其他听课教师及时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对六年级的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在前置性作业中可不涉及,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教,于是果断删减了这一个板块。在第三次教学实践中,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明确了:阅读、思考、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样课堂学习才能更高效。

二、三次教学实践改革,课堂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三次前置性作业布置并结合课堂教学后,笔者得出了结论:学生要有更高的概括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行。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品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通过此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与文中人物对话。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对课文结构进行把握。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后梳理出:课文围绕“老人与海鸥”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情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并不统一,但有了第二个问题的引领,学生对于课文结构的划分水到渠成。由于从三年级起开始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对高年级学生应提更高的要求,笔者设计了“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任务,还要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既通过初读感知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在第三次教学实践的课堂中,学生抓住老人外貌描写中的三个“褪色”,结合课外海鸥、老人的了解,体会到这位简朴至极的老人对海鸥无私的付出。最后,学生说出了本节课的收获,他们或为老人的无私付出而感动,或学会了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课文,或学会了结合题目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第4篇

一、课文教学价值的三个维度

如何判断课文的教学价值?综合叶老和朱老对教材价值的论述,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表述,笔者认为,课文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思考:知识、方法、思维。

知识是指课文中外显的、课标规定的基本语文知识,课文承载的是须要掌握的陌生知识。如课文规定的必须掌握的生字词、句式、修辞、基本的语言积累等。方法,是指课文蕴含着结构方法、行文方法、观察方法、叙事方法、说理方法、言语方法、逻辑方法等。思维,是指课文隐藏着的作者思考、表达的角度,推理、推论的逻辑、观点等。

随着年段的不同,课文的教学价值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低年段侧重于外显的知识,高年段侧重于方法和思维。如果是高中阶段,则应借助课文,着重于培养学生思维。张志公先生曾提出“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如果不仅如此,他还能在已知的知识、规律的基础上,大胆的有根据地提出未知的东西,把它交付检验、证实或修改,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这就是创造力,即思维的突破性。”欧美学者一直将批判思维作为创新精神来看待,他们主张: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二、课文教学价值的原则

1.学段原则

探寻课文的教学价值,不能脱离学段要求,揠苗难以助长,就低则学无所得。如人教版2年级《清澈的湖水》,除了生字词这些知识价值外,还有什么价值。课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可以作为训练学生方法、思维的核心价值,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比喻句练习说话,集语言、方法、思维于一体,有机糅合,综合训练。

可以抓住“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一句,让学生认识、辨别比喻句中“正要”、“欲”的意思,抓住“正要跳起”与“青蛙”、“展翅欲飞”与“雄鹰”的相似与关联,让学生仿照例子造句。在仿照课文例句的基础上,扩大了句子容量,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不是简单机械的接受、模仿,而是借助课文“例子”,掌握比喻句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模仿到创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体原则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文体规范是一种带有共性的语言规则”,小说重在情节的叙事、人物的塑造、悬念的设置、环境的设计等;散文重于作者独特情感的抒发和独特语言的运用;论说则重在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先生1992年为怀念叶圣陶老先生而写的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家肖复兴对叶老的感激与敬仰之情。文章选入教材虽经修改,但作者强烈的情感不变。教学时应紧扣散文抒发作家独特的个性情感来品悟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材料抒义的。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了散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花大量的时间纠结于学习研究叶老先生如何运用修改符号为肖复兴修改习作,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修改的方法,显然这是有失偏颇的。

3.思维原则

满足于掌握知识是基本的学习,善于学习者总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辨别学习材料的真伪,思考作者的思维逻辑,提出自己的见解。探寻课文的教学价值,应重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培养思辨能力上。

如人教版6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课文浅显易懂,情感真挚。海鸥在老人遗像上空盘旋不忍离去的情景尤为令人动容。如果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只是引导探究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不能达到6年级学生应有的思维训练效果。老人为什么要“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喂养海鸥?老人为什么要坚持十几年喂海鸥,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愫?课文并没有介绍。如果只是根据教参给予的解释,那是粗浅而空泛的。教师若能提出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邓启耀的原文《访灵札记》,学生对老人与海鸥则会有另一番思考,学生的思维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更广阔、更深邃的境地。

第5篇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在导入课文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课导入语非常关键,一堂课如果导入语导得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地进入语文课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一堂课如果有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即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就能把学生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调动起积极性,激发起兴趣,可以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以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爱,我们也给予过别人爱。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人让座,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热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那么爱还可以怎么表达呢?学生随机想到可以用“掌声”来表达,这样就揭示了课题――《掌声》,很自然地走进文本,激发了学生想了解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的心情怎样?使学生能从老师的谈话中懂得在中生活,主动去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在朗读课文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在朗读中巧妙地渗透德育。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以读为本,悟情明理。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入情地读,能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体验的指导,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詹天佑》这课时,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有关帝国主义者对修筑京张铁路阻挠、要挟、嘲笑的语句,读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慨;读“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消息一传来,……可争了一口气”时,要读出扬眉吐气的兴奋之情,并把对詹天佑的敬仰和殷切期望之情表达出来。再如,读第4段时,读出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毅然接受任务,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决心。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修筑的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但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课时,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真挚的情感,我充分引导学生细细地朗读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娴熟,海鸥与老人之间又是那么默契,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老人给海鸥起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聊天;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从中感悟到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是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当老人的遗像安放在海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情义,重点抓住课文第15―17段中描写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到海鸥们舍不得离开老人,由此让学生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懂得了人和动物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三、在拓展延伸中的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是为了学习内容、感悟体验、净化心灵,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因此,拓展延伸是德育渗透极其重要的环节,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拓展延伸就会显得无比重要。

例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浏览了德国奇丽的风景,了解了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后,你想说些什么?生:我想赞美德国。景色真美呀!真想到德国旅游。生:德国人纯洁、善良,我要向他们学习。生:我喜欢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以后希望怎样做到“我为人人”?让学生懂得了为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

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先链后学;先学后链;学链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1001

“阅读链接”和“资料袋”是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安排在部分课文之后,既是课文的延伸,又是语文材料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拓展阅读的资源,也是一种学习提示和学习引导。实践得知,“阅读链接”和“资料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链接好阅读信息源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先链后学,铺路修桥

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先链接相关阅读的信息源,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学习《生命生命》一课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本不理解生命的含义是什么。基于此,教师先链接有关杏林子的相关信息源:“杏林子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出生,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人。她七岁离开故乡到台湾居住,2003年2月8日凌晨于台湾逝世。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这就是杏林子,一个用爱唱响生命之歌的作家,一个传递爱的使者。杏林子从12岁时就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不能行动,写作时,要弯着腰、弓着背,比正常人辛苦数倍。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她却以遭受肉体的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生命的热爱。杏林子的创作多达百万字,先后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记》《重入红尘》《行到水穷处》《感谢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现代寓言》《生之颂》《心灵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生命之歌》《身边的爱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还有图画书《好小子,乔比》,叙述了一只名叫乔比的猫咪离家出走的故事。她共有60多部作品。”同时,教师应利用多媒w展示杏林子身体状况的图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了解了杏林子生平的相关信息,还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突破“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这一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材料的链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而教师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使用阅读材料,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先学后链,开渠引水

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通俗易懂,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然而,单从文字的推敲、揣摩是不能发现的,这就需要教师链接相关的阅读信息源,帮助学生去理解、体会和感悟。

例如,在《老人与海鸥》一文中,作者用一个自然段的篇幅对老人的外貌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通过学习之后,学生从“衣服褪了色”“蓝布包褪了色”“装鸟食的大塑料袋褪了色”等语句了解到这位老人家境贫寒。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相机链接阅读材料:“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天天徒步二十余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而四元五毛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阅读完这些材料后,学生才明白老人舍不得吃和穿,不浪费一分钱坐公交车,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而是将大部分工资购买海鸥最喜欢吃的食物。老人视海鸥为儿女,足以表达出了老人对海鸥的关爱之情。这样的信息链接,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尴尬局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借助课外阅读资源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收到开渠引水的教学效果。

三、学链并举,重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为了有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有效链接课内外知识,重组整合信息,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关于“烟熏火燎”的环境、“镭”的相关知识,大多数学生不理解,也体会不到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链接镭的作用以及居里夫人病重需要拿镭治疗时居然得不到的介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高尚品质。

第7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语文教学;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保护法;德育渗透;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

一、课文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要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如在教学五年级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时,文中讲述了四件事,其中“雪地捕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由于捕鸟和保护鸟类是一对矛盾。因此,我特地设计了两个问题:1.假如说现在下雪了,你会去捕鸟吗?2.如果捕到鸟,你打算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讨论,有一位同学说:“我不会去捕鸟,因为下雪了,小鸟没吃的了,已经很可怜了。我们还要趁人之危捕捉它,这太不公平了。如果小鸟会说话,它一定会骂人类太卑鄙了。”另外一个同学却说:“我会试一试,但我只是学着闰土去做一做,我并不会伤害鸟儿。如果捕到了小鸟,我一定会请它饱餐一顿,再让它回到大自然去。”同学们各抒己见,说法不一,但不管是否会捕鸟,他们都意识到了:不能伤害鸟类!

与捕鸟相反,五年级下册课文《老人与海鸥》中,海鸥老人吴庆恒关爱海鸥的故事让人动容。吴庆恒老人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独脚”,有“老沙”。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红嘴鸥和谐共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市民学习。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与捕鸟行为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爱鸟要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的爱心。并且给学生普及爱鸟知识,让学生知道很多野生动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伤害野生动物的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课文里的森林保护法

《青山不老》一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教学中,让学生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态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座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这个院子所处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通过老师的引领,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

和造林相反,《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因毁林而毁了整个村庄。课文讲的是,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的土地不断扩大。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教学时,让学生讨论:小村庄的村民做错了什么?由此,让学生懂得,乱砍滥伐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小村庄的人们就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另外,还告诉学生毁林的危害性,国家严禁砍伐树木,私自砍伐树木是违法的。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懂得了法律知识。

三、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对策

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进行表达、阅读和思考,要想达到这个效果,课堂中教师理答的行为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理答能够使教师和小学生顺利地进行互动交流,增进情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在理答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中,教师理答行为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大家进行思考和改善。接下来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1小学语文教学时课堂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理答行为不重视:教师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对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充分的预设,同时对理答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采用,忽略了对学生课堂回答时出现的情况的思考和准备,造成“无效问答”,或者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略的描述和评价,并没有将理答行为起到的作用发挥出来。另外,尽管小学语文教师是认同课堂理答行为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研究,依然对理答行为的定义、原则、效果等问题了解的不透彻,在教学时指向不明确、理答行为模糊。

1.2教师课堂理答形式单一、过于简单:很多教师知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和评价,但是多数仍处于最基础的层面,即: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重复或简单的回应。比如:学生顺利的回答出了教师的提问,教师就会说“很好、回答得不错、你真棒”等极为简单的鼓励话语;有时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不知道如何深入评价和引导,就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复叙述,虽然是对学生回答的认可,但是却是无效回答,影响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超出教师预设的回答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就会回避理答、简单回应,说一些“这样不对、你再想想、还有其他答案么”这类的话,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明确地指导。

1.3教师的理答行为没有针对性:一堂好的语文课,除了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外,更应该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使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对、为什么好、哪里又回答的不足、如何改进。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反馈。比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很多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读得好的,就点评为“很好”,读得不好的就说“你没有把感情读出来、读得不够好,下次继续努力”等,没有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读得好的学生不知道哪里好,下次读其他文章时不知道怎么读是对的;读得不好的学生不知道错在哪,仍旧一头雾水,无法提高。其实教师已经创设出了桂林山水朗读的氛围和情景,只要对学生的点评更进一步,学生就会顺利地体会到应该用什么情绪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可就是因为教师的理答行为出现偏差,导致之前的准备全都前功尽弃。

2小学语文教学时正确进行理答的策略

2.1对课堂理答进行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制的,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的每一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包括理答环节。虽然课堂理答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根据情况作出随机应变的正确反应,但是依然可以进行适当的准备,将理答行为划入一个可控的范围。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有效问题,针对重难点部分做针对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另外,除了备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水平、能力的问题,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进行预设。比如:在教《老人与海鸥》这一课时,很多教师都会问这节课讲了什么,学生也都知道是讲的老人与海鸥的故事,但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预设到,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会忽略老人和海鸥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所以就应该在提问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请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时间,划分出老人与海鸥之间都有什么故事”,这样的问题更加深入,也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思考、回答问题应从什么角度回答。所以说,只有准备得越充分,才能使理答效果更好。

2.2采取相应的技巧,使理答内容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最基础的鼓励话语之上进行延伸,根据理答的原则和技巧使理答行为更丰满、具体。比如:当教师的问题高于学生的回答能力时,不要人为的忽略或转移,而是应该根据情况将问题逐步分解,由易到难进行引导性提问,使学生最终能够理解;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指正,并选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而不是继续追问回答错误的学生,使其紧张、尴尬;对于学生犹豫不决的回答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采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理答行为,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应该注重理答行为的研究和思考,使其帮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成果。

作者:陈玉兰 单位: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方式,互动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单方向的教学传授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具主动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建立良性沟通,以此来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师生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观点,关心学生,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后,会对教师教学的学科感兴趣,从而把对教师的喜欢转化成对语文学科的喜欢。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在课堂上能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地交流,课堂氛围处于平等和谐的状态,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积极地运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更深入地探究知识,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发展。

2激发疑点,强化互动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其中,预习、阅读作为知识的原始积累,同时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但是,发现问题则是知识的外显。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会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效果。例如,在分析《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时,先播放背景音乐、海鸥飞旋的视频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心情得以放松,接着,再启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情感去诠释“老人”对“海鸥”的情怀,再去揣测“老人”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比如,“老人为什么这样爱海鸥呢,原因是什么呢?”为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挖掘关于吴庆恒老人的生平轶事、人生经历。进一步提出“人与动物之间可以产生亲人般的情感吗?”当问题提出后,指导学生反复研讨课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的动作、神态等寻找相关的答案。在反复质疑中拓展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表演,展开互动教学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堂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增强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其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立为互动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表演互动是结合文章里的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课文里的情境再现出来。在实际表演中,能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互动对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条件,便于学生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表演互动也能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整首歌描述的景象,跟着音乐一起演唱,接着,再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就学生自己的想象展开讨论,也可以借助一定的道具,将文章描述的整个画面通过表演形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也会由于急于想学习唱歌、表演,必定会努力了解整首歌所表现的场景,这时候,他们也就会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情境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表演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死气沉沉”的局面,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4通过疑问,增加交流互动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产生新的疑问,教师在实际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也必定会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互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问题是、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利用疑问与学生展开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讲解《我的影子》一文时,文章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光学知识,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这一问题不能有效理解,有的学生则会问:我为什么有影子呢?有的学生则会问:影子到底有多大,别人踩了我的影子我还能动吗?面对学生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感受一下对影子的感觉。孩子们在阳光下看着影子,争相说着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再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太阳在我们的上面,影子在哪里呢?”、“太阳在左边,影子又会在哪里呢?”“当我们在树荫下时,影子又会出现在哪里呢”等问题,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在疑问中学到了知识,这种带着疑问式的互动交流方式也较好地展现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语文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总之,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当课堂的生命活力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课堂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与魅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灌溉、融合,创设更多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生命的知识,进而主动学习,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作者:王雪静 单位: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镇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焕宁.吴永力.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第10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涵时,应优化阅读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深入文本,以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式,品读、体验和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对文本形成个性解读,发展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实践能力。

一、紧扣词句研读,深化阅读感悟

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层次性,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从文本的重点词句入手,紧扣文本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味、揣摩,准确抓住文本意、作者情,感悟文本作者寄予文本中的深刻内涵以及情感,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思想,揣摩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识记、理解、积累并运用词句的能力,探索文本的意蕴和真谛,捕捉文本的中心内涵,品味和感悟文本精细而真切的美感,使学生对文本内涵形成个性见解。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研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后。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再认真体会一下,这段中哪些词句表现了各家各户窗台上奇丽的景色?

生1:文中的“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句话突出了花儿既多又美。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

生2:花团锦簇是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生3:姹紫嫣红指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师:你从这两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生4: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颜色鲜艳,姿态万千,美丽极了!

生5:我从这两个词语体会到,在这些奇特的房子窗台上的花已连成一串,仿佛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给逛街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师:哪些句子还能让你印象深刻?

生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这一种境界是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生2:句中“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具体是指这一种境界让人感受深刻,值得人们学习。

生4:每一个人要先做到心中有他人,为别人尽社会义务,才能实现人人为我的结果。

师:文中讲述德国人养花让给别人看的,又看别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实例?

……

学生在研读、品味文本词句的过程中,个性化地理解了文本的深刻内涵,触摸了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二、立足语言训练,发展个性阅读

阅读课堂活动过程既是品读、体验、感悟文本内涵的过程,也是语言和阅读思维训练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巧妙地设计与文本内涵紧密相关的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通过品味文本内容,并能在语境中思考、讨论文本的表达方法,通过仿造、仿写等语言训练方式,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入体会了文本的语言精妙之处,使学生丰富、积累和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掌握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深化和发展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内涵。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一文时,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基本内容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填空练习题:

猫的____实在有些______。说它______吧,它______有时候______。它会______,成天睡大觉, ______,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______,就会______,______谁怎么______,它也不肯回来。说它______吧,______是呀,______怎么会______ 呢?可是,它______,又______。它______,一连就是几个钟头,______把老鼠等出来______!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经过评议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填的词句加以品悟,学生体味出“古怪”一词,它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等性格特点集中概括了出来;从“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以及“任凭谁”“的确”“非……不可”“比谁都”“无论谁”“什么都”等词语,感悟出这些表明极端的词语体现了猫的“古怪”性格特点,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接着,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屏息凝视”、“非……不可”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通过在语境中研悟后,学生认为“屏息凝视”是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表现了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十分尽职;认为“非……不可”一词写出了猫要与老鼠比决心和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别运用这两个词语各仿写一句话,描绘出自己在生活实际中看到、听到或遇到的尽职尽责的优秀人物,把这些人物的尽职尽责精神表达出来,仿写后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学生通过阅读课堂语言训练,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见解,锤炼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利用阅读实践,拓宽阅读思维

教师应善于开展阅读实践活动,通过对文本的空白处、插图进行补白;对文本内涵进行角色演绎活动,让学生体验文本的人物个性,丰润人物个性特点,使文本更加形象、生动,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走进、深入文本,对文本知识加以拓展、补充,丰富文本的内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中,使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广阔时空里自主地丰富人生经验,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自主地用身心去体验、感悟文本的内涵,以心灵去诠释文本,创造文本,发展个性化阅读思维。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小学语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提问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需要掌握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一、结合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去提问

有效的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怀疑的态度,而这种心理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加深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绝不能信口开河,而是要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何提问?为何要提此问题?为何是提此问题?这样既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又让我们把握提问的目的和价值。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抓住时机,连贯提问

找准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关键词去提问,关键内容是全篇课文的中心。抓住关键词的字眼去展开教学提问。比如在教学《开天地》一文时,教师出示课题后既启发学生寻找字眼,抓住“开”字来设疑:为什么开天辟地呢?怎样开天地呢?开天地之后的结果如何?由于抓住了重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会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当时我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会怎样呢?一步一步去进行更深的提问。细节和关键句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有的句子的含义是深奥的,常常隐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些句子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它的味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课时能抓住重点的词句,并且进行适当的综合,设计成问题,找准文章的疑难点。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都是学生难以弄明白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的巧妙设问,深入引导教学,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趁此时机,教师再次提出更深的问题,学生在借助上一个问题的同时,解答出更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不肯离去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着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答案不唯一,但是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了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地驻扎在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起来也能通过想象更加深刻地记住这篇文章,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其他文章中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有效的提问要有深度

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和配合,积极地动脑去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答案,也只有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学生如果不动脑思考、不去创新,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光靠单纯地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中提高,才是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有些教师不注重课文的重点或者教学的重点,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做不到面面俱到,为此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思想中心和语言表达的结合点,使学生进入一个想象的境界,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课堂上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往往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氛围,正确养成课堂上提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在实践生活中发挥想象,使课堂提问变得更有灵活性和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着重提出巧妙的提问技巧和巧设疑问等方式,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在疑问中不断前进。我们教师拥有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练笔;教学;写作;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77-01

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不知从何着手,不知写什么,主要是每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导致阅读教学与作文相脱节。怎样引导学生在读写的基础上练写,使读写结合,互相促进,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我针对所学课文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仿写中练笔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受益匪浅。如学习了老舍先生写的《猫》一课后,让学生仿写最后一自然段的写法(先总后分),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有学生写道:“我家的三只小白兔真能吃啊!每天放学后,我都要采一大篮青草喂它们。它们看见我拿青草来了,立即蹦过来,两只前脚搭在笼子上,还不停地抓笼子。我把草一撒在笼子里,它们马上转过身去,用三瓣嘴迅速吃了起来……”

很多学生仿写了他们熟悉的动物的特点,把自己家的小动物都写得生动活泼,让人喜爱。这样的仿写让学生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获得简单的习作方法,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练”之快乐。

二、在情动处练笔

“情动”是“辞发”的先决条件,在写的过程中,二者常常是相伴相随、互为因果的。因而,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以此为素材让学生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

《老人与海鸥》一课中的15自然段写道:“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一段描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义,读了感人至深。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鸥,写一段话表达对老人的留恋。有学生这样写:“老爷爷,这十多年来,把我们看成亲生的儿女。你省吃俭用,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今,我们还没报答你,你怎么就走了呢?看着你的遗像,我们是多么悲痛……”在文章的情境交融处引导学生练笔,学生易于将心中涌动的情感流露于笔端,使习作语言细腻丰富而感人,在抒情练笔的同时,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三、在改写中练笔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古诗文语言凝练,令人遐思,具有无限的思维弹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造空间。在了解诗文大意后,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文,充分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笔,在想象中拓宽思路,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情感,在练写中“入境”,使读与写相得益彰。

如《游子吟》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儿子即将远出,母亲在灯下为儿子赶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我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诗句进行改写,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让人读了深受感动。有学生在文中写道:“明天就要进京赶考了,吃过晚饭,我拿出书本在油灯下温习。一会儿,收拾完家务的母亲拿着几块裁剪好的布和针线坐在了我的对面。我一看,知道娘又要为我缝制一件新衣了,就对她说:‘娘啊,你已经为我缝了不少的衣服了,你累了,早点歇息吧。’‘我不累,明天你就要出远门了,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得再多缝一件,多得少不得!’娘一边缝一边说……” 这样的练笔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空白处练笔

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教学时,让学生填补这些空白,对全面把握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把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具体形状写出来。通过写,岩石的千姿百态得以充分展现,学生对它的神奇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五、在续写中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