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核工记阅读答案

核工记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29 17: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工记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核工记阅读答案

第1篇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记核桃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节选自《虞初新志》)

【中考原题】

1.下面对《核舟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B.选段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衣着、姿态、动作和表情。

C.文中连用“执、抚、指、语、矫、视”等动词,使人物活灵活现。

D.《核舟记》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2.下面对《记核桃念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段先总说念珠数量、材质和形状,再分别从人物、器具、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B.文段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C.整个念珠有一百零八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不等的罗汉,总数达五百之多。

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特别喜欢,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2015年湖北荆州卷)

解析:这类试题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全面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试题的考点较多,涉及文本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情感揣摩等多个方面,需要比较分析的内容比较多。答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逐一排查,筛选出与文本内容不相吻合的内容,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1.D(应表现为“技亦灵怪矣哉”的主题。)

2.D(初看念珠,作者看得并不十分仔细,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其他题型】

其他题型一:用原文填空

例题:两文均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民间艺人的技艺精湛,甲文是“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整体感知文本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本内容的掌握能力。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且两题都是要求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技艺精湛”,答题时就要认真阅读全文,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语句,填在横线上。有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参考答案:珠可历历数也;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

其他题型二:归纳文章主旨

例题:两篇选文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一般有填空、选择和问答三种形式。答题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塑造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以及文章中出现的议论抒情的语句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古代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的赞美之情。

其他题型三:分析人物形象

例题:从《核舟记》中对佛印和尚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事情等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等。本题只要结合文章中对佛印外貌、神情、动作的描写即可分析其性格特点。

答案:佛印是个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的人。

其他题型四:比较两者的异同

例题:《核舟记》和《记核桃念珠》两篇文章在写作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联读比较的能力。命题者一般选择两篇或内容、或主题、或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文章进行比较命题,让考生联读比较,从中找出相同或者不同之处。本题侧重比较内容,仔细阅读会发现都写到了念珠。

答案: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念珠:《核舟记》是概括描写;《记核桃念珠》是具体描写,注意细节的刻画。

其他题型五:概括景物的特点或者主要事情

第2篇

【关键词】高质量 命制 语文试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06-02

在新课改背景下,命制高质量的试卷,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语文试卷的“高质量”主要表现为:(1)覆盖面要广,即尽可能考查中考或高考的所有考点。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即课内知识约占20%,主要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课外知识约占80%,包括乡土知识、科技前沿知识、现代社会风土人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有必要的难度和适当的区分度;(3)能导教导学导练等。要想高质量地命制一份中学语文试卷,就要有的放矢、讲究策略。

一、广泛储备相关知识

广泛地储备相关知识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基础。首先,熟悉样卷。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中考、高考样卷的结构、题量、赋分、难易度,又要从微观上熟悉每道题的考查点、题型、设问角度、区分度等。如中考试题一般23-26道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一般有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等,每道题2分,占24分。非选择题一般有文言翻译、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二)、写作表达等,占96分。全卷满分120分。高考样卷一般20题左右,也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其中阅读题一般有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常识填空、实用类文本阅读或文学类文本阅读,占70分。表达题一般有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占80分。全卷满分15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属于选做题。又如,现代文阅读(一)一般选取说明文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错误选项的设问角度一般有主次(客)颠倒、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本末倒置、未然与已然错位、或然与必然错位、全称判断与特称判断错位、答非所问等。以上这些,都应做到恰当合理。

其次,把握教材。要对考查的教材内容谙熟于心,并能随时灵活地提取与运用。熟悉每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内容。熟悉每个知识点的出处或分布。根据命题的需要,能随时提取有关内容组成一道道难易有别的题目。注意选取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如命字音题,既要考虑从不同教材中选取,又要考虑它们的难易程度。又如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默写题,既要考虑不同文体,又要考虑各类作家的作品,尽量做到对多方面考查。只有对教材内容谙熟于心,才能运用自如。

最后,占有素材。不仅要尽可能广泛地涉猎与收集关于乡土特色、科技前沿知识、现代社会风土人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等背景材料,还要科学地筛选与分类。应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做到优中选优,并将选中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类整理。如搜集富于乡土特色的旅游景点、历史人物、手工业品、城市标志等有关素材,并分类整理、相互比较、优中选优、加工使用。这样做,为进一步命制好高质量的试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制订命题计划

科学制订命题计划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关键。命题计划也称为双向细目表(略),它主要包括知识板块、题序、知识点、赋分、能力点、预估难度、预估得分等。知识板块,初中主要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默写、综合实践、现代文阅读(二)、作文;高中的一般包括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二)、语言文字应用和作文。能力点初中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高中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考查的知识点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要科学地制订命题计划,首先,要定好整份试卷的难度。中考既是毕业性考试,又是选拔性考试,即是两考合一。一般来说,初中整份试卷的难度是0.7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而高考纯粹是选拔性考试,所以高中的整份试卷的难度一般为0.6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2∶2。在此基础上,应想法把整份试卷的难度分解到各题中去,分解时既要考虑所考查知识点本身以及它在所有考点中的难易情况,也要预估考查对象的把握情况,据此推测考点的难度。不同考点的难度应有所不同。例如“积累与运用”的6道基础题,其中字音题、字形题和成语题属于容易题,病句辨析题、文学常识题、语句连贯题属于中等题,而且各题的难度有所不同。最后是整份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的比例要符合预设的比例,这样才体现较合理的区分度。

其次,注意难易题的排列顺序。为了使试卷的设置具有人性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一般来说,整份试卷的题目应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如初中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默写、综合实践、现代文阅读(二)和作文基本按照由易到难来排列。就是每一知识板块的几道题目也应这样排列。如初中阅读与积累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文学常识、语句连贯等题目也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最后,注意考查各能力点的比例。无论是对初中还是对高中能力点的考查,都应考虑覆盖所有能力层级,如初中应覆盖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能力,高中应覆盖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注意不同能力层级所占的权重。如初中应适当减少识记能力层级的考查,加大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层级的考查;高中应突出考查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层级,充分发挥考试的导教导学导练功能。

三、精心地命制原创题

精心地命制原创题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趋势。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语文能力,每道题目都应是原创的。原创题除了严格按照命题计划表来命制外,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要有鲜明的导向性。语文是文道统一体,语文试题也不例外,除了突出考查“双基”之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新常态下,试题的选材应优先考虑如下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体现创新精神,体现立德树人理念,体现依法治国精神等。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应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导教导学导练作用。

要注意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减少再现性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如要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可以这样设计题目:“惟有创新,才能引领诗歌创作的潮流,就如赵翼在《论诗》中说的 , 。”其实,这道题要求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默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而不是单纯地再现要求默写的句子。

第二,课内外比例要恰当。课内知识的考查一般占20%,如初中主要包括字音、字形、成语、文化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等。考查面要广,考查点要准,注意难易的梯度;课外知识的考查一般占80%,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写作等。背景材料的筛选要优化,各小题的赋分要科学。

第三,要科学地设计问题。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如果一个知识板块有几道题,就应考虑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如现代文阅读(二)有四道题,就可从词义、句意、手法、文意等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考查学生。

各题的设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各题的设问最好能用上一些引导词,使之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和作答。如同一个问题,用“联系全文并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主人公的行为给你的一点启发”来设问就比用“谈谈主人公的行为给你的一点启发”要明确有效。因为前者有明确的引导词语“联系全文”“结合社会现实”提示学生。这样,学生就知道如何入手思考与作答了。

各题赋分要合理。命题时要根据难易来考虑各题的赋分,一般来说,难题赋分要多点,易题要少点。如整体上“阅读”与“写作”难度较大,赋分较多,特别是“写作”,占60分。其他题目赋分较低。为方便评卷,各题的赋分还要结合答案要点来考虑。一般来说,答案是两个要点的,可赋2分或4分或6分,不赋3分或5分。

四、高效研磨各道题目

高效研磨各道题目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保障。要高效研磨各道题目,首先,要保障所选材料的准确性。依据课本或所选材料的出处,认真核对有关材料的准确性,及时改正错误的内容。对材料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文学文化常识和有关人物,即使不影响答题,也不能出现错误。

其次,注意问题与答案的一致性。设计的问题除了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还要做到用语简明。同时,答案应全面完整,没有明显的遗漏。更重要的是问题与答案要高度一致,避免答非所问。要依据问题,重新回归文本,多角度权衡,准确审视并作出判断,保证问题与答案一致。如广西某市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22题是这样设计的:“结合第④段划线句子,简要写出少明姐“哀愁”和“思念”的缘由。(3分)”从“结合第④段划线句子”“ 哀愁”“ 思念”“ 缘由”等句词来看,问题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另外,该题的参考答案是:“哀愁”是因为想到从此要与到海的那一边求学的子女们离别;(1分)还想到子女们这一别或许不再返回孤岛了。(1分)“思念”是因为触景生情,由送别子女的情景想到母亲当年也一样送别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1分)参考答案分别从“哀愁”“ 思念”来设置,与问题完全吻合。

最后,从整体上准确地查漏补缺。主要把试题、答案与答题卡结合起来考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先查看题号是否一致,然后看赋分是否吻合,再看评分标准是否全面合理,最后看答题卡中每道题的答题区域与参考答案所占空间是否相同。

第3篇

2013年,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命题特点如何,值得研究,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很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以提高这类阅读的得分率。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分别表现为六个层级(A、B、C、D、E、F)。其中,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一,在选材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以往散文体裁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为散文、小说平分天下。第二,在命题的特点和走势上,以下两点特别值得注意:①突出文学类文本的鉴赏。②突出各种文本,尤其是对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评价题的考查。第三,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要求:①阅读内容为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②阅读方法为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③鉴赏要求是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④能力层级是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探究F级。第四,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有:①知人论世,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解读文本。②了解文本的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③阐释文本的基本意蕴,发掘文本的特色。④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独立探究等。

二、 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以下问题仍然比较常见:①不能突破对文本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及鉴赏。②不太重视阅读文本的过程和方法,缺乏对文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③缺乏基本语感,不能做到前后贯通,抓不住文本的实质,忽略了隐含信息,筛选、整合、归纳能力较差。④阅读解决后却无法实现答案的精确、简洁、规范与有序。⑤读题不全、不准,对题干的理解角度不全,答非所问,不能紧扣得分点,实现规范作答。⑥表达水平不高,语言不简洁,语句间逻辑关系不清,混淆文中主客体关系,不能切中要害,缺乏一定的答题模式,迟迟写不出答案。⑦不能实现分数的最大化,得分率太低。

三、 对策及技巧

针对具体题目,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要求:12分钟左右读两遍,先细读后粗读。

方法:整体把握——定向阅读——规范作答。

方法分解:

(一) 整体把握

1. 概括全文主旨(一句或两句)。

2. 注意标题(副标题)。

3. 对象及特点,线索,表现的精神,角度,人物及性格特点,情感态度,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烘托、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具体事例等,一一弄清。

4. 划分层次,提炼要点,理清思路。

5. 勾画核心句(揭示文章中心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过渡句、段的起始句或终结句、段落中结论性的抒情句、议论句)、核心词。

(二) 定向阅读(局部入手)

1. 明白题中所问与原文的哪些段落、语句相关。

2. 弄清各段落语句有何因果关系。

3. 理清文中一些代词、喻词的原本意思是什么。

4. 开放性试题(阅读最后一个小题,问评价、看法、观点),首先要亮明自己观点,赞成或反对,然后讲文中的道理,再讲天下公理,最后举出实际例子。

(三) 规范作答

1. 审全、审清题干:题干所问的实质是什么,答什么才正确,应怎么答。

2. 答题的顺序层次是什么,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现象、手法、作用)。

第4篇

关键词:职专学校 语文教学 理性思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公共学科,在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据了解,不少中专学校语文并未发生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一些中专学校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对文学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语感的体验,过于强调对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视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笔者认为中专教育应是以就业为出发点、落脚点,并且组织实施文化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活动。作为中专学校的语文课程,既要满足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中专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更要体现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对此,中专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我个人有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能力。对于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能力。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古人早就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就是知识;渔就是能力。正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变灌输语文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指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术鉴定中心主持开展的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将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分解为:运用语言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对于语言环境的适应能力;运用语言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的能力。针对上述语言能力的目标与要求,中专语文课程应该调整、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着力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

首先听是指聆听.聆听在某种程度上是听力理解的过程.教学内容应包括聆听的含义,聆听的作用,影响聆听的因素,如何提高聆听的水平等。

其次说话是人际交流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说话不仅是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包括说话艺术的重要性,说话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中专语文教学活动的艺术性。社会活动中说话艺术,常见的说话技巧等。

再其次阅读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提经,是生活中、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学内容包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的方式,阅读能力的提高等。

最后写作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特征及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内容。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充分调动中专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积极性,切实收到训练实效.还要认真改革语文课程的考核方式。这样,学生若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学生要做到平时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捕捉、整合信息;发言踊跃并善于表达自我观点、见解:阅读面广、阅读量大,人文知识面开阔;勤于思考,喜欢动笔。对语言文字敏感、运用熟练等,才可以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而以往学生那种考前突击准备的复习方式对成绩的高低就会变得没有影响或者至少影响甚微。在考核方式改革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结合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多阶段、多层次考核,从而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汉语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前短期突击训练。

(二)改能力考核为主。不要让学生记忆孤立的文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

(三)改重写轻说考核为说、写并重考核。说话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引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较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否完整地叙述事情的过程,能否流利、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学习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等。写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正确的书写汉字和语句。掌握句子连接的方式,掌握组成段的表述习惯,掌握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等。

三、在哲辨中探寻理性思维

第5篇

一、答题前注意事项

1.考生领到答题纸后,须仔细核对答题纸是否有错印、漏印、纸张破损、印刷不清、字迹模糊、行列歪斜等问题,如发现上述问题,须立即向监考员反映,在开考前更换答题纸。

2.考生领到条形码纸后,须仔细核对条形码纸上考生姓名、报名号和考试科目信息是否与本人信息相符,如有问题立即向监考老师反映。考生须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条形码须在条码框内横向粘贴。考生不得对条形码进行裁剪、涂改。

3.考生答题前须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填涂方法查看填涂样例。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重新填涂;非选择题部分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作图使用2B铅笔。

4.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二、答题时注意事项

1.保持答题纸面清洁,答题纸不折叠,不破损。

2.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修改答案。

3.考生须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无效。擅自修改题号作答,答案无效。

第6篇

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里的“弛”,不是松弛,而是静心与思索,是对自己经验积累的重新审视,是敢于面对实际的扪心自问――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从某种意义说,复习到一定程度,回过头来,总结一点规律性的东西,这个过程几乎是达到能力“飞跃”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思索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

阅读的基本任务,就是“读懂”“理解”篇章和文段。高考试题的取材都来自教材之外,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或文学作品,同学都没有读过,尤其是前两种文章的内容我们会感到陌生,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对生活某些个性化的认识或情感,我们也可能不熟悉。读懂、理解,并能从容回答试题的提问,绝非易事。首先,读懂、理解必须以丰富的背景知识为依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没读懂、理解错了,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即使在复习期间,也不要拒绝任何新的知识,要努力继续扩大自己的视野。其次学生们还要要统观全文。

一、如何读懂文学类文章

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画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画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画线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对于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因其分值高,这一部分基本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成绩的走向,因此,同学们不能丢太多的分。

二、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它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三、关键性语句理解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四、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五、审美鉴赏性试题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它的艺术效果,把握它的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六、综合探究题

总体建议:(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2)如果有选择题,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题目。(3)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因此一分不能丢。(4)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5)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七、信息筛选性试题

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地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八、归纳主旨性试题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幽默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石,是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的保证。高中英语中的阅读跟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把“新课程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限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上英语课的阅读部分时应该进行限时训练。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并力求达到最好的理解效果。限时阅读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方法之一。限时阅读对于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在高一和高二也可以做适当训练,但到高中三年级就要特别注意集中训练,加大训练强度和力度。在限时训练中除了要注意精选材料外,还要特别注意不可让学生过于疲乏甚至产生敌对情绪,那样会适得其反。要指导学生养成训练完毕认真检查和复核答案的习惯。可以变换印证答案和复核的形式,如组内展示、班内展示、口头展示、书面展示、竞赛展示、游戏展示等,增加探讨和交流的程序。检验答案能重新审视文章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有机结合与重新运作的保证,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有兴趣。

二、精选阅读材料,精编阅读试题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上来说,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动力源泉,而内在动机是由兴趣产生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生命课堂追求以生为本,要求教师精选材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达到高效的目的。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第三单元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时,我们可以适时补充相关英语幽默短文或谚语:Behind every successful man,there is a woman,and behind every unsuccessful man,there ate two.The wise never marry,and when they marry they become unwise.让学生体会中英幽默的不同,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 Charlie Chaplin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卓别林的幽默演技特点和中西幽默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课外时间,可以推荐学生把英语报纸杂志作为泛读材料,还可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下载自己喜欢且能读懂的文章作为课后泛读材料,如时事新闻、名人轶事、新闻爆料、励志故事、警世名言、微博日志等,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拓宽了学习渠道,同时也因人而异,增进了学习兴趣。也可选用辅导资料中的阅读文章,监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限时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控制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这样才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生命课堂的内涵。

三、采用任务阅读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的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阅读效果,把阅读理解答题正确率当成阅读能力的评判依据。量化的阅读考核方法,体现不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不具有科学性。通过采用任务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用文本来表达阅读内容。借助于任务阅读的具体要求,向学生清晰地展示英语阅读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阅读时,通过任务阅读形成有效的思维意识,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借助语言学习,认知和感悟阅读的内容。如在讲解高中英语人教版Many meaning of color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reading l 的习题,使学生深刻地感知英语语篇的内容。老师布置探究性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优化英语阅读过程。然后让学生进行最后的综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指导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注重日常积累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生词与背景复杂的文章。这时候老师要注意提前给学生做好心理铺垫,不能因为一两篇文章难度较大,就让学生失去信心。对于有长句、生词以及文化背景复杂的文章,老师要进行一定的疏导,

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态,同时就阅读中出现的词汇要使用专门的本子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不仅仅需要准确,还需要对时间进行很好地把控,培养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要求学生每天要读四篇文章,时间限定25分钟,然后不断地进行效果比对。阅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后要做好笔记,并多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启发学生自我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我们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必须切实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紧紧围绕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探索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路子,通过积极探索,把阅读教学搞上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8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l至3页,第II

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 ....

B.豆豉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chǐ 踝...jì

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皓齿móu ...niǎo 明眸.

D.搁浅gē 解剖崇suì 不屑一顾xia ..pōu 鬼鬼祟..

【答案】D

【解析】A项mái应为mán ;B项cāng应为qiàng;C项gěn应为gěng

试题分析:本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义字和形声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妨碍 功夫片 钟灵毓秀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梳妆 吊胃口 瞠目结舌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辐射 入场券 循章摘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蜚然 直辖市 秘而不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A

【解析】B项“驰”应为“弛”;C项“循”应为“寻”;D项“蜚”应为“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A

【解析】届时,指到时候,那时候,指还没有发生某项活动或事件。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臵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 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

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5.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两汉经学阅读答案。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C“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不是今古文经学的根本区别。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对应的原文是“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选

项“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错误;C原文古文经学“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选项“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错误;D“最高成就”没有依据。

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两汉经学阅读答案。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C“一直未能立于学官”文中没有依据。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

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两汉经学阅读答案。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

【答案】B两汉经学阅读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项的“渝”在这里是“改变”之意。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岂非化以成俗 始以强壮出 ..

B.成休息乎太和之中 相与枕藉乎舟中 ..

C.甚于丹青 善假于物也 ..

D.朋友钦而乐之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的“乎”都作介词,相当于“于”。

第II卷 (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1I卷共4大题,12小题。

四、(31分)

10.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4分)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文从字顺,合乎语境。特别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11.第1卷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

第9篇

最近,一则关于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的消息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日前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披露,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在总分为2400分的SAT考试中,美国学生平均得分1509分,而中国学生均分仅为1213分,不仅低美国学生近300分,而且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的差距。这就是说,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分不及格。

一向奉行“高考至上”、追求高分的中国高中学生竟被美国高考考倒,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也有点让人难堪。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以为我们不应仅停留在这一思维层面上,最重要的是应当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而借鉴他山之石,攻我们教育之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世界改革创新的潮流,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SAT的通用测试,就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一种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分析一下其考试结构和考点及中国学生得分情况。就不难看出我们教育的问题所在。SAT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从得分情况看,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的“重灾区”。300分的差距主要就在这两部分。究其原因,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点,是中国学生思维的“软肋”。

批判性思维学术意义上的阐释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其实质就是勇于质疑和探究,进行独立思考,通过正确的推理、论证作出恰当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我们的教育传统来说,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书面应试能力。在课堂上表现为“填鸭式”的教学(近年来虽有所改变,但还很不够),课后则通过“题海”,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反复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只记住些现成的答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举一却不能反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在思维上则表现出迷信书本、迷信已有结论、迷信权威等被动盲从的思维习惯,少了主动质疑、深入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实际能力不行即“高分低能”的情况,原因正在于此。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培养学生的模式是,老师将书本的知识讲出来,然后学生进行记忆,考试时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再还原,这样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还表示,学生应该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不断创新,而不仅仅是依靠记忆学习。现在,美国的大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新闻晚报》2006年7月24日)这确实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反省。

在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积极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勇于探究,能够对书本、老师、有关答案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生物学复习;阅读思考;应用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能力测试中,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已成为新一轮高考的聚焦点。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它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已不能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和反复的能力训练,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具备面对复杂的问题在陌生的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和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读"

1.1学会"读"课本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强调素质和能力,但并不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而"读"课本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这个"读"不单纯让学生阅读课本,而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归纳、疏理,弄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找出被遗忘的、记忆模糊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做好阅读笔记,逐一攻破。通过阅读,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记忆得到加强,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学会"读"资料

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许多是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这些成了每年综合能力测试的热门话题,如基因工程(2000年山西综合卷二、24),克隆技术(2001年广东河南综合卷一、13),酶工程(2001年广东河南综合卷一、14),胚胎干细胞的应用【2002年北京春季综合卷二、25(4)】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热心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学会多观察、广搜集、勤记录,把从报刊、杂志、广播等新闻媒体和网络系统上阅读到的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如吸烟、酗酒、吸毒、减肥、疾病的预防、人口与计生、粮食、资源和环境等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大阅读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思"

综合科测试把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成为复习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精选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解题时,不是单纯找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每解一题务必完成四项任务:一是弄清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理清解题思路,得出答案;二是弄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属于考纲要求的哪一层次;三是进行变式练习,一方面在题干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核相关的知识点,另一面当题干中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相关的问题又应如何作答;四是归纳总结,通过做一道题归纳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如: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第二大题第52题,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酸雨的形成,大气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防止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以及与此相关的化学知识(其能力要求属于D)。 再引导学生联想到:①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除SO2污染可以形成酸雨外,还有哪些气体?③SO2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主要影响呼吸的哪一环节?④SO2和烟尘除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外,还会危害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⑤大气污染物除SO2和烟尘外还有哪些物质?这样通过举一反三,既对大气污染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又归纳出与环境污染有关类型题的解题技巧,使学生初步尝试到结合其它学科知识解综合题目的乐趣和技巧,同时又对有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能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

"用"是指学生能够应用有关原理和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综合能力测试正是以现实立意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读"和"思",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分析现实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与基础知识挂钩,尝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问题,如利用新陈代谢的基本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亚洲饮食模式"备受人们的推崇,为什么饮食要讲求营养均衡,应如何避免肥胖症;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解释癌症的发病原因,应如何防癌等。

第11篇

【关键词】新高考 英语听力 阅读

新高考对英语听力要求较高,既考查学生听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快速理解、思维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笔者在平时运用以下五步坚持练听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与同人共勉。

第一步:试听文题,调整心理答题才不慌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听力测试的保障。由于听力内容有即时性和不可重复性,录音结束后无法再现信息,同学们必须即时听辨、思考和解答,因此很多学生参加听力考试时,总是显得很紧张,难以静心。学生必须调整好心态,尤其应利用听力试音的机会,让自己全身心进入角色。

第二步:读题预测、细节莫失才能做好题

在听录音之前先阅读试题是答好听力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听音前五分钟,要看清大小题目要求、问题与选项,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浏览问题和选项时,要尽可能对文章内容和试题答案进行预测,听录音时只要验证自己的预测就可以了。同时由于选项和试题中的短语、句子可能会在听力内容里出现,因此,认真读题还可以提高听的质量。

例如:

1.This article(文章)is talking about_________names.

A.English B.American

C.Chinese D.school

2.In “John Henry Brown”,John is the_________name.

A.family B.first.

C.second D.full

3.English people often put Mr,Mrs and Miss before the______name.

A.family B.second

C.first D.full

4.Many English people have_________names

A.two B.three

C.four D.only one

通过阅读题目及选项,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这篇听力材料讲的是关于英、美国家人的姓名的短文。这样我们很容易就能预测到第二题选B;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第三题选A,第四题选B。第一题暂时无法猜测,我们必须听录音后,才能判断。

第三步:听文意,速记要点信息才能准确答题

在第一次听录音时,学生应尽最大努力去理解文章大意,千万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个别词句上。另外,必须听清、听懂首句,因为首句往往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听懂这一句,对预测全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此时听到的信息如果在试题选项中出现了,但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下文的信息可能还会你的结论。

在初听录音时,学生可以速记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单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答题时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此时尤其应注意听关键词。例如,在听到size和wear时,可以判断对话可能发生在服装店;听到stamp时可以判断对话可能发生在邮局。

第四步:再听全文,严防遗漏才能提高成绩

同学们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应在进一步理解全文、把握细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第一次没有听清楚或没有理解的地方,验证一下自己在第一次有没有误听或漏听信息。

如果感到有误听、漏听的地方,应结合试题选项和短文内容验证一下。如确实误听、漏听,应该立即修改,否则录音结束之后就失去了解题的依据。

第五步:解题复查,才能得到高分成绩

在做听力题的时候,大部分事实细节题同学们只需要认真听录音就能准确作答,然而也有一部分试题不能直接听到答案,无法直接做出选择,这个时候,应结合听力内容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必要时还应将有关信息记在草纸上进行推断,这样,解题时就更为直观了。

例如:

你会听到下面的内容: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tter,winter or summer?

-I like winter better than summer. But my favourite seasonis autumn.

同时你会读到下面的内容:

Which season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Winter. B.Summer. C.Autumn.

根据所听内容,答案是C。

总之,抓住试听、读题、初听、再听和解题这五步,有沉着对待的心里,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潭秋.浅析英语电影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推进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7).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尽管学生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就题做题,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教师的讲评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的翻译和核对答案,缺乏策略指导。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呢?通过学习、观察和实践,笔者做了些总结和思考,归纳如下:

一、巧用倒读法

著名语言学家Mackey曾列出了19种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其中包括了扫读、预测、猜词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中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纵观历年苏州市中考试题,都有对新闻、广告及说明等应用文体的考查。这时,如果学生能正确利用倒读法,从题目着手,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2011年苏州市中考阅读B篇第31题为例,该题是一则寻找走失宠物狗的启示。如果学生在处理这一道题时,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24hours,就能快速地在第一框题中找到对应的时间anytime。这样学生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避免题中的干扰选项,又省去了阅读无效信息的时间,提高了解题效率。

二、抓住关键词

英语阅读理解细节理解题要求学生能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和细节进行理解。特别是说明文中,更是侧重对细节理解的考查。这类问题多以一系列疑问词引出,涉及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的提问。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看懂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推理,因此具有一定难度。

以2009年苏州市中考阅读C篇为例。该篇文章介绍了星巴克从开创第一家店到近年来连锁店的发展状况。里面出了较多的时间点和数字,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有一道题问及:1999年星巴克新开了几家连锁店?学生在处理该题时,应该避开里面的无效数字,抓住关键词by the year 2000,然后结合后一句中“每天全世界有三家辛巴克连锁店开业”的信息。通过简单的乘法,得出答案应该是一千多个。

三、猜测词义

在阅读文章中猜测单词意思的方法甚多,针对阅读题型特点和初中生的知识结构,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种:

1.借助词语后缀猜词义

在新牛津英语教材的学习技能这一板块中,对构词法多有涉及,帮助学生对日常所学单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例如8A第三单元中,学生学习了名词加后缀变形容词的用法。再如第五单元中,学生系统学习了带有tion等后缀的名词。学生通过学习,对后缀有一定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依据的分析得出词义,而不是盲目的猜测。

以下题为例。His neighbor is an electronics hobbyist. 让学生猜测句子中下划线部分单词意思。学生对于这类后缀不陌生。后缀ist意为“从事……的人”。学生也学过art和artist,能够归纳其中的后缀规律,因此综合句子后,很容易得出C这个正确答案。此外,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列成表格来帮助记忆。

2. 结合上下文猜词义

上面一种方法固然能很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但是并不是每个单词都能找到后缀。不管在平时阅读中还是考试过程中,学生不可能通过终止阅读去翻阅词典解决所有生词问题,这也不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显得尤为重要。

如下题:The biggest restaurant in London is searching for stars for its team.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job, come for an interview. 学生对于该词语并不陌生,但是要判断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还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如果学生能注意到第一句中的search for以及第二句中的look for a job,就不难得出划线部分单词在此文中应该是对该餐厅员工的一个总称,是一个员工团队,故能判断出正确答案应为D。

四、归纳主旨

在阅读理解中,主旨概括类试题的考查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考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通过阅读掌握了全文的主题,才能正确理解文章,进而根据文章的细节推测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这类考题的形式可以为对文章大意和标题的提问,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目的的考查。这一类型的题目,学生无法直接在文章中寻找正确答案,只有简化各段的中心句,然后串联各段的关键词,才能最终得出整篇文章的主旨。

以2011年苏州中考阅读理解C篇第36题为例。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这篇文章大意的归纳。学生在做此题时,可以先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第一段中心句为酸雨产生的原因,与选项A相一致;第二段的中心句为酸雨对人类的影响,即为选项B;第三段的中心句为我们如何预防酸雨。因此可知选项A和B只是其中一段的段落大意,不足以作为整篇文章的主旨。如果学生将这三个子标题串联起来,并结合文章意思,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D。

五、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项阅读策略不是孤立的。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同时用到其中的两项或更多。著名的英语教育博士王笃勤指出,阅读应该把策略培养作为阅读教学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习,才能有能力将策略训练融入日常的语言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何亚男等著.2010.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笃勤.2012.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