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时间:2023-05-29 17: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同义词辨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同义词辨析

第1篇

角做的研究就寥寥无几了。正如此,笔者对《文心雕龙》正文当中同义词;《文心雕龙》主要版本中同义词以及同义词辨析举例做试探研究。

关键词:文心雕龙;同义词;辨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 《文心雕龙》正文中对同义词的辨析

同先秦其它典籍一样,《文心雕龙》正文当中有不少是为某些体裁的名称作了辨析性的解释或者解释词义的文字,其中更是不乏同义词方面的辨析的内容。这些辨析的材料,其分析角度、分析观点、思

想观念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值得我们加以重视。例如:

“达旨”与“该情”。《征圣篇》:“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

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

文中既对“达旨”和“该情”涵义的解释,也是对二者涵义的辨析,作者告诉读者,两词相同之处,即都表达意旨,畅述情感。其区别在于方式不同,“达旨”要用简练的语言,而“该情”却用繁赡的

文辞。

“诗”与“歌”。《乐府篇》:“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此段文字中,刘勰对同义词“诗”和“歌”的区别作了总括的解释。其认为凡是乐歌的歌辞叫做诗,把诗唱出来就叫歌了,而古人往往配上音律来演唱歌辞。但是,歌辞太繁多时,便难以配适了。唱与

不唱的不同是二者本质区别。

《文心雕龙》中还有不少同义词辨析的材料,不一一分析,谨择取一二罗列如下,以备参考:

《诔碑篇》:“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

《谐篇》:“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

《诏策篇》:“敕戒州郡,昭告百官,制施赦令,策封王侯。策者,简也。制者,裁也。昭者,告也。敕者,正也。”

《议对篇》:“驳者,杂也,杂议不纯,故曰驳也。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若贾谊之遍代诸生,可谓捷于议也。”

二、《文心雕龙》主要版本中对同义词的考察

各版本中对刘勰《文心雕龙》的语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常用的语词上,而且这些语词往往与刘勰的文学文艺思想是结合非常紧密的。从这些常用同义语词的研究中,各家往往站在自己研究从事的角

度上各抒己见,值得后来学者总结及参考。比如对围绕常用语词“切”相关同义语词,诸如“要切”“切今”“切至”“确切”等的研究阐释中,就可以看出各家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情况。例见《辨

骚》:“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各家有不同解读,关系到刘勰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他的文学思想是与其普遍的文学思想观念是否相一致,还是与之相反的问题。

现将一些诸家之解读举要如下:

陆侃如、牟世金注:“原文‘切’是割断,‘切今’和‘空前绝后’的‘绝后’两字意义相近。”此句作者译作:“而辞藻又横绝后世。” [1]

周振甫注:“切,切断,绝。”此句他译作:“文辞超越后代。”[2]

祖保泉:“切,恰合。”然其句子解释为:“作品……辞采可润饰后人。”[3]

武汉大学的吴林伯先生对此句解释,其肯定“‘楚辞’的‘辞气’能超越、切合古今。”[4]

詹注曰:“按‘切今’当指切合当前的情景。下文说:‘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可证。”[5]

王运熙、周锋注:“切今,切合今人,意为适合今人学习。”其句子译作为:“《楚辞》气势超越了古人,辞采切合于今世。”[6]

按:陆氏、周氏以及赵氏、冯氏四家注释基本相同,为“切断”之义;祖说“切”为恰合,于义可通。然又释“切”作“润饰”,“恰合”与“润饰”,又无可通了。吴氏释“切”为切合,于义亦可通

。但作者又将“切今”释作“切合古今”,则有悖于刘勰原文的意思。

查“切”字在《文心雕龙》中凡例有三十处,除“辞来切今”外,还有:浅切、实切、要切、清切、新切、激切、辨切(各一例)、确切(二例)共九例与“切今”的“切”无关,另作别解外,其余十

九例,如切至(四例),“切”均不宜作“切断”解。

综述所述,以上数则注释“切”字,虽有所指微有差别,如詹指切合当前情景;王氏说辞采要切合当代需要;王运熙则指切合今人学习。但观点基本分相反两派:一译为切断;一为切合。我们理解句

义时,也要结合刘勰这个时代的思想及文风特点。按照骈文特色“气往轹古”与“辞来切今”两句对用,语词中的“气”与“辞”、“往”与“来”、“轹”与“切”、“古”与“今”等都是一一相反

对应的关系,所以,理解“切”要知晓与其相反的“轹”的意义,而“轹”指车轮碾过,即超越。“切”译“切合”较合适。

三、《文心雕龙》同义词辨析举例

同义词类聚的各个词之间,其意义相同或相近,这是同义词建立的前提。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异才是同义词存在的价值所在,它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准确、

更丰富、更细腻以及更多文采,这就显示了我们祖先高超的语言才能。下面就择取两组同义词加以详细分析,以窥刘勰《文心雕龙》同义词面貌之一斑。

言-謇谔 这组同义词都有正直言论的意思,但语气轻重不一样。“”是说话中理,敢于正言。“言”是正直之言,直言。见《奏启》:“又表奏确切,号为言。者,正偏也。王道有偏,乖

乎荡荡,矫正其偏,故曰言也。”如《汉书・叙传上》:“吾久不班生,今日复闻言!”颜师古注:“言,善言也。”而“謇谔”亦作“謇鄂”。亦作“謇愕”。正直敢言。比“言”又更进

一步表明作者的态度以及操守。例如《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临朝謇鄂,孔甫之操。”又《后汉书・陈蕃传》:“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华首弥固。”

悲-恸-恻怆-恻怛-怛惕-怊怅-惆怅-怆怏 这组同义词都有表示悲伤、悲痛的含义,但悲的心理轻重程度是不同的。“悲”字在《文心雕龙》出现十例,基本意思为一般的悲哀、悲伤心情。如《

诔碑》:“潘岳构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新切。”《哀吊》出现四例,以“悲”、“悲苦”、“会悲”语词出现。“恸”,表达一种极度的悲痛。比“悲”更深,只有一例,见《哀吊》。先前

如《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同时代的《梁书・王份传》:“袁粲之诛,亲故无敢视者,份独往致恸,由是显名。”“恻怆”与“恻怛”都表示悲痛,忧伤。均见于《哀吊》。“怛惕”,

悲伤,忧惧,带有某种恐惧的心态。例子见《养气》。“怊怅”与“惆怅”语义相同,表达一种心情惆怅,失意的样子。出现三例,分别例见《明诗》、《风骨》、《序志》。“怆怏”,形容悲愁失意

的状态。见于《辨骚》:“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

总之,此组同义词在表达悲痛,忧伤,失意的状态时,其语义轻重是不同的。悲的程度“悲”与“恻怅”、“恻怛”轻于“怊怅”和“惆怅”,其中“恸”和“怆怏”是最重的。

参考文献:

[1]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选译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

[2]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 [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4]吴林伯.义疏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古汉语 同义词 “岛” “屿”

一直以来,“岛-屿”就被视作一组同义词,并且常常联合使用,将二者组合为“岛屿”,表示“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一般而言,面积较大的被称作“岛”,面积较小的被称作“屿”。但在古代汉语中,“岛”“屿”之间的差异远不止于此。

一、“岛”“屿”词义的异同及关系

(一)相同之处及联系

“岛”“屿”既为同义词,必有其相同之处:它们均表示“海中的陆地”,在这一意义层面上,二者有时能够通用,也正因为此,二者常常连用,组合成为“岛屿”,表示“环绕于海中的陆地”。

《说文解字注》对“岛”的解释为:“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为岛,从山鸟声。”如《书・禹贡》“岛夷皮服”,孔颖达释:“岛是海中之山。”《宋本・玉篇》中解释“岛”为:“丁了多老切,海中山可居也。”如《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马韩之西,海岛上有州胡国。”

《宋本・玉篇》解释“屿”为:“似与切,海中洲。”《集韵・语韵》中释“屿”:“屿,山在水中。”如晋代左思《文选・吴都赋》:“岛屿绵邈,洲诸冯隆。”晋代刘达注:“岛,海中山也;屿,海中洲,上有山石。”

“山”和“洲”,虽然形貌不尽相同,但同属“陆地”范畴,所以“海中山”和“海中洲”都可被称作海中的陆地。《说文新附・山部》中将“屿”直接解释为:“屿,岛也。”更说明了此组同义词间的联系。例如:

(1)闻其余五百人在海岛中。(东汉・荀悦《前汉纪》)

(2)望见有火光,辄趣之,得岛。岛无居人,又无火烬,行人咸异焉,以为神光之佑也。(六朝・裴松之注《三国志》)

(3)又有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韩同。(六朝・裴松之注《三国志》)

(4)笔术标奇,犹晴天远倚孤岛。(《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5)孤岛东崖有石佛像,高百余尺,东面坐,以月爱珠为肉髻。(《大唐西域记》)

(6)孤屿媚中川。(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

(7)月隐山,落日映屿,收霞敛色,回飙拂诸。(《全刘宋文》)

(8)移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太平广记》)

(9)回翔下视,见孤屿中有楼舍一簇,遂飞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0)或葬于岛下洲屿,或葬于金莲隙中。(《海国春秋》)

(11)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昆涨缅旷,岛屿绸沓。(《全刘宋文》)

(12)若不得登此诸山者,海中大岛屿,亦可合药。(《抱朴子》)

(13)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

(14)只如栖不定的数点寒鸦;岛屿浮浮。 (《初刻拍案惊奇》)

(15)沙虎便拨使将官载宝四出,说素所结交之岛屿自于国内造船,选将练兵。(《海国春秋》)

集合名词是名词的一个特殊子类,表示集合,描述成群成组的事物,一般由“事物名词+量词”构成。而“岛”“屿”二词因词义接近,均用作表示“海中的陆地”,因此也被人们联合使用,成为集合名词“岛屿”,表示海中大大小小岛和屿的总称。如:

(16)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昆涨缅旷,岛屿绸沓。(《全刘宋文》)

(17)于是近睇赭岑,遥瞻鹊岸,岛屿苍茫,风云萧散。(《全梁文》)

(18)况舟皆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非如横海而渡,风波难测。(《万历野获编》)

(19)欲往南边说诸岛屿。(《海国春秋》)

(20)朝夕进计,欲并吞浮石,使周围大小三百六十九岛屿尽行臣伏,奇珍异宝无不备充藏库。(《海国春秋》)

当然,“岛屿”不仅能够表示集合总称,也能独指“海中的一座陆地”。如:

(21)后枕江渎,池中有二岛屿。(《太平广记》)

(22)同行数十船俱没,惟宁船望见火光,投之得岛屿。(《太平广记》)

(23)那地方原有几个岛屿,地势极低。(《八仙得道》)

(二)二者区别

1.词义的差异

虽为同义词,但“岛”“屿”的词义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如上文所述,它们均有表示“海中的陆地”之意,但也存在细微差异。“岛”是“海中的山”,而“屿”是“海中的洲”。山,从形貌上描述,应具有海拔高,地势起伏大的特点,如我国的峨眉山、华山等;而洲,形貌上具有海拔低,地势平坦起伏小的特点,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山”和“洲”的区别,也就决定了“岛”和“屿”的相异。因此,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岛”“屿”二者因细微差别,出现的场合也有所不同,表示了不同的意义。如:

(24)竟长洲兮币东岛,萦曲屿兮绕西山。(《全梁文》)

(25)闻其余五百人在海岛中。(东汉・荀悦《前汉纪》)

(26)所以天王命将,饮马辽川,大帝兴威,扬兵海岛。(《唐代墓志汇续编》)

此三句中出现的“岛”都指的是“海中的山”。

(27)飘薄出孤屿,未曾宿兰渚。(《全梁文》)

(28)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西京杂记》)

(29)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李白《送殷淑三首》(其一))

此三句中出现的“屿”均可释为:“海中洲。”正因为“屿”表示为“海中洲”,所以也出现了“屿”和“洲”联合使用的情况,如例(28)中的“洲屿”便是如此。“岛”却没有这样的用法。

其次,“屿”除了表示“海中洲”之外,还有另一个意义:平地小山。《六书故・地理二》:“屿,平地小山也。在陆为屿,在水为岛。”也就是说,“岛”只可存在于水中,而“屿”的这个义项还能表示“陆地上的平地小山”。例如西晋郭璞《江赋》:“石帆蒙茏以盖屿。”明・ 袁宏道《嵩游第五》:“中央之山宜平,则为坻为屿,若以供吾布席置酒之用也。”此两处“屿”则为“平地小山”之义。

2.词义发展的差异

“岛”“屿”虽然是一组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同义词,但二者的词义发展却呈现出不平衡性。

关于“岛”的解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而最早出现关于“岛”的文本记载,大约是周朝的《今文尚书》:“岛夷皮服。”《说文解字》中没有“屿”的解释,只在《说文新附》中对“屿”进行了释义,由此可以看出,“屿”出现的大约时间应该在东汉末年及以后,而关于“屿”的文本记载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相继出现。如:魏・曹操《沧海赋》:“览岛屿之所有”;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孤屿媚中川”;唐・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等等。据此,可以知晓,“岛”先于“屿”出现,表示“海中的陆地”,而后为了与“岛”表示的“海中山”相区分,从而产生了表示“海中洲”的“屿”。又因“岛”“屿”两个词语语义十分相近,古人为了表达的简练全面(即表达时想要把海上的“山”和“洲”全部包括在内),因而出现了将“岛”“屿”合并为“岛屿”的用法。

“岛”和“屿”在最初使用时,均表示海上的陆地,其后都发展成为也包括江、河、湖等水域中的陆地。但它们的词义范围在发展过程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岛”在魏晋南北朝时,几乎都指“海上的山”;“屿”虽然也多数指“海上的洲”,但已经开始用于形容“江、河等其他水域的洲”了,例如: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唐・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中出现的“屿”就是指“江中的洲”。“岛”的这种词义则是在唐代以后才开始比较普遍的。如:

(30)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李白《慈姥竹》)

(31)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李白《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31)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李白《寄远》(其七))

(32)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李贺《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33)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白居易《首夏》)

而“屿”也在“海中洲”的基础上发展出“陆地小山”的另一个义项,但此义项的用法比较少见,随着历史的发展,“屿”的这个意思被逐渐忽略,甚至消失了。

“岛”从“海中山”的意义,引申发展为“海、江、河、湖等水域中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的意义,扩大了词义范围,并且使用也愈加普遍,逐渐发展成表示“水中陆地”意思的主要词汇;“屿”则从“海中洲”的词义发展变化为“小岛”的词义,常常与“岛”同时出现构成复合词“岛屿”,词义范围缩小了,使用频率也低于“岛”,退出表示“水中陆地”意思的主要词汇行列,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固有的“岛屿”名称外,“屿”甚至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词语来使用。

二、现代汉语中,关于“岛”“屿”相关疑问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对“岛”的释义为:“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也指湖里、江河里被水环绕的陆地。”“屿”被解释为“小岛”。一般面积较大的称为“岛”,面积较小的称为“屿”。如:台湾岛、海南岛、角屿等。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岛屿的命名并不符合前面提到的原则。例如:我国福建省的鼓浪屿和小登岛。鼓浪屿的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小嶝岛平均面积为0.88平方公里,在占地面积上鼓浪屿远远大于小登岛,但前者被称作“屿”,后者反而被称作“岛”。这个疑问其实可以通过“岛”“屿”在古代汉语中的差异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

鼓浪屿和小登岛这样的岛屿并非现代才出现,早在明清时期,“鼓浪屿”就在文献中出现了,清代小说《东南记事》中就出现了“而成功遂起兵鼓浪屿,郑彩亦扼厦门,鸿逵会攻泉州,闽海震动”的字句。因此,现在我们仍在使用的很多岛屿名称是古人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认识来命名的。

前面提到,古汉语中,“岛”“屿”二者最根本的差别是“山”和“洲”的差别,并非面积大小的差异,那么古人在面对一座等待被命名为“岛”或“屿”时,更关注的是它的整体全貌(即地势的高低起伏等),而非单方面的占地面积。只要海拔高,地势起伏大的陆地,即使占地面积小,也依然可以被称为“山”;那么在水中的山,就可以称作“岛”;同样,海拔低,地势起伏小,比较平坦的陆地,占地面积大,也可以被称作“洲”;水中的洲,也就理所当然被称作“屿”。

鼓浪屿面积相对较大,但它平均海拔低,只有5~6米左右,地势平坦,所以以古汉语中“岛”“屿”的词义来看,应当被称作“屿”。同理,那些可能面积相对较小,但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的岛屿,就可能被称作“岛”。当然,古人对岛屿的命名会因时、地、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作出不同的命名,以上推断的解释仅是根据“岛”“屿”在古代的意义来推测断定的。

对“岛-屿”这组同义词进行词义及词义发展状况方面的辨析,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岛”“屿”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对二者的词义演变过程也有相应的了解,这也为解决现代汉语中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探讨方向和角度,将会促进语言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5~137.

[2]杨荣祥.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的途径――以“制”“度”为例[J].语文研究,2010,(1).

[3]李素琴.先秦同义词“言”“语”辨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同义词辨析

 

都是洗涤义。《广雅˙释诂二下》:“沐、浴、濯,洒也。”“盥、洗”,义也同。《后汉书、崔姻传˙达旨》:“故土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注:“盥,洗也。”

[辨析]“沐”指洗头。《说文˙水部》:“沐,濯发也。”古人留长发,很注意洗头。古籍中这一类记载比比皆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辞焉以沐”,借口洗头,不见客。《僖公二十八年》:“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庄子˙天下》:“沐甚雨”,《田子方》:“老聃新沐”等等,都为其例。洗头要求明清、洁净,故引申有洁净义。《韩非子˙难三》:“知下明则见精沐。”又为芟除义。《管子》:“沐路旁之树枝,使无尺寸之阴。”头在人体的最上端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冲洗时是名副其实的首当其冲。故有“沐雨”、“沐恩”、“沐食”之说。这些“沐”,已抽象化,为蒙受义,褒意。

“浴”,洗身体。《说文˙水部》:“浴,洒身也。”《庄子˙天运》:“夫鹄不日浴而白。”·这是指身子白。《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而后冠,“浴”而后衣,一头一身,分明不同。引申于抽象方面,为修养德性。《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可与“沐”连用,也是蒙受义。《史记˙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

“盥”,洗手。《说文˙皿部》:“盥,澡手也”站。字从臼、从水、从皿。“臼”即“掬”的古字。皿是盛水器,上古一般用yí。(电脑上找不出这个字。意思是: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写法是:“医”字的外框,内有一个“也”字。)会其意为两手捧着水在器皿中洗涤。汉王充《论衡˙讥日》:“盥去手垢。”段玉裁说:“古人每旦必洗手,而洒面则不必旦旦为之也。”(见《说文˙皿部》“盥”注)可见古人洗手颇勤。引申为名词,盛水器。北周庚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承姑奉盥。”其它数词无此用法。

“濯”,是一个通用的词,泛指洗涤。段玉裁《经韵楼集˙诗“执热”解》云:“濯训涤。沐以濯发浴以濯身,洗以濯足皆得云濯。”它既是一个浑泛之称,我们便不能也不必要率意把它指为洗身的哪一种专称;而上述洗身的各种专称,若改为“濯”,则各自的特点便会泯灭。同时,上面所说,不过还是洗人,“濯”也可以用于洗物。《孟子˙离娄上》有儒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里不可用“沐、浴、濯”。

“洗”,本仅指洗足。《说文˙水部》:“洗,洒足也。”《汉书˙英布传》:“至,汉王方踞床洗,而召布入见。”颜师古注:“洗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濯足也。”扩大之,也指洗手。《晋书˙王祥传》:“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实际上,身体各部分都可称洗。如“洗儿”(洗婴儿)、“洗耳”、“洗头”、“洗沐”等,它很早就成会洗涤义的通语了。也可用于洗物。《庄子˙则阳》:“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焉。”与“濯”比,“洗”的适用范围更大,如“洗心”、“洗城”一类的比喻用法就为“濯”所无。这些都证明了“洗”是这一义的大名、正名。

[小结]“沐”,洗头;“浴”,洗身;“盥”,洗手;“洗”,洗足;“濯”,浑指词。从发展情况看,“洗”的使用范围最大,“濯”其次,余三字始终较窄。

第4篇

同义关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关系,对它的界定和辨析对于阅读、理解文言文尤为重要。力求梳理前人对同义词概念的界定及同义词的辨析,明确同义词的定义、特点及研究、探究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同义关系;辨析

文言文中,几乎每个词都有数量不一的同义词,组成复杂的同义关系群。关于同义词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王力先生认为“: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哪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哪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蒋绍愚先生认为:“所谓同义,是指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个义位都相通。”郭锡良先生认为“: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叫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这类词数量很小。绝大部分同义词都只是部分意义相同。”从中可以看出,几位学者对同义词的界定各有所长,侧重的方向也不一样,但都关注词的义项。蒋绍愚、郭锡良等学者作为王力先生的后辈和学生,对同义词的界定都是在王力先生“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哪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的观点的基础上衍生发展的,这也成为学术界主流的观点。一个义项相同即可确认为同义词,因同义词有不同的义项,所以会出现同一词有多个同义词,但他们之间并不能构成递推关系。

与以上观点不同,王宁先生认为:“声音没有渊源而意义局部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必定不同源。两个词只要有一个义项的义值相近,就可称为在这个意义上的同义词。”即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这个定义尊重了王力先生的观点,但在具体的分析上又有差别。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王力先生的观点提出了同义关系的词的本质性特征,但由于其高度凝练,又会有适用性的局限。对王宁先生的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词的同义是有条件的,不存在绝对的、全面的同义词。即多数词的同义只存在某一义项上,而且与语言环境和历史时期有关。古汉语词往往具有多个义项,不同义项往往在多义词的义项中处于不同位置,如有的为本义,有的为引申义。

具体作区分,可分为同位同义词和异位同义词。同位同义词,就是把词与词处于相同位置上的义项的语义相同作为条件构成的同义词,如“兵”“士”与“卒”“兵”本义指兵器,“士”本义是男子,“卒”本义是奴隶,都可引申为“士兵”,以引申义相同构成同义词。就异位同义词来看,“面”和“脸”就是其中的以本义与引申义相同为条件构成的异位同义词。“面”本义指脸面,如“老妇必唾其面”“尘满面”“,脸”本义指眼睛下面,鼻子两侧的部位,如温庭筠《菩萨蛮》中的“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后“脸”引申为整个面部,和“面”同义。其二,同义词的语音是没有关联的。王宁先生认为“语音相关、具备音近义通条件的是同源词,不包括在严格意义的同义词范围内”。如“言”和“语”是同义词,“言”和“唁”虽然都有“闻”的意思,但并不是同义词,而是同源词。而在王力看来,同义词与同源词存在从属关系,从词义方面来分析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是同义词。他指出:“同源字必然是同义词,或意义相关的词。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凡同义词都是同源字。”何、蒋两位先生是(二者都是王力的学生)直接继承王力先生的观点,依旧没能突破这个限制。同义词和同源词本来是两个平行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区分会给区别、研究同源词、同义词造成不便。对比同源词和同义词的概念,可以发现同源词必须要有历史的渊源关系,出自同一源头,而同义词是意义上的偶然相同。相对来说,王宁对于同义词和同源词的界定更明晰、合理,也更方便研究和教学。其三,同义词是相互的,即构成同义关系的词互为同义词。如“单”在“单一”的意义上,与“一”“独”“唯”同义。在“单数”的意义上,与“奇”同义;在“仅只”的意义上,与“只“”独”“特”同义。相反,只要两个词互为同义词,必然有相互重合的义项。从同义词定义的界定可以看出成为同义词所要具备的要素和同义词的特点。但要确证两个词是否构成同义词,则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材料才能准确得出结论。就像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借助他物就认识自己一样,确认同义词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比较才能显出差别。通过对整个词义系统的分析,认识一个词从本义到引申义的全貌,从而明确与其他词的界限与关系。就辨析同义词的角度而言,首先,辨析同义词词义上的不同,其中包括词义的范围、程度、反映角度的差别。

其次,辨析同义词在使用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使用对象、场合有差别,使用时组合对象、功能上的不同。除此之外,辨析同义词感彩上的不同。就具体的操作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言环境分析法———从上下文的探求上辨析同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注意文言中的互用、对用、连用等现象。互用就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两个词互相替换,而语句的意义保持不变,常见于《诗经》。对用指古代文言和诗词中,为了对仗工整而又不出现重复的字,在相应的位置上往往出现一组同义词,如杜甫《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的“一”和“孤”。连用是为调整、补充音节,将同义词连用的情况,意义与单用相近,说明二者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意义并无差别,如韩愈《谏佛骨表》中“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中的“伦”与“比”。第二,对立意义分析法———从反义词的分析上辨析同义词。

语言中的许多词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跟一个与它意义相反相对的词构成反义词,不同的反义词可以反映出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如“坚“”刚“”强”三个词,意义上很接近,都有牢固的意思。但在上古汉语中,“坚”专指土类的东西,硬而不易碎谓之“坚”,反义词为“脆”。“刚”专指金属一类的东西,韧而富有弹性谓之“刚”,反义词为“柔”。“强”原本指弓的拉力大,不易断,反义词为“弱”。通过反义词的对比分析“,坚“”刚“”强”三个同义词的异同显得更加明晰。第三,探求本源分析法———分析同义词的本义。虽然同义词和同源词本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和区分,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很多关联,存在互渗关系。这也是王力先生把部分同义词归入同源词,认为同源词定为同义词的缘由。为了研究和教学,需要明确区分同义词和同源词,同样为了更好地辨析、研究同义词,可以部分利用同源词的方法,探求词的本义和根词,通过系联词的同源系统,探求同义词的异同。如“迁”和“徙”,两个词都有“移动”“换地方”的意思,但“迁”的本义是往高处挪。所以在“迁官”和“徙官”两个词上意义有差别,一个为升迁,一个为调职。借助同源词的研究方法,两个词的差异显而易见。总而言之,抓住同义词概念的要点,掌握辨析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两个词是否为同义词,并在辨别中把握古代词语的词义和古代语言用法的妙处,进而方便我们对古代书籍的认读、理解、研究。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7.

[2]王宁.古代汉语[M].北京出版社,2009.

[3]何九盈,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讲话.中华书局,2010.

[4]周国光,李向农.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5]黄金贵.评王力同源词与同义关系论,兼谈同源求异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33.

第5篇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同源词;语言学;同义词;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所谓同源词就是意义相互联系,读音上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王力的《同源字典》认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①。这些字都有联系的一组词,它们在读音上有明显的

特点:相同或相近。

一、同义词与同源词的辨析

意义相同或相近是同义词的最重要的特征,而意义相通是同源词的最重要的特征。下面结合实例来辨析同义词与同源词的不同。

(一)同源词

“趾”(止)和“址”同源。“趾”本义是脚,本写作止,像足形,引申为山脚、墙脚、地基,写作“址、”。“止、趾、址、”实际上是同一个词。《易・贲卦》:“贲其趾。”《释文》:“趾

,本作止。”《说文》:“止,下基也。”又“,山之基也。址,或从土。”《汉书・郊祀志上》:“禅泰山下。”师古曰:“者,山之基足。”《左传・宣公十二年》:“略基趾。”注:“

趾,城足。”“趾、址、”三字都指“某之足”,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足”。

“才”“财”和“材”是同源字。人有用叫做“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说文》:“材,木挺也。”段注:“梃,一枚也。材谓可用也。”《说文》:“财,人所宝也。”徐锴

曰:“可以入用也。”三字均有“有用”这一共同的义素。因此,我们可以说同源词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意义相通、相关,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含有相同的义素,尽管同源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但却

含有一个相同的意义构成要素,这就是它与同义词的最基本的区别。

(二)同义词。

“美”和“丽”两字在“美丽、华美”这一义项上是同义词,但在适用范围上有些不同。“完”和“备”两字在“全”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但是两字的侧重点不同。“青”“苍”“碧”“绿”这四字

在“绿色”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但同时又有细微差别,“绿”指一般的绿色,“青”“苍”“碧”均指深绿色。“骄”和“傲”两字在“骄傲”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而“骄”侧重指心理状态,表示

内心的不满,自高自大,“傲”是一种行为表现,侧重在表示行为上的傲慢,没有礼貌。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的义项的词,所以说几个词成为同义词的先决条件是包含相同的义项,这就决定了同义词之间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可以互相替换;同源词却

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同源词的相同因素是“义素”。我们从是包含相同“义项”还是“义素”,来辨析同义词和同源词就很容易了。故同源词和同义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同义词是从语义学

的角度划分的,同源词是从语源学的角度划分的,两者的划分角度也不相同,这样辨析起来更容易。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同源词

同源词在汉语词汇中非常的普遍。同源词的普遍性使我们认识到,汉语词汇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极强的规律性的。但这种汉语词义发展的规律性却似乎与我们通常接受的语言学理论相矛盾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将语言概括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能指和所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那么,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所产生的整体,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有社会约定。这样看来,读音和意义之间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但汉语词汇中意义相关的词常常

读音相同相近,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对于这种事实和理论相矛盾的情况,陆宗达先生认为:在语言发生的起点,音与义的联系完全的偶然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在原有语词的基础

上产生新词。新词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旧词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原词而独立。有的音虽无变,已成他词。也有的音有稍变,更为异语。

三、同源词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心理证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②民族文化心理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

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审美意趣、伦理观念和等心态文化。它影响着词义衍化的方向。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我们可以探求词义引申和词语分化的轨迹,为同源词之间的同源关系提

供文化学证据。例如同源词“朴―璞”、“为―伪”。认识古代汉民族崇尚自然,以素朴为性,反对矫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趣,可以进一步证实它们的同源关系。“朴”的本义是指未加工的木材,“

璞”的本义是指未雕琢的玉石。在古人看来,人的天性和本质应该是自然的,如同未加工的木材和璞玉。这种以素朴为性的文化心理为“朴”与“璞”的同源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自然素朴的对立面是

人为的加工修饰。应该说,人为的加工修饰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但古人认为“自然素朴”才是人和万物的本性,所以把“伪”、“饰”看作是人和万物的假相。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他特别

反对人类运用智慧技巧对自然加以改造,从而满足一时的物欲私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至迟从老子开始,汉民族就有了用智有为导致虚假诈伪的文化心理。至庄子,他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

,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老庄学说所反映的汉民族对“为”、“伪”关系的认知为二者同源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明。

(二)古代习俗证

习俗是特定社会或民族约定俗成并长期相沿的礼仪风尚、行为模式、道德规范等文化传承现象的总和。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代持续到后代的习俗,来探求受这些文化因素影响的词语的分化路线,进一步

论证同源词之间的同源关系。例如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坐”习俗的形成背景及其变迁就可以来论证“居―踞―倨”三词的源流关系。在远古时代,没有坐具,先民是席地而坐的。坐姿是两膝着地,而脚

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古人认为这是最规范的坐姿。此外还有一种较轻松和随便的坐法,即“居”,又称“蹲踞”,故《说文》曰:“居,蹲也。”据段玉裁考证,这种坐法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

,臀部向下而不挨地,和蹲一样。后来有了高出地面的床榻、椅子等坐卧之具以后,人们感到臀部着物、两腿向前伸而张开是最为舒适的坐姿,因其与“居”的姿势比较接近,所以称为“踞”,又叫“

箕踞”,因为分张的两腿像簸箕形。这种坐姿被视为傲慢无礼的行为,故“踞”又滋生出表傲慢义的“倨”。通过考察“坐”的习俗,“居―踞―倨”三者的同源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同源词的存在说明了词汇发展具有规律性,不是杂乱无章的状态。同样,利用西方语言学的理论能更好我服务于学者理解同源词。反之,对同源词的掌握也能是西方语言学理论得到从实。我们应做到将

同源词和语言学理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去解决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苗守艳 赵 君.浅析同源词与同义词的辨析[J].现代语文,2006,(10).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夏中华.现代语言学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陆宗达.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7]刘静.论同源词与文化的关系[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5).

[8]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注解:

第6篇

关键词:段玉裁;词汇;训诂

段玉裁在词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不仅在清代受到有关学者的赞誉和尊重,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为国内外词汇学者所推崇。殷孟伦在《段玉裁和他的

上述这些评价,对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早在20世纪初,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就曾被译成日文,至今,日本仍有一些学术团体还在研究段玉裁的有关词汇学著述;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汉学家们,也很关心段玉裁著作的研究情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综合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词”的概念,特别注重“词”的全方位研究,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理论上的成就

他明确提出了词的观念和初步较有系统的词汇理论。我国最早的语言学是同哲学观念混同在一起的。《荀子•正名篇》:“名闻而实喻。”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实”之争实质是词汇语言的争论。《说文》:“词者,意内而言外也。”许慎的词大多指虚词,因而还没有认识词的本质,段氏继承前人成果,发挥名实意言的观点,提出“词者,文字形声之合也”的观念。虽然他仍然没有划清词与字的关系,但毕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词是声音、语义的结合体。

他不仅明确提出了词的观念,而且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综合研究。段氏指出:“圣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

段玉裁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较为系统科学的词汇研究方法上,他创立了一整套辨析同义词、区别反义词、系联同源词、说解词义系统等方面的名词术语。

二、实践上的成果

段玉裁注意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和综合比较的方法诠释词义。《段注》较早而且全面的总结出汉语词汇从本义到引申义词义系统,并且运用到全书的词义说解中,对于汉语词义系统理论的建立具有开创之功。段玉裁首先明确提出凡字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确定了区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标准,认为凡是与形体相合的为本义,由本义发展变化为引申义,用此字之音不用此字之义者为假借义,《说文》:“豫,象之大者。”段注:“此豫之本义,故其字从象也。引申之,凡大皆称豫,大必宽裕,故先而备谓之豫,宽裕之义也。宽大则乐,故《释诂》:豫,乐也。”段玉裁在词义说解时非常注意各个词义的纵横关系,一方面抓住本义,由本义统摄其他意义,提纲挈领;另一方面,重视词义与词义相比较,触类旁通。此外,段注还系统地揭示和总结了汉语词义中相反同根的现象,注意对同源派生词的研究和归纳。如《说文》:“颠,顶也。”段注:引申为凡物之顶。颠为最上,倒之则为最下,故《广雅》曰:颠,末也。《段注》对同源词也进行归纳,既注意到声符相同的同源词,同时也注意到声符不同意义相近的同源词,如《说文》:“Z,衣貌。”段注:“凡农声之字皆训厚。x,酒厚也;浓,露多也;Z,衣厚貌也。”

《段注》还通过引证丰富的语言资料对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和研究。《段注》对同义词的辨析从内容上来说广博精微,原则上有的放矢,形式上多种多样,对词的词汇意义、使用条件、语法特征、古今之别、方言俗语进行了精微的辩证,对于人们不大区别的同义词、近义词,段氏注重同中求异,相反对于人们不注意的远的同义词,段氏则注意异中求同,注意联系和系联,形式上有的是一对一的比较,有的是一组一组的分析,有的是仔细研究说解词和被说解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段氏注意同中求异,深入细致地论证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方法主要有三种:对释其义,同音辨义,综合比较。打破同部、异部界限,归纳系联同义词。

区别同义词,目的在于更加深刻地揭示词义,具体分析《说文》大量的一词多义的现象,注意对词义具体与概括的两重性和词义引申演变规律的探讨。认识了汉语一词多义的特征,词义之间的相因关系,并试图说明其渊源流变,段氏指出一词多义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古今之变。《说文》:“履,足所依也。屦,履也。”段注:“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鞋,名之随时不同者也。”二是两个或几个义项在意念上或形式上有联系,前者如 “灵”最早是对巫师的称谓,引申为知鬼神事的人。后者如 “节”由竹节引申为缠绕约束之状,再引申为节拍。三是汉语字形的分合更替,四是同音假借造成了一词多义,如“答,小攵也,假借为酬答之答。”

另外,段玉裁发现并注意到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并试图以此来进行词义说解。一、概括性和具体性的关系。《说文》:“长 ,久远也。”段注:“久者,不暂也;远者,不近也。引申之为滋长,长幼之长,今音知大切,又为多余之长,度长之长,皆今音值帝切。”《说文》:“释,解也。”《段注》:“《广韵》:舍也;解也;散也;消也;废也;服也。按其实一解字足以包之。”二、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左传》:“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说文》:“越,度也。”段注认为这里是“坠下”之义。他还发现和分析了词义之间的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矛盾现象,用它来分析说明词义的引申演变线索。有的词义发展是从个别到一般,例如“美”,本义为女子美貌,引申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再如“匠”:本义为木匠,引申为一般的工匠。有些虚词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例如“盖”,本意是毡,为覆盖物,后发展为发端语词。

段玉裁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较为科学的词汇研究方法上,他创立了一套辨析同义词、区别反义词、系联同源词、说解词义系统等方面的名词术语。通过引证丰富的语言资料对汉语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等进行比较、辨析和研究。

第7篇

一、利用思维导图,攻克词缀词根

与汉字有所不同,英语单词中有词缀、词根的概念,掌握这些概念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变得更加简易、系统、有规律。英语单词往往是在词根上加词缀构成的。初中阶段,一些否定性质的词缀在英语单词中十分多见。比如说un-这个词缀,加在happy之前,为“不高兴”;加在easy之前,为“不简单”的意思。因此,要扩大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明晰词缀与词根的关系,利用二者的组合规律,更快地掌握更多的单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词缀,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绘制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拿a-这个最常见的词缀来进行举例,这一词缀加在单词或者词根之前,可以表达“不、非、无”的意思。比如说a+social构成asocial,意义为“不善于社交的”,a+moral构成amoral,意思为“非正规的”。另外,a-加在单词之前,还有“在……的”含义。比如说a+sleep构成asleep,意义为“睡着的,在睡觉的”;a+side构成aside,意为“在旁边,在边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词汇量,对与“a-”这一词缀相关的单词进行总结,以词缀在词根前的不同含义进行区别。这样,学生可以以词缀为中心,对单词进行无限的延伸与扩展,在现有词汇量的基础之上掌握更多的单词。利用思维导图对词缀进行学习与延伸,对于初中生词汇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二、利用思维导图,辨析相近单词

初中英语词汇较小学英语词汇有所增加,且不好掌握。这是因为在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同义词与近义词。如何进行同义词与近义词的辨析成为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一大难点。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所有的近义词罗列起来,一个个进行比较与区别。然而,近义词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用法上,都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区别。单靠词义的辨析是不足的,学生仍然会在近义词的使用上出现错误。所以,在当代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将近义词与同义词进行联系和区分。思维导图在相近单词辨析中的利用,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单词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意义相近的单词该如何正确运用,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比如说,bright、clever、wise、intelligent、smart全都有“聪明”的意思。教师可以按照它们使用的范围与其表达程度的强弱对这些单词进行排序,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smart是最常用的单词;而bright偏重于口语,强调小孩子机灵;intelligent为正式用词,强调智力高于常人;clever强调有智谋,但也指小聪明;wise则是聪明程度最高的单词,形容有远见,有智慧。可见,聪明这一组单词可以按照以上顺序进行意义上的排序,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单词在细微处的差别。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对中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的使用,能提高初中生学习生词的效率,促进学生了解英语的词缀与词根,辨析近义词与同义词。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的原因。希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快速的教学与学习手段被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当中,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快速提高。

作者:庄晶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

第8篇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修辞 训诂

传统训诂方法包括“形训”“声训”“义训”,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音、义等自身要素和汉字的内部发展规律去探求语义。正如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所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然而,古书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古人行文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这些特殊的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辨析这些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既是训诂的内容,又是训诂的依据。训诂和修辞虽不是一回事,但二者有密切联系,古人关于修辞的辨析往往寓于训诂之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训诂了解修辞,也可以通过对修辞方式的研究来通训诂。早在汉代,毛亨、郑玄对此已有论述。孔颖达的修辞见解,也主要包含在对经书的注疏之中。这种以修辞通训诂的方法突破了传统训诂学的“三训”法,它主要从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篇章结构上的规律探求语义。因此,本文从修辞格和语篇修辞两个角度,分析孔颖达以修辞通训诂的方法。

一、修辞格

(一)对文、散文

“对文”和“散文”,是孔颖达用来辨析同义词的术语,他将其概括为“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对文”就是分析地说,辨析二者意义的差异。“散文”即笼统地说,说明二者意义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孔颖达创造发明了这两个术语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开启了对同义词进行训诂的先河。

1.对文、散文配合使用

《毛诗正义》中孔氏创造性地配合使用了“对文”“散文”,用以说明同义词的共性及差异。例如:

(1)《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正义曰:“以稼穑相对,皆先稼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通。”按:“稼”“穑”对文有别,“种之曰稼,敛之曰穑”,散文则“稼”“穑”相通,都指耕种与收获。

(2)《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正义曰:“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按:“言”“语”对文有差异,《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即郑玄注《大司乐》曰:“发端曰言。答难曰語。”散言则二者义相通。

2.对文、散文单独使用

孔疏有时单独使用“对文”“散文”。单独使用时作用与配合使用作用相同。例如:

(3)《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传:“氓,民也。”正义曰:“氓、民之一名,对文则异。”按:“氓”“民”是同义词,对文则异,说明“氓”“民”有差异。段注曰:“盖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故字从民亡”。

(4)《小雅·斯干》:“爰居爰处,爰笑爰语。”正义曰:“居、处义同。以寝非一,散言之耳。”按:“居”“处”散文则通,都指寝之“处所”。

从目前所见的文献看,孔颖达是最早使用“对文”和“散文”这两个术语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的,在孔氏之前的训诂学家往往只辨析其同或其异,而没有辨析同中有异,异中之同。孔颖达的这一创举不仅使古人在辨析同义词方面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受孔颖达“对文则别,散文则通”的影响提出“析言则异,浑言则同”观点,在《说文解字注》中他还沿用了孔氏提出的“对文”“散文”的训诂术语。

(二)互文

“互文”,即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唐贾公彦《仪礼正义》曰:“凡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也就是在叙述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时,构成互补关系的词语。互文虽属“异文同义”,但其上下文不是同一词义的重复,而是互相补充说明,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毛诗正义》中“互文”有时又称做“互言”“互相足”“互相备”等。例如:

(1)《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正义曰:“委委、佗佗皆行步之美,以内有其德,外形于貌,故传互言之。”按:此为同一句子内部的互文。“委委”形容外形的华贵大方,“佗佗”形容内心的得意与舒适。“委委”与“佗佗”互文,形容人的举止雍容又自得。

(2)《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正义曰:“此二句互文而同兴,葛言生则蔹亦生,蔹言蔓则葛亦蔓,葛言蒙则蔹亦蒙,蔹言于野则葛亦当言于野。”按:此为不同句子之间的互文。文意应为“葛生於此,延蔓而蒙於楚木,蔹亦生於此,延蔓而蒙於野中。”上句写“葛”而省“蔹”,下句写“蔹”而省“葛”,文意互相补足。

(3)《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正义曰:“此与首章互文。首章论其学问听谏之时,言如器未成之初,须琢磨。此论道德既成之时,故言如圭,璧已成之器。”按:此为不同章节之间的互文。孔疏认为此章与首章互文,首章为器未成之初,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磨之后才能“如圭如璧”。第三章为器已成,可知“如圭如璧”之前,必须“如琢如磨”。

其实早在东汉,郑玄在为《毛诗》作注时,就多次用“互辞”“互言”“互其文”等揭示“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孔颖达继承了郑玄的这一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孔氏进一步强调互文在意义上互相补足的特点,同时他又将互文的范畴从不同句子之间扩展到不同章节之间。

(三)连言

“连言”又叫“连文”,一般指同义词的复用,即在行文时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同、相近或相类的词。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中列举了单厚、咸和、夹介、昏忧、良善等二十一个这种同义词复用的连文例。孔颖达有时根据古人行文有同义连文的现象,通过连文来解释词义。

(1)《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传:“翘翘,薪貌。”正义曰:“翘翘,高貌。传言‘薪貌’者,明薪之貌翘翘然。若直云高貌,恐施於楚最高者。此翘翘连言错薪,故为薪貌。”按:孔疏认为“翘翘”与“错薪”连言,才可释为“薪貌”,若不连则为“高貌”,此为明确词义而连文。

(2)《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正义曰:“《曲礼》云‘士跄跄’,今与趋连文,故知‘跄,巧趋貌’。”按:段注曰:“趋,走也。《曲礼》注曰。行而张足曰趋。”“跄”与“趋”连文,故知“跄”为“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3)《小雅·鸿雁》:“鸿雁,肃肃其羽。”传:“大曰鸿,小曰雁。”正义曰:“鸿雁俱是水鸟,故连言之。”按:“鸿”“雁”都是水鸟,两事同类而连言。

二、篇章修辞

孔颖达为《诗经》作疏时,随文释义,但他不是孤立地就词释词,而是立足于全诗,将诗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重视诗的语言结构、具体语言环境对词义的限定。在《毛诗正义》中,他多次提到“文势”“义势”等。石云孙说:“孔疏所谓‘文势’指上下文语气,即今常说的语境。文势讲‘文’在语境中的运用,义势讲‘义’在语境中的变异。”孔颖达的“文势”说具体包括词的组合、位置、上下句、上下章等关系。

(一)依据词的组合、位置关系释义

孔颖达根据词语之间不同的组合、位置关系,对词义的解释不同。例如:

(1)《周南·兔置》:“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正义曰:“‘肃肃,敬也’,《释训》文。此美其贤人众多,故为敬。《小星》云‘肃肃宵征’,故传曰:‘肃肃,疾貌。’《鸨羽》《鸿雁》说鸟飞,文连其羽,故传曰:‘肃肃,羽声也。’《黍苗》说宫室,笺云:‘肃肃,严正之貌。’各随文势也。”按:孔疏认为《兔置》中“肃肃”因美其贤人众多,采用了《释训》训释,义为“敬”。《小星》中“肃肃”因表示“宵夜行走”,义为“疾貌”。《鸨羽》《鸿雁》中“肃肃”表示鸟飞,义为“羽声也”。《黍苗》中“肃肃”表示召伯苦心经营谢邑,所以义为“严正之貌”。

(2)《大雅·崧高》:“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正义曰:“以文势宜为往邑於谢,故上‘于’为‘往’,下‘于’为‘於’。”按:“于邑于谢”,孔疏认为文势应为“往邑於谢”,前一个“于”解释为“往”,后一个“于”解释为“於”。

由此可见,同一词语与不同词语组合时,由于处在不同语境中,所以词义便随各诗不同的“文势”而意思不同,即孔氏所谓“各随文势也”。

(二)依据上下句之间的关系释义

孔颖达常根据一段、一章中上下句的联系来解释词义、句义。例如:

(3)《郑风·大叔于田》:“抑释掤忌,抑鬯弓忌。”传:“掤,所以覆矢。”正义曰:“先儒相传掤为覆矢之物,且下句言鬯弓,明上句言覆矢可知矣,故云‘掤,所以覆矢’。”按:“掤”为圆形的箭筒盖。孔疏在解释“掤”时说先儒相传掤为覆矢之物,且下句言“鬯弓”,“鬯弓”即把弓藏入弓袋。所以可知“掤”为箭筒盖。

(4)《秦风·小戎》:“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正义曰:“下句云‘交韔二弓’,则虎韔是盛弓之物,故知虎是虎皮,韔为弓室也。”按:孔疏解释“虎韔”时,说“下句云“交韔二弓”。“交韔”指弓箭,则虎韔是虎皮制的弓袋,故知“虎”是“虎皮”,“韔”为“弓袋”。

(三)依据上下章之间的关系释义

孔氏释义,不仅考虑到上下词、上下句之间的联系,有时还考虑上下章之间的联系。例如:

(5)《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正义曰:“以上下皆言蒲、荷,则此章亦当为荷,不宜别据他草。且兰是陆草,非泽中之物,故知兰当作‘莲’,莲是荷实,故喻女言信实。”按:孔疏认为“蕳”应为“莲”。因为首章与卒章的前二句都言“蒲、荷”,而且兰是陆生植物,蒲、荷都是水生植物。“蕳”不仅与上下章“蒲、荷”不协,而且与第一句“彼泽之陂”也不协调。所以他认为“蕳”当为“莲”,以喻“女言信实”。

(6)《小雅·角弓》:“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尔之远矣,民胥然矣。”正义曰:“上章胥为相,此章胥为皆者,胥、相、皆,并《释诂》文也。上以王於族亲,故为相於之辞;此言天下之人非一,故为皆,观文之势而为训也。”按:孔疏在解释“胥”时,根据上下章文势的不同解释。上章言王於族亲,胥解释为相,此章说天下的人非一,故“胥”为“皆”。这里的“观文势而为训”即根据上下章之间的关系解释词义。

孔颖达提出并实践的“文势”说是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关于文学上“势”的理论在语义分析上的运用,是一种新的根据语境探求词义的方法。虽然孔颖达并没有使用“语言环境”这个术语,但他在疏中多处依据语境释义的方法,实为首创。

经籍传注中的修辞训释作为传统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训诂学家虽有论述,但因其材料的零散性而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对一些修辞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和总结,同时还发明了许多新的辞例,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初步形成了系统的修辞理论。与毛传、郑笺相比有不少发展和超越之处,这在“疏不破注”的唐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颖达以修辞通训诂的实践,突破了传统训诂学的“三训”法,开辟了以修辞为工具的新的训诂领域和训诂方法。这一方法是孔颖达的重大成就,标志着唐代训诂学发展的新水平,对后世学者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本文为校级研究生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毛诗正义》训诂研究,项目编号:2012XYC010。)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段玉裁.广雅疏证[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3]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蒋方,张忠智.试论《毛诗正义》之“文势”说[J].北方论丛,2003,(4).

[5]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王文仲.语法修辞与训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89,(1).

[7]王雁.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8]石云孙.孔颖达修辞理论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

[9]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俞樾.古书疑义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第9篇

关键词:词汇呈现方式 同义词呈现 短时义时间副词

一、汉语词汇呈现方式的界定和意义

在汉语的词汇教学中,词汇呈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留学生知道目标语的内容,最主要的是为了让留学生记住目标语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自由地运用目标语。使其在学习目标语的同时感知目标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和差异,使目标语尽快地进入长时记忆,进而达到永久记忆。由此可以看出,词汇呈现方式的作用和意义是举足轻重的。通过选择有效的呈现方式,能让留学生一接触目标语就能建立深刻的感知印象,从而加深词汇的记忆,促使词汇的储存和提取,增强词汇的习得效果。

二、同义词呈现的界定和意义

同义词呈现主要是根据词汇之间的相似性,将之统一呈现出来。使其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以体现。孟详英(1997)总结了五个为什么留学生需要进行同义词辨析的原因:(1)由于汉语的外语注释不准确,汉语中近义词的外语对应词只有一个,给留学生留下了两次相同的印象,留学生在使用时就常常会不加区分;(2)大部分近义词都有相同语素,在留学生看来其形、义都很类似,在使用时会因为不懂音节的搭配,或者不辩词义任意选用;(3)汉语中的常用词经常时一词多义,因此有一系列的近义词,构成了复杂的词义交叉现象,给留学生使用近义词带来混乱,具体表现为,在这个句子中的两个词可以互换,而在另一个句子里则不能;(4)汉语中一些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附带的感彩、语体风格等附属义不同,留学生由于不熟悉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在词语选用上会出错;(5)留学生词汇量有限,找不出最恰当的词来表达思想,便从自己仅有的词汇储备中找一个简单的、词义接近的词来,勉强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造成用错词或用词不当。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短时义时间副词辨析――“才”和“就”的同义词辨析

(一)短时义时间副词“才”的句式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

(1)“才”用在数量词语的前面,表示时间早。例如:

现在才七点。(时间早)

(2)“才”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慢、不顺利。例如:

我们下个星期才上课呢。

(二)短时义时间副词“就”的句式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

(1)“就”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事情发生得快、早。例如:

这种电脑,两天就米卖了二十多台。

他一下子就喝了三碗。

(2)“就”表示两个动作的发生连接得很紧。例如:

我起了床就去上课。

(3)“就”可以和“一”、“了”等词搭配使用。例如:

①“一……,就……”表示前一个动作发生以后马上就发生第二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使已经发生的动作,也可以是目前还没发生,但以后一定发生的动作。例如:

我一到北京就给你打电话。(动作还没有发生)

在“一……,就……”的格式中,“就”不能放在主语前边,应该放在主语后边、动词前边。下面句子里的“就”位置就不对。

*早晨一起床,就他去跑步了。(早晨一起床,他就去跑步了。)

②“了……,就……”表示一个动作完成紧接着发生第二个动作。例如:

昨天我们下了课就去参观了。

(三)短时义时间副词“才”和“就”的辨析总结

(1)在表示时间上,“才”和“就”的意义往往相反,且在句中位置上往往用在动词前,“才”表示刚发生,而且发生的晚或用的时间长或进行得不顺利;“就”表示将要发生,而且表示快或用的时间短。但是,如果“才”和“就”连用,则“才”一般表示时间短,“就”表示快或早例如:

他才来就走?

(2)如果前头有表示时间的时间词语,“才”表示晚,“就”表示早;如果有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才”表示慢,“就”表示快。例如:

八点上课,他八点十分才来。

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3)“才”可以在后面接表示时点的时间词语,表示早,而“就”不可以。例如:

才七点钟,再睡一会儿起床。

*就七点钟,再睡一会儿起床。

(4)用在数量词语前面,其中包括直接跟数量词语或者是跟“动词+数量词语”的形式,“才”和“就”都表示数量少。例如“

我们学校才三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我们学校就三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但是,当“就”跟“数量词语+就+动词+数量词语”的形式时,如果前面的数量少于后面的数量时,“就”则一般表示数量多;而其他情况下多表示数量少。例如:他这次住院,一天就花了一千多。

四、结束语

词汇之间的相似性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有其积极的一面――已学的词语是新词语的基础和桥梁,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词语之间的相似性给学生辨别词义造成困难。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运用词汇呈现方式的积极作用,使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方绪军.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家宁.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8,(2)

[3]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4]孟详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3)

[5]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10篇

关键词:英日韩学习者 易混淆词 “提高” “改善”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中,我们发现英、日、韩三国学习者的汉语作文中有这样的错误表达①:

(1)她下决心考上大学,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情况。(英)

(2)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日)

(3)人们的生活已经【提高】了。(韩)

(4)我一定努力【改善】公司的服务水平。(英)

(5)2000年奥运会的标语之一是“【改善】生活水平”。(日)

(6)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品德修养也在逐渐地【改善】。(韩)

上例中,英、日、韩三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语动词“提高”和“改善”时,均产生了混淆的现象。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混淆某些词语的关系,在当理解为甲时误解为乙,或当使用甲时误用了乙。那些为众多学习者经常混淆的词对或词聚就是易混淆词”(张博,2008)。据此,“提高”“改善”就是一对易混淆词。

为什么二语学习者容易出现这样的偏误?我们进一步考察了现行的同/近义词辨析词典后发现②,“提高”“改善”都出现失收的情况,也就是说,学习者易混淆的词语“提高”“改善”并不是近义词,在现有的词语辨析词典中并未得到辨析,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张博(2007)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不宜固守“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应当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偏误的现实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易混淆词辨析。在此动议下,一些学者基于学习者词语混淆实际展开了考察分析。如:张妍(2006)对欧美学习者易混淆的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展开了调查;程娟(2011)基于中介语261个表示心理活动动词的混淆,提出了五种词语辨析的模式;于洋(2015)对CSL学习者同素同义单双音名词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付冬冬(2017)对英语者易混淆的增减类词语的不平衡性作了考察。

“提高”“改善”是学习者容易混淆的一组动词,以往研究对此关注的并不多。在笔者考察的文献中,只有刘克强(2010)专门关注了动词“提高”,他在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了该词在不同文本中的英语翻译规律,发现汉英对应翻译是多样的。这启发我们,汉外词汇系统并不严格对应,学习者词语混淆可能受到母语的影响。

本文基于大规模中介语语料库,对学习者容易混淆的一组词“提高”“改善”进行穷尽考察,以期发现学习者“提高”“改善”混淆的规律,并探析词语混淆的成因,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易混淆词的确定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所依托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约690万字。主要包括:

1.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研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425万字。

2.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0万字。

3.以英语背景学习者为主体的哈佛大学北京书院汉语中介语语料约65万字。

我们选取了英、日、韩三国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进行考察。这是因为英、日、韩三国背景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量最大,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语料支持。

(二)确定目标词

首先,分别以“提高”和“改善”为检索词,提取英、日、韩三国背景学习者的全部使用语例。然后,剔除语义不明、含糊、重复的的句子。为了确保结果的客观性,我们对所筛选出来的语料进行人工标注。具体做法是,请五位汉语母语者对学习者误用的词语进行修改,写出应替代的词,三个(三个以上)母语者认定一致,那么我们就认为该词符合汉语者语感,是当用词③。

最终本文收集到了“提高”“改善”的混淆语例共计156条。

三、“提高”“改善”的误用特征

“提高”“改善”的误用特征可以从误用的母语背景分布、词语的误用方向、词语混淆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来考察。

(一)“提高”“改善”误用的母语背景分布

基于英、日、韩三国汉语学习者的语料,本文考察了“提高”“改善”的混淆在不同背景二语学习者语料中的分布情况,考察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显示,“提高”“改善”二词的混淆普遍分布于英、日、韩语背景学习者的语料中,是多种语言背景学习者均容易混淆的词对。

(二)易混淆词的误用方向

从误用方向来看,易混淆词可以分为单向误用和双向误用两种类型。我们通过观察语例发现,不同国别的二语者使用“提高”“改善”这组词语时,均呈现为双向误用。

提高改善

(7)这么难受的学习环境一定令许多学生沮丧,从而不愿意坚持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条件。(英)

(8)谁捡起自己扔的烟头,谁就是在【改善】自己的素|,这就是环保的第一步。(日)

(9)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地【提高】了。(韩)

改善提高

(1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们应该忘却自私,而且更应该善于利用客观形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生活素质就会【改善】进步了。(英)

(11)这样能【改善】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和食品质量。(日)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再也不用担心吃的问题,而且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韩)

(三)词语混淆的具体表现

语料调查显示:英、日、韩三国二语学习者在与特定词语搭配时,容易将“提高”“改善”混用。

在英语者的中介语语料中,有这样的表达:

(13)母亲经常告诉我,这一段时间是她生命中最不开心的,所以她决定必须考上大学,【提高】自己的生活情况。

(14)【提高】经济条件会给人们金钱的自由,让生活比以前更丰富。

(15)A:医院里我的医术是最好的,但是我怎么还没有得到晋升?

B:为了晋升,只给病人治病是不够的,你也得【改善】你的水平。

(16)政府应该让老百姓互相了解,同时【改善】他们之间的容忍度。

在日语者的中介语语料中,有这样的表达:

(17)生活条件【提高】以后,人们都开始考虑身体健康,而且注意到了自己每天吃的东西是否安全这个问题。

(18)国家利用税收建设大规模公园等基础设施,尽力【提高】国内环境。

(19)做父母的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让孩子觉得幸福。

(20)人们的社会意识【改善】了很多。

(21)随着科技的发达,农业技术的【改善】,在现代社会可以产生大量的食物。

在韩语者的中介语语料中,有这样的表达:

(22)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了。

(23)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地【提高】了。

(24)解决吃的问题以后,我们还要【改善】食物的质量、营养程度。

(25)我认为先解决相当数量的饥饿问题,然后再考虑我们的饮食水平的【改善】问题。

(26)因为人类随地抽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所以【改善】人们的意识也不是容易的事。

通过对误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英、日、韩三国二语学习者词语混淆的表现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在“条件”“环境”“生活”等词语前,英、日、韩三国二语者都误用成了“提高”;而在“水平”“质量”“素质”等词语前,学习者均误用成了“改善”。我们将混淆发生的具体表现总结为表2。

表2:英、日、韩国三国二语者“提高”“改善”混用的具体表现

易混淆词 英 日 韩

提高改善 +条件/情况 +情况/环境/生活 +条件/生活

改善提高 +程度/水平/素质/能力 +能力/质量/素质/意识/农业技术/效率/品质/道德/水平 +现代技术/品德修养/水平/意识/质量/程度/心态

四、词语混淆成因分析

根据中介语理论,二语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包括:本族语、本族文化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已掌握的目的语知识对学习新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学习态度、教学中的讲解和训练中的失误等(鲁健骥,1987)。我们认为,易混淆词“提高”“改善”的混淆,主要跟目的语、学习者母语以及教材注释等相关。

(一)目的语词义干扰

“提高”“改善”两个词词义相关,都含有“向好的方向变化”的意思。“改善”指“改变,以使原有情况好些”;“提高”指使事物某方面比原砀摺9鄄煅习者的误例可知,学习者的词语误用都发生在与其他词语的特定搭配上。这表明,受词义干扰,学习者对词语的用法并不清楚。

在汉语中,“改善”的目的是使情况比原来好一些,其搭配对象是那些能用好坏来评判的抽象事物,如“生活、环境、条件、关系、功能”等;“提高”的目的是使事物某方面比原来高,其搭配对象是那些能用高低来评判的抽象事物,如“水平、素质、能力、效率、标准、位置、程度”等。如:

(27)这五年来,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8)为了改善国家的经济情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9)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30)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31)如何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32)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3)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他的工作能力提高了。

(34)现在,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了。

(3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学习者目的语知识有限,误认为二者词义相近、用法相同。学习者难以对这两个词语各自的搭配对象进行归纳和提炼,进而造成混用现象的出现。

(二)母语词义影响

张博(2011)发现,学习者获知目的语词A对应的是母语词A′后,可能会把为A′所有而A并没有的意义推移到A上,产生“母语词义误推”。汉外词义并不一一对应,学习者可能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出现使用偏误。

在英语中,“improve”表示向好的方向变化,即“to becomebetter than before;to make sth/sb better than before”(《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其词义范围较大,对应着汉语中的“改善”“提高”两个词语。如:

(36)His quality of life h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since the operation.(手术后他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了。)

(37)I need to improve my French.(我得提高我的法语水平。)

学习者先学习“提高”,当得知母语词“improve”对应着汉语中的“提高”后,很可能将“improve”的其他释义也推移到“提高”上,因此造成上述偏误。

日语和韩语中都有大量的汉字词。汉字词源于汉语,已经融进韩国语、日语的词汇系统中。有的汉字词的词义和用法已经与汉语词语不同。如,在韩语中“改善”是汉字词,表示为“????”。该词词义比汉语范围大,也大致对应着汉语中的“改善、提高”等多个词语。如:

(38)??? ????(改善生活条件)

(39)??? ????(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40)??? ????(改善待遇、提高待遇)

学习者将母语汉字词“????”的用法推移到汉语词“改善”上,因而造成了误用。

日语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日语中,“改善”也是汉字词,但是词义与汉语略有不同,既对应“改善”,又对应“提高”。如:

(41)ダムの{によって,水上\の条件が大いに改善された.(经过水库的调节,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42)待遇を改善する (改善待遇,提高待遇)

(43)身体の体|を改善する(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的素质)

鲁健骥(1987)指出,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缺乏语言学的知识和学习外语的经验,通过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比附去理解和使用目的语,是很普遍的,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在外语学习者的头脑里,母语的系统已经固定化,这无形中对目的语这一套新的系统的学习,形成一种障碍。学习者母语词义与汉语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因此,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可能是造成“提高”“改善”混淆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教材注释的误导

“汉外词语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生词表或双语词典中的汉外词语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翻译,对学生理解词义、组词造句有时会有误导作用,引发偏误的产生。”(吕文华,2006)

周琳(2007)的研究表明,教材生词同译方式是两种语言词语复杂对应关系的一种投射,大部分同译词语反映了汉英词语对应的客观情况。语言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很可能给留学生的词语使用带来干扰,同译方式极可能加深了这种负面影响。

我们考察了几部对外汉语教材英译本后发现,对外汉语教材中往往采用同一母语词对“提高”“改善”二词进行对译。例如,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教材中,多将二词译为“to improve”,比如“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改善居住l件)、“to improve your Chinese level”(提高你的汉语水平)。这可能会加重同译词语的混淆。

五、结语

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习者词语混淆的实际情况出发,观察词语混淆的规律,分析词语混淆的成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改善”这组词,教师不仅要向学习者明晰词语意义的侧重点,还要进行词语的搭配训练,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巩固词义、区分用法。此外,在教材注释中,编著者也应关注汉外词语差异,对于汉外词义不对应的词语,应当括注适用范围,帮助学习者分辨其中的异同。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JJD740006]和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6110052]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级项目经费支持。)

注释:

①学习者作文语料中,与目标词无关的不当表达,我们予以适当修

正。【】中为误用词,()后为汉语二语者的国别/语别。

②笔者考察的同近义词词典:林玉山(1986)《简明同义词反义

词词典》,深圳:海天出版社;马燕华、庄莹(2002)《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3)《新华同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2013)《新编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组词造句搭配详解词典》(双色辨析本),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贺国伟(2005)《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程荣(2010)《同义词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佟慧君、梅立崇(2002)《汉语同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③这五位汉语母语者包括三位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一线教师,两位

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

参考文献:

[1]付冬冬.易混淆词辨析词典词语搭配方式及其适用性分析[J].云

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6).

[2]付冬冬.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增减量词语混淆特征的不平衡性分

析[J].对外汉语研究,2017,(18).

[3]刘克强.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汉语常用动词“提高”的英译聚

类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

[4]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4).

[6]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Z].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7]于洋.CSL学习者同素同义单双音名词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6).

[8]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

[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9]张博.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及其研究方法[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08,(6).

[10]张博.二语学习中母语词义误推的类型与特点[J].语言教学与

研究,2011,(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

[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

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程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与汉语同义词比较研究――以心理

第11篇

动词一直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和学生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尤其注意掌握。以下是动词中的常见问题的几点说明。

(一)连系动词。

连系动词又称系动词,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作谓语,后面必须跟表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如:look看起来,seem似乎,remain仍然,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动词,如feel,look等,既可用作实义动词,又可用作系动词,怎么判断呢?系动词常跟形容词作表语;实义动词则常用副词作状语。试比较:

The newly-invented drinking tastes quite unique.这种新研制的饮料尝起来挺独特的。(本句中taste用作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

The chef is tasting the fish carefully.厨师正在品尝这条鱼。(本句中taste是实义动词,后面用副词作状语)

同时系动词一般不用进行时,但在表示探询语气,使语意客气、生动、亲切时,可用进行时。

I hope you’re keeping well.(语气委婉)我希望你保持健康。

再者系动词不用被动语。如:The apple is tasted good.(×)

(因为taste是系动词,“尝起来”是指苹果的性质,不用被动语态)

(二)助动词。

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的词叫做助动词,其自身没有词义,不可单独使用。它与其他词一起构成时态、语态、疑问和否定等形式,如:do,does,did,will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组词形相近的动词的辨析。

1.adapt,adjust与adopt。

(1)adapt vt.使适合。

We have to adapt quickly to the new system.我们不得不迅速适应新制度。

(2)adjust vt.调节,调整;(进行调整后)适应。

Adjust your language to the age of your audience.要根据听众的年龄使用相应的语言。

(3)adopt vt.收养,采用(某种方法)。

All three teams adopted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problem.三个队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各不同。

2.arise,rise与raise。

(1)arise vi产生,出现(arose,arisen)。

We keep them informed of any changes as they arise.如有任何变化,我们随时通知他们。

(2)rise vi.升高,上升(rose;risen)。

rise为不及物动词,作“上升”讲时指继续上升,常用于日、月、云、烟,物价,人的职位,等等。

The prices of goods keep rising these days .商品的价格最近日渐增长。

(3)raise vt.举起,饲养;提高(raised,raised)。

raise为及物动词,用作“举起”时有使物体达到应有的高度的含义,可用于指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She raised her finger to her lips as a sign for silence.她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示意安静。

试比较下面两句的差异。

The price of pork has risen recently.近来猪肉价格上涨了。

The price of pork has been raised recently.近来猪肉价格被抬高了。

3.lay和lie。

(1)lay vt.下蛋;放置(laid,laid,laying)。

The hens are not laying well.母鸡现在不爱下蛋。

She laid the baby down gently on the bed.她把婴儿轻轻地放在床上。

(2)lie vi.平躺;位于;在于(lay,lain,lying)。

The cat was lying fast asleep by the fire.猫卧在火旁睡得很熟。

(3)lie vt.说谎,撒谎(lied,lied,lying)。

You could see from his face that he was lying.从他的表情上你可以看出他在撒谎。

从以上几组实义动词的比较鉴别中可得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要多归纳多总结,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动词练习的方法。

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做动词练习的方法规律技巧。

(一)加大动词积累,正确理解词义。

英语中动词的词义丰富,用法灵活,不易掌握。平时要进行大量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动词及动词词组的新意义。在平时学习中,要领悟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特别注意一些最常用的词汇,如get,make,have,take等和一些难分辨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形近词或短语,更要集中突破,加强记忆,扩大词汇量。例如:

The resources on geography can be ?摇?摇 ?摇 in the State Library.

A.acquired B.required C.inquired D.requested

[解析]这四个选项在词形和词义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非常容易混淆。acquire“获得,得到,学得(知识等),求得,养成(习惯等)”;require“需要,要求,命令”;inquire“打听,询问”;request“请求,要求”。句意:地理方面的材料资源可以在国家图书馆找到。因此只有A项正确。

(二)体会英语语境,准确辨析词义。

单项填空对动词的考查是在语境中考查词义辨析,特别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这些选项从汉语翻译上看可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但其英语含义不同,而且可能有不同的习惯搭配,因此做动词词义辨析题目时不能根据选项的汉语字面意义选择答案。同时,要注意对动词的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的考查。如:

Even if treatment ,there’s still no magic pill for patients in the late stage of AIDS.

A.does B.uses C.works D.helps

[解析]这四个选项都有“帮助,起作用”的意思。do“行,能对付”,例如:Three chairs will do.三把椅子就够了。use“使用”,work“起作用,生效”;help“帮助”。句意:尽管治疗起作用了,对于晚期的艾滋病患者来说还是没有什么特效药。故C项正确。

(三)分类归纳词组,构建知识网络。

动词词组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中动词词组的识记和运用。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动词词组进行归纳、比较,做题时,一方面要揣测命题人的意图,分析句子结构,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要明白动词词组的不同意思,并且能区别相似词组的意义,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It was funny to see that the dog’s eyes immediately ?摇?摇?摇 ?摇 at the sight of its owner.

A.lit up B.fixed up C.did up D.turned up

第12篇

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使语言可以表达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在现代汉语中,“特点”、“特征”、“特色”都可以用来指事物具有的特别的不同于一般的性质,是一组同义词。王力先生(1982)说:“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那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特点”、“特色”和“特征”在以下几句话中可以互换:

(1)这样的分法也许更能概括和明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发展和艺术特征。

(2)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3)它具有细腻传神、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

“特点”、“特色”和“特征”在用于艺术时,可以互换。但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必有其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从语义适用、句法组合、语用色彩等方面对三者进行对比辨析。

2.先行研究

为了考察前人对“特点”、“特征”、“特色”的研究,我先后查阅四本汉语近义词、同义词词典,这其中既包括面向本族语者的又有面向将汉语作为外语的。它们是《汉语同义词词典》、《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近义词反义词详解辞典》、《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以下分别简称《汉语》、《1700对》、《近反义词》、《现代汉语》)。我收集了它们对“特点”、“特征”、“特色”的解释。

《汉语》中指出三者可以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其中“特点”着重指人或事物独具的特殊之处,可以是内容、性质上的,也可以是形式、外形上的;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缺点。“特征”着重指人或事物外表或形式上独特的征象或标志,是显露于外的。多用于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于抽象事物;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缺点。“特色”着重指事物独特的色彩、色调、格调、风格,适用于文学、艺术和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事物,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较少用于人,往往是明显的优点。商务馆出的这本词典对三者语义和语用方面的解释很详细,但是句法方面没有说明。

《1700对》主要从语用方面对三者进行了对比,指出“特征”最易发现和辨别,“特点”次之。“特色”为褒义词,“特点”为中性词。语义和句法方面的解释和说明不足。

《近反义词》解释了三者语义方面的不同,但是举例不多并且例子的典型性不够。

《现代汉语》指出三者都可以指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性质,对三者不同的语义使用作了说明。但是没有对三者感彩的区别作说明。

综合上述研究发现,“特点”、“特色”、“特征”三者语义方面的解释、对比等已比较详细,但是语义适用方面还有待加强,举例不足。四本词典基本上没有对三者句法组合方面的说明。在语用色彩方面也并不是每本字典都有所涉及。

对外汉语界专门研究三者区别的文章基本没有,只是在编撰的字典中有所涉及。在参照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我试图从语义适用、句法组合、语用色彩等方面对三者进行对比辨析,试图找出三者的差异,希望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3.语义方面

语义适用指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其中又有一些具体的识别因素:人、物、事物;个人、集体;自己、别人;具体、抽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过去、将来,等等(赵新、刘若云,2007)。以下分别介绍三者。

3.1“特点”的适用范围最广,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指个人,也可以适用于集体;可以是自己的特点,也可以是别人的特点。

(1)这个学生的特点是不爱说话。

(2)茶叶的种类很多,市场上以采制工艺和品质特点结合外形差别来分,有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和紧压茶五大类。

(3)中国画的特点之一是偏重于写意。

(4)童年早期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好动是他们的特点。

(5)我的特点是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6)它往往反映出一种内心气质独特的美,甚至反映出一种社会特点、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

(7)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的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

(8)他这个人的性格很有特点。

3.2“特征”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多指具体的;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现象;倾向于指别人或者他物而不是自己。

(9)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夏天少雨干旱,而冬天多雨湿润。

(10)他的外貌特征是:大个子,高鼻梁,黄头发。

(11)近一个世纪过去,中国终于有了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运转方式。

(12)黄皮肤是亚洲人的显著特征。

例(9)—(12)句中的“特征”可以换成“特点”,但是例1—8中的“特点”却不是都可以换成“特征”。

(1′)这个学生的特点是不爱说话。(×特征)

(5′)我的特点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特征)

(8′)他这个人的性格很有特征。(×特征)

“特征”倾向于外表或形式上独特的征象或标志,是显露于外的。以上三句中,用“特点”来表达内在的,与“特征”的语义相冲突,不可以互换。

3.3“特色”多用于事物,少用于指人;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用于指事物时,“特色”倾向于指民族性、地方性的事物。

(13)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

(14)这些园林多数都是质朴简洁,具有地方特色。

(15)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它既有现实主义的精心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

(16)每一个作家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例(13)—(16)句中的“特色”不可以换成“特征”,但是可以换成“特点”。

(13′)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特征)(√特点)

(14′)这些园林多数都是质朴简洁,具有地方特色。(×特征)(√特点)

(15′)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它既有现实主义的精心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特征)(√特点)

(16′)每一个作家都有其自己的特色。(×特征)(√特点)

“特征”不可以用来指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独特之处。“特点”语义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来指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事物,但是在表达时其语义表达不如“特色”精确。

4.句法方面

这部分主要从词性、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句法搭配等方面辨析三者的异同。

4.1“特点”、“特色”、“特征”三者都是名词,都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

(17)这类运动的特点是物体总是来回经过某一中心位置往复运动。

(18)《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

(19)当今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4.2“特点”、“特色”、“特征”都可以在句中充当宾语。

(20)同类事物间的比较是为了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征。

(21)它色彩鲜明,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民间特色。

(22)这三种乐曲都属于器乐曲,具有形式自由、即兴发挥、不拘一格的特点。

《1700对》指出“特征”不能作状中结构“很有”的宾语,“特点”、“特色”可以作状中结构“很有”的宾语。我搜索北京大学语料库只发现一句“特征”作作状中结构“很有”的宾语。

(23)两人的脸都绝顶聪明,很有特征。

4.3“特色”可以用在名词前作定语,“特点”、“特征”不可以。

(24)在南京到处可见的地方特色菜多起来了,新奇特品种进了“菜篮子”。

(25)各连锁集团正因为有自己的特色服务,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垂青,因此牢牢地占据了市场。

(26)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全部云集在这座美丽的滨海都市。

4.4“特点”、“特征”、“特色”三者前都可以加“数+个”。我搜索北京大学语料库发现数词大都在十以内。

(27)上述十个特点,只是粗略地勾画出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

(28)“知识价值社会”具有如下七个特征。

(29)戴高乐对待自己的顾问和参谋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三个特色。

我搜索北京大学语料库发现,用在“特点”前的数词最大不超过“十”,用在“特征”前的数词最大不超过“七”,“特色”前的数词最大不超过“三”。

“特点”、“特征”、“特色”三者前同样可以加序数词,像基数词一样,最大也不会超过“第十”。相应的,“特点”前最大不超过“第十”,在“特征”前最大不超过“第七”,用在“特色”前的一般不会超过“第三”。

4.5“特点”、“特征”、“特色”前不可以用数词“好些”,但是可以出现数词“若干”。

(30)本书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若干特点。

(31)根据事物的某一个特征,你想到了和这个特征相关的其他若干事物的若干特征,这种思维就叫相关联想。

(32)朱子会议有若干特色。

4.6“特点”、“特征”、“特色”三者前面都可以加“显著”、“鲜明”、“明显”、“重要”、“突出”等来作定语。

(33)尼罗河有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年都要定期泛滥。

(34)信息化是新技术革命的显著特征。

(35)这应当说是他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

(36)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具有不同于其他开发区的明显特色。

(37)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突出特色。

“显著”、“鲜明”、“明显”、“突出”等也可以作“特点”、“特征”、“特色”为主语的句子的谓语,“重要”则不可以。

(38)时代特征鲜明。

(39)北京中秋月饼特色突出。

(40)装饰用纺织品消费特点明显。

4.7“特点”、“特征”、“特色”前不可以出现“特别”。我搜索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只发现三句“特殊+的”修饰“特征”的情况,“特别+的”则都不能修饰。

(41)特性是不可重复的特殊特征的集合,属于自然世界,并从自然世界中获得奴性和死亡性。

(42)那么一个类型就是喙嘴龙亚目的,这一类东西它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征。

我认为这是由于“特点”、“特色”、“特征”本身含有独特之意,与“特别”、“特殊”语义重叠不符合语言表达经济性原则。这一点教师需向留学生说清楚,否则他们以为可以在“特点”、“特征”、“特色”之前加“特别”、“特殊”来起强调作用。

4.8“特点”、“特征”、“特色”都可以用在“以……为特点、特征、特色”结构里。

(43)金乡大蒜以个大、皮薄、色白、性粘为特点,在美国、日本及东南亚有良好的市场。

(44)我国的城市发展从总体上说还处在以集中为特征的初级阶段。

(45)径山风景区是以宗教和茶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

4.9“特点”、“特色”、“特征”可以用在“如下、以下+几个、一些+特点、特色、特征”的结构中。

(46)据研究材料证实,具有创造性的幼儿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47)通览全书,有以下一些特色。

(48)目前我国消费膨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4.10“特色”可以在“独具”、“自具”、“各具”、“极具”等强排他性状词组之后作宾语。“特点”、“特征”则很少。

(46)舞狮,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

(47)每门语言都各具特色。

(48)一品红的花极具特色,杯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

4.11“特点”、“特征”、“特色”可以受“大”、“明显”、“突出”、“显著”等形容词形容词的最高级修饰,而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则不可以。

(49)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输。

(50)香港选举最显著的特点是持续的低参与率。

(51)卢刚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他的极端自私。

(52)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使得现代文学的许多第一手材料,能同读者直接见面了。

5.语用方面

语用主要是感彩方面。

“特点”、“特征”是中性词,既可以指好的方面,又可以指不好的方面。

(53)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他的极端自私。

(54)尼罗河有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年都要定期泛滥。

“特色”是褒义词只能用来指好的方面。

(55)这虽然是残忍的娱乐场所,但在建筑上很有特色。

6.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句法层面上对“特点”、“特征”、“特色”做了一些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炳昭.近义词反义词详解辞典[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2]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寄洲,贾永芳.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赵新,刘若云.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J].辞书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