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

时间:2023-05-29 17:4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诗歌 诗眼

解读诗歌虽然与鉴赏艺术是同形异构的关系,但它自身却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要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尽量多的内容,即要达到一字传神。这就要求我们解读诗歌时必须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笔者结合自身的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什么叫“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具体阐释如次: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二、寻找诗歌的诗眼的策略

1、词性的角度考虑,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是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

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写出了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它的滋养哺育,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写出了烽烟的劲拔、刚直、坚毅,又给人亲切温暖而苍茫的感觉,把孤独寂寞的情绪巧妙的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再如杜甫的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而“吐”字则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除此之外,数量词和虚词也可以炼成诗眼。如张桔轩的“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中的“几点”,杜甫的《丞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都是精妙的诗眼。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诗眼往往运用拟人、通感等手法。

第2篇

笔者尝试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罗列十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能破解学生的细读入门问题。

一、替换法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阅历、基础和文本解读力、感受力的局限,有时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经常只靠“模糊意会文本”。如此,会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替换品析法又是学生细读词语、沉入词语的捷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长)出来”。

将“冒(长)”与“钻”比较,不难看出“钻”字更能表现小草旺盛而又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动态的描写。而“冒(长)”则平淡、无味的多。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替换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叫着。”

“叫”与“闹”比较,“闹”更能体现蜜蜂多、较热闹的场景,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赋予了画面动感,而“叫”字只是单纯声音的感受,不能体现出蜜蜂多而熙攘的特点。“闹”不仅有声音,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替换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

原句“嫩嫩的,绿绿的”是叠词的运用,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叠词不仅描摹了色彩,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替换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混合着。”

“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该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酝酿”较之“混合”更有慢慢的生成之感,令人有舒缓的美感。

5.“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替换为“呼朋引伴地放开清脆的喉咙”。

“卖弄”是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在这儿贬词褒用,从听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所以恰当!“放开”只写出了声音,缺少了情趣!

二、咀嚼法

“咀嚼”就是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在此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字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要让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要“咀嚼”,如何“咀嚼”?慢慢“嚼”,一点点“嚼”,要“嚼”到位。

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是肃立不做声的意思。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写房屋,实则从侧面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渲染了房屋沐浴春雨的温馨画面。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作者以视觉的角度对春雨进行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晶莹透亮的特点。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写了春雨,而且也写了春风。“织”字是承上句像细丝的比喻,准确地表达出了春雨的动态。而且“织”字做动词讲是“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之意,春风有情,春雨如丝,织出的自然是美好的生活,用“织”和本文的意境相同。

三、删除法

删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删除句中某个词语,然后比较删前删后的表达效果。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删去“微微”如何?

“微微”一词,本意是轻轻的,很淡。作者用该词形容空气,更突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如此轻微的细节也能被作者感觉到,自然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删去“仿佛”如何?

“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意思是说花里的甜味儿就好像让我看到了树上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仿佛”在这里是指作者的一种想象,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已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中。如去掉“仿佛”则不能如此传神地表达花香的迷人。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删去“偷偷的”如何?

删去后文章也就缺少了趣味,不能表达出不经意间发现刚冒出的小草的惊喜之情。“偷偷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令读者读起来印象深刻。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删去“呼朋引伴”如何?

“呼朋引伴”是招呼朋友,引来伙伴的意思。拟人化的手法,鸟儿要将自己的喜悦彼此分享,表现出鸟儿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四、联想想象法

根据自己的积累,联想想象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以体会文本中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以事物相同的特质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与趣味。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设想来到了一个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地方,每一朵花都在尽力地绽放,生怕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快看,那一片红,像火;那一处粉,如霞;那一抹的白,像雪。现在请用鼻子轻轻地吸一口气,只能轻轻地,因为这儿太香了。有没有嗅到甜味儿?如果嗅到了就咽下口水吧,因为再过几个月,这些树上就会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摘一个下来,等不及去擦、去洗,你只想啊呜一口咬上去……

好,请睁开眼,说说刚才你脑海中的所见、所感……

2.“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同学们,请联想:老老小小都会做点什么呢?如果是你,在这样美好的春天,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五、改变句子法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将以上三个句子的语序改变一下,如何?

这三句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他们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这是写春天的成长过程。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比在前面会更加有趣味,也使文章生动起来。

学习这种句式,试将下面这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感受一下改变后的表现力。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是最寻常的。”

六、名句佐证法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笼统地灌输长长的背景,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越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结合课本的课下注释可以了解到这句诗的作者、诗名和整首诗文。如有兴趣,稍加了解,会发现古人的“杏花雨”、“杨柳风”更具有美感,更富于画意。作者引用此诗增添了美感和画意,并再次基础上增加了温度,即“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给人增添了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

由此,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是“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可以像什么呢?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还是寒冷时握在手中的一杯温水……

七、空白点评析法

“文本细读”在一个“细”字。“细”即细小、仔细、细微之意。如何细呢?细到对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解读,甚至一个标点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文本的一些“空白点”进行了阐释。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替换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上句用“;”,表示嗅觉和视觉,现实与想象两个维度。如果改为“,”则体现不出此维度。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个“看”字,是让谁看,读者还是自己?“看”字流露出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他不但自己喜欢,他还要人们都爱上春雨。所以,跟着作者的指点,你必要看着春雨、观察春雨,否则怎能发现它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长(柔)的特点?

八、演绎渲染法

演绎渲染法即通过对书面文字进行演绎,利用语言、动作将文字变得立体、丰富,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可分为教师演绎和学生演绎。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演绎这句话时,除了声音的配合,可以在读到“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时,和学生对视,眨一两下眼。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春天野花的气息。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么在演绎第一句娃娃时,可以奶声奶气些;演绎第二句时声音是甜甜的,要面带笑容;演绎第三句时声音要有底气,表情坚定有力。三句的语气层层递进,渐渐升高、激昂,气势迭起。

3.扮演其中的角色。

本文写了很多春天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不妨让学生选择其一改变、扮演。

如:“我是春天的小草,我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看,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我的身影。我让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我软绵绵的。”

这样的改编、演绎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文章的美。

九、还原生活法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回想一下,春天里,你又会做些什么?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儿争先恐后的竞相开放,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

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此时天下着雨农民还在工作,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工作时农民们又会想些什么?

十、质疑法

耳熟能详的《江雪》(柳宗元),我们学习了、背诵了,可似乎没有深究过什么问题。但是一位教授提出“为什么这么冷的天,老翁还在垂钓?”我们不妨在本文中也探究一点――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的“健壮”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能战胜寒冷的冬天,带给万物生命,并能带着人们走完这新的一年。不健壮,何以完成这些重任?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但愿以上我们的做法有实战意义。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真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拘泥于正确地品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喝温吞水,不是粗枝大叶!真正的语文课是“不厌其烦”,要有“耐心”。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在师生的“文本细读”中绽放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光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美韵

我们对鲁迅笔下的这样两个画面都很熟悉:一位老先生坐在孔子的画像下面,摇头晃脑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有一位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先生会写四种茴香豆的“茴”字。自古以来学习古诗无外乎不明其意地记诵和一个字的多种讲法。现代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还是将好端端的美文妙诗肢解成只见实词虚词的树木,不见文章的森林。学生对深奥抽象的诗义和单调的讲解深感寡然乏味,他们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呢?

如今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古诗教学受之影响,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就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我们应充分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打开经典诗词教育的宏观视野,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诗人的情思,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从而让经典诗词润泽学生的生命,使学生拓宽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一、再现诗画,感受内容之“美”

画家是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物象的,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也有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千古名作,可谓之“诗中有画”。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缈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而学生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对古诗内容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如果能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具体而形象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内容美。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之“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的思想感情却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色彩明丽,轻快悠然,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绘而成。教学一、二句时,多媒体展示由“黄”“翠”“白”“青”等丰富的色彩构成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地面上柳枝嫩绿,黄鹂鸣叫,犹如抱春,柳树后一行白鹭轻飞上天,好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呀!古诗的第三句中“含”字用得十分精当,教师在设计这个画面时,可从诗的视觉角度出发,在岷山雪景画面前装上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然后关上窗户观看岷山雪景,使远处雪山景色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CAI的强烈视觉效果,是教科书上简单的插图难以比拟的,能使学生更易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细细地品味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的乐曲,在脑海中想象深秋江景图: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再如,白居易的古诗《草》,极力写草的生命力顽强,暗传出少年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也喻示同友人的离情不绝。诗歌富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其中的哲理,欣赏哲理美。因此,课前我按句意设计“草的四季变化”的课件,教学“一岁一枯荣”一句时,让学生观看小草由荣到枯、再由枯到荣的变化。之后,课件再配合演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到了秋天,小草枯黄了,给人作为干草烧了,可到了春天,小草又从泥土里钻出了小脑袋——嫩嫩的绿芽。这样的画面出现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小草在冬天遇到那么多困难,可春风吹一次,小草又生长出来,说明小草有什么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诗中广袤草原的无限生命力,感受“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压不垮的”这一哲理。

四、指导朗读,体验情感之“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视频、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的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时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五、启发想象,感受创造之“美”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古诗语言精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好阵地,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教《望庐山瀑布》时,让学生根据诗句去想象瀑布的声音、颜色、样子,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在教《游园不值》时,当学生理解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我启发学生想象: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景象呢?随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这样一幅画面:(伴着舒缓的音乐)一扇门缓缓打开,满眼呈现的是开得红艳艳的杏花,一团团、一簇簇,你挨我挤,花丛中蝴蝶翩翩,莺歌燕舞。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畅所欲言,“满园春色”溢于言表。

六、拓展阅读,享受积累之“美”

古诗的“海洋”辽阔无边,要在这海洋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需要不断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让学生自行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寻找他们觉得类似的诗歌进行阅读、背诵,那么学习的空间将会无限地扩大,甚至在互相交流、共享中让古诗学习抵达心灵。相信只要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站在高处赏析那些情韵悠长的诗,那么他们一定能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将古老的文化一览无余!

如借助信息技术,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让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学习相应的古诗。春暖花开时,安排学生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从不同的诗里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苦满腔的雨春;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赏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在学习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诗人因心情不同而对春天有不同的看法,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沉郁朴实,有的清雅自然……从而从整体上学习古诗、理解古诗。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只要教师注意去探索、发掘,就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学生发现古诗美的第二双眼睛,让我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领略古诗的美韵!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第4篇

关键词:诗歌翻译;批评;意象;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6-0059-06

诗之道,非常道。人类文学艺术活动,以其相通的情感与形象思维,在不同语言与文化间流动交汇,促成文学翻译活动的繁荣。译者各自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风格常参杂在译品中,或多或少地遮盖与扭曲原作者的意・图。文学翻译的“失”“得”正是翻译批评的任务。

翻译是一种语言形式交换,也是译者与作者互动或译者与译者互动的过程。好的作品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重译本,更新的译本既包含了前译者的开拓创新成果,又会有向译本不断贴近的努力,在原诗的纵深处挖掘不曾被注意的内涵,更客观地再建原作意象。

美国大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以个性鲜明的思想方式和独特的文字表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精心刻画一幅幅生死生轮回画卷,留给世人一首首精彩而难解的诗谜。而解谜之钥匙不在别处就在文字隐喻中。译诗之关键在于同诗人一起玩文字揭秘游戏,体验诗情灵视画意。透过文字A是B的语言游戏,洞察诗人创作意图以及她对于世界所描述的哲学思想。

美国诗人在中文世界的知名度全仗翻译作品的广泛深入人心。狄金森诗集编号为303作品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读懂这首诗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心灵。有趣的是,尽管这首诗历经多次翻译,却未能真正解开谜诗,连研究狄金森的著名学者刘守兰也不那么自信:“我依然感到自己还是站在通向诗人心灵世界的幽微曲折小径的起点”[1],更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宣言诗,是一个不关心国事的隐居诗人的自白[2]。“谜一般的诗人”究竟呈现给世人怎样的灵性社会?“大诗人”伟大在哪里?诗言说什么?诗歌翻译究竟译出了怎样的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翻译批评(critical reading of translation)因缘而生。

一、译诗之道:步・意・信

诗歌,文字简洁,寓意丰盛,情感饱满,分行律动,以文字再现形象,构建精神境界,文字显现隐形思想的实相。

近代中国翻译史大体上是一个“百家释严复,严复释百家”的发展史[3],信达雅是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的指南,离开“信达雅”谈翻译之道,实属南辕北辙欲速不达。

诗歌形式决定诗歌翻译的形式。译者有责任以诗译诗,使其译品类似原作,神与形具足。译诗界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当属上个世纪的诗人学者卞之琳。江枫总结了卞之琳译诗原则:亦步亦趋,刻意求似,以似致信[4]43。

中国是诗的王国,前辈们对鉴诗有许多的深刻见解。诗,去文去理去意。试想把文字去掉剩下的是什么?那恐怕是读者正在体验的诗情画意,萦绕在读者脑海挥之不去的画面感。

瓦尔特・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形式。……如果译文是一种形式,那么,可译性就必然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5]3-4。纯诗,文字产生的画面感,或许就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一种诗质,诗歌翻译的核心。为了移植画面感,诗译者所做的就是将凸显意象的原文形式转换为译语形式。翻译中原有文字“丢失”(lost)而找到(found)对应文字的形式转换不是翻译终点,文字形象在新的语言中再生才是翻译终点。译者的任务:解放束缚在原文中的精灵,将译语再现之。

因此,好的译诗须出“神”入“画”,再现诗情画意。译诗之道在于雕“形”出“象”达“意”。

那么如何建构诗行节奏?

亦步亦趋:卞之琳套用一个四字成语,幽默俏皮地在赋予旧词新意。首先,亦“趋”,趋同原作,表明翻译者的工作姿态之“信”,翻译必依照原本再现意韵;其次,亦“步”,标明译者应该掌握的技术。步,音步、音尺,表现英语诗行的音乐节奏。一个音步(以一个重音带一、两个或不带轻音构成的节奏单位),对应于译诗节奏的顿、音组或单字。顿或音组,白话诗里的节奏单位,多由二字、三字构成,用其替代原诗音步,获得相似的节奏感。在翻译外国格律诗时,以音步建行的英语诗和以音节建行的法语诗找到的以顿建行的汉语对应物,而能够得心应手地以相应的格律去再现外国诗的格律。亦步亦趋,明确了以诗译诗的技术,消解了散文译诗的问题。[4]44

刻意求似:刻“意”求似,刻画诗意。原诗文辞烘托出的意象或境界,乃是诗体移植能否存活之根本。译者仿着原来的韵律节奏,用中文顿(音组)或字建行,以求字字行行最终托起一个相似的鲜活意境,随译文律动的节奏,凸显意象,或生机勃勃,或宁静沉默。

然而,词义的多层面性排斥了译者的简单处理。意义深邃的诗歌以一个或众多的隐喻构成。借助隐喻,诗人以甲喻乙,指东说西。多层次的蕴意烘托在语义场景中,敏锐的而明智的译者需刻意洞察。

以似致信:由于翻译本质上是语言形式转变的问题,是换一种文字的说法。译者仿着诗人“如何说”来运词造句立意。依照原文,求得类似的音韵节奏和诗画感,原诗得以在新的语言里重放智性光芒,获得来世的生命。“在译文中,原作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最完整的展开”[5]5。

有趣的是,以成语表达新的思想,只能使思想陈旧。比如“亦步亦趋”,日常生活中夹带贬义,令人想到表面上的模仿;“刻意求似”令人联想“刻舟求剑”而不得剑;“以似致信”,更带出“似是而非”的感叹。在新思想需要新形式的文字艺术表现上,狄金森以极具个性的创作方式做出了榜样。

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卞之琳的译诗观对于译事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在貌似缺乏美感的语言表述中,智者如果能撇去浮沫,就能真正了解译诗的真蒂了:步・意・信。译家江枫认为,“译诗,而要译好,无论出发于何处,迟早都会走到这条道上来,这是一条正道,一条宽阔的大道”[4]52。

二、译诗批评:形・象・意

诗歌是以文字创造形象的艺术活动,形象或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的非凡表达力决定了诗人的成就。欣赏艺术品,是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诗歌翻译鉴赏是一种诗歌翻译批评,评判和借鉴译文是翻译批评的基本任务。互动中,翻译活动健康理性有序地展开。

许钧将“翻译批评”界定为对诸如“信息再现活动、语言转变活动、符号转换活动和内容传达活动”合理程度和转换结果的等值程度做出评价。具体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译者感知的世界与作者表现的世界是否吻合或等值、译者与作者所使用的翻译或创作方法是否统一、译作与原作意图是否一致。[6]

简言之,相对于原作,译者是否保存原诗歌节奏、意象和风格,呈现相应的译语艺术形式。本文以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第303号作品为例,依照卞之琳诗译原则,对三个译本进行评判和借鉴,讨论诗歌翻译活动遵循的基本要素:形・象・意。

1. 狄金森诗集第303首的翻译比对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

Then ― shuts the Door ―

To her divine Majority ―

Present no more ―

Unmoved ― she notes the Chariots ― pausing ―

At her low Gate ―

Unmoved ― an Emperor be kneeling

Upon her Mat ―

I’ve known her ― from an ample nation ―

Choose One ―

Then ― close the Valves of her attention ―

Like Stone ―

这首诗,狄金森创作于1862年,同年一共创作了366首。而立之年的她,诗情迸发,思考并创作很多有关生与死诗篇,其意境开阔、文字简练、丰产丰收无人能比,其想象力与表达力超出她同时代编辑读者的审美规范。超时空的诗歌表现艺术历经近一个半世纪,其魅力有增无减。

比较不同时期的译诗,应该具备一种历史发展的视角。后来的译文较之前辈的译文更可读或更接近原文意境,可看作社会进步的结果。诗歌翻译是动态的,不同的个人参与同一首诗的翻译过程,而最终合成某种共识,更深入原诗意境。前辈的译作大体确定了基本的意境,他们具有开创力,使后者得以借鉴而更加贴近原作。“翻译本质决定译诗应当准确反映原作,决定译者对准确的追求,因此,翻译的进步与发展应当表现为越来越接近原作”[7]。

2. 三个译文与原诗的对等程度分析

诗质,诗情画意。韵律节奏表达情感,文字造型塑像。译诗的根本在于亦步亦趋刻意求似地再现诗情画意,译者隐身其间。

由于不方便将三个译本同列,只好勉为其难地制表如下。三个表格各展示一个原文诗节的不同译文,及其对照。三种译文发表在不同的时段,从20世纪60年代(译文一)到80年代(译文二)[8]再到21世纪(译文三)[9]。其间隔大约20年,约为一个成长代。三译文具有类似风格,以诗译诗,直译中混杂着意译。

表1 第一诗节的比较

上述列表显示,三位译者对同一诗篇的理解与表达上大体趋同,表现了诗人如何说的基调。不过,译文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字译的方式译出,最为贴近原诗的节奏、意象和风格。

三种译文存在或多或少的扭曲与误解,主要是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的把握。比如,Society, present, unmoved,from等,对应的中文分别为“朋友/伴侣,意义,不为所动”,介词短语from an ample nation是修饰her(the Soul)还是和修饰动词choose?值得大家讨论。

在上下文中,her own Society,her divine Majority,an Emperor,an ample nation构成若干相关的语义场:性灵社会,死者[10],皇帝,富足的民族/心灵,from短语可理解为the Soul 后置定语,the Soul from an ample nation chooses one Society and then close her Valves/eyes of attention like Stone,暗示性灵来自于富足的心灵,选择属于她自己的社会,然后合上双眼(死了),石碑关闭。

三、译者隐身:字译法再现诗情画意

细读并品味这首诗,不难感受到诗人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部三幕剧,一轴性灵的自由与永恒的画卷,展示诗人心中对于人类生死轮回的思考和对于性灵永恒的顿悟。如同中国古诗“鸡声茅店月”一样,狄金森这首诗也有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呈现一种由超凡想象力雕刻的灵性状态。

诗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另类的灵魂意象:

性灵选择她自己的社会/ 然后-关门/ 对她神圣的多数/ 不再出现/ 不动-她见到双轮马车-停在/ 她低矮的门旁/ 不动-一个皇帝正跪在/ 她的座垫上/ 我了解她-来自一个富有民族/ 挑选一群/ 然后-合上她关注之阀/ 如石一般 (笔者译)

试问,有谁能如此巧妙地运用文字言说她或他关于灵魂体的顿悟。“要说出全部的真理,但不能直说……真理的强光必须逐渐释放,否则,人们会失明”[11],“大脑比天空辽阔……比海洋更深……和上帝相重量”,“我的国家不必更换她的礼服”,“一天,你说过我‘伟大’”。正如她在书信集写的一样,“如果荣誉属于我―我躲也躲不过”[12],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见证了狄金森的生前身后事。她似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诗歌创作的的独特性与身后的成功。她留下1775首未经发表的诗稿,似乎暗示她美国公民的身份,因为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有谁忍心说她是“隐居不问国事”局外人?不能!

诗人极富个性的新思想呼唤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短横符号切断句法结构,好比雕刻刀切去多余的材料;名词大写暗示诗人所用的词不同于日常含义而有某种特殊意义。她如刀切的短语,有效地表达她心中的诗・意・图,一种纯语言的表达。因此,翻译她的诗的关键不在于意译(经由译者加减法),而在于理解洞察诗人的诗・意・图。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只有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思考死亡灵魂永恒等人类重大问题,探索宇宙奥秘,才能解读谜一般的诗人留下的丰厚遗产。

一个弱小女子的博大心灵和高超诗艺将她性灵定格在永恒的文学艺术星空,而她谜一般的诗篇召唤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进入迷宫,与诗人一同如痴似醉般的遨游浩瀚无边无极宇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参考文献

[1] 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

[2] 蒲隆.刘晓晖.艾米莉・狄金森:一个谜――谜一样的人[J].兰州大学学报,2000(5):151-156.

[3]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72.

[4] 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5]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M].陈永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4.

[7] 黄杲.英诗汉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3.

[8] 周建新.评余光中和江枫对艾米莉狄金森一首诗歌的翻译[J].读书与评论,2008(1):124-125.

[9] 迪金森.为美而死[M].马永波,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4.

[10]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078.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语感培养; 心理特征; 培养途径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 语感的心理特征

1.1 直觉性。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指对言语的顿悟。如有些人能“一听就懂”、“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这其实就是语感直觉性的表现。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往往凭“感悟”。

1.2 整体性。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已经舍弃了对语言、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所以,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如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1.3 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景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当人们读到《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诗句时,就会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夜,勇士们与敌人拼死战斗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震耳发愦的嘶杀声,这是怎样一幅铁马金戈的战斗画图啊!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中孕育着创造性。

1.4 情感性。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语感不仅仅是为判断语文知识正误而服务的,更重要的是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感应相融;反之,则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无法共鸣。

分析语感的性质和特性使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并非神秘莫测的“魔力”。语感对语言感性认识的内容带有规律,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语感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2 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感”:“培养语感”(见第一部分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良好的语感”(见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三、教学建议”);“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四、评价建议”)。可见新课标对语感培养的重视。“语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标志性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来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生活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别人不便于听,写的文章别人不便于看,根本无法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是取比照的或说明的办法,究竟不会和原文字原辞十分贴合”。如前面提到的夏尊先生的“落叶”、“新绿”在字典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们的语感解释的。

为此,叶圣陶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还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字,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由此可见,语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而言,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 培养语感的途径

3.1 生活体验,引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如“动物”的词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生物中的一类,这些生物总以有机物为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而对于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小学生,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就会不尽相同。对于小学生,一见到“动物”这个词,便能迅速地与猫、狗、老虎等活生生的实物联系起来,这就是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即使课文中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语感也能被诱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全站立起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可以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3.2 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极佳途径,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训练常被忽视。即使被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多数也是为读而读,乍听起来,读得整齐,细听之下,并未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时,若能有感情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听这样的朗读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观潮》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故人远去,斯人独自伫立着凝望天际的长江水,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于是,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自读自悟。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了教练、导演,他们引导学生学习,随时给学生指点,却又决不越俎代庖。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要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

3.3 励联想,诱发语感:

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其中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心游万仞的联想与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家乡的秋白梨》里将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将它拟人化,是“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这样传神的描绘就是借助于由想象与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的蕴意和情感。有位老师上杜甫的《绝句》时,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①结合诗中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地点。

②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他们的色彩若拍成电影,哪些景物是静的,哪些景物是动的?用自己的话把动态景物描绘一下。

③“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画面之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凭窗远眺西山雪岭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门外停泊着远航东吴的船只。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心情。这样,学生会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减轻了学生感知课文的难度,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3.4 说读写,养成习惯:

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必将终生受益。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也就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支柱,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叶圣陶所说“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必将推进语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就会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无论要养成什么习惯,我认为必须要有恒心。叶圣陶指出,“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的习惯。”因此,我们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读,在前面我已经讲了很多,这里我着重讲讲听、说和写。

学生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每每讲完一则故事,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我要学生说完整的话,也许因为故事有情节,比较容易记,所以学生往往都能把故事讲清楚。但光靠讲故事还是不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项目叫“听说训练”,虽然里面的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故事性不强,相对难记。如果你随意听过去,到头来脑子里只能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做这类训练是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比如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记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要求不能一下子和盘托出,提要求也得讲究艺术,遵循从易到难的梯度原则。第一遍听时你可以让学生自测一下能记住多少;第二遍听时要求学生记住关键词;第三遍听时就要求学生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留意别人怎样表达意思,怎样把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一步步下来,短文的内容学生已掌握了七八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听到的东西讲出来,当然学生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求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做“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这类习题时,仅凭感觉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0%以上。我想这是语感在起作用了。

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而且写完了要念几遍,动手改一改。写作,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在习作中培养语感,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基础。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事物的特征。当然谴词造句、锤炼语言和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勤写来达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周记,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我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作兴趣。如看到树,学生产生这里的树真多的念头,自然会想到树多的表现: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想树叶形状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圆的、扁的。再想其色彩,有深绿、浅绿、翠绿、绿油油、亮闪闪。再想象到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再从果实上想:青色、黄色、紫色……大小、形状……这样一想,可写的就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必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培养语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按一定的方法不断地积累,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那么在学校现有资源和办学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最为有效呢?这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课改的实施,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即根据时代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行的途径。比如可以开设定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和小团体辅导,开设兴趣活动课,出心理版报等等。学生在学校最为主要的任务是学习,那么学习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的开设从根本目的上是要为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双重任务的综合性的必修课。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1.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假如说学生的“心理”是一方生机勃勃的沃土,那么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开垦,使这块沃土地与空气充分接触,得到充足的阳光、水分和矿物质,生长出各种绿色植物,美化世界。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在于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剖析自己内心世界,学会分析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并能适当调整,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有问题就找教师,过分依赖于教师的帮助。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就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关系而言,前者为后者的培养准备了基础。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的表露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设身处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问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自卑或自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他就会因为不能够正视自己而自责或怨天尤人,或因为交往活动不足而很少有机会体验到他人的爱心以及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体验,因而也就很难养成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一类的优良道德品质。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也为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如文化素质等)的培养准备了基础条件。

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是封闭性的,他们大多羞涩,胆怯,压抑,不愿自我暴露,因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教学,如果一直沿着传统教育的轨道,偏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小涉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则难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和谐的发展,课改的全面落实。

因此,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应包括:自知自控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耐挫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与应变能力等等。

2.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我们应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作一下分析,了解初中生的一些心理特点,以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避免一些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而选择一些使我们的教学能顺利开展并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收获的内容。

2.1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首先,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但在追求成人感时,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同时,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压力和苦恼。其次,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这个时候,他们特别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自我意识增强。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并表现出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心理冲突和矛盾。

2.2 注意挖掘课本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课本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努力把握住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心理素质培养。对此,本人就教学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2.1 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首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的“愿学”、“乐学”上下功夫。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要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多琢磨。本人发现,情境式教学、智力竞争式活动、图片欣赏等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些活动环节上学生兴趣比较高。在知识具体化到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效果甚好 。

2.2.2 紧扣思想品德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认知开始的,只有对一件事情有了正确的认知,他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表现才能表现出一定的健康水平。正如泰勒所言:人们只有怎样想,才会怎样行动。而初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人十分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七年级涉及了如何设计成长计划,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顺逆境和挫折,级则扩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调适、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思想品德教育者则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优势,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的内心有所领悟,认识有所完善,干涸的心田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 例如七年级教科版(上)第一单元第一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进入初中后有了哪些感受,这些是在小学所感受不到的,同时我也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于是学生们热烈的讨论起来,互相之间说出了感受,不但同学之间这层陌生的薄纸给捅破了,而且还体会到彼此的感受都很相似。于是我请学生看看自己的生理上有了什么变化,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议论纷纷,发言十分热烈。紧接着,我趁热打铁,积极启发学生生理上有了这些变化后,我们的心理和小学相比有了哪些不同。学生一开始比较安静,不愿自我暴露。于是我暴露了自己上初中时的些感受,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耐心地倾听,亲和的微笑,自信的眼神等)调动班级的氛围。请学生讲一些类似的反映心理的生活体验。学生已明白了我们生理上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心理充满了各种矛盾,表现为幼稚性和成熟性并存,并向成熟性转变。这样,在自然的小组探讨下,学生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有了正确的认知,然后我提供情景,让学生实际操作。

当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不是一两节思想品德课所能完成的,要注意挖掘每一课的心理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具体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

2.2.3 开展活动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在活动中学习,而不喜欢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而且,通过活动,学生的情绪情感过程有了体现,并且有了行为训练过程,使学生实现了认知(理清问题)——情绪情感(情境体验)——行为(投入情境中训练)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通过营建气氛,给学生某种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去示范去感染,可以使问题完成起来更加地简单,而且在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中,更利于学生稳固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十分积极,对于每一项活动本人和学生一起分析评价。通过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的意识也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自己较为突出的智能表现出来了,寻找到了成就感。例如第一单元第三节《拥有好心情》,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竞赛唱歌,这正好和上一课时《展示自我风采》相衔接,然后请学生说说唱歌的感受,接着趁着学生这股兴奋劲,请他们说一些和情绪有关的成语,由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竞争的游戏,于是你说一个我说有个,说出了很多的情绪词语。然后我请同学归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看哪个小组先发现。于是学生积极思考起来,总结出了四种基本情绪类型。接着请学生来表演这四种情绪,首先让一个人表演,然后是两个人表演照镜子,学生兴致非常好,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苦,为下一课时作铺垫。在这一课时中,我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助能力、应变能力……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一个多元智能结构,使一些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表演能力等表现出来,使他们在高涨的情绪中体验情绪的奇妙和复杂,并且通过行为训练,对如何表达情绪,调节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理想境界。

除了“导、行”,教师还应重视“辨”,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辩论时语言不够流畅,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其灵活应变能力,自信心还有待提高。例如:我在《感受成长》、《立志与成功》中请学生对“顺境和逆境哪个更利于我们成才”、“一屋不扫,能否扫天下”发表各自观点。辩论时,我对学生适当放低要求,适时点拨。通过辩论,学生在交流中对教材观点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行为活动中形成的,既提高了辨析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心理素质得到了培养。

2.2.4 拓展或延伸思想品德教学渠道,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特别研究那些蕴藏在人性中的无限的潜力,通过改善环境以利于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之人格完善健康成长。

在这方面,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的思品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很大的帮助。在备课时,我尽量设计一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能展现出自己所擅长的智能。如:请学生用数轴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变化,请学生朗读一段文字,请学生用图的形式画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请学生表演各种情绪、两人表演照镜子等等。希望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在教学中找到成就感,从而去积极体验,并拓展到行动上。每一单元结束,请学生(4—5人一组)选取单元主题出一份心理小报。比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走进中学》,学生可以介绍“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心理断乳期可能带来的一些情绪反应”,“初中生情绪产生的一些原因及主要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情绪调节”,“寻找一个案例,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等等。出一份小报其实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表现十分积极,体验到了“内省”、“收获”。一些质量好的小报复印多份大家共同欣赏,资源共享。

此外,家庭治疗研究专家认为,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摇篮,因此,家庭的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的家庭结构、正确的教养方式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注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教化孩子,并要致力于家庭结构的协调和合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家庭教育讲座,发心理健康教育小报,家校联系单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是学生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因此,目前需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和社会保持一定的接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被美化了的,学生有时反映某种情况不可能是这样,他们表现出十分矛盾的心理特点。因此,有时不一定要把不好的事情捂着,不让学生知道,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不好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本人通过一些时事介绍,真实的故事的介绍,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到社会的多个层面,使学生感到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很贴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向好的一面,积极地去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美好品质、学会各种技能技巧……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总而言之,学校、家庭、社区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其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坚实舞台。

处于21世纪,社会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高的人才,而且还需要心理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好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实施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层次性,各阶段有所侧重,又不能简单地把构成心理素质的诸因素截然分开。而应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相信,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将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向传统教育的冰河,将使心理教育进入每一个学校,进入每一间教室,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终定会走出一条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思想品德新路子。

参考献文

[1] 1997.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心理学---何存道.

[2] 2003.1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心理辅导---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