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的技术创新

农业的技术创新

时间:2023-05-29 17: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的技术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的技术创新

第1篇

摘要:农业技术服务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技术的创新,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方法、手段,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必须发展途径和渠道,本文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与传播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传播

1农业技术创新概述

农业技术创新是在农业科技者、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生产经验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发展新的技术的过程,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改善以及农民增值增收的一项农业活动,从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上看,农业技术创新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技术的相对优越性,既然是创新的农业科技技术,必然在技术上与传统技术比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设备,改进农业生产的步骤、程序等多个方面,在优越性的结果方面,主要体现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能够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其中一项或者几项的改进,就说明农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农业创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通用技术的优越性。在农业技术创新的实践中,重点应体现在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优越性方面,如果仅仅是改变原有的技术,使用另一种技术的农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对的优越性,则不能称之为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利益的一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容、过程、结果应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相一致,换言之,应符合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创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主要是农民认为创新的农业技术同现行的价值挂念、以往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求、需要程度的吻合度,吻合程度越高则对于创新的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越有利,更能够为众人所接受,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的吻合度与提醒的效率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中国最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几千年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农业生产认知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方面应从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入手,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的角度出发,确保农业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需求的利益保持相对的一致。三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复杂性,相对于传统的相类似技术,在创新技术的研发、掌握、实施过程中,创新技术必然具有相对于传统技术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认知的难易程度、掌握与应用的熟练程度以及研发的系统性复杂程度等多个方面。技术掌握的复杂性,对于新技术而言,由于知识程度的差异、认知程度的差异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差异,导致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理解、掌握、使用、操作的不同,这直接体现在农业技术创新接受者对于农业创新技术认知的复杂性上,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与传播过程中应对创新技术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才能够真正的将农业技术扩散和传播。四是创新活动的可试验性,农业创新技术在生产和应用环节中具备了一定的可试验性特征,在农业创新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接受者从认识、理解、掌握到应用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直接应用显示是不可取的推广方式,因此在实践中多是采取试验性推广的方式,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中可试验性是一个显著的特点,通过试验能够使农业创新技术的受众者较为直观、直接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特性、特点、优势、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从而利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五是创新活动的可观察性。农业创新技术的可观察性是在农业创新技术的可操作性技术上的又一特性,通过农业创新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试验性应用,从而直观的让农业创新技术受众能够看到新技术到来的优势和机遇,从而激发农业创新技术的受众者积极的学习创新技术、掌握创新技术,从而使农业创新技术更为广泛的扩散和传播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2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认知与应用的过程

农业创新技术归根结底是要为农民认知和采用,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传播过程中,农民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认知和采用一般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和应用等几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对于农业创新技术,在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首先应从农民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感性认识入手,使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概况、性能、特点、优势等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兴趣阶段,通过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感性认识,从新技术的优势、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使农民对于新技术产生兴趣,为进一步的传播和扩散打下基础,三是评价阶段,对于新技术在感性认识、兴趣培养阶段后,应从技术的推广者与技术的接受者两个角度分别对新技术的优势、特点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赢得农民的信任;四是试用阶段,通过一定范围内的试用使受众能够切身、真实的学习、体会、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益处,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可农业创新技术;五是应用阶段,在前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完成后,作为真正符合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农业创新技术将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应用,从而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贡献力量。

3农业技术创新认知与应用的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的认知与应用对于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遵循认知与应用的步骤,逐步推广,从而实现农业创新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付金山 单位: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第2篇

术创新的重任只能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而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类型直接影响其创新能力和绩效,本文在对中国农

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组织

1 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农业是以小规模的、分散的家庭式小农生产为主,这种模式难以容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创新的重任只能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只有通过龙头企业联合、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和个体农户,形成群体规模,最大程度地集成、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高新技术成果大量进入商品化农业生产,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8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数万家。[1]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地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通过较高收入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形成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创新能力还不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

2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融合。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基本上分布于公共的科研体系中,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激励机制失效,研究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脱节,人们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需要的技术问题也没有科技人员开展研究,尤其是农业的储藏、保鲜、筛选分级和加工等产后服务技术严重滞后,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而中国农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且盈利水平不高,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目前尚未建立起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导致企业在育种、加工、保鲜等方面缺乏高新技术而使产品质量不高,或缺乏先进的包装技术、推销手段落后等而使销售受阻,真正叫得响的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不多。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2.1 龙头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技术创新的理念上,许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真正面向市场,技术项目缺乏预见性,最终损失了资金失去了市场。在技术引进方面,单纯地为生产而引进,缺乏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提高。

第二,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我国很多龙头企业没有独立的科研部门,科研投入不足。

第三,企业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缓慢,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之外,还因其客观上规模过小、实力不强,难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2.2 龙头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优良的外部环境是滋生新技术的土壤,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龙头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一组数据表明:1985~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年均增长率只有3.8%,低于同期农业4%的增长率。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5.6%,而同期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科研投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0.51%下降到2003年的0.39%。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GDP中的比重仅占0.44%,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3.29%、中等收入国家1.37%的水平,也低于0.58%的世界平均水平。[2]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的后果就是使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缺乏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创新乏力。这导致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很少,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经连续7年空缺。

第二,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我国很多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而是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或为自己获取职称。

第三,人才是关键。毫无疑问,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最关键的是人才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人才供给不足。我国每万农村人口中仅有4名农业科技人员,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有40多名。在农业科研队伍中,具有学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0%,具有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而博士学位获得者仅占0.5%。并且我国的人才培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校很多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际,造成许多学生技艺不精,业无专长,更谈不上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3]

第四,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农技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且80%集中在种养等产中阶段,而产前咨询,产后加工、保鲜等领域专业人员极少,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步伐。

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遇到了以上的种种问题,阻碍了其发展,这就需找到一种适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3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选择

组织类型、组织结构约束着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农业龙头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以提高生产能力获取高效益。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有以下几种组织选择:

3.1 层级组织安排

即内部性主体创新模式,指企业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开展技术创新。企业要及时追踪市场发展动态,根据市场需求态势、产品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确定本行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企业中建立科研中心、科研基地,聘请高新技术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开拓市场。如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它位于四川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薯类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科技产业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以红薯、马铃薯为原料的方便粉丝生产、食品机械制造和食品工艺技术研究,下设光友薯类技术中心、光友薯类综合开发培训中心、光友方便粉丝厂、光友薯类食品机械厂等机构。

这种模式以企业自身为创新主体,其优点可根据自身及市场的需求,进行有目的地研究开发。组建自身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优化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开发新品种、新工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3.2 市场型的组织安排

指企业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承担研究开发,由企业把研发成果引入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

很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开发,这种科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滞后,也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创新能力的弱化。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让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发展。如山东龙丰集团,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及时掌握制粉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先后与中国粮食科研所、上海医科大学营养食品研究中心、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人民总后勤部等科研院所建立厂协作关系,并聘请了美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此外,公司每年都派出3~5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跟踪掌握国际同类科技的最新动态。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技。

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使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当中,占领了市场,使龙头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所的研究职能。

3.3 企业技术联盟

企业技术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互相致力于技术开发的行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人才匮乏,企业内部主体创新较困难,而采取技术联盟方式,获取适用技术是一最佳选择。以联盟作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可突破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分散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这种组织形式在我国暂无资料证明其存在,但应是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今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面向市场的政府组织安排

这种组织模式是国家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综合确定国家重点创新计划,或者由某些农业科技创新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确定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向政府计划部门申请列入国家重点农业技术创新计划,争取国家计划资助。这将大大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技术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市场需求与政府计划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一旦成功后,又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这种模式的代表就是金健米业,1999年,公司科研人员独立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早籼米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其中两个子项目“99NKY1002―3保鲜方便米粉”和“99NKY1002―4补血、降血脂米片”的研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获得了成功,2000年3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金健米业的科技创新步人了良性发展轨道,为解决中国常年积压的上百亿公斤早籼米找到了出路,为企业的增产增效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带动农民增收创效找到了落脚点。[4]

4 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由于农业科研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科研机构在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由国家给予巨额资助。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机构都由政府包办,其经费90%源于政府。日本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几乎100%来自国家政府,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经费90%以上来自当地政府。连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科研经费中公共拨款也接近50%,自1958年以来,大约都以8%的速度逐年增加。

其次,完善相关法规与政策。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美国为解决知识产权和产业创新停滞不前的问题,1980年国会通过了贝赫一多尔法案,规定大学利用联邦政府资金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大学所有,商品化权利也屑大学,大学须负责将研究成果投入使用也成为接受联邦政府研究基金的条件之一。同时规定,大学可以保留出售发明和转让许可证的经济收入。贝赫一多尔法案成功地调整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关系,使学术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80年代以后,学术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了技术转移工作,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聘请产业界的科学家或交给律师新的任务,推销教授们在研究活动中开发出来的技术。企业也纷纷改变各自为政的做法,或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跟踪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情况;或与学术界组成联合体,协同开发和促销技术;或购买专利,开发新产品,这就打破了部门、机构、行业之间的界限,解决了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低成本、迅速解决的问题,解决了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紧密结合、相互合作是美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体系模式。

第三,鼓励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人,实施技术创新。

第四,农业时滞性强风险大,往往难以吸收私人投资,政府有必要选择性地介入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宏观引导与调控,并适时地参股建立一些龙头企业急需而自身又难以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五,为龙头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开辟多种经费来源,形成以龙头企业自身积累为主,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人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特别是要利用股票市场分散技术创新投资风险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投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事业。

参考文献

[1] 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2] 黄大防.农技站空空的,连桌子都没有[N/OL].人民网,

2005-03-11.

[3] 丁巨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

[EB/OL].(2004-03-25).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

200403/1 2004032576959.hmd.

第3篇

国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组织管理及政府政策等因素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StephenD.Biggs(1981)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和生物特性,同时分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农民和科研人员的联系及其管理方法,但对于科研人员如何识别、搜集和挖掘农户生产实际的创新信息方法等却没有探讨。DavidSunding(2001)主要分析了制度和政府政策对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和政府科研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纵观国外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根据农户生产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源进行挖掘的方法、步骤却鲜有研究。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模式、需求与供给等。白硕等(2003)认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的技术创新与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缺乏紧密联系。高启杰(2004)认为,农业技术创新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等几个方面。朱希刚(2004)认为政府的农业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公益性农业技术的研发,并且认为对经营性农业技术的研发应引入市场机制,逐步使企业成为竞争性技术研发的主力,余庆来分析了如何评价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卢东宁(2011)认为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次循环都是从新的需求起点上进行技术发明产生新的农业技术等等。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大多指出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从农户生产需求的角度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与可操作性对策却没有深入探讨,特别是如何根据农户生产实际需求进行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的识别、获取、转换为相应的农业技术产品的构思的研究几乎没有,更不用说相应的运行机制的研究。

2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应将农户生产需求

信息作为重要创新源农户作为农业技术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需求规定着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研究以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根据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构思符合农户需求的创新农业技术,才能真正为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提供保障。对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而言,应该根据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具体生产需求,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信息源的识别、挖掘和构思研究。只有真正把农户的生产技术需求放在首位,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供给才可以真正实现,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要了解目前农户的实际生产需求,根据农户的实际生产需求,研制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及不同类型农户的适用技术。特别是在科研选题、立项、试验、示范环节积极让创新农户参与进来,在成果的完善、提高、改进等环节吸取农户采用成果后的信息反馈,使农户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信息体现在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的农业技术创新构思的过程中,从而使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研发的创新技术真正符合农户的实际生产需求,解决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3建立符合农户生产需求创新信息源挖掘运行机制

由于目前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尚没有建立起来,农业技术创新机构和同农户的结合上尚存在一系列的制度。首先是农业科研机构没有专门调研和挖掘农户生产需求信息的专门分支机构,也没有支持农业科研人员挖掘农户生产需求信息的制度保障。虽然国家各部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科研支持项目,但这些项目多是针对基础研究,并不针对应用研究;而涉农企业应该是农业应用研究的主体,但目前条件下我国的很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足,特别是针对农户需求的创新技术。在所在组织没有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的条件下,农业科研人员当然没有深入农户调研农户生产需求信息的激励动力,毕竟深入农户生产实际对农业科研人员而言在目前制度下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一是深入农户生产实际进行深入访谈条件很艰苦;二是在条件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农户需要一定的调研经费支持。特别是第二个条件,没有一定的农户生产需求技术信息调研经费支持或其它的项目经费支持,农业科研组织的研发人员很难深入农户生产实际去调研相关的信息源。即使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或农业科技企业对农户进行了一定的生产需求信息的调研,也往往仅限于农户生产技术需求信息的简单调查搜集,而没有深入农户生产实际和深入访谈挖掘潜在的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要加强以服务农户生产需求为动力的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在制度上有一个保证,建立以识别、挖掘农户生产需求技术信息为创新源的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挖掘运行机制,促进和协调农业科研单位的研发人员立足农户实际生产需求,详细并深入挖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信息,研发符合农户生产需求的农业新技术。

3.1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农户挖掘农业技术创新

信息源机制对农户生产技术需求的识别、搜集、挖掘需要深入农户生产一线认真观察和体验、深入农户进行深入访谈,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能够满足农户生产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这就要求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农户生产实际挖掘农业技术的创新信息源给予一定的项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毕竟深入农户生产实际对农业科研人员而言不仅条件艰苦而且需要付出艰辛的思考并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那么农业科研人员个人由于不想做额外的工作而不会主动深入农户生产实际对农户生产实际的创新信息源进行调研、搜集、挖掘。因为对农业科研人员个体而言,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决定行动前会考虑成本收益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或项目支持和相应的制度保障,自己为挖掘获取农户生产需求技术创新信息源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将是非常不经济的,这就使得农业科研人员对农户生产需求技术创新的信息源没有深入调研、搜集、识别、挖掘的动力,势必会导致农业科研人员研发出的农业创新技术和农户生产的实际需求相互脱节,从而导致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因此,应该建立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挖掘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的相应机制,支持有创新思路的符合农户生产实际需求的农业科研调查研究项目的立项,当然,如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样,要有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为农业科研人员挖掘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提供动力支持。以促进符合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挖掘和相应农业技术的创新,为实现我国特定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贡献相应的力量。

3.2挖掘农业技术创新农户信息源的方法和步骤

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信息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选择什么样的的农户进行调研、收集和挖掘什么样的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收集方法和信息挖掘方法决定了农户信息源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大小。创新信息来源的选择是决定创新信息挖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收集信息时采取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也十分重要。传统的农户调查和市场研究方法虽然使用广泛,但对农户深层次的、潜在需求的生产技术信息的挖掘效果不大理想。关于挖掘农户信息源的方法和步骤,虽然没有直接关于如何挖掘农业技术创新概念研究阶段的农户生产需求信息源的研究,但可以参考借鉴工业产品创新中VonHippel的“领先用户”信息源挖掘方法和陈劲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信息源的领先用户方法以及范晓屏的产品创新信息源的挖掘方法体系。由于玉米、小麦和水稻这样的主要粮食作物,国家本身对相应的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很大,研究出的适用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也很多,以下没有探讨其农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源挖掘问题,以下主要针对果蔬和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信息源的挖掘方法和步骤进行探讨。所谓农业技术创新户是指对农业生产实际过程比较敏感,能够率先提出一些他人尚未意识到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并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率先采用农业技术的农户。一般而言,农业技术创新户是农户中的创新领先者,他们对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需求的体验和感受远比跟随农户和落后农户深刻,对跟随农户和落后农户访谈得不到的技术需求信息可以从农业技术创新农户处访谈得到。

步骤1:具体识别创新示范户和落后农户的方法,可以根据果蔬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收入通过和本村的村干部了解确定本村的果蔬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收入大户或种植技术能手为农业技术创新户,同样的道理,落后农户也可以通过和本村的村干部了解确定本村的果蔬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收入较低农户为农业技术落后户,跟随农户可以在两类农户之外随机抽样确定。当然,在科研项目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对果蔬或其它经济作物集中区采取大样本的调研方法根据农户特征和收入科学综合确定创新户、跟随户和落后农户。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农户的主要成员的敏感性、冒险性、独立性、外向性等特征与人的创新性正相关关系和农户的收入特征来筛选出相应的创新户、跟随户和落后农户。

步骤2:对识别出的农业技术创新户深入入户访谈确定农户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并且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技术的相关需求信息。访谈过程中,不仅要搜集创新户表达出所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信息,还要挖掘探索创新户没有表达出来的深层次潜在隐性需求的生产技术创新信息。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要求调研者本人熟悉农业生产实际。具体收集、识别和挖掘农户需求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而目前还没有解决的相关技术的信息的方法可以参考手段-目的方法、登梯技术等方法,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要识别和挖掘农户生产过程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特性、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问题等。然后将这些问题转换为相应的技术功能或产品功能信息,并经农业技术创新户验证相应构思的技术功能和产品功能开发是否能够解决他们生产实际的问题。

步骤3:将从农业技术创新户深入访谈得到的需要解决的生产技术信息和相应的技术功能或产品功能开发信息,到跟随农户和落后农户处验证,确认他们是否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也迫切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和相应的技术或产品功能的开发能否满足他们的生产实际要求。根据笔者2011年对陕西太白县无公害和绿色A级蔬菜基地的不同蔬菜种植村调研,调研中按照农户特征和蔬菜种植收入特征进行分类抽样,通过对97户跟踪农户的入户深入开放式访谈发现:创新示范户能够通过蔬菜苗的大田移植过程认为由于劳动量投入很大应该发明一种机械化的栽苗技术,而跟随农户和落后农户则只是认为该移苗过程由于劳动量投入大认为自己家里劳动力不足应该雇佣一定量的劳动力;创新示范户在蔬菜田畦间的锄草劳动过程中自己发明了简易的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切方便的锄草工具,而跟随农户和落后农户则只是认为该锄草过程由于劳动量投入大和由于蔬菜间距离狭小认为除草非常不方便。综合以上信息源的识别和挖掘,可以确认太白蔬菜种植基地目前需要节约劳动力的大田移苗技术和节约劳动力的方便的非施农药除草的除草技术。

4结论

第4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连,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涉农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仅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是涉农企业新技术形成、转化和应用的保障和途径。笔者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机制,并提出了完善此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涉农企业以技术创新获得技术优势,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以及技术秘密等形式获得法定的专有权利,进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涉农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密不可分,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涉农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1.1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农业的自然状态,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与季节、气候、地域等客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强,受生态条件、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大,地域性强;农业科研对象的生物性、研究环境的多样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推广大都要在室外进行,极易扩散和流失,农业科技成果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制约,属长期性研究,效益周期短,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可控性差,通用性强,保密性弱。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过程和最终结果的产生及推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的立项、研发和产出等环节全程控制,对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障碍、专利和技术壁垒提出预警,紧密跟踪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能有效提高研发起点。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把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产权化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使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垄断利益成为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报酬扒制,刺激创新成果的产出。涉农企业动态跟踪知识产权在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等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组织、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管理决策,从而降低和规避农业知识产权移转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2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协调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但是,农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环节多,涵盖了从产出、供给到推广的全过程,参与创新过程的角色多,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不易协调的复杂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是其知识产权效益的基础,离不开技术成果前沿参与者和应用的终端用户—农民。由于农民对新技术认知、掌握的局限性,同时,农业技术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地域因素的严格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及收益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会造成农业知识产权供求的矛盾,直接影响创新主体的收益率。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及时跟踪、预测市场信息,引导创新主体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建立科研、生产、营销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与运行机制。同时,在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过程中,能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属,有效规范新技术研究开发者、投资者、应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调整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形成一定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持主体的创新动力。

1.3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

农业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创新主体、技术信息、市场能力、资金支持、资源条件等一系列要素。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涉农企业创新主体分散,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每万农业人口科研人员只有0.65人,其中种植业占68%。农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每年约10万人,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仅有1人。我国的农业投人有限,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情报交流不畅。“一家一户”的农业承包经营方式,加大了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进人市场的成本。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察赋先天不足决定了涉农企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搭建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资源信息平台,综合分析、跟踪预测农业技术动态和市场走向,传播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农业技术创新情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运用、管理、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便捷、准确、规范的全方位引导,在便捷、高效中实现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产出、转化、应用和传播,从而加大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步伐。

2、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联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循环转化,是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良险机制,把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运作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提高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涉农企业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并在经济系统中保持良好运行的必要前提。

2.1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新制度

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两者都呈现出路线依赖性的特征”。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效益产生的利益激励机制促成了创新主体持续创新的热情,同时保障了技术创新功能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新收人流的成本,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潜在利润,成为为知识产权产生的动力和源泉,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保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循环流转及其应用。

2.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构想到研究开发并获得实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既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又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市场化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融人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呈现全方位、系统化的特征。

2.2.1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筛选的导向作用。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及学科分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和前期技术成果的选择的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企业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以及部分国际技术市场的成果。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为涉农企业制定具体的研究开发计划,跟踪农业科技动态,利用专利文献检索等最新技术信息情报资源,分析现有技术产品情况及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劣势,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预测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动态,为企业确定选题,寻找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为企业技术合作、技术引进提供决策支持。

2.2.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研发的产权定位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不仅资金投人大,而且研发周期长,环节复杂,市场需求及收益预期难以把握。因此,对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的路径选择定位困难。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从项目确定、研发、试验到推广应用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产生专利权、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在农业创新技术立项阶段,经过大量的信息搜集、材料归纳、市场分析、价值判断等可能形成对技术预测评估、行业竞争态势、市场赢利前景等研究报告。对于此类智力成果可以通过著作权或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合作开发或委托研究的项目要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权属。在农业创新技术研发、试验阶段,对于非公开状态下的创新技术、配方、育种方法等,或具有较强创造性不易被仿制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作为技术秘密进行管理;对于公开状态下竞争对手多、易模仿的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及时申请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在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商品化阶段,市场需求量越大的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跟踪仿制的可能性越大,此时企业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新品种权、著作权等多项知识产权使创新成果以产权化的形式进人市场,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联合保护和交叉保护。同时,利用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等方式加决扔IL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及产业化速度。

2.2.3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保障作用。农业创新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生产环境大多是露天,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保密性差,控制难。例如植物新品种产生后,大都需要在田间进行种植,逐步扩大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由于持续时间长,露天作业接触人员多,种植技术容易掌握,这种特定的生产环节为技术秘密泄露提供了便利。在以竞争性和法制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其商品化、产权化的前提,也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保护的前提。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适时跟踪企业知识产权成果的流向,把握技术扩散的市场动态,监控和防范各种侵权行为,积极应对农业知识产权的各种纠纷。

3、对策与建议

“运行机制是指一定制度安排下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机制运行中,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组织形式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结果就不同。”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包括2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后者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的创造,它注重把科技创新成果引人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市场化的过程,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涉农企业要以知识产权管理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资源配置的杠杆,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充分运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1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私权,体现了从产权角度对人类智力成果创新的激励与保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符合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要求,结合农业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点,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一方面,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障农业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人能够通过控制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收回农业技术创造的成本,并获得必要的报酬;对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员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股权奖励等激励措施,体现社会尊重、创新成就感的署名权、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规范涉农企业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农业知识产权转移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识产权风险报酬基金,滚动发展,让技术要素提供者参与企业分配,建立一种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分配机制,使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效益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形成良吐的动力机制。

3.2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形成、利用、移转的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建立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人才档案库,既包括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在创新成果推广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示范者;既包括涉农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与其创新活动相关联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发人员。对其研究动态、成果权属、业绩水平、技术推广能力等进行跟踪统计。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建立合理的农业科研梯队,对于重点项目集中优质人力资源,集体攻关,实行合作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其次,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投人机制。涉农企业应确保农业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地投人,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农户科技投资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投人。第三,搭建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完善相关技术信息的储存、聚集、传递和沟通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络系统和知识产权数据库,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构建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实现信息链接、检索、订单等功能。健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登记、归档、保管、使用、转让和分配的信息管理制度。

第5篇

一、引言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面向市场,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新力量。但是,据调查,我国大多数龙头企业从事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加工,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高达67%[1]。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因素来看,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分布在公共科研体系中,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以致科研与生产相脱离;从龙头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企业规模普遍小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可以借鉴工业企业的经验,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那么,农业龙头企业有否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基础,以及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此为目标,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技术研发机构“1+1>2”的合作共赢模式,分析影响产学研双方进行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力图通过合作创新,破解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

二、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的建立

我们基于博弈论建立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

(一)模型假设假设:1.覆盖全国省市县,并联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保证了产学研双方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合作。2.在技术创新的合作中,技术需求方为龙头企业,技术提供方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新模型的主体由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双方构成。假设双方技术创新合作的次数为n,每一次合作创新总投入为T(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是劳动L和资本K,能够用货币进行折算),设技术提供方和技术需求企业的投入份额分别为a和b(一般情况下,提供方消耗的是技术设备、研发费用等,需求方主要是配合研发的费用、购买和利用技术的资金等),那么a+b=1。3.如果双方基于信任基础上采取合作创新行为,则它们所获得的收益与合作的效应系数k(k>1)正相关;否则,如果合作双方不相互信任,双方都采取背叛行为,则它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的合作行为,所获收益为0,双方的投资也为0;假如有一方实行合作创新,另外一方不实行,采取搭便车行为,可以认为采取创新行为一方的投入所得被不实行一方获得一半,并导致以后双方不再进行合作创新。4.设技术提供方(设为A)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x(0<x<1),相应的不实行合作创新行为的概率为(1-x);技术需求企业(设为B)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y(0<y<1),相应不实行的概率为(1-y)。5.设双方的合作创新是受一种正反馈的激励(或称贴现因子,具可累积性),用δ(δ>0)来表示,它们合作的默契度是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可以推出,δ的值越大,合作收益越大,创新效果也就越好。6.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可以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支持创新则起推动作用,反对或态度漠然则起阻碍作用。设该影响因子为r,因为影响因子体现程度的变化,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0%—100%,则0<r<1)。

(二)建立模型根据以上的假设,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当两个主体进行充分合作很成功时,双方可以节约相关研发成本,投入的成本将会转化为收益,双方按投入比例分成,有:A的支付收益为:(式略)第三种情况:当两个主体都没有实行合作创新时,两者的支付都为0。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可以构建出两个主体在第n次合作创新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图,(图略)

(三)模型分析与推论假设技术创新合作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这两个主体选择合作创新与否,关键就在于选择合作创新时(x、y=l)的期望支付和选择不合作时(x、y=0)的期望支付之差的大小。根据前面模型的假设与推导,可以得出:(式略)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1)若k、r一定时,当n、δ较大,a或b相对较小;反之,若当n、δ较小,则a或b就相对较大。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主体之间合作的默契度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如果双方成功合作的次数少,则双方信心不足,双方对于合作创新的投入就少,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2)当n、δ、r一定时,如果k较大,则a和b相对小,反之亦反。也就是说,创新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越大,双方越倾向于减少该项目上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创新净收益表现为收益减成本后的净值,但是,对于合作创新中的双方来说,成本投入是比净值更重要的要素,成本高,投入的意愿就小,反之,投入意愿就比较大,由此,创新活动应该从成本小的项目开始,逐渐向成本高的项目依次进行,将有利于合作创新活动。(3)当n、δ、k一定时,如果r较大,则a或b相对较小;如果r较小,则要求a或b相对较大。这就说明,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起着关键作用,也即如果企业内部员工不支持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则难以开展或收效较低。模型说明,影响产学研之间进行合作,并决定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下面,首先从农业技术创新供求双方行为分析入手,探索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路径。

三、产学研合作双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一)技术需求方的技术创新行为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它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对于个别企业而言,这种递增的收益构成超额利润[7]。技术创新能够产生超额利润,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创新不同,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受到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双重制约,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低[8]。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企业更倾向于重视技术创新的直接经济效益,关注短期市场表现。在技术创新战略上,绝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滞后性,但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风险小的特点。只有极少数技术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会选择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因此,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上,必然倾向于以继承为基础,进行引进和再创新,在技术项目选择上,更侧重于追求常规产品产出最大化的农业适用技术。对于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创新,龙头企业则持谨慎态度。

(二)技术供给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我国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其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体制内部评价科技人员,往往以科研成果的多少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标准,驱使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热衷于学术前沿问题,在选题上追求“高、精、尖”;在应用技术推广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于“短、平、快”项目;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更倾向于以出售的方式一次完成,不愿意在科技成果孵化和熟化上进行投入。重科研、轻推广,“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9]。显然,农业技术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行为选择的矛盾,使农业技术创新供求脱节,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行为,难以达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均衡,更难以有效增加产学研双方有效合作次数,提高双方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以及调动双方员工提高对产学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就是说,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够化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个关键要素。“在价格信息不足以充分地协调经济活动的市场中,一些额外的信息工具就必须产生以帮助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信息工具是制度和惯例”[10]。进行制度创新,是推动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逻辑的必然。从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现实利益来看,技术创新的结果必须通过企业生产活动过程来实现,因此,确立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必须在制度方面满足以下要素:

(一)以正式契约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因此,以契约形式对双方合作活动进行约定,明确各方对于合作创新的责任、应尽义务和利益分配,尤其是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程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契约中必须清晰约定成果的计量方式追求和实现各自利益,任何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双方,也概莫能外。由于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使得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创新成果测度的准确性受到人为因素的较大影响,也为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留下了可能。堵住机会主义的机会,是维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契约中必须明确约定创新成果的计量形式,以保障双方合理的利益关系。

(三)对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产学研双方作为具有各自利益关系的主体,合作组织形式必定始于松散组织,但是如果初期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双方认可,就可能逐渐提高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至于合作组织中的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适时改进组织形式,推动从项目推广、项目合作到共同开发,及至共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实验室、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这样的组织发展过程,顺应了合作创新不断深化对组织形式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组织发展逻辑,容易取得双方员工认可,有利于合作创新长期持续进行。

五、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

除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之外,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方向应该由易到难,创新风险应该由小到大。从我国龙头企业目前情况看,产学研合作创新首先应该从适用技术推广开始。适用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创新风险小,创新投入成本低且容易控制等特点,将为合作创新提供起步条件,也容易满足企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提高特色产品生产能力的要求。技术创新活动路线图,从技术创新风险小的技术推广开始,逐渐向风险大、潜在收益高的高新科技领域延伸,并向产业链的两端扩展,符合双方合作创新发展的利益要求,将为双方持续合作提供条件。

(二)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承担相应创新和推广项目”[11]。将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不仅会得到政策支持,破解企业创新制约瓶颈,更有助于企业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更高层次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从单个项目创新向全面系统创新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防止超越企业发展阶段和背离企业发展目标、为科研而科研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要以企业的资金能力、现实需求为坐标原点,以企业的资源禀赋和长远目标为参照系,对技术创新进行动态战略管理。适时将产学研合作由点对点发展为点对面,扩大技术创新源,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龙头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相比,农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和植根于当地文化的技术更多,也更重要,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更大。对于隐性知识的所有者,要给予入股、提成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对于植根于当地文化中的技术,要通过合作开发,给予整理提升,对于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应该按照契约中的约定,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进行管理。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将助推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提高企业综合收益。六、结论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合作创新模型显示,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化解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在龙头企业与技术创新供给方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非常重要。包括制定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对产学研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风险控制和利益保障制度。从龙头企业的角度来说,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对于合作创新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6篇

本文通过对天水市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64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了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创新投入强度较低、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人才普遍缺乏、创新环境不宽松等问题,提出了营造企业技术创新良好环境、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等提高当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建议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十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天水市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天水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56家,实现销售收入52.8亿元,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净利润8.89亿元,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净利润分别较2010年增长87.57%、44%和60%。

1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1.1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4年,全市有37家龙头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74家龙头企业建立了专门质检机构,39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21家龙头企业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32家龙头企业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占到龙头企业总数的8.1%、16.2%、4.6%和7%;全市涌现出了众兴菌业、长城果汁、神舟绿鹏等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1倍多。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优品牌,加快发展步伐的巨大推力。

1.2少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目前,天水市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27家,市级141家,县级253家,县级以下31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龙头企业(众兴菌业)1家。据统计分析,天水市80%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发生在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市、县级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仍比较少。主要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大,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激烈,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更高,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强烈。根据对64家龙头企业的调查了解,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比较多,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开展技术创新的较少。从创新效果看,64家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65项,其中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专利34项,占专利总数52%,有64%的企业没有发明专利,有34%家企业只拥有1~9项,进一步说明了大型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领跑作用,大多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1.3个别领域技术创新水平领先

经过多年发展,天水市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已涵盖制种育种、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检测、运输销售、农资经销、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产业领域,但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目前仅涉及航天育种、菌业生产、蜂产品生产、中药材加工、果汁饮料加工等少数产业。少数企业在航天育种、菌业生产、蜂产品生产等领域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用引进、改进等模仿创新的方式。从64家被调查龙头企业近3年研发资金投向情况看,50%以上龙头企业研发资金投向技术改造、仪器设备购买和人员培训,用于新技术开发、技术购买和科研人员培训的相对较少。加工企业中近20%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获得,37%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购买和引进现成技术成果的方式获得,30%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获得。

2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投入强度较低

创新投入强度指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企业方可维持生存;占到5%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维持4%~6%的研发投入水平。2012年,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但投入强度却处于第17位,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研发经费投入大国在投入强度上仍有较大差距。2014年,天水市456家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费用为3520.6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78%。从调查情况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最高的是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投入强度已接近5%,但80%以上的企业创新投入强度低于2%,有9.4%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零。由于创新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龙头企业经营业务都集中在农产品种植、初加工、简单包装、冷藏运输等低端领域,而精深加工、高端包装、出口创汇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创新机制不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战略制定机制、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创新资金管理机制、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创新成果管理机制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程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天水市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从对64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情况的调查,制定了创新战略或规划的企业有45家占70%,建立了1项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22家占34.4%,建立了2~4项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33家占51.5%,建立了5项以上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3家占4.7%,还没有建立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6家占9.4%,大多数龙头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2.3创新人才普遍缺乏

目前天水市农业龙头企业中以家族式企业较多,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小富即安”“小则满”的小农意识较浓,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有些农民企业家经营决策的随意性较大,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不够。另外,许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渠道不顺,职务职称等待遇落实困难,科技人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企业普遍缺乏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与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从对64家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调查情况看,50%以上的企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在10%~30%之间,个别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差距较大,最高的达到80%,最低的仅2%,大多数被调查企业技术人员较少,即使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高职称、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也很少,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

2.4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虽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宽松。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司法保护力度不足,对侵权者的制裁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消费引导不足,如政府采购法中没有体现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三是创新服务跟不上。在市场运行规则、价格体系和调节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还远没有形成。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金融环境尚不完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还不完善,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化解,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已上市创新型企业再融资和市场化并购重组还有很多困难;商业银行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与企业需求之间还有很多距离,技术创新贷款占企业贷款总额的比重很低;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并确认股权还不够完善,对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还不高。

3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3.1营造企业技术,创新良好环境

环境因素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环境建设可以使企业从各方面获得进行技术创新的便利条件。一是加大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优化政府采购目录,加大对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拓宽市场。二是全面落实创新优惠政策。贯彻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新设备加速折旧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规模“临界点”,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审批时间,延长保护期限,加大侵权的处罚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切实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后顾之忧。四是充分发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孵化器作用,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

3.2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直接与市场联系,最了解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因此,龙头企业天然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只有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并且发挥好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调动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激励企业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加大企业负责人培训,提高管理者创新意识,引导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敏感度和对市场变化适应快的特点,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加强校企科研对接。发挥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促进合作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3.3建立现代农业企业信息创新体系

企业要不断拓宽技术信息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技术市场等主动获取创新信息,并将有效信息应用于自身技术创新活动上。建设政府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信息网络的建立,并通过信息平台向农业企业提供整个市场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化。在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改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水平。大部分农业企业相对来说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最初一般采取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模式。龙头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充分把握市场上的技术创新信息,通过研发人才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来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4积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政策

引导龙头企业加大R&D的投入,不断提高创新投入强度。一是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提取企业技术创新准备金、开展多渠道融资和合作创新等各种形式解决技术创新活动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补充企业研发资金需求。二是完善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各种农业企业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并联结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主体,构建农业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投资体系;健全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分散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设立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贷款贴息专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

3.5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第7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89-01

一、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较低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条件创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种类单一,附加值较低。黑龙江省水稻加工产品只有精洁米、普通米、米糠油等几个品类;马铃薯产品只有淀粉、粉丝、粉皮、全粉等几个普通品类;大豆产品主要限于豆油、组织蛋白、分离蛋白、异黄酮、卵磷脂、维生素E、皂甙等十几个品类,多为初级产品。大部分产品销售范围仅限于东北三省。例如黑龙江省知名乳品企业完达山生产的奶制品85%销往东北地区,而国内同等乳品企业蒙牛、伊利则及时抓住市场契机,建立产销联盟,其产品早已面向全国。九三油脂大豆油的生产、销售也主要在东北地区。如此一来制约企业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创造。

(二)企业规模效益不足和品牌影响力有限影响技术创新带动能力发挥。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有11个,黑龙江著名商标有8个。但相对于黑龙江农业大省的地位来说,这些知名品牌商标数量远远不够。这在客观上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从而影响带动能力发挥。

(三)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思想库匮乏。人力是企业创新思想库的重要资源,技术装备也是实施创新思想的必要条件,因此两者缺失直接致使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二、制约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规模较小,联盟意识缺失。大部分农业企业的规模经济程度不高,错误地认为联盟这种灵活性较高的组织形式不适合本企业,利用外界资源优势合作共赢、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战略联盟的意识欠缺,往往形成了闭门造车的经营模式,导致重复建设。即使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美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一般是我国十倍以上,全球食品加工50强排名前三名的都是销售收入在460亿美元以上的英美企业,而且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形成了管理灵活的战略联盟。

(二)优秀人才短缺,缺乏智力支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即使省内拥有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这两所农业类院校,大多数毕业生也孔雀东南飞了。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毕业生认为干农业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这也影响一部分有才之士不愿去农业企业工作。还有,由于教育体制因素,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节,培养的高校学生常常眼高手低,真正能踏踏实实为企业做贡献的还是凤毛麟角。

(三)技术创新主体错位。农业企业应该是承担大部分的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工作的主力军,但事实上是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承担起绝大部分的农业科研任务。这种情况导致有的企业有投资能力,但对技术不了解找不到合适项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企业过分重视短期行为,过分依赖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研发能力,结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欲望就会逐渐减小。据调查:在中国,科研院所承担了16%的专利申请。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4%,日本则不到1%,在美日等西方工业国家,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专利申请。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类重大奖项的85%以上成果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获得,而农业企业却位居滞后。

(四)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多元。选择合作伙伴因素,错误地选择有“私心”的伙伴严重影响联盟的稳定性。信任因素,有些联盟双方合作就是为了机会主义的利用他方,获取对方核心技术。目标和任务因素,有些联盟一味求全求大,不注重核心科研能力的发展,背道而驰。反馈与控制因素,要保证联盟按照各方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按计划有序进行,并适时对执行效果作调整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诸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丧失联盟信心,错失联盟时机。

三、构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对策

(一)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因为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居多处于不利的地位,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必然要走规模化道路。当前应以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制粉有限公司这种大型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可以发挥省政府的扶持作用,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给予联盟业务税收优惠、手续简化,大力支持企业规模扩充。企业规模扩大后,科研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才能为中小型农业企业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发挥龙头企业在本行业的带动作用。

第8篇

1.1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生源问题

当前接受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些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抱有消极的态度,这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构成了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隐患,导致农机使用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维修频繁、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

1.2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创新问题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和新颖性,没有创新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不能吸引广大农民接受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

1.3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结构问题

当前很多地区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知识结构、培训结构、培训方式都存在僵化问题,不能够根据区域实际切实地展开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4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支撑问题

很多区域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局限于传统的内容,由于没有先进的机械培训设备,导致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也没有了必要的保障。

2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措施

2.1树立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新理念

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要为大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要树立“为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机户服务”的理念。由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知识、农机设备的渴求不断加强,而目前我国多数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仍然偏低,所掌握的农机技能也相对落后,农机培训部门应满足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机培训的质量。

2.2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方式

我国农村的出路在于精耕细作农业,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方式,使劳动者掌握农业机械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者负担。因而培训地方、培训方式的选择,应该视各乡镇的实际条件而决定。

2.3创新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教材内容

要不断提升培训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内容上着眼,培训机构只有不断革新教材,不断完善和更新机械设备,才能使农机培训跟得上农机科技发展的步伐。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灰关联分析法;指标体系筛选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201-03

在实际的评价模型中往往很难只用一个指标来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指标体系筛选时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综合性以及互斥性六大原则的严格要求,灰关联分析法的应用成为必然。灰度系统理论是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丁婧[1]认为灰度系统理论是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事先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灰度系统理论逐步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同时灰关联分析法在指标体系筛选中的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索。沈珍瑶等[2]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给出了灰关联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黄鲁成等[3]运用灰色关联的方法通过建立适当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门对北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薛山[4]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以食品制造业为例,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了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王章豹等[5]设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制造业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信息熵法,测算了10个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分析了制造业各种技术创新能力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合理评价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则成为了整个体系的关键。本研究运用多因素灰关联分析对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力求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为了在严格遵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使测评结果能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现状及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以及对荆州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荆州市农业自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初步选取了40个影响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指标;然后运用专家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初步去除了相关系数较大、对结果会有放大效应、主观性过强、影响评价结果稳定性以及难以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得到21个相关指标(表1)作为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初步指标体系。

2 参考因素的权重建立

单因素灰关联分析法在筛选指标时,通过计算各指标数据彼此的关联度对指标进行优先等级的排序和筛选,只侧重于定量分析而不能结合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指标筛选过程加入定性的考量因素使指标筛选过程更加科学与合理。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运用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克服了在使用单因素分析法时只能选取一个因素作为参考因素的片面情况,通过选取多个因素作为参考因素,使选取的参考因素序列与真正的评价目的更加接近而且更加具有代表性。同时把层次分析法中赋权的思想引入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法中,通过权重的判断与赋值,使得到的优先判断矩阵能够转换成为各因素与参考因素间的优先度排序,做到排序筛选过程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双重优势,评价筛选结果更加完整与合理。

3 多因素优势分析

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法揭示了事物各因素之间动态关联的特征与程度,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的态势相似或相异程度去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是对各因素具体数据的处理。

通过对多因素灰关联分析计算所得出各指标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关联度结果的比较,删除17个比较因素指标中靠后的5个指标,分别是X4科技实施项目(市级)、X8金融机构中农业贷款、X12规模以上农村工业企业数、X16大中型拖拉机农具拥有量、X3科学教育事业费用支出。而剩余的12个比较因素指标加上4个参考因素指标作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关键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模型的构建。

5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方法在指标体系筛选中的应用,其克服了单因素灰关联分析仅仅只能选取一个单因素作为参考因素的片面性,同时把层次分析法中赋权的思想引入灰关联分析法中,在定量评价中加入切合实际情况的定性因素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使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方法得到了改进,筛选结果更加简明易懂。并以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过程为例,对多因素灰关联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进行了摸索和探讨,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 丁 婧.基于灰度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2] 沈珍瑶,杨志峰.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5(5):728-732.

[3] 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48-49.

[4] 薛 山.我国食品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J].科技资讯,2007(24):202-203.

[5] 王章豹,李 垒.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38-42.

[6] 史越平.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8.

[7] 高静静.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58-02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技术创新既依赖于本国技术研发,同时也受到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而国际贸易对促进中国技术创新愈加重要。通过国际贸易途径获取相应外部技术,带动中国技术创新,从而不断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增强企业与国家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基础在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学术界对于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如Grossman和Helpman(1991)研究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引入高质量多种类的国外产品或中间产品能够提高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些文献也从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如Narula(2004)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活动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对于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很是缺乏,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从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希望能够为中国加快国际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一、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Kruger、Corbo、Kuznets等通过研究表明国家的开放程度和该国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yrquin和Chenery实证研究揭示实行实行外向型政策的国家要比实行内向型政策的国家每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6‰,而平均年产出增长率要高出1%。因此,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国际贸易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加快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放开了对内贸易的诸多限制,贸易往来有力地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全球一体化,国际贸易的商品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在国与国之间知识快速传播,降低了闭门锁国的科研成本,大幅度增加了知识存量,由此带来新产品开发成本大幅下降,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率呈现上升趋势。不可否认,中国的商业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然而,中国大量的技术创新大多数来自于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和改进,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国际贸易能够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国际贸易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扩大了国与国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增进了彼此的文化及习惯的了解,进一步深入了解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关技术指标,为研发适合本国的产品技术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2.国际贸易能够加快产品的技术创新。国际贸易的商品中,既有成品,也有中间产品,某些中间产品在中国是很难生产出来的,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引进来中间产品的技术,通过研究,可以形成本土化的技术,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另外,难于生产的中间产品用于生产终端产品,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中间产品成为贸易商品,有利于终端产品的生产厂家提高生产能力,改善产品质量,减低产品成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国际贸易有利于收集用户对技术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用户使用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后,通过畅通的营销渠道会积极提出使用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实践证明,贸易量与建议的数量成正相关的关系。

4.国际贸易集聚效应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国际贸易集聚效应能够体现在增量贸易的区域选择方面,受到特定区域国际贸易存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区域国际贸易量增多,贸易交流发生在此区域机会更多,因而会带来一定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从而促进该区域的技术创新。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集聚的区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来进行投资,中国就是很好的例证,比如北京的中关村。

二、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第11篇

1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的重要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工作,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率,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技术时间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机械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能够有效减轻农民朋友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为国民科技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2农业机械技术在创新与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创新与培训人员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人员知识水平有限,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质量,降低农民的工作效率。同时,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结构存在问题,技术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由于农民对机械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不同区域的农民对机械技术要求不同,创新与培训人员如果采用统一的培训结构,不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创新与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影响,农业机械技术的使用人员主要是农民,创新与培训人员往往按照以往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会让农民产生一种无聊乏味的感觉。因此,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人员需要不断加入创新因素,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视,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方法

3.1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在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培训经验与理念进行培训。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已经不适用于当今。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源培训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让农民能够真正掌握农机机械技术的精髓,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能够更好的发展。例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可以定期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学习,在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过程中,鼓励农民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解答,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帮助农民能够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积极性,相关培训人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对于那些掌握农机技术较好的农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奖励。当然,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农民,应该不断鼓励。通过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观念,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不但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质量,还能够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保证我国农业经济能够稳定快速的增长。3.2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培训人员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农业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工作质量,促进农民能够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使用技能。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技术培训人员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如果遇到不能完全执行的管理条例,需要及时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能够正常工作。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还能够有效保证农民的学习质量,让农民真正掌握农业机械技术。3.3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为了能够让农民更好的掌握农业机械技术,应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培训队伍,并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在保证农民学习质量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在农村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技术培训人员也可以积极采纳农民的建议,让技术培训人员与农民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农民能够更好的学习农业机械技术。例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人员可以定期将农民组织在一起,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如何提高培训人员的工作质量,讨论结束后,技术人员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人员进行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可以将农民提出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然后针对农民的观点,不断引进新的农业机械技术,从而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通过及时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部,培训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培训人员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培训工作,让农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学习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培训人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采取合理的创新培训方案,让农民能够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转变之前的传统培训观念,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但是,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对农机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方法的满意度。

作者:苑东明 单位: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任丹,漆雁斌,于伟咏,等.农户机械使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205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04):528-534.

[2]刘荣和.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6(17):27.

[3]卢晓玲.新时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2):47.

[4]张莹莹.五十年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J].热带农业科学,2015(11):60-63.

[5]孙翔鸿.将技术发明创新简单化———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举办《企业创新技法(TRIZ)》培训[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03):56.

[6]田鞭.探析农改体制下山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新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6(01).

[7]刘必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0).

[8]杨志清.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J].科技传播,2016(18).

第1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

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已经造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管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向生态化、节约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国人应全力进取,共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滨.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