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施效颦译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典故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典故的翻译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转换,而是文化基因、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在不同的接受场景下,同一典故的翻译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关键词 :文学翻译;典故;翻译策略;有效传递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43—02
典故是诗文中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名人的话语构成的语句。用典的好处就在于既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又能给读者以“似曾相识”的感受,可谓一举多得。许多著名的作家都钟情于用典故为自己的作品“增色”。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必须重视对典故的翻译。
典故往往包含、传递着许多文化意象。典故的翻译常常涉及文化意象的破译与传递。在多数情况下,典故的翻译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转换,而是文化基因、文化信息的重新编排与有效传递,接受群体不同、接受场景不同,就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
直译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如果原文所包含的典故经过直译后能够使读者易于理解,不会造成误解或错误的联想,就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而不需要进行补偿性的处理。很多由英语直译过来的典故已经为人们所熟悉,成为英语典故直译的典范。如stick and carrot policy(胡萝卜加大棒政策),domino theory(多米诺骨牌理论),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ugly duckling(丑小鸭),black horse(黑马),等等。这样的直译既能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和民族色彩,传递原文的语义内涵,又能丰富译入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二、意译
有些典故包含人名、地名或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如果将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全部直译过来,可能要么出现信息丢失,要么显得过于繁琐,对于不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这时就不能拘泥于原文语言的形式,而要考虑采取意译的方法。例如:
1.Would any of the stock of Barabbas/Had been her husband rather than a Christian!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也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
Barabbas出自《圣经》,是古时候一个强盗的名字。对于在英国文化或欧洲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英国人来说,《圣经》的影响深远,其中的内容更是耳熟能详,其中的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一部分。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个名字却是陌生的或毫无意义的。如果译为“巴拉巴的子孙”,只会让读者一头雾水,而意译为“强盗的子孙”,既没改变原文的意思,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可谓典故翻译的范例。
2.The goalkeeper is the heel of Achilles.那守门员太弱是致命的缺陷。
“The heel of Achilles”出自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对于不熟悉希腊神话故事的中国读者来说,很难通过其字面意思理解背后的文化传统,而采用意译的方法译出其蕴含的意义之后,读者便很容易理解了。
三、直译增补法
由于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一些对母语文本读者来说耳熟能详的典故对译入语读者来说却非常陌生。这时可以采取直译加补充信息的翻译方法,即先直译,再在原文中补充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He wondered.This reminded him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s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he thought,“——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 Not merely unoriginal,but down-right disgusting!”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大意是: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看见之后觉得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此典故比喻胡乱模仿,结果却适得其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因为知道这个典故的背景知识,因此,很容易理解它在这段话中的意思。而对于多数西方读者来说,他们头脑中缺少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果将“东施效颦”直译过来,对他们而言很难理解。霍克思在翻译时进行了解释,弥补了西方读者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不足,使英美读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原文。
直译增补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旦运用不当,有可能破坏整个行文的流畅及作者的风格等。因此,译者必须慎重对待,在必须使用这一方法之时才能选用,而且要保证所补充的背景知识不影响行文流畅,并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四、直译加注法
对于一些蕴含深厚文学背景的词句,为了使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源语文化,译者可以先直译,再通过加注的方式,在注释中将典故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典籍出处、来源等充分地介绍给读者,加深读者的理解。例如:
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And what?s the third?”)“The dream of the Southern Tributary State.”At this she made no comment.
(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r,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如果只是直译《南柯梦》,而不加注释的话,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尤其是不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就是个难题。他们难以从直译中读懂其在该语境中的言外之意,更无法理解原本兴高采烈的贾母为何“听了,便不言语”。因此,译者特意加注解释了这一典故,使读者不至于因不了解原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产生阅读障碍。
现代读者接受理论认为,译文读者也是积极主动的接受者,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因素时,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思索和推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读者的接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让东西方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译者在翻译时应避免做过多不必要的解释和补充,应留给读者一些审美想象的空间。例如:
Everyone in the family bullied her and made her do the housework.She was indeed a Cinderella.
家里人人都欺负她,强迫她做家务。她确实是个“灰姑娘”。
灰姑娘是欧洲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中国大部分读者都知道“灰姑娘”是个在家里受欺压的女孩。因此,将Cinderella直译出来,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而且会引起读者的联想。
综上所述,由于译文读者与源文本作者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甚至是不同的时代,与源文本读者在文化认同、文化接受力、阅读期待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译文读者很难理解源文本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尤其是在面对文化内涵丰富的典故时,就需要译者在了解译文读者接受能力和阅读需求的条件下,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更好地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是翻译的价值之所在。
[
参考文献]
[1]喻云根.英美名著翻译比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J].中国翻译,1999(2).
[3]王依宁.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关键词: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方法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关键词:小古文 目标 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59-02
作者简介:柯向妹(1977―),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福建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
小古文被称为中华语文的“活化石”,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选编了经典小古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小古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就成了小古文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趣读
诵读是小古文教学的命脉。小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更具音乐美、对称美及节奏美,尤其适合诵读。小古文的诵读形式丰富多彩:除常见的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轮读、创设情境读外,还可古文今文对照读、根据平仄音律读、插图补白读、古文版文本和现代版文本对照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
著名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平仄”规律吟诵诗文,深受学生欢迎。对于短小精悍的小古文,教者可以让学生先用“―”“|”表示“平”“仄”,遵循音韵规律趣读。如《鹬蚌相争》语句的吟诵指导:
| ― ― | ― | ― ― | | ― ― ― ―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这样,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诗文的节奏之美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尝试,在快乐的诵读体验中亲近小古文。
二、趣品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文本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小古文的词、句、段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皆可纳入品味范畴。
在《鹬蚌相争》一文中通过比较,品味“箝”的精妙:
师:刚才有同学说“箝”就是“夹”的意思,那么直接把“夹”替换进句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思考,摇头,但似乎说不出个所以然)
师:伸出你的手,试着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学生伸出双手,比划着,若有所悟)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说是――
(生的思路顿时打开,答案精彩纷呈:使劲地、用尽全身力气地、牢牢地、竭尽全力、死死地等)
师:同学们都从力度上来回答,那么,从速度上来讲,那是――
(生:迅速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等)
师:孩子们,想想此时此刻鹬蚌的心情,那么,鹬蚌又会怎么“箝”呢?
(生:狠狠地、互不相让、毫不示弱等)
师:是的,在文本中,牢牢地、死死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迅速地、互不相让地,这样的“夹”,就可以说是“箝”。一个小小的“箝”字,让我们感受到了鹬蚌相争的激烈程度及二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个小小的“箝”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用字的精准与独到。
通过“箝”和“夹”的比较品味,挖出了“箝”中无限的精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领学生领略了古文所传递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趣拓
选编入教材的小古文大多出自《论语》《战国策》《韩非子》等经典,所选编的小古文背后或有脍炙人口的故事,或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或在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方面有精妙之处可挖掘。“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叶芝语),教师要适当取舍,巧妙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努力点燃学生学习小古文及课外阅读的兴趣之火。
内容方面的拓展。《鹬蚌相争》一文,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则小小的寓言曾经制止了一场战争。在学生迫切想深入了解之时,把《鹬蚌相争》在《战国策》中的原文呈现出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听了苏代的话后,赵惠王就消除了攻打燕国的念头?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寓言的特点及魅力,也体现了古文浓浓的文化味。
写作方法的拓展。著名特级教师林莘老师执教《东施效颦》一文时,抛出“你怎么知道东施长得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讨论交流,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并适时引入《陌上桑》内容:“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体会侧面描写之精妙。
情感升华的拓展。《伯牙绝弦》一文,学生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情谊后,配乐诵读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短歌,学生深深地被这旷世“知音”之情感染,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趣说
不同版本的教材均为学生了解文言文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北师大版教材直接附译文,人教版教材附注释等,这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挑战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文言文翻译、创造得更生动有趣,甚至超越教材。如《鹬蚌相争》一文中“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一句,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趣说:“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瞧,它多么惬意呀!有只鹬循声望去,一阵激动:啊哈哈,我的美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嘴伸到蚌壳儿里去啄肉。歌声戛然而止,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河蚌猝不及防,它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这样的趣说,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文本创造性地读“长”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五、趣演
小古文中人物形象很鲜明,比如《杨氏之子》中聪慧的孩子,《两小儿辩日》中活泼可爱的小儿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孔子,《郑人买履》中迂腐的郑人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讨论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试着辩一辩,演一演,激发兴趣,领会主旨。《鹬蚌相争》一文中,鹬蚌相争可谓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热化程度。教师让学生组内分好角色,合作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学生情绪高涨。
表演中,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那样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到头来却是双双失去性命的可悲下场,这两个场景鲜明而突兀地呈现在眼前,学生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哈哈大笑之余触发深深的思考,心灵受到震撼。
六、趣“得意”
关键词: 习语 文化差异 直译 直译加注 意译 套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习语(idioms)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一些固定短语或短句。作为语言的一分子,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显示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习语包括成语(phrase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典故(allusions)、格言(maxims)、俚语(slang expressions)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拥有丰富的习语。
1.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地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各不相同,英汉习语各自承载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体现着两种文化的差异。
1.1地理环境的差异
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汉习语体现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人们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相关的习语。如挥金如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生活离不开海洋,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如be in the same boat with...(与……共患难),sink and swim(孤注一掷),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1.2的差异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的事物以及禁忌等方面的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中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习语,如“借花献佛”、“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不看僧面看佛面”、“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等。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因而在英语习语中出现了许多出自《圣经》或与基督教、上帝、教堂有关的成语,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s poor as the church(一贫如洗),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
1.3习俗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习俗上存在很多的差异。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要数对龙(dragon)这一事物的认识了。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远的历史中,它是一种民族象征,有着神圣高贵的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代表无上皇权的“真龙天子”到“龙飞呈祥”、“龙腾虎跃”再到“望子成龙”所有这些汉语里关于龙的表达都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里对龙的崇拜的。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dragon也是与邪恶和恐怖相联系的。英语中的“the great dragon”也不能译为伟大的龙,而是比喻为魔鬼撒旦。不懂中国文化的西方人自然无法理解中国人把自己称作“华夏儿女,龙的传人”。英汉习俗差异的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对于人们来说是忠实的象征,被称作人类最好的朋友。英语中有如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Love me,love my dog等。
1.4历史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人们的情感、思维、风俗等也各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在历史典故上。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汉语的历史典故多出自经传典籍、寓言故事或神话传说等,例如“守株待兔”,“卧薪尝胆”、“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而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例如:Achilles’hell(唯一致命弱点)、Penelope’s web(永远也完成不了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To meet Waterloo(一败涂地)、Helen of Troy(红颜祸水)等。这些习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不能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2.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表层意义的转化,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以下是关于英语习语的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既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内容,又能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特别是保持原文中所蕴含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正如鲁迅先生在论翻译时所说的,直译可有助于保持原作的格调亦即保持“异国情调”和“所谓的洋气”。直译法有利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新的表达法的吸收和融入,从客观上丰富和补充了译文的表达,对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英汉习语在直译过来后融入到汉语中并被人们所广泛使用。如;the cold war(冷战);the hot line(热线);green card(绿卡);fast food(早餐);white collar(白领);blue collar(蓝领);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等。这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直译原汁原味地传达出原文的内涵风貌,避免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2直译加注法。
作为直译法的扩展,直译加注法也广泛应用于英汉习语的翻译中。直译虽然能帮助译文读者了解习语的文化信息,但有时一味直译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达不到预期目的。采取直译加注法,即先直译出习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再对习语的文化背景及来源进行注释,便能收到好的效果,从而加强直译习语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的优势。英汉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一些母语读者容易理解的习语对译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使用直译加注法,既能保留原文的艺术表现方式,又有助于译文读者较为详尽地了解异域文化,从而透彻地理解原文。例如:“东施效颦”―“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Dong 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Xi Shi.Only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再比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对这种的译文,中国人可能会感到茫然,所以应在后面用注释点明:这则习语源于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用布蒙住双眼,手持弓箭,他是盲目地射出爱情之箭的。
2.3意译。
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英汉习语在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英汉习语中所蕴涵的文化、历史背景较多,如果完全按照字面直译,需要加注上较多的解释性文字,这样会失去习语精练生动、妙趣横生这一特点。这时我们就需要绕开其文化背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直接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译。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意译法。例如:the dog that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没有了“狗”、“骨头”等字眼,而是译为“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有人说你的坏话”。再比如:初出茅庐(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Tell me your news.I’m all ears.(告诉我你的新鲜事,我洗耳恭听)等,都是通过意译表现出习语真正的内涵。
2.4套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无法保留原语中的比喻形象,所以需要转换为读者所熟悉的形象进行翻译。在英汉习语比较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原文习语在译文中找到在意义和用法上与其对等或基本对等的习语,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套用法”。英汉习语中有许多这种类似的表达。例如: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of a lion.宁做鸡头,不为风尾;lack sheep害群之马;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等。
3.结语
英汉习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通过以上对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分析与翻译策略的探讨,我们对英汉习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只是语言表层的简单转换,更是两种文化间的移植与融合。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该融合各种方法灵活翻译,尽可能做到既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能让译文读者容易理解接受。
参考文献:
[1]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1994.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8―19.
[3]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陕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红楼梦 英译 文化移植 妥协
《红楼梦》蕴藏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自问世以来曾有不少人尝试着对它进行翻译。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辞典》《序》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出自文人之手的传世之作,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奇妙的色调和气质,风格和手法。假如不能理会中国汉字文学艺术传统和华夏文人对这种文化的造诣和修养之深之高,那就永远无法真正谈得上理解与欣赏他们的作品。”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文学翻译的层面上说,译者往往很难把原语信息所蕴涵和体现的内容、思想乃至风格等完整地移植到译文中去。东西方民族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往往迥然相异。在翻译活动中,这种文化移植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体系的建构、文学形象的转译,以及行为主体(即作者和译者)和接受主体(即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协调等。如何克服上述差异,实现语言符号及相关文化的移植,这是古今中外翻译工作者所关注的热门课题(郭建中,1998:34)。
《红楼梦》目前已有两个完整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Beijing,1978),另一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敏福德(John Minford)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Books Ltd. 1986)。从整体效果看,这两个译本各有千秋,堪称文学翻译的杰作。但由于译者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处理手段,使译本的风格和效果也不太一样。本文基于这两个译本,从文化移植的角度来探讨《红楼梦》英译中的“文化妥协”现象。
文化妥协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它是一种积极的让步。由于语言具有特定的服务功能,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能以舍弃某话语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和充分性为代价;其次,妥协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扬弃”。换言之,它与全盘意义的放弃有本质上的区别。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应该努力再现原作者的情感状况,并尽可能保持原作的形式及其风格魅力;最后,妥协作为反映翻译的原始属性的一种手段,它说明了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内涵的传播往往以某一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实现,而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中,会在其行文结构、遣词造句及修辞方法上显示出有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为了协调这些矛盾,必要时需作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此处的妥协,意指在无法保留原语表达形式时,只能顾及其语义或文化信息的传达。
杨宪益(1995:236)认为,在文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要把这些含义百分之百地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实际上提出了文化移植中的一个不可译的文化意义问题,即笔者所理解的“妥协”现象。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另一文化群体来说,则难以理解。杨、霍各自所译的《红楼梦》就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如《好了歌》第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以下简称杨译)是: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克斯先生的译文(以下简称霍译)是:
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成“神”成“仙”是道家的最高理想,杨宪益把它译为“immortals”,从文化移植的角度看是“妥协”;霍译使用了salvation(拯救)这个词,它把中国文化西化了。“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救”,则是基督教徒的最高追求,这也是一种“妥协”。翻译的首要目的是让读者能看懂、理解,同时,忠实于原作又是翻译的前提。因此,译者既要努力将原文的含义解释清楚,又要重视对其传统文化的再现。如该书第十三回中秦氏对王熙凤说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可能常保的。”
杨译:
“Fortune follows calamity as disgrace follows honor. This has been so from time immemorial.”
霍译:
“Honor and disgrace follow each other in an unending cycle. No human power can arrest that cycle and hold it permanently in one position.”
否极泰来,是《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否”、“泰”是卦名,天地交(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则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到它的对立面。白居易《遣怀》诗云,“乐往必悲生,泰来尤否及。”杨宪益夫妇分别使用“calamity”,“fortune”两词来传译“否”和“泰”的概念;由于“否”和“泰”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在英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霍克斯放弃了原文中“否”和“泰”的本来意义,分别以“disgrace”和“honor”代之。
在这里,英语的“disgrace”,“honor”与汉语的“否”、“泰”相去甚远,但霍克斯主要考虑到讲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这种变通从原文角度看是不确切的,但在译入语里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时,这种妥协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法。
为便于读者充分领会某种特殊的文化意蕴,文化移植中的妥协还采用加注和增译法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在杨译本里,许多民族文化色彩很浓的词语和表达都是通过加注法处理的。例如《红楼梦》第七回末尾处有这么一句:焦大乱滚乱叫说:“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爬灰”是中文一俗语,指的是公公与儿媳之间的一种行为。杨采用“妥协”的手段先把它直译为“scratching in the ashes”,然后在页末加一脚注一A slang term for adultery between a man and his daughter-in-law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一道德伦理败坏之举。用此法可以看出译者极力想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再看一句:“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杨是这样处理的:
“Can’t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she’s Tungshih imitating Hsishih (Hsi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对西方读者来说,无论“东施”、“西施”都是陌生的人物。译者采用“直译加注”的妥协法,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又使读者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即:模仿他人却不得当),从而达到文化信息移植的目的。
增译也是文化妥协的一种补充手段,它可以帮助读者对某些隐含意义进行理解,并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对第三十五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一句,杨是这样处理的:
You ratfink thing!Like a dog that bit Lu Tung-pin――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
恐怕很少有西方读者知道吕洞宾是谁。这里,如果只译为“Like a dog that bit Lu Tung-pin”,可能会让译文读者如坠云雾之中,但有了后半句“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含义就清楚多了。读者除了能读懂这句话,还能猜出“Like a dog that bit L u Tung-pin”是中国的一句习语。
加注或增译是文化移植的补充手段,但如果用得过于频繁,在某种程度上会干扰读者的思路而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因此,有时也要“妥协”于原语风格而避免之。请看第5回中的一句话:“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这是宝玉神游太虚境时“耳聆”警幻仙子给他读的隐语,其中的“雪”比喻“薛宝钗”,“林”比喻“林黛玉”。这是曹雪芹利用谐音创造双关的修辞手段,也是汉语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英文中实难找到相应的形式,但若在此加注或增译无疑是画蛇添足之嫌。所以杨只译出其隐意:
...Vainly facing the hermit in sparkling snow clad hills,I forget not the fairy in the lone woods beyond the world.
再如第七十二回一段“天地之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阴”、“阳”二字为中国宗教文化所特有的内容,然而,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译者如何处理这一现象呢?请看杨的译文:
All thing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are born from the dual principle Yin and Yang. So whether good or bad,weird or wonderful,everything that comes into being depends on the favourable or unfavourable influence of these two forces.
为了保持语言原有的文化内涵,这里部分地采用音译的手法以示妥协,以杨宪益的话说,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本回还有一句俗语“挂羊头,卖狗肉”,杨将它译成“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这是物质文化移植时的另一种妥协,它说明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物质文化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使译文言简意赅,并留有语感,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同时,也有利于读者接受和体会。
第三十二回有这么一段:“迟了一会,宝玉才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说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霍是这样翻译的:
“It’s a long story,”answered Pao-yu,then told her his dream in full,concluding with his initiation by Discenchantment into the “sport of cloud and rain.”Hsi-ren,hearing this,covered her face and doubled up in a fit of giggles...
“云雨”一词源于《唐高赋》,相传楚怀王曾游历唐高(地名),梦见与巫山神女幽会,神女临别时深情表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云、雨乃自然之物,云变雨,雨水经蒸发又成为云,云雨如鱼水,常常难舍难分,后世特别是古典小说中用之以喻指男女合欢之爱。故上文“云雨私情”就是指“男欢女爱”之事。霍将其译为“sport of cloud and rain.”实为尊重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是文化“妥协”的典范。同样,杨译对于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处理也取得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红楼梦》里充满了佛教和道教意识,所以此处的“天”应该与佛教中的苍天、老天爷有关而决非基督教中的上帝。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其背后却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改观。杨的译文“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就巧妙地利用了(圣经》中的一句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他用“Heaven”替换了其中的“God”,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又确切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同时,对西方读者来说也是耳目一新。
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过度使用妥协也有它的缺陷,比如上文提到的杨宪益在处理“怡红公子”、“怡红院”等有关的颜色词“红色”时,保留了“red”,这从文化移植的角度看,是一种典型的“妥协”手法,也说明他忠于原语文化。但由于妥协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时有发生。如杨将“红楼”译为“Red Mansions”,许多人觉得这样的翻译是不到位的,或者说它只触及文字的表层,难怪著名翻译评论家曹靖华(1956:341)认为如此处理,是“无可奈何的事”。从本质上看,它与曹雪芹所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从而无法体现其“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一深刻含义。
某些文学典故的处理也不能单纯通过妥协来实现。比如第17回写道:贾政携众人来到一石碣处,遂命众人题字,众人建议直书“杏花村”。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杨采取忠于原文的妥协手法将该段译为:
“The ancients had already supplied the most fitting name-Apricot Village.”Chia Cheng turned with a smile to Chia Chen,saying,“That reminds me. This place is perfect in every other respect,but it still lacks a tavern-sign...”
小说里的“众人”包括贾政在内都很清楚“杏花村”和“酒幌”之间的关系,国内读者读到此处也自然会想到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但译文读者(即国外读者)由于缺乏中国文化的熏陶,或没有读过该诗,所以,要想将“ApricotVillage”和“tavern-sign”联系起来并体会其中的含蓄和诗意,显然是有难度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东西方文化中,许多词被赋予了不同的感彩。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就决定着该词的义,这些都是说话人所处特定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又如第八十五回中贾政与北静王有一段对话:北静王见他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恩,果如所言,亦蒙生辈之幸矣。”请看杨的译文:
The clarity and fluency of Pao-yu’s answers made the prince of Peiching turn to observe to Chia Cheng,“Your son is truly a dragon’s colt or young phoenis. May I venture to predict that in time to predict...”
译文中“Your son is truly a...”, “May I venture to predict...”,“My worthless son does not deserve...”等词,把北静王为了体现自己良好教养的自谦,以及贾政收敛以往在贾府中的威风,而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的奴才相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虽自古就有龙凤呈祥之说。需要指出的是,龙和凤被视为智慧和权力的象征。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妥协而用“a dragon’s colt or young phoenis”来直译“龙驹凤雏”,且没有加注或增译,结果令许多英美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西方人眼里,dragon是一种凶恶的动物,也是“母夜叉”的代名词。应该说,这是因文化妥协而导致的败笔。
总之,译者在进行文化移植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寻找合理的处理手段和维持双边文化平衡的支撑点,做到既要尽可能再现原语语篇的文化信息,又要保证译语语篇的可读性,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感受。妥协作为其中一个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它并非万能钥匙。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给翻译设置了障碍,同时对译者的综合素质,尤其对他的翻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红楼梦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2]Yang Hisien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Beijing ,1978.
[3]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Group,1973.
[4]曹学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出版社,1998.
[6]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7]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移植与归化.外国语,1998,(3).
>> 框架理论指导下的关于犬类的汉语成语英译解析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英译 论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隐喻理论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研究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等值翻译 浅析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活动 关联理论指导下幽默语言的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影视剧字幕外译原则探析 接受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 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术语英译过程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的选择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指导下《围城》中的幽默语言翻译 浅谈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大量修辞丰富且意味深远的谚语,这些谚语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简练通俗的语言中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的感悟。然而,受汉英语言表现形式及文化差异的影响,汉语谚语的英译并非易事。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人们的交际活动顺利完成。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进行分析,为汉语谚语的英译提供一些建议,使帮助说话人的意图得到通顺流畅的表达,为读者充分理解。 关键词:关联理论 汉语谚语 英译
一、引言
汉英有许多谚语具有相似性,真实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但它们又在许多方面,如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和历史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曾自立曾指出“谚语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忠实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求译者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以及民族特色;不仅要求译文语言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译文语言有谚语的味道”。(曾自立,1983)因此,要想做好汉语谚语英译,译者必须深谙我们的民族文化,掌握一定的谚语翻译技巧和方法,令目标受众从译文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关联理论,后来他们的学生格特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解释传统翻译研究中未能给予很好说明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拓展了研究空间,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从此,国内外学者便开始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翻译研究。赵彦春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并试图建立关联翻译模式:一价元-推理模式与二价元-推理模式。他认为翻译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赵彦春,2001,2003)
二、关联翻译理论回顾
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格特首次将关联理论与人的认知联系到一起,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翻译假设为交际的一部分,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对于译文读者,译者是传播者,译者的任务就是向读者展示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所说所想,与读者进行交流,实现交际目的。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关联性涉及两个因素,即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越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越少,也就是说,翻译与译文读者的认知关联性越高,越能获得好的语境效果。斯波伯和威尔逊还提出了最佳关联的概念。最佳关联是指人们在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格特认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要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预期相吻合”。(格特,1991)
众所周知,语境是影响言语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语境在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译者“要从整体的动态语境出发,正确评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语境…译者必须努力营造合适的交际语境,使得交际各方在语境认知中取得最大化的交集,使三方交际取得成功,求得在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能够让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及领略源语文化精华,从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陈彩丹,2009)
要做好汉谚英译,译者需要找出原文与翻译之间的关联性,还要对译文读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知。要做到以上两点,译者可以将自己置于原文语境中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再把自己置于译文读者的语境中,将之前在原文语境中的认知与目标语境相关联。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能够认识到读者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带来的特定的语境信息,当然这也取决于读者对译文与原文达到的相似度的期待。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谚语的英译策略
谚语反映的多是人们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汉语谚语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地理、风土人情等。这就要求译者对文化和历史有较好的掌握。
在汉语谚语英译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翻译方法是归化和异化。奈达提倡归化,他强调目标语的重要性,关注译文读者的理解。韦努蒂则认为必须要承认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译文应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此外,还有一些由以上两种方法衍生出的其他方法,如逐词翻译、意译、音译加解释法等。不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时要谨记译文在交际中的目的和语境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翻译。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汉英不同的语言特点,不应在所有语境下采用同样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
1.利用英语中现有谚语进行直译
两个国家的人民生活环境大体相似,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共性。在翻译汉语谚语时,译者可能会发现汉英有一些相似或相同的事物,这意味着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关于某些谚语的认知环境相同。译者应该可以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直译法的话,译文读者不必付出太多的处理努力,就能清楚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例如:
(1)眼不见心不烦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2)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
(3)滚石不生苔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是了解他人并为他人了解。听话人要明白说话人在讲什么,说话人要清晰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宗教文化负载谚语的翻译在翻译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例如,霍克斯和杨宪益先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翻译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强调原文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联性,套用英语中已有的谚语将该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但杨先生把God替换成了Heaven,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这表明汉英两种文化对译者的影响。因此,遇到汉语谚语在英语中已经有相似表达句式时,建议译者采用直译法。
2.转换形象翻译法
人们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译者在翻译时如果遇到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谚语,尤其是碰到与动物有关的谚语时,应将文化差异考虑在内。翻译时最好不要直接字对字翻译,以免贻笑大方。 例如:
(1) 阎王不在,小鬼跳梁 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Every cook praises his own broth.
以上例句包含的词语带有典型的中国词语,在英语中并不存在“阎王,小鬼,王婆”等词的对应词汇,英语读者根本不清楚这些词背后的故事。如果译者直译为“Yama, little devil, the old woman Wang”,读者会感到困惑,不易理解译文要传达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需要转换形象,在英语中寻找能表述这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汇的替换词,转换这些词汇的形象,以便读者理解。
3. 省略法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几乎每个谚语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也有许多谚语是由历史事件和历史著作中延伸而来,句中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如果逐字逐句直译,译文读者会对居中的人名,例如“诸葛亮、东施、西施”等不熟悉、不理解。例如:
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Three common cobblers are better than one.
⑵ 情人眼里出西施
Every girl may be a Helen in her lover’s eyes.
⑶ 班门弄斧
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xe before Lu Ban.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必须在翻译中考虑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译出与原文关联性最强的译文。事实上,在翻译上面三个谚语时,译者会发现很难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解释清楚“臭皮匠、诸葛亮、西施、鲁班”等人物。直接采取音译法译为common cobbler、Zhu Geliang、Xi Shi、 Lu Ban,读者会不知所云。如果读者只想知道谚语的含义,对其历史渊源没有兴趣,译者可以将上述谚语译为:
⑴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⑵ 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
⑶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再比如,在翻译“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谚语时,要想单凭一句译文就让读者了解曹操实在是有一定难度。直接不翻译曹操本人,将该句译为“Talk of the 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显得更合适。当然,如何翻译谚语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如果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谚语的历史和起源,译者就要首先简要介绍历史来源,辅以一定的解释,使文字表述更为清晰。例如“东施效颦”可试译为“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四、结语
关联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双语交际行为,涉及原作者和译者以及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关联理论和不同翻译方法的讨论,人们可能会发现,关联理论强调的是语境和关联的重要性。有时语境必须包括所有的背景资料,否则有些设想就很难处理。而译者是目标受众与原文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或纽带。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原文的意思,还需要考虑语言表达形式、选取恰当的词汇在译语中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在疑问中增添或删除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的权利和义务”。(张新红,何自然,2001:290)关联理论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为考量,对汉语谚语的英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utt, Erne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 1991.
[2] 陈彩丹.从关联理论看汉谚英译[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 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5)
[4] 赵彦春.“不可译”的辩证法及翻译的本质问题[J].外语与翻译, 2001,(3)
[5]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关键词:熟语;翻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4-02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难免会走弯路。熟语是民族语言的一面镜子,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信息。译者必须根据汉文读者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把俄语熟语再现出来。因此,恰当地翻译熟语,准确地诠释它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熟语翻译中常见的问题
在翻译中西方惯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加之迥然的历史及宗教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熟语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熟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俄汉熟语所反应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熟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人类自身以及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俄国是一个北方民族,冬季漫长,冰雪覆盖。白色成为俄罗斯冬天的主色,所以俄语中有белаязима(隆冬)这样的说法。而汉民族位于亚洲大陆,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土地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来源,汉语把金钱与土联系起来表示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挥金如土”。
2.方面。与有关的熟语也大量地出现在俄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熟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俄罗斯人们信奉东正教,相关的熟语如:умытьруки指摆脱对某事的责任不再过问。
3.历史典故。俄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熟语,这些熟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等等。俄语典故熟语多来自《圣经》如:Пенькамбогумолиться.(与世隔绝的人,性格孤僻的人)。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翻译者一方面要熟悉原文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锐地体察到文化间的差异。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本着:一方面要尽可能传达原语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不逾越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可接受的限度的原则。对于富有文化特色的熟语的翻译,在“归化”“异化”原则的指导下,可以采取以下翻译技巧。
1.部分省略。在俄语熟语翻译中为了使读者明白熟语表达的含义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阐明异国文化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采用避免难点,省去不译的策略。В чужой монастырь со своим уставом не ходят.此熟语译为入乡随俗。熟语中的со своим уставом在翻译过程中省去,因为生硬地翻译不仅影响效果,而且不易读者理解。
2.通过直译保留原文的形象。Всякие дороги ведут к Риму. ――条条大道通罗马。На свете все вороны черны. ――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以上这些熟语中,可以看到熟语直译是保持最初形象的主要方法。此类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直译效果较好。
3.通过意义表达原文的含义。“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在实践上,强调通俗易懂,避免多义或歧义。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的情况时,要用译语文化替代原语文化,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译语文化形象。
Чтобы овцы целы и волки сыты.
直译为“要想羊不少,又要狼吃饱”,引申意为“不可两全”。
4.直译加意译。很多情况下俄语熟语有不少在汉语中既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熟语。如果翻译中既要读者接受熟语的深层含义,又要读者接受异国文化时,那么在体现“归化”“异化”的翻译中可以借助直译加意义的方法,以清晰地表达原文意图,避免译文读者误解。例如:――Эх , да ты красивый , Антошка !――вымолвил он сокрушенным шопотом.――…Подумать только , что может сделать с портретом хорошая рама !(А.Андр.Широкое течение)“嘿,你真漂亮啊,安东什卡!”他自惨形秽地嘟囔着,“……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相片和像框马和鞍)
5.在译文中直接引入提示。由于俄汉文化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俄语中某些文化词语在汉语中根本就没有对等词,形成了词义上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熟语也常采用“异化”的俄译汉时,常常要采用直译加提示法来弥补空缺。提示通常可以用来补充诸如背景材料、词语起源等相关信息,便于读者理解。Челавек предполагает ,а бог располагает.此熟语译为自己有打算,上帝有安排,喻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熟语源于《圣经》,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不尽如人意,非人所理想的。指打算常常落空。
以上是在熟语翻译中五种常用的方法。俄语在漫长的实践中融入了世界上几乎所有语种的有用词语,逐渐将其同化,为己所用,熟语最为典型,如果说词汇是思维大厦的砖头,那么熟语就是某种特制的预制板。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要完成一个理想翻译需要借助不同的方法,译者应该非常灵活地去应用它们,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恪守规则。译者只有文化差异有很好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熟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郑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中国翻译,2001,(3):3-7.
[3]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5):39-41.
[4]冯国华,吴群.论翻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2001,(6):16-18.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本;文化意象;异化
文化意象是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1]文化意象,实际上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来自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成语典故、数字意象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许多文化意象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形成一种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文化含义的文化符号。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信息的移植。译者面对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是两种文化,因此,译者不但要排除语言的障碍,而且要跨越文化的鸿沟。
一、电影《红楼梦》文化意象翻译对比研究
“电影《红楼梦》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绝非只是一出催人泪下的悲剧,贾府荣辱兴衰的文化 ‘小气候’乃是中国文化大气候的一个缩影。” [3]《红楼梦》的英译文和节译本有10余种。这10余种英译文和节译文当中,最完整、最有影响力的是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译本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从整体上来看,霍译与杨译《红楼梦》都传达出了原作的语言美和思想深度,都可以称之为汉文学英译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但是通过对两个译文的对比,笔者发现译者处理文化意象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 电影中“红楼”的文化意象
对于“红楼”的文化意象,杨译《红楼梦》中采用了“A Dream of Red Mansions”这一书名。虽然书名里面包含了“红”的对应词red和“梦”对应词dream,但译入语中的red mansions 的意思是“红色的楼”,这样的翻译使得红楼梦当中的“红楼”的意义显得单薄无力。因为根据我们汉语言的文化,“红楼”指的是旧时富家女子的住处,通常与爱情相思联系在一起。并且“红色的楼”这样的翻译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红色的楼里,这是没有根据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书译名“A Dream of Red Mansions”在翻译出字面意思的同时失去了“红楼”这一名词在文化中的意象和寓意。霍译的书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意思为石头的故事。因为《红楼梦》的原名为《石头记》,“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一时,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经顽石苦求再三,二位仙人知不可强制,便将它‘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答应将其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走安身乐业’。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 [4]所以霍译书名从原文的起源出发,更贴切原文的深刻含义。霍译书名弃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不用,不失为妥当之举,避免了译语读者的误解。
(二)电影对白中典故的翻译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可厌了。”(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she is‘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 ,which is no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杨宪益、戴乃迭,译)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这段译文中,为使译语读者更透彻地了解异域文化,译者在保留原文字面意义的同时用加注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这样做,既可丰富译语读者对异域语言及文化的了解,又不违背源语作者的初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翻译的桥梁作用。
又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霍译: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杨译: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三回:“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由此我们可知,这句“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用来形容林黛玉的,对汉语读者来说,理解这句话并不难,此处形容林黛玉冰雪聪明,娇弱美丽。正所谓“比七窍玲珑的比干还要聪明,比捧心的楚楚西施还要娇弱美丽”。此处有两个典故:一是传说商朝时期,丞相比干有“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因此聪明无比;二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因为有了这两个典故,翻译起来变得十分困难。杨译用加释的方法注明了两个典故的大概意思,这样有助于读者对于该句子的理解。
(三)电影对白中宗教文化的翻译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制度、价值审美、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翻译文化产品交流长期存在逆差,翻译者应该积极传播民族文化意象,使中国宗教文化传播出去,发挥其对外族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加强研究翻译主体的意识,不同的翻译者有不同的文化理解,翻译出的宗教文化也有所不同。对于电影《红楼梦》中宗教文化意象的翻译,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主体意识不同,自然翻译有所差别。比如在翻译“天”“菩萨”“哎哟哟”“阿弥陀佛”等佛教用语中,杨译分别译为Heaven,Buddha,Aiya和Gracious Buddha,运用了佛教自身的文化意象,忠实表达了原文的文化色彩。霍译则替换成God、Good lord、Bless us and save us ! 和God save my soul ,把佛教的文化意象改成了基督教的文化意象,从根本上抹杀了佛教本身的特点,反而体现了基督教的特点。杨译忠于原著,体现中国佛教道教的文化基础;霍译则贴近西方读者,转换为西方易理解的翻译,不仅翻译了文字而且翻译了文化。
再如,宝玉满脸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杨译: “…Even this newly arrived cousin who is lovely as a fairy hasn’t got one either,…”
霍译:“…And now this new cousin come here who is as beautiful as an angel and she hasn’t got one either, so…”
这里汉语言读者都知道,宝玉说妹妹像神仙,是指妹妹漂亮过人,犹如神仙下凡。在杨译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lovely as a fairy”,美丽的像仙女一样。而霍译则“as beautiful as an angel”,这是因为西方文化中天使是智慧与美丽的化身。杨译充分体现了中国宗教背景的影响,而霍译则转化为西方基督文化的理念,使得原语中的汉语文化丧失,虽然易于西方人的理解,但却使得中国文化的传播受到了限制。
二、 译者主体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翻译的真正归宿是通过语际交换再现原语文化。一般说来,文化意象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只要提到该文化独特的文化意象就会心领神会,很容易理解文化意象的内涵。但不同民族由于其各自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意┫ 。译者如果只译出这种文化意象的语言表层意义,而回避其深层次的内涵意义,就会使原文本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缺损或歪曲,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信息传递上的缺损和偏差。因此,译者不仅要能够准确优美地表达出原文的表层意义,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保留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鲁迅对欧化问题就有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上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5]刘英凯老师在《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中,尖锐批评了归化译法,认为这是“翻译的歧路”,并大力提倡移植法,让其在翻译中占“主导地位”,采取“最大限度的直译”,尽量表现出“原文的异国情调”,尽量“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形象化语言”,“输入新的表现法”[6]。
我们可以将以上问题总结为“归化”和“异化”的差别。翻译者在翻译时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文本在语言上的转换,另一个则是文本在文化意象上的传达。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转换语言时,我们的翻译应该让不同文化的读者都容易理解,这就涉及“异化”为先,一切都要从读者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强调“归化”,要力求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文化底蕴,宗教基础,不损害原作的文化氛围和基调和谐。在处理这一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从质与量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质是指对文化的准确把握和传递,量是在把握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地传递文化信息。文化意象的传递要以质为本,以量为目标,采取 “存异求同”的策略来拿捏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对红楼梦的翻译来看,就是在易于西方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又不失中国文化和宗教的底蕴,从而保留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三、结 语
译者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双文化人,应深刻了解译出语和译入语文化,即具有跨文化意识(crossCcultural awareness) ,因为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笔者认为,电影《红楼梦》有责任把原语文化意象充分、如实、有效地传递给观众,才能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等.比较文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66.
[3]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欣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9.
[4]陈国华.《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6).
[5]鲁迅.“题未定”草(一至三)[A].鲁迅全集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52.
关键词:歇后语: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78-03
歇后语是民间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创造出来的特殊的幽默语言品类,是幽默的一个分支,是汉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没有与其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而且歇后语涉及面广,由古及今,由天上到地下等不同范畴里,不同食物中由广大群众,专家作者们探究、修饰、创作了琳琳种种,题材繁多,寓意深厚,味道不同,表达着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褒与贬等等,或有优秀精神,或有娱乐欣赏价值的作品。因此歇后语的翻译是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我们在翻译歇后语时不仅要了解歇后语的出处和文化内涵,而且还要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样歇后语的翻译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同时,歇后语的翻译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1.歇后语的构成与分类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谜面”讲具体的事物,“谜底”是对“谜面”的解释说明或描摹,是表达本意的所在。“谜面”和“谜底”之间常用破折号隔开。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联系上来看,歇后语可分为比喻性歇后语和双关性歇后语两类。
1.1 比喻性歇后语
它所比喻的事物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这类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使本意。例如:
⑴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A dog trying to bite a hedgehog――no way to make an approach)。
1.2 双关性歇后语
双关性歇后语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双关性歇后语又可分为谐音双关性歇后语和语义双关性歇后语。
1.2.1谐音双关性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思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思。例如:
(2)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Breaking an earthenware pot――(lit) cracked to the bottom.(pun) interrogate thoroughly.)
1.2.2 语义双关性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是后半截出现一语双关,其表面意思是对前半截作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是表达整个上下文中完全不同的语义。例如:
(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Using a rolling pin to blow a fire――totally impenetrable).
2.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2.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歇后语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要更好的了解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准确翻译歇后语,必须要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经归纳总结,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如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1.2 习俗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 dog(你是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相反,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2.1.3 的不同
英汉语中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go to hell(下地狱)”。
2.1.4 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如“草船借箭――坐享其成”、“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东施效颦”。而大部分的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a Pandora‘s box(潘朵拉纸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2.2 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汉语的歇后语形象生动,比喻新奇。前半部分是形象,后半部分是寓意或双关。明白它的意义往往要经过思索,才会达到理解上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意外之境。许多歇后语给人以诙谐风趣、辛辣刺激的感觉。如“老虎变猪婆――又笨又恶”和“骆驼生驴――怪胎”。因为中英语言毕竟分属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完全对应的喻体与文化内涵相一致的现象只是少数,大量的歇后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只是部分地对应或毫无相同之处,汉英喻体不同,文化内涵亦不同,表达方式迥异,例如:
(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When the tiger is away from the mountain, the monkey calls himself the king.)与英语习语“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is king.(盲人国里独眼为王)”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并非完全等同。
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法,绝大多数歇后语就是这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的折射。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中的“泥菩萨”形象恐怕令英美人难以想象。因此,如果拿let alone anyone else来翻译就不足以表达出文章的文话内涵,前者有“爱莫能助”之意,而后者含义却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再如:
(5)老鼠爬称钩--自称自(A mouse climes onto a steelyard hook――weighing itself in balance/chanting the praises of oneself )句中的“称”是个谐音,既表示称重量weigh又表示称赞praise,用来表示那些没有本事的人自我吹嘘,而英美人区别不了“称”与“称赞”谐音的韵味。
3.翻译的标准
关于翻译的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严复主张“信、达、雅”,傅雷主张“重神似不重形似”,鲁迅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r在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前言中说翻译的任务是以最清晰最易让人接受的形式表达原文的意义。虽然这些主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结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含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重视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找不到对应的或没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或者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诗刊熟悉的形象或得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我们在翻译歇后语是也应牢记这一条。
4.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根据歇后语的分类、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标准,歇后语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4.1 完全直译法
完全直译法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完全直译法不仅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上的对等,以保持原文载有的文化价值和形象生动的比喻,从而丰富英语的词汇和表达手段。“谜面”和“谜底”属于一般事物和情理,其间的关系各民族人民都能理解,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这类歇后语只需直译。如:
(6)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the gift in itself may be insignificant, but the good will is deep.)
(7) 一根筷子吃藕――挑眼(Eating lily root with one chopstick――picking it up by the holes.
4.2 直译加注法
等值翻译很难在所有层面上实现,特别是意义相同,词和形式也一致的等值存在着不少客观的困难,主要因为中西文化渊源差异。英语中几乎不存在类似汉语歇后语的表达形式,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歇后语常采用直译加注法,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如: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 Kai.)[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 Yu of the Kingdom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of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 and then sent 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
4.3 意译
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愿意。以喻义为主的歇后语有的虽有形象,但与喻义关系不大;有的虽然形意并重,但用直译无法表达时,我们就用意译法。如:
(9)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He i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 tongue to begin with.)
(10)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 one,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11)我们校队近年来可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Our school team has kept losing in the recent years.)
4.4 直译和意译兼用
直译和意译兼用就是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时,又兼用意译,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歇后语常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文化烙印,如何把歇后语中负载的文化价值移植到英语中去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有些民族文化色彩浓的歇后语在于形象和风格,翻译时须以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为前提,直译之后再加意译,以显其喻意。
(12)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ChuKeK Liang the mastermind, meaning that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13) 我说二三百两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When I say two or three hundred taels, you say twenty or thirty! It's like kissing in straw helmets――the lips are far apart!
(1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 The tail of a rabbit can't be long――won't last long.)
4.5 习语套用法
英语里有些习语和汉语的一些歇后语采用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妨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译。例如:
(1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16)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A dog given a bone who doesn't come back for more.)
(17)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我们在借用英语习语来翻译歇后语时应注意他们的修辞色彩,如两种语言的修辞色彩不同,我们就不能套用。如“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就不能译成“No man cries stinky fish”。前者有褒义,而后者则没有。
5.结束语
歇后语的翻译相当灵活,译者应根据所译文章及歇后语的具体情况做到灵活处理。尽管歇后语的翻译灵活,但总的来说,译者在翻译时还是应该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5.1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如果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比喻相通,一般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采用直译法
5.2 双关性歇后语的翻译,由于双关语(尤其是利用谐音构成的歇后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内容和形式都完全一致的情况,一般采用意译法。
参考文献:
[1]凌利.歇后语词典[Z].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学明.汉英习语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侯宁海.英汉习语大典[Z].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6]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汉英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8]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 [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
一、文化与翻译
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之间具有复杂且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语言风格。虽然社会大众都有对语言做出应用并利用语言开展交际的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地区,受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社会大众所掌握的文化与语言也会体现出明显差别。由此可见,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语言的差异,而这也体现出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西方商务交流来看,语言的交流是文化交流乃至商务信息交流和谈判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商务英语翻译,则商务交流双方也难以进行文化交流,并难以掌握对方所表达的信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到,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民族文化信息能够得到很好的传达。王秉钦先生在自己的论著《文化翻译学》中提到:“文化具有想象征,语言是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系统。”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没有语言,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等文化信息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难以得到传承,而人与人之间所开展的交流也会面临重重障碍[1]。总之,语言是人类进行表达的主要工具,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也能够用语言的变化过程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能够传播文化,但是语言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由此可见,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不同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文化和语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与理解对方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则在语言交际中会出现很多语言理解错误,而为了避免这些语言理解错误的产生,使具有文化差异的商务交际双方能够开展良好的交流,翻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语言中介与文化中介。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本身的结构做出重点考虑,如语言的词汇、语音、修辞与语法等,并且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交流主体开展交际的工具,在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中西文化下的语言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并且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文化习惯与语言习惯。而翻译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地选择词语来传达出对等的信息。这一过程要求翻译者能够了解商务英语原语中想要传达的内容,并力求语言等值来将这些内容忠实地进行翻译。同时,翻译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并精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为翻译工作带来的障碍。如若不然,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语言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不同文化层面中的语言意义做出掌握,是商务英语翻译者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及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否能够让商务交际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由翻译者能否对语言本身做出良好的掌握所决定,同时也由翻译者是否能够对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做出了解所决定。只有在对中西文化差异做出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翻译工作者能够跨越文化鸿沟,从而确保翻译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迎刃而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反映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领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等[2]。
1.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并且地理环境的差异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英国为例,作为岛国的英国土地资源有限,渔业与航海业发达,因此,英国具有着一段海外扩张的历史,英国人民对海洋的热爱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英国语言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许多习语都与航海业有关,并且这些词汇在中文中很少能够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如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另外,一个受到地理文化而产生语言习惯差异的典型为inhotwater,这一短语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翻译为“在热水中”,但是事实上却是指遇到了很多麻烦。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则可以翻译为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如同航海失去罗盘。由此可见,英国很多语言都与岛屿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作为陆地国家的中国,在对这些语言做出翻译的过程中则面临着很大的理解障碍。
2.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民族之间的发展历史并不相同,因此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也具有着差异。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历史文化的不同经常会给译者带来很多的难题。以历史典故为例,历史典故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能够对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做出反映。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历史典故做出准确翻译,就要求译者能够对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汉语中的历史典故颇多,名落孙山、东施效颦等历史典故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但是西方人未必了解这些历史典故,因此,在这些信息的传递中,需要理解典故的内涵,并对内涵进行传达,即要求译者实现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西方典故多来源于《圣经》,其中“Loveisblind”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一短语是古希腊爱神Eros的别称,与汉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相对应,两个短语都各自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对这种短语做出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认知并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否则将会让对方产生莫名其妙之感[3]。
3.宗教文化差异
对不同民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的宗教环境下,一些词汇具有着特定的内涵。如果在商务翻译中不了解对方的,不仅容易造成翻译难以理解,而且容易涉及到对方的禁忌。因此,在对这些词汇做出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对文化的等值抱有过度追求的倾向,因为要实现良好的沟通,产生一定的文化亏损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此方面,有一个经常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体现出了我国所崇尚的佛教文化,但是在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会对和尚这一词汇产生陌生感,并且对于这一谚语背后的故事,西方人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在对这一谚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形意的一致很难实现兼顾,为了更好地传达语言内涵,则可以选取”Oneboyisboy;twoboysarehalfaboy;threeboysarenoboy”这一英文中现有的谚语来进行翻译。总之,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十分深远,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助于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出对方希望表达的内涵。
三、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差异都会导致不同民族的观念、心理与文化产生差异,并且这些差异能够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则直接造成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所面临的文化障碍。为了跨越这些文化障碍,译者可以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意译、音译、直译、借用、套用等多种翻译策略,同时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信息传达的需求来对这些翻译策略进行结合使用。
1.意译
意译这种翻译策略表现出了对信息原意的忠诚,这种翻译策略注重对信息内涵的表达与翻译,并且在选取这种翻译策略的过程中,事实上,汉语中已经没有十分合适的词汇来对英语某些词汇进行表达,因此,需要译者在理解英语词汇和句子内涵的基础上,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另外,当直译下获得的翻译效果让读者产生理解困难时,也有必要使用意译来进行补充。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可以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也可以把“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由此可见,意译翻译策略可以忽略语言的细节,并以语言含义的传达和译文的流畅作为重要的出发点[4]。
2.音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音译一般会用作人名的翻译和地名的翻译,但是除此之外,一些概念性词汇也会使用到音译策略,如汉语中的武术、人参和气功对应英语中wushu、ginseng、qigong等;英语中的sofa、clone、salon对应中文中的沙发、克隆、沙龙等。另外,巧克力———chocolate、维他命———vitamin等外来事物也会进行音译。音译策略的选择是因为汉语中已经没有对应的词汇,这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缺失所造成的。而面对这种词汇的翻译,则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的策略来将信息进行完整的传达。
3.直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直译策略并不会对语言的意义原则、表现形式做出过多的调整,这种翻译策略体现出了对原语文化的尊重和还原,同时强调表现文化差异和异域风情。如Striketheironwhileitishot———趁热打铁、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等。直译的前提是,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找到与原语信息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与短语,并按照原语的结构和意义进行翻译,从而保持原语形式与内容的本真。也正因为如此,直译策略能够体现出浓厚的异国文化色彩,同时也能够让对方了解语言中的内涵。相对于意译而言,直译体现出了对原文形式的忠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译并非是对语言的机械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需要译者尊重受众语言的特征,从而确保受众能够对翻译结果做出理解。
4.套用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许多英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都与汉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具有很大差异。针对同样一个词汇,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人们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字面翻译,而应当注重词汇联想意义对语言信息的传达。在此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者可以套用一些现成的谚语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呈现。如“Carekilledacat”指的是忧虑伤身,如果采用直译策略的话则是忧虑杀死猫,直译过来之后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猫被认为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忧虑能够杀死猫,自然杀死人也不在话下,因此,这一短语主要是表达忧虑所具有的危害性。由此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翻译应当关注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联想,并利用套用的翻译策略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5.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