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河道清淤合同

河道清淤合同

时间:2023-05-29 17:4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河道清淤合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河道清淤合同

第1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环保清淤;絮凝沉淀;试验

1试验背景

1.1环保清淤方式

杭州市要求开展河道环保清淤试点,并选取余杭塘河采用绞吸式清淤工艺。绞吸式清淤属于环保清淤,具有淤泥清除彻底、噪音小、二次污染小、带水作业不封航不断流等优点。因余杭塘河位于城市中心区、且水体量大,采用挖掘式清淤、泥浆泵式冲淤等方式均受到制约,故采用绞吸式清淤方式。

1.2河道清淤概况

余杭塘河河道疏浚范围为东至京杭运河东闸,西至省女子监狱西闸,河道疏浚长度约为2004米,河道平均宽度约为19米,水深约2米,预计清淤约2.2万立方米,合同约定总施工工期为80天。同时,在河道西闸外设置围堰一道,设立淤泥临时沉淀池,沉淀脱水后,运输到专门消纳场地消纳处理。

2 试验目的

(1)通过在污水样中加入不同的絮凝剂,得出淤泥絮凝量与时间曲线,最终得出絮凝剂的最优配比、最优沉淀时间,从而结合河道清淤工程提出相应的絮凝剂配比和沉淀时间方案。

(2)通过对清淤前后的垂直取河底土样分析淤泥层厚度及上清液水样跟原有河道水质等对比试验,可得出清淤后对去除水下淤泥有机物和绞吸清淤的效果。

(3)通过各种分析数据结果,得出绞吸作业单方水下取土中原淤泥含量的百分比。

3 试验内容

试验内容主要分为:絮凝沉淀最优配比试验、最优沉淀时间、清淤前后上清液水质分析试验、加絮凝剂前后上清液水质分析试验。

3.1絮凝沉淀最优配比试验

将采集的泥水水样加絮凝剂进行试验,按不同絮凝剂和泥水配比,得出淤泥絮凝量和时间的对比曲线,结合絮凝后上清液的透明度,选择最优絮凝沉淀的配比。

3.1.1絮凝剂的选择

本次使用的絮凝剂为聚氯化铝(棕色液体),该絮凝剂由杭州净水剂厂生产,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检测,主要化学成分见表3-1。

表3-1 絮凝剂聚氯化铝主要化学成分 单位:%

序号 主要成分 含量

1 氧化铝(Al2O3) 10.1

2 盐基度 58.9

3 pH值(10g/L水溶液) 4.11*

4 砷(As) <3×10-5

5 铅(Pb) 3.6×10-4

6 镉(Cd) 1×10-5

7 汞(Hg) <2×10-6

8 六价铬(Cr) <5×10-6

*pH无量纲

3.1.2现场取样

本次取样地点为余杭塘河省女子监狱处。现场使用1L量筒,取绞吸船出口污水样进行试验分析,断面固含量为1.59%。

3.2河底土样及上清液水样试验分析

3.2.1河底取样

本次河底取样地点为余杭塘河省女子监狱处。清淤前后对河底土样进行垂直取样,取样采用特制的有机管取样器进行取样,对河两岸及河中各取一组,前后共计6组样。

3.2.2上清液水样检测项目

清淤前后淤泥上表面清水和絮凝前后淤泥上表面清水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pH值、COD、NH3-N、TP等相关指标,与原河道水质进行对比分析。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过程时在量筒和透明容器中同时进行平行试验,其二者试验结果类似。为方便观察淤泥絮凝量和上清液透明度,因此采用1L量筒来进行絮凝前后对比照。

4.1絮凝剂配比试验

从图4-1可以看出,加入不同配比的絮凝剂,絮凝剂含量及投加量均不同。淤泥的絮凝量并不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线性变化关系,而是接近于多元曲线关系。当加入不同比例的絮凝剂几十秒后可明显观察出淤泥的絮凝量,在加入絮凝剂6min后,其淤泥平均下沉量达30%;在加入絮凝剂10min后,其淤泥平均下沉量达47%;在加入絮凝剂25min后,其淤泥平均下沉量达71%。之后其淤泥下沉速度明显减慢,逐渐趋于稳定。

图4-1絮凝剂配比沉淀、时间曲线

加入不同比例的絮凝剂后,淤泥的上清液的透明度不同。由图4-2可看出,25mL4%、10mL5%、15mL5%、25mL5%这四个比例的上清液透明度最高。

图4-2加入不同絮凝剂对比(加絮凝剂的量分别为75mL3%、10mL4%、25mL4%、50mL4%、75mL4%、10mL5%、15mL5%、25mL5%)

根据试验,加入10mL5%的絮凝剂,其下降速度最快,且其最先达到稳定状态。因此最优配比为10mL/L含量为5%的絮凝剂,最优絮凝时间为20min。

4.2绞吸清淤效果

由表4-1可看出,清淤前的淤泥深度较浅,而清淤后淤泥深度明显变深。通过对比清淤前后的垂直河底淤泥层的厚度,可得出绞吸清淤后淤泥的厚度明显减小,说明绞吸清淤后对减小淤泥厚度效果显著。

表4-1 清淤前后淤泥深度

试验项目 清淤前后 左岸 河中 右岸

距清淤前水面深度(m) 清淤前 1.90 2.10 2.00

清淤后 3.28 3.48 3.50

5 结论与建议

(1)环保绞吸式清淤在进行淤泥絮凝沉淀脱水时,最优配比为加10mL/L含量为5%的絮凝剂,絮凝最优时间为20min左右。

(2)环保绞吸式清淤效果明显,淤泥厚度减少。

(3)绞吸作业单方水下取土中原淤泥含量的百分比为1.59。

(4)建议在大范围的絮凝过程中,达到比较稳定的时间时即可停止工作。

(5)在清淤过程中,监测水体中氨氮、COD和总磷等指标变化,从而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参考文献:

1. 黎荣等. 城市河道环保疏浚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2004.5

2.黄智文,李晶晶.浅谈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技术[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9)

第2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抓好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人饮工程建后管护、泵站改造、渠道清淤、危桥改造和节水灌溉等项重点工程。通过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主要目标:全县完成渠道清淤23万立方米,维修加固生产危桥21座,建设集雨水窖800个,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平方公里,基本完成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工程。

二、重点工作

1、加快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进度。杨家板桥镇、石臼窝镇和水务、电力、国土、规划等县直有关部门要倒排工期,重点攻坚,今年12月20日前完成大辛庄新村址宅基推垫,12月底前完成大辛庄拆迁协议签订和新村址宅基分配;动员船窝村90%以上的群众备料建房;12月底前完成高庄子、齐庄子、长沿三个村剩余户搬迁协议的签订,动员剩余户全部迁出。

2、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一是健全管护组织。各工程村、供水厂都要建立健全管护组织,成立用水者协会,明确责任主体,按照管理权限,落实管理措施,管护组织健全率达到100%;要依托创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试验示范模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健全率达到100%;要同具有资质的维修管理单位签订协议,按规定定期对水源工程设施进行检测、维修、养护,确保水源工程设施良性运行。二是科学制定水价。要科学确定供水成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提取工程修理费和折旧费;要推行“用水定额,超额加收水费”的阶梯收费方法,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三是加强水质监测。按照供水技术规范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每年至少一次),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供水质量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3、实施泵站改造工程。投资1500万元更新改造小河口扬水站,改善和提高9.6万亩农田排水和10.8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做好柳沽等扬水站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明年春季开工。投资20万元改造冯家铺扬水站,完成变压器更新和机房、院落、前后池维修。投资27万元新建船窝排灌扬水点,改善2200亩耕地排涝和灌溉条件。

4、大力发展节水、蓄水工程。一是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投资1620万元,在*镇、虹桥、唐自头3个镇、33个村建设4.23万亩高产粮田,发展节水管道工程4.23万亩,铺设管道38.21万米,安装IC卡控制设备981套,机井配套981台套,安装智能控制柜981套,完成土地平整0.3万亩,修路19.2公里,更新改造小型建筑物81座,清淤9万立方米,工程受益人口2.07万人。二是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今冬明春新建集雨水窖800个,蓄水容积2万立方米。三是推广棚室滴灌、果树微喷灌、大田低压管道灌溉等节水工程技术。今冬明春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大力推广用水计量设施,通过计量收费,提高群众节水自觉性。

5、抓好危桥改造和渠道清淤工程。按照“轻重缓急、择险修要”的原则,今冬明春投资60万元维修加固1座河道桥;投资80万元维修加固20座渠道桥;投资35万元对蓟运河高沽子、双城河孟四庄2座涵洞进行维修加固。完成清淤主干渠2条,总长度3900米;清淤支渠33条,总长度6.68万米;清淤斗渠33条,总长度3.94万米;清淤农渠38条,总长度3.53万米。水务局要根据各河道、渠道的行洪、排沥设计标准,制定河渠清淤规划,取土单位在清淤前提交书面申请,经水务局批准后,严格按设计规划组织施工。

三、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委书记周庆岩任组长,水务、发改、财政等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早安排、早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创新机制,多元筹资。县水务、发改、财政等部门要积极向上申报项目,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重点工程资金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集雨水窖、节水工程和河渠清淤工程;各乡镇也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鼓励社会投资以及“一事一议”民主筹资等方式方法筹措社会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需要;对战线长、任务重、投资大的渠道清淤工程,可探索利用拍卖用土权的方法进行。县内行洪河道和主副干渠清淤工程以水务部门为实施主体;支、斗、农渠清淤工程以所在乡镇为实施主体,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基础设施资金;投资台账;政府购买服务

自2005年以来,我国水利投资规划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复合增速高达24%。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从财务角度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管控,使每笔水利设施投资的资金都够切实达到预期投资效果、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主要特点

政府投资建设的水利基础设施可以分为,堤、坝、闸等水工建筑物,管线、溢洪道等溢洪设施,引水渠道及管线,管理房,水井,河道治理工程及其他设备、工具等资产。就目前来看,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主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改、扩、建等工程建设以及建成后设施的维修保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财政资金使用强调绩效评价

水利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随着财经政策及法规的日趋完善,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管控也越来越严,这就要求水务管理部门在使用水利投资资金时必须加强监管。近年来,政府投资的另一特点是强调绩效评价,重大的水利工程投资都要进行绩效评价。每笔投资是否合理、有效的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防洪、水环境改善等效果,水务管理部门是否通过其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达到其为公众服务的职能。

(二)较难确定水利基础设施资金最终流向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身的特点,对于某一个项目的投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定该笔资金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还是属于费用化支出。例如,河道治理项目,既包括河道护砌又包括清淤,作为整体完成的项目很难具体确定资金是用于清淤还是用于护砌。

(三)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观性比较强

水利基础设施是否该改扩建、什么时候改扩建、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主要依靠水主管部门及其上级部门的判断。例如河道治理,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或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就有可能重新投资治理。

(四)水利基础设施资金使用效果主观性比较强

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部分支出没有标准,需要依靠主观判断支出金额。资金支出要达到的标准也很难客观设定。如水环境改善工程,对于环境的改善程度或美化达到的满意度比较主观,衡量标准很难具体量化。

二、现阶段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资本化确认问题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较难确定资金最终流向,项目投资资金资本化确认成为现实中的问题,如河道护坡改造是费用化还是计入河道成本。针对上述原因,大部分水务管理单位,部分水利基础设施没有资产账,相关项目资金长期挂在基建账上,未转为固定资产并随实物移交。

(二)某项设施投资总额度不确定问题

根据基建相关会计制度,对于财政部门认可的不能计入资产的投资,应作待摊核销处理,经财政部门认可后冲销相应的投资。由于水利基础设施除确定的设备外,用于河道治理、河道清淤等具体资金均不适合确认为资产,因此在计入费用冲销后,会导致无法核算某项基础设施历年来年的投资总额度。

(三)水利基础设施反复投资问题

由于投资信息的缺乏,导致水务管理部门或其主管部门在做投资决策时缺乏客观数据支持,以致可能出现某条河道短期内反复投资,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失去了具体而准确的依据。

(四)资金使用效果无法准确计量问题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资金可见效果的主观性,导致无法准确计量投入资金的效果。投入多少钱用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能客观计量,也就无法判断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必然导致资金管控的失效,也会给绩效评价带来困难。

(五)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

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目前财政水利资金主要用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而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投入较少。而且水利基础设施资金仍然大量用于工程建设,而对于设施的维护及保持相对较少。因此,虽然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却由于维护不到位,未发挥其作用,还导致设施毁损,形成资金的浪费。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期资金的管控建议

针对目前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在水利基础设施改、扩、建期间的资金管控,从财务角度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明确会计核算

1. 明确水利基础设施的资产确认范围

结合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应及时明确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如果工程投资所建成的水利基础设施符合财务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能形成有形的资产,可以基本合理确定使用年限,具体包括:闸、坝等水工设施、管理房等。而其余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划分为不能形成资产的投资,该类工程投资无法形成有形物,无法合理确定使用年限,具体包括:河道清淤、护坡、河道治理等。

2. 会计核算

对于可以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交付使用价值,转为固定资产,并随实物交接管理单位。按照基建相关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规定,非经营性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水土保持及其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作待核销处理,在财政部门批复竣工决算后,冲销相应的资金。

3. 施工方、监理方及水务管理单位加强对资料的收集汇总

为了准确进行会计核算,需要明确的资金流向明细,首先,水务管理单位要对所需资料提出明确要求;其次,施工方要根据要求建立资料收集汇总体系,确保财务资料完整、准确的收集;最后,监理方要对施工方提供的资料进行确认,确保最终提交水务管理单位的清单资料划分无误、金额准确。

(二)建立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台账

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规定,不能形成资产的资金最终进行冲销,这样就导致了本文前述的无法准确核算投资总额的问题,因而导致了财政资金的失控。因此,除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外,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建立投资台账。

1. 投资台账内容

该台账以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类别为依据,具体包括,投资项目、时间、投资金额、采用的措施、实施效果。如河道治理项目,具体明细到每条河道,每次对该河道进行投资时,都准确计入投资启始时间、工程建设跨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计划达到的效果、采用的措施等。

2. 动态实时更新台账

除每次进行改、扩、建更新资金台账外,实时更新资金使用达到的效果。如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河道治理项目,可以将改、扩、建后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更新记录,追踪该项目投资效果。以便于了解投资所产生的效果变化以及建设时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进而对该项目的投资决策进行判评。

3. 财政共享数据

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台账,主要由水务管理部门进行建设和维护,同时建议对接财政部门,与财政部门共享信息,有利于财政部门监督资金的使用,同时,还可以为下拨水利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提供决策依据。

投资台账的建立和使用,有利用通过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使用效果的实时管控,为水务管理部门及其上级部门提供信息,辅助其投资决策,改善资金使用主观性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为绩效评价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加强预算管控

1. 以预算为工具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进行管控

建议通过合理编制预算,确定水利基础设施改、扩、建资金使用的最高限额;通过对预算执行的管控,对设施建设期间的支出进行把控;通过预算分析,对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改善投资决策。

2. 预算的编制及使用

水务管理部门应结合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及计划,拟定下年度水利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计划,该计划应符合水务管理部门的职责重点,水事务发展的整体趋势。在初步计划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编制具体项目的预算数,要考虑全面、金额准确,最后汇总成下一年度的预算。水务管理部门必须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才能发挥预算对资金的管控作用,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偏离预算数的情况,要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并要有合理的理由。当然,预算执行取决于预算编制的优劣,还要求预算编制要细化项目,具体细化到什么时间做什么项目,某项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改正。

当然,由于预算编制复杂,投入时间、人员、资金成本大;预算编制过于精细,资金使用上就缺乏灵活性,也减少了节约资金的可能。预算编制过于粗放,就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凡纳入预算的项目,都要求按计划执行,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项目可能存在不合理性。

四、水利基础设施运维期资金的管控

(一)优化水利基础设施资金支出结构

由于现实中的“重建轻管”的问题,政府应合理增加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费用。水利设施的运行维护资金的使用,是保证设施建设资金不被浪费、设施正常运转、发挥功效的保障,水务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安排水利基础设施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运行维护资金的分配。

同时,水务管理部门应开阔思路,将基础设施资金使用的范围增加到如水土涵养、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投资,以便适应社会对于水务工作新的要求,以及强调可持续发展、生态链建设、水资源稀缺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资金可以用于投入信息化建设,以便于更好的为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服务。

(二)采购专业公司实施运维

目前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资金是由水务管理部门下属单位具体使用,因此存在水平参差不齐、资金使用效果不一致。水务管理部门对于下拨到各单位的资金失去了管控,导致资金浪费或挂账,无法实现预期的使用效果,也是前文提到的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很好维护的原因。而专业的公司具备所需专业的设备及技术能力,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1. 专业机构的遴选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水利基础设施运行期间的资金也可以借鉴该种方式,委托相关专业公司实施。专业机构的选择是委托成功的关键,只有找到合适的公司,才可能真正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这就要求,所选取的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应结合公司的规模、业绩、提供服务的保障及资金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同时,水利基础设施使用的资金为政府投资,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2. 合同签订及资金支付

服务合同是对所选取公司的法律制约。水务管理部门必须斟酌服务合同条款,双方对于重要的服务内容及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并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还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服务需达到的标准及资金使用带来的效果。

水务管理单位还必须根据所采购服务的特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支付的比例。合同应明确资金支付条款和支付程序以及支付达到的效果,建议在合同中规定资金支付要与达到的效果相匹配。资金的尾款要根据检测结果或评审结果支付。如有必要,需预留质量保证金,在服务期过后一段时间内支付。

(三)实时监测资金使用效果

1. 量化主观效果

水利基A设施资金运行维护期间的资金使用关键在于其达到的效果。而运行维护的效果又很难计量。这就需要水务管理部门考虑如何将主观效果进行量化,进而实现实时监测资金使用的成效。如绿化保洁,可以规定绿化的范围、绿化保持的时间、河面无漂流物面积等项目,并根据重要程度规定分数比例,最后算出综合分数。

2. 使用专业监督机构

使用运行维护资金,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监督机构。如使用药剂改善水质,建议撒药后,定期或不定期的由专业机构对水质状况进行检测。水工设施维护,除服务方有专业机构实施外,还可以考虑聘请监理机构监督实施等

(四)资金成本控制

1. 通过预算编制实现成本控制

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阶段的资金使用,建议进行成本控制。该笔资金大部分纳入了财政预算。因此要结合预算对成本进行控制。在预算编制期间,水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运维预算,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认可的标准。可以借助本文上述投资台账所提供的信息编制预算,财政部门也可利用该信息审批预算。

2. 通过采购谈判实现成本控制

水务管理部门在M行货物或服务采购时,一定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并通过谈判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成本。这就要求水务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及采购的内容,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并在选取服务商和供应商时,就要考虑到成本。

3. 通过制定支付标准实现成本控制

水利基础设施运维资金的使用标准较难确定,这就使水务管理部门在选择服务对象时,无法准确定义支付标准,有可能导致成本失控。如绿化保洁支出,河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绿化水准,达到该水准所需资金支付的标准是什么,都需水务管理部门予以考虑。并应结合资金使用实现的效果来确定资金支付的标准。

4. 通过预算分析实现成本控制

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使用过程中,一旦有偏离预算的现象,需引起注意,查明原因,是由于管理失误,则及时纠正;是由于预算编制不合理,则进行预算调整。水务管理部门不能因为本年度预算已经下达,就不再考虑各种可以降低成本的可能,如确实可以减少设施维护成本,则应与财政沟通调整预算,做到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额度的整体节约。

总之,相关部门应根据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方向,分别从建设和运行维护两个阶段加强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管控力度,实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关于水利基建资金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15(04).

[2]查永乐.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及使用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

[3]何小军.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5(05).

第4篇

关键词:永定新河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市区北侧,是天津市北部的防洪屏障。河道开挖于1971年,全长66km,沿途纳入机场排水河、北京排污河、潮白新河等,河口处控制流域面积8.3万km2,对天津市防洪、沿岸及支系河道的排涝等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次治理建设内容为:桩号:53+000~66+000进行河道清淤;桩号:63+041处新建防潮闸一座;闸下永定新河右岸新建渔船码头一座;桩号59+600~62+177长2577m永定新河右堤复堤及闸左、右岸引堤工程;管理用房及水文站工程;管理区、防潮闸区水土保持绿化工程等。

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难点

1、本工程建设历时50个月,在工程实施期间,由于北塘镇拆迁,现场管理机构经历数次搬家,档案资料容易丢失。

2、本工程涉及的专业种类比较多,给档案资料收集、整编带来了很大困难。

3、本工程共分为4个监理标段、27个施工标段和5个设备采购标,由于工程分标较多,无形中增加了档案资料管理工作量。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1、要求选派有档案资料管理经验、精通业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各自标段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2、根据工程性质,将施工标段分为防潮闸主体工程、码头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堤防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绿化工程、设备采购工程和临时工程计八类,在监理工作程序交底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工程提出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要求。

3、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划分和检测计划,初步确定各标段应形成的工程档案资料数量。

4、监理机构主动与项目法人和质量监督机构联系,确定质量标准、适用的表格样式,以免发生资料大量返工。

5、监理机构制定文件传递程序,凡不符合文件传递程序规定的文件,一律视为无效文件,并建立文件收发台帐。

6、监理机构对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做到工程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四、施工阶段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1、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和责任人

根据“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由现场职能人员形成工程档案资料,并对工程资料负责,例如:持证上岗的测量员进行实地测量,对在外业工作结束后形成的测量成果负责,测量工程师对测量成果的核验负责。质检员和专业工程师,分别对质量自检和质量抽检负责,施工员和监理现场值班人员,分别形成各自的施工现场记录,并对其负责。重点防范施工单位的档案资料由资料员一人在室内编造形成,只有将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过程和责任人落实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才能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

2、工程档案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发生所谓“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档案资料不能与施工同步的情况,为了确保档案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除了做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外,重点要解决征地拆迁等外部条件,如发生工程档案资料不能与施工进度同步,监理机构则要求施工单位增加资料管理人员,对于严重滞后,又不采取措施的施工标段,则采取暂停施工或暂停工程价款支付的办法促使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做到档案资料与工程同步。

3、定期检查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档案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对防潮闸工程、码头工程、堤防工程等每月检查一次,由总监、档案资料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及施工单位有关职能人员参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理机构以书面形式向施工单位提出,并要求限期整改,必要时通报项目法人,要求施工单位撤换相关的职能人员。

4、工程档案资料的应用

本工程除了注重档案资料形成的及时、真实、完整性外,还注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在高喷防渗墙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记录和防渗墙的检测,及时调整了防渗墙的施工参数,使防渗墙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在防潮闸第一块闸底板施工过程中,通过混凝土温控记录,发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超过25℃,有可能出现温度裂缝,除了通过预埋冷却水管调节温度外,及时调整了混凝土配合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掺合料用量,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左右,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

所以工程档案资料不仅在工程完工后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其灵活运用对提高工程质量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竣工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竣工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监理机构及施工标段已经形成并完成整编的工程档案资料,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水办[2008]336号)等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核查。

组织核查

各标段通过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后,监理机构组织档案管理专职工程师、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资料员、施工员、测量员、材料员、质检员和试验员对该标段的工程档案资料(包括竣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2、档案资料的范围和内容

监理机构档案资料的范围包括:3个监理标段、27个施工标段和5个设备采购标段,审核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建设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文件,质量评定文件,施工记录文件,工程变更文件,工程价款支付和工程索赔文件,设备采购文件和竣工图纸等。

3、档案资料的审核方法

(1)工程建设程序文件的审核方法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监理工作程序,逐一审核施工单位的程序文件,如:进场通知,合同项目开工申请,分部工程开工申请,人员、施工设备、试验室进场报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专项措施计划的申报及批复,设计交桩,设计交底,基准点复核及施工测量成果报验,材料、设备进场报验等。

(2)质量保证文件的审核

对于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中间产品,施工单位应首先报送材料采购计划,经批准后方进行采购,材料进场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检测计划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向监理机构报验,批准后用于工程指定部位。档案资料审核时,除了检查材料检验报告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外,还要审核各种材料的取样个数满足批准的检测计划要求。

(3)质量评定文件的审核

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划分,审核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内容是否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要求,以及其数量是否与工程项目划分一致,评定表中的质量标准应与合同(或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一致,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符合有关规定。

(4)施工记录文件的审核

施工记录文件审核时应与施工日志、现场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文件对照进行审核,核查现场试验项目和数量是否与检测计划相一致,例如:回填土的击实试验或相对密度试验,现场碾压试验,各种形式桩基的施工参数现场试验,桩机的施工记录,砼浇筑记录,监理旁站记录等。

(5)工程变更文件的审核

审核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变更是否符合合同有关规定,确定变更的责任方和变更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以及工程变更是否得到批准。

(6)竣工图纸的审核

在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后,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机构提交竣工图,按原图组织施工或修改部分不超过原图1/3的施工图按有关规定可以作为竣工图,施工单位加盖竣工图章,监理机构审核并签字确认,对原施工图修改超过1/3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监理机构根据工程变更文件、设计通知等文件,逐张进行审核,并加盖监理机构审核确认章,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竣工图纸审核时,重点一定要放在竣工图要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第5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好头、起好步,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中我县以构建农村组织管理、富民促进、文化教育、新村建设、服务保障等五个体系为抓手,突出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以发展经济、致富农民为核心,抓住关键点,选准切入点,创新方法,抢抓当前,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立足发展富民,从农民增收最快捷、优势最明显的产业抓起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富民是核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坚持把发展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农民增收最快捷、优势最明显的产业抓起,发展农村经济,两轮驱动,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一是内部挖潜,培强做大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按照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强化龙头带动,用工业化的理念强势推进三大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引进建设了华英、雨润、海阔、森磊等20余个大型肉鸭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8000万羽,全县养殖户发展到7000余户,饲养量达5000万羽以上,建成了林鸭复合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沿湖水面养殖三条养殖带,形成了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饲料加工、宰杀分割、羽绒加工于一体的生态肉鸭产业体系;引进、扩建蔬菜加工出口企业22家,日加工能力达600余吨,台湾亚细亚、大丰食品2个投资过亿元的大型蔬菜加工企业今年将建成投产,新扩山药、牛蒡、苔蒜等创汇特菜20万亩,全县创汇特菜总面积达40万亩以上,建成了近50华里的特菜长廊,新扩设施菜10万多亩,全县蔬菜夏种面积达百万亩以上,形成了集采后分级、包装、保鲜、速冻、脱水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创汇特菜产业体系;整合了81家稻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5500吨,新扩优质水稻面积5万亩,全县优质水稻面积发展到50万亩以上,全部实现了粳稻化、优质化,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质稻米产业体系。三大产业带动了全县2/3的自然村加入产业链条,农民有1/3的收入来自三大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生产加工基地、江苏省最大的出口创汇特菜基地、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大的优质稻米集散地。二是外部拓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民营经济两大新兴产业。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最快捷的途径,实施“三十万农民大转移”工程,按照“有计划培训、有组织输出”的思路,一方面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县发展职业培训学校53所,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专项用于劳务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拓宽输出渠道,组织好与输入地的对口协作,发展中介机构80余家,与全国40多个劳动部门签订了信息交流协议,提高了劳务输出质量和稳定性,打出了建筑、保安、电子装配、运输四大劳务品牌。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万民工外出“淘金”,预计劳务收入可达20亿元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极。认真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800家,个体工商户15000多户,注册资本20亿元,形成了塑编、机电、运输、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涌现了一批专业村,掀起了家家忙创业、人人忙挣钱的全民创业热潮。

二、注重循序渐进,从农民受益最直接、最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实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先从农民受益最直接、最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和农民群众的“三有两难”问题,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进而统一思想,增强发展信心。一是以村庄河塘整治和骨干河道清淤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抓住冬春有利时机,集中开展村庄河塘整治和骨干河道清淤,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法,涉农部门驻村指导,镇村干部全力以赴,人机齐上,通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全县共清理河塘316个,疏竣骨干河道39条,村塘100多个,清洁水面817亩。坚持河塘整治和骨干河道清淤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村道路、绿化造林、改水改厕相结合,开挖外三沟370余条,配套内三沟60余万亩,修复水毁工程500余处,整修村际道路28条,成片造林8200亩,新建、更新、配套农田林网11万亩,四旁植树120万株,一池三改3000多户,不仅使农村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有效提高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以实施“农村五件实事”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落实好农业税费减免、农村合作医疗、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等老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全面组织实施“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农村新五件实事,加强领导,加大地方资金配套投入,强化监督落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已修铺农村等级公路670公里,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达80%以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班车,新增改水受益1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85%,实现了村村通广播,80%以村通有线电视。五件实事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三是以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为重点,健全济贫帮困机制。从切实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具体困难入手,积极扩大各类保障措施覆盖面。农村低保做到了一人一档、应保尽保;开展送医解困活动,每年免费为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体检1次,为1500名贫困患病农民每人提供400元药费,打卡发放;投资3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建立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孤贫特困学生“1+1”长期结对帮扶制度,1087名孤儿和995名特困生得到了爱心资助,确保不失学、不辍学;开展“四送一帮”活动,县直机关每单位帮扶10个贫困户,送技术、送资金、送物资、送信息、帮脱贫,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三、坚持试点先行,从农民积极性最高、条件最成熟的镇村抓起

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投入大,资金缺口大,村镇之间自然条件、群众基础差异也较大,同时在新村规划建设方面也有一个探索实践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先从农民积极性最高、条件最成熟的两个镇、十五个村抓起,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先行突破,以点带面,渐进式推进新镇村建设。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三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把两镇、十五村分为改造村、中心村、搬迁村三个类型,按照“集聚适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分类规划,注重自然和谐,防止千村一面;量力而行,科学制定建设标准,防止脱离实际;强化审批监管,防止“有新房、无新貌”和“空心村”现象。目前,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要求做到每村有一组生产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一个综合服务区,年底基本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有线电视,美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目标。二是捆绑资金,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配套省市投入,专项用于试点村镇建设,同时对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约投放,向试点村镇倾斜。规范资金使用,通过以物代款、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调动了基层、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应。三是培植产业,发展经济,不摆空架子。为避免农民“住新房子、过穷日子”,坚持把培植富民产业作为试点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村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列为重点考核项目,强势推进,所有试点村都有至少一项主导产业,90%的农户都有致富项目。河口镇张李庄村有种菜传统,过去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技术含量低、市场不稳,规模一直较小,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结合实施省市农业开发项目,帮助村里整修生产道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兴建田头市场,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全村蔬菜面积由过去的不足2000亩扩大5000多亩,亩效益由原来的年千元提高到目前冬春两季就达4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

四、突出建设主体,从最能有效提升农民、调动农民的工作抓起

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农民普遍存有观念落后、缺乏创业精神,素质偏低、缺乏致富技能,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对症下药,我们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有文化的农民。在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把塑造“勤劳、创业、合作、自强”的新时期农民精神作为农民素质教育的重点,健全教育网络,创新教育形式,以开展“百部电影送千村、百部戏曲惠农民、百台晚会联城乡、百册图书藏农家、百村比武强身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标兵和文明家庭,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职业培训,培养懂技术的农民。实施“十万农民大培训”计划,根据农村发展需求,开设了种植、养殖、家政、建筑、电子、化工、服装、保安、营销、经营管理等十大门类培训科目,每年培训200多期次,同时还开展了农技培训“镇镇行、村村到”活动,做到了“技术入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目前,全县90%以上的劳动力都掌握了1-2项致富技能。三是发展经合组织,培养会经营的农民。以优质稻米、生态肉鸭、创汇蔬菜三个县级营销协会为龙头,以行业协会、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为基础,发展“四有”合作经济组织398个,吸纳农户11.3万人,占农户总数的44%。经合组织代表农户与企业、市场签订产销合同,按照企业、市场要求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改变了过去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局面,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把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置于工作的首位,通过宣传鼓动、典型带动,激发广大农民的建设热情,变“要”为“我要干”,形成了户户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不少村庄自发采取门前三包、轮流值日、专人保洁等方式,探索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五、改进干部作风,从农民反映最强烈、干部最突出的问题抓起

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离不开各级组织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参与和支持。农村基层干部身处新农村建设一线,既是组织者,也是建设者,担当着“领头雁”的角色,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民的执政理念。为此,我们加强了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从农民反映最强烈、干部自身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转变工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农民、服务农民、致富农民上来。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工作、廉政建设、考核等各项制度,强化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围绕发展选干部,根据实绩用干部,通过公推公选等形式使一大批“发展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了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镇村、县直机关挂钩帮扶镇村、镇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制度,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县、镇千名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感受农村艰苦环境,了解农民所需所求,增强责任意识。驻村干部亲自帮助农民清理垃圾,开沟挖渠,手把手传授农业技术,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镇务、村务公开,建立群众质询、干部“勤廉双月述”等制度,畅通群众对农村事务的监督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干群一心、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第6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水利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村容整治离不开清洁水源,生活富裕离不开饮水安全,改变生态环境离不开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在新的时期,要对农村水利重新认识、认真思考,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1、调整治水思路,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1、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工程建设和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本理念、生态理念。在确保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等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要突出亲水特征,让人近水观赏、游览水景;要彰显水的“个性”和文化内涵。承德县实施了两河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打造了水景观,凸显良好的生态效益。既构建起水保综合防治体系,大幅度降低排污量,有效改善水体质量,又建成沿河景观带,西、北两翼形成了环抱县城的200万m2水面景观及其它绿色生态景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改善农村水环境,对河道清淤清障,打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乐”的农村河道环境,彻底改变农村河道内“脏、乱、差”的现象。

1.2、稳步推进洪水资源化,树立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理念。“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新的治水思路,要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治水理念,树立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思想,把洪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利用。要洪水资源化,就是要有适度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作为支撑,因地制宜地建设洪水储存工程。实现洪水资源化,通过建设“五小”工程把该蓄的水要蓄下来;由于近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在雨洪利用方面,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近两年水库除险加固9座,建设集雨水窖6000余个,做到丰储枯用,解决干旱地区用水问题。

1.3、建设节水型社会,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节水环保型社会,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更大范围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强。通过制订水资源长远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明确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水定额,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超计划加价水资源费制度,有效控制企业节约用水、按计划用水,同时加大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属实有奖制度,提高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4、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做到防污治污紧密结合。首先,要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同时加大监督检查,监督企业节水技改,实行回水利用,实现企业排污零排放。同时严格执行水环境保护法规,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这是水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其次加大环境保持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严禁将秸秆、动物尸体抛入水体,减少水体污染。第三建立农村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同时加大农村供水联网,合理规划布局和调整农村水厂建设,推行区域供水,形成规模供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目前,全县建有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2处,解决两个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要发展,水利建设是关键。要使水利工程得到实施,必须依靠中央和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广辟投资渠道,制定投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引贷、借资、筹资等渠道鼓励社会兴办水利,切实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真正使农村水利建设走向良性循环。

2.1、实行多元化投资,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将本县土地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县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加大水利规费征收力度,按照收费标准做到应收尽收,增加水利投资渠道,实行股份制等方式吸引外来资金。目前我县梯级水电站开发项目就是以股份制方式开发建设,其中二级水电站已经全部建成,三级水电站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0%,到2015年六级水电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缓解用电紧张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2、科学划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权。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界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权属,切实做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统一。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原有水利工程通过拍卖、竞标、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新建的水利工程通过法律程序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工程管理范围,实行市场化运作,力争做到以水养水、以工程养工程,解决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实现永续利用。

3、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率。

全面提高农村水利管理水平,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使建设项目达质达效。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落实管理权、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益,明析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可持续利用。加强依法管理水利设施力度,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打击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确保水工程安全。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委的安排,我局是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第一批单位。自去年10月份启动实践活动以来,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明确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实践活动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争当全市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排头兵”主题以及“提高产业集聚度”、“集聚高端要素”、“推进自主创新”等议题问计于民,把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和我局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完成了所有规定动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学习调研阶段,我局广泛开展各项宣传发动工作,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讨论活动,深入基层和一线,把学习讨论的成果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五个一天”、“四个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分析检查阶段,认真抓好征求意见、查找突出问题、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组织群众评议五个环节,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局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作思路,制定了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针对第一、第二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综合形成五个方面的整改内容,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突出抓好辖区生态环境优化建设、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创新和改进机关作风等重点工作。

在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期间,我局印发征求意见表80份,调查问卷42份,设立意见箱2个,走访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72次,收集意见10条,吸收意见建议7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谈心活动12次,撰写发言材料4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0人。制定整改落实方案1个,整改项目5个,整改措施20条,出台政策制度5项。召开座谈会3个,参与各类讨论活动280人次。先后5次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3次对《整改落实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中,满意度均为100%。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村改制公司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关队伍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市委、区委的要求,我局认真做好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后续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属下单位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抓,把整改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得力,力求整改落实出成效。

二是细化工作方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农林水利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细化各整改项目的工作措施,付诸实施。

三是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各科室、属下单位根据五大整改项目的工作进展,每个季度向局班子上报一次整改目标的落实情况。局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检查整改进度,研究解决项目整改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工作要求,理清下一步的工作对策,狠抓近期整改目标的落实,有序启动中期工作目标。

二、整改落实工作成效

(一)森林公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火炉山森林公园建设是××迎亚运的重要绿色景观工程,是“青山绿地、碧水蓝天”二期工程的龙头项目,是××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区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整改项目。在市领导的关心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局自2008年11月起正式启动了火炉山第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建设项目主要包括67000平方米北门绿化广场、1800米登山山径和776米防火通道三个部分。北门绿化广场包括主题广场景观林木、停车场、园路、亲水平台等建设项目。目前火炉山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两条登山山径已铺砌完成,并配套建设了观景凉亭、廊架以及小休闲平台等多个项目,将为游客提供休憩活动场所;北门广场景观绿化、停车场及园建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工程量的90%;防火通道已全线铺开施工,计划7月份完成施工。在建设过程中,火炉山北门广场通过大面积、高标准绿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城市森林”的理念,无论是乔木还是灌木等植被,全部选用岭南乡土品种,其中大乔木70余种、2000多株,如木棉树、凤凰木等;灌木110多种、30多万株,如杜鹃花、龙船花等。这些乔灌木有观型赏叶的,有观花赏果的,在品种的规格和布局搭配上做了巧妙构思,以参天大树为上层主景,合理点缀花、灌、草,既突出郊野森林的气魄,又揉合了城市园林的特点。火炉山森林公园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郊野乐园,并为打造我区北部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区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纳入全市“花园城市”行动计划的项目—吉山橄榄公园的升级改造第一期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建设效果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目前该项目第二期建设任务正在实施中,计划下半年完成。

(二)河涌整治与水系建设初见成效

“治水”是市政府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工作,根据区政府关于河涌综合整治的总体部署和任务分解,由我局牵头落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区内河涌的堤岸建设和河道清淤工作,即:完成一条主要河涌——车陂涌,四条一般河涌——棠下涌、程界涌、深涌以及潭村涌的堤岸整治和清淤工程,堤岸建设总长度23

公里,河道清淤总长度48公里。

我局在河涌整治过程中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把资金拔付关和严把执行合同关,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涌整治和水系建设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车陂涌第一期工程共9个标段已全线投入施工,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50%;第二期工程共4个标段,其中2个标段已在施工中,完成了总工程量的30%;车陂涌支流—西边坑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安排招投标。上述其它四条一般河涌的整治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5%。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严格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加快各项目施工进程,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我区主要河涌整治任务,实现“水清岸绿”的目标。

(三)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我区农村股份制改革已实践了二十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农村股份制改革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改制社区的和谐稳定和村改制公司的经济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我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农村股份制“福利一刀断”和股权流转改革等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一是按农村城市化的要求,有效推动我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近几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了以长湴公司(经济联社)为试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工作,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长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财务管理制度(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财务开支制度等)、民主监督制度(财务公开、监事会工作规程等)基本建立,待总结经验后在全区村改制公司推广,拟率先在全市村级公司建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股份制改革成功后我区集体经济体制机制的第二次创新和飞跃。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股份制,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在“福利一刀断”、股权流转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03至2006年,我局对全区24个村改制公司的股份制章程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我们决定把“福利一刀断”、股权流转改革作为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工作的突破口。针对全区24个村改制公司还有7个村改制公司没有切断福利性补贴的具体情况,去年上半年开始在石东公司(经济联社)开展“福利分配一刀断”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如石东第九经济社在去年年底已切断了福利性补贴,实行了按股分红。同时,股权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也取得新突破,银河公司股权流转工作走上规范操作程序;石牌、林和公司股权继承问题,参照财产继承法等有关规定已作进一步的规范。三是关注民生,维护“农转民”居民的合法权益,做好社区维稳工作。我区有7万多享有村民福利待遇的“农转居”居民,他们的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我区村改制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大局。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我局成功调处涉农上访案件20多宗,为棠下、车陂等村改制公司160多名外嫁女解决了养老保险、福利待遇问题,有效调处了石东“农转居”人员要求配置股份和元岗、棠东居民反映村公司干部作风等重大上访案件,有力维护了改制社区的稳定和“农转居”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区委、区政府对区属部门、街道2007-2008年度维护社会稳定及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中,我局的综合得分名列全区第四名。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认真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蔬菜安全检测。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农资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加强对本区种菜户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管理,健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和检测制度,重点抓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全面开展蔬菜定量检测和定性速测,加大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确保群众蔬菜食用安全。

加强动物、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保证群众食用肉的安全。一是加强××肉联厂、××生猪批发市场的检疫工作,检出的病、死猪一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抓好三鸟批发市场的检疫;三是抓好“瘦肉精”监测工作,每天对××肉联厂待宰车间的生猪进行“瘦肉精”抽检。今年2月份“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我局及时、快速的反应,采取有力措施,溯源取证,强化检测(落实市政府“批批检测、头头检测”的要求),及时堵截“瘦肉精”猪流入市场,使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四是抓好动物产品检疫。对辖区内5家经营冷鲜动物产品企业的冷鲜动物产品进行严格检疫。

(五)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规范工程行为相结合,打造“阳光工程”。制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系列办法》,对工程项目的决策、招投标、监管、资金使用等事项作了明确的制度规定。利用网络向社会招标公告,委托专门机构组织招投标,对工程设计单位、招标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对每项工程除由局里派出专人驻工地协同监理单位监管外,还邀请所在街道、村改制公司派人参与,共同做好对工程质量、进度的监督管理。

二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加强政务公开相结合,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依法公开行政,将各种许可证审批的法律依据、办事条件、材料要求、办理程序、办理期限、申请表格等,通过区政府网站、墙上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同时公布投诉电话,实行“阳光”行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接受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针对他们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总结,认真整改,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推动依法行政的深入开展。

第8篇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绩效评价是一种面向目标成果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以提高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绩效评价在项目资源管理、效率和效益控制中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以下简称中小河流项目)是指为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护岸加固和建设、河道清淤疏浚和排涝工程为主的综合性治理项目。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科学的量化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资金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中央财政设立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专项资金,对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予以适当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实行绩效管理,按照奖补结合的原则安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直接与后续项目和资金安排挂钩;因此对中小河流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绩效评价的内容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包括省级绩效评价(省级复核)和项目绩效评价(项目自评)。

(一)省级绩效评价内容

(1)工作组织情况:是否根据规划任务建立工作责任制,是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稽察,是否及时填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系统和报送相关材料。

(2)前期工作审批情况:前期工作审批进度是否满足要求;总体批复治理规模是否满足规划要求;前期工作审查、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涉及省际河段的项目是否经流域机构复核。

(3)资金落实情况:中央资金是否及时分解下达、地方配套资金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

(4)建设进展情况:资金预算完成情况是否达到财政部、水利部要求。

(二)项目绩效评价内容

(1)前期工作情况:初步设计是否批复;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涉及省际河段的项目是否经流域机构复核后审批;

(2)建设管理情况:是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及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规定;重大设计变更是否履行报批程序。

(3)资金管理情况:地方配套资金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资金是否按工程进度和财务管理要求及时拨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是否合规。

(4)建设成果情况:资金预算完成、建设进度是否符合财政部、水利部要求,项目实际建设规模是否达到初步设计批复要求,是否及时开展工程验收和建后管护工作。

(5)工程建设效益。工程防洪效益、生态效益是否满足规划要求,公众满意度情况如何。

(三) 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工作

省级评价单位在评价工作结束后以正式文件或反馈书的形式,将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并督促其落实整改,以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约束力。被评价单位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将落实整改情况以整改报告书的形式反馈财政部门。

3、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

根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其绩效实行百分考核的办法,按照不同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合理确定每个指标体系的权重,其中:项目前期工作情况10分、项目建设管理20分、项目资金管理20分、项目建设成果35分和项目建设效益15分。

同时,由于各个大项内的分项指标都是必不可少,为了便于操作,对于处于同一大项内的分项指标的所占权重均等分配。具体见下表。

4、绩效评价实例分析

始丰溪坦头段治理工程属2012年度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分88分,具体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自评分10分)

2011年5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同年8月,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审查会;同年12月下达资金计划文件; 2012年12月由省水利厅、财政厅联合批复初步设计。

(二)项目建设管理(自评分20分)

(1)项目法人的组建

县人民政府批准确定项目法人为县河道管理站。

(2)项目招投标

按规定开展项目监理和施工的招投标工作,分别于2013年1月25日和1月30日在县招投标中心进行,根据评标办法,现场经评标专家组评定并推荐中标单位,网上公示无异议后,签发中标通知书。

(3)工程监理

监理工作委托给由招标确定的的具有水利工程监理乙级资质的公司承担,监理人员持证上岗或监理人员数量满足合同要求的。

(4)合同管理

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时,设计工作分别向三家设计单位进行了询标,综合比较后确定,并签订合同。监理、施工工作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在中标通知书签发后7个工作日内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各参建单位认真执行合同约定的。

(5)质量管理

在项目开工前,于2013年3月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申请手续,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抽检工作,至今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6)安全管理

工程于3月开工,属跨汛期施工项目,在开工前报批安全度汛方案。项目法人每月召开工地安全例会,形成会议纪要,汇合防办、质监站和局安办等部门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安全生产检查。

(7)设计变更

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处理难度大、堤防建设防护对象及地位发生较大的变动,造成部分建设内容无法按原设计要求落实,经多次研商,要求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一般的变更内容,县水利局于2013年11月向县人民政府提交申请批准文件,由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审核小组讨论审查并出具意见,县领导做出批示。涉及的重大设计变更部分按照《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编写重大设计变更报告,提请市水利局审批。

(三)项目资金管理(自评分20分)

根据省财政资金文件的要求足额配套地方资,按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严格按照项目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管理资金。

(四)项目建设管理(自评分23分)

(1)资金预算完成

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2462万元,以项目建设实际完成投资额为依据,截止自评期间,实际完成投资1400万元,资金预算完成率(按实际完成投资占批复总投资的百分比)57%。

(2)项目建设进度

因菲特台风造成较大损失,拖延工期近2个月,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3)实际建设规模

涉及的重大设计变更调整后,.项目实际综合治理河长与初设批复治理河长5.1公里仍然一致。

(4)项目验收与建后管护

拟定项目完工验收后,管理主体明确为县堤防管理站,建立相应的管护机制,做好建后管护工作。

(五)项目建设效益(自评分15分)

项目实施后,防洪减灾效益明显,特别是在菲特台风的影响过程中得到验证。同时复合式断面草皮护坡的型式,改善了沿溪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较高。

5、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意义,一是促使资金使用单位规范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促进支出管理的良性运转,在现实的资金流转中查漏补缺、寻根究底;二是促使资金主管单位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于改善投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工作,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发挥评价结果的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作用,为其它建设资金预算安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礼军.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第9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建工程项目督查指导会,上午,市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视察了城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听取了有关工程项目情况介绍。开展这次活动,表明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城市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活动的安排,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做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今年主要城建工程项目介绍

根据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城建目标任务,今年,城市建设项目主要涉及道路桥梁、城市绿化、城市防洪、后街背巷、“两房”建设、旧城改造、市政公共设施、文物保护、小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10大类、59项。现将项目建设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一)道路桥梁。重点实施“15路4桥”建设,即五里大桥东侧引道改造、兴西路、经一路北延、老兴东路改建、杭州路北延、杭州路南延、食品站路、水乡路西延、南亭路东延、大溪河路、张阳路西延、英武中路、西公路、南大街、张家路等15条道路,迎丰桥、兴严大桥、花园桥、张家桥等4座桥梁建设,同时涉及部分上年结转工程建项目。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按计划组织施工。

(二)城市绿化。重点突出城市“三大公园”建设和城市主要进出口通道两侧环境改造。“三大公园”即板桥竹石园、水上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板桥竹石园、水上公园、人民公园景观改造、五里大桥东三角区等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完毕后即付诸实施。水上公园正在组织排水。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已完成打坝、排水、清淤工作,正进行场地清理的扫尾。长安大桥匝道东侧已完成路基工程,正在进行绿化,西侧正在回填土,准备绿化。直港河景观绿化带建设已完成排水、清除水中杂物,直港河大桥以南段正在实施道路土方和沿河驳岸。中心河景观绿化带建设排水、清淤工作已结束,正在实施沿河驳岸,近期将分段实施绿化。高兴东公路垛田至大垛高速口、兴泰公路、北过境公路两侧绿化基本完成,沿线各乡镇正在组织力量进行环境整治,5月中旬全面结束。

(三)城市防洪。沧浪河南闸已完成上部拱顶浇筑,正在进行浇筑侧墙和人行通道,埋设水管道;沧浪河西闸站正在进行桥面回填土和砼浇筑。海池河西闸站正在浇筑桥墩、泵墩;海池河东闸站正在进行闸站底板浇筑。汛前建成沧浪河南闸和西闸站,完成海池河东、西闸站主体工程。主城区楚水湾、南苑、王家塘沿河防洪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汛前建成,保证安全渡汛。张阳小区沿河防洪墙(堤)和闸站工程3月底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正在组织违章船只、鱼网鱼簖、施工用房的拆除;串心沟、中心河、高王河闸站正在组织打坝排水,预计7月底完成主体工程。主城区严家片西线沿河防洪工程、东片乌巾荡闸站工程正在组织工程招投标,计划年内完工。车路河南岸五里大桥至直港河沿河驳岸、闸站维修加固正在按计划实施,汛前完工。

(四)后街背巷改造。春节一过,组织了20个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24个社区全面展开。需新建、改造后街背巷762条,已开工改造和维修440条,其中已竣工320条,力争10月底前全面竣工。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90多个。

(五)“两房”建设。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1~10幢楼内、外墙粉刷完毕,小区支路施工结束,相关的供电、给排水、电信、燃气、铁通、有线电视等管线铺设全部结束,绿化已进场施工。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工程正在组织实施土方回填,近期桩基工程将开标。农民安置房建设已完成杠土工作,正在组织打桩。

(六)旧城改造。以英武中路三期拆迁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工作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目前,英武中路三期拆迁已完成前期准备、拆违等各项准备工作,待拆迁资金、安置房源到位后即组织实施。张家路拆迁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批拆迁12户,已签订协议11户,第二批拆迁待拆迁资金到位后即组织实施,近期将进场施工。垛田镇城东村拆迁520户,调查丈量工作基本结束,房屋评估已完成70以上,预计5月底结束,6月份开始签订动迁协议。

另外,城南污水处理厂厂区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砌围墙;厂区至直港河段污水收集管网安装基本结束;五里西路、经一路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泵站正在实施之中。赵海仙洋楼修缮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的30,正在组织上部结构施工。任大椿读书楼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正在组织装修。兴化古城墙整修方案正在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待论证确定。50个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的规划工作已完成37个村的规划编制,9个村正在形成文本;100个村规划编制工作名单初步确定,待研究决定后立即组织实施规划。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今年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确保各项城建目标任务的完成,有关责任部门、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规划。规划设计的快慢、档次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城建目标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春节前后,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就基本完成了今年主要城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并按照规划设计编制预算,实

施工程建设招投标。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加大了拆除违章建设的力度。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章建设近400户,拆除违章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抓推进。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了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城乡建设工作目标,并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城建工程项目推进动员大会,根据各责任部门、乡镇排出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计划,编发了《20__年城市建设主要工程项目推进表》,进一步明确了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了工程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各责任部门、乡镇按照排定的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同时,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城建工作,促进了城建工程项目建设进程。

(三)抓协调。今年的城建项目建设任务重,工程矛盾多,时间要求高,及时协调和处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抓施工矛盾的协调。在道路桥梁、城市防洪等工程建设中,房屋拆迁、违章拆除、杆线迁移等矛盾比较多,市规划局、建设局、水务局、城管局、交通局、公安局、垛田镇、昭阳镇、城市社工委以及供电、广电、移动、自来水等部门、单位能全力配合,服从大局,及时妥善化解和处理各种工程建设矛盾,保证了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二是抓工程建设资金的协调。今年城建项目建设投资额度大,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市国土、建设等部门加大了土地出让金和规费的收取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市财政、城司加大了资金运作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基本保证了工程项目序时进度所需建设资金。

(四)抓管理。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办理运行程序,规范操作。一是坚持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二是坚持项目编制预算审计制度。对所有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全过程实行监管,最终以审计决算为准。三是狠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任务,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五)抓督查。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定期不定期组织督办、督查。贾书记、李市长等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掌握道路桥梁、防洪工程、城市绿化、环境整治、“两房”建设、后街背巷、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另一方面市建设局、水务局、航道站等部门、单位加强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督查考核,明确责任人跟踪监督,强力推进,确保各项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由于今年的城建工程项目多、战线长、投资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矛盾需要协调的比较多。有房屋拆迁、违章拆除、土地征用、杆线迁移、管网下埋、障碍物清理、群众工作等等,内容多,涉及面广,有的协调比较难,时间长。二是工程工期推进不快。主要是一些施工单位接到工程项目后,不能按实施时间组织施工,少数工程队缺少技术、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不足,有的甚至无资质,借靠资质,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三是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施工合同签定后,要按照合同约定和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由于资金需求量大,有时不能及时拨付到位。四是工程建设拆迁拆违工作量比较大。道路桥梁、城市防洪、滨河绿化等工程建设,先要组织力量实施拆迁、拆违、清障等工作,工作量大,周期比较长。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建工程项目的整体推进。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各项城建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下步打算

今年时间已过去了五个多月了,完成全年的城建工作目标,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今后几个月又是实施工程建设的黄金季节,我们一定要咬住目标不放松,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加快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对照既定的工程项目,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使命意识、拼搏意识、争先意识,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全力组织实施。特别是未实施的英武中路三期拆迁、垛田镇城东村拆迁、昭阳镇沙甸村拆迁等旧城改造工作,要尽快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抽调人员,组织强大的力量,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尽快组织实施,有拆迁任务的部门、单位必须全力配合,包干负责。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围绕目标必成意识,一着不让地抓好今年的城建项目建设。要统筹兼顾

,科学安排,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能快则快,能抢则抢,切实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程。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和工程计划,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务实推进工程建设。城区主要防洪工程必须在主汛期前基本完成,确保安全渡汛。要利用目前枯水期,迅速组织河道清淤整治工作。(三)进一步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城市建设的资金筹措是关键,也是难点。各责任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办法,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筹集资金的新路子,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制约,确保城市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设资金的监管,严格核算工程成本,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监督资金到位、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在工程项目完工后,组织对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10篇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防汛防滑抗旱减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全县防汛工作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防滑抗旱减灾工作。刚才,__同志通报了今年的天气预测情况,__同志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汛防滑抗旱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__年,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安全度汛,未雨绸缪,提早动手,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一起抓,加快水毁修复和各项预案编制,细化落实各项防汛措施,人努力加上天帮忙,全年安全平稳度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几年我县未遭受较大的暴雨洪水灾害,但从我县所处地理位置和防汛工作的实际来看,今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我县地形复杂、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决定了我县是一个山洪和山地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加之近年来工程建设的增多,一些地方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的成因增大。二是根据以往历史经验,“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今年我县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刚才气象部门对今年汛期天气作了预测,分析表明,今年我县降雨量多,江河水位较常年偏高,发生区域性暴雨洪灾的机率较大。三是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目前仅县城设防标准达三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其它大多数集镇所在地防洪标准较低,一旦出现特大洪水,后果不堪设想。四是病险库塘和地质灾害点的潜在威胁比较严重。全县库塘众多,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法上马,年久失修,难以抗御洪涝灾害的侵袭。虽然近年来,我们加大项目争取,积极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项目和资金十分有限,全县仍有相当一部分病险库塘还未全面实施工程性除险加固措施,加之全县地质灾害点较多,据国土部门排查,全县登记在册的滑坡点达295处,这些始终是我们防汛工作中的最大隐患。五是十天高速公路等在建工程多,弃碴等大量挤占河道,给河道行洪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六是村组防汛能力有限,很多暴雨高值频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给有效预警预报带来较大难度。七是防汛工作责任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近几年我县防汛形势相对平稳,部分同志对防汛工作产生了麻痹松懈情绪,对可能发生的汛情、险情缺乏应有思想准备、物资准备和应对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防汛工作的扎实开展,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予以改进和加强。

防汛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扎实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四大”突破,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建设富强和谐汉阴的客观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牢固树立水患意识和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思想,居安思危,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强化措施,早部署、早安排,确保安全度汛,为实施率先突破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突出重点,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突出“病险库塘、山洪地质灾害、危房校舍、江河沿岸村镇院落”四大防范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防汛,扎实做好各项防灾抗灾工作,做到一般汛情堤防不决口,库塘不垮坝,无重大财产损失;出现超标准洪水,发生山洪、泥石流,尽力做到不死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具体工作中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时时处处围绕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来思考核心问题、研究应对措施,尽力避免因灾造成人员伤亡;二是要树立防汛抗旱也是发展的观念。发展是第一要务,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和社会必须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经济和社会发展越快,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就会越大。重大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使某个区域或某些流域内群众数十年的积累和建设成果瞬间付之东流,同时因人员伤亡给人们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给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不利因素。因此,要牢固树立“发展需要防汛抗旱,防汛抗旱也是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我县暴雨洪灾频发又伴随着“十年九旱”的灾害规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防汛抗旱两手齐抓、统筹应对,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预测,精心调度,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资源,既保平安,又夺丰收。为切实把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宣传工作。实践证明,落实慎密的防汛预案,提前主动做好灾害防范工作,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病险库塘、走山滑坡、危房校舍、江河沿岸村镇院落四大防范重点,科学制定严密的“防、抢、撤”预案。预案必须针对辖区内重点防汛防滑部位的隐患排查情况进行修编,充分体现和推广“乡自为战、村级自救、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和思路,按照“方便、易懂、可操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细化。并要不断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加强预案演练和评估工作,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做到防、抢、撤等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要做到预警责任人、预警方式、撤离线路、安置地点明确,科学合理,群众知晓;三是要明确警示、撤离信号,采取专业监测与群众观测相结合的办法,做到早预报、早预防,早转移;四是各类防灾抗灾预案和群众转移方案要突出重点部位的联防自救和抢险救护功能。同时,要加大对预案、方案的宣传力度,《迁安明白卡》要发放到户,防灾责任包帮等防、抢、撤措施要落实到人,做好应急演练,确保遇险遇灾忙而不乱,有序应对。要强化预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将预案落实情况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确保预案落到实处。

(二)切实做好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县防汛指挥部下达的防汛经费、物资储备要求,足额预算,及时补充更新防汛物料,做到“配置合理、足额储备、定点为主、适当代储”,做到品种、数量齐备。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防汛部门必要的办公经费和物料购储经费。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各级一定要有“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思想,对 企业代储的物资一定要签订合同,给予必要的订金,并经常过问查看代储物资储备情况,保证用时所需。抗洪抢险队伍是抗洪救灾的主力军,各乡镇、各村都应组织抗洪抢险应急队伍,并努力组建半专业化抢险施工队,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到地段,并加强培训,适时组织抢险演习,提高抢险队伍的快速反应和整体联动能力。县水利部门要落实好专业技术队伍和2支以上专业抢险施工队,确保紧急汛情出现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驻军官兵、公安干警历来都是防汛抢险的重要力量,一定要加强衔接沟通,灵通信息,做好军民联防、协同作战。

(三)加强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中短期天气、水情、雨情的预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力度,提高灾害预报超前性、准确性,延长预见期,为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预警方面,县防汛办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防汛预警平台及时预警信号,把天气、水情、雨情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并要大力加强预警系统和设施建设,特别是县城、集镇、中小河流、水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的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机制,为及时转移安置群众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对雨情、雨量测报设施和传真机、防汛值班电话、报警器材等,各乡镇要及时检修,并按照小乡2人,大乡3人的要求落实固定防汛专业人员,确保防汛业务正常开展。今年水利部门要继续加大各乡镇雨量测报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工作所需。汛期,县电视台、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要按照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准确重要天气预报、重大汛情预警提示等信息,为防汛减灾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喜河电站要立即对下游放水预警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汛期要积极配合地方防汛工作,搞好洪水错锋,确保下游防洪安全。

(四)突出抓好库塘安全度汛工作。一是要严格执行水库度汛计划,正确处理兴利与防洪保安关系。在汛期,水库蓄水要满足防洪需要,水库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水位必须严控在汛限水位以下,病险水库要一律空库度汛,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关闸蓄水。二是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制定的《汉阴县小型水库管理暂行办法》,按分级负责的原则逐库落实相关责任人以及防汛责任。三是水利部门要及时成立水库调库专家组和工程抢险专家组,切实做好水库防汛调度,定期对全县水库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提出调洪措施,对出现险情的水库实行专家驻库,现场指挥抢险排除,指导水库安全度汛。四是加快在建工程进度。县水利部门要切实抓好漩涡茨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关,确保早日完工。同时要进一步做好一城四镇堤防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向上争取汇报力度,确保项目早日批复下达。五是认真做好水库下游群众的安全防范工作。各乡镇要逐库落实包抓领导、监测责任人和报警责任人,对水库下游威胁区的群众要逐户下发迁安明白卡,加强对水库日常监测,特别是重要天气期间要加大巡库监测的密度和频次,一有异常情况,迅速启动预案,及时组织群众撤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五)依法加强河道管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防洪、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汛期河道行洪畅通。坚决制止在河道乱挖、乱占、乱倒弃物行为,对在河道内的违规建筑、设置的行洪障碍要限期无条件拆除,主汛期河道内所有的采金、采砂船只和作业设备必须全部撤离河道,对逾期不撤离的,水利、交通、国土、公安、安监部门要依法采取强制撤离措施,保障行洪安全。十天高速汉阴段各项目部要按照防汛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河道清障,迅速制定安全度汛方案,确保公路建设和安全度汛两不误。交通部门要切实加强航运管理,汛期各类船只必须配齐救生器具,严禁超员超载,一旦有洪水发生,各类船只必须尽快撤离主河道,停放在安全地带,确保不出问题。

(六)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一是各乡镇要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完善抗旱预案,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工程蓄水,统筹安排城乡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二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用水计划,努力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抓紧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三是要抓好中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做好拦、蓄、引、调、提,为全面抗旱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四是全面做好节约用水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把节约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抗旱节水技术。对水利设施不足,又没有充足地表水源的地方,要重点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五是要做好抗旱设备的储备工作。各乡镇都要储备一些常用的抗旱设备,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加大节水器材、耐旱籽种的应用推广工作,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工作;县人影办要加快人工增雨装备建设,根据旱情发展趋势,适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

(七)科学做好防滑工作。我县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做好防滑等地质灾害防御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对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点,国土部门要督促各乡镇科学编制“防、抢、撤”预案,迁安明白卡要逐户发放到位,并强化宣传,确保人人知晓。要切实提高群众群测群防能力,指导群众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密监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的变化,加大监测信息报告频率,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进行 公告警示,努力提高地质灾害发生的预报预警水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滑坡点我们既要重视降雨期间的监测,更要注重雨停后的监测;既要重视已排查出的滑坡点的监测,更要注重施工、采矿等易发地段的监控预防,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国土部门要加强农户建房和重点项目建设选址的指导,尽量避开地址灾害威胁区,同时更要注重防止因新建工程中不当施工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点,各乡镇和发展计划、民政、扶贫等部门要结合农民安居工程,加快地质灾害威胁区住户的搬迁步伐,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安监部门要及时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制订完善度汛预案,全面落实尾矿库度汛措施,确保不出问题。

(八)切实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汛期也是雷击事故高发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尽量减少雷击事故。县气象、城建、安监、计划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认真执行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审批制度,着力解决新建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不经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就进行施工,不经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应急预案的修定和完善,确保雷电灾害发生后,及时高效地妥善处置灾情。

(九)切实抓好防汛安全大检查。防汛安全大检查是发现隐患,堵塞漏洞的重要环节。会后,县水利部门要及时制订防汛安全大检查方案提交县政府审定。各乡镇要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抽调得力人员,对本乡镇防汛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做到不漏一处,特别是对病险库塘、地质灾害点、危房校舍、江河沿岸村镇院落等重点要进行全面检查,查防汛预案是否编制完善并落实到位、防汛保安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防洪避险措施是否到位、防汛安全隐患是否得到有效处置。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逐一排队,逐一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要坚持推行防汛安全检查责任制度,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检查责任,确保检查成效,坚决杜绝走过场。对检查不认真,导致重大隐患和问题未及时查究整改的,要坚决追究检查责任人的责任。

三、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一)要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是关键。各乡镇长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是确定工作部署,搞好思想发动,组建指挥机构,制定防汛抗旱预案,各乡镇、各部门要提早落实本辖区、本系统内重点度汛部位的包抓责任领导,水库、城镇的度汛责任人名单要向社会公布。在这次会议上,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防汛责任状,可以说,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必须认真执行,出了问题,就要实施责任追究。各乡镇也要与各村签订防汛责任状,把本辖区内防汛重点部位的包防责任人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要坚持部门分工负责制。防汛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务必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县防汛办要严格督点部位和区域防抢撤预案、防汛抢险物资落实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情况;气象、水利部门要密切注意天气、水情变化,及时准确地通报信息,为抗洪抢险抢抓主动权;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救灾预案,做好救灾物资准备;交通部门要在做好自身防汛工作的同时,为抗洪抢险提供及时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要力保汛期的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公安部门要依法打击破坏防洪设施的行为,维护汛期社会治安稳定;卫生部门要调集药品、医疗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严密监测水质,防止各种疫情发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都要自觉服务于防汛工作大局,切实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做到政令畅通,共同打好防汛抗旱总体战,确保安全度汛。

(三)要坚决实行责任事故追究制。汛期,各乡镇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切实坚持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带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主动掌握防汛相关信息,及时做好上传下达,严禁脱岗行为发生,确保电话、传真机正常使用,信息联络畅通。汛期,各乡镇、防指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防汛抗旱的领导要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要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各乡镇、防指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的手机在汛期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各级防汛责任人及防汛物资保管员、抢险队员的通讯工具汛期内一律不得关机,确保工作联系畅通。在防汛抗旱中,凡因安排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反应不及时、指挥不果断、措施不得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坚决追究责任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和指令推诿扯皮或顶着不办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防汛办要不定期抽查各乡镇和部门领导带班、值班情况,对值班期间擅离职守,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第11篇

一、*港概况

(一)水文气象

*市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1℃,无霜期253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42.6mm,降水量分配不均;3-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以上,易出现全市性的连续暴雨、大暴雨,常造成洪涝灾害;梅雨结束后降水明显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盛夏和初秋易发生干旱,期间受台风影响,也常造成洪灾。

*港干流属洪水尖峰型大的山溪性河流,洪水、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汛期洪水常发生在5-7月,由梅雨形成。洪水暴涨暴落,集流时间短,由最大时段暴雨到洪峰在*底出现时间,一般为6小时左右,一次洪水历时3-4天。*底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1942年,为49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的最大流量为1930立方米/秒;7-9月为干旱枯水期,十年一遇枯期的最小流量为1.64立方米/秒,最小平均流量为6.6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1074.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6.8亿立方米。

(二)自然地理

*市位于*省西南部,*江上游,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8°22′37″-118°48′48″,北纬28°15′26″-28°53′27″之间,东临*区、*区和*县,南接*省*县,西靠*省*县和*县,北连*县,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市域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港东邻*流域,西背*水系信江流域,西北并*港流域。

(三)河流水系

*港属*江水系,发源于双溪口乡浙、闽交界处的*岭,由西南向东北穿行于山地丘陵之中,贯穿市境中部,流经双溪口、*、*、*、*、*、*、*、*、*、*等乡镇、街道,在*市*与*港汇合而成*。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长1*公里,流域面积1704平方公里。以*和*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从*岭脚至*水库大坝,河道长42.5公里;中游从*水库大坝底至**,河道长31.5公里;下游从*至*港余家出境处,河道长31公里。其中:中下游干流河道为本规划控制区域,全长约62.5公里。

*港支流众多,沿途汇集*溪、*溪、梅溪、*溪、*溪、*溪、*溪、*溪、*溪、*溪、*溪、*小溪、*溪等29条主要支流。

(四)地形地貌

*市属*省西南山地丘陵区。东南为*岭中低山区,山势陡峻,峰峦四起,海拔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岗、*岗、*、*山、*、*山、*岭、*岭等,其中*岗海拔1500.3米(*高程,下同),为我市第一高峰。西北为怀*低山丘陵区,以低山为主,山势较缓,从大桥镇杨马岗向西北、再向东沿*、*的界线延伸,经湖山尖等山峰,伸入*区境内。中部为河谷平原区,属金衢盆地西段*港两岸的红黄壤丘陵河谷平原地带。受*港及其支流的切割,形成一连串山间小盆地与河谷小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与*区交界的*镇余家海拔仅73米,为全市最低处。

(五)地质构造

*港流域属“华夏古陆”的一部分,以新华夏系块断裂构造为主,地层从*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境内横跨*—绍兴断裂带,两侧在地质构造上有明显的区别,断裂带东南侧出露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西北侧为古生代沉积岩系地层,沿断裂带有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主要岩石有凝灰岩、熔凝灰岩、石灰岩、紫红色块状砾古砂岩,玄武岩及安山岩、流纹质凝灰岩等。*港河床主要由新生界全新统冲积、洪积砂砾石组成;上中更新冲积、洪积物组成两级台地,构成河岸,岩性为含粘土的棕黄砂砾石及棕红色粘土夹砾石,局部有白垩系陆相碎屑岩出露,岩性为紫红色钙泥质细粉砂岩。

(六)发展状况

近年来,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扣加快发展主题,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排名不断提升,由2000年的565位上升到20*年的225位,前移了340位,为实现“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推进率先崛起”三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5亿元,财政总收入7.33亿元,人均GDP14820元,固定资产投资52.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92元和6177元。

*港中下游流域涉及*、*、*、*、*、*、*、*、*、*等十个乡镇、街道,是我市人口最密集,粮食生产最重要,工矿企业最集中,经济文化最发达,交通运输最繁忙的区域。20*年总人口39.8万人,土地总面积124.15万亩,耕地面积21.37万亩,分别占全市的68.2%、41%和59.34%;实现生产总值70.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29亿元,第二产业38.23亿元,第三产业25.45亿元,分别占全市的81.1%、58.74%、83.13%和87.43%。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又以早晚稻为最,小麦、大麦、玉米、蕃薯、豆类等次之;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棉花、芝麻等;经济园林主要以茶叶、柑桔、蚕桑、油茶为主;畜牧业以养猪及家禽为主。沿江工业主要以建材、机电、化工、电光源、竹木加工、消防器材等为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洪涝灾害隐患严重。*港主河道多处堤距未达到最小控制要求,最窄处只有50多米,阻水严重;河道长久未疏,严重淤积,河床与堤坝争相提高,造成河道导流行洪、泄洪、滞洪不畅;防洪设施少,桥梁等建构筑物过洪能力差,大部分地段尚处在不设防状态,已建堤防标准低且年久失修,难以抵御洪水侵袭;河道采砂秩序混乱,废弃碴料无序堆放,严重影响行洪畅通。

(二)河道生态功能弱化。在河道堆放或倾倒垃圾、渣土的现象屡禁不止,大量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废水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体污染问题突出;一些未经审批的村队自建水利建设工程和部分单位、个人无序的砂石开采,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影响了水生物的栖息,致使生物的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和平衡功能被大大弱化。

(三)水土保持任务艰巨。*港中上游局部地段的自然植被锐减,引发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较多;水土流失防治投入严重不足,河道自然湿地面临不断沙化;两岸支流较多,小流域治理滞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四)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传统观念、开发管理机制、经济实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港没有形成综合整治开发的统一格局,尤其是丰富的水资源、滩涂资源、人文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水产养殖等也处于较低水平,资源的优势和潜在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管理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涉河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配合协调不够,难以形成执法合力;涉河项目投融资管理机制欠缺,有限的河道资源处于无序开发状态,急需建立完善河道管理协调机制,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综合整治开发的必要性

(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港防洪避险设施少、已有堤防建设标准低的现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加快*港综合整治开发步伐,进一步提高防洪避险能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二)是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布局不完善、老化失修的现状,已成为制约*港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快*港综合整治开发步伐,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是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三)是建设浙西生态屏障的需要。*港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沿江工业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量多面广,水体已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加快*港综合整治开发步伐,规划建设以防护林、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岸线,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建设浙西生态屏障的需要。

(四)是促进*港资源集约利用的需要。目前,*港水能、旅游等资源开发空间很大,两岸滩涂利用率低,沿岸水产养殖基本处于低水平状态,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实施*港综合整治开发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是促进沿线资源集约利用的需要。

(五)是完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港干流中上游水利控制性工程增多,干流河床的砂石料无序开采,水浅、滩乱和河床比降大,严重制约航运的发展,航运功能至今尚未恢复。实施*港综合整治开发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航道条件,加快*港航运开发步伐,优化运输结构,形成公、铁、水联运和无缝对接,是加快完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

第二章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港综合整治开发项目为载体,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业兴人旺、协调和谐”为目标,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先导、市场化筹资与引导群众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开发投入机制和管护机制,恢复和强化*港的引排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条生态型母亲河。

二、主要目标

――加强防洪堤岸建设,提升防洪避险能力。防洪标准:城市规划区为50年一遇,沿江建制镇、重要厂矿为20年一遇,乡、规模较大的村庄、一般厂矿及保护农田范围0.5万亩以上的为10年一遇,其它为5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市规划区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不受淹;沿江建制镇、重要厂矿及农田保护区为10年一遇最大3日暴雨4日排出。到2015年,建成50年一遇堤防21.2公里,20年一遇堤防43.3公里,干流堤防全面按规划要求达标。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引水渠灌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灌排设施维护和更新,着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确保农业用水需求,有效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修复改造堰坝7条,引水渠道73公里,有效灌溉农田17300亩。

――突出河道疏浚重点,确保行洪安全畅通。统筹安排河道疏浚重点项目,加大清淤、清障力度,确保行洪安全畅通。规划期内,重点疏浚*溪出口至祝家、西淤至*桥、礼贤至*大桥、长台溪出口至*大桥、大溪滩大桥至*新铁路桥等淤积严重、行洪不畅的河道14公里。

――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推进绿色河道建设。加强*港*汇水区、河流两边和水库周围公益林的封禁管护,营造和培育优质高效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52.4万亩,显著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有效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全面开展沿江集镇村庄绿化、岸线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到2015年集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宜林网农田区林网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沿江湿地保护,强化自然生态功能。调动全社会重视和投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积极性,有效遏制并扭转自然湿地资源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恢复和强化自然湿地生态功能,力求湿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划期内,重点保护丰足溪口、达河溪口、叶村、溪滩等四处湿地。

――加强水环境保护,提升水环境质量。到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质量达到良好水平。*港及主要支流长台溪、达河溪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5%以上,出境断面(余家)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98%以上。

――科学利用沿江资源,提升综合开发水平。积极推广高效精养、套养技术,扩大集约化养殖、特种养殖面积,提升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水平,提高河面、内滩池塘等水面的养殖效益。统筹安排沿江工业用地、商住用地开发项目,以商住开发带动*港综合整治项目的加快实施,争取到2015年开发建设沿江工业用地1500亩左右,商住用地1000亩左右。

――加大旅游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整合*港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丰富生态河道旅游内容,加强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打造岸绿景美的*港。

――加大沿线村庄整治力度,推进沿江新农村建设。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沿江新农村建设,基本形成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河道清洁、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15年,全面完成*港干流沿线1000米范围内的村庄整治任务,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加大交通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交通综合运输能力。统筹安排跨江交通项目建设计划,打造“三纵四横”公路运输格局;积极创造条件启动*港四级航道开发建设,促进运输结构多元化,有效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三、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立足*港流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围绕打造生态型母亲河,突出点线面上的有机融合。“线”上以“一江两岸”的堤防建设、岸线绿化为重点;“点”上注重沿江重要节点的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农田灌溉、生态保护、水陆交通;“面”上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整个*港流域的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总体上形成“一航道、两绿带、四湿地、五堤防、六桥梁、七堰坝”为干流主骨架、流域范围得到全面整治提升的空间格局。

(一)一航道。指*港四级航道。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港航强省’战略,恢复和强化*港的航运功能,近期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至*段航道开发建设项目纳入全省内河航运规划和国家高等级航道网,恢复和强化*港的航运功能;远期争取*港支流棠坂溪与*信江航道联通,实现*江水系与*信江水系联网通航。

(二)两绿带。结合堤防建设,打造两条沿江绿色长廊。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构筑以堤防护岸绿化为基础,以岸线防护林、农田林网为骨架的沿江绿化景观带,建设岸绿景美的生态型母亲河。

(三)四湿地

1.丰足溪口湿地:位于*街道丰足溪口,地势平坦,原生态湿生植被丰富,是城区最大的一处天然湿地。应结合*主题文化公园建设和丰足溪河道整治,加强保护与开发,形成具有城市绿肺功能的湿地景观。主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调节、旅游休闲等。

2.达河溪口湿地:达河溪口紧邻城区和江化股份公司,地理位置优越,湿生植被多样,水资源丰富、水面率高。应结合达河溪河道整治,规划建设20年一遇标准护岸,加强植被绿化和生物多样性培育,禁止一切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建设活动。主要功能为环境调节、景观美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叶村湿地:位于*镇叶村村,*坝下游右岸,地势平坦,水草丰茂,芦苇飘荡,多种珍稀鸟类栖息其间。应结合河道、村庄整治,限期搬迁周边畜禽养殖场,加强原生态植被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培育。主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调节、景观美化等。

4.溪滩湿地:位于*镇溪滩村,三丘头坝下游左岸,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候鸟成群,原生态植被茂盛,是一处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的天然湿地。应结合*段城镇防洪工程建设,限期搬迁周边畜禽养殖场,加强原生态植被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培育。主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调节、休闲旅游等。

资料链接1:湿地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是鸟类、鱼类的重要栖息地,不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还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灾害的防治。

(四)五堤防。指*至*、*、*、城区、*等五段堤防,其中城区段堤防已建设,*段堤防已完成项目前期,即将实施,*港干流*和*段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

1.*至*段堤防,从*水库大坝底起至三丘头坝止河段长约25公里,干流最小控制堤距茅坂以下为180米,茅坂以上为160米,拟修建堤防21公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段堤防,从三丘头坝底起至*坝止河段长约7公里,干流最小控制堤距为*大桥以下为200米,*大桥以上为180米,拟建干流堤防12.8公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3.*段堤防,从*坝底起至*大桥止河段长13.47公里,其中城区范围长6.07公里,干流最小控制堤距为200米,拟建50年一遇堤防6.07公里,20年一遇堤防7.4公里。

4.城区段堤防,从*大桥起至*底止河段长约5.9公里,最小控制堤距为200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

5.*段堤防,从*底起至余家出境处河段长约11.16公里,干流最小控制堤距为200米,新城区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南片和*北片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拟建50年一遇堤防15.11公里。

(五)六桥梁。指*至*公路跨江大桥、46省道*段新桥、渡船头大桥、桑淤大桥、须江游览桥、*大桥等六座桥梁。新建的桥梁应符合城镇防洪要求,*以下河段新建的桥梁应充分考虑四级航道通航的要求。

1.*至*公路跨江大桥。该桥位于*镇,是黄衢南高速江郎山互通至*高等级公路中规划的一座跨*港公路桥。主要功能为公共交通。

2.46省道*段新桥。该桥位于*镇,是46省道*至*外移公路中规划的一座跨*港公路桥。主要功能为公共交通。

3.渡船头大桥。该桥位于*镇,是一座连接狮峰村与渡船头、敖坪、姜家村的公路桥,西与贺宾路相连,东与*至*公路相接。主要功能为公共交通。

4.桑淤大桥。该桥位于*乡桑淤村与*镇路陈村之间,东岸与46省道外移公路相连,西岸与江滨南路、48省道相接,是连接城区东环路、西环路的一座重要桥梁。主要功能为公共交通。

5.须江游览桥。该桥位于市体育馆与须江公园西入口之间,是一座连接老城区与须江公园的人行桥,建成已有20年,桥梁各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损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应拆除并在原址重建。新建的游览桥应充分考虑桥型统一性、视线通透性、环境和谐性和景观连续性等因素。主要功能为游览、观光、休闲、市民夏日纳凉等。

6.*大桥。该桥位于*镇,是一座连接*经济开发区江东区与城北区的公路桥,东与46省道、兴工北路相连,西与鹿溪北路延伸段相接。主要功能为公共交通。

(六)七堰坝。指*的泉湖、上埂,*的西湖和达坝淤,*的六丈、上马迹、淤达高等七条堰坝。*三丘头坝以下段堰坝工程可结合水电站开发建设,设置渠闸或提灌工程,不单独实施,不得影响航道通行。

1.*段堰坝。结合峡里湖景区建设,修建泉湖、上埂两条堰坝,其中泉湖堰坝长160米,配套建设引水渠道7公里,灌溉周边农田2500亩;上埂堰坝长200米,配套建设引水渠道2公里,灌溉周边农田400亩。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人工湖观光等。

2.*段堰坝。在*镇范围修建西湖和达坝淤两条堰坝,其中西湖堰坝长150米,渠道长15公里,灌溉农田1600亩;达坝淤堰坝长160米,渠道长12公里,灌溉农田3500亩。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景观美化等。

3.*段堰坝。在*镇范围修建六丈、上马迹、淤达高三条堰坝。其中:六丈堰坝长200米,渠道长15公里,灌溉农田3500亩;上马迹堰坝长180米,渠道长9公里,灌溉农田1700亩;淤达高堰坝长180米,渠道长13公里,灌溉农田4100亩。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等。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港防洪减灾设施建设。

(一)堤防建设。按照堤防建设总体布局和要求,留足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用地,有序推进*港两岸堤防建设,全面提升*港干流沿线防洪避险能力。近期重点推进*段(*底至余家出境处)段堤防建设,适时推进城区*大桥至*镇*段堤防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防洪体系,有效带动城市综合开发建设。加快*段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拓展集镇发展空间,着力提升省级中心镇品位。结合峡里湖景区等沿江旅游项目建设,大力推动*至*段未达到规定防洪标准的堤防建设。堤防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航运开发、水电开发等要求,要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河口湿地、原生植被茂盛区优先考虑建设生态型堤防。在城镇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市区、镇区排涝设施建设,不能侵占洪水调蓄场所和行洪通道。铁路、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防洪标准设计建设,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未达到规定设防标准的要进行复核和改造。

(二)农田灌溉。加快拦河堰坝、引水渠灌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港两岸农田灌溉能力和防洪排涝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加快推进*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渠道防渗等田间节水工程建设、改造和维护,充分发挥东西干渠的整体效益。加强两岸灌区引水渠道、提水机埠、渡槽、涵闸等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适时推进*泉湖、上埂、*的西湖和达坝淤,*的六丈、上马迹、淤达高等七条堰坝的修复改造,有效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拦河堰坝的建设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河道行洪安全,不宜过多过滥;另一方面要配套开发建设人工湖、游泳池、水上游乐场和养殖水面等,充分发挥拦河堰坝的综合效益。

(三)河道疏浚。建立河道疏浚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行洪排涝需要对河道断面进行拓浚,尽可能增加水面,定期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杂物,疏通水系,确保河道“遇洪能排,通畅输水;遇旱能蓄,保证供水”。规划期内,重点疏浚*溪出口至祝家、西淤至*桥、礼贤至*大桥、长台溪出口至*大桥、大溪滩大桥至*新铁路桥等段淤积严重、行洪不畅的河道。通过河道疏浚,明显改善河道水质,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全面提高两岸堤防保护区的防洪抗灾能力。加强水土流失专项治理,减轻河道疏浚压力。规范河道疏浚相关技术标准,充分考虑沿岸集镇、村庄的地下水位和堤脚安全距离,有效保障沿岸居民生活饮用水和堤坝安全。严格规范河道砂石开采行为,切实保护耕地、河道、航道和两岸堤防。积极探索河道疏浚与淤泥综合利用的运作机制,加强淤泥综合利用,发展新兴环保产业,避免淤泥的二次污染。

资料链接2:河道淤泥

河道淤泥富含氮、磷等营养盐,是造成*港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变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点源和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淤泥中所含的营养盐向水体释放的速度会明显加快。另外,由于水体内死亡动植物的遗体、动物的排泄物、下雨后径流水冲刷及河流带入的污物等会造成河床淤泥不断增多。河道淤泥既是污染物,也是生产磁性复合肥、清洁燃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目前国内已有成熟的生产技术。

二、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港生态环境整治。

(一)绿化造林。采取造、补、封、育等营造林综合措施,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及时更新当年形成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病虫害除治迹地,当年形成的迹地次年更新完成率达到100%;在低丘缓坡区域,对低质、低效林分进行补植、抚育改造,使区域内林分郁闭度大于0.7,调整林分结构,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比例达到65%以上;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提高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全面开展沿江集镇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工程建设,加强沿岸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田林网建设,在*港防洪堤两侧各20米范围内的宜林地段建设高标准景观林带,500米宜林范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着力打造沿江两岸绿色长廊。

(二)湿地保护。禁止任何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确保湿地用水需要,促进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加大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加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抓好*街道丰足溪口、*乡达河溪口、*镇叶村、*镇溪滩等四处天然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突出体现湿地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功能,充分发挥湿地蓄洪抗旱、污水净化、气候调节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湿地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控制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湿地,尽最大可能保留横渡溪、棠坂溪、龙溪、青阳殿溪、三桥溪、破溪等河口已有的三角洲湿地。

(三)污染治理。*、白水坑、*三大水库是*港的主要水源保障地,是保护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加强水库水资源开发管理,严格控制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水质下降的经营活动,禁止破坏库区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行为。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坚持“三同时”原则,从严控制有水污染项目的建设。着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对一些废水排放长期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要依法关停;对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严肃查处。适时在*镇*村一带选址建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强沿江区域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监管和地表污水面源控制,*镇区以南的沿江重点开发区域工业污水近期要强化末端处理,达标排放;远期考虑纳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沿江的集镇、行政村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逐步消除向河道、沟渠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布局规划,防洪堤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区域禁止新建规模养殖场,已有规模养殖场要限期搬迁。

三、创新体制,加快推进*港资源开发利用。

(一)水电开发。科学利用水能,严格水电项目评估制度,增强水电项目的社会互适性。深入开展*港干流水电项目开发的利弊研究,对原有规划干流电站布局,重新进行优化比选论证,从严控制干流电站建设,严禁建设破坏生态、影响行洪的水电站。*至余家出境处规划航道内,新建的水电站要按照通航要求设计建设,已建的水电站要按照“谁投资、谁建设”的原则适时改建。

(二)旅游开发。充分发挥旅游开发对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积极作用,深入论证和合理布局沿江旅游项目,加强沿江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在*上埂、*英岸、*古码头、*缸甫底等旅游项目宜建地,预留空间,有序推进两岸的美化亮化、农家乐旅游、民俗风情体验,涉河亲水娱乐等项目。创新开发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沿江旅游开发,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严格控制规划航道内的水上游乐项目建设,对已建的水上游乐项目要按照“谁建设,谁改建”的原则适时改建,满足通航的要求。

(三)水面养殖。充分利用*港水体空间与饵料生物资源,采用人工放流等增殖措施,主动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加强立体开发,通过深水养鱼,浅水植莲,岸边种树等措施,提高水体综合效益。干流水面养殖设置的拦鱼设施要求达到防洪避险的要求,能抵抗水流冲击和大风的侵袭,具备一定的泄洪能力,通航段不妨碍船只通行。*、*、*、*等镇要结合沿江低洼易涝区和滩涂区多的优势,加大坑塘改造和连片养鱼池塘开发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

资料链接3:*港水面特点

*港属于开放型水体,水面开阔,溶氧充足,天然动、植饵料丰富,是特种水产品种的栖息、繁殖、觅食和生长的理想场所,特别适宜溪流性鱼类养殖。

四、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港岸线整治开发。

(一)集镇建设。沿江乡镇要以*港综合整治开发为契机,启动沿江集镇规划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集镇发展平台。重点突出*、*、*、*四镇,*镇要以建设南部生态旅游服务中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峡里湖景区建设,做足水文章,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商务疗养等为一体的市域南部中心镇。*、*、*三镇要突出发展好工业,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之路,并以*农业综合物流中心和航运码头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服务特色功能区建设,积极发展中介、咨询、运输、包装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沿江一带的物流、餐饮、房地产等三产服务业建设,繁荣地方经济。*、*、*、*等乡镇要充分发挥沿江优势,构筑岸线资源开发平台,着力谋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二)村庄整治。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加强沿江村庄整治,防洪堤两侧的法定管理范围为农村建房控制区,严禁新批新建各类生产、生活用房,已有房屋要逐步搬迁,鼓励和引导沿江居民逐步向中心村集聚。深入实施以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垃圾固废、化肥农药、河沟池塘污染整治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重点研究沿江集镇村庄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最佳方式,加快推进沿江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线和庭院绿化,有效提高沿江村庄绿化美化水平。

(三)土地利用。科学开发利用沿江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严格查处破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沿江农田的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港西岸*至*段及*段的沿江滩涂应结合城镇防洪首先考虑开发为工业用地,其它乡镇(街道)的沿江滩涂一般不得布局工业项目。统筹安排沿江土地开发利用,留足沿江骨干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项目布局空间。*镇要结合峡里湖景区和生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商业配套服务网络,带动沿江高档商住区建设,着力提升南部区域中心镇品位;*镇要以城镇防洪工程、渡船头大桥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山水公园、湖北坂文化广场建设,带动沿江商住用地开发,适时推进镇政府办公大楼搬迁;*镇要以*经济开发区跨江发展为契机,适时推进镇政府办公大楼搬迁至*港西岸,推动市区城北沿江商住用地的开发。

五、适度超前,加快推进*港交通设施建设。以规划建设*港四级航道为抓手,加快推进水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结构多元化,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一)规划建设四级航道。深入论证四级航道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创造条件恢复和强化*港的航运功能。加紧编制*市航运发展规划,近期争取将*港*至*河道升级为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航道。积极探索省际间水资源优化整合、合理配置的运作模式,适时开展*江水系与*信江水系联网通航等重大战略性项目的前期研究,超前探讨规划建设棠坂溪河口经新塘边东库至*下镇矿区航道工程的可行性,实施*港四级航道向上游延伸工程,开辟连接*水系和*内河网的航运内陆通道,形成江、河、湖、海联通的航道网络,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内河航运优势。

(二)规划建设航运港口。按照发展内河航运和建设四级航道的要求,规划建设航运港口,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煤碳、矿石、建材、竹木、石油制品、内外贸集装箱运输等内河货运,逐步完善我市公、铁、水路物流联运网络,着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物流集散地。结合*市航运发展需要,近期考虑在*、*布局航运港口码头,远期考虑在与*县下镇交界的新塘边东库布局航运港口码头。科学整合港口码头、岸线周边旅游资源,构筑以航运港口为特色的沿江景观带,发展港口旅游经济。依托港口岸线,规划建设沿江工业带,加强疏港公路规划建设,吸引外贸、物流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开发区城北区落户。

(三)完善跨江交通网络。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的思路,优化跨江交通设施布局,充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点建设*至*公路跨江大桥、46省道*段新桥、渡船头大桥、桑淤大桥、须江游览桥、*大桥等六座桥梁。对影响交通安全、城镇防洪、四级航道通航的跨江交通设施要适时予以拆除或改建,*以下河段改建的桥梁要充分考虑四级航道建设的要求。加快沿*港东西两岸交通干道延伸段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港流域东西向交通网络,使我市公路运输网逐步形成“三纵四横”格局。东岸,加快推进46省道*至*公路外移工程,沿浙赣铁路老线(*至新塘边东库)将46省道延伸至*县下镇,形成*至*下镇省际过境公路。西岸,加快推进**经*至*青边公路建设,形成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2*国道和320国道纵横联网的省际过境公路。

资料链接4:三纵四横

“三纵”是指2*国道、黄衢南高速公路*段和48省道向南延伸至*龙溪公路;“四横”是指*经*至*高等级公路、**经*至*青边公路、46省道延伸至*下镇公路和丽水经*至上饶高速公路。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港综合整治与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学科,触及部门、企业、民众等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相对集中各有关部门的涉河相关权利,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规划全面实施,成立*港综合整治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并落实具体工作人员。

(二)加强实施监督。市水利、国土、交通、规建、环保、农办、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及*港沿线乡镇、街道,要针对所负责领域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市政府要协调各方面力量,对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建立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创新运作机制。广泛吸取国内外治河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创新重大项目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取之于河,用之于河”的思路,盘活用足政府可调控资源,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港综合整治开发。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完善*港生态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破坏惩罚机制。通过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逐步减少财政负担。

二、制定出台配套政策

(一)扶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制定扶持开发和引导开发政策,加快*港水资源、沿线滩涂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城镇防洪、航道开发、水环境整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有序推进沿江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带动全市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促进基础性项目实施。建立有利于启动和激活社会投资的机制,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制定出台基础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捆绑招商”政策,以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资回收期较短的优质经营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基础性项目,促进*港堤防堰坝、河道疏浚、水环境整治等基础性项目顺利实施。

(三)促进重大项目滚动开发。加强项目前期研究,精心策划,筛选、论证和包装项目,拓宽项目来源渠道,充实完善*港综合整治开发重大项目库,实现规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开发良性循环。重点制订好河道整治开发的拆迁政策、沿江土地商住开发政策,旅游、水能等资源开发政策,以及垃圾收集、处置政策等。

三、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一)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能,负责*港重大项目的统筹开发与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研究、前期工作推进、资金筹措、工程运行管理等。项目责任主体要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项目建设、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第12篇

在一年一度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金秋时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区召开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正其副市长亲自出席并将作重要讲话,这既是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和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加快全市统筹城乡水利发展讲三点意见,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去冬今春水利建设回顾

去冬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全力开展抗御雨雪冰冻灾害和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结合灾后重建,全市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和水利部与*市《共建全国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的精神,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55.2亿元,同比增52.7%。

(一)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解决城乡3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是全市20*年“民心工程”之一。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始终将其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雨雪冰冻和“5.12”地震灾后重建,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要集镇为重点,采取整乡整镇推进的方式,全市去冬今春共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56万处,解决了2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内将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饮水安全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两个“整区销号”。

(二)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再创佳绩。围绕2009年全部销号病险水库的总体目标,逐一倒排工程前期工作和整治计划,完成病险水库整治647座,是去年全年完成量的3倍,当年恢复工程蓄水超过1亿立方米。对因“5.12”地震灾害造成险情加重或新增隐患的7座中型、345座小型水库进行了紧急排险,目前应急处置措施已基本完成,年内将基本完成除险加固。*、长寿、*、万盛等10多个区县采取“先建后补”方式,20*年底将全面完成小(二)型病险水库的整治销号。23处县城堤防建设进展顺利,建成达标堤防11公里;开工建设了荣昌高峰、北碚静观、长寿葛兰等56处重点集镇堤防工程,加高加固堤防215公里,疏浚河道227公里。

(三)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明显加快。鲤鱼塘水库枢纽工程顺利完工,并已下闸蓄水;“泽渝”一期工程中的*8座水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提水工程有序推进,*提水工程已向大学城供水。

(四)农田水利建设进展良好。按照我市农业农村“1155”战略发展思路,重点推进了*、武隆、铜梁、璧山4个蔬菜基地县水利设施规划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了*、*、*、*、*区中部、*东6个大灌区建设,新开工了小江大灌区和1个中型灌区。全市共修复水毁工程9487处,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79万处,新增有效灌面41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1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8.8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烟田20万亩;新增防渗渠道1127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86公里,清淤渠道13386公里,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四沿”战略,进一步加快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中央预算内水保项目和世行水保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3平方公里,新增保护面积2000平方公里,编制完成了《*市水系森林工程建设规划》。开展了全市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全市782座农村水电站开展了安全管理分类首次申报评定工作。全市22个区县的“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8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和9个区县的部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展开。土主、奉节公平、石柱沿溪3个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荣昌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秀山、酉阳、綦江、双桥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胜利在望。

在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涌现出一些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十分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借鉴和进一步发扬。

第一,加强领导,完善考核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每年都将饮水安全、病险库整治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列入“民心工程”,并纳入对各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今年3月11日,市政府与水利部签订了《备忘录》,提出了我市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各区县党委、政府都将重点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整治、城镇防洪保安、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民生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建立了“一帮一”帮扶责任制和饮水安全项目受理“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奉节县委、县政府把乡镇供水工程列为县上“10+1”目标任务。

第二,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为尽快改变水利基础薄弱的现状,加快民生水利建设,市委、市政府集中出台了8条特殊优惠政策。各区县党委、政府有效利用市场、行政“两只手”,采取政府信用贷款、土地储备、收费权质押、盘活存量优良资产等方式,为全市水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县整合6个方面的涉农资金用于水利建设;*县统筹县财政、税务、国土、市政、金融等部门,多渠道整合、落实县级配套资金5200余万元,用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江北两区仅20*年就分别落实农村人饮工程配套资金1000万元和700万元。

第三,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效益。一是进一步推行了以“竞标”为核心的水利投入激励机制。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全面推行了“竞标”投入,真正体现“谁积极、支持谁”,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上下大兴水利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并推行了“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新机制。打破过去“先建设、后管理”的常规,在人饮工程项目开工前,先行确定责任主体、供水水价,落实占地调整、群众筹资投劳额度,组建运行管理机构,再按照建设程序开展工程建设。黔江区创立的这一新机制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并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头版曾对此作了全面报道。三是建立并推行了“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的新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奖励政策,鼓励各区县在投资计划下达前,先行筹资、垫资,按照规划完成建设任务,市级按规定给予补助。今后,凡是保质、按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的,市政府还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等区县对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级饮水、小农水项目优先安排实施,完工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的办法值得总结和推广。四是建立并推行了“三公示”制度。除渝中区外,39个区县对95%以上的项目在开工前进行了以建设内容、投资、工期、质量、水价、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举报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开工、竣工和违规违纪查处情况的“三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得到了受益群众的好评。五是广泛推行了饮水安全片区工作组制度。工作组积极承担起了饮水安全、乡镇供水、病险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现场的监督指导职能,为水利建设当好了服务员和指导员。

第四,深化改革,落实管护责任。一是尊重区县、依靠区县,下放项目审批管理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使饮水安全、城市拓展区供水、乡镇堤防等工程规划、建设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更加有利于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将规划、审批、验收权全部下放给区县,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全市已完成定性、定编、定岗和落实运行管理经费的水管单位共1000余个,占总数的80%。30多个区县开展了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近900座水库领取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水利工程确权的土地面积近20万亩。北碚、*、秀山等区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率先完成了此项工作。同时,全市26座中型、561座小型水库完成了水价改革,巴南、璧山、荣昌、南川等区县工程水价已达到“成本+合理利润”的标准。三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95%的小型水利工程(近17万处)推行了产权、经营权改革,今年新建的小型水利设施95%以上都由区县政府颁发了产权证书。对部分河道、流域的采砂权进行了公开竞价拍卖。同时,全市有20多个区县组建了近1400个用水户协会,入会农户近15万户,管理灌溉面积近60万亩。四是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今年又有*、忠县、黔江水务局相继挂牌,目前全市已有29个区县成立了水务局,实现了涉水行政事务管理一体化。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水利发展总揽全局,以深入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精神为主线,按照《备忘录》“八个加快”的共建目标,突出民生、服务民生,重点实施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整治、重点水源工程、城镇防洪保安、农田水利设施等民生水利工程,全面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

(二)工作目标

——20*年内完成震损水库整治修复,2009年底全面完成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整治销号,小(二)型完成应急处理;

——年底前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和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镇村供水工程1000处,解决200万城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分别新增旱涝保收烟田、菜田10万亩和2万亩。

——全面完成水库、塘堰、渠道清淤整治和提灌站维修;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0平方公里;

——全面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年度目标任务;

——2009年完成水利投资65亿元。

三、强化措施,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着重要打牢“一个基础”,深化“三项改革”,搞好“五项建设”。

(一)打牢项目储备基础

当前,*水利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正其副市长多次强调的“关于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储备库”的指示精神,树立超前意识,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扎实开展水利“十二五”规划工作,抓紧编制和细化未来五年的水利建设方案,为推动*水利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抓紧完成病险水库整治的前期工作。全市进入中央专项规划的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共320座,现已核批220座,力争11月底前完成剩余100座的审批工作。二是按照市政府及全市水利(水务)半年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县饮水安全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方案由各区县负责编制和审批。请各区县务必于11月底前完成2009年度饮水安全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并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同时,完成2009-2*2年城乡饮水安全规划的修编、审批和报市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的备案工作。三是在10月底前完成綦江、*、巴南、北碚、永川、开县等区县堤防工程的审批工作。四是本月完成*玉滩水库的初设,确保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力争年内全面完成14座“泽渝”二期中型水库的前期工作。五是积极做好灌区拓展项目规划的准备工作。当前,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逐渐成为中央投资重点,20*年我市争取这部分的中央投资达8000万元。请各区县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蔬菜、柑橘、烤烟等农业产业化项目为重点,集中连片、效益优先,力争明年6月底前完成。同时,要研究大、中型泵站技术改造和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建设政策,拓展灌区建设领域,尽快适应国家资金投向的变化。

(二)深化“三项改革”

一是水管体制改革。要按照渝府发〔20*〕26号和渝办发〔20*〕189号文件精神,以“两费’落实和确权划界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强化责任,确保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水管体制改革是确保小型水利工程长治久安的根本,此项工作写入了市政府与水利部签订的《备忘录》,市委、市政府向水利部作了郑重承诺,这是一项刚性任务,国家将此项改革完成情况与*的水利投入挂钩。因此,希望各区县高度重视,加快进度,按期完成。

二是农田水利建管体制改革。要认真学习黔江等地的经验,遵循“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工作程序,在饮水安全项目规划、立项前,由受益群众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明晰工程产权和经营权,按照“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核定水价,在此基础上组建经营机构,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三是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扭转“以农补工”,解决工程管护、运行经费的重要途径,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的重要基础。市物价局核批的26座向工业和城镇供水的中型水库原水水价,在今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其余工程的水价改革也请各区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启动。

(三)搞好“五项建设”

第一,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2009年全部销号。

一要加快建设进度。市委、市政府明确,2009年底完成全市15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目前,全市还有病险水库7*座,其中:小(一)型以上198座,小(二)型509座。我们要抓住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落实整治资金,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在建以及尚未开工的水库,要逐一倒排开工和竣工时间表,逐月检查考核,在本月内启动已完成批复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加快“5.12”地震受损水库的应急修复,确保震损水库在年内全部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类似山西尾矿库重大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要加强建设管理。要按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三公示”等四项制度;施工中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三要抓好运行维护。工程整治完成后,如何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地要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和调度管理水平,增强应对各类灾害、调控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的能力,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四要加强资金监管。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市、区县审计部门正在开展全市病险水库整治的审计工作,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配合,边审边改,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审计。

第二,加快城乡饮水安全建设,尽早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我们要坚定“2*2年基本解决全市饮水安全”的目标不动摇,加快实施已经下达计划的中央和市级饮水安全项目,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为保证供水水质和水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效益,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整乡推进、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中心场镇等人口聚集地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一大批跨村、跨乡镇的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整乡、整镇推进城乡饮水安全工作。农村饮水工程要尽可能与城镇供水结合实施,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要全面执行规划建卡、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县级报账和“三公示”等“六制”,进一步规范材料、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严格选用通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全面推行施工单位公开招标制度,择优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对规模较小的分散式供水工程,采取打捆招标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市饮水安全片区工作组要进一步强化对各地执行“三公示”和城乡饮水安全建设情况的巡回监督检查,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筹集、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

第三,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按照我市农业农村“115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小江、*区东部等7个大灌区和*、奉节等4个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力争璧南河大型灌区和通过水利部审批的8个大型灌区全部开工。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把蔬菜、柑橘、烟田和其他农业产业园区的水利配套建设同农村人饮、水土保持、水系森林工程、小型水利设施、灌区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如期完成33个中央和市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任务。切实加强粮食主产区和蔬菜、柑橘、烟田基地项目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力促农民增收。

第四,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基本建成开县鲤鱼塘水库、水位调节坝和*迎龙湖等“泽渝”一期中的9座水库,余下5座基本建成枢纽工程;2*0年秀山隘口建成枢纽,其余全部竣工;“泽渝”二期的*观音洞、万盛青山湖竣工投产,璧山三江水库建成枢纽工程;松溉长江提水工程通水至永川;加快酉阳金家坝、巫溪中梁、城口北屏等水电站及污水处理、供水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巴南观景口、丰都蒋家沟、黔江太极、南川北露沟、云阳梅峰、*三角凼等水库。同时,加快推进“九五”渠系建设,建成干、支渠150公里,基本完成城市拓展区工程31处,解决供水人口38万人。全面完工*、巴南等9个县城堤防工程并适时开展验收,继续推进黔江、南川等县城堤防建设;全面完工第二批43处乡镇堤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