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钗头凤唐婉

钗头凤唐婉

时间:2023-05-29 17:4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钗头凤唐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沈园,现已被冠之为“爱情之园”的园林,因800年前陆游与唐婉曾经发生的一则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而闻名,更是因陆游的这首《钗头凤》,已成为千古绝唱。游客进入园林主要是为了缅怀这段故事为主线展开。

沈园始建于北宋年间,初为沈氏人家的私家园林,亦称“沈氏园”。整座园林虽历经兴废,不断修缮扩大,仍不失具有宋代园林的特色风格,其布局疏密有致,建筑沿坡错落有序,树木扶疏成趣,小径蜿蜒曲折,亭台古朴典雅,桥下流水潺潺,假山更有曲径通幽之境,忽上忽下,忽明忽暗,极尽巧妙,荷花池莲花半妍,相映成趣,每处景点都有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情。

“诗境园”是为了纪念陆游所建,奇石上的“诗境”则取自陆游的手迹。“问梅槛”当然种植以梅花为止了,皆因陆游生平最喜爱梅花之故,他的诗作多以颂梅居多。而其中的一首《卜算子-咏梅》则颂扬了梅花的高洁不群的品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是反映了陆游晚年的人生态度。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座古朴的小石桥即因此而名“伤心桥”。陆游于75岁时重游旧地,触景生情,追忆起当年与唐婉的生活情景,潸然泪下,作此缅怀之诗。

陆游是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不久,北宋便亡了,金兵南侵,随家人经历了逃难的生涯,所以从小立下爱国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由于权奸当道,备受排挤打击,命运极为坎坷,力主抗战的爱国理想无法实现。从他的诸多诗篇中反映出的郁愤之态,至死也不忘北定中原,还我河山的报国信念。“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莫忘告乃翁。”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首诗。后人为了纪念陆游在园林建了“务观堂”和“陆游纪念馆”,务观堂内陈列着陆游的手迹复制品和碑刻及拓片,还有历代名人的题颂的诗词手迹。纪念馆内即记述了陆游的生平事迹,大致可知晓在那个时代的事件以及陆游一生的历程。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颠簸流离,空怀一腔报国志,无以述怀,曾在诗中自喻“孤鹤”,并取号“放翁”,晚年定居在了绍兴,园内“孤鹤轩”亭即以此为名。亭柱一幅嵌字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阑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其中“宫墙柳”、“雨送黄昏”分别取自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中的词句。此亭立于园中,北靠荷花池,南即《钗头凤》词碑,西边一口六朝古井,东为双桂堂。小憩于亭内,微风拂面,倍觉丝丝清凉,不然思量起陆游当年旧地重游的凄凉愁绪,曾经的一段难忘之情不为时间而消逝。

游园的必到之处即是《钗头凤》碑。人的成就是由其一生的经历所造就的,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毫无疑问是造就了陆游诗词的成就,写下了众多不朽的名篇。陆游20岁时娶表妹唐婉为妻,陆游少年英俊,才华过人,唐婉即才貌俱全,通晓诗词韵律,俩人情趣相投,常以此谈论诗词。陆母认为这样会误了陆游的前程,且唐婉婚后未育,常有不悦之色,逼迫陆游休妻,母命难违,两人只得忍泪吞声,依依惜别,各自嫁娶。10年后,陆游在园中偶遇唐婉与夫婿赵士程,两人相见一股酸醋袭上心头,无以言表,唐婉征得夫婿同意,送了一酒菜给陆游。陆游和泪饮酒,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即兴在墙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借以寄托对曾经的那段爱情的难忘思恋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当年共论诗词的的欢愉重现眼前,只是再也无法表白。此后唐婉看到了这首词,十分伤感,同样的心情面对不同的人,一腔愁绪无以释怀,回家后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自此,唐婉一直沉湎在对往事的追叙中,难以自拔,积郁成疾,无法承受这样的精神压抑,不久便抑郁而死。

陆游同样也是一直在追述着往事,真挚的爱情被毁于封建的礼教,那种情愫无以言表,只能以诗词来抒发对前事的怀恋,及至在晚年退隐居住在绍兴,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每当进入园中,必定怀念起与唐婉的美好时光,只能以诗篇来表达无限的思念。67岁时,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壁残墙,触景生情,写诗感怀: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阙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终有“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时隔多年竟然物是人非,只能感叹系之矣。75岁时,唐婉离世已四十年,又入旧地: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站在小石桥上,看清水悠悠,当年的一幕依稀还在眼前。

旧情难忘,陆游此后就居住在了沈园附近,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以诗词寄托对唐婉的深切怀念。81岁时,曾梦游沈园,及醒,感慨万千:“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玉骨已成土,旧情仍难忘。墨迹虽蒙尘,犹留当年情。

第2篇

而得知陆游和唐婉之间凄美的爱情,又是好些年后的事情了。陆游和唐婉算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马,又恩爱甚笃。年少的我很不明白,唐婉到底为何获罪于唐母,让她竟不顾亲戚颜面一定要拆散这一对有情人?

年岁渐长,才明白,所谓“情深不寿”,即是如此了。

爱情是把双刃剑,有时候能够激励人的意志,有时候却能够消磨人的志气。古时君王宠爱一个女子,宠得太过,使得“从此君王不早朝”,都是要称为红颜祸水的。在陆母眼里,唐婉就是一个这样的祸水,阻碍了陆游的大好前程。情投意合又怎样?“温柔乡是英雄冢”,这大概是陆母笃定的。因此她宁愿选温顺本分的王氏,来敦促陆游勤习诗书,而不是过多关注于风花雪月。

唐婉也被逼改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士程是个好丈夫。可惜,在唐婉眼里,已经是曾经沧海了。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偏偏在沈园两人重见,陆游心中千般思念,万般情思喷涌而出,让他感慨万端地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下了一首《钗头风》: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我一直认为,就是这一首《钗头凤》,成就了他和唐婉的千古爱情绝唱。因为据考证,唐婉读到这首词后,勾起了她对往昔的回忆,曾经的炽热情感让她徘徊神伤。她和了一首《钗头凤》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这等深情,令我等为之唏嘘感叹。

对于唐婉的死,我认为陆游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他有三个错处:

一错:唐婉的被休。大约古代,很少有男子为了爱情抗争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除了《孔雀东南飞》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男子深情到为了女子放弃生命,其他古典爱情里,绝少见到男子的抗争。陆游为了唐婉抗争过吗?应该也是有的,只是太微弱了。敌不过严母的威逼,敌不过他心中的孝义。因此,他一步步地屈服了,看着自己所爱的女子,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他心中嫉妒,愁苦,不甘,只能够用诗词来遣怀。

二错:唐婉的再嫁。深爱的女子要嫁给别人了,他竟然还能够坐视。他肯定有过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可是,他还是无法也无力去保护她。他的傲然风骨,并不曾为她争取半分怜惜。她是他结发的妻啊!即便是金屋藏娇,或者是沦为妾室,也好过嫁给不爱的人。她的心中一直牵挂的只有他。女子一旦爱上,便无法再放下。一旦她再嫁,他们就再也没有在一起的机会了。唐婉心中的凄苦怕是甚于陆游无数倍。毕竟在古代,一女不事二夫,唐婉要经历多少辗转思虑才嫁给了别人?想必是肝肠寸断,心如死灰了。早知如此,莫如当时不相识啊!

三错:《钗头凤》不应题在沈园的墙壁上。你思念她也罢,放不下她也好,你可以在梦里与她相会,却绝不能够在现实里和她鸳梦重温了。既然两人各有嫁娶,万般深情也只有在梦里诉说,而绝不应该表露出来。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她幸福。既然两人已不能够复合,他这样牵牵念念的,让赵士程和陆游的妻子王氏情何以堪?

何况这首词写便写了,就不应该题在沈园,让唐婉看见。他这样做,究竟是希望唐婉红杏出墙来和他再续旧情,还是希望唐婉只恋着他,不要和赵士程琴瑟和鸣?他明知道,这样的一首词,唐婉见了,肯定会回起旧日的美好和心碎。这好比在唐婉刚有点结痂的伤口上又划上一道。由此可见,陆游算不得真正的情深。真正的深情,是希望对方活得比自己好。唐婉要活得好,就应该忘记他,用时间抚平她心中的伤口。而不是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样的话语来质问她。我甚至猜测,如果他没有写出这样一首词,唐婉说不定不会因此而悒郁而终。这样深情的女子,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一缕香魂,竟这样悠悠远去了。

第3篇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这第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所以开了一个孔后竹不可以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可以杀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赏朋和集水,在每朋的农历十五晚上,到沈园散散步,看看月亮,会让你的心情更加舒畅。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千古绝唱的<<钗头凤>>碑,在欣赏这两首词前,先听我讲一下陆游和唐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吧。据史书记载,陆游在20岁左右的时候 表妹唐婉为妻,陆游英俊豪爽,才华过人,唐婉才貌双全,通晓诗词,和陆游可谓是情趣相投。但两年后陆母竟逼迫陆游休妻。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结婚两年了,却一直没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们非常看重这一点, 为认女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唐婉与陆游的情趣相投,两人整天在闺房内饮酒作诗,在陆母眼里就是不误正业,所以作为媳妇的唐婉一直没有得到婆婆的欢心。在封建社会中,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只得忍泪吞声,依依分别,各自娶嫁。在绍兴二十五年的春天,沈园按例对外开放,当时的小说笔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惯例,每年的农历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园都要对外开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园。每到此时,也是游人最多的时候,因此作为越中名园的沈园,每年到此时当然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游玩。陆游与唐婉在这里不期而遇了,唐婉对陆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菜。陆游回忆起往事,感慨成千,即兴在沈园的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当时,陆游已经另娶了四川王氏为妻,而唐婉也改嫁了绍兴名士赵士程。所以,当年的山盟海誓好像还在耳边回响,但两人之间已经不能够再通书信了,此时的陆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遗憾,却只能无奈地说一声“莫、莫、莫”了。相传,唐婉看了这首词之后十分伤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追认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嫱,咽泪妆欢,瞞、瞞、瞞。”从沈园回家后,唐婉一夜没睡,独自依阑垂泪。但是,这种刻古铭心的思念却是无法向人诉说的。所以,她只能“咽泪妆欢”,这种过分压抑使她不久便而死,大约是30岁左右。这是封建礼教所造成的爱情悲剧,唐婉的死给陆游造成了很大的创作,使他终身难以释情。在他晚年每当重游沈园,都会作诗来表达他对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为如此,800多年来,人们总是将沈园与陆游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人们追思这份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情的千古名园。可是经过了那么多年,宋代沉默的地表建筑已经都不存在了,陆游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墙也已经无法找到。现在这堵<<钗头凤>>碑是我们用陆游的手迹,重新组合而成的。

第4篇

春雨方歇,阳光穿透绍兴城早晨的薄雾洒在了肩头。

沿鲁迅中路向西,经咸亨酒店,过三味书屋,在路边小河中木舟上头戴瓜皮帽、酷似阿Q的船夫指引下,粉墙黛瓦的沈园很快就到了。

如果要评中国哪里出的名人最多的话,答案绝对只有一个:绍兴。

从上古的大禹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漫漫时光长河中,帝王将相、名士侠客,任何一个阶层内、任何一个朝代中都不乏绍兴籍的名人。

在绍兴城里信马由缰地随意行走,不几步就能见到一处又一处的名人故居或是历史遗迹,然而在这所有古迹中,甚至在整个中国的古迹中,沈园都显得那么地与众不同。

沈园不关家国,只关风月。

850年前园中的那段重逢被岁月酿成了永恒的经典,催落一代代多情人的行行清泪。

走过郭沫若题写的“沈氏园”牌坊,才入沈园,原本晴朗的心空突然就蒙上了淡淡的愁雾。

一块被生生劈开的大石刺痛着人的眼睛。

大石从中裂为两截,却又紧紧相依,上书“断云”二字,想是取自陆游描写沈园的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而绍兴方言中“断云”又与“断缘”谐音。

断石无语,却日夜在此默默地昭示着遥远时空下这里曾经演绎的那场如泣如诉、忧伤凄美的爱情故事。

时当仲春,雨后阳光下的沈园一片姹紫嫣红,亭桥池榭间绿意盈盈,让人赏心悦目。然而美景当前,心绪却越来越低落,因为人已站在了那面青砖墙前,刻着陆游和唐婉《钗头凤》词的墙前。

墙脚青苔蔓爬,而墙上的词句隔了千年仍似带着斑斑泪痕,让人不忍卒睹。

右手边是陆游的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左侧是唐婉和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凭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陆游自小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二十岁时陆唐结婚。

婚后两人两情相悦、琴瑟和谐,但婚后不久,因唐婉与陆母间婆媳不和,在母命催逼之下陆游虽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写下了休书。

婆媳不和的原因找不到任何史料记载,一般认为陆母不愿见儿子流连闺阁、缠绵于儿女私情而无所作为,更可能的是见两人一直没有子嗣而对唐婉心生嫌恶。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婚后不能怀孕无异于犯了弥天大罪。

在对陆母的一片千古骂声中,陆游也颇受微辞,人们对他在母威之下的懦弱不能释怀。

其实我们不能要求在一个将“忠孝”高置于万事万物之上,一个对君王和父母要求绝对服从的时代,去强求年仅弱冠的陆游孤标于世,冲破当时的现实和伦理,不顾一切地作出反抗;我们甚至不能对陆母强横地拆散两人作过多的指责。

陆唐间的婚姻悲剧,更多地是时代造成的,那个时代象陆唐这样的爱情悲剧每天都在不断上演。

离婚后,陆游在母命下娶了王氏为妻,唐婉也再嫁给了绍兴城中的名士赵士诚。

故事如果到此结束,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陆游与王氏婚后相当和睦,赵士诚也是个知书识礼之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心灵的伤口或许会消弥得越来越浅。

然而在陆游二十七岁那年的春天,两人外出踏春,相逢在了绍兴一沈姓大户人家的花园里。

隔着千丝烟柳,隔着脉脉春波,二人四目对视。

一别经年,千言万语,瞬间涌上心头,却又不能诉说。

沈园的时空在两人盈盈一水间的凝望中,永远定格,两人的命运也从此彻底改变。

幸亏赵士诚乃豁达洒脱之辈,当即命人给陆游送去精美的酒菜。

陆游心潮起伏,悲从中来,抓起酒壶仰颈痛喝,然后提起笔来,和着血泪在粉墙上挥毫题写了千古爱情悲歌《钗头凤》。

从沈园回到家中,唐婉终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前以泪研墨和了一首《钗头凤》。

陆游闻此噩耗,痛不欲生,离开了绍兴这个伤心地,到京城临安欲求报效国家,驱除外辱。

他应进士试,取为第一,却因在榜上名列奸臣秦桧孙秦埚之前,又“喜论恢复”,致触怒秦桧,竟遭黜落。

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起用,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陆游一直得不到重用。

但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一生都想着驱除外夷,修复山河,甚至一度去到了战火纷飞的抗金前线。

只不知,在他铁马冰河的梦中,又曾几度回到了故乡的沈园?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纵有一身的文韬武略,陆游也最终被主倡投降的朝廷罢了官。

回到老家绍兴的陆游已经66岁了,前尘旧事又再一一浮现。

才知道,时光可以改变一切,唯独不能冲淡刻心蚀骨的相思。

每次经过沈园,陆游定会登临旁边的禹迹寺眺望。

在七十五岁高龄时陆游又来到沈园,写下了两首《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期间已三易其主,连园中的柳树都老得不飘絮了。

树尤如此,人何以堪。

然我们白发苍苍的老诗人只要一到沈园,四十多年前与唐婉相遇的一幕又浮现眼前,恍如昨日,悔恨和思念又再让他痛彻心肺。

垂垂老矣的陆游在临终前一年仍撑持着去到沈园,缅怀唐婉。

“沈家园里花似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故事已远,经典的爱情却已永存。

我踽踽独行在仲春的园中,走过杨柳依依的小径,徘徊在伤心桥头,桥下的春波轻轻漾动,好象还映着昔日的惊鸿倩影。

后世的人们早已不知道沈园的主人是谁,一曲《钗头凤》让陆游和唐婉成了沈园真正的、永恒的主人。

他们生存的年代容不下他们的爱情,却由沈园作为载体,将这段凄绝的爱情保留了下来,并在千百年的传说中,蕴成了让后人沉醉的佳酿。

在一代代人的传唱中,伴陆游度过了大半生的王氏已经没有人提起,好象这样才能更显陆游爱情的专一。

其实陆游与王氏一生融洽,王氏还为陆游生育了五个儿子。

直到七十一岁,也就是陆游七十三岁时,王氏才逝去。

在王氏生前,也许陆游的爱情已随唐婉的早逝而灭。但他尽到了一个做丈夫的责任,对王氏无愧于心,陆游绝大部分纪念唐婉的诗都写于王氏故去后。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心中装满了对自己最初那份感情的怀恋,至死不忘,这是怎样的一种纯真。

薄雾渐被春日的阳光驱尽,古老的沈园中梅影点点,垂柳依依。

斯人已去,年少时恩爱却短暂的婚姻,多年后沈园让人心碎的惊鸿一瞥,这一切都如午后一场幽幽的,来去匆匆,已了无痕迹。

第5篇

被梁启超赞为“恒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是南宋最为杰出的诗人。其词作远逊于诗,但词多飘逸清丽,感人至深。有些词激越悲壮,沉郁苍凉,抒写了英雄不遇之慨。这样一位诗人在爱情上却满怀悲凉。陆游原配是表妹唐婉,夫妻情深意切。可是婆婆却容不下这个媳妇,陆游无奈只好与唐婉分离。后来,陆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赵士诚。数年之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陆游去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游春,意想不到,在这里与唐婉夫妇相遇。唐婉以酒肴殷勤款待。酒入愁肠,陆游不禁悲从心来,今朝往事一齐涌上心头。告别后,他在园壁上写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词中记下了与唐婉邂逅的悲伤心情,有绵绵情意,有苦苦相思;有悔恨,有绝望;也有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的怨愤,把爱情悲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后来,唐婉看见后,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依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向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久,唐婉就抑郁而死。

四十年后,陆游旧地重游,往事历历,不胜悲伤,又写了两首著名的《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虽然在爱情上遭受创伤,却很能调节心态,善于养生。晚年在家乡的住宅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冬避寒气,夏纳凉风。多吃素食,略饱即止。午间小寐,时不过长。注意气温,加减衣服。饭后百步,稍倦即停。常品清茶,怡情养性。与人叙酒,适可而止。胸襟开阔,闲言无扰。日常事务,不用代劳。栽花种树,赏心悦目。静坐如松,闭目养神。小恙之疾,带病延年。所以他绵延八旬而终。

第6篇

挽袖扶清风,婀娜宫墙柳。

君心共我心,相敬一如宾。

大人耿怀介,逐妾出府门。

日日常悲戚,夜夜不得语。

阁楼闻角声,泪痕鲛绡透。

从此天涯各一方,且向何人诉衷肠。

病浑缠身人空瘦,欲寄彩笺知何处。

独倚斜栏望江月,江月无言江水寒。

看花应是满眼泪,咽泪吞声强装欢。

作者:张桂正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1级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专业

邮箱:

写作背景:

陆游与唐婉,恍如隔世的夫妻,一唱一和,寥寥百余字,竟成千古绝唱。

一曲钗头凤,道尽了人间多少别离苦,为何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这也许是陆游一生的遗憾,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回想起就会潸然泪下。

第7篇

我站在碧海蓝天之间,历史的芬芳夹杂些六月的清凉向我袭面而来,那被尘封进汗青的,可叫记忆?

-------题记

总喜欢告别尘世的喧嚣,沿着历史的脚步,溯洄而上,去探寻汗青中那些美丽的回忆,痛与笑。

一:边塞,豪情

戈壁,千里的孤寂与冷漠,却又那样的蕴籍深沉,那样豪情万丈,辛稼轩是个清亮的诗人,在他的身上,找不到颓靡,找不到脆弱,他轻轻地擦拭着身边饱饮凶奴血的军刀,唱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王国维赞:东坡词旷,稼轩词豪。而相对于把酒言欢的东坡,他又该有着怎样的痛?东坡固然大起大落,但他总还生活得太平,总还有个不离不弃的朝云,而稼轩呢?沙场上的策马扬鞭是要以生命为赌注的,他无暇于儿女情长,因为他是个军人,他要打仗。如此一比,稼轩词中洋溢的豪情又是怎样的放开,放开生命,放开感情。在他眼里,只有国。若真有来世,不知你是会选择缠绵细腻,还是金戈铁马?

二:江南,柔情

每每魂至沈园,便再也不忍离去,沈园的柳依旧,沈园的水依旧,只是伊人何在?远处定格在冰冷石碑上的一曲《钗头凤》,字字化做千年的情殇,直逼人内心最柔软的那根神经。既已人各东西,又何必再重逢?而你陆游又何必再题什么《钗头凤》?你可知,当你笔尖颤动时,刺痛的不只是你自己,还有唐婉。她郁郁而终,用死亡划下一道不可弥补的伤痕,此时,那支钗头凤何在?那双小小的凤嘴是否已经松开本以为能衔紧一生一世的爱情。这一切,错,错,错。

“穿越千年的伤痛,只为求一个结果”,歌这样唱着,而现实中,剧痛的爱,能有怎样的结果?沈园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这一丝江南暮春悠悠的柔情与隐痛,若有来世,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些汗青中的记忆,仰天大笑也好,倚门而泣也罢,都是我想得到的最美!

第8篇

淅沥的雨被灰暗的天空遗忘,所以他挣脱了天空的束缚,跑了出来。

自此,连绵不断,纷扬不绝。

站在楼台上眺望,一片烟雨迷蒙。远处的树与楼,已模糊了他原本的色彩,颇有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蕴。一切的一切,都笼罩在凄婉迷离的浓雾中。透过层层雨帘,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失意的寻梦人——陆游。

作为一个文人,最大的理想是作出锦绣文章;基于一个武者,最大的抱负是收复河山。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实现这其中之一。一袭白衣,一身才华,一副盔甲,一段豪气。可是,再文韬武略的人,也受不住君王的猜忌,佞臣的打压。当他为梦想撒完青春的热血,他已一无所有,自然,他已失去了他的人生价值,落魄与贫苦,将构成他人生的两大主系。

若说上帝是仁慈的,那样,在不济的时人也会有幸福的时刻。那麽,陆游的得意时刻,就是在家乡的那段时光。因为,那里有他的红粉知己——唐婉。少年挑灯夜读之时,有美人为他红袖添香。而且唐婉也是色艺双佳,夫妻自然甜蜜和美。可惜,陆母可不喜欢着位媳妇,在孝道的枷锁下,陆游绝望了,唯一的美好也在自己的手中支离破碎。

多年后的一个深秋,他与她在绍兴的桥头偶然相遇。抬头的刹那,芬芳四溢。望时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彼此的心头交织撕裂,一切一切,都化做沈园墙头的那首无奈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绞绡透。山盟随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斯人矣去,只留生人空怅惘。

穿过千年的烟雨,留下的只是寥寥未散的哀愁。

第9篇

有时看宋词看的多了,虽然不太理解,但也是懂那几分意思的。很奇怪,我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首宋词,生命的骨子里透露的是那些许的豪放,但作为一名女子,注定了我一定是婉约的。但,老天没算好的是—我竟然也是多情的。我的生命是由一颗多情的种子萌发而来的,朦朦胧胧的岁月里一个个的男子走进我视线,又走出我的生活,他们注定只是过客,纵使我的心里在流泪,纵使我有不舍,但他们也造就了我生命里的美丽。

我像很多女孩一样一直期待一份真挚而浪漫的爱情,只是我自己就不能保证自己是否能够执着,自己是否配拥有那样一份爱情。可是想想使自己记忆尤深的不还是那些凄美的爱情??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那“难,难,难”,那“瞒,瞒,瞒”。凄凉而美丽,再见时你已为人妻,我已为人夫,我们还能说什么??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有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浓,渗到人的骨子里,血液里,随着思想而循环;有的感情却会越来越淡,淡的像那云朵,风一吹即散。那我,我们,你,你们的又属于哪一种???

原以为相遇只是一场游戏,却不想彼此播下了种,在漫漫时间的灌溉中发了芽,再回头,已是花开,开的那般含蓄,它不敢绽放,害怕一旦绽放,引来的便只是夭折;不敢爱,却遇到了爱;伤了的心,分不清真假。若人生只是一场折子戏多好,我们只是戏中的两个主角,幕落人散,没有遗憾。若爱真的只是擦肩而过该多好。。。这样就不必要想跨过千年追寻那该死的爱。。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第10篇

我曾听说这样一句赏荷的话: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执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那就听打在上面的雨声。

《白蛇传》中许仙这般对白娘子道:人生不过七十,除去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这五十又要除去一半的黑暗,便只留二十五,再想吃饭饮茶,沐浴更衣,做工生病,东奔西跑,又耗费了不少时日,而真正留下来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日子,掐指一算,其实少得可怜。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笼烟雨,一盏愁。

《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正的情是一份追求,一份执着,一份始至不渝,亘古不变。

当初软弱迷途的陆游留不住表妹唐婉风中的那一双红酥手,只留得沈园墙壁上两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很多年后,徐志摩重步后尘,奋笔疾书“离婚通告”,结束了他与妻子张幼怡未了的夫妻情缘。他痴狂道:“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不知道这般的情算作什么,或是高尚,或是卑微,但我以为世上的人皆为情醉,却纵不知珍惜才最为可贵啊!

第11篇

那么,应该怎么教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拉近他们与古典诗词的距离呢?

一、每日一诗,见多不陌生

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才能对诗词有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比如,我在课堂上坚持每节课介绍一首古诗词,可从名句名篇开始,“寂寞沙洲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学生去找出这些篇章,自己去理解诗词的意思,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者一句诗,讲清楚诗歌的意思即可,以此增加学生对诗词的了解,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不再陌生,也让学生觉得古典诗词不一定都是那么晦涩难懂,并逐步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有学生制作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的PPT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配上背景音乐安文演唱的《月满西楼》,古香古色,在讲解完诗词之后,学生又重点讲解了对最喜欢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的理解。又比如,有学生制作了关于陆游的《钗头凤》一词,并顺便介绍了背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还介绍了另一首唐婉的《钗头凤》,还有学生介绍唐寅的《桃花庵歌》,重点向大家介绍历史上真实的唐寅,与大家通过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所认识的唐寅是完全不同的。还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元好问的《雁丘词》,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只有广泛地涉猎,增加对古典诗词的了解,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第二学期,我增加了难度,学生幻灯片的内容只能显示他要讲解的诗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这首诗,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诗歌大意—情感—表现手法的顺序来为大家解读。增加了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的训练。在学生解读完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提醒,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

通过这样的每课一首诗,学生见识了许多古典诗词,并且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诗歌的许多特征,比如,理解诗歌大意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诗歌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学生或许就不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感到陌生了。

二、增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除了广泛地涉猎,增加了解之外,应该让学生有适当的积累,这要通过背诵。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词,课外的一些学生喜欢的、觉得好的诗词,也应该背下来,或者单纯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没关系,先背,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诗歌本来就是情感性的东西,靠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意会,特别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积累得多了,接触多了,学生就会经常运用到古典诗词,并不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诗词歌曲,交相辉映

可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者选修课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在现代流行歌曲特别是中国风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古典诗词,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嵩的《如果当时》“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化用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四、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

现在,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点,当然,前提是对诗歌本意的透彻了解,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乱用、滥用。

作文中如果能运用上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诗词是可以加分不少的。比如,“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无私的情怀,是何等纯洁的品质,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何等分明的爱憎观,是何等伟大崇高的人格?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生命之满,在于你人格的伟大,在于你执著的追求,在于你艰苦的奋斗,在于你无私的奉献。”能在文章中恰当运用一两句诗词,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第12篇

关键词:兄妹畸恋 陆游 海涅 《凤头钗》 《罗累莱》

兄妹畸恋这一主题往往是一大禁忌,相较于俄狄浦斯情节和埃勒克特拉情结,兄妹恋往往受关注的程度较小,在文学心理学层面也较少有学者进行过研究。

从比较文学层面出发,来探讨一下中德文学家是如何处理兄妹畸恋以及这一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其一生创作的影响。

德国诗人海涅和中国诗人陆游都有过兄妹恋,都以无疾而终收场。他们俩位虽彼此跨越几个世纪,然而其对自身情殇的感悟却大同小异,值得玩味。因此我特地研究这俩位中外诗人,浅析一下他们的情殇在他们诗歌的反映,以及对他们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虽然国籍不同,时代不同,但彼此这一畸恋的殇对他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陆游(1125-1209)一生重情,并不滥觞,从十几岁到八十多岁独恋终年才只有二十出头的唐婉。陆游与陆游无奈与心爱之妻--表妹唐琬分离,心中有说不出的怨恨与痛苦。唐婉改嫁,陆游另娶。十年后,即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沈园。陆怅然良久,赋下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唐琬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和相思深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全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唐琬终后,陆游一生多次重游沈园多次留诗,数量不多,但创作跨度大,持续时间长。字里行间流露酸楚、挚爱、自伤和愧疚,一切的率真坦诚,都在诗人深情的倾吐之中。

陆游的爱情历程是不幸和酸楚的,这种不幸和酸楚给他的人生留下了绵绵不尽的伤痛,但这一情殇也造就了陆游多方面的才情。一生创作丰厚,“六十年间万首诗”,天风海雨般展示了“亘古男儿”的壮气。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的文学生涯是从用诗歌对爱情的讴歌开始的。而海涅第一次动情的对象是堂妹阿玛丽亚,可阿玛丽亚不爱海涅,而钟情于另一名男子。初恋的逝去总是带不走心底的受伤,海涅也不例外,甚至这样的心痛在海涅的身上刻得更深更远。海涅写过很多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使他名满天下,其《罗累莱》是最有名的诗作之一,成为一首传世的德国民歌: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是这样的悲哀;

一个古代的童话,

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

莱茵河静静地流;

落日的光辉

照耀着山头。

那最美丽的少女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还唱着一支歌曲;

这歌曲的声调,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罗累莱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这场灾难。

(冯至译)

诗人利用流行于莱茵河两岸关于美艳女妖的传说,以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自己没有实现的爱情经历。首先从主观自白“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我是这样的悲伤”开始,逐渐引出一幅令人沉醉的风景画“空气清冷,暮色苍茫,莱茵河静静地流”,最后又是主观自白,和中间关于罗累莱岩的传说联系起来,给人以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在这里,德国风景的诗意化可谓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全诗以隐藏在内心的失恋之疼开始,以莱茵河风景过度,最后以悬念结尾,留给后世对诗中结局无尽的遐想。

也许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本就少,对于追求爱情完美的海涅来说更是不可得。海涅对堂妹阿玛丽无望的爱情无果而终,却开出绚丽的花朵,那些花朵就是爱情诗歌,这些诗歌伴以失恋痛苦的副音,不断变奏出新的曲调。他的爱情诗歌获得了最广大的读者,这是因为海涅将个人恋爱中的苦恼与欢乐表现得真切完整,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地说出了热爱生活的人物经常感受到的、却往往表达不出的真情实感。

在海涅和陆游的诗作中,也可以窥出那潜藏的伤感:用朴素的语言把个人的感情普遍化。陆游与唐婉缘浅的终生隐痛,使得陆游动情地诉说他对唐琬至死不渝的情爱,字里行间流露酸楚、挚爱、自伤和愧疚,影响着后来的操作。而海涅笔下的描写不是真实的经历,而是虚构的恋爱,是幻想与渴望。海涅所热衷描绘的则是不合适的,得不到满足的爱情,对阿玛丽的单相思一定程度影响了海涅的诗歌创作。

陆游与海涅,二者都因爱而伤,彼此却为此并未沉沦。相反,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依旧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愈是爱的深沉,愈发激感,这样才是使得他们散发出无数的才情,留下无数闪光传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玉书:《海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2]杨武能:《海涅抒情诗选集》,冯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刘敏:《海涅诗歌与浪漫主义民歌风格》,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

[4]高利华:《亘古男儿--陆游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