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散文摘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颠沛流离的青春,那些纠缠岁月的温柔,成就出最美的邂逅。我想,每个少年都应是一朵花,温柔而浪漫,而我是最华丽,也是最寂寞的那朵,只愿以最优雅的姿态,在尘世中开出最美的花来。
2、有一颗感动的心,我们用泪水滋润世间的真善美;有一颗怜悯的心,我们用泪水去祭奠痛苦和哀伤;有一颗真诚的心,我们用泪水去温暖苦痛的灵魂。
3、快乐在于付出,快乐在于欣赏,快乐在于奉献,快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在过程中得到的享受。让我们一起付出真情,感受快乐;欣赏美德,寻求快乐;奉献爱心,享受快乐。
4、终究,自己的心只能自己体会。曾经爱过,痛过,怨过,可一旦陷了进去,那爱便变成了折磨,似白蚁般,侵蚀我的五脏六腑,喜怒哀乐,不再由我主宰。也许,是时候放手了。每一次,都是在我无比失望的时候,又给我一点希望,让我又经历一轮新的煎熬。我的无能为力,你知道吗?有没有,为我心痛过?
5、心,彼此温暖,不是你的甜言蜜语,也不是你的阿谀奉承。而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寂寞和孤独,你可否送上几句温暖的话语,可否与他(她)促膝谈心,朋友似的以诚相待,也不管你的职位高低。温暖常在。
6、其实,真正的爱情无关考验,也无关折磨,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太缺乏安全感,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就会不停的问自己,他是真心喜欢我吗?他会变心吗?然后,我们会去试探、去考验、去折磨,最后,弄巧成拙。
7、安静岁月,轻拾一段宁静时光,安之若素的度过一段温柔的流年。在那唯美的童话里,也曾有过淡淡的忧郁,也曾有过淡淡欢喜,还有那莫名的期许。那浮世里流动的时光盛宴,但在这热夏的纷扰里,确被遗忘成水晶,美丽而易碎。
8、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经历过分离之后,我想再次相聚时,我们都会用心去收藏,用爱来理解,两个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包容,只有包容他人的错误,才会让自己更开心。
9、善良的心是波澜不惊的心,像津津细流一样缓缓流淌,懂得顺应,懂得舍得。内心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一旦失去了,你的心灵就不得安宁,身体也像行尸走肉一般,好像生活总是缺了些什么。
10、自古只羡鸳鸯不羡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爱的人能够相扶到老,才是最快乐的。爱情故事很多,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牛郎与织女,哪一对不是令人羡慕的情侣,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将如何。她们也渴望幸福,她们也渴望平淡的生活,而他们往往却得不到这样的生活。
11、那时的冬季,在飘飘洒洒的雪花下,那个如白色风信子一般的女子与我一起去看雪,她的笑,凝固了一些细碎的,零散的雪花。因为有她的笑,所以温暖了这个季节,温柔了流年。但这份埋藏于心的情感,或许就像白色风信子,纯洁清新而不敢表露。
12、无论是和亲人、爱人还是朋友之间,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没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没有爱人的相濡以沫,没有朋友间的情真意切,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的存在,这些就是幸福。
13、伤心是每个故事最最无奈的结局,眼泪是我唯一能表达的语言,先转身走的人,是比较幸福的。当一个人在黑暗中舔拭伤口是,当梦醒发现泪湿枕头时,想到你,就是那么心痛。有人说,离别是为了重逢,是真的吗?只怕,再一次重逢时,已是物是人非……
14、生活这本书,就是如此,会有甜蜜的一页,也会有伤痛的一页,享受着甜蜜,那么就应该也接受悲伤;而爱情本身也掺杂着悲伤与甜蜜,一面明媚一面忧伤,我在你给的爱里沉醉,久久,长长,为你把梦编织,为你把心锁紧。
15、当情感失意的人,有了一丝安慰,他便会感觉快乐;当行走在沙漠中的人,看到一丝绿洲,他便会感觉快乐;当一个落寞孤单的人,有了他人的呵护,他便会感觉到快乐;当一个事业挫败的人,有了半句鼓励和指点,他便会感觉快乐。快乐总是在不经意间油然而生,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或是一件小小的事,就能让人绽放笑容。
16、生命一直徘徊在破碎与完美的边缘,可心里却还是充满了希望。也许是天生的,总是不愿屈服,不甘平凡,看到那些任命运摆布却很满足的灵魂,一边羡慕他们的无知,一边却感到失望的可悲。实在写不出多么浮华的文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无论多么深切的感受,变成文字,便犹如沙漠一样的空洞,苍凉。
17、我走了,却并不如你那般走得洒脱,荏苒的岁月,依然以芥末的姿态,旖旎在那段唯美里,只是,已然凝固,来年,芥末花开时,那一抹回眸与纪念,依然绽放在芥末花间,揉碎在芥末花粉里,只是,寂寞簇拥在花间,花色常粉在人间。
18、生命总是在自己的啼哭中开始,于别人的泪水里抵达终点。医学上认为,眼泪有清洁眼球的作用,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反映,从胎儿时开始,就有了基础泪。于是,泪水就给生命打上了烙印,直到生命结束后,或许还有泪水在记忆你已经飘逝的灵魂。
19、不要停止努力,不要惧怕风风雨雨。不经历风雨,那得见彩虹!好的生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好的生活就真的结束了。
20、失败也有失败的价值啊,因为它是阶梯,不然我们又怎能爬到生命的高度。如何爬起,我的重心在何处?毕竟血肉的身体,怎堪承受暴风雨的负荷,学会爱惜自己,给自己减压,不先清空心灵的垃圾,又怎能装满闪闪发光的珍珠钻石。
这是一句网络语言,比较常见于网络上的一些个性签名,网络短音乐、网上小视频制作、以及一些散文摘抄等。句子带一些古风的味道,对于一些古风爱好者颇受欢迎。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广大网友就可以接受。网络语言的出现、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
(来源:文章屋网 )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1.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做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做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的意识造成遮蔽”,“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有害的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请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事实上笔者的这一步已经让所有的学生都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后,个个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笔者还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与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
2.推荐书目,使课外阅读教学循序渐进。
当今社会,文如海,书如山。一个人“在势固不能尽读,在理也不必尽读”。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更应审慎地选择读物。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说:“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教师应坚持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对于经典性的作品,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最基本的篇目,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保证。划定的这些作品,要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可以用“注释引导”的方式扫除学生读文过程中的障碍,帮助学生阅读,而不应该“改编删译”后让学生阅读。因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不仅是吸取精华的过程,也是鉴别、欣赏的过程。对于前沿性的作品,教师要精挑细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方向。
具体而言,向七年级的学生可推荐以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为主的读物:对八年级的学生推荐以青年修养、理想情操、名人传记、科普读物为主的读物;向九年级的学生可推荐以中外名著为主的读物。如本学年,笔者向七年级的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目:《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选》、《西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教育》、《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上下五千年》、《读者文摘》、《故事大王》;向八年级的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唐诗选》、《宋词选》、《余光中诗选》、《走近袁隆平》,《鲁迅作品精选》、《少年天子》、《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射雕英雄传》、《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名人传》;向九年级的学生推荐以下书目:《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3.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不同文体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角度,如读报刊旨在获取国内外最新信息或学术动态,读史传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读应用文旨在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读诗歌在于品味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激起情思的共鸣,使精神得以愉悦,人格得以升华。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蕴含的思想、智慧、高尚纯净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重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片段、诗歌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又如,让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事迹,并整理成文章。像这样在阅读中练笔,用练笔促进阅读,不但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
每学期伊始,我并不急于讲授新知,而是立足于长远,向学生展示自己和过去学生的“语言积累本”,望着一本本精美而又充满个性的积累本,学生们个个神采飞扬,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都想拥有一本自己的积累本。此时,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语言积累本”已经是水到渠成,良好的积累意识和习惯便在学生的心中开始扎根。开学第一天,我们的阅读之旅便启程了。我给每位学生发放假期准备的一些读物。如一年级新生,我为他们准备的是学生熟悉的儿歌、古诗、汉语拼音情境歌:《国旗》《拍手歌》《上学校》《静夜思》等,我带领学生一边学习课本知识,一边学习自编的小册子。学会的生字积累在“语言积累本”上,不会写的字,也可以请家长帮忙书写。对于识字较困难的学生,我采用歌诀渗透,帮助他们记忆。如“黄”字:“共字分开手,由字坐当中。”如“夜”字的歌诀:“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歌诀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对歌诀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学起来轻松有趣。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一年级结束时,学生平均识字2000个左右,相当于三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初次品尝到了阅读识字的快乐,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二、 指明途径,拓宽积累渠道
1. 在扩展阅读中积累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在扩展阅读中积累语言,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可以以教材为点,以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一书;学了《海底世界》一课,可以推荐《海洋》一书;学习了《蟋蟀的住宅》,激发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渔夫的故事》一文,激发学生阅读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等。教师既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可以订阅少儿刊报,如《儿童文学》《儿童时代》等;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可以与家长沟通,鼓励购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及各类故事书等。再次是开展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开展“名著交流会”“手抄报竞赛”“班级赛诗会”等活动。既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又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在影视节目中积累语言。如今的影视节目少儿节目中有许多语言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如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中的“大风车”、动画片中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我不反对学生观看动画片,但要求学生在观赏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词汇和有趣的语言。新闻联播的语言规范,简明、得体;电视散文图文并茂,意境优美;走进科学奥妙无穷,令人回味。收看这些节目时碰到新词妙句,学生随时摘记。
3. 在观察生活中积累语言。
学习语言只有同绚丽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语言才会富有鲜活的灵性。平时,我就经常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手机短信、春节对联、颁奖词、歇后语及精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和一些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随时记录在生活笔记本上。同时,让学生去观赏日落余辉、小桥流水,去捕捉农村、城市那欣欣向荣的镜头,拓宽学生视野。当学生耳闻目睹到与自已生活相关的文字时,便会把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重组,活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 渗透方法,落实积累效果
1. 诵读法。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这一方法有助于培养记忆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尽量多背,并把小学应背诵的80首古诗落在实处。此外,我还根据现有教材,增加了一些诗文或优美片段,定时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熟读背诵。结合我校开展的古诗词考级活动,每学期我要求学生必背古诗词60首,记忆力好的学生能背一百多首。不论是课本,还是课外书,我都要求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填空,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这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2. 摘记法。摘抄,是伴随阅读的重要积累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及时丰富语言词库,为表达和写作做好充实的资源储备。我引导学生平时一有空就拿出摘记本看一看,读一读,利用早读时间推荐摘记认真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摘记内容。对于班中摘记特别认真、兴趣特别浓厚的同学,我还指导他们把摘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查看。每学期每个学生最少都会有两本厚厚的积累本。通过摘记,学生们形成了自主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在作文或者平时的交际中都能很自然地运用摘记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四、 鼓励运用,提高积累实效
关键词:“语文味” ;丰富多彩的活动;诗意美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30-1
按理说,学生在各门功课中最不应该感到乏味的应该就是语文了,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学生感到最无聊乏味的就是语文课。他们在语文课堂上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讲到哪里就把课本翻到哪里,就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神游”一会,管你老师唾沫横飞,天花乱坠。究其原因,还是语文课堂失去了本应该具有的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感悟不到语文的魅力。对此,笔者针对这种现状,深入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增添“语文味”
许多经验教训证明: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一种严谨细致的态度,才能有所成就。在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体现还是要求语文老师特具严谨细致的态度,让语文课在浓浓的语文学科特殊味道中浸润、发酵,散发芬芳。
严谨细致的态度应该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特别的氛围。在课堂导语设计中,我们应该精益求精,力求科学严谨。例如我们在学习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时先展示黄鹂插图以及其文字说明,让学生能够细致认识黄鹂,然后再切入古诗词中黄鹂的形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兴致盎然又学到了科学知识。在课堂提问环节,我们更加不能够不经过设计就匆忙上阵,让学生不明就里,不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同样是问题,我们可以有许多种不一样的问法,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问法呢?当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后提炼出来的最精当最切中要害的一种问法。让学生易思考好回答,才是问题的关键。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无论是人格上,学习方法上,对我们学生都要十分重视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去培养他们,还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非常重要,语文老师率先垂范,让学生在老师严谨细致的态度感召下形成自己的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我相信,在我们老师严谨细致的态度引导下,“语文味”必将回归语文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享受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
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增添“语文味”
我们知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而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我们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表达时就更应该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睿智的话,以增添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师就应该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思想,促使他们去想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是最令人深省、最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学会写作,从中获得知识。
我们在学习《听听那冷雨》的时候,读到这样一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我们应该特别动情特别有味道地吟诵,才能够让学生体味一种空蒙而迷幻朦胧的意境。这样,我们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增添了“语文味”,“语文味”必将紧紧笼罩在语文老师周围,散发浓浓的香味。
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增添“语文味”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是增添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关键所在。语文课的活动可以是诵读,可以合作交流,可以辩论,还可以比赛拿积分,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常态的某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去求知、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种自发而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是不是有讲究?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常见的分角色、改编成话剧等等形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笔者在实践中使用了循环比拼赛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兴味盎然,教学效果显著。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地规划,科学地安排,彻底地落实,不仅坚定了老师的信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基础知识笔记化、阅读理解模式化、作文训练序列化三个方面,对中考语文模式化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考 语文 模式化教学
年年岁岁学生相似,岁岁年年经验不同,一批批的学生展翅高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教学思考。关于语文中考,经验方法也是五彩纷呈。最基本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立足教材,立足中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初三语文的学习、复习紧跟最新形势。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把各种适合学生的经验方法落到实处,切实地将落实进行到底。
反思以往初三语文所取得点滴成绩,大概可以归纳为“三化”。
一、基础知识笔记化
大家都知道,基础知识的备考有两点很关键——积累和留心,就是自己在平时留心易混易错的词语读音及字形,并且把那些易错易混的词语读音及字形积累下来。但是,大部分同学在急躁情绪的影响下,往往觉得很难下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就去帮助学生开了个好头。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将易混易错的字词即易考的成语(连同解释)按照首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整理好后,印发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了活页积累本,学生以我们整理的作为开头,再把平时自己留心到的易错易混字词及成语随时的填充进每类的活页中,积少成多,井然有序。这既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又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整理了一些如“成语误用例析”等的资料印发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要求学生反复翻阅,加强记忆。
关于语病题,我们先做了一个前期工作,对语法的系统讲解,然后结合例子详细讲解病句的六大类型,并让学生把握病句诊断的方法,做题时,主要从结构入手,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而不要单纯凭借语感来做题,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同时,我们也整理印发了一些带有例句分析的资料,以便学生随时查阅。标点符号题虽然有淡化的趋势,但我们依然为学生做了准备,以不变来应万变。语病和标点的相关原则,也一并整理在了积累本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复习最后阶段,不至于因为不知道再看些什么而慌了手脚。
二、阅读理解模式化
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较高的分值在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这一部分中,学生最易按照自己的个性理解去解读文章,从而丢分。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要有一些“求同思维”,只有顺着出题者的模式去思维,才能越来越靠近出题者的思维方式,才有利于我们的中考。因此,我们带领学生进行了阅读理解模式化训练。具体为: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们复习的第一个重点。复习过程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重点字词、虚词、背诵采用练习方式,以旧通新,归纳串联,牢固记忆。
文言实词的复习,我们注重根据语境推断,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会推断词义、语境分析、结构分析、进行猜读、形训等技巧,评讲时,不仅要讲“是什么意思”,更要给学生示范“怎样推断实词词义”。关于文言文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做到逐字逐句落在实处,特别是那些关键词语要仔细斟酌才能落笔。训练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九字法,即“留、补、删、换、调、选、译、固、意译”的方法,明确知道哪些词可以照抄,哪些词必须准确的翻译,哪些内容需要补充上,甚至哪些词就是得分点。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认为,除去考生本身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外,要加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具体做法是:
(1)讲清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
(2)讲清各种手法,构建常见手法的知识体系。比如,人称表达,第一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拟人化,互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3)指导技巧,总结答题模式。例如,分析人物形象的回答模式:修饰语(人物的处境、品格、精神)+中心语(人物身份);表达技巧的回答模式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效果。
(4)分析题干内涵,明确大体方向,题干明确了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同时也隐含了答题信息,给我们一定的解题指向。
(5)紧扣文本,组织答案,扣题意(审题)、重提取(题干对应的字句)、分表里(切分文本)、重条理(分条作答)。
三、作文训练序列化
中考作文在中考中占极大的比重,是所有功课中的所有题目力战份最多的一道题,可见,作文不能听天由命,最后复习不可忽视。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我们进行阅读课练习,也指导学生进行了美文摘抄,即使在初三如此紧张的氛围中,我们依然也在坚持落实着美文的阅读摘抄,这就为我们作文复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在具体复习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文体的规范性,训练学生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还注重作文的审题立意,避免立意的严重失误;而且我们还进行了作文的序列化训练,即在某段时间内集中讲解训练作文的某个部分,为作文拟定一个好题目,为你的文章开一个好头,为你的作文接一个好尾,等等,集中训练,集中讲解。
一、“我”本无罪――阅读的意义
几乎每一个老师都知道,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性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此,我想就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最关心的高考来谈谈阅读的“实用”意义。
1.课外阅读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而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
而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思考、想象、判断、推理,既要理解词义、领悟语句的含义,又要细致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真地思索作者的观点立场,还要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大脑里已有的知识或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阅读中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阅读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干国祥老师认为“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要讲生活的贫乏,没有谁比史铁生、张海迪更贫乏。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16]阅读是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的不足。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活水”自然涌出,久而久之“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他人的字词句篇、思想感情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像史湘云一样锦心绣口。
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教育家于漪认为:“朗读多了,优秀作品的语言、自己的口头语言,会相互沟通、融会渗透,时间久了,会在自己的写作在反映出来。”[ 于漪.苦战能过关[N].光明日报,1978,11(7)]他还认为,多读好文章,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这对文章的立意大有教益。而张鸿苓说:“阅读对写作来说,是吸收、积累和借鉴,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转化为写作能力。”[ 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4]
学生长期、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各种文体、不同立意的作品,自然会接触到许多种谋篇布局的方法,遣词造句、修辞方法,这使他们写作时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模式,然后通过自身的尝试和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事”出有因――存在的问题
既然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校领导、家长还要对它下达“禁令”呢?因为当前的课外阅读的确存在一些不好的问题。
1.读什么?
2007年5月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份针对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最受学生喜欢的书依次是科技科幻类读物、漫画、卡通读物。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看的无非是些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写当代影视歌星、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幽默、卡通画册……几乎不见严肃读物的身影,带有浓厚的消遣休闲娱乐成分。汉代史学家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长期阅读这些低层次的书会玷污学生的精神、残害他们的灵魂。
即使阅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有不少学生会选择看简缩版、影视版或连环画,极少有学生会抱着大部头的原著仔细研读。这种重图轻文的阅读倾向,会影响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
2.怎么读?
苏轼曾在书中写到:“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也认为读书要“有疑”,但据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吃零食、看电视,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持放弃的态度,直接跳过去,不知道也不愿意、更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难题,很少有学生会做些必要的摘抄或圈点。
注重情节、走马观花的阅读无法使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去品味作者的语言、分析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囫囵吞枣的读,也很难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问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益、获得了哪些知识,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脑子里模糊一片。要他们复述看过的书中的一个情节或分析一个人物,他们便支支吾吾、茫然无知,更不要说作文时能用上其中的一些优美语句、精巧构思或经典事例。
三、双管齐下――应对的策略
1.学校、家长――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的实效,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二法门。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便有了足够的热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学校应利用学生大会、家长会的机会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室、走廊、楼梯转角、宣传栏等场所张贴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图书馆应多购置适于学生阅读的书籍;在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安排学生朗诵名篇名段、排演经典的话剧。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励他们更好地热爱书籍,让他们愉快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尽情体味阅读的乐趣。
而家长们,不管学历如何、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应在“开卷有益”的大前提下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平时,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关掉电视、捧起书本,即使是看看报纸也会给孩子一种阅读的暗示;饭桌上的话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也可以谈谈各自读书的心得体会,逐渐在家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阅读氛围。
2.语文老师――合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我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其中需包括三段优美词句、一个典型事例、一点赏析感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别小看了这摘抄的功夫,它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而需要思维的参与。为何只抄这一段而不抄那一段,说明学生已对他读过的文本进行了信息的筛选,他摘抄的是他认为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慢慢就具备了辨别文章、文字好坏的能力。而写读书心得体会则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看内容,将看过的材料、道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拨出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并让出了三尺讲台,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后的阅读情况。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朗读一段认为有价值推荐给同学看的文字,并作简要的评析,其他同学可自主发言,最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作适当的评析。具体的选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是国内外重大新闻、校内外的热点话题、名家散文……为了能引起同学对其所读内容的关注和共鸣,很多学生都订阅了不少有益的读物,如:《语文报》《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读书》《杂文报》《扬子晚报》等,他们留心生活、润色词句、做着精心的准备。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飞扬的灵性常常令我惊叹不已!此项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激发了竞争意识,学生的积淀在不知不觉中丰厚起来。
也许我太过于功利,但我想:只有正视“惨淡”的现实并对症下药,才能切切实实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些不相悖逆的东西,为教学的有效性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思勇.读应该是为了写[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
[2]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2版.
[4]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
关键词:课外阅读 探索实践 提高
中图分类号:C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但是,仅凭语文教材和《语文补充与阅读》,难以达到这一目的。这时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四十万字,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这就给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所以,教师应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多种渠道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有诸多好处:能够深化课内已学知识,提高阅读水平;能够帮助拓展学生知识,陶冶性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茁壮成长;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人生打好基础。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创造阅读气氛,掀起学生阅读的热潮。
要想让学生进行卓有成效地阅读,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吗,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创造阅读氛围。针对阅读氛围的创造,首先,教师要率先垂范,给学生作出榜样。作为语文老师,要带头阅读,在行为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营造乐于阅读的气氛。事实证明,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很容易教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除了以身作则,还要给学生推荐好书。现在的这届学生我已带了近五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精心地指导他们读书,低、中年级让他们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古诗和民间故事,进入高年级,则向他们介绍《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等名著。具体来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第一,每天让学生抄写一句格言,每周背一首古诗或一段名篇,每月读一本好书。第二,鼓励学生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放在班级图书角与同学分享,同时指导学生多去学校的图书馆、街道的书店,让学生感受书香气息。第三,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这学期,我们班学生订阅了《小海燕》《学生文摘》《七彩语文》《七彩作文》等十余种报刊读物,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另外,在切实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基础上,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利用每天午间1:30到1:50的20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诵读经典诗篇、散文、小说、故事。这样多管齐下,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掌握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读书氛围有了,兴趣也浓厚了,也有合适的书读了,但是学生却不知如何高效去读。仅是浮光掠影地读,学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积累,可以说阅读的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有效,还需要一定的读书技巧。这更是阅读获得成效的保障。阅读方法有很多,我认为较好的阅读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略读法。现在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文章都仔细阅读,因为时间不够而且也没有必要。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或内容不重要但学生又必须知其大略的,可采用这种方式。
2、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容人细细品读但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揣摩其精巧的构思,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知识信息,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如五年级的《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文章就值得学生仔细去品读。这类文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3、摘录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优美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文章抄录下来,以便将来使用。
4、批注法。就是当学生读书时,让他们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使用不同的符号圈、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5、让学生记下读书感悟。它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写主要内容、列出文章的提纲、制作读书卡片、写读书体会等。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尤其提倡写读后感。因为读后感属于创造性读书,它使学生的阅读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也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得到锻炼,加强了学生的阅读深度,提高学生的品读技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设立展示平台,促使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得到显现。
俗话说得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阅读,也只有不断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荡起一层层新的涟漪,让学生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借助丰富的教学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激活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新的动力,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乐。如美文诵读比赛、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对名言名篇的感悟、诗文朗读会、习作比赛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读书乐于读书的情趣,促进了读、议、写的结合和运用。在开学初学校举行的手抄报评比中,我班有十多人榜上有名;在上周学校开展的“美文诵读大赛”上,我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高,获奖人数最多,一举夺得中高年级组第一名。成绩的取得,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也使学生产生了新的读书动力。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才能让学生兴致盎然?如何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充满魅力?我觉得不妨这么做:
一、让开头更有吸引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经常在让我一节课的分成两部分,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与这节课无关但与语文课紧密相关的事情:如口头作文,讲小故事,这方面能力稍微欠缺的同学可以朗诵搜集到的诗歌,甚至唱首歌或者鞠个躬也没关系,这样一来,让每次的语文课都充满新奇,学生都会猜今天的语文课将有什么奇迹发生。为了能在课堂上有良好表现的表现,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开始做生活的有心人,有的开始积极看报纸,有的开始对文学性杂志感兴趣,纷纷找来《少年文艺》、《青年文摘》及优秀的散文、诗歌等,大家摘抄妙文佳句等,在课前就会投入较多的时间,初步形成学习语文的浓郁氛围。
第二部分是开始我的新课:在导入新课时,一般要下点功夫在导入词上,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例如在讲到《隆中对》的时候,我从新版《三国演义》开讲,问学生新版吕布和诸葛亮谁比较帅,这个问题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然后继续引导他们:“诸葛亮不仅是个美男子,更是个大才子。”再次得到大家的认同。然后让学生讲讲能够体现他才能的地方,最后抓住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这一点来导出《隆中对》。
又如上《论语十则》时:“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等,那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来了。以这样的形式作为上课的开头,一下子把我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在笑声中,在思索中,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参演课本剧
做明星演员是很多花季年龄的初中生的梦想,那就不妨给他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当然表演的内容是课本剧,这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找适合表演的课文,让学生推选或自选角色,为了让最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分成小组,以比赛的形式组织。通过表演,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如《皇帝的新装》、《孔乙已》等都可以采用此法,愚蠢的皇帝、大臣、孔乙己等人物就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
三、让阅读名著成为习惯
阅读名著,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现在关于名著阅读,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考试的需要,假如语文老师能培养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那是功德无量的好事。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让他们领略到名著的魅力,那么我们就应当先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他们阅读的名著。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有限,不可能十分透彻把握、领会作品,我们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让他们看一些名著的选段,像《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优秀节目,看了节目后再看原著,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后他们一听见有好电视,就想去找原文看,阅读的兴趣就这样慢慢的被培养起来。让他们在愿意的领域内接受文化熏陶,之后再慢慢渗透文化精髓,并且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四、让板书之美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室总是难有新花样,但那块黑板却是最具缤纷之美,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黑板,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板书,这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大大提高对语文课的兴趣一个秘诀。我在板书上总结了这么几点:尽可能的使用直观的板书,例如用图画表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的更透彻,如一些说明文。也有些文章,为了使学生明白,可以画简笔画,讲古代的“阴”“阳”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画一座高山,山下有条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了。有时,我也故意在板书上写错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诫。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钻进去研究板书,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
五、提供想象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驰骋。
课要上得有趣,提供想象舞台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比如说有这么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就非常有意境,那么我们就应认真品味,我让学生把眼睛闭上,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把画面放映出来,然后用文字表达。最后得出的答案不仅富有色彩,还富有动感,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分外透彻,其实不仅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像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润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红润的脸膛;中年润土那暗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豆腐西施”不穿裙子的细脚伶仃的腿。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组织小竞赛,让他们体验竞争的快乐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上到文言文的时候我就会组织学生比一比谁的掌握效果最快,可以全班比,男女生比,也可以小组比。特别是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三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炎热,全身心的投入竞赛之中。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交流情感——走一起走过的路
作文 教学方法 训练 序列
作文教学历来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中职艺术专业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度更大。近四年来我在中职音乐、美术专业班实施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了以训练为主的作文教学方法,即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精讲规律,优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作文教学改革达到的目的
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因此作文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一直是我多年来实践的方向。
(一)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重复性等诸缺点,我看到,作文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一次作文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不清晰,盲目性干扰了科学性;作文的教学计划不系统,每次作文课随意找个文题应付,随意性影响了教学的计划性;而因为盲目与随意,容易在作文中重复教学内容,重复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针对此,我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二)作文教学改革要序列化,序列化可以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
作文教学序列化,才会建立起由易到难的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可能使教师有效地分阶段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学习目标,真正掌握作文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改革重在教规律
学生只有掌握了作文的规律,才能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所以教规律就是教根本,是引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
二、作文训练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根据作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我采用排序列、讲规律、巧训练的作文训练教学法,有计划、有系统地讲授作文规律,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通过科学有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排出序列,就是按文体总体安排,文体内分阶段
首先,把作文教学按文体总安排,不仅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喜欢的诗歌、散文、谜语、对联和一些应用文也纳入作文教学的总体计划中,并且按照文体安排序列,讲授训练完一种文体,再在此基础上讲授训练另一种文体,前一种文体是后一种文体的基础,后一种文体是前一种文体的延伸。
在各种文体之内,再分阶段讲授训练,这实际上是大序列中的小序列,在每种文体的写作教学中,又按其文体写作时的思路分成若干个要求,这些要求要以低、小、近为标准。要求设置的低,学生才能容易完成;每个要求要跨度小,让学生循序渐进,敢于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要求达到的目标近,这样才可以迅速、明显地取得成效。这一个个低、小、近连起来就是高、大、远。
(二)精讲规律,就是学习每种文体时的规则和技能
文无定法,但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精讲规律,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这些规律有别于写作教程中的规则,因为那些规则太抽象、太概括,中职艺术专业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广泛学习,吸取他人的作文教学成果,设计出适合音乐、美术类中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易理解、易学习、易运用的作文规律,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能力。
例如,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个判断,讲述一个道理,议论文的题目应该是论题或论点,所以,论点可以从题目中找到,或者找到提示。而讲论证的方法时,重点讲解例证、引证和喻证法,以学习过的课文为例讲解,学生接受得快,理解得深,运用时还有范本仿效,使议论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三)优化训练,就是精讲善练,追求实效
1.精讲善练,上下结合
在精讲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置课内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并且要求教师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亲自“下水”,课上进行口头片段示范,然后请学生分析评议,再让学生仿作,先说后写,限定时间完成片段训练或提纲写作,教师在巡行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练习完成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当堂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对普遍性的问题课堂上集中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课下单独解决,简单的以评语的形式,复杂的当面指导。这样,教师台上讲授和“下水”示范相结合,教师和学生评议相结合,课上集中指导和课下分别批改相结合。
2.课内完成,课后巩固
前面已经介绍了课堂上如何精讲善练,课时所限,课堂上只能进行提纲和片段的训练,这些内容要求必须课内完成,而完整的作文写作要安排在课外完成,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的讲授,以课堂上的提纲写作和片段训练为基础进行丰富或扩展,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避免了学生课外写作的随意性或抄袭现象。
3自改互改,改在写前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让学生自改互改,一个是提倡写前改,因为在课堂讲授和训练环节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调整自己的写作提纲,加强写前改,减少写后改。
(四)提高兴趣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为了吸引学生,为了给训练课做辅导,我在作文教学中也穿插其他课型。例如,讲授诗歌时,设计原创诗歌朗诵比赛课,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还设计了录音歌曲欣赏课,口头作文课,名篇佳句摘抄课等等。这些课型既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看似与作文无关的课,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这种意外之喜,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表评论,鼓舞信心
结合美术、音乐学生的专业特点,我经常以不同形式来发表学生的作文。比如,节庆墙报,把学生作文配以插图悬挂在校园内;让学生编排文摘小报,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片段、格言、警句摘抄下来,设计成A3纸版面的手抄报,要求有刊名,有插图,有版面设计,定期在教室墙上展出,相互观摩,交流,并进行评奖;我还让音乐班的同学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改歌词,把诗歌写作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演唱。这样的作文学习,结合了他们的专业优势,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展现了他们的强项,这样学生就不再视作文为畏途了。
3.读写结合,扩大视野
作文教学不是独立的,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讲演绎、归纳、类比时,就讲如何利用它们在议论文中进行论证,分析课文时,就探索布局谋扁的结构规律,并归纳成结构图等。总之,学生为用而学,教师为用而教,课课有得,得得有用。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我不仅仅发动和鼓励大家借阅书刊,而且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还给他们讲一些诗词和名人名作等,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
总之,排成序列,精讲规律,优化训练,提高兴趣,从形式到内容,从中心到铺助地全面实施作文训练教学法,是对中职音乐、美术专业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尝试。这是我在中职语文写作课上教学法初探。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作为一名教师,探究教学教法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发挥教书育人的本质。培养身心和谐的人,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愿这缕缕阳光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一、从本来意义上讲,合理使用制度最初即是为了促进新作品的创作,基于对原作品的引用需要而设定的。在早期的著作权司法实践中,英国法官已认识到未经允许使用他人作品的合理性,即允许后来作者以创作新作品为目的,以诚实使用为原则,可以不经允许、不付报酬而使用前任作者的作品。英国的合理使用制度发端于“合理节略”(fair abrigement)即“适当引用”规则。1740年,在Gyles诉Wilcox 一案中,被告在自己的作品中摘用了原告275页著作中的35页。法官认为, 未经允许而节略使用他人作品的权利,不是一种法定权利,但由此创造新作品,可以给予安娜法令的保护。关于节略使用的合理性,法官提出:(1)真实而合理的节略、摘用有著作权的作品,将不承担侵权责任;(2)允许此类节略、使用在于其具有创新、学习和评论的意义。但该判例未能阐明“合理节略”的理由,亦未对摘用的“真实性、合理性”的标准作出说明。〔2〕1803年的Cory诉Kearsley一案所表述的判决理由, 是关于作品利用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原告系《道路指南》一书的作者,指控被告侵权,其理由是:被告作品中某些地名及其距离同于原告之作;原告的数处错误亦出现在被告作品之中。法官认为:道路距离如系准确,两部作品必须相同。原告作品印刷错漏之处,被告作出自己的观察后已有多处纠正,因此不能视为侵权。在该案判例中,法官第一次使用“合理的使用”(Used fairly )的用语以取代“合理节略”的说法,并指出“合理节略”表述的只是对作品摘用、缩写的基本含义,而“合理的使用”意味着对他人作品提供的材料有着完全的崭新的创造,由此而产生对公众有益的新作品。〔3 〕后世“合理使用”的说法即导源于此。从1807年到1872年的诸多案例中,英国法官关于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逐渐成熟,他们开始采用“fair dealing”的概念以表明引用他人有著作权作品而进行新的创作的合理性,反对简单的复制,从而完全脱离了“合理节略”的原意;他们严格地将“合理的引用”(fair quotation)与以往的“合理节略”区别开来,指出这种引用在新作品中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因此可以作为侵权的抗辩理由;他们注意到合理使用必须以尊重作者权益为前提,即引用他人作品而创制的新作不得挤占原作的市场(1807年Worth诉Wilkes案), 引用他们的作品必须有数量的限制和价值的考虑(1836年Bramwell诉Halcomb案)。〔4〕至十九世纪时,英国法院已普遍采用合理使用原则,以此作为侵犯著作权的例外。1911年法令始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该法第2条1项1款规定:“用于个人研究、探讨、批评、评论、 报纸登载等目的时,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著作权侵犯。并以此为区别著作权侵犯的相应规定”。以后的1956年著作权法和1988年的著作权法都继承了这一规定。〔5〕一般认为,1841年美国法官Joseph Story在Folsom诉Marshg一案中的判决,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使用著作权作品基本规则的系统表述。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判例。原告将其拥有的美国总统华盛顿的公私信函整理编辑成书,并附有注释、说明和传记,全书约7000页。而被告撰写了长达353页的华盛顿传记作品,其中摘用了原告书中4.5%的内容。Joseph story法官认为,大量引用原作或是原作精华部分,必须是基于评论的目的。被告虽只摘用原书的少量篇幅,但这是该书最有趣、最有价值的部分。被告的作品不是智力创作,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轻松的摘抄。法官将英国判例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该案并作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说明,这即是著名的合理使用三要素, 即:(1)使用作品的性质和目的。即使用他人作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文化进步并有益于社会公众,其新作品必须付出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而不是简单的摘抄;(2)引用作品的数量和价值。 大量的引用原作或原作的精华部分,不能视为适当;(3)引用对原作市场销售、 存在价值的影响程度。由于新作与原作往往是同一题材的创作,新作的出现有可能影响原作的销售市场,或减少其收益,甚至有可能取代原作。因此必须考虑使用的经济后果。〔6 〕这一判断规则不仅适用于作品的“适当引用”,而且通行于合理使用的其他情形。在Joseph Story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法院进一步深化了来自英国判例中“适当引用”的这一普通法规则。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而不加注说明、评价,只是简单的复制,不能视为合理使用(Campbell诉Scott,1842年);第二,使用他人的作品不得出于有损于原作价值或销售市场的营利动机和目的。合理使用意味着利用他人已有的材料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再创作,这种创作对特定对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意义(Scott诉Stanfore,1867年);第三,合理使用限于对他人作品材料的使用,而不能使用他人创作中的构思、风格和结构,否则该作品将被视为缺乏独创性(Lawrence诉Dana,1869年);〔7〕此外, 美国法官在判例中还划分了合理使用对象的适用领域与排除领域,即在纪实作品和科学作品中所表述思想、概念不受著作权保护,但其表达方式不能以“合理”为由而任意使用(Simms诉Stanton,1896年):“对于没有原创性编排的信息资料,不得对抗其他人对该类作品的合理使用(Leon电话公司诉太平洋电话电报公司,1937年)。〔8〕美国法官关于”适当引用“的思想,对著作权立法产生重要影响。
现今,著作权国际公约及各国著作权法都规定有“适当引用”,以此作为合理使用的基本类型。《伯尔尼公约》第10条第1 款规定:本公约准许以公众已经合法获得的作品中摘录原文,只要摘录行为符合公平惯例,摘录范围未超过摘录目的所允许的程度;所谓摘录,包括以报刊提要形式从报刊杂志上进行摘录。日本著作权法第32条将引用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学习研究中的引用,即为了报道、评论、研究上的目的,允许对已发表的作品引用,但引用必须符合公正的惯例;二是公共宣传中的引用,即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机关为让公众知晓为目的而以自己的名义编写并发表的宣传资料、调查统计资料以及报告书等作品,除声明表示禁止的外,允许报纸、刊物作为解说材料引用。德国著作权法第51条含有关于引用的三项条款:第一,为说明内容而在独立的科学著作中采用已出版的单独的著作;第二,在独立的语言著作中引用已发表的著作的片断;第三,在独立的音乐著作中引用已出版的音乐著作的片断。法国著作权法第41条第3款的有关规定则比较简单, 所谓引用即是在评论、论述、教学、科学和情报作品中进行分析和简短引用,或在报刊评摘中使用作品。意大利著作权法第70条也作了类似规定。综观适当引用的立法例,我们不难看出:法律一般对被引用作品并无太多的限制,其适用范围大抵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但也有的国家扩大到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录像制品等。
二、引用作为著作权作品利用的一种方式,从法律性质上说来,是一种权利的利用。换言之,作为法律范畴的“适当引用”,其支配对象是权利而不是作品。美国学者认为,合理使用规则最初并不适用于个人使用的情形,它仅允许后任作者对一部作品的著作权进行合理的使用,即意味着他在行使著作权人通过另一种方式所持有的某种权利。〔9 〕日本学者则将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概称为“权利的公平使用”,并将英美法上创制的这一概念引伸到其他私法领域。〔10〕我国教科书一般将“适当引用”表述为“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从语义上来看,“适当引用”的对象似乎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与著作权本身无涉。笔者认为,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出现,知识性的创作活动就已客观存在,但在商品交换极不发达、传播手段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尚未产生对与作品创造和利用相联系的社会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因此,在没有著作权存在的情况下,对他人作品的使用并无法律上的界限可言,而只是自然状态下对作品的支配。著作权法意义上的“适当引用”,涉及作者“专有领域”中的作品,实质上是对其专有使用权利在一定条件下的无偿利用。在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制度中,著作权所有人移转的并非是自己的作品,而是自己的专有权利;受让人或被许可人只有取得这种权利,才能按照一定的方式或用途使用该种作品。与包括“适当引用”在内的合理使用制度不同,这种权利的利用是一种有偿使用。概言之,上述制度都涉及到著作权的动态利用,其共同利用的对象是作者的财产权利。
著作财产权具有丰富多彩的权能内容。“适当引用”究竟是对何种财产权的利用,对此著作权学者尚有不同看法。郑成思在解释《伯尔尼公约》关于权利限制的规定时,认为在有限的条件下,以“复制(包括摘录)、翻译与广播三种方式的使用,才可能构成”合理“使用。〔11〕沈仁干在评述引用的”适当性“标准时,提出”过量的引用,就不是合理使用中的引用,而是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12〕以上观点似将引用与复制权联系在一起,即是将引用看作是一种合理的复制。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其理由是:如果引用属于复制,那么在自己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片断并出版发行的情况下,原作品著作权人得享有禁止权。〔13〕至于引用属于何种权利的利用,观点持有人未作进一步说明。笔者认为,首先,引用是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一种限制。著作权法产生之初,其保护的作品拘泥于印刷作品,而财产权利也主要是复制权。英国法官所创造的合理使用规则,从”合理的节略“到”合理的引用“,无一不是基于创造新作品的需要而对复制权设定的限制。当时,后任作者以合理节略的名义,将他人的长篇作品摘录缩写为一部短篇作品,只要具有创新意义,法官即可给予司法保护。可见,引用属于复制权限制的范畴;其次,引用是一种特殊的”合理复制“行为。现代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引用,不仅包括引用印刷出版物的文字内容,而且包括引用广播节目的段落、电影作品的镜头。就作品内容的再现与作品表达形式的重复而言,引用与一般复制具有类似的特点。上述行为是否合理、适当,不在于引用与复制的类型划分,而在于合理复制与非法复制的性质界定。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复制行为都是对著作权的侵害,合理使用中的复制即是一种例外。因此,我们不宜将引用与复制绝对地对立起来;再次,引用是创作新作品的需要。引用本身不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为创作活动所必需。任何作品的创作无一不是来自对已有作品的借鉴和利用。引用他人的作品在于说明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评论、介绍的目的,他作与新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如说明作者姓名、标明作品出处),又构成新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人基于创新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这是引用与一般复制的根本区别所在。
引用与转载在著作权限制领域中,也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广义上的转载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合理使用的转载,即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或是在作者未作出反对声明的情况下,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二是法定许可使用中的转载。凡是作者向报纸、期刊投稿的,作品刊登后,除作者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报酬。无论属于限制复制权的哪一种转载,或这种转载是全文刊登还是部分摘录,使用人只是客观地再现原作品,在转载中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而引用的效果固然也是再现他人作品的内容,但使用人引用的目的却是为了创造新的作品。此外,转载行为在遇有著作权人反对声明时,该行为即发生阻却事由;而引用行为则不然,除未发表作品外一般不发生法律障碍,对于作者声明禁止转载的作品,仍可以因介绍、评论、说明的需要而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引用。
引用与剽窃也是难以区分的两种使用。合理使用中的引用,仅限于介绍、评论、报道之目的,引用的部分应为适度,且引用的作品来源明确,不能损害作者的其他合法利益。侵权使用中的剽窃,即是把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的行为,既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的行为,也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剽窃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在著作权纠纷中往往较难认定。在确认剽窃行为中,一般需掌握以下界限:作者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使新作品区别于原作品,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剽窃;对他人作品所表述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是不能完全照搬他人描述的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此外,著作权法保护的是独创作品,而不要求是首创作品,作品虽然类似但如果系作者完全独立创作的,不能认为是剽窃。关于引用与剽窃的具体区别,笔者将在下文阐述。
三、“适当引用”的认定,关键在于其“适当性”要求。一般说来,关于合理使用判断的四要素应适用于作品引用的情形:(1 )使用目的。按照美国学者的解释,使用目的是合理使用的第一要素,是界定合理使用规则的“灵魂”。〔14〕该要素要求使用他人作品的目的必须正当,即“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包括这种使用是具有商业性质或是为了非营利的教育目的”。就“适当引用”而言,使用目的正当的具体内容是:引用行为必须符合著作权法促进知识传播、鼓励创作的目标;引用者既是原有作品的使用者,也是未来作品的创造者;引用作品具有“创作性”的内在需要,即采用了与原作品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是区别于原作品的不同目的;(2)被使用作品的性质。对于这一构成要件, 人们理解甚少且极易混淆,“美国立法史和判例法涉及这一因素的内容不多,最高法院也无进一步的指示”。〔15〕但一般认为,对不同的作品应有不同的合理使用要求,对于未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要严于已发表作品;(3 )使用作品的程度。合理性判断的第三个标准是指“同整个有著作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关于被使用作品的数量,许多国家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原俄罗斯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规定,引用他人作品,一般作品引用量不超过1万个印刷符号,诗歌不超过40 行,如果是超过30个印刷页的大型科学或学术著作,则引用量可增至4 万个印刷符号。 在英国,作家协会与出版家协会在协议中规定, 一部散文作品一次引用不得超过400个单词,二次或多次引用不得超过800个单词。我国对各类作品的引用也曾作出具体限定。关于被使用作品的内容,各国著作权法尚未提供限制性的具体标准。笔者认为,作品的实质部分是整个作品的灵魂和精华所在。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作者独自性的构思安排、独创性的情节描述、独特性的人物塑造;在音乐作品中,表现为具有艺术个性的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的安排和设计;在科学作品中,则表现为作者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思想阐发和理论说明。(4 )对被使用作品的影响。美国法院宣称,“对有著作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是“合理使用中唯一最重要的因素”。〔17〕这一要素的设定目的在于维系使用者使用他人作品的利益(主要是非物质利益)与创作者控制作品使用的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之间的平衡。因此,考察对著作权作品的市场影响,关键在于有无损害的发生,用合理使用判断要素倡导者Story法官的话说, 应考虑这种使用是不是取代原作品的使用。〔18〕而美国著作权专家Sigmund Timberg 则将市场损害描述为使用者得到“实质性利益”或著作权人遭到不利的影响。〔19〕上述四条标准为我们判断引用的“适当性”提供了基本尺度。笔者认为,引用问题涉及到被引用作品与新创作品之间的关系,在相关两部作品关系中,运用四要素原理考察其“适当”与否,或许有助于我们分清引用与剽窃的具体界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作必须区别于原作,这即是说,引用他人的作品,必须忠实于原作。引用人不得断章取义,曲解原作。无论是何种引用,均应指明所使用作品之作者姓名以及所引用资料的出处。这即是向公众宣示,所引用的部分不是自己的创作而是他人的创作。在创作中,不标明作品来源的使用,将会导致两部作品混为一体,从而产生被引用作品即是新创作品的误认,有侵权使用之嫌;二是新作必须独立于原作。德国著作权法对引用后产生的作品,作出了质的规定性要求,即须为“独立”的科学著作、“独立”的语言著作、“独立”的音乐著作,这一“独立性”要求明确界定了引用后新作品的地位,有可取之处。这就说明,引用他人的作品必须比例适当,两部作品在内容上要有实质性区别。如果整段地摘引他人的作品,或是将他人的多部作品加以拼凑,倘若删去所引用部分,自己的本质性创作不复存在或难以独立存在时,这种引用就不能视为合理;三是原作的引用必须适宜于新作。被引用的作品与引用后的新作品应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即引用作品的目的正当,是为了介绍、说明与评论的需要。德国慕尼黑外国版权研究所专家Oekonomidis认为, 引用的目的不可能只是对原作品的传播,而是对被引用资料的使用,即用以阐明自己或别人的观点。〔20〕在实践中,超出上述目的的使用,两部作品即可能构成不适宜性。
注释:
〔1〕(日)古泽博:《关于利用他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载日本《独协法学》1977年10月22日。
〔2〕〔3〕〔4〕William F.patry:《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P6、10、13、15、17,1986。
〔5〕William R.Cornish:《Internatlonal Copyright Law :United Kingdom》,P52,1989。
〔6〕John S.Lawrence:《Copyright Law,Fair Use And Academy》,P10,1980。
〔7〕William F.Patry:《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P28,P33,P35,1986。
〔8〕William F.Patry:《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P40、P47,1986。
〔9〕L.Kay Paterson.Stanley W.Lindberg :《 The Nature of Copyright:A Law of Users‘Right》,P68,1991。
〔10〕(日)胜本正晃:《权利的合理使用》, 载日本《独协法学》1977年10月22日。
〔11〕郑成思:《版权公约。版权保护与版权贸易》第119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引文中的重点号系笔者加注。
〔12〕沈仁干:《关于对著作权的限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讲析》,第202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引文中的重点号系笔者加注。
〔13〕陈传夫:《著作权概论》,第8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参见傅kūn@①成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台湾123 资讯有限公司1990年版。
〔15〕William F.Patry:《The 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P417,1986。
〔16〕Hany G.Henn:《Copyright Law》,P180,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