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建议及意见

科技创新建议及意见

时间:2023-05-29 17:4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建议及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创新建议及意见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 现状 建议 激励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加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建筑业在快速发展、成为该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使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并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不够高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安徽省建筑节能政策现状阐述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政府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希望能给与安徽建筑业发展相仿的省份以借鉴。

1.安徽建筑节能政策现状

安徽的建筑节能起步并不晚。早在1992年,合肥琥珀山庄就曾进行过5种墙体、6种屋面的节能试点,受到过国家建设部的肯定。安徽省建筑节能工作始终坚持“政策为导向,设计为龙头,标准为支撑,组织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建立专门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构建相应的技术平台,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撑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1.1建立安徽省地方法规和规章

2003年6月下发《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废除传统耗能墙体材料,积极推广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2005年9月印发了《安徽省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要点》,用于指导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做好建筑节能审查工作。2005年11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住宅建设项目和新建商场、宾馆、办公楼等建设项目,在方案审查、立项审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方面加强节能管理。2006年1月《进一步加强安徽省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管理若干意见》,加强安徽省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审查监督管理工作。

1.2推进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建设

2001年1月,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建设厅联合了《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了《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SF防水保温屋面构造》、《安徽省民用住宅太阳热水器一体化建筑设计、安装标准》等节能图集和标准。

1.3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

结合安徽省情,制定和实施了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如《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建科[2006]7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建设[2006]115号)、《安徽省关于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2007] 号)、《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

与此同时,各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工作办法和意见,如合肥市制订的建筑节能规章《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合政[2006]27号);铜陵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贯彻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政[2004]11号)、《铜陵市“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实施纲要》;蚌埠市建委制定的《关于推行应用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通知》(建政秘[2006]185号)等。

2.安徽建筑节能政策面临的问题

2.1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亟待创建

安徽省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单纯依靠用户、建设方自发的行为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除了认识不足、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和制约。一是缺乏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至今仍然缺乏鼓励企业节能、节材、节水、节电、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有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做了一些节能等方面的尝试,但都是企业自发的行为,仍缺乏国家相应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三是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予以配套,但各地落实建筑节能各项费用的情况并不太理想,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四是目前针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政策是以财政补贴为主,受财政预算额度影响较大,不够稳定,建筑节能税费优惠等稳定、长效的激励政策尚未建立。

2.2建筑节能长效机制未建立

从安徽各地建筑节能进展情况看,针对“十二五”期间更大规模、更长时期节能改造的财政政策、融资模式尚未确定。在法律层面,《节约能源法》已经修订并颁布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也开始实施,但是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要使这些法律制度真正得到落实,需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各地也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目前,这方面工作还处在刚刚启动阶段。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建筑节能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不足,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这影响了业主节能的积极性。

3.安徽省建筑节能政策建议

目前安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完整的激励措施,建立以经济激励措施为主,以加强行政管理和完善节能服务机制为辅的建筑节能激励措施体系。

3.1完善管理政策,加快推进建筑节能的立法研究

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法律法规具有全面性、操作性、前瞻性,使政府、企业、家庭、个人都能在法律框架内找到节能减排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建立起一套长效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安徽省在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尽快完善本地的节能减排地方法规体系,促进本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继续抓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完善建筑节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抓好《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部分)》、《安徽省民用住宅太阳热水器一体化建筑设计、安装标准》、《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施工及验收规程》、《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安徽省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及《安徽省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技术规程》等标准制定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建设工程节能监理工作导则》、《安徽省节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及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建筑节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强化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力度,实施建筑节能闭合管理。

3.3建立建筑节能激励政策框架

理顺节能管理及能源费用征收机制,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的机制,理顺各方关系、明确各方责任,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执行力度有待提高、使节能与各方利益直接挂钩来促进各方的节能积极性;加强限制性政策:对建筑物、能源系统(设备)的能效水平及节能管理(尤其是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提出强制性要求;加大鼓励性政策的力度:对高效的节能技术、产品(建筑)给予经济激励,抵消部分由于采取高效节能技术而带来的增量成本,并支持中介机构参与建筑节能的活动。

3.4研究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措施

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要给予适当的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对示范项目给予贴息优惠政策。根据《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研究制定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从财政投入、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建筑节能,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对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应享受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税收优惠和经济上给予贷款、贴息等倾斜政策。

3.5对开发商和建筑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有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贴息补助,即政府用财政收入或发行债券等收入支付企业用于节能研究与开发而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二是直接补贴,即政府以公共财政部门预算的形式直接向节能项目提供财政援助,如对研究与开发项目、示范项目和能源审计项目等的补贴。

3.6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推广项目应列入安徽各地方科研计划

增加财政拨款和信贷,增加资金投入强度,并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同时实行精神奖励与经济激励并行的节能激励政策。要研究制定对经认证合格的节能产品和材料减收产品增值税的相关政策,鼓励生产、采用节能产品和节能材料;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建筑节能器具的经济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通过节能改造、电费降低而产生的收益,实行按比例分成;改革有关建筑奖项的评审办法,把是否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作为重要评审内容。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安徽省建筑节能政策与导向研究”,编号10030503044。

参考文献:

[1]赵凤.科技创新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安徽省阜阳市绿色建筑发展调查[J].安徽科技,2010,(6):43-45.

[2]赵凤.绿色建筑发展与科技创新[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5):60-61.

[3]赵凤.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J].华东科技,2010,(1):40-42.

[4]何长全,李国昌,陈莉.节能建筑推广动力及激励机制分析[J].工程质量,2011,29(11):5-8.

[5]陈莉.节能减排政策与合肥科技创新环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44-48.

[6]陈莉.基于博弈论的建筑节能政策导向分析[J].商业时代,2011,(18):116-117

[7]俞越能,王琴琴.芜湖着力健全墙改政策配套体系[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2):18

[8]汪青松,陈莉,陈二祥等.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的推广――安徽省安庆市绿色建筑建设的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08,(5):115-119

第2篇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构建产销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开展稻谷品质测报。通过对采集样品检测分析,结合市场销售信息反馈,在市粮食局网站、荆州日报等媒体信息,推荐2017年适合全市种植的15个稻谷品种,得到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响应。二是发展订单购销经营,实现粮食产销衔接。各地粮食部门主动与农业部门配合,引导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合作,开展订单种植、订单收购,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据统计,2016年,福娃、洪湖浪、太禾、宏凯等20多家粮油企业与农户共签订稻谷订单合同200多万亩,每年帮助农民增收2亿多元。三是坚守政策收购底线,切实维护粮农利益。2016年,针对全市农业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国内粮食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回落的实际,该市坚守“种粮卖得出”底线,通过积极向上汇报,全面启动托市收购政策。全市各类主体共收购粮食54.3亿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5.5亿斤。由于启动托市和临储政策,促进市场粮价合理回升,帮助农民增加卖粮收入5.16亿元。

(二)支持新型营主体,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一是鼓励参与政策收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近年来,荆州市先后将福娃、洪湖粮、太禾、等18家龙头企业纳入中晚稻托市租仓收购范围,积极推荐太禾、宏凯、丹宇、永盛等龙头企业参与省级成品储备粮竞争性分配;择优选择7家规模大、品牌响、资信佳、效益好的粮油加工企业,承储县级储备粮5000多万斤。二是支持仓储物流建设,增强粮油收储能力。全市现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2700多个,粮食专业合作社248个,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龙头企业20多家,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全市50%以上。近年来,积极组织申报收纳中转库、烘干整理、粮食晒场等项目,获批49个,补贴项目资金2126万元。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市粮食局先后与农商银行荆州分行、交通银行荆州分行联合发出关于共同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意见,组织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破解粮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矛盾,引导信贷资金为粮油企业“输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四是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提升粮食市场竞争力。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先后与广东、广西、福建、重庆、四川、贵州等销区省市签订粮食产销协议,组织企业参加粮油精品展销和产销对接洽谈,累计签订外销合同50多万吨。

(三)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2016年,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1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40%。一是发展精深加工,推进转型发展。2016年度,全市粮食食品(酒业)产值占总产值20%,是5年前的4.1倍;特种饲料产值占总产值10%,是5年前的2.6倍。全市19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新上项目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805万元,年新增产量38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9.7亿元。二是探索全产业链,推进协调发展。福娃集团、洪湖浪米业、宏凯工贸、新裕农业、禾都米业等5家企业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洪湖浪米业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为核心,打造稻谷循环利用、生物能源和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三条产业链。三是培育产业园区,推进集群发展。支持福娃食品深加工园区、中兴能源(洪湖浪)粮食循环经济园区、白云边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培植“楚娃”富硒食品、“荞得旺”苦荞饮品特色化;推进“禾都”再生稻米、生态虾稻等特色稻米产业化。四是实施科技驱动,推进创新发展。先后组织粮油企业与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举行校企对接,促进院校科技成果到企业应用和转化。五是争取相关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意见》等文件,省粮食局先后出台粮油精深加工贴息、科技创新、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政策。近年共为30家企业争取产粮油大县技改贴息和精深加工、科技创新项目81个,获项目资金6030万元。

(四)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升粮食收储能力

2016年,全市新增标准仓库容量7.5亿斤,维修仓库1亿多斤,添置各类仓储设施200台(套)。一是扎实开展仓储设施专项调查。开展规模以上各类粮食企业仓储设施情况全面调查,全市共录入规模以上的各类粮食企业203家,仓库1811栋,油罐416个,为粮食宏观调控和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准确依据。二是积极申报仓储设施项目。全市共申报仓储物流项目85个,获批54个,争取项目补贴资金6297.5万元。三是抓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全市“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仓容58.1万吨,新建仓库0.97万吨,总投资6584.6万元。

(五)建立“放心粮油”体系,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全市建成成品粮油批发市场1个、区域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9个、“放心粮油”连锁店176家、应急加工企业44家、军民放心粮油超市8个,形成了粮食应急供应、军供网点、粮情监测、“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四位一体”的粮食供应网络。一是坚持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规划目标任务。荆州市 “放心粮油”市场体系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分三年到位。按照企业申请、集中评审、择优认定的操作流程,公开遴选建设主体,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改造,并进行达标验收。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湖北荆楚粮油荆州分公司,主动协调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推动“放心粮油”、“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 2016年全市共完成“放心粮油”配送销售量2.9万吨,配送销售额1.9亿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维护“放心粮油”品牌形象。对进入“放心粮油”市场销售的粮油食品,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建立“放心粮油”产品目录库,共有164家粮油加工龙头企业、725个名优粮油精品进入“放心粮油”经营目录。

(六)加强流通监督检查,推进法治粮食建设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行政权责清单,通过清理共保留行政职权15项。二是开展普法宣传。制定印发《全市粮食行业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组织全局干部参加无纸化网上学法及考试,参学参考率100%,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机关干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三是简化审批流程。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全市共为54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年审及换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事后监管,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化建设。

(七)推进粮企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截至到2016年12月底止,全市“一县一企、一企多点”体系组建、资产确权、中心库土地变性等全部完成,8个县(市、区)已按要求完成改革任务,并通过省粮食局验收,累计争取省财政改革补助资金445万元。

二、面临困难及问题

(一)托市政策有悖市场环境净化

一方面,托市价格虚高,带来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另一方面,政策性粮食去库存难,不仅影响正常粮食流通,而且导致粮食陈化贬值,同时造成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二)政策性粮食库存积压严重

目前荆州市政策性粮食库存15亿斤,达到近十年峰值。今年3月以来,由于市场粮价回落,2013―2014年粮食由于储存时间长、品质差,目前市场销售十分困难,建议国家采取定向销售或降价销售等措施,加快粮食出库节奏,为后期收购腾出足够仓容。

(三)粮油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一是相关部门对中小粮油企业发展指导不够,部分地方粮油粗加工产能过剩、深加工比重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有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强,没有真正起到推动粮油产业发展,实现农民、企业双嬴的效果。三是粮油加工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近几年,国家紧缩银根,政策性银行对粮油储备、加工、贸易企业贷款减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农发行对粮油加工企业只收不贷,造成企业资金紧缺,严重制约粮深加工发展,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艰难。

(四)新增县级储备规模贷款困难

目前,荆州市各县(市、区)政府对补贴资金来源进行了承诺,但县(市、区)农发行无贷款权限,需向国家农发行总行申请新增规模贷款核准,目前全市没有一家得到核准。

(五)国有企业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新组建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仍然存在实力不强、机制不活、业务面不宽、政策依赖性强(主要管理政策性粮油)等问题。

三、思考及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措施

鉴于目前国际与国内、产区与销区、政策与市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的实际,一是建议推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当市场粮价低于目标价格时,由国家财政将差价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户,让种粮农民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实惠,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二是建议实行油菜籽目标价格政策。2015年,国家取消临储菜籽油收购政策后,国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大幅下滑,农民收益减少,种植积极性接连受挫。建议国家对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生产地区实行目标价格保护政策,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时,由国家财政将差价对农民进行补贴,调动油菜籽种植积极性。

(二)切加大粮食“去库存”力度

一是降低竞价标的。2013―2014年粮食由于储存时间长、品质差,建议国家降低托市稻谷竞价标的,确保粮食顺利出库。二是定向邀标销售。开展小麦、稻谷定向销售,结合进口粮食配额进行竞价拍卖,消化现有粮食库存。三是实行竞价销售。建议将2015年托市中晚稻按入库成本价提前投放市场,实行竞价销售,避免稻谷陈化贬值。

(三)增加市县包干粮食风险基金规模

一是建议国家粮食局与农发行总行进行协调,解决当前县级储备新增规模贷款难问题。二是建议地方储备粮规模向主产区倾斜的同时,相应增加主产区包干粮食风险基金规模。重新明确市县包干粮食风险基金使用顺序,首先解决地方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重新核定包括新增地方储备计划在内的利费补贴资金数额。三是建议对第三轮粮食企业财务挂帐实行统一上划,停止收息,便于市县财政有更多风险基金用于储备粮补贴和收储企业产权改革。

(四)大力支持粮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国家继续实施对现代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政策,推广新设施、新技术和新装备,实施科学储粮,有效节粮减损;建议运用财政、信贷等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收购,鼓励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粮食”,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吸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等方式入股,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五)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改革遗留问题

第3篇

新建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新建时间不长,办学条件较弱,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学术带头人等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存在有较大差距,在贯彻实施“质量工程”建设进程中存在不少的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促进“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一、科学定位、合理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在学校类型上,定位于应用型、多科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在学科定位上,学院应坚持以优势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学院应定位于立足经济较发达地区,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办学水平和特色定位上,学院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形成技术型本科院校个人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健全机构,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建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健全机构。要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由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学院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构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完善教研室建制,制定和实施《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科研和学术活动的作用,增强教研室职责和活力。继续发挥教务处在教学管理中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服务的职能,加强系部、教研室两级管理,将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建设一支较成熟的教学管理队伍,使各项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学校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全面展开学习,分类组织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相关文件,学习、贯彻教育部教高[2007]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制定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工作进展及计划,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三、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新建本科院校要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采用请有经验、教学水平高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帮助教师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此外,还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基本素质培养,如教师规范培训、信息技术培养、教师顶岗实践等。为激励教师,学校还可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名师的评比等,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积极扶持教学团队建设,实行老中青相结合,组织重大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学校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四、坚持以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试点专业为重点,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创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

可采用课题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课题研究小组与院系改革工作小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大学生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

学校可从优势学科中选拔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实力,适应“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学科专业,将教育部提出的专业建设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和“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要求作为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支撑,坚持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设置课程的成功经验,培育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品牌。

同时以一些特色专业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带动本科各专业教学改革,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特色专业。

(一)构建“平台+模块”、“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方案和项目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努力构建“平台+模块”、“专业+专长”和项目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本科一、二年级,可按学科门类设置通识课、按专业设置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向前延伸,二、三年级开始按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坚持突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注重基础与应用课程,设置通识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模块。通过宽口径专业课教学,使学生获得较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宽泛的专业知识。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学生获得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做到“专业+专长”。

设置项目化、一体化的课程。大力弘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整体优化,设置项目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营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平台。精心打造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形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加强特色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

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立项进行本科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重点建设一批精品教材、配套实验(训)教材、相关选修课教材,建设一批能反映学院学科与专业特色,并确为教学所急需的教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国家精品教材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形成以统编优秀教材为主和自行编写优势、特色专业课程教材为辅、各课程辅助教材齐备的教材体系。

(三)加大实验场室建设,加强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建设,按“专业+特长”建构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校内实验基地建设,设立专项重点建设机械实验、汽车实验、电子实验等示范实验教学中心,新增投入建设、扩建各项实训场室。加强院内实验教学管理,完善校内实验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提高场室的使用效率。

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和健全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和考核制度。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加强毕业实习的指导和巡查工作,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责任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等。建立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由院内外专家、管理人员和教学一线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队伍,负责随机抽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情况,重点核查学生反映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和督促职能部门、系(部)认真执行各项教学制度和规范,定期向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提出建议。

加强教学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工作,加快开发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系统,实行从培养计划、选课、排课、考试到学籍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教学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

五、按“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塑造职业品性”三位一体方针,加强本科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

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学习实际开展课外活动,各种社团、竞赛和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形成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严明学习纪律,严肃考场纪律,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院纪律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形成从严治校的氛围。

(二)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第4篇

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薛亮,自2007年当选吉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以来,以振兴精细化工产业、推进医药产业国产化进程为己任,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科技创新,不断谋求企业发展壮大,以优异的经营业绩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心系选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

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谋求发展。1992年,薛亮怀揣一个创业的梦想,带领6名科研人员,自筹资金3万元组建了四平市轻化工研究所,靠着租借的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简陋的科研设施,踏上了艰难的创业历程。1999年,与深圳兴华实业股份公司合资组建了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吹响了进军医药中间体领域的号角。短短11年的时间,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资产23265万元,净资产13700万元,拥有350名员工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行业的排头企业,也是国内外生产医药中间体较有影响的知名企业。

依靠科技创新是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薛亮的带领下,公司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公司与吉林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精细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并与天津大学建立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十多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转化14项,其中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4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目前生产的八种产品均是自主研发并率先在国内生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在国内各大医药生产企业及国外制药业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全部替代进口或出口。2009年公司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新基金优秀企业”,被吉林省政府评为“百强民营企业”。 创新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攀升,人均利税连续多年居四平市第二位。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额43255万元,利润4561万元,上缴税金2680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企业发展基础。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薛亮深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多年来,公司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聚积人才、激励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一整套机制和制度,打造了具有四平精化特色的人才施展才华平台。对优秀老同志回聘,对优秀中年骨干加码,对优秀青年人才重点培养使用。把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统一起来,进而发挥出科研人员的最大潜能。通过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骨干激励人才;通过选送科研管理骨干到高等学府深造,增强各类人才的发展后劲培养人才;通过建设科技人员住宅楼、大学生宿舍,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留住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科技人员127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62人,高级工程师19人,研究员3人,形成一支情报信息、科技研发、工程设计、分析检测等专业齐全的科技队伍。

为了早日实现把公司做大做强的目标,2010年,公司开始实施三年发展计划,计划投资30500万元建设年产1000吨头孢呋辛酸和1000吨呋喃胺盐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额115000万元,实现利润17600万元,实现税金9300万元。到2013年公司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60000万元,利税超30000万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全面启动了上市工作计划,目前已进入股改阶段,力争在两年内成功上市。三年发展计划的实施将使公司成为一流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为公司的发展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作为一名企业界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薛亮常常告诫自己,不仅要具备本行业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政策理论功底,这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不负人民的重托。为此,他在繁忙的经营管理、科研生产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进一步增强当好人大代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定做好代表工作的信心。他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学习、会议和代表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薛亮常说:“人民群众信任我们,选我们当代表,我们就要为他们尽好职、服好务,当好他们的代言人”。为了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他经常深入基层,听取选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并把一些有价值的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共性情况整理成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市、区人大有关部门。几年来,他共走访选民3千余人次,向省、市、区人大提出意见和建议12项。其中《关于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快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殡仪馆祭奠烧纸管理,改善陵园路环境卫生的建议》,以前瞻性的思考和充分的调查论证,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都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好机会。每次参加人大代表开展的活动,薛亮都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把收集情况、分析问题和写好调研报告看成是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为政府献计献策。他先后撰写调研报告4篇,其中,《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关于民营企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调研文章,为市、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乐善好施, 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是员工们的肺腑之言。二十年来,薛亮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公司的每一步发展、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公司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但他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没有丢。他常说,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在公司他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在外面他是一名平凡的百姓。朴素的衣着,简陋的办公设施,完全没有民营企业老板的派头。在他的影响下,公司上下形成了崇尚节俭朴素的好风尚。对自己要求严格,可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他却慷慨大方。国务院特殊津贴2万元发到手里,他毫不犹豫地捐给考入清华大学但家庭贫困的四平一中学子马超;2008年,四平市第六中学学生侯爽突发脑出血,他资助一万元手术费;2004年以来公司先后拿出近20万元资助吉林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贫困学生;2005年,公司拿出5万元为政府捐资修路,并投资10万元在城郊解放街修建水泥路,改善驻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公司捐款3万元为四平军分区建设民兵训练基地;2008年汶川地震公司一次捐款10万元。2009年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2010年铁东元霄灯会公司分别赞助5万元。薛亮还十分关心驻地部队建设,每逢“八一“建军节,公司都要组织人员到部队慰问,了解官兵生活,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几年来公司累计为子弟兵送慰问品、慰问金10余万元。

“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是薛亮给公司定下的一条原则。近年来公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建项目不断增多,在土地征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公司总是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员工录用也尽可能安置附近的村民和居民,让驻地百姓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十多年来公司没有一起因为利益之争而引发职工、群众上访事件,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成为四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一名科技型、学者型的民营企业家,一个朴实果敢、勤奋好学的人大代表,薛亮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职工,赢得了群众,更赢得了事业。公司先后荣获“吉林省小巨人企业”、“吉林省劳动模范单位”、“东北三省先进民营科技企业”、“四平市劳动模范单位”、“四平市工业经济突出贡献单位”、“四平市纳税大户”等荣誉;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第九届全国创业之星”、“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第二届创业先锋”、“吉林省创新拔尖人才”。

第5篇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1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2.49万亩,总产量4300吨,平均亩产达172公斤,同比增23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14万亩,比上年13.5万亩增0.5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7.51万亩,比上年7.27万亩增加0.24万亩。

(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8500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4855亩);发展良种茶园100亩,计划全年种植1500亩(任务2000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亩,全市总面积已达17267亩;发展各类水果2872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1798吨,总产值7950万元,同比增加1115万元,其中名茶570吨,同比减10.9%,但实现产值6980万元,比去年的5800万,增20.4%。全市饲养春蚕3.502万张,比上年同期的32278张增加2742张,增8.4%,蚕茧总产值2837万元,比上年同期1866万元,增加971万元,增52%,1.9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505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6500万元增23.1%,销售产值4500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22489亩(含马铃薯8900亩),比上年净增17.7%,总产值3320.3万元,同比增长24.9%。1-5月水果总产量1239吨,总产值653.9万元,分别增133.8%和90.1%。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19447万元,同比增加4871万元,其中养猪产值14895万元,同比增加45.18%,占牧业总产值的76.59%。

(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3个,(正在组建的有4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8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11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2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2004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69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686批次,合格率95%送杭州市定量检测6批次,合格率83%。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2004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面积达2.251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1、深化蹲点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65名,其中基层蹲点33人,项目蹲点32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9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

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

2、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36项,已立项25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1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4个(立项4项),杭州市丰收项目5项(立项4项),科技创新项目2项(立项1项),临安市科技项目6项(立项3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个(立项5个),市级示范村5个(立项5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351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25个、蚕桑64个、蔬菜26个、优质肉羊236个。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6期,受训5892人次;开展科技下乡5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100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4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100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第6篇

2013年6月17日是全国首个低碳日。中国节能在北京了2012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中国节能第三次社会责任报告。会由中国节能党委书记陈津恩主持,中国节能董事长王小康、总经理王彤宙出席会并讲话。中国节能各级领导和员工代表近200人在视频主会场参会,分会场2 000余人参加了会。

国务院派驻中国节能监事会主席吕黄生、中国节能高级顾问、原监事会主席翟立功、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等10多位来自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利益相关方的领导和嘉宾莅临指导并致辞。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记者出席会。

中国节能董事长王小康在致辞中指出,当今时代,企业必须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元素纳入战略构想,勇担社会责任,倾力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大众,才能基业长青。他强调,责任如同种子,耕耘播种在中国节能广袤而肥沃土地上;责任元素融入中国节能战略、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中,推动中国节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重绩效”,提升集团品牌形象,树立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引领力影响力,彰显综合实力和远见卓识。下一步,中国节能要系统筹划,进一步健全社会责任工作体系;积极担当,进一步积极参与中国社会责任有关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绩效,进一步推动中国节能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赢,进一步实现相关利益方共同发展共享成果。责任至上,基业长青。

中国节能总经理王彤宙从努力做到“三个依据”、努力涵盖“七大议题”、努力发挥“五大功能”等方面,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了2012中国节能社会责任报告,勾勒出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中国节能,一个愿景美好、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节能。他强调,2012中国节能报告努力落实领导指示精神、基层意见和外部建议,努力体现节能环保特色,努力反映2012年社会责任实践及成果,凸显了社会责任重要功能,即:维持企业生存的“稳定器”,建设企业文化的“起搏器”,加强信息沟通的“助听器”,推动和谐的“调节器”,促进发展的“推进器”。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强调,中国节能社会责任工作亮点很多,值得总结学习,是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优秀代表。他指出,中国节能社会责任工作得益于中国节能领导班子是一个有责任心、充满爱心的班子,有一个让“出资人放心、利益相关方满意、员工幸福”的责任理念,有一套创新责任内涵、将责任理念融入节能环保主业的长效机制,有一个“尽职尽责,和谐共赢”的责任文化。他希望中国节能以第3次社会责任报告为契机,进一步充分认识中央企业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责任传播力度,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有新建树,取得新成果,发挥好作用。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指出,过去一年,中国节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可喜,鼓舞人心。他衷心祝愿中国节能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抢抓节能环保战略发展机遇,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切实履行对投资者、商业合作伙伴和社会的责任,早日成为全球节能环保界的领导者。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强调,中国节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社会责任,起到很好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认为,报告系统阐述了集团社会责任实践成效,从战略层面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管理体系上坚持把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经营管理,注重绿色发展,注重文化因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与利益相关者互动,注重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节能社会责任实践表明,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可以实现共赢的。

著名企业社会责任专家、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所长王晓光指出,阅读2012中国节能社会责任报告,深感振奋,深受启发。报告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一份绿色的报告、数字的报告、创新的报告和共赢的报告,希望中国节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社科院企业责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蒽宣读了报告的评级结果。她说,经过综合评价,2012中国节能社会责任为四星级,是一份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也是一份领先的社会责任报告。比较而言,今年的报告完整性、实质性和可读性这三项主要指标有较大进步,希望进一步增加负面信息和有关数据披露。

第7篇

四大城市群基本情况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5万,占全省的41%;2005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91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6.1%和62.5%;人均GDP达到14741元;城镇化率达到39.5%。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要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形,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生产总值年增长12%,2010年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人均GDP超过24000元,产业结构调整为7.5:55.5:37,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

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分别位于湖南东北部、湘江下游,沿江呈品字型分布。下辖4个县级市,8个县 。三市土地总面积28088平方公里,占全省13.3%;2005年总人口1276万人,占全省18.9%,其中三市人口分别为620万人(城区人口220万人)、373万人(城区人口70万人)、283万人(城区人口80万人);2005年完成GDP2412.6亿元,占全省37.35%,人均GDP达到19406元,是全省的1.9倍;城镇化率达到48%。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增长12%以上,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达到3754亿元以上,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2% ;人均GDP达到25000元以上,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7%以上。

长三角城市群由苏南、上海和浙东北的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泰州、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人口超过8200万,约占全国6%。2005年GDP达到33858.55亿元,占全国的18.6%,产业结构调整为4.1:55.3:40.6,人均GDP达到41000元。其中,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达50.2%,南京、杭州、舟山3个城市的比重均超过40%。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4230人口万人,占全省46%;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占全省23.2%;2005年GDP总量18116.68亿元,占全省的83.5%,占全国的近10%;人均GDP达42800元。

四大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经验

1、见事早,行动快,有一种抢占先机的机遇意识。四大城市群的领导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已演变为区域与区域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因此,广东、上海、江渐等省市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使长三角、珠三角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广东省更是利用其毗邻港澳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区域联合的范围扩大到“泛珠三角”地区。地处内地的湘豫两省也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好机遇,快速推出了“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扩大声势,加快推进,大有争当“中部龙头”之势。总之,抓住机遇,率先发展,抢占先机,已成为“四大城市群”的共识。

2、高起点,高标准,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四个城市群中,除了长三角城市群正在请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联合调研起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外,其他三个城市群的规划已经当地政府批准实施。广东省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可谓“超前谋划,气魄宏伟”。他们站在参与国际合作、分工、竞争的起点上,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抓住机遇期,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的整体竞争力,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镇群,使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文明发展的“示范区”、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场”、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地区”。河南省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对中原城市群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到2010年区域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同时,对核心城市郑州新区的发展规划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招标。150平方公里郑东新区、3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由世界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湖南省为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借助世界银行和国内一流咨询机构,构筑长株潭一体化规划体系。在2000年编制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等5个基础设施网络规划、2001年由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国际咨询》、2002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05年完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3、建机构,立章程,有一个健全高效的协调机制。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十分必要。四个城市群对协调机制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如湖南省1998年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放在省计委;目前,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委、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河南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主管副省长任副组长,九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广东省在原有的泛珠三角协作发展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在筹建珠三角城镇规划协调发展机构,将协调重点放在区域的空间结构、统筹各项专项规划、珠三角战略性空间资源等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成立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作办公室,由上海经济协作办公室的一个处负责日常工作。长三角城市群每两年召开三个层面的三次会议,重点协调解决城市群发展的协作专项问题。

4、重调控,重引导,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四大城市群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辅之以行政引导和必要的法制手段,探索了许多好的办法。如河南在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实行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量调剂补偿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和产业在区域内形成集聚;制定了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全面关闭区域内现有5万千瓦以下纯凝汽燃煤火电机组和12.5万千瓦以下超期服役火电机组,加强了环境的统一治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在产业集群发展上,除了国家的重大项目布点外,政府一般不作过多的干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但为了引导产业的集聚和结构优化,两地都分别制定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相应地设置了生态、环保、投资强度等门槛。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依托现有基础,大力打造武汉“一谷两城”的城市品牌。一个城市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也才能得以树立和提升。从武汉城市圈的现状看,重点打造“中国光谷”、“汽车城”、“钢铁城”这三张城市品牌,使“一谷两城”成为武汉的代名词,是有现实依据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高举“中国光谷”的旗帜,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组织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保持在光电子、光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大力扶持长飞集团、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进一步壮大光通讯和能量光电子的同时,大力发展消费类光电子产品,积极发展元器件和配套件,延长产业链。同时,抓紧引进中芯国际12英寸90纳米芯片生产项目,以填补东湖高新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空白。力争在“十一五”内把武汉建成世界光纤光缆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全国光通信设备及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国内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的重要生产基地。二是进一步壮大汽车产业规模,树立武汉“汽车城”品牌形象。扩大整车生产能力,全力支持神龙公司、东风本田实施新的扩建项目,力争分别达到60万辆、30万辆生产规模;利用科技部将武汉作为国家电动汽车试点示范城市的政策优势,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加强城市圈内103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新建扩建项目以及重组、联营等方式,力争到2015年,整车生产能力超过100万辆,配套生产能力翻一番,使武汉成为全国轿车、电动汽车的主要生产与研发基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三是在支持龙头企业武钢做大做强的同时,策划推进一批钢材深加工项目,使武汉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城”。利用国家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机遇,支持武钢在新一轮钢铁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中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尽快达到年产钢材3000万吨的总规模,建成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同时,围绕武钢策划推进一批钢材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武船、一冶钢构、武钢钢构、汉博思钢构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把武汉建成我国重要的钢材制造基地。建议近期责成相关部门就光电、汽车、钢铁以及其它骨干产业,开展深入调研,分别拿出专项规划,付诸实施。

(二)制定自主创新规划,整合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成为赢得竞争优势、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了巩固其先发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区,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一是精心制定规划,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健全自主创新体系。二是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科研计划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和课题制管理。三是完善各项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税收、信贷、投资许可、市场准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四是实施人才战略,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武汉城市圈是人才最富集的区域,也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要制定有关人才战略,使武汉成为人才创业的乐土。五是制定相关措施,使有关科研院所、医院的大型仪器设备、重点试验室等在城市圈内实行共享。六是营造鼓励创新氛围,培育科技创新文化。

(三)积极推动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鄂州葛店开发区的融合,启动“武东新区”建设。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鄂州葛店开发区地域相连,产业互补,互有联合需要。建议省里组织有关方面抓紧调研,通过借鉴武烟融合的模式,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为推进二者融合扫清区划、体制等方面的障碍。在条件成熟后,因势利导,推动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鄂州葛店开发区的融合。可借鉴广州、郑州等城市的做法,在高新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行政区,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尽快启动“武东新区”建设,以进一步增强武汉的综合实力。

(四)利用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在武汉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及柜台交易市场,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目前,我国设有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现阶段增设新的证券交易所是不可能的。但根据国际惯例,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是必然趋势。从现实情况看,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众多,企业股本融资需求和股权流动需求强烈,国家需要选择一个有影响力的城市试点柜台交易市场及产权交易市场。因此,武汉必须抓住机遇,坚持不懈地积极争取国家在汉试点。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已具备比较成熟的构建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一是“得中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使武汉在历史上就是长江流域和内地的金融中心;二是武汉在资金分布密度、金融机构分布密度、同业拆借等方面,都比周边省份更具优势;三是从技术层面看,原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自动报价系统拥有数万个交易席位,初步具备发展柜台交易的条件;四是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有利于缩小内地与东部在金融政策环境上的差距,进而促进中部崛起。

(五)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机制。第一,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加强各个城市电子政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第二,抓紧清理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招商引资政策,特别是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各个城市之间招商引资协作,避免产生过度竞争,形成统一有序的招商引资新机制。第三,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平台,进行联合招商。在继续借助武博会、武洽会、食博会、农博会、光博会等五大会展平台开门招商的同时,以武汉城市圈的名义到省外、国际市场上开展联合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塑造武汉城市圈的品牌形象。第四,加大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量调剂补偿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和产业在区域内形成集聚。

(六)打破行政界限,在区域内建成统一的教育、人才引进、就业、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系。武汉城市圈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十分活跃,为减少区域内经济运行成本,必须建设统一的教育、人才引进,就业、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系。一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区域内统一高等院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政策,根据区域内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光电子、机械制造、冶金、化工、金融、物流等各类人才;二是加快区域性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人才引进、交流和人才资源开发。三是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统一区域内劳动力转移政策,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认证、吸收体系。

(七)进一步抓好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链、旅游同线、科教同兴、环境同治的城市对接工作。武汉城市圈与四大城市群的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市首位度高,中心城市太强,其他城市无论在形态特征,还是在功能特征、产业特征等方面,都显得弱小。要使圈内九个城市在竞争协作中实现双赢、多赢,提高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必须就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链、旅游同线、科教同兴、环境同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在现有基础上,找准推进合作的共鸣点,并分别拿出专题规划。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共鸣点多的、易实施的项目为突破口,逐步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力争在“十一五”时期,使“九同”有实质性的进展,实现“五个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八)尽快出台《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并抓紧制定实施细则。现有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要充分听取国内一流咨询机构、专家及九个城市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网上征求意见。一旦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就要坚决执行,圈内九个城市要据此修编各自的城市总体规划,实行规划上的对接。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武汉城市圈有关的议事协调机制,强化协调机构的职能。

第8篇

一、旅游科技研究简述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科技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旅游科技的作用、旅游领域的科技创新、旅游科技发展对策。不少学者对科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建立现代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商品、建设旅游服务体系、保障旅游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科技支撑[1];科技创造了新的旅游消费方式、变革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与政府的管理促销方式、促使旅游业规模加速扩展和产业竞争格局快速重组[2];在实践中,应对一系列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难题,主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部分学者对旅游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现代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多媒体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深入;旅游科技创新的领域和重点主要包括旅游生产力要素、旅游服务与运营保障体系、旅游促销和管理[2];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旅游业专利)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旅游业发明专利特化系数值较低,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3];当前国内旅游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为数不多的旅游研发活动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进行的[4]。对于如何推进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学者们以广东、广西、浙江、贵州、海南、宜昌等地为例,以生态旅游、旅游安全、旅游商品研发、旅游循环经济、乡村旅游、旅游信息化为重点,进行了探索,提出思想重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建议[5-6]。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关注到依托科技企业、开发科技旅游产品的问题。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领域,旅游科技是旅游科学中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部分,对旅游业引进、应用和创新科技的理论支撑不够。加强旅游科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旅游业发展中提出的现实命题。

二、西部地区强化旅游科技支撑的基本思路

结合旅游企业的结构和行为特性,根据技术扩散与创新的一般原理,考虑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强化旅游科技支撑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

(一)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科技的基础条件分析西部地区在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推进旅游科技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面临多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有利条件主要包括:旅游业涉及面广,可以与其他部门与行业共享资源;西部地区各级政府普遍重视科技与自主创新;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伴随技术转移与扩散;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要求提高科技含量,旅游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开始注重旅游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建设部门开展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各地积累了一定经验;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新疆、等地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非盈利机构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多,科技人才有限,创新环境欠佳,技术能力较低;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多数旅游企业科技应用意识不强,创新基础薄弱,技术引进和研发投入有限;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旅游技术普适性不如东部地区强;生态系统脆弱而独特,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要求高;原生态民族村寨、自然遗产和历史遗址较多,科技应用需要创新思路。

(二)西部地区旅游科技发展中的扩散与创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水平与旅游科技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科技兴旅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所谓技术扩散是指创新的技术在其它经济领域和更大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技术创新则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从经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重要的不在于技术创新的数量和本身价值,而在于这种创新性技术的扩散速度和规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对于某一地区经济或产业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经济系统或产业体系中的扩散效果[7]。在旅游业中,技术扩散是很重要的创新方式[8]。通过技术扩散和转移来获取所需技术,可以节省西部地区旅游企业的技术研发时间和费用,减少技术研发风险,缩短技术差距。以技术引进为基础,以技术扩散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辅助,是一条符合西部实际的旅游科技发展道路。根据高新技术传播理论,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新技术本身、技术传播渠道、技术扩散所处的社会系统[9]。对于旅游业而言,组织特点和管理者的态度也是影响技术扩散和引进的重要因子[6]。在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过程中,政府行为和技术政策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应制定鼓励旅游创新的产业政策,推广相关质量标准,配套补贴和减税措施,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加大培训力度[8]。旅游企业是技术引进和创新的主体,应利用技术引进机会培养技术能力,强化机会识别、引进决策、技术实施、运营与改造四个环节的管理,增强学习能力,培育消化吸收、改进创新能力[10]。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连锁企业和“母体”依托型旅游企业则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机构设立关键技术研发或创新中心,并通过识别、调整、获取、创造、选择、实施、贯彻、学习、组织发展等策略不断提高创新管理能力[10]。此外,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在旅游科技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状不能满足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兴旅中应该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科技的路径选择鉴于以上理论分析,西部地区旅游科技的发展应采取分类推进的方法。对于通用性强的技术,如IT技术、GPS技术、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新能源技术、展陈技术等,宜采取引进扩散的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地域特殊要求的技术,如适用于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型旅游地的环境技术,宜在引进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的科研与技术力量加以移植型创新和本土化改造;对于地域特征明显、其他地区未有的技术,可以采取以本地研发力量为主、与其他地区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加以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部地区旅游科技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资源整合、示范带动的原则,构建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在科技兴旅实践中,应制定积极的激励与约束政策,引导科技、教育、研发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结构形成合力,整合利用科技、环保、科研、建设、国土、文化、旅游等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大自然协会、保护国际、自然之友等国际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培育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鼓励大型旅游集团和母体依托型旅游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旅游科技人才与先进技术应用培训,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中注意企业的技术水平,推行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及相关领域的国际认证,遴选一批旅游科技应用与创新示范企业,推进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数字化旅游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旅游科技引进、扩散和创新。

三、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个案研究

云南省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旅游产业得到政府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就,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以云南省为例,对西部地区旅游业中科技应用的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具有较好的典型性。

(一)云南省旅游科技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2000年4月,时任云南省科委主任的林文兰在谈到西部大开发时提出要依靠科技进行高质量的景点建设;同年6月,当时的副省长邵琪伟指出:云南旅游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云南旅游科技含量亟待提高。2003年,《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中提出实施科技兴旅战略。2004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云南旅游教育和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后来,配合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编制了《云南旅游业“科技兴旅”规划》。2008年8月,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提出转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方式,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根本改变总体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近年来,科技兴旅的理念逐步受到旅游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视,科技在云南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云南旅游政务网、旅游外宣网站(英、韩、泰文版)、旅游资源及服务信息数据库、卫星账户、景区项目库系统、网络营销及12301旅游服务热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旅游项目开发中逐步采用高科技展示文化内涵、建设娱乐项目,如世界恐龙谷的景观制造与互动娱乐、《云南映像》为代表的现代旅游演艺,以及溶洞通风设备与灯光照明技术等;旅游商品开发中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如植物精油、普洱茶膏、火山矿泥膜;低碳环保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如石林高科技生态旅游厕所、仙人洞荷塘水生植物净化与漂浮生态修复技术等。总体而言,云南省旅游科技应用与创新水平不高,区域与行业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水平相对较高,各州市水平较低;酒店、旅行社、景区水平相对较高,其他环节较低;遗产地和5A景区水平相对较高,其他旅游区(点)较低;具有第一、二产业依托的企业水平相对较高,其他企业较差;新建旅游企业水平相对较高,传统旅游企业水平较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既与旅游企业力量弱小、认识有限、人才不足有关,也与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适用技术不足、新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有关。这也是《云南旅游业“科技兴旅”规划》实施效果不太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云南省旅游科技扩散与创新状况调研摸清云南省旅游科技扩散与创新状况,明确现有的科技扩散渠道与创新能力,是确立旅游科技发展路径的基础。在现阶段,云南省旅游领域应用的科技主要来自于外部引进,其次是自主创新。外部引进主要是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高的网络信息、智能管理、展示陈列、节能降耗领域的先进技术,如酒店房务管理软件、票务预定系统、旅游网站建设、景区门禁系统、太阳能路灯、餐厅点菜器、卡拉OK自助服务系统等。云南省新兴技术创造、新兴技术扩散、传统技术扩散、人员技能培养、技术发展水平、环境指数分别居于全国25、24、27、30、29、29位,科技创新能力落后[11]。这决定了旅游科技创新比重不大,但是具有一定潜力,其主体包括:(1)科研院所:与科技或旅游有关的科研机构,有的已经开展旅游业务,如中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2)高等院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设计、计算机与信息系统、自动化、新兴能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等专业的院校;(3)旅游企业:特别是具有第一二产业或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依托的新兴旅游企业,如华曦生态山庄(依托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依托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藏龙酒店(依托香格里拉藏龙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此外,明确相关部门对于科技的需求状况,是确立旅游科技发展方向与战略的前提。经过初步访谈,云南省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各类旅游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对于科技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下列领域:智慧景区建设技术、智能酒店建设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技术、旅游娱乐设施建造技术、旅游展示陈列与解说技术、旅游安全监管与救援技术、旅游公共信息与查询技术、旅游电子政务技术、旅游网络营销技术、旅游行业智能化管理技术、旅游商品研发技术、卫星定位与自驾车导航技术、旅游远程教育培训技术、旅游资源保护技术、旅游低碳与环保技术、旅游生态恢复与建设技术,以及自助旅游服务系统、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溶洞、湿地、森林、地质公园)等。

(三)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路径与构想根据以上分析,云南省旅游科技应用状况亟待提高,旅游系统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需求大于供给能力。因此,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政府积极引导,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协调机制,调动科技部门和教研机构的力量。亦即,必须克服“大众观光旅游属服务行业,不需要科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不需要高科技”等错误认识,在了解具体需求类型和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并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整合省内科技创新力量,引导其为旅游科技创新服务;促使旅游企业积极主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云南省在推进旅游科技发展、构建旅游科技支撑方面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1)制定《科技兴旅工作条例》,出台相应的奖励办法,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2)建立旅游与科技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在云南省科技协会下成立旅游科技分会,征集与科技兴旅相关的科研与示范项目,定期举办研讨、考察与交流活动,整合旅游与科技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旅游科技发展;(3)云南省旅游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技术引进指南、技术创新指南、旅游科技理论研究指南,引导旅游企业、中介机构、科研部门的工作方向;(4)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云南分院立项支持旅游科技引进、应用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5)利用饭店、景区、旅行社、车船等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调研、引进和推广力度;(6)配合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昆明)举办旅游科技展览、交易与推广活动;(7)实施旅游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由省旅游局人事部门、培训中心和旅游院校共同负责,为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类企业培养懂科技、能操作、会管理的专门人才;(8)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地区推进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数字化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先期在世界遗产地、5A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星级酒店开展试点,为其它地区和企业积累经验;(9)实施旅游低碳与环保技术推广工程,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开展工作,在5A景区、五星级酒店以及新建酒店、申报5A的景区中开展试点;(10)推进全省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工程,实施数字云南旅游营销网络建设工程,提升旅游部门的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11)实施旅游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院校或企业,成立旅游商品、旅游演艺、旅游设施、旅游软件研发基地,先期建设云南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推进旅游商品创新与成果转化;(12)培育一批创新型旅游科技示范企业,实施旅游科技应用(创新)示范企业评选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物质奖励;(13)推进旅游科技产学研合作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科技机构、旅游院校、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特别要重视发挥理工类、科技类院校的作用;(14)建议重点旅游城市与省科技厅建立厅市(州)会商制度,共同推进旅游信息化、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

第9篇

关键词:车间技术服务;二次开发;产品竞争力;持续学习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7-0036-02

当今时代,品牌是企业品质、信誉、文化的标志和结晶,是科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综合优势和价值的集中反映。只有抓住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让产品品牌化、产业化,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立足。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节约能源、资源”等,为企业指出了一条经济增长之路,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唯一之路。

通变公司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正是通变企业领导高瞻远瞩,内部管理求真务实,对外开拓创新,使通变赢得了一浪又一浪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年生产能力500万kVA,下属共十个企业、职工1500多人的集团公司,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12.8亿元,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15亿元。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持续的创新机制,节能环保新产品的不断问世,使通变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2000年7月,公司领导决策并支持成立箱变车间,把有一定知识、敢于冒险、肯钻肯干的年轻人聚合在一起,对组合式变压器进行试制开发。起初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认为把组合式变压器的原理、结构、进口高压元器件弄懂,生产试制出产品即可,根本没有再进行二次开发的想法,更不用说产品如何走向市场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及小批量的试制,我们才逐步认识到组合式变压器的优越性。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占地少的特点,箱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已占到配电变压器的70%以上。但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内地:市场对一个新产品的认知、用户对新产品的认可有一个相当的过程,电力部门、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营销人员对箱变也比较陌生。面对这种情况,车间积极主动配合营销人员,只要那个用户有一点意向,就全力向其宣传箱变的优点,倡导我们的生产服务理念,根据用户提供的简单信息,帮助用户设计一、二次回路,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例如2000年11月东川供电分局订购的ZGS11-H-400-10/0.4美式箱变,用户要求一次侧双电源供电,但不能两个电源同时供电。通常环网型箱变都是配置四工位高压负荷开关,我们就专门设计三工位负荷开关,找厂家专门定做这只开关,做到用户有求我们必有应,圆满完成产品的售前、售中及售后全过程服务。

车间通过对营销人员的直接服务,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用户,切实了解用户的实际意图,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寻找机会学习和借鉴其它厂家的先进经验, 应用现代供配电及控制新技术,逐步改变箱变引进时单一结构、单一功能的现状。从一开始的品字型箱变,开发出目字型、L型、景观型箱变;功能上从一开始的简单的变电功能,开发有各种配电及保护功能的产品,高低压均可实现全绝缘、全密封的电能计量,对电能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的自动补偿等;外观形式通过协作厂支持,从冷板外壳到非金属外壳、复合彩钢板外壳、敷X锌板外壳等多种材料形式的灵活运用,满足现代化建设节能环保、和谐统一的要求。通过全方位的改进和二次开发,进一步拓展开箱变的应用场合,2003年配置干式变压器的箱变运行于元磨高速公路,隧道边清一色都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外壳上红色的“通变电器”特别引人注目。瑞丽、盈江首批城网改造就选用我公司美式箱变40多台。2005年省电网公司一次招标采购我公司产品300多台,昆明近几年新建街道、高架路批量使用我们的路灯智能化箱变,并带动了省内地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潮流和方向。房地产开发商从以前对箱变不放心、不敢用,到现在出现老板亲自到车间看样品、谈条件,形势如火如荼。箱变产量近三年具有一定规模,产品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以较快速度提升。为箱变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一项新技术,一个新产品,如果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而是束之高搁,不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那么它还具有什么价值可言。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正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公司“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三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产品新、服务优、保品牌,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车间便紧紧围绕“三创新”开展工作,组织人走到省内电力、设计、规划部门进行宣传,让大家对箱变有一个基本认识。箱变、干变的某些领域属于新技术,我们便以持续学习、敢于钻研的精神去吃透它,把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与成熟产品的区别最关键在产品服务上,人们对新产品相对比较陌生,我们就充当起活广告,不厌其烦地向顾客讲通新产品的用途、结构、配置方式等,使顾客放心的签署产品技术协议,让顾客真正觉得他的选择是理性的、投资是最值得的。产品现场安装及售后服务的同时,搜集顾客意见及建议,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完成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功能,做到生产服务改进设计再生产的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在这些过程中,持续学习,提高全体员工思想观念、技能水平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已经不是你以前学了什么,取得什么学历,而是你是否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事,学习已经成为最有效的生存方式。为此,车间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第一,在车间办公室设置资料柜,陈列相关技术书籍、产品标准,生产过程碰到问题有书可翻,有据可查;第二,车间执行全体员工每周1小时的学习交流制度,无论从事什么工种、工龄长短,有什么好的思想、好的观念、好的建议,有什么独特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巧,每一位员工都要求轮流进行交流介绍。通过学习,知识冲破个体限制,迅速在组织间传播,形成自我强化作用,生产行为或工作绩效得到改善,提高车间生产力及创新能力。在不断学习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逐步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员工来担任车间二次开发技术服务人员,强化车间生产与技术中心、车间生产与营销人员之间的服务职能。几年来,车间设置二次开发技术人员这一举措的实施,我们认为符合国家“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的方针,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体制创新的灵活运用。

车间二次开发技术人员的作用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衔接公司技术中心与生产车间的功能。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变压器部分的设计与开发,具体到某一类别的产品,先经过车间技术人员的消化吸收,对技术协议、生产工艺、生产工序、材料与图纸作比对,发现不符便及时反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细化顾客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使产品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箱变产品是一个终端产品,用户要求各不相同。2007年3月德宏秦瑞公司签订的ZGSZ11-Z-630/10美式箱变,该台产品为电信局使用,用户对电压质量要求高,车间技术人员及时与技术中心沟通协调,设计生产成隐蔽的有载调压美式箱变,产品安全可靠,功能完善。

其次,车间技术人员适时跟踪产品生产,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材料及外购件的适用或代用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在新产品生产试制过程中,可把来源于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能技巧又用于新的生产实践中,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产品的持续改进、节材降耗方面有功不可没的作用。2006年5月公司开始试生产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设计图纸容量500kVA及以下规格的低压线圈无冷却气道,因此线圈辐向尺寸小,线圈绕制时出头无法安排在同一位置,车间技术人员与熟练操作工一道出谋划策,采取线圈头尾错开、并排出头的方法,解决了这一工艺难题。

再次,在产品售前及售后过程中,车间技术人员对相关过程可提供最直接的服务,起到专职“技术翻译官”的作用。公司的经营理念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用户是顾客,公司的营销人员我们认为就是车间的直接顾客。车间技术人员的功能首先是把产品结构、技术性能、安装使用要求摸熟吃透,把顾客口语化的需求表述转化成规范通用的产品技术图纸,再把我们设计的技术图纸用通俗化的语言传达给顾客,细化技术服务,准确“翻译”,让顾客认可、放心我们的设计及服务,对我们的产品充满信心。生产过程出现偏差及时沟通协商,产品现场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车间提供及时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让顾客满意。2007年3月,云南祥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安宁投资需要一台ZGS11-H-1000/10景观型美式箱变,技术要求为:(1)双电源自动投切带总出线柜;(2)高压计量;(3)箱变为环网型,为以后增加的ZGS11-H-800/10和ZGS11-Z-800/10两台箱变提供10KV电源;(4)低压配置六回路,无功补偿300Kvar。为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车间技术人员多次同销售人员一起到安宁与用户技术人员磋商讨论,反复修正方案,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技术协议和供货合同。交货后,车间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安装,培训用户操作维护人员,如何使用和维护,直到箱变通电正常运行。现在,我们的车间技术人员还在积极跟踪用户,探讨第二期箱变的供货技术方案。

第10篇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节能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财经工委会同城建环保工委,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对本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7月中旬,课题组专题讨论并制定了调研方案。7月下旬,*副主任带队走访区经委,并召开区发改委、经委、科委、建交委、财政局、环保局、房地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负责人的座谈会,了解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8月上中旬,走访了*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察看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设施改造情况。8月下旬,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宜家家居、*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龙华水质净化厂,听取了区经委、区环保局、区机管局和三家被视察企业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加以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20*年初成立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区经委下设节能办,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用能企业组成的产业节能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制订《*区产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10年)》、《*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区能源统计实施方案》等配套规划和制度,明确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重点监管。在加强能源统计、摸清能耗底数的基础上,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和500吨标煤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等能耗大户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服务。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漕河泾开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高校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等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吸引市场参与,探索“2+*”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利用*区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市区、区院“2+*”的节能合作模式。依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能单位做好节能计划和项目建设,试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推进实效。结合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低能耗、高产出的现代服务业对地区增加值的贡献,重点锁定污染严重、高耗低效、限制淘汰类的行业和企业,控制高耗能企业及项目享用资源和能源,“十一五”期间纳入计划调整的高能耗企业约30家。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和建筑节能,固定资产投资“批项目,核能耗”,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既有住宅结合旧小区平改坡工程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将创建节约型工地、施工现场节能降耗纳入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监管考核内容。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通过环保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新项目设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促进落后或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五)强化政策引导,鼓励自主创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领域的示范性应用项目,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区域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如对*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军团菌的源头治理及其监控”等4项涉及生化环保工艺、环保设施自控和节能技术的自主创新项目财政支持362万元,并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600万元,体现了政策资金的放大效应。在创新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项目中,每年以不低于10%的立项比例,支持能源循环利用、清洁和新能源及环保、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六)普及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意识。通过报刊、有线台等新闻媒体,改版*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网站,宣传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开展“机关节能,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发挥区级机关的表率作用。开展学校节能减排主题教育,打造*绿色教育品牌。利用“五进社区五到家”社区平台,向全区30多万户居民发放百姓手册,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开展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

20*年我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5.65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0.3*吨标煤/万元,下降4.49%;SO2年排放总量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为到2010年底控制在904吨/年以内,我区则提出要控制在500吨/年以内,截至20*年末,已控制在631吨/年以内;截污纳管率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从期初的92.5%提高到95%,截至20*年末已达到94.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我区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任务依然艰巨。大型企业迁移导致GDP骤降,增加了单位能耗指标的压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总量虽见效显著,但涉及人员、场地等因素,矛盾突现。楼宇经济发展较快,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导致管理部门控制能耗缺乏抓手。区域内河道众多,局部污染仍存在,污水处理厂家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截污纳管率的指标完成与居民实际满意度仍有差距。

(二)能源统计初具体系,基础仍待夯实。能源统计体系虽已建立,但数据准确性、前后可比性等仍有待完善。*区域范围大,企业分散,目前重点跟踪企业仅占区域总能耗的42%,不可控因素仍较多,且受人力、财力限制,扩大监控范围难度较大。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虽已制定,但制约措施的实效还有待提升。

(三)财政政策显现效应,配套尚需完善。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侧重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节能产品及生产企业数量不少,产品目录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的权威标准,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扶持偏重于资金的直接支持,财税政策、价格体制、示范激励等综合效应的体现不够明显。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工作尚需加强。

(四)全民意识有所增强,践行动力不足。节能减排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广尚不到位,部分企业过分看重当前利润和成本投入,缺乏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积极性。党政机关节能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居民群众更看重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未能更多地付诸行动。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世博主题,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性。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正视整治废水废气排放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居民更加满意。加快田林和吴中泵站、蒲汇塘水域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南线干管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如期竣工。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来认识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宣传和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二)健全法规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的约束性。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执行能耗报告制度,拓宽监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动态监管网络和考核评审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深入调研,配合市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政策法规,研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增量的控制办法,切实解决目前所存在的法规缺失和体制障碍,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合理规划布局,提高节能减排的绩效性。坚持节能减排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按照“十一五“规划,知难而上,有序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调整淘汰。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学研联动机制,培育中介组织,依托专业力量,聚焦示范项目,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打造信息平台,畅通供需渠道,组织经验交流,引导和帮助企业实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升实效。加大政府采购向节能减排倾斜的力度,率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四)完善政策体系,调动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制定完善区节能减排扶持政策,重点研究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激励方式和受益范围的合理界定,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科学评价,加大对重点扶持领域、项目、产品和单位的倾斜力度,并最大限度地放大政策资金的引领效应。加强市区联动,积极向市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多领域、大范围地实施节能成效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11篇

关键词:大桥;桥址;曲线;难点;措施

1 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简介

1.1 自然概况及主要控制因素

包钢新体系铁路专用线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桥址处原地形比较平坦,但桥址局部范围包钢集团一直在进行填筑工作,填筑料为两种,既有包白上行线至新建成品站和原料站范围的填筑料为钢碴,既有包白上行线至既有包兰上行线范围的填筑料为建筑垃圾。

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判定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和氯盐侵蚀性。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勘测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4.6~10.5m(高程1019.33~1022.28m)左右,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水位年变幅1.5~2m。含水层以第四系冲洪积层为主。

桥址处表层土为粉土、杂填土及填筑土,土层厚度分别为0~3m、5~10.8m和3~10m。粉土的基本承载力为150kPa。表层土下为粉质粘土,其基本承载力为150~180kPa,内含有细砂和粗砂夹层,夹层厚度为1~2m。

1.2 主要技术条件

本桥为跨越既有包白上行线(竣工后为成品站走行线)、改建包白上行线、包兰上行线、为打拉亥至包头北下行联络线预留条件及以桥代路而设。该桥位于直线和R=300m的曲线上,线路坡度为7‰。本桥跨越既有包白上行线(竣工后为成品站走行线)、改建包白上行线、既有包兰上行线,设计线轨面与既有轨面高差分别为10.22m、9.97m和8.93m。

1.3 桥式方案

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中心里程为YDK0+993.69全桥采用19-16m+14m+32-16m+20m+9-24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全长1126.34m,桥高20m。其中第20孔以1~14m简支箱梁跨越包兰上行线,第19号桥墩边距离线路中心5.71m,第20号桥墩边距线路中心5.73m,梁底距离既有线轨面7.0m;第56孔以1~24m简支梁跨越改建包白上行线,第55号桥墩边距离线路中心8.79m,第56号桥墩边距线路中心6.18m,梁底距离既有线轨面7.0m;第61孔以1~24m梁跨越既有包白上行线,第60号桥墩边距离线路中心5.65m,第61号桥墩边距线路中心5.98m,梁底距离既有线轨面7.2m。

2 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工程难点

本桥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控制性因素繁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桥址处工程地质条件差,主要为粉质粘土、细砂、新填筑建筑垃圾、新填筑钢铁废碴等低承载力和无承载力土质。

(2)桥址处水文地质条件差,经地质专业实地试验,本工程地下水为硫酸盐和氯盐侵蚀。为确保工程质量,桥梁专业为施工单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混凝土配合比指导意见。

(3)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烈度是表示某一区域范围内地面和各类建筑结构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的指标,反映了在一次地震中一定地区内地震多种因素综合强度的总平均水平,是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个总评价。

(4)桥址处线路平面条件差,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绝大多数桥跨位于300m曲线半径上。

(5)桥址处线路纵坡条件差,原料站走行线受到起点终点车站高程的限制,在跨越包兰上行线时,容许桥梁梁体的结构高度仅为1.1m(跨度为14.5m),至此跨越包兰上行线的桥梁梁体受到低高度结构和300m小半径的双重考验,为典型的小半径曲线低高度梁。

(6)梁式桥桥下跨越的障碍物较多,为躲避障碍物,一座桥上出现数处不等跨结构桥墩。

(7)部分桥涵工点置于新填筑的建筑垃圾和新填筑的钢铁废碴上,在设计中除了常规的设计外,需将防止主体结构沉降作为重点控制的因素。

3 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工程难点解决措施

3.1 桥梁基础处理

在本工程中,部分桥涵工点置于新填筑的建筑垃圾和新填筑的钢铁废碴上,属于低承载力和无承载力土质,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基础处理措施,从而预防桥梁主体结构发生沉降现象,提高桥梁基础的稳定性。本工程采用桩基础,桩基设计为低承台,低承台桩基可以较好的利用承台侧面土体的抗力,故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强,自身的稳定性较好在各类结构工程中均用的较多。

3.2 桥梁抗震设计

在本桥梁墩台设计中,因为桥梁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高,因为对于墩台基础设计应该尽可能的避开断裂带。如果断裂带很宽而不能采用大跨跨越时,应避开破碎带。为了防止落梁,应加强梁部结构与墩台的连接,保证支座部件和支座与梁、墩台顶帽连接锚栓的强度。本工程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接建议采用支座连接方式,并且对梁墩的搭接长度进行合理的设置。普通橡胶支座在破坏后会加剧破坏桥梁,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减震型钢支座。对于连续梁桥在设置固定支座后,应充分考虑固定支座设置对抗震的不利影响,慎用墩梁固结方案,应注重考虑各墩水平受力的平均分担。

3.3 曲线梁设计处理

根据上文可知,该桥梁是曲线梁,曲线梁与直线梁相比来说,气受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轴向变形与平面内弯曲的祸合;②竖向挠曲与扭转的祸合;③它们与截面畸变的祸合。其中最主要的是挠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藕合。在曲线梁中,由于存在较大的扭矩,使梁截面处于“弯一扭”藕合作用状态,通常会出现外梁超载,内梁卸载的现象,尤其在宽桥情况下更会增大内、外梁受力的差异。因此在曲线梁桥中,常选用箱形截面形式,因其具有适应曲线梁抗扭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能够充分利用材料,节省桥下空间等优点。另外,由于曲线梁内外侧支座反力有时相差很大,当活载偏置时,内侧支座甚至会出现负反力,如果支座不能承受拉力,就会出现梁体与支座发生脱离的现象,通常称为“支座脱空”。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可以将中间支座预设偏心来降低梁端的扭矩,控制沿梁长方向的扭矩峰值,使梁端内外侧的支座反力趋于相等。

4 结 语

综上所述,包钢新体系铁路专用线跨包白包兰线特大桥设计难点问题就是基础处理以及抗震设计,以上设计成果不仅适用于包钢新体系铁路专用线工程,也同样适用于条件相同的工程中,进一步提高了桥梁工程适应复杂项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世奎.浅谈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45~46.

[2]朱海涛.特大桥基础工程方案创新浅见(2006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书面发言)[A].落实科学发展观――2006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学术论文汇编[C].2006(08):56~57

第12篇

日前,《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新能源规划》)。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高新宇介绍说,这次本市首次编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而成,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和考核,但为体现鼓励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节约政策,水电、风电、太阳能及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新增消费量在考核中将被扣除,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将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落实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的必然选择。

高新宇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立足首都区位功能优势,体现全国高端示范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首都在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的高端高校高标准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首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客观需要抢占产业制高点,把全国领先的研发优势转化为雄厚的产业实力,实现新兴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能源规划》四大特色

高新宇介绍,“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是本市首次编制的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其编制过程突出体现了以下五个特色:

一是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统计调查制度,首次摸清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初步掌握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体状况,明确了首都资源禀赋,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编制强化了细分领域研究及相关储备项目对规划的重点支撑。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使得“十二五”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更有抓手。

三是规划编制注重加强重大规划衔接,同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四是规划编制较为系统,内容较为丰富全面。规划涵盖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不仅是一个能源利用规划,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综合性较强。

《新能源规划》

八个“更加注重”

高新宇说,《新能源规划》强调把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和增强首都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提高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培育壮大产业服务体系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实施“3+2”工程,全面推进太阳能和地热能应用,积极促进风电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不断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应用,努力将北京建设成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

高新宇强调,《新能源规划》提出了很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亮点,具体可概括为“八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总量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体现高端发展要求。“十一五”期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值达到400亿元,但在新能源技术水平上,目前北京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全国领先优势,但整体技术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为此,《新能源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巩固新能源技术创新优势,加快新能源研发中心建设,做大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等措施。北京市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要实现产业收入收入1000亿元,新建6到8个国家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和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培育形成5到10个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认证、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机构。

二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标准、高水平利用,体现民生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根据首都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推进与民生相关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高水平开发利用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九项新能源应用工程,并集中建设一批区域联供和多村联供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等重点民生保障工程。

三是更加注重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等重点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深化重点区域新能源应用水平。《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高水平建设一批体现当地资源优势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水平相结合的重点示范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利用率达到6%,延庆县新能源利用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全县50%以上的居民使用清洁绿色新能源。高新宇介绍,在全球光伏发电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之际,北京亦庄等全国13个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国家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坚持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提升高效光伏组件、智能电网等高端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高端功能区新能源利用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体现高端示范。《新能源规划》提出,统筹高端产业功能区能源禀赋特征和能源需求情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产业园区、楼宇、企业间的能源供给系统,实现循环高效梯级利用。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CBD东扩区和海淀北部新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一体化工程及其他能源相结合的热泵供暖(制冷)工程;区域内新建公用和居住建筑推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新宇强调这是在长远发展上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建设一批与产业功能相配套、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程度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到2015年,高端重点功能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以上。

五是更加注重发挥密集的研发创新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形成。这是未来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在。《新能源规划》提出,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首都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建设。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承接重大研发项目,提升技术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共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争取国家风电产业平台、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落户北京,协调推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各类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设计服务,建立一批国内领先的试验平台、示范中心、检测中心等,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六是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体现产业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和高端示范应用的市场优势,实施国家级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通过以“研发促进应用,应用带动产业,产业助推研发”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系统集成能力上取得突破,同时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提出,巩固太阳能高端技术研发优势,增强风电设备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刹那也化步伐,提高地热能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升级和实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突破等重点任务。

七是更加注重新能源产业高端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基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水平。着眼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通过建设重点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专业化、特色化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集聚高端要素和产业链环节,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北京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新能源规划》提出,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及应用示范为主导的延庆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产业为主导的平谷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发挥太阳能电池生产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带动,形成纯电动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电机、整车制造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打造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新能源优势企业入驻,加快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产业园、昌平风电产业园、通州光伏产业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推进为产业配套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商贸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打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区。

八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软环境建设,体现机制保障要求。《新能源规划》从强化部门协调、扶持创新转化和搭建服务平台三方面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设想: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新能源相关技术、工程标准等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产业发展,通过探索税收信贷等鼓励政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和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健全新能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完善首台套机制等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通过建立新能源中介服务平台、建立新能源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培训平台和增强新能源产业联盟纽带作用等措施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新能源规划所涉重点问题

高新宇在解读中,同时对《能源规划》所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新能源规划》提出,到2015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约6%左右。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左右。其中核电和水电约占7%。相比于国家规划目标,北京无法大规模发展水电,同时发展核电不现实,因此,本市6%的目标相对合理,在所占领域比国家目标发展力度更大。

在重点工程方向与思路方面,《新能源规划》按照“支持高端、加强示范、扶持产业”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补助等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的引导和服务,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

在出台相关重点政策方面。“十二五”时期,为继续加大对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新能源规划》提出,加强落实国家扶持新能源发展的税收、补贴等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落实本市,同时加快本市太阳能光热、光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上网等技术和产业标准的制定,尽早制定新能源就技术标准、新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新能源发电上网标准、太阳能光热设计、施工纳入建筑过程强制标准等,开展工程标准制定工作,北京市新能源统计体系及总量分解相关实施细则等政策,出台强制安装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北京市太阳能系统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法》,并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方面实现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