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

时间:2023-05-29 17:4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袋麦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袋麦子

第1篇

在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智慧与奥秘的玮柏慧潘爱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还有五位守护神,分别管着事情,爱丽思仙子管着爱情树和爱情纠纷;牛之慧仙君爷爷管着智慧考验和教学;食灵神是森林里最有名的的厨师;医静恋仙子是管着生病的人;戴是种植师。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牛之慧爷爷想考考贪吃猪,聪明猴,诚实牛三个小动物的品行。于是牛之慧爷爷,把魔棒一挥,眼前变出现了三袋麦子。于是牛之慧爷爷就躲到了大树的后面。贪吃猪,聪明猴,诚实牛他们看见了便各拿了袋麦子扛在肩膀上走了。贪吃猪到了家便把麦子放到搅磨机里磨碎了烙成大饼,他在烙饼时就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饼烙好了小猪他把口水添掉拿起大饼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接下来是诚实牛把麦子拆开放进水里把米洗干净,然后晒干,放进保鲜带里再放进冰箱里,最后写了个认领启示。而聪明猴呢?他把麦子晒干,然后中到稻田里,他心想:“反正一时也找不到失主,以后失主找到了,我在把我中的麦子给他大半给自己小半这样起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些事牛之慧爷爷全知道。第二天,牛之慧爷爷表扬了聪明猴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想的方法很好自己得到了麦子失主也得到了麦子,怪不得大家都叫你小博士呢!”又表扬了诚实牛;“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写了认领启示。”对小猪说;“你不要太贪吃啊!填饱肚子永远比不上诚实与用脑筋。”

第2篇

去年,小猴把土地爷爷送的一代麦子种下了第,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买屯里堆满了金黄的麦子。小猴想:我也要像土地爷爷一样,把麦子送给好朋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于是它扛起一代麦子想小猪家走去,小猪一见惊奇地问:“意,土地爷爷给了你一代麦子,你不爱吃?怎么还是一袋?小猴笑着说:“不是我不爱吃,我把土地爷爷个的那袋麦子种下了地获得了大丰收,这是我的劳动成果。”小猪呵呵的一笑说:“你真聪明,当时,我只想小麦好吃,就一粒不剩吃光了。看来我得向你学习种麦子。”

告别小猪后,小猴回家有抗了一袋麦子来到了小牛家,小牛惊奇地问:“土地爷爷给你的一袋麦子你难道一粒也没舍得吃?”猴笑呵呵地说:“我把土地爷爷送我的那袋麦子种下了地获得了大丰收,这都是我的劳动果实。”小牛翘起了大拇指说:“你真能干!”当时我只想着节约点儿吃,没想到自己动手种,我要想你学习,到播种的季节,咱一起种。

第二年春天,它们三个翻地,播种,施肥,浇水,锄草,到了夏天他们都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想把自己的劳动果实送给土地爷爷,于是扛着麦子结伴来到土地爷爷家,土地爷爷看了高兴地说:“你们都是勤劳能干的好孩子。

山西晋中太谷明星小学三年级:吕芙锦

第3篇

关键词:言语实践 优化练习 积累迁移 重组理解

加强语言实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堂的生命所在就是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课堂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言实践的有效途径。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练习,以达到优化练习,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速“懂—用—熟—巧”进程的有力措施,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问题。加强言语实践,优化课堂练习必须以文本为基点而展开,正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下就以苏教版《三袋麦子》的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一、积累型练习——腹有诗书气自华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所谓“积累型练习”是指在解析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实践积累,努力把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言文字进行当堂练习运用,渐渐让孩子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当小猴发现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时:

师:同学们,这“上等的麦种”是怎样的麦种啊,你能换个词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优质的、上好的、最好的、百里挑一的……

师:谁能用刚才我们在文中学过的词来说说这上等的麦种?

生:不仅颜色金黄,而且颗粒饱满的麦粒才称得上是上等的麦种。

师:说得多好啊,请同学们带上动作,夸夸这一袋“上等的麦种”。

生:这麦粒不仅颜色金黄,而且颗粒饱满,真称得上是上等的麦种。

这样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注意了“学文如聚沙”的渐进性,又体现了“反复练习”的有效性。

二、迁移型练习——似曾相识燕归来

儿童接受知识的基本手段就是模仿,课堂教学中模仿运用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语言训练方式。“迁移型练习”就是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将文本中出现的常用的、经典的语言形式进行迁移性运用,以便对其进一步掌握巩固。学习迁移模仿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如课文《三袋麦子》中连续出现相似的段落表达方式(2、3、4段),其中第4段略去了小猴想的部分,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写。

教学片段:

师:我们看看小猴发现这是上等的麦种决定怎样做?

生:全种下地。

师:描写小猴的这段话语言最少,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你觉得小猴当时可能想些什么,才决定把麦子种下地?

生说……

师:嗯,看来小猴是动了一番脑筋啊!可作者有没有把小猴的想法具体地写出来呢?

生:没有。

师:那就让我们当当作者,把它写出来吧!

出示句式:

小猴看到的麦子,想……

像这样模仿性练习的设计,借助文本引导、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文本的框框,去收集素材,积累语言,再回到文本中来,按照文本的格式创作,促成学生掌握方法,摸到门径,提高了触类旁通的迁移技能。

三、重组型练习——绝知此事要躬行

“重组型练习”就是将原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或改变前后顺序,或进行因果重组,但不改变原意。采用重组的学习方法,不但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完整地了解故事梗概。在教学中,教者应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如课尾:故事读到现在就读完了,每个人的眼前都出现了三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我们现在能不能看着板书,想着故事情节,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连起来说说。先由学生自由说,然后大面积练说(指名说、同桌说),最后还鼓励孩子回家跟父母说。

“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讲一讲”这一环节的教学,从信息的搜集、整理、表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从“吸纳”到“外化”,达到了语言实践的目的。

四、理解型练习——不畏浮云遮望眼

理解、感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日常教学中词、句比较是教师进行语言训练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学生对多音字把握不准,手足无措时,教者就可以结合文本语境,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比较字义,据词定音,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如字词检查时出示多音字:

磨成面粉 兴奋 能干 麦种 种下

学生对“磨成面粉”的磨都读不准,师出示字典中的字义帮助学生选择正确读音。

mó磨:1.摩擦;2.阻碍,困难;3.拖延,耗时间;4.逐渐消失,消灭。

mò磨: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2.用磨把粮食弄碎;3.掉转。

而后老师又问:文中指小猪用磨把什么弄碎磨成面粉。这样学生对“磨”这个字的读音就牢记于心了。

第4篇

今天上第9课《三代麦子》的第二课时,课堂上的二次掌声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你会说:“掌声有什么好激动的?无非是给学生表扬。”对,这掌声是给学生的表扬,但这不是一般的学生。

在我教的这个班级,有一位跟班随读的智障学生,其智障程度不是一般,是属于弱智类的。从低年级开始,这孩子只是在教室里坐坐,很少有哪个老师关心过她、注意过她;对她的关心,只是在孩子有事的时候才会问及。

但开学来的这段时间内,孩子的几次表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今天一开课,我就让学生回忆,说说通过昨天的初学你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只见教室里小手林立,但最吸引我视线的是坐在最北面一排最后位置上的那只小手。我当时一愣,她也会举手?出于一种好奇心,我想看看,我接班以来还没点名让她回答过问题呢!反正刚开课,就是孩子说豁边了我也可以视机而行。于是,我就点了她的名,让她回答。没想到孩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清清楚楚地告诉我:老爷爷把三袋麦子送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吃了,小牛把麦子藏起来,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地。我拿着粉笔的右手举着,定在那。几秒钟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热泪盈眶,一个平时不注意的孩子居然能这样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说得是那么全面,尽管她把土地爷爷

说成是老人,把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好吃的食品吃了说成是磨成面粉吃了,但对于一个智障儿童来说简直就是创造了奇迹!

有了她的一个好的开头,这堂课气氛十分活跃。有了第一次掌声的鼓励,孩子在这堂课上小手频举,这对她来说也许是第一次获得的掌声。在让学生回答最喜欢谁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很踊跃,大家都抢着说。有的说喜欢小猴的聪明能干,有的说喜欢小牛的节俭,还有的说喜欢小猪的憨厚可爱。这些都在老师课前的预设中。看看大家都回答得差不多了,我正想转移话题,看到那孩子的手还举着。我再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她的名。没想到,孩子这次的回答更让我大吃一惊。她告诉我,她还喜欢小猴懂得回报。啊,这正是我在课前预设中感到孩子们不一定想得到的地方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描写小猴的:“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就是这句“您带一些回家吧”可看出小猴的感恩之心啊!我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回报、感恩”,并再次把掌声送给了这个在别人眼里是智障的孩子!

课圆满地上完了,超出了我预设的精彩。但我的心始终无法平静,回忆自己从接手这个班到现在,我对这孩子关心了多少?我真正做到了对每个孩子公平

了吗?孩子,今天你给老师敲了一下警钟啊!回到办公室,我立即记下了我教育生涯中这最感人的掌声。

第5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而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此,苏霍妞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例如《三袋麦子》这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就可以给我们有所启迪。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光了。小牛先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吃完之后,再慢慢享用,一年以后,还剩下半袋麦子。小猴呢,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更多的麦子。

在我看来,三个动物的做法,无所谓对错,无非价值取向不同。小猪是那种颇有点小资情调的享受主义者,这与当下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贪玩、好吃、懒惰,只知享受的学生不谋而合。小牛是我们上辈人的写照,勤俭节约,埋头苦干,先苦后甜,这与当下一些学习很认真、踏实,但只懂得吸收,却不懂得举一反三,缺少思考、创新的学生不谋而全。小猴头脑灵活,眼光长远,是属于那种能让“钱生钱”、“蛋生蛋”的人,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这与当下智商高、情商高,聪明能干,人见人爱的“优等生”不谋而合。

最让我佩服的是土地爷爷,他是一位智者。如果他能成为一名教师的话,我想一定是名师。

首先,土地爷爷把麦子送给三个动物,并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三个小动物动手实践、自主选择,这与我们当下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更让人称道的是他对三个小动物的评价方式。

对于小猪这样的“后进生”,土地爷爷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责骂,相反,还被小猪的憨厚可爱逗得“哈哈大笑”。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可能由于家庭、社会成长环境、智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学习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值得我们赞许的地方。比如文中的小猪,不就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吗?况且,就算进不了大学的校门,成不了国家的栋梁,也并不代表也就是个没有用的人。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小猪不就是一们非常优秀的“面点师”、“美食家”吗?退一步讲,即使小猪一无是处,我们又能怎样?体罚?批评?责骂?小猪贪吃、懒惰,这是天性使然,无法改变。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和物,我们不要着急,不要生气,不妨一笑了之。所以,对于“小猪”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向土地爷爷学习,多一点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目光,多给他们一些微笑、一些鼓励。

文中的小猴,不光智商高、而且情商也很高。当土地爷爷来到他家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要送一些麦子给土地爷爷,体现了他的有情有义。对于小猴这样“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土地爷爷先是充分肯定了他的做法,接着抚摸着小猴的头连连称赞,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小牛这样的“中等生”,文中描述土地爷爷“点点头”,表面上土地爷爷对小牛是持肯定态度的。其实在我看来,土地爷爷的态度比较微妙,没有任何语言评价,也没有任何表情提示,是微笑着,还是板着脸,也无从得知,这说明他对小牛不是有所期待的,认为小牛是有潜力的。

第6篇

冬去春来,万物萌动。春分刚刚过去,清明接踵而来,摇曳的树梢轻轻诉说着满怀的春心,我对父亲的思念定格在随身携带的一张身份证上,身份证上的父亲始终用和蔼慈祥的眼神望着我,就好像他的爱从未离开过我们一样。

在我还很小时候的一天傍晚,母亲背着弟弟站着窗前,我和哥哥站在母亲的身后,和母亲一起等晚归的父亲。那时的父亲还在离家好远的水稻田里拔草,高高挽起的裤腿,长满老茧的大脚,宽厚的大手轻轻拔起一颗又一颗的杂草,攒成一把再用劲甩到田埂上。骤然而来的暴雨让父亲猝不及防,赶紧涮涮满脚的泥水,套上母亲做的布鞋,收拾衣物和工具匆忙回家。一转身,他看见不远的一条田埂子决口了,父亲毫不犹疑,抓紧铁锹冲了过去,一下两下三下……直到决口完全堵住不再跑水了,父亲才疲惫地赶回家,外面早已伸手不见五指。父亲用他那宽大的羽翼庇护着我们这个小家,用厚实的臂膀书写着对连队、对兵团的忠诚。

又一个忙碌的秋收季节到来了,一群农人在晒场上的卷扬机旁忙碌着,麦子被高高抛到半空,糠屑和尘渣顺风飞走,清爽的麦粒“沙沙沙”地堆成了小山。父亲就在他们中间,把清选好的麦子装进麻袋,再把麻袋扛到四轮拖拉机上交到团部粮站。他们三人一组,两人抓麻袋一人在底下往上辏,五十公斤的麻袋一点不费事儿。有人挑战:“谁能一个人扛起一麻袋,我们就叫他英雄!”好几个年轻人笑着直摆手,都说自己不是那块料,父亲经不起大家的起哄,一弯腰一把抓一起身,一麻袋的麦子稳稳地落在了父亲的背上,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稳稳地码到了车斗上。连续三袋子扛下来,父亲已经精疲力竭。父亲忽略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体,还要逞能当什么“英雄”,现在想来父亲简直就是以自残来换取妻儿的幸福啊!

父亲病倒了,这肺心病缠缠绵绵跟随了父亲十一年之久直至离世。常常看着父亲一手托着下颌一手撑着床沿,低垂着脑袋呆坐在床上。病情好转的时候,父亲会在周围的小路上转转圈,还会到附近农贸市场上和老朋友们吹吹牛打打牌,唯独不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多说一句话。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始终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便是特别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也只是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而已。听说能在什么日子回来,父亲每天就会在他们回来的路上远远眺望,终于等回来了就让母亲准备丰盛的菜肴,在酒桌上听他们说说个人的情况。如果他们有事儿不能回来了,父亲就会垂头丧气,躺在床上闭目沉思,谁问话都不理会。他知道,儿女也有自己的家,儿女也有自己的难呀。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父亲带着无限遗憾撒手而去,离开我们转眼间已经有四个年头了。父亲的音容笑貌被生活的碎片化解得斑驳陆离,渐而变得模糊起来,我们的丧父之痛也日渐变得淡漠辽远,他给我们留下的,除了兵团人的坚忍诚实、无私奉献等精神财富外,还有这一张薄薄的、轻巧的身份证,上面记录了他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和伴随他一生的历史,一起埋进了戈壁墓园。而我把父亲的身份证保存在身边,我知道,父亲的爱将永远伴随着我,一起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静默的天山,荒凉的戈壁滩,盘旋而至的野风,腾起的冥币纸灰一晃而没,我对父亲的思念瞬间穿越到了从前的那些岁月。在天堂安息的父亲,您还好吗?

第7篇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综合在一起。同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探究性阅读”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给学生个性化探究性阅读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阅读。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时,他们也会学得主动、愉快。如教学《荷花》一课,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让学生熟读课文时,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同学们有的轻声读,有的放声读,有的边看图边读,有的和同桌一起读,还有的表演读。在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时,有的同学根据文章的内容,到课文插图中找出相应姿态的荷花,有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有的同学站起来一边表演一边读,那表情丰富的脸蛋真像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这样读书效率就自然而然地高起来了。

2.边阅读边批注

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重点语句、精彩片段等方面,在思考、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用符号勾画或作简洁文字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使其具有很强的阅读自。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自己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如教学《荷花》一文,精读课文时,先请大家想一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让学生在句子旁边写批注,有的同学写长,有的写钻,还有的写伸、露、探、冲,再想一想哪个词好?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同学们又在句旁写下了不同的答案: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到底用哪个词好,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不难发现,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二、培养学生个性化探究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一个成功的问题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的欲望。我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课,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时,同学们理解了“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我提问:为什么此时的香炉生的是紫烟,而不是其他颜色的烟?你对“紫烟”有什么理解?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有的说李白喜欢紫色;有的说家中生炉子时,炉子里冒出的烟本来就是青紫色的;有的说天上的云雾是紫色的;还有的说李白喜欢喝酒,他喝醉酒后迷迷糊糊,好像看见了紫色的烟。我再引导学生联系整句话思考,学生觉得“日照香炉生紫烟”,交待了瀑布所在的位置,也点出了望瀑布的具体时间。因为只有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香炉峰上时,山间的雾气才会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紫色。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三、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性的阅读

阅读是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要保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保护基础薄弱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多肯定。在个性化、探究性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我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时,让学生讨论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喜欢小猴,理由当然是充分的:聪明能干、知恩图报。但不同的声音也很多。一个同学说:“我喜欢小牛,他不但会精打细算,而且还很勤劳,经常把麦子透透风、晒晒太阳,不然麦子就要发霉和虫蛀了。这样,它就吃到了好吃的麦子,还很有营养呢!”我欣喜地说道:“是啊,这样的小牛可真讨人喜欢呢。而且,大家想一想,一年过去了,小牛的麦子还剩半口袋呢,说明了什么?”已经有学生在下面迫不及待地说:“它意志很坚定。”还有一个同学有些羞涩地、轻轻地说:“我喜欢小猪,因为它很可爱。”原以为学生会笑,结果赞同的还不少。于是,我说:“小猪不但因为可爱而让我们喜欢,还有其他原因呢,找找看。”很快学生就发现了小猪其实也很能干,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食品;小猪还很有礼貌,会感谢土地爷爷送给它麦子;小猪其实就像是孩子们自己,怎能不让人喜欢呢?于是,我问学生:“如果你有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学小猴全种下地;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探究性阅读的乐园。

第8篇

一、尊重学生,放飞个性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三袋麦子》一课中,关于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麦子的做法,你欣赏谁的做法?学生的答案是五彩斑斓的,有的孩子说:我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非常能干,把一袋麦子变成了一囤麦子;有的孩子说:我欣赏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吃了半袋麦子,剩下了半袋,给自己留有余地;还有的说:我欣赏小猪的做法,因为他一下子把麦子吃光了,这是提前消费,他会享受,听了这个孩子的话,有很多孩子急切的想反驳他,看到孩子们如此的踊跃,我随即让孩子们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辩论会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在原有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以标准化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的理解。只有尊重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才能使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

二、勇于创新,敢于批判

新的课改下,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能向教师、教材和同学提出质疑,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养成创新精神和批判的意识。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学生普遍认为:肖邦是至死不渝爱国的。至此,我本想圆满地结束教学,宣布下课,却有“反其道而行之”者出人意料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说话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吗?”我默许后她说:“当时祖国正在水深火热之中,肖邦却在这时离开祖国,怎能说他爱国呢?”听了她的自圆其说,另一位学生补充到:“当时肖邦应该投入到战斗中去,赶走侵略这者!”也有固执不服者替肖邦“说情”道:“当时的情况,肖邦也是不得以离开的,况且到了国外后,他还在为祖国四处奔波,夜以继日的创作歌曲,给人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双方都有理,我只好“借题发挥”,让学生就肖邦“爱国”还是“不爱国”进行辩论,学生据理力争,见解独特,大家在激烈的争论中忘却了下课,究竟谁“是”谁“非”,我也无法说清,不过我毫不吝啬的给予了许多发表见解的学生以赏识的评价。最终,我帮学生“调停”,并提示学生要想进一步了解肖邦,还得课后搜集阅读相关的资料,不知不觉中,这一周的研究课题已经形成。“肖邦的爱国”的观点是很具权威的大众观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我们的学生却“出生牛犊不怕虎”,勇敢的挑战权威。这不正告诉我们,教师少一些传授和给予,学生就会多一些探索和发现吗》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疑难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倾诉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发创新,在不同的思维空间碰撞出激烈而美丽的火花。

三、引领对话,收获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不仅能使课堂成为教师激情的撒播场,更能成为学生展示激情,释放个性魅力的大舞台,让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两棵树的大小和位置是这课的关键。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黑板上故意画错位置,一时间,不少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有学生固定在老师总是对的的模式下,不敢有所异议。我对提出异议的孩子大力表扬,并让孩子从书上找出证据,做到言之有理。学生兴致高昂地找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理解也很深刻。这一特别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促使学生勇于实践,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课堂还必须保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生活体验,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教学《赶海》一课,我在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之后,并不急于逐段细讲,而是又大胆给了学生将近10分钟的时间,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想想赶海有趣在哪里。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原来的粗浅逐步引向深入。交流时,学生的发言异常精彩:有的说:“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出了疑问‘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哦’;有的说螃蟹很不好抓,它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还夹我的手呢!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课文情景,正与小作者共同喜悦、惊讶、欢快。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在心灵自由飞翔中,读出了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多元评价,激活课堂

课堂上的评价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它的功能除了对学生的参与做出准确的评价之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能保护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欲望。生活化的语文评价方法,要求评价的内容贴近生活,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的手段更富于生活情趣,时时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读哈尔威船长下达的命令时,一个学生读完,我说像船长了,谁能读得更像呢?又一个学生读了,“更像了!”有一个学生读得很棒,我翘去大拇指说:“真正的船长出现了!!”老师用不同的语言就如同一把金钥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状况做出总体评价。每个小组仿佛是一个个由相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避免了个别学生学习的失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杨振宁博士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小组评价法倡导的合作精神是与学生的未来生活相适应的。

第9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例如教学《雨点》时,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我借助录音、投影等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然后根据想象说说:“春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在音乐和优美的画面营造的氛围中,学生思想插上了翅膀。有的说“春雨飘在果园,点红了桃花”;有的说“春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还有的说“春雨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春光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提问题。而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而兴趣盎然;质疑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经过努力后又能解决逾越。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课堂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关于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据此发问。如看到《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题,有的学生就会问:“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如此以来,使教学指向清晰明快。也可以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质疑、情节空白质疑或关键词质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释疑。一般的问题可组织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重点、难点的问题,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最后教师适当地讲解和点评。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自由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多运用“问题法”“讨论法”,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他们的思维。

教师应该给学生多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养成创新习惯、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

学生拥有自由空间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讨论,才能拥有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活动。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引导细读时理清课文“烙饼吃光”,“储存一半”,“全部种下”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看法,以及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说话训练。让学生替换角色,如果你有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人物的性格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如此教学,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积极开展活动,提供创新机会,培养创新习惯

喜欢搞活动,想搞活动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应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演讲会和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能锻炼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的本领,还能养成积极主动创新的好习惯。

例如《水上飞机》一课,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故事生动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鲜明,极富个性,非常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表演前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揣摩“水上飞机”和“小海鸥”的语言,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改为剧本,当堂进行排练、表演。从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对水上飞机课外了解的知识,到改写剧本再到现场表演,亲身的体验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力得到挖掘,创造力得到开发。

第10篇

【摘 要】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二者珠联璧合,自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之相互补充,互相转化。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大学教授曾做过这么一个调查,他们问大学生们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上语文课你们有的看小说,有的跑阅览室而不好好听课?”一位女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压力,不给我们魅力。如果你们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我们何尝不愿意好好听呢?”这位女大学生的回答真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我们的语文课看见的是打瞌睡的孩子,看见的是安安静静坐着,面无表情的孩子……难道我们的语文课真的是食无滋味,毫不吸引吗?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枯燥的语文课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形势,孩子需要的语文课到底是怎样?

第一,语文课要有感悟,让学生有所收获。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完美的体验。”如此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要有感悟,让他们在自己领悟的感情中去判断事非、事情的真、善、美。如《蒲公英》是通过介绍可爱的蒲公英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洒落在黑黝黝的泥土才能生根长叶,让学生懂得不要只贪图美丽的东西。在教学教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当其他蒲公英小种子要落在金光闪闪的沙漠,要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时,我让学生们静静地闭上眼睛,让他们感受这些小种子会有什么后果?看到它们的结局,你会忍心让他落下沙漠、湖泊吗?学生们在懂得道理之余还让课文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提高他们对事物的领悟能力。每篇课文教师尽量从一两点去让孩子说说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简单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对学生的要求不必过分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逐渐提高便可以。如果每节语文课中都能让学生有一点感悟,相信他们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第二,语文课要有拓展,让学生“异想天开”。有这么一句话:“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拥抱整个世界。”学生,不应成为填充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点燃智慧的火炬。所以,给孩子留点童话,而不是一味地教授给他们知识,使他们过早地进入成为世界。新课标是十分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觉得读书十分有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那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在教学《三袋麦子》时,我特地安排这样一个讨论:“小猪把麦子做成各种食品、小猴把麦子保存起来、小牛把麦种下了地,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最后,我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土地爷爷把一袋麦子又送给了谁呢?又发生什么事?……有时,知识不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教,教无定法,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结合,要适合自己班级特点。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创设角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书中并无描写,但学生应有所了解的内容,教师创设角色,可以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散、创新、求异,甚至有时学生会在理解课文后,自己创设角色。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当学完“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我问学生:“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怎样做才没让秦王占了便宜?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他怎样说的这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我想演蔺相如。”另一位学生马上说:“老师,我演秦王。”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演廉颇。”学生分别扮演了后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不仅加深了对角色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第四,语文课要抓课内外阅读的联系。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上向学生输入的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信息背景下,才有可能变换储存,再输出。学生知识面宽,有效信息丰富,思维才会左右逢源而“畅流”。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二者珠联璧合,自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之相互补充,互相转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寻求二者自然结合的联系点。学习《我的战友》一文时,课前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去了解;课内我让学生透过趴在火堆里的纹丝不动的外表,去想象英雄的内心。就在同学们的心被英雄的行为深深打动的时候,有位同学却谈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我觉得作者写得不太真实。既然火势那么猛,叔叔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话语不多,可挺有份量。我从其他同学的眼神和表情上,看到这位同学的疑问,已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

“是啊,火势那么旺,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哪位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我的反问为课外阅读过有关资料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时机。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叔叔从小有咳嗽病,潜伏时,他挖了一个土坑,准备咳嗽时,把脸对着坑,使声音不向外扩散。身上着火后,他马上轻轻地把子弹深埋坑里……因此,避免了发生爆炸……”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有根有据地解释消除了同学心中的疑问,使的英雄形象高高矗立在学生们的心坎上。

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读书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又将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信息,及时、恰当地引入课内,课内外密切结合,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总之,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身心得到发展,最大程度上锻炼自己,铸造自己,感受学习的成功愉快。让我们的语文课能经常听到学生的笑声、能经常看到学生那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情景,能经常看到学生那笑地幻想情景。

第11篇

随便说,失真――“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而矫枉过正,滑向另一极端:语文课堂又出现了“随便说”的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学生自由交谈课。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了学生对文本解读失之偏颇。

案例一:随意解读文本。顾名思义,学生常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思维呈现混乱无序的“散点”状态。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真实状态,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如童话《三袋麦子》叙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有教师上这堂课时,让学生讨论:你觉得小猪、小牛和小羊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小猪的做法好,因为它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食品,没多久就吃完了。今后吃什么,可以再想办法。有的说小牛的做法好,因为它留着慢慢吃,还经常拿出来晒。它很节俭。有的说小猴的做法好,它留下一部分自己吃,选上等的做了种子,全种下了地,第二年收了很多麦子。它很聪明、能干。学生各抒己见,课堂热闹非凡。教师赞赏地连连点头。很显然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最聪明,善于从长远出发来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决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肯定不能否定。课堂上尊重和肯定的应该是学生不同见解中的合理成分,而对于学生认识的模糊之处、不够准确之处,教师则要因势利导,巧妙点拨。

案例二:忽视文本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扮演好“解惑”者的角色。在教学《套中人》时,有的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懂得制度、遵循法规、谨小慎微的合法公民”,有的学生认为他“不近美色,能够自律”是优秀品质,这超越了文本价值!再如《静夜思》,诗人思乡之情是显而易见的,假如学生在解读时把文本的主旨理解为“思念家乡的情人”,这就窄化了甚至滑离了文本的主体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任意理解。语文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允许学生适度“出错”“出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如果对学生的解读听之任之,不敢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文本价值的流失,主体价值观模糊,孩子们会“误入藕花深处”。让我们自觉践行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吧!

课件傻,失度――“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有人将课堂上使用过多的课件叫“傻课件”。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对于语文课,适量适度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但如果开发过度,会影响对教材价值的深刻挖掘。

案例三:资源开发失度。曾经有位新教师执教《中国石拱桥》时,课堂借助多媒体,设计了30幅图片。一上课,投影屏幕里出现了作者、背景及有关桥的优美图片,教师忙于展示,学生应接不暇。试想一下:30幅图片平均每幅看1分钟,就要30分钟,那学生的思考、讨论、感悟的时间还有多少?教师的引导、总结、提炼的时间又从哪来?一节课下来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点都已落空。因此,课件使用应力求做到精当适度。

多媒体仅是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在相当多的公开课教学中看到,多媒体成为表演的工具,不管有无必要,投影幻灯、录像音乐,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花哨。漫画代替了课文,录音取代范读,教师不再板书,朗诵必定有音乐伴奏,音乐声压倒了学生的读书声,喧宾夺主。教师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学生沿着所设计的既定图片在上课,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形象的声音和画面、开拓学生视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过多让学生围绕媒体转,势必挤占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欣赏、想象思考和体验感悟的时间。多媒体使用太滥,“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教师要做一个雕刻者,将语文课堂冗杂的、琐碎的东西刻掉,还教学一个简约!

随意夸,失实――“无可奈何花落去”

课堂教学,始终会存在着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或正确,或错误,或偏颇,教师一般都应给以引导和评价。教师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二种情况:一是一味说好,主要是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危害是有时会误导学生,使学生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知识。二是泛泛而论,主要是教师分析问题缺乏思维深度,其危害是长此以往会使学生陷入浅阅读、浅思维的泥淖。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去评价学生的回答,才能把问题的意域拓展宽,蕴涵挖掘深。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习惯、思维高度与深度通常是在教师的相机引导、评价中培养提升的。

案例四:相机中肯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蹲下来看学生》时这样叙述:今年4月初,我应邀到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课,上的是古诗《草》。有位小朋友在画“春风吹又生”的诗意时,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是的,当春风裹着沙尘刮来的时候,春风是黄色的。”又一位小朋友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于是又把黄色的风擦掉,画成绿色。我也笑笑说:“不错,在诗人的眼里,春风是绿色的。不然,王安石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呢?你长大了,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位诗人。”话音一落,听课的教师为我鼓掌。接着,又有一位小朋友说:“他们都不对,因为风是看不见的,画不出来的。”于是,他把绿色的风擦掉,把草叶画成一边倒。我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刮风,而且风刮得比较大,草都被吹弯了腰。”听课老师又热烈地鼓掌。这次的掌声当然是给这位小朋友的。按理说,只有最后一位小朋友说得对。但对前者,我为什么不予以否定?我想,如果否定他们――哪怕态度很温和――不就把学生的想象力扼杀了?而且,说不定还真扼杀了一位未来的诗人呢。

“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否则“无可奈何花落去”,教学的求实态度也就没有了依托。

衡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不应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应是内在的积极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并不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是思维的积极主动。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69-01

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教学变得越来越方便、丰富多彩。然而一些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把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资源放在第一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却常常忽略了课本中提供的现成的、传统的教学资源――插图。课本中的插图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学生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只要运用合理,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运用插图的一些经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这种动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明、充满童真、紧扣教材的插图,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现成的、最有效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让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例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时,先让学生对照插图讲一讲拉萨的天空美不美,美在哪里。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认为最好的词句来概括一下拉萨天空的特点,接着才开始课文的教学。这样学生主动要求学习课文的热情就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会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解决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所谓“瓶颈问题”就是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和难点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字词句段方面的,可能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方面的,也有可能是文章背景方面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重难点与插图的联系,巧妙地利用插图,用最直观的手段、最简便的方法解决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山行》这首古诗时,很多同学都认为“霜叶”的意思是“带霜的叶子”,但大家对这个解释又产生了疑问:带霜的叶子怎么会比二月里开的花还红呢?在学生感到疑惑时,笔者就顺势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学生一看插图就明白了,原来“霜叶”的意思是“被秋霜打过的枫叶”。这样一个让学生感到困惑的小问题,就在插图的帮助下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常常为找不到适合学生的表达内容而感到苦恼。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现成的、实用的表达素材,插图就是其中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有效地利用插图,适时地开展语言训练。

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时,抓住时机让学生看着插图,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周围的景物。学生看着插图介绍起来,而且条理非常清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在无形之中学会了介绍景点,以后介绍起其他的相关内容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插图大多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主要内容的缩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练习,可学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复述起来还是不流畅。于是笔者在黑板上挂起了插图,学生对着插图复述,语言流利了很多,整个课堂也活跃起来。

五、发展学生的个性

插图中有些内容是紧贴课文的,而且表现了人物丰富的态度及情感世界,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插图入手,让学生对照插图说一说、演一演。每个人对人物情感、态度的把握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对同一插图进行表演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情,这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就要追求学生个性的差异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对照插图,表演小猪、小牛、小猴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各自麦子的态度。学生表演时的手段不拘一格,而且都加进了自己的理解,表演得活灵活现,学生透过书中的插图感受到画中之情。这就是学生不同个性的体现,是语文教师真正希望看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