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7:4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京族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05-02

《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京族是我国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京族地区学校中,语文教师将京族文化与作文课堂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将京族的民俗民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一、依托京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质作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京族三岛上的学生而言,京族三岛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作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开发京族文化中优质的作文资源,生成和建构课程资源。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重视学校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改变以往局限于校内教学,将教学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和社会类资源;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二、收集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应用于作文教学

优秀的作文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上,要收集京族优秀文化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作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1.收集京族传统文化作文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睛捕捉身边的故事,用耳朵聆听生活中的信息,用敏锐的眼光关注社会和家乡发所生的大事和变化。作为一名当代京族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和自然人文景观。例如,京族的起源和历史,京族三岛富有地方特色的各村哈亭,誉有“金滩”美名的万尾沙滩,类似杂技般的濒临灭绝的京族渔民高跷捕鱼捞虾技能,京族的哈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分门别类,并将这些素材充分应用在写作中,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体验与了解京族传统文化。京族的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收集足够的文化素材,才能在写作中充分展现京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京族文化资源相融合,然后根据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的实际要求,把京族文化与作文教学进行同步链接。例如,一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哈节盛会,看到“哈哥”“哈妹”们尽情歌唱时,应同步链接到民族文化的体验,学生就会在作文中描写出隆重盛大、欢快热闹的活动场面;组织学生参观和走访京族渔民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参观京族民居特有的干栏式建筑,辨识各村落哈亭,聆听渔民腔调各异的哈歌。这些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出乡史乡貌、各类别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融入京族传统文化,使所写文章更具全面性和真实性,从而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三、充分挖掘京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教学不是教育学生埋头苦干,更不是让学生凭空捏造,而是让学生从语文教科书中抬起头来,迈出校园,走进社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用心感受生活的魅力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

1.拥抱自然,采摘新鲜信息。作文教学不是将学生“囚禁”在课堂里闭门造车,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大千世界,拥抱自然,采摘最新鲜的作文信息。京族三岛到处都是景点,处处都(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5页)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高跷捕鱼、拉大网和赶海等渔民的生活;带领学生到渔民家中了解京族特有的调料“鱼露”制作过程;带领学生到海滩上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如“沙马”,其营养价值极高,或寻找京族称之“风蟹”的小螃蟹。在拥抱自然和寻找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的体验中,学生自然会迫不及待地以写作的方式表达所见所闻,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2.领略社会,了解古往今来。京族的历史悠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京族的历史以及仁人志士,并阅读关于这些名人轶事的文章;组织学生走进京族岛民生活中,了解京族的习俗;收集岛上居民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比如,京族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的活动,学生可以从这项极具参与性、观赏性的大型活动中捕捉到许多鲜明的写作素材。此外,京族还有哈节和东兴红木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京族文化融入各种时代的元素,链接着即时的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充当小观众、小记者和小司仪,使得他们既可以挑战各种角色的体验,又可以积蓄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京族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72-01

一、为什么少数民族学生在作文学习方面总是觉得特别难,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因素所导致的

1、启蒙教育差

少数民族学生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学前启蒙教师一般是不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学校请的代课教师,各方面基础较差,所以到了小学,学习难度就更大了。

2、缺乏良好的家庭辅导

由于受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家里没有家教,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有些甚至是文盲,因此他们无法对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上给予辅导,所以一切只能靠自己。

3、语言关

少数民族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适应用汉语思维。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汉语不同,如:汉语说“去我家”,水语里是“去家我”。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周围缺乏汉语学习环境,父母是少数民族,邻居没有汉族,甚至连老师也是少数民族。有些学生到了小学毕业,汉语表达能力还很差,因此,我觉得少数民族学生要写好作文,语言关很关键。

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在他们进入小学学习后,这些传统文化观念不会立即消失,甚至还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样对现代教育就有一定的冲突和影响。如:水族的水书中,信奉鬼神传说,与现代教育中提到的世上无鬼神的唯物论教育产生冲突,对他们的表达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要让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写好作文,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去尝试一下

1、多练

只有经常写才能让他们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可以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写出真情实感,不一定用很华丽的语言,让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

2、运用“模仿效应”,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模仿”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种“模仿”不是照抄,而是模仿名人名家的笔法,还可以模仿本班学生作文之绝妙处,对正确的模仿要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老师的肯定,他们的学习热情会更高,效果会更佳。

3、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我观察了一下,发觉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自卑,总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无法与汉族学生相比,缺乏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要能理解学生的苦衷,应经常用少数民族的英雄事迹鼓舞他们,并且对平时作文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

4、多看,不断提高汉文化素养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前沿,语文教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为了唤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调查当代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兴趣,了解我校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针对此项问题,笔者对本校学生(主要针对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中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调查问卷”。

调查采用试题简答、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本校每班随机抽取15名(全校抽取3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33%左右)参加问卷。调查过程组织有序,因而问卷调查所反映问题及倾向具有代表性,对教师研究“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指向。

本次调查问卷分两大部分。一方面是试题部分,主要意图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涵盖面广,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问卷部分,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喜爱程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一些传统文化,却不知道其来历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对传统民族艺术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更是漠不关心。以上种种情况,令人堪忧。现将有关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归纳整理如下:

一、特点及问题

1.中学生对名著所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了解较多,但询问后得知,相关知识来源途径主要在影视剧作品上,而对名著原作知之甚少。如,第17~20题着重通过影视歌曲了解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熟悉情况,数据反映,《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了解者接近50%,而对《聊斋志异》了解甚少,参与问卷的300名学生仅23人知晓,且其中6人知道作品名称,却写错了字。再如,32~35题,命题意图在于了解学生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较好,知道者71.65%,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

2.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我国诗词掌握较好。如,2题、13题,掌握者达到72.3%,14题是83.6%人。看来,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课堂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主阵地。

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适时介绍一些饮食、服饰等生活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调查反映,对耳熟能详的“五味”竟有45%人不知道,74%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六畜”的具体内容。

4.在传统语言文化类,成语、谚语、俚语等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大家对一些常用的俚语反应不上来,如,第24题,近半数人不知道“灯不拨不亮”的下句是“理不辩不明”。更令教师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对语文中常会用到的成语记忆太少。成语接龙题只有4名学生完全接对。

5.对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如,关中“十大怪”,只有27%学生说得上来。有些传统节日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但是对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6.知识欠缺,阅读面和视野狭窄。如,6、11、2题涉及古代哲学、宗法、礼仪、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学生完全答对者寥寥无几,说明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不全、不深,应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7.可喜的是,经问卷得知,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教育较多,比较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对中国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渴望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希望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继续加强此方面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此次调查,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出现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对课内古典诗词背诵要求和文言文的教学,这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一个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可采取默写比赛、诗词接龙、背诵打擂台、经典诵读等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常规化、趣味化,另外,积极探讨文言文教学课堂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名著阅读,开展读书活动。应在七、八年级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条件下,课题组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适宜他们阅读的名著书目,大力开展阅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并采取写读后感、讲名著活动方式,检查反馈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采取影视与文本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名著、走进名著,不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名著影响学生的灵魂。

3.拓展课程资源,在研究与探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甚至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其艺术视野,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4.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研究与体验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教材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5.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利用每月一次传统文化讲座,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此次调查既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而又准确的情况,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将扎扎实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促使我们对以后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加有效和深入。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意义分析;思考

随着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上正掀起一阵“国学热”。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重视,文言文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代继承下去,而这个重担恰好落在学生的肩膀上,学生需要具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言文承载中国几千年来的语言魅力,但是生涩难懂,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系统性、循序渐进的学习。目前由于不同地区高中语文教材不尽相同,而文言文的选文质量普遍不高,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选文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的必要性及教材选文的意义分析

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在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让其学习英语,因为英语是国家交流的通用语言。然而却极少有家长让孩子学习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要想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对传统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文言文不仅记载了古人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思想感情,还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技术,这对现代化科技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文言文对提高现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也至关重要。

文言文选文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载体,不同时代的文言文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文思想。文言文的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古代的渠道,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阅读思考,体会当时的社会形态变化。且目前很多中国以外的国家都在积极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文言文中有些思想更是能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供依据;二是体现教育的价值。文言文中大多所表述的思想都是积极的,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古人的感染。可见,文言文选文质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三是体现艺术价值。文言文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已经具备了生动,简洁,文采丰富等特点。这样的文言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积极意义。艺术是无价的,尤其是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能够给学生现实生活带来很大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现状

由于不同地区语文教材不同,本文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全面了解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文情况。

(一)文言文的篇数

文言文的教材有7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沪教版、鲁教版、鄂教版和苏教版。本文笔者调查总结,在不同版本中文言文篇数最多的是沪教版,有66篇,其次是36篇的鄂教版。最少的是粤教版,仅占17篇。而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其要求在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文篇数要不少于56篇,就不同版本文言文所占篇数来看,符合标准的只有沪教版,其他版本相差甚多,还需做些调整。

(二)文言文选文的时代

从不同版本的文言文选文时代来看,一般分布在秦汉、唐宋和明清时代。根据调查统计,不同教材版本文言文选文在明清时期较少,唐宋时期的文言文材料较多。此外根据不同教材版本文言文选文来看,基本都将秦汉文排在最前。文言文选文一定要选择精简且篇目经典,从简单到难,时代由远及近。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然而在文言文选文的顺序上存在一定差异,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按照时代顺序,这样学生能够按顺序系统性学习,学习起来能够更容易一些。还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按照文言文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这样学习起来会更轻松一些。

三、针对文言文选文的几点建议

(一)保证选文质量

语文文言文选文要保证文章内容和文章质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不仅要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也要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优秀质量的文言文对学生有示范作用,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二)保证文言文精神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欣赏和阅读,是要为学生提高正确的思想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言文选文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文言文例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此外,文言文选文不仅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重视起来。例如在文言文的语言文字和文章的整体结构上。规范的篇章结构和语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三)选文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语文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很大分值,虽然作文中很少用到古文,但是经典的文言文例文中的部分语句能够为学生的文章添彩。这也不乏作为学生的一种写作技巧,提高其写作能力。

(四)选文要体现民族文化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岁月的洗礼演变至今。在当今社会大众需要以现代化的眼光继承并发扬光大,所以文言文的选文一定要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考察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同时,更要求其具有基本的工作责任感。而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父母的溺爱,责任意识不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在未来工作中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语文学科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也是文化的代表,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语文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古典知识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文言文选文质量关系着文言文教学质量,由于不同教材版本文言文选文质量的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所以有关教育工作者亟须对语文文言文选出改变,保证文言文选文质量,让学生将文言文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第5篇

初中语文教学有许多潜在优势,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帮助。

一、课本内容安排优势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安排很有特点,就是把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文安排到一个单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的纵向、横向、空间、表达形式等,把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进行单元教学,每个单元都要确定一到两个重点,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情风俗,把学生了解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作为教学重点,这组课文看似平常,却平中有奇,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通过了解民族风情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课外阅读优势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阅读的内容,主要是小说、报刊、杂志等文学作品。学生入学后,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一个日记本,一个小作文本。学生在阅读时碰到好的词句、段落、篇章,就随时摘抄。对好的作品,可以写读后感,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写读书日记,心得体会,简要概括作品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可以模仿好的段落篇章,进行小作文模拟练习。至于学生阅读那类读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例如:学习课本中的写景散文,就让学生课外读写景散文,摘抄好的写景散文,动笔练习写景散文。这样课内课外学习内容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加强了学习训练的针对性。

三、观察自然优势

学生的学校生活,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单调的。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自然奥秘,欣赏多彩的山川河流田野风光,是对学校生活的有效补充。在我们农村,为了学生安全,以学校或班级组织学生进行登山、踏青、夏令营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困难很多,很难集体组织。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家长经常带学生进行外出旅游、登山等活动。平时,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如果和家长外出,自己就要制定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做有心人,注重观察景物、事物的特点。活动结束,统一布置写景作业,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学生积累的自然素材多了,作文时就能展开篇幅,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搞这些活动,学生乐于参加。特别是校外活动,学生能看到在学校无法见到的东西,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都会逐渐提高。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还有许多潜在优势,如: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学科中与语文有关的知识等等,如果每个教师都做有心人,都能够挖掘、利用这些优势,语文教学就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6篇

2.积累“介绍学习方法”的成语。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关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2《西游记》录像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 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 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 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写完后,自己修改习作,同桌相互交换欣赏。

第7篇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四、加强课内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和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第8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172-02

近年来,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降,普遍存在文化基础不牢、没有良好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差、缺乏公民意识、经不起挫折、自私自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薄等不良现象。如何通过三年的学校教育,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已成为技工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并逐渐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校风、班风和学风都有大幅提升,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继承我园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结合时代要求,存精华,去糟粕,古为今用,才不失为经典阅读的妙用之道,也自然地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路径。为了充实活动载体,笔者遴选儒家名言三百多条,按立志、劝学、惜时、交友、做人五大主题分门别类地甄别、选录,作为主题活动内容,并出台了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以诵记、运用为主要形式,以德育渗透为目标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推广活动方案,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二、创设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笔者组织人员在校园内的宣传栏、楼道、入口及走廊等处分类悬挂传统文化宣传标语,要求风格典雅、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学校的电子屏幕不定期滚动播出一条条的国学标语。利用早、午、晚的课余时间开展专题广播节目。教室布置要主题鲜明,内容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办公室也进行了相关的布置,体现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引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

在开展传统德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找到突破口是关键。笔者结合学生实际,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在校会、晨会、班会开展感恩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外,还定期举办《关爱生命,伴你成长――感恩我们在行动》的大型激情励志演讲,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爱父母和教师,并用行动回报他们。

四、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加任何指导阅读具有相当深度的经典著作,诵记拗口的文言文或古诗文,别说是学生甚至语文教师都感到很困难。因此,加强阅读指导成为当务之急。诵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有些句子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办?笔者译出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并下发到学生手中,然后组织讨论、交流,在大体了解名人名言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见解,以及自己独特的创意和风格。在经典阅读指导中笔者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渗透爱心教育、责任感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阅读指导更注重理解、感悟,以“每周一句”的形式,在经典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名句的选择与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共同领略经典之美,同时增加积累,提高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将这些理解和体会写到日记里,写到作文里,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说感受,特别是将孝文化与感恩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效显著。

五、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相结合,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并举行评比活动。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从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强大网络。主要开展以下主题教育:①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②开展信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表里如一、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诚信品质;③开展礼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举止文明、谦虚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④开展孝道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良好的表现给父母、教师带来欢乐,主动和父母、教师交流,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懂得尊重父母和教师的劳动,自觉接受父母和教师的教导;⑤开展廉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形成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职业道德意识;⑥开展仁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养成团结、互助和协作精神。

六、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笔者主要开展以下活动:①每天早晨安排15分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②举行班际朗诵比赛;③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④举办“读国学、诵经典、谈感悟”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变化;⑤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书画、小品、戏剧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收获;⑥鼓励学生参与诗歌、辞赋等多种形式的创作;⑦学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⑧给家长印发通知,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⑨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⑩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七、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①科学性原则。全过程设计都应遵循科学性原则;②整体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③活动性与自主性原则。整合德育有关内容,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明.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江苏高教,2005,(4).

第9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XX名同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两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有三、四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分析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通过每单元两次课堂小练笔,一周一次周记,班级作文接力等形式。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6.推荐学生大量读课外书,每月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

三、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22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全册教学目标分析

(一)认字200个,会写22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六、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6.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7.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8.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9.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0.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0篇

一、高考对语文素养的考查

语文素养包含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主要靠大量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进行积累,包含表层常识、文学感知、文化认知等不同维度。对高中生来说,文化认知是知识素养的核心。例如,阅读《红楼梦》,知道有“黛玉葬花”这件事。学会“黛”字的写法,知道林黛玉是“病美人”,属于表层常识。背诵《葬花词》,能说出其中的情感和主旨属于文学感知。知晓曹雪芹写这个情节,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感应”和文学创作中的“移情说”有关系,借以表达礼教约束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独特的中国哲学意境。所以,安娜・卡列尼娜不葬花、包法利夫人不葬花、朱丽叶不葬花、简爱也不葬花,唯有黛玉葬花――这属于文化认知。近年来语文高考,多次强调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例如2014 年北京卷就出过这样的试题:《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请考生在“薛宝钗”“林黛玉”“妙玉”“史湘云”等人物中做选择。命题人把与文感知识和文化认知有关的“素养”都说了,只留下表层常识让学生选择。对于后两种素养高的考生来说,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这类题目里面,综合知识素养高的学生不具有得分优势(当然也不存在劣势)。这类题目还包含:汉字的读音和写法、成语的使用、文学常识的考查等。尤其文学常识的考查,看过几百首杜诗的学生,从实践中深切体验到“杜诗有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没读过杜诗的学生可以通过复习,牢记“杜诗沉郁顿挫”“李白飘逸清新”,考试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因为不需要理解判断,做题速度可能更快。

再说能力素养,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听说,目前高考不考。读的能力包含“有意记忆、情感交互、理性探究、审美品鉴”等多个层级;写的能力包含文学创作、实用文体写作、应试作文等多项内容。笔者的一名学生,公开发表文章10 多篇,小说出版物50 多万字,在北京大学主办的全国作文创新大赛里,获得决赛二等奖。对鲁迅、莫言、外国经典的理解和热爱高于同龄人。会写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能读大部头。她的读写能力,师生、专家都非常认可,是公认的“才女”。但是每次语文考试只能得105 分左右,有时还不及格。在我们深入谈话中,学生自己分析原因:第一,看到作文题目会想很多,想多就“跑题”。语言表达上,无法适应应试作文的“套路”。所以,作文分数高的时候接近满分,低的时候不到30 分。第二,阅读速度极快,阅读思考的指向是“审美和文化”。高考命题思路、答案设置和阅卷标准更偏重于知识的“概括”、知识点的全面覆盖等,所以诗歌鉴赏、阅读理解也是在碰运气。这个同学的问题绝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的名校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二、素养与成绩的博弈

为什么会出现素养高而成绩低,或者成绩高而素养低的情况?这里有个不可回避的原因,许多一线教育人员没有底气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提:在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考查上,高考命题与阅卷的改革滞后于语文教学的改革。这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高考面向全体,考试内容突出工具性和应用,而非人文性和审美;考试标准必须有所谓的“套路”“采分点”,便于批改,以确保“形式公平”。因此,看书多、有能力的学生往往未必考高分,或者远远高于其他人,深层原因就在这里。当代一些知名作家,“挑战”高考题,往往铩羽而归;古代很多大文豪考试落榜,而且不止一次,原因有相似的地方。

那么,在目前的高考形势下――这种形势可能还要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有没有素养和成绩成“正相关”的学生,满足开篇所说的“具备多种条件”?

根据“象限分析法”,围绕“素养”和“成绩”,可以把学生分为四类:一类是既没成绩,又没素养;二类是成绩高,素养低,也就是完全把语文当成工具学科或应试学科来学习;三类是上文提到的,素养高,成绩低;四类就是“正相关”,素养与成绩都比较高。第四类学生具备哪些条件呢?首先是天分,不论教育如何改革,社会如何进步,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天分存在差异,天分高的人在学习中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其次是家教,这里不多谈。再次是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机。最后是持之以恒的素养积淀和应试训练。有了这四方面的保证,学生最终才会达到融会贯通,“分身有术”的境界,在应试与素养之间游刃有余地“角色转换”。

这就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在我们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究竟是要分数?还是要素养?抑或是二者兼顾?以高考为目的,片面追求成绩,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非常大,这种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被社会各界批判得体无完肤。只要素养,成绩顺其自然,又不能满足考生的升学需求,在大环境下很难持续。所以,很多学校、教师都打起了“兼顾”的大旗。然而,由于素养是长期的、隐性的,成绩是短期的、可测的,所谓“兼顾”往往就变成“扯大旗作虎皮”,置“素养”于“鸡肋”的地位,骨子里是更加“凶猛”的应试。这也是教育改革始终不能令大家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业与学历挂钩,学历与考试挂钩,而高考、招生改革又跟不上时展。一方面“一考定终身”,考试内容很难倾向于个性化素养;另一方面又要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唯成绩论”。顶层设计落后造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形式公平”倒逼学校、教师、家长、考生南辕北辙、表里不一。目前,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招生考试改革,着眼于“内涵公平”,将有助于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兼顾素养与成绩的理念和策略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究竟该怎么办?许多思虑深远的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具体到语文学科上,笔者也主张兼顾素养与成绩,但二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是相互影响、有所侧重的辩证关系。即:以培养人的素养为终极目的,将应试作为培养人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使成绩的提高成为素养充分发展的自然结果。换言之,我们要从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按照学科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尽可能趋近于第四类学生。

具体的做法是:对于素养和成绩都不理想的同学,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成绩较好、素养较差的同学,重在拓宽他们的视野;对于素养较高、成绩较差的同学,做好规范和应试技能方面的培养;对于第四类同学,激发他们更高远的人生追求。这样一种思路,通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素养和成绩由“博弈”走向平衡,能够体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

第11篇

所谓“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指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语言和文字综合运用的能力,也是构成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普遍下降,中学生作文、大学生论文都充斥着错字、病句,行文晦涩难懂,缺少逻辑性。20世纪70年代,作家余光中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当代中国人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下降,而当下,国人的汉语言应用能力更糟糕,中学生作文没有生活素材,大学生做个演讲报告语无伦次,生编硬造,没有逻辑性,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却不屑一顾。

一、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的原因

国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下降有很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关政策的偏颇。国家的相关政策就表现出重理轻文的现象。例如,国家每隔几年就要拿出大量资金奖励自然科学家,但如季羡林、钱钟书等国学大师们却没有享受到如此厚重的待遇,从教育部拨款的科研经费上也看出,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远远超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而且数额巨大。第二,基础教育的先天不足。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死记硬背,缺少文化经典的阅读积累,课程设置上忽视语文课程。大学亦如此,尤其理工科,唯一能够看出提高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课程是“大学语文”。第三,英语学习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们都在追求做“精英”(社会上很多人把精通英语的人称为“精英”)。社会评价体系也以英语的水平高低为标准,大学生必过英语四级,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实际上,过了英语四级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有些高校的录取也以英语成绩的80%为标准,否则,此大学门槛高不可攀。第四,网络语言的影响。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语言,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苗头。[1]从目前看,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滥用,对青少年和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

二、文化传承是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灵魂

面对国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的现实状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人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们认为,承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灵魂。

1. 中华文化即是一种传承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在传统的社会历史结构中存在着一个完备的文化传承体系:古代中国从蒙学馆、私塾到乡学、县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从对文化典籍的认同、整理、诠释、保存和记诵到对元典精神文化的继承,从家训、祖训到社会各界力量的监督和约束,从统治者的提倡到科举制度的实施,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共识,整个社会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文化承传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这种传承制度和机制对人们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社会约束力与自制力,在世界古老文明史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鲜活的影响力,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此。

龚自珍研究春秋史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意思就是要灭掉一个国家,首先要灭掉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民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文化,对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感情可言呢?从这个方面来讲,对于历史以及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生存的问题,而且从文化方面来讲,它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延续至后代子孙。很明显,我们谈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是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为中心的思想文化传承创新。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自然就会产生社会历史责任感;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与陶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称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文化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一些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相关课程”。[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2. 文化经典的阅读促进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所谓“文化经典”,则是指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越是经典的东西,就越是让人回味无穷。如,中国的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等,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国历史上塑造、培养、教育学生的最权威的教材,靠一代代人的传承、解释、记诵并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文化经典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民族语言。我们常常说某人的语言很“老道”,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人对经典的语词、典故和史料烂熟于心,并且能恰当灵活地运用,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中华文化经典,内容凝练,思想深邃,情景交融,语言精美,如《诗经》,文辞优美,语言简明扼要,文学价值极高;与《诗经》高峰对峙的《离骚》,语言之纯美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论语》不仅表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辟的警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士不可以不弘毅”等等。这些思想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台湾著名教授王财贵说:“四书五经也好,《庄子》、《老子》也好,古典诗词也好,常讽咏、朗读,可以愉悦性情,涵养气质,增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3]诵读记诵这样的文化经典有利于对精美语词和精彩句段的积累,我们只有对精美的语词、句段熟读成诵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是五千年中国文化深沉积淀的产物,语言传承是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的能动表现,而且也都是传承的结果。[4]也就是说,语言文字不是人的生物本能,是人的后天习得,只有经过历史的延续,人们的传承,才能把祖国灿烂的文化绵延不断地延续下去,才能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注释:

[1]俞允海.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2]袁川.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J].吉林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8,2.

第12篇

高考来临之际,上海有关方面在媒体郑重宣布:高考作文禁用网络热词,凡是用到“给力”“伤不起”“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等网络热词的一律当作错别字扣分,听后让人不禁愕然。我知道,上海方面的良苦用心,是为了维护中文的传统性、纯洁性和严肃性,为了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可我还是要说,这个规定有点扯淡!因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因噎废食的文化短视行为。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以这样鸡肠小肚的胸襟和目光短浅的行为禁用网络热词、轻视新生事物,有点欠妥。

为维护传统语文的纯洁性与严肃性,净化网络语言空间而禁用网络热词,这个大前提就不对。因为网络热词和网络语言跟传统词汇和传统语言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脉相承,相辅相生的。一方面时代在变化发展,一切都在变化发展,语言当然也在变化发展,网络热词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催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和文化产品。一方面一些网络热词是对当下社会现实与生活的高度总结与提炼,是民意的汇聚,心声的集结,体现了劳动人民高度的文化智慧和文化创造力。比如“涨价系列”的“蒜(算)你狠”“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糖(唐)高宗”,比如反映社会不正常现象的“范跑跑”“躲猫猫”“楼脆脆”“洗脸死”“被代表”,比如憎恨特权作恶的“我爸是李刚”“药八刀”“裸官”“熊抱”“天价酒”,比如反映底层民生疾苦的“鸭梨大”“蚁族”“悲催”“杯具”“必剩客”“犀利哥”“伤不起”等,比如反映日常生活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我们禁用网络热词,是不与时俱进、得不偿失、因噎废食的文化短视甚至自杀行为。

网络热词并不都是垃圾和有语病的,一些网络热词,反倒极为生动深刻,显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比如“伤不起”和“给力”,无论从字面上还是寓意上,都没有语病,更不是错别字。高考作文里,凭什么把它们当作错别字来扣分呢?而网络风行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更是诙谐、生动,假如有学生高考恰如其分地用了这两句话,考官们要将它们当作错别字毙了吗?而“蒜(算)你狠”“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棉花掌”这样的网络热词,在作文中交代清楚特定背景和环境的情况下,也是极为生动鲜活的用词,有一语双关的功效。就物价飞涨这种特定的背景和环境来说,这些借助常用词组的谐音将名词活用成其他词类的用法,远比我们用多少形容词形容物价飞涨生动、形象和深刻。如果我的学生在谈物价方面的作文中出现这样生动、鲜活、有创造性的词语,我不但不扣分,还加分。而且像“蒜(算)你狠”这样的网络用词也只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语境中用得上,根本取代不了“算你狠”的本来面目,我们何必谈“网”色变呢?假如有考生在作文里抨击“芙蓉姐姐”“凤姐”“天价酒”“药八刀”等,而“芙蓉姐姐”“凤姐”“天价酒”“药八刀”又是网络热词,考官难道能因为考生试卷里有了这些网络热词,就作为错别字扣分?假如有考生写:“改革开放好,中国真给力!” “社会主义给力人民百姓!”,老师敢说这是错别字和病句?恐怕不敢吧?所以,不考虑网络热词应用的背景与场合,不问青红皂白就禁用网络热词这个小前提也是错误的,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上海禁用网络热词还有一个理由是老师对一些网络热词不熟悉,所以禁用。这更是没有道理,老师不熟悉就禁用?就当错别字?老师不熟悉的还多呢!我们做的应该是在多鼓励学生接受好的新生事物的同时,也要鞭策老师顺应时代大潮接受新生事物,而不是因为自己不懂新生事物而阻碍新生事物。

所以,我认为高考作文禁用网络热词是扯淡,是打着维护传统文化尊严旗号的扯淡,是以偏概全、因噎废食的无知行为。高考网络热词可以用,关键是看用不用得恰当,说不说得明白,只要引用得恰当,说得明白,就不应该扣分;引用不当,说不明白,那当然另当别论。

(文章均选自彭学明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