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热门专业

大学热门专业

时间:2023-05-29 17:4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热门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热门专业

第1篇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63人认为河北师范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133人认为河北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

3、软件工程专业,共有183人认为河北师范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不要一味填报热门院校

实行平行志愿后,不少考生及家长没有深刻理解平行志愿的内涵,错误地认为“平行志愿有这么多投档机会,总有一所学校录取我”。于是,他们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一味填报热门院校。这里说的热门院校指的是:①学校所在地热门,即大都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院校,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厦门的高校;②学校专业设置热门,即电子类、财经类、外语类院校,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

如果没有绝对的分数优势,一味填报热门院校,结果会像下面这位考生―样――

2014年江西省吉安市文科考生徐诗清,高考分数519分,全省排名6518位,江西省2014年文科二本分数线为479分。她填报的志愿是:

【案例点评】

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出二本分数线整整40分。为何会倒在以上几所大学的门槛前呢?主要原因是她的志愿没有形成三个梯度:一是填报的几所大学处在同一分数段中,每年的投档分基本相同,没有形成分数梯度;二是所填的院校全部是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的院校,没有形成地域梯度;三是放在最后的上海商学院根本起不到保底志愿的作用,没有形成档次梯度。

该考生把几个层次相同、投档分相同、城市热度相同的院校填在一起,结果造成前面的大学进不去,后面的大学也进不去,落榜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考对策】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好高骛远,未能兼顾自身的实力,一味填报热门院校,导致上线落榜的现象频频发生。要杜绝这一现象发生的对策有:

1.准确定位。排在最前面的志愿,可以选择一所稍高于自己实力的大学“冲一冲”,也就是填报自己最想上,也有可能上的大学,但前提是学校优先,任何专业都可以接受。

2.留有余地。排在中间的志愿采取“稳一稳”的策略,不但做到填报的院校之间分数拉开足够大的距离,而且在地域上放弃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以及历年来考生扎堆填报的院校。

3.确保录取。排在最后的志愿必须“保一保”,注意选择往年生源不足,即在第一志愿投档录取中招不满的院校,或者前几年投档录取分低于自己的高考成绩的院校,以确保录取,不被退档。

>>志愿小贴士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录取前填报的平行志愿均为第一志愿。平行志愿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体现“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切勿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每年填报志愿时,发现不少考生和家长不知“天高地厚”,只要估计能够跨得进某所高校的门槛,就全部填报其热门专业。如果考生对专业没有过高要求,什么专业都能接受,这种填法还能说得过去。但如果考生非读到某专业不可,没有绝对的分数优势,全部填报热门专业,就会导致落榜。比如下面这位考生――

2014年江西省景德镇理科考生邱少强,高考分数534分,全省排名20639位。2014年江西省理科一本分数线为526分,二本分数线为471分。他填报的平行志愿是A广东医学院、B徐州医学院、C沈阳医学院、D承德医学院、E辽宁医学院、F皖南医学院。下面是他A志愿的填报情况:

【案例点评】

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8分,但他没有填报一本院校。为了实现将来当医师的愿望,他选择了6所二本医学院校填报,可谓用心良苦。纵观考生的志愿,他选择这6所高校填报,问题不大。从考生的A志愿来看,考生是以专业为主。他选择的专业全部是医学类专业,看得出来,他毕业出来想当医生或法医。可录取的结果却是与医学类专业相差甚远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因此,考生在其父母的支持下放弃录取选择复读,是可以理解的。

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出了理科二本线63分,为何不能读到想读的专业呢?现在我们来分析其志愿的问题所在:2013年江西省理科二本分数线为456分,广东医学院的投档分为509,投档分与分数线之差为53分。该考生的高考分数超出二本分数线63分,完全在其录取分数线之内,填报广东医学院应该无可厚非。但是,他只有10分的优势,填报的却全部都是广东医学院校里的热门专业,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报考对策】

在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录取分数会有所不同,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往往相差20多分,这种现象常常被很多考生和家长忽视。

怎样才能既读到理想的大学又读到心仪的专业呢?

力拼临床医学、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谓的“热门”专业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考生看到有关院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往往是冷门专业的最低录取分,而热门专业的录取分要高得多,特别像临床医学这种实用性强、含金量高的热门专业。因此,人为下浮20分去比对院校前两年或者前三年的最低录取分,只要能跨过其门槛,被录取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想读到院校的热门专业(比如广东医学院的临床医学),那就必须具备超出学校往年最低录取分30分以上的优势,才有可能被自己心仪的专业录取。

第3篇

又一届高考即将来临!

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能否考上大学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而上什么大学、选哪个专业才是困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大问题。笔者在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指导,也兼职从事多年的招生咨询工作,接待过无数的家长和学生。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的回答既易也难。易的是,任何一所大学肯定有强的学科专业,也有弱的学科专业,孰强孰弱还是容易比较的。但孩子读大学一定要读强的学科专业吗?你读的专业就是你今后从事的职业吗?这个专业适合你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又是不那么容易的了。

专业重要吗?笔者认为专业既重要又不重要。说专业重要,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学自己没兴趣的专业,会感到枯燥无味,学得累不说,取得好成绩更难。说专业不重要,那也是很显然的。大学学习的专业未必是你今后的职业,专业与职业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200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或者只是擦点边。麦可思公司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第~份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不到70%。另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聘人时,不仅考虑专业背景,而且更看重综合素质。一些知名外企,包括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快速消费品类生产企业,招聘员工时多数是不限专业的。专业不那么重要的最后一个理由是:当今终生学习已是潮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或专科学习不是你的最后学历,在进入职场前或在工作期间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或自身发展的需要修读高阶课程或学位。这时,你完全可以选择与大学期间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

依据生涯规划,理性选择专业

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呢?下面,笔者从生涯规划的角度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首先,可以根据中学的学习情况选择专业。中学有多门课程,但学生对每门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数学,不仅成绩好,学起来也很轻松;有的学生喜欢语文,写作文时思如泉涌,行文流畅。中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选择大学专业的参考。对文科生来说,是否喜欢数学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分水岭。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的文科生,选择经济学、金融学、财会、工商管理等社会科学类的专业比较合适,因为这些学科对数学工具的要求比较高。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选读历史、文学、哲学等文史哲类专业。对理科学生来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参考。数学成绩出色的学生可以选力学、航空航天、应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很高;喜欢物理的学生选择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通信、机械、自动化、土木工程类专业比较合适;喜欢化学的学生选择化学、生命科学、化工、材料、高分子、制药、环境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较合适;喜欢生物的学生选择生命科学、农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类的专业比较合适。

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也就是说先确定你今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再根据这个职业的要求去选专业。如何确定自己未来适合什么职业?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根据心理学家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进行简化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一个人平时的行为特点。

对于一个平时喜欢用手或工具制造、装配、修理一些东西的人,今后比较适合从事工程师、军事、体育等方面的职业;对于一个聪明、充满好奇心、喜欢分析思考抽象问题的人,属于研究型的人才,比较适合从事科学家、研究人员、教授、设计师等方面的职业;对于一个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具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人,显然今后最适合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类的职业;对于一个喜欢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今后从事教学、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教育服务类职业最合适;对于一个喜欢说服、控制、领导他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成就的人,今后从商、从政者较多,创业者、管理人员、律师、推销员等可以是未来职业的首选;喜欢整洁有序、有人给自己安排或下达明确任务的人,适合从事会计、图书管理、秘书等职业。未来的职业方向确定后,大学的专业选择也就基本有数了。

走出专业选择误区

选专业还要注意避免两个误区。一是不要盲目追赶“热门”。笔者在大学工作近30年,亲身经历专业的变化。热、冷专业是不断变化的,通常情况是今天选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就已经不热了。况且如今不少学生本科毕业后还要读研,到社会求职是6―7年以后的事,专业“热度”还会延续吗?另外,从生涯规划的角度看,盲目选热门专业是生涯战略的失策。热门专业往往集中了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你选了热门专业,意味着你选了一批最优秀的人作为你的竞争对手。熟悉“田忌赛马”典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失策。另外,在大学里,热门专业往往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师资力量难以及时跟上,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因此笔者常常告诫学生:选择热门专业,教师连自己的研究生都顾不过来,更谈不上本科生了,你们的学习只能主要靠自学;选择一些报考热度不高的专业,学生少、教师充足,可能你能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和指导,甚至连本科生都有跟随教师从事科研的机会。

二是不要单凭父母或中学老师等他人意见做主。多数父母不仅望子成龙,而且对孩子往往有强烈的控制欲。他们比孩子本人还要关心大学的专业选择,一旦自己有了主意,还会让孩子听从。但父母的意见往往比较功利,他们最常问的问题是“读什么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然后据此指导孩子确定专业。因此,可以说中国大学的热门专业就是这样被家长们”制造”出来的。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父母基于“补偿”心理来要求孩子选专业。家长年轻时曾经向往但又没有实现的“专业”学习或现实生活中一直羡慕的社会职业,都会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以补偿曾经的心理失落。显然,若是属于以上两种情况,家长的意见无疑是不理性的,中学生选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而不是父母的意见。当然,笔者这里讲的是不要“单凭”父母的意见做决定,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意见还是要参考的。现在明智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既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又善于给孩子当参谋。这样的意见对孩子正确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中学老师对大学、专业的了解未必全面,和对待父母的意见一样,中学生在选专业时也不要“单凭”他们的意见。所以,笔者建议中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专业,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意见用作参考。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还会犯错,但选择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不断成熟的过程。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强烈建议家长和老师不要剥夺孩子的这个成长机会。

第4篇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律师”“医生”与本科生渐行渐远

律师和医生在许多人眼中是高尚、受尊敬、且报酬丰厚的职业。曾经只有成绩最好的学生才可能去学法律、医生。然而,扩招浪潮袭来,这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激增,社会需求日趋饱和。专业人才竞争激烈,法律、医学对口专业的就业门槛水涨船高,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基本学历要求,而批量本科生离梦想中的“律师”、“医生”渐行渐远。

法律专业

虽然像法律这种大口径专业,毕业生的可选范围比较大,比如律师事务所、企业、政府机关等。但事实上,如果不通过司法考试,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然而,即使通过了难度很高的司法考试,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步入律师等法律专业对口的行业。即使当上律师,限于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年轻的律师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而在这期间,其薪资水平可能远远低于期望值。

当然,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报考公务员。毕竟,公务员考试招录的职位需求中,前五大类是法律类,财会类,中文、文秘类,经济、金融类,计算机类,法律类居首位。但是,综合考虑法律专业毕业生数量之多,以及公务员考试的高淘汰率,其竞争压力并不小于其他专业。

医学专业

2000年春开始的中国高校合并浪潮席卷大江南北 ,医科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也成为一股潮流滚滚向前 ,原属卫生部管理的11所医科类高校,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继续由部管理外,其它10所学校已各有归属。其他医学院也紧随合并潮流。医学院合并后大量扩招,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

立志从医的学生,必需要明白几个现实。第一,现在去大城市的医院应聘临床医生,本科的基本不要,硕士是保底学历,有的大医院只招博士。第二,低年资医生的收入一点都不丰厚,准确的说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第三,从一个医学生毕业到他能独立收治病人的时间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取决于学历、学术成果、科研成果、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而且,医生工作本身并不像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轻松。有过从医经验的女作家池莉曾经犀利地指出:“医生说起来是个知识分子,但实际上每天接触的大都是屎、尿、脓、血”。 没有做好从医的思想准备,对医生职业有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的学生一定要慎入。

听起来很前沿 就业率很靠后

国家“十二五”规划拟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生物科技和计算机应该是高校最热门的两大类专业之一。不过,它们都被亮了“红牌”。

生物类专业

比尔・盖兹在一九九六年说过“生物科技将像电脑软体一样改变了这个世界”。“生物技术”虽然专业听起来比较前沿,但是目前该专业的就业优势并不明显。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比例很小,因为这个专业起码读到研究生,才能算是真正对“生物技术”有所了解。这个专业要修大量的化学、生物论课程,理论性很强。对生物技术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很难学精,甚至可能会感到非常枯燥。想要学有所成,不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相关基础学科知识。生物科技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当高。有些考分较高的考生为了不“浪费”高分,就在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盲目地做出了选择。

计算机科技类专业

计算机专业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热门的专业,据统计,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以上。尽管微软、联想这些IT名企几乎每年都到高校去招聘,但他们主选名校学生,普通高校难入他们的法眼。目前该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里,毕业生的就业率依然非常可观,一般的学生毕业前手里都有几个很给力的offer。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中国的软件人才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可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很快,很多师资一般的大学所教的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学生毕业时,很多大学里所学的东西早就过时了,使得这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此类热门专业时一定要衡量报考学校该专业的实力和排名。

其他专业

被亮红牌的还有一度倍受追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麦可思的 1999~2007最受状元青睐院系排行榜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文科状元的首选。但是,社会对专业的经管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最好通过英语中级口译和商务英语。显然,很多普通院校的该专业学生都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准。而同样上红榜的英语专业也前景堪忧,要知道现在小孩子的英语都是从幼儿园抓起的。全民学英语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此外,小语种中的日语、法语,由于学的人增多,渐渐变成了大语种。如果有一天它们也上榜了,没有必要感到太惊讶。

曾经的冷门专业正渐渐走出低谷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上热门和听起来光鲜亮丽的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十年来都不被看好的石油、地矿专业,开始抬头升温。石油、地矿虽然因为工作条件艰苦而不被看好,但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到来,能源问题备受关注,石油、地质等与能源有关的专业随之走出低谷。

事实上,专业的冷与热一直都处在变化中。国家的需求、地域的发展、国际环境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高校专业热度。进大学时,你所选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很可能已经沦为明日黄花。

第5篇

好多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或考研选择专业时,都被琳琅满目的高校名字和色彩纷呈的专业迷了眼,一时间不知何去何从。一分为二地看,这也说明现在的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非始于毕业之时,而在于入读大学时的专业选择。

从国际范围的生涯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专业规划甚至可以延展到基础教育阶段,毕竟专业选择与兴趣、与个体优势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可以说专业选择是“个性”的。而从个人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看,这样的选择准则也是比较理性、比较科学的。

众所周知,大学专业类型有着很大的差别,多数专业都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相连,比如计算机技术、医学等专业,都会随着技术进步与时代需求进行更新换代。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一些新专业会应运而生,而一些专业也会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很难保证一个专业如松柏般“长青”, 目前“火”的专业也难保几年后不是“祸”,例如2002年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还供不应求,2012年英语硕士都为找工作发愁。人贵有自知之明,切记与人攀比或者盲目跟风,片面追求热门专业。

可见,基于自身优势与兴趣,结合社会需求进行专业选择无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笔者认为,在个人智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应该三维立体选择专业: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客观允许什么。前两个是“知己”,最后一个是“知彼”。比如,自身条件有限,报考个人喜欢而且擅长的名校的冷门专业或者普校的热门专业都是避开竞争的上策。不争第一,只做唯一,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要选择一条客观条件允许的符合个人志趣的道路。有些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只是看到市场的需求,一味选择热门专业,这不乏急功近利的嫌疑。

反观我们的大学,也应理性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许多人认为,专业应该根据市场来设置,但是有些涉及我们国家基础科学发展的专业不能丢,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大学中某些专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建设,才能形成自己的“拳头”专业,而大学实力如何,一定程度上要靠这些名牌专业来说话,比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哈佛大学的商科,无不有着厚重的积累与长久的传承,非朝夕所能成就。

高校应该在“个性”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理所当然,作为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也不能只看到市场的需求,追求些“个性化”未尝不是一种理想选择。

第6篇

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可以比喻为工厂的“产品”,那么,学校教育与工厂、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产品”本身也参与“生产”过程。因为学生是他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学生并非自然界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同等程度上都能成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作为大学生一部分的毕业生群体,就因面临走向社会和人生的重大抉择,负有了必须直面现实的压迫感,这不得不显现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现在学生是收费上学,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都很大。如果是非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会更显得紧张,如果毕业生能力又相对较弱,那么更会感到前途的渺茫和黯淡。大学毕业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懒散习惯严重,纪律性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加上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使他们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增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拐骗欺诈,、腐化堕落等,社会现象也在侵蚀着、威胁着大学毕业生抵抗力相对弱小的心灵城堡,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孤独、恐慌、颓废,甚或无望的心理。这样一来,如何寻找工作,如何维护权益,如何防止诈骗,如何面对歧路,……诸如此类的问题纠缠在一起,都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困惑,帮助大学毕业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更不可低估,所以,在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我们应当有―个充分的认识。

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第一,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实现个体社会化,使他们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这就必须注意运用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原理和方法,遵循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基本规律,把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教育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正确处理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摆正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高等教育也能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产生理想效果,发挥更大的效能。

第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类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联系和矛盾运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是有规律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由此出发,才能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把握,才能真正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才能获得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会有违初衷。

第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大学毕业生一般为22岁左右的青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看,他们身体发育迅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较快;从心理上看,智能发展迅速,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感情丰富,兴趣广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思想意志处在形成之中;从思想认识上看,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知与不知、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交错发展的重要时期,辨别力较低。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时期,是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他们都渴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单位,对毕业分配往往极其关心。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信用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无形资本,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的发展,靠的就是信用。管理的基石是信用,信用的基石是品格,品格的基石是信念,信念的基础是教育。对“诚信”的理解,传统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的多一些,而在现代社会,它不仅仅是当作一种相对虚化的道德准则,而且更注重信用制度的建立和个体尝债能力强弱的确认,把诚信作为一种制度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入世后的中国,诚信更是一种必须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将受到无情的惩罚。诚实信用方面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就会影响个人今后的资信情况。在中国,信用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命运的根本,若没有信用记录,那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大学毕业生更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夯实自己的信用基础,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自己的信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大家认可、协作的长期依托。大学毕业生要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诚信在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诚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完成任务、树立自我品牌的重要筹码。诚信是人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格又是做人的最核心内容,而如何做人又是“以德育人”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对大学毕业生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是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与“以德治国”方略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第二,进行守法教育,捍卫法律尊严。守法,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义务,其内涵主要包括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它决定着法律的面貌,而法律则通过一些强制性规范,使他们的守法遵纪意识得到增强,并强化为内心的道德法令,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守法既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每个大学毕业生道德自律的有效措施。大学毕业生在各种人才市场上上当受骗,或者作为消费者权利得到侵犯等种种不公平待遇出现时,要通过学法、知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以法律规范指引、评价、教育、预测自己的行为。为了达到此目的,学校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汇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举行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每所大学可相应地建立起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公益机构,为毕业生维权服务、撑腰,以此作为搞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使大学毕业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权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7篇

失误1

不顾实力,盲目冲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第一、第二志愿冲,第三、第四志愿冲,第五、第六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

解读:针对填报志愿时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处处长尹兆华建议,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的学校,可以“跳一跳”,努力冲一下;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考生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稳一稳”;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一保”。

失误2

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

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梯度太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第三和第四志愿之间都只有几分的梯度。

解读: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尹兆华建议表示,6个学校间应有分数差,在10至20分,如果分数差只有5至10分,则两校录取分数线过于接近,可能录取不了。

失误3

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得较高(都选择学校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志愿。

解读:为规避这一风险,很多高校承诺“进档即取”,但必须满足“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失误4

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只以分数为依据,根本不考虑兴趣,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解读: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失误5

重“热门专业”,轻“新兴专业”

面对数以千计的专业,到底选择哪个?大多数考生或家长都会去选择当下的“热门专业”,所以造成了在同一个批次开设这些“热门专业”的院校,出现严重“撞车”的现象,导致分数同比往年一定会升高,使得一些考生会失利于这些专业,出现“退档”。

解读:无疑,热门专业是学校的“拳头产品”,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在学习这些专业时,学生可以接触到学术的前沿,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专业领域内的前辈大师。

然而,在看一些新增专业时,比如说物联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家长和考生去了解的范围有限,包括专业的学习、开设院校、师资力量、深造机会、就业情况参考的资料或是实证偏少;此外,重要的是没有以前的录取分数作为参照,考生和家长往往很难定位,就会造成好多人不考虑或是不愿意填报,所以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低一些,给了考生一个录取机会。

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新增设的专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某些行业,为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开设的。所以家长面对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慎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去学习与发展,把握住这些机会。

失误6

重“录取分数”,轻“录取原则”

很多家长与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只是看这个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是否和自己的分数相对应。有些考生和家长会将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认为分高的专业,在这个院校中就是好专业。分数低的就不是好的专业,但是这种对应能联系起来吗?

解读:当下,录取分数一直被炒作,似乎成为了公众感知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学生培养质量、专业优劣的指标,因此诸多大学的优质生源大战也愈演愈烈。

实际上,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一方面与该专业受关注程度高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也与开设院校的专业实力强有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比如当下财经类专业在各所院校录取分都较高,但某些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实力却一般,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考虑是否能被某院校的某个专业录取,不仅要参考这个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重要是要掌握这个院校的“录取原则”。

比如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的院校,我们只考虑自己对专业的喜欢擅长度的高低顺序排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专业级差”的录取原则下,就要考虑第一个专业的录取概率是否能满足,即要兼顾这个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或是自己能学习的专业),否则在下一个专业录取时,专业级差让考生的分数优势降低,录取概率大大降低,考生退档风险加大。

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对于院校的“录取原则”的研究与分析,确保孩子能被自己满意的专业录取,避免专业调剂或是退档。

失误7

“专业调剂无所谓”,押宝在入学后转专业

在往年的填报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入“好”的院校,比如一定进入985/211院校,由于分数没有优势,所以家长们都借助于“服从专业调剂”来实现“帮助”孩子进入这些院校,牺牲孩子的优势专业。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期望入学之后,利用在大二时的“转专业”来扭转孩子这个“专业调剂”的局面。

解读:家长和孩子们要注意,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部分高校确实大幅增加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

一些高校有相关政策:允许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5%的优秀学生,根据学习成绩重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利用这类政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各高校转、换专业管理办法都有条条框框加以限定。但是这个政策目的在于激励,让品学兼优学生有满足转换专业愿望的机会,希望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要放松学业。

第8篇

(一)继续教育学院资金来源单一,抵抗风险能力较差

广州市三所典型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所高校无一所有从国家、省市、地方获取资金资助,所有资金均来源于学生学费,学院运行的整个风险都转移到招生过程。一旦生源出现危机,整个继续教育学院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继续教育学院的学费收入与招生的数量并不是线性关系,广州工商2012年招生数量比广东岭南高出400余人,而学费收入则却比广东岭南低出400余万,其主要原因除了单人单年学费差异外,更重要的因素则是热门专业的招生数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广东岭南热门专业的招生数量同期要比广州工商高出200余人,而热门专业的收费相对于普通专业自然会高出一些。因此民办高校的继续教育,集中精力准确分析市场,做好市场定位,结合自身特色,增设热门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二)继续教育学院岗位及人员配置以及与二级学院的合作还需要强化

从表2可看出,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均属于学校统一管理,除师资力量没有独立配置以外,其它职能部门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各分项目管理大都设置齐全。继续教育学院在管理机构设置上主要分为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及其它项目机构,包括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培训等,各个机构均由专人负责,人员数量根据工作量而定,各岗位之间分工明确、细化,但是在部分高校仅注重这种分工却忽略了各机构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管理上的盲区。对于继续教育学院而言,没有固定师资与相关软硬件条件,学生培养基本上均依赖于其他二级学院,同时也受制于二级学院,如果继续教育学院不能与二级学院之间展开密切的合作,就很难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岗位职责划分及业绩考评标准还不够完善

通过与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访谈发现,对管理人员工作考评都有一套完整制度。广东岭南继续教育学院各部门各块业务的业绩考核以经济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为依据,还有学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这个原则比较全面,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所偏离,将“经济收入指标与利润指标”作为考评的依据具有非常高的说服力且量化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其它指标包括“学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却很难量化,在整个考评体系中是非常被动的,通常会被忽略,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如此,然而这些指标对于员工的考评又是非常重要、核心的。因此建立健全这类难于量化指标的考核在推动继续教育管理水平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课程设置普遍缺乏特色,师资配置良莠不齐,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

目前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还往住停留在大学院的学科专业基础上,过分依赖于各二级学院,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均为目前相对热门专业,集中在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等等。没有一个学院具有自身特色学科与专业,没有一个专业能够成为行业中王牌,这也是学院很难扩大生源的原因。笔者认为创建自己王牌专业,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继续教育服务质量是当前继续教育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问卷从教师人数、教师年龄结构、教师学历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其中广东岭南在师资配置上占据优势,广州工商具有部分独立师资,所统计数据也为自己独立师资力量,具有特殊性。综观整个师资队伍发现如下特点:一是民办继续教育教师的职称普遍偏低,以初、中级师资为主;二是师资年龄多集中在30-40岁,年富力强;三是教师以本科、硕士为主,且新进师资多为硕士,并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一段时期内国内民办继续教育管理可能呈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采访了广州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负责人,同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了相关高校继续教育学生对学校教育资源享用程度、教育教学质量、科学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继续教育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结合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继续教育生源严重匮乏,招生来源相对单一;2继续教育学院资金来源单一,抵抗风险能力较差;3继续教育学院岗位及人员配置以及与二级学院的合作还需要强化;4岗位职责划分及业绩考评标准还不够完善;5课程设置普遍缺乏特色,师资配置良莠不齐,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

作者:徐萍

第9篇

误区1:认为平行志愿可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

对策:把平行志愿政策研究透

解析: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平行志愿的几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平行志愿填报高校也有先后顺序,并且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进行的,投档时,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误区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解析: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此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误区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对策: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要拉开梯度

解析: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

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也不是不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4: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冷热”专业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解析: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科学、理性选择专业志愿,千万不要跟风选择、随波逐流。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5: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

对策: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如课程设计、就业去向等

解析: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6:不服从专业调剂

对策: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应该统筹考虑

解析: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7: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对策:警惕“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解析: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8: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对策:选择专业要扬长避短

解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9:志愿填报是家长的事

对策: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解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能进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10: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第10篇

关键词:本三院校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SWOT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一些热门专业在各高校兴起。如金融专业,即便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热门专业。这主要源于金融行业迅速发展和稳定可观的收入。但高收入伴随的往往是高门槛。金融机构对重点院校和财经院校的情有独钟让普通本三院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倍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专业对口的求职梦想很难实现。面对这一瓶颈,普通本三院校应主动应变,发挥比较优势,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应对社会发展与金融产业革新要求。

1 普通本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由旧金山大学哈佛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提出。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组织本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与概括,通过调查分析后依据一定的秩序以矩阵形式排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1.1 从优势(Strengths)角度分析

本三院校具有灵活的“民办”特征,具有较大的办学自,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配置资源。从全面学分制改革试点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改革发展经验来看,培养多学科渗透交叉的金融专业人才有着天然优势。“文理交融、专业渗透”的理念为培养专业特色化、知识多元化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提供了土壤。

1.2 从劣势(Weaknesses)角度来看

本三院校新兴热门专业缺少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大多生搬硬套专业财经院校“专业核心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制订、课程开设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功底不够深厚,实践经验缺乏等都成为其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1.3 在机会(Opportunities)方面,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金融人才就业范围较广,金融机构多元化态势明显,金融类人才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家政策强调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所带来的金融领域变革对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激烈竞争势必导致人才争夺战在全国城市金融界的掀起。

1.4 就威胁(Threats)而言,挑战主要来自行业与院校自身两方面

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结构性不均衡现象日益明显,金融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矛盾较为严重:高校作为人才供给方,呈现的是金融专业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困难的供大于求现象;而许多金融企业却又难觅适用人才,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精英教育制度下,本三院校从一开始就面对着文化传统的桎梏,相对较低的录取分数和高额的学费难免让许多家长和社会人士产生本三院校即“拿钱买文凭”的世俗偏见,对其办学质量严重质疑。名牌效应导致本三院校的毕业生在不平等竞争中压力巨大。

2 本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

2.1 优势-机遇战略(S-O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本三院校办学相对灵活的机制,探索全面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平台+模块”课程框架和专业培养模式,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就业取向,确立专业人才特色发展的方向。这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等新兴热门专业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毕业生社会满意度,提升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2.2 劣势-机遇战略(W-O战略)

发挥母体高校的优势,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用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海外杰出人才等举措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同时通过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在职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深化校企合作,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2.3 优势-威胁战略(S-T战略)

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强化外语教学,通过错位发展,探索金融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一方面,着手小处,立足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小金融机构,培养精通金融实务操作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一方面,着眼长远,注重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多种能力并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2.4 劣势-威胁战略(W-T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质取胜,提高综合竞争力实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优秀金融人才。正视自身劣势与不足,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实现合作共赢。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赢得市场空间,化解竞争风险。

参考文献:

[1]邵宇.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6).

[2]李俊,刘琳琳.基于SWOT分析的工科院校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

[3]周斌,杨明华.“SWOT”模式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

第11篇

在长期的志愿填报指导中,我们觉得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简称为“八戒”。

一戒随心所欲,掉以轻心。

毋庸讳言,当代教育虽然一直处于改革进程之中,但仍然带有很强的无法根绝的功利性。好好学,上大学,上名牌大学,这是几乎是每一个家长在孩子幼小时期就灌输渗透的思想。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的引导,很多学生都是在严重超负荷的状态下学习,思想情感几近麻木。他们自己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没有正常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长远人生缺少起码的规划。高中的学习更是夜以继日,寝食不安,根本无暇考虑高考后的志愿选择。而一旦高考成绩公示后,填报志愿的时间又很短促。人生几十年命运的安排放在短短几天、几十天中抉择,这本身就是不够严肃、谨慎的事。因此,我们有不少考生在一片茫然又不得不给出答案的情形下,就胡乱选择,轻率决策,并没有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做综合全面的考虑。不少学生是不会选择很痛苦,做了选择更痛苦。要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我们的考生自己,或者家长在平时就要做有心人,对志愿选择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思考分析。考生可以对自己在高三学年中大型考试的成绩做一个统计,一般而言,历次练习的综合均分往往最具有参考意义。为了保证思虑周密,我们可以考虑几套方案:在高考失利,发挥不正常的情况下,总分不高,学科有什么优势,适宜选择什么样的志愿;在考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的情况下,可以比自己平时的最高总分再加10―15分,看看能报什么志愿。弥补考试的不足,有些考生和家长对此往往不理解,为何还要再加分呢,这是因为一者高考出题比较科学,不像平时老师出题往往仓促拟题,题目偏难;二者阅卷打分相对宽松,不像科任老师以挑剔眼光看问题;三者考生重视,毕竟高考关乎一生,都想考出最理想的成绩。这样考虑,成绩一旦出来了,填报志愿时就能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了。

二戒不由自主,唯他人是听

自己的未来由自己做主,但是,现在的学生面临关键选择时,往往缺乏主见,不敢承担责任,而去求助依赖父母、老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子莫如父”,这话听起来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子女毕竟不是父母的复制品、替代品,更不可能带着父母的意愿去择业、工作、生活一辈子,因此,父母、老师越俎代庖,帮助考生选择填报志愿,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每年填报志愿时,父母、老师以及所谓的能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屡见的现象不鲜。

[案例1]

陈峰(化名),50岁,中学教师。陈老师虽然年届半百,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教育,在当地也很有名气。但谈及自己八十年代初填报志愿的事,还是心存遗憾。当年他的高考总分超出了本一线几十分,120分的语文考了100多,100分的政治考了90多分,100分的历史考88分。作为八十年代的文科考生,他的主科成绩确实骄人卓越。录取线公布时,他他发现他的总分远远超出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他自己想报考华东政法学院。老师出于关心和师生深厚的情谊,特地到当地招办查分,查询后老师坚持要他报考厦门大学历史系。结果事与愿违,他几经迂回,阴差阳错地录取了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虽说教育行业还行强,但显然没有自己想报考的专业发展空间大。

分析综合:

志愿是考生自己的志向愿望,我们的成熟者可以多方面提高信息,帮助比较权衡分析,但切不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考入,这样,极有可能会民意,给考生带来终身的遗憾。作为考生自己更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主见,学会选择,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在选择中坚持自我,不唯人是听,摇摆不定。

三戒见异思迁、心猿意马

在选择志愿时,我们发现,当各所高校把自己所有的信息呈现于考生面前时,考生突然有一种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个学校也好,那个学校也不错,一时难以委决。见异思迁、心猿意马的心理几乎每位考生都有过。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理性思考,理智选择。填报志愿有时如同选择一位准备交往的恋爱对象。尽管你可能在相处甚至结合后发现不合,选择分离,但在选择交往相处时之处不能三心二意,让人看到你脚踩几只船。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犹豫彷徨,造成愿望落空。考生应当在填报志愿之前,明确自己的迫切需求,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实力、卖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要明确各个院校的的沿革变化、专业设置情况、专业学科特点和在未来职业工作中的适用情况。虽然各个院校各有其特色,各个专业也各有其优缺点,但依然存在着形似实异的状况,这就需要考生广泛收集信息,加以细致的甄别比较。今天的高等教育顺应时代要求,走市场化路线。对于不少二三级院校而言,为了生存,为了争夺生源,为了自身发展,他们也不得不违心地做一些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宣传。考生不能只看表象,这山望着那山高,失却自己最适合的学校,明智的做法是客观估量自己,分析历年来所报院校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定位,使自己顺利进入自己选择的院校。

四戒恃才傲物,心气高傲

有一些考生,由于受父母影响,周围环境影响,自幼养成心气高傲的性格。非名校不报,非名专业不上。

[案例2]

王涛(化名),某四星级高中尖子生。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同学。由于家长的厚望,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羡慕恭维,他养成了娇宠的心理。他暗暗下定决心,非名牌学校名牌专业不上。成绩出来后,根据分析,他可以进入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是如果报热门专业,就业一定的风险。小王觉得自己该闯一闯,赌一赌,说不定名牌学校不一定人人敢报。他在平行志愿中的其他根本就没有填报。结果由于志愿填报的失误,不得不以骄人的成绩走进复读班,令人扼腕叹息。

分析综合:

一些尖子生在潜意识里总觉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此在考虑志愿填报时往往脱离实际情况。事实上作为名牌学校的招生,高分考

生的数量并不缺少,考生要想如愿进入理想的名牌大学,就必须做好前期工作,譬如录取动态的变化的政策,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分数、专业构成、分数级差、录取中的大小年变化、自己优势兴趣目标等,只有全面衡量,综合考虑,才有可能避免马失前蹄的局面。

五戒雾里看花,轻易下嫁

[案例3]

林婷(化名)同学是2007级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当年作为文科考生在数学和政治科目测试都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取得好成绩很不容易。分数公布后,她觉得自己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加之听说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不错,可以文理兼收,于是她很欣然地报考了苏州科技学院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谁知通知书发来的时候,她被录取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待到开学时拿到高校专业课本一看,顿时傻了眼,就如看天书一般,根本看不下去。找到该校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说,他们按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办,电子自动投档,没有任何差错。因为该考生在录取文理兼收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时因微弱的差距被刷下,而按国家有关招生政策,该生又只能录取在本一。该校本一类专业没有文科,考生填报了服从志愿,所以顺理成章而又超乎出人意料地录入到纯理科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据招生处负责人讲,这类情况在其他院校、其他专业也有存在,这是招生改革政策缺陷造成的。

分析综合:

从理论上讲,文科考生希望能进入文科专业学习深造理所当然;考生在报考文理兼收的专业后填写服从没有错;考生报考的选择和操作程序没有错;高校招生录取环节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考生不知道该校本一有文理兼收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却再也没有本一类专业,只能听从学校的调遣安排。一个文科考生接触到纯理科的而且对高等数理化要求很高的专业,大学四年的遭遇可想而知。即使有再高的生造愿望,也可能因此搁浅。所以,看专业、看志愿选择要求,不能一目十行,雾里看花,一定要字斟句酌,看得真真切切,仔仔细细,明明白白,甚至反复咨询清楚才不至于走弯路。

考生在动笔填报确定志愿前还要对专业有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如相同名称的专业课程设置也会因学院的发展方向不同而不同:例如南航的英语专业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的背景,所以南航的英语专业会偏向民航方向,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专业就业则可能是外交翻译、著作译注等工作,商务英语则更注重商务教导中熟练运用来交际、沟通、达成商务等。对各个院校的专业排名、录取规则等都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不至于雾里看花,糊里糊涂的下嫁他人。

六戒趋热从众,非“热门”不选

有些考生不顾自己的个性性格、学业基础、专业特征、适应能力等,看到与自己分数差不多的学生填什么也跟着填什么,或是在这个分数段内盲目选择热门学校、热门专业,最终导致自己名落孙山或是所录非所愿。

[案例4]

丁萌萌(化名)是一所重点中学学生,2010年考生。在学校最后的模拟考试中,考分达到460分,排名比平时提高了10多名。为此,他填报了上海市一所部属重点高校,而且还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但没想到,最后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未达到所填志愿学校的最低分数线,而进入一所二本院校。

分析综合:

有些考生一两次考分高了,就感觉自己有实力,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都努力地与自己分数接近的热门专业上去靠,一种趋众追热的心理使得某些专业异常火爆。所谓“热门”是指一度时期就业状况好,薪资待遇高,令人企羡的专业。专业之所以会热,乃是因为专业与市场联系密切,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依存度较高,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得到政府提倡支持。但是,就某个考生而言,他能选的专业是暂时的,也很有限,我们不可能哪个专业热就往哪个专业奔。更何况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热门专业也在不断更替轮换。如八十年代初的教育、卫生专业,九十年代的军事专业,电力专业、邮电专业、银行专业、IT专业、动漫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纳米专业、物联网专业等等,新的的专业总是在不断产生,社会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专业,也没有孤立存在,独自发展的专业,进了热门专业,未必都是前程似锦;入了冷门,未必都是命运不济。人们选择专业总是为一生考虑,我们可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去改变、适应,而不可能一劳永逸。再者,报考热门专业,必须分析自己的实力,有没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没有优势,不如偏离热门,或选择冷门,找一个热度不高但社会需求持久,职业相对稳定的专业。

七戒只凭兴趣,意气用事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是促发激励人进步的动力,也是能鼓舞人从事职业的恒久力量。作为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考虑个人志趣是应该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做所有的事不可能都凭兴趣,尤其是关乎一生的专业和职业。

[案例5]

黄奕是某校女生,她像其他许多男孩一样,从小到大都喜欢电脑游戏,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她不假思索,毅然决然的填报了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她希望将来能从事IT行业,但惟独没有想过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她的数学能力只能算是中等偏上,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高等数学是相当难的,她学得很吃力,最后不得不中止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选择了新的专业。

分析综合:

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先,要充分了解专业特征、课程设置情况、就业前景等,还要考虑到专业毕竟不同于游戏玩乐,千万弄清楚到底是对专业有兴趣还是对游戏玩乐有兴趣,不能相互牵扯,混为一谈甚至因此误导自己。考生要确切明白自己的喜好,然后对录取线在本分数段上下的学校及各招生专业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同时了解一下别人的填报情况,在学校与专业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八戒侥幸博弈,不愿拉开档次

在报考时,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唯恐自己吃亏,总想把分数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譬如高考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不肯降低要求,总是在名校名专业的行列里选择,一些高校专业,本来就名次相当,差别微乎其微,是不可以作为平行志愿的,但是,每年还是有不少考生怜惜分数,硬是把几近相同的志愿放在几栏中,这样的结果是从形式上讲是填满了,而后面的志愿选择几乎是浪费的。有人甚至把后面的要求提得高高,有一种揶揄奚落招生处的味道。有一位同学想报考人民大学,但他在后面的几栏志愿中填写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试想,除了有顾盼自雄、傲视清华、北大的意味外,这样的专业选择还有意义吗?

[案例6]

康璇是2004年南通市某中学学生,她当年的高考成绩只比苏州大学上一年在本省提档线以上5分左右,报考苏州大学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即便录取,也不可能进入到自己期望的专业。于是康璇经过慎重考虑,毅然放弃了苏州大学,改报分数梯度较大的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终她进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当时还有不少人还觉得遗憾,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了康璇的选择是正确的。自从她到了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后如鱼得水,不仅连年获得奖学金,还在几次大型的辩论赛中取得好成绩,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研究生,最终被导师带入北京大学工作。

分析综合: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端正心态。如果定位不准确,不是成绩够不着几个平行志愿的投档线,就是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造成一个落榜,其他都落榜的现象。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注意拉开梯度。很多学校在专业录取时,专业志愿之间设立级差。最高的专业加分,相对冷门的专业降分,再排好各专业的顺序,从高到低,挨次录取的方式招生。考生们在等效基准成绩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与专业相关的科目分数高的学生。平行志愿中设立六个专业,优先考虑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其次也不能忽视该专业在当年很热门且竞争激烈的情况。因此,如果考生的第一专业没有被录取,在第二专业录取时可能会面临降分(很多高校会设定1-3分的专业级差分)然后与其他第一专业考生共同竞争录取机会,竞争力显然下降了。如果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退档的可能性则会大大下降。

[友情提醒]

1.志愿填报要力求量身打造。报考的前提是高考成绩,在志愿的选择上要突出个人的志向、兴趣,兼顾身体素质、家庭经济、未来就业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合理的高考志愿。

第12篇

选择大学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你分数,还要看往年的录取线,其次是要看专业的受欢迎度,尤其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学校,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天津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1天津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天津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可查。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我们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考应该先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有的同学是在分数还可以的情况下会选择有知名度的学校,而还有的同学会选择有专业特色的学校,你想的怎么选择志愿,一定要提前考虑好,这样我们才有应对的方法。

还有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要综合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知道什么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们自己有什么特长,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愿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这都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如果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选择好的学校,成绩还可以的同学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成绩不好的同学就看自己的的想法了,根据什么选择都可以,但是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同学,都会先选择学校专业,这样对自己以后就业是非常的有利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

填报平行志愿顺序有讲究

注重院校顺序与梯度,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而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严格的顺序。

平行志愿的排序有先后顺序,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检索投档的顺序。计算机在检索时是按照A、B、C、D、E五所学校的顺序进行检索,尽管志愿是平行的,但是顺序也是有先后的,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还是要注意学校的顺序。

建议考生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梯度与各院校的名气、实力、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有关。考生应仔细分析、综合判断。

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

建议考生,还是要适当拉开差距,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

不要跟风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热门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热门专业是目前紧俏、供不应求的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就会激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两者结合,相互兼顾。

慎重填报不服从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更要慎之又慎。平行志愿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同时对于考生而言填报专业的难度将加大。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以后,高校生源分数更为集中,密度更大,原来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相差上百分,如今由于生源高度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只有10多分的差距,热门专业因为高分考生云集,可能也就1~2分的分差,甚至可能出现专业无分差的情况,对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而言,一分之差就可能有几十或上百名学生。

此时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即使考生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他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院校志愿的填报固然重要,但千万不可忽视对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专业志愿前,考生最好通过咨询选报的高校来确定保险系数高的专业。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大学生集合”

高考填写志愿的规则是什么高考文理科各批提前录取高校,各设5个高校传统志愿及服从志愿;艺术类各批提前录取设2个高校传统志愿,第一批设3个高校传统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高考文理科各批均设置平行志愿,各设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增设高校服从志愿),各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类第二、三批和体育本、专科批均为平行志愿,各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未完成计划,进行征求志愿。

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单独设置,实行“专业+学校”形式,每个志愿包括一个专业和一个院校,每个考生可填报30个志愿,录取工作安排在第一批提前录取最后一天进行。

高考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规则投档。录取系统按批次分科类检索考生所填高校志愿前,先对所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时,按相关单科成绩高低进行排序,总分相同、单科成绩也相同则全部投档)。不同录取批次因高考分值不同而单批独立排序,上一批录取完毕后,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进入下一批的名次号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