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寓言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幼儿园的文学教育观正在变革中,教师们的认识尚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案例中教师们的不同观点涉及对文学教育和阅读活动的根本认识问题:第一,文学作品具有怎样的道德价值?第二,幼儿阅读故事会产生怎样的审美反应,阅读活动应如何发挥文学故事的道德价值?第三,教师在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提供怎样的支持,宜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只有弄清楚以上问题,“教师提问是否合适”的争议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结果。
一
幼儿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是什么?在我国,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将文学视为一种道德教育工具,视文学作品为容纳各种道德规则的“盒子”,视文学教育的过程为打开容器向儿童灌输道德规则的过程。
“读者反应论”则是一种新的阅读教育观(包括文学作品阅读观),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提出阅读不是理解的艺术,而是建构的艺术,即读者创造了文本的意义;另一代表人物罗森布莱特则认为,应该更加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个人体验、情感、态度与想法。总之,在“读者反应论”看来,阅读是一个反复理解、动态、发展的过程,幼儿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经验重构的过程。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道德问题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而由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道德情境可使幼儿获得道德体验,在具体情境下丰富幼儿的道德认知结构。文学作品并不旨在传授道德知识,而只为幼儿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文学作品不是给幼儿一个道德的果实,而是向幼儿播种一颗道德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会生长、发芽、结果。因此,在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幼儿的解读,而要给幼儿更多的空间,以引导他们自己感悟和体会。就本案例而言,很多教师将《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目标定位在“鞭挞狐狸的狡猾”上,这种认为应引导幼儿认识“欺骗”是一种恶行的观点还是源于将文学作品视作“道德盒子”。事实上,《狐狸和乌鸦》的主旨并非在倡导惩恶扬善的主题上,而是教儿童学会思考,它有两个鲜明的寓意:一是乌鸦爱慕虚荣,是虚荣心给了狐狸可乘之机;二是生活中要时刻当心像狐狸这样居心叵测、不择手段的人。对成人来说,也许第一个寓意更有意义,以引导人们反省人性的弱点;对幼儿来说,也许第二个寓意更有意义,即重点引导幼儿识别现实生活中像狐狸一样花言巧语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会诱惑人们上当受骗。因此,教师在组织《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活动时,与其把重点放在要求幼儿讨论“乌鸦为什么会上当”这一问题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讨论“乌鸦怎样才能不上当”这一问题上。
二
幼儿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产生怎样的审美反应?一般来说,教师组织文学作品阅读活动需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要加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即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结构、风格等;二是要力求把握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和审美反应。相比较而言,后者的难度更大。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反应取决于其认知经验、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文学阅读能力、审美趣味等因素。幼儿在阅读中的反应不同于成人。例如,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豌豆上的公主》时,当成人在讨论这篇童话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时,孩子们却对童话中描述的二十层垫子所体现出来的游戏色彩产生了兴趣。那么,阅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时幼儿的兴奋点会是在哪里呢?很多幼儿感兴趣的正是狐狸千方百计欺骗乌鸦的情节,很多幼儿可能喜欢狐狸的“聪明”,但“喜欢”的是其游戏性而非“撒谎”本身。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认为,本案例中教师担心孩子们会受“坏”狐狸的影响也许是多虑了,其实幼儿最擅长的恰恰是假扮游戏,他们是能够在游戏和现实中作自由转换的。自古以来,“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一直上演着,但又有多少孩子因扮演强盗而发展为小偷了呢?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集体导向与氛围,以强有力地影响儿童的感受,使其对故事中的角色有正确的态度和评判。
三
幼儿园中如何进行寓言故事教学呢?幼儿理解寓言故事存在怎样的困难?需要教师搭建怎样的支架?一般宜采用哪些策略?
(一)寓言故事教学重在锻炼思维能力,而非锻炼想象能力。在本案例中,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样的目标定位是否合适呢?
相对于传统文学教育观强调单一、刻板的解读,如今人们提倡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阅读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所以作品的文体特征不可忽视,如儿歌教学绝对不同于童话教学,散文教学绝对不同于故事教学。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宜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寓言是蕴含深刻含义的虚构故事,既有故事性,又蕴含哲理;寓言不像童话那样注重趣味性描写,而是重在浓缩生活智慧,理性色彩较浓厚,对幼儿来说突出的价值是思维训练与哲理教育。正如《掩耳盗铃》重在引导人们不要自欺欺人,而非描述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愚公移山》阐释的是“贵在坚持”的道理,而非描述愚公一家的家庭生活其乐融融。在《狐狸和乌鸦》的阅读活动中,如果一味引导幼儿想象“狐狸是如何耍花招的”甚至“狐狸的孩子饥寒交迫,狐狸被迫去想尽办法找吃的”,或者引导幼儿展开“食物链中狐狸就是吃小动物的”之类的发散思维,就偏离了寓言故事的核心教育功能,可谓南辕北辙。
(二)巧妙设计问题,引发讨论。新的阅读理论将阅读活动看作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特别注重通过讨论激活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引发读者积极主动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而不断拓展和提升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寓言蕴含的哲理不是轻易可以捕捉到的,而引发幼儿讨论能促使幼儿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不断修正或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狐狸和乌鸦》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宜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吗?乌鸦的歌声真的比麻雀好听吗?怎样做才不至于上狐狸的当?幼儿通过讨论,既可有效增强同伴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可大大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借助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借助成语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成语故事中明白思品课的道理,成语故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思品课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时可给学生讲“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故事,学习诚信时可以给学生讲“徙木为信”、“一诺千金”等成语故事,学习意志品质时可以借助“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成语故事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成语故事的讲述,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感悟思品课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成语故事起到的画龙点睛之效果。
二、从历史故事中受到启迪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见从历史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使人变得聪明。在思品课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悟思品课的道理,学会做人做事,做个合格的公民,实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
三、幽默故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思品
林语堂先生说:“幽默是人类心灵的花朵”,学生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也喜欢听老师讲一些幽默的故事,思品课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通过幽默的故事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思品课的教学。
四、寓言故事启迪学生的智慧火花
寓言故事虽然短小,却能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启迪人的智慧。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插入一些寓言故事,启发学生的思维,寓言故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一课时,我用了一个寓言故事导入新课。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说:“毛虫妹妹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毛虫妹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说:“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我讲了这一故事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蜗牛妈妈说的多好啊——靠自己!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靠什么立足于这个社会,立足于天地间?”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迪,纷纷思考,各抒己见,很快得出结论我们要学会自立。寓言故事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了学生的智慧的火花。
五、在争议的故事中明理
有些故事是有争议的,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老师可讲一些有争议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争辩,在思辨中明理。例如学习《三思而后行》这一课时,我讲了一个网瘾少年的故事,一个叫明明的品学兼优的孩子,自从迷恋上网络游戏,再也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下降,受到家长的批评。他决心不再去网吧上网,可当他路过网吧门口时,又挡不住游戏的诱惑,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于是又进了网吧,我问:“这真的是明明的最后一次了吗?他还能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吗?”学生对这一问题各执己见,他们讨论争执,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明明能不能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取决于明明自己,如果他是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远离网络游戏。通过对故事的争议,明白了思品课所讲的道理。
六、走进真实故事在共鸣中学思品
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更喜欢听生活中真实的故事,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我讲父母之爱的伟大时,讲了汶川地震时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自己3、4个月大的孩子,临死前在手机上给孩子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学生从新闻报道中知道汶川地震时的一些事,当老师讲到这个母爱的故事时,学生产生了共鸣,深深受到感动。再如学习孝敬父母这一内容时,我讲了徐州矿大附中学生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邵帅作为学生身边的同龄人,我讲述他的故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从学生的眼神了我看到了佩服。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学生对故事产生共鸣,才会有教育的效果。
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情绪、情感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时期。人一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形成。幼儿时期是人的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人的良好情感的最重要阶段。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情感的发展与幼儿文学有着特别依赖的关系,从妈妈们的摇篮曲到顺口溜到儿歌到故事、影视剧,都伴随着幼儿成长,开发着幼儿的智力,启迪着幼儿的进步,使幼儿情感日趋丰富,这些文学作品对幼儿情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情感的发展又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方面都离不开幼儿文学。
什么是幼儿文学呢?幼儿文学是指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点及审美情趣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幼儿文学包括儿歌、儿童诗、谜语、童话、寓言、故事、散文、戏剧、影视和科学文艺等,它包含着作者的价值观,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评价,通过塑造形象反映出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些形象对幼儿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文学影响着不同年龄幼儿的情感,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的个体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关键。
1.认识的意义。幼儿文学以它富有艺术的语言展现给幼儿,不仅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也包含了许多社会历史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寓知识于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形象之中,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生活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幼儿能从不同的幼儿文学中得到体验和愉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增长了科学知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从有尾巴到长出四条腿,尾巴退化、最后变成青蛙的进化过程。幼儿既感兴趣,又获得了知识。
还有谜语、饶口令和动手游戏歌,幼儿特别喜欢一边吟唱、一边动手游戏,语言得到迅速的发展。如《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随着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地增多,不仅能帮助幼儿练习加法,还渗透了乘法。幼儿一边唱一边记数,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与知识,情感也在不断丰富。
3.娱乐意义。幼儿文学能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欢乐、多方面的滋养,使他们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孩子在极富情趣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快乐和休息,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和转移。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地欢笑,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的作品》、《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和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等,都是幼儿喜爱阅读的作品。如《木偶奇遇记》,它是意大利文学家科洛迪的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小主人公皮诺曹是一个木偶,又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每说一句谎话,鼻子就长长一节,长鼻子成了谎言的一个外在标志。作者正是凭着塑造了这么一个真实与幻想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可爱的孩子形象,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给世界儿童带来了阅读乐趣。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是互相参与并伴随发生的,可见,幼儿文学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力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激发;情境;多媒体;即兴表演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的生活以音乐独特的艺术美装点着。音乐教育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不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不知不觉,做音乐老师已经第四年了。这四年来,我一直都教低年级的音乐。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有持久的意志力和注意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才能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该怎样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呢?
一、律动、故事激趣
在教授新课前,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可以使学生很快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如:教《守株待兔》一课时,首先我先给他们讲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学生听得很投入,也很认真。讲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这则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悟出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内涵,懂得勤奋、谦逊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品格。通过故事导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把画面、情景展现在幼儿面前,为幼儿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静能动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做》时,我给学生观看了阅兵式的视频,学生立刻做出了的动作,敬着军礼,很神气地走着。嘴里还不时的说着:“我是。”用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了作品美的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使他们更能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中。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时,通过气氛热烈的民歌把学生带到山清水秀的彝家山寨。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彝族民俗,从视觉上感受彝族人们的风土民情,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够自信、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既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即兴创编表演
小学生活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胜心强,即兴创编表演是教学中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之前,可以和学生通过课前律动,教室里气氛达到,学生情趣体验和体态语言水融。从而开始新课教学,这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每学一首歌,根据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如:在教歌曲《小猴子有礼貌》时,我特地安排了学生扮演山羊公公,小猴子这两个角色,在课堂上表演故事情节。在轻松的表演中,学生的亲情意识得到了发展,知道自己礼貌待人,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种情况不仅在人的身上,在动物家庭之间也会发生。提高了学生们表演的自信心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能力,使他们在后面的表演中更加大胆,更加自信,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坚持的目标。我们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感知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好的艺术的情感氛围营造,才会有声情并茂的演唱。音乐教师也要以学生为主导,多关注学生、关注音乐,实实在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陶冶他们的性情,活跃他们的性格,不断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协作精神,让音乐课堂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美的课堂。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不会失去音乐性,才会更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彩!
参考文献:
[1]柯赛珍.新课程下的惊喜与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初中科学,2003.
[2]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2(7).
儿子是2002年11月份出生的,已经十一周岁了,他从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智力和任性,比如两岁半上幼儿园之前,就能背唐诗和大段的儿歌,更小点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阿拉伯数字,当然,任性的程度也超出同龄人,他曾在不大到八个月时因委屈大哭过近三个小时,也曾在半夜三更的时候,逼迫我们陪他到政务广场溜达半宿。就是这样的小孩,不知不觉中也已经接受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对一些当前现象的认识上,往往比同龄孩子认识深刻,居然也能谈谈所谓的历史借鉴了。
“独立”教育,成果显著
儿子从小就很独立,这绝对离不开从小就接受到的诚信以及有所担当的历史教育,我家不仅有各类寓言故事,我更注重从浅显易懂的历史事件入手,去慢慢渗透独立的理念和性格的培养。
在儿子不到一岁半的时候,我们请了一位保姆,那是一位非常细心和贴心的医院内退护士,在她看护了儿子一周后正赶上一个假期,等她重新回来再看孩子的时候,老公担心儿子会不适应,就想先在家里陪着儿子,等他和保姆奶奶重新熟悉以后再去上班,但是保姆奶奶一来,小小的儿子就跟老公拜拜,见他还是没走,就主动说:“奶奶都来了,爸爸去上班吧!”
2008年3月,我们搬家之际,我和儿子进行了一次畅谈,历数独立的好处以及5岁孩子该有的独立行为,他很轻松痛快答应了要自己分房独睡。我和老公并没有对此抱太大希望,总觉得孩子还是偏小,更何况搬到新家将会是全新的环境,大人都会不适应,更何况孩子。但是搬家后的第一件事,孩子把他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放到自己房间,真的开始了自己的“分房”独立生涯,当我和老公邀请他,可以和我们先在大卧室适应一两个晚上再自己睡时,儿子用我平时教过他的道理反过来给我们上了一课,受益匪浅啊!
因为我和老公工作都太忙,家里老人又没空带孩子,就连保姆也因为膝盖动手术而无法照看儿子了,于是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儿子就经常晚上自己在家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等着我下晚自习再陪着他。记得有次儿子给我打电话,说:“妈妈,家里停电了!”我当时腾地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是不是被突如其来的黑暗吓到,可儿子却用平静的声音继续告诉我,他是借着玩具的灯光才看清数字拨打的电话,我立即告诉他我这就回家,这时儿子的一句话让我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妈妈,你下班不是要签离吗?我自己能行!”说实话,我是一路哭着回家的,我甚至在当时发誓务必要辞职陪着儿子,再不让他经受这样的生活历练。我也曾数次把这件事情讲给我的同事听,我们总会好一阵心疼和酸楚。
现在的儿子更加独立了。三年级开始自己穿过公园和马路回家,自己合理安排作业和玩耍时间,定时打扫客厅和他的学习桌,自己洗澡,自己洗内裤和袜子……说实话,我对他要求不高,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也许远远不够,但我已经很知足了,这样的儿子,令我很自豪。
不可否认,儿子也有依赖的一面。
比如他总是等着我回家才会安心睡觉,即使他爸爸偶尔早回家一次陪他,儿子也会执意等着我;再比如,儿子总是喜欢放学后买点小东西,即使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引不起兴趣了,他还是定时去小超市左看右看;还有在吃饭上也往往依赖于那几种肉类,不肯尝试多种青菜的味道。
让儿子多点独立,少些依赖,该是我下步教育的重点吧!
“孝道”教育,感动你我
儿子从小就“爱财”,平时的硬币忙着积攒起来,却不再舍得去花掉,而是每次再要我们的纸币去买零食,过年的压岁钱更是视为珍宝,曾经存到银行还不放心,又取出来放到自己专门的小抽屉,但是却很大方的豁出去两次:
一次是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捐出了全部的硬币;还有一次是母亲节的时候,他用100元给我买了一件针织衫。
前一次是在儿子学校举行的大型宣传教育下,儿子自觉的一次善意之举,尽管不是很多,但是儿子表现的很是自豪。第二次却是儿子主动提出来的,当时把我狠狠感动了一把。当时情形是这样的:恰逢母亲节,我们一家三口在外吃饭,隔壁就是一家女装店,我相中了一件特价100元的毛衣,老公跟儿子开玩笑说他俩各出50元把毛衣买给我作节日礼物,没想到儿子很痛快的自己出钱买给了我。如此爱财的儿子让我们刮目相看,他却讲起了我平时给他讲过的历史上的“孝子孝孙”。
现在的儿子每逢家人的生日都会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一件礼物,比如爸爸的衬衫以及爷爷奶奶的保暖内衣等,想来这样的孩子将来也会很好报效祖国吧。
“细致”教育,任重道远
也许是不可避免的遗传基因吧,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马虎大王”。他的粗心在数学上最为明显,尤其是在期中、期末的统考中,总会把最低水平发挥出来,但是儿子不服,认为是我的遗传基因坑害了他,因为有一次我给他检查出三处错误,而实际上那三道题纯粹是我粗心看错了,令我汗颜了很久;在科学和英语上,也是粗心不乏。我对他平时不严格,但是考试后会揪着他的粗心反复说教,其实我的心里也很矛盾,知道自己没时间管教和帮助孩子,还要求他自觉到令我满意的程度,唉,子不教,母之过啊!
历史上细致取胜的事例并不少见,我也在意识到儿子必须加强这方面教育后,加大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力度,除了自己尽量以身作则之外,也陪同他阅读大量相关书籍,逐步改善这一状况。
其实儿子从小也表现出一些细致的品质,很会察言观色,比如在我和老公吵架的时候,他往往参与进来批评有错的一方,而且一针见血指出错处;我喜欢给他讲寓言故事,特别是把寓意解释给他听,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我讲了两个类似的寓言故事,在第二个故事还没讲完的时候,儿子就抢先告诉我和第一个故事意思是一样的;现在更是如此,在我们买车的过程中,他参与了各种车型优劣的对比,对每款车的价格比对等相当熟悉。
金翅雀哭着寻找失踪的孩子,森林里充满了她悲哀的啼叫声和呼唤声,可是什么回音也没有。
金翅雀伤透了心。第二天清晨,苍头燕雀碰见她说,昨天在一个农夫家里看见过她的孩子们。
金翅雀喜出望外,奋力向村子飞去,很快飞到了苍头燕雀说的那家农舍。
她敛翅歇在房顶马头形的檐角上,举目张望,不见小鸟的动静;她掠翅飞向打谷场,场地上空空荡荡。可怜的母亲一仰头便看见了悬挂在屋檐小窗口的鸟笼,里边蜷伏着成了俘虏的幼儿。金翅雀猛冲过去。
小鸟也认出了母亲,孩子们隔着笼子,一齐叽叽喳喳诉起苦来,小鸟央求母亲快些把它们解救出去。金翅雀用她的脚爪,用她的尖喙,狠命地扯啄着鸟笼上的铁丝,她泣血挣扎,想把铁丝拉开,却是枉然。
极度哀伤的金翅雀捱过了一夜。
第二天,她飞回到自己孩子在里面受苦的鸟笼边。她用温柔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孩子们,然后在每只小鸟张开的嘴巴里都轻轻啄了一下。金翅雀是把一种毒草送进幼鸟的嘴里,笼里的小鸟死去了……
“不自由,宁愿死!”高傲的金翅雀伤心地说完这句话,飞回森林里去了。
(摘自《阅读》2010年第6期)
赏析:《金翅雀》一文以金翅雀寻找失踪的孩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寓言故事,读来令人落泪。
金翅雀的爱子之心是真切的。当小鸟失踪后,金翅雀“哭叫着寻找”,简直“伤透了心”;当她四处打听到一点消息时,又“喜出望外”,“奋力向村子飞去”;一见到蜷伏在笼中的幼儿,便“猛冲过去”,“狠命地扯啄”,竟至于“泣血挣扎”……这些都集中表现了金翅雀对孩子真切的爱。
这种爱也是沉重的,残酷的。金翅雀因无法解救小鸟而“极度哀伤”,为小鸟失去自由而痛苦,因而为它们选择了死的归宿——朝每只小鸟张开的嘴巴里“轻轻啄了一下”。可以想见,金翅雀做出这一选择该是多么无奈和心痛!其实,这毁灭的举动也是爱的体现。
提到书,有些人就会头昏脑胀。书中的那些繁琐的语句,冗(rǒng)长的故事情节,一读就得花上好几天,还不如看电视来得简单养眼,还不如听音乐来得轻松自在。而我却恰恰相反,偏偏钟情于书。在一个幽静的下午,倒上一杯水,坐在沙发上独自沉浸于书的海洋,这可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啊!
我爱读书,这得归功于我妈妈。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及时的奖励:一张欣慰的笑脸,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
小时候,妈妈还常常给我讲童话故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我听得如痴如醉。上幼儿园,妈妈又陪我看有注音、有插图的幼儿读物。上一、二年级,我开始恋上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现在,我又迷上了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罪与罚》使我看清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三重门》使我领悟了应试教育的残酷,《巴黎圣母院》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西游记》使我惊叹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三国演义》写了三国之间的斗争,《水浒传》写了梁山兄弟为朝廷歼灭辽军。我真正尝到读书的乐趣。
我遨游书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极,都令我的心自由翱翔。我虽然没有到过北国祁连,却有“祁连雪山在眼前”的感觉;虽没有成年,却也懂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悱恻缠绵。我与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三毛一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赏那海滩上捡贝壳姑娘的身影,和戴望舒一起去雨巷中寻找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孩……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每每我与古今名贤一起来往游玩的时候,我深深感到读书的乐趣。
书给我们这些负担过重的学生带来了太多的快乐。会到家放下沉重的书包,坐在沙发上,拿起一本小说充实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呢?
书,陶醉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
我相信书中有一个大世界,只要与书为伴,一定可以找到人生的答案:真、善、美。我暗自庆幸我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也庆幸自己能深深感受到它的乐趣所在,拥有此举,今生何憾?
905字
[摘要]新《纲要》中要求“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而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很少把各领域活动联系起来。本文旨在研究美术与游戏、语言、音乐、认知、环保等领域的整合渗透,挖掘各领域教育元素,寻找整合点,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知识链,多渠道的开通了幼儿美术创作的空间,使艺术学习变得更为自然,更为容易,活泼多样。
[关键词]美术创作 整合 各领域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一味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和习得,很少把它和各领域活动联系起来。新《纲要》中要求“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主题化美术活动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注重艺术教育与多种学科、领域的整合渗透,不仅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同时,在主题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多种感知、审美体验,不仅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大胆地突破传统艺术教育目标定位的单一性,成为二元甚至多元,不仅有系统的艺术能力培养目标,同时,每个活动中都明显地指向另一线索即人文素养目标。
1 与游戏的整合。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注重以游戏为载体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儿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奇特的事物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1 活动设计的游戏性。对幼儿来说,一味的坐在画板前创作是不可能的,绘画需要灵感触发和兴趣的调动,因而要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把游戏融进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尽情地挥洒创作。如:在《线的联想》创作中,教师提供粗细不同的线,幼儿把沾着颜料的线放在纸上自由的舞动着,纸上顿时出现了一条条五彩的、灵动的线条,之后孩子们依据线条摆动留下的痕迹,展开想象进行添画,画面一下子丰富起来,有半边脸美人水边梳妆,有颤抖的高楼,有倾巢而出的五彩蛇……孩子们就是这样在游戏中创作,在创作中游戏着。
1.2 指导语言的游戏性。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能用自己的心灵物语与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对话。因而赋予教学情景化、游戏化语言可增添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活动的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创作报纸浮雕画时,揉搓报纸是基本的一步,因为动作反复、枯燥,幼儿创作的兴趣一度大减,教师便以‘做汤圆’的口吻边揉搓着报纸边饶有兴趣的念着“左团团,右团团,团团汤圆砸开锅”,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开心的边念着儿歌边做汤圆。创作活动在有趣的游戏语言中得以继续。
2 与语言的整合。语言活动有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琅琅上口的诗歌、押韵平仄的童谣、耐人寻味的寓言……老师可以借助语言多样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让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故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如:《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猪盖房子》等一个个有趣的童话,幼儿简直百听不厌,他们将自己的爱恨、焦虑、担忧、内疚、善良等投射和融汇在童话的生灵身上。在讲述了《七色花》的故事后,教师利用故事情节启迪幼儿,引导幼儿在感叹七色花的神奇后展开想象“如果有七色花还可以做什么事?”孩子们个个画出了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有的幼儿画出了用七色花编织的天空,没有寒冷与炎热,四季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有的幼儿用七色花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变成蛋糕房子、糖果树木、巧克力花草、泡泡糖车子……这样世界上就不会有乞丐,旅行的人不用带很多东西,饿了摘朵花、吃棵草;有的幼儿画出了神奇的七色花药,病了不用打针,吃了就会好……童话以其神奇之笔。引领着孩子把故事里的故事、心中的故事用画笔展现出来。还有那些幼儿喜欢的童谣、诗歌、寓言故事等都是孩子心灵的游戏,是孩子精神的自由创造,它具有很大的想象、创作空间。
3 与音乐的整合。音乐是流动的色彩、流动的线条、流动着的美的事物。悦耳的旋律、可爱的音乐形象、或舒缓或跳动的韵律都给予幼儿很大的美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孩子个体的独特感受,可以让幼儿自由想象,让画与音乐一起歌唱。一次美术活动“鸟儿满天飞”,我以聆听一段节奏欢快的乐曲以及各种小鸟嬉戏、吃食的舞蹈肢体动作展开,拓展了幼儿对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小鸟们欢快喜悦的心情。随后我们再来进行美术活动,孩子们所呈现的小鸟的画面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又如在美术活动“欢快的线条”,幼儿手执彩带,随着音乐时缓时急的变换,舞动着手中的彩带,惊喜的发现急促的音乐时手中的彩带会变成连续紧凑的曲线,舒缓的音乐时手中的彩带会变成柔美的弧线……在音乐中幼儿感受到了各种线和线的变化,创作也就丰富多彩了。
4 与认知的整合。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汽车》美术活动中,我先带幼儿到大马路去观察,然后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汽车图片资料、玩具,让幼儿参与布置“汽车世界”环境,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并鼓励幼儿“解剖”汽车,用螺丝刀拆解、组装汽车,还允许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使幼儿充分体验、感知汽车的特征。幼儿说:“前轮、后轮都是用一根铁棍连在一起的。”“车前头有一根天线。”“车灯象车子的眼睛。”“车子上有个散热器,把车子的热气排出去,要不车子会自己着火的。”“车子的椅座是可以调整的,我妈妈个子矮,椅座要向前。”“车后箱可以放很多东西,可以放帐篷、放可乐、放自行车……”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l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为幼儿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5 与环保的整合。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创作是多元的,一个纽扣、一只鞋子、一把雨伞对孩子来说,都有创作的可能。在听了《东倒西歪的小火车》的故事后,孩子们对故事中有趣的小火车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受到启发,想出了创作水果车、皮球车、鸡蛋车等多种想法,于是一场热热闹闹的收集活动开始了。当晶晶提着破了一个洞的鞋子出现在教室时,孩子们的焦点聚集在鞋子上,引发了制作鞋子车的创想,开始了变废为宝的创作活动。一双双破旧的布鞋、皮鞋、运动鞋、高帮鞋在孩子们的笔下变成了美丽的泡泡车、彩虹车、青蛙车、城堡车……一双鞋子点燃了孩子创作的灵感,几毛钱回收的报纸经过揉、撮、造型变成了多彩的作品,有嘀嘀嘟嘟的汽车,有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的狮子,有冰雪天地里的雪人,有超级大肥猫……过时的T恤衫经过几笔色彩的涂鸦,焕发出新的生机,稚气而不失大师的风范。在成人眼里是废弃不用的材料,在孩子的眼里是美好、富有生命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与大自然万物进行着亲密对话,并用手中的笔赋予它们活力,把它们演绎得如此美丽。
总之,主题化美术活动打破传统单一的美术活动,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从不同程度整合游戏、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知识链,多渠道的开通了幼儿美术创作的空间,使艺术学习变得更为自然,更为容易,活泼多样。
关键词:幼儿;多元化阅读环境;语言能力;发展;实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实施途径之一,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丰富的多元阅读环境的实践研究,我探索出具体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阅读,幼儿在环境渲染中发展起来
阅读是幼儿喜爱的项目之一,幼儿园的活动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学习,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爱上读书。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一切机会,为幼儿创建快乐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阅读,使幼儿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多元阅读的建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的趣味性来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组织幼儿参与活动,进行快乐阅读。
为了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来阅读,然后在每周五的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与体会,或是将自己阅读的故事讲出来,然后师生根据幼儿讲述的语言、神态等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阅读者,并授予一朵小红花。让幼儿在活动中激发出阅读的欲望,在分享中感受到阅读的喜悦,从而使幼儿慢慢喜欢上阅读,并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阅读“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构建展示的平台,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点看法将这个故事演出来,由于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创造家,他们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对故事的寓意有深刻的理解,并且丰富有趣的活动、生动形象的表演、热烈的环境氛围都会使幼儿感受到阅读的轻松快乐,感受到阅读的益处,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不同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与意义,从而爱上阅读,在阅读活动中快乐成长。
二、看材料,幼儿在感知中不断丰富体验
幼儿阅读的材料多种多样,由于每个幼儿的性格与兴趣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合读书的安静环境,让幼儿在静谧安逸的环境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并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阅读需求,使幼儿在不断地阅读与感知中丰富自己的体验。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阅读区。阅读区里陈列的图书要丰富多样,包括经典人物故事书、动物故事书以及科普类读物等,以便每个幼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而且阅读氛围浓厚的环境会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从书中获取知识与经验。
其次,每两周更换一次图书,以保证幼儿对阅读保持新鲜感。教师可以轮流替换这些图书,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带图书来交换着阅读,让幼儿接触到更多不同题材的读物,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丰富自己的知识见解。
另外,在幼儿阅读前,教师要引导幼儿学着边阅读,边思考,让幼儿在阅读中能够理解书中人物的做法,并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安静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并且不同材料的更替能让幼儿对所读的书有不同的认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看家庭,幼儿在实践中增长经验
阅读不仅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还是增强幼儿生活经验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亲子的阅读环境,如,亲子阅读室等,让学生在听与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阅读游戏,为幼儿创设轻松有趣的阅读环境,使幼儿在实践中增长经验。如,利用猜谜语,让幼儿在思考中认识到各种事物,如,“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圆筒白糨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等谜语,幼儿听到这些有趣的谜语,加上家长的指导与启发,他们就会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能够在猜谜中慢慢认识到生活中的事物。
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游戏情境,既能够使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又能够让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生活经验。
总之,多元阅读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多元的阅读环境,通过组织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多元的阅读材料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其增长知识与见闻;另外,教师还要让幼儿与家长多多沟通交流,通过游戏来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能力。创设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是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任何事物都有优劣之分,此乃常理《论语》亦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客观对待才能齐”与“自省”。对于人们习惯的分数衡量,显而易见的忽略了事物的差异性,未能做到“客观”。
教育行业的“分数”是最直白的标准,330和370,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知晓,学生们也能从“分数”上明白自己的长与短,做到“思齐自省明白自己的目标。“分数”在教育行业大获成功,无可置疑,毕竟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只有像“分数”这样的硬指标,才能保证公平公正。然而,人们在目睹“分数”在教育上的成功后,纷纷将其转嫁到其它行业,期盼能再次见证奇迹,如各类综艺节目上的“打分”,各类APP上对商家的星级评价,这些固然能起到一点衡量的作用,但更多的细节却在“分数”的映衬下被忽略不计。各个节目有各自的特点,或搞笑,或发人深省,商家擅长的口味有别,或辣,或甜。受众不同,又如何能将其归冫干家家几个数字呢?
人们对“分数”的热爱,正是因为事物的差异性。每一事物都有其特点,难以比较,自然就不能分出优劣,但人们需要一个标准来筛选出“优秀”的事物,于是“分数”就应运而生。不得不说初衷很好,但实际应用之后,“分数”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人们追求“分数”到了狂热的地步。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小品,因为没有哲理性,想“加分”,于是了一个哲理故事;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因为不够趣味想“加分”,于是安排了一个搞笑环节。如此一来,注重“分数”,却失去了事物的本质,忽略差异,岂不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分数”虽好,却也不是所有都适用的,细化标准,精准评定,才是我们需要的。娱乐节目,只要它能逗乐观众,让观众身心放松,那它就是一个好节目,就是“优秀”的;哲理故事,只要它能揭示社会本质,给人启迪,那它就是“优秀”的故事。事物各有特点,为其制定不同的、合适的标准,精细地评价,才是客观的评价。正如最近出现的“标签”,根据不同需要,准确地反映了各个特点,既有评级,又能使人们精确地了解事物本身,而不同于“分数”的味概况,这才是我们缺乏的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人们也能更好的“思齐”与“自省“
分数”作为划时代的产物,在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如新生的幼儿一般,需要搀……
书与玩具的结合
布书也就是玩具书,一般是在布上印制图案,再把它缝成一个书的形状,里面填充柔软的棉花或海绵,书中设计一些机关、插口、布偶等,使书变得很有趣。布书给宝宝提供了多元的感官阅读经验,除了柔软、温暖、舒适的布质,让宝宝随意地抓拿、啃咬、压挤等接触之外,还会有许多小布偶、小插件发出各种响声,十分好玩,是真正符合宝宝需求的第一本玩具书。
富有生命力的书
最新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理论认为:“婴幼儿与大人有着极端不同的需要,婴幼儿的学习必须要有乐趣;婴幼儿必须被当做理性的个体来看待,应有其自己的、特有的行为和娱乐方式;婴幼儿时期是完整的、纯真的、自然的状况,教育的目的则在保有原本与自然。”这些崭新的观念在布书的内容、材质、形式上有较全面的体现。
一个好的品牌布书,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育性强、娱乐性强、互动性强、启发性强,具备适用年龄跨度大、安全、无毒、柔软、可洗。”具体表现为:整本布书的故事与书中的玩偶、插件、机关、插口、材质的有机结合,书本不再是死板的画面了,而是一幅幅有生命的图像,仿佛有了生命力,使宝宝被深深吸引,进而成为玩具书的俘虏,藉此全面促进宝宝的视觉、触觉、知觉、大脑与运动系统的发育。
布书家族
布书具有适用年龄跨度大、材质多、融合面广、集多种学习功能于一体等特点。从产品来看,主要是按照婴幼儿的认知特点并辅助适用年龄来分类的,如挂床系列、认知系列、自然、日常生活、社会心理性格、寓言伦理等等。但这种分类方法也只能是稍有侧重罢了,因为,自然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寓言故事也是心理、性格的形成过程等,更何况婴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复杂、微妙、联想丰富且相辅相成的。
玩转布书
布书是一件集合了众多学者、设计师智慧的商品,使用正确的玩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布书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所以少不了爸爸妈妈的参与。
一般来说,所有的布书对0―3岁的婴幼儿都是适用的,以下4个步骤可以帮助宝宝玩转布书:
1.给宝宝独自玩耍,引发宝宝的兴趣;
2.观察引导宝宝摆弄各种活动件,触摸多种材质、认识各种颜色、图案;
3.利用布书上的各种插口、插件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
4.结合布书上的图案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复述故事情节,结合故事内容启发宝宝的思维,改变故事情节或编出多个故事版本,发展宝宝的发散性思维。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布书主要有3类:
1.引进版。国内目前有少量的引进版,主要是把国外的布书加上了汉字。这类布书的特点是偏重于玩具的设计,大人比较喜欢,缺点是内容含量少,品种少,与中国文化脱节、不利于互动式学习,价格高。
2.外贸尾货。中国目前是布书的消费起步国,却是世界上布书的生产大国。中国有多家工厂在做外贸来样加工的订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次品、退货等问题,一般来说,这些残次品应该销毁,或在上面做打孔处理,在订单交易结束一段时间后做垃圾卖掉。这些垃圾经过多个环节的筛选、修补,部分进入了流通领域,但只限于小网站、小商店、网上拍卖等非主流渠道。这类布书的特点是非常便宜,缺点是质量难以保证,卫生极差,在使用前如未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将有较大的危害。
3.根据中国文化背景而设计、针对中国市场而销售,并且已经成系列化。这类布书特点是符合中国文化特色,便于互动式学习、品种多,可以满足婴幼儿各年龄段的需求,侧重于早期教育方面的设计。缺点是欠缺对布书使用的启发式说明,国内消费者大多还不知道、不了解、不认识布书的情况下,难以掌握最好的使用方法,没有发挥布书的最大功能。
音乐,孩子一路同行的朋友
邵 洁
音乐,是心灵的营养。音乐能带给人不自觉的愉悦和舒畅,让每一个接触到她的人,都沉浸在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和欢乐。音乐教育能丰富和深化孩子的情感,培养孩子超越平庸的气质,更能激发孩子深藏的潜能,让孩子获得更广阔的人生视野。
听,在美育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正传出欢快轻盈的音乐;看,满面笑容的老师和孩子们,时而曼舞着纱巾,时而拍打着铃鼓,时而欢快地雀跃、跑动着,用创意独特的肢体语言演绎着音乐,体现着节奏,表达着内在的想法和感受。
有音乐的童年,是孩子的福气!
孩子的天性与音乐是相通的,在孩子清澈明亮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崭新境界。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而我们为孩子所营造的生活环境、所选择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性格和气质的养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孩子是否乐观进取,是否自信开朗,眼幼时的经验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音乐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终身好礼,让孩子的生命充满热情,情绪得以抒发,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平衡。事实上,音乐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透过音乐,孩子深刻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塑造自己,正像“美育奥福儿童音乐舞蹈国际教育机构”的教育总监曾老师说的,“让孩子从小就享受美好的音乐,他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为孩子选择优质的音乐教育
好的音乐教育不是“跟我唱10遍”的知识灌输,而是“还能怎么玩”的智慧的开启,它必须是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美的感受和熏陶。如何为孩子选择优质的音乐班,给孩子最好的艺术教育?专家的建议如是说:
1、参加试上课程,对教室的环境、地点、课程风格等元素有一个较直观的感受。
2、观察教室环境。看它是否体现了艺术性的精致、人体工程学及安全性。艺术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美的体验,它包含了视觉、听觉、的感受,环境设计所透出的艺术美感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超乎想像的。
3、翻阅教材,观察印刷质量及绘画版面的艺术性,向老师了解教材的规划是否完整且系统,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4、要试听音像教材的质量。观察故事语调是否自然生动,吸引孩子;音乐风格是否多样而丰富,音质是否纯正,这对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当前,国际教育教学部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我国国内,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我国首要教育重点将全面进行改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学者应当首先了解幼儿面对学前教育的心理和态度,并且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也较成年人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儿在性格上有较为明显的可塑性,所以,具备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对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的各大国家普遍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特别提到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是一切发展方向的根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儿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纪末,但是,在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1当前的教育相关学者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入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而相对应的,对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问题上逐渐开始重视,这也就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这种重视的形成,对于我国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社会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鱼龙混杂,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要,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被家长忽略的不仅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早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早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幼儿进入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1.2在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政府精简政策的出台,部分区域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学前的教育教学的重要意识还没有被深入的渗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幼儿学前教育不能被相关部门所重视,从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更甚者,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地区化,或是空白化,在当展形势下,幼儿教育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将对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时代的需要,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日益严格,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进行改变。在新时代开启的同时,教育相关学者意识到,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在教育的整体理念中,教育不仅要对幼儿在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进行相关的培养,并且,还要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使幼儿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这样以来,幼儿在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所出出现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幼儿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言行举止。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将开发智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教学经验的诞生,有益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正面教学,比如,“我爱祖国,我爱学习”等等,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对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情感。
2.2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品行素质: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师能够有效的将正确的道德品质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幼儿的学前教学中不需要死板的课本和枯燥乏味的课堂,相反,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却能够有效的打开幼儿的心扉,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作为教学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师为幼儿讲述以为农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树上,于是,农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顿,从此,农夫日夜守在树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树,从此荒废了农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学习中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水平两大方面,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辅助指导的环节,在学前教学中,较比更高等教育的方式,更要将教学做到细致化,只有充分的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优质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慧与多变两种具有矛盾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对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上,需要教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思想,综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幼儿在学前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苦心研究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为之而不断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作者:黄江蓉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