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

时间:2023-05-29 17:4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拔苗助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那位拔苗助长的农夫经过上一次教训后,决定不再犯那样的错误了。可是,他还嫌自己的庄稼长得不够快,于是,他找到好多书,看了起来。突然,他眼前一亮,忍不住叫了出来:“找到了!”原来,他找到了一本书,书上说:水和肥料可以使庄稼长的更快。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几乎都在田里给庄稼浇水、施肥。他想:我那么辛苦的劳动,禾苗肯定长的最快最好。哈哈……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庄稼不但没长高,反而都淹死了,并且,都臭烘烘的。

最后,农夫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在好的东西也不能用过量。

众意路小学四年级:何海鑫

第2篇

自从农夫拔苗助长吃了亏后,他就常常坐在家中对人说:“我今后要牢牢记住这次教训啊!”

第二年夏天,一位邻居来告诉他说:“老伯,你去你家田里看看,人家的秧苗长得又快又好,可你家的秧苗怎么不见长呢?”农夫笑笑说:“你不用来嘲笑我了,我接受了去年的教训,办事要慢慢来,不能性急啊!去年,我因为性急做了蠢事,让孟子把我的事编成了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成了人们戏说性急人的话柄。今年我一定不能性急。”过后,农夫悠哉悠哉的,仍不去田里。

有过了一些天,那位邻居又来对他说:“老伯,你快去你家田里看看。你家的秧苗不但不长,而且还有些枯黄了,是不是秧苗有病?”

农夫仍若无其事的摆摆手说:“办事可千万不能性急,秧苗会慢慢长大的。”他仍不去田里看秧苗。

又过了几天,农夫想秧苗应该长大了,便去田里看看。他走到田边一看,傻眼了,秧苗因犯烂根病全死了。农夫只得仰天长叹一声。这一年他又颗粒无收。

第3篇

自从拔苗助长却使苗儿全部枯死的事件发生后,那老农便无心到田里种地了,把地里的活儿全都交给了家里人,成天呆在家里苦心钻研“如何才能将苗儿种得收成又快又好”。

后来,老农在QQ上结识了一个昵称叫“神农氏”的水稻专家,那人称自己就是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上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神农氏”通过E-mail给老农发送了种植杂交水稻的方法及各种各样的杂交水稻图片,告诉他“有事就找我袁隆平。”并给了老农手机号码。

老农得到种植杂交水稻方法后十二分高兴,心想:哈哈~我再也不会闹出“拔苗助长”的笑话了。于是,老农捧着他心爱的笔记本电脑,兴奋地来到田里。放水、插秧……老农有不懂的地方就不耻下问,从口袋里掏出手机,一个电话拨给袁隆平:“喂!是老袁吗?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我还不太明白,你过来一下吧。”“OK!没问题,我马上火速赶到。”几分钟后,袁隆平就从他那红色的胜利小轿车中跳下来,手把手地将自己种杂交水稻的方法一点不差地教给老农,还告诉他:“我的杂交水稻一年可种三、四季。”老农听后,睁大眼睛:“不是吧,那么神奇?”“现在的科学技术这样发达,”袁隆平笑眯眯地回答,“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问题。”

很快,老农就掌握了种植杂交水稻的方法,和袁隆平一起造福人类。而他自己,也因为学会了种植杂交水稻的方法,稻子的产量大大提高,买了不少钱,转眼成了一个大富豪。

不久,老农编队一年可以种三、四季的杂交水稻感到不满了,他决定要培育出一个月可以收一次的杂交水稻,做第二个“袁隆平”,为人类造福。他又开始努力了,但这次不是拔苗助长,而是潜心研究。

实小五年级:胡林冀

第4篇

新编《拔苗助长》

上次那位总是被嘲笑的农夫,吸取了教训,这年他的急性子毛病改掉了。

这一天,邻居问他:“你瞧,其他农夫的禾苗长的又嫩又高,再看看你,你的禾苗长的一点点高,是怎么培养的呀?”农夫脸红了,不好意思的把上次那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邻居,邻居哈哈大笑说:“我帮你种禾苗!”农夫说:“谢谢,我只要你教我怎么培养种禾苗就行了。”邻居说:“ok,包在我身上。”邻居教他每天都要浇水,农夫心里想,那还不把我累死啊。后来农夫想了一个主意,他想:要是拿五桶水一起倒上去,那不是以后都不用浇水了吗?这个主意不是很好吗?后来他就每天在家里看电视,邻居提醒他,他还是不在乎。到了秋天,人们都在田里收谷,只有农夫傻站一旁看别人收谷子了。

第5篇

解读教材——错估了学情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四则运算学习的一次质的飞跃,为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等知识打下扎实的算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即找到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计算的依据,难点是用积的变化规律理解算理。教材对此也作了精心编排,如下图。

教材分两个例题逐层展开对算理的探究:例1大费笔墨,既对“3个鸟风筝多少钱”的问题充分展开探究,又安排了“做一做”进行练习巩固;例2促使学生找到抽象而普遍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由实践体验到抽象解读,从易到难、步步为营,教材设计的意图很明显,即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来理解算理确实有难度,因此借助例1,用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理解算理搭个结实的“脚手架”。但我有些疑惑:教材这样安排是否过于保守?学生在探究例1时,会不会就能想到例2的方法呢?如果这样,则可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呈现多种方法,并在比较中引导学生优化算理,实现对知识的建构,何乐而不为呢?

欣欣然付诸实践,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却让我举步维艰。

实践课堂——然“拔苗助长”

1.提出问题

师(出示问题:3个鸟风筝多少钱?):仔细观察图中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3.5×3)这几道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你还能解决吗?

2.解决问题

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算法,算完后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5角,35×3=105(角),105角=10.5元。

3.反馈交流

方法(1):3个鸟风筝就有3个3.5连加。

方法(2):刚才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3.5元转化为35角呢?(这样就变成35×5,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乘整数)

方法(3)(重点讲评):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3乘个位的5得15,3乘十位的3得9,积是105,再点上小数点。

师:刚才我们其实是先把它看作整数乘法,也就是算35×3得出积105,可最后为什么还要再点出一位小数呢?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清楚?

一时间,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在我的启发下才勉强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释,没有一个学生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答。虽然有90%的学生用方法(3)解答,但从学生的叙述来看,也是将之转化为整数乘法,却不知道“所以然”。无奈之下,我再次予以启发:“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能解释吗?”终于有一个学生想到了,而其他学生则似鹦鹉学舌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小数乘整数”一课竟然教学得如此艰难,这不得不让我深思。

问题剖析——方深悟“规律”

上述课堂实践无疑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失当,错估了学情,过高估计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二是背离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从形象解读到抽象理解,对例1与例2之间的前后联系没有把握到位。“为什么教材要分两个例题逐层展开对算理的探究呢?为什么要在例1大费笔墨,既大幅度展开对‘3个鸟风筝多少钱’的探究,又安排‘做一做’进行练习巩固,到例2才用‘不再是钱数了,你还能解决吗’的问题使学生寻找知识支撑呢?”通过深入思考后,我发现这样编排的理由有二:一是理解算理必须有直观的知识进行诠释,若抽取了这一直观的支撑或这一支撑不够结实,则竖式的算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知识的生长之基;二是例1与例2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丝丝入扣、紧密相依的递进关系,因为例1是学习例2必须的前期储备——实践经验基础,更是对知识储备的唤醒——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其实,这里运用的就是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而这一知识恰是学生从整数乘法顺利迁移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能否熟练地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释转化的依据,是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例1这个“脚手架”结实了,例2才成为有源之水。而在教学中我忽视了这一基础,将两个例题视作并列关系,且将重心放在了后者,本末倒置,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的内在发展体系,致使教学举步维艰。

通过深入理解与研究教材,我豁然顿悟:所有知识的教学都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顺势而为,因势而动。很多时候,规律是无法违背的,教学没有捷径可走。

再次实践——知“顺木之天”

依据上述的思路,我重新设计教学,再次在实践中检验。

1.探究算理(环节同上)

先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方法(1):用连加的方法,因为3.5×3其实就表示有3个3.5相加。

方法(2):谁理解他的算法?刚才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3.5元转化为35角呢?(这样就变成35×3,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乘整数)这种方法巧妙吗?大家一起说说这种巧妙的算法。

[思考:问学生“谁理解他的算法”,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算理,强化学生的认知,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方法(3):你能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3乘个位的5得15,3乘十位的3得9,积是105,再点上小数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刚才所说的过程很熟悉?其实就是在算35×3,只不过再点出一位小数。你觉得这样做有道理吗?(学生举手如林)

生:就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即3.5元=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师:角变为元,就是将105——

生: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所以点出一位小数。(如下)

师(小结):这个思路其实与方法(2)是相同的,只是这里写成竖式。把3.5元转化为35角,这样就把3.5×3转化为35×3,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再将角转化为元。

[思考:这个环节紧紧抓住元、角、分的知识这一主线,将方法(2)与方法(3)统一为一种思路——将3.5×3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定下了本课学习的“基调”,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整数。]

2.抽象算理

(1)做一做: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5.21×5)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像刚才那样解释一下你的算法吗?(指名学生板演,如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了算理,并较为清晰地说明了将分转化到元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思考:有了前面探究算理的铺垫,再让学生解决“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并以此巩固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有效地夯实了基础。这里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算理的同时,在关键处还应强调“分”到“元”的名数转化方法,使学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做足前期的准备。]

师:刚才都用元、角、分的知识来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

生:把一个因数5.21看作521,就是扩大到它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要回到原来的积,就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两位。

(2)再次深入探究。

师:现在不再是钱数了,你能计算0.72×4吗?

(3)反馈总结。

师:学到现在,你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思考:从用元、角、分的知识到积的变化规律,这个逐步抽象阐释的过程唯有亲身经历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教学就是这样的层层架构。如建筑,只有地基夯实了,上层建筑才能得以有效构建;亦如小溪,历经曲折,最终汇入江河;更似剥笋,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慢慢摸索到知识的真谛。]

课后感悟——觅“教学规律”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砣传》,说的是要想让树木活得长久,长得茂盛,就必须注意树木的自然属性。教学更需要我们既知学生之性,亦应知知识之性,方能悟其神,终使学生顺利成长。其关键要抓好以下两点。

1.前测学情,顺学生之性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发展……有些人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他们的做法也一样蠢;因为才力是要加以支持的,不可负累过度。”(夸美纽斯的“教与学的便宜性原则”)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高估了学情,且急于求成,以致课堂教学举步维艰。“要带学生到那里去,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 背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学只会浮于学生认知起点之上或低于认知起点,使知识失去了生长之根基,学生求知的火花也只能黯然而逝。可见,前测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依据学情施教是教学的根本。没有前期的准确调查,盲目估计学情,就如“拿一只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大部分的水会流到瓶子外面去”,此时的教学必定如履薄冰,因为它缺乏了教学的根基。所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教得踏实、学得有效,知识之花才能最终得到绽放。

2.参悟教材,顺知识之性

深入参悟教材,明其精髓,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跳”出教材,灵活运用,使教材为我所用,此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而“入乎其内”是根基所在,“出乎其外”是拓展提升。那么,如何“入乎其内”呢?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地位作用是深入参悟教材的关键所在,但这关键的一步却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本课知识点如何教学,至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去深入思考,以致教学往往欠缺知识的内在连贯性,欠缺对知识的深度挖掘。我们知道,教材编写的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关注知识的发展体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脉络的呈现层层递进。因此,参悟教材要先明晰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在各年段、各册、各单元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如“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的知识,它涉及的知识基础均为四年级的知识,且“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细、难,某个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便成了隔靴抓痒,学生的学习则无以为继,这也是为何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学得那么艰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再深入研究本课内容的教材编排,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述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了小数乘整数在小学阶段的前后联系,再对例1与例2展开研究,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钻研教材,方可“出乎其外”。如本课教学中,将用积的变化规律来探寻转化规律放在“试一试”中,对“5.21×5”进行解释“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从而使教学一气呵成。

第6篇

最近,被人大录取的11岁“神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大家除了关心他是否被人大正常录取外,还很关心这个家庭是如何培养出11岁的神童。在今年赴华工报到的大学新生中,有两名分别15岁和16岁的大学生也引起了大家关注。最近几年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神童的身影,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正常现象?还是父母拔苗助长的结果?针对这两种观点,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观点PK:

正方:十几岁成才很正常

针对神童越来越多的现象,身为人母的刘女士认为这很正常。她说,在古代十几岁就成才的例子很多。古代甘罗12岁为相出使秦国;大诗人白居易2岁就能识字,四五岁时就能作诗;著名诗人歌德8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和写作;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赛德兹11岁入读哈佛,擅长高等数学和天文学,15岁在哈佛作为优等生毕业……

古代如此,在家长日益关注孩子教育的今天,神童自然更容易产生了。神童的产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有些神童的父母并无才智,智力也一般,似乎遗传不了什么给后代呀?对此,有专家认为孩子的早教也极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几乎风靡大半个中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其父母早教下的成功例子。美国芝加哥大学对17~35岁之间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琴家、运动员、数学家等做了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与他们在儿童时期尚未表现出某种突出的才能时就受到精心指导和关怀,以后又加以培养所促成的。

身受教育体制之苦的李女士表示,如今小学要读六年,再加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读完整个阶段已经是25岁了,毕业后仍然是白纸一张,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她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应该允许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级,应该提供更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反方:超常儿童是拔苗助长

为何大多数神童往往在少儿时期很“神”,但是长大后多趋于平常,有的甚至还不如常人?有观点认为,这是父母拔苗助长的后果。紫萱(化名)妈妈很重视孩子的培养,读幼儿园时紫萱开始上珠算心算兴趣班;读小学时,紫萱又上了英语口语班和奥数班等许多的课外培训班,老师也视紫萱为“超常儿童”。但这些训练强度均超过紫萱的年龄。紫萱上了高中后,学习越来越不自信,成绩越来越差。高考时,紫萱发挥不好,最终无缘名校。如此拔苗助长的训练方式,有时并没有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却让他们不断受挫而失去学习兴趣。

有网友讲述了他身边一个神童的故事,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子去考当地中学的少年班,不过没考上。这本来没什么,毕竟少年班的录取率很低,但对他的打击却很大。因为此前老师同学们都夸他“聪明绝顶”,家人和他自己都认为他就是神童,周围的亲友都对他考入少年班抱以极大希望,但落榜的结果却告诉他,他和其他大多数10岁男孩没什么区别,这让他很难接受。原本开朗的他变得非常消沉,成绩不断下滑。初中时他就已不再拔尖,中考高考更显平庸。毕业后他出国了,但也没混出什么名堂。

如果你家的就是普通孩子,那么不要恨铁不成钢地期望他成为“神童”,每个人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赢在起跑线上绝不意味着就是成功。

第7篇

    家长别"拔苗助长":孩子不该过早学英语

    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比,小学英语课程是英语教育的“另一端”。据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中小学外语必修课课时将增加,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社科院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张树华对此则有不同声音。他提出,小学全面开设英语必修课应当缓行,少儿英语

    也应和升学脱钩。

    张树华委员认为,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必修课,挤占中文、数学以及文体活动时间,加重小学生的负担,是一种急功近利、提前透支、拔苗助长的做法。从长远看,最终效果也只能形成“一时泡沫”,得不偿失。目前本市英语师资缺乏,水平低下。据张委员的调查,北京市许多初中学校常常以非英语专业或刚刚毕业的学生来担当教师。而北京郊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情况更差。据报道,北京市郊区英语教师缺口达一半,约1000多人。而且,我国英语教育大量引进国外教材,却使用“中国教法”,英语学习和教学环境也比较差。

    张树华委员说,过早学习外语更严重的影响是将造成“认知的边际效率递减”效应。“刚开始学习外语时,孩子会感觉新鲜,家长也会为孩子的几个英语单词或几句对话感到欢欣鼓舞。实际上,这多是‘泡沫效应’,‘雨过地皮湿’。经常是费九牛二虎之力,孩子学会的一点英语很快就被忘记。即使没忘,小学生花费一个学期死记硬背的单词。同样的知识到高中阶段便容易掌握得多,并且可以理解和运用。过早开设英语,提前透支,反而会影响中学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变得迟钝和模糊,表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

    张委员呼吁,家长们应该尽快“走出英语越早学越好”的误区。“中国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生活在两种语境下的条件,况且也不能把多数孩子的早期教育仅仅局限于学习英语。现在一些精明的商人,利用社会上对英语的迷信,把英语推向刚满周岁的婴儿。试想,连母语还讲不清楚的儿童,能学到什么样的外语?”他认为,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打下良好的中文(母语)基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必须掌握的仍然是母语。限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外语教育从初中以后开始较为合理。对于极少数条件具备的中小学校,可以开设英语选修课作为特色。也可以保留几所外语学校。但一定要避免使英语考试、考绩与孩子升学联系起来。

第8篇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靠两个轮子来推动,一是外商投资,二是出口。但是这样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消费者群体也从单纯地关注国外市场向内地转移,原有的劳动力供给和发展模式正在面临着挑战。这些变化无疑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结构,尤其是企业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挑战,那么这些变化究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结构及领导力建设又应该做出哪些变化呢?本文向您阐述富于管理实践经验专家――光辉国际管理与领导力咨询合伙人饶晓谦对此问题的看法。

2011年11月10日,第六届新人力高峰论坛上海会场,论坛主题围绕“幸福经济与企业人才战略”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嘉宾饶晓谦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企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如何招聘及培养适合新经济形势的人才,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宏观经济增长模式不再“一言堂”

在饶晓谦先生看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作为典型的新兴经济体,其发展模式同印度等国家一样,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由出口和外商投资这两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相对宽松的货币投放政策引导下,生产进行了全球分工,中国成为世界的代工厂,中国人制造然后通过出口由欧美人特别是美国人进行消费,中国制造降低了美国人民日常的生活成本,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超前消费,进而剩下更多的资金进行海外投资。中国等新兴国家则因为海外投资和出口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积累了财富,这就是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型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体,就需要大量供应链管理人才、制造型人才以及质量控制的人才,能否做到“把一件事做100次,每次都做对,每次都一样”成为衡量人才的最佳试金石。虽然市场上也有其他类型的人才需求,但是并没有成为主体。

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创新

中国政府及企业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不可能永远做世界的代工厂,不可能永远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珠三角及长三角出现的用工荒也在不断提醒我们这一事实,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必然是通过自我创新来实现新的发展,调整自己在世界生产链条中的地位,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创造。

国内需求比重不断上升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发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的中产阶级开始不断壮大,购买力不断提高,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由原来的中国人制造外国人消费的时代,进入了国内消费比重不断增大的时代。消费群体的变化,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产品和服务导向。

注重品牌建设

中国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从苹果公司的赢利模式可以看出,代加工拿走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以后的世界市场要靠品牌来打天下,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性劳动者,他们所占比重的提升,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提升。

劳动力市场三大转化

伴随着市场的转变,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悄然换上新貌,市场要素发生了缓慢却不可逆转的三大转换。

消费者转换

企业的消费者在发生变化。原来的外商投资公司以及中国的大部分公司,眼睛都盯着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需求引领着市场的变化,但是现在需要向本地客户进行转移。以汽车行业为例,原来在中国进行汽车销售,仅仅是把国际市场上淘汰的车型在国内进行配置简化,就能够大卖,但是现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很大比例,成为国外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取款机,这就要求了解中国的客户,进行消费群体的转换。

创新转移

以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是效率至上的,把流程、制造、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管理奉为圭臬,也取得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在的市场开始注重创新,这在一些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制药行业,此外中国开始出现无以计数的研发中心,电子、互联网也开始建设众多的研发中心。这样的创新型组织和机构,需要的都是创新型人才,而非原有的制造型人才。这项工作我们要从招聘中的人才筛选开始做起,加之后期的培养均要进行方向性的改变。

人才转化

员工的工作环境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一些外资企业在走进来,中国的一些做大的企业也在不断地走出去,比如说华为、联想等优秀的本土公司,员工开始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合作,甚至每周都进行全球性的电视电话会议,中国企业的职能在发生变化,中国员工的职能也相应地变化,如何进行跨文化的管理和领导力建设,成为企业领导力建设的新挑战。

企业领导力建设可适度“拔苗助长”

虽然宏观环境和劳动力市场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企业要做出调整,则必须要在现有的人才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训和管理,这对于企业人才的领导力影响甚为重大。原有的人才环境,要求员工有良好的技术和技能就能够很好地胜任工作,但是现在国际化的环境,则需要员工之间加强沟通、时刻跟随市场变化,通过合作而非简单的个人努力来完成工作,从现在的企业人才构成上来看,很多企业还远远没有准备好。尤其是10年“”造成的企业人才决策层断层现象,“70后”员工获得提前提拔,或者从外资企业引进人才,后者的成本往往更高,这造成了在国际会议中中国经理的年龄偏低,同样职务的中国领导层级,其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都要欠缺得多。

这就为我们的人才管理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做到管理层适度的“拔苗助长”?中国企业如何能够在比国外企业发展短10年的条件下,培养出同样效力的领导力呢?针对这个问题,饶晓谦建议从以下几种领导力素质入手。

学习敏锐度

正是因为中国的领导层不像外资企业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岗位升迁的变换,有的甚至仅仅在6~8个月的时间里,就要求员工完成四到五年才能够历练出来的领导力,这就要求领导层能够迅速适应新事物,这种快速学习适应新事物的能力,就是我们关注的超级领导力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类型――学习敏锐度。

具备这样素质的员工,能够快速地学习,比如说同样作为销售业绩良好的销售人员,如果同时获得提拔,应选择学习敏锐度高的员工。因为他们能够更快地进行职位职责转换,业务从单纯的拜访客户、搞定订单,转变为团队辅导和员工管理。只有那些能够触类旁通的员工,能够把原来的经验进行放大,才是具备领导力潜力的员工。员工的这种素质应该是我们在职位晋升和领导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关注面。

变革敏锐度

具备领导力潜力的员工,同样应该具备变革敏锐度。这样的员工能够不墨守成规,喜欢不同的东西,喜欢在较大的企业里工作。

结果敏锐度

第9篇

话说,有一天守株待兔的老农与拔苗助长的老农见了面,便各自谈起了自己的故事。

“嘿嘿,老兄更你说啊,有一天,我在田里干活,一只兔子撞死在了木桩上,被我捡起来带回家烧了。以后,每天我便坐在木桩上等着第二只兔子撞死,可还有哪只傻兔撞上来呢?不但如此,还让我的田地都荒芜了,哎。”守株待兔的老农说完,一屁股坐在木桩上。

“哎,你的情况哪有我惨?我辛辛苦苦干了一下午,衣服全湿了,本想让苗儿快快长高,可苗儿第二天全黄了。哎哎。”拔苗助长的老农说着背对着守株待兔的老农坐下了。

“老兄,不是我说你,苗儿本来长得好好的,你把它干嘛?你也太急于求成了吧!倒不如在家中歇歇,休息休息。”守株待兔的老农说。

拔苗助长的老农说道:“是啊,听了你的话,我也觉得我太急了。可你不也太坐享其成了吗?兔子撞死在木桩上一次,已经是你的幸运了,你却想着兔子一次又一次的撞死。听我一句,赶快拿锄头翻一翻你的地吧!”

“哈哈,哈哈,谢谢你喽。”两位老农异口同声的说。

从此,守株待兔的老农不再想着有兔子突然撞死,而是勤勤恳恳的耕地;拔苗助长的老农不再想着苗儿一日长高三尺,而是耐心的等待苗儿发芽。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两位老农的田中总是绿油油的,春夏秋冬都有新鲜的蔬菜。因为他们都明白了:只有不急于求成也不坐享其成才能做好每件事!

初一:张晟婕

第10篇

民间文学中的寓言故事虽短小精悍、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幼儿往往能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但对其中的深刻寓意却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探索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挖掘蕴含在寓言故事中的教育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寓言故事寓意现实化的教学策略

之所以称之为寓言故事,是因为其寓意。但是中国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很难被幼儿理解,对幼儿不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使其寓意现实化是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比如,《拔苗助长》原本的寓意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然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班幼儿来说却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重点放在做事“不要着急”上,这对中班幼儿来说就相对简单多了。

二、寓言故事情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有了现实化的寓意之后,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内化吸收是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所在。比如,在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中,当幼儿了解了做事不能太着急后,我就将《拔苗助长》的故事情节进行情境迁移。在幼儿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是因为着急了而做不好的。比如,穿裤子太着急了就容易把裤子前后穿反。又如,说话太着急了,说得太快了别人就听不懂。这些经常会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着急事件会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当幼儿着急的时候。教师不妨用“拔苗助长”暗示一下,幼儿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挥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三、寓言故事语言原汁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原因在于其语言的简单精炼,一件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现代汉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幼儿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原创,让幼儿感受原汁原味的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化的优美,从而为后续自主阅读寓言故事奠定基础。比如,《掩耳盗铃》《郑人买履》等寓言故事用语对仗工整、平仄有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释这些字、词的具体含义使幼儿理解。但不要刻意修改寓言故事的名字和其中的内容。使幼儿失去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机会。

四、寓言故事内容画面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虽然精炼短小,但是画面感却往往非常丰富。很多寓言故事只要一说名字,一幅灵动的画面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一条有足的蛇就立刻会飞舞起来;又如寓言故事《买椟还珠》,一个精美的装着珍珠的盒子就会马上闪现在脑海里。因此。把寓言故事画面化是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画面呈现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可以用水墨画、蜡笔画以及其他画面呈现方式。画面的数量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多幅,以能够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为宜。

幼儿寓言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有其独特的体裁特征。但是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它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有着儿童文学的共性。在指导幼儿阅读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既要考虑到其独特的特点,挖掘寓言故事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又要考虑其儿童文学的共性特点,采用儿童文学的一些阅读方法去引导幼儿阅读。这样才能使寓言故事更加受到幼儿的喜爱,使寓言故事对幼儿更具价值性。

第11篇

两会期间,政策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与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在合理地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要防止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务必要破除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

2014年以来,随着未来大方向的逐渐明确,有关地方上推进的尝试逐渐增多,不少地方政府已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使用登记制度等领域先行启动试点。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征地制度改革,都是为了更有效率地为城镇化进行土地储备。但是在推进改革和实现土地流转的同时,必须意识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可盲目进行圈地造城运动,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把产业培育到位,制度改革到位,公共服务到位。现在有些地方推行城镇化,先定城镇化率指标,官员以城镇化率来拆迁建城,不仅在拆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在经济效益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出现了一些“空城”、“鬼城”。要破除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就必须在政策层面上破解这种城镇化思维。

首先,调整政绩考核的指标,不能唯GDP论,不要太在乎短期效应。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开,过去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已不再适应新城镇化的要求。而对于新的绩效考核体系而言,强调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要将考核的重点从城市面积等方面转向新落户人数、公共服务覆盖人数。从考核基础设施投入转向蓝天数量、水质、交通畅通度等方面。同时要让这种政绩考核体系,将敢于以新型城镇化理念进行先行先试的地方官员提拔重用,树立良币驱逐劣币的示范。

其次,严格土地管制制度,避免土地滥用,导致土地滥用出现房地产为主业。坦然而言,过去一些三四线城市把房地产作为重要抓手是客观事实,因为地方政府有土地财政收益、房产契税等收益。但只靠卖地、搞房地产推进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走到拐点后必然要面临转型。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要把握新一轮城镇化的产业机会,就要立足于服务业,立足于低碳产业、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机会,立足于对有人口规模、特色产业、背靠城市群的中小城市的发展。

最后,通过事权与财权的改革,使地方政府能够有一些平衡的财力,不过于在乎土地财政。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高达41250亿元,创下土地收入新高。土地收入占地方政府基金收入的比重高达86%。短期内,改变土地财政是很困难的,但在长期内,要逐渐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比重和依赖。

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权有限、事权过多的局面。破解这个问题,一是要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即上收部分事权和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二是要税收体制改革,包括“营改增”改革逐步深入、房产税推行至全国,以及资源税改革等。未来推动房产税应该成为地方重要税种。三是要赋予地方政府发市政债的权力,并引入公开透明的债务评级机制,有助于将隐形债务显性化,也为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本质上而言,此次旨在通过土地确权和更加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方式,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新一轮城镇化,打破过去中国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城镇化。长期以来中国城镇化高速、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大量建新城,并没有实现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缩小的目标,也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依旧停留在只重速度而非质量的层面。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势必要打破拔苗助长的城镇化方式,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第12篇

刘媛媛的父母都是军人,她的父亲曾官至歌舞团团长。在家庭的熏陶下,刘媛媛从小就在弹琴、唱歌、舞蹈等方面表现出不俗的领悟力,一首《小燕子》往往能博得家中宾客满堂喝彩。大概是看准了女儿在音乐上的天赋,在刘媛媛5岁的时候,刘媛媛的父亲就让女儿跟着刘澍民一起学习钢琴。可是,一个5岁的孩子,每天对着枯燥的练习和单调的讲解,难免会心生倦意。有好几次,刘媛媛都想放弃了。父亲见了却不打不骂,在每次听完琴后还称赞道:“不错,媛媛,有进步。”父亲总是用柔和的方式,用满怀期待的眼神,给刘媛媛无穷无尽的鼓励,让她满怀憧憬地在音乐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为了弥补刘媛媛在学琴路上手形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刘媛媛每次练完琴回家之后,母亲便会端上一盆热水,父亲则拉起她的双手就按到盆里,全然不顾抽噎的女儿,等手在水里热过一会儿,母亲就会往她指缝中塞满卷好的布条。如此这般,每天重复好几次。有次,刘媛媛急了,嚷嚷道:“你们这是拔苗助长!”父亲转过头,不说话,手却微微抖着。母亲沉默片刻后说:“学钢琴,有时就得拔苗助长,你手形先天不足,就得靠后天来补……”如今回首,只有经历过风雨才会遇见最美丽的彩虹,倘若没有当初的“拔苗助长”,也许就不会有刘媛媛今日的成就。

父爱是灯,母爱是船

“爸爸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妈妈则是这一培育工程最忠实的执行者。”刘媛媛说。

在对钢琴的感情日益深厚之后,刘媛媛就很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钢琴。那时候,家里3个孩子全靠父母工资,要买琴,哪那么容易!可是,刘媛媛实在是太想要一台钢琴了,有一天,终于忍不住跟母亲说了:“妈,等以后咱们家挣钱多了,就给我买一架钢琴吧,行吗?”母亲读懂了孩子心中的渴望,却没有说什么。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刘媛媛发现母亲大清早就在收拾房间,在屋里搬这搬那,忙来忙去。等晚上放学回家,一架漂亮的钢琴就真实地出现在刘媛媛的眼前,她惊喜地抚摸着自己家的钢琴,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了母亲若有所思的目光。

自从买琴之后,刘媛媛的母亲变得异常节俭,为了省下坐公共汽车的钱,母亲每天都会早早地起来,走着去上班。连买菜,母亲也准备了两道菜谱:丰盛营养的鱼和肉归孩子和丈夫,而最便宜的土豆和大白菜就是自己的。每次吃鱼,母亲都会以太腥、减肥之类的理由将鱼让给孩子们,可是在厨房,刘媛媛却亲眼看见母亲用剩下的鱼汁拌米饭。那段时间,母亲就连一双旧皮鞋,也是修了破,破了修,直到实在没法再修为止。原来,为了买钢琴,差不多已经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而母亲,却靠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刘媛媛撑起了一片梦想的天空。

高三下学期,各艺术院校的面试陆续开始,刘媛媛的母亲顿时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四处搜集着各院校的面试地点和考试时间。一天,母亲给刘媛媛带回来一个消息:下周星期三,中央音乐学院西北片区面试正式开始,地点在西安。于是,母亲毫不犹豫地带上刘媛媛,载着女儿沉甸甸的梦想,赶往一个陌生的城市。

很多事情无法预料,尤其是在你满怀希望的时候,手伸出去,一抓抓个空,顿时心情就会沮丧到极点。当刘媛媛和母亲赶往考点的时候,迎接她们的却是大门旁一张毫无表情的通知,上面说西安考点的面试时间因故延迟一个月,在此期间,考生可直接前往北京主考点面试。

刘媛媛当时蒙了,怨气十足地朝母亲喊着:“怨你,都怨你!不问清楚时间就大老远地赶来,现在可怎么办啊?”母亲虽然也心急如焚,可却仍旧保持着往日的平静,因为她知道,妈妈总是妈妈,再怎么样,也是孩子心中最最坚实的精神支柱。第二天,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她们总算是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而这一去,让刘媛媛真实地触摸到了梦想的舞台,从而造就了今日的辉煌。

两个爸爸,两份关怀

刘媛媛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带她去一位老同事家里做客,因为刘媛媛乖巧伶俐,每次去玩都会被宠得像公主。最后,那位老同事干脆认刘媛媛为干女儿,从此,刘媛媛就有了两个爸爸:一个爸爸从小便指引着女儿朝着音乐的方向正确发展,另一个爸爸则倾力帮着女儿实现着心中的梦想。

在刘媛媛读小学的时候,邓丽君和她的歌开始在大街小巷迅速走红,广为传唱。尽管还是小学生,还不懂得情爱为何物,可刘媛媛也迷恋上了邓丽君,只为那纯洁柔丽的音乐:“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可是,家里没有磁带,刘媛媛也不敢买磁带,所以,只有到能听到的地方去听,比如商场、同学家等等。有一次,刘媛媛为了能听到歌,踩坏了邻居家才抹好的水泥,害怕地跑回家,等父亲弄清楚了事情的来由,不仅没有疾风暴雨,反而轻声地问:“喜欢邓丽君?”刘媛媛点头:“嗯。”“听邓丽君,可以,但是,别误了练琴。媛媛,邓丽君给你的快乐是暂时的,而钢琴给你的快乐则是永远的。你还小,也许不懂,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大学期间,为了早点让刘媛媛体验到真正的音乐感觉,刘媛媛的干爸爸,一位很少接触音乐的老人,拿出自己平日里省下的工资,亲自去联系了一个录音棚。那时,正值北京的冬天,录音棚里间暖气十足,而外间却天寒地冻。因为刘媛媛是第一次走进录音棚,精神高度紧张,几首歌是录了停,停了录,反复多次,足足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当录音师录完最后一句歌,走出里间的时候,脸上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刘媛媛,你家老爷子真耐性,这么冷的地方,竟然守了这么久!要是换成别人,早躲其他地方去了,录完再来,不都一样嘛。”刘媛媛急忙跑出来,热泪盈眶地说:“干爸,您要真病了可怎么办啊?”干爸爸笑着拍拍胸脯,说:“嗨,没那么娇贵,闺女在这儿,不守着,哪能放心啊?”就是这么一个实在而又善良的干爸爸,掀开了刘媛媛歌坛生涯的第一幕。

亲情如歌,伴我远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