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鲸的作文

关于鲸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7:4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鲸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鲸的作文

第1篇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   从窗隔离吹进一阵带腥味的风,“呜—呜—呜—”海面上飘来一阵悠长而悲凉的歌,是谁在哭泣?哦!是海里的蓝鲸哭了。它为什么哭了呢?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贪心的年轻人为了得到世上仅有的“宝石”——蓝鲸的眼睛。不惜一切代价,挖掉了蓝鲸的一只眼睛,而引起了异常不可避免的,令人痛心疾首的可恶的事情……为野心和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一切代价,不眨一下眼睛,残忍地去伤害一下从来不作恶的蓝鲸,即使原来的眼睛有多么美,多么高,多么神奇宝贝……小女孩失去光明后,很想恢复光明。她对光明强烈的渴望感动了上帝。

  再偶然间,她得到了蓝鲸的眼睛,使她恢复了光明。它十分喜悦。可当她听到蓝鲸在为失去自己的眼睛哭泣时,她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她不愿意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于是,她毅然把眼睛还给了蓝鲸。小女孩的做法感动了蓝鲸,也感动上帝。蓝鲸最后将自己的眼睛留给了小女孩,自己的灵魂则上了天堂。现在,这双眼睛已被玷污,它已蒙上了一层阴影。此时,这双眼睛已不再夺回,而是充满了对人类的憎恨,对世界的抱怨,对世界万物的惋惜与悲哀……

  多么可怕的故事,多么残忍的手段,人们的心灵失去了良知,人们美丽的身姿抹上了一层黑漆。醒来吧!失去导航的人类,重新找回善的起点,重新领略善与爱、美与乐的真谛。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冰波叔叔写的一本童话故事《蓝鲸的眼睛》,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许多童话书一样精彩、优美、情节曲折、文字优美、引人入胜。书中摘录了《蓝鲸的眼睛》、《红蜻蜓、红蜻蜓》、《孤独的小螃蟹》及《花背小乌龟》等几篇生动的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篇《蓝鲸的眼睛》。这篇故事描写了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年轻人钩住了蓝鲸的眼睛,女孩将其眼睛拿到,后来年轻人因夺去了蓝鲸的眼睛自杀了。最后,经过重重的难关,小女孩找到了蓝鲸,并想将眼睛归还原主,可是蓝鲸却把这明亮的眼睛赠与了她……

  《蓝鲸的眼睛》对我来说感受深刻。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三人,分别是小女孩、蓝鲸和年轻人。先讲小女孩吧,失明的小女孩得到蓝鲸的眼睛后虽然很喜欢,但是她还有一个善良的心那就是每天等待蓝鲸并还回眼睛。当爷爷将蓝鲸的眼睛埋了后,失明的小女孩是多么悲伤,多么痛苦!她不顾一切,要找到蓝鲸的眼睛,甚至手指头都流出了血,还是努力去找,最终找到了。

  再说蓝鲸吧,蓝鲸自从被人类拿走了自己的眼睛后,它感到绝望,因为它爱自己的眼睛胜过自己的生命啊!后来它却宽恕了人们的过错,还救过渔民的性命,最后将自己的眼睛献给了小女孩,说明蓝鲸有个善良的心。

  最后讲讲这年轻人,当他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后,认识到错事要自己承担,便在海上用匕首将自己刺死了。

  虽然他们三个的性格大不相同,但是唯一的共同点那就是爱。爱可以让失明的小女孩不顾一切地保护蓝鲸的眼睛;爱可以让蓝鲸将重获光明的机会给了小女孩;爱还可以让蓝鲸原谅人类的过错。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

  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讲述了蓝鲸的故事。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一个小女孩每一天都过来挑望大海,可是她患了眼病,她明白,仅有蓝鲸最宝贵的眼睛才能治好她的病,可是她并不想要那宝贵的眼睛,因为蓝鲸是海上的神灵。

  有一个年轻人却想得到蓝鲸宝贵的眼睛,于是他把钩矛刺向蓝鲸的眼睛宝贵的眼睛,眼睛从眼眶里出来了,可是却没到年轻人的手里,小女孩看见了蓝鲸的眼睛作文,就把她抱回了家,她的眼睛也得到了光明。

第2篇

书是遗言忠告和命令,赫尔岑(俄国作家)说: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购书日记。

购书日记1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博文书店买书。

我一边走一边冥思苦想,买什么书呢?

终于走到了,我三步两步跑上了台阶。刚进门我就直奔书柜,面对一本本书,我不知所措,买《豪夫童话》还是买《小学生分类作文》?最后我的眼神集中在了两本书上,一本是《疯狂的兔子》,另一本是《豪夫童话》。到底该买哪一本呢?我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犹豫不决。这时,妈妈让我快点,我便随手拿了一本《疯狂的兔子》。

我以后要多存钱,再买更多的好书。

购书日记2今天吃过午饭后,爸爸带我到新华书店选购图书。

书店里的书真多啊,人也特别多,却非常安静,人们都在书架下看书。我走到小学生科目的书架前,仔细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书架上各种各样的书我都很喜欢,每一本我都爱不释手,爸爸过来和我一起挑,我们一本本地看,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我们一致决定选了两本童话故事书和一本数学计算类的书。我带着书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回家了!

购书日记3今天,妈妈带着我去购书中心买书。购书中心人山人海,连走路都很难。

我先到三楼去看美术书,转来转去都没找到我要的书。

然后,我又上了四楼儿童文学书柜,找阳光姐姐的书,找了半天,才找到阳光姐姐的书。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津津有味的看起书来。

几本书后,我和妈妈就朝五楼出发了,在五楼,我转了一圈都没找到好看的书。后来,妈妈带我回到了四楼。

在四楼,我又看了很久的书。终于买了五本阳光姐姐的书。

最后,我就跟妈妈回家了。

购书日记4听说在医院门口新造了一个购书中心。今天,我们就到购书中心去了。

购书中心分两层,上层的书是专门给小孩看的,下层是专门给大人看的书。购书中心的书真多!有文学类的、小说类的、武打类的、科技类的和童话故事类的,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不仅书多,而且学习环境好,在书架中间,有一张透明的玻璃桌,玻璃桌旁放着一把把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椅子,坐在上面,吹着电风扇,舒服极了。我挑了一本《新小学作文》看了起来,我沉浸在想象的故事里,陶醉在他们的小制作中,渐渐的,忘了回家,直到妈妈来叫我为止。

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购书中心。购书中心不但书多,而且环境好,真是个好地方。

购书日记5昨天中午,我一吃好中饭,就飞快地跑到购书的地点——一号楼旁边的乒乓球桌那里。

我轻轻地拿起书来,翻看书中的图片。突然,我眼睛一亮,看中了一本名叫《动物狂欢节》的书。书里面介绍了108种动物。有巨兽蓝鲸,它又叫剃刀鲸,是现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有神秘的极乐鸟,它的羽毛鲜艳无比,体态华丽绝美。它们的鸣叫声婉转动听,似乎永远充满欢乐。还有靠速度生存的猎豹等等。我看得爱不释手,决定把它买下来,回家再仔仔细细地把它看完。谁让我是个动物迷呀!

昨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购书日记6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老师指定的书籍。

一大早,我就推醒了妈妈。妈妈醒来后,我们就开始做早饭。吃完饭后,我就和妈妈一起骑着电瓶车出发了。我们找了布克书店又找了瀚林书店,认真找了很久,可这些书店里没有一个有我需要的书。我急的快哭了。我和妈妈决定去北门书市去看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书市中找到了我需要的书,还有一些我喜欢的书,有《不老泉》、《银顶针的夏天》、《寄小读者》……买完书后,我和妈妈骑车回家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假期有书看了!

看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我爱看书。

购书日记7记得那是我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是一个酷爱数学的小男孩。那时,数学老师见我这样着迷于数学,便想我推荐了一本叫《奥数》的书。于是,我就去了行知书店去找书。

到了书店,我几乎找遍了全部的柜台,可终于被我找到了。我翻开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感觉不错。我合上书,看了看标价。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说”; 权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121-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气氛难免沉闷、单调、不活跃。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新课程改革把重心放在了关注学生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给了学生“说”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引导者。

小学生年龄小,各种习惯正在养成。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活动,抑制其想法,不叫其“说”,让他们接受成人的机械灌输,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学生往往消化不良,甚至消极抵制。所以,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成熟的朋友,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还给学生“说”的权利。

一、让学生做好“说”的准备

在课堂上,尽可能的交给学生来说。学生要说,就要有内容可说,那就要由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布置,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可以利用的工具也很多。课外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甚至网络都是学习的好帮手。学生们围绕课文可以查找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这就为课堂上的“说”做好了准备。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鲸》这一课时,学生对于鲸了解较少,我便在周五布置了搜集有关鲸的资料。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找到许多资料,有鲸的图片、简介,关于鲸的谜团,鲸的小故事等。到了周一上课,他们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讲给大家听。这样的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成为了一种乐趣。而且搜集资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二、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有了可说的,就要有说的机会。课堂提问应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课堂应一改往日教师说、学生记的传统模式。教师只需提纲引线,倾听学生的学习收获即可,要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珍珠鸟》一课时,就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课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句子十分生动,学生们很快沉浸其中,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精炼。

接下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是怎样建立起信赖的关系的?”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谈谈感受。学生们找了很多句子。有的谈到了作者对珍珠鸟们居住环境的精心布置,有的体会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呵护与宠爱,有的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关爱与尊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最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后的感想与收获。学生们激动不已,我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少学生还举出了生活中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例子,以此说明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赖的重要性。这样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得到了解决,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充分地说了,也说得很好,对课文中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保护学生想“说”的欲望

学生准备得再充分,课堂上创设的机会再多,学生不敢说、不愿说又有何用?有些高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怕说错,这可以理解,如何让学生想说爱说,教师应有一些小技巧。有些学生明显有话要说,但有些犹豫,不妨指名让他说。初始可能有些紧张,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发言也不过如此,就会敢说了。还有部分学生爱说但说不到点子上,这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可予以表扬,让他“再想想、别着急”、“能说得再准确些吗?”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帮其纠正了粗心的缺点。对于回答问题准确的学生,可以让他大声再重复一遍,得到充分肯定的学生,会更自信,更乐观。还有些学生不常说,只要举手,尽量叫他(她)。但要注意,这类学生往往敏感内向,举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所以说对了可以告诉学生“下次老师还想听到你的回答。”说错了,也要对其突破自我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也一定会更加信赖老师,也会更加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保护学生想“说”的欲望,学生是会充分发挥“说”的潜能的。

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特色

教育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很重要。课堂上出现了特别的问题或答案,往往有些教师觉得超出了自己的预设而不与予理睬,甚至大声呵斥。这是不可取的。学生是独立的人,在课堂上也是一样,应让他们独立思考,有独特的见解,有“说”的权利。今天的社会需要个性,需要主见与创新。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主见与创新,那么何谈发展?所以,我们要对这种求知欲很强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如果教师能够解决得了尽量予以解决,解决不了也可以大方告诉他“我现在无法解答,课后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或者发动学生们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这无疑要创设了一次“说”的机会。

五、延伸学生“说”的空间

课堂上时间有限,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说给同伴,在家中说给父母,还可以把想说的写下来,让老师“听”。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说的活动,和教学紧密相连,既是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之余,我经常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故事会等等。在教学语文第十册单元时,那些感动的人和事让学生唏嘘不已。我趁机要求他们在课后搜集更多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准备充分后在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周一班会课上,一期以“感动“为主题的故事会如期召开。有的孩子讲述了汶川大地震时林浩勇救同学的故事,有的孩子描绘了歌手韩红《天亮了》歌中的那个令人震撼的瞬间,有的孩子介绍了海伦.凯勒勇敢乐观的事迹……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认真地讲着,感动自己的同时也在感动着大家。此时,“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已成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在“说”中学生理解了知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升华了情感。把“说“进一步延伸到写,日记、作文也是学生”说“的书面表达的最佳途径。

第4篇

有人形容军训短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有人形容军训漫长,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狠绵绵无绝期;有人形容军训辛苦,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有人形容军训艰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人形容军训壮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

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1今天,阳光明媚。我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学校。经过一天的训练,我已经体会到什么是军训。虽然累了一点,但我还是很期待今天的军训,它充满了挑战。

第一节上课铃一响,我们立刻排好队来到操场。佟教官依旧像昨天一样精神抖擞。他对着我们大喊一声:”立正!”我们立刻站好,昂首挺胸,表情严肃,保持着军姿。

刚开始还好,我笔挺地站着。可是,一会儿,阳光开始捣乱了,它跑到我的右边,用它的利剑刺向我的眼睛。我只好眯起眼睛。时间慢得像一位垂垂老者,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动着双腿。终于,“稍息”佟教官发出命令,才结束了这折磨人的站军姿。

紧接着,佟教官又让我们复习了一下昨天教的知识,敬军礼呀,四面转呀等等。可当我们在练习四面转时,龚天航大概是不认真,被另一名教官发现了,拉出了队伍。他一个人被单独训练,那滋味一定不好受吧!我心里暗暗下决心:我可不能被抓住,一定要认真。想着想着,我看得更仔细,做得更认真了。

然后,佟教官又教了我们一个新知识:半边向右转。就是先向右转45°,然后行个军礼。这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实在不敢说容易呢!右转45°非常难把握,我或者转多了,或者转少了,费了好大的劲我才转到了标准的45°,哈哈,这个有点小难度的动作终于被我成功完成。

最后,佟教官又教了我们走路。你们可能会不以为然,走路还要教啊,这谁不会呀?但这种走路又比普通的走路难一些,因为要整齐划一。教官先教我们分解动作,首先同时出左脚和摆右手,然后出右脚和摆左手。可有的同学竟然同手同脚,我们笑成一团。接着教官又让我们把步子连起来做,很快我们就学会了。

中午,我们在阶梯教室里学唱军歌。军歌让人激情澎湃,我们都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名英勇的战士。教室里久久回荡着我们嘹亮的歌声。

今天真是一个让人受益无穷的日子。它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充满了斗志,我喜欢军训!

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2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题记

庄严、刻板或许还有一丝冷酷,这是我脑海中想象的基地。我带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作好了一切受罪的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到基地接受为期6天的军训。

在坎坷不平的小路上行驶着,不一会儿便到了目的地。

教官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叫梁振方,我们亲切地称他潇洒哥。他个子不高,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他很爱笑,而且笑的时候那张原本严肃的脸变得可爱。但是,教官在军训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会批评我们;只要大家动作不规范,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给我们看。这可是我第一次与军人接触。

军训开始了,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对军训充满了好奇。可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问题来了。有的同学开始发牢骚,抱怨声连声四起;一些同学向教官提出意见;有的甚至想逃避训练。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太顺畅,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了同龄人应有的能力。每天6时30分起床,从7时一直训练到11时,挺胸收腹,我们在站军姿。汗流下来了,在身上流淌,痒痒的,但不能擦;喉咙干了,火在心中燃烧,很难受,但不能喝水;脚麻了,血在脚下集中,脑缺氧,但不能休息……很多人叫苦,但是人生何时没有苦?苦并不可怕,关键是坚持,坚持才能去克服。

为期6天的军训结束了。在这里很苦,也很想家,但是很充实。在这里,我能体会到任何开心和快乐,任何一种成功和失败,任何我有生以来从未尝过的酸、甜、苦、辣,并使我深深理解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以后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养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3转眼间,初中生活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我们从刚入学懵懵懂懂小学生晋级成为了真正的中学生,在我认为最能概括中学生活的就是军训。

从入校第一天穿上军装开始,我仿佛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大孩子,一股莫名的使命感和责任迎面而来。

开始军训了,教官首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把那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做得铿锵有力,私下得花费多少功夫呀!的确,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像那些名人一样,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算成功,只要我们把每一件事努力去做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我们就是一种成功。

我们要开始军训了,听之前姐姐说过军训时一个人间的“地狱”,果然不错,但是没有我想的那么糟,也许是老天比较厚爱我们这一届学生,一连三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根本机会训练。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这些已经够多了,而且阴天下雨未必是件好事。

到了倒数第二天,我们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到教室,可是今天我们没有如愿以偿,还不到8点我们就出去集合了,这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直穿过衣服射到身上,汗珠争先恐后地往外跑,而衣服却贪婪地吸收着汗珠,不等中午,我们已经被晒得昏昏沉沉的了,还有一个同学,正在我们练习时突然昏倒了,教官见状只好让我们先休息了。

转眼间,到了军训最后一天了,在这一天,我们学校要搞一个“小阅兵”。上午8点,各班同学陆续来到操场,紧张地训练又要开始了。不过,这次与众不同,每个同学都不用老师催,认真自觉地训练。因为每个人都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班级是最好的,都想为自己的班级尽最大努力,不想为自己班级拖后腿。这天训练得要比前一天要累得多,可是同学们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下午,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来到“战场”,他们放下了往日的调皮,认真严肃地做着每个动作。当最后宣布,我们得了“军训优秀班级”,要上台领奖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个奖状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用努力换来的,每当我看到它,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也许,这就是军训的目的。它让我们从儿童的稚嫩走向少年的刚强;从幼儿的年幼无知走向青年的博学多才。这一次的军训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

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4从开学到期末,我们多么希望军训快点到来,终于,我们日思夜想的军训到来了,想起那英姿飒爽地穿着军服的样子真是威风八面啊!

那天,我们穿戴着整齐的军装,乘着大巴车,来到了梁弄军训基地。一路上我们看着窗外那美丽的景色惬意极了。

在军训训练基地,各中队的辅导员,在各班上介绍三天里的安排,和训练基地的总体结构。我们在训练基地上的第一节课,就是陶艺制作。老师先给我们分发了一些制作陶艺的基本用品。老师给我们看了古人制作陶艺的动画片。他们需要经过好几道关,才

能制作好陶艺,但我们今天做的,确是在盘中画画。老师先后展示了几幅之前的学画的画,使我们记忆深刻的,就是那美丽的蓝鲸,活灵活现的,可爱极了。我画的是一只蓝色的小狗惟妙惟肖,可漂亮了,还得了九十五分呢!

真正的军训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稍息,立正”教官发出的一声声响亮的声音,让我们的脚不由自主的随着声音动起来。在烈日炎炎的暑假中,还要站军姿,弄得我们都快中暑了,这时如果有一瓶解渴的水那该多好呀!

接下来的每一天,虽然都是辛苦的,但辛苦之中也蕴含着快乐。虽然,我们每天都穿着厚厚的军服,但我们没有一丝怨言。

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高兴而又疲惫。这使我们知道,以前我最不喜欢吃的蔬菜也这么有滋有味,经过这一系列,使我不再挑食。因为,在军训训练基地里吃饭也是很有讲究的。第一:在说好:“起立,坐下。”之前不准动筷;第二:在吃饭时不准说话;第三:必须把碗里所盛的饭菜全部吃完。你瞧!军训训练基地是多么严格呀!

第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我们带着疲惫和憧憬甜美地进入梦乡。

军训观后感作文600字5在绿茵茵的操场上,在热辣辣的骄阳下,在同学们澎湃的热血里,我们用飞扬的激情写下了初中伊始的华章。

六天的军训生活中,我们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还有那无限的青春活力。

曾经,电视机里解放军们那帅气的身影,英气逼人的目光,干净利落的步伐让我印象深刻又无比向往。20--年8月31日,从最基础的站军姿开始,我们的军训生活拉开了帷幕。

“初生牛犊不怕虎”,还不知道站军姿厉害的我们,个个精神饱满,挺直腰杆,伫立在操场上。可没过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衣服,地表不断升腾的热气炙烤着双脚,豆大的汗珠覆在体表,又热又痒,对炎热的那种厌恶充斥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渐渐地,脚下发麻,似乎身体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这才深知解放军战士们的不易,心里也对他们更增添了一份敬仰与崇拜之情。

站军姿、四面转法训练结束以后,教官开始指导我们进行齐步走训练。一开始,学员们还不懂得如何配合,常常是两个人走着走着就打到手,后面的人把前面的人的鞋踩掉了,为了合上节拍而顺拐啦……教官一遍又一遍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动作要领,并亲自示范,在教官铿锵有力的口令指引下,同学们之间慢慢磨合,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渐渐地,我们的动作一致了,越练越好。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绳把我们连在一起,牵着我们迈向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连队,更好的热血青春。

不知不觉,六天过去了,最后的阅兵式上,校领导和老师们前来检阅我们六天的训练成果。我们笔直地站在操场上,在朝阳的“洗礼”下,我们的神情更加坚韧,我们的目光更加集中,我们的动作更加有力,在我们身上也似乎有了一点军人的风采。

在三中少年军校这个“大舞台”上,我们20--级七年级新生用最强的意志、最热的激情、最高的精气神,表现出了我们活力四射、生龙活虎的风采和我们对今后三年努力学习、开创未来的期待,大声宣告着我们青春飞扬,不负韶华的信念。我们的口号是那么响亮,我们的身影是耀眼,我们的步伐是那么整齐,当我们从主席台前经过的时候,掌声雷动!

第5篇

最新精选《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守望教育》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 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 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

  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了刘铁芳先生写的深有感触。这本书刘铁芳先生为教育改革所写的一本随笔,记载着刘先生对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行动”、“教育非 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 给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质量。教育需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而且应是在承认整体现实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开的具 体的、局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进一步贯彻显示行动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单纯 为了论证现实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确是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研究理论;但是,单纯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肯定不能跟现 实很好地结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研究理论应该是以检验现实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最新精选《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看到刘铁芳《守望教育》第二辑的标题是“我在,故我说”。我马上联想到了这样一句“我思,故我在。”?阅读,是一种与书中人物心灵对话的过程,多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有人把阅读经典名著比作与伟大的哲人对话,“阅读一百本好书,就是和一百个有思想的人对话。”这种深层阅读中的思考,更能体现出人存在的价值。

  在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值得借鉴。有个老师布置给二年级孩子的任务是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求孩子自己跑图书馆找参考资料,而且参考资料要来源于不同的地方。还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详见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164页)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而且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略读、浏览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艺术:(1)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2)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

  而我们自己,不单单为考试、写论文而读书,让我们的孩子不仅仅为考个好分数和写作得到好成绩而阅读。让我们为多种成一些充满人文精神的各色各样的树,形成充满生机的原生态森林而阅读吧!

  最新精选《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的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熟悉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作者十分推重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其《学者的人间情怀》中倡导的学术作风:“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钻研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在作者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在搞好专业研究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文化批判意识,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表态”。于是,作者将自己深邃的目光、纯净的心灵,交付于众说纷纭的教育。在《一位“爱教育者”的“人间情怀”(代跋)》中,作者以一种足以让人动容的真诚来剖析自己的心迹:“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我关注社会底层;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关注历史与现实之中不时涌现出来的他者命运之幸与不幸;作为一个在20 世纪后期出生长大的个人,我特别关注20 世纪里无数在封建与反封建、自由与专制、启蒙与救亡、个体尊严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辗转反侧”,“只是因为,我对他人当下存在或曾经存在的命运的关注与体验,构成了我自己的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我必须言说,只是因为它们构成了我生命之中的牵扯与疼痛。这个我每天生活其中的世界是我的生命得以可能的惟一的世界,是滋养我生命成长的永久的摇篮,我没有理由不关切我身处其中的世界,关注并且爱这个世界中与我相遇的人们。这并不是因为我多伟大,而是因为我与周遭世界的交往构成了我生命存在的真实内涵。”这样的文字,让人分明读出:作为一名研究教育的学者,作者也许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芸芸众生的悲欢,但他愿意以自己的良知和赤诚,去“言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关爱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这样的“人间情怀”,既使作者一往情深地为教育呐喊、挥汗、流泪并幸福,也使读者对《守望教育》心向往之。

  《守望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见解的独到性。刘铁芳先生怀着对教育的满腔深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学日益成为显学,教育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时,他始终坚持着个人独到的问题关注,关注当代教育被遮蔽的人文情怀,比如儿童教育、乡村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成长和人文幽思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远离故事的教育等。林林总总的教育学话语,往往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话语之外,话语中间看不出研究内容与个人的实际性关涉。社会底层出身的刘铁芳教授习惯于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总是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调“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并以此作为让学生“听话”的秘诀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违背教育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活泼的成长。这充分体现作者争鸣的勇气、学术的个性和见解的独立。 作者认为,教育问题无处不在。当人们为著名健身操教练马华的英年早逝而叹惋不已时,作者却看出了马华之死的背后问题:“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健美的马华留住了马华的健美,却没有留住马华本身”,“世界上最长寿的高加索人讲究粗茶淡饭,他们的脑瓜子装的恐怕不是我们所谓的‘科学’,不过是他们舒心乐意的习惯而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个‘幻象’的‘健康’一旦以过强的暗示加诸个人,本身就可能越出健康的轨道”。教育,正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如果仅仅以所谓的“科学”条框来规范,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想起刘胡兰》中,作者对几十年来一直将刘胡兰的故事编入小学生课本的做法提出批判:“社会已发展到了21 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给予我们的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以何种品性的教育?如果说刘胡兰以稚幼的肩膀担当神圣的革命价值是出于特殊的时代,可为什么我们一直还在比刘胡兰还小的孩子心灵里不断传诵着刘胡兰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不时会出现小英雄不断以血来洗刷我们成人世界的眼睛呢?”,这样的批判似乎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又有谁能否认作者思考的深刻、呐喊的至诚呢?

  《守望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文笔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笔的生涩和艰深,显得平和宁静、灵动流畅和诗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一辑的篇前语中,作者写道:“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这样的文字,让平和从容状态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们宁静的心灵里汩汩流淌……

  在《远离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忆儿时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各类故事)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暖意。”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第6篇

[摘 要]距今8500~3000年是全新世以来气候最佳适宜期,在我国称之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处在南北交接“生态过渡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动物众多,水源充足,黄土疏松肥沃,这些适宜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孕育起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床。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南庄头遗址、案板遗址,到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直至夏商时代的文化遗迹,都发现有丰富的农业遗存,充分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农业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有利的生态环境背景和丰厚的经济基础,也是该地区文明发祥和早期王朝建都于此的主要因素。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n China with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Key Words: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n China; the Yangshao Warm Period; th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bstract :Th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is equal to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n China, or the Yangshao Warm Period in China, it is about 8500~3000 years ago. The reg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eing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warm,humid, and its soil was soft and fertile, all that benefit the origin of the agriculture. So many cultural ruins in the Yangshao Warm Period show that this region is one of the orig- inal center of agriculture. Because of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the reg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ecame an original region of the ancient countries in China.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作为大自然之子的人类,必然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越是在人类的蛮荒时代,这种影响就越显著。全新世大暖期是地球演化史上进入第四纪全新世以来的第一次气候适宜期,它对人类的进化、农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有深刻的影响。

一 “仰韶温暖期”及“中国全新世大暖期”

“仰韶温暖期”的概念可追溯到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他在对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道:“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1]。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提出仰韶温暖期的概念,但已率先指出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期是生态环境比较适宜、气候较为温暖的时期。竺可桢的这一见解与国际学术界认同的全新世中期出现过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期——“全新世气候最佳适宜期”的看法正相吻合,由于这一时期和仰韶文化存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国有学者称之为“仰韶温暖期”[2]。这一概念在1978年出现后,逐渐被学术界所采用。如龚高法、张丕远等先生在1987年发表的《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一文中,专门探讨了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状况,主张仰韶温暖期的起讫年代约为距今8000~3000年之间,并具体分析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华南、西南等地区在这一时期的气候状况,认为此一时期各地的气温普遍较现今温暖。到了1991年,满志敏先生发表了《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一文,这项研究得到了原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的资助[3]。不久,邹逸麟先生在其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一书中,专设《仰韶温暖期的黄淮海平原气候》一节,充分利用了这一项目的成果材料[4](p1~13)。这都使仰韶温暖期的概念逐步被学界所了解和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仰韶温暖期尽管与仰韶文化相关,但并不仅仅限于仰韶文化的时期,也就是说,并不仅指距今约6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而是要远远大于这一时期。如上所述,龚高法等人认为仰韶温暖期的起讫时间在距今8000~3000年之间。另外,从空间范围看,仰韶温暖期的生态区域也不局限于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它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各地全新世中期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也许是考虑到仰韶温暖期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和国际流行的“全新世气候最佳适宜期”的对接,中科院施雅风院士曾组织国内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及第四纪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对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与环境进行专题研究,选择距今8500~3000年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起讫时间,将原先大暖期的开始时间前推了500年,并出版了这项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一书[5](p7)。从此,“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概念在科学界更为流行。实际上,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和仰韶温暖期的概念有相通之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起讫时间,也可作为仰韶温暖期的起讫时间,“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概念的应用,应是对仰韶温暖期概念的发展。总之,“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和仰韶温暖期一样,正与全球性的全新世中期气候最佳适宜期相对应,是反映中国第四纪全新世中期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演变特征的概念。

二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生态环境特征

如果将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置于全球第四纪生态环境变迁的大背景下,可对其环境特征及在文明蕴育中的优越性有一个较深刻的理解。据环境学家的研究表明,第四纪是冰川作用十分显著的时期。大冰盖的多次出现和消亡,周期性地覆盖了北半球大陆的许多地方和南半球的部分地区,“在第四纪时,曾发生过诸多环境变迁,但无论哪一种,都没有像很多大冰盖的发育那样,对地表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6](p83)。值得指出的是,第四纪大冰期都出现在距今约300万~l万年的更新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期。如在更新世初期的早冰期,华北平原温度比现在低8℃左右。而在距今210万~150万年的S冰缘期,河南、河北等地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12℃以上。到了距今110万~80万年的鄱阳冰期,年平均温度要比现在低8℃左右。距今60万~50万年的大姑冰期的温度要比现在低6~7℃。而距今2O万~l0万年的庐山冰期,年平均气温则比现在低lO℃~12℃[7](p41)。在距今lO万~l万年出现的冰期为末次冰期,在我国称之为大理冰期或太白冰期。据世界各地的研究,末次冰期的降温幅度为8℃~12℃,海平面降温幅度为2℃~5℃。尽管在长达300万年的时间里,冰期和间冰期总是交替出现,但在冰期出现如此剧烈的降温,对于处在童年时期的人类无疑是一次次严峻的考验。冰期(glacial epoch)是指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高纬度地区的冰盖扩张,向中纬度推进,高山地区的山岳冰川向低地伸展,引起海平面降低、气候和土壤生物带向赤道方向迁移。在各个大陆以夏季风降水为主的地区,冰期时气候寒冷干燥,植被退化,一些内陆干旱地区沙漠扩张,黄土堆积,湖面收缩下降[8](p91,44)。例如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于冰期时蒙古冷高压占据绝对优势,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萎缩,所以降水量大幅度减少,致使西北地区沙漠扩张,风尘堆积极其旺盛,在黄土高原以至东部平原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这对处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是一场严酷的挑战。在这样较为寒冷干燥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人们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作为食物的来源,农业的发明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上。

距今大约l万年之际,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结束,全新世降临。全新世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冰后期(postglacial)。冰后期也是一个间冰期(interglacial epoch),即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此时,冰川退缩,海平面回升,气候和生物带向两极方向迁移。以夏季风降水为主的地区,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湖面扩张,生物繁荣,内陆干旱地区流沙固定,黄土地带土壤发育。由于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全新世气候期的划分也不仅相同。如西方学者分之为前北方期(距今10000~9000年)、北方期(距今9000~7500年)、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亚北方期(距今5000~2500年)和亚大西洋期(距今2500年至今),其中北方期是气候持续变暖期,而大西洋期则是全新世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材料,可将我国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分为三期:距今10000~8500年为早全新世时期,在摆脱了冰期的漫漫寒夜后,这一时期气候开始转为温和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约为6℃。距今8500~3000年为中全新世时期,即是被施雅风院士率领的课题组确定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也就是仰韶温暖期。此时辽南地区出现以榆、栎、椴、胡桃、桤木、榛等阔叶树形成的森林,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比现在高3~5℃。距今3000年以来为晚全新世时期,出现以松、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表明气候有所恶化和波动。[5](p7~9)

综合以上国内外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成果,可知进入第四纪全新世以来,冰期结束,大地回暖,气候开始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温暖湿润方向发展,尤其是进入全新世中期以来,出现了全新世中期气候最适宜期。尽管全球气候适宜期的起讫时间略有差别,但完全有理由说明在中全新世曾经有过全球性的气候适宜期。在我国,即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如果采用距今8500~3000年的数据,这一有利的生态环境则曾持续了长约55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恰好大致和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王朝的时代相对应。正是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萌发并得到迅速发展,新石器文化迅速取代旧石器文化并出现了繁荣景象;而且,代表文明和权力象征的国家开始奠基并建立起强盛的夏商王朝。因此,也可以说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为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形成、繁盛和中华古代文明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最为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对农业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三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农业环境条件

农业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生产部门,这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广阔的田野中进行的,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农业生产又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因此必然受到生态环境的强大影响。而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的孕育发生是极为有利的。

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光照主要来自太阳光。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时段范围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空气条件与今天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尤其在远古的条件下,空气的质量状况只能比今日为好,姑且不加详论。这里主要就温度、水分、土壤状况加以分析。

温度和水分是农作物必需的两大生长条件,因为作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生长。并且,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决定着相应的农作物种植。环境学者根据孢粉及古植物、古动物、古土壤、古湖泊、古冰川遗迹及冰芯、古海面及海岸带痕迹和考古学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对包括温湿度在内的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状况及其演化过程加以基本的推测。在距今8500~7000年时期,根据青海湖、黄土高原、内蒙古白素海、河北东部、辽南地区、螺髻山等地的孢粉资料换算的当时温度比现在高2-4℃,尽管这一时期也曾出现过气温升降波动的现象。[5](p7)在天津静海、北塘及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了现生长在亚热带湖沼地区的水蕨孢子,这正和上述地区对气温的推测相吻合。在距今7000~6000年仰韶温暖期的鼎盛时期,现为干旱草原的青海湖滨当时为针叶阔叶混交林,从发现的紫果云杉残木可推知当时的年降水量达600mm左右,温度高于现代3℃左右。在海河流域、渤海湾、胶州湾和鲁北平原,出现了现生长在亚热带的水蕨、水青冈、枫香、山核桃、铁杉、杨梅等。这表明当时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致使这些植物能沿海湾、海河及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生长。也由于当时河网沼泽纵横,水温增高,使得现生于亚热带湖沼水体的生物扩展到河北白洋淀、大陆泽和黄河下游地区。尤其是在山东中南部的汶河、泗河流域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遗址中发现有许多扬子鳄、水牛、龟、鳖、鱼和现在分布在长江流域洞庭湖一带水域的丽蚌、楔蚌、尖嵴蚌等动物的遗骸,其中仅在王因一处遗址就发现至少属于20个个体的扬子鳄遗骨,表明这些地区当时应有亚热带湖沼的生态环境[9](p140~142)。距今6000~5000年为波动降温期,在这一时段的距今5500年左右,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出现过落叶阔叶林一度减少,寒温性和温性针叶树种增加、海平面下降等现象。但从在山东郯城、南京句容宝华山发现的这一时段晚期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尤其是水蕨、山龙眼的存在,推测当时温度可高于现代3.6℃[5](p8)。距今5000~4000年为较稳定的温暖期,属这一时期晋南汾河东岸的龙山文化晚期陶寺遗址出土的古生物资料,提供了较丰富的环境信息。根据在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年地层中出土的孢粉组合分析,计有乔木8种:油松、桦、鹅尔枥、榛、椴、栗、榆、栎;灌木及草本植物有11种:杜鹃、悬钩子、蒿、菊科、葎草、山萝卜、唇型科、禾本科、藜科、毛茛科、豆科;蕨类植物有水龙骨。其中的油松花粉占据优势,属华北地区山地暖温性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既可单独成林,亦可与桦、栎等混交,组成暖温带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到了距今4400~4000年的陶寺遗址晚期,尽管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未发生大的变化,但乔木植物花粉已占孢粉总数的60%,推测应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存在。加之在陶寺遗址还发现有鼍骨板即扬子鳄的遗骨,推测当地应属温暖偏湿的生态环境[10]。近些年来,随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洛阳皂角树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等文化遗址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夏代的一些环境信息。从二里头遗址的孢粉资料[11]可知,在属龙山文化晚期的夏代初期,木本植物孢粉占相当的数量,灌木中的五加科、忍冬科、桤木,是今多生长在南方的植物,说明在夏代初年落叶阔叶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尚书·禹贡》及《史记·夏本纪》等文献中多有关于尧舜禹时期洪水泛滥和大禹治水的传说,说明夏朝立国前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为多雨洪水期。二里头文化的一期(距今3900~3850年)和二期(距今约3800年),即夏代早期和中期时,孢粉中的乔灌木数量与夏代初期相比有所减少,但仍有较大比例,松树和桑树孢子数量较前增加,喜湿作物香蒲属有一定增长,并新增了木本中的榆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二里头一期还发现了大象的标本。这既表明夏代早期和中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差别的,也说明夏代早中期还仍保留着仰韶温暖期的基本特征。雨量比前段稍少,但仍较为充沛,在夏朝都城周围还有不小的森林,呈现出疏林草原的生态景观,气候已有转凉的迹象。二里头文化三期(距今约3750年)的孢粉和洛阳皂角树遗址采集的孢粉标本[12](p92~93)属同一文化时期的遗存。这一时期的孢粉中,木本植物已降至孢粉总数的7.6%,而草本植物花粉已占90.2%,在皂角树遗址的乔木花粉中,也以耐旱的松属居多,喜湿的蕨类植物减少,动物的种类也较单调,土壤的磁化程度也由此前的较高值向较低值跌落。这说明夏代晚期已转化为稀疏草原的生态环境,气候已显温凉干燥。但从总体上看,夏王朝所在的中心地区洛阳盆地还有较广阔的水域,降水量虽较以前有所减少,但还是要比今天为多,处在仰韶温暖期的后期的大背景下,温度要比今天高l~2℃。《夏小正》是反映夏代历史的文献,并且是反映夏王朝中心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献①,其中的正月“启蛰”、“雁北乡”、“田鼠出”、“囿有见韭”、“采芸”、“柳梯”、“梅杏杝桃则华”的物候现象都比今日提前;而二月“剥鱓”的物象正与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遗物相验证[13](p73~81)。《夏小正》的记述和洛阳盆地的孢粉资料都说明,尽管夏代晚期曾出现过气候的较大波动,但在夏代相当长的时期内,温度要比今日为高,湿度状况也比今日为好。殷商时期已进入仰韶温暖期的晚期,通过在殷墟出土丰富的动物标本和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对殷商时期的生态状况有一大致了解。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殷墟发现的动物遗存有肿面猪、鹿、圣水牛、狗、猪、獐、鹿、羊、牛、狸、熊、獾、虎、黑鼠、竹鼠、兔、马、狐、乌苏里熊、豹、猫、鲸、田鼠、貘、犀牛、山羊、扭角羚、大象、猴等;鸟类有雕、褐马鸡、丹顶鹤、耳鸮、冠鱼狗等;鱼类有鲻鱼、黄颡鱼、鲤鱼、青鱼、草鱼、赤眼鳟、鲟鱼及龟、丽蚌、蚌等[14]。另外古生物学家周本雄认为,早在20世纪40年代被石璋如先生鉴定为“麻龟板”的动物,应为鳄鱼[15]。这样,仅在殷墟发掘出的古动物化石就达40余种之多。甲骨文中也保留了殷代的环境资料。如其中对象的记载道:“今夕其雨,获象”(《合集》10222)。“于癸亥省象,易日”(《粹》610)。“乙亥王卜……王占曰:吉。获象七,雉三十”(《簋》86)。“辛巳卜,贞,王……往来亡灾,擒,获……象一”(《合集》37373).从“获”象、“擒”象的记载,可知大象是在当地擒获的。这正和《吕氏春秋》“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之说相对应。在殷墟发现的竹鼠、象、野牛遗骨,这都是喜栖竹林的动物,尤其是竹鼠,喜居山坡竹林,以竹子地下的茎为食,说明当地应有茂密的竹林。对此,也有卜辞可证:“王用竹,若”(《乙》6350)。“竹先用”(《后》下二一·二)。“贞,其用竹……羌”(《存》二·二六六)。殷墟的南部与淇水河畔的朝歌毗邻,春秋时属卫国之地。《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奧,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淇奥是指淇水的曲岸,猗猗、青青、如箦,都有茂密的意思。这说明,即使到了春秋时期,淇水两岸仍然是竹林繁茂,气候温润的地区[16]。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根本。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黄河冲击而成的华北平原之所在,丰厚的黄土构成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基本景观。黄土是非常适宜农作物栽培的土壤,由于呈粉尘颗粒状,是由西北气流从亚洲内陆搬迁而来,逐渐飘撒沉积而成,其成岩作用不

————————

① 笔者从对《夏小正》经文的考释、夏代生态环境的研究,并参考夏代天象的研究成果,推测《夏小正》应为反映夏王朝中心地区即伊洛河地区的历法。兹不赘述。

强。这些风成的黄土在结构上呈现出均匀、细小、松散、易碎的特点,这就使得粗笨的木耒、石铲等原始工具容易入土和耕作[17](p22~25)。黄土的有机质含量高,是较为肥沃的土壤,并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美国学者庞波里(Raphael Pumpelly)曾对我国的黄土评价道:“它(黄土)的肥力似乎是无穷无竭。这种性能,正如著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特霍芬(Ferdinand Richthofen)所指明,一是由于土层中累年堆积、业已腐烂了的植物残体,雨后通过毛细管作用,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吸到地面;一是由于从[亚欧大陆]内地刮来的风沙不时仍在形成新的堆积。它‘自我加肥’(self-fertilizing)的性能可从这一事实得到证明:在中国辽阔的黄土地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都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正是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继续不断地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l8]。”黄土一般呈碱性,黄土中的矿物质大体经久都不流失,因此基本肥力也长期不丧失.并且,如上所述,黄土还具有“自我加肥”的能力。这不但使其最适合于原始农业的早期耕作,而且也使黄土地区的人类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与定居生活相适应的较为稳定的耕作制度.对此,何炳棣先生指出:“原始华北农业最初不应该采取游耕式的耕作法。”以研究中东原始农业而著名的美国学者杰克.哈兰(Jaek R.Harlan)根据他对华北黄土区古代自然环境、土壤状况等知识的掌握,对华北最早的耕作方式推测道:华北黄土区最早耕作方式决不是一般所谓的“砍烧制”,因为经典的砍烧制或游耕制一般需要每年实耕八倍的土地;换言之,土地耕作一年以后,要休耕七年之久,肥力才能恢复。华北远古农夫大概最多只需每年实耕三倍的土地;内中有些土地可以一年耕作,二年休耕;有些土地可以连续两年耕作,一年休耕;有些保持水分性能较好的黄土,可以连续耕作,基本上不需要休耕。他还认为,砍烧和游耕方式一般限于热带及多雨地带,这类地区农业上的枢纽问题是肥力递减。而华北黄土地区基本上的枢纽问题不是肥力递减,而是如何保持土壤中的水分[18]。由上可见,疏松易耕而富含肥力的黄土,不但有利于农业的起源,而且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较为先进的耕作制度和方法,这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原始农业长期采用的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相比,一开始就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成为孕育早期中华文明的根基。

四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由南至北正处在自亚热带向暖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交接的生态过渡带。生态过渡带具有食物链长、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密度提高等效应,且敏感易变的环境背景,客观上有利于物种的变异和进化,有利于早期人类对丰富的生物物种加以选择、驯养和栽培,从而有条件培育出优良的物种[19](p13~15)。这种生态过渡带的区域优势,即使在今天也仍然保持着。如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西端的宝鸡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1.0℃,四月平均气温为13.5℃,七月平均气温为25.5℃,十月平均气温为12.9℃,年平均气温为12.8℃。全年日照时间为1978.9小时,降水量年平均为600~700毫米。西安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1.3℃,四月平均气温为14.0℃,七月平均气温为26.7℃,十月平均气温为13.6℃,年平均气温为13.3℃。全年日照时间为2065.4小时,降水量年平均为600~700毫米。关中平原被现代地学界划为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至今仍是陕西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位居中原的河南,全省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在13~15℃之间。豫西山地和太行山地,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淮河以南,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一月平均气温在O℃左右。春季豫西地区为13~14℃,豫北、豫东在14~15℃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在22~28℃之间。全省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00~2600小时。全省年降水量在600~1300毫米之间。其中黄淮之间(包括豫西山地)为650~1000毫米;豫北和豫西丘陵区为600~700毫米。就现代气候而论,河南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来看,应划为半湿润气候区。全年日照充足,多在2000~2700小时,日照在45~60%之间。区内干燥度除伊洛河上游、渭河上游区小于1.O℃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其中1月平均气温关中平原区为-l℃~-6℃,三门峡至开封区段为0℃~-2℃,大汶河流域为-3℃。7月平均气温约为25~27℃。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整个黄河流域气温最高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O~15℃。降水量自西向东增加,渭河区年降水量在540~630毫米,三门峡至郑州花园口段,除伊洛河上游为850~900毫米外,其余多在600~650毫米;大汶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最多,春秋季其次,冬季最少[20](p565)。就目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看,与西北内地及北面的内蒙古高原地区相比,一年当中没有那么漫长的冬季和刺骨的寒流;与南面的江南地区相比,也没有连绵的“梅雨”季节造成的卑湿和炎夏的酷暑,处在暖温半湿润气候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均500~900毫米之间的降水量,虽在一些地方不算充足,但它集中在作物生长最旺盛的夏秋季节,加之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能充分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这些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孕育和生长。

而在原始农业起源和初步发展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则更为优越。孔昭宸等学者在研究了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丰富的孢粉资料和生物遗存后认为,在距今10000~9000年期间,关中平原、汾河下游谷地和黄淮平原等地的气候迅速变暖,尽管年平均气温与现在接近或偏低,但其降水量却明显增多,加速了植物生长和泥炭沉积。施雅风先生等根据黄土高原、河北东部、青海湖、内蒙古白素海、辽南地区等地距今8500~7200年间的孢粉资料,换算出当时温度比现在高2℃~4℃。距今7200~6000年间不仅是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中稳定的暖湿阶段,也是温暖期的鼎盛阶段,南北气候普遍较为暖湿,季风降水几乎波及所有各地,植物生长空前繁茂.华北平原则是湖沼大发展时期,气温平均值要比今高出2.5℃~3.5℃。降水较现在丰沛得多,根据推算,白洋淀地区降水高于现代450毫米。他们的结论是:在相同的纬度上,中国的大暖期升高值是全球最大的地区,又是全球冬季升温最高的地区之一[5](pl-18)。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处的生态过渡带的区域优势,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尤其是充沛的供水条件,加之肥沃的黄土,都是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农业是人们在长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并在进行有意驯养、栽培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的存在,是其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晚古生代、中生代时就是植物繁茂、动物喜栖的地区,进入新生代更新世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更成了西侯度人、蓝田人、许家窑人、丁村人及小南海人等早期人类栖居的场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人类遗迹比长江流域、华南及东北地区等地都多和集中,正说明这一地区是更为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地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朔县的峙峪文化遗址、沁水的下川遗址都是位于太行山脉及其周围地区的著名古人类文化遗址.下川遗址距今的年代为36000~12000年之间,它是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遗址。尤其是到了距今13000~12Q00年的更新世末期,夏季风增强,气温稍有回升,出现草木繁茂的景象。除有松属树木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的栎属、臭椿、胡桃属、朴属、栗属、椴属及漆树、栾树属、黄连木属、柳属、槭属到处可见,偶尔也有亚热带树种化香属生活在山冈上。草本植物以耐旱的蒿属为主,其次为禾本科植物,也发现有蕨类植物[21]。就下川遗址的生态环境条件看,在这由干冷向暖湿气候过渡的时期,禾本科中的一些植物很有可能成为人们采集并进而尝试栽培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川遗址还发现有锛形器、石磨盘等石器。石兴邦先生指出:下川遗址出土的锛形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石锛的先祖,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则可在下川文化中找到雏形[22]。陈文华先生认为:下川石磨盘“中间由于多次研磨而下凹,显然是加工谷物的痕迹”[23])。卫斯先生则断言,“石磨盘在下川文化中的出现,代表了我国粟作文化的先声”[24]。这都可谓中肯之见。在山西怀仁鹅毛口遗址发现有包括石斧、石锄、石镰在内的石器达上千件之多,并伴有陶器出土。该遗址时代被贾兰坡先生认定为属新石器时代的早期[25]。从鹅毛口的工具组合可知当时已开始了原始的种植活动。在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也发现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标本[9](p136)。在距今9700~10500年的南庄头文化时期,气候开始转暖,遗址附近河水流淌,湖泊宽阔,森林茂密。草原上奔跑的动物有麝、马鹿、麋鹿、斑鹿、狼、狗和豪猪等,水中的田螺、珠蚌、萝卜螺、扁卷螺、微细螺及鳖等动物清晰可见,鸟禽类的鸡、鹤等在自由飞翔。树林中有松、冷杉、云杉、栎、栗、榛、桦、鹅耳枥、桤木、榆、椴、柳、漆树等,半灌木和草本花粉有麻黄、葎草、菊、蒿、藜、石竹、豆、木犀、莎草、香蒲、狐尾藻、唐松草、禾本科、蔷薇科、伞形科、毛茛科、唇形科、蓼、茜草、茄科等。水域旁的植物有水龙骨科、中华卷柏和石松属等。其中的狗、猪可能为家畜。而禾本科类植物多为草本,为种子植物大科之一,我国现有190余属,800种以上,是狗尾草和粟、小麦、大麦、稻、高粱等作物所在的属种。在徐水南庄头虽未发现粟等粮食作物标本,但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和陶器可说明采集经济已很发达[26]。可以想像,南庄头的早期居民们在大量采集禾本科植物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已开始栽培粟等作物。在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发现有丰富的植物花粉。在傍龙寺剖面第四层(距今12000~10000年),除松、桦等木本花粉外,草本孢粉中,有蒿属、紫苑科、菊科、藜科、蓼属、禾本科、蔷薇科、白刺属、毛茛科、茜草属、车前属、十字花种、玄参科等,还有蕨类孢子水龙骨科。第三层(距今10000~8000年)以栎、松木本为主,草本略有增加,增加的种类有葎草属、苦木科、十字花科、豆科、唇形科、茜草科、茄科、报春科等。第二层为距今75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以阔叶树种为主,在草本花粉中,除增加了百合科外,与第三层大致相同。在张家壕剖面第三层(属距今5000~25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阔叶树以松为主,草本中除龙胆属、锦葵科外,与傍龙寺剖面第二层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属于案板遗址的另一处龙山文化层中发现有粮食作物粟的遗存[9](p56~65)。案板遗址的地层剖面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初,直到仰韶温暖期的植被演替状况。丰富多样的植物为人们提供了采集食物的来源,再从不同时期的地层中都有禾本科植物看,这类作物的籽粒应是人们采集的主要对象,并很有可能被特意培育起来。在案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粟,应是人们早已培育种植的作物。美国考古学者宾弗(Lewis Binford)指出:在农业发明之前曾有过“广幅地利用资源”的阶段,在这些被“广幅利用”的资源中,就包括了对某些动植物的利用[27](p313~341)。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着的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人们在广幅地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转向采集栽培和定向驯化饲养提供了对象和条件,终于使这里成为原始农业最早诞生的地区之一。

进入到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后,原始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其中,河北省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就是较典型的一处。磁山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地带,四周山峦起伏,南洺河水穿越西部山区东入漳河水系滏阳河,遗址西依太行山余脉红山,东邻鼓山,座落在南洺河北岸的河旁台地上,高出河床25米,此地正处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大平原的交接地区,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发现了房址、灰坑、沟壕等遗迹,出土有烧制温度较低、制作质地粗糙的陶器,器形有盂、靴型支架、敞口深腹罐、小口双耳壶及碗、缸、鼎、盘、杯等。石器方面最具特征的是发现琢制的磨盘、磨棒,还有扁平石铲及磨制石斧、石锛、石凿、石镰等,并在窖壁上发现木耒痕迹,还有骨质的鱼猎工具镞、倒刺鱼镖、骨刀、蚌刀等[28]。引人注目的是在灰坑中发现有储存粮食的窖穴88个,经鉴定窖穴中的农作物遗存为粟。参加发掘的考古学者对88个窖穴中储藏粟的容量进行了估算,折合重量为138200余市斤,起码可以达到十万市斤[29]。据14C测定,磁山遗址的年代约在公元前8000~7600年。从出土的大量石斧(达1758件)来看,说明它们已被用来进行采伐林木荆棘,进行砍倒烧光,并具有相当的规模。石铲的发现,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脱离刀耕火种的初期阶段,进入了耜耕时期。石刀、石镰都是收割禾谷的得力工具。从数量可观而硕大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来看,粮食加工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日常作业和生产程序。大批的粮食窖穴证明当时的收获量甚丰,窖穴内仍贮存有大量的粟谷,也说明人们的口粮已较充裕。与此同时,猪、狗骨骼和鹿、猕猴、野猪及鱼、兔、蚌等动物遗存的发现,说明磁山人的家畜饲养和狩猎活动仍在进行。综合磁山文化的相关材料,可知磁山时期的农业已较发达,已远远超出原始农业初期的水平。它应该是在峙峪文化、下川文化、鹅毛口文化及徐水南庄头文化,时期早期粟作农业的基础上承继而来的。正是认识到这些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新石器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我们曾主张太行山及其周围地区是粟作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30]。磁山文化与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的裴李岗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在时代上也较为接近。显然,磁山原始农业与河南境内嵩山东麓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有着相互影响和交流的关系。

粟作农业在太行山地区发生后,首先在其周围地区迅速发展和传播,其显著特征便是从山前地带向平原地区延伸和扩展,逐步形成沿太行山周围地区的粟作农业区。如在豫北和河北地区发现的磁山文化类型的遗址有河南淇县花窝遗址[31]、河北易县北福地一期乙类遗址[32]、正定南杨庄遗址[33]等,从遗址出土的大量石质农具、陶器及猪、狗、鸡等遗物看,农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新石器时代中期又进入仰韶温暖期的最佳时期,也是粟作农业最有利的发展时期。太行山地区代表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河北永年石北口遗址[34]、磁县下潘汪遗址[35]、正定南杨庄遗址、邢台柴庄遗址、邯郸百家村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遗址[36]、大司空遗址[37]、大寨南岗和鲍家堂遗址[38],以及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等[39]。这一时期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蚌器,仍以石器为主。石器除个别打制外,绝大多数为磨制石器,并且大多通体磨光,钻孔技术较为进步,器物种类增多,有斧、锛、锄、刀、镰、磨盘、磨棒、杵、臼等。陶器制作进入繁荣时期。出土的家畜遗骨有猪、狗、鸡、牛、羊等。在南杨庄遗址还出土有粟作遗存。从这些遗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看,当时的农业生产已比早期有较大进步。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太行山周围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代表性遗址有安阳后岗二期遗存[40]、汤阴白营遗址[41]、邯郸涧沟和龟台[42]、辉县孟庄遗址[43]、襄汾陶寺遗址[44]。其中河南辉县的孟庄遗址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规模已进入龙山时期的“古城”阶段。此期农业工具已有明显进步,石器磨制精细,种类有石铲、有肩石铲、穿孔石刀、石镰、杵臼等,此外还有蚌刀、蚌镰等,在陶寺遗址还出土一件石犁,这表明原始农业已由耜耕向犁耕阶段过渡。

太行山地区在粟作农业产生后,在当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向四周迅速传播开来。当然,也不排除太行山以外的地区独立产生粟作农业的可能性,只是后者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依据。对于粟作农业的传播,张之恒先生曾指出:“根据现已发表的考古资料,粟作农业的传播路线是,由上述粟作的发源地(太行山和嵩山东麓的山前地带)向西传播进入泾渭流域,向东传播到黄河下游,向北传播到辽河流域。”[45](p73)如前所述,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实际上,磁山遗址与裴李岗遗址同处于黄河下游巨大冲积扇的顶端,时间相近,文化面貌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石磨盘、石磨棒及石镰、石铲器形较为接近,陶器也有相似的类型。这正是两种文化交流密切的反映,也可说明起源于太行山地区的粟作农业曾南下向黄河中游的河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广泛传播。据统计,包括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长葛石固、舞阳贾湖在内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已达100余处[46]。其中在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和许昌丁庄等遗址,都发现有粟的遗存[47]。这些大致说明了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发展的情况。豫西地区是黄土高原的余脉地带,又处在太行山及其支脉中条山之南,黄河干流及其支流伊、洛河穿行其间,也是与晋南和关中地区联系交流的通道。在这一地区发现有不少裴李岗时期的文化遗址。如巩义市铁生沟遗址、滩小关遗址、赵城遗址、水地河遗址,登封双庙沟遗址、向阳村遗址、王城岗遗址,密县莪沟遗址、马良沟遗址、老城遗址、东关遗址、张湾遗址、青石河遗址,偃师高崖遗址、马涧河遗址,洛阳杨窑遗址,孟津朱寨遗址,嵩县乌稍岭遗址,卢氏薛家岭遗址、祁树湾遗址及渑池、灵宝境内的裴李岗文化遗址[46]。豫西地区粟作农业的发展和传播,有力影响和带动了晋南和关中地区粟作农业的发展。到了仰韶文化时期,进入仰韶温暖期的鼎盛阶段,南北气候均较暖湿,季风降水几乎波及所有各地,植物生长空前繁茂,华北大平原湖沼进入盛大发展时期,黄河中游黄土与内蒙古东部沙地的古土壤全面发育[5](p8),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农业进入了难得一遇的大好发展时期,出现了以粟作为主兼有黍、麦、豆、稻等作物并存的原始农业繁盛的局面。在关中、豫西、晋南地区,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代表的庙底沟类型和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为代表的西王村类型,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洛阳、郑州地区的仰韶文化可以洛阳王湾遗址和郑州大河村遗址为代表。而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则为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粟作农业为主的原始农业发展到了高峰,无论是生产工具的配套和质量,生产规模的扩大还是农作物的产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以及山东境内的典型龙山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正是粟作农业发展和推动的结果。与此同时,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仰韶温暖期的环境背景下,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粟稻混作的原始农业区[48]。这都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2]龚高法.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J].历史地理,1987,(5).

[3]满志敏.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J].历史地理,1992,(1O).

[4]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5]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6][澳]M. A.J.Williams ets.第四纪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7]张家诚.气候与人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黄春长.环境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周昆叔.环境考古研究:第1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孔昭宸.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J].考古,1992,(2).

[11]宋豫秦.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环境信息[J].考古,2002,(12).

[1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夏纬瑛.夏小正经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14]杨钟健.安阳之哺乳动物补遗[J].中国考古学报,1949,(4).

伍献文.记殷墟出土之龟骨[J].中国考古学报,1949,(4).

侯连海.安阳殷墟早期的鸟类[J].考古,1989,(10).

袁靖.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研究报告[J].考古,2000,(11).

[15]周本雄.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扬子鳄遗骸[J].考古学报,1982,(2).

[16]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J].历史研究,1991,(1).

[17]王星光,张新斌.黄河与科技文明[J].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8]何炳棣.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J].历史地理,1992,(10).

[19]周昆叔.环境考古研究:第2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0]李民.黄河文化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21]孙建中.下川遗址的古气候环境[J].考古,2000,(10).

[22]石兴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J].南京博物院集刊,1980,(3).

[23]陈文华.简论农业考古[J].农业考古,1984,(2).

[24]卫斯.论中国粟的起源、驯化与传播[J].古今农业。1984,(2).

[25]贾兰坡.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J].考古学报,1973,(2).

[26]保定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2,(11).

[27]Lewis Binford.New Perspective in Archaeology[M].Chicago,Aldine,1968.

[28]周本雄.河北武安遗址的动物骨骼[J].考古学报,1981,(3).

[29]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J].农业考古,1984,(1).

[30]王星光,李秋芳.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J].中国农史,2002,(1).

[31]安阳地区文管会.河南淇县花窝遗址[J].考古,1981,(3).

[32]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8,(4).

[3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正定南杨庄遗址试掘记[J].中原文物,1981,(1).

[3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永年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1).

[3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1).

[3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安阳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2).

[37]唐云明.试谈豫北、冀南仰韶文化时期的类型和分期[J].考古,1977年,(4).

[3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洹河流域几个遗址的试掘[J].考古,1965,(7).

[3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3,(1).

[4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2年春安阳后岗发掘简报[J].考古,1972,(5).

[41]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址[J].考古,1980,(3).

[42]北京大学,河北省文化局邯郸考古发掘队.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J].考古,1959,(10);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4).

[4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辉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3).

[4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0(1);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

[45]王玉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6]孙广清.河南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和地域类型[J].华夏考古,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