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归有光妻子

归有光妻子

时间:2023-05-29 17:4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归有光妻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幽静的项脊轩传来一声哀叹,妻子的心莫名的开始悸动,想起自己的丈夫归有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妻子暗暗抽泣。一想到家自己为数不多的时日,她决定哪怕用尽毕生之力,也一定要帮助丈夫重新振作,振兴这个大家族。

拖着沉重的病体,妻子泡好凉茶给丈夫解渴,轻轻推开虚掩的大门。归有光见到妻子又是心疼又是无奈,轻扶她坐下。看着满地的狼藉,妻子心疼的问道:“好端端的为什么将文章撕毁掉呢?”“既没有人赏识,留着何用。”归有光答道。“那你是准备放弃了吗?当年你的雄心壮志,曾经你的不懈努力都在哪里。你说过一定要凭自己的双手重新振起衰败的家庭,你说你要用功名报答祖母的厚望。这一切,难道你都忘记了吗?”归有光沉默了,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自己的确是不应该轻言放弃,可是现实并没有给我出路,我又能怎么办呢……

沉寂了许久,妻子开口说道:“你替我将桌上的枇杷核取来。拿到枇杷去庭院找我。”当归有光到达庭院时,妻子正在埋头刨土。正欲上前帮助她,,却被妻子拒绝了。妻子喘道:“我想自己亲手种一个枇杷树,虽然现在我有病在身,可我不会放弃,种枇杷是我现在的目标,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曾经的你一样。”归有光震撼了,是的,曾经的他为了理想而废寝忘食,现在却……看着妻子费力的栽种好枇杷树,归有光心里很不是滋味,梦想真的会像种枇杷一样简单吗?

“你说,树的一生会经过几个阶段?”待心跳慢慢平复下来妻子开口问道。“从发芽到小树苗再到大树。”归有光答道。“是的,人的一生也是如此。现在的你只是一个小树苗,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是苍天大树。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树的成长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只有经历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才能一天天强大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可是树从未放弃,依然朝着理想奋斗。我不奢望你是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树,但是我希望你是永不放弃的树苗。”归有光彻底醒悟了,他这时才深刻了解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他的母亲、祖母、妻子都在支持着他,鼓舞着他。他绝不能退缩,振兴家族的使命一定要完成!

一边想着一边回到书屋埋头苦读,空荡的房屋中回荡着他激昂澎湃的声音。摇曳的烛光映衬着他瘦弱但并不屈服的背影。妻子欣慰的笑了,也许明天生活会更好吧。

直到深夜,归有光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伏案进入了梦香……在梦里,他梦见了那个向往已久的大家庭。

江苏省金坛市第四中学高二:于?婷

第2篇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曾经多次在课堂上讲授这篇文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以教授文言文中涉及的字词翻译和文体形式为主,不注重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作者及整篇文章的情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限于对文章意思和字词的把握,没有从根本上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境,无法通过文章来唤起学生的内在文化情感。此次授课,笔者转变教学思路,提前向学生布置这篇文言文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涉及的字词及翻译有个大体的把握。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历程进行明确的感知,通过《项脊轩志》让学生对明文脉络、风格及内涵有明确的认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情”和“法”运用于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中,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丰富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一、课堂提问,把握情感和脉络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昨天我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我检查一下预习成果。谁能具体介绍一下归有光?

学生:归有光,字熙甫,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代表作品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教师:非常不错!这位同学在课下是做了功课的。下面我来对归有光的生平遭遇进行相应的补充。(投影展示归有光的画像及生平经历)

教师: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却仕途坎坷,连中不第,直到35岁才中举人,60岁中进士,虽任县令职,却一生郁郁不得志。虽然如此,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令人交口称赞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是他19岁写的,后来他又补写了两段。

教师:课下你们都做了相应的预习,下面我们就自由诵读文章,然后说说作者在文章中都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在这些生活场景的描写中,哪些是可喜的事情,哪些又是可悲的事情?

学生:可喜的事情是作者在项脊轩内度过的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以及作者在项脊轩内与祖母、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可悲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先后离世以及家道的衰落等。

教师:这位同学将文章分析得很透彻。还有没有补充?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多是可悲的事情,除了亲人的先后离世,还有分家导致的家庭破碎。可喜的事情也是为文章中可悲的事情做铺垫的。

第3篇

一、从情出发,丝丝入扣

在文学作品中,感情是贯穿散文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阅读过程与写作相逆,是“以意逆志”,就是以读者的体会迎合作者的本意。而这种迎合,也正是以呈现在他面前的文字作为出发点,然后借助于对这些文字的一步一步的深入理解,慢慢窥见作者深藏于心灵之中和文字背后的玄妙。近日笔者听了一节《项脊轩志》公开课,此课正是从情入手,披文入情的典范。

问题设置:《项脊轩志》第一节中“重修项脊轩”与第四节“室坏不修”两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个问题的设置很好,抓住“修”与“不修”这两个行为,能够很巧妙地引发出作者感情的变化,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很快便走进了文本。阅读文本时,抓住作者因为妻子此时已经去世,无心修整项脊轩之情,再通过深入研读文本最后两段,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可喜”场面,体味与妻子伉俪深情,从而把对妻子的深情引发出来。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整个课堂从情出发,在情感的矛盾中激荡、萦回,课堂具有了生机,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阅读品味,还原情感

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之后再来阅读文本,作者蕴含于文本中的情感便能够还原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还原文本情感:

1反复吟咏,读出情感

宋学家朱熹在其《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在教授《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时,仅仅让学生读一遍是不够的。这节公开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第一遍让学生读时,毫无情味,仅仅是读清句读,但是通过细节品味、词语品味,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之后再读,便读出了可喜可悲的情感了。可见学生的反复吟咏,必须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节公开课的教师就持这一观点,并一直身体力行,让学生反复读,读好了,体悟,点评,品味。当然在这一步,教师也要参与进来,做好示范和点拨以及对学生思维方向的适度调控。

2以疑促思,巧加点拨

《项脊轩志》之所以有感人的力量,就在于一个“情”字,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归有光在本文中所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所以这位教师接下来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①文中作者除了写自己的妻子,还写了哪些人物?

②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体味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

③分析归有光“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如何还原作者本人的情感是一个难题。在带领学生体味情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情感的品味、还原。这三个问题的设置以疑促思,为披文入情提供了切入点。

在分析第③个问题时,教师问:“哭难道仅仅因为思念祖母吗?”学生答:“是归有光在考中进士后志得意满,回想当初自己的祖母的一番话,因而感到完成了祖母的遗愿。”学生的这个回答显然是不着边际的,这时便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这位教师适时地插入了对归有光的介绍:“八岁丧母。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通过归有光身世的补充,学生便理解了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伤痛。这位教师机智的教学,把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与归有光的身世背景联系起来,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境作结,情味悠长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文中有意留下的略写或省去的情节片断进行补足,描述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或故事情节。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最后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最后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果你是一位电影导演为结尾拍一个短片,你会如何拍?并且配上画外音。”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得很积极,其中一名学生做了精彩的回答:“如果我是导演,我要拍归有光背靠在一颗枝叶繁茂的枇杷树上,面容憔悴,仰望天空,然后运用蒙太奇手法,穿插回放在项脊轩中发生的种种往事,例如妻子凭几学书等等情景。配上画外音,假如我又看见你,我会珍藏你的笑容……”这个情境创设得非常精彩,赢得在场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黄宗羲评价《项脊轩志》:“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过本文之后结合归有光的思想感情,学以致用地把所学内容传达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范式。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以下好处:

首先,可以把阅读时激起的情怀,作为情动而辞发的起点,学生在高昂热情的支配下,很自然地进入了写作流程,而且能立即吸收文本表达方面的长处,学以致用,体验成功。能不断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维持对文本语言的新鲜感和持续欣赏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感情。

其次,有利于学生借助想象,形成完整画面,对于文本情感的把握很有好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容,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4篇

1.借平凡之景抒情

文章开头写景诗意荡漾,沁人心脾。修葺后的项脊轩,兰竹相映,人鸟相谐,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夜风徐来,兰桂影动,云烟满地,画意诗情,尽在其中。作者于轩中冥然兀坐,四时风景夺目而来。兰桂竹木,是君子品格的化身,杂植于庭,轩中人的精神品格即被物化。轩外兰竹,轩内主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轩中人的喜悦、悠闲、恬然自得之情及他的沉静、淡泊、勤奋之性。景可爱,情可喜,情景交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结尾惜字如金,融情于树。枇杷树是妻子亡灵的化身,作者睹物思人,对妻子的一腔绵绵情思全都蕴含于景物中了。它是一个特写,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朴素平淡的描写,震撼人心,意味隽永,寄托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2.叙琐屑之事融情

归有光的散文取材琐屑,且多是日常家庭生活之事。文中表现母爱,选择了“娘以指扣门扉”的生活小事与“儿寒乎?欲食乎?”的平常话语,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惦念与疼爱。轻轻叩门,关切询问,问饥问寒,折射着一个母亲最平常也最深情的呵护。选择了“以手阖门”,赠送祖传象笏,并叮嘱“他日汝当用之”的琐碎言行来书写祖母之爱。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嗔怪和对孙儿的殷殷期望。为了表达对妻子的追思,作者选择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普通场景,夫妻有问有答,有教有学,志趣相近,伉俪情深。

作者经历了少年丧母,中年丧妻之痛,但他心中被生活的磨难煎熬到极点的这些情愫,并没有像火山一样迸发,作者只选取最平常、最琐屑的小事娓娓道来。但这些小事都是作者感受极深,历久不忘的,熔铸了无限的深情。

3.托普通之物寄情

作者表达自己浓重的悲喜情绪和对所挚爱的先大母、祖母、亡妻的怀念,这些全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小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小轩的变迁反应了家族的命运的变化;小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文章题目是《项脊轩志》,文中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祖母、母亲和亡妻;但作者却不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而项脊轩作为绾合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纽结,只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状物、怀人、抒情,三者水融。

4.直抒胸臆之语传情

作者在叙事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和叙事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情调,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刻骨铭心的哀思,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探望孙儿一事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怀才不遇,功名未就,辜负亲人的复杂感情如潮水般放纵奔流。这些直抒胸臆之语,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5.用叠词之美显情

文章六处用叠词来摹声、绘景和状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美。用“寂寂”烘托环境的清幽,用“往往”来渲染门墙的杂乱,用“呱呱”来描写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地耸立,用“亭亭”。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

第5篇

《项脊轩志》被公认为是“太仆最胜之文”。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回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阅读这篇文章应当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梳理全文的结构脉络。全文有一个文眼“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全文先写“可喜”再写“可悲”,由“喜”到“悲”,这就是全文的结构脉络。

2.从文章的事例中仔细分析出作者可悲可喜的情感到底因何而来?

3.从文中所述的事例中简单概括母亲和祖母的形象。

《项脊轩志》文中写了几个细节应得到大家的特别关注:

1.表现封建大家庭的破败衰落,只一两个典型细节,“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本来是很庄严地透着一种华贵,又传递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大家庭的严肃的大庭院,就被这“始为篱,已为墙”,“往往而是”的分割线活生生地演成了一张张幻灯片,并且还是滑稽的,又让人禁不住心酸落泪的衰落慢镜头,只不过这些图片是静止的,是被横七竖八的篱笆分割碎了的大院落,也是渐渐被堵住了的作者的泪腺。目睹衰败,作者无力改变,泪已早早被风干。更何况“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好一幅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活色活香的嘈杂芜乱的“鸡犬不宁穿行图”。往日待客之厅,今日之家禽栖息地。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的作者今昔往昔一对比,伤悲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在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目睹这一切是如何如何的感慨万端,可是你读完这“往往而是”的小门墙,读过这“鸡栖于厅”的细节描写,却已深刻领悟:作者不言感慨而感慨自现。

2.祖母的“ 快如闪电”

归有光在文中写疼爱自己的老祖母,刻绘祖母的神态只平平常常几句话和几个动作:“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一言一行,无不体现老祖母对用功读书的孙子的关爱,用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出一幅大母慈肠图。而笔者更是和学生们一起细心查找,缩小范围,仅仅通过“顷之”这一个小小的词语“管中窥豹”,用小动作折射大感情,小小一滴水折射的是大海的能量。“顷之”何义?时间副词,言时间极其短也。但短短的时间内,大母就持一象笏回来了,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以手阖门,面带笑容,那是见久了子孙的不争气,终于见到了一个能认真读书,并且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此儿必能高中,光宗耀祖。突然想到自己房中还有一物,如果赠给孙子,一定会是一个极其有用的警醒之物。于是,她踩着自己的三寸金足,小跑着,满怀信心与安慰地跑回自己的住处,取出象笏。又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折回项脊轩。这一“顷之”,情何以堪,再对比今日(作者彼时还没有能够达成祖母的心愿),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写到此处,一定是眶泽盈润,又或是于无人处痛哭连连。

3.妻子阁中的甜蜜问话

文中的补记中有一个描写,“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看似寻常的一句夫妻交谈,映射出来的却是绵绵无尽的闺阁之爱和绵绵无尽的思念。只须读者稍稍演绎,就可找到小妹问话中的奥妙!“闻姊家”,诸小妹们是从何得知的,一定是从归有光的妻子之处。那么,从人之常情来说,一个总在人面前说,或者是炫耀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他(她)的话太多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反感,更有可能是招致别人的白眼或是讽刺,那作者的妻子何以不是此种下场?我们可以猜得出,那终日闷守闺中的少女们,对未来是何等的畅想,又是何等的不安,而这个嫁了人的姐姐一归宁,自然就成了小妹们询问的对象,一位,多名少女,叽叽喳喳,所言谈的一定都是生活的琐碎片断。于是,不经意间,婚后的种种都浮现在诸小妹眼前,飘荡在诸小妹们的脑海之中:她时至轩中,从夫问古事,夫相为应答;她时至轩中,凭几学书,夫君手把手教;她时至轩中,为丈夫端茶研墨。虽都是平常小事,可都少不了一个道具,就是这个项脊轩,就是这一个南阁子。虽是平常小事,可都是幼年丧母,缺少极温润的爱的归有光体验极润泽的爱的场景。这一个“南阁子”不仅在一次次问询中浮出“水面”,更构成了小妹们心中的“海市蜃楼”,那就是一个爱情幸福、婚姻美满的所在呀。

可是,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流失。不久,妻死,幸福被日子带走,留下的只有庭中的枇杷树,是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可是今昔对比,昔日的温馨,今日的落单与孤寂,哪里是单单一个回忆能涵盖的呢?作者眼前的,胸中的,亭亭如盖的,又哪里仅仅是枇杷树啊。

在这篇文字中,作者似在不经意间通过几处细节为我们完成了“亦多可悲”的表达。于无声处见情怀,于无声处散发出物是人非的深长的忧伤,这深长的忧伤,直透过历史的长廊,弥漫在每一个读者的盈盈旷泽的泪雾间。

第6篇

呜呼,今复有几人知震川先生矣!后学卧病在床,枕边无书,读《震川文集》,得《项脊轩志》,诵之再三,至于呜咽掩涕,悲不能止。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于世间人伦道德文章之所。百年老屋,虽加修缮,想来亦常常漏雨;庭中虽置花木,所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读来惟见寂寞。先生之项脊轩,亦一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地也。

先生之志项脊轩,岂惟项脊轩之固难忘也。先生难忘者,实在祖母、母亲、妻子之所望于先生者也。先生积学五十余载,文名盖天下,桃李遍国中,尚不能得一进士,做一官吏,以俸禄养其亲,惟困守此轩,偃仰啸歌,兀然独坐。时光流逝,祖母、母亲、妻子相继零落,惟余此轩。是时轩中一木一石,皆成倒流之时光,往昔亲人之音容,历历如在目前。先生写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震川先生寂寞矣,先生心痛矣。震川先生虽寂寞、心痛仍固守学子之道。先生无官可做,只有写写文章。无官做自然无友交,亦自然无达官名士可忆并为之志。

所谓坎井之蛙,所忆所志者无非一井之景、一井之情。然先生鳏寡孤独于轩中,亲人之形影出没,轻声细语之音袅袅不绝于耳,妻子所植楷杷树亭亭而立,祖母所遗之象笏仍在,日以继夜,风动树影,万籁有声,如亲人至,如亲人声。先生伏案忆之,志之,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文章灿然,字字如有神助。故清人梅曾亮感而涕下,曰:“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

先生之前五百年,欧阳文忠公之哭梅尧臣,有“诗非穷而不能后工”之说。先生之后四百年,后学亦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先生不困于项脊轩则不会有项脊轩惨淡悲苦之鸣,非有此惨淡悲苦之鸣则不能有《项脊轩志》。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先生五十九岁始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所处之室,所受之禄,当非困守项脊轩时,然文章已每况愈下矣。先生去项脊轩而居于庙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

然先生有此文亦足矣。世间有所谓黄钟大吕之作,负道德之重,兼家国之任,此类文章,应由肉食者为之;至于项脊轩时之先生,悲守穷庐,四顾茫然,几几乎殁世而不得遂己志,有《项脊轩志》一文,已入不朽一流矣,吾又为先生庆。先生彼时之困,得其所哉!

震川先生姓归名有光,字熙甫,明昆山人。《项脊轩志》载于《震川文集》,国内各家古文选本多有转载,与余同病相怜者,可以一读。

第7篇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第8篇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芽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芽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境相比较,而这种情境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境?芽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芽”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芽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钦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芽”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矢”。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第9篇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带给人哲学上的思考,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角,是笔者一贯坚持的教学思想。同学们参与其中,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展现自己的观点,交流感想,得到提高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必须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例如在《石钟山记》的教学中,笔者就用了多种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对课堂内容充满兴趣。笔者先用了一段话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这是对哪位诗人的评价,同学会讲出关于苏轼的知识;然后笔者又让学生集体背诵所学过的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让学生在参与中回顾了知识,接着,笔者讲述了苏轼的小故事,引起了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石钟山记》的写作背景。别外还给学生观看石钟山的图片,让他们猜测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在整堂课的参与中收获了知识,并且也得到了参与的快乐。

二、将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文学作品都来自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因为只有在教学中扩充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才会有生命力。学生应从学习中获得启迪,并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力,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引导其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宰者。在教学实践中,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情感。例如,《项脊轩志》一文中最大的亮点是归有光选择平凡小事,用平淡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讲一个与亲人的小故事,学生在讲述中体会亲情,转而联系到作者归有光选取的修葺书屋与祖母、妻子的小故事来抒感的课文主线,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书屋经过归有光的修葺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学们可以联想自己装饰好小屋后的快乐感受,体味作者的心情。最后在上完课后,让学生听流行歌手温岚的一首描写与弟弟手足亲情的歌曲《同手同脚》来体味真挚的亲情,平淡的语言流露出不平凡的情感讯息,感动人心。让学生主动通过自己的故事来引出话题,导入正文,在学习中有感而发,并由学生们熟知的流行歌曲作尾来达到情感共鸣,也就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了本文。

三、发掘语文教材的隐形资源,深化与拓展教材内容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随身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当学生的态度、情感、兴趣需要表达时,应及时指导学生表达出来,或说或写。培养学生成为生活有心人,课堂教学中的巧妙穿插与作业设计中的有心而为会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培养目标。在每堂课的开始前,笔者都会让学生轮流做主题演讲。演讲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与他人沟通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训练,这样的锻炼机会增多,学生就能逐渐克服开口讲话紧张害怕的心理,逐渐在课堂上变得热情大方起来,口头表达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写作能力是一种会影响学生交流、发展的能力,而现在学生在写作时都会过分依赖网络,当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时,他们总会首先去参考网络内容。过分依赖网络,造成现在学生作文能力的下降,语言表达不流畅。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平时就加强对小作文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写小作文来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积累素材。通过演讲和作文能力的训练可以使同学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加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扩展语文教学范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科普作品等都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去读去悟;凡是有益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视听资料都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去体验。在《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中,笔者就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教学。这篇课文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对比,让学生自己思考。首先是秦始皇陵墓、泰姬陵和中山陵的图片展示,学生们看到了恢弘、豪华的陵墓景象;然后展示托尔斯泰长满杂草的土丘坟墓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看图片对比后觉得托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出本文中心;随即播放介绍托尔斯泰生平的小短片,让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代表作品,体味托尔斯泰的人生;随后介绍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的小说内容,让学生自己体会总结托尔斯泰的思想特点并且感受剧烈反差:作为一个世界文坛巨匠却埋葬在这样一个坟墓中,展现了托尔斯泰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努力提高语文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语文课的主角,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李婷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处 200232)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转贴于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

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

“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第12篇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的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