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时间:2023-05-29 17:4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大自然的谚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第1篇

1、星星密,雨滴滴。

2、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3、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4、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5、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6、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7、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8、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9、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10、星星稀,好天气。

11、星星明,来日晴。

12、鸡进笼晚兆阴雨。

13、燕子低飞要落雨。

14、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5、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16、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17、星星密,雨滴滴。

18、星星稀,好天气。

19、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20、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21、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22、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23、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24、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25、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26、泥鳅跳,雨来到。

27、泥鳅静,天气晴。

28、青蛙叫,大雨到。

29、云下山,地不干。

30、云绞云,雨淋淋。

31、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32、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33、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34、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35、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3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7、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38、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第2篇

五一劳动节的谚语俗语1、自己的双手寻来的果实,那怕是酸的,吃起来也象葡萄。 —— (维吾尔族)谚语

2、红糖甜,白糖甜,不如劳动果实甜。 —— 谚语

3、吃鱼的不如打鱼的乐。 —— 谚语

4、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 —— (哈萨克族)谚语

5、园丁爱自己种下的花朵,牧人爱自己放牧的羊群。 —— (柯尔克孜族)谚语

6、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 —— (哈萨克族)谚语

7、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 —— (哈萨克族)谚语

8、用劳动挣来的两枚钱,赛过皇上恩赐的一座山。 —— (维吾尔族)谚语

9、金钱是一天的财富,劳动是用不完的财富。 —— (柯尔克孜族)谚语

10、清洁是健康的基础,劳动是财富的基础。 —— (哈萨克族)谚语

11、财富的父亲是劳动,财富的母亲是大地。 —— (哈萨克族)谚语

12、劳动好,生活才会幸福;水草好,牛羊才会肥壮。 —— (塔吉克族)谚语

13、劳动的后面跟着幸福。 —— (维吾尔族)谚语

14、劳动能开胃口。 —— (维吾尔族)谚语

15、男儿在劳动中成长,土地在劳动中变绿。 —— (维吾尔族)谚语

16、劳动可以兴家,逸可以亡身。 —— 谚语

17、拿斧的得柴禾,张网的得鱼虾。 —— 谚语

18、要吃饭,大家干,家里不养闲懒汉。 —— 谚语

19、若要吃得香,两年不离脏。 —— 谚语

20、流多少汗,吃多少饭。 —— 谚语

21、劳动万事足。 —— 谚语

22、只要靠劳动,大地最慷慨。 —— (维吾尔族)谚语

23、自己的手就是大自然的统治者。 —— 谚语

24、改天换地英雄汉,双手就是万宝山。 —— 谚语

25、靠天吃饭鱼上滩,靠手吃饭鸟投林。 —— 谚语

26、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 —— 谚语

27、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 — 谚语

28、爱劳动,受尊重。 —— (蒙古族)谚语

29、劳动是个宝,人生不可少。 —— 谚语

30、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 谚语

五一劳动节赞美勤劳的谚语1、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维吾尔族)

2、春季多流汗,秋季歌儿唱不完。(柯尔克孜族)

3、艰苦的劳动会迎来战斗的喜悦,辛勤的汗珠换来连年的丰收。(柯尔克孜族)

4、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藏族)

5、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

6、不想出汗,休想吃饭。

7、在太阳下辛勤劳动过的人,在树荫下吃饭才会心安理得。

8、金银难买勤手脚。

9、金钱是死宝,气力是活宝,死宝不如活宝好。

10、不怕贫,就怕勤。

11、扁担是条龙,一世吃不穷。

12、扁担横起有吃,扁担立起无吃。

13、纺车就是摇钱树,天天摇着自然富。

14、勤有功,嬉无益。

15、勤为无价之宝。

16、雨水使大地青绿,勤劳使人敬佩。(柯尔克孜族)

17、当废墟上的国王,不如当果园的园丁。(哈萨克族)

1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9、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夫不负苦心人。

五一劳动节英语谚语1、As you sow you shall mow.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As is the workman so is the work.

什么工人出什么活。

3、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

拙匠常怨工具差(人笨怨刀钝)

4、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有虫吃。

5、Food given by another person is only a throat tickler, but food gained by the labour of one’s own hand is the food which satisfies.(Australian proverb)

人家给的食物只能使嗓子眼舒服,而亲手劳动得来的食物则使人心满意足。(澳大利亚谚语)

6、Labour is often the father of pleasure.

勤劳常为快乐之源。

7、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水滴石穿。

8、He that will not work shall not eat.

不劳动者不得食。

9、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

10、Few words,many deeds.

少说话,多做事。

11、no song,no supper.

不劳无获。

12、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13、Heaven never helps the man who will not act.

自己不动,叫天何用。

14、No pains, no gains.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15、Nothing is to be got without pains but poverty.

世上唯有贫穷可以不劳而获。

16、He that will not work shall not eat.

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3篇

广东一考生

小的时候,你带我看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我长大后,我教你去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我住在乡下,外婆你总是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季,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我鱼跃而起。你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你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那里有一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仿佛我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是多么地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身姿,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用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哟,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啊,外婆只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忍冬藤,有清热解毒之用……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明白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高更远了,你自嘲地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讲讲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留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1.简单自然,返璞归真。本文从命题、结构到选材都突出一个简单朴素。文字淡雅,叙述自然亲切,由景入情,由情至理,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娓娓道来,凸显主旨。文章前半部分写外婆带“我”看草长莺飞,自然之美,后半部分写“我”教外婆细数花名,最后明确了要“亲近自然”同时要“理性认识自然”的主旨。全文结构严谨,主旨鲜明。

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广东一考生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知生物之属,却难闻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性体验,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全面地去感知自然吧。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他们与天地为伴,与日月同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以造福于人类。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获知大自然的信息。既可亲近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深层信息,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然而现在,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就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难道一张张图片就能尽显花木之美?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就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信息,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就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用最原始的方式去体验自然之魅力。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1.立意深刻,论证充分。文章主张将直接体验自然和运用科技间接感受自然相结合,围绕这一观点,运用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说明了要“远近结合”的主旨。全文思路清晰,富有思辨性,体现出了作者较高的思想水平。

2.层次分明,表达流畅。文章从古今对比入手进行分析,然后将二者综合起来,阐述自己的看法,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广东一考生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都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无须划分出孰“近”孰“远”。

对于自然,人类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只有这样,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亲自去一一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类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以此增长自然知识,弥补人类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类形成科学的思想也大有裨益。很多生物学家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对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心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懈的追求。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飘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不可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1.思维辩证,内容深刻。文章提出采用科学认知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感知自然,具有思辨性,内容深刻,议论鞭辟入里。

2.思路清晰,结构明了。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构架行文,层次分明,论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3.旁征博引,文采斐然。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谚语、诗文,起到画龙点睛、启人心智的作用,极富表现力和说服力。

走进香山之中

广东一考生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尤其到了秋天,满山红叶,美不胜收。

走在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下来,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泥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火红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看着它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我不禁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了香山。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叶,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透露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看着这火红的树叶飘散,你是否会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看着这美丽的景象你是否也会“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中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忽然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堆叠。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美。当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时,看到雨模糊了香山,却为香山奏起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也给香山绘制出了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机会太少了,我只能匆匆忙忙踩着混合着树叶与雨水气味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但是自然的清香早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第4篇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

没有“围场”的课堂

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

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

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

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

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

生: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

师:精辟!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周老师却如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指挥家”,启发引领、联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挥棒经营自己的“乐队”——启程,抒情,转合,激荡。没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正视学生的关注点,不是居高临下的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蕴涵的外延和内涵却很广,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周教师没有把知识技能看成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合理承认其不确定性,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于是,学生才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周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教师挈领一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认识:“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观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语文积累:“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内心“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知识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同一个大自然,各人的体会却可以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可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然陷在“围场”内的探索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蕴厚实的教师。

家常味的课堂

让我们再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另一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台上,甚至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谈话间次第展开。这节平常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却是一天也不能离开的真正有营养的米饭,而不是钙片、维生素之类的“补药”。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教师是在为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又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第5篇

【活动背景】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一座面积400平方米左右的空中花园,里面种植了30多种植物。这个空中花园,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生态教育的大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片通往大自然的天地,孩子们把她称为实践园。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美术、科学、道德与法制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和孩子们在实践园里,从不同的视角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诸多奥秘,一年四季,这里留下了师生的欢乐,开启了师生的智慧。“四季”课程让师生增添了许多温暖的记忆。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来正散发着蓬勃生机的实践园“四季”

课程戛然而止,学生们无法复学,美丽的实践园变得安静下来,但疫情阻止不了实践园内万物的生机,春天的脚步带来实践园的新气象,那里新绿萌芽、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春天是最有生机的季节,如何让居家学习的学生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美景呢?让他们看到春天勃勃的生机,看到实践园春天的变化,还有春天各种丰富有趣的园艺活动,如嫁接、施肥等。现在恰逢果树疏花保果的关键时期,这个园艺知识和技能学生一定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决定就以实践园寻春为主题,开展一次果树疏花保果园艺知识讲座和劳动技能实践课程。

【学情分析】

我校开展的实践园“四季课程”,在1——6年级各学科实践活动中已开展了近一年时间,学生们在实践园中已经历了秋季和冬季两个季节的相关课程,对相关园艺知识和劳动技能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他们而言,美丽的实践园已成为他们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这门课程也成为了他们与生态万物亲密接触的生态课程;了解关于奇妙的大自然如何孕育生命,生命又是如何蓬勃生长的体验课程;与专业栽培技术人员近距离接触,学习基本的园艺劳动技能的实践课程。他们在这里通过对植物种类、生长过程的了解,从而拓展到对整个大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全过程的探究;初步普及基本园艺知识,掌握基础园艺劳动技能;渐渐形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规划能力、研究意识、问题意识、欣赏水平等都得到一定提高。他们深深爱上了实践园,渴望着每个新季节的新课程。

【活动目标】

1.以“校园寻春”活动为主线,学生开展实践园“春”课程,在游园中发现问题,感受大自然的春之美。

2.在实践园的各种观察活动中,了解到果树在这个季节进行疏花保果的重要性,在对园艺师傅的采访中,学习果树疏花保果的方法。增长园艺知识。

3.通过亲身的操作实践活动,学生体验疏花保果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疏花保果这一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劳动创造美。

【活动重难点】

学生学习关于果树疏花保果这一园艺知识,并能进行实践操作,掌握这一劳动技能。

【活动流程】

本次主题分解课共五个活动板块:校园寻春,激趣导入——初探实践园,提出问题——揭密疏花保果,进行劳动实践——学科整合,开展拓展活动——活动总结,布置后续活动。教师需要提前联系园艺师傅,进行专业讲座;学生需要准备课前调查资料,活动记录表。

一、 校园寻春,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以校园寻春为线索,导入课程,也为下一步引发学生探春实践园做铺垫】。

1.教师谈话导入,启发学生寻找校园中的春气息。

2.学生交流在校园中发现的春天的景象。

3.教师引出春意最浓的实践园,引导学生去实践园里找春天。

二、初探实践园,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探究为导向,展开对实践园的观察、交流活动,发现园里春天的气息、植物的变化,初步感受到实践园春季之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并将问题聚焦在植物的花朵上,初步提出关于花和果的小问题,为下面了解保花保果做准备】

1.教师提出问题:在实践园中能发现哪些春天的迹象?

2.学生进行简单的游园活动,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学生与老师一起交流园中的新发现。

预设学生的发现:

生:园里开了好多美丽的花,色彩鲜艳,香气袭人。

生:吸引了好多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生:有些植物的枝干上抽出了嫩嫩的新芽。

……

4.教师总结并提出新问题:春天的实践园可真美啊!最美的、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些花了。看,桃树、杏树、紫荆的枝头上都挤满了花,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而且听园艺师傅说,樱桃树下周也要开花了,我们的实践园真的成了花的海洋。对于这些正在竞相开放的花朵,你有哪些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呢?

5.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预设学生问题:

生:这些花花期大约多长时间呢?

生:这些花都要是同一时间开放吗?大约都是在什么时候?

生:这些花凋零后,会有果子吗?

生:怎样传播花粉?

生:果子是花的哪一部分生成的?

……

6.师总结:大家的问题可真多,大家可以简单记录下来,今天园艺师傅也在实践园里忙碌着,我们看看他在做什么,也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请教园艺师傅。

三、揭密疏花保果,开展劳动实践

【设计意图:以提问和实操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了解保花保果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增长园艺知识,学会基本的园艺技能,并发展问题意识。】

1.采访园艺师傅,了解疏花保果。

园艺工向大家介绍

①什么是疏花保果?

②为什么要进行疏花保果?(原理和作用)

③疏花保果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在园艺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保花保果的原理和方法,也亲自进行了实践操作,是不是收获很多啊?那么你还有其他相关的问题想知道吗?老师看到大家在本子上也记录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请园艺师傅帮我们来解答。

预设:生1:保花保果后,是不是每朵花都能结出一个果实呢?(师傅讲解雌雄花、传粉、哪些花能结果,一朵花结多少果实的知识)

生2:剩下的花一定都能结成果吗?(还存在自然淘汰,会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通常会留下多少花)

生3:是所有的树都能结果吗?(果树)

生4:每种果树从栽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结果,结果的季节都大约在什么时候?这棵桃树今年什么时候会结果?(园艺师傅可以介绍一些谚语,例: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

生5:果树一般什么时候种下合适?

……

4.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问题今天都解决了吗?没有解决的也没有关系,回家后我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你的所有疑问。开学我们再在一起交流,好吗?

四、学科整合,拓展活动:摘落的花瓣如何再利用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创造力,运用美术、科学学科相关知识,将掉落的花瓣进行再利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多学科整合】

1.师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疏花保果的活动接近尾声了,大家看,这一地的被我们去掉的花瓣怎么办?

2.生:要及时清理一下。

3.引出科学、美术老师的建议:这么漂亮的桃花,扔掉多可惜啊?可以做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科学韩老师和美术李老师对你们的建议吧。

科学老师:观察花的结构,制作花的标本。

美术老师:制作花的各种工艺品。

五、总结回顾,布置新任务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布置后续活动任务。】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校园寻春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是不是收获满满呢?除了看到了这么多美景外,我们还了解了保花保果的好多知识和技能。让我们把这些美景和知识带给更多的同学们吧。另外,听园艺师傅说,下个月就要进行植物的扦插了,期待着下次我们重返实践园,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植物扦插的知识,并期待我们学校美丽的实践园,硕果累累的那天吧!

【教学反思】

《实践园大揭秘——疏花保果篇》一课,是一节诞生于疫情期的特殊课程,我们采取了各别学生参与录制、并通过钉钉平台进行转播的微课程形式,全校1800多名同学共同参与了观看,大家兴致勃勃,在观看过程中,当同学们看到久违的校园美景时,当了解到疏花保果的新劳动技能时,他们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积极的做记录,还在留言板里互动交流,兴趣高涨,家长们也纷纷对这种形式的课程表达了赞美之情。

第6篇

泸州老窖至今依旧使用的1619个古老窖池群,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建造生产持续时间最长的老窖池群,时间最长的已有400多年。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泸州老窖的传奇酿酒大师杨绍弟,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放在鼻下一闻,就可以闻出酒的度数和酒的品质。

古往今来,泸州老窖的浓浓酒香蕴含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思想与激情,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曾手捧酒樽,诗酒放歌江湖,感受凝聚着蜀人精魂的滴滴浓香,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白酒金三角”好酒云集之谜

酿造好酒,温湿度是关键。北纬28°酿酒龙脉地处亚热带地区,这里的气候堪称亚热带气候类型的范本: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据著名历史学者、四川泸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冯健考证,即使在较为寒冷的唐宋、明清时期,川南、黔北地区的气候仍然温暖湿润。

此外,独特的地形也是造成当地气候恒定、温度波动不大的重要原因。以泸州老窖的产地泸州为例,酒城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北、东、西三面被深丘陵遮挡,南部又属大娄山北麓,地形较为封闭;再以贵州仁怀的茅台镇为例,它同样也是深陷在山坳中和著名的赤水河边——实际上,这种地形条件形成的小气候潮湿、温暖,尤其蒸腾的湿气在一个个小盆地中氤氲酝酿,仿佛连空气也是粘稠着的。

需要强调的是,湿热环境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容易培育出优质酒曲。所以,无论是四川的泸州还是贵州的仁怀,在这条龙脉线上制作出的酒曲,曲香扑鼻,有益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大量参与酿造,为酿制好酒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优良的酒曲,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此同时,它同样也赋予了当地人“好酒善饮”的风俗。自古以来,湿热的气候容易孳生瘴气,于是酿酒、饮酒便成为了生存的需要,“非酒不可以御烟瘴”,而酒道和酒文化自然应运而生。四川的泸州、古蔺、宜宾、贵州的仁怀……整个龙脉上的酿酒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了大发展。北宋时期,诗人黄庭坚被贬到川南时也提到这一点,“老夫止酒十五年矣……恐为瘴疠所侵,故晨举一杯”。

天生泸州出好酒龙脉之上的浓香传奇

北纬28°的酿酒龙脉,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独特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水质以及微生物群构建起了这片神奇的区域,它如同活化石般保存了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的最高技艺。而此中的代表,则非千年酒城泸州里的泸州老窖莫属。

泸州老窖的产地泸州古城,其实就昂首矗立在酿酒龙脉的“龙头”处。泸州古称江阳,长江、沱江在城下交汇,自古以来便以出产好酒而闻名。关于泸州和泸州老窖,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谚语——天生泸州出好酒。

越老的酒窖酒越好,除了优良的酒曲、酿酒龙脉上的大气候之外,好酒还取决于酿酒原料——水和粮食。“水乃酒之血”,“泸州老窖沿用龙泉井水,但(井水)量远远不够啊!”原泸州老窖副厂长、中国白酒酿造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高淮说:“泸州段的长江水,水质非常好,加上沿途许多涌泉、飞瀑、清流汇入其中,使江水更加清冽。一江碧水,滚滚向东,保障了老窖酿造的用水需要。”

与酿酒之水血肉相连的,就是被泸州人亲切称为“有机原粮”的糯红高粱。因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等因素,早在宋代,泸州就有了“蜀南粮仓”的美誉,当地盛产高粱、玉米、糯米等酿酒谷物,酿酒原料十分丰富。然而,物竞天择,在数千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有机原粮在后来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当今中国最适宜酿造超高档白酒的粮食品种。

第7篇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也是传统审美思想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观念上,道家表现得十分突出,老子提出:“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这是天、地、人都以自然为最高准则,最终在效法道和自然的基础上实现的“天人合一”。庄子在此基础上也明确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④到了唐初,著名道士成玄英直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夫人伦万物,莫不爱自然,爱及自然,是以人天不二,万物混同。”⑤明确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要“随造化之物情,顺自然之本性”。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放在了重要位置,从人、天之间的互相感发、互相影响出发,审视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影响巨大,使从古到今的文人、艺术家在与自然的交流及融合中感受美,体验美,并抒写自己的情怀,这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审美传统对现代动画艺术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早期动画片《夹子救鹿》(1985年)取材于佛经“舍身救鹿”的传说,具有敦煌壁画的形式风格。动画片塑造了一位心地善良、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少年形象,处处彰显着对自然万物的歌颂,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息息相通的思想。⑦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水墨动画《山水情》(1988年)犹如一首充满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蕴的古诗词,堪称中国民族动画的典范之作。该片讲述了一位老琴师与一个渔家少年结为师徒的故事,老琴师在最初的教弹之后,便让少年在大自然中体会、感悟、审美,以抽象的情节表达了人与山水、人与自然融合的喜悦。整部作品没有对白,以悠扬的叶笛声、幽深的古琴声配合水墨的浓淡与虚实,让人陶醉,深刻感受到自然之壮阔秀美。该片运用中国式隐喻,利用诗画般的自然景物,道法自然,具有空灵悠远的意境,对人的性情、品格进行陶冶,谱写出一曲人与自然水融的优美乐章,阐明了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在动画系列片《熊出没》(2013年)中,主人公“熊大”“熊二”竭尽全力保卫森林,与伐木工“光头强”斗智斗勇,上演了一个个搞笑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十分喜欢,也令成年观众津津乐道。虽然该片在暴力情节方面遭受诟病,但它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特色主题,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对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作用,该片也荣获了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最受观众喜爱动画片”奖。这些动画片中所展现的富有生命情调的“自然”之美,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等,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集中表现。

二、“美善相乐”的伦理观

中国传统审美思想非常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其形成与儒家的礼乐文化直接相关。以“乐”为最高境界的情感体验必须和“诚”“仁”结合起来,也就是把真、善、美统一起来,这种集伦理与美学于一体的对“乐”的体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本特点。孔子在《论语八侑》中谈论韶乐和武乐,就涉及“美”和“善”的关系问题:“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⑧在孔子看来,韶乐不仅符合音乐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的内容要求,是尽善又尽美的音乐典范;而武乐只有美的形式却无善的内容,不能称为完美的音乐。在这里,孔子实际上提出了审美标准的问题,即任何形式的美都必须以伦理道德内容为标准,必须与善的内容相结合,“尽善尽美”就是要求“美”与“善”高度融合统一的审美原则。儒家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从人心理情感的需要出发,主张“美”“善”结合,《荀子乐论》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⑨只有“美”“善”互相作用,和谐统一,才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及改善思想的双重作用。因而,“美善相乐”表达了情感与伦理、审美与道德相一致的境界,也肯定了艺术所特有之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影响社会风俗的功能。以“善”为“美”、“美”“善”统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突出特征。以弘扬民族精神、歌颂优秀道德品质为主旨的动画艺术作品能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一种“善”的情,这样的作品可以极大地促进观众对高尚审美情操的认同,有利于人们不断提升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如国产动画片《九色鹿》(1981年)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主要讲述一只九色鹿王冒险救了一名快要淹死的落水者,但反被此人出卖,最终忘恩负义的落水者自取灭亡。在艺术形式上,该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造型特征、色彩体系与绘画风格。动画片描写了九色鹿的神圣、善良、勇敢和落水人的背信弃义,将善与恶、美与丑进行对比,使正义美好的形象得到加强,反映了大众惩恶扬善的愿望以及对“美”“善”的追求。该片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将佛经故事的精神元素进行了寓意表达,并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审美思想。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国产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1981年)则讲述了一个以道教神话为题材的寓言故事,该片将木偶艺术与中国山水画的背景相结合,立体与平面虚实相宜,意境悠远。此片故事情节简单谐趣,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道教的伦理观念,教导人们不可心存邪念,要自觉遵守伦理道德,以“善”为“美”,发挥着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功能。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1998年)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工笔水墨相结合,颇富东方韵味。动画片在内容上选用了中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美善相乐”的伦理思想,即以“善”为“美”、忠孝两全、勇字当先,从而将中国的传统美德与伦理意识一展无遗,使该片深入人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此类优秀的动画作品,人们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为现代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正是用“美”的艺术作品引起“善”的道德行为,此之谓“美善相乐”。

三、“意象之美”的文艺观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周易》最早提出“意”与“象”的概念,构筑了意象理论的雏形。《系辞上传》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⑩这里强调意象符号丰富的象征功能,可传达语言不能表述的内容,给了美学与艺术以重要启示:以形象来反映艺术,更能尽意。《系辞下传》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即《易经》每卦所述的名称虽细小,但它所概括的事物却很多,它无所不谈却又隐晦,话语曲折但极为中肯,用意深远。这段话用来谈论艺术同样合适。首先,每个艺术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可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其次,艺术形象的外在形式应鲜明生动,极富感观诱惑力;最后,艺术形象的内涵应深邃丰富,在隐晦、含蓄中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周易》将意与象相联系、相统一的美学观奠定了“意象”美学论基础,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如“比兴”“兴象”“气韵”“意境”等美学概念都是建立在“意象”理论基础上的。关于艺术作品中的“意象”,陈望衡先生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一书中有较为准确的解释:意象的基本要素是“象”与“意”。“象”包括物象、心象,二者相互联系。心象是物象的反映,物象是心象的基础。“意”包括“理”与“心”。“理”指物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和情感。“意”与“象”的关系既体现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又体现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此,“意象之美”的文艺观就是将审美心境中一切抽象的概念、观念、哲理、情感等转化为感性形式,不仅反映相关物的外部形态,而且还包含心理投射和主观体验,既可以表现为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和生动的神韵刻画,也可以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审美理想。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意象之美”的文艺观在很多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通过意象性的表现过程与写意性的艺术手法,利用墨色的渲染和浓淡变化而呈现出画面的自由灵动、虚实相生,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使作品在表现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时具有审美深度,是民族文化特性的鲜明体现。“动作的意象化是中国动画的独到之处,这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中常常通过一招一式、一点一线表现生活对象的神、形、气,追求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采用了齐白石老先生的中国画写意花鸟形象,而墨点似的小蝌蚪可以说是意象造型的杰作。创作者们巧妙地利用墨色的浓淡将它们游动时尾巴线条的变化表现出来,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以有限的“象”表现出无限的“意”,使得一个个单纯的小墨点拥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而背景则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来表现池塘的水,在无所谓“象”的地方产生了“意”,观众能够根据画面中有限的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体现出无尽的韵味和超然的意象之美,使动画艺术进入到更高的审美境界。从三句民间谚语到一部动画短片的《三个和尚》(1980年)是一部饶有趣味同时又寓意深长的作品。该片采用“极简”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和哲理内涵,片中没有对白、旁白,背景为大面积的空白,体现出有与无、动与静、虚与实的对立统一。作品借鉴传统戏曲表演“写意”的表现形式,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洗炼,用简洁的线条进行勾勒,虚虚实实,以形似之假求神似之真,而在动态的设定上,和尚的表情以及上山、下山、舀水等动作都是高度意象化的表达。在现代动画艺术中,充分体现这种“意象之美”的作品还有根据唐诗改编而成的动画片《枫桥夜泊》(2003年)。该片整体艺术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充分借鉴传统水墨画中的造型语言和绘制手法,剧情上以诗的思想内容为主进行创造和丰富,真实地反映了诗的文化内涵及诗人的思想境界,在画面上注重对诗词意蕴的刻画与表达。由中国美院常虹教授编导的动画艺术短片《潘天寿》(2004年)充分运用中国式的象征和写意手法反映了潘天寿先生伟大的人格,并以此回顾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该片借鉴了电影镜头运动的全立体视点,借助数码技术、后期特效合成等,融手绘、水墨、三维、二维、实拍于一体,使得水墨画面更加流畅自然,让传统水墨动画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该片相继入围多个重要的国际动画电影节,并荣获日本“RETAS”国际动画大赛最高奖项“东映动画大奖”。

作者:李星丽

第8篇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1    今年冬至的夜晚,天黑得很快,时针还没有指向六点,窗外已经漆黑一片。天空中飘起零星小雨,平素歌舞升平的广场空旷寂静。一阵寒风裹着孤独和寂寞向我袭来,我整了一下衣领, 试图把脖颈缩进厚厚 的棉衣里,无助的眼光投向广袤的天穹。

   冬至的夜晚,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不经意间,我看到在广场南侧的灯火阑珊处,一个熟悉的倩影正慢慢向我走来。长长的风衣衬托着妙曼 的身材,胸前飘逸着的围巾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气息,鞋跟磕着大理石地板发出悦耳般的音响,叩动我冰冷的心弦,在这个寒冷的冬至的夜晚,竟然使我一阵莫名的激动。

   冬至的夜晚,我的周边似乎弥漫着温馨气息。一条登山小径在斑驳的灯光下,朦胧地伸向远方。路旁高大的树木,在微风的抚摩下发出欢乐的。雨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地离开了,腐叶下的泥土传来一阵迷人的清香。 我们拾级而上,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难得的缘分给予的额外的恩赐。

   冬至的夜晚,时间过得特别快。风吹过后,我突然对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2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不少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南方过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而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冬至作文500字《冬至饺子香》。

   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3

   今天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但“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我们却迎来了冬至。接我放学的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冬至的知识。我知道了冬至这一天是我们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也标志着冬天最冷的时候来临了。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要吃饺子,妈妈说有一句谚语叫“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不让我的耳朵冻掉,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吃饺子,妈妈包的是青椒蘑菇肉馅的,很好吃。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4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步入严寒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进九”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起伏较大,公众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外出最好戴帽,睡前最好热水泡脚。

第9篇

一、园艺文化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自古以来维吾尔民族很重视建设果园和园林。日本学者SugawaraJun的文章《多元的法律环境下新疆有关地契文件的格式问题》主要探讨了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叶维吾尔人在买卖或租借土地时所用的地契文件格式。我们从他列举的地契文件原文中了解到很多关于某某人的果园、林带、庭院等信息。人们买入、卖出或租借土地时把果园或树木、水渠也一起处理。①历史上的君王贵族、伯克、财主等有权人物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注重建起华丽的建筑,也特别重视建造花园、园林。他们引水源,建河道、挖水渠建造了一片片美丽的花园。在伊朗学者•巴格尔•乌苏吉(M.B.Vosoughi)的《波斯文献中关于喀什喀尔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的记载》一文中,引用了10世纪时候•本•扎法尔•纳尔沙希描述喀什喀尔的著作。其中描写道:“在米尔扎•阿布贝克尔(MīrzāAbūbikr)在位期间,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和周边村落建造了一万两千个花园;城中建起了很大的城堡,叶尔羌城中天堂般的溪流、树木和花园无与伦比,这座城市由此享有盛名……”①从这些短短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城市以花园为主的格局。我们不知道这些花园的大小、规模如何,但花园的数量也足以让人惊叹不已。哈密市庙尔沟园林(Arātāmbāghchisi)就是哈密王的大果园。哈密市中阿牙的优勒瓦兹园林(yolwāsbāghchisi)是20世纪初哈密有影响的官员的园林。这些园林还在,虽然没有了当年的繁茂、美丽的景象,但就凭规模和果树品种之多也足以证明当初这些果园的华丽原貌。历史上的很多花园、果林早已没有了实体,有的变成了居民区、单位、工厂等等,但这些园林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现在好多以“巴格”为命名的镇、村落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维吾尔语中把园、园子、园林、园地、果园、公园统称为“Bāgh”,即音译为“巴格”。如果我们查看新疆地域名称的话,可以看到新疆各地很多村落或聚居地,甚至是街道都以“巴格”或者以“巴格”的意译“花园、果园”命名的。比如:欧尔德巴格村(宫廷花园)、巴格万村、果园村、果树巷、雅尔巴格村、恰尔巴格村,多来提巴格乡,古勒巴格村(或乡),花园乡,花园街等。有的直接以某个果树或树木的名字命名,例如:阿勒马里克村(苹果园),布依鲁克村(葡萄沟),吉德勒克村(沙枣园)、铁热克镇(杨树镇)等等。

二、园艺与维吾尔传统文化

维吾尔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文化体现着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特有的思维方式、心里结构和审美观念。维吾尔族的一些文化传统和园艺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园艺创造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独特因素。维吾尔族非常喜欢养花种草。一般妇女们注重收藏和栽培各式各样的花种。每年春季她们准备肥料、花盆,挑选花种,开始在庭院、凉台中种植。笔者的奶奶当时是在我们社区里有名的花匠。她懂得多,知道怎样保存花种,怎样栽培和种植。小时候远近的邻里的妇女们专门过来向她讨教。有时她们一边喝茶,一边拉家常。她们的话题不知不觉中都会转移到种花养花的事情上。她们滔滔不绝地谈起哪个花有几种颜色、什么时候开、是否有花香等等,她们就这样互相交流栽花知识。这也成为了她们忙于日常琐碎之后的休闲时光。栽花是妇女们的家务之外的喜好,也成为一种妇女们享有的民众知识。维吾尔族人对花草的热爱也体现在取名习俗之中。维吾尔人以自己喜欢的花儿名称来给女儿取名。常见的名字有热依汗古丽(紫苏),阿娜尔古丽(石榴花),娅斯曼(素馨),莱丽(秋葵),扎帕尔古丽(藏红花),尼鲁帕尔(莲花)、塔吉古丽(鸡冠花)、阿丽腾古丽(金莲花)……除此之外,一般名字后面加“古丽”一词来称呼女儿,表示对女儿的宠爱。“古丽”是维吾尔语“Gül”一词的音译,即花儿之意。如阿依古丽、齐满古丽、伊帕尔古丽、热娜古丽、茹仙古丽、海热古丽等。维吾尔民族日常生活中比较偏爱绿色,建筑物一般以绿色为主。比如清真寺的墙用绿色琉璃瓦,住房的门窗多为绿色或者蓝色粉刷。他们头戴花帽,身穿花裙,穿着以鲜艳、亮丽为主。花帽的样式很多,各种花色的都有。刺绣工艺也非常发达,刺绣的花样多以花草、树木为主。在现代城市里见不到花草芬香,果树成林的传统庭院。但我们处处能遇见苹果园餐厅、红枣林快餐厅、葡萄园快餐、无花果餐厅、绿洲快餐等以果树的名字命名的餐厅。而且餐厅门前摆放无花果、石榴树的花盆来装饰环境,形成一道绿色的景象。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他们对园林的热爱和拥护。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们最忙碌的季节,他们整日忙于给果园准备肥料,选优质果树苗,插条、嫁接,挖渠引水流,种植树木的事情。维吾尔族个个都有一手好的嫁接技术,是园丁、花匠。每个果树成熟的时分各不一样。维吾尔族习惯以某个果子熟了的时分来记忆某事发生的时间。在民间有“在桑树熟了的时候”、“柳树出芽时”、“杏树开花时”、“哈密瓜熟时”等。在瓜果成熟的季节里举行“巴格塞丽斯”,即游园活动。一般亲属们或朋友们一起来举行这种活动,全家大小一起出动,在美丽的果园里品尝甜甜的果子,享受自然,尽情玩耍。有时带着都塔尔、达普(手鼓)、弹布尔等民族乐器,举办娱乐活动。采摘果子具有及时性特点,不及时采摘会影响一年的收成。这种特殊的情况督促形成互助互利的很多好的传统。在最忙碌的时间里,亲属邻里会过来帮助收摘果子。他们互相帮助解决困难。自家果子熟了,邻里们会互送果子品尝。如自己没有能力或不想收摘果子时也会让给邻里或亲属们收摘果子。民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习惯称为“Pasang”,即音译为“帕桑”。园丁或瓜农收摘瓜果一定程度后,宣布自家瓜果园的“帕桑”,意思是人们可以随意进入他的瓜果园里,挑选果子,尽情的吃。某某人的瓜果“帕桑”了,这种消息传得很快,孩子们都跑到甜瓜、西瓜地里和果园里拾摘瓜果,一起分享,热闹非凡。瓜果的“帕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他们都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园艺不仅在治理沙漠、保护生态、扩大绿洲面积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已成为维吾尔民族的支柱产业,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新疆的新鲜水果、各种干果在全国乃至海外都受欢迎。在全国的大中小城市都能看到做干果小本生意的维吾尔族青年。园艺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甜美的果子、丰富的营养,也激发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因而形成了很多民间知识和民俗风情。维吾尔族积累了很多保存新鲜瓜果的传统方法,制作各种果酱、果脯的技术和晾干瓜果的方法。他们不用现代技术,用传统的土方法也可以保存水果的新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瓜果。在吐鲁番总能看到人们为了凉制葡萄干而建造的“荫房”,一座座建造在山坡上、自家院子里的这些建筑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景,已成为吐鲁番的一个标志。你若在六月后旬七月份去南疆时,在乡村小路的两旁会看到一片黄色的景象。从远处看好像来到了开满了黄色花儿的大花园,走近一看是要晒干的、铺在热地上的熟了的杏子。在新疆总能看到这种别具特色的风景,这些奇特的图像会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三、园艺文化与维吾尔民间文学

维吾尔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教育民众的教科书。它以口头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园艺在维吾尔民族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民间文学中具有显著的体现。1988年开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原新疆民研会)的组织下,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新疆各地以州、县为单位进行了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并陆续出版了《三套集成》县卷本。我们查看这些维吾尔县卷本时,了解到在谚语卷、歌谣卷或民间故事卷中,有大量、丰富的有关园艺为内容的作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长辈们口中听到谚语、格言、寓言、民间故事时,不仅学到实际知识,还体会到他们对自然的认识,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内容。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天空的点缀,花儿、果树是大地的装饰。”我们从中感受到就像太阳、月亮和星星对人类至关重要一样,花草树木也一样重要,体现着他们对绿色的热爱。传播园艺知识的谚语有“经营果园,财源不断”、“家乡无果园,云雀不来临”、“栽石榴要栽在戈壁滩,无花果要种在水池边”、“精心栽培,瓜果飘香;任其荒芜,终生忧伤”、“园丁有心智,果实甜如蜜”、“别问有没有果园,果实累累才能算”等。①《乌古斯传》是维吾尔民族古老的史诗作品,它体现着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及原始宗教情况。故事中说道:“一天,乌古斯出去打猎,见前面湖水中长着棵树,树穴里有个姑娘坐着,她长得美极了,眼睛比天还要蓝,发辫像流水,牙齿像珍珠。乌古斯可汗爱上了这个姑娘,与她一起起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姑娘生了三个男孩,长子取名天,次子取名山,幼子取名海。”①神话故事《神树妈妈》中讲述树救人的故事②,也体现着古代祖先对树木,大自然的图腾和崇拜内容。

维吾尔族歌谣中表达情感的作品最多,一般把情人比喻花儿来表示对情人的情感。如“苹果似的红艳,桃儿一样光灿。俊男倩女双方结合,如同花儿盛开花园。”;“林间自有百灵唱,甜瓜熟透散奇香。孤苦之时遇情人,浑身上下是花香。”父母对儿女的爱慕和疼爱之心也多用花儿来表示。如“人家的孩子多,像石榴花。我仅有一个,是心灵的花。”维吾尔族特别重视礼仪和道德行为。从这首歌谣中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礼仪是树,学问是果。没有树木,何谈结果”,把人的行为举止看的比做出的成绩还要高。民间故事《神奇的苹果》③中讲的是坦诚和纯真的行为。故事中一个孤儿走路累了,走到一条渠边喝水。有一只熟透的红苹果漂到孤儿面前,孤儿没多想,捞起苹果就吃了起来。吃完后,觉得不妥,应该向主人道歉,就循着流向上游找去。孤儿找到园丁恳请他宽谅,园丁看到年轻人坦诚,最后把女儿许配给他。民间故事《国王吃石榴》也是一个有关道德的故事④,故事中有个国王外出打猎,路经一座荒芜的果园。天气很热,他口很渴,老翁给他两个石榴解渴。国王心里产生了坏念头,暗暗想:“我是一国之王,这样好的石榴不应该在这个穷老头的园子里,应当结在我的果园里。应当把石榴树挖起来,移到我的御苑里去。”国王要求园主再次给他两个吃,国王一吃,又涩又苦。国王问个原因。园主说:“我只有一棵石榴树,错不在我这里,而在你的身上:你的心坏了。心坏了,甜石榴吃起来也是苦的。”国王哑口无言。民间有“好人植树造林,没有果实也会成荫”的谚语。以此来教育人们这不仅为了自己,也为大众和后代积极植树造林。《园丁老爷爷》这则故事讲的就是多种树⑤,造园林的思想。故事中有一个国王出外打猎,看见农民弯腰曲背,在地里栽种果树苗,问道:“你的生命只剩一拃长了,横竖你吃不上这树苗的果实了,你不去安安然然的呆在家里,还这样折磨你的身体,何苦呢?”老人说:“虽说我的半截身子已进到土里,准定吃不上这树苗的果实了。但我现在不能不动弹,活动活动对自己有好处。若干年后,当后人吃到这些树上的果实时,他们将会怀念我,记住我的名字。”国王听了钦佩老人的话语,并奖赏他。

维吾尔族很好客,有着悠久的待客礼仪和早已成规的标准。德国学者伊丽迪库百丽•汉(IldikóBellér-Hann)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吾尔族的待客礼仪》这篇文章中谈论的一样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受到法律的、宗教的约束,还会受到传统习俗的约束。故事大体内容是这样的:“在南疆,有民众品尝新甜瓜品种的习俗。民众自带肉、油和米来到瓜农的田地,品尝甜瓜。然后去瓜农的家做抓饭吃。要回去的时候,每个人给瓜农一两,拿一个瓜回家。有一天哈里法(宗教人士)带着弟子去了郊外一个瓜农家。瓜农为了遵守习俗,把他们带到瓜田里,但是给了不好的瓜。哈里法非常生气,写了一首鞭策瓜农吝啬的诗句放在田地里。事情传开后,瓜农成为人们的笑柄。最后瓜农到哈里法那里道歉,才把事情平息。”这则故事讲述了违背了待客之道的瓜农受到惩罚的内容。以此来教育人们不要吝啬,要慷慨待人,要遵守待客礼仪。

作者:布沙热木·依明单位: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

第10篇

关键词:透视;链接;释放;拓展;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量。人才的造就要靠教师的精心培养和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并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巩固基础知识,增强透视性

学生的知识体系大体由基础知识和新学知识两部分构成。基础知识好且接受、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效率就高,主要表现在“阅读理解、听课接受、完成作业、写作展示、质量检测”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上。而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其学习效率就低下,常表现为思维混乱、认识模糊、作业速度缓慢、成绩不佳、情绪低落等。要解脱后面学生面临的困境,教师首先必须强化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其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能相应地提高,其学习效率也就逐渐提高了。教师应着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而达到预期目的。首先,摸清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分别对待。对于“尖子生、优等生”笔者完全放手让其独立探索,因为他们基础很好,学习效率很高。对于中等生采取半扶半放法。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稳固,时好时坏。当发现其进步时就鼓励表扬并消除其骄傲情绪;当发现其落后时就伺机刺激其思维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对于后进生,先要帮助其克服智力障碍,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因素,时常关注其课堂上的听课状态,及时矫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培养训练,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他们对自身知识的运用起到了透视作用,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致。

二、参透新知识,找准新旧知识间的链接点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学生具有坚实稳固的基础知识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渗透新知识。只有参透把握了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链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参透新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新课时,善于精心设计,科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新知识。课堂上,教师要多观察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听课神貌,对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讲清楚明白,让学生理解透彻。可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反馈其接受新知识的情况。怎样让学生参透新知识呢?教师感到,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弄懂每篇课文里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的透析,对课文哲理性的感获和写作方法的借鉴等。如,多音字:宿(xiǔ)(一宿)、宿(xiù)(星宿)、行(héng)(道行)、乘(shèng)(千乘之国)、校(jiào)(校对)、落(lào)(落枕)、巷(hàng)(巷道)、横(hèng)(蛮横)等。只有将像这些新出现且又有时常运用的多音字,通过展示讲解,让学生不断识记应用,使其与懂得多音字在比较中链接,其多音字的基础知识就得到扩充巩固,从一个侧面清晰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释放能量

清晰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其重要。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思维的清晰性指的是学生脑子对外界刺激物能快捷精准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具体地说就是指学生在“听课理解、阅读探索、回答问题”等时能以清楚正确的思路应对。学生清晰的思维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

1.善于发现,有效诱导

有的学生先天素质好,一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她)们智力高,思维敏捷,善于探索发现,对客观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精辟的见解。他(她)们作业速度快,质量好,学习效率极高。教师发现后就倍加重视、精心培养。课堂上,多提问些疑难问题以激发其深入探索的欲望;课后多指导他(她)看些有益的课外书,开阔认识事物的视野。批改作业时常写些鼓励性的语言,关注克服其骄气。激励辅导他(她)们参加中心校举办的语文、数学竞赛,且经常得奖。

2.挖掘潜质,提高整体素养

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已展示出了使人惊喜的特质。但有的学生特质还未展现出来,只是潜在地散发着智慧的光华。教师只有挖掘出他们的潜质,才能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的素养主要包括“学识、兴趣、方法、心理素质”等因素。

(1)丰富学生的学识。丰富学生的学识就是指导学生不断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课后广泛阅读大量好书,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2)及时反馈矫正。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也能达到清晰思维之目的。

3.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能增加许多鲜活的直接经验,也能从一个侧面增强思维的清晰度。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使学习充满无限的乐趣,也能大大刺激思维的清晰度。如: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做作业方法、习作方法、考试方法、对修辞手法的应用方法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从朦胧的潜能逐渐走向清晰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学习效率得到飞速的发展提高。

四、拓宽空间,展示特质

提高学习效率,若单靠课内学习的知识,学生应用起来往往力不从心,必须开阔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收集、理解、应用等能力的发展,以创造一个更具特色的高效率学习。

1.博览群书

拓宽学习空间,首先应指导学生课外有目的、有计划、有鉴赏地读大量的好书。如:多理解背诵《唐诗宋词》,多阅读理解《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多阅读理解著名作家的散文、诗集,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容量。

2.收集学习资料

指导学生分类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能给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如,关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格言: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生命的源泉;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谚语: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惜时的名言: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保护动物、爱护鸟类的名言: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共创和谐生态。

3.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触摸大自然的脉搏,观察自然现象,以此获得亲身体验,扩大知识面。如:组织学生参加“春游”“秋游”“游览名胜”等。游览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观察四季景物的特点及变化;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四季的气候特点及变化等。像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找到真感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总之,高效率学习是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要教师把握机遇,从“巩固基础、参透新知、清晰思维、拓展空间”四个方面耐心指导、精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能够迅猛提高乃至达到完美水准。

参考文献:

[1]孙建龙.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5.

第11篇

关键词:优化;教学行为;课堂有效性

从教育部关于中学生物课程改革中得知,新的课程标准将在体现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方面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把课堂让给学生,以学生学到多少为评价标准等。针对这些情况,结合中山市初中生物的学科实际:有中考的要求,实验开出率高,留给学科上课和复习时间紧,要想获得较好成绩,一定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优化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开心学习。

优化教学行为,提倡兴趣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常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科本身独具的切合生活实际、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地“要我学”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研究教材,优化理论知识的传授

新的生物教材编写,在每节的开始部分,都有一个“想一想,议一议”环节,这都是围绕章节的核心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课题的,在课文的表达上,文字变少了,图片变多了,很多知识结合图片,较通俗,还配有课后阅读加强知识联系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不过由于内容是面向全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精心组织、梳理教材内容,又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准学生兴趣的最佳触发点,并因势利导,在教学新知识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认真备课,围绕知识点善于设疑,诱发兴趣

浓厚的兴趣会使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为出色地完成任务提供可能。但兴趣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初中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外界新奇的东西都易激起他们的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备课前,要找准本节课的兴趣点,创设一定情境来激发兴趣。如,在学习《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时,用现在网上流行的蛔虫减肥法,“蛔虫减肥法靠生吞蛔虫卵并让其在腹腔内自由繁衍,消耗多余的营养减肥。据说这是很多明星的不传之密”来引入新课,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并说明此方法虽然可以减肥,但对身体健康有害,是不可取的,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回到家里也有很多学生与家长、朋友进行讨论,充分地诱发兴趣。又如在学习环节动物时,我取出一条蚯蚓问同学们:这蚯蚓是雄性还是雌性的呢?同学们马上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学生很想知道,对于其后的看视频、讨论,学生都积极很多。又如,在学习茎的输导作用时,我取出两枝尽可能相同的,带有叶和花的枝条,其中一枝插在装有清水的瓶子中,另一枝插在装有红墨水的瓶子中。瓶子外面都用黑色袋子包住。上课前一天置于窗台前,上课时,放在红墨水中的和叶子颜色都发生了变化。我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探究性学习状态,很多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课后思考。

2.巧用谜语、诗歌、谚语等,体验性地培养学生兴趣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劳动人民在生活实际中创作的谜语、诗歌、谚语、成语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大自然中的生物的。这些谜语、诗歌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结合课后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以猜谜的形式来学习果实和种子各部分的形成。又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绪论时,我就让学生默写出陆游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紧接着介绍自己曾经六月份去过北京,看过香山枫叶林,但我所见的不是诗人所写的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现象,问学生为什么,让学生来思考、探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增。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较多,教师要善于收集、分类和总结。

3.介绍亲身经验、趣闻、趣事,增强兴趣

生物知识与自然、社会息息相关,其中一些经验、趣事或故事、趣闻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不但可以增强兴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一节时,我结合自己儿时养小猪的经历,说刚开始时,小猪看到我过来,都跑了,是不是老师长得难看,吓怕小猪。后来,多次喂养小猪后,每看到我,就兴冲冲走过来,是不是老师又长得好看了。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提高,参与性强,很容易就能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了。

4.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等辅助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作为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做到每节课都有课件,对每个难点都要用微课或动画等辅助教学,使知识由抽象变形象。如,在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时,学生对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和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时分不清,我通过自己制作的两个微课,一个是电视剧《枭雄》中的片段:吓走禾花雀,没有禾花雀吃水稻,就能提高产量,从批判中认识到动物通过食物链维持了生态平衡。另一个微课就是通过录制家里养的宠物小狗,吃掉掉在地上的肉,比放在泥土中等它慢慢给细菌真菌分解要快得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这个环节,要求老师要多学习,用科技武装自己,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利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尽量把一些难度性较大的内容利用电教仪器形象化,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对七年级下册学习人体尤为重要。因学生对人体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不知原理,兴趣性较高,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采用科技创新手段,W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强调实验教学,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兴趣的课外活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科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不要因为课时紧张而不上实验课,用好实验课,往往也会事半功倍。因为实验课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可以动手,通过实物验证相关知识,兴趣较高。例如,在学习《种子成分》一节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种子的各种成分构成,学生的兴趣性很高,掌握知识牢固,教学效果好。后来,学生在“我喜欢的一节课”期末考试作文中,有80%以上的学生写这节实验课,很多学生时隔很久还能把当时的情形一一复述。可见实验课的巨大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兴趣,更是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因而,作为生物学科老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行为,重视实验教学。

有趣的生物课外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现在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在校时间多,向往外出学习,因此,结合所学知识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既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如开展动植物标本、叶脉书签的制作,校园绿化的调查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记录,指导学生写科技小论文进行评比,将实践提高到理论,学生的兴趣肯定有增无减。

三、优化教学环节,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老师都认为,复习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生物学科,要求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复习起来较难,有什么兴趣可言呢?其实只要注意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好胜心强,喜欢发散思维,因而在复习时,结合课本知识,采取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如,采用比较法、观察法、归纳法等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不仅可以激活记忆,而且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般在出复习题时,也要注意基础知识和灵活习题相结合的复习,多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学生思维空间大,兴趣性也较高。如,复习反射弧时,结合“红灯停,绿灯行”的操作来复习,让学生把知识点具体到动作上,他们就很容易记住,又如,复习脊髓的反射和传导功能时,可以通过手碰到火缩回来来复习。另外,在复习中改变学习方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效果也会好很多。

总之,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科实际、学科地位,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利用W科资源,优化教学行为,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爱上学科,爱上你的课,教学成绩自然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第12篇

生活在祖国东北的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从森林里走出来的鄂伦春人具有勤劳勇敢的品质,在与大自然相伴的岁月里,衍生出许多朴素自然的原生态文化,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传统技艺、曲艺、民俗、传统音乐等4类6项。其中音乐类包括莫苏昆和赞达仁。鄂伦春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往对鄂伦春音乐类型的划分,本人在研究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的同时,通过学术界对于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对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研究现状

自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我国学术界分别从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原生态音乐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抢救和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原生态音乐研究方面,对云南原生态音乐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且最为系统。其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张兴荣所著《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按语言系属,分民族阐述。而对于鄂伦春音乐的研究成果有《鄂伦春民俗与音乐的传承流变》一书,包括了鄂伦春族“生产”、“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民俗和音乐,把鄂伦春族的民俗与音乐详尽而系统的进行了论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鄂伦春族的音乐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一书从整体上对鄂伦春原生态文化进行了研究。著作虽然没有对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进行专门论述,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鄂伦春族其他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关于原生态音乐的种种相关的内容。这些研究或从原生态文化的大角度进行阐述,或单纯就音乐进行研究,甚至没有人在研究成果中提出鄂伦春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

(一)国内研究现状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于我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准确的说,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对鄂伦春族进行大规模的研究调查。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采风编写了《鄂伦春人》,从那时开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对鄂伦春族的各项研究开始滥觞开来。在中央相关部门以及黑龙江省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了抢救鄂伦春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他们深入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与鄂伦春同胞同吃同住,收集了大量关于鄂伦春民族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随后在黑龙江省民研会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上陆续刊登出来。20世纪80年代又通过实地调查、查阅古文献、翻译外文文献等方式编写了《鄂伦春社会的发展》、《鄂伦春族社会变迁》、《鄂伦春族游猎文化》等著作。以上著作对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形态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都为以后研究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学作品的出版,带动了鄂伦春研究团队的不断扩大,不仅民族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了专业研究,为鄂伦春宗教、音乐等其他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下,相继出版了关于语言方面的《鄂伦春语研究》、《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宗教方面的《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地域文化方面的《淖尔河流域的鄂伦春人》、文学方面的《鄂伦春族文学》、民俗方面的《鄂伦春族风俗志》、民族方面的《黑龙江鄂伦春族研究》、《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等一系列作品。其中《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一书对鄂伦春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研究鄂伦春各个方面的工具书。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出版的《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对鄂伦春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说唱、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进行了刊载,其主要表现内容都与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他们的信仰、狩猎、婚姻、生育,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人类起源的猜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了鄂伦春人的历史发展情况,让我们了解到了鄂伦春人的民风民俗、审美意趣以及崇拜信仰。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协主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把中国有史以来各时期、各民族口传心授的民间小调编辑成系列丛书《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其中“内蒙古卷”和“黑龙江卷”为我们研究鄂伦春民族音乐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此外,供职于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陈恕主持的国家“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也为我们研究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鄂伦春民间文艺研究组对鄂伦春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书,这些民歌不仅曲谱完整,而且还有鄂伦春语和汉语双重释义。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鄂伦春民众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传统民歌,另外一小部分是进入新社会时期人民传唱的新民歌,这些民歌的搜集整理为保存鄂伦春族音乐文化遗产和推动鄂伦春族民族音乐的研究做了重大贡献。著名作曲家暴侠为了抢救、保护鄂伦春民歌遗产,经过几十年的收集,采录、整理了几百首鄂伦春族民歌,很多已是绝源的珍品,编写出《鄂伦春族民歌选》一书。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对鄂伦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解放前,第二阶段就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第三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其中在第三阶段对鄂伦春族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期间对鄂伦春进行研究的各方面学者都在不断增加,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关于鄂伦春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民歌的收集整理上,并对音乐的类型、题材、风格等进行了归纳研究,但是有关于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记述并不多见,把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作为对象的研究更是无人涉及,因此选取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希望能够深入阐释其文化内涵,以期对鄂伦春族的音乐研究、文化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二)国外学者研究的情况

在当今越来越强劲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的重重危机,这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反思与反省,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生态浪潮”不断掀起,无论是环境保护运动还是生态批评,都在寻求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上个世纪伊始,欧洲很多国家就出现了一种保护各自乡土文化的活动,被称为“活态博物馆”运动。活动理念是将原始乡村整个保护起来,原汁原味的将其看做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它的手工作坊、节日庆典等都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到了上个世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开展了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保护运动。自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些伴随人类产生、发展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研究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意义

(一)从微观上看:黑龙江地区民族众多、习俗多样,这样也就使得黑龙江的本土文化比较多姿多彩。自古以来,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许多民族都生活在这里。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鄂温克等民族的萨满、歌舞和桦皮艺术,赫哲族的鱼皮工艺,朝鲜族的民族风情,满族的剪纸、刺绣等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各少数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是黑龙江流域巨大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鲜明的龙江特点和龙江气概。龙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是黑龙江提升文化软实力,成长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宝藏,是黑龙江实现科学成长的丰富根本。研究和传承以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为代表的黑龙江文化,是当代黑龙江人不容推卸的神圣责任。

(二)从宏观上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建设从工业化到信息网络化的转变,音乐文化从港台到日韩潮流的冲击,民族音乐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所处的位置也日益边缘化。但是当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文化的原始回归,在音乐方面也需要这样一种“返璞归真”,以改变社会音乐文化格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原生态音乐”如纯净的氧气慢慢在我们周围弥漫开来。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原生态”一词来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范畴的一个专门用语,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现普遍用于各类媒体之间,特指那些未受到人类太多涉足的,基本上处于原始状况的自然环境,而“原生态音乐”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心口相传的民歌或小调。“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原汁原味”并不仅仅单一的反映在曲调上,更多地体现在少数民族或民间艺人现场清新质朴、真实自然的即兴表演上,这也正是原生态音乐鲜活性的根本所在。

原生态文化的研究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往往都和各自的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研究势必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文献与中国原生态音乐田野考察结果,通过对鄂伦春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成果的梳理,进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研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