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生产的谚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旱天多耙,出苗没差。
要想庄稼收成好,三犁三耙不可少。
春天创一^遍,秋后多一‘石。
春天人哄地,秋后地哄人。
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
秋天深翻田,丰收在来年。
秋耕深一寸,顶上一茬粪。
秋耕深,春耕浅,旱涝都保险。
秋天不翻,来年草滩。
秋后耕下地,来年苗得利。
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
耕地不带耙,误了来年夏。
修好地边,多长一圈。
随割随耕,赛如压青。
犁地要深,耙地要平。
犁得深,耙得细,一亩地当两亩地。犁得深,耙得烂,一年收成当年半。犁地不细,白叫老牛费力气。
深耕一寸,多打一囤。
深耕细耙,旱涝不怕。
深耕锄草,穗大粒饱。
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薄地怕深耕。
翻来又翻去,荒地变熟地。
一滴水一粒粮,水土流失打空场。土蓄水,水养林,林保土,土肥农。山上开一线,平地冲一片。
山无衣,地无皮,人要饿肚皮,山上乱开荒,山下地皮光。
开荒三年丢,梯田百年收。
开了山,漂了川。
水土不下坡,粮食打得多。
地埂不修,有地也丢。
地没唇坑煞人,堰没口顺水走。
1汉哈谚语风俗习惯差异
1.1汉哈谚语风俗习惯不同点风土习俗类的谚语所涉及的是某一地方的山川景物、风俗习惯、传说、特产等。充分反映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产方式等。
1.2汉哈谚语风俗习惯相同点在社会道德的谚语中,汉哈谚语有相同点。例如:汉语谚语中的“忠言逆耳”、在哈萨克族谚语中“朋友的话使你哭、敌人的话使你笑”在反映爱祖国、爱家乡这一品质方面有相同点。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表现为“与其在别人的国家当苏丹、不如在本国当穷汗”;崇尚团结类。例如:“家和万事兴”、“兄弟不合、到嘴的东西吃不到”、“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在重知识、重理想的方面。例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读书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命的烛焰”。
2汉哈谚语畜牧文化差异
畜牧文化是哈萨克族最典型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自然在其谚语中有所体现。首先在哈萨克谚语中有许多有关牧场的谚语,因为牧场是哈萨克族放牧的地方,是哈萨克族赖以生存的地方,选择好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所在,他们的生活和牧场息息相关,没有牧场就没有游牧生活的场所,对牧场的忠爱其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哈萨克族人民非常重视人、草场、牲畜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草场也是倍加爱惜,不破坏草场,自然在谚语中也会有不少是反映牧场的。
3汉哈谚语农耕文化差异
汉哈谚语农耕文化不同点自古以来,谚语始终活跃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被广泛地运用着。这不仅说明了谚语内容的广博,还说明谚语来自民间,与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就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农作物、节气、水利、耕作、肥料种植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其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的分量。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
4结束语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谚语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谚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各种新生事物、新经验的不断涌现而不断发展的,自然而真实地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沉积与印记。汉哈谚语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各自表达形式不同,含义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去了解汉语文化的特点及深层次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理解并运用语言。
作者:库然西·达列里汗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关键词:三农;气象科普宣传;重要性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已进入发展新常态。农业生产从以往总量不足这个主要矛盾,转变为“畸形的产能过剩”问题,即结构性矛盾。调结构、促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气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中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述
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农作物本身品种优良的情况下,天气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化可能导致增加生产的不稳定性,而且发生气象灾害,比如洪涝、干旱将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失。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水稻适合雨热同期的气候,其他作物也都有其生产习性,有的喜热,有的喜寒,天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
传统的气象服务体系下,农民农业生产只能靠天吃饭,当然经验丰富的农民能够“观云识天”,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当前三农服务并不是重点抓农业生产,而是要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抓科技创新,保障农民权益。这不仅涉及到绿色生态农业,还涉及到防灾减灾,一旦发生气象灾害不仅危及农业生产,更危及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气象科普宣传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对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气象科普宣传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性
1.气象科普宣传在农村深入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在这一天举办庆祝活动,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2017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观云识天”。自古以来我国就流传这诸多关于云和气象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等等。
各地举办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进入农村,例如仪征气象局围绕“观云识天”这一主题,深入仪征市刘集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当地群众派发气象科普宣传资料,为农村老人讲解气象灾害知识和防御措施。并引导有微信的群众扫码关注气象局的微信公众号,举办服务三农气象防灾培训,科普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征求意见调整气象信息时间和内容,深受乡镇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2.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
我国整体相比以前来说更加安全,但是在人们的主观感觉里却依然不够安全,基于相关的突发事件和风险危机灾害统计上说,相比以前也要安全得多,但是在信息披露机制的逐渐完善下,群众获知风险的机会增多,从主观心理上来说更加不安全,当然这不是坏事,说明群众的风险意识在不断增强。可是就气象灾害来说,防灾减灾体系的不断完善,气象灾害事故率逐年降低,但是就农村而言事故率依然很高。农业依然是最容易受到气象灾害影响的产业,虽然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创新,但靠天吃饭这一传统还是主流。农村的防御体系依然薄弱,结合上文的例子,气象科普宣传之所有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气象科普宣传,将气象科技服务带到农村,不仅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更对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气象科技的创新是重要工作,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关键是要紧盯农业发展前沿,根据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时开展气象科研开发,通过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服务农业水平的提高。例如某气象部门推动精准扶贫,针对当地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蔬菜、菜叶等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开发出6大类26种服务产品。并开展18种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将农村经营主体定位成直通式服务对象,按需下单,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宣传就是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用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气象科普宣传就是用各种手段或活动,将气象学的相关知识普及给群众,知道他们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比较剧烈,引发很多自然灾害,南方暴雨,北方高温,以前人们更关注什么时候下雨,哪里下雨。而近些年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让人们更关注气象灾害,所以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十分关键。如上文提供的例子,在农村中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突出防灾减灾,普及应对气象灾害的知识,指导群众应对天气变化进行农业生产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引导群众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和运用气象科技的意识,真正把气象服务的作用发挥出来,趋利避害,为“三农”工作服务。
三、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服务三农的建议
随着技术的进步,气象科技在进步,气象科普宣传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宣传渠道也越来越宽,气象科普宣传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宣传册、广播电视等媒介,在三网融合下,新媒体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方面将发挥巨大势。
基于新媒体时代,首先就要巩固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三农”服务领域,要在统筹规划下,加大投入,积极主动开展活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率逐渐增强,基于新媒体创新宣传渠道是关键,比如上文提到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向农村群众气象信息,并结合传统手段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其次,气象方面的专业术语对于农村群众来说,显然是无法理解的,因而在宣传当中创新气象内容十分重要,要将气象专业术语转化成农民容易理解的信息,并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广大群众提供在线指导。
总的来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不仅要抓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动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三农。同时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创新宣传方式,让农村群众了解气象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要在防灾减灾方面下大力,让群众了解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掌握应急措施,从而更好地做好“三农”服务工作。
四、结语
气象科普宣传在“三农”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建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能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同业内同仁共同探讨,进一步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化“三农”服务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加强基层体系建设 注重公众科普宣传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2013,09:30-33.
[2]顾品强.突出气象科普宣传 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J].上海农业科技,2013,03:9+11.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建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防治水害、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据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我国古训说:“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抗御水旱灾害的积极办法首先是兴修水利。所以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
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性,其表现形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奴隶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形式是井田制,布置在井田上的灌排渠道称为沟洫。农田沟洫发展至周代,已较为系统和完善。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当时把沟洫大致分为浍、洫、沟、遂、l、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战国以来,随着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洫,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海河流域方面,战国初年,魏国的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投巫治邺”,主持兴建了漳水十二渠,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渠系,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肥沃了农田,改良了土壤。长江流域方面,公元前250年,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形上,它是无坝引水渠系。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都江堰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方便,成为我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工程。在黄河流域,灌溉渠系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它是在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由水利工程师郑国主持兴建的。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4万余顷。
东汉时期,因淮河上中游及诸支流所经地区多丘陵,故修建陂塘较多,前代已修建有著名的芍陂和鸿隙陂,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不过,陂塘的发达并不只限于淮水流域,南阳唐白河流域也比较发达。三国时孙吴及南朝在建康(今南京)建都,附近水利开发普遍,其中位于江苏句容县的赤山塘规模最大,灌田万顷。华北地区水利在东汉时期得到提倡,旧有渠道被广泛修浚。东汉初年,张湛在今北京市密云、顺义一带引潮白河灌溉,效果显著。嘉平二年在永定河上兴建的戾陵堰灌区,筑有拦河滚水坝,开凿车厢渠,渠口设闸节制,灌溉面积一万余顷。唐宋时期,社会安定,经过六朝的经营,江南水利迅速发展,除引水渠系外,主要有蓄水塘堰、拒咸蓄淡工程和滨湖圩田等。这一时期,江南水利成就最大、功效最突出的水利设施是太湖流域的圩田。圩田一般是在滨湖区,用圩岸将其与湖水隔开。一圩往往方圆数十里。这一地区湖泊、河网密布,雨量丰富而又不均匀,遂产生了圩田这一特定的水利类型。圩田起源较早,至唐代后期,太湖圩田已较发达。
封建社会后期,农田水利建设多由地方自办,兴修普遍。长江以南继太湖圩田之后,湖广垸田迅速兴起,成为封建经济的另一支柱。早期垸田多自南宋和元代始修,而垸田的大发展则在明清两代。垸田的形制和江南圩田相同。两湖垸田以湖北荆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最为集中。明正统中期,位于江南的华容县有垸田48所,至明末已发展到100多所,其中大垸纵横十多里,小垸百亩上下。两湖垸田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明代民间流传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出这个状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进步与农田水利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农田水利因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发展,并不断促进着农业的进步。首先是影响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改良。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断开发土地,扩大耕地面积,改良和利用低劣地,提高其生产能力,是我国古展农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土而无水,无异沙漠;土而多水,正同洪荒。农田水利的发展,对于农耕地的开拓与扩大,劣质土地的改良和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影响了地区作物的组成关系。在黄河流域,西周以迄春秋一段时期内,农作物以黍稷为主,到战国、秦汉时期,粟、菽、麦成为主要作物。发生这种变化与水利灌溉事业发展有密切联系。黍稷是耐旱性强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低。而菽、麦则耐旱性较弱,对水分的要求高于黍和稷。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兴修,促使麦类作物广泛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再次,影响了耕作栽培制度的发展。长江流域的一些水乡泽国,由于地势低洼,沮洳下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广泛存在着一年一稻的栽培制度。唐宋以来,随着圩田水利的发展,排灌技术的进步,不少圩区由一年一熟逐步演进为稻麦两熟和两稻一麦的制度。
农田水利还影响了农业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我国北方分布着大片黄土和盐碱地,南方存在着沼泽地。由于排灌事业的发展,其中不少地方成为农业高产区。这些地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因素很多,但是,排水与灌溉对于它们的转化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公元960年,后周统领禁军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建立宋朝。为了改变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在加强集权的同时,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的耕地被开垦出来,铁制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从而使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北方的粟、麦等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
二 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的手工业比前几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冶矿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多数的冶铁炉使用石炭作燃料,使铁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具改进有很大的作用:宋丝织业有新的发展。宋仁宗时,梓州已有几千家机户,从事丝织业生产。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和四川为两大中心。丝织品花色品种繁多。现在所知道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全部出现。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随着植棉区的扩大,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上升。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北宋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是当时著名的五大名窑。各地瓷窑形成自己的特色。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汝窑在河南宝丰,胎质细洁,釉色多呈天青,青中带蓝,晶莹发亮,为宋瓷的精品。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出产青瓷,以冰裂纹瓷器著名。官窑在河南开封,专为宫廷烧造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淡白次之。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称为钧红或钧紫。南宋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北宋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造船业的发达,宋朝海运量也相当可观。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制造的大型远洋海船,可载粮几万石。
三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本行业的商业利益。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宋代,由于工商业的高度繁荣,促使国家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此,有学者把宋代纸币的产生称为“金融革命”。由于宋代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大量的农民工输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收入成为宋政府的重要财源。南宋的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建有货栈,专门用来寄存货物。还有酒楼、茶馆。
四 对外经济交流
由于北宋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以及造船业的发达,所以宋朝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其中以阿拉伯商人最多。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总之,宋代经济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并将其视作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部分。在本文中,就中国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经济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建全。每年的农村会议及国家中央召开的会议,都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没有建立建全已经是一项遗留的历史的问题,其产生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且无法满足及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甚至于此,落后的农业现代化管理成为了农业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失去动力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农业经济管理在长期发展中并没有更上时代管理的步伐,其存在条件管理的落后,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例如,农产品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市场问题及再加工问题等等,根本原因是农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对农产品的产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或是不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其产生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评判标准,生产的流程不规范等等,同时仍然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态,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销售的手段多是停留在人工在市场被动销售,没有积极采取一些营销的手段或是增加销售的手段,如网上销售,或是加工成品的销售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手段落伍。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动力。特别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农业多是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及小镇,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能正确认识信息科学的用处,甚至没有接触过信息科学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不均衡,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限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发展落后。国家重视农业的管理与发展,并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了一定的人才与资金。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领导农业管理发展的团队。管理者受教育水平及拥有的管理技术决定了农业管理发展的程度。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已经不只是农业这一学科,其中还包含了管理、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者自身没有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自身的发展落后与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如何促进农业管理的发展的进步,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前提。首先,过去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在农业的建设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等,并且是一昧的追求产量。这需要对农业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革,向绿色、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军。因此,目前需要解决农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创新并开发出新的农产品品种,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策划多种营销手段,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农业产业链。其次,需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创新型的技术提高农业的价值,真正在技术水平上提高农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国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对加工后的农产品或是其他直销的产品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严查,保证其绿色、健康、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这是农产品可以长期的根本。全面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化的农业发展将成为主流,而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则是核心。这需要在农业范围内大量传播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时获取有关于农业的信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在过去,传统农业发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天气现象,谚语及先辈的经验等等。但是,在如今,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与跨时代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智能的手段获取。国家应对农业管理的发展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尽可能在农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同时,为其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充分发展农业科技。科技是农业得以发展的本源。第一是应对农业人员加以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现代化的科技能力。同时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民,使其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了解现代化的农业设备的应用,提高农耕和生产农产品的效率,这最终才能充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第二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的水利灌溉环境,并尽可能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的设施,节约水资源。充分发展农业科技,不仅事半功倍,还可以确保农业现代化持续进行。
三、总结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缓慢,在发展中会面临着许多限制因素。但是,我国对其是倍加重视,对农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及人才。因此,农业现代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不断总结经验,一定会发展质的变化,走到世界的前沿。
参考文献:
[1]郭永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5(9).
[2]薛振鹏.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
1.目的教育,激励参与
地理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目前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学习不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应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激发成才欲望,使参与地理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新生入校后就应抓住机会,向学生充分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任务和学习方法,讲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生产中地理学的重要作用,如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夏季很热,冬季很冷?如何认识奥秘的宇宙?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怎样?人类赖以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资源条件如何?在经济建设中,更离不开地理知识,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选址、农业安排、工业布局、水利建设、商业发展等,都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这样的目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意义以及从内心深处觉得应该学好地理。
2.情感注入,激发参与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教师除了在知识信息方面有传递作用外,重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传递和感染,而师生感情的建立则是通向教育效果的一座桥梁。一般来说,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含有“情感”的因素,即使是一次信任的点头,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如教师一次极为亲切的眼神,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堂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采用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眼光、及时的鼓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也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自然产生亲近仰慕心理,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亦将被激发。
3.情境创设,诱发参与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为此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以使问题情境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又要源于原有的认知水平。如讲授“农业的区位选择”后,提出问题:评价家乡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这样的问题,乡土气息浓厚,学生很感兴趣,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许多学生都能踊跃发言,主动回答,课堂气氛热烈。同时让学生提问也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加一次参与的机会。如介绍“经度与地方时”知识时,一些学生提出:“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就越早”,教师不是马上告知结论,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到适当的“火候”时启发学生结合“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日出时间的早晚,除了与经度有关外,还与纬度高低有关”这一结论,最后教师补充说明:“现实生活中,日出时间的早晚除与经纬度有关外,还受地形、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对该知识点不仅掌握牢固,而且理解透彻。
4.成功体验,刺激参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求成功,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尝试成功感受,刺激再成功欲望,使参与地理教学成为获得心理满足的一种追求。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各自成功的机会:对智力水平高、接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学中应加大难度,使他们自觉奋发向上,促进地理学习向“精度”、 “深度”和“质疑”方向发展,让学生尝到付出劳动越艰辛,取得的喜悦越多;对智力发展迟缓、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可以掌声鼓励,也可以公开表扬,发放小奖品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再如,尽量对学生回答做出诚恳的、鼓励性的评价,使答对的下次还想再成功,没答好的努力争取下次成功;考试不仅设立优秀奖,也设立进步奖等。总之,教师应多渠道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刺激再参与的热情。
5.形式多样,促进参与
课前五分钟演讲。信息化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单从薄薄的课本,或从地理课堂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涉猎、吸取知识营养,鼓励他们主动通过课外途径多渠道获得地理知识。在课前留出五分钟让学生到讲台演讲,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资源共享的平台。精彩的演讲会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高,更投入。
尝试角色扮演。分为师生角色扮演和情景角色扮演。前一种可应用于内容较为浅显,知识点前后联系不太紧密的新课教学,让学生换位做老师,体会老师的艰辛和付出,使学生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后一种形式应用范围较广,如对某一工业区的开发评价,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工厂厂长、农民、政府官员、环保人员等角色,然后从角色立场去讨论、分析、评价。这样的活动可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其综合思维、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些知识内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专心致志地进行钻研、探索、实践,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交通运输、贸易、旅游、人口民族、工业布局、农业区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等。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本身就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有兴趣点出现,就能持续保持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教师要如何挖掘课堂教学的兴趣点呢?
一、课前“吊胃口”
课前学生一般处于游离放松状态,一上课马上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不是易事,所以课前“吊胃口”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新闻、一首歌,甚至一场雨、一阵风,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一个问题”,好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如讲解“地球存在生命原因”时可问“有没有外星人,外星人会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星球才会有外星人?”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时提问“我们班谁喜欢夏天,谁喜欢冬天,大自然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换?”经常会听到有趣的回答:“冬天的时候想夏天,夏天的时候想冬天。”当讲解“日界线两侧时间差”时,可提问“一个妈妈生了双胞胎姐妹,为什么先出生的姐姐生日反而比后出生的妹妹生日晚呢?”或者提问“你如果一年要过两个生日该怎么办?”还有如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问题有“为什么落日是红色的”“深秋晴天的夜里为什么很冷”“为什么十雾九晴”等。关于热力环流的问题有“为什么午后的风比早晨和傍晚大?”关于大气气温和气压等物理性质的垂直差异的问题有“海拔高的地区煮猪蹄为什么要用高压锅”“赤道附近的山脉山顶有积雪吗?”“为什么雨后半山腰以上会出现云雾缭绕而山脚不会?”等。又如水循环“井水不犯河水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吗”等等。只要教师课前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不管哪一章、哪一节,都能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如果课堂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的兴趣不会高,注意力就无法持续。如果安排学生直接参与活动,那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学生的兴趣都会比较高涨。学生都有好奇、好动、好争、好胜的心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参与活动,就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说,如设计课堂活动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应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回答问题等。也可以让学生讲,如让学生上讲台当老师。可以用五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对上一节内容进行复习并提问其他的同学,并对新课进行导入或讲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话题等。也可以让学生做,如做课堂练习,或在黑板上、练习册上填图绘图等。如在讲“城市功能分区”时,可让学生课前画出漳浦县城主要功能分区的分布,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三、直观教学
运用直观教学,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学生亲眼所获,亲手所得,极易留下深刻印象。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地球仪、地图册及自制教具的运用,特别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利用本身声、光、影、音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把知识直观化,变看不到为看得到,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使生动形象,逼真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大气三圈环流的形成”可以用动画展示出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又如可把地质地貌、自然带、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等景观图进行展示。甚至可以播放歌曲或视频辅助教学,如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后天》《2012》等电影片段,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视频。直观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旁征博引,生动形象
语言包括口述语言和肢体语言。语言是传播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如能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再伴以生动形象,甚至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把诗词歌赋融入教学中。讲解山地和平原物候期的差异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梅雨的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冷锋天气的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用于说明长江三峡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玉门为非季风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对流雨(雷阵雨)范围小、时间短的特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了锋面雨的时间和降水长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师也可运用谚语进行教学,如“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新疆日温差较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说明暖锋天气和冷锋天气的不同特点。闽南话中的谚语“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说明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还可引入歌曲,如讲“长江流域”,有《长江之歌》;讲解青藏铁路,有《天路》。歌曲《黄土高原》说明黄土高原为季风区,影响的季风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进一步以此引入“季风的形成”。《青藏高原》中“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描述了青藏高原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地形。《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可以引到台北下冬雨的原因,是受风、水汽、地形抬升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
五、联系新闻时事
当今世界,大体稳定,但局部争端不断,再加上大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内容都与地理息息相关,也是高考题目的素材,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努力渗透于地理教学。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就会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如把中东的战乱与世界能源需求及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联系起来;把索马里海盗与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联系。在讲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时,更要结合新闻时事,通过案例讲述,如北京涝灾,绿色奥运等。
六、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看到的、了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来讲述、论证有关的理论知识,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如结合漳浦县城讲述城市功能分区:麦市街处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绥安开发区和黄仓开发区位于城市边缘,为工业区。讲解城市规划可联系324国道改建,说明过境干道不宜经过市区。联系汽车站、殡仪馆外迁,说明合理的规划可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讲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结构调整,可联系漳浦的蔬菜、花卉与对台农业的发展,说明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传统农业应向现代农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同时加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结合港口的区位条件让学生分析古雷港的条件,其优势有水深港阔、避风、不冻不淤、陆上地形平坦等,不利方面为城市依托和陆路交通等。
展现服务“三农”的无限生机
对农广播节目吸引听众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贴近生活,增强节目的服务性。广播服务要加强“三贴近”,立足“三农”,把政策送进农民脑海,把娱乐送到农民心口,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把信息传到农民耳边,把财路铺到农民脚下。
一、办好专业农村广播:在优化发展中不断提升传播形态。
陕西、山东、辽宁、吉林、湖南、黑龙江、河南、河北和安徽等地专业农村广播的出现,让农民拥有了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广播频率,成为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媒体力量。经历三年发展历程后,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频率提出了“绿色、科技、人文”的发展理念,确立了“乡村民众的互动天地,城市百姓的快乐空间”全新频率定位。围绕“提高频率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目标和“做优资讯、做强服务、做精‘三农’、做活娱乐”的总体思路,农村频率将原有的《致富金桥》《养殖天地》《乡村生活》三档节目与新闻频率50年老字号品牌栏目《对农广播》强力整合为《江西对农广播》,并与新闻频率并机直播,使它成为覆盖江西省的唯一一档服务“三农”的专业广播节目。安徽农村广播自2005年7月开播以来,不仅及时传递党的惠农政策,还向农民朋友传播科技、法律知识和种养新技术、新信息,节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亲和力和互动性,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安徽农村广播节目设置突出对象性、专业性、服务性、实用性和娱乐性。
二、实施节目多样化互动:增强农村广播的贴近性和吸引力。
首先,走出直播室到农村去,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河北电台农村频率成立一年多来,在面向基层、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其中《农博士来咱村》节目受到百姓的欢迎。《农博士来咱村》栏目自从2008年1月13日首赴赵县以来,南下肥乡、二下赵县,足迹遍布正定、辛集、吴桥、新乐等地,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甚至出现“抢科技书”“抢农博士”的场面。安徽农村广播将“宣传服务三农”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先后深入界首、涡阳、阜阳等地举办万人宣传直播活动,组织农业科研单位、法律部门的专家现场为农民朋友解答生产、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村广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节目,为农民解疑释惑。对农广播根据农民的需求,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节目,直接与农民交流对话,为农民解疑释惑。浙江嘉兴广电总台城乡生活频率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台对农专业频率,频率着力打造的《阿秀嫂的家常话》栏目,谈农民身边事、说农民心里话、帮农民解难题。近年来又联合嘉兴市农经部门合办了《农经之声》,与新居民事务局联办了为来嘉兴务工人员打造就业、维权、倾诉平台的《异乡新嘉园》等栏目。再如邢台电台的《绿色田野》节目中的《专家热线》栏目,每周两次邀请市农业局的有关专家以及农业学校的高级讲师做客直播间,通过热线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帮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满足农民参与需求、追求自我表现的快乐。新时期农村受众由追求温饱型,到现在的追求“自我表现”“自我参与”,农民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2007年2月10日河南电台农村广播举行《中原首届播客挑战赛》颁奖盛会暨农村广播新春联谊会,晚会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广大农民朋友热情高涨,一起游戏、抽奖,和主持人互动,共同见证了三大奖项的产生。2004年9月,陕西农村广播《农民说新闻》栏目开播,将最新鲜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把握等,这种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报道活动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常熟电台对农广播节目中也开设了农民讲故事栏目,邀请本地农民进直播室讲民间故事,唱山歌,让广大农民一展身手,追求自我表现的快乐。
第四,做好互动节目的场外和后续服务,构建服务新渠道。对农广播热线互动节目中农民提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只需要现场给予解答的,如庄稼出现病虫害需用什么药,家禽家畜选什么品种好等。但还有一部分问题仅靠解答是不够的,需要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渠道、办法和场所。因此,构建对农广播互动节目场外和后续服务的新渠道,是农村节目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方面。陕西农村广播帮助农户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为客商、果品经纪人和瓜农牵线搭桥,联合西安朱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组织“西瓜快车――蒲城行”活动,为蒲城县党睦镇、龙阳镇、龙池乡等地的近300户瓜农解决了大约1000吨西瓜的销路问题,深受瓜农的欢迎。
三、搭建新型的服务三农平台:突出政策宣传、科技宣传、信息。
对农广播要深入挖掘各地农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报道各地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在服务“三农”上,这种意识自觉和实践自觉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江西电台、江西省农业厅2008年11月14日签署共建《惠农直播室》协议,力图把《惠农直播室》建设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挥平台、农业政策的重要平台、农业科技的强势推广平台、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平台,促进全省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直播室开播后,每周五中午开通1小时热线直播节目,有政策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内容。《惠农直播室》的所有内容都在“今视网”和“江西农业信息网”上进行视频同步直播。陕西农村广播《农科新干线》是一档帮助农民朋友指导农事生产的服务型节目,以“面向三农生产、传播科技信息”为节目方针,为农民朋友讲解农业实用生产技术,解答大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听众的需求,《农科新干线》每周节目版块设置为农资篇、农作物篇、养殖篇、瓜菜篇、果树篇、致富篇等。由于能较好地与当地文化背景相结合,与当地资源相结合,与生产和市场相结合,因此《农科新干线》吸引了广大农民的收听,已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
描绘科学发展的和谐新景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对农广播必须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对农广播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对农广播的新局面。
一、从乡下人进城的叙述听新市民报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扩展,“乡下人进城”为对农广播提供了最新鲜的中国经验,越来越多融入城市的“新市民”受众的价值取向、行为需求、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对农广播要积极创新“新市民”广播节目体系。首先,对农广播要展示“新市民”受众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要从关注“新市民”的角度,增强“三贴近”,着力反映“新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与“新市民”相关的收入分配、生存空间、投资理财、就业谋职、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广播有责任和义务积极为“新市民”受众鼓与呼。其次,对农广播要研究“新市民”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传播策略,改善传播效果。要多策划编排“新市民”受众喜闻乐听的节目,让“新市民”受众参与广播节目,讲述自己的故事,丰富“新市民”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较高的城市,信息类节目易于获得“新市民”受众较高的满意度和喜爱度。对农广播要把开设信息服务节目作为创新“新市民”节目的一个突破口,以“新市民”视角反映他们的信息需求,为“新市民”受众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新市民”受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四,对农广播要进一步办好文明市民广播学校。要以“新市民”受众需求为取向,开设专题栏目,滚动播出文明常识、科技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知识,要把文明市民广播学校建设成为广大“新市民”受众了解居住城市,熟悉地方文化,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重要课堂。
二、人文关怀成为对农节目叙事的伦理基础。
从人文角度看,对农广播的关怀对象显然是农民,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农民的关注、尊重、理解和维护。在过去的对农节目中,对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报道中缺少农民形象,缺乏农村生活,往往是工作视角、领导视角,因而对农广播节目并不受农民欢迎。对农广播怎样才能实现对农民的人文关怀?首先,农民是对农广播的主体,对农广播就应该更多地从农民的角度来选题和报道。对农广播应该把话筒直接对准农民,让农民说话,并通过节目反映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揭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其次,满足农民多层次的需求。如今的农民对新闻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因此,在对农广播选题过程中要充分研究他们的求近、求新、求实、求富、求知、平等和消费的心理,充分考虑他们对节目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拓宽对农报道的内容。有部分“新市民”进城后有一种不适感,这一点对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尤其突出。广播播放的音乐和文艺节目成为他们消除疲劳和孤独感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主要的文化娱乐生活。第三,和农民平等地进行交流。目前对农广播节目三分之二以上开设有参与互动平台,有热线、短信、听众调查等,和农民平等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陕西农村广播开办的晚间谈话类节目《今夜心语》,被誉为是农民讲述心声的地方。《今夜心语》是广大农民听众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港湾。这档节目关注农民的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围绕工作、生活、学习、情感,和广大农民听众交流思想、探讨人生、品位真情,让农民听众畅所欲言自己生活的点
点滴滴,深受农民的欢迎。
三、打造深受农民喜爱的名牌节目。
对农村广播应按照“三贴近”原则,打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名牌节目。江西电台农村频率从2008年9月8号起,隆重推出《江西对农广播》《老表有话说》《天天说法》三大全新改版节目。它们以“打造江西老表最可信赖的话语平台”为己任,将《老表心里话》更名为《老表有话说》进行扩版,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扩版后的《老表有话说》晚间版除了提高早间版热线问题和投诉的回复效率外,还从政策的高度、法制的层面、道德的角度对热点、疑难问题作适度评点,力求在第一时间里,争夺对社会影响力大的新闻题材的发言权。《天天说法》老栏目也在节目形态和内容设置上进一步优化,通过优质的法律服务,“做听众第一个想到的法律帮手”。
嘉兴广播电视总台的《阿秀嫂的家常话》将报道视角聚焦当地,通过阿秀嫂、阿娟、阿华等虚拟人物拉家常、说故事的方式,间接向农民听众讲政策、谈农技、话致富,成功融“贴近性、服务性、可听性”于一体。在栏目形式方面,《阿秀嫂的家常话》节目语言上避免了字正腔圆的播报腔,采用普通话夹方言形式,同时充分利用音乐、快板、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带给听众强烈的亲切感。节目从2000年4月开办以来,影响力日益扩大,“阿秀嫂”成了农村听众的知心大嫂。
(作者单位:常熟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资料:
关键词:种植理性;种植结构变迁;农家经济选择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12011)05-0145-12
收稿日期:2011-03-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58);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52WQ20)
作者简介:邓玉娜,女,河南开封市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涉及到清代农业种植中商品化特征表述时,学者们常选用“与粮争地”一词来概括,即商品性经济作物的种植抢占了原来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那么,到底争地了吗?如何争地的?这些问题还需重新考量,考量的方法就是将研究的视角更加细化。如果将秋粮、夏粮分开比较的话,即会得出新的结论。
一、清代河南夏粮作物中稻麦种植的变化
河南横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地形以平原为主,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境内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土壤都适宜于粮食作物生长,是北方重要的产粮省份,麦子在当地拥有较长的栽种历史。
清代,麦子的种植遍布全省各县乡间田地,即如尹会一所说的“豫省产粮,惟二麦为最广”,布政使辅德亦曰“伏查中州最重麦收”。清代各县的县志中几乎一致地都将二麦排在了物产的首位。
此外还有荞麦,由于它的生长期较短(一般在70天左右),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播种到了八、九月即可有收,所以成为救灾补种的首选作物。乾隆三十三年(1768),豫南光州及所属之光山、汝宁府属之罗山3州县夏间缺雨,致成偏灾,到了七月初五、六日得雨之后,春种作物的节气已迟,来不及补种,于是民间随即赶种荞麦,以期救荒。
大麦、小麦、荞麦三者尤以小麦为重。除了河南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外,还因为:其一,它是北方人民口粮所冀。“豫省民食以麦为主,故有一麦抵三秋之谚”,另如直隶、山东、陕西、山西、内蒙甚至安徽北部的凤阳等属,都是以麦面为主食,小麦往来贩运极其频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二,它是漕粮征收的主要内容。“豫省每年起运正耗米、麦、豆共二十一万九千余石”,以小麦为主,各有漕诸县的乡民无不例外地都要完纳一定数量的小麦,有上缴赋税的负担。所以河南的粮食作物以小麦最多。豫东的密县小麦“遍地皆种,性质最佳”,鹿邑县“最贵者小麦,小麦独多”。豫西的宜阳县“种麦独多”。豫北漳河流经的附近之地“宜于种麦”,种者遍野,誉为良田,官府力图在此筹建社仓,以蓄小麦。豫南泌阳县每介小麦登场之际,“麦穗堆成大小山”。
若从纵向长时段来看,由明至清,小麦也处于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明清两代可资统计的朝廷税粮对比,可以发现夏麦所占比重的增加。明代,税收中夏麦之比于秋粮米的平均值约在43.1%左右(表1)。再根据梁方仲所统计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河南夏税麦额47990.2石与秋税粮米额50731.7石之比为94.5%。二者相较,约在300年内,小麦的征收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麦种植量的增大。
当然,虽然根据赋税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麦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它属于细粮,价格高于谷子、高粱等秋收的粗粮,粜卖小麦换取银钱的时候获利稍多,社会中广泛存在乡民粜精的行为,而粗粮则一部分参加了出售,一部分留为了口粮储存。所以整体赋税中秋粮所占比例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其在横向上种植数量及收获数量的降低。
同时,随着旱地作物小麦的不断广种,同属夏收作物的稻米在河南境内的栽植则呈逐渐萎缩之态。清代省内稻田主要存在于淮河流域的光州、光山、固始、信阳,黄河流域的郑县、卫河流域的辉县,其余皆是以小麦为主的产区。特别是南阳盆地一带,稻田大部分都改为了旱田。据研究表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南阳及其所在的唐、白河流域的水热条件适宜水稻栽植,唐县、邓州拥有较大的陂塘用以灌溉水田。明代初年,邓州一带“灌溉稻,遍于四野”;到了弘治年间当地的水田生产已不景气,需要招募南方人来此经营水田;再至嘉靖时期,由于水利的败坏,地方官认为不如听其民间自行改种旱田,水田随之大面积减产。
再以南阳县为例(表2)。清末的时候,南阳县粮食作物已经变成了旱作为主。县内稻田的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与此相对应的是旱作中小麦栽种面积最广,其次是豆类作物(尤以黄豆为主),玉蜀黍、粟谷、高梁在秋粮种植较多。
无论如何,此时的南阳还有少量的水田。而其邻县裕州境内则全部改种了旱作,稻米已经绝产;不远处的淅川直隶厅、内乡县等地出产的粮食也主要是小麦、玉米、黄豆,并无稻米,看来当地的大部分水田也逐渐退还给了旱田。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康、雍、乾时期,官府不是不重视水利兴修。据统计(表3),雍正帝在位的13年间,仅就南阳一府就兴修了674处沟渠设施,其中叶县修筑的最多,竟达138处。但是水田需水量是旱田的7倍,即灌溉1亩水田的水资源可以灌溉7亩旱田。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需求量不断加重,人们逐渐舍弃了耗资较重的水田经营,绝大多数的水渠被用来灌溉旱田以求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如南阳县稻米亩产量为6斗,每斗24斤,折合144斤;小麦的亩产量是3斗,每斗34斤,折合为102斤。虽然从亩产量上来看,水田高于旱田约1/3的水平,但是7亩旱田所出小麦就是714斤,远远高于1亩水田之产。对于乡民来说,这笔账想来不难算清。
为了追求亩产效益,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部分农家改旱田为水田。如根据乾隆初年河南巡抚尹会一的记述获知:“豫省广野平畴率皆旱地,惟南(阳府)、汝(宁府)、光(州)及卫(辉府)、怀(庆府)等府州所属间有水田,亦属无几。然其间尚有可以改作水田者,夫水田之收获较胜于旱地,其因地制宜,导水灌田之处亦如凿井灌园,全在百姓自为经理,而非官法所能督责。”这些改造水田的行为不无存在,而且还都是出自民间自为选择的行为。可是,问题在于水田升科后交纳的税粮高于旱田,再加上水田所费工时,成本又高于旱地,农民一年劳作之后获利无多。于是,改稻田的农家纷纷又转回仍种旱地,想改而未改之家“畏虑不前”。尹会一希望朝廷能够对“凡改水田者仍照旱地原额完粮,永不升科,俾小民知更改水田利重粮轻,有倍获之乐,而无额之虞”,以期踊跃改种。也许这样的刺激可以一时奏效。但是
处,总计达到60个水利设施。长时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至少清末时期南阳全府的水田仍属寥寥。
二、清代河南粮食生产的复种轮作方式
麦子仅仅是夏季收获的粮食作物。金秋时节,田间地头到处可见的忙碌农民则正在收获着高粱、谷子、
豆类、芝麻等杂粮作物。清代河南的乡村,春秋两季广布农产,家家户户无不根据天时与地力精心地计划着农作安排,农民正是利用春作秋作之间生长期的不同(表4)将它们彼此交叉配合,以求达到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效果。这也就形成了河南农业的复种性农作方式。
河南巡抚在向朝廷奏报麦收和秋收分数的时候,经常这样说:
查河南一省种麦者十分之六七,种棉花、高粱、早谷十之三四。收麦之后,将麦地翻犁补种晚谷、豆
子。四月半后以至月底,民间正收割二麦,雨水稍短尚属相宜。迨麦已登场,五月初间,即需透雨,庶可
及时播种豆子、晚谷。
今节交夏令,二麦之早种者俱各扬花秀穗,晚种者亦极其茂盛,现在抽茎打苞,此时雨水不宜过多,
据各属禀报,于三月二十六七等日得雨二三寸不等,足资润泽,甚为合宜,计四月半后五月初旬俱可刈
获,丰稔可期,其早秋如高粱、谷子、棉花等类播种齐全,现各出土长发。
早秋登场,……晚秋亦即成熟,两旬以来,农民次第收割,亦即完竣,其他如豆薮、棉花等项均可按时
收获,……八月十五日以后借此得雨省城以及各属无不普遍沾足,已割之田即可翻犁种麦,民情甚为欢
庆。
豫省自收麦以后天气久晴各处虽间得偏雨未能均沾,颇觉干旱,早秋需雨滋养,晚秋尚未种齐,望泽
甚殷,……于六月初七日省城竟夜大沛甘霖,……臣于十一日亲赴郊外遍行查视早秋顿觉改观,无不勃
然兴发,高粱、粟谷已俱出穗,芝麻、棉花亦开花结角,其未种之麦地皆争出犁耕,赴种晚秋。询据农民咸
称晚谷、黑豆、绿豆等项此时布种尚未为迟,秋成可望。
臣向因工来省之府县,并初郊祈雨之际,细询农民,咸云总在六月初四日入伏以前,得有透雨,晚谷、 豆子俱可布种无误:成若入伏以后六月十五以前方雨,止可布种荞麦以济民用。
此类的记述悉属常见。再者,道光年间河北道员王凤生下车伊始,为了了解黄河以北3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的社会经济、民土风情,札饬各州县官员对本地的农业、工业、商业、手工业、贸易集镇等诸方面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根据回报可知,当时卫辉、彰德2府所属17县,除3县无明确记载、考城县由于河患严重导致“乡人虽种秋禾,三年难望一收”外,其余13县均实行了麦与杂粮的每年春秋两季接种,即“春麦秋禾”,实行率约占76%。
这些无疑都可表明清代河南省内广泛存在增加农业复种指数的现象。但是,究竟属于一年两熟制度还是两年三熟制仍未确定。简单说来,此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修耕,或者春季或者秋季,主要目的是为了蓄养地力。要想弄清这个问题,下面的两条资料尤显宝贵:
伏查豫省河南府属洛阳、偃师、孟津,怀庆府属原武、孟、温等县六月内得雨稍迟,今于七月初四五六
等日续又得雨三四寸不等,早种之秋禾、棉花俱属有收,不致减薄,惟收割晚麦不及补种,晚秋之地尚有
十之一二,内有播种荞麦者,亦有农民向以春麦为重,留待八月播种,以冀倍收者,并不成灾。
至向来亦有本不种麦,留待春间播种棉花、杂粮及豌豆、扁豆等类者,复谕令有司俯顺与情,悉从民
便,如愿领麦种即行借给籽粮,有愿种杂粮而工本无出者按照籽麦折给银两。
这里,明显地可以看出修耕的存在,即为两年三熟制。于是,在施行麦――粟豆――高粱接茬栽植的组合中,出现了麦子――粟(豆、花生、荞麦)――冬闲――高粱(晚粟、棉花、豆)的搭配方式。选择麦茬后种豆主要是因为豆类作物具有独特的根瘤固氮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下一季的收成,正所谓谚语有“麦不离豆,豆不离麦”之说。所以,有学者也称华北这样的轮作方式为麦、豆杂秋的两年三熟制。
地方志也有对此复种轮作制度的记载,以资印证。如道光《河内县志》称“大率两岁三收,今年九月种麦,明年四月收,五月种黍、高粱,八月毕收。”扶沟县令主张乡民改变原来的一年一收的耕作习惯,认为“洼下受水之地每年只种麦子一季,若好地则割麦种豆,次年种秋,最少两年三收。而扶民则好地亦多一年一收,地膏工少,最为可惜”。于是发放《厚风俗告示》广布晓谕,并借助各保长、首事督促执行。由此而知,两年三熟制的存在并非属于孤证。
另外,河南乡村还广泛存在着作物套种的生产习惯,如将豆类插种在麦地、棉花地。此举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扩大收成的品种。无论这部分插种作物产出多少,它们毕竟增加了小农家庭农业收获,有利于提高可资出售、交换的粮食物品及数量。
在保证复种生产的环节中,土地肥力的补充和维持变得愈发重要。于是,当时河南乡民根据本地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施粪上肥的沃地方法。省境存在较多盐碱地,通常的治碱方法是用粗沙压地或挑深数尺后再用多牛深耕以翻换好土。清代则出现了一种节省工时、方便易行的苜蓿之法:“苜蓿能暖地,不怕碱其苗。可食又可牧放牲畜,三四年后改种五谷同于膏壤矣”。舞阳县民原本“铲取草泥谓之末子堆,积干粪谓之铺塘。虽亦用水浸而其时甚少,甚不得力”,清代中期开始实施了养猪积肥和利用牲畜肥源的方法。也有的地区采取了以羊群卧地的方法,此法既可除草又利于施肥,一举两得。虽然各地方法不一但多是以高效率的蓄粪施肥技术取代了以往的惯用之法,使地力得以及时补充,粮食产量才可有所保证。除此之外,在粮食不宜生长的地区如北部旱作区,西部丘陵区等处还推行沟播技术。即先以犁冲沟,顺沟施肥、撒播,种子播于深处呈深沟宽辐条播,覆土镇压。此法亦是有利于粮产量的提高。
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复种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产量的增加,间接发展了生产力。可是由于一地区采取几年几收的耕种方式要受到当地气候、土质、灌溉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在这些条件具备较好的地方有实行小麦、杂粮等农作物一年多熟的可能,而在土地贫瘠地区或丘陵、多山地带只能一年一收,有的甚至还无法实现一收。各地粮食产出多寡不尽相同,粮产丰富的地区不断补济粮产低少的地区,余缺协调。这也是造成河南内部粮食流通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全省情况,应是以两年三熟制为主。直至民国时期,该省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复种制度。
三、清代河南秋粮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农业生产复种制的后果就是在保证主要粮食作物――麦子产出的同时,也保证了秋粮作物的种植。固然,麦子在种植面积及产量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秋粮品种多样化,综合看来,我们会发现其整体产量并不低。
如表所示(表5),单个来看,南阳县麦子的产量在所有粮食总产量中稳居首位,比秋粮之大宗者粟谷、玉蜀黍、高粱、黄豆的产量都多出1倍左右。同时,非常明显,在整体秋粮作物面前它又显得十分微弱,约等于秋粮的1/4,仅所有豆类产量18.5万石就已经直逼它20.3万石的榜首数目。虽然,清明后播种的早茬玉蜀黍在夏季收获,多少会增加夏收粮食的产量,但也绝对不会动摇夏秋之比的整个局面。
当然,这是综合了一县全部土地得出的结果。若以一户家庭而言,由于土地数量、投入成本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在一年的生产周期内播种全部品种的秋粮作物,只能选择
其中的两三播种,所以,二麦的产量优势仍是绝对明显的,一般都会超过秋粮。
如此看来,二麦重要,秋粮也重要。尹会一在前文奏疏中总结了清代河南广种高粱的原因:物种生性耐水适于中州土宜、日常生活用品原料、黄河河工的工料来源。同时也由于它不易储藏而多被用来造酒,农家借以出售换钱。另外,高粱、谷子、豆类等也是普通乡民生活所藉的口粮替代物。如林县“麦不熟则小歉,谷不熟则大饥,阳武县粟谷是“农人食品的大宗”。这样以来,省下来的精粮麦子主要用于出粜换钱,也同样将谷、豆卖出以补家用。所以,河南民间秋粮作物种植亦很广泛。
随着玉米、蕃薯等新品粮种的引进,秋粮成为人们口食所需的地位日益抬升。玉米、蕃薯是美洲作物,明代传入我国,由于其对生长条件要求低、产量高的特点,在国内得到了迅速传播。河南最早出现记载玉米的史料为嘉靖《鄢陵县志・物产》,据此推之玉米引入河南的时间大约在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其后,玉米逐渐转播到襄城、巩县、原武、鲁山等县区。康、雍、乾时期,玉米的种植已经大幅度增加,归德府、怀庆府、河南府、汝州等地都把玉米作为本属辖境的通产,尤以豫西山区为多。清代中后期,玉米在全省各地普遍种植,成为秋粮的大宗产品。
蕃薯又称地瓜,因为常见的有红、白二种,所以豫人常呼之红薯、白薯。乾隆初年,最早栽种地在豫西山区,随后逐渐推广,直至乾隆中期,已经在全省普遍种植,成为了重要粮食作物。
根据不完全统计(表6),民国时期玉米、蕃薯的种植仍然处于继续增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蕃薯增长较快。20年代中期蕃薯产量提高迅速,已经占到了全部粮食产量的14.1%。到了20世纪30年代则又上升到21%,约在10年时间内提高了7个百分点。玉米虽然提高的速度不如蕃薯,但也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
于是,乡民们充分利用田间地头、临房隙地、山间凹野等地栽种这两类高产粮食作物,再加上口感甘润,它们成为了佐食秋粮粟谷的生力军。林县自种植玉米之后,百姓已经将其视为恒食新乡县“薯分红白二种,遍境皆种,可佐秋粟,以免饥饿”。阌乡县地窄人稠,即便小麦丰收也不够半年的口粮,因而农家多种玉米,全赖之为口粮食品。太康县因为蕃薯足以补主食,境内外多有栽种,一般农户种植一亩,正常年景的收获之量可够一年的食用,并且冬、春两季普遍以其为主食。淮阳县种植的蕃薯亦成为了当地民众的主要口粮。嵩县山区广种玉米,“其山民玉黍为主”,成为了主食。一般家庭中麦食是难得的佳肴,每每只有年节等节庆之时全家人方得美美品尝一顿,平时则主要食用秋间收获的粗粮杂食。
可以看出,玉米、蕃薯仍然是作为口粮食品的身份介入秋粮生产。此时,除了高粱、豆类出售率高外,大部分秋粮仍是以生计糊口为主要目的。
但到后来清末铁路修通之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油料作物花生、芝麻、黄豆的种植比率逐渐攀升。
明代,芝麻已经广种全省,散见于各县方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产量有限,一般出售并参与长途贸易者较少。花生在豫省的出现相对较晚,大约在清初开始种植,乾隆时期,花生的主要产地仍是在广东等南方海滨省地。
直至清末民初,河南花生的品种发生了变革――从山东引入了美种大花生,较之传统的小花生颗粒大、产量高,“从前多种小种,近则大种盛行,以小种须用铁丝筛,从土中筛出,大种仅用铁笆,掘蔓过时自出,收获之时大种较为省力,实则小种出油较多于大种”,有利地促进了花生种植的推广。同时,由于此时油料加工业的不断兴起,国内迅速出现了诸多的油房、油坊、油业公司,对于原料的需求量激增;再加上平汉铁路的辅助,运输便利,也为芝麻、花生的扩大种植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空间。
于是,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开始频繁出现评述它们增产的史料。省城开封及朱仙镇、中牟县、兰封县、尉氏县、陈留县等地原本壤土肥沃,迨至在咸丰年间黄河改道之后遂成沙地,除花生外,其他杂粮种植寥寥,仅就开封西乡平均每年产出花生30余万担。考城县也在黄河故道上大量种植花生,花生一跃成为该县物产的大宗。通许县“近十余年来,县西北一带之沙地多种落花生,产量颇丰,为新增农产,除本地只有或熟食外,向能远销各地,为出产之大宗。”太康县民人因花生获利丰厚遂有“境内多有种者,收获亦饶。”根据民国编撰的《续仪封县志稿》中《物产志》云:“旧《志》不记花生,今则为出产大宗”,大致也属于引种新种花生之后生产不断扩大的例子。
总体看来,豫东地区成为了花生主产区,“近年白油及花生米为河南重要之输出品,中牟、开封为其集散之地,中牟、开封、兰封、通许、陈留产者最多,次则尉氏、洧川、睢县、考城,而河北之封丘、延津及各县沿河之沙地、临漳之漳河故道及两岸皆产花生”,其产区范围大致涉及“陇海自中牟以东之豫苏两省沿线地带,津浦线自徐州起,北至平原,禹城之苏鲁两省沿线地带,黄河自河南之封丘、延津等县起经中牟、开封而至山东之临蒲集、齐东、济阳等县”。
再如芝麻。根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一次调查显示,河南境内芝麻种植面积在l 000亩以上的州县有36个,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唐、白河流域,如驻马店、漯河、周家口、郾城、遂平、西平、临颖、汝南等地,归德等黄河流域地区亦多有种植。另如,“东至息县、新蔡,西至南阳、淅川”也是河南产芝麻之区,并以漯河镇为其集中地,“漯河附近京汉铁道之郾城车站为制油之所,运销汉口一带,远输至美洲、坎拿大(按:加拿大)等处”。
固定的耕地上,油料作物的兴盛势必引起与同一播种时期内其他粮种的减少。以豫南为例。如表所示(表7),当地油料作物黄豆、芝麻成为了秋粮的最核心项目,播种比例约为84%,甚至遂平县秋粮耕地的99%都用于了油料作物。这样以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排挤了高粱种植,改变了传统社会中高粱、粟米为秋粮首重的生产格局。其中,尤以黄豆为多,占到了秋粮的62%。虽然自清代以来黄豆一直为河南省秋粮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常年贩运南方诸省用作肥料,但是黄豆与高粱同处于秋粮大宗的地位,相差不巨。而今,黄豆独占鳌头,几乎是高粱的3倍还多,二者已是悬殊分明。另外芝麻也是后来者居上,以22%的优势完全超过了高粱的18%种植比例。当然由于夏、秋复种的原因,夏麦的种植比重并没有受到威胁,仍为主粮的重头戏。
油料作物的身份为粮食加工业的原料,主要用来出售,经济性质明显,不同于以往秋粮中的粟谷、高粱、蕃薯、玉米。所以,清末民国时期油料作物的逐渐走红说明了秋粮作物中非口粮成分的不断增加。
四、清末及民国时期河南经济作物与粮争地情况的加剧
在油料作物对粮食作物中秋收口粮的生产造成威胁的同时,更严峻的威胁也悄然而至,它直接针对的是河南整体秋粮的耕种和产出,这就是非粮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以烟叶、棉花为主。
(一)烟叶
烟草从16世纪传人后便在中原扎下了根,俗称土烟。根据统计,清代中期以前河南种植土烟的州县仅有7个,一般属于小农个人自需的零星种植。虽然这其中也有个别地区的种植面积渐增,如鹿邑县在
乾隆年间“旧志具不载烟草,今则遍地栽之,是物本无益而耗财,但习俗移入,未能禁止”,卢氏县“民贪利,平日多种烟叶,户乏盖藏”。但据民国时期的调查显示,直至民国初年在土烟种植已经普及到各县的情况下,其种植性质仍是以自种自吸为主,并未对粮食生产造成危害。如果没有外界人为的介入,想来这种局面还会保持下去。但是自光绪末年开始,国内烟草加工厂渐次出现,预示着改变的开始。民国九年(1920),英美烟草公司携带美种烟草来到许昌,考察了土宜之后,外国人将新式烟种散发给附近农户,并派专员常住乡间指导栽养、传授熏炕之法,初试结果颇为圆满。第二年美烟的种植区域即行扩大,民国十一年(1922)该公司便在许昌西关外置建了收烟厂,直接采购,包揽报销,农民见此获利甚厚,多弃五谷,改种美烟。这种状况迅速向外扩展,襄城首当其冲,继而又西北至禹州、郏县、灵宝,西至灵宝、鲁山,东北至长葛,东南至临颍、郾城,甚至更远处安阳、邓州也受其影响,乡民相率效仿,弃粮谷改美烟。于是,豫中及豫西广大地区成为了烟叶主产区。
从民国六年(1917)开始(表8),河南烟叶的产量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以该年的产量为基数,经过21年的发展即到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产量也翻了20多倍,特别是在1930年以后,高产不断。这些成百上千磅烟叶的获得是靠着牺牲粮食作物的耕作换来的。在重利诱惑之下,小农勇敢地倾其田产而专植烟草。再看曾经种植土烟的鹿邑县,“按此草(按:美烟)今种益多,以收获之利数倍于谷也”,种植面积更加广泛,直逼粮食产出。禹县有很长的种烟历史,一直是“到处皆间有之,不孳为也”,属于间种性质,产量微少,但是到了民国年间“惟洋烟之兴不满十年,自襄境阑人禹之东南,始则大获其利,遂蔓及万、礼临、颍川三里,几于无家不种,无种不多。近且波及禹之西北,奄有风行草偃之势,或有为得钱买食之计,小农至罄其田以种烟”,全县普遍出现了严重地与粮争地现象,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了致命打击。平汉铁路线上的和尚桥一地,距离许昌、襄城较近,在种烟的黄金时代,该地“农民见大利所在,多舍弃种杂粮而来种烟”。
在资本市场的蓄意“扶持”下,美烟顺利地完成了入侵计划,将河南中西部变成了他们的烟草供应区,造成了此处粮产地耕种面积的缩小,继而引起粮食减产。
(二)棉花
清代,棉花在河南已经完成了普及,乾隆年间就已出现“今棉花种于南北,几压桑麻”的局面,各个州县几乎都有棉花收获,仅是产量多寡的区别,属于通产之物。并且各地棉花种植的原因和目的呈现多样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形式:1.五谷之外经营棉产以补家用;2.排斥了粮食之后专业性质的生产;3.因土地条件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的植棉。
先来分析第一种形态的棉花种植情况,它的特点是对粮食作物不会构成威胁。杞县“农民于五谷之外,喜树棉花、蓝靛、脂麻三种,两税全资之,是亦杞邑之宝也”。考城县境内只有西乡种棉,并且属于种植五谷之外“间植木棉”。凡方志中“物产志”载有棉花但是又未说明多产的州县大概普遍属于这种情形――既保证了秋粮五谷的产出又不误家庭纺织的自需之用,甚至若有额外多余者还可以交换易钱。全省观之,基于这个原因形成的棉花种植最为常见。
第二种棉田专业经营的情况亦是比较容易理解,对粮食作物的确产生了排挤作用。如光山县“亢爽之地,人夏尽艺木棉”。巩县“民恃棉花为业,收花之利,倍于二麦,民食资焉”。延津县“延地宜种棉花,地利颇厚,较稻麦获利几倍。惟不利于多雨。前者连年苦雨,棉无收成。今岁劝垦,分地之半种棉。适当旱后,雨泽无多,棉花大有收成,苦无销卖之处。为因连年棉花不实,西客绝迹,今岁不知棉花颇丰,尚犹未至。或新年后必有客至,穷民稍可舒眉也”。
通省而言,这样专业性质的棉花种植情况并不多。再从地点上看,这些州县大都在豫东平原、黄河沿岸,也有的在豫南,共同特点是都处于粮产区,地力肥沃,粮食供应充足。这就为当地农民主动并大胆舍弃粮田而专营市场需求广泛的棉花的行为承担起了风险,成为了他们经济选择的坚实后盾。
但是,专业经营的情况往往和耕地条件相联系。即与第三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种棉相联系,并且棉产量也不算低。洛阳“棉花……性宜沙壤,万安之银,种者尤多。”武安县“武邑广出木棉,见于明志,今犹昔也。盖地多沙田,宜于种棉,因志为货物之冠”,后根据道光年间该县知县的说明:“四乡东南地稍平衍,土性较腴,西北近山,地多硗瘠,是以该二乡只种棉花”,可知这里同样属于地力条件促使棉花专业经营的情形。内黄县也表现出这种现象:“邑内土产,大率与大名境内州县,无大异同,独木棉最夥,出贩于山西泽、潞诸州县”,原来是因为当地“东南两乡沙土,多种棉花,收成不为不盛……山西客商多来此置局收贩”。
以彰德府安阳县为例(表9)。安阳县为黄河以北典型的农业区,人民生存的主业为农耕。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县境各个方位中生活生产的乡民所选择的作物有所差异。其中,棉产集中在正西、西南、西北三区,专业性质显著,排挤了粮食种植。其主要原因就是此处属于高地,少雨、易旱,宜于棉花而不宜麦子生长。正北区则地力肥沃,农民除了以耕种粮食为主外,还间植了包括棉花在内的各种经济作物。其余各处地力肥瘠参半,正东区稍好一些,东南区稍差一些,但都是全部专营粮食作物。面对不同的资源,乡民们合理地设计了自家的经济部署,因地制宜,充分地展现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
通览全省,以客观地力条件促成的棉花种植情况主要集中在豫北一带,普及程度介于前面两种类型之间。植棉州县境内的部分耕地专营棉田,大部分耕地仍然坚持粮食为主的生产格局,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内部供应,促进了区域物流的交换、互动。这类植棉现象不同于主动放弃粮产专业棉花的行为,这是客观条件下农民家庭做出的被迫选择,当然也是理性选择,从而典型地传达出清代传统社会中农民家庭的经济选择意识:在没有资源生产粮食的情况下乡民选择经济作物以资获利,在客观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在乡民有多种作物可兹选择的情况下,粮食就成了优先考虑的对象。河南民间对于粮食生产的这种主观偏好十分强烈。广而言之,除了棉花外还有蓝靛、红花、苎麻、茶、漆、药材等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生产都受到了这种偏好的影响。
所以,清代传统时期,河南产棉大省身份的形成原因并非在于某一地或几地的专业种植,而是在于全省范围内的广泛种植。棉花没有排挤掉农民对种植粮食作物的钟爱。
同土烟一样,假如没有外界市场的刺激,也许河南粮棉的种植格局会继续着原貌跨入新世纪。但是历史并不能假如。清末,河南乡民又面临了新的选择。这次选择的主要动力来自省内外蓬勃兴起的民族纺织业。不论北京、上海、无锡、汉口,仅河南一省就有3座大规模的纺纱工厂:安阳的广益公司纺纱厂、郑县车站附近的豫丰纺纱厂、汲县的华新纺织公司卫厂。于是,开阔的棉花需求市场以迅雷不可掩耳之势展现在了河南棉业种植者面前。
与此同时,平汉铁路肩挑北京、汉口,连带豫省棉区的道清、汴洛、陇海诸铁路,联运畅通,输送快捷,成为
了河南棉业扩大发展的导火索。研究显示,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932-1934)间,河南植棉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州县共有43个,其中21个位于铁路沿线。德、美新式高产棉种的引进也促成了棉农扩大经营的决心。例如,清代以来陕州的货产一直都有棉花,但是到了民国,当地“近自洋种西来,德、美各棉,其收更丰,故栽植者尤多。而外来巨商在南关建筑打包厂,每年发运上海,为出产一大宗”
各种新经济因素的促使结果就是棉价的飙升。于是,从清末开始,棉价不断上涨(表10)。自光绪初年至民国初年的30多年间,棉花的平均价格提高了4倍还多。从各时期的增长率来看,约以10年为周期,递增率分别为22%、61%、289%,特别是在铁路通车之后,棉价迅速翻倍。价格的刺激是直观的,作用也是明显的。民国时期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稳步加增(表11)。除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灾害引起的棉花减产,自民国二十年(1931)开始,棉田以每年13%的增长率扩大。
棉田的增长势必影响到秋粮的耕种。以偃师县为例(表12)。乾隆时期,该县“南北山坡……无水泉蓄泄,恒苦旱,则以棉花为急务,收花之利,与五谷等”,说明当地乡民仍是依照客观条件为转移被迫选择植棉,并没有摆脱粮食为主的心理,同时综合全县物产,秋收作物仍以粟谷为大宗。到了民国时期,棉花扩大种植,并以12万多亩优势完全超出了高粱的种植面积,跃居秋作的首位,而且豆类、块茎类作物也都不同程度地缩小了种植面积。综合来看,此时各种秋收粮食的种植比例之和23.44%也仍然不能赶上棉花的25.96%,造成了秋粮全面减产。
囿于资料所限,我们无法了解到当时三种棉花种植形态各自的增产情况。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棉田的不断扩张,秋种粮田越来越受到了排挤。
通过以上关于粮食生产的探讨,可以看到清代大多数时间内,河南大部地区的口粮作物与非口粮作物之间保持着和谐发展状态。这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进步,也为该省区农产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是,到了清末,这种和谐的关系只部分保留在夏收作物小麦身上,因为秋种的非口粮作物与粮争地的情况加剧。此问题的出现,是两种趋势同时作用的结果:一种趋势发生在粮食作物内部,即油料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这对秋收口粮种植造成了威胁;一种趋势发生在粮食作物外部,即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化发展,这对整体粮食种植造成了威胁。
正如以往的研究那样,谈到经济作物就少不了探讨“与粮争地”现象。但是通过对棉花种植的具体分析使我们了解到这个现象的多样化,也就是说种植经济作物并非肯定导致与粮争地。由此反映出农家种植选择的理性及他们适应客观环境的安全意识,即遵循“天时、地利、人和”。
清末出现油料作物和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物扩大经营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外界“刺激”所致,除了外国资本的蓄意扶持外,市场、运输、技术、利润等共同造就了农家舍弃种植部分高粱的行为。
一、善于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识别区域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区域定位问题的实质是地图运用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多用图、构建心理地图、熟悉重要地理区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区域图为载体,以记地图为手段”,首先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以图索文、索理于图”的好习惯;然后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对区域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例如,对中国进行空间定位时,第一步要指导学生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熟记中国所在的大洲、所濒临的海洋,形成中国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第二步在前面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国行政区划简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在我国疆域中大致穿越的位置,把我国行政区划简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让学生把我国各个区域(如北方、南方等)的范围在头脑中进行定位。
二、善于运用联系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是气候、水文等各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同一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区域综合的具体体现。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运用联系法,通过“理一理”、“串一串”等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以点带面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以中亚地区的学习为例,从“干旱”这两个字入手,引导学生对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让他们将分析结果概括如下: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多内流河、内流湖)畜牧业(灌溉农业)细毛羊、羔皮羊(棉花)毛纺工业(棉纺工业)。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握了中亚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善于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地理事物存在着异同,通过比较,可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比较同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异同。如以我国内、外流区域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与成因的对比为例进行说明(见下表)。
很明显,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掌握了我国内、外流区域河流汛期的共性,同时又分别突出了两者的个性,学生学会了从相似中找差别,从不同中找相似点。
同时,应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手去比较两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异同。例如,四川盆地与刚果盆地在地形、水文、自然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大兴安岭东西两侧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英国与日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上的比较分析等。这样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认清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使区域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善于指导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效率
读书既要勤奋刻苦,也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中需要记忆的事实性知识较多,所以使用记忆方法对学好区域地理很有帮助。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巧记忆。例如,记河流的相关知识时,可按照“流域内地形、气候状况一水系、水文特征一开发利用和治理”的知识线索进行;记印度洋海啸的相关知识时,可按照“板块构造地震带地震海啸产生影响灾害防御”的知识线索进行;记国家的相关知识时,可从自然和人文两条知识线索进行。通过由此及彼的线索记忆,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能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
五、善用地理语言教学。使学生获得美感
地理课涉及自然景观、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地理事象。由于学生受生活空间的限制,对许多地理事象缺乏感性的认识,更多的还要靠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地理教师若用清晰、明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再配以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就会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唤起其丰富的联想。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得到了美的享受。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是藏民族最为亲密的伙伴,享有“高原之宝”和“高原之舟”的双重美誉。藏民族与牦牛相向而行的历史足以追溯到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牦牛和与之相关的牦牛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此衍生而出的赛牦牛这一民族传统竞技形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说起赛牦牛,人们总会想起夏季里,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上,牧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坝子里,然后派出身体灵巧的小伙,骑着健硕的牦牛竞相追逐。然而赛牦牛不独为牧区的“专利”,藏南的农区同样有着赛牦牛的民俗传统,虽然不如“彼”赛牦牛一般为人所熟知,但“此”赛牦牛同样是藏区农区民俗节庆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天,在南部以农业为主的各个县,都会组织以乡村为单位,以家庭为竞赛单元的赛牦牛比赛,以庆祝冬日的结束,意味着春耕的正式到来。而这个节日,就叫做启耕节。
启耕节是农业节庆中的重要节日,和望果节遥遥相对,处于整个农业生产的春播和秋收两个阶段。在不同的地区对启耕节的叫法略有差异,有的地方叫起耕节,有的地方叫做开耕节,有的还有春播节之说,但节日庆祝和祈愿的内容都是非常相似——通过犁开已经化冻转暖的土地,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农业生产能够喜获丰收。
启耕节举行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开春,因为地理气候的差异,不同的地县,甚至是同一个县里的各村庆祝“启耕节”,也就是启动春耕的时候并不相同,需要经过熟悉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喇嘛来进行卦卜测算,一般在藏历的一、二月中举行,也就是公历的3月左右。随着时代的发展,犁地耕地对牦牛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而是越来越多地依赖机械设备,因此在启耕节中展示牦牛而后竞技赛跑的环节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拉萨周围的一些乡村为例,在启耕节的当天大多会采购一批新的拖拉机装饰打扮一番,然后全村张灯结彩,又换上节日的盛装,用牦牛象征性地犁一下地取代了牦牛的奔跑竞赛。
听到拖拉机展示仪式的我们一阵失望,显然这类仪式无法满足想要一睹原汁原味启耕节赛牦牛大戏的我们。
我们多方了解,才知道在后藏的农区,如萨迦、白朗和南木林等县里,赛牦牛的风俗习惯保留得更加完好。于是我们兴冲冲地来到萨迎县,经过一番打听,知道附近的村庄已经在陆续开展赛牦牛了,但是一来户数不多,二来牦牛有限,要看赛牦牛得去最大的村子里,那里才足够热闹,于是一行人兴致不减地赶到位于扯休乡的乃村——这里临近318国道,是整个萨迎县北部最大的村落,足有二三百户人家——更可喜的是,他们赛牦牛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便是3月16日,藏历二月初四。
赛牦牛实况转播
9:30
这天一大早,我们一行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就赶往乃村赛牦牛的田边。略带有些潮湿的微风从西面的高坡上轻轻吹来,远处水塘里的浮冰偶尔发出一声嘎吱碰撞的脆响,这片土地上仿佛还储存着丝丝冬日的痕迹。然而随即出现的大片的灿烂阳光,和偶尔碰到的穿戴一新的村民在看到生人时的羞涩笑脸,又带给我们另一种和煦的温暖。混杂着生命气息的泥土的清新味,和隐隐约约已经被吹开的杨树新芽在提醒着我们,春天来了。
10:00
当看到一片空阔的场地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好像到早了。正当大伙面面相觑的时候,三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牦牛从一户人家里施施然地跑出来。它们带着一阵叮叮当当的铃铛声,旁若无人地从我们身边经过,顿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显然,这些牦牛已经经过了精心的洗刷打扮,在牦牛长而弯曲的牛角上还系上了用羊毛编织的彩色线团,暗露吉祥如意,夺魁在望的意愿。原来,这个时候牛还在各家各户梳妆打扮呢。我们兴意盎然地到另一户人家门口张望,主人家名叫多布拉,很客气地邀请我们去尝他们家的酥油茶,然后给我们介绍,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头牦牛来争夺这个锦标,听到这个数字我们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只盼望竞赛的那一刻早点到来。多布拉家也准备了4只牦牛,耳朵上打了修长的红白相间的垂坠,身上披着五颜六色的彩绸,脖子上套着缀满铃铛的皮索。有的牛身上画着象征吉祥如意的,有的绘着日月的图案,表示这些牛已经驯服,健康无病,白色或褐色的图案使这些“运动员”们越发显得神采奕奕。
11:00
多布拉家的女主人把精心准备的糌粑和酥油茶喂给准备参赛的牦牛,便开始把牛牵入场地。各家各户都纷纷把牛牵出来,这些平时温顺老实的牦牛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同类顿时变得兴奋无比,开始可着劲撒欢赛跑,竞相追逐,一时间烟尘遮天蔽日,我们一不留神陷入群牛的包围之中,看着这些大家伙们闪亮的犄角,感受着它们从身旁跑过时地面隆隆的震响,突然觉得有些害怕,这哪里还是印象中那些温顺怕人的大家伙——扫头一看,村民们都极有经验地呆在墙根,或者极富默契地隔着一条水渠,带着善意的笑容看着有些狼狈地在牛群中不知所措吃尘的我们,想看风景的我们不经意又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11:30
仪式正式开始,村长举着一个焚着香的铜罐,领着参赛选手绕场一周,祈祷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随后,村长把一面彩旗的旗杆扎在土地的中央,作为终点。我们也从村长次仁口中基本弄清了赛牦牛的基本规则,完全是模拟耕作时“二牛抬杠”的状态,一个人赶着两头牛,从三四百米外起跑,驭手在途中控制好前进速度的均匀性和方向的准确性,准确撞倒彩旗即为取胜,这个比赛不仅需要考验牦牛奔跑的速度和耐力,更需要驭手熟悉自己的牦牛,有着良好的驾驭牦牛的能力。
12:00
牛儿们撒欢撒得差不多了,主人家带着木制的牛杠,开始从牛群中把自己的牛儿牵出来,然后两两编组,两只牛并入一个牛杠中,再用皮索缠紧牛角和牛头,配上长索给驾牛的驭手,刚刚还自由追逐的牦牛哪肯乖乖就范,一个一个满口喘着粗气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不,每次把两头牛儿并到一起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经常能看到全家男女老幼牦牛和它们的主人整装待发,只等比赛的开始加上土狗都齐齐上阵的情景。编组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黑白配”的,显得独具一格:有把几乎一模一样的牦牛并成一组的,显得有序而雄壮;还有一家特别逗乐,把一只成年的大牦牛和一只小牦牛并到一起,让人~看到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12:30
牦牛并杠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选手们一个一个雄纠纠气昂昂地和自己的牦牛站到一起,有的利用赛前的时间再喂上一点点糌粑,做着最后的准备;有的看到我们的相机,便远远打着招呼,希望我们拍出他们的自信和快乐;当然,也不乏完全撵不上自家的牦牛的倒霉蛋,还在气急败坏地追着。
13:00
比赛随即正式拉开帷幕,藏族有一个谚语是这样说的,“赛马看技巧,赛牦牛看笑话”,果不其然是如此,原本以为能够欣赏到这些农家能手的高超技艺的我们在比赛一开始就大跌眼镜一与预料的情况相反,这项赛事的难度超乎想象,可能是牛儿们在刚才的追逐打闹中激起了彼此的野性,也可能是因为村民们想追求更高速度而没有上犁耙的缘故,加上一整个冬天的休整,技艺有些生疏。有的驭手一赶牛,牦牛就在原地转圈,就是不往终点方向去,弄得驭手只能干瞪眼:有的驭手开始是怎么都赶不动牛,一不留神,牛儿被别家的牦牛一带,突然开始猛跑,让驭手一下栽倒在土里,招来观众们的哈哈大笑;有的牦牛一阵小跑,方向正确,速度合理,到了终点前几步的时候,突然怎么也不往前去了,嗅了嗅彩旗便打道回府,留下郁闷不堪的驭手:最有趣的是,有一组牦牛跑着跑着突然看到水渠边的我们和观众,顿时抛弃了既有的目标,转而“热情”地朝我们跑过来,观众方阵中顿时传来一片凌乱的笑闹声、尖叫声,随着驭手把重心降到最低,紧紧地拽住长索,牦牛在水边也停下了脚步。望着两眼无辜的牦牛,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发出虚惊一场的大笑。
最后,驱赶自家牦牛成功撞旗的村民们像打了胜仗归来的英雄一般,绕场一周接受其他选手和观众们的祝贺,大碗的青稞酒自然是来者不拒。更有趣的是,这些胜利者会和牦牛一同分享饮酒的快乐,而那些憨头憨脑的大家伙一旦喝了酒,也变得东摇西晃,表演一番醉牛舞步后,更引来人群中更大欢乐的笑声。
慢慢地天色渐晚,启耕节赛牦牛的比赛便在一阵高过一阵的欢笑声中临近尾声,村民们赶着自家的牦牛,簇拥着得胜者乘兴而去。然而,这一天里庆祝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返家后,各家各户都会痛痛快快地搬出自家酿的青稞酒,热热闹闹地和邻居们互祝丰收,然后划拳掷骰,一醉方休,庆祝在新的一年里,春耕的正式到来。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