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趣课堂

有趣课堂

时间:2023-05-29 17:4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趣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趣课堂

第1篇

【关键词】课堂 有趣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51-01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本应是充满趣味的,可是在应试教育中,课堂服务于应试,也就让课堂本身的趣味慢慢褪去了,所以重新拾起本属于课堂的趣味,尤其是初中阶段课堂的趣味,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做一位知识广博的老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导演角色,经常需要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或者要调动课堂的气氛,或者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要求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或者旁征博引,或者用故事启发,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课堂有趣,不会觉得乏味。也才会把科学知识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

二、课堂内容的设计要有趣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戏,课前几分钟便是戏的序幕,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在课堂之初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那么这节课才有可能是成功的一节课。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学生自学;可以使学生教、学生学;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利用初中学生好胜好玩的心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总之,教师有意识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教师的引导之下,时松时紧,而对课堂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创设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通过暗示和流行来发挥作用的。因为课堂心理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而暗示他人。同时,课堂心理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产生连锁性的感染,这就是“流行”。流行的行为往往被打上切合适宜的印记,促使学生们追随它,发挥统一学生行为的功能。同时,流行又能引导学生们摆脱现状,具有创新功能。

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

首先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使得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熟悉,又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科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五、做一位宽容的老师,以宽容接纳学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在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是不同的,学习的成绩、习惯都各有不同。人们习惯上对那些学习习惯好,成绩好,乖巧的学生比较喜欢,而对那些调皮的孩子不是很喜欢,这些喜欢、不喜欢的心理活动都会不自觉地体现在自己的神态中、表情中,学生也会接受到这些信息,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学生的心理就不可避免的产生自卑,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又怎么可能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呢?所以,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宽容,包容学生的缺点,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高他的自信,这样才有可能喜欢这位老师,喜欢这门课程。

六、课堂的实验要有趣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哪怕有些东西是学生熟悉的,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探究获得结论,效果截然不同。其次是如何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懂得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能心领神会,就能灵活地利用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随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学生有高明的地方,应及时表扬。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玩是孩子们喜欢的、渴求的,玩让孩子心灵手巧、聪明伶俐,正确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玩,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想像、去探究、去发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去发明创造。比如,在探讨“凸透镜成像”活动中,物体在光屏上有时成放大、倒立的像,有时成缩小、倒立的像,有时不成像,但通过光屏一侧观察物体时,发现物体变大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发现的现象,通过引导,同学们发现了物体成像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和物体的焦距有关,甚至可以自制简易照相机和望远镜,这会让学生们有着充分的自信,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

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第2篇

【摘要】探索教学古诗的新思路;反复诵读;采用讲故事等多种导入方式;可唱,可画,让古诗课堂情趣盎然。

【关键词】古诗教学 新理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中外诗文160篇(段)。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全面陶冶和课外拓展,通过自主诵读、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运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古典诗词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教学的愉快享受,成为审美教育的平台。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者的共识。低年级的小学生知识面很窄,理解能力低,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古诗必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教法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对古诗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那么,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应如何进行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反复诵读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琅琅上口的古诗尤要重视诵读。在讲授古诗时,教师首先反复吟诵,在吟诵中体会诗的韵味。“好诗不厌百遍读”,通过反复诵读,强化对文字的记忆,而且诗的形象也逐渐浸润于学生的脑海中。例如:课堂起始:“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很多古诗词,谁来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让大家分享”尽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春晓》的正确节奏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朗读时,就必须要学生按照诗的正确节奏读。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从而领悟古诗。

二、采用讲故事等多种导入方式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三、可唱,可画,让古诗课堂情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而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学生自然就有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古诗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就加进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学生跟着已会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这首古诗增添了浓浓的兴趣。

古诗课堂上,不但可以唱起来,而且还可以画起来。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对古诗赐予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真理。一般来说,课文每篇中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例:《静夜思》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一目了然,诗人在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觉四连故乡及亲人。这对于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是学生升华了情感。不仅如此,让学生在已有的理解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画笔再现始终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意,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学生从中去享受那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咏柳》一课,低段的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春天的柳树美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神妙,而古诗的魅力无穷。

总之,只有立足语文本体,紧扣文本,指向语文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目的,允许和鼓励学生言说,学生乐于言说,而且能不时得到教师启发、指点、引导、肯定、赞许,其求知欲和表现欲才能不断得到激发,才能使我们的古诗课堂情趣盎然,情味无限。

第3篇

张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同学们都像中了头奖一样“哇!”一声后便做起了水果拼盘来了。我和边雅忱组成一个小组,我们先把月牙似的香蕉切成一瓣瓣,好看极了!把香蕉铺在一个盘子上之后,又把那红扑扑的小西红柿切成两半放在边边做点缀,在把黄澄澄的橙子掰成一瓣瓣,再用牙签穿起来做连心鱼,可好看了!我们苦苦思索了一阵子,才决定命名为“海底世界”。

可是,我们觉得这个不太好看,所以又新出了一个方案,我们先把一红通通的苹果的上部分切掉,把剩下的挖空心,再把柿子的肉放进去,然后把刚切下的那部分盖上去便成了一个好看的柿子盅了。突然,杨盛东跑过来对我们说:“借一块香蕉皮吧,求求你们了!”我无奈地对他说:“可是我们也要用啊!”他才失望地走开了。可能是我刚才顾着完成自己的作品都没注意到别的小组,看一下,同学们都手忙脚乱的,各种叫声纷纷响起,“唉!我们还没做完,你干吗把它吃掉啊!”“怎么办,还缺一个做头发的东西。”“借我啦,别那么小气了!”……有的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并命名为“水果塔”“小丑”……看了一会儿,边雅忱对我说:“看什么看,快点做吧!”我这时才回过神来,继续做我的作品。我们把一根牙签的末尾插在苹果上,再加了一些点缀之后,决定命名为“夏威夷公主”。

接下来,差不多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水果拼盘后,张老师开始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人作演讲,并让每个人都品尝了一下各个小组的杰作后,选出了两个优秀小组,当然有我们这个小组了因此我们还得到了一个小苹果贴纸,我们可高兴了!

在“当当……”的响声中,这一次活动结束了。我今天真开心啊!

第4篇

一、有趣味的课堂里,有学生喜欢的元素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3A Unit5 How are you的A板块对话主要学习问候语“How are you?”以及多种不同的答语,如:(1)Fine,thank you.(2)Fine,thank you. And you?(3)Not bad,thank you. (4)Not so good.等。从英语语言知识层次来看,这些日常用语属于英语语言学习的起步,然而,对于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一次教学活动时间里学习这些日常交际用语,不是很简单的事;就教材内容的布局来看,承载这四种应答的四组对话由四对不同人物角色承担,四组对话之间缺乏连贯性,这在客观上给这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反复的朗读、对话等操练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有位教师融入了小学生很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角色,如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并创设情境:喜爱吃水果的懒羊羊和他的伙伴们在果园里玩着游戏,并享受着各式美味的水果,如图1:

贪吃的懒羊羊随着身体情况的变化,对朋友们的问候必然有不同的应答,如图2、3:

卡通人物元素的介入,使英语课堂教学多了一份属于孩子们的趣味。

有时,趣味不是在反复的操练里,而是在学生喜欢的元素里。

二、有趣味的课堂里,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喜静,有的好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他们对课堂活动的选择必然有所不同。假如教师能适当给予学生一些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和语言知识基础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那么,英语课堂会因为学生不同的选择而更富有趣味,学生也会因为能有选择的权利而展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特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而更有趣味,这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教学4B Unit 7 At a snack bar的A板块对话,很多教师在最后拓展活动环节都会采用“在小吃店购物”的形式,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开展这一形式的活动,有些学生不要说是开展拓展性的“小吃店购物”活动了,他们可能连朗读都有些问题,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们一些选择的机会呢?如:1.Read the dialogue(朗读对话);2.Act the dialogue(表演对话);3.Make a dialogue(创编对话)。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或自己能够的方式开展语言学习活动,使他们在原有的程度上均有所发展,并享有能顺利参与学习活动的乐趣。

有时,趣味不是在教师指定的活动里,而是在学生的选择里。

三、有趣味的课堂里,有老师真诚的帮助

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困难让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当未能解决的困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有些孩子终于“掉队”了,有些孩子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常常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活动,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会多一份柔软?我们是不是会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他们分担一些英语学习上的困扰,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处?在2011年1月以“理解儿童与儿童理解”为主题的“名校课堂巡礼”活动中,笔者有幸观赏到了由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叶莲芳老师执教的6A Unit 4的复习课。叶老师在设计序数词的复习活动的时候,对于几个比较特殊的序数词的复习特别用心,因为她知道哪些序数词的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她采用了以下几个小环节:

1.呈现一组有错有对的序数词(括号中是更正后的序数词),如下:

(1)four——fourth

(2)eight——eightth(eighth)

(3)nine——nineth(ninth)

(4)twelve——twelveth(twelfth)

(5)five——fifth

(6)thirty——thirtith(thirtieth)

在以上这组序数词中,斜体部分先呈现了错误的序数词,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出表达错误的序数词。

2.以动态的方式重点呈现以上易错序数词的变化过程,如在呈现从“eight”到“eighth”的变化中,通过PPT将“eight”中的“t”去掉,然后,再加上“th”,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了解基数词到序数词的变化过程,促进他们对一些易出错的序数词变化规则的深刻理解。

3.通过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这些易错序数词的变化规则,如:一二三要牢记,/八去“t”,九去“e”,/“ve”结尾“f”替,/如果“y”来结尾,先变它为“i”和“e”,/以上变化要牢记,“th”最后加上去。通过吟诵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记忆效果。

4.在“练一练”环节,叶老师没有要求学生完成所有的练习,而是允许学生选择自己能做的做,因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有些原本掌握得不够好的学生也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的启发下逐渐进步,他们的进步不仅表现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发展上,更体现在他们在英语学习的兴趣上。

有时,趣味不在教师的苛求里,而在教师真诚的帮助里。

第5篇

一、生物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过程,体验成功的前提。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容易接受。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宽松和谐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也只有教师的作风民主,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像力,以最佳状态回到高中生物学习中来。同时教师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态度,能培养学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促使学生充分参与,主动发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创新自由,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生物课上要宽严有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自己的严格与宽松的度。要打破传统管理局面,使自己的课堂既生动有趣,又能在教学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改变管理方法,要使学生不因自己管理的宽严过度走向极端。宽严有度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教学不严,难以组织教学。但是如果过严,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很容易造成师生间的隔膜,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用心良苦,教师觉查不出学生的想法,造成物极必反的局面,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给学生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一张一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成为一名好高中生物教师,只有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才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三、生物教师要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境。情境的创设源于教学的需要,但又不同于教材的内容,其创设的核心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师来说,在情境新、奇、特的创设上肯定有不同的体现。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更是千姿百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起端,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教学情境比喻为学习活动的发动机,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生动讲述法、观察演示法、组织讨论法、质疑问难法、联系实际法等等。

四、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如果能积极地感染和吸引住学生,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愉快。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对很多概念和理论缺乏趣味,使许多教师变得无趣。风趣的材料和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还能使自己的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笔者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讲,将斥责之情化为劝解,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通过这种方式将斥责之情化为劝解,没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生物无处不在

第6篇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育;趣味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训练,过度追求数学结果的推理演绎。数学教材内容繁、难、偏、旧,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淡化了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知识的储备,缺乏对有关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了解,缺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被动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地接受训练,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中数学教学缺乏市场,造成很多学生惧怕数学的状况。

显然只有改变传统的、机械的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将数学教学转到尊重学生经验和需求上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探讨数学现象和规律,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自身感到数学是“有趣味”的,真正喜欢数学。这也说明了让趣味数学走进职校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职高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接受数学的目的。

一、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例如,讲解“排列组合”一节时,通过一个有趣故事来引入:本班一个小组10位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10个座位有先后顺序,10位学生谦让很久也没有入座,饭店老板说:“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坐法,等到所有坐法都坐过一遍之后再来吃饭,本店将永远免费请你们。”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这10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免费吃饭?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进入角色。引起了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游戏中的数学

数学是严肃的事业,游戏是闲暇的娱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如果寓数学于游戏中,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数学因与游戏的结合而不再枯燥;另一方面,游戏也因有数学的参与而不再空洞。同时,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游戏在于“享乐”,但游戏者在“享乐”中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身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这更加符合职校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需求:玩中学。所以,教师要利用游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让他们感觉到其实数学也不是那么深奥的。如我在教学“函数的定义”这一节内容时,利用猜数的游戏,就是让学生在心里想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将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猜出学生所想的是哪个数。这样,很快就出现了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发言的热烈场面,大大地激发了兴趣,并且极为自然地引入课题,本来很抽象的理论,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又如,在讲“角的概念推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定义以及角的推广成任意角时,本人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活动: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个大的钟面,让两位学生充当分针和时针,然后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一连串的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当活动结束以后,我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我以后不怕了。听了以后,我心里暗暗高兴,职高数学教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学生觉得数学“不难”。

三、从数学中找回成功感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会更足。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可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在学习“等比数列”时,首先设定学生中的某位创办公司成交了一笔大生意,购买了一百万元的产品,对方要求付款,给出两种支付方式:一是一次性付一百万,二是交付一元,连续三十天,每天给前一天两倍的钱,大家帮他选一选,哪种方式对他的公司更划算?学生被这有趣的问题吸引住了,展开思考,各抒己见。此时点明课题,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等比数列求和的学习。

四、专业中的数学

除去少数想参加高职单招的同学外,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学好技能。将必学的数学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多讲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也是在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给他们一张图纸,要求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意思,再利用数学知识通过运算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然后按要求在车床上做一个零件,并计算成本等。对零件的评价既检查到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对学生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测试,一举两得,这样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感受到了乐趣,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为了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做法还有很多,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心理辅导……运用各种适合于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继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老师认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使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最终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都得到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淑红.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第7篇

关键词 逻辑思维;分析;课堂

一、巧设情境问题,激发数学兴趣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性。

案例:《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片断

问题:明明家有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矩形花园,为了便于管理,准备在其中横纵开辟两条等宽的小路,并使得花圃面积为540平方米。请问应如何设计更好,并求出小路的宽。

明明:把小路做在两旁,只要x=2即可。(出示第1图)

妈妈:能不能把两条小路放到中间呢?(出示第2图)

爸爸:能不能做成曲线等宽的小路,这样不是更美观吗?(出示第3图)

生1:明明的方案可以,但还是不便于管理。

生2:妈妈的方案也可以,我们只要运用平移的知识就可以回到第1图了,还更便于管理。

师:那爸爸的方案呢?

… …

师:为什么不能做出判断?

生:因为弯曲小路平移后无法紧靠两边,也就回不到第1图。

老师此时再引导学生运用等积平移法去解决相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强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树立起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的思想。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新旧转化――综合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二、体验数学过程,交流探索认识

知识源于实践,只有亲身体验、自我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易被积极消化、理解、接受的。罗杰斯认为:人本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学习、发现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潜能和意愿是可以被释放出来的。亲身体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体验中交流、领悟、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有三层境界:感官接触、情感宣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是最高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减少灌输结论性的东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讨论,鼓励发散求异思考,提倡争辩,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方法、领悟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认真分析学情,对症解决问题

老师和学生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必定会有一定的差距,老师不能对学生想当然,因为两者之间在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上一定存在差距,特别是主观方面的能力。但是从事教师工作几年之后,总会感到自己对教材已经很了解,对教学内容、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十分自信。虽然它有充足的理论和实践来支持,但在现实中,往往使得教师产生“刚愎自用”的后果。以自己的意识代替学生的意识,且不容别人置疑,即使出现一部分学生成绩下滑,也都是归疚于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等原因上,造成客观上学生难以掌握所授知识。严惩挫伤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勇气和自信。

第8篇

地理教学 课堂教学 复习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每一个阶段教学之后,各种考试之前,都必须进行复习。进入高三以后,复习课更是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地理复习课?

一、打造有“趣”的地理复习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复习课中,学生对学习内容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如何在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变得很关键。

1.将课堂导入趣味化

教育家矛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复习“滑坡泥石流”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新闻片段以及用三维动画合成的当时泥石流发生的全过程,这些直观、震撼的视频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巧妙有趣的复习导入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将教学设计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因此,要想上好相对新课来说更为枯燥的地理复习课,教师需要更加用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将其趣味化。

在“大气运动”这一难点的复习中,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可谓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借用历史典故,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赤壁之战前夕,周瑜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急出病来。诸葛亮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报而已。请问:赤壁位于我国哪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为什么东亚能成为世界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欠东风”现象?孔明又为什么能够借来“东风”?

这样就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提供有趣的背景资料,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很感兴趣,比一味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3.将复习过程趣味化

地理复习课知识点多,按部就班地复习,学生确难打起精神。这时若能将知识点趣味化,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复习过程中,可随时穿插古诗词、对联、歌曲、谚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复习“中国地理”时,穿插引入2005年春晚各省对联:(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这些对联所包含的省区地理知识与当地自然、历史和人文特点结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复习过程轻松有趣,知识也记得牢固。

二、打造有“情”的地理复习课堂

除了有“趣”,地理复习课还需要有“情”。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激活地理复习课堂。

1.扣动文本之情

地理复习课知识面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饱含对大自然的满腔热爱,借助生动的语言扣动文本之情,从而感染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如复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课,讲到黄河的忧患时,我动情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这样生动的描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倾注教师之情

众多的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这就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如在复习“陆地地形的类型”时,我饱含感情这样描绘:“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逊热带丛林……”热情洋溢的赞颂让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可见,教师动情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3.调动学生之情

在以往的复习课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被调动。为此,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感情。记得复习“亚洲区域”时,当时学生都很疲惫,我就特意播放了《亚洲雄风》。一听到熟悉的旋律,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学习气氛迅速高涨,接下来的复习极其顺畅。像这样充分调动学生之情,便会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打造有“效”的地理复习课堂

不管是打造有“趣”还是打造有“情”的地理复习课堂,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达到有“效”的地理复习效果。那么,到底怎样做才会有效呢?

1.目标明确,回标归本——效的前提

“标”即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本”即课本。复习时应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目标,以课本为根本,落实好各项要求。如复习亚、欧洲气候,不能简单地领学生看图,说出亚、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就算完事,而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分析亚、欧洲气候的特征,对比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和大陆性特征的区别。

2.建立联系,适当引“深”——效的关键

地理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堂成功的地理复习课,贵在能打破知识的章节界限,引导学生将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同时适当拓展引“深”,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复习“南亚”时,设计了“对比印度和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两国工业布局有什么不同”、“中国能从日本和印度工业布局中借鉴什么”等问题,一是为了前后知识对比记忆,二是适当加深难度,让学生学会从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入手,分析发展经济的条件和工业布局。

3.少讲精练,讲练结合——效的完善

地理复习课必须精选例题来强化知识、规律、方法的应用。所以,练习题的设计最好能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且具有针对性(针对考点)、时效性(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知识)和代表性(能将本课复习的规律、方法举一反三、拓展应用)。当然,在分析典型例题时,教师的讲也很关键,要讲审题、讲解题思维、讲答题技巧。

总之,打造有趣、有情、有效的地理复习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

一、课堂有趣,实现创新

新课标提出,只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比如听过一节“1米有多长”的公开课,教者设计猜一猜、贴一贴、量一量、改一改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身上估计一米的高度、在黑板上贴出一米长的彩带,继而通过引出米尺达到验证一米到底有多长,再通过量、改的动手过程,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积极选择用身边的材料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看似混乱的课堂充满了探索,看似无序的课堂完成了建模,学生也形成了1米到底有多长的意识,训练了思维.

二、课堂有序,实现开放

教学过程应该是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会在合作竞争中参与活动.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方法等进行了解后,应该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训练,师生的交流能够形成师生的共鸣,更能够让教师科学地进行自己的教学.

(一)新旧知识“连一连”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旧知识结合紧密,因此,要让旧知成为新知的基础.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讲生日如何分蛋糕,你们过生日了,望着香喷喷的蛋糕,你想吃吗?如果你妈妈要和你一起吃蛋糕,老师考考你: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半个)那半个用数字怎么表示,这下把学生们难住了,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了.课标要求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这里教师用生活实践导入,利用每一个契机,引导学生,很自然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铺垫,过渡到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毕竟越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越利于形成认知.

(二)拓展知识“跳一跳”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结合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出不同水平的习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解决问题,而部分能力题可以发挥学生更大的思考力,这必然会让学生自觉地完成该节课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比如,教授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数字,如364、774、519、3 232、3 231,问学生:这些数能被2整除吗?A类问题:找出能被2整除的数;B类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C类问题:根据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能被4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D能力提升题:根据能被2、4、8、16整除的数,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它们的特征.

尊重差异,就是尊重教育.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冒尖,发展个性,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使其向有利于教学的方向转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以上四个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视角去解决问题,有成长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受到启迪、拓展思维、发现问题.

四、课堂有致,实现高效

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比较宽的视野下看待数学教学、分析数学、应用数学.

(一)数学思想建立要立足“远”

n程的综合化趋势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矛盾中去磨炼,引导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专家认为: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思想.正说明思想的重要性,毕竟经过多年的学习,学生记忆深处残留的是思想而不是知识和方法.故此在数学思想的建立上教师能够把思维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发挥和展示自己的优势,变教书为铸魂,变行为为素养,化知识为智慧,只有教师自己成为大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人.

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新时期的教育动态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活跃的思维、变化的情绪、合作的时机,不断推出有创新、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数学思维训练要立足“实”

第10篇

《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我终于看完了。蓦然回首,不得不惊叹,这是怎样的一部教育专著啊!它蕴含着厚重而温暖的教育智慧和深沉而博大的教育艺术;它吟唱着教育家的心声,闪烁着教育家的光彩。周博士"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大家的课堂变得更有趣一点、更有效一点"。特别是"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看到周彬博士分析得那么透彻,我自己也收获颇多、感悟不少。

1.教师最有效的身份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学科知识点,教师以训练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教师以教学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

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老师要检查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否出了问题,自己的课堂结构是否出了问题。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尤其是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激励,为后进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让后进生在课堂上得到表现得机会,体验成功的机会,那么这节课的课堂结构得以优化,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站在学生的那面

站在学生的那面,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站在学生的那面,就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者。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如果教师站在学生那面,教学设计就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来展开,这更容易让他人看到学生的智慧,它并不直接体现教师的能力,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与学习有效性来予以展现,但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而非作秀的教育。

3.课堂教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

我们每天在忙碌中度过,早上进教室指导早读,收作业,批改作业,督促改错,辅导学生;我们每天在抱怨中生活,抱怨学生这个题讲了好几遍,学生依然出错,抱怨班上总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让你不省心;我们每天都在责怪自己,为什么老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成绩又不如意呢?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存在问题,存有一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而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关注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

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一节课好坏的关键。课堂上,老师要让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组织者和领路人,成为学生表达观点、倾诉情感的知音。这样,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就敢畅所欲言;老师要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的学生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地教学,学生有效地学习。

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评价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新课程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地评价学生可能出现的五花八门的回答。

"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课堂,也不是学生个人习得学科知识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与平台,在教师的精彩教学之中,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的乐趣的课堂。"是的,就是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才是精彩的课。知识的传授不该是呆板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温情的、灵动的双向交流。课堂是鲜活的,如何把握课堂密码,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需要在讲台上辛勤耕作的老师们用心去追求和探索。

4.课堂管理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一想到课堂管理,很多教师都会想到如何制服那些调皮的学生。尽管大家都在想办法,可调皮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多了。这就证明教师在课堂管理时不应该将过多的精力用来管制学生个体。当教师将管理的重心从班级群体转向学生个体时,他自己就成为学生个体的冲突对象,于是课堂上就会充斥着学生个体与教师的是非之争,而其他同学则成为冲突的观众。在这样的课堂中,没有一个人是赢家,不管是陷入冲突之中的学生个体与教师,还是作为观众的同学群体。课堂管理一定要以维持学生群体的学习秩序,提高学生群体的学习效率为目的。

其实几乎没有学生会故意违反课堂纪律。问题在于,他们要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么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课题欲望。我们禁止了学生做某事,并不代表学生就不会做这件事了,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5.莫给学生变差的机会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导入;语言生动;课堂疑问;动手操作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首先,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思维非常严密的学科,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将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好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爱玩、没有自制力,同时好奇心重,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强烈,对于小学生这样的年龄特点,如果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学生就很难将学习的注意力放在数学上,教学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从这两方面来看,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其必要性,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虽然不是整个课堂最主要的部分,但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合适恰当的课堂导入。

但是课堂导入在注重趣味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堂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主,不宜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可以根据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或者小竞赛等等,但是不能过于注重学生好玩的心性,而偏离课堂内容的主题,一旦离题太远,学生的思维就很难回转到课堂上来了。其次,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课堂导入虽然对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

“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一般来讲,五分钟左右的课堂导入最为合适。

二、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氛围

生动幽默的语言是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的有力法宝,就如同人们判定一个人是否风趣的首要标准就是看他说话的风格是否幽默一样,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就能够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课堂知识被幽默的语言“包装”之后,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易于理解消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数学课堂来讲,大部分都是加减乘除等枯燥的运算、各种死板的公式,还有各种应用计算题的推理,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幽默的话语,会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三、巧妙设置课堂疑问,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严谨的学科,同时,数学也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多、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在课堂上设置疑问,鼓励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数学、应用数学,并在自主思考中得到结论,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但是教师在设置课堂疑问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问题情境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来设置,要具有趣味性,同时是符合学生“胃口”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容易进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当中。其次,教师设置问题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太难的问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

太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又缺乏挑战性,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四、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味向学生输入大量的理论知识,之后又要求学生做大量的作业,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感到疲乏,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的时间,比如,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环节,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之一,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体积”的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体积公式,学生可能会觉得抽象难懂,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或者圆柱体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更为形象地理解体积的定义。

总而言之,营造小学数学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够顺应学生的天性,培养出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当给予重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各类因素,营造一个生动、有趣、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2篇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和学习物理,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很可能对物理这门课敬而远之,从此不感兴趣了。所以教师备好课很重要,要让授课内容生动有趣,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如何才能做到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

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就是科学家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努力下探索出来的。其实中学生也和科学家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展开知识,会使课堂教学更吸引人。比如在讲“温度”这一概念时,我们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沪粤教版教材中,列举了很多不同物体的温度,也介绍了绝对零度,但是没有介绍热的本质。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家最感好奇的正是热的本质。人类的好奇心是相通的,科学家好奇的东西也一定是中学生所好奇的。所以我在设计授课内容时,会把热的本质纳入其中,从早期的热质说到后来的唯动说,告诉学生热的本质是物质内部分子运动的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越热,反之越冷。1985年美籍华人科学家朱棣文用多束激光,从各个方面对纳原子进行照射,使原子的运动不断受到阻碍而减速,从而将其温度下降到接近绝对零度,这一实验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的本质。

二、介绍科学家探索过程的更多细节

对于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的物理规律,如果把实验的过程讲得更详细一些,能够使课堂更吸引学生。比如,关于托里拆利实验,有一些细节就很吸引学生。托里拆利公开了他的实验后,很多科学家仍不相信玻璃管水银柱是由管外的大气压支撑起来的。托里拆利实验后来传到了法国的帕斯卡那里,他用红葡萄酒重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由于酒比水银密度小,他使用了一根46英尺长的玻璃管,结果得到一段真空,他进一步想,如果水银柱真的是被空气压力顶住的,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空气压力与水银柱高度应有变化。他自己身体太差,不能登山,于是他写信给他的内兄,请他带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登上当地的多姆山做实验,果然在一英里高处水银柱下降了三英寸,帕斯卡将实验重复了五次,结果使他十分激动,因为这进一步支持了托里拆利关于大气压支撑水银柱的观点。

三、向学生介绍一些由重大科学发现引发的发明

有些科学发现,看起来很简单,但意义重大。比如奥斯特实验,发现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电能生磁,堪称伟大发现,在当时震动了整个欧洲科学界。可是在课堂上演示完这个实验后,学生感觉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时我向学生介绍电报的发明:人类一直都有远距离瞬时通讯的梦想,但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前,信息的传递速度完全取决于信使坐骑的速度,在奥斯特的发现之后,安培很快就试制了一种电报,他用26根导线连接两处26个相对应的字母,发报端控制电流的开关,收报端的每个字母旁边各有一个小磁针,可以感应出连接字母的导线是否通电,人类最初的电报就是通过这种电磁方式来完成信息传递工作的。但这种电报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电流太弱,很难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较远的距离。后来,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明了一种电码,他的电码用点和横线代替了26个字母,有了电码,在1837年莫尔斯制造了一台电报机,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开关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开关,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装置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电磁铁装置就在匀速前进的纸带上记下点或横线。1844年,莫尔斯鼓励美国国会架设了一条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人类第一条电报线路就这样在美国诞生。几十年以后,电话也发明了,其中也用到了电磁铁,由电能生磁的发现能引发远距离瞬时通信的实现。向学生介绍这些由重大科学发现引发的发明,既能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发现的伟大意义,又能使课堂更生动。

四、用自己观察和积累的例子来解释一些物理知识,会使课堂更生动

课本上介绍每一个物理知识,一般都会有相关的例子来说明或解释,但是如果教师用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得来的例子,效果会不一样。比如,我在电视里看过一个魔术表演,表演者在舞台上轻松地抱起一个穿高跟鞋的女孩子,然后叫一位观众来抱这女孩子,结果怎么用力也抱不起来。这个魔术我看很简单:这个女孩子的鞋底有一铁块,而舞台下装有电磁铁。我在讲电磁铁时就用上了这个例子,学生很感兴趣。再比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时,我举的例子学生也特别有兴趣:我们知道人从地面上跳起时,要先蹲下,道理是下蹲后腿部肌肉才能收缩然后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再给脚底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人向上跳起来,所以香港电影的鬼片里那些鬼向上跳起时不用先下蹲,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有次我看到电视上介绍一种树上爬行动物,它从树上跳起时不需要先弯曲腿部的,为什么?难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反例吗?原来这种动物从树上跳起时,心脏会向脚底压出血液,利用血液通过脚底向树施加一个力,树木给予脚底施加一个相互作用力使它跳起来。

使课堂生动有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经常布置学生在课后思考、讨论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向学生讲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小制作等等。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物理这门学科。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武进湖塘星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