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教育

人才培养教育

时间:2022-04-29 16:4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才培养教育

第1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24-02

Abstract:Informatizationof Educ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is contex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of business English tried to build “ ecological platform with resourc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 It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cultivating goal of Business English program and promotes China'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talent training, resources, ecological platform

近年来我国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截止到2014年,已有216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1]由于该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2007年开始),其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理论,缺乏科学的针对中国国情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遵照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内部规律,[2]商务英语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

生态学理论最初是用于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并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国外研究重点包括宏观的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到微观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生态化模式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人才培养就是从学生与环境的相关关系中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环境因子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过程。[3]用生态学研究生态化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就是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生态的概念、理论、观点、原则和学科解释,从个体、群体、群落、生态系统多个层面,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规律、条件、途径和方法。[4]

二、生态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概念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基?A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在数字图书馆、网络课程及精品课程等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动下,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量与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仍不尽人意。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教学资源以及缺乏资源有效利用的支撑平台等是较为普遍的一些障碍。[5]教育界、软件业界对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开发了大量形式各异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笔者通过对现今不同资源平台的调查研究,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化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提出创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源生态平台,以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定位

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处理与交换技术,建设基于共享的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笔者从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角度来定位该系统的构建,具备以下特征。

1.该资源平台是指根据人才培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教育和教学需要,收集和开发的数据资源库,[6]应主要围绕专业进行建设,形成商务英语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2.一个信息管理平台,能利用信息化的人机接口,方便地创建、编辑整理、优化完善、升级或淘汰各类教学信息资源。

3.一个工作应用平台,能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积累、整合、优化和分享。实现跨时空的交流与互动,其价值通过有效的应用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方式动态实现。

4.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所管理的资源内容包括专业资源、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科研项目资源,以及就业信息资源等教育教学资源。

(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生态化特征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生态系统自身具有达到内部稳定或是内部平衡的趋势或能力,这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具有生命周期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处于该种生态循环之中,必然也需要有活跃的生态动力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换,动态成长,动态发展,并能根据环境智能地适应生态变化。

因而,生态化教育教学平台应具有以下特征:良好的互动性,自发的成长性,易操作的通用性,流动的开放性,及时的更迭性,时效性和创新性等动态的循环发展性。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该平台的搭建和不断完善将实现区域内高校共享、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强点互补化,课程资源共享化,教师资源流动化,科研项目联合化,就业信息互助化”的教育教学资源生态平台,从而节约资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强点互补化

从种群和群落视角,看待区域内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群内演化发展,搭建区域内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平台。根据不同院校的专业生态位,通过各高校专业强点教学资源、师资、课程、管理等显性环境因子和校风教风学风等隐性环境因子共同循环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专业强点互补化”的协同进化、互通有无、循环发展的战略配备。

(二)教师资源流动化

1.平台内整合教师资源,倡导区域内合理配置如学科带头人、高学历教师、高职称教师、专职教师、名牌教师、学术大师、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高层次人才、行业专家等,实现教师资源的生态化合理规划与均衡配置。

2.搭建“校企共建师资”模块,与行业、企业联合,有计划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建立锻炼考核指标,强化教师在行业中的实践经历,建立青年教师行业锻炼制度和教师服务行业计划。

3.搭建“国际合作培养”模块,与国外高校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实施国际交流制度,开拓教师国际视野,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资源共享化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估机制和长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以“课程资源共享化”为引领的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1.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方式由以下四种,第一,高校内课程开发团队自主开发。第二,高校内课程开发团队提供课程内容,委托企业进行课程开发。第三,由课程团队和企业共同开发,第四,由区域内不同院校共同策划和开发。

2.建设学科生态化网络课程

加强商务英语学科网络课程建设,一方面,整合国内外学科所属范围内系列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商务英语语料库以及开放式公共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内学科网络课程的研发与建设。

3.构建课程实践共享体系

搭建校企共享实习实训平台。搭建如“生态联盟”教育与创新资源,整合社会上的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业务资源,充分调动生态圈内多种有效因素,促进整个人才培养生态联盟的协同运作,搭建创新创业共享平台。搭建如跨境电商“众创平台”,充分实现产学对接。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平台。

搭建商务英语类学科竞赛共享平台。搭建相关赛事资讯、评委、指导教师与优秀选手经验、相关辅导与学习资源互动等平台,为商务英语人才校内实践提供途径与助推。

(四)科研?目联合化

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因而随着学科的建制化逐渐完善,应转换思想,改变现有“封闭式”科研意识,采用合作联合方式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研发、服务网络、动态调整机制等区域内联合共享。并同时健全平台适用性攻关机制,项目联合攻关制度、环境保障机制等,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从而促进区域内学术、教育和经济等的动态良性发展。

(五)就业信息互助化

第2篇

【关键词】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医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医疗技术和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更好的为医院服务。高学历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强、思想开放等优势,但也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缺点,为此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计划,让高学历人员真正成为高学历人才,人尽其才,推动医院医疗水平和科研研究进一步发展,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1.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

1.1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医院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一的医疗水平逐渐向临床技术、科研研究、服务水平等多方向转变,这就对医院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水平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多种手段。

具体来说,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是:充分发挥高学历人员学习接收能力强、思维开放等优势,加强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管理、科研等培训,将其打造成医疗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养高、临床诊断水平高等综合型高学历人才,同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形成一支集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临床型人才于一体的医疗队伍,推动医院进一步向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科研开发能力强、优质服务水平等综合管理方向转变,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1.2 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

要想真正使用医院高学历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临床技术、科研开发等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医院人才选拨制度。具体来说,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选拨工作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能者居上,选取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高、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学历青年才俊为医院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职位晋升等多种手段激励高学历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岗位业绩、贡献大小等给以相应的激励。此外,医院要加大对科研、学术、医疗等的投入,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让高学历人员在竞争中成为综合型人才,为医院服务。

2.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模式建设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医院高学历人员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知识强、学习吸收能力强,缺点是临床实践少。针对这一情况,要理论联系实践,加强高学历人才临床实践培训,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临床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具体来说,在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时,要以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实践时间等作为判断临床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不是其学历高低,然后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但方案都包括培训时间、轮转科室、疑难重点等,切实提高每一个人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要打破过去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职称晋升制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主治医师,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可升职为副主任医师[2],而要根据高学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急症患者处理、病历书写、手术等内容)、学术以及科研能力、品德等来进行职称评定,不仅可以激发高学历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为医院培养名副其实的高学历人才。

2.2 实行“名师带教”培养模式

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专业人才(如高级医疗技术专家),实行“名师带教”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专家带几个人,如科室主任与专业技术超过三级的主任医师至少要带领一名医院高学历人员,并实行考核制度,把“名师带教”实际效果纳入个人和科室考核及评价体系中,提高教者和学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作用,让高学历人员从专家那里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同时还可以从专家身上学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为其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

2.3 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高学历人才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想真正发挥人才作用,首先要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实行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2.2.1 考核内容全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科研、临床实践、学术、服务等综合管理上,因此对高学历人员的考核不能片面的看其科研能力或者临床实践能力,而是要综合考虑其科研能力、临床能力、品德等诸方面因素,提高高学历人员的综合素养。

2.2.2 考核指标合理 在设置考核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到高学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而且要根据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保证考核质量。

2.2.3 实行激励制度 在公平、公开、公正考核基础上,充分利用考核结果,采取职位晋升、提高福利待遇以及降职、辞退等激励机制,对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以奖励,对表现一般差的人员给以一定的惩罚,且开除表现很差且长时间不改的人员,保证医院高学历人员的整体素质。

2.4 创造良好的医院工作环境,鼓励高学历人才创新

2.4.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医院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不以工作年限压人,也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创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同时医院要加大对实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为高学历人员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4.2 实行创新激励机制 对高学历人员在重大科技成果、学术等上面取得的成就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其继续创新。

2.4.3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院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座、指导和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院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医学相关知识结构[4]。

3.结论

医院高学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发展且复杂的过程,医院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制定长期与短期结合、引进和培养结合、连续性与间断性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医院高学历人才选拨制度、明确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采取“名师带教”培养模式、实行考核及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高学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医院储备人才,推动医院科研、临床技术、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发展,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浅谈医学高学历人员的培养[J].中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6):5280-5281

[2]韩滢滢.关于医院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交通医学,2012(4):398-400

第3篇

关键词:全学分制;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全学分制体系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办学层次与特点较为模糊,毕业的专业人才能力单一,在专业实践中先天不足,专业上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现代化的操作理念及品牌运作意识。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实践,不难看到现在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中急需懂技术、动手能力强、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并能准确表达品牌定位风格的高级服装创新人才。要推动中国高等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

一、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的必要性

一方面,我国服装业的繁荣和逐步现代化,对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我国服装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培养出的服装设计人才设计能力不强,来样、来料加工比例高,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知名品牌较少,服装高等院校现代高科技装备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讲授高新服装技术的课程比例偏少。

目前本科教育已成为许多高技能工作的基本资格,高等教育从奢侈品转为生存的必需品,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等院校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质量及其在经济上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日益重要。

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来说,在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和样板设计、计算机辅助推档与排料技术,然后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了解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全部流程和实践环节,在各类内销与外贸服装企业其操作有何不同侧重点,使学生真正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打样、推档、排料及服装技术管理工作,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内容,突出了针对性和现实性等内容。

二、发挥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在服装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补充服装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软硬件条件

我国服装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加工生产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服装加工国。服装产业的大环境决定了许多服装企业拥有新的硬件设施和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的管理、营销、贸易理念和运作体系,能通过国内外商贸活动等多种渠道掌握最新的信息,并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迅速变化调整。服装高等院校与服装企业在设备、技术、信息、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教师的观念意识、国际市场经验等存在滞后和不足。为了培养具有前瞻性和国际性的高素质人才,学院通过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等与企业多渠道合作,教师在企业中兼职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使服装企业的硬件设施、技术、信息、经验等成为服装高等院校的重要补充条件。

2、提供实践教学“真实环境”

服装的流行性、季节性和艺术性等决定了服装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具有极强的经验性,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营销、贸易等工作必须建立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真实环境”教学原则,注重加强设计实践、市场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联系,使学生在服装行业的真实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完成对服装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实际过程,更可加强对服装行业的感性认识,树立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高等教育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高等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的科技创造力日显重要。高等院校应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致力于将科技创造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服装高等院校可利用自身科研能力、文化研究、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求和承担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带动科研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提升,培养成熟的科研梯队,并逐渐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迅速服务于服装产业。一方面通过成果转化确立高校的科技龙头地位,促进服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利用成果转化资金为服装学科建设增添动力,促进服装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三、大力进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建设

现阶段服装产业面临升级与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需求,因此在重视产品原创性、差异性的竞争趋势下,只有掌握产品之创新设计,才能以创新价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可成为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应新时代需求,服装专业教育的功能、任务应随之调整。因此如何通过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结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建设,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作潜力能够充分发挥,落实专业设计能力为导向的设计教育,有效地培养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加强学科间渗透与交叉

当前科学技术突非猛进,呈现综合、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数字信息化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人机工程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超导与传感技术、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延伸到纺织服装学科中。服装产业要求设计与市场接轨、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合格的服装人才应具备设计、工艺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能适应人才市场的多变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要求人才具备前瞻性、开放性。在学科建设中注重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和渗透,形成综合的学科体系,奠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的坚实基础。

2、整合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将课程体系整合为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两大板块。基础课板块的教学目标在于传授一般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重点在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学习潜力,打好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板块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既注重保持各课程知识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强调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3、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教材是灌输的内容,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其自身的经历和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不被考虑。学习任务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复现和应用。在教学改革中,积极运用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整合,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职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资源的创建者。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习任务转向独立获取知识、对知识信息进行自主加工和转换。新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在教学中积极引进法国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创建针对服装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在基地的建设中始终坚持与高科技紧密结合的原则,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向外拓展,与纺织服装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和媒体等建立了良好的双赢合作关系,如法国力克服装CAD公司、美国格伯服装CAD公司、瑞典铱腾吊挂公司等多家高科技服装企业,真正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与高科技紧密结合,传统教育方式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基地紧密结合,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尝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 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2]廖青.坚持艺工融合,构建新时期服装人才培养体系[J].纺织教育,2009,5.

第4篇

【关键词】和谐;教育理念;人才培养

0 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切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全面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努力。

1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在德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第一位,真正地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讲究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时地把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循环之中,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环节,围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巩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广大学生不但懂得要勤奋刻苦学习,而且要争做新时代文明的大学生。

2 进德修业,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师德修养,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关键因素。“立校之基是教师,发展之源在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育者人格的力量和魅力,教育工作者担任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其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等都会影响教育效果;其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生的学风,其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进德修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长期持久的修炼过程。

2.1 爱岗敬业,甘为人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师德规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专心研究教育规律,潜心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2.2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和引路人。

2.3 精通专业,以身立教

育人水平的提高,首先是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任重道远,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改革和创新,自觉坚持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注重锻炼和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2.4 善于沟通,关爱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管理中学会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深入学生生活,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因势利导,灵活地消除抵触,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正确巧妙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激发主观能动性,通过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实践、情感上交流、生活上关心,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 立德尚能,强化素质拓展教育

德技双馨,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追求。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适应环境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教育者应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将重在知识的传授改变为重在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施展才华、陶冶人文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特色发展。

3.1 优化设置,创新教学

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与爱好选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克服专业知识传授中的狭隘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当地商界精英、企业家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利用各类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3.2 拓展课堂,注重实践

把人才质量培养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利用,让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观摩,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紧密结合,实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打破单纯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外出参观、访问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贴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个性创新能力。

3.3 组织活动,培养技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学校办学理念变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组织支持各种学生文化社团,创新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心理健康节、体育运动会、辩论演讲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数控技能大赛、计算机组装大赛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 促进人和,构建和谐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工程。校园文化是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文化五个方面立体构建的校园文化体系。物质文化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环境是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一种存在,具备有形无声的教育功能。教育的真谛是精神的感召、人文的关爱、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图书馆、校史馆、专题博物馆、体育场等建设,创建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为人才培养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方向引领和文化根基。

4.1 优化环境,陶冶情操

环境育人是通过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良好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形成的土壤,是学生优良行为品质养成的催化剂。一个人文景观高雅,绿草如茵,花香飘溢的校园和谐环境能愉悦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催生人的灵感,激发人的求知的热情。通过规划建设校园雕塑、校训石、文化石、文化牌以及道路、桥梁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2 利用媒介,宣传激励

媒介宣传能营造和谐协调、特色浓郁、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台、校网、电子屏、橱窗、横幅等媒介,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设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学校文化标识,利用文化标识凝聚人心,让师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从而激发内在的求知欲望,树立远大理想。

4.3 建章立制,和谐管理

学校制度管理和监督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谐校园管理的价值核心是一个“和”字,如果没有人和,那么其他的和谐便无从谈起。学校在做到依法治校、依制度治校同时,要把法治约束、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统筹兼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制定章程制度讲究方法和艺术,不但要严密周到,文字修辞也要委婉,充分体现公正、公平性,建立具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

5 结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义,提升和谐教育理念,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于教育氛围营造,创新平台搭建;着力于核心竞争力打造,专业特色凝练、办学水平提升,把人才培养体现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使学院能够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毛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着力点[J].江苏高教,2011,2:126-127.

第5篇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进而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和探求适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以及预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的导向性。市场的导向性,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而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其职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能及时顺应职业这种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确保毕业生能顺利就业。

(2)培养目标多样性。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应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与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人才”等。

(3)培养主体多元化。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确立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时,应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行业、专业团体及企事业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确保贴近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4)能力培养整合性。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5)产学结合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实施产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企业参与的程度,产学结合程度紧密与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方式的产教结合模式,以落实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双方共同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6)培养模式多样化。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要根据自己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要根据行业和用人单位市场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

(7)教学内容适应性。采用“双证”和“多证书”式教育,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这不仅要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急需、够用为度,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适应性知识,使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需求导向的原则。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

(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

(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

(5)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

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等特征的存在,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不同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高职院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2)“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教学。“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培养方案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政府高度重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

(4)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基本最具可实施性的条件。政府要以法律、政策的方式强制性规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规模、标准及更新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通过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保证学生在公司企业有足量的实训实习岗位。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6篇

摘 要: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下,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共性

>>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研究 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能竞赛引领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推动高职院校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基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农业应用化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多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思考 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苏荟,王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2009(4):38-40.

[5]钟世潋.组织传播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35):45-47.

[6]赵光洁.校园文化建设导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

[7]朱松节.教育类型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16-118.

第7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

1 引言

1.1 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合作,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1.2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首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种“三方共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共赢”模式。

1.3 校企合作的模式

1.3.1 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学校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1.3.2 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

(1)工读轮换制

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

(2)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

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

1.3.3 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1.3.4 "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顺应时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引企入校、顶岗实训、订单教育等合作方式,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本文以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为例,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训基地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共建电气焊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和技术人员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2.2 “顶岗实习”,使学生就业率高,稳定性好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紧密合作,争取企业提供更多的实习工位和工时,组织学生进行多轮次、学习性的企业岗位实践,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延伸至企业,并为企业优先培养急需、特种人才提供可能。在进行顶岗实习之前,造船厂领导安排安监局领导和造船厂安全员为学生进行进厂前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学生顶岗实习。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这种合作针对性强,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

2.3 通过校企合作,人才订单培养,实现学生与企业的融合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根据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培养技能人才。学校针对企业岗位要求,做好“订单式”课程开发工作,与企业共同开发制定专业标准,开办“企业冠名”班,“经贸一班”、“经贸二班”,有效利用企业技术、设备、场地、资金等条件,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并将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更多地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录用新员工,满足生产、经营、服务对人才的需求。

实践证明,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革,王国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J], 2009,(6)

第8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益冲突;对策研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将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教育模式,本文中提到的高等学校主要针对普通的高等学校,其他的民办学校、成人高校也进行了相应的合作式培养,本文暂未涉及。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各类工矿企业等,下文多以企业代替用人单位进行相关的内容研究。产学研合作式教育中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等,其中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及政府最为关键。本文将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经济利益冲突

1.目标取向上的矛盾与冲突

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上不尽相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经济投入获得所需产品的经济效益,如若在产学研的合作教育过程中不能带给企业相应的经济利益,势必影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等院校参与合作式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与高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新体制,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需要解决企业中的生产技术问题,还应该做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和继承,实现人才培养的学术价值。然而企业的经济利益往往与学术价值存在一定的矛盾,高等院校与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机构,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在管理体制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成功实现产学研根本目标的难题。

2.矛盾冲突的主要方面――经济利益

产学研合作式的教育培养模式是需要高等院校与生产部门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所以教育过程中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参与,任意一方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势必对产学研的合作式教育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产业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与高校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有义务承担学生学习及实习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甚至全部经费,高等院校的主要责任则是利用企业的育人条件与环境,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应该过分担忧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经费问题。但对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比计划经济背景下相对较弱,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并非其最终目标。所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缺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在此情况下开展的合作式培养教学就会出现种种阻力,这种阻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方面。

二、产学研教育下企业的经济收益

企业参与产学研教育是为能够获得高素质的应用人才,进而通过高素质的人才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收益是指人才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知识水平越高,相应的技能更娴熟,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就会越大。企业所得收益还可分为远期收益和现期收益,前者需要企业人才经过一定的时间训练才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而后者人才到企业后会随即填补空缺岗位,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对现期收益则更加感兴趣。

企业引进相关人才同样需要一定的成本,对引进人才的成本分析大致分为预防费用、培训费用、招聘费用以及工资。企业在参与产学研的合作式教育活动中同样要进行收益和投入成本分析。一般来说,企业参与产学研的合作式教育活动获得的收益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产学研的合作式教育要求学生在校进行一定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需要进企业完成一定的生产实习,然后继续返回学校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没有一定的工艺技能,在企业实习期间只能作为普通劳动力为企业所用,而且企业还需要安排相应的接待人员负责管理等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参与产学研合作式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加工作,在此之前学生一般在企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习训练,对于整个企业的生产有所了解,对于实际遇到的问题较其他毕业生有一定的优势,企业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对策研究

如前所述,企业在参加产学研的合作式培养教育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从而调节企业在参与产学研中的收益,进而能够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在产学研的合作式培养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地位,政府推出的激励政策对于调节企业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有别于自由竞争的市场,它着眼于引导、激励,既不是放任自流又非强制性的命令。政府部门能够通过对教师、学生、高校以及企业的行为动机进行合理的分析,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参与者。政府制定的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还应当具有渐进性的调整作用。所有的激励政策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根据多方参与者的利益要求,调节各方达到最佳的状态。

第9篇

1.1教学课时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专业课的课时设置得过多,使得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的时间变得很少,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很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教学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而当前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都呈现出陈旧老化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了。无论在哪种时期,经济理论都是为当前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服务的,是为指导当前时期的经济活动而服务的,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常常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1.2不够重视课外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设置的实践环节层面不高

纵观现阶段我国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环节设置很多,而动手实践的环节设置很少,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环节设置更少。因此,要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方式,而是多创造师生之间交流探讨的机会。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教学模式的改进,有些学校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只能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创造水平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2.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的探讨

2.1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从注重知识结论变成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二是从注重知识传授变成注重能力培养;三是从注重技能训练变成注重思维训练。实现教学模式的改进,首先,要做到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将教师的灌输性教学转变为协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再者,从纯教学知识讲解的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模式。以此来实现课堂模式从“一言堂”向“群言堂”的转变,调节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将经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将学科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2.2完善数学课程体系,开设选修模块,发展学生的个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由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三和模块,四个平台”的构件,三个模块是指专业选修模块、能力拓展模块以及素质拓张模块,四个平台是指公共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从学生的后续发展出发,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增加应用数学类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培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讨。现阶段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实行的新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很多学校还在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忽视了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为其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创新”,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过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2.4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层面,突出人才的素质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由能力拓展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践教学平台又可分为实验与实训、综合训练课程、各类实习等。随着近年来数学建模教育的普及,数学建模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可分为问题的提炼、假设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检验和分析、模型的实施。进行数学建模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和分析等环节,结合数学知识和思想,构造数学模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其是一个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该模型已经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到生动的思维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提高自身素质。

3.结束语

第10篇

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是规格有异,各有侧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提供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先进、高标准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模式[7]。这种模式将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其目的,进而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显见,教育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对职业性的重视程度迥异,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学界大多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彰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的职业特点。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职业性缺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培养目标上,许多院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满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认同度不高,只是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当作一种高层次继续教育;有些院校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化倾向。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其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培养目标和落实教育原则的载体。当前,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占据比例过大,忽视实践环节,凸显职业性的实践教学仍显不足,缺乏贴近教育实际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工作实践,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第三,在培养方式上,当下教育硕士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案例教学没有真正得以推广落实,难以适应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教学手段仍显落后,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没能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挥其应有实效。第四,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当下,教育硕士导师大多是由学术性导师衍生而来,指导教师仍以学术性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教育硕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需求相关能力的培养;同时这部分指导导师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难以承担培养教育硕士的责任。第五,在评价标准上,现行教育硕士评价标准主体单一,评价客体标准大多沿袭学术性硕士标准,尤其是硕士论文没有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相背离,忽视教育硕士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滑落的成因

(一)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缺位与认识错位

我国自1997年首届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走过近15个春秋,从中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网获悉,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除港澳台外共有88个。培养单位由最初的16所试点单位增加到88所。纵观88所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师范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院校,前身大多开办过教育学硕士,之后才申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换言之,这些院校在教育学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为侧重学术研究,而教育实践的探索甚少,加之研究型院校以科研服务为导向,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大多以院校创收为目的,故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性研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育学硕士趋同,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定位,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无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育硕士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认为:教育硕士的水平与技能应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就谈不上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位,自然而然就将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9]。认识误区同样致使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下滑。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新型学位,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师资”,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化倾向,重学术轻实践[10]。管理者与施教者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视不足与认识偏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趋同,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没有得以体现,影响我国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化、多元化师资队伍缺失

教育硕士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员的实践反思能力培养,增设实践环节。我国教育硕士缺乏专职的教学队伍和导师队伍,基本上依靠教育学硕士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学术水平较高,可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论文指导中也偏向自己研究专长,偏离学生的职业实践。师资素质差距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且各专业分配不平衡,无法达到专业学教师的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教师比例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能力[11]。教育硕士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同一套师资实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环节的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很难保证。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导师制,采用的多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模式,阻碍学生的交流和创新,美国的教育硕士采取“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导师组拥有多元的教师队伍,既有杰出学者,又有资深管理者,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12]。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硕士导师制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教育硕士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综上,无论从师资队伍或是导师队伍都无力满足教育硕士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情境化教育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教育硕士的关键工作,也是其职业性诉求的中心环节。教育硕士作为有强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及时满足职业性质而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情景中,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静态积累的形态,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13]。情境化是教育实践的外在特征,教育实践需要土壤才能成长,从而生成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为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各种观摩教学、调查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搭建良好的职业环境,校内外实践场所和模拟平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培养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令人担忧,培养院校为教育硕士自建模拟平台的凤毛麟角,且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供教育硕士实践的校内外基地付之阙如。专业学位强调教育硕士应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缺少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合作、研究的学习情境,自然难以生成教育硕士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回归的应然举措

(一)建立“重培养、慎定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首先在于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职业实务性,其次在于它所培养人才的高素质、高层次性[14]。当前,教育硕士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管理者与施教者重视程度,还在于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对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没有充分重视,认识偏差致使行为偏离。在国内虽然没有较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可以从国外的人才培养中汲取经验。各培养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硕士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确定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15],逐步建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肃清错误认识,坚决反对套用学术性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教育硕士,避免学术化倾向,让教育硕士回归到职业性的轨道,同时也不能过于强化职业性与实践性,使教育过程沦为技能培训,忽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的学术高度,理性看待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培养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大胆探索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完善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构建“情境化、职业化”的教育平台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教育实践是促进教育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硕士生在具体、真实教育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过程[16]。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职业背景与实践平台。情境化教学环境不仅要求学校具有校内实践的场所,还应该包括校外的可供师生真正参与的实践场所。在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成为教育硕士的实践流动站,并把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或硕士论文题目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师资和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硕士论文的选题更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从教育硕士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学校还应尽量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通过社会化的协商方式,为学生提供交互性协作的研究平台,以便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不应单纯依赖学科专业课程组织学员,使教育硕士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并内化为个体智慧[17]。因此,学校应尽量为教育硕士师生创设多层次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机会,加强与政府、学校、组织的密切合作,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硕士师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生成。

(三)形成“实践型、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必须以职业实践的方式达成,职业实践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本职差异。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多为教育学课程的翻版,课程体系体现着较强的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且比较笼统。这从中美两国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18]明显看出: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开设核心研究课程、专业研究课程及实践研究类课程,而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开设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充分保证了美国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19]。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只有真正摆脱学术型课程体系框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思维定式,只有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教育硕士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才能够被真正确立。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须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上遵循职业实践性的特质。在课程取向方面,第一,课程应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提供剖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可以“举一反三”的范例;第二,课程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解剖学生学科认识过程的机会;第三,课程应为学员提供对基础教育职能和功能进一步深刻认识的机会[20]。在课程开发方面,第一,要调整课程目标,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反思性实践课;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第四,改良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21]。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的现状,增加实践课与选修课,明晰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且及时增加教学需要的前沿课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与探索步入良性轨道。

(四)培育“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与导师队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自身的特点与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向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导师是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教育硕士教师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思想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高,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专业知识精神,基础知识广博;第三,在能力结构方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科研能力[22]。因此,为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应做好五个方面:第一,按照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要求,各培养院校应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和导师队伍,并出台教育硕士师资聘任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教师评聘、培训、评价、激励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淘汰不称职的师资;第二,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观念引导,提高认识,肃清错误观念,要求他们逐步适应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要求教师熟悉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现状,具有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能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通过委派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高师资的业务实践能力,及时掌握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第四,吸收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到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和导师,可以尝试将教育硕士设立“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做学术导师,进行学术引领,校外一线丰富的教师做职业导师,进行职业实践指导;第五,实现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这就要求培养院校要有长远规划,积极制定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划,设置配套政策,确保落实。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104-01

大规模优秀工程师的教育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在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庞大但也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省市和高校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广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

一、工程素养的概念

国内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或高级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教育实施过程中,一般都十分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如加强企业实践培养环节或项目实训等。而一些非专业技术的、工程师也应具备的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如在产品开发或工程设计的全流程中涉及到的在工程技术及其管理上常用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通常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授和培养。即便当前大多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都会提到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但都没有相应的课程或环节传授团队的组织管理、团队领导应具有的素质、团队成员的行为规范等内容。把这一类非专业技术本身的、能有效辅助工程师开展工程技术工作的技能称之为工程师的工程素养。

二、工程素养培养方式

在大学没有大规模扩招之前,大学生在企业里一般都会被指定一个老工程师作“师傅”,依靠“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来不断积累和丰富工程素养。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国有大型企业中老工程师传帮带的作用已经弱化,民营和私营的中小企业内有丰富经验的老工程师本来就少,与新来的大学生还存在职业和岗位竞争,也不愿教。其次因为成本的问题,在大量的民营和私营等中小企业内也没有很好的针对工程师的在岗培训机制,所以广大企业希望新招来的大学生能够马上胜任工程师的工作。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又相对较弱,不教不会,因此在本科阶段适当增加工程素养教育教学内容显得很需要和迫切。

三、工程素养教育内容

对比分析国外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计划和调研企业的需求,如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工程素养培养,应该纳入应用型本科的工科人才培养计划。[1-6]

1.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是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化学工程师将冰毒制造配方放到网络上供人效仿制造,危害社会;也有电子工程师设计电子称称重作弊电路或预留称重作弊程序,供给无良商人称重作弊,使个人或单位蒙受损失。尤其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不但关联个人隐私和组织机密,更关联着巨额钱财,后门程序的存在严重侵犯了相关人员和单位的权益。因此尽管工程师的工作受到雇佣者的管控,但依然有必要向工科学生讲授和强调工程伦理学最基本的内容,以使他们明白作为工程师对其工作的社会后果和环境后果负有责任;工程师不但要把工作做好,也要考虑是否做了好的工作。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应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只讲敬业,不讲伦理。

2.流程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流程无处不在。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设计,还是工程项目建设,都有一定的实施流程可以遵循。对于新产品研发来说,一般需要经过产品规划、概念开发、系统级设计、详细设计、测试优化和试生产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需要完成。在这6个阶段中企业花钱是随着阶段的深入成指数增长的,因此通常在一个阶段结束并得到评审确认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工作,以保证每一步都是对的。工程建设项目通常也需经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完成特定的任务,在获得相应的批文或评审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对学生讲授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流程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环节应该完成的任务、如何有条理地去做、输入输出是什么、与合作者如何协同等等,养成学生的流程意识。

3.信息收集

每一个大学生都会使用互联网技术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和问题答案,这几乎是他们查找信息的唯一途径。但互联网的信息庞大,内容优劣混杂,对错难辨,时效性差,甚至还有虚假的骗局阴谋,不能保证通过互联网查阅到的结果是正确且没有过时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经常在工作中采用过时的数据或片面的数据,也有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在设计电路时使用了厂家已经声明要停产的集成电路芯片,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告知学生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较正确和有时效的信息和数据,优先采用第一手的资料。如政府职能部门及其网站、行业协会、官网等的信息一般比较可靠;而相关网页上的资料需要认真辨别信息的失效性和完整性,相关论坛讨论版中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时需要认真比对。

4.问题求解工具和方法

工程师要解决某个问题一般要遵循如下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寻找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并实现。那么怎样把出现的问题定义清楚?如何去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有一些通用的问题求解工具和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展开工作,如脑力风暴法、亲和力图法、鱼刺图、5W1H、决策矩阵法、决策树、质量屋等等。向工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及其使用方法,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有条理地去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出现问题时手足无措。

5.创新思维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明白创新是有规律的。因此有必要向他们传授一些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如:哪些因素和怎样做是有助于创新思维;哪些因素又是阻碍创新思维的,该如何克服。其次是让学生学会几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如:基于模仿的创新方法、基于SCAMPER的脑力风暴法和概念图法等等。

6.团队行为规范

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一两个项目,而是应该有团队行为规范的教育。相关内容涉及:团队成员角色、如何成为有效的团队成员、高效率团队的行为准则、有效团队会议的规则和团队存在常见问题及解决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团队内部处事规则,进而确立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涉及到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分析归纳的6个方面的工程素质是当前广大民营或私营的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迫切希望广大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之一。这6个方面的知识本身就十分丰富,针对一般工科学生无需讲授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需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教会常用方法的使用即可。在借鉴国外合作高校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笔者将上述6个内容和专业特需的工程素养融合成一门32学时课程,称之为“工程原则”,向大四学生开设,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世新.工程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刘玉宝,黄力强.流程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任君卿,周根然,张明宝.新产品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校企合作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就业压力大,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如果没有能力和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立足。为了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学校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证明,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最具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背景

校企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办学模式,它包括从理论基础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由校方和企业合作完成,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目前我国已有许多高校采用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些优秀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还能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探索出的一条人才培养新途径。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很多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当前人才培养效果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没有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教师也没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最终成果的呈现。校企合作的办学合作方案,需要校企双方达成共识,在政策、平台对接、激励制度的实施、管理制度等方面达成高度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沟通和衔接却总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足和问题。而且,目前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够高,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之间的实效性。另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使学生学习软件技术的兴趣不高,校企合作模式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得到完善,这可能导致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漏洞及偏差。

三、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要发挥引导与保障作用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政府应当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首先,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盈利方式的单位,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而企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因此,让校方和企业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需要发挥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使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保障。例如,在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可以对表现优异的院校和企业进行奖励,这对其他的企业和高职院校势必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另外,对学生个人来说,法律和制度能避免其正当利益遭受侵害,使其个人权益得到保障。

2.探索和实践面向软件企业需求的订单培养模式

企业是一个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单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就如同企业的订单一样,在学校接受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上岗前接受企业准员工的培养教育模式,收获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真正实现定制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需求、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口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校企双方还要达到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上的统一性,在诸多细节上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可,将其广泛应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中,可以实现院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明山,梁微.双赢校企合作长效秘诀[J].教育与职业,2010(4):58-60.

[2]夏雪婷,方晨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