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屈原诗词

屈原诗词

时间:2023-05-29 17:4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屈原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屈原诗词

第1篇

《思美人》由北京青春你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联合映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梁振华任总制片人、总编剧,张孝正、丁仰国任导演,马可、张馨予、乔振宇、易烊千玺等主演,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该剧播出后引发关注,首播日(4月28日)CSM媒介研究全国网收视率2.18%、市场份额7.68%;新浪微博#思美人#话题阅读量19亿。

何为“思美人”?梁振华告诉《综艺报》,此处“美人”蕴含三个意思:“美人”,貌美且品德高洁的人;“美君”,人们珍惜与向往的美好的君主、知音;“美政”,清明、和谐的政治理想。“这三个是屈原一生所求,也是《思美人》力图还原的。没有比这三个字更适合做片名。”该剧历史顾问刘玉堂在开播会上总结,这部剧的名字先后经历了“端午”“国殇”到“思美人”的变化,美人香草是高尚纯洁的象征,是清正廉洁的代表,所谓“思美人”不仅追思屈原的品德、情操、行为,更追思那个百家齐放、群雄逐鹿的年代。

缘起湘情 重塑历史人物

楚国历史800年,物产丰厚,盛极一时,一段时间内远胜秦、齐等邻国,但一个世纪不到,突然土崩瓦解,跌至极衰――屈原见证、参与了全过程,身体力行推动改革,也独木难支国家沦丧,最终悲情陨灭。“他的一生都付与君主、国家。在中国人,特别是我们湖南人心里,他就像一个精神图腾和坐标,感召我们追根溯源。”梁振华表示《思美人》是其创作生涯一个注定要完成的“任务”,它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份对先人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思美人》项目酝酿近十年,梁振华多次走访武汉、秭归、汨罗等地博物馆和民俗文化馆,搜集大量史料文献,五年潜心剧本创作。全剧从少年屈原写起,历经其青春意气、初露才华、任职高位、励精图治,最后落寞流放、悲情陨灭,呈现了一个诗意飞扬、胸怀天下但也真实细腻、有血有肉鲜活的屈原。

谈屈原,逃不开“美君”楚怀王。二人的君臣之谊、知音之交有史可证,贯穿《思美人》剧情始终。“他们两人从相知相交、互为辅佐,到心生嫌隙、分崩离析,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要通过大篇幅讲述,告诉观众屈原如何忠君为国、九死不悔。”此外,《思美人》还展现了屈原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恋。“从屈原诗章来看,他的情感世界浪漫飘逸,爱生灵,爱万物,自然也会爱自己的恋人。”女主角莫愁女,原型是楚国一个传说人物。剧中,她与屈原不仅是诗歌上的知音,也相伴走过一生。借由爱情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感情细腻的普通人屈原。

《思美人》人物上百个,梁振华试图让每个人物都饱满、立体,如温婉端庄的昭碧霞、妩媚多情的郑袖、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足智多谋的张仪以及圣贤孟子、庄子等诸多历史名人。这些角色不仅丰富了《思美人》的故事内容,更凸显了本∮胁愦胃械南肪绯逋弧

值得一提的是,《思美人》也为一些人“正名”,比如楚怀王熊槐。在众多历史及影视作品中,熊槐多被“妖魔化”,表现为好色、昏庸。梁振华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成王败寇有失公允。“历史上,楚怀王被囚咸阳,秦国逼他割地卖国,他誓死不从,保住了晚节。我觉得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昏庸无道、卖国求荣的人;其次项羽起兵反秦,打的是楚怀王旗号,应者云集。这也至少说明熊槐在民间口碑不错。因而,我要描述一个不一样的楚怀王。”

“让历史‘活’起来”

雾笼江水畔,飞瀑流泻。少年屈原攀扯藤蔓林中穿梭。白衣女子淡雅出尘,头箍花环,一赤豹一狸猫侍傍身边――《思美人》第一集以写意风格描述了屈原、山鬼的初见。看似玄幻虚构,实则有据可查,缘于《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诗句。剧中类似这样虚实结合重现《楚辞》的拍摄手法不胜枚举。

可以说,如何用电视语言生动解读历史,一直是每一位历史剧创作者的难题。梁振华介绍,屈原诗词中记述了大量虚幻、神话意境,《思美人》全部以梦境处理,并以特效加持。并且,《思美人》每集都用一句屈原的诗歌开篇,诗句意境暗合该集剧情。

虚幻解决了,那客观历史呢?“尊重”。梁振华深入考据了战国时期各国的风俗文化,其中涉及的礼仪、服饰、器物等都力求真实还原。史书记载,历史上秦国装饰尚黑,所以《思美人》中秦国宫殿以黑色为主;楚国尚朱,遂楚国皇宫以红色为主。剧中所有服饰均依照历史纹式,或锦衣华服,或麻衣素布。梁振华介绍,为彰显楚宫奢华,剧组特意在象山搭设20000平方米“宫殿”。相反,与皇室奢靡不同,民间画面则是清新质朴。道具方面,楚辞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思美人》也以搭景和特效结合的方式,高度还原了“九层高台”。

情节方面,该剧呈现了屈子使齐、百家争鸣、函谷关大战、怀王赴武关、屈原投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也以此为基点生发了很多想象枝节。“古装剧需要让历史‘活’起来,为观众演绎当时的情境。所以,我的发挥空间在于历史和历史之间的空隙地带。”梁振华说道。

历史上,秦国攻占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劝告决定赴会,而此时屈原正被流放。梁振华在该历史节点,加入了屈原不畏险阻回到郢都,劝谏怀王的情节。他解释,“这是怀王、楚国的生死关头。谁最心系担忧?当然是屈原。事实上,怀王此去,两人这辈子都恐难再见。两人相知相惜,却无法逆转命运的安排,屈子相送楚怀王,这段重头戏最能凸显二人君臣、知音情谊。所以我要利用戏剧的张力来丰富它。”《思美人》的故事发展遵照了历史――楚怀王最终赴会并被困。“屈原是个把国家强盛的重任扛在肩上的人。所以我认为怀王被困后,他不应该坐以待毙。”为使情节更为曲折,梁振华发散想象,让屈原再次为救楚怀王只身跑到秦国,恳求芈八子帮忙。

同时,为凸显纵横捭阖的历史故事,梁振华在屈原出使齐国桥段加入了“局中局”,将张仪“设计”成为屈原合纵的最大障碍。剧中,张仪为阻挠屈原合纵成功,抢先一步到达齐国,特备厚礼会见齐国丞相田文,请求暗杀屈原。 “这些都没有历史记载,但也无人能证明它不能发生。我认为,想象虽大胆但合理。而且不仅鲜活了历史,更能塑造屈原‘九死不回’、忠贞不渝的饱满形象。”不过,故事结局还是以史为据,屈原险象环生,最终促成了合纵。

美之大成 传承文化经典

梁振华认为,《思美人》最难的创作在于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现实情怀进行关联。如果说屈原是《思美人》的精神脉络与人物载体,那么剧中浓墨重彩的论道、民生、反腐以及变法改革等则是该剧与现实的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而那些奇幻梦境、百转爱情等,则是与时下年轻人所喜好的表达方式与元素“不谋而合”。

《思美人》起用了大量年轻演员,包括马可、易烊千玺等90后新生代“偶像”,可以说,偶像剧气质尽显。“年轻偶像与经典文化传承并不冲突。”梁振华透露,《思美人》投资近2亿元,演员片酬不到四分之一。“偶像剧是‘外衣’载体,重要的是内容。屈原诗才旷代、心怀天下,正是年轻人值得学习和推崇的偶像。辅以年轻偶像的实力演绎、青春平台的传播,我认为会对当下影视剧市场起到一定引领作用,更对年轻人的文化精神有所启迪。”

早在开播前,《思美人》就多组古风古韵的系列海报,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全面展示角色造型,每张海报上的楚辞也予人深刻印象。例如,少年屈原对应的是《九章・橘颂》中的“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白自己的理想展示人格;成年屈原对应的是《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描述的是屈原投江一幕。两处引用均十分契合屈原的高洁品质和当时的人生境遇。这些充满深厚历史文化的海报受到广大网友和粉丝们的喜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楚辞的热情。很多人纷纷在网上癯鲎约禾苄闯辞的照片,竞相模仿。“我们没有发起过任何‘水军式’宣传。网友这些自发行为纯粹是文化的力量使然。”梁振华表示。

第2篇

诗词作为我国一大文学特色,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情感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去欣赏。中考也将“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列为考点之一。那么,如何赏析呢?拿到一首古诗词,除了反复朗读来体会其中的韵味,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尝试。

1.明意象。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寓情于景,寄情于物是惯用的手法,从而在古诗词中形成了一些长用的传统意象。这些意象让读者于情景中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效果。了解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领会诗歌的主旨。例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我们知道“夕阳”往往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云”表现游子漂泊,“蓬草”象征离散。诗中“孤蓬”、“浮云”、“落日”连用,渲染出离别之时的悲凉,朋友孤身远离,诗人的失落留恋之情跃然纸上。再加上“班马”一词,“班马”意为离群的马,写离群之马嘶鸣实写离人之凄凉。这些传统的意象既描绘出了凄美的离别图,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2.抠字眼。诗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语言最凝练的一种文学体裁,将丰富的情感、传情的景物等浓缩于几十个字当中,容不得闲言。为了追求新意,古代文人下足了功夫,如众所周知的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一个“绿”字写活了春色,一个“敲”字道出了夜阑人静。所以,我们亦可通过抠字眼、挖深意来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字词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新头。”该词是李煜自述囚居,书写离愁的作品。开篇即是“无言”,人在什么情况下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单纯的情感容易说明,复杂到极至的情感总是难于说破。这种无言包含千般感受,万种滋味,因为“愁”,所以不知从何说起,不知怎样表述,于是只能给我们一个沉默的表情,一个落寂的背影。不仅是“无言”,而且是“独上西楼”,摄尽凄婉的神情。再是一个“锁”字。一个“锁”字,不仅锁住了清秋,更锁住了语言,锁住了心灵,锁住了一切美好和欢乐。所以,有人评点“‘锁’字极重,囚徒之意也。”

3.查典故。古人作诗往往用典,“用古事古论暗藏其中,若出诸己”。借古喻今,借古讽今,都是常见的手法。读这些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很难理解诗意,因此查典故也是必不可少的。出题者往往会在注释中注明出处,答题是可要留心字面背后的故事。如夏完淳的《别云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是清代少年爱国志士,在这首诗中,他共用了七个典故,首联中的用典书中已注明,“泉路”一词也能读懂,仅作一例加以说明。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中“毅魄”指忠魂义魄,取义于屈原的《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陈子龙的《辽东杂诗》亦云:“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作为学生,以视死如归及誓死不休的实际行动,向老师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撼人心弦,激人奋起。

4.重修辞。诗词讲究修辞,特别是格律诗,要讲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此外,为了在诗词中体现造诣,修辞也犹为重要。互文、比喻夸张、借代、设问等频繁运用,且往往推陈出新,追求“语不惊死不休”的境界,从而为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这些正是我们赏析的重点内容。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如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此词写尽“惜春”、“惜别”之意。开头两句的比喻别出心裁,反意创新。一方面写出了送行路上的风景,水柔山健,春光旖旎;一方面又满是作者款款深情。全诗虽明白如话,却又情意俱在,好一个“眉眼盈盈”。

5.用想象。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诗歌赏析既要通观全篇,又要着眼词句,多多尝试,定能读出诗韵,品出诗味,如同与诗人执卷细语,共同探寻诗词天地。

第3篇

关键词:诗歌欣赏 品味字词 明意悟情

一、把握诗词语言的灵活性,再现所绘之“象”

古代诗人为在极短的篇幅里展现所绘之景,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词能化腐朽为神奇,增加诗歌语言的形象美感。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如形容词、名词、动词等,使意象鲜活生动,增强诗词的美感。例如,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中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满庭芳》中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等,以上各句中出现的“暗”“悦”“空”“绿”“红”“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意象的动态美,也写出了形态美。又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字既表现了一种动态,又表现了一种状态,还表现了一种鲜明的色彩。再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中的“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线”,“糁”字本是名词,是指米饭粒,在这里用作动词“抛撒”。诗句的意思是:像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了一层白色的毛毡。可见这些活用的字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流动美,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古诗词中,诗人惜字如金,但有时却又把相同的字反复用,即叠词现象。叠字用来描绘意象,可以使意象更鲜明。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李白《秋浦歌》中的:“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有:“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乔梦符的《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这些诗句都运用了叠词,不仅写出了景色的特点,而且创造双声迭韵的音乐美,也表达了缠绵不尽的情思。

二、注意诗词语言的概括性,体会所造之“境”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离开了想象也就无所谓意境。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比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茫茫天地,广阔寂寥,这披蓑戴笠的又不染世尘的独钓老翁,冷峭孤寂中又带着一份倔强,严寒肃杀能奈我何。读到这短短的十个字,眼前便是一幅画,连天江雪,一片洁白,极目远眺,苍山悠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那钓翁独坐孤舟上,寂寞之中又带着无比的高洁。运用读者的想象入情入境,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选择,将带有情感的意象巧妙组合,营造如诗如画的氛围。例如,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回忆从前的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多年的相思之情。用“一杯酒”“桃李春风”,就概括出了昔日朋友相会的欢乐情景。又用“十年灯”“江湖夜雨”概括了多年来漂泊他乡的孤寂与艰辛。其中的“桃李春风”和“江湖夜雨”诗句意境远超过这8个字的字面意思,耐人寻味。

古诗词受到格律的限制,要用极俭省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在竟象组合时,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就是名词的连缀,一个个名词看起来好像是孤立的,但这些“象”是借助了“意”联系起来的,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画面丰盈起来。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门掩于黄昏”,意思是在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门掩了黄昏”,意思是将黄昏掩于门外。总之读到的都是闺中的寂寞、失望和惆怅。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只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让精神进入畅游的状态,进入诗境,体悟诗情,参悟其理。

三、关注诗词中的点睛之词,把握所抒之“情”

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发现那个最能传情达意的字眼,由字及句及篇地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比如,柳中庸《听筝》:“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句中“独”写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漂泊无凭的情景;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人内心的忧郁和思念。又如,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中:“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句中“老”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不仅是洞庭湖被秋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白发的悲秋之感,迟暮之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讲究诗中有画的意境,语言描写富有色彩感和画面感。所以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要衬托的情感:如杜甫的《绝句四首》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错落有致,有静景有动景。又如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放眼望去,漫江碧波荡漾,有白翎的水鸟,掠过江面。两岸青山草木苍翠,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火焰,一派江南的旖旎风光。江碧鸟白,碧白相映;山青花红,青红竞丽。江、山、花、鸟四景,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种颜色,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但这样的美景中诗人不过是个过客,用乐景反衬下两句的思乡之情。

总之,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它具有精炼性、跳跃性、抒情性、含蓄性。而鉴赏诗歌,就是要由诗歌的语言入手,由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绝妙字词入手,进而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有意识地在诵读和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金开诚文集.

第4篇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介入;级差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160-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48

1.引言

评价理论又称评价系统,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是功能语言学在人际意义范畴下的扩展(李战子,2002),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其中,态度包括情感、判定和鉴别,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做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participants)和过程(process)联系起来(胡壮麟等,2009:319);介入包括表明语篇和作者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它关注的是言语进行人际或概念意义的协商的方式(胡壮麟等,2009:326);级差系统是指态度的增加和衰减,它通过两个标度轴线——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发挥作用(Martin & White 2005:136)。本文以评价理论为依据,结合辛弃疾的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通过与朱纯深译文对比,揭示译者在古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对源语篇评价意义的再现手法。

2.评价理论与诗词英译研究

由马丁创立发展的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假设的发展,是关于人际功能中“人”的部分的理论,主要关注话语中的评价资源,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目前对评价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体新闻报刊报道、演讲及政治语篇,近年来也渐有学者将其应用于小说语篇,然而评价理论在诗词英译上的研究寥寥无几。

关于诗歌翻译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美学,如针对许渊冲提出的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说,结合具体诗歌翻译实例进行了具体研究;结合意境论、音形意、语言文化等诸多理论,探讨了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对于相关译学思想的研究近年来也层出不穷。纵观以上,鲜有学者从以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为讨论点的评价理论角度对诗词翻译过程进行研究。故本文尝试将诗词翻译与评价理论相结合,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对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及其英译文中的相关语言资源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译者在处理宋词这一特殊语篇过程中,对源语篇评价意义的再现手法。

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及其英译文中评价资源对比研究

辛弃疾的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词,打破了历来咏月思乡、感怀悲欢离合的成规。作者通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大胆的猜测,把有关月亮的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3.1 态度资源对比研究

态度包括情感、判定和鉴别,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做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participants)和过程(process)联系起来(胡壮麟等,2009:319)。

原文: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译文:You, the lovely Moon, where are you heading, on this lonely journey of yours?

说话人用情感表达来评价事件时,引发了听众类似的情绪反应。原词中“可怜”表明了词人对月亮的怜爱之情,朱纯深通过“lovely”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了原词中“可怜”的情感意义。译者在忠实于源语言的基础上,适当结合目的语文化,极力达到二者音形意的统一。

原文: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译文:Why should you make your trip through the ocean?

Without an answer, I am so worried.

原词采用动词短语“使人愁”,表现了词人对月亮途经海底远走他乡不知其根由的恍惚忧愁。译文运用形容词“worried”,向目的语读者再现了词人的担忧,一并使用副词“so”对此进行修饰,目的语所表达的情感意义似乎更胜一筹。

原文: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译文:In case those gigantic whales knock you down, with all your delicate palaces, in their careless dives?

“怕”意指担心忧虑,原词的中文翻译为:只担心,那长鲸,乘风万里,横冲直撞,冲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朱纯深使用了“in case”(万一,如果),暗示了对“those gigantic whales knock you down”的后果堪忧,易于目的语读者对此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对比分析《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及其英译文词中的态度资源,笔者发现译者在古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对源语篇态度意义的再现主要是采用对等翻译,基本实现了源语、目的语二者音形意的协调。

3.2 介入资源对比研究

介入的研究起源于巴赫金的对话观和多声的思想(胡壮麟等,2009:329),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评价理论框架下的介入系统进行了细化,将其分为紧缩(contract)与扩展(expand)。前者包括弃言(disclaim)、宣言(proclaim);后者则分为引发(entertain)与归属(attribute)(Martin & White,2005)。

唐诗宋词很少平铺直叙,该特殊语篇需借助修辞手法委婉地抒情达意,使读者产生共鸣。这类修辞手法中的反问、设问与介入系统中宣言(proclaim)相对应。宣言(proclaim)指语篇中的声音将命题表现为不可的(证据充分、公认的、可靠的、有效的等),从而压制或排除了其他的声音(向平,肖德法,2009),故可通过提出假拟问题,或者说是“修辞性问题”来实现加强语篇作者的情感意义。

辛弃疾的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模仿屈原的《天问》,通过对月的一系列问句体现了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并对此作出了大胆猜测,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原文: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译文:You, the lovely Moon, where are you heading, on this lonely journey of yours?

Is there another world, to greet you rising in the East?

原文形式上虽连用两个问句,从内容上实则采用了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可惜今晚的月亮,欲向何方?是否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也许别有一番天地,那里的人们刚刚看见月亮的身影升起在东方。此处源语中设问句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拉近了词人与读者的情感距离。朱纯深忠实于原词,其所用的反问句极佳地渲染了整首词的深远意蕴,使目的语读者能够积极参与到语篇互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原词诗句所渲染的完美绚丽的自然图画,在意境传递上画龙点睛。

3.3 级差资源对比研究

确切地说,级差系统是指态度的增加和衰减,它通过两个标度轴线——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发挥作用(Martin & White, 2005: 136),二者是调节可分级评价资源的两种手段。语势(force)指的是说话人借此把人际印象以及他们的言语的容量分级(提高或降低);而聚焦(focus)指的是说话人借此把其语义类型的焦点变模糊或变清晰(胡壮麟等,2009:319)。语势上扬或下降的实现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强和量化。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表现量化手法的资源较少,因该词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故强化资源相对较丰富。

原文: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译文:You, rootless like a flying mirror, who holds you up in the sky? And who provides for the Goddess, since she refuses to marry again?

修辞手法中比喻的喻体必须与本体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可直接或间接再现本体的某些具体或抽象属性及其程度高低。原词的“飞镜”暗喻了夜空中的皎洁的圆月,“飞镜无根”暗含了对国运岌岌可危的忧心忡忡,强化了评价意义。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力,朱纯深对此进行了改译,“like”点明了译句从暗喻转为明喻。译句中的“you”在此并不唐突,与明月的直接对话,表现了原词作者向天问月的豪迈情怀。

原文: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译文:Why should you make your trip through the ocean?

Without an answer, I am so worried.

“恍惚使人愁”并未出现级差资源,但译句中的“so”却精确地为目的语读者揭示了源语作者的忧思之深,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甚至被译者深层次强化了。

原文: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译文:In case those gigantic whales knock you down, with all your delicate palaces, in their careless dives?

“万里”自然不是确指数量,结合整首词的具体语境,发挥了加强语气的重要作用,此处词人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扩大了“鲸”的“长”,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豪放气概。限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范围,译文舍弃了原文的夸张手法,将“万里”意译为“gigantic”,为避免源语强化意义缺失,译者可通过标志对此加以注明。

综合以上对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及其英译文中的级差资源的对比研究,译者在处理源语的级差资源时,为了使其在目的语读者中达到最佳影响效果,选用恰当对等目的语,对源语信息加以适当取舍,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二者音形意的统一。诗词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忠实原文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恰到好处的改译,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以“变”维持“不变”的翻译策略,即对源语的适当改译是为了忠实地甚至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源语作者的评价意义。

4.小结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全词仿照屈原的《天问》,全篇以问句呈现,故其中的评价资源丰富,情感表现较为强烈。本文以评价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该词及其译文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译者在古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对源语篇评价意义的再现手法。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的研究文本比较单一,希冀其他研究者可以结合更多文本对此进行补充研究。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 Lond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语言美;音乐美;情境美;自然美;意象美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古诗,如《锄禾》、《春晓》、《咏鹅》等,选人教材的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作为老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1.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凝练的个性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它几乎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泻在诗行中。鉴赏诗歌要从品味语言入手,在此基础才能有所感,有所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的语言精练传神。“看”字化静为动,形象的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这想象新奇、夸张,但由于学生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对庐山瀑布的印象却是模糊的,没有领悟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观看庐山瀑布的挂图,幻灯片或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时,一种联想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绝句。此时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想象,展开思维,领略诗人的豪迈气概,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生也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古诗中的自然美了。

2.培养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自然美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与其他外界接触较少,局限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与阅历,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主要靠背诵记忆帮助理解,但教学效果不佳。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诗词中有关描写大自然景物的地方入手,利用文中的插图,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悉心讲解等手段,培养学生多了解祖国山川气象万千的兴趣,使学生由衷地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配以优美悦耳的乐曲,通过多媒体帮助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洗练简洁的诗句,领略北国草原的苍茫景象,意境的雄浑开阔,我们江南的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学起来也轻松。

3.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好诗不厌百回读,教学古诗,贵在多读,要反复诵读,诵读即美读,就是有感情的读,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古诗讲究押韵与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对仗工整,富有音乐美,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我首先指导学生确定诗的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音重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录音朗读,也可以借助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细细品味诗的音乐美,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4.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中国美学界一向推崇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感悟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唐王维的诗在这方面算是比较典型的,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由声音而景色,由听觉而视觉,意境空灵,“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拓展想象思维,让学生感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的美在想象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

5.品味体验,欣赏古诗的意象美

诗歌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常常作为写实的景象以不经意的客观状态出现于诗歌中,但它们暗中却有着浓郁的情味。诗歌中的意象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意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浸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彩,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和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隐性意义。如屈原诗中的芳草美人,象征诗人光辉峻洁的高尚品格;李白诗中的大鹏、明月、黄河、长江、瀑布、险峰,是诗人雄放不羁、追求自由光明的象征;陶渊明诗中的青松、白云、飞鸟、,寄寓着诗人热爱自然的高风逸趣。

通过以上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自然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高尚情操,更能使我们教育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诗歌;知人论世;想象;语法;吟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浸润着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诗经》《楚辞》、“建安七子”、唐诗宋词、新月、九叶、朦胧诗……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思想和现实碰撞而闪现的火花,是人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语言精心酿造而成的美酒,一切文学,究其本质而言无不具有诗的品格。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虽能诵读,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和绝句(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爱国情怀终生不渝,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晚年十分凄苦,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由此可知,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诗,六种意向罗列起来,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与“境”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同样若想拜会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也更难把握,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不完全句)等语法现象,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在散文中也有省略,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这四句是不完整的,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学生容易领会,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诱发通感,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首先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在班级大声朗读,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使朗读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意蕴美,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结构的匀称错落,意蕴的含蓄隽永,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领略诗歌语言美,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强,张桂玉.古典诗词鉴赏与训练[M].北京:中国致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