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屈原诗词

屈原诗词

时间:2023-05-29 17:45:44

屈原诗词

第1篇

师:同W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离骚》。在我们一起正式走入文本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屈原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一个伟大的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师:看来没学这首诗歌也能基本了解屈原的情怀!但对屈原的情怀只认识到这个层面就够了吗?其实,当历史和时代给一个人贴上一个固有的标签的时候,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妨碍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有时会被这样固化的标签带着走,对吗?(很多学生点头认同)

一、诗歌形式重构,还原一个“自爱”的屈原

师:伟大的爱国诗人,到底伟大在哪里?这节课我想带着大家走入文本,尝试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屈原,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个“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标签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声音自由地品读这首诗歌。

(学生自由品读)

师: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位有朗读热情的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歌。

(一生朗读诗歌)

师:这位同学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朗读之后的内心感受吗?

生:感觉诗歌中的文言词有点儿难,又有方言词,读起来很累、很枯燥,好像距离我们很远。

师:这是你最真诚、最宝贵的初读感受,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部分学生点头附和)

师:诗歌字面意思确实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做了一个尝试,对这首诗歌的前八句做了修改,让这首诗歌变简短些,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陌生的字词,请同学们读读看。(ppt:帝之苗裔,朕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曰平,字余曰原。)

生:自由品读。

师:同学们怎么评价老师的修改?

生:更简洁、更清晰,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我修改的四言诗歌,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笑):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那么简洁、清晰是不是我们评价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呢?除此之外,还应有什么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表达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要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师:也就是说好的作品要更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情感,那你觉得我的修改在情感表现上怎么样?

生:比较生硬。

师:其实他的思考方向很正确,他不单指向了简洁,还指向情感、主题,这是同学们理解作品都需要具备的深层的思维维度。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我删改的最多的是哪个字?

生:“兮”字。

师:这个字所承载的情感厚不厚重?

生:厚重。

师:我们读的时候要尽量放慢语速,要拉长语气,让它有充足的情感表达空间,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项羽的《垓下歌》。(ppt: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如果这个“兮”字承载的情感很厚重的话,应该怎么读?大家可以自由品读,用心体会。

生:自由品读。

师:通过大家深情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有意识从作者情感和朗读情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所以我们能不能把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我们再来看改动后的诗歌,我去掉了哪些字?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的角度去思考,你对修改后的语句有什么看法?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独立思考后,开始讨论,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高阳”二字绝对不可以省去!

师:态度很坚决呀,为何不可?

生:因为根据下文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高阳”二字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这二字用意独特,比只说“帝”要好得多,只有加上“高阳”这样正统的血统,我们才能感受到屈原对自己的出身非常地骄傲,这也应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注意去看注释里的解析,关注文本仔细地去琢磨字句,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习惯。那么,你们小组觉得“朕考伯庸”一句去掉的“皇”字恰当吗?

生:也值得商榷。“考”是指死去的父亲,这句话虽让已经表达清楚“我失去的父亲叫伯庸”这个意思,但“皇”在注释中是大、美的意思,他应当是再次强调自己的血统正宗,出身高贵吧!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生:老师我们小组想谈谈“摄提孟陬,庚寅吾降”一句。原来有一个“惟”字,意思是“只有”,有一种举世无双的感觉,原来那种自豪的气势莫名地散发出来。

师:其实“惟”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是句首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一是“只”。大家更赞成哪个,自己可以保留意见。

生:“摄提孟陬”一句去掉了“贞”字,“贞”的意思是“正当”,体现了出生的奇特、不凡。

师:奇特在哪儿?

生:寅年寅月。

生:其实古人对自己的出身时辰是特别在意的,所以那一“贞”、那一“惟”很重要!

师: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了,但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大家对我后面的修改也未必会赞同,哪个小组来继续谈谈吧。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r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文下注释中写有,“览”是“观察”的意思,“揆”有“思量”的意思,由“观察”到“思量”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改的字都调整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生鼓掌)

师:同学们,老师能够感受到,大家在修改与比较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

师:那么,屈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自己高贵的出身、非凡的气度、尊贵的名号呢?

生:显得高贵。

师:为什么强调自己的高贵?他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在涌动?

生:一个人总是强调自己的出身,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炫耀,一种是自恋,我怎么觉得屈原那么自恋呢。(学生笑)

师:假如一个人的“自恋”是建立在爱国忧君的基础之上,并且一辈子都在努力践行这一理想,最终用生命去表达自己的坚守,你还觉得这仅仅是自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材料。(ppt: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王逸《楚辞章句》)

师:结合材料,你有新的理解吗?

生:屈原应当是为了说明自己与楚王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表现出的是一种高度的庄重和自爱。

师:所以屈原的这份“自恋”是一种存君兴国、热爱宗族的道德情感和担当,更是自爱、自重。(板书:自爱――存君兴国 热爱宗族)

师:请你带着这份情感,用你的声音为我们品读一下这八句诗。

生(深情):朗读。(学生鼓掌。)

二、诗歌内容重构,还原一个“忧虑”的屈原

师:刚才通过走近文本我们发现,在爱国主义的标签之下,诗人还涌动着高度“自爱”的情愫。他的高度自爱绝不仅仅表现在此,大家看后面有句过渡的话――

生(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师:修能就是修态,是内美的外现,内美与修态统一,乃是屈原追求的目标。文中很多诗句用了各种香草,我把它们摘取出来了。(ppt: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师:诗人所选择的香草都有什么特征?

生:都充满了芳香,而且“辟芷”是幽僻之处的芳芷,“秋兰”可以驱虫除臭,“木兰”是去皮不死,“宿莽”是经冬不枯。这些都象征着屈原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格。

师:可以说就屈原美好的人格而言,既包括内质的纯正,又包括外表的芬芳。然而,诗人在描写香草的句子中还穿插了一些句子,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句子的情感表达效果,想一想屈原的内心是不是还有什么情愫在涌动?同学们读读看。(ppt: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生:自由品读。

师:大家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着急、急切、恐慌……

师:其他人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在这些句子中,究竟是哪些词语,强烈地传达出了这种感觉?

生:“恐”“忽”“惟”

师:能不能就你说的这三个词做详细一点的解说?

生:“忽”是迅速的样子,有岁月匆匆逝去的感伤情绪;“惟”是思考的意思,有一种凋零之感;“恐”的内涵就更丰富一些,更见一种恐慌忧虑之感。

师:既然说作者的恐慌忧虑之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那么同学们能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思考一下屈原还为什么而恐慌焦虑吗?

生:此时的屈原,楚怀王不相信他,之后顷襄王不相信他,令尹子兰陷害他。而且不允许他回国,被流放。我想这些都应当是他忧虑的东西吧。

师:所以屈原的这种“忧虑”情绪的背后,是一种党人不容、君王不察的人生境遇。(板书:忧虑――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三、抒情主题重构,还原一个“执着”的屈原

师:同学,你可以用你的朗读表达一下你所感知到的这部分诗句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吗?

生(深情):朗读。(生鼓掌)

师:党人不容,君王不察。面对如此处境,诗人在这种时候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改变自己,还有一种呢?

生:坚持自我吧。

师:屈原的选择呢?

生:坚持自我。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诗歌的后四句有这样的表达。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大家可以关注“何不改此度”一句中的“度”,指的是不善的法度,而不是改变自己的操守。另外最后一句“来吾道夫先路!”读起来特别有那种呼唤、呐喊的力量,感觉得到,却说不清楚。(生笑)老师,我可以用声音来表达吗?

师:当然!

生:朗读。(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你的朗读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背后涌动着的是诗人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人生态度。(板书:执着――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师:其实,在屈原的很多诗句中都有这种人生态度的表达。(ppt: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生:齐读。

师:到此,我感觉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化的“浪漫的爱国主义诗人”,还有诗人内心所涌动着的复杂的情感,屈原的形象越来越真实丰满。现在,让我们来一次穿越,假如你在汨罗江边与这样真实丰满的屈原相遇,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ppt:假如我和屈原在汨罗江边相遇,我会对他说……)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分享一下吧。

生:你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我曾无数次的想象,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您的脚步,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因为你的高洁明志有人懂!

生:在我的心中,你是山,你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的心中,你是海,你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

生: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无能。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同的人生之光,最终你选择了与日月争光。

……

师:同学们,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到底伟大在哪里?我想,肯定不仅仅因为他是第一个留下作品的人,而是因为他的情怀、他的决绝、他的精神,他用生命去爱自己的祖国。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他才有可能不爱国。所以说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屈原的伟大恰恰是直接地表现在他的为人、他的个性、他的气质上。真希望,这样一幅立体、丰满、真实的屈原画像,能够帮助我们向着美的境界飞腾!

板书设计:

自爱――存君兴国 热爱宗族

忧虑――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执着――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教学反思: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离骚》是一部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作品以情感激荡的自传回忆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然而文化、思想、时代、年龄的差异使学生很难走近这部“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的煌煌巨著。如何让这部具有缤纷“内美”的作品为学生所感知接受?这确实需要教师的“修能”。

第2篇

古时“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解粽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菖蒲节、诗人节、龙日、艾节、夏节等等。

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时节日,也是一个有着大爱内涵的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端午节的来源版本多样,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族——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屈原投江殉国的传说赋予端午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端午节经数千年历代承袭,形成了我国端午文化这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佳句。《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不在少数。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诗》中诗题里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写到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从这些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端午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诗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忧国之心。

每逢端午时节,很多文人都免不了谈及屈原,作诗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这里诗人特意提到陶渊明,应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谓历朝历代的诗人们人同此心,在端午日是一定会祭奠伟大的祖先屈原的,正所谓“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写屈原不能不提到《离骚》,宋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赵善括的《乙酉端午联句》则云:“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孙心”即顺从的心。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诗:“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相传屈原投汩罗江殉国后,当地百姓怕江中的鱼虾伤害他,便从四面八方划来船只,纷纷将粽子投入河里,以转移鱼虾的目标。后来,民间便演变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以示纪念屈原。唐代诗人郑谷曾写有“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吟诗赞赏:“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宋代诗人陆游喜食粽子,因此写下了多首端午食粽的诗,如“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等。他游三峡路过归州,品尝归州香粽后,不禁诗兴大发:“屈子故国逢重五,更胜常年角黍香”。

赛龙舟是端午佳节一项最盛大的民间水上竞技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唐人卢肇《竞渡诗》云:“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宋人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写的都是赛龙舟的真实情景。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更是生动地描写了赛龙舟的精彩场景,历来为世人传诵。诗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为把竞渡的热闹场面加以衬托,诗人写道:“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连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观看,一饱眼福。可以想见,江边是何等热闹。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明快而变热烈:“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

到了宋代,端午节的气氛更上层楼了,宋代的名流大儒几乎都有端午入诗。欧阳修有词《渔家傲》,将民间过端午的情景描写得十分传神:“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苏轼也有《浣溪沙》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从这两首词中可以发现,民间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色彩正在逐渐淡化,变成包粽子、浴芳兰的纯粹时令节日了。

古时有的地区把端午节又叫“女儿节”,这一天是妇女休息和游玩的日子:出嫁的妇女回娘家,未出阁的姑娘梳妆打扮,结队出游。明万历大学士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咏道:“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清代彭蕴章在《幽州土风?吟女儿节》中写道:“女儿节,女儿归;要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播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采艾,装奴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第3篇

关键词:屈原 爱国主义 后世诗人

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1.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他了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深情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深知人民的苦难,希望有所作为,以拯救平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他看到人民在战乱中遭受苦难时。万分痛苦,甚至挥泪长恸,“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屈原诗歌中出现的带有楚地方色彩的衣食名物及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是从下层人民的审美眼光描写的;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楚地方民风民俗,淳朴贴近,也是他接近人民生活的明证。他认识到人民的苦难,体会到人心向背的意义,并为此大声疾呼。

2.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祖国的眷念和忧虑上。他在《橘颂》中歌咏橘树“不离故土”之秉性,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慷。“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出生于楚国,与楚王同姓,对楚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他把个人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忧虑的永远是国家的前途:“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时代,才士游历列国,以谋求功名富贵,施展政治抱负,已成为风尚。而屈原宁肯长眠于汨罗江水,也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法而改行,使百世以下问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由知爱其君。眷眷而不忘,臣子之义尽矣。”

3.屈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实行“连齐抗秦”,他不辞辛劳地出使齐国,为追求“美政”。他呕心沥血地上下求索,甚至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地逆流抗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正直伟岸,在生死存亡、大是大非面前,他坚持原则,绝不与佞臣同流合污,也绝不随波逐流。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但其壮丽的诗篇中,强烈的表现了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

二、杜甫对届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1.杜甫诗与屈原诗之所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因为屈原热爱人民,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他的爱国与爱民是一致的。屈原心系民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怀王疏远顷赛‘漉放,在走与不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能思想斗争。最终结果呢?《远游》写道:“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之所以最终欲去不能,欲去不忍,是因为低头忽见“旧乡”。而“旧乡”在董运庭先生认为那就是“民生疾苦,亟待拯救。”杜甫的诗歌创作,也多是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当时杜甫的生活已经非常贫困,却能推己及人。《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北征》等代表作品都是杜甫可贵的爱民思想的体现。

2.屈原和杜甫对君王的忠心,也不是愚忠。屈原敢于把斗争矛头指向他所信赖的君主。他指责怀王“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又指责怀王:“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直指怀王糊涂,不了解耿耿忠心,听信谗言。而杜甫面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不义战争,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皇帝,在《兵车行》《前出塞》等诗中,直接对皇帝作了无情的谴责、抗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矛头都指向昏庸的皇帝。可见屈原是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更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不难看出两位伟大诗人心灵的共振、意脉的融通。正如戴叔伦所说:“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三、陆游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殛“美政”理想的继承

屈原在爱祖国、爱人民的基础上,根据楚国实情提出了“美政”理想,并“虽九死其犹未悔”地孜孜以求。“美政”理想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屈原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进行不懈的追求。屈原在朝廷上冲着保守势力揭露秦国的阴谋。表现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在不幸身遭放逐时,他仍然顽强地坚持与保守势力斗争,甘愿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献出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在为“美政”理想不懈地追求之中,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情操。屈原的行动、精神和情操互:为表里地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格。

收复中原,国家统一是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纵观陆游为之呼号,为之奋斗的一生,清晰可见他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陆游平生十分看重屈原的爱国主义长诗《离骚》,无数次的用心诵读过它,如他在《悲歌行》中云:“有口但可读《离骚》”,在《夜寒》中云:“清夜焚香读《离骚》。”可见他与屈原忧国忧民思想一脉相承。陆游为实现恢复中原,国家统一,积极参与抗金恢复大业,甚至亲身投入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陆游多次向宋高宗痛陈抗金方略,甚至面请北征。他在诗中写道:“贼亮负函贷,江北烟尘昏。奏记本兵府,大事得具论。请治故臣罪,深绝衰乱根。言疏卒见弃,袂有血泪痕。”很显然,陆游在为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抱负所做的追求和奋斗中,同样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

四、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刘勰评价屈原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获以后每天诵读屈原的《离骚),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闲赋山居不忘“细读《离骚》还痛饮”。女词人李清照,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受到屈原《国殇》的感染,抒发了“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的豪情。

屈原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积极深远的。现当代诗人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人都不约而同受其影响。可以说屈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确如“日月争光可也”。我们不仅要为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的爱国诗人而骄傲,还要继承这份遗产,从中汲取营养。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姜亮夫,姜昆武,屈原与楚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4]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定楚辞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刘勰,文心雕龙・辩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7]董运庭,楚辞与屈原辞再考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第4篇

[关键词]古典意象;民族记忆;归属;人生理想;独立人格

Abstract:The thick national memories are contained in Yuguangzhong’s pomes, he tries to read history and culture poetically, proving himself-consciously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article wants to analyze the classic image of Yuguangzhong’s poems, realizing the classical complexity. This classical complex boils down to three dimensions: first, the strong national belonging; second, the free and unfettered ideals of life and the universe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irdly, the deep remembrance of homeland country.

Key words:classic image; National memory; belonging; The ideal of lif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余光中早年的诗歌传承“五·四”新诗和欧美浪漫诗派的传统,渗入了许多西方诗歌的元素,使语言中散发出浓烈的西方气息。但自进入60年代,从《莲的联想》、《五陵年少》到《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诗集中多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皈依,诗歌创作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陶然于古典文化的氛围中,力图用诗歌的形式解读深刻的民族印记。

一、古典意象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余光中敏于观察,长于记忆,善于联想,唐马、汉驹,魏臣、宋将,华山夏水、历史古迹,诗人信手拈来,以古典意象或与古代文化有关联的意象为诗,成为余光中极富个人特色的诗歌美学。

(一)自然意象

余诗中的长城、故宫、玄武门、西湖、太湖、吴宫、唐三彩、嫦娥、莲花和蝉等物象都被他视为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是以东方甚远,东方甚近/心中有神/则莲合为座,莲叠如台/诺,叶何田田,莲何翩翩/你可能想象/美在其中,神在其上/我在其侧,我在其间,我是蜻蜓/风中有尘/火药味,需要拭泪,我的眼睛”(《莲的联想》)。自古以来,“莲”就是东方美的象征。诗人化用“莲”这个物象,这时的“莲”不再单单是自然形态的莲花,也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在更高的层次上,“莲”象征着诗人对于佛家净化和超脱的向往。“莲”是美、是爱,“莲”即“怜”人之意。诗人神游于故国江南,抒发对莲的情思,最终归附于传统文化的美妙和超越。

“骁腾腾兀自屹立那神驹/刷动双耳,惊诧似远闻一千多前/居庸关外的风沙,每到春天/青青犹念边草,月明秦时/ 关峙汉代,而风声无穷是大唐的雄风/自古驿道尽头吹来,长鬃在风里飘动/……/只为看台上,你昔日骑士的子子孙孙/ 患得患失,壁上观一排排坐定/ 不谙骑术,只诵马经。/ (《唐马》)通过咏唱一座放在香港某博物馆玻璃柜中的唐三彩陶艺马,诗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骁腾腾”的战马,秦关汉月,现代古代,时空交错。

(二)人物意象

余光中倾注了极大的激情对众多中国历史文化人物进行了诗意重塑。其中,有“前有古人,后又来者/中间的一炬火你擎传”(《诗人》)的诗人陈子昂;有“那独夫在喘气,断袖的手中/还横着长剑,一滴滴,刺客的恨血”(《刺秦王》)的荆轲,有“一出塞无奈就天高地邈/一把慷慨的琵琶/凭她纤纤的手指/拨拨刮刮”(《昭君》)的昭君;有“从灞桥到灞陵/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胡骑奔突突不过他臂弯”(《飞将军》)的飞将军李广;有“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水仙操》)的屈原;有“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的李白;有“城破时你火烫的头颅/裸昂向四面的刃锋”(《梅花岭》)的史可法等。

在众多人物意象中,余光中对屈原、杜甫、李白的重塑尤为经典。写屈原,余光中先后就有《竞渡》、《水仙操》、《漂给屈原》等;写杜甫,有《湘逝》、《不忍开灯的缘故》;写李白,余光中在1980年4月四天内就分别写了《戏李白》、《寻李白》、《梦李白》,题材虽一,但特色各异。杨景龙在《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与屈赋李诗姜词》中就写到:“他那永不释然的祖国情绪主要来自屈原赋,他那天马行空般的纵逸才气主要来自李白诗,而他的雅致琢炼的语言风格则来自姜夔词。”①

(三)文学意象

这里的文化意象主要指余光中对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对古典诗词语汇的沿用。江天、冷月、孤舟、寒鸦、秦关、汉月、芳草等等, 在余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落月淡下去,如一方古印/低低盖在,一幅佚名的画上”,“把漂泊的暮年托付给一掉孤舟”,“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青青犹念边草,月明秦时/关峙汉代,而风声无穷是大唐的雄风/自古释道尽头吹来”等等。

《回旋曲》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与追寻:“音乐断时,悲郁不断,如藕丝/ 立你在雨中,立你在波上/ 倒影翩翩,成一朵白莲/ 在水中央。”诗人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意境,让诗歌充溢着一种优美的、迷茫的、古典意味极浓的氛围。它是对古典文学中许多其它意象的整合与重组。②

《欢呼哈雷》中“至少我已经不能够,我的白发/纵有三千丈怎跟你比长”是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巧妙翻用。诗人对“哈雷彗星”的咏唱,极具现代意识,但在这现代宇宙意识中又表现了中国诗人传统的精神。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我的忧伤就灭顶”(《碧潭》)这首诗歌的副标题即为“载不动,许多愁”,直接借用了李清照的词《武陵春》,诗中的“玻璃”使读者直接想到欧阳修的“无风水面琉璃滑”,而“舴艋舟”更加熟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早已成为表达忧愁的名句;诗歌中的“桂桨”、“猿啼”、“织锦”、“弄笛”,这些词也都是对古典诗词语汇与意境的化用和重新组合。

余光中诗中繁复绚丽的古典意象,沉郁浓厚的民族情结,使得其诗歌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统人文精神。

(四)神话意象

除开现有的事物,余光中还把神话传说、传奇人物如后羿、蚩尤、大禹、、夸父纳入了他的意象群中,以表达其作为炎黄子孙的情愫。

《羿射九日》塑造了一个勇敢叛逆的屠日士后羿:“拉开乌号的神弓,搭一枝棋卫的劲矢/仰视九日,以清秋雄雕的眼睛/……我愤怒,我憎恨,我鄙视暴君群的太阳/愤怒赋我以屠神的胆量;我竟敢/ 以一个凡人邀九尊火神来决斗/以一支箭要射落十分之一的宇宙/不畏天谴,不畏焰狱的无期徒刑”作者用了详尽的笔触虚构了射日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后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借此传达出一种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精神。

这里,我们看出,余光中不是墨守成规地就传统写传统,而是在这种古典语境中表现出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精神。

二、深沉的中国情怀

余光中的古典情结,通过一系列的古典意象得以呈现,最终归结为诗人对于整个民族整个中国的情感。他书写的,一直是他内心说不尽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忧郁的民族意识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起源于忧患意识的人的自觉,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中国历代经典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悲愤忧愁之作,即使在那些超脱淡泊的境界背后,仍旧横亘着历代文人对民族苦难和国家兴衰的的深思。余光中作为当代诗人和学者,其创作中饱含了民族的忧患意识与自尊意识。

一湾浅浅的海峡把台湾和大陆隔绝开来,这使在台湾这片美丽而苦难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悲怆色彩。迫于时世离乡去国的余光中,置身满目异俗的他乡异国,常有一种文化放逐感,他爱中国的荣耀与辉煌,更与中国苦难共忧患,他以流放诗人自居,屈原被他称之为“最早的流放诗人”。余光中对于乡国的怀念与眷恋,让他无法不想到屈原并自比屈原,在家国之思上,他们有着一样的忧郁和悲伤。余光中在《诗魂在南方》中说:“屈原一死,诗人有节。诗人无节,愧对灵均。滔滔孟夏,汨徂南土,今日在台湾、香港一带的中国诗人,即便处境不尽相同,至少在情绪上与当日远放的屈原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余光中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衰败,现实的封闭与贫弱,也有深沉的忧虑、讽刺和批判。《哀龙》中写道“曾经是海的荒地上曝着/曾经是龙的一堆破碎/沙是时间,风是记忆/拾不起,一爪一鳞的史诗。”诗人所哀的,是中国文化的衰落,批判了极端的保守、泥古的文化态度。在《森林之死》中,大雪中倒塌的森林也引起作者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惋叹:“曾享圣经族长三位数的年龄/多少截中断的历史……伟大的横断面啊,多深刻而秘密/ 多秘密的年鉴/ 这一年,郑成功渡海东来/ 这一年,太阳旗红如血。” 在诗人眼里,森林之死是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族的中华历史的断裂,余光中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把森林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表达对民族未来的忧虑。

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不仅表现在忧郁的民族精神上,诗人也以积极的态度对中华民族进行新的审视,肯定了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拼搏进取精神。其中《夸父》最为突出,诗人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中肯定的“夸父追日”的执着精神,反而看到其中的悲剧,得出了新的人生领悟:“与其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冷烬/——何不回身挥仗/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二)逍遥宇宙的人生追求,独立于世的人格情怀

余光中散文《逍遥游》中说:“ 当我死时, 老人星该垂下白髯,战火烧不掉的白髯,为我守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当我物化,当我归彼大荒, 我必归彼大荒, 我必归彼芥子归彼须弥归彼地下之水空中之云。但在那前, 我必须塑造历史, 塑造自己的花岗石面, 当时间在我的呼吸中燃烧。”③这种追求逍遥的情怀在余诗中通过对李白、屈原的造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在《隔水观音》中,余光中一连写下了《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三首诗,足可见他对李白其人其诗的仰慕。

《寻李白》一诗以李白失踪开篇,以李白乘风归去终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片段把李白传奇的一生描述出来:高力士脱靴、贺知章认作谪仙、流放夜郎、江中寻月。余光中以其绚烂的文笔,让读者充分领略了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负、李白的奇异、李白的痛饮、李白的失意。诗人用充满豪放与浪漫之气的诗句把李白的仙风傲骨、诗才的大气磅礴表现得极为精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其中“酿”、“啸”、“吐”三个动词的运用,堪称绝伦,把李白特有的傲气和神采生动地刻画出来,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胸怀、洒落的心神,让人千载之下,追慕不已。

余光中对屈原的推崇不亚于对李白的喜爱,他对屈原代表的爱国爱民、纯净高洁的人格也有着无尽的崇敬与向往。他称屈原是“高洁的烈士“,“不朽的汨罗江神”,“ 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漂给屈原》)。在《水仙操》中,余光中以水仙譬喻屈原“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无不清丽脱俗,水仙“叶长似剑”、“花开如冕”。屈原人格的美,美得晶莹剔透,毫无瑕疵。余光中对屈原的钦仰、敬佩,溢于言表。

(三)浓厚的故土意识和乡国情怀

羁旅母题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传统主题, 是漂泊游子的一种故园之情与忧国忧民的情感再现。台湾当代众多诗人作家在海峡对峙的历史语境中力求突破这种限制,从文化层面“寻找家园”,回归故土。

所以,余光中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重塑和造像,其实终归于他内心对故土乡国的怀念。余光中曾说过:“目前我写的诗大概不出两类:一类是为中国文化造像,即使所造是侧影或背影,总是中国。忧国愁乡之作大半是儒家的担当,也许已成我的基调。”④所以,余诗中的一系列怀古咏史之作,其实都是假借古典的回归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怀念,对祖国大陆的怀念。

在《春天,遂想起》结尾里诗人禁不住发出慨叹:“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余光中对古典诗词意境与意象的化用,诗歌中描述的江南,虽然有着诗人对江南的回忆,但更多地是唐诗宋词里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多莲多菱多螃蟹多湖的江南,多亭多寺多风筝的江南,钟声里的江南。”通过对故乡的艺术重塑,寄寓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和赞美。

《五陵少年》中,诗人用燧人氏、大禹、后羿、黄河一系列的古典意象,抒发了浓浓的乡愁。“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传说中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这一类咏史诗不同于历史上同类题材诗作,它们不仅是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而且往往与现实相伴相生。《五陵少年》中的历史自豪感是诗人身在美国、遭遇冷落、借酒浇愁的情境下抒发的。“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 再来杯高粱”,远离故土,流离他乡,面对完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差异,情感的交织使得对祖国的自豪感变得悲怆而苦涩。

余光中在诗集《白玉苦瓜》的自序中写道:“少年时代,笔尖所蘸,不是希颇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也无非是1842年的葡萄酒。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大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中国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知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⑤对传统文化,余光中数十年来无日或忘,一直有着深沉的钦仰和敬畏。他用自己的笔尖描述记忆中的中华文明,给读者以纷繁思绪的同时,也完成了诗人从现代到传统的回归。

【注释】

[1]杨景龙.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与屈赋李诗姜词.诗探索,2004.(330)

[2]张景兰.论余光中诗歌的祖国情结.淮阴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2.(4)

[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83

[4]余光中.隔水观音.台北:台北洪范书店,1984.10

第5篇

关键词:士人格;执着精神;理性意识;诗性

屈原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于其留下的瑰丽文学遗产,还在其高洁的人格精神。人们将其深深植入他们的生命中,使得屈原的人格范式融入中华民族的性格血液中,成为集体无意识。除了传统意义上屈原的爱国热忱、“美政”追求和“内修”品质,其人格中还隐藏着其他一些品质,这些品质在现今看来也是一直潜伏于中国士人的性情中的。进一步挖掘,我们不难分辨:

(一)为“道”殉身的执着精神

清代学者王芬曾说:“我观战国之世,有三人焉:以举世皆趋利慕势之徒,而有被服仁义,守先待后,尊王贱霸,如孟子其人者焉;举世皆朝秦暮楚之辈,而有志笃忠贞,謇直不挠,沉身不去,如屈子其人者焉;举世皆同流合污之人,而有高瞻远瞩,特立独行,一国非之不顾,天下非之不顾,如庄子其人者焉。”①屈原的生命路程和人格精神与战国士人整体所呈现的风气确是极为不同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为“道”而殉身的执着精神。

在屈原看来,“道”是能振兴楚国的“美政”。他“博采众长,内求诸己”,在对现实黑暗政治的痛斥与思考中,展示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虽然理想政治无法实现的痛楚与悲愤,使屈原作出痛不欲生的灵魂呐喊。但更多的还是为实现美政而“虽九死其犹未悔”②的拼搏执着精神。这种精神在《离骚》和《九章》中处处可见:“余将岔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虽体解吾忧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③。然而,没有了理想和美政,徒剩下行尸走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无人体会,纵身一跃,只为道而死。这种执着对于后世士人追求美好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是重大的。最早受到这种执着精神影响的就是司马迁了,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遭遇和执着精神,这一点在《史记》中表露无遗,后世效法者举不胜举。每当需要鼓舞斗志,执着向前时,屈原便再次活在人们心中。这种为“道”殉身的执着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正如这句评价所言:“后来的人们对于屈原的热烈同情和崇敬,与其说在于他的政治理想的具体内容,毋宁说更在于他对理想的坚持精神。”④

(二)实践理性意识的觉醒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士人阶层的崛起,理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他们超越经济和地位的限制,从国家、社会、百姓的宏观角度来思考问题,渴望天下一统,进而要求自身,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理性是李泽厚提出的观念,他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与政治观念中不作抽象的玄思”⑤就是实践理性。这种实践理性意识在战国士人的身上有所体现,特别是儒家。屈原作为楚国贵族后裔,博闻强志。而当时南北文化多有交融,他必定对儒家思想有所学习,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作品中,多有民本思想的体现,如《离骚》《九章》中,一再倾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铺”、“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⑥等等。同时,屈原作品中处处显露出他对内修的重视和追求,这与儒家文化所重视的修身也是不谋而合的。此外,屈原最具理性意识的代表,唯《天问》是举。《天问》中对古代一系列政治、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发问,大胆置疑,让屈原人格中的理性意识显露无疑,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天命反侧,何罚何”⑦等等,怀疑本身就是理性的表征,更何况是对天命、神圣的怀疑。屈原异于诸子,虽未著书立说,但《离骚》《天问》等作品中所内涵的理性思想,也为后世士人汲取吸收,继承发展。直至今天,对于理性的探讨,仍在继续。

(三)奇幻浪漫的诗性人格

“诗性”一词最早由美学家维柯提出,主要指的是一种“诗性思维”。在希腊语中,“诗”指的是创造,诗人就是创造者,诗性就是创作性的属性。因而这种“诗性思维”也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屈原的诗性人格就在于这种创造性的想象力,他用自己的诗歌和人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幻瑰丽、深邃浪漫的诗意人格世界。

屈原的诗性反映在诗里,以《离骚》为例,他从政治美,臣子美,仪表美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其人格美,“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⑧等句,即是这三方面的直白。《离骚》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抒情长诗,诗句奇幻瑰丽,思想深邃博大。它被后世当作神奇而不可捉摸的楚境来看待,认为无可仿效。在生命中,诗人表现为对“美”的不倦追求。无论是政治美,思想美,还是仪表美,行为美,最终都将归结为他的人格美。出于对这种美的极度热爱,他也以一种美的诗意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坠身汨罗。屈原的这种浪漫的诗性人格,对后世影响颇深。后世不乏这样的人物,像李白、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他们的瑰丽浪漫,思维的创造性、跳跃性在诗性人格上和屈原不期而遇。因而,可以说屈原浪漫的诗性人格是中国士人人格的最早代表,对中国整体士人格构建有着不容质疑的贡献。进而,屈原在构建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方面,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上,过于强调儒家,道家和佛家。而忽视一些非正统文化(例如文学),以致一些西方学者以儒释道为据,描绘中国的民族特点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⑨,又缺少理想,想象贫乏。这种看法,现今看来不乏对中国人的误解。

结语

现今意义上的屈原,已经变成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象征。在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发散理性,诗意浪漫时,屈原就是我们效法的原型,他不仅活在古代士人群中,还活在当下,甚至更久。对于这样一位“国魂”式人物的存在,在当今价值观念混乱的时代,对于其人格意义的探讨就十分必要和迫切。时代一直在需要这样一个精神领袖,这也是屈原在历朝历代士人中不断“复活”的原因。(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参考文献:

[1]戴锡琦 钟兴永.屈原学集成[M].中央编译.2007.6.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1983.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

[4]艾黎・福尔.世界艺术史[M].张泽乾 张延凤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8.

注解

① 戴锡琦 钟兴永:《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2007年6月版,第34页。

②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第14页。

③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第14-131页。

④ 戴锡琦 钟兴永:《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2007年6月版,第36页。

⑤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6页。

⑥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第14-132页。

⑦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2月版,第85-111页。

第6篇

关键词 诗歌 音乐 民族魂

中国的抒情文学从一开始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大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诗多半是言志,而诗歌的音乐美作为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或昂扬高亢,或敦厚温和,或凄艳哀婉,或冲淡闲远,不仅仅是思想感情的发泄,更是情绪的宣泄,无不折射着时代的人文精神。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是文学、音乐乃至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则分《大雅》与《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由于年代的久远,体现着青铜器文明之恢弘气势的周代礼乐之美今天已很难再现,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文字上所运用的重章、叠句、叠字、押韵等多种艺术手段中,感受到音乐美的听觉效果。它在句式上以二节拍的四言句为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战国时期,产生了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楚辞。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是当地“信巫术,重淫祀”的文化习俗的反映。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由此,我们知《九歌》本为楚国的祭祀歌曲,用了民间招魂辞的形式,由招魂者用一种特殊的歌唱方式将一个人的魂招回。伟大的诗人屈原吸取了楚歌的特点,创作了浪漫主义诗作《离骚》。参差不齐、或韵或否的句式,句中或句尾反复相间的“兮”字,形成了与《诗经》整齐划一而典重的风格迥异的“骚体”特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我们放声朗读这一组组新鲜、生动、自由而长短不一的诗句时,顿挫悲壮而又委婉轻灵的楚声节奏确实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屈原那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那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秦汉魏晋的诗歌,亦反映着各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但其在音乐效果上所采取的手段,始终没有突破节奏的变化,直到齐梁永明体产生以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声律,最终发展成唐代的格律诗。

唐代的律诗以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要求,确立了一整套声律方面的粘对法则,形成了反映着大唐气象的诗歌特征。声律的约束实现了仅仅依靠节奏形式而不能实现的音乐效果,它依靠平仄的变化,造成了听觉上铿锵错落而又滚滚滔滔、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骨气端翔而又韵味无穷的独特感受。唐代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100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和恢宏气度,给诗歌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杜甫律诗的语言风格可谓沉郁顿挫,但在音乐效果即声律特征上可以说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颠沛流离、身世潦倒却不忘国家忧患和百姓疾苦的不屈品质。他的《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开始就几个平声连续上扬,“啸”字下沉作急速的起伏,最后一个“哀”字,扬而不返。在这种纵横恣肆的气势和高扬凌厉的情调中,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那颠沛辛酸的生活里不惟未曾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

再听听李白高昂的吟唱:“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何等雄壮的境界!这是何等辽阔的胸怀!这不是花间月下的浅吟低唱,而是一个深陷于痛苦之中的灵魂强有力的怒吼!

宋代出现的词,更是与音乐分不开的,宋人作词,首先考虑的便是它的歌唱性,李清照所作的《词论》,便提到“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对词的声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便是“可歌”。王炎也曾说“长短句宜歌不宜诵”。被皇帝怒批“且去填词”, 自己也戏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咏,便是个中高手。他所作的大量词作,都是直接为了歌唱,可以说,他的很多作品,是直接提供给歌妓的。他仕途失意,便多出入于是市井里巷,混迹于秦楼楚馆,舞榭歌场,与乐妓乐工交往。对当时流行的音乐非常熟悉,加之他的非法功力,词在他手里,开始了新的倾向。柳永采用民间的曲调,大量写了篇幅长的慢词,适合演唱。柳永所作之词用语明白浅近,不避俚言俗语,有些部分还出现了口语化的特色,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叶梦得有过如下的记录: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词的影响之大。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词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而词本起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宜于歌唱。而作为词的替身的曲,随着时间的发展,曲调变得丰富,渐渐的形成一种与词不同的的体裁,成为一种继词而起的便于歌唱的新兴文学了。

宋代以后的诗歌在声律上都基本沿用了唐诗的体制,即使是与近体诗形式迥异的宋词、元散曲,也没有突破节奏、声律两种手段以体现抒情文学的音乐美,当然,不同音乐美的不同风格也都体现了本朝本代的人文精神。

总之,中国诗歌的声律特征和节奏特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容。这种精神内容的积淀,也就是东方文化哲学的积淀,是今天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1] 沈智龙.加得纳 艺术多元智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7.

第7篇

1、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像《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2、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3、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4、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朝杜甫的《醉时歌》中有“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朝林正大的《括酹江月》词中有:“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5、独清独醒: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一,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入手。

古典诗歌按照所描写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诗歌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也不同。比如,边塞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部分边塞诗表现的是诗人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大多表现的是对所咏事物的喜爱,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咏史怀古诗大多表现壮志难酬和昔盛今衰的感伤;山水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寄情于景观中,或畅想于山水外,或蕴理于风物内,或寄兴于田亩间。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09年全国卷3)

解题思路: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词。词的上片重点描写作者生活在乡村的生活环境,词的下片通过对比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二,从诗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主要指能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词。我们在鉴赏诗歌情感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就能轻松地判断出作者的情感。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9年安徽卷)

解题思路:这首词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是这些词:"空惆怅""总堪伤""无人解"等。"空惆怅"中"惆怅"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要探求这种情绪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是什么触发词人"惆怅",联系上阕内容可知词人"惆怅"源自词人在端午节见到世人只忙于庆端午,而无人吊屈原,这可以看作是外在原因。接着我们更要追究词人的行为透出何种深厚思想情感。"谁复吊沅湘"的发问隐含了词人的主张--我们应该吊祭屈原,显示出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相对于"空惆怅"要略难一些,它包含了两层意思:①无人解作者;②无人解屈原。顺看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感受,前者可归结到词人孤寂落寞,后者可归结到只有词人理解景仰屈原的忠义之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三,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韵味的诗意空间。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常见意义的意象: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山东卷)

解题思路:本诗中重要的意象是"悠悠"和"红袖凭江楼"。"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其实这个词能够传达出作者无尽的愁绪,这种愁绪犹如江水一样,悠悠无尽头。再加上风正紧的初秋肃杀之气,作者内心的哀愁更加浓重,正当作者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看到这么一幅风景图,作者的思家之情开始变得更加浓重,于是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所以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诗歌当中重要的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就一定能揣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转贴于

第9篇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诗歌鉴赏,把现代化教育媒体和诗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鉴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感,引起共鸣

诗歌以情感人,教学诗歌也应该以情入诗,创设情境,激感,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把学生引入诗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效果。

《诗经.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词。教学中如果播放已经制作好的抑扬顿挫、低婉哀伤的朗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无需过多分析,在主人翁“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发展中,学生自然就能读懂诗中人物勤劳、温柔、坚强的形象,从而感受到女主人公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教与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二、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揣摩意境

诗歌教学要通过品味语言,启发想象,展开画面,分析形象,揣摩意境。

教学屈原《离骚》时,我们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首先介绍屈原的生平、中国民间划龙舟的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故里、楚辞及《离骚》等知识背景,再结合骚体诗句式、节拍等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诗歌语言的品味中,走进屈原的时代和生活,把握屈原的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屈原为追求理想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操和高尚的思想感情。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格调雄伟、高唱入云。它渗透了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教学中除了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用powerpoint展示外,重点是通过配乐朗诵,反复吟咏,在品味语言中体会作者即景生情,歌咏赤壁,敬慕英雄,怀念周瑜,感伤自己,斥责权贵,从而感受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感、坦率开朗的胸怀。为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中再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进行风格流派的比较,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反复诵读,深刻体会,训练能力

鉴赏诗词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诵,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使文中所描绘的境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审美情操。

鉴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在课件中与《明月几时有》的MTV和朗诵欣赏同时播放,让学生纵向比较,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为了让学生理解苏轼作为豪放派的词风,我们又播放岳飞的《满江红》一词朗读声像资料,让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

第10篇

关键词: 孟子 浩然之气 散文影响

屈原与但丁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代表诗人,同时又是中西方极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楚国,但丁生活在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时间相差一千五百余年,但二人都生活在剧烈动荡与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并兼有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们在经历了长期的放逐与流亡生活之后,依然横而不流,执著追求,表现出了“独立不迁”的高洁人格和“深固难徙”的爱国情结。屈原为“冀君一悟”,“发愤杼情”,乃赋《离骚》;但丁为唤醒世人,追求独立和自由,遂作《神曲》。

一、诗魂和诗神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不朽诗篇《离骚》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对后世抒情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中国诗人之魂。闻一多曾这样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1]

屈原出身高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嘉字懿,“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汲汲自修,“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理想远大,“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少年得志,“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但君王不明,信用群小,怒而疏之,继而被放流。屈原罹忧,却独立不迁,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将“俗之一改”希冀于“君之一悟”,但“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因此,他不得不上昆仑求女,下洛水寻媒,以致神游于天堂,但都无法解决内心的矛盾。特别是当看到楚国上下“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之时,他叹息道:“已矣哉!国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既然出路已经断绝,他唯有效法彭咸,以身殉节来表明心迹,“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于是,屈原于五月五日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王逸《离骚经章句序》赞曰:“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

但丁·阿利盖里,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民族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神曲》流芳后世,被誉为“诗神”。恩格斯曾这样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

少年时代的但丁好学深思,潜心研究诗学、哲学、神学、逻辑学等知识,获取了关于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青年时代的但丁积极参与政治,加入了代表市民利益的归尔甫党,并参加了反对代表大封建主利益的吉伯林党的斗争。斗争胜利后,在归尔甫党掌控佛罗伦萨政权期间,但丁在市政厅中任职,并于1300年当选为佛罗伦萨的六大执政官之一。后来,归尔甫党由于内讧分裂成黑白两党。1301年,黑党与教皇勾结,夺取了政权,伺机对白党进行了报复和迫害。为此,但丁同理性的白党结盟,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1302年,市政厅以“贪污公款”和“反对教皇”的罪名,开除但丁的公职,判处永久流放。[3]P25-28从此,他开始了漫长而颠沛的流放生活。对于被抛弃、被放逐的无助感,他曾这样讲道:“我一心一意地希望回到那个城市去,我差不多游荡了全意大利,可却无家可归,像一个叫花子,违忤我的意志,展示着我的伤疤,人们却往往对这种伤痕累累的人加以指责。”[4]流放期间,但丁亲眼看到意大利各地壮丽的山河,以及各地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视野从佛罗伦萨扩大到全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并逐渐意识到自己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唤醒人心,追求独立和自由。1307年,但丁毅然中断了《论俗语》和《飨宴》的写作,开始创作《神曲》,把悲愤和解脱写进他的伟大诗篇。1315年,佛罗伦萨政府实行大赦,宣布只要但丁交付罚款,表示忏悔,即可返回。但丁视之为耻辱,断然拒绝。1321年,但丁不幸染上疟疾,不久病逝于拉文纳。这个上帝的宠儿再度回到了造物主的怀抱。[3]P36-39

二、《离骚》和《神曲》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但丁流放,遂作《神曲》。屈原被放逐,无法解决自身的矛盾,一路“疯癫”一路歌,最终“忿怼不容,沈江而死”,铸就了一个千古悲剧,同时也实践了“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人生哲学。但丁被判处永久流放,政治上的挫折和自身的痛苦遭遇使其开始忧虑人类的命运。他要对恶人处以最严厉的惩罚,给予善人最高的荣誉,用心灵重锤为那个时代定音——人类需要新生。为此,他叙写了一个灵魂因理性与信仰而获得重生的喜剧,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长达376句,约2490字。屈原从叙述身世、品行、理想写起,斥责了君道不明、党朋猖獗与路道险隘,抒发了自己遭谗人嫉怨的苦闷与矛盾,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的理想追求,不与奸佞为伍的斗争精神和对楚国“深固难徙”的眷顾之情。诗篇是用战国时代南北通行的“官话”写作的,其中零星地“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加之受边裔文化的影响,以致诗文艰深古奥,曲高和寡。[5]不过,方言的使用却让诗篇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与《神曲》的语言特点是相似的。但丁一反欧洲中世纪必须用拉丁文为文学语言的“清规戒律”,开创了用当时被称为“俗语”的佛罗伦萨方言写作的先河。这一语言上的创新,使文学创作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接近大众口语,同时也有利于意大利文学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构成,每部各有33个章节,加上作为全诗序曲的第一章,共100章,长达1万4千余行。诗人通过奇特的幻想,旅行于三界,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诸位名人对话,指出一条通向智慧和信仰的道路,最终走出迷惘和错误,获得永生。再者,关于“意象”,屈原钟爱香草,但丁倾心玫瑰。《离骚》写出了16种香草,如江离、芷、秋兰、木兰、宿莽等。玫瑰在《神曲》中出现11次,甚至在《天堂》中但丁还写了《天上的蔷薇》一章。屈原在诗中“依《诗》取兴,引类譬喻”,“以香草配忠贞”,用佩服、搴揽、饮餐等抒发对香草的钟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神曲》写出了玫瑰的美丽与芳香,以及她在宗教意义上的崇高精神。如《天堂》:“因为我见过玫瑰树,整个冬天∕满身荆棘,坚硬而不许人触碰∕后来却开出朵朵诱人的鲜花。”

三、诗学观

屈原开创了“楚辞”这种新诗体,被誉为“辞赋之宗”。由于他没有留下关于骚诗的文论,我们只能在《离骚》诸赋中蠡测其诗学思想,归纳有三:(一)“屈心而抑志”,“遵道而得路”,确认“诗言志”的文体。屈原所言之志,是他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包括因理想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感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刘安《离骚传》赞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二)“发愤以抒情”,强调“诗缘情”的审美内涵。《离骚》主怨,“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表现了一种借诗抒怨泄愤的创作意识。(三)“内美”与“修能”并重。王国维《人间词话》就《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说“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能缺一”。屈原本是就自己内在品质与外在才能而言的,王国维引申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6]屈原的诗学观,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并影响着后人的诗歌创作及诗歌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可谓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但丁的诗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中世纪色彩,又显露出新时代诗学的创造性特征。他独到的诗学见解归纳有三:(一)诗学即神学。《圣经》怎么说,诗也会怎么说,神学和诗学在作用的方式上是一致的。他说:“对信奉上帝的人来说,诗人写作的风格,必须与第一个描述、赞美真神的人所使用的风格相同。”[3]P56-57他还把诗歌按体裁分为三类:悲剧、喜剧和挽歌。(二)“俗语”应是诗人的创作语言。他指出“俗语”是自然性语言的本质,拉丁语不是千古不变的神圣语言,每一个诗人都应使用最适宜诗歌创作的标准的平民语言,以符合现代诗歌要求的风格。(三)语言应具有审美性。诗人要对诗歌进行技巧性地装饰,以才识驾驭语言,使其更好地匹配于主题。[7]

综而论之,屈原与但丁在人生遭遇、诗歌创作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相异之处。《离骚》和《神曲》代表中西文学的两座精神丰碑,可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全集(第5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3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9.

[3]薄伽丘,布鲁尼,著.周施廷,译.但丁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汪晓春,译.但丁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5.

[5]周建忠.楚辞考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19.

第11篇

【关键词】屈原;庄子;楚文化;道家;悲剧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然而简单的用哲学和文学分别来概括二人的成就是不科学的。庄子是思想家,却有着诗人的气质,他是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却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和浓郁的抒情。

屈原则恰恰相反,他是诗人,却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他的诗篇也都蕴含了一种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思考。屈原既是诗人,又是哲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艺术的范畴,而达到了整个楚地文化的领域。

他们同为楚国人,都是在荆楚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试从文化背景、道家人格、悲剧情怀三个方面,尝试论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楚文化孕育下的文化精灵

楚国地处远离中原发达地区的长江流域,这里崇山峻岭,荆棘丛生,生活在地处蛮夷多族杂居的独立宗国,楚人长久地保留着“鬼神”观念,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许多地方却还保留着殷商以来巫风巫俗的原始遗留。在以巫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狂热中,楚民形成了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

楚文化内涵丰富,有着明显的神性特征。原始宗教和浓厚的巫筮之风是楚国文化发展的背景内容之一。楚辞和哲学等是楚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主要载体,它们都集中地体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风貌,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风格。正是在这种浩大、神秘的文化感染下,才有《楚辞》、《庄子》的产生和存在。

楚文化中的巫术文化对屈原的影响深远可见一斑。正如上文所言,在以巫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狂热中,楚民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是屈原最熟知和了解的。屈原所有作品中都有分量很重的巫风巫俗内容,《九歌》则更是屈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而创作的一组祭祀神鬼用的乐歌。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对楚国狂热宗教接受和对楚民无拘无束,保持着自由、开放的天性的肯定和热爱。

庄子思想的神秘性受到了上古巫风的影响,更有土生土长的楚文化的培养,所以,《庄子》中处处体现了其特有的神秘色彩。其中有许多的神异人和物。这是楚文化对庄子影响的深层表现。庄子是一个极力主张尊重、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诗人和哲学家,他厌倦污浊黑暗的现实,“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一颗伟大的心灵,虽然出自污泥,但一尘不染,表现出尊重自我,不为世俗功名利禄所动的伟大人格风范。

屈原一生积极追求理想,保持孤芳高洁的美操。他自道:“鹜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宁磕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铮铮之言,骨气奇高。他还常常借香花美草、高冠长剑和精洁的饮食来象征自己品格高雅芬芳,不与群小合污的美德。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制艾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棵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远超世俗的神灵圣士。

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通过一系列作品,各自塑造了自己伟岸高洁的形象,处处可以感受到伟大人格的存在和律动,这在北方文学中难以寻觅。

二、道家人格的体现

在山间水泊中孕育的幽远复杂而浪漫的道家文化几乎同楚国相伴相生。并与巫俗文化蕴涵的神秘意识有割扯不断的联系。道家起源于楚,道家文化在楚独盛也是很自然的事。楚地多隐士,这可能与道家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

庄子追求遗世独立,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是道家文化发展中里程碑似的人物;屈原更用他那峻美纯洁、傲岸不屈的人格为楚人树立了一面充满人格魅力的大旗,同样是道家人格的典范。

道家独盛于楚,道家思想弥漫于楚,乃是很自然的事。在这种文化思想土坡中成长起来的屈原,必然受到道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和熏陶。

庄子不满现实,抨击时弊,寻求隐居遗世的道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精神上的自由。其思维方式富于纵横驰骋、态肆的想象。屈原与庄子在文化上多有共同之处。当屈原追求擂家政治理想受挫被疏,忧愤不已,这就使屈原的思想同庄子蔑视孺家礼法,遗世独立,追求个体人格的无限自由的道家思想有了某种相通之处。

庄子和屈原道家人格鲜明的体现在他们所创造出的一系列奇瑰绚丽的神仙意象上。

《庄子·逍遥游》说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又说:“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在有》)。庄子讲的是服气修炼,精神绝对自由,长生久视之士,也是庄子追求的人格理想。屈原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相同的思想,“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棍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帐。为余架飞龙兮,杂瑶象以为本”(《离骚》)。从这里可以发现,屈原深受追求个体人格自由的道家思想影响。

第12篇

诵读诗歌滥觞于劳动(随着劳动的节奏产生),孕育于吟唱(和着劳动的韵律歌咏),诗歌教学当然离也不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纲;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个纲,诗歌教学的质量式微的谜团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样指导学生诵读?一要读出声韵,二要读出重音。

先说读出声韵。声韵,这里指的是声调和韵律。读出声调,就是要读准字音,显出抑扬;读出韵律,就是要读出顿挫,显出乐感。如引导学生诵读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准字音是基础。这首诗的六个多音字(“泊”“一”“间”“数”“绿”“还”)首先要读准;当然,读准字音,还包括要读准声调。读准了字音,读出了声调,诵读就有了高低,就有了抑扬。但我们仅仅读准字音、读出声调还不够,还要读出顿错。顿,就是停顿;错,就是错落。例如绝句律诗,根据句意和词语的组合方式一般应是“两字或一字为一顿”。《泊船瓜洲》是一首七言绝句,诵读时每句应有四次停顿,为“二、二、二、一”的停顿方式。读出了停顿,词语与词语、诗句与诗句之间就有了长短错落之美。读准了字音,读出了顿挫,诗句就具有了抑扬徐缓、铿锵和谐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循声依韵引领学生击掌而歌,其声韵之美自不待言,其阅读之趣也自不待言。

再说读出重音。重音有两种,一为逻辑重音,一为强调重音。逻辑重音就是语言在静态环境下的阅读重音,也叫自然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诗句,其阅读重音首先应落在动词上,其次是应落在形容词或副词上。如诵读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加点词为逻辑阅读重音):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读出逻辑重音,基本上就读出了诗歌的情感。例如“如聚”“如怒”。“如聚”,既展现了峰峦之繁密,又写出了峰峦攒聚的动感,逼真传神,生动形象。“如怒”,既再现了波涛汹涌之势,又蕴藉着百姓愤懑之情,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它们为下文的叙事和议论铺下了浓浓的感情基调。强调重音,是根据诗文内容情感或因作者对诗文内容情感的理解而着意强化阅读的语句。如《山坡羊・潼关怀古》,除“如聚”“如怒”等动词或其他形容词、副词要重读外,“潼关路”“兴”“亡”等词语也要重读。“潼关路”何以要重读?因为“潼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路”曾躺卧着无数征战将士的尸首,曾浸润着千万百姓流离的血泪,它暗示了无论国家是兴是亡,沦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都难以走出艰难苦恨的惨境。“兴”“亡”何以要重读?因为“兴”“亡”对举,强调了朝代“兴”“亡”,就凸显了“曲词”的主旨,强化了百姓兴亡皆苦的悲剧命运。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还要把握好阅读重音;把握好了阅读重音,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也就洒播出来了。

品鉴读诗如品茶,需要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品鉴诗歌,主要是品鉴诗歌的意蕴与写法。

品鉴意蕴。品鉴意蕴应从意象入手。何为意象?简言之,就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景物人事。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其中“花”“鸟”就是意象。花儿不会“感时”以“溅泪”,鸟儿也不会“恨别”而“惊心”,是作者把伤时、惜别的情感移注到花态、鸟声中了。此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意象创设意境。何为意境?意境是意象与诗人情感相融相亲所营造的一种境界。例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这段曲子有五个意象:“碧云悠悠的天”“落满黄花的地”“萧萧瑟瑟的西风”“徘徊南飞的雁阵”“寒霜染红的枫林”。这五个意象,营造的是一种凄凉冷寂的意境;这种凄凉冷寂的意境,浸淫的是离别的凄苦和忧伤。意象、意境与思想感情创设了诗歌的意蕴。意蕴是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的融合渗透,是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所创设出的一种氛围与情境。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因象生境,循境入韵,就可以说教会了学生读诗。读诗如品茶,诗歌的意蕴,只有通过反复品读才能体味出来。

品鉴写法。品鉴写法,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诗歌。就表达方式而言,诗歌的写法有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描写和抒情。就描写方式而言,诗歌常用的写法有景物描写、情态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景物描写。就抒情方式而言,诗歌常用的写法是间接抒情,尤其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化用典故。品鉴方法,还要掌握诗作的类别。诗作的类别,就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六类: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送别诗和思乡诗。了解诗作的类别,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地辨别写法或主旨。例如“写景诗”。写景诗的主要写法是借景抒情,或借哀景抒哀情、借乐景抒乐情,或借哀景抒乐情、借乐景抒哀情。然后再根据诗作的具体叙事确立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或抒发游子思乡之情,或抒发人生苦短之情,或抒发志士失意之情,等等。又例如“怀古诗”。“怀古诗”所要表现的主旨有三种指向:一是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二是借古抒怀,三是借古喻今。其写法主要有“化用典故”“古今对比”“借景抒情”三种。品鉴诗歌的意象与写法,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重要途径。

感悟感悟是一种升华,是诗歌阅读的最高境界。感悟什么?一是要感悟生活,二是要感悟人生。

感悟生活。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尤其对中学生而言。中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大都不是直接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听闻,来自于阅读,当然,也包括诗歌的阅读。诵读屈原,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踏上战国时期的荆楚大地,体验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可以引领学生从鄂渚到汨罗,寻觅屈原辗转流放“曼曼修远”的足迹,可以引领学生“行吟泽畔”与渔父对话,探究屈原“上下求索”的历程。诵读李白,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追随作者攀缘艰难凶险的蜀道,可以引领学生一览作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风采,可以引领学生体验作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诵读苏轼,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游历黄州、惠州、儋州,从中窥见作者的泥泞与坎坷;可以引领学生造访徐州、杭州、扬州,从中窥见作者的爱心与责任;可以引领学生点击“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废除新法”的委曲,从中窥见作者的刚正与执着。诵读诗歌,窥探并感悟诗人的生活和人生,有助于丰富并砥砺学生的学行与品格。

感悟人生。生活是打磨人生的砺石,是淘滤人生的浪涛。从屈原“上下求索”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屈原“狐死首丘”“九死未悔”的宗教般的爱国情怀,感悟到爱国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从李白流离漂泊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感悟到人世间的酷暑严冬;从苏轼荣辱沉浮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悟到面对挫折应有“吟笑徐行”“烟雨平生”的自然恬淡,感悟到面对进退宠辱不惊的品格操守。诵读感悟诗歌,是促使学生精神发育的催化剂,可促使学生更为健康地成长,更为健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