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教学得与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 王惠红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与学。反思首先要从自身反思,发现不足,吸取别人的长处,使自己不断地充电。其次要从课堂反思,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关键词:反思;课堂;学生;教师;模式
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后,作为九年级的任课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通过反思弄清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自己在中考以后的反思与今后的打算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先从自身反思
1.在教学方面,始终从自身(主观方面)寻找原因,不从学生(客观方面)寻找原因。
2.在教学中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略教学中的检测环节和学生自我小结环节;在教学中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太注重所有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强化和突破;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的抽查,即知识的抽查不到位,致使一些学生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即使在聪明,也无能为力学好这门学科。
3.没有充分利用上课前的1~2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强化记忆,没有注重积少成多的原则的充分应用。
4.课堂兵教兵的环节不是最佳(兵与兵的对象选的不对口,只是盲目地凑合,而未精心选择,只是走形式,而未发挥作用);课外的兵教兵落不到实处,没有发挥好学生对教学的主体作用。
5.教学反馈不到位,每次上完课后,没有对本节课进行很好的反思,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6.对于重要的实验在教学中太注重讲解为什么,而忽视了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忽视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答题技巧的培养。
7.课堂内教师讲的太多,学生练的太少;记忆时间太少;小测验太少;提问的学生太少,致使学情的了解太少,致使教师的教学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使教与学相互脱节,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多次教,大大地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8.课堂再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到位,课堂再生资源是教学中必教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再生资源,学生将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9.备课时没有认真地备好学生的学情,学法指导,优秀的教法,习题的精选,而只是注重知识的机械传递。
二、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思课堂教学
1.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到三清四性:一清是影响本节课所授新知识的旧知识有哪些必须清:二清是本节课所授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必须清:三清是本节课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所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清:四性是测试题选择要有典型性、层次性、梯度性、拓展性。
2.有效模式的构建,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十二化教学法”。
(1)目标细小化。即将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单个小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全体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如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较难的电学计算时,可以将一道复杂的电学题分解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先化简电路,第二步弄清已知量和要求的量,第三步弄清需要的公式再带入单位进行计算。
(2)知识问题化。将所学的知识有意识地设置成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示,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可以设置成以下几个问题。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需要哪些器材?(2)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3)电路图如何设计?(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
(3)问题生活化。在设计问题时联系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最佳迁移。
(4)学习自主化。即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5)自学检测化。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设计适当的习题进行检测,掌握真实的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实现以学定教。
(6)检测反馈化。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因此,检测后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的得与失,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以实现盲点知识的消化。
(7)延伸适度化。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生。但是延伸要适度,否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
(8)知识小结化。每节课学完后,教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9)作业分层化。学生的能力天生是有区别的,经过后天的再次努力,个体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作业时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必须作业要实现分层化。
(10)课堂容量适度化。课堂教学内容要适度,若教学内容太多,学生就会盲目跟随教师,失去了对知识理解和消化的时间,久而久之,使教学质量逐渐下滑。若教学容量太少,使学生在课堂内无事可干,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使教师的教学将会出现用力不均,同样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因此,课堂容量适度化至关重要。
(11)学情准确化。中考之后总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不能合格,仔细想想,究其原因:是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未能准确地掌握这些学生的真实学情,使他们学习的表面现象迷惑了老师,如作业中没有出现问题,教师就认为他们学得好,平时不与他们交流,也不去太多地关心他们,使教与学相互脱节,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管学困生的作业做得如何,教师要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惧怕心理,使他们与老师成为朋友,实话实说的朋友关系,这样老师就能准确地了解学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中考物理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的标准。
总之,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坚持按照以上有序教学模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有创新性、创造性的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00字
一学期就这样的匆忙的过去了,在繁忙中,在幸福中,不断的进步着,不断的努力着.
在本学期中,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一、 在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时间》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教材,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并自己做了形象生动的PP,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
二、在教学方面
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应用PP制作课件或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我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懒散,我通过同桌和小组之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他们形成竞争,不做学习的懒人,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 后进生辅导方面
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我每天辅导两人,实行轮流制,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并在学生中,开展互相帮助,组长带头负责的方法,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个组进步快,不但组长得到奖励,其他组员也得到星的奖励。
五、提高自身学习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品位着工作中的苦与乐,用自己笨拙的笔法抒写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与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乐。每一次的进步,都像给了我注射了兴奋剂,使我有了向前冲的劲头。我知道,我要用心去品味。
每一学期的结束,其实也就是每一学期的起点,在这之间,我不断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更有艺术的去教育学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识无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只为自己的那跳动的心。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00字
一学期就这样的匆忙的过去了,在繁忙中,在幸福中,不断的进步着,不断的努力着.在本学期中,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一、 在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 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 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时间》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不是很明白。为了 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教材,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 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并自己做了形象生动的PP,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
二、在教学方面
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 用。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应用PP制作课件或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 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 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 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 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我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懒散,我通过同桌和小组之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他们形成竞争,不做学习的懒人,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 后进生辅导方面
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我每天辅导两人,实行轮流制,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 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并在学生中,开展互相帮助,组长带头负责的方法,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个组进步 快,不但组长得到奖励,其他组员也得到星的奖励。
五、提高自身学习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品位着工作中的苦与乐,用自己笨拙的笔法 抒写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与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乐。每一次的进步,都像给了我注射了兴奋剂,使我有了向前冲的劲头。我知道,我要用心去品味。 每一学期的结束,其实也就是每一学期的起点,在这之间,我不断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更有艺术的去教育学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识无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只为自己的那跳动的心。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00字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
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不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到各地听课学习,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而往往忽视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忽略了写“教后记”。殊不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教学得失并记录于册的“教后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容轻视的作用。“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教育前辈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很难见到“教后记”的踪影,但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教案中,教后记也就成为了教案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后记不仅仅是教案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教案,即为教学方案,是预设性的,而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客观反思,不属于超前范畴。
教学反思应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教案中的预设和课堂上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这其中“教后反思”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专业知识与授课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教师很难从一个客观的、建设性的角度审视自身。教后反思,它是具体地对于某一教学环节、某一个讨论回合甚至某一教学语言展开“回头式”思考。这其中,有对自己教学思路的衡量,有对课文构成的评判,有对学生更深层次的教学关怀。那么,教后记到底应写些什么呢?该怎样写呢?
一、记教学中的“得”
记教学中的“得”,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或授课过程中“灵感”顿生的方式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平时还可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教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积累、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
二、记教学中的“失”
记教学中的“失”,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性因素估计不足等情况。对此,只有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并分析其原因,研究弥补措施,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三、记教学中的“智”
记教学中的“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四、记教学中的“疑”
记教学中的“疑”,即记教学过程中备课过程中的疑惑以及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这些往往反映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不足,要在今后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应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五、记“再教设计”
记“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堂课的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写写“再教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改进方案,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新的境界,课堂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大大提高。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不少教师都在思索“怎样提高课堂实效”。本文就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总结提炼出了自己的探索实践经验。从强师德、备好课、和谐师生关系、整合教材、课后反思等七个方面谈及有效课堂的策略,以期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有效课堂;策略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在课堂上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分数高就一切皆好。而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课程的要求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就成为了我们英语老师不断研究的主题。
1. 强化师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①拥有高尚的师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会让我们孜孜不倦地躬耕在三尺讲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见不少偶发事情,有些我们乐意有些不那么乐意,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学生对教师不仅仅是“听其言而信其道”而更多的是“观其行而亲其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优秀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②唱响爱的主打曲。现实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遵循这一原则并不容易,所以时常要提醒自己最大限度的包容、 理解和赏识学生。心中一定要暗示自己:说不定那个盯着窗外发呆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发明家;那个善于狡辩的孩子就是未来的最佳辩手;那个课堂上沉闷运动场上活跃的孩子就是将来的运动健将;那个错误不断表现不好的那个孩子就是将来的大企业家……;心怀爱心并以发展的目光来审视当前的学生,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会学会享受事业带给我们的喜悦。
2. 认真备好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备课是广大的师范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但不是单纯地只注重备知识,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具体实情,有的放矢地进行预测,既要注意知识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我们教的学生,又要注意讲解顺序以及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哪些激励性的教法等;当然熟悉所教内容,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想到,以便我们在课堂上能及时灵活应对,这一点尤其对我们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很必要。
3. 整合教材,为我所用是操作中最具实效的办法 要逐渐驾驭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灵活地运用模块内容。可以利用每个模块的引入(introduction),让学生了解这一模块的大致信息,然后进入reading的讲解,再把cultural corner部分作为阅读篇章处理,在处理这两个部分的同时可以引入grammar,结合文章进行speaking练习。有时也可将听力内容放置到引入部分,grammar和speaking以及every day English融为一节内容;完全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来确定对教材的使用,增强教材的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吸纳。
4. 辅以其他手段为教学服务是必可少的捷径 ①应用多种方式导入课堂,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感兴趣。比如:音乐、舞蹈、故事、设问以及实物等都可使用。②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展开想象。比如在学习外研版第3册模块3-The Violence of Nature时,一组组图像让学生了解了flood、hurricane、 thunderstorm和 tornado等自然灾害的现象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保护自然和探究地球秘密的愿望。③教师创设较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即使是部分胆小的学生他们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备的Duty report, 课文的retell以及文章的rewrite;还可开展英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品尝被欣赏的喜悦。④教师还要善于分层提问和评价,也就是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而对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教师提问的难度应依次递减;并依照水平程度给与激励性的评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让个个学生都能参与,在教师的肯定声中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只要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更使教和学效果更大化。
5.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课堂有效性的一大策略 所谓“亲其道,信其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与学生尊重,让他们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比如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打击差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尊心。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了解他们的状况,并给予鼓励和指导。这样才能做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从而建立融洽的事实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认真地学习,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 课后反思也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补充 教师在上完每节课后,冷静地反观自己的得与失,看看自己在这堂课的实际操作中,哪些环节做得好,而哪些环节做得不好,总结出经验教训,有利于下一节课更好进行。这样的反思,是教师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长期坚持定能产生良好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情境教学,坚持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全面性、过程性的评价,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使他们的学习天地——课堂充满了活力,使他们在各方面的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成绩。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觉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加速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掌握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情绪态度,不因自己的情绪好坏而影响到学生,用亲切和蔼的面容引导学生说英语时不胆怯、不怕说错。其次,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从而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二、教学过程要充满趣昧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
要善于用教室中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境。语言总是和情境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境的语言,有了情境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的讲解忌繁、杂、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三、丰富英语课堂以及课外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兴趣活动,如设置英语角、做游戏、猜谜、学唱英语歌、编短剧、角色扮演等,是英语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部分。如情景对话:餐厅的顾客与服务员、旅游景点里的游客与导游、课堂上的老师与学生、家庭聚会、生日晚会等。为了准备各种主题的对话,学生必须作词汇、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的准备。又如课后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Teachers’Day”、“Merry Christmas”、“New Year’s Day”、“Birthday”等贺卡,写上英文贺词,进行评比。要奖励优胜者、鼓励中间生、帮助学困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让学生相信只要发奋努力,“跳一跳,再蹦一蹦”,就能实现欲望和要求,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将思想教育寓于语言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经常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教育。我除了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多给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外,还在课堂上自然地运用了Please、Thank you、Excuse me、Sorry等口语,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怎样讲文明、懂礼貌。同时,我平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五、重视认知规律,及时总结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具体内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98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一线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自我评价,通过反思,教师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理智的思考、研究和改进。
那么,“教学反思”思什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活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有如下浅见。
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从以下六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一、写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想教什么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教了什么,则为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地突破。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是什么原因?重点没突出、难点没突破又是什么原因?如果这节课任务完成的好,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你又有什么收获?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不失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也会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三、写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的反思是指对自己教学功底的充实、教学经验的升华和教学习惯的革新。一名教师应当在具备教学基本功力的基础上追求专长突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理智的认识。让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模式。这节课你是否运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解决了“学会”问题?是否把握住情感激发点,解决了“乐学”问题?是否把握住思维展开点,解决了“会学”问题?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长点,解决了“精学”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不仅看教师教完了没有,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学生都掌握了才可以说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就要反思学生学得怎样。因为只有学生方法对头,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
五、写教材,教育观念的反思
一节课下来后,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六、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有了问题,就应该行动。通过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就要考虑科学与先进的调整对策。那么,怎样做好调整工作呢?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
1. 针对出现的问题,修改原教案中的不当之处。
2. 写教后札记。坚持每天写出教学札记,把自己教学的“得与失”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时间长了,也是一笔财富。写教学后记既要及时又要坚持,若有所得立即动笔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泥于形式,不受篇幅限制,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
3. 听别人(包括教师、学生)的评价。教学反思,需要“镜子”,别人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我们要虚心听取别的教师的意见,积极地开展课后的学生调查工作,从中获取改进的办法。
4. 与别人作比较。对别人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找出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对照而“取长补短”。
其实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地反思,但是有的教师持之以恒地 记录着自己的反思,使自己的反思更有价值,更有质量;有的教师没有养成坚持反思的习惯,使自己的反思质量大打折扣。如果教师真正表现出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在实践中真实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足够用心,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地探索,我们的专业素养就会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化学;有效教学模式;构建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核心,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研讨和实践的热点,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在化学课堂上,实验是最为直观的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之一,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恰当地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2.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建立起一个动态学习环境。使得一些难以描述的现象得到清晰、直观地呈现。
3.通过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吃穿还是用行,都有化学物品、化学知识的元素在里面。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物质溶解性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糖、酒、醋等物质创设学习情景;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塑料盆、胶鞋、汽车轮胎等;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
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物品创设学习情景,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同时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实现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真正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1.发挥老师主导作用
构建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必须避免过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一般来说,教师“讲”与学生“学”的时间比例应该控制在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之后,可以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书上的例题自学,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点拨,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采用此法教学时,关键之处就是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让问题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除了利用常规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之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知识点设置成引人入胜的问题,利用问题主导课堂,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相互讨论、交流;或者采用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猜想假设,探究验证,获得结论并进行拓展应用,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内容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教学;简单易行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单元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利用尝试、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还能让学生产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引发师生或生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便逐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顺利实现课堂的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三、共同反思 提高效率
反思能促人进步,教师的教学如此,学生的学习亦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经常自己反思,及时总结亮点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反思,使他们回忆所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梳理和回顾,使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1.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几乎所有教师都始终在追求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非常关键与必要的。具体而言,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前反思。认清自己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设计,避免无效教学。二是“教”中反思。针对各种课堂生成及时反思并适当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教”后反思。回顾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总结,弥补不足并逐步构建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等问题,不断地进行思考,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逐步改进,才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反思
对于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引导:
一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得既轻松又有成绩,此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学知识不能一蹴而就,应做好“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等。
二是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追问:这道题我为什么能做对?以后遇到类似题目自己还能做对吗?这类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这道题我为什么会做错?今后怎样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通过不停的追问,学生逐步学会反思,得到自身的发展。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教学中呼唤着效益,强调教学效果,并不断探索,寻找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因为我们知道:教学,只有按照有效模式进行,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荣国.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化学教学情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5)
[2]郝勤.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J].求知导刊2015(02)
*本论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题名称:新课标下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课;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53-01
语文评课是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他是我们语文教学、教研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活动,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认识水平和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学校集体向心力的体现。客观、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革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有重要意义。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才能评出水平、评出素质、评出特色呢?对此,笔者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就如何有效评课进行如下浅谈,以期让评者有所收获。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授课,不管是执教多年的老师的课,还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的课,都要充分肯定成绩,看到不足,要用全面地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反映教师课堂的真实情况。
2、针对性原则。数学评课要有针对性。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进行讲评,运用教育学理论去阐述,提出问题,指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从而使执教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要抓住重点和特色进行评议,突出对优缺点的分析,使执教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要害问题,以便尽快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3、探索性原则。把语文评课活动当成研究问题的媒介,看成进行教育科研的园地,这是语文评课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评课中可以探索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怎样落实课程标准,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等。评课是学术研讨,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要搞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能采用行政手段“统一认识”。评课时要多提启发性问题,不要轻易下定性结论,让大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大胆发表各自的见解,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评课会应是评议讨论会,不要开成评判会。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评议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讲求教学评议的实效性。对教改实验课的评价,应注重其研究性,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总结有效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找出问题,加以改进;
4、激励性原则。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优点谈足,就是要能合情合理地满足人的受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评课人善意的指点;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评与被评双方就会实现较为理想的沟通。当然,有时会遇到优点极少而缺点甚多的课,评价时可以将优点拆大为小分开评,连同表扬其认真的态度和做出的努力,总之,是先让其得到适当程度的认可。缺点多,可归类抓主要的说,或点出缺点的根源,或进行鼓励式的探讨,使讲课人感觉到评在点子上,谈在情理中。
二、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1、站得高看得远。精彩的评课应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站在教材、课标,站在当前教学的高度,引导听者透过某些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不仅仅是抓枝节问题,如字错,音错。
2、要摆事实讲道理。评课者在评课前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听课时详略地记录好教学过程,把随感随想以批注形式写下来,并及时地整理、归纳。便于评课时具体指出哪个环节好,好在哪;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及原因,应怎样改进。以使人心口折服。
3、要体现以师为本。新一轮课改大潮中,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学领导,均应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协作者。所以除了听评课外,我们还要注意向他们学习。要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即使课堂出现偏差,也不要过份批评指责。评课者还要因人、因课而异确定评课侧重点及评课方法。
三、教师如何有效评课
1、看教学目标。(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看教学思路设计:(1)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2)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3)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4)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
5、看教学效果,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2)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3)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主动参与就是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参与意识。主动参与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成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白: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习数学结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外,更应注重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长期有意识的培养与尝试:
一、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良好学习氛围,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行师生角色转换,既能使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去准确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得与失,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他们能力的增强,学会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宽容。师生角色转换,教师既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像学生一样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把自己放到教师的位置上去督促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服从自己,学生也不应盲从教师,要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只有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交换看法,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形成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2、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起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关键是教师要去掉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与学生在情感上多交流;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表情、思想的互动,以达成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促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这样,就能把看似“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就能变要我学位我要学。“亲其师,信其道。”正应为如此,笔者注重经常性的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构建起师生共进退的良好师生关系,注意针对学生丰富个性的特点,通过激励性评价机制改善师生关系,如“这种思路好”、“你的解法真妙”、“真不错”或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微笑都会是学生投入教师的感情怀抱,而课堂自然就成了学生喜欢的乐园。
3、创设宽松、民主的参与氛围。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搭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平台就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就成了让学生建立自信、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课标》强调:“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主体作用发挥时,才能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尊重每个学生,不偏爱优生,更不歧视差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观点,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还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确实做到:面向全体,力争给人人表现的机会;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时时在关注自己的进步,聆听着它他们渴望成功的心声。因此,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施教,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参与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因地制宜,设立问题,创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情景,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领略学科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科知识的原型,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事例,充分发挥问题的独特诱导力,往往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问题情境,逐步发展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如在进行《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时引入课题时我这样设置悬念:“请你们在日历中任意框出矩阵的四个数,把四个数相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很快把这四个日期说出来” 同学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一些学生参与后,我一一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非常想知道为什么,经过讨论、猜想后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然后,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猜想、归纳、互相补充,我又给与学生较高的评价后,又提出问题,让同桌之间做刚才的游戏,这时学生就又以满腔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了。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引到学生探索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达到茅塞顿开的效果,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三、提供参与平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参与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显露自己的才干,无形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力。课堂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我首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刚开始分组时为了方便,我常常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后来感到小组人员太少,合作交流的意识不是很浓就扩大到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通过多次观察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合作还是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的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后来我和任课老师一块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学生的心理素质,考虑到小组间最好力量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考虑到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进行分组,这样在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平等民主的教育,并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选派学习较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其他人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为了增强凝聚力小组建立以后。可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任务开始运转。如小组间开展“七巧板”拼图竞赛能充分调动组内同学的积极性,团结合作的意识很浓,增强了小组同学间的凝聚力:每个小组收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例子,并在全班交流评比,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在合作中才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只要教师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良好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与情境,搭建更多的参与舞台,关心学生的兴趣所在,既注意教师的主导,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就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杜威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小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简单,在数学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中出错是学习态度不认真的表现,并为此大发雷霆,但是,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出错现象,将学生出错看作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并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其变为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来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利用错误引起学生重视
学生对新知理解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这些错误是每届学生都会出现的,属于常见错误。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预测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可能要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做到未雨绸缪,将这些错误桥面的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出示一个判断题:“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深入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必须要在“同一个圆中”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在学完《面积单位》后,练习填写单位时,不仅仅考察“我们的操场大约4000( )。我们的教室大约是25( )”之类的面积单位,还训练“我们的课桌大约2000( )。你的铅笔盒大约300( )。”等学生常见却没有清晰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习题,给学生创造出错的机会,引导课堂学习深入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我们利用一些错误资源,故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来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找错、论错、改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在对错误的比较、判断、思考、甚至争议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将学习不断推向深入。
二、捕捉错误引导学生思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同时教师也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踏着错误的“身躯”向成功挺进,充分发挥错误的诱发、引导作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成功总结造成错误出现的根源,实现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得出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之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有的学生认为它的周长是:9×2+4=22(厘米);有的学生认为它的周长是:4×2+9=17(厘米);还有学生认为这两种情况都对。面对学生对新知接受仅仅停留在表面和概念上,我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已知的两条边都可以作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吗?请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思考。有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快速思考后,大声说:“第二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是4厘米,两个腰加起来才等于8厘米,比第三条边9厘米短,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9×2+4=22(厘米)。学生也都明白过来,随声附和起来。这时,继续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部分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因为思考不全面,有的说是因为急着抢到别人前面做出来,没有深入思考,还有的说忘记了考虑“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谈的原因都存在,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新知的接受肤浅。于是,教师趁热打铁总结:以后遇到这类问题,首先要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学生马上明白:先思考是否两个边都可以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在错误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分析错误引发学生探究
作业是学生学习错误的另一个集聚地,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并分析造成学生出现某类错误的原因。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一起来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出错的原因、预防的措施等。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分不清楚何种情况用乘法,何种情况用除法,出错率很高。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户农家有30只山羊,比绵羊的3倍还多6只,问绵羊有多少只?学生在作业中对这道题的做法可谓五花八门,做法有:①3×30+6=96(只);②3×30-6=84(只);③(30+6)÷3=12(只);④(30-6)÷3=8(只);⑤30÷3-6=4(只)。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没有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就要从引导学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题意,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开始,教师的问题让学生陷入了迷茫的境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第一步,小组合作,结合线段图的示意判断山羊和绵羊,哪个数量多?第二步,通过分析比“绵羊的3倍还多6只”,得出绵羊的“3倍”是多少?第三步,绵羊的“3倍”是24,绵羊数是多少?在一步一步的分析中,学生逐步清晰了两个数量的关系,问题也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解决这类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体现了错误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总之,数学错误始终伴随着数学学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审视数学错误的价值,灵活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变错误为资源,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理解孩子,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张明同学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请他继续说下去?”“好!”大家双手赞成。
张明开始讲故事:“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叫壮壮的小朋友在离园时,他的外婆因为脚扭伤没来接他,而是妈妈来了,他就又哭又闹,不愿跟妈妈回家,非要她外婆亲自来接才肯回去。他妈妈甚至放下狠话‘你不跟妈妈回去,妈妈就把你扔在幼儿园不管了’都没用。后来,他们班的老师跟壮壮和颜悦色地说了一番话,问题就解决了,壮壮喜滋滋地跟着妈妈回家了。换了我,肯定不知所措。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跟壮壮说了什么吗?”不待同学回答,他继续说:“其实也很简单,老师知道壮壮小朋友从小和外婆生活中一起,感情非常深,一直是外婆接送上幼儿园,所以他不习惯外婆不来接他。这时老师把他抱到一边说:‘老师知道了,壮壮最喜欢婆婆,幼儿园里呆了一天,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婆婆。老师听妈妈说壮壮的外婆脚扭了,不能来接壮壮,你要不信,老师现在就打个电话给外婆,看看外婆的脚到底怎么样了,好不好?’然后,老师就真的打了个电话给壮壮的外婆,壮壮的哭声也渐渐平息下来,脸上阴转多云,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们赶紧回去看外婆吧。’”
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小朋友经常会动不动不开心,嘴翘鼻子高,容易哭。那么,壮壮老师为什么能使他停止哭泣心甘情愿地跟妈妈回去呢?她的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大约过了5分钟,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我说:“下面请发表一下你们的高见!”
A同学:“因为老师知道壮壮为什么喜欢外婆,能理解他,能站在壮壮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则似乎漫不经心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理解、换位思考”几个词语。
B同学:“老师把壮壮抱在怀里,壮壮得到了老师的拥抱和安慰。”我在一旁又加了“拥抱、安慰”两个词语,一边问:“想想看,老师还有什么有效的举动?”
C同学补充:“老师为了让壮壮放心,跟外婆通了电话,确认外婆是脚扭伤了,打消了壮壮的疑虑,激起了壮壮要赶紧回去看外婆的愿望。”我在黑板上又写下了“打电话”三个字。
这时,我再问讲故事的同学:“那么,在老师处理壮壮的事情之前,妈妈是怎样做的?”
同学说:“一开始壮壮妈妈还很有耐心地解释,但壮壮越哭越厉害,旁人都围拢过来,妈妈很尴尬,失去了耐心,说:‘你不想跟妈妈回家就一个人呆着,我走了。’妈妈生气地装着要离开。壮壮哭得更厉害了。束手无策的妈妈只能祈求老师的帮助。”
我暗自叫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么精彩的案例,比我准备的那些案例要好上一百倍啊!”于是我继续说:“那么,你们认为,壮壮妈妈的行为,为什么没有作用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壮壮妈妈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壮壮妈妈如果也能跟外婆打电话,使他相信外婆真的脚扭了,他也就不哭了。其实,壮壮并不是不通情理的孩子。”“壮壮妈妈的处理方式太简单,自己的情绪没控制好,反而威胁他,吓唬他,进一步激发了壮壮的逆反情绪。”我在黑板上又写上了“壮壮妈妈:情绪激动、处理简单”一行字。
我继续引导:“那么,在碰到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应该如何处理呢?”课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而概括出:成人自身的情绪要稳定成熟,有自控力;成人要理解、宽容孩子,善于换位思考;成人要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我再结合课前准备的案例,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幼儿的情绪表现、成人的情绪和行为,指出成人在处理方式上的得与失。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案例评析
课堂生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课前,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精选了幼儿情绪表现的案例,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课堂。结果男同学的讲话使老师中途放弃了课前准备的案例,临时采用学生讲的故事,这样的案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果不其然,经课堂实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到了预设以外的知识,而且学得生动,学得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堂课告诉我们,课堂生成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知识体系自然得以建构,课堂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教学呈现出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唤醒,智慧被点燃,情感被激发,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那么,如何促进课堂生成呢?在本节课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有“弹性”预设 课前,老师既准备了教案、精选了案例,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回乡见习中可能有一些心得体会,故在上课一开始,就请同学们结合见习时的所见所闻谈谈幼儿情绪的特点。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学生能结合见习畅所欲言则最好,如果学生说不出太多的感想,那么我们就一带而过。好在这个要求并不难,学生在见习时就能开动脑筋,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积累了很多问题和想法,为开展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多维互动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互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例如,当那位男同学讲述故事的时候,老师、同学所表现出的倾听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讨论,对结果的猜测,老师在黑板上不失时机写下的板书,都是相互间的肯定和鼓励,对于进一步拓展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精彩生成在疑惑中 在n堂教学中,教师会碰到与众不同的、爱提问题的学生。本节课的那位男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时教师要大胆激活、催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觉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课堂生成,巧妙解疑,让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本节课中,学生有滋有味地听了那位男同学的故事和他的疑惑,深感有同样的担忧,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自觉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最后自然得出了面对幼儿情绪的一些正确的管理方法。
结束语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六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27-2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大实践中,我校192位教育教辅人员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力深化,注重以发生在课堂现场的典型教学实例为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并梳理、提炼出查课导课、听课评课、问课品课、磨课炼课、名课研究以及同课异构等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课堂现场研究的具体实施模式。由于这些方法具有瞄准课堂、贴近学生、交互得力、实效显著等优势,所以得到了迅速推广,并彰显出巨大的正效应。
一、查课导课――有效引导,明晰目标的途径
【简介】 教学管理层由校长室成员和各年级年管会成员组成。查课导课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存在问题、采取针对策略,最终对教学质量负责。查课导课不同于听评课,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以周为小单元、以月为中单元、以学期为大单元分三个时段了解教研组工作开展情况,备课组工作开展情况;②每位年管会成员都有自己的联系学科,每周通过参加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形式了解情况,分管校长汇总分析,在每周教师例会上通报,实实在在分析问题、贴近实际有效引导。由于这些问题来自于教师的课堂,分析既及时又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引导又切实可行,老师们受益很多,广受欢迎。
【经验】 1.教学管理层在查课导课过程中目的必须明确:为了了解教师,了解课堂,服务教师,指导教学,提高质量。
2.查课导课人员必须是教学的行家里手,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否则,不能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3.去查课导课时,脑子里要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要有评价一次优质集体备课的标准;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评课程序,实实在在的评价标准;要有一个评价合格、优质备课组、教研组的标准。
4.查课导课人员要注意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策略和艺术,起码要成为一个受被检查者欢迎的人。
5.查课导课人员要及时地诚恳地中肯地有一定水准地写出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具有纠错功能的反馈报告。
二、听课评课――同行切磋,改进教学的途径
【简介】 听课评课是一种最常见的课堂研究方法。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听课评课该如何开展?或者说,如何通过赋予听评课以崭新的内容来提高听课评课的指导效率,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为此,必须掌握听课评课的基本艺术,从而增加听课评课的含金量。
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明确听课的新要求;同时,注意不同的听课类型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评出特色”、“点出创新”。
教师在台上讲课重在“炼”,课下评课重在“锤”,只有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经验】 1.听课,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和“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2.听课,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听课,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况”。
4.听课,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手段)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
5.听课,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6.听课,注重自身定位,做到进入“六种角色”。一是进入“学生”的角色,二是进入“教师”的角色,三是进入“学习者”的角色,四是进入“指导者”的角色,五是进入“管理者”的角色,六是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7.评课,首先看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最优化。
8.评课,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
9.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面。
三、问课品课――教后反思,提高境界的途径
【简介】 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等对其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其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的一种教学教研形式。
“问课”问什么?可问成败:可以是课堂的精彩一瞬,缘何精彩?也可以是遗憾一笔,遗憾何在?“问课”,可问大小,大到问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到问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的导入处理;“问课”,可深可浅,深到对教学方法的再思考,浅到对一个教学细节的再设计。
博采众长才能避免孤陋寡闻,才能克服孤芳自赏的心理。“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的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得更好。
品课,就是品味本堂课给学生发展带来的欢乐和收获;品味本堂课给授课者本人的成长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品味评课参与者在评完本课后的心得和体会;品味“我”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淀和超越。品课,是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
【经验】 1.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状况,应该询问的对象包括:“自我”、“学生”、“同行”。只有做到多元化,才能真正做到知“情”。
2.问课的形式种类要多样化,这样才能知“新”。比如,对话式问课,问卷式问课等等。
3.掌握问课的艺术,讲究策略化,体现实效化。
4.品课人应该学会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综合层面”准确把握品课层面。
5.品课人应该学会从“学生的角度、上课者的角度和听课者的角度”注重讲究品课角度。
6.品课人力争做到:一品“特色”是什么?二品“精彩”在哪里?三品“偶得”有哪些?四品“缺失”在何处?五品“效果”又如何?
四、磨课炼课――共同研究,形成一体的途径
【简介】 “磨课”就是在备课组的引领下,教师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教师通过“磨课”,举一反三,认识课堂教学规律,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由“教书匠”向“教学专家”的转变。
通过“磨课”,把常规课上成精品课。“磨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有助于快速打造高效课堂,有助于在一个学校形成研究共同体。
【经验】 1.明确“磨课”重点:“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和磨细节”。
2.把握各阶段的“磨课”内容:上课前,重在“磨”教材、“磨”学生;上课中,重在“磨”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上课后,重在“磨”教学的得与失。
3.以“磨课”为切入点,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实验实践、考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以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五、名课研究――名课导引,借鉴经典的途径
【简介】 一流的学校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师队伍需要自己的领头人。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外引内培;当前,我校大多数学科还处在打造自己的骨干教师阶段,离名师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还是要“招师引师、筑巢引凤”,借他山之石攻玉。
【经验】 1.学习名师、研究名师、争做名师,可从总结吸取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入手。“爱乃师德之源”,“高效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生存之本,“终身学习”是教师的成长之基,“教改科研”是教师发展之翼。
2.学习名师、研究名师、争做名师,要把领悟践行名师的先进理念作为重点。
3.学习名师、研究名师、争做名师,还要把欣赏借鉴名师的经典课例作为抓手。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展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学生、学校同行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才可能真正成为名师。
4.名师名课的共同特点有哪些呢?名师的课堂总是自主课堂;名师的课堂总是活动课堂;名师的课堂总是情感课堂;名师的课堂总是生活课堂;名师的课堂总是趣味课堂;名师的课堂总是艺术课堂。
六、同课异构――保持个性,寻求创新的途径
【简介】 “同课异构”的“构”,指的是课的整体结构,而不仅仅是某种方法或方式。它更宽泛地包含了不同教师的教材解读、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理念的多元。“异”自然是寻求不同,而寻求不同是创新的基础。“同课异构”,从“千课一面”的逼仄中勇敢地走出来,唤醒教师的教学个性化意识。
“同课异构”是基于统一导学案改善的“同课异构”也就是基于学情把握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一方面实现了共同追求更合适、更妥善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研究个中道理,探讨为什么这样做。聚焦于教学内容的合适性,聚焦于学生学习的经验和学习的有效性,这正是“同课异构”活动的意义所在。
【经验】 1.“同课异构”要体现教师对教材读解的多元视角。
2.“同课异构”要凸显教师“用教材教”的课程意识。“教材内容”(课本)只是开发教学内容的媒体、凭借或手段,并不是也不应该是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