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文章

时间:2023-05-29 17:4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鲁迅的文章

第1篇

鲁迅的《朝花夕拾》的文章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鲁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读过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为我对鲁迅先生还充满着许多疑问。比如: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答案是严肃。因为鲁迅先生的神情是严肃的,文章是严肃的,笑也是严肃的,同时也充满着慈详。从鲁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读出一份执着、固执和严谨,每一个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义,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起来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些文章,去读曹文轩、去读《草房子》。可是我发现这些文字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鲁迅先生是不明说的,只有仔细品味,才能有所体会。

我觉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会比较乏味,因为大多数文章都有着一样的写作风格,我知道是因为当时年代的原因,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凉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有时读了,让人一筹莫展。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严厉而慈详。

六年级:新梦圆

第3篇

今天,我慕名来到了名仕之乡——绍兴。这是一个名人辈出、历史悠久的人间胜地。自越国建城至今,绍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年里,有着众多的风流人物。例如东晋的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流传古今的《兰亭序》,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为人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

在这之前,我已经学过许多鲁迅的文章,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诸多文章。而今天,我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地方——鲁迅故里。

跨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抽着一支烟,静静地写着文章的图像。咦,这不正是《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的“我于是点上一支烟,再写些使那些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吗?于是,我继续向前走去。过了一会儿,只见一块匾高高地屹立在房门前,上面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百草园”。走进百草园内,放眼望去,只见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尽收眼底;蹲下身来仔细聆听,我听见了蝉在枝头拉着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我闻到了桂花的芳香,清新扑鼻,真不愧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啊!一阵微风吹过,使我感到神清气爽,凉快极了。我闭上双眼,仿佛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在草丛中玩耍,爬上大树捉蝉的活泼、顽皮的鲁迅,这不禁使我深深的体味到了鲁迅童年时代的无限趣味。渐渐地,我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慢慢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接着,我又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啊,读书就像是吃饭,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从中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读书的方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的,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眼睛看着书上的文字,心里想着书中的内容,口中读着书中的文字。这样,才能把一本书读懂、读透。据说,鲁迅先生在青少年时,就是在三味书屋中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习惯通读了许多文章,使他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后来,我又参观了鲁迅博物馆。在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家庭由富有到贫穷这一转变,使得鲁迅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再加上那时他父亲得了重病,使鲁迅被迫每天去当铺把家中值钱的东西换成钱,买药来给父亲治病。这时,旁人向鲁迅及其一家人投来了鄙夷的目光。然而,鲁迅先生不畏他人的嘲讽,更加刻苦、努力地读书。终于,鲁迅先生来到日本学医,我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了解到,鲁迅先生在日本收到匿名信,看电影等事,在这些的强烈推压之下,使鲁迅先生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以及中国人民麻木不仁的思想,从而使鲁迅先生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后来,他回到了中国,创作了许多文章。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书籍,希望能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想,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甘愿为人们奉献,不图回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会驻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褶褶生辉。就像巴金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的,鲁迅先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给予人们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永垂不朽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祖国给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应该将鲁迅的精神——坚强不屈,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地前进……

后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鲁迅故居,结束了一天的绍兴之旅。

江西省永修县第三中学初二:熊婧涵

第4篇

自从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便经常在茶余饭后和课余时间看《朝花夕拾》,虽然有些文章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其中《范爱农》这篇文章使我印象深刻。

其实初读《范爱农》时我完全看不明白,刺客、浪人、军阀,还有许多人物让我一头雾水,在查询了这些人物以及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后,我才渐渐明白。整篇文章鲁迅先生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看似写人,实为写事,先是从中国来的电报开始,打破了他留学的日常,通过国内的一个刺杀事件引出了的悲壮,正当鲁迅为革命者的壮烈牺牲感到万分悲痛时一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让他对范爱农十分厌恶,当他知道范爱农竟然是徐锡麟的学生时,厌恶变成了痛恨,这便是他初识范爱农的情景。

当鲁迅与范爱农再次相遇已时隔多年,旧识相见,早已没了当年的愤慨与激怒,通过攀谈鲁迅渐渐了解了范爱农,他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生活的潦倒与困顿让范爱农早已失去了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坚定与勇敢,也写出了他遭受的苦难与迫害。通过交往,鲁迅与范爱农成了朋友,一起喝酒,一起说笑话,“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也发笑。”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让范爱农当监学,范爱农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工作,十分的勤快认真,可是好景不长,由于鲁迅间接得罪了军阀,离开了绍兴,范爱农又回到了以前的潦倒生活,甚至更不如前了。

鲁迅虽然离开了,但心里仍然惦念着这个朋友,时不时的打听他的消息,却忽然听说范爱农淹死了,他除了震惊之外,还有无限的悲痛,甚至怀疑他是自杀。当他回到故乡了解到范爱农故去的详情,除了失去好友的悲痛,更多的是对范爱农的怜惜与思念,而范爱农对鲁迅也是一样的,甚至在死前还经常说“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不仅是为范爱农的一生感到惋惜,也是为鲁迅痛失挚友而心伤。

读完《范爱农》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深深体会到鲁迅对黑暗旧社会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革命战友的怜惜和悼念。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 鲁迅 成长历程 思想核心

一、关注自身世界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三篇文章涉及了鲁迅的童年世界有关游戏、亲情、人性的事,尽管《风筝》一文主题争议颇多,有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中读出了“长兄为父”、“长者本位”等的民族文化心理。有人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这个角度进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像兄弟这样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封建教育牺牲品的同情,告诫人们,只有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也有的认为,《风筝》是围绕亲情来写,是基于对亲情的伤害与追悔,是一种无法释怀的亲情……但从《风筝》一文的课文导入“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来看,本文更侧重于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应该说,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最能温暖一个孩子的内心,所以,作为一个孩子,鲁迅的内心是温暖的;尽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存在争议。但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可以溜到后园捉苍蝇喂蚂蚁,还可以在课上用纸糊盔甲做戏,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游戏,向来是孩子的最爱,也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可以看出,鲁迅的生活是丰富的;《社戏》洋溢着浓郁淳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性美。这三篇课文共同塑造了一个本真的小鲁迅,他会认为自己是大哥哥,就要“管一管”小弟;但在百草园、平桥村里,他的活泼本性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即使在严肃的三味书屋,他也会抓紧时间玩耍。从中看出了鲁迅很关注自身的世界,也因为他对自身世界的关注,他才赢得了内心的温暖、童年世界的丰富、成长环境的温情。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本真的小鲁迅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二、关注身边的人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有能力关注身边的人事,才能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阿长与》、《藤野先生》、《雪》这三篇课文看似没有关联,实际它们共同记录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它可以往前追溯至鲁迅接触文学前后发生的故事,往后又深入鲁迅的心灵进行挖掘。阿长是鲁迅的保姆,藤野是鲁迅的老师,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阿长寻购并赠送给鲁迅的《山海经》,为鲁迅打开了文学启蒙的大门。不仅阿长满足了鲁迅的愿望,让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得到,也最为心爱的宝书,同时书籍更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且更重要的是,《山海经》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学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足够的文学启蒙才为后来鲁迅踏上文学之路奠定基础。而在留学期间,鲁迅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大风波,最终促使他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他说:“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又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有了这样的“放弃”与“选择”,才使他以笔为枪,与黑暗、腐败、愚昧、懦弱展开斗争。那注定是一条怎样的路呢?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写道:“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举起了投枪,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救治人们的身体是容易的,那是技术活;但救治人们的思想,和愚昧懦弱作斗争却困难得多。鲁迅像走进了无物之阵,倍感孤独。鲁迅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憾有些隔膜。……所以我也只是适应了自己的觉察,孤独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眼里所经历的中国人生。”这就是鲁迅的选择,所以他“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藤野先生》),即选择了像朔方的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于是,鲁迅完成了他思想上的转变,确立了自己的思想核心:立人!

三、思考、质疑、批判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及《孔乙己》这三篇课文的批判性与战斗性都非常明显。此时的鲁迅已长大成人,学会观察、判断,他沿着自己所选择的文学路,把思想和笔墨当成匕首和投枪,直接中国近代社会,剖析丑陋的国民性。联系《社戏》,那篇描写乡村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课文,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写《故乡》,既充满着直击乡村的愚昧和病态的勇气,同时也依恋乡村的质朴和诗意。即使转身离开,对未来也充满希望。鲁迅爱恨交织写《社戏》《故乡》的背后,是一种对故乡更深沉的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当时许多劳苦大众和有识之士正在与日寇浴血奋战,英雄血流成河,而这些躲在后面的没有民族气节的人却以偏概全,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某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们叫嚣亡国论,大肆渲染抗日前途悲观论,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鲁迅要用此文批驳“失掉自信”论,以鼓舞民族自信心,给大家带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孔乙己》写于1919年,乃是后几年,尽管当时已改用民国纪年,但一日封建思想不变,封建制度不改,贫穷的依旧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鲁迅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文中的咸亨酒店在鲁镇,《故乡》中的平桥村也在鲁镇,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冷淡?鲁迅要讽刺的,不仅仅是孔乙己,还有一帮只会取笑和侮辱的“看客”笑声暴露了他们的麻木、残忍、冷漠。曾经,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帮闲着的人也出现在咸亨酒店中,恣意地取笑可怜的人。孔乙己从站着喝酒沦落到坐着走路,到最后不知是生是死,本是他一个人的不幸;但酒店里的人从“每每发问”到“众人哄笑”,体现的是众人对一个落魄书生的围堵发难,是一个社会的不幸。从同情个人上升到批判社会的高度,看出了鲁迅的讽刺力度。从中看出了鲁迅新的成长:思考、质疑、批判,同时依然体现了他的思想核心:立人!

【参考文献】

[1]王世家,止庵.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鲁迅;琴姑;相恋;情感生活

鲁迅有一位表妹琴姑,是鲁迅小舅父鲁寄湘的大女儿。鲁寄湘有四个女儿,依次是琴姑、意姑、林姑、招官(也写作昭官)。後又生幼子佩纹。据周建人回忆:这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大女儿琴姑尤其好,能看极深奥的医书。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曾经提起过,是否两家结个亲,可是那时听得长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什么“犯冲的呢”,因此也就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别人了,不久病逝。她在临终时对服侍她的贴心妈妈说:“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後来忽然不提了,这一件事,足我的终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

鲁迅与琴表妹的相恋,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鲁迅研究学者提及:

1990年,李允经在《鲁迅的婚姻与家庭》首次做了详细的叙述:“小舅父是个郎中,家有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琴姑尤其出众,能看深奥的医书。她比鲁迅小两岁,属羊的。她十一二岁时,父亲曾带她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因此,琴姑对鲁迅有深刻的印象。後来,鲁迅母亲去提亲,琴姑不好说什么,但心中是很愿意的。可是,按照绍兴乡俗,男女成婚一要门当户对,二要生肖不犯冲,八字不相克,三要女方的年龄稍大于男方,以便侍奉公婆,料理家务。如果琴姑配鲁迅倒是门当户对,年龄小了两岁,也倒无妨,可是琴姑是属羊的,俗语说:‘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属羊的女子要么嫁给算命先生这种命硬的男人,要么屈做‘填房’,因为人们认为男子死了元配,其命必然凶强。偏巧,鲁迅出生时是‘蓑衣包’(胎盘先下来),乡俗认为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出息,但命弱,难以养大。所以,家人除了满月时祭祀,求神佛保佑之外,还特地为鲁迅拜了一个和尚做师父,表示已经出家,免得神鬼妒忌,动手抢去。这样,通晓人情世故的长妈妈便出来反对这门亲事,说是‘犯冲的’。长妈妈的主观愿望是为了鲁迅好,可经她一说,这门亲事就再也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另外一家,不久病逝。”接着,又记述了琴姑临终前的那段话。

1995年,马蹄疾在《鲁迅――我可以爱》第一章“琴表妹饮恨死去”中更为详细地述及了此事。

1996年,马蹄疾又在《鲁迅生活中的女性》一书“至死苦恋着鲁迅的琴姑”一节中描述了此事,并对报刊和书籍中出现的一些记述鲁迅和琴姑爱情故事的文章做出这样的评论:“杜撰了琴姑到火车站为表哥鲁迅上南京送行,又送了一支钢笔给鲁迅,这些描写,都是使人难以置信的,因为1899年绍兴根本没有通火车,当时也没有钢笔,因此编得神乎其神,不值一驳,但笔者以为,如果去掉这些常识性的错误的编造,说鲁迅的母亲要琴姑送一送鲁迅,或琴姑在鲁迅去南京前,的确从安桥头赶来送一送表哥远行,也小能说绝对不可能的事,如作为故事来写,也无可厚非的。但细节必须真实。”

以後,鲁迅与琴姑的故事少有人提起了。

但经过一段沉寂,到2007年8月,张恩和的《鲁迅的初恋》一文又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张恩和除了重申李允经、马蹄疾的观点外,推出了自己的新看法,那就是,说鲁迅对自家与琴姑家的议婚毫不知情,很难说得过去。“第一,应该说鲁瑞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母,一向疼爱鲁迅,尊重鲁迅,遇事并不专权。这不但周家族人公认,鲁迅兄弟更同声称颂。对于为鲁迅议婚一事,她没有必要瞒着鲁迅进行”。“第二,此次议婚,鲁迅的弟弟们都知晓,後来也是由鲁迅的三弟说开此事,鲁迅是婚事的当事人,能够不知?第三,鲁迅虽然给人印象治学严谨,生活严肃,但青年时期较之一般同龄人,可谓活泼开朗,敏锐早慧,对于异性的观察当不至十分愚钝。”至于鲁迅自己的态度,从他的两篇作品:《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和《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可以窥出一些端倪。鲁迅知道此次议婚,後来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这是因为“无法言于口舌,形诸笔墨,那就不如让它永远尘封在无言的记忆中”。“鲁迅的初恋――与琴表妹未成婚事,立刻对鲁迅与朱安的正式‘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影响了他一生,实在不可低估。”

最重要的是张恩和结尾对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做了新的诠释,认为这首诗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实在躲避不了丘匹特的神箭,心中一直把琴姑牵挂。

张恩和在200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中,也重述了这一观点。

李允经在为此书写的书评《可喜的突破――张恩和读後》中,对张恩和在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中的新发现和新突破予以高度的评价。

但是,对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也有不同意见。

2007年2月,吴作桥在《关于琴姑的“神话”》中说:琴姑“在十二三岁时,曾跟父亲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鲁琴姑曾去过三姑家――鲁瑞家;鲁迅小时候为避难也曾去过小舅父家。鲁迅与琴姑自然是认识的。但我想也只是认识而已,他们之间并没有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反证是,如果达到这种程度,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2009年,纪维周在《鲁迅事迹的考证要重“证据”》中,表示同意吴作桥的观点,认为:“鲁迅对情爱非常严肃,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但使人惊奇的,有一位鲁迅专家,竟发表文章,披露了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作者没有任何史实根据,从头到尾,都是推测。当事人鲁迅从未说过此事,两个弟弟也未提及,由于‘证据’不足,很难使人置信。”接着,又引述了吴作桥的话和马蹄疾提到过的鲁迅与琴姑相恋的伪造故事,强调说:“从以上实例看来,证明‘主观臆测’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伪造的敞事,更属荒唐。因此,我希望鲁迅专家,考证要重‘证据’,避免‘主观臆测’,更不能伪造,以免误导读者。”

那么,对于鲁迅与琴姑的相恋究竟应该怎样看呢?

由于我近几年一直致力长篇小说体鲁迅传《苦魂》三部曲的创作,并已经写出其中第一部《会稽耻》的30万字初稿,有五章选登在郑心伶主编的《鲁迅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一事非常重视,下了相当工夫考察,因此提出如下看法:

琴姑对鲁迅的爱慕和她临终前对贴身妈妈说的话,肯定是有根据的,见于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一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9页第6至第8行,二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42页第7至第9行。不仅白纸黑字印着这段话,该书当页还记述了鲁瑞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後来这位妈妈把琴表姐临终的话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听了,低下头来,半天没有作声。”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第23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55页又回忆道:“我母亲有她的难处,自从她知道我的琴表姐那遗恨终身的话,心里非常内疚。我母亲也爱琴表姐的。我觉得小舅父因琴表姐的死,似乎对我母

亲也颇有意见,我亲耳听他对母亲气恼哄哄地说:‘难道周家的门槛那么高吗?我的女儿就进不了周家的门吗?’我母亲只能低头听着,她要设法补偿,这时,小舅父的二女意姑已结婚了,三女林姑也许配了曹娥陈家,只有四女昭官还待字闺中,而且年龄和我相仿,虽然没有下聘礼,但两家似乎默契了。”最後由于昭官于1912年10月早逝,未能成为事实。但周家是承认这桩婚事的,周作人在1 912年lO月28日日记中记道:“饭後乔峰往安桥头送招官葬。”“乔峰”就是周建人。11月9日周作人又记:“下午乔峰往安桥,因明日为招官作六七也。”

可见鲁迅与琴姑之事,是有史实根据的。说鲁迅的“两个弟弟也未提及”,恐怕是没有读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也没有细读研究者的文章,因为从马蹄疾、李允经到张恩和,都在文章中标叫了琴姑临终前遗言的出处。断定鲁迅“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也未免简单。鲁迅与许广平定情後,确实是很专一的,他俩的婚姻也堪称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与许广平相识相爱之前,特别是青少年时代,没有爱慕过其他女性。不仅是鲁迅,就是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能女如此断言。

据我考察,鲁迅与琴姑有据可查的往来,有如下三次:

1.1893年10月,祖父科场案发,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前往皇甫庄舅父家避难。

据鲁迅在绍兴事迹的权威专家裘士雄先生《鲁迅避难过的皇甫庄旗杆台门及其主人范啸风》一文所说:“鲁迅的外祖父鲁希曾(晴轩)系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年问初期当过几年户部主事。他在安桥头的祖宅实在太矮小,连那时为世人所重视的‘文魁’匾额都没有地方挂。皇甫庄旗杆台门屋宇高大宽敞,与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啸风副榜出身,知书达理,对鲁家又十分友善,鲁迅外婆家迁居皇甫庄。”这座范家大院门前竖旗杆若干,故俗称“旗杆台门”。门前有一与其等长的道地,呈长方形,约300平方米,由一块块石板铺就。道地前是一块2亩左右的烂田,长年不会干涸,只能种植菱白、蒲草之类的水生植物。寒冬腊月,它宛如天然溜冰场,成了少年儿童嬉戏玩耍的好去处。台门共七进屋宇,而南。步入台门斗,即可看见仪门上悬“文魁”、“副魁”两方匾额。台门斗、仪门,算一进。入厅,即第二进,建筑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厅正上方高悬一方“深远堂”横匾,字体浑厚,笔力雄健。第三进是香火堂,建有神龛,陈放列祖列宗神像,陈列列祖列宗牌位,是祭祀先祖的地方。走出北面的圆洞门,穿越天井,就是第叫进座楼。原先是范氏寓居生活区,後面原是花园,假山叠翠,树木掩映。後因子孙繁衍,住房不敷,将它改建为住宅,即第五、六进屋宇。花园仅存一隅范蘅洲读书亭,该亭琉璃拱顶,亭柱抱对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第七进已临河,是後台门,筑有埠头,范氏外出时即在此上船。鲁迅祖父科场案发牛在1893年9月,一个月後逃往这里避难。鲁迅时年13岁,一直住到年底,鲁家租赁到期,二舅父搬到了鸡头山,大舅父一家则移往小皋埠岳丈家的当台门居住。寄食的周氏兄弟也跟着去了。

皇甫庄的情况,鲁迅的作品没有提及。在我过去的印象中,鲁迅避难时似乎是在安桥头_刀15矮小、l洲潮的祖宅里。读过裘士雄先生文章後,方知是在文化氛围如此之浓的书香门弟中的。当然鉴于人事沧桑,现在的旗杆台门绝大部分已变了样,裘士雄是根据向范瑶书等范氏後人的采访所得和提供的资料对它作了描述。

少年鲁迅在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描摹书上的图画。周氏兄弟原本就与琴姑四姐妹相熟,描画时有琴姑在旁,当是不足为奇的。刊载张恩和《鲁迅的初恋》那期的《鲁迅研究月刊》封二,印有裘沙、王伟君的《鲁迅画传》中琴姑陪伴鲁迅描画的画页,还有琴姑的两幅肖像,我想这是并不为过的。少年鲁迅作为“乞食者”,心境是很悲凉的,琴表妹当起到了安慰的作用。所以到年底分开时,应当是依依惜别。因而我住小说《会稽耻》第八章《娱园》①中设计了《冬雨》一节,做了描绘。当然,要掌控好分寸,既写他们心巾的默念,义不可像写现代男女恋爱的拥抱、接吻、送定情物等,只是悄悄在花园一隅的范蘅洲读书亭见了一面,琴姑就在冬雨中恸哭着跑回家了……

2.1894年初春,小舅父一家曾经到鲁迅寄居的小皋埠去过。

周作人的散文《娱园》,描述过寄居地的情况,还写了他偷跑到表娣俪永平屋里嬉闹的情景。

大舅父鲁怡堂前妻的父亲,是绍兴有名的文人秦秋渔。他本名树锸,字秋渔,别号勉,中过举,以诗画著称,刊行过四卷《娱园诗存》。他家和小皋埠前水坝的胡姓共有这座台门。台门前面悬挂着“文魁”、“孝文文章”的匾额,因为开过当铺,门前还有一个很大的“当”字,所以取名“当台门”。这里出过三个举人,门前竖过三对旗杆,因而也称为旗杆台门。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要歪一点。于是义称为“歪摆台门”,原来的主人沈氏是明代著名谏臣沈炼的後裔,沈姓是小皋埠的望族,但後来衰颓了,台门转由秦、胡两家共有。厅堂以西的厢房属于秦家。这所厢房有七间楼屋,朝北的楼屋有坐起间,樟寿的大舅父一家住楼下。楼上是秦秋渔的卧室和书房,秦氏早已去世,由他的儿子秦少渔住着。

後园还有假山、藕池、洗砚池等,是过去诗人聚会的娱园。现在已为荒园,类似百草园那样的菜园子。园里行一座微云偻,只是普通的楼房罢了。楼前一丈见方的水池边,还有一间单面开着门窗的房子,匾额题曰“潭水山房”,显得很阴郁。园门外,又有一间侧屋,名字很好听,叫作“留鹤庵”。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房子,不见得留得住鹤。周氏兄弟就寄住在这里。

秦少渔,即大舅父的内弟。小孩们叫他“友舅舅”,倒很是说得来。因此,少年鲁迅也就不再影画绣像,时常跑去找他谈天。秦少渔也是抽鸦片烟的,但是他并不通日在床上,下午也还照常行动。常给孩子们画花,他算传了家法,喜画墨梅。他又喜欢看小说,买的很多,不是木板大本,大都是石印铅印的,看过都扔在一间小套房里,任凭少年鲁迅自由取阅,只是乱扔一堆,找得比较费时,譬如六本八本一部,往往差了一本,要花好些时光才能找全。这些书对少年鲁迅大为有益,从前在家里所能见到的只是“三国”、“西游”、“封神”、“镜花缘”之类,在这里竟然看到了《红楼梦》。

所以,我在《娱园》第2节“《红楼梦》”中,专门描写少年鲁迅读《红偻梦》的情景。

第3节“春雪”,写琴姑与全家到小皋埠来看望大舅父和周氏兄弟,少年鲁迅与琴表妹在娱园会面,琴表妹显得虚弱多了,盼望尽早离开安桥头。但只止于谈心而已,无过分举动。可以想见,安桥头的房子比皇甫庄的范家大院有天壤之别,父母又渴望生儿子,对女孩儿就不够呵护,琴姑心里挚爱着大表哥、盼望出嫁离开是合乎情理的。周作人的散文《娱园》说:“忘记了是哪一年,不过总是庚子以前的事吧。那时舅父的独子娶亲……中表都聚在一处,凡男的十四人,女的七人。”白天趁平表姐等女眷不在房内,和几个较为年少的人“乘虚内犯”走上楼去掠夺东西吃。“有一次大家在楼上跳闹,我仿佛无意似的拿起她的一件雪青纺绸衫穿了跳舞起来,她的一个兄弟也一同闹着,不曾看出什么破绽来,是我很得意的一

件事。”周作人说的事情肯定不是1894年春天避难时发生的,但传记小说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小拘”。我将这件事情,安排在《娱园》第4节《女衫》。最後第5节则以《雪罗汉》结束,取《野草》中《雪》的寓意。也是创作所允许的。

据周建人回忆,周氏兄弟避难时,琴姑和父母及三个妹妹到绍兴城周家台门看望过。还住了几天。这肯定是为了抚慰正在遭难的周家,琴姑很受姑父母喜欢,她又很聪明、懂事,主动慰藉他们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在《会稽耻》第九章《圣旨压魂》等4节“慰藉”中做了描写。

据周建人回忆,1895年清明上坟之後,母亲鲁瑞曾经带着他到安桥头看望外婆,住了几天,这段时间肯定受到了琴姑的悉心接待。我把这事写进了《会稽耻》第13章《春寒》第4节“安桥头”。

3.1896年lO月12日,鲁迅父亲去世,举行了七天葬礼。

据周建人回忆,父亲周伯宜病故後,他外婆、舅父母、姨母、表姐们全去了,一再劝慰他母亲。琴姑当然也去了,这是她与少年鲁迅的第三次见面。我在《会稽耻》第16章《父亲的死》第3节“无言”中,写了琴姑参加葬礼的情景,只写她暗暗帮助着少年鲁迅,暗示庆叔把令大表哥尴尬的祖父周福清挽联挂到众多挽帐後面、不易看到的地方,两人竟然没有讲一句话。然而深情自在“无言”中。

最後,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上学,我在《会稽耻》第21章《走异路,逃异地》第6节“别诸弟”中,这样写:

鲁迅见姆娘坐卧不安,不住地往外看着什么,像是在等人,心中好生奇怪,问姆娘还有什么事。姆娘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我托人把你要去南京的事通知琴姑了,让她来送你。她传话说要来送,怎么还没有来?”

一句话惹起了鲁迅的万般思念:父亲去世後就再没有见过她,她怎样了?好吗?真盼着再见她啊!

但是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见影儿,天近黄昏了,仲翔叔提着行李来叫,不好再拖了。人家是给自己帮忙,怎能让人家久等,鲁迅只好拎起行李,向家人告辞。姆娘看时辰不早,再晚就赶不上南门外的夜航船了,只得放他走。

来到南门外,鲁迅下意识地不愿上船,仿佛要等候什么。仲翔叔再三催促,才不得不上去了。上船以後,又掀开舱窗帘往外看着,恍然间,似乎看见岸上绿柳丛中有一个绿色的倩影向船奔来,鲁迅怦然心动,恨不能向那倩影迎去,正要招呼,船起动了……

这里采用了虚实模糊的手法,不仅不敢写琴姑到火车站送大表哥,还送钢笔留念,连来到周家都不敢写。因为以当时的乡俗,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有定亲趋向的男女更是要避嫌,琴姑从安桥头坐船到绍兴城送表哥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但是又不愿意让其毫无留痕,而是虚写了一个倩影,将来与《苦魂》三部曲之三《怀霜夜》鲁迅晚年一种爱好相对映。

鲁迅晚年在枕边放着一幅木刻画,小得和纸烟包里的商标差不多。画面上,一个诗人手捏诗卷在朗诵,地而盛开着红玫瑰花;远方,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长发的女人在大风中跑。鲁迅常常拿出这幅画自赏。这幅画包含着什么寓意?鲁迅为什么这样欣赏?萧红不得其解,询问许广平,许广平也不知道。我想,这可能隐含着他对那盛开着红玫瑰花的完美的梦之境的向往吧?也可能有早年离开绍兴到南京求学时,从舱窗口恍惚看到的岸上绿柳丛中向船奔来绿色的倩影有关。但都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虚写。

为什么要这样虚写呢?这就言归正题,再谈我对于鲁迅与琴姑相恋的看法。

我认为此事肯定是有史实根据的,纵然可能到不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程度,也是一种心心相印、互相爱慕的情感,不能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问题提得很好!然而我们从中并不能得出此事无有的结论,而是可以看出鲁迅情感生活的特点。1898年12月20日,鲁迅四弟椿寿因患急性肺炎夭折,小儿子的死给母亲鲁瑞沉重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丈夫刚刚去世,最疼爱的小儿子又在自己怀里死去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该是多么沉痛啊!为了安慰母亲,鲁迅二弟周作人特地请来画师叶雨香,画了四弟椿寿的像,挂在房间里。这张像後来带到北京,一直挂在鲁瑞房里,直到去世。周作人也极为悲痛,後来写了很多诗悼念四弟,1902年6月还写过署名梦平的《薏川荫仙小传》,说椿寿“生而神异,目炯炯有芒,如岩下电”等。而鲁迅呢?没等四弟安葬就因为矿路学堂要开学,回南京去了。由堂兄周伯文代他写了一块碑,碑文是:“亡弟荫轩处士之墓”,下署“兄樟寿立”,葬在南门外龟山。以後在著作、书信中也只字未提。但在小说《在酒楼上》里写吕纬甫移葬小兄弟的墓穴有所透露,而如张恩和在《鲁迅的初恋》中所说:“鲁迅为什么用这么长的篇幅写顺姑,并且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深含爱怜之情?作品写顺姑信了长庚的‘诳话’忧郁而亡,是不是暗射琴姑是听了周家议而不定的婚事(也算一种‘诳话’)抑郁而终?鲁迅故意把误导顺姑致死的人取名‘长庚’是否含有一种自责?从‘顺姑’身上是否可以多少看到一点琴姑的影子?这些问题恐怕都可以考虑和讨论。笔者认为,从作品里这些叙述和描写中,我们多少是可以体察出一点鲁迅对琴表妹以及对这次议婚的心意和感情来的。”我认为,最起码不失为一家之言。尤其是小说中写顺姑“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更像是暗写死去的琴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没有提四弟椿寿,就断定四弟椿寿及其早夭不存在。也不能由此断定琴姑及她与少年鲁迅的情感不存在。据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鲁迅从1896年,丙申年开始记日记,到1902年去日本留学中止,自题为《丙中日记》。周作人曾经看过这部日记,分房会议上鲁迅所受的欺侮就是从当时的日记上知道的。当然,鲁迅也可能把四弟和琴姑都写进了这部早年的日记。但这部日记至今没有找到,谁也不能判定是写还是没有写。就算都没有写吧!也只能说明鲁迅情感生活的一大特点:越是沉痛刺心的事情,越可能不提。也反映出了周氏兄弟性格的不同:周作人的情感生活外露,易于伤感,但写出的东西却又比较平干¨;鲁迅则内敛,更为深沉,但如一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不可收拾。

鲁瑞丧子後极为悲痛,1899年底和次子作人、三子建人一起回到小皋埠“娱园”和安桥头娘家散心,琴姑给她以极大安慰。正是在这个时候,鲁瑞有意两家结亲,但回家商量,长妈妈认为两人属相“犯冲”,搁置了。琴姑也因此大约在1901年冬天抑郁而终。

第7篇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有着很高的地位。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这就是我从老师那,从书本中了解到的鲁迅先生。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他,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我还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学习他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是我一生效仿的榜样。

第8篇

破落子弟一少年,穿梭当铺知世炎!

社戏途中伴闰土,辗转求学仅八元。

飘扬过海怀壮志,祛除病痛欢父颜。

日俄战争在辽东,看客围观心凄然!

(二)

学医本为医世人,人心不古壮志变。

人无精神如朽木,看客哪个不体健?

喜笑怒骂皆文章,赤膊摇旗来呐喊!

昏昏沉沉皆欲睡,痴痴痛痛在心间。

(三)

风卷残云荡污尘,天子从此非为神!

民国当为民众醒,封建遗老均转身。

馍沾鲜血医痨病,菜和人肉出狂人!

痛定思痛久彷徨,东方欲晓雾更沉。

(四)

为了忘却叙纪念,龙华喋血哭英年。

华北难容一书桌,可怜东北好河山!

奋笔疾书夜正阑,孤灯相伴无意眠。

华盖运交复何求,剿匪何日能罢战?

(五)

攘外必先安国内,哪管国破金瓯残!

愤世嫉俗出正义,投笔胜枪缘抗战。

三立当为有志年,三多天命即入棺!

铁骨铸就民族魂,先生梦中战前线!

(六)

万人空巷为哪般,泪奠先生魂归天!

孱弱身(来源:文秘站 )躯战病魔,浩然正气挽狂澜!

铁骨奴颜泾渭明,站死跪生谁汗颜?

轰然逝去炳千秋,立雪程门夜感言。

(七)

英雄何不寿比山?南山竹海心中念。

西子湖畔瞻武穆,唾骂四小跪亿年!

古今多少遗恨在,青史不废自留传。

第9篇

《朝花夕拾》里有很多故事,今天我想聊聊《猫·狗·鼠》,这篇文章虽然是写鲁迅为什么仇猫,但却通过他对猫的各种行为的厌恶影射出当时黑暗社会里那些所谓的“绅士”和“正人君子”的行为。

许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猫,为了猫而打架的钱钟书,与猫散步的季羡林,老舍甚至把猫当做自己的家人……他们都十分喜欢猫,唯独鲁迅与众不同,他十分的讨厌猫,甚至讨厌到“猫不犯我,我不犯猫”的境地,有时候还会在门后对着站在那里的猫说:“嘘!滚!”他为什么会这么仇猫?个中的原因倒是“光明正大”的,除了小时候猫吃了他养的隐鼠之外,他真正仇视的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帮着政府迫害教育界的人士,这些人在他心中就如同“猫”一般可恶。

鲁迅仇猫的理由有四个,一是,猫每次抓到猎物的时候都会先玩弄一会儿,放走再捉回来,来来回回尽情玩弄,直到玩腻了才吃下去。他用这种行为是来泛指那些慢慢折磨弱者,让弱者生不如死的人。二是,猫与狮虎同族,却有一副媚态,就像那些表面上是正人君子,面对权势就是一副谄媚的嘴脸,这让鲁迅十分厌恶。三是猫在时会嗥叫,令人心烦,周作人与鲁迅住在朴树书屋时,夜里被猫所扰,实在睡不着觉,鲁迅就用竹竿把他们给打散。最后一点是他十岁时,心爱小隐鼠被猫所害死,也因此他从小就讨厌猫。整篇文章鲁迅借用猫的几个特征,辛辣的讽刺了当时那些像“猫”的人和”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们。

鲁迅这篇文章,看起来是写他如何仇猫,其实是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描写猫身上的特点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打着”公理,正义“却谄媚权势、欺凌弱小迫害人民的人,这才是鲁迅真正所要批判的。

第10篇

六年级毕业班的同学,请访问中学生优秀白云飘飘网:

我读过很多人写的文章,有惊险的《蜘蛛侠》,有让人心潮澎湃的《开国大典》,还有《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我最喜欢的是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几件生活中的小事,生动地反映出鲁迅先生宽厚待人,战斗不息的高尚人格。通过伯父作者婉转的批评了自己读书不努力。通过鲁迅先生救助车夫,关心佣人等事情,说明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鲁迅先生可以为一个不认识的人看病,自己病的很厉害还让女佣多休息不要干重活。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读完这篇文章我很惭愧,惭愧的是鲁迅先生竟然可以为一个不认识的人看病。我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六年级毕业班的同学,请访问中学生优秀白云飘飘网:

第11篇

读了《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幼年时期的鲁迅,十分爱护书,看书前总会把手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捧着书,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成年以后,鲁迅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乐趣和事业。靠一些简单的修书工具,把书修好。所以鲁迅珍藏的书没有污损、破散的情况,他乐意把书借给别人,但归还是看到破损,会不高兴的。鲁迅还主动把书送给友人、寄出去时总是仔细包扎妥贴。

我和鲁迅来比真是有天壤之别。我每次买完新书,先是把它阅读一遍,看完后随手扔在书架上,当要去找某本书时,都是找了半天才找到。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借我一本作文书,我拿到书开始阅读起来。吃饭时,我把它拿到餐桌前边吃边看,结果我一不小心把汤打翻了,把书弄得既湿又油,可我却满不在乎,(只)拿到了阳光下晒一晒就塞进书包,准备还给她。第二天,我来到学校,拿出早已破散了的作文书递给她,她看了气得直朝我翻白眼。从此再也没有人借书给我了。这就是我读书的最大缺点。

从今以后我要好好保管书,不让它们有半点破损之迹。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爱惜书、爱修书、爱买书的人。

第12篇

不应让时间白白流逝,是我读了《鲁迅爱惜时间》这篇文章所感触到的。

《鲁迅爱惜时间》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如何爱惜时间,努力工作的事。在三十年里,他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六百万字。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生病还是健康,他都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直到离开我们的那一刻,鲁导先生都没有浪费时间。

对比鲁迅先生,我多么惭愧。每天只想着如何消磨时间,如何玩耍。对学习,总是草草了事,便去休息,睡大觉……

记得放假开始的前几周,我便匆匆做完所有的作业,剩下的时间,便是在吃喝玩乐中度过的。至于那些课本、作业都被我堆在一边,直到报名的前一天才去整理,上面积有不少灰灰尘。开学了数学公式,语文词汇,英语单词,因为没有复习的缘故,大多忘得一干二净。致使老师提到那些旧知识时,我总是哑口无言,第一单元考试也一团糟,那个时候,我才深深地感到时间的重要。不过你们别以为我会就此“觉悟”,没过几天,又开始放松了,下一次考试过后,又后悔,但又只是“三在热度”……唉!但鲁迅,直到逝世的前三天还替别翻译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序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他的知识和成就,也是由珍惜时间,努力工作中得到的,他的每一天也因此过得充实、愉快,可想而知,时间是多么宝贵。所以,我应该彻彻底底地“觉悟”了。我坚信自己不会再是“三天热度”了,而是房屋的。我现在是六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更应如此,难道你们说不是吗?

除了珍惜自己的时间,同时也应爱惜他人的时间。鲁迅先生就是这么做的,参加会议,他总是准时到达,即使下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而我呢?同学聚餐,每次不让人等上十几二十分钟,我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我和鲁迅先生该是一对多么鲜明的对比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么办呀?不过,我想:只要从今天起,我不再迟到,不再浪费时间,一定可以将功补过,对吗?

谢谢你,鲁迅先生;谢谢你,《鲁迅爱惜时间》这篇文章,因为这让我彻底醒悟了——不应让时间白白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