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护理的基础知识

学护理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5-29 17:4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护理的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护理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单一模式;情景模式;糖尿病护理教学;作用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对于糖尿病护理专业教学来说,教学模式包含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如何对这一框架和程序进行填充,将教学效果扩大到最大限度,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糖尿病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寻找更全面和系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以更加能够适应时展要求的护理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对过去单一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引入情景模式来进行护理教学,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1单一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糖尿病护理教学是培养糖尿病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只有掌握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并且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培养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全面发展的专业糖尿病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单一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的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可单一教学模式仍旧被当前我国的护理高校中普遍采用,教师习惯于将护理学理论基础知识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在书本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护理理论知识,这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护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难以为糖尿病临床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 础[1]。

单一模式在教学环节中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只是一味的听教师讲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现状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受到了制约。在护理实践当中也无法将理论基础知识全面的运用到实践当中,甚至很多学生在理论实践时感到"不知何从下手",这也给我国的临床护理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院校应该不断寻求有效的途径,对单一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2情景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的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并且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感到身心愉快的同时掌握好护理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全面的把握学生的情感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①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护理基础知识和理论,这是单一模式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和手段,全面和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实践的保障。②教师通过引入情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感化和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学效果更加具有实效,不仅能够将护理环节中注意的事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在情景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同实践相结合,使糖尿病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新一代的护理主力军[3]。

由此可见,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而情景教学模式既可以说是对单一教学模式的引申和拓展,同时又可以说是对单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引入情景教学模式,以情景教学模式中的优势来实现糖尿病护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引入情景教学模式的优势

引入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具有将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在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掌握全面、牢固的糖尿病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是糖尿病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的重要保障,这也是长期的护理教学中始终将单一教学模式作为重点教学模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开展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中不能完全的摒弃单一教学模式,而应该在情景教学模式中融入必要的单一教学模式,以单一教学模式来促进情景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单一教学模式来带动情景教学的开展,是学生将护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必经之路[4]。

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护理教学模式,因此,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视频、实例和模拟护理训练,学生能够进一步的巩固护理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在模拟训练中使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糖尿病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糖尿病护理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基于护理教学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2种重要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行对比了研究和探讨,并分析了情景教学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以期能够为我国护理院校的糖尿病护理教学提供些许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中南大学,2011,11(01):109-113.

[2]黄彩辉.标准化患者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D].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2012.

第2篇

【关键词】母乳喂养;路径教育;护理管理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路径教育[ 1 ]包括三部分:母乳喂养前,母乳喂养姿势、母乳喂养后。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母乳喂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产妇年龄在23~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6±1.21)岁。76例顺产产妇均排除严重疾病。对两组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医护人员要先了解产妇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询问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护理人员要向顺产产妇介绍有关于母乳喂养的专业知识,对产妇母乳喂养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以保证产妇母乳喂养姿势的正确性,并将母乳喂养的利弊详细地介绍给产妇,以引起产妇的重视[2]。医护人员要与产妇做好沟通与交流,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并要求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保证产妇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 13.0软件,本次探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使用t来进行检验;而涉及到的比率资料则通过χ2进行检验,使用Excel对顺产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对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疗的76例顺产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理论上,母乳喂养不管是对产妇还是对新生儿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妇非常重视母乳喂养,医院通过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对顺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以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认可度[3],为母子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母乳喂养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时间,而且还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且母乳喂养还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能够引起产妇子宫进行收缩,从而有效降低产妇子宫的出血量,缩短产妇恢复体力

的时间[4]。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74%,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89.47%,护理满意率是86.84%,而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68.42%,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60.53%,护理满意率是52.6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而且还提高了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水平,有效提高了产妇护理的满意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实践的进展及在产科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4):14-15.

[2]黎雪梅,钟燕,张翠莲.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367-368.

第3篇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了解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上面的不同点,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以此来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生整体素质,保证未来护理事业对健康教育知识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方法 对嘉应学院医学院在不同医院实习的120名本专科护生进行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其中本科生60名,专科生60名。结果 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 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方面,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P<0.05),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应该更为全面的掌握乙肝健康教育的知识,为以后护理工作中打好扎实的基础。

[

关键词 ] 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104-0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一般人群的HBV标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占全世界HBsAg慢性携带者人数(3.5亿)的1/3。这些人中多数为隐性感染、常为意外检出,如就业、开学、出国、婚检等。对于乙肝我们引入了“健康者”,“无症状携带者”,以及“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 HBV )携带者的概念[1]。乙肝病人发病初无任何症状、无任何心理准备,被检出后常感到茫然,产生巨大的心身压力[2]。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3]。因此,必须对乙肝病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及时的对乙肝病人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可以加强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曾强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从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上来。护生是未来的护理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教育护生树立牢固的整体护理观念,训练和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地胜任护士角色,承担起健康教育的职责,早日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是具备健康教育能力同时是护生体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4]。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嘉应学院医学院13届毕业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5月,调查的护生年龄在(22±2)岁之间,均为在临床实习了8~9个月的本专科护理应届毕业生,本科组和大专组各60人,其中,本科组,珠江医院实习护生有2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4人,顺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8人,南方医院7人,华瑞医院3人,东莞东华医院4人,其他医院8人。大专组,珠江医院实习24人,南方医院实习13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9人,宝安区人民医院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8人。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的资料文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从乙肝基本知识及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两方面进行调查,分别调查护生的乙肝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总体调查

在本科组中答对题数在18~12题区间的人数达到43%,答对11~6题的人数占55%,而答对少于五题的人数只占了2%。大专组答对题数在11题以上的人数占了20%,答对11~6题的人数占70%,而五题以下的人数占10%。从百分比可以大概的看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大部分处于中间水平(见表1)。

2.2 本科组和大专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答对题数的对比

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本专科对知识具体掌握情况

2.3.1 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由表三可见本专科护生在乙肝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乙型肝炎是否有自愈能力掌握的较差,传播途径及基本诊断的掌握程度更差,而对于乙型肝炎的基本概念及引起乙型肝炎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好。从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中,除了最后一项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2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

由表四可以看出本专科护生对饮食知识及休息、休息与活动知识、以及乙肝的用药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情绪对乙肝的影响及乙肝患者的复查时间掌握程度较差,而对乙肝的复查时间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乙肝的合并症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的最差。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专科对比中,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以外,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方面的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本专科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并且愿意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很多本专科护生觉得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知识不能满足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需要,健康教育中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都少有缺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

3 讨论

3.1 本专科护生对比

调查发现本科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本科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专科生的掌握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本科组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大专组的掌握程度,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本科生在进入医学院校的时候基本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要优于大专学生,并且本科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大专学生要多出一年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基础知识方面

3.2.1护士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并且护士的角色之一就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预防医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从传统的单纯护理角色向集预防保健、心理护理、躯体护理于一身的多元化角色的转变[5]。

3.2.2不断提高本专科学生整体能力的必要性本专科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是在临床中接触患者最密切的人群,是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影响最深刻的护理工作者,护士如果对疾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够,就容易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患者,使其不能正确的对待及处理疾病,所以需要护生不断的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的做为患者更好的了解及预防疾病的主力军。针对此情况在校期间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采用专家讲座、运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见习等教育方法,提高护生的医学知识,使其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3.3 健康教育知识方面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6]。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并提高了自我护理心理调整能力,很快康复。护士提供主动服务,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使护患之间相互理解,关系融洽,使护患双方产生积极因素,使健康教育有效成功[7]。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护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不够,调查发现在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本专科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知识的掌握率有90%,说明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掌握情况比较好,而对乙肝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方面答对率分别是20%、7.5%、29%,调查发现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中对乙型肝炎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这与护生做为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方面有所缺乏,掌握的不全面,不彻底有关,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不够重视,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免疫是有关系的。针对此情况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水平,在临床实习中应对带教有严格的选拨,选拨一些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扎实的护士对护生进行带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3.4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调查中显示有77%的学生认为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另外有23%的学生认为非常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说明在护患沟通技巧方面学生的掌握程度是不理想的,需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教师要向护生传授必要的人际沟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采用模拟实际的场景,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提高相互沟通能力。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护生走出校门,到医院、到社区、到厂矿等人群集中的场所,通过直接的宣传指导以及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卡片等多种形式,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训练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宣教能力。鼓励护生加强基础文化及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语言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并有针对性地并组织讲座,如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等,使护生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并掌握技巧,并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使护生语言更具艺术性。

4 结语

由于本专科护生即将要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培养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及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不断的完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为以后独立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牟晓玲,郑艳萍,潘琼.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问卷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10):46-47.

[2]王琰,张云,刘晶,等.吉林市医学高校大学生乙肝知识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6):120-122.

[3]牟晓玲,郭丽,陈光英.QQ群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乙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9):46-47.

[4]丁弋娜,林梅,潘建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及能力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25):89-90.

[5]王留芳.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2013(5).

[6]Kerbleski,M. Hepatitis C: Are You Confused:Issues Related to Pa-tient Education[J].Gastroenterology Nursing,2005,28(Suppl.1):S19.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护理教学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改革 举措

1. 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变化

1.1考试内容的编排形式由“学科”变为“系统”。

新的考试大纲并没有按照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来划分知识点,而是将学科内容整合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将疾病按系统进行分类。即按照疾病发病率,列出护士执业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并较之前扩大了疾病范围。考试大纲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章。

1.2考试所涉及的学科由专科变为全能。

原来只需要考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个学科的内容,而今年又新增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规、人际沟通等多个人文学科的内容。

1.3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

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为护士临床工作初期常见的护理工作。共包括7类:(1)照护病人,满足病人基本需求的护理活动及护理特有操作;(2)安全用药、协助治疗的相关活动;(3)与病人及所在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满足病人心理需求的活动;(4)护理评估/评价活动;(5)为病人提供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环境;(6)为病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指导;(7)执行护理工作中与伦理法律有关的活动。

1.4考试涉及的知识模块以护士初期临床工作任务为要求。

考试涉及的知识模块是以护士完成初期临床工作任务时所体现的相关知识为要求,包括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人文知识三个知识模块。其中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1.5考试大纲更加抽象化,考试内容更加灵活。

改革后的考试更加强调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更加贴近临床护理实际。学生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要善于综合分析与判断。这对于仅有8―10个月临床实习经历的学生而言,考试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1.6考试的题型以临床病例题为主。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即A1型题由50%减少到20%,而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即A2型题则由30%增加到了60%。增加了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两项内容,更加重视预防、贴近临床。

1.7考试内容的增加和删减。

在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增加了肝炎、艾滋病、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多胎妊娠、心包疾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内容,删除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护理,休克病人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外科围术期病人的护理等内容,无疑增加了难度。

2.目前高职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直接以护考大纲作为学校的护理教学大纲,片面追求护考通过率,忽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就业能力低。

2.2仍按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但护理教学与护考工作严重脱节,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不高,学生就业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3.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新举措

3.1采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进行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

在理论教学中每一章节每个内容都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历年考点串讲,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完全进行情境教学和考核,改革考核方式和考试制度。核心的要求是突出强调与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查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专业课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要途径,基础课考核以基本能力为重点,初步形成新的评价考核体系。

3.2加大“双证”教育的力度。

一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取证”的内容和要求相对接,推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法,并且组织学生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考前辅导,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3紧扣考试大纲,及时增减内容。

护士执业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是严肃和规范的。考题难度和范围严格遵照考试大纲。考题的信度和效率都经过严格检测,要求考生必须切实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而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甚至是比较大范围地改动许多细节性内容。

3.4加强实习期间管理。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通过临床实践获得感性认识,以验证并巩固学过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加强护生实习期教育管理,加强护理道德、“三基”教育、强化角色转换十分重要。在护生离校进入临床实习动员大会中,我们结合上届护生考后调研结果及执业考试情况,告知护生应如何选择及使用辅导用书,如何提前为通过执业考试做准备。实习期间,与护生经常沟通,收集护生在执业考试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减、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习期的管理,引导护生正确处理实习与考试复习时间上的冲突,有效提高对护理知识的记忆、应用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及时了解护生在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考前培训侧重点的确立提供依据。

总之,高职护理教学应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护理教学改革,努力缩小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护理教学计划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护理;管理

1、思想道德方面

1.1 医院统一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掌握该从那些方面来不断的改善提高护理服务及医疗服务水平。

1.2 改善医务人员的态度,消除以前的旧思想,应该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要时刻记住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重要,不是一项简简单单的工作布置,而是一项改革。

1.3 要认真认识到,不是患者能为我们创造多少效益而是我们能为患者带来多少健康。

2、临床护理方面

2.1 除医院的整体培训以为,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详细的学习,掌握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核心。

2.2 接到病人入院的通知时,要为病人安排好床位等待病人的到来。病人入院时态度热情、微笑服务,带病员到病房。

2.3 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该及时与病员及家属讲解病区环境、医务人员、病友等,消除病员的陌生感。指导并做好基础护理。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2.4 现在护理人员减少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是把时间给了病员。责任护士应当及时与所管病员进行交流,了解病员情况及时给予处理。对我们护理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2.5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工作细节,要有主次之分,切实满足患者的需要,重点强调主要的人性化服务,治疗,护理尽量在病员睡前完成。做各项检查前先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避免病员久等。

2.6 做好病员疾病知识的宣教,每日交接班,床旁交接班时指出相关的健康知识。出院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服药,随访时间等。发放联系方式,随时咨询疾病相关情况。

2.7 护患之间的沟通: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能够为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病人不断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在与病员之间进行沟通时,应该根据病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上不断的学习。

3、打造专科护理亮点

根据科室的特点,建立了护理服务的亮点即:功能锻炼指导和床上洗头。这两个方面在骨科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骨折病人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康复,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功能指导及方法。长期卧床洗头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我们就应该帮助。提高病员的舒适度,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及满意。

4、管理层次方面

4.1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等才能指导护士得到更好的工作。

4.2 工作时间的安排的,应该分组进行划分。分组时应该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能力进行搭配,保证每组每天的上班人员能够做好本组病人的想关护理工作。根据工作量来调整护理人员。

4.3 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讲解不足及突出地方,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评比,取长补短。对平时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护士交流,及时解决,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5、总结

总之,要做好优质护理工作,必须从各个方面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基础知识,专业实践的能力。在工作中应当不断提升自己,每天、每周、每月进行工作总结查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与其他护士进行交流。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优质护理工作中。用真心、爱心、责任心去关心他们,尊重病人,设身处地的为病员着想,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护生;反思日记;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某医学院二年级某班高职护生144名进行研究,该群体已经过前期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临床见习课程学习阶段从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

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阅读144名见习期间共1724篇高职护生反思日记内容,归类提炼,找出主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按照以下的要求在临床见习中进行反思日记的撰写:反思日记的要求、内容具体如下:①临床见习中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并与学习有关的事情?②通过这件事情,能反映出什么问题?③在此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每篇反思日记记录一件临件,每两周完成一次反思日记。在此期间,教师阅读后给予及时地反馈和相应的指导。

3 研究结果

31 护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高职护生在临床见习的过程中,存在程度不一的人际沟通困惑,在322篇反思日记中均提到此问题,如我与患者沟通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患者的问题,明明知道的问题却解释不清楚……我经常不知如何开口跟患者展开交谈……我跟患者说话时非常不自然,不敢抬头面对患者说话……等,反映出高职护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

32 护生认识到护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积累不足 经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护生接触到真实的病例,真实的问题。283篇日记中提到当带教老师提问时,或患者及家属询问专业问题时,自己认识到个人基础知识概念模糊,并感到很羞愧,反思自己平时专业知识积累不足,应加强学习。如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知识积累是多么少……我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真是太惭愧了……等。

33 护生期望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了解专科疾病的护理要点,观察专科护理操作的过程,269篇日记中提到期望带教老师能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见习过程中,能让她们参与到护理患者的工作中去体验,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如我多么希望老师能让我们亲自操作一下啊……我觉得我们平时操练的太少了,到时候真的操作起来不知该怎么应对……我觉得给患者更换床单,这样的事我们可以动手锻炼一下的……等。

34 护生对护士角色存在困惑 护生在见习过程中看到护士从事的实实在在的护理工作,如生活护理、各种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标本采集等的实施,护生198篇日记中对护士角色不同程度的存在困惑。我真不知护士应该是什么角色,有时觉得护士像保姆,有时觉得像老师,有时觉得护士像姐姐……我觉得护士的工作似乎太复杂了,什么都要干,这也太难了……到底护士是什么角色?……有时候觉得当护士真不容易,似乎什么都要会,患者的一切都要负责……等。

35 护生期望获得带教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护生因其对护理工作和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常常感到没有归属感,不知所措,期望获得带教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182篇日记中提到带教老师工作繁忙,反映出有时带教老师无暇顾及护生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有何感受等,她们希望得到带教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希望带教老师能较好的组织教学,做好教学反馈,及时解决同学们对临床工作存在的疑问。如今天带教老师带我们看完患者后让我们讨论自学,我就感到无所事事……每次进到病房就听老师讲完病例之后就不知干什么了……我希望带教老师能多和我们聊一聊,关注我们多一点……等。

4 讨论

41 应在护理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 高职护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循序渐进的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仅在课程设置中设置护理人际学这门课程,同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基础及专业人文课中设计讨论汇报课,学生演讲课,在第二课堂中设计沟通实践活动、辩论赛等。

42 加强护士职业态度培训,使护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 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并喜爱护理职业,才能对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形成积极的态度。 因此,树立正确的护士职业态度非常重要[3]。在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将护士职业教育融合到教学中,比如在床上擦浴,口腔护理、导尿等操作中,将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中,教会护生用正确的护理服务观念对待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43 推进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加强临床教学反馈 目前,临床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在见习活动中缺乏主动性,依赖带教老师的组织来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临床带教方式亟待改革,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是一味的授之以“鱼”,而要教会他们掌握临床见习的方法,采用多种临床带教法,如启发式教学等,鼓励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寻找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44 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比例,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高职护生现行的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较为集中,缺乏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使护理理论及知识仅仅停留在认知水平,并不能在遇到临床问题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践教学所占比例相对较少,护生接触临床的实践较少,使得护生进入临床见习感到陌生,没有归属感。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对专业充满憧憬,希望能在临床上学以致用,实现自身价值[4]。

反思日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促进教学反馈、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方法,使高职护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有助于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提高,非常值得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及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薛松梅,胡育菡反思日记反馈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行为的影响中华护理教育,2010,7(2):5455.

[2] 王淑贤,崔世红 523篇少数民族实习护生反思日记分析护理研究,2010,24(4):10261027.

第7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英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护士在急救室或手术室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先进医疗器械、急救药物及物品。这些仪器、药品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使用说明书,包装等都会使用英语,需要护士看懂说明,准确使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其次,随着接诊外籍病人的增多,需要护士有很强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病人的病史,掌握病情,实现快速救治。在整个过程中,护士的英语水平决定了能否进行有效沟通、能否为救治赢得时间。当外国人来医院看病,具有英语能力的护理人员能够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例如了解病人的一些基本症状,帮助病人填写病历本上的基本内容,告诉病人应该去哪里就诊,必要的话带病人去做体检,告诉病人如何服用药物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涉外护理的持续发展为护士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03年起我国向美国、欧盟等29个WTO成员方提出允许中国护士到成员方境内提供护理服务的要求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护士短缺现象已越发严重,例如,近几年美国护士需求量每年以超过20%的幅度递增,护士年均缺口12万,美国为了吸引护士不仅提高了待遇,而且提出了“绿色移民通道”。这样的现象使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拥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总的来说,为了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满足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学生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们不仅要专业动手能力强,英语方面还要能说。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学生基础方面

近年来,卫生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且认识不到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往往对英语课存在消极、抵触的心理。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文化课可有可无,导致了英语课“上课难”的局面。首先,卫生类院校要重视英语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他们将来的求职、工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英语的短片,然后通过实例、数据等解释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英语。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讲究策略,因为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教师在上课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知识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授课方式多样化,除了讲解基本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多进行一些模拟临床的情景对话;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下载一些相关的医学英文资料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到这样的英语课堂是有价值的。

2.教材选择方面

当前,卫生学校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多数是公共英语,涉及护理专业英语比较少。没有针对性的教材,限制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体现不出自身的优势。适合护理专业的教材要有针对性,即教材要针对护理专业,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除了英语基础知识外,还要有专业知识,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专业英语表达方式和护理方面的英语知识。

3.教师学识方面

卫生类学校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毕业于英语专业,缺乏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解英语基础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涉及护理专业这种陌生的知识领域,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优良的教学能力,还要有护理方面的医学知识。承担授课的教师可以从书本上阅读或上网查阅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还可以经常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背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距很大,语言、饮食、风俗习惯、信仰、思维模式等等都有所不同,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那么在表达时可能会引起误会或闹出笑话。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文化背景知识贯穿课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们多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获得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林丽端.护理专业涉外英语教学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

第8篇

【关键词】消化科病区管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5-01

消化科病区护理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消化科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医院形象的好坏,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在消化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可大大提升管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医院形象。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8位消化科病区护理人员行层级护理管理,其管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15位消化科病区护理人员,将15人分为两组。研究组:8人,年龄18-43岁,平均(34.57±3.15)岁;文化程度:中专3例,大专4例,本科以上1人;职称:护士4人,护师2人,主管护师2人。对照组:7人,年龄18-43岁,平均(34.28±3.24)岁;文化程度:中专2人,大专4人,本科以上1人;职称:护士4人,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8人选择层级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即参照各护理人员不同的情况(包括职称、学历、临床经验、工作熟悉程度及护理技能水平等)设置3个不同层次的护理管理层,即责任组长管理层、责任护士管理层及助理护士管理层。责任组长管理层必须由临床经验丰富、工作熟悉程度高、护理技能水平高的主管护师组成,责任护士管理层由护师组成,助理护士管理层则由一般护士组成。在护理实践中,必须明确规定各个管理层的职责,同时需开展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层级护理的重视,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技能,使其能够牢记自身的职责,此外需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自觉、主动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1]。对照组7人选择传统的轮班制护理模式进行管理。

1.3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应用软件为SPSS12.0,当P

3 讨论

消化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人流量比较多,护理工作艰巨复杂,护理质量不高,护理管理难度高,如何提高消化科病区护理管理水平,成为众多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2]。

消化科病区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为轮班制管理,该管理模式的激励性不强,且未能明确各方的责任,各护理人员的职责模糊,出事后易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不利于人员分配与管理[3]。层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在管理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管理层级,并明确各个管理层级的职责,将护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实行责任追究制,因此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4]。在管理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可提高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而通过配套的激励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兴趣与热情,提高其管理满意度,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提高管理效果[5]。我院在消化科病区护理管理中,8人选择层级护理模式,7人选择传统轮班制护理模式,其中前者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100%)、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87.50%)、管理满意度(100%)均高于后者(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71.43%、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57.14%、管理满意度57.14%),证实层级护理模式可提高消化科病区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推行层级护理模式,可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管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09):251.

[2] 杨越,张丽萍,刘炳铄,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6(09):114-115.

[3] 崔群仙.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10):84-85.

第9篇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102-02

当前,“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医院环境、设备、物品、药品,组织管理因素等都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伤残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工作、生活等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生和护士的声誉[2]。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不仅可以保证患者人身安全,而且可避免因发生护理差错和缺陷而造成的医院及当事人承受经济、法律和人身风险等。怎样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降低投诉发生率,现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制定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中医内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制定了内科护理质量专科标准。比如:对于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加床档,并演示床档的使用。在走廊设有扶手,在厕所安装扶手,避免患者发生跌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2树立护理风险意识

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培训。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知情同意又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杨敏在一项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对知情同意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在实践中尽力实施,但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3],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的认识,规范告知的方式、时机、程度。此外,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风险意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护理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对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请法律专家就护理记录相关问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还需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医院护理部可根据《条例》制定护理记录书写标准,使护理记录在内容、格式、要求和管理上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使护士从法律责任、高度来约束自己,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中的义务去履行[4-5]。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不断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氛围。

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护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重视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士“三基”培训,培养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护士不仅有良好的医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每周三下午定为护士业务学习日,无论上、下夜班、休息,所有护士均参加。基础知识由各科骨干主讲,操作技能由年初护理部定的示范选手示范,下一周各科再抽签选出人员考试,无论老护士,新护士均参加,年终护理部对所有护士进行基础知识,技术操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物质奖励,考试不合格者给予补考,再不合格给予惩罚处理。通过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强化了护士风险意识,对护理缺陷分析原因,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有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遇到新问题及难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4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在护患纠纷事件中,许多环节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凭经验、印象、匆忙行事,而发错药、输错液,延误治疗。不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二级护理没有发现患者在睡觉时死亡。另外不按照护理常规给患者更换引流瓶、吸氧管、湿化瓶等。对危重患者生活护理不到位,或因工作忙而让家属代作了部分护理工作。

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利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重点是人的生命,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职业安全氛围。

5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是患者、医务人员安全的根本保证。重点介绍一下几项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方法。

5.1交接班制度

通过查房时提问值班护士、床边查看患者、检查三室的物品处理、查看登记本等可以检验出交接班的执行情况。

5.2查对制度(包括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

通过查看执行人签名,核对床头卡、一览卡,查看登记本等方法可发现查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使用了手术患者交接单,制作了温馨提示牌如“您做到三查七对了吗?”置于治疗台、治疗车等处。

5.3分级护理制度(制定了眼科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等)

由病房护理制控成员每周检查一定数量的患者分级护理实施情况,每月统计合格率并登记;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患者的分级护理落实情况。

5.4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理文书质量标准)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本病房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护士长经常性地检查和考核至关重要,要使护理文件达到字迹工整、清楚,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符合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对护理部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在院或出院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质控评分,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护理缺陷上报护理部。

6监控重点环节

将护理纠纷易发生的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例如“重点护士”的管理: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加强带教、加强监督指导、“关键时刻”的管理。

通过对护士进行多途径的培训学习,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在组织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抓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抓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逐年降低,收到多封患者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王爱平,刘琰.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20):9-10.

[3]杨敏.临床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3):61-63.

[4]古今颖.护理记录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0):79-80.

第10篇

1.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因此学习中医护理首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辩证的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辩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和病因病机辩证。中医护理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冶”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中医护理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对其进行辩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辩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1.2中医护理操作:中医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服务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各专科护理的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只有稳、准、快、好地完成各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才能减轻病人痛苦,为病人提供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的中医护理专业服务。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有艾灸、针刺、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中药灌肠、中药雾化、中药熏洗、穴位埋豆等,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小课堂的学习计划,并对中医护理操作进行考核,以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

1.3中医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从患者入院建立护理文书之时起,到整理归档之前。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规范,使用中医术语,时间要求在4h内,由当班护士完成。填写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情况,中医护理评估单书写也应规范,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中西医诊断要完整,24节气要准确,跌倒风险评估等内容。我院在护理小课堂中由授课人讲解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并结合院中抽查的实际病例,教会大家判断正确写法,以提高护理质量。

1.4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在临床或社区推广。护士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可在临床中做健康教育所用,而且在社区护理时也可教会居民这些方法。因此,我院护理小课堂每年都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计划,并多次举办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技能比赛,使此项技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1.5中医急症适宜技术:中医急救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中医在急救中也应发挥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我院护理小课堂精心准备,组织学习晕厥、抽搐等中医急救护理技术,教会护士及时处理。晕厥的患者在急救时掐人中穴,在大椎穴上刺血拔罐,也可艾温灸、刮痧、放血等,提高中医护理抢救水平。

1.6中药基础知识:中医中药息息相关,中医医院的护士更应掌握重要基础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用中药指导。我院在护理小课堂中邀请药学部专家来授课,讲解各类中药的药理知识、中药煎服的要点、药膳养生、特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等,护士掌握这些中药的基础知识,完善了用药护理,让患者更加安全。

1.7中医药文化:中医护理离不开中医药文化建设,我院护理小课堂专门修订了《中医之美》的文化读本,熏陶护士的文化氛围,提高护士的道德情操,让护士认识到中医是美的学问。中医理论和谐、对称、雅致;中医语言言而有文,神韵盎然;中医的药物出于自然,来自天然;中医的方剂祛病疗疾,疗效卓然……中医之美启迪着护士去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

2体会

2.1为优质护理服务加分:应用护理小课堂,使护士学到了中医护理的内容,逐渐参悟中医的精髓,同时也为正在实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分,患者在浓浓的中草药香气中减轻疼痛,恢复健康。再则,中医护理辩证施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强的护理服务,更加有针对性,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凸显中医护理灵活多样、简便有效的优势特点。

2.2提高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护理小课堂时间设计合理,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既可集中护士的精力,也不过多占用护士的休息时间,在这种氛围中,充电的效果自然优于从前,便于护士劳逸结合式的学习。参加过的护士可向值班护士传达学习内容,增强了护士之间的情谊,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协作精神。

第11篇

1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

1.1目标及内容

以中高衔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策略为目标。内容包括:专业标准、课程的功能定位、统测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学的实施过程与实习、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

1.2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和教材难度的意见,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等,毕业后的就业导向、对学历的提高要求,以及教师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意见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查;组织各二级学院教师进行专业调研,特别是针对其中的统测课程进行课程分析,建立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查阅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护理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遵循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对护理教育、高职高专、中专教育的有关文件及政策法规。制定护理专业中高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护理教学实训基地。对各二级学院进行实地调研,掌握教师及学生等对中高衔接护理课程体系的意见。

2中高衔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2.1护理专业中职课程体系与高职课程体系对比

以曲靖市麒麟职中护理专业为例,其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课时比例为23.3%,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课时比例为76.7%,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军训2周,社会调查3周,毕业实习18周。云南开放大学开设的中高衔接护理专业的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和综合实践课。课时比例分别为20%,11%,45%,15%和9%。

2.2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的必要性

针对我校开设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本课程体系中我校选取了四门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外科护理学和医护心理学作为省校统一命题的考试课程,这四门课程涵盖了医学基础课、人文课和护理专业课,涉及面较广。对于这四门统测课程来说,学生和教师一致认为教材难度较大,而且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中专学生入学录取分数比较低,有些二级学院的学生本身入学时成绩就偏差,学生文化素质低,造成了学习专业课程比较困难,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也较差。在访谈中也有教师反映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中专的教材,但是如果有中高衔接的学生,他们在备课的时候就会参考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适当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高职的内容作为补充,学生反映较好,对于其他二级学院也可以参考该模式。在与课程教师的访谈和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认为课程难度较大的学科主要集中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以及内、外护理学等专业基础和专业学科,而认为难度较小的几门学科则主要是开放教育学习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文化基础类学科。

2.3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方法

2.3.1为了突出护理的专业特色,改变原有医学基础知识占较大比重,临床护理课程按临床分科进行划分,护理专业特色不突出的弊端。课程内容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选择,缩小了医学基础知识所占比例,将原来的专科护理课程中的医疗部分、护理部分分别单列,形成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护理课程模块。将临床护理课程打破了原来的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学科体系的设置,淡化学科界线,把护理专业临床课程设置为成人护理、母婴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和儿童护理等[1]。

2.3.2整个护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使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科研,以适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因此,按照能力培养递进的原则,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即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学习理论,同时也可安排进入医院见习,对护理基本工作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护理工作岗位的基本工作;第二学期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从事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如铺床、打针等操作;第三学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较复杂的护理基础操作;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科护理工作;第五、第六学期在医院顶岗实习。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期就早期接触临床、接触患者,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体现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促进了职业素质和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

2.3.3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概念也深入人心,这些都已经对高职护理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卫生法学、护理管理学、文献科研设计、伦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心理素质等。按照整体护理标准,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基础,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加强其专业课程建设。

2.3.4在构建职业知识技能体系,本着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进行优化融合,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可融入典型案例或者临床实例,理论与实际相融合,训练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在修改后的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将专业课程理论学时和实习学时比例由5:1修改为2:1,增加临床见习的时间。有些二级学院的护理专业具有涉外性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专业口语的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3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改进思路;实用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53-0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试中心函[2007]23号的文件精神,健全符合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为医疗机构选拔人才提供评价服务,以用为本,促进医药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组织护理专业学生首次报考医护英语水平考试(简称METS),在2年的METS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这一具体时代特色的教学目标,并作出如下规定:“高等专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语言技能训练,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注重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涉外业务能力。

二、高职护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现阶段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甚至逐年下降。学生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态度上差异较大,往往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另外,这些学生英语基础不牢,从心理上讲,他们恐惧英语,即使想学,也没有信心学好;从行为上看,他们缺少自觉性,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预习,不复习,这些都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因此,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远远达不到高职英语学习阶段的要求。

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学校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不够,大多以公共英语课教学为主。近年来,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护士资格证的通过率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医护专业教学队伍,因而十分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师资力量。此外,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队伍不是很稳定,而且外聘人员较多。

三、应对措施

1.转变思路。

(1)让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将其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高职高专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并不是越全越好,而是重在突破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做到恰到好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必须把握好传授基础知识的“度”,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2)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虽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社会对人才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不宜有太高的要求,要把握好能力要求的“度”,侧重于“实用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有所侧重。据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理科和工科专业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最重要,而高职护理学生的听说能力最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这一点,合理组织教学。

2.突出实用性。

(1)强调医学词汇教学。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医学英语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有2/3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例如,cardio来源于希腊语kadia,意为heart.cardioscope(心脏检查镜)、cardiodynamics(心脏动力学),cardiology(心脏病学)等词由它派生而来。拉丁语和希腊语的造词能力很强,并且很有规律性,可通过构词法掌握词缀,

(2)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高职护理英语的听说、写作教学应体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必需、实用、适用”为原则。听说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询问病史、收集资料、记录病情、进行日常医患交流。对于实用写作,可以讲授简历、求职信、备忘录、出院小结、医学证明、病历、药品说明书等,还可教授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3)培养医护英语日常会话能力。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医护会话,针对特定的医护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把英语教学和职业联系起来。由于时间短、内容难,应该以达到基本交流为目标

(4)转变考核方式。完善的考核办法可提高医护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往的教学考核虽然也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但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这种做法往往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应改变医护英语的考核方式,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比率,同时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学期测验采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翻译和写作采用笔试形式,试卷应突出实用性;对于口试的题目,教师可预先选定,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后再进行口试。为避免学生紧张,可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在选定的题目范围之内,通过对话等形式来展现自己。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培养目标必须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就英语这门学科而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必需掌握的实用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具备阅读、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医护英语既是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主干课程,又是提高医护专业毕业生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把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与实用的日常业务交际能力结合起来,利用可能的教学手段,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加强实用医护英语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实用型医学和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李蔚,张福芝.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点快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芳梅.上海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