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惆怅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 王昌龄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思念的诗句《凤求凰.琴歌》
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温庭筠
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李白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7、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
8、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 叶梦得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0、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 陆游
11、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徐再思 ( 思念 )
1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唐温如
13、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1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
15、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曾几
16、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 秦观
1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纳兰性德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李商隐
19、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周邦彦
20、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 苏轼
21、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西乡心 --- 卢纶
22、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减字浣溪沙》---况周颐
23、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 杜牧
2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满西楼》--- 李清照
2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张泌
2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晏殊
关键词:古诗鉴赏 “景语” “诗眼” “文化意象”
一、从“景语”入手
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讲究意境,讲求情景交融。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诗人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而且景与情和谐统一,水融。这就是古代诗人所追求的寓景于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所以古诗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语”。
例如,王安石的《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这是王安石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后的词作。词中勾画了一幅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时间是从白天到入夜。画面中有临水的屋舍、劳动的农人,有红花,有绿杨,清风微拂,黄鹂婉转,新月如钩,这恬静、安逸、秀丽的乡村环境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完全可用“怡然自得”来形容。当然联系到他当时的处境,也许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故作放达以求超脱的因素在里边。
二、从“情词”、“情事”入手
古代诗歌除了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寄寓和表现思想感情之外,很多的诗歌还在写景的同时穿插着叙事或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和议论的。这些叙事或抒情议论的成分带有诗人强烈的感彩。所以,品味诗中的“情词”或“情事”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中的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
例如,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树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惆怅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惆怅”是诗中的“情词”,充分表现了当时诗人的心情。要了解惆怅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诗人所见的景物的变化中得知。柳树由浅绿变为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示盛极将衰,一二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是“情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叹。因此,我们抓住“情词”和“情句”的感情线索,在联系景物中探测到了诗人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的情怀。
三、从“诗眼”入手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这首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意所在。古人写诗讲求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被称为“红杏尚书”的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使静中显动,把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即便普通一字,而境界大不相同。而这也正是我们鉴赏古诗的突破口。
例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题中的“幽”字是本诗的“诗眼”,全诗都围绕“幽”字展开,请简析“幽”字的作用。首联写居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为突出一个“幽”字,诗人以响衬静,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睡觉,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都更显出环境的清幽来。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开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联才明白地透露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示不负诺言,一定与友人长期归隐。一个“幽”字浓缩了全诗的意境,隐含了全诗的主旨。
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唐元稹的诗句“遍绕篱边日渐斜”,一个“遍”字,虽用语平淡,但仔细咀嚼,便能体会到诗人为赏而流连往返的举止和心情;唐许诨的诗句“一上高楼万里愁”,一个“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唐严维的诗句“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语意双关,既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又着重透露出分别的心情。
四、从“文化意象”入手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宋代梅圣喻《续金针诗格》中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这是对白居易“意象”一说的补充和发挥。基本揭示出了“意象”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近代西方曾经出现过被称作“意象派”的文学艺术流派,“意象”一词曾风靡一时。根据现代诗评家的整合、诠释,“意象”包括抽象的主观“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个方面,是“意”与“象”在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中的和谐交融和辨证统一。“意象”前冠以“文化”一词,旨在说明这类意象带有浓厚的文化含义,它并非诗人的临时创造而是对带有共同文化认知和文化心理的约定俗成的特定物象的选用。譬如说到杜鹃,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神话中的带有悲剧色彩的蜀帝杜宇,据说他死了之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了心酸,而且它的啼声,似在说“不如归去”。
目前,虽然直接以“文化意象”为内容的题目不多,但我认为,通过对“文化意象”的积累和把握,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分析鉴赏古诗中的景物形象、所形成的氛围及作者的心境,进而深入理解诗歌主旨是大有裨益的。
五、从“艺术手法”入手
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个方面。因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感受的叫直接抒情;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面蕴涵或表达诗人感情的叫间接抒情。这两个方面前面都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弄清表现手法也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我们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以静写动、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衬托对比、象征讽喻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借用修辞手法来表现。抓住了表现手法,我们就能依此探求诗人运用表现手法的真实意图、诗歌内涵及诗人内心的情感。
关键词: 周邦彦 黄庭坚 诗词化用 吴激词
一
吴激(1090―1142),字彦高,道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而又得妇翁书画笔意。吴激早年出仕北宋,后奉命使金。因为才学出名而被金人留在金国,官至金国的翰林侍制,卒于皇统二年。吴激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吴激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
历来有关吴激的研究性论著大多是单独论述吴激一人的诗文著作,或者是以“吴蔡体”为出发点进行大篇幅概说,尚未发现到关于吴激“化用前人诗句”创作手法的单独成篇的论文。所以本处文献综述仅从以下三方面表述。
首先,从传统上追溯,前人“诗词化用”古已有之,现以北宋时期周邦彦、黄庭坚为例子,谈谈“诗词化用”在北宋的发展状况。陶文鹏《融化诗句 浑然天成》详细地介绍了周邦彦点化前人诗词入句的特点;李泽琴《“夺胎换骨”――谈诗词化用现象》则进一步谈了黄庭坚“夺胎换骨”手法化用诗句的特点。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关于吴激个人创作的研究,邹自振、陈宗沅共同完成了《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这本著作很好地概括了吴激生平,为我们解读吴激提供了便利。张大烛《略论吴激词》等著述则对吴激的诗词创作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关于吴激的研究论文中,我们不可忽视以“吴蔡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那部分论著。王定勇《“吴蔡体”之体格探赜》;少鸣《论吴激、蔡松年词及对金词之影响》;李静《吴激、蔡松年的交往与词之异同探析》。很多都把吴蔡体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著作探寻吴激作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与别人关联又异于旁人的创作特点。
最后,在综合前人“诗词化用”创作特点,以及吴激个人创作背景与手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北宋“诗词化用”手法对吴激词的影响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这里有一些关于吴激单篇词作进行研究的文献可供参考,王美春《妙在自然 意趣横生――吴激《〈诉衷情〉词鉴赏》单独对《诉衷情》一词进行赏析。姚小勇《伤情之作 忧愤之词――读吴激〈人月圆 宴北人张侍制家有感〉》则细致分析了吴激《人月圆》的艺术特色。这些更好地从基础层面进行了吴激“化用诗词”手法的表述,但没有形成专门研究这一特色的完备理论。
二
在文学史上,“诗词化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个现象一直都存在于文学创作中。而把“诗词化用”这个手法用得出神入化,首屈一指的就是周邦彦。周邦彦在词作中很少有不引用前人诗词入句的,有的篇章甚至于有五六处引用。有很多文学评论提及到他的这一个特点,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清真词多用唐人诗句括入律,浑然天成。”张炎《词源》也说:“采唐诗融化为自己者,乃其所长。”俞平伯先生则说:“清真善用前人绝构,略加点染,便有味外味。”
周邦彦化用前人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状物抒情的需要来剪裁、浓缩、隐身、改造,使这些化用的诗句与自己的诗句自然融为一体,用别人的话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激发出一种词句的审美张力。周邦彦的化用更好地深化了词的意蕴,提升了词的境界,使词作典重高雅,富艳精工。
玉楼春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这首《玉楼春》是周邦彦写与情人隔绝后又故地重游之时,表达人事已非的惆怅词作。全词化用了很多诗句,上片“秋藕”化用了谢《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秋藕折轻丝。”“当时”化用唐温庭筠《杨柳枝》词:“正是玉人断肠处,一渠春水赤栏桥。”“今日”化用宋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而下片“烟中”两句,化用谢《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以及温庭筠《春日野行》:“蝶翎胡粉尽,鸦背夕阳多。”这些化用不是单纯地照搬,他通过自己的再创作使这些句子为自己所用。他借用“列远岫”,在其后填上了“青无数”,三个字就把视野拓展到层层叠叠的远山翠峰上。他把“鸦背”改成“雁背”,“鸿雁传书”,使大雁成为寄托相思的动物,这一处用“雁背”更加合情合景。“雁背夕阳红欲暮”比“鸦背夕阳多”更有色彩,也更加生动。这些静态的景物衬托着词人的内心,越是“青无数”,越是“红欲暮”,就越是惆怅与孤独。难怪俞平伯先生《读词偶得》评论这一联点化前人诗句的“妙处”云:“与上文神理绵绵,似离似粘。……‘独寻’一句,有多少怅怅迟迟,款步低眉之苦。俄而自省,目之所穷,唯有乱山拔地,碧到遥天,冷雁悲沉,夕阳红远,以外则风烟浩荡而已,其可寻耶。于情致若何不著一字,唯将这么一大块,极空阔,极莽苍,极庄严,然而极无情冷淡的境界放在眼下,使人兀然若得自会其愁苦,岂非尽得风流乎。”
北宋文人把诗词化用得出神入化的不仅仅有周邦彦,还有一位就是黄庭坚。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方法。《答洪驹父书》:“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从这里我们知道“点铁成金”讲的是将古人的陈旧言辞置于文章,并且点化出新鲜精妙的诗意。而“夺胎换骨”说始见于宋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通过这个我们知道“夺胎换骨”指的是以有限之才去追寻无穷之意,难以达到对文辞的精工锤炼,不改变原作的诗意,而创造新鲜工整的语辞去提炼更为精彩的诗境。
北宋文人“诗词化用”影响到了金初文人吴激,吴激在作词的时候化用诗词之多达到了堆砌的程度。但是吴激的堆砌不但未使词作臃肿,反而增强了词作的抒情效果,他所引用的诗句全部是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出发的,剪裁点缀巧若天成。可以说吴激不仅继承了周邦彦的婉约精工,还继承了苏轼的“以诗为词”,从而体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金末刘祁在《归潜志》(卷八)中说:“彦高词集篇数不多,皆精微尽善,虽多用前人诗句,其剪裁点缀若天成,真奇作也。先人尝云,诗不宜用前人语。若夫乐章,则剪截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尔。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露圭角,不尤胜于宇文自作者哉?”
人月圆
吴 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还唱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天姿胜雪,宫鬓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这是吴激的代表作,通篇都在熔裁唐人诗句。起首“南朝”二句,分别融合变化了杜牧诗《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和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以此来写自己在金国看到宋宫姬在筵席上吟唱故国歌曲时心中的悲凉之感。接着“旧时”三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宫姬沦落他国写出人世浮沉、世事已非。下片诸句,则以白居易《琵琶行》作为化用根本,并化用了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句。吴激把这些诗意撷取入词,化用为自己心情的真实写照。“同是天涯”一句结尾,如同余音绕梁,让人读来心中有所想,深深地体会到了词人的内心情感。与吴激同时代的宇文虚中就此事作了一首《念奴娇》,但看了吴激的词之后自叹弗如,日后有人向宇文虚中求作,宇文都说:“吴郎近以乐府高天下,可往求之。”
吴激现存的作品不多,但是化用诗词方面,除了《人月圆》之外,还有别的佐证。
满庭芳
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满簪华发,花鸟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梦,定绕林丘。君知否,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 幽州。山偃蹇,孤云何事,飞去还留?问来今往古,谁不悠悠。怪底眉间好色,灯花报、消息刀头。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该词以女性口吻写对远人的思乡之情,开首一句“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与后文“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遥相呼应。而“天际识归舟”化用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句。更加形象地描绘出妇人每每卷帘凝望,看着天际的一艘又一艘归舟。那种初见时的期盼,以及看清不是归人时候的失望、惆怅跃然纸上。
风流子
书剑忆游梁,当时事、底处不堪伤。望兰楫嫩漪,向吴南浦;杏花微雨,窥宋东墙。凤城外、燕随青步障,丝惹紫游缰。曲水古今,暮云楼阁;禁烟前后,春草池塘。
回首断人肠,年芳但如雾,镜发已成霜。独自蚁尊陶写,蝶梦悠扬。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鸿雁,烟月微茫。不似海门潮信,犹到浔阳。
“底处不堪伤”化用了李煌《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化用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草池塘”、“不似海门潮信,犹到得阳”化用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以上都是吴激词化用前人诗句的例子,这些诗词化用做到了妙合无垠、语如己出,自然浑成又含蓄蕴藉,形成悲凉慷慨的词风,这是吴激词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北宋“诗词化用”手法对吴激词的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郭绍虞.宋金元文论选[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钟振振,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刘祈.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俞平伯.读词偶得.上海书店.1984.
[7]陶文鹏.融化诗句 浑然天成.
[8]李泽琴.“夺胎换骨”――谈诗词化用现象.
[9]邹自振.陈宗沅.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
[10]张大烛.略论吴激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
——唐·元稹《离思》
??爱着的日子很长很长,爱着的时刻很短很短。很想很想写些温馨的诗句给你,写些如烟如雾的迷蒙,写些花非花雪非雪的幻影。
??当我的目光寻不到你的身影,我除了久久地、久久地伫立在这儿想你,让单薄的身影与这朦胧的暮色相溶成一个隔世的传说之外,我还能怎样把思念写得更真挚呢?
??以一方斜阳铺成诗笺,蘸满落霞的笔,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写你的名字,却始终不再道出一句源于思念的惆怅。
??你是一幅不能描绘的画,你是一首不能撰写的诗。但我仍不忍放下手中的笔,尽管我知道也许忙碌的你不会再追逐我的文字,可除了一次次的来到这里卸下一怀的思念不让它疯长,还能怎样呢。
??亲爱的,你是否听见了我隔山隔水的一声呼唤?你还能从众多的声音里认出我吗?别问我为什么在没有你消息的日子没有听你的话,我已经难逃你的那双眼睛,尽管我试着一逃再逃。
没有雪的冬天,我在想,想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悄悄诉说在自己的心房。没有雪的冬天,我在想,想那一束晶莹盛开的寒梅,灼灼绽放在傲雪的枝上。
心事藏在心底,暗涌,涌出的泪,润成诗句一行,一行。几许欣悦,几许惆怅,淡淡甜蜜,淡淡忧伤。
隔着遥远,读你,你的诗意,你的柔肠;穿过云层,读你,你的文彩,你的情殇。
你让风肆意的吹,你让柳妩媚的垂,你把夏日里的情怀写进冬的日记,你把风雨中的思念写进爱的心扉。
往事趣事编起心中的蝴蝶结,中秋寒秋引来无眠的秋梦,初恋的等待幻作星空的遐想,街角上的那片云伴你缓缓而行。
我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读你的睿智,潇洒,品你的风流,雅韵。
情,不知为何所起,一瞬间的感动,已经神思迷离。意,不知如何能收,几十年的积淀,忽然奔涌而出。
填一阕心中的念,化作珍珠,镶嵌在梦的帘;写一首心里的情,凝成翡翠,莹润在梦的田。
霏微晓露隔岸柳,遥相知,难相守,风吹华年锦绣,丝丝意如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竟惹得,泪儿流,相思一捧晶莹透,粒粒诉温柔。
静静地传送,传送黄花满地;默默地吟唱,吟唱梧桐细雨。心动,因为有了传奇的相遇;心暖,因为有了难觅的知己。欣慰有你,寂寞中有情可寄,感谢有你,孤独时有心可依。
慢慢的,我已经习惯了有你,在诗里,在词里,在你信手拈来却依然美轮美奂的文字里。我循着淡淡的墨香,蜿蜒着你的笔迹。
执一念情怀,书写如花的文字,或清淡素雅,或芬芳浓郁; 展一脉眷恋,描绘似锦的诗句,若珠落玉盘,若莺语花底。
你说你喜欢岸边的柳,飘逸,洒脱;你说你喜欢冬天的梅,坚强,骄傲。
在这个没有雪的冬天,推开小窗,让自己感觉那寒风料峭,心驰神往,不在意耳畔的喧嚣。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在热烈地期盼中,终于盼到儿子从北京回来。他一句“专程回家陪爸爸度过十一长假”,让我从心底感动。满满七天,除了买菜出去会,我们父子都是厮守一隅,虽然巴掌大家园,可也让我们其乐融融的。浓浓的亲情能让我们于掌心之地游乐宽于天地,生活同于过年,美酒佳肴尽情安置。可是,毕竟时光倏尔而逝,儿子又要踏上返岗征途。送他上车,千言万语竟骨鲠于喉,说不出一个字,只是眼巴巴望着车影渐渐模糊。刚才还能促膝而谈,顷刻却咫尺天涯,心底说不出莫名的失落和惆怅。想想古人送别时的诗句,竟是半句也不可能,甚至于感叹,那是古人事候才写就的吧。
回到家,着手收拾儿子刚刚用过的东西,仿佛炽热于手。揉揉眼,只剩下孤零零的我形影相吊,满腔的失落与惆怅,只有自己深知个中滋味。无聊中,只得往深圳和北京打打电话,来自我疗伤。
失落和惆怅是短暂的,或许明天又将重归于激切的期盼中。日出日落的每一天,我又将掐着指头盼着十月过去,十一月过去,十二月过去!于我而言,三月漫漫,或许比一夜之漫漫竟还要短暂些呢!因为不久,到了春节,我们一家人又将重逢了喏!
漫漫三月,我都将生活在激切的期盼中。等着寒假的到来,急切切去买火车票,眼巴巴望着火车越过一座座山,终于到达深圳站,将会油然而生满腔喜悦。
时间会周而复始延续,在火热的期盼中,生怕假期结束,总希望日月停滞。在痛苦的失落中,竟想着能像拧动钟表一样左右时间,希望亲人们能朝夕相处。
期盼与失落,是我挥之不去的矛盾体。也许是自己作茧自缚,还得熬几年才能破茧而出,享受那自由的天空----
古往今来,在人们心中,春天永远是一个向往的季节,只不过人们大多无法将其中对春天的那一份向往与欣赏表达出来罢了。
而古往今来的每位优秀的诗人,都会用他们抑扬顿挫的声调,用饱含情感的诗句,抒发心中的愉悦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体现了诗人白居易踏马寻花的闲情逸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春天的柳树的细叶的精致与春风的细心。
“战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体现了春雨的细小朦胧与春风的温柔体贴。
“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了春夜的优美与寂凉。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更是体现出了春天时节乡间孩童的天真浪漫与春天到来时的欣喜。
诗人心中的春是美好的,要不然怎么会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心中的春是繁荣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呢?诗人心中的春也是惆怅的,否则怎么会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千古名句呢?
春华秋实、春花秋月、春意盎然,春光无限……
———题记
(一)
春来春去太匆匆,半阙清词赋花红。
短短春光今又去,好梦难留影无踪。
(二)
一夜风来枝上贫,飞花片片入凡尘。
莫道枝头芳菲尽,纷飞月下拾花人。
(三)
大地飞歌春色浓,馨香馥郁漫苍穹。
桃开荼蘼春离去,花开依旧花谢同。
(四)
羌笛悠悠送春归,残红怎奈晓风催。
凋零花谢年年是,赋韵成诗说与谁。
(五)
芳菲开谢一年新,荣枯由树不由人。
聚散无常成世态,蝶去香消空老春。
( 六)
朝看花开满园红,夕闻花落枝头空。
人与花事犹如此,花谢花开千古同。
(七)
东风漫卷落花时。满园香残独赋诗。
三春开尽随蝶梦,唯望来年早满枝。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郭敬明
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从此,那个面孔,便成了我内心里的一个心结。
依旧是那条林荫道,两边长满了枫树,他们的枝叶弯弯曲曲,却有挺拔向上,仿佛想要诉说些什么,一样的秋天,一样的林荫道,只是,树下少了一位少年和他投射在地上深深的暗影。
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写过多少抒发自己的理想与个性的诗句。可最后,你还是离去。
依旧是一个秋天,寒风萧瑟的秋天,望着那南去的雁群,看枫叶静静飘落,静听秋风的呢喃,可内心,总有一段惆怅的记忆,它长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尽,洗之不去。
望穿秋水,晶莹的泪滴揉碎在秋风中,谁知谁返,望断漫长的天涯路,你是否能够归来?
不知不觉中,雨就这样下了起来,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没有任何前奏或者是过渡,望雨花一朵,一朵地扣击在芭蕉叶上,却溅开在我的心里,一下,一下,那样地扣人心弦,
漫步在这绝美的雨中,任雨水肆意流淌在我的脸颊,让雨滴慢慢浸湿我的衣襟。雨,你是否能够吞没这段记忆?我笑了,那是不可能的。多少年班驳的泪水都没有使它褪色半分,而雨水又怎能将它吞没?
秋风四起,带着秋雨一起钻入我的衣襟,好冷。远处,秋风又悄悄零落了几片枫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内心不禁升腾起这样一句诗。我笑了,就让我将这份记忆一起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虽然痛苦,却也甜蜜;即使惆怅,也很温馨。
一、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二、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杨柳”、“芳草”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枯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四、播放音乐,将意境渲染的妙如乐曲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使学生既为文学所感染,又为音乐所激动,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先播放雄壮苍凉的琵琶独奏曲,雄壮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飞扬的氛围中,为理解诗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千古忠信之言,它将无数爱国志士怀抱梦想、立志报国的心情一语道破。讲授时播放古典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激烈跌宕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五、诗画相融,将意境展现的美如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图画可以更好的表现诗词内容,使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真切的感受诗词意境,迅速的感知诗词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图景,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展现美好的图景。结果学生们画出了春水初平的堤岸、舒卷的云、柔柔的垂柳、初绽的春花、初生的春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了审美愉悦。
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诗意课堂
外公家在古都开封的一座四合院中,打我记事起,堂屋中央就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堂,每隔两三年,外公便要求从事画画的父亲给他画一幅新的作品换上去,画面的空白处还用楷书题上密密麻麻的诗句。外公和父亲收藏了很多字画和画册,我常与他们一起品赏。我印象较深的是本画册,里面有幅清代画家的《芭蕉睡鹅图轴》,一只悠闲自在的鹅在芭蕉荫下曲颈酣睡。画的上方还有首诗:“转颈蕉荫下,苔痕映掌红,比邻不成恼,酣睡自春风。”诗画相映,很是有趣。耳濡目染,便觉得中国画应该是离不开诗,诗又是离不开画的。渐渐地,我对中国画和诗歌也开始喜欢起来,课余总喜欢结合语文课上学习的诗句,再找来一些诗画结合的作品细细地品味、琢磨。虽然理解并不深刻,但也自得其乐。
我喜欢上了王维,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诗歌成就大,而且山水画造诣深。读王维的诗如同观山水画一般,使人不由地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是雄浑壮丽,或是清幽、静谧。几组简洁明快的词句,便勾勒出了寓意深长的图景,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眼前自然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难怪后人称赞他是一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家诗人。
外公给我讲,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的绘画作品就是以诗歌内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例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就是依曹植的《洛神赋》绘制而成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文字很美,读起来却有点儿费力,但经大画家顾恺之将内容表现在画卷上,人物与场景便栩栩如生了。梦幻般的境界,飘飘欲仙的灵动,洋溢着画家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的绘画作品是在作品中题诗作赋,像画家李可染的《赏荷图》,画面上有一执扇的老翁在塘边赏荷,神态十分惬意、悠然,画的上方题诗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画和诗歌关联密切,诗情要靠画意来丰富,画境更要有诗情来充实。因此,“诗情画意”成为评价中国画和诗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中国诗歌时提到,诗人常常运用一些“比喻”的表现手法,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诗歌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作品才更有活力,才能使意境深远。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他不直接写笛声的凄凉、哀婉,而是将笛声比作风,像风一样吹满洛城,散入城中每一个角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我觉得这是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典范。
有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小鱼图》时,看到整幅画除了题款和印章就只有两条小鱼。“水”在哪里?针对我的疑问,父亲给我讲,中国画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画中水并没有出现,但画面却通过两条小鱼悠然自得的游弋之态让人感觉到了水的存在。这种“化无为有、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画境的诗意。
与西方的诗歌绘画相比,我觉得中国的诗歌绘画更含蓄、更委婉,寓意更深刻。中国诗大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诗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伤感;“移舟泊烟渚,日落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传递的是长期羁旅在外的惆怅。诸如此类,都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情思与感慨,十分含蓄,寓意极强。同样,在中国画里,荷花寓意高洁,风竹表达品格,梅兰竹菊都在表达和诉说一种追求和品位。中国民间还流行着一种吉语画,福、禄、寿等在画面上演变成了蝙蝠、鹿、仙桃,大公鸡表示吉祥,玉如意表示如愿。一幅画、一首诗,常常让人浮想联翩。
总之,我认为中国画和诗歌是最能展现中国文化风貌的艺术,也是最能让人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的艺术。中国画与诗歌虽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领域,各自又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在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上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便让人有一种完美之感。把诗和画结合在一起去欣赏,会使您的想象更丰富,理解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