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维生素b6

维生素b6

时间:2023-05-29 17:46:04

第1篇

维生素B6是B族维生素中重要一员,又叫吡哆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易溶于水,对光线和碱性环境敏感,所以要避光保存。维生素B6在体内主要以磷酸吡哆醛(PLP)和磷酸吡哆胺(PMP)的形式存在,一般不在体内储存,如果补充过多就会随着尿液排出来,因此人体不太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6蓄积中毒的情况。但是缺乏维生素B6则可能会出现易激动、抑郁、脂溢性皮炎、舌炎、口角炎等症状。所以日常饮食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B6。

维生素B6的功能

肝脏是维生素B6代谢的活跃组织,因此,慢性肝病、乙醇中毒或者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维生素B6缺乏。另外,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对维生素B6有拮抗作用,所以部分服用异烟肼者需要补充维生素 B6。

维生素B6是我们身体内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包括人体的雌激素代谢也离不开它,维生素B6在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辅助造血、提高认知和免疫能力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⒂胫琢龇乐蔚摹鞍锸帧

维生素B6除了上述生理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抑制有关核酸代谢的酶,调控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维生素B6可以通过阻抗多巴胺,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而达到止吐的目的。维生素B6可以通过促进氨基酸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刺激白细胞生成。所以维生素B6可以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实验动物被直接注射维生素B6和食物补充后,早期出现肿瘤重量减轻、转移率下降、脏器系数降低以及存活时间延长等结果。维生素B6具有抗氧化功能,从而可保护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临床上利用维生素B6的这些特殊功能,已经把它作为抗肿瘤的辅助药物。维生素B6还能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不仅能增强抗肿瘤效果,还能减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抗肿瘤药物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就是一个范例。

如何补充维生素B6

动植物性食物中都富含维生素B6,相对来说,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更高,所以更建议通过动物性食物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6含量最高的食物有干果、鱼类、禽肉类,其次是豆类、动物肝脏等。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低。不同年龄段每天需要补充的量也不同,可以根据表1中的推荐量以及表2中不同食物中维生素B6的含量进行计算补充。维生素B6是水溶性维生素,所以蔬菜应先洗后切,减少维生素B6等水溶性营养素的丢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的代谢需要维生素B6参与,所以肿瘤患者要促进蛋白质合成,除了补充富含蛋白质食物以外,也不要忘记增加补充维生素B6。

第2篇

安全止吐药

维生素B6是治疗“孕吐”的传统方法,许多妇女在出现“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乏力时服用维生素B6,可大大减轻此类症状。维生素B6在孕妇用药标准中属于“A类药”,对孕妇和胎儿都很安全。不过,孕妇切勿将维生素B6当成常规“止吐药”,稍一恶心即服用,因为常服可致胎儿对维生素B6产生“依赖性”,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兴奋、哭闹不安、易受惊、眼珠颤动,甚至惊厥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B6对人十分重要,在调节糖原代谢、神经系统功能,参与不饱和脂肪酸转化和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化、血红蛋白合成、神经介质的合成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6,易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原有心脑血管病者。此外,维生素B6还能防治多种疾病,如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抑制癌细胞生成,并可用于防治抗结核药异烟肼可能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和不安等。维生素B6更是酒精的天敌。研究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特别是B6)不足是醉酒和酒精中毒的重要原因。不少人喜饮咖啡和酒,而它们可加速体内B族维生素的流失。

研究还发现,其在妇产科中有多种新用途,如可治急性乳腺炎、妊娠糖尿病、雌激素类避孕药引起的精神抑郁症(因药源性精神抑郁症者体内缺乏维生素B6)、原发性痛经、乳腺炎、回乳(因维生素B6能促进下丘脑中的多巴转化为多巴胺,而抑制泌乳;终止哺乳,可顿服维生素B6)。

维生素B6最好于饭后1小时后再服。如此既可治疗恶心呕吐,又可提高药效,一般主张服用复合维生素。其代表产品是善存、施尔康和21金维他等。

维生素B6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缺乏后可有营养不良、消化功能障碍、厌食、口角炎、口唇和舌头肿痛、黏膜干涩、外伤不愈合,末梢神经疾病、肌肉痉挛伴有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孕妇过度恶心、呕吐等表现,还可诱发哮喘。孕妇大剂量服用维生素B6,则可影响胎盘对胎儿的营养供给,影响胎儿发育;个别过敏体质者肌肉注射维生素B6,也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合用需谨慎

①帕金森病患者服左旋多巴引起的恶心呕吐,禁用维生素B6。因为维生素B6可使左旋多巴在脑外转变为无效的多巴胺,降低疗效。

②有酶促作用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以及阿司匹林等,可促进维生素B6的排泄,从而降低药效。

③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会破坏维生素B6的化学结构,故忌同服。

④不宜与氨茶碱和避孕药类合用,否则两败俱伤,都会降低药效。

⑤服用维生素B6忌食高蛋白饮食、含硼食物和酒精(包括酒精类饮料),因它们妨碍维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

第3篇

1、富含维生素B6的食材有螃蟹、香蕉、扁豆、菠菜、韭菜、西兰花、梨子、甜瓜、香蕉、橘子、葡萄、西红柿、卷心菜等。

2、富含维生素B6的食品: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其次为动物肝脏、豆类和蛋黄等;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含量也较多;含量最少的是柠檬类水果、奶类等。金枪鱼、牛肝、鸡内脏(油炸)、牛肾(生)、鸡肉(油炸、烤、煎)、油炸花生(加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炎琥宁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B6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须,能够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临床发现,160 mg炎琥宁加入1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再加入注射用维生素B6 0.1 g,混合液中立刻出现白色浑浊。炎琥宁在各种配伍检索表中都没有,文献报道炎琥宁与丁舒存在配伍禁忌[1],与白霉素存在配伍禁忌[2]。为了证实炎琥宁与维生素B6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我院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报导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用一次性注射器(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药品:注射用炎琥宁80 mg/支,(批号H50021641,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维生素B6注射液2 ml/支、含0.1 g(批号06120321,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城固县医院制剂室生产),在自然室温下进行。

1.2方法取炎琥宁80 mg/支,分别配制成1 ml含20 mg、10 mg、5 mg、1.6 mg。维生素B6注射液2 ml/支,含0.1 g,分别用原液(50 mg/ml),25 mg、12.5 mg、1 mg,两种药分别从高浓度至低浓度相互配伍,剂量为1∶1,得到4种不同浓度的试液,编号为A1、A2、A3、A4,分别观察各试液的外观变化,见表1。

2结果

肉眼观察表中4种试液的变化情况,A1、A2试液立刻凝固,半小时后白色浑浊液内有乳白色凝块,摇着不动,放置24 h不变。A3试液立刻变为乳白色浑浊,放置1/2 h后,白色浑浊液内有淡云絮状凝块,放置24 h不变。A4试液为白色浑浊,放置半小时后微浑浊,2 h后清亮液内有微细小颗粒,24 h后不变。

3讨论

炎琥宁与维生素B6按一定浓度配制成不同试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外观变化,A1、A2立刻凝固,A3、A4出现白色浑浊,絮状物。炎琥宁是近几年生产的一种新型抗病毒药,在各种注射用药的配伍检索表中未被列入,与维生素B6相互混合出现凝固、浑浊、从280种注射用药的配伍检索表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配伍使用时如发生混浊、沉淀或变色等现象不能配伍、在注射时、如遇这种情况则不能使用[3]。因此,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此两种药不能混合使用,如果在临床工作中无法避免这两种药联合应用,为了安全用药,建议应先输入一种药,用完后中间用生理盐水或糖水点滴,待药物完全进入血管内再换第二种药,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临床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新药,在各种注射用药的配伍检索表中又没有。这就给广大医护人员带来了麻烦,有时在加药的过程中发现瓶内或注射器内出现混浊,有时在输完前一种药后,在换第二瓶药时在滴壶内两药相遇出现混浊或凝块,轻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不适,重则导致生命危险。为了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用药,特倡议:在用到没用过的药时,如果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先将各种药溶解后,用注射器各抽0.5 ml,用肉眼观察如果液体清亮,无变色、无沉淀,就可混和使用。如果混和液内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就不能混和使用。如果临床需要几种药联合使用,应先输一种药,输完用盐水或糖水点滴10分钟后,再输另一种药,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崔英姬.炎琥宁与丁舒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9):46.

[2]崔桂英,刘婷.白霉素与痰热清、炎琥宁之间存在配伍禁忌[J].社区医学杂志,2006,4(12): 21-22.

第5篇

【关键词】 维生素B6; 654-2; 碳酸氢钠; 阿奇霉; 胃肠道反应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新一代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强,患者耐药性相对较小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阿奇霉素的半衰期比较少,给药时间可以延长至半天,且用药后效果一般比较理想,因而得到临床的认可[1]。但阿奇霉素在使用中容易引发恶心、呕吐及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在儿科患儿中尤为明显,严重情况患儿甚至无法耐受。使用阿奇霉素的同时同步使用减轻发生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对提高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作用明显。本文即分别就阿奇霉素使用中联用维生素B6、654-2(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碳酸氢钠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2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13岁,平均(7.8±2.1)岁。B组患儿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2岁,平均(7.6±2.0)岁。C组患儿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7.3±2.2)岁。所有患儿中,扁条体炎62例,支气管炎50例,毛细支气管炎38例。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类型、贫血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使用阿奇霉素的同时,加用维生素B6。将10 mg/kg阿奇霉素使用葡糖糖注射液(10%)和氯化钠注射液(0.9%)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用5 d。同时,将5 mg/kg维生素B6与阿奇霉素混合后同瓶静滴,连用5 d,用药中可视情况调整剂量,但不超过100 mg[2]。

1.2.2 B组 使用阿奇霉素同时加用654-2。阿奇霉素用药方法同A组;654-2按照0.15~0.20 mg/kg与阿奇霉素混合后同瓶静滴,1次/d,连用5 d。

1.2.3 C组 使用阿奇霉素同时加用碳酸氢钠。阿奇霉素用药方法同A组;碳酸氢钠(5%)与阿奇霉素混合液按照1:100的比例混合后同瓶静滴,1次/d,连用5 d。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1)对三组患儿用药中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主要记录指标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2)对发生的胃肠道反应情况按照发生时间和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恶心、呕吐以及腹泻和腹痛等症状间断出现且整体比较轻微。中度:恶心、呕吐以及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持续出现,症状比较明显,但可耐受。重度:恶心、呕吐以及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持续出现且比较严重,患儿无法耐受而被迫终止用药[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显示,在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腹痛几种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上,A组较之B组发生率明显要低(P0.05)。整体比较,A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比较 在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上比较,A组较之B组发生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之B组和C组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阿奇霉素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相对更为广泛,因其具有广谱性抗菌作用,而在临床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对RNA菌种蛋白质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等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随着临床应用几率的增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逐步明显和受到重视。阿奇霉素对患者胃肠道的不良作用比较明显,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腹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因阿奇霉素在用药中,对胃窦小肠以及胃肠神经均会产生一定刺激,致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加,容易出现胃部的不良反应[4]。临床研究同时发现,在应用阿奇霉素的同时如能同步加用减轻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对于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明显。

维生素B6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药物,作为转氨酶辅酶,可通过对谷氨酸起到催化作用,减轻呕吐中枢的反应,并能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减少患者的胃肠蠕动频率,对胃肠道反应起到减轻作用[5]。另外,维生素B6与阿奇霉素相伍稳定[6],利于两种药物不同药效的发挥。

654-2即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是一种神经阻滞剂,作用于胃肠平滑肌具有镇痛以及解痉作用,并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防止血小板凝聚的功效[7],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对于减轻胃肠道反应具有一定作用,但其整体药效相对较弱,且药效起效较慢,较之维生素B6与阿奇霉素联用效果相对要差[8]。

碳酸氢钠在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中临床应用相对较少。阿奇霉素在酸性环境中较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在患者胃肠道中,因胃酸环境的作用,易出现较大的反应,且由于一般在使用中经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致使用药后发生胃肠道反应的几率很大[9],而碳酸氢钠联用后,能对阿奇霉素的分解起到抑制,最终利于胃肠道反应的减轻。但在应用的整体效果上,较之维生素B6整体效果也相对较弱[10]。

本文统计资料即显示,维生素B6、654-2以及碳酸氢钠与阿奇霉素联用后,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以及发生程度上,维生素B6均相对更轻(P

参考文献

[1]侯萍,徐统芬.思密达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减轻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13):216-218.

[2]熊晗晖,王雪明,张娟,等.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分析方法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19):2656-2657.

[3]李煜杰.维生素B6联合思密达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280.

[4]杨志广.山莨菪碱治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29.

[5]侯萍,徐统芬.思密达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减轻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16-117.

[6]张恒泉.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40-41.

[7]王桂芳.口服肠胃康冲剂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186-187.

[8]邹扬军.思密达在儿科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7-18.

[9]张文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8,27(16):63.

第6篇

妊娠剧吐是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我科于2009年以来,采用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治疗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维生素B6穴位注射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剧吐诊断的标准。二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维生素B6穴位注射组在常规的补液、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B650 mg进行内关注射。用1 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药液,常规消毒内关穴周围皮肤,向穴位垂直进针1~3 cm,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全部注入。第1天双内关分别注射50 mg,第2天恶心呕吐无明显好转,再加强1次。连续注射不超过3 d。对照组不采用维生素B6穴位注射,根据恶心呕吐次数、频繁程度常规给予补液、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辅予精神安慰,转移注意力。

1.3 疗效判断 二组均在第3天做疗效评判,恶心呕吐症状消失为治愈。诉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为好转,恶心呕吐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愈与好转均为有效。(见表1)。

2 讨论

2.1 妊娠剧吐的病情迄今未明,可能主要与体内激素作用机制和精神状态的平衡失调有关。临床提示本病与血中HCG(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增加关系密切。但症状的轻重不一定和HCG水平成正比,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维生素B6缺乏,也被认为可能是发病的原因。妊娠剧吐严重威胁了孕妇的身体健康,及时控制恶心呕吐对改善孕妇的身体健康,保证母子安全极为重要。通过比较我们发生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是治疗妊娠剧吐的有效方法。

2.2 内关穴位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有宽胸利气、止疼、止吐的作用。对胃疼、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有确切的疗效。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疗法具有药物与针刺的协同作用,因而疗效明显提高。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操作简单,护士容易掌握。治疗作用快、疗程短、疗效显著、经济安全、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3 穴位注射期间的护理配合

3.1 取得患者配合 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解除思想顾虑,做好心理安慰。

3.2 剂量准确 为了保证药物用量准确,我们选用1 ml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抽取少量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均匀后,再进行穴位注射。这样可以保证药量准确,并减少操作中的损耗,以保证疗效。

3.3 部位准确 掌握穴位解剖位置,根据经络走向,找准穴位即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针1~3 cm为宜)。

第7篇

【关键词】去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放疗;食管癌

为了探讨去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是否能够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放疗效果,我科将10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去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了对比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07例,一般状况按karnofsky评分(kps评分)为60~100分,中位80分;可以测量肿瘤长度,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均无放疗禁忌。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临床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详细临床资料见表1。

表110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表

对照组 治疗组

性别 男 28 29

女 25 25

病变部位上 15 16

中 22 24

下 16 14

病变长度

>5cm 41 41

病理分型 鳞癌 44 43

腺癌 7 9

其它 2 2

X线分型 髓质型 33 33

蕈伞型 9 9

溃疡型 11 12

中位年龄 51.5岁 53.6岁

中位KPS 70 70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6mvX线体外远距离照射,照射长度病灶上下各3~4cm,宽度6cm,每周五次,每次肿瘤量2Gy肿瘤总量60~70Gy。治疗组放疗同时给予去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0.2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至放疗结束。

1.3 疗效评定按1991年周际昌提出的标准。

1.3.1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维持30天以上。

1.3.2 部分缓解(PR)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维持30天以上。(1)病变长度缩短50%以上。(2)肿瘤侵犯两侧壁时,一侧壁变光滑,另一侧壁也有改善者。(3)充盈缺损范围的两最大径乘积缩小75%以上,若同时侵犯两侧壁时,则以两侧壁充盈缺损最大深度之和乘最长径计算;(4)病变长度缩短25%以上,且两侧壁黏膜破损有明显改善者。

1.3.3 稳定(SD)肿瘤缩小不够PR条件或增大不足25%,且无新病灶出现。

1.3.4 恶化(PD)肿瘤病灶增大超过25%,或有新病灶出现。

2 结 果

2.1两组的近期疗效,见表2。

表2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组别 CR例 PR例 SD例 PD例 CR% CR+PR%

对照组 19 14 11 9 35.84 62.26

治疗组 29 15 8 2 53.70 81.48

以上结果表明,放疗加去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组CR+PR达81.48%,明显高于单放组62.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2.2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乏力,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全部病例治疗前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治疗后白细胞下降至2.0~4.0×109/L者,对照组18.86%(10/53),治疗组7.40%(4/54)。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急性肺放射性损伤或急性放射性食道炎而停止治疗者。

第8篇

【关键词】 西咪替丁、思密达;维生素B6;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

近年来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它以其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浓度远远高于血浓度。阿奇霉素已经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广泛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但静滴阿奇霉素往往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为了减少患儿痛苦,增加给药的依从性,本院儿科采用西咪替丁、思密达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2~14岁。108例中支气管肺炎21例(19.4%),急性支气管炎34例(31.5%),毛细支气管炎11例(10.2%),上呼吸道感染42例(38.9%)。108例患儿均无急、慢性胃肠疾病史。

1.2 方法

108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注射剂(齐宏0.125g/支,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B110601912)10mg/(kg·d)加入4:1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浓度为100ml含有阿奇霉素0.1g,滴速为25~40滴/min,最大剂量≤0.5g,此组中加维生素B6注射剂(0.1mg/支,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造,12012911)100mg。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静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3g/包,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0566]≤3岁半包(1.5g)加入25ml温水,﹥3岁1包(3.0g)加入50ml温水,西咪替丁注射剂(泰为美0.2g/支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德国Wulfing Pharma.GmbH制造 T08090238B)10mg/(kg·次),加入4:1液100ml中静脉滴注。

转贴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阿奇霉素静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与红霉素同属一类。静滴阿奇霉素后观察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原因是:胃肠运动增加可能与静滴红霉素相同,可使血浆中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胃肠道平滑肌上的胃动力受体结合产生强烈收缩,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2]。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也可抑制组胺等活性介质释放,阻止阿奇霉素引起的肠壁变态反应,抑制腺体分泌,减轻阿奇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西咪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H+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胃肠道反应。另外有报道[3]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可能有直接抗病毒或抑制其复制的作用[4]。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黏膜吸附剂,其作用机制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与黏膜糖蛋白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能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及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道蠕动,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恢复胃肠蠕动的正常节律。维生素B6可减轻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效果较好。对阿奇霉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同样有效。 通过此次临床观察表明西咪替丁、思密达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在不影响阿奇霉素的疗效的情况下,提高了阿奇霉素的给药依从性。尤其在阿奇霉素给药初期,小儿胃肠反应较重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平.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国药师,2005,8(3):246-247.

2 董燕平.红霉素对小儿胃电节律的影响.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51.

第9篇

[关键词] 昂丹司琼;维生素B6;穴位封闭;化疗;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导致患者对化疗不能耐受,是不能坚持长期化疗、产生化疗恐惧心理主要原因。以往单用昂丹司琼止吐对部分化疗反应较重患者不理想,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昂丹司琼静脉推注配合维生素B(M6)于足三里穴位注射,止吐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男12例,女19例,共31例,124个化疗周期的临床观察,年-龄34~56岁,平均4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并实施根治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梗阻,无中枢性呕吐。

1.2 采用自身对照法31例患者在观察期内1~4个化疗周期。化疗方案:顺铂、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第l~2个周期采用地塞米松5mg,化疗前30min肌内注射;昂丹司琼4mg化疗前、化疗后1h静脉推注,治疗恶心、呕吐(对照组)。在第3~4周期用昂丹司琼4mg静脉推注,维生素B(M6)50mg化疗前1h于足三里穴注射,缓解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治疗组)。穴位注射方法:5m1无菌注射器,6号针头,取患者一侧内关穴,消毒皮肤,直刺进针1cm,提针刺激至出现酸、胀、麻后将药物注入。

1.3 疗效评价和结果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恶心、呕吐分为O一Ⅳ级。恶心程度:O级无恶心,食量未减;I级:轻微恶心,进食量未减或稍减,不影响生活;Ⅱ级:明显恶心,进食量减半,影响正常生活;Ⅲ~Ⅳ级:频繁严重恶心,不能进食而卧床。呕吐程度:0级:无呕吐;1级:呕吐1~2次,d;Ⅱ级:呕吐3~5次/d;Ⅲ~Ⅳ级:每天呕吐超过5次。治疗组,将恶心、呕吐0级的作为完全缓解,占6l.20%,将恶心呕吐I级的作为部分缓解,占32.30%,将Ⅱ级明显恶心,进食量减半,影响正常生活,有效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占6.5%,Ⅲ~Ⅳ级频繁严重恶心,不能进食而卧床为无缓解,占0%。对照组,恶心、呕吐0级的作为完全缓解,占59.80%,将恶心、呕吐I级的作为部分缓解,占33.60%,将Ⅱ级明显恶心,进食量减半,影响正常生活,有效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占5.5%,Ⅲ~Ⅳ级频繁严重恶心,不能进食,而卧床为无缓解,占1%。2组对比缓解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n 05)。

2 讨论

昂丹司琼静脉推注配合维生素B。穴位注射在所有病例观察中,无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量减少,为患者节省昂贵药品使用。维生素B。于足三里穴注射针刺,提针刺激至出现酸、胀、麻后将药物注入,针刺可达到减轻化学药物对胃肠黏膜的不良反应,刺激脑脊液内B一内啡呔的释放,从而使μ受体产生内源性止吐作用,还可引起血清素促进转输的改变,减少恶心、呕吐。维生素B。既可阻抗化学感受区中枢神经传导介质多巴胺而起作用,也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而达到止吐目的。昂丹司琼静脉推注配合维生素B。于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将药理作用和经络功能相协调,使胃肠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起到减少恶心、止吐的目的。

第10篇

凡美女都有自己秀丽动人的头发。一头秀发给人增添动人的光彩,博得大众的青睐。

那么,怎样防止黄头发、白头发的产生呢?怎样让食物营养来为一头秀发的产生立功呢?

黄头发的产生,主要是血液中有酸毒素存在,即所谓酸毒症。在饮食方面,注意多吃海藻类。其次,对血液中过分的酸性进行抑制,可以从铁质中吸取铁类营养,铁的功用极为重要,其主要功能是参加机体内部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铁的动植物来源:动物肝的含铁量最为丰富,其它脏类食品,如心、肾等次之;蛋黄、红色瘦肉也可以。植物中的绿叶蔬菜;水果,如红果、樱桃、葡萄、草莓、桃、西瓜等;干果,如柿饼、干枣等;海带;木耳,尤其黑木耳;红糖。铁盐带有色素,所以富含铁的食物都有颜色。可多吃牛肝、猪肝、瘦肉、鸡蛋白、菠菜、芹菜、土豆等食物。同时要注意摄取自然水分,每天可吃适量含水分多的水果,这样才能防止黄发的发生。

白发的出现是由于酸毒症的缘故,如早期不加注意,而继续过分吃糖类、鱼类,加上饮酒过多,更能加速白发满头。此外,过量的盐分,对血液循环有障碍也易发生白发。

维生素B6有防止白发出现,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维生素B6属于吡啶的衍生物。维生素B6参与机体代谢过程中20余种酶的辅酶;它能促进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等。维生素B6在天然物质中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存在。酵母和米糠是维生素B6的丰富来源。种子和谷类是B6的良好来源,尤其是它们的胚芽部分。米糖中的维生素B6大部分是以结合状态存在,用强酸加热即被水解。酵母和肝脏中的维生素B6虽然少量为吡啶哆醛,但主要还是结合状态的吡哆胺。在麦片、花生、香蕉、牛肉干、蜜糖、鸡蛋、豆类、酵母制品等食物中都有大量维生素成分,应注意多吃。

正常的头发为黑色,就是因为髓质和皮质有黑色素的颗粒。黑色素颗粒多,头发就乌黑发亮,黑色素颗粒少,头发就变淡,进而变白。而黑色颗粒的形成与营养有关。人体内营养充足时,黑色素的形成作用就活跃,头发也随之变黑;如果营养不足,头发发干,黑色素的合成作用受到影响,黑色素的颗粒就减少,头发即逐渐变白。维生素B1、B2、B6,铜、蛋白质等对黑色素颗粒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如长期缺乏,头发就会变白。其防治的办法:首先注意饮食的调节,不偏食,多吃五谷杂粮、豆类、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各种动物的肝脏、柿子、西红柿、土豆、菠菜等含铜、铁等元素食物。其次,豁达开朗,永葆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刺激。再次,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消除影响黑色素形成的障碍。最后按摩头皮,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用食指和中指在头皮上画小圆圈,揉搓头皮。开始,每次1~2分钟,每分钟来回揉30~40次,以后逐渐延长到每次5~10分钟。按摩时用力要适中均匀,并持之以恒白发会渐渐减少。

第11篇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脱羧辅酶的重要成分,而脱羧辅酶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物质,所以维生素B1是机体充分利用糖类所必需的维生素,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神经、消化、肌肉系统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的维生素。

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动物内脏和瘦肉、全谷、豆类和坚果。

维生素B6和叶酸 现有干预实验证明,高维生素B6和叶酸摄入量能降低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的发病率。虽然它们各有单独的作用,但可以共同参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从而对心血管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干预实验通过给予叶酸小于400微克/天,维生素B6大于3毫克/天,可使冠心病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维生素B6良好来源为肉类,含量最高的如鸡肉和鱼肉,其次为肝脏、豆类和蛋黄。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含量也较多。

叶酸主要食物来源为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核桃、花生等)。

维生素B12和泛酸(维生素B3) 维生素B12和泛酸在抑制体内制止过氧化、调节血脂水平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维生素B12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肝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

泛酸以酵母菌含量最高,动物肝、肾、蛋黄、坚果等含量也很丰富。

维生素E

已有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维生素E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维生素E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通过其作用可以阻止和减少脂质过氧化引起的危害,保护细胞膜,增强血管韧性,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聚集作用,因此可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少血管栓塞造成的危险。另外,维生素E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后者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耐量减低;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叶酸

【Abstract】 This research now give an observation study and pass examination metformin treated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 (IGT) sufferer’s blood plasma homocyseine, vitamin B6, vitamin B12, folic acid level variety circumstanc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on the IGT sufferer’s bloo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The bloo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related to BMI, WL, FBG, PBG, DBP, TG, etc. Through short term treatment of metformin in IGT, plasma vitamin B6, the vitamin B12 gradually descended, the folic acid was uninfluenced, blood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climed.

【Key words】 metform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homocystein; Vitamin B6; Vitamin B12; folic acid;

有病例报导二甲双胍治疗中有致B族维生素及叶酸吸收障碍的不良反应[1],而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辅酶和辅助因子,故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增加糖尿病人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本研究通过检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前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变化情况,探讨二甲双胍对IGT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从而为IGT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干预及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临床证据。

1 研究对象

选取健康体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的IGT自愿者92例,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52.78± 7.86)岁,所有入选对象均排除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周围血管病变、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及肠道功能异常,无严重脂代谢紊乱,并于研究开始前4周内未服用维生素类药物、降脂药、抗风湿及抑酸药、性激素类等药物治疗者,无酗酒、大量吸烟史。

2 方法

2.1 分组

IGT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在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0.75~1.0g/d治疗;B组44例,为单纯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糖耐量(NGT)自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NGT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2±9.07)岁。

分组应满足IGT A 组、IGT B 组、NGT组三组间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等条件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标本测定

干预组92例于实验开始时0W、干预治疗后12W及24W时分别3次采取清晨空腹8~12 h后肘静脉血,对照组一次性采空腹8~12 h后肘静脉血,留取血浆用ELISA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6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WL)、血压(Bp)、空腹血糖(FPG)、75 g无水葡萄糖负荷2 h后血糖(PPG)、血脂(TG、T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其余生化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糖仪检测。

2.3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表达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为方差分析F检验,多因素相关采用多元直线回归,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0w时IGT组间与NGT组比较性别、年龄、血压、血肌酐水平、尿蛋白排泄率和近期的烟酒习惯相匹配,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3.2 行方差分析示血浆tHcy呈偏态分布,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LnHcy为应变量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示Lnhcy和舒张压、BMI、对数化的HomaIR和腰围成正相关,与ISI成负相关(见表1)。

3.3 经短期二甲双胍治疗IGT患者血浆维生素B6、维生素B12逐渐下降,叶酸不受影响,而逐渐上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上升(见表2)。表1 NGT与 IGT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基线比较表2 IGT组治疗12周、24周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4 讨 论

目前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脑血管病等独立危险因素[2],临床上已观察到多种原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食、血压、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肌酐清除率以及胰岛素、氯贝特、环磷酰胺、性激素等多种药物均可影响半胱氨酸的水平,其中重要的抗高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影响也不容忽视[3]。

目前研究也提示IGT时期就已经存在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考虑胰岛素抵抗是主要原因[4],是否也存在HCT的影响?本研究显示与正常糖耐量者相比,IGT患者存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危险,且此种变化在无血管并发症时即已出现,证实IGT患者与NGT相比也有较高的血浆tHcy水平,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IGT时期就已经存在大血管病变。

近10年来的为数不多的几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由于影响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吸收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6],也有研究认为因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纤溶活性、血压、血脂情况,从而会抵消对血浆Hcy水平的影响[8.9]。由于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研究血浆tHcy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时,2型糖尿病一些可能存在的亚临床的并发症、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和一些药物均对结果有较大影响,一些学者近年来开始在正常人群中研究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浆Hcy的关系,但结果也同样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10.11] 。

本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短期治疗IGT期间以维生素B12减少为主,这与大多数心血管病人观察到的情况相似,而维生素B6减少不明显,考虑与其较长周期的肠肝循环[30]有关。叶酸水平在本研究中未发现下降,反而有所升高,考虑与予糖尿病合理饮食有关,控制主食后植物性食物增加,而增加了丰富的叶酸摄入,这与二甲双胍治疗PCOS中的一项研究报导一致[12] 。 针对2型糖尿病前期IGT患者即有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采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综和治疗,如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预防和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Nygrd O, Vollset SE, Refsum H, et al. Total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J]. The Hordaland Homocysteine Study, JAMA 1995, 274: 1 5261 533.

[2] Vollset SE, Refsum H, Nygrd O, et al. Lifesty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Carmel R, Jacobsen DW, eds. Homocysteine in Health and Diseas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41355.

[3] Wulffelé MG, Kooy A, Lehert P, et al.Effects of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Metformin o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omocysteine, Folate and Vitamin B12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 Intern Med, 2003 Nov, 254(5):455463.

[4] Soinio M, Marniemi J. Elevate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Ann Intern Med, 2004, 140(2):94100.

[5] Giltay EJ, Hoogeveen EK. Insulin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 Health, Nonobese Subjects[J].Atheroscerosis, 1998, 139:197198.

[6] Meigs JB, Jacques PF. Fasting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 Diabetes Care, 2001, 24(8):1 4031410.

[7] Gillum R. Distribution of Serum Total Homocystei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of the 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n Mexican American Men: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Nutr J, 2003, 2 (1):6.

[8] Fonseca VA, Mudaliar S.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re Regulated by Acute Hyperinsulinemia in Nondiabetic but Not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J]. Metabolism, 1998, 47(6):686689.

[9] Meigs JB, Jacques PF. Fasting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 Diabetes Care, 2001, 24(8):1 4031410.

[10] Kark J D, Selhub J.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Diabetes[J].Lancet, 1999, 353:1 9361 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