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普小论文

科普小论文

时间:2023-05-29 17:46:11

科普小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科普写作 科普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五年制师范大专班从四年级开始分为文科和理科班,并在理科班开设了科普写作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通的具有教学科研与科普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师资。笔者担任该课程教学八年,现结合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体会与实施方法。

1 在科普阅读中积累科学知识

科普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科普写作除了需要语文写作基本功外,更需要科学知识方面的雄厚积累。大量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吸收科学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信息,是着手科普写作的必要条件:若要写出科学知识丰富准确、科学原理清晰透彻、文艺性较强的优秀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我们以科普阅读、科普积累做为科普写作的先导,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了现代科技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两年多来我们先后给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思想、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了空间和海洋技术、细胞重组和克隆技术、微电子和信息科技、材料与能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等,这样使学生形成了比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在拓宽前沿知识的同时巩固经典知识。教师针对科普文献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点拨解答疑难,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帆船为什么能逆风行驶,算得上一个经典问题,虽然在航海实践中早已成功操作。但从理论上解释并非人人皆知。不少同学反映,阅读了有关科普文章后仍模糊不清。教者关注后发现,少数科普讲述含糊甚至错误。而张三慧教授主编的《力学》,论述得清晰准确,我们以此为例,阅读教学中重点讲解了逆风行舟的原理。通过这件事学生也受到教育,他们体会到,正确的概念形成和知识积累对于科普写作是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科普写作,不懂装懂,就会贻误读者贻误后人。

科普阅读教学的课堂时间和容量对于科普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又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给学生推荐了课外科普阅读书目。其中有我国科普作家叶永烈选编的《中国科学小品选》,鲁克选编的《中国科学童话选》,谈祥柏的科普作品集《数学百草园》,林德宏主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还有普里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英国天文学家约翰・D・巴罗的《宇宙的起源》等等。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邀游,充分积累。

浏览阅读难以留下持久准确的记忆,要能做到随时调用知识,还必须采取有效的积累措施。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在有意积累的思维指导下,有的同学通过摘录将素材存入笔记,有的同学经过理解存入大脑,有的同学通过剪报来收集,有的同学制作了知识分类卡片,还有的同学将资料分门别类存入电脑。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得到学习,而且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科学的知识水平,并积累了相当多的比较成熟的科普写作素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念、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当同学们从自然科学中领略到大自然运动规律是那样的简洁、对称、和谐时,他们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巨大的震慑和美的陶冶,他们会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蕴藏的那种庄严崇高和不可思议的井然秩序表示深深的敬畏和赞叹。

2 在范文讲评中掌握科普体裁

科普作品总体上可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文艺类科普作品又可分为科学散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诗歌,梦幻小说等等,而科学散文中以科学小品最为常见;非文艺类科普作品包括的形式较多,我们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四小”,即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理论上明确科普作品各种体裁特征,写作实践中才能自觉地根据科学知识选择体裁,并有意识地表现该体裁的特有风格。科普写作的基础在于写好说明文。非文艺类的科普写作除了科学小论文之外,基本上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功底;而文艺类科普作品是文学体裁与说明文体的交叉,它横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更强,要求作者除了具有很好的说明文基本功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

在科普范文讲评中,我们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作品,使学生在观摩欣赏名家范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征建立生动的感性认识。比如在科学小品的评讲中,我们选择了老一辈科普作家高士其的《我们的抗敌英雄》,贾祖璋的力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科学童话的讲评中,介绍了老科普作家郭以实的《太阳请假了》,佳佳的《小多莉找妈妈》;在科学故事的讲评中,选取了《科幻世界》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捕捉遥远的星光》,唐风的《我们在什么地方》,唐晓鹏的《发现遗传》;在科学小论文的讲评中,我们选择了在全国或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活动中的获奖小论文作范文,比如《连接体下落运动的观察》、《微波处理豆芽促进发芽》、《崇明岛形成浅析》等:在科幻作品的讲评中,我们选用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王晋康的《生命之歌》等等。同时,我们还介绍不同体裁的部分国外优秀科普作品,例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科学小品集《数的趣谈》、《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科学故事《人怎样变成巨人》;法国老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为了使这门课的指导更有说服力、更切实到位,笔者自觉做科普写作的带头人,且适当选用自己的作品做讲评,教学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生动具体的范文评讲,使学生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点有了宏观的把握。他们懂得:科学小品短小精悍,在行文上挥洒自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体裁上表现为科学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有机结合;科学童话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并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是科学说明文与童话故事的和谐统一:科学故事表现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科学知识容量较大,说明、记叙和描写并用,是科学说明文与文学故事的珠联璧合;科学幻想小说不仅传播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自然规律,还大胆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预测地球太阳系宇宙的演化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是科学知识与神话故事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景和无限丰富的想象力。总之,学生对科普体裁的把握为后来的科普写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科普体裁的形成与说明文体裁、文学体裁和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作为一个具体的科普体 裁,它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丰富、更新或者衰落、淘汰的过程。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科技进步对科普文体发展的影响,同时鼓励我们的学生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为科普文体的创新作出贡献。

3 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科普写作能力

科普写作能力表现为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正确的自然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写作创作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只有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而获得。在培养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四个环节的训练。

(1)选题。科普写作的素材是广泛的,而题材的产生必须经过积累、酝酿、筛选、确定的思维过程。我们指导学生选题时,主要考虑到社会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工作实践,所写题材应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中产生,不要从事力不能及的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飞行成功,选择飞船使用什么燃料的题材;有的学生结合小学语文《赵州桥》教学,提出了赵州桥为何千年不损的问题:有的学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选择了“0和l的对话”;有和学生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思考着地球为何能悬在宇宙空中。同学们通过关心国家关注世界观察生活和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广开思路积极思维,选择了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写作题材。

(2)构思。构思是对整个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所作的有序安排。这种思维活动在选定题材时往往已经展开,特别是有些短篇科普作品,构思几乎与选题同时完成,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来处理,并具体化为制定写作提纲。我们指导学生构思时要注意: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比如,科学小品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需要做说明顺序的构思。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既要考虑故事情节顺序,又要考虑说明顺序,需要统筹思考而产生结构,要求学生下大功夫去构思。我们要求学生能运用误会、巧合、反复、对比等基本结构来安排科学童话的战事情节,当然也鼓励创新。

(3)写作。写作是用文字表达科普作品的重要环节,在选题和构思基本形成之后,最终要落实到动手写作。在科普写作中,我们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文句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例如说“大象是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这话是准确的,但有的同学将“现代”或“陆生”丢掉了,写成“大象是最大的动物”就不准确了。因为古代的大恐龙,现代的海洋中的蓝鲸等都比大象大得多。再比如有人说“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是惯性离心力”,这是一种误解。首先,向心力与惯性离心力作用于同一物体,谈不上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次,向心力是真实力,它有真实的反作用力。在向心力为合力的情况下,各个分力也有真实的反作用力。但惯性离心力是虚拟力,它只有在旋转的非惯性参照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它没有反作用力。因此不能说向心力和惯性离心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2篇

2013年1月,中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名作欣赏》特辟“科幻文学”专栏,重磅推出四篇科幻小说的评论文章,分别是《命定者的悲哀——韩松的科幻世界》《星辰彼岸的技术世界——江波科幻作品的类型化写作与科技设想的独特审美意识》《打开幻想的“魔盒”——金涛的科普与科幻世界》和《在异度空间驰骋瑰丽的想象——评钱莉芳历史科幻小说与》。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先生在专栏导言中说,这四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科幻的特征:金涛是一位前辈,他用科幻来深刻地反映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痛苦,这代表了中国科幻的一个主流,后来一直传承到刘慈欣那里;韩松本人的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的新生代的一个方面;江波是新世纪更新代作家的一个代表,用恢弘的技术手段展现了人类和其他物种在整个宇宙中波澜壮阔的命运;钱莉芳则是历史科幻的杰出开拓者,她把从西方舶来的科幻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科幻全新的含义。

《名作欣赏》作为一个主流文学刊物,这次同步刊出这些科幻评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科幻文学正逐步为主流文学所接受。正如赵红玉编辑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善为美、重现实生存的民族,在中国久远的文学长河中,一向缺乏将科学精神与文学精神结合为一体的文学,一向缺乏对世界充满科学幻想的文学。然而,随着中国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这种情形正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创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这一文学样式,已经在海外和国内的新一代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受传统文学观念影响,还未在主流文学界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科幻文学所蕴藏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名作欣赏》刊登的这四篇文章,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年中国科幻精品赏析”项目成果,该项目梳理了1904年~2011年约一百年间的中国优秀科幻小说,择取其中的精粹,由国内一些专业文学评论者对之进行评论和赏析,汇集成册,既是对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总结,又是对未来科幻创作的一个推动,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该项目凝聚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力,自2011年启动以来,得到了以刘嘉麒院士、潘家铮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指导,得到了中国科协和科普研究所领导的大力支持,金涛、叶永烈等科幻和科普界前辈的充分认可,王晋康、韩松、刘慈欣等科幻名家的鼎力相助,雷达先生等文学评论界知名人士的关怀,在学界引起了连锁反应。该项目成果将于2013年由中国科普出版社出版,届时必将掀起科幻文学的一次新的浪潮。

中国科普工作的先驱和泰斗高士其指出:科学文艺是具有长远意义的科普读物,在短时间里它的影响是无形的,而从长远看它的影响却以无比的威力产生着有形的结果,正是它帮助青年们走上探索科学的道路,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接班人,而科幻小说,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充分地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去预见未来,幻想明天,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在科普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正像韩松先生强调的那样:科幻是明天的经典,关注科幻,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使科幻文学不仅步入中国文学的正堂,而且在科普界大放异彩。

第3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州科协的指导下,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认真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学术交流及青少年科技竟赛活动,巩固和扩大科普示范市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XX年年上半年,科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科普宣传工作成绩突出

科技“三下乡”活动。为了搞好“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市科协制作科普宣传展板50余块,科普资料及科普图书XX余份(册),深入乡镇办,利用场天,采取科普展览、科技咨询、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送科技下乡。索要科普资料、科普图书,观看科普展板的群众达30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科普图书近XX份(册)。 “科技三下乡”活动,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激发了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受群众欢迎。

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按照《XX年年xx市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协紧紧围绕“携手建设新型国家”这一科技活动周主题,精心制作科普展板40余块,准备科普宣传资料1000余份(册)。组织科协干部职工,5月21日在街心花园设点宣传,展出科普展板50余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600余份(册),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对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市科协还充分利用科普光碟, 发到全市xx个乡镇,在农村广范开展科普宣传,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利用科普画廊开展科普宣传,共举办宣传2期,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在市民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入街道办、乡镇、村组及农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调查,认为肉兔养殖是个短平快的项目,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看好,有发展潜力, 5月19日---20日,组织乡镇(办)和市畜牧局共xx名干部、养殖户到xx县养兔协会、xx市xx区xx欣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学习肉兔养殖。通过实地考察,农户的养殖积极性非常高,现兔舍已基本建设完毕,正在准备进种兔。

二、青少年科普工作成绩喜人

XX年年1月,按照省、州科协的安排,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过挑选,选送省科协参赛的科幻画、科技实验作品120(幅)件,xx小学.幼儿园的同学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市科协获第二十届xx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受到省科协、教育厅、环保局、体育局、团省委、妇联等单位表彰;3月,转发了xx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文件到市直各中学, 5月14日,市直八所中学483名中学生参加了xx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通过初赛有部分同学获选参加省复赛。“六.一”期间,充分利用青少年科普光碟、科普挂图在xx路小学(六小)举办专题科普宣传,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些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月,组织全市科技辅导员撰写论文,选送了9篇论文参加全省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为我市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三、学会协会工作上台阶

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5月18日,经过半年认真筹备的xx市计算机学会宣告成立,学会现有会员268名,其中,个人会员230名,集体会员38名,计算机学会网站建立工作已基本结束,学会会员可以通过xx市计算机学会网站开展交流,学会的成立对推动xx市计算机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筹建市煤炭协会。学会协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市科协积极开展思想和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每周二、五的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6月5日——6月14日,6名干部参加了全市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通过考试,全部合格。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心系群众,认真开展献爱心活动,慰问困难群众4户,涌跃为困难群众捐款1200余元。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4篇

[摘要]在当前科学教育普及热潮之际,对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作必要的回顾与梳理,从中汲取其普及科学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式对当前的科学教育普及将不无裨益。这些措施主要有:(1)创办科普教育实体,使之成为推进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2)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刊载通俗的科学作品;(3)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4)培养科学教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热潮,又称科普教育运动。主要表现为:以鲁迅、陶行知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思潮的形成。受其思想的感召与指引,一批教育界、科学界的个体和团体纷纷投人到科学教育的普及中来,遂在实践领域导引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科普教育运动。论文百事通其影响一直流衍于四十年代末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战后的民主建设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其在实践领域卓有成效的业绩不仅得益于科普教育思想的指导,更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的科普教育举措。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进行回顾和梳理,重温其实施的具体手段与措施,对今天科普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将不无裨益。

一、创办科普教育实体,建立普及科学教育的阵地

科普教育实体多是由热衷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家或科学家汇聚在一起,相约创立的科普教育机构。在科学大众化运动中,这些来自民间的科普教育实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机构往往集结了一批热心科普教育事业的专家和学者,在发行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以及培养科学教师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成为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

这一时期的科普教育实体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家创办的致力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机构,另一类是由科学家创办的注重科学宣传和普及的科学团体或组织。前者以陶行知等人创立的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等为代表,后者则以中国科学社和中华自然科学社及其附设机构为主流。

1.陶行知创办的科普教育实体

1931年从日本流亡归来的陶行知,一方面有感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强在科学之发达”,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当时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端,开始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倡导把“科学”嫁给人民大众,与农民“喜结良缘”。是年夏,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陶行知与戴伯韬等人创办“自然学园”,专门从事科学实验、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工作。1932年,陶行知又与上海儿童书局合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在他看来,“儿童科学通讯学校,是普遍下层科学训练之发端”。其后,伴随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日臻成熟,他开始着手创办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实体。如1932年以后相继创办山海、更晨、萧场、报童、棉花等工学团,力图实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目的。此外,为使更多的下层民众,如老妈子、拾垃圾的孩子能了解现代科学成果,陶行知还与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空中学校”。由陶晓光每天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在科学园地节目中演播20分钟的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老少通千字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抗战爆发后,陶行知的科普教育努力也未就此停歇。1938年11月,在香港创立中华业余补习学校。1939年7月,在重庆北磅创建育才学校,专事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抗战建国之人才”。

2.中国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有鉴于中国科学落后,“知科学者有如凤毛麟角”的现状,中国科学社自其成立之初即负起“传播科学,绍介新知”的启蒙之责。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三十年代以后,在科普教育思潮的激荡下该社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通过设立科学咨询处、建立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科学的普及。

(1)设立科学咨询处。有感于时人有科学难题却无处咨询的情况,中国科学社于1930年7月设立科学咨询处。他们申明:“凡实业团体以及青年学子遇有科学上疑问无处解答者,可经函本社,由本社专家社员详为解答”。起初,所有问题和答案都刊载于《科学》月刊。后来,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创刊以后,科学咨询遂移至该刊。据悉,由于《科学画报》发行量较大,来信咨询者也逐渐增多,有时每月来信询问者达50余件。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社还成立了以竺可祯、韩组康等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解答。

(2)设立图书馆。自科学社迁回中国以后,即开始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筹建图书馆。经过积极而紧张的筹措,1931年1月上海明复图书馆正式开馆,其中馆藏中西图书2万余册,杂志200余种。图书馆除向本社社员开放以外,经过一定的手续办理也可以向非社员的一般民众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普及。

此外,科学社还成立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专门负责科学图书的发行和科学仪器的制作,并通过举办各种科学展览等形式推动科学的大众化和社会化。该社生物所于1934年1月29日举行的生物学展览会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展览会原拟展览十天,由于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又临时决定延长了六天。参观人员除本社社员、科技工作者之外,还有大量的社会民众,各类人员达1万人以上。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同仁们认识到“我国科学之不发达,是由于懂得科学的人太少,以致国家的科学文化很难提高;要提高必须作好普及工作;科学普及了,广大人民就掌握着科学,能利用科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从而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水平。因此决定走科学大众化的道路,从事普及科学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后,中华自然科学社还设立社会服务部,主持科学普及工作和科学生产事业,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组织战时科学问题讨论会和战时科学服务团,利用中央广播电台和各地民众教育馆等处所,举行通俗科学讲演,实行科学电影教育,还编纂了《国防科学丛书》,在《科学世界》中充实有关抗战的科普资料,努力使科普教育工作服务于民族抗战的时代主题。

二、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铸造科学教育的喉舌

作为科普教育的先驱,鲁迅十分推崇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即指出,“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然而,时至二十年代末期,科普报刊奇缺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此,陶行知呼吁作一家及出版界“编辑出版一种真正的大众画报”,倡议投稿的人用新文字(拼音文字)写大众文,出版社编辑大众能看得懂的科普杂志。

响应于这些倡议,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后,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或撰著通俗的科普作品,或发行科普报刊杂志,或利用原有期刊登载大量的科普作品,一时间,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个体,鲁迅、陶行知、茅以升等大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到科普作品的撰作中来。此外,陶行知还亲自创刊《生活教育》刊载大量的科普作品,并于1934年5月,在《生活教育》月刊上专门开辟“科学新知”、“科学生活”和“大众科学”等栏目,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先后登载丁柱中等十余人的科普作品达180余篇。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团体,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11月即率先创办国内第一份通俗科学刊物《科学世界》。这份刊物以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其宗旨在于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新颖的科学知识以造就民族自救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系统地介绍各门科学知识,该刊还创有化学、物理、医药、儿童科学等各种专号;为使小学生和一般民众了解科学,该社还另行编印了《科学浅说》多种,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通俗教育馆和图书馆。而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也于1934年正式改版后,重新厘定宗旨,以“高中及大学生”、“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专门学者”和“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为主要对象,“力求科学知识之普遍化”,“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专门家读之不嫌浅”。1933年,科学社还创办了专门面向一般民众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其目的在于“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都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受科学大众化热潮的影响,三十年代以后,不仅像《申报》、《读书生活》等综合性刊物开始陆续刊载科普作品,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具有科普性质的专门科技期刊。如《电业季刊》(1930),《陕西水利月刊》)(1932),《棉业》)(1933),《无线电》)(1934)等。

三、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使科学走入民间

在寻求科普道路的早期,鲁迅最先尝试的科普教育形式就是翻译和写作科学小说。在他看来,小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浅文化社会层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是推行科普教育,启蒙思想的重要利器。虽然晚年的鲁迅对小说的编译工作做得较少,但用小说来进行科学普及一直是他从事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经他倡导,这一形式在同期及三十年代以后为多数科普教育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三十年代前后,陶行知开始认识到科学小说、科学文艺于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1931年,他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在创办“自然学园”的同时,不仅亲自撰写科学小品文,还邀集高士其、戴伯韬等翻译或创作了大量通俗科学故事或小品,并邀请陈鹤琴出面编写了《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等共计108册。其中,《儿童科学丛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矿物、数学、农业、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引导小朋友把自己造成科学的孩子”。由于这套书注意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不单小朋友可以看,而且凡是幼时没有学过科学的成人都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并且,这套丛书又“略依年龄学籍排列”,因此教师和家长还可以依照此书来指导不同学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科学,该丛书遂成为当时少有的科普读物和科学教材之一。

此外,受鲁、陶二人的影响,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的三十年代,我国科学小说、科学文艺的翻译和创作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董纯才翻译出版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贾祖璋在推出《鸟与文学》之后,又于1936年后陆续出版了《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顾均正于1936年前后相继推出《科学趣味》、《电子姑娘》等科学小品集。同期,高士其也先后出版了《文明的抗敌英雄》、《细菌大茶馆》等科学小品集,并创作了《菌儿自传》这一著名的自传体科学小说。此后不久,郭以实发表了科学童话《太阳请假》,孙铭勋也发表了科学童话《自然太太》,等等。

除上述科普教育推进个体之外,主要的科学团体和报刊杂志也纷纷介人科学小说和科学文艺的创作与刊载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小说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大众化运动。

四、培养科学教师,造就科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科学教师是实施和推广科学教育的基石和灵魂。可以说,无论是造就科学的小孩子从而造就二十年后之科学中国,还是改造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社会,进而“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都必须依靠科学教师。然而,与科学教师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科学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普教育需求的现实。有鉴于此,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开始纷纷参与到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来。

1.创办师范学校,培养科学教师

如中华教育改进社继孟禄对科学教育的批评之后,就将调查和改进学校科学教育作为基本的社务之一,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介人科学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事业。

大教育家陶行知于1932年筹建儿童科学通讯学校,除招收中小学生之外,还特别招收小学教师和师范学生,力图通过为期两年的自学和辅导,增进他们从事科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1934年陶行知正式创行“小先生制”,鼓励接受了一定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儿童以“即知即传人”的方式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对小先生普及科学教育的方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在战乱不息、经费拮据、正规的师范教育难以维系的情况下,陶行知推行的小先生制可谓“普及科学教育的急先锋”,用陶行知自己的话来讲,它可以攻破“先生关”—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攻破“娘子关”—解决中国女子的初步教育问题,还可以攻破“买卖关”、“衰老官”、“饭碗关”等普及教育的二十七大难关,最终将教育和科学的种子四处撒播开去,“创造新的中华民国”。

2.联合举办科学教师暑期培训班

受孟禄、推士等人批评的刺激,中国科学社等主要的科学团体也“着手把改进理科教学作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并开始与教育团体联手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1923年8月中国科学社在杭州教育会召开第八次常务会,会上社长任鸿隽在致辞中说明该社今后的工作目标,决意把组织发展科学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会上还就中学科学教授法的改进问题进行了讨论。1924年,中国科学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等团体联合在清华大学举办暑期科学教育研究会。在研究会里,科学教师可以在暑期的数月中,通过专家指导,继续深人地学习研究,以提高教育水平。此外,中国科学社还在江苏省率先实验其科学教育计划。为了改进中国的科学教育,培养和辅助科学教师,中国科学社还特别设立了改良科学教育委员会,专事调查各中等学校的科学设备、教材书籍,并随时提供辅导以期有所改进。

3.面向中小学教师,出版刊载大量的科普读物

第5篇

一、抓住机遇,全力优化科协工作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1、依法出台政策,营造工作新环境。《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科协工作的一个全新起点。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普法》,不断改善全市科普工作环境,从**年8月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60天的执法大检查。我们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执法检查活动,并先后组织了两次执法检查汇报会,在市和区、县(市)机关、新闻媒体等30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与了有关决议起草工作。检查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__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情况汇报》,市人大就优化全市科普工作环境、强化科普社会责任、加大市、区(县、市)科普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决议》。随后,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决议和意见的产生,对今后__科普工作产生良好的效用。

2、借文明创建东风,促科普经费增长。科普经费是科普事业发展的保障,事关全民科学素养的大局。**年,我们及时抓住__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积极联系和衔接了市长办公会议。6月7日,在听取了市科协情况汇报后,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同志对__市科协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对照有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明确了**年度科普经费由原人平0.28元调整为0.41元,**年调整到人平0.51元,以后每年度人平年均递增0.10元。通过我们的积极推动,所属区、县(市)的科普经费状况普遍得到了改善。__县年初即将科普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县科协科普用车得到更新;芙蓉区科普投入逐渐形成三级(即区、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投入的良性机制,**年累计投入总额达375万元,**年科普经费已按人平1.0元列入区财政预算;岳麓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科协工作汇报,对科普经费单列也进行了安排;天心区**年科普经费财政预算为人平1.01元;雨花区人大正式批文,区财政按人平0.5元将科普经费列入预算;宁乡、望城、浏阳科普经费也大幅增长。科普经费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为全市科协事业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创新手段,牢固树立科普主力军鲜明形象

1、提升科协工作信息化水平。

全面推进科普信息化,是我市科协系统创新科普手段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年市科协投入2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__数字科技馆”网站首期开发。“__数字科技馆”网站功能定位包括:科技宫、科学会堂、招商与招聘、科技工作者之家。首期工程开设了“科普广场”、“科普大观园”、“自然科学博览”、“青少年科学世界”、“学会之窗”、“学术论坛”、“企业科技视窗”、“三湘院士馆”、“科学文艺”等一级栏目十余个。网站自开通试运行以来,点击数累计达11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__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开设的互联网站,为广大农民网友提供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平台。帮助农民捕捉市场商机,提供市场信息,促进增产增收。市电工技师协会,在市级学会中率先建立起互联网站。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办事处蓉园社区建立的科普网站,成为我市社区科普工作网络化的一大亮点。以网络为媒介,以科普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站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2、大力推进科普旅游开发。

**年我们和__旅游局共同培育和开发了两条科普旅游线路。科普旅游一线是科普基地游,包括中南大学地质馆、岳麓书院和__师范大学动植物馆等;科普旅游二线是工业科技游,包括长丰猎豹、三一重工、中粮可乐等科技工业企业。通过开发科普旅游产品,将全市比较成熟的科普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公园等精心培育和包装后推向市场,以极低的投入开辟了一条新的科普途径,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

3、探索科协活动项目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我们对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思路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向市场化、社会化道路迈进了一小步。**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我们借助潇影集团强大的宣传能力,积极开展合作。活动规模成倍增加,社会参与面成倍扩大,而投入资金减少二分之一。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并为其他品牌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年“国储电脑城杯”首届__市大学生FLASH科普动漫设计大赛,我们以有偿使用冠名权的方式,实现大赛活动零投入。通过大赛,组织和动员高校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服务,用鲜明生动的动漫语言诠释科学原理、知识和方法,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和发现动漫设计人才,推动__动漫产业发展。“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论坛”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全力打造基层科协活动。

城区与社区科普结出丰硕成果。我市岳麓区、雨花区先后通过了由中国科协委托__省科协组织的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与此同时,科普文明社区创建也在我市全面铺开。芙蓉区科协出台科普五年规划,提出了涵盖“一街一廊一园一广场”的科普设施建设新思路,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纳入全区工作规划。开福区科协广泛开展科普学校建设,全区一年内兴建起148所科普学校。__市目前已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城区2个,省级科普文明社区24个,市级科普文明社区59个。__市人民政府为此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荣获“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称号。

科技下乡活动方兴未艾。持续开展科技下乡,坚持服务“三农”,已成为我们主要的工作目标。我们加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与__电台星沙之声联合举办的《科技农博士》支农栏目,自开办四年来,栏目内容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将科技下乡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组织院士和涉农学会、医学会、药学会等科技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赴田间地头讲解技术难题、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系统,将培训工作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赛”促“教”,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显著。我们参与组织的__市大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小学生航空模型锦标赛,营造了一个青少年向往科学和主动走近科学的氛围,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在**年“飞向北京”__活动中,有22位选手被选拔参加全国锦标赛。在第25届__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在发明、论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成果等四大类项目中有12个项目获一等奖。其中5个项目、2幅科幻绘画被推送全国参评。

三、围绕中心,打造品牌,大力促进学术繁荣

1、__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是__市科技界的一件盛事。连续九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围绕__经济工作撰写优秀学术论文2700多篇,到市领导的高度民主赞扬。论文评选活动为科技人员办了实事,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学术繁荣。对其中遴选出来的极具价值的论文,我们向市政府推荐,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和重奖。

2、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是__科协为全市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精英、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一个思想交流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旨在促进科学思想的扩散和融合,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探索学术交流的新思路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途经,引导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首届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于**年11月25日召开,历时七天。年会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经济大发展”的主题,通过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形式,组织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年会围绕“装备制造业与__工业化”、“农业科技进步与城乡协调发展”、“医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技术”四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全市有近1000名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了学术年会活动。共征集论文300多篇,大会录用论文156篇。年会上,以钟掘院士为首的专家们为__市委、市政府提出了“__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的建议。

3、“长、株、潭”学术论坛

__、株洲、湘潭是__的中心城市群。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号召,三市科协密切合作,已经举办三届学术论坛。论坛以三市经济一体化和共同面对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议题。**年第四届的主题是“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合作方扩成大至三市发改委和环保局。

四、突出服务,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1、建设科技活动中心,构筑“有形”之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投资449.75万元改扩建的__市科技活动中心于**年6月28日建成。中心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集学术报告厅、科技展示厅、院士馆、培训教室、科技阅览室、数字科技馆于一体。建成后,该中心的设施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成为__市科技人员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营造一个适应科技工作者交流活动的人文环境、信息环境,把中心建设成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的阵地,成为发挥科技工作者聪明才智,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阵地。

2、举荐科技英才,关心科技工作者成长

对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工程技术领域、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创新性的成就、做出突出贡献或者产生显著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极力向省、市推荐参加“__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评选,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学、勇攀高峰、乐于奉献,培养“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

第6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精髓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93-01

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但更多的人还是要问,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社会主义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是多学科、多研究而成的一个全新理论体系。

一、民办普通高校的历史回顾

(一)1978~1991

中国社会经过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20年,而就是这20年的改革开放,给了民办普通高校一个发展的机遇。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无数学子为圆大学梦,从无数的工作岗位上回到学校,重新提笔备战高考。而就是这个时期,无数的“高考补习”和“自学考试辅导”性质的民办高校应运而生。虽然1982年新修定的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但民办高校在这个时期还未能进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更不能颁发毕业证等相关学历证明。

(二)1992~1998

民办高校经过了上一个13年的发展,这个时期是民办高校正式有合法地位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发展方向,确立了中国姓资姓社的问题。1993年高教委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颁布也直接肯定了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被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三)1999~2005

在经历了20年的积累后,民办高校正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邓小平同志带领经济发展20年后,在江总书记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高人才需求时期,而就是这个时期,社会对毕业大学生的认可度达到最高,而且需求量加大,在公办高校招生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民办高校迎来了充分的生源以及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金和国家的支持。在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下,引进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得民办高校在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

(四)2006至今

在社会主义新思潮下,从2006年至今,民办高校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转设,生源的每年下降,为全国现有的80所民办高校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之路,是合并办学还是转变发展思路,是接下来很多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民办普通高校的转型思考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报告中,关于教育问题,提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可以说是又一次地把民办普通高校列为了发展的对象。但还像前30多年的发展那样继续下去,那民办高校将彻底的荒废,所以民办普通高校要进行一次转型思考。

(一)从战术到战略

从民办普通高校前3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民办普通高校一直是在社会的牵引下出现和发展,不是为了社会更长远的角度去培养人才和更好去做科学贡献,所以民办普通高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更多地以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的科学为基础,更多地为国家定点输出人才以及作为科学基地去努力。

(二)从多广到专精

民办普通高校从兴起时以专业精到跟风学习公办大学的综合性大学之路发展来看,这条路并不适合民办普通高校,民办普通高校大多是在企业或事业组织下成立发展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普通高校以企业或事业组织的一个专业或少数衍生专业为主,发展重点学科然后建立并发展科研基地,以企业或事业组织为科研成果做鉴定、实施、推广。达到科研做成果,成果有实用的效果。

(三)从形象到文化

第7篇

【摘要】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应该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文章认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有紧密联系,从而分析了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基本问题。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园区功能分区、园区发展环境、园区科普旅游开展三个方面。最后讨论认为:北农科技园运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科普旅游的良好载体,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运作之后具有一定文化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科技园;科普教育;北农科技园;都市型农业;辐射带动

为弘扬和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成立社会实践团”,暑假期间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见证辉煌成就,践行北京精神”首都城乡社会体验日活动。2012年7月20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代表、中央和市属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张祖群副教授与王波博士研究生等一行6人参加了上述活动,2014年下半年补充进行调研与电话访谈,重新补录文献分析,本文主要围绕“十二五”、“十三五”的转型时期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方面进行思考,主要目标是如何探索出一种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模式这一问题。

一、科普教育综述:如何提升大学生科普能力?

2010年我国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显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要求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因此,我国高校急需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提升其科普能力。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已经开始了。王晓红(2001)[1]提出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投身科学实践活动,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重塑大学生科学精神;薛世平(2002)[2]提出高校应开设科普创新课程;廖洪元(2002)[3]等认为,通过建立现代科普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来引导大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杨东铭(2003) [4]指出高校科普现状存在一定的盲区;王欧(2003)以2002年统计年鉴数据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部分国家农业园区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5];叶华松 (2005) [6]认为,应使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题;赵大中(2006) [7]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及弘扬科学精神,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普活动,并建立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许志峰(2007)[8]认为应借鉴国外成熟科学素质理论和先进经验,建立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素质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王宇良,沈瑶琴,戚敏(2008)[9]认为高校科普人才严重短缺、科普能力被忽视,并思考“高校大学生不仅是科普的受众体,还是科普的传播者”;李同升、王武科(2008) [10]以“技术创新-中介平台-技术受体”之间关系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系统、动力机制、主要类型。

近年来很多高校启动了“高校科普工程”,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以达到传播科学思想、培养大学生科学意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的效果。很多地方政府、企业与之合作,成立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站、实习基地等,在全国高校建立大学科普橱窗,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高校大学生科普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工作不应仅仅限于从高校的视角来研究,更应拓宽研究视角,在兼顾多种效益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就应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大学科技园就是发挥高校孵化器作用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大学科技园与科普教育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大学科技园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平台,大学科技园实际运作中的基础设施为科普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服务,大学科技园的专家学者大多是高校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软件服务,大学生在完善的硬件和软件的平台下,将会发挥更好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科普能力,完善我国的科普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需要高校的支撑,高校为大学科技园提供高科技和科研技术人才,高校的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研究生及本科生等都促进了科技园的发展。因此,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之间有紧密联系。

二、北农科技园的运作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功能分区

北农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西,其始建于2008年,至2011年8月学校总投资5000余万元,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水电路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园总占地面积1023亩,其中1号地373亩主要是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农产品加工、综合服务,2号地186亩包括主要是设施果树、蔬菜园艺种植,3号地234亩主要是大田作物、精品种子实验区,4号地230亩主要是特色园林花卉植物苗圃种植区。

北农科技园通过对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便于对园区的管理,二是便于科普教学。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实践研究,增加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专业领域里研究的更深入。北农科技园的园区功能分工明确,不但有种植区、养殖区,还有农产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科技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在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现代科技中的农产品加工的教学实践环节。科技园功能区包括设施种植、露地种植、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对提高学生的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园区发展环境

北农科技园具有极强的教育职能,它不但在基础设施上满足了大学生进入到实践活动中的硬件要求,而且在技术指导和实验研究方面,有高校教师和专家、企业也可以满足大学生实践的软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分为公益型、市场型和两者混合型三种类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属于公益与市场混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类型[11]。管理部门对入驻北农科技园的企业有特殊要求,一般入驻园区的企业负责人同时身兼教学厂长(主任)、项目经理、项目研发合作伙伴三个职位,体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角色扮演[12],为北农科技园在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孵化、发展科普旅游科普示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等创造了条件。

一个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是科技园区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外部保证,而能否理顺管理体制、兼顾各个利益主体、融合现代政府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等是科技园区能否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内部保证。北农科技园目前入驻企业平均亩产值只有3000-4000元,与国内同类园区企业相比处于中游水平,发展潜力、目标与创新空间还很大(从4000上升到10000元)。已有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直接影响到园区的绩效创新,并间接影响园区创新能力[13]。只有以现代政府治理方法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引领,培育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为农业生态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动力,从而创造一流的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14]。

以小汤山农业科技园为对比,它作为目前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早在8年前,田新豹(2007)从总部经济的视角来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进行分析,将加大吸引企业入驻的力度作为解决转型发展问题的突破口[15]。8年过去了,小汤山农业科技园的转型取得了可喜成绩,而北农科技园的辐射还不够,要辐射全国,需要从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跃升到国家级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2014年12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使联盟成为国家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以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6]。作为一个北京市属的农业科技园,北农科技园应该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三)园区科普旅游开展

北农科技园因为区位相对优越,除接待北京市内农业高校学生在此实习以外,也欢迎其他非农业高校、非北京所在地的高校学生到北农科技园参观体验。例如北京大学团委就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学生参观了北农科技园日光节能异型温室、灵芝虫草研究孵化基地、智能有机奶牛和家禽养殖场、葡萄酒和牛奶生产加工车间、特色蔬菜种植、生态鸡场和生态奶牛养殖场等典型园区,了解生态农业,体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北京市教委多次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相关专业大学生下基层,到北农科技园进行社会服务实践。

以科技园、公园、植物园等为依托开展科普旅游已逐渐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例如2012年5月,在北坞公园、海淀公园和上庄镇举行“乐活农耕,播种希望”主题的京西御稻插秧节,开展京西稻文化推广和市民农耕体验大型活动,该活动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17]。2013年杭州植物园为拓展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农耕科普园,向学生展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区别,展示农业轮作、间作制度和生物固氮等科学机理,从农作物展示和农耕体验两方面开展农耕科普旅游,达到了极好的科普教育效果[18]。相比较而言,北农科技园做得更出色。北农科技园还积极开展针对小学生、儿童的亲子农耕体验,推出农耕类、创意手工类、厨艺类、游戏拓展类、科普实践类等40多项体验活动,不同数量家长与孩子的组合可选择不同的套餐,如周六欢乐之旅、周日芳香之旅等。家长与孩子一同喂奶牛、采摘蔬菜,栽盆栽,学习农业知识,享受田园绿色生活。北农科技园还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旅游产品。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一家三口一天体验特价326元,若加一名儿童一家四口则是480元,每5个家庭就成团。主要活动包括:参观蘑菇基地、牛奶养殖场、有机餐厅、栽花、采摘蔬菜、喂羊、田野荡秋等,在家长、孩子与泥土亲近活动中,增加了孩子对泥土的自然情感、对父母的亲情以及与其他小伙伴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亲子农耕体验推广了古老农耕文明,普及了农业科技,启发了儿童的科学探索精神,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取得了极大成功。当前主要有“下乡体验式农耕”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两种农耕体验方式,前者更亲近泥土,后者因为交通通达性较好、来回时间可受控,更受家长与孩子欢迎。总之,城市家长带着孩子的农耕体验不仅拉近了市民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和人与土地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是践行一种“人本、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具有统筹城乡、追寻绿色田园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19] [20]。

三、结论与建议

北农科技园以种植、养殖、加工、循环四个产业平台为基础,合理搭配,做到上、中、下游结合,打通全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一种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科普教育职能、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之在中国诸多农业科技园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北农科技园良性运作是提升科普教育的基础

北农科技园对生态猪场、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生态养鸡教学示范场、农业种植、园林果艺等生态养殖和培育技术的运作,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殖技术的辐射作用。科技园本身可以借助其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优势指导生态养殖及农业种植,运用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及种植技术增加产品的产量,提高产品的品质,为专门从事养殖和种植的人员提供示范作用。

如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鸡的教学示范场,鸡场以“生态农业、健康绿色”为出发点,建立了统一品牌、统一育雏、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体系的现代化鸡场,对养殖区、种植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创造性地把现代化鸡舍建设和农业设施相结合,在保障鸡蛋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有机鸡蛋的现代化、规模化和可持续生产。生态养鸡,是指在动物福利思想指导下,把鸡放养在果园、山林和菜园,让鸡群在自然、自在、自由的环境中生活、生产。鸡群能够享受到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有广阔的活动场地,符合鸡的喜好,有利于鸡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养殖出的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食性杂、耐粗饲、节省粮食、易于管理、体型清秀、黄羽或黑黄相间羽色、柴鸡特征显著,鸡蛋品质也更加健康。又如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牧场的占地面积是50亩,最大容量是120头牛,牛的品种主要是荷兰牛和本地牛,学名叫荷斯坦牛,俗称黑白花牛。牛场设计风格采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建筑风格,在牛棚内部安装了风扇、喷淋、自动喷射系统、TMR的日粮搅拌机等基础设施,并装有阿拉伯挤奶系统,牧场采用的是科学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都是机械化的。整个牛场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并且管理比较人性化,牛棚外面是运动场,而且配有音乐和自动挠痒的设配,牛用过餐后可以出来散散步、听听音乐。北农科技园对牛奶质量也可以进行全程跟踪,只要扫描牛奶包装上的二维码,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追溯每个家庭喝的每一袋牛奶是哪一天从哪一头牛身上挤出来的、这头牛吃的草生长在哪里、挤奶工人是谁、配送员是谁、牛奶的营养价值多少等多重信息。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对专门从事养殖业的人员起了模范作用。这种生态养殖的产量很高,每头牛每天平均产量大约是四十公斤,产下来的奶被直接运送到乳制品加工车间进行加工生产。这种集养殖、加工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一种示范的典型。

(二)对扩大科教职能的建议

北农科技园科普的辐射作用未来将表现在三方面。

1.北农科技园将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科研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大学学生的科普能力,实现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2.科技园内的企业及其员工的企业辐射功能。科技园实现了将其科技成果和运作模式辐射给科技园里的企业,提高企业对科技应用的观念和科学的运作模式的思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提升企业员工的科学观念和科技思维,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普能力。

3.北农科技园可以将其与运作模式及科普教育职能辐射给周边的企业、高校及中小学。从事养殖、种植的企事业,可以参照北农科技园的运作模式,应用科学技术从事生态养殖及种植,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科普能力。周边的高校中小学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北农科技园参观实习实践,增加科普见识,使科普思想和科普精神深入到学生的价值体系当中,提升学生的科普观念,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普素质。

所以从国家科普教育的角度以及提高全民的科普素质和能力方面来看,可以把北农科技园的这种运作模式看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的载体[21]。未来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农耕旅游体验活动将开展得更加精彩。

四、结束语

北农科技园后期发展应该在高层次研究平台上下功夫,重点增强其科普教育的辐射功能。在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对自己未来转型发展正确定位,扬长避短,与北京其他科技园区保持良好“竞合”关系。北农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的科技运用以及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小,在以后的运作与发展中,应加强高校、政府与科技园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22]。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匮缺与重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7-60.

[2]薛世平.高校开设科普创作课程邹议[J].福建师范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4):87-90.

[3]廖洪元,胡新华,邱煌明.高校科普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报学院,2002(3):48-49.

[4]杨东铭.高校科普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J].宜春师专学报, 1998,(4):86-88.

[5]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吴文良,2003:1-127.

[6]叶松华.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理论月刊,2005,(6):169-170.

[7]赵大中.对加强高校科普工作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报学院(社会工程版),2006,(3):45-48.

[8]许志峰.论高校大学生的高级科普内容与形式[J].科普研究,2007(5):47-51.

[9]王宇良,沈瑶琴,戚敏.高校大学生科普及其研究的几点启示[J].科普研究,2008,6(3):29-34.

[10]李同升,王武科.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8,(1):53-59.

[11]刘战平.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蒋和平,2007:1-174.

[12]程桔华.北农科技园:全产业链突围[J].中关村,2014,(1):38-39.

[13]郑宝华,王志华,刘晓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12):103-109.

[14]翟文华,周志太.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发展路径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76-80.

[15]田新豹.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张新伟、陈建成,2007:1-158.

[16]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J].河北农机,2015,(1):6.

[17]何健勇.乐活农耕 播种希望 海淀区举办2012年京西御稻插秧节[J].绿化与生活,2012,(6):2.

[18]高瞻,谭远军,莫亚鹰,等.农耕科普园的建设与效果评估[J].北方园艺,2013,(3):197-200.

[19]王秀艳.人本、生态、和谐――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北京农业,2013,(23):26-29.

[20]王秀艳.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改革与开放,2012,(8):86-87.

第8篇

摘 要 中小学天文科普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银桥镇中心完小自2012年起成立双子座天文科普基地,数年来开展多种形式、多维度的天文科普教育。以该校开展天文科普历程为例,探讨建立科普基地,开展小学科学特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 小学科学;天文科普基地;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63-02

大理市银桥镇中心完小始建设于1916年,学校占地7.4亩,总建筑面积3012平方米,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177名学生。教师15人,同时学校拥有图书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天文活动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等各种功能室。

1 学校双子座天文科普基地创建及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2012年) 2012年3月,为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发挥银桥镇中心完小师资及地理环境的优势,弥补大理白族自治州天文科普教育的空白,学校参与了广州博冠公司的“点亮星空”公益计划,该公司为学校捐赠了天文望远镜、牌铭及其他科普器材,帮助学校建立“双子座天文科普基地”,邀请学校参加将于6月6日发生的百年一遇的天象“金星凌日”观测活动。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拟订了实施规划,组建起科普基地天文小组,确定了天文小组活动方案,科普基地如期建成。

2012年6月6日,学校“双子座天文科普基地”举办了成立仪式。这一天也是预期发生“金星凌日”天文现象的时间,科普基地成立日当天便组织了这次观测活动。百年一遇的盛大天象“金星凌日”如期来临,学校利用公司赞助的两台80 mm口径的望远镜和一位教师自制的巴德膜盖进行了观测,观测活动引发了师生强烈关注,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据初步估算,当天参加观测的师生近200人,师生们无不为这百年一遇的天象所震撼。自此,本校成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学中唯一一家有天文教育的学校,学校的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动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探索阶段(2013―2014年) 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学天文科普教育、天文科技活动的开展没有先例,我们通过不断探索,积累总结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本校开展天文科普教育、天文科技活动的系统模式。

1)规章制度建设。一方面借鉴全国各地其他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定适合学校自身的制度,如年度活动计划和总结、望远镜操作规范、活动记录、安全制度等。

2)天文科技活动开展模式的探索。学校把天文科技活动的开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活动,另一类是特殊天象观测活动。每个星期,天文科技小组的成员都要集中一次进行活动,形式有学习天文知识、仪器操作、头脑风暴、知识竞赛、天文演讲、天文讲座等。将特殊天象这一类活动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每当发生重大天象,都要围绕这些重大天象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每年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观测活动,在观测前,有双子座流星雨的知识讲座,进行流星雨的知识普及;而后有报名大会,学生以自愿原则报名,同时开展征文活动及手抄报,科幻画活动;制定报名表、签到表、安全守则,发放给学生及家长,每次活动完后进行观测日记整理;随后进行集中讨论,使活动升华。

发展阶段(2015年) 在创立初期,天文科普基地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专门的活动室,活动开展之后,得到各界关注和支持,镇中心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各级领导对活动给予了肯定和表扬。2015年,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天文活动室、另投资6000元购置了一套晶华127折射镜,硬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与校外天文机构的联络方面也有了新进展,学校积极与云南天文台、云南天文学会、云南天好者协会联系,他们都表示支持此类天文科技活动,并承诺将择期来学校进行科普宣传教育。

2 开展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动带来的变化

教师知识素养的变化 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都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学校天文科普基地开展各项天文科普活动,本校教师都积极参与,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天文知识,为实现多学科融合,特别是天文学与语文、数学、科学教学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开展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和其他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五性”原则,几年来我们的教师在从事科学实验教学或其他科目教学时,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自觉以“五性”为指导。天文科普活动“五性”原则具体如下。

1)知识性。知识性是科普活动开发的灵魂所在。科学知识作为科普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可作为线索隐含并贯穿于天文科普活动的始终。因为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敏感期,容易且乐于接触和感知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知识,也最容易接受、吸收和适应外来事物。青少年在思维上正逐渐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有利于建立起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和思维能力及思维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2)探索性。天文科普活动的开发要善于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所需,多开展一些贴近生活、感染性强、探究性强的活动,使青少年通过参与活动,激发起对于科学的兴趣,并形成某种科学的意识和观念,促进智力和思维能力及思维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3)趣味性。趣味性是使科普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让青少年很快接受并融入教育活动中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表面看来极具趣味的科学现象来揭示出科学的真正内涵,利于接受也容易增强记忆。

4)体验性。天文科普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体验性。参与大多数天文科普活动都是可以亲自体验的,从体验中引导观察、思考,通过动手参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因此,天文科普活动的设计不应是学校传授式教育,应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青少年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大自然、宇宙的美妙与神奇,体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5)差异性。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天文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这些不同的青少年群体设计出不同的教育活动,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中小学生、青少年对科学的需求。

学生的变化

1)促进了学生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育了科学精神。通过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动,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天文团体。逐步增加了学生天文理论知识储备,增强了学生天文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学生开始热爱科学、放眼宇宙,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立志成长为21世纪高素质人才。

2)建立了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我们根据天文科普教育的特点,构建起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体系。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自主化。学校在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完善天文教育的“搜集信息――集中问题――制订方案――探索取证――扩展研究”的自主化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载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在活动中学校开放了电脑室、图书室等,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拓展自主探究的途径,为学生自主学习构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3 推动了特色学校建设

第9篇

到处都是可爱的蓝色海宝标贴和玩具,南京路上的巨幅电子显示屏反复播放着歌唱家谭晶和志愿者放歌世博的画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外滩观景拍照,登上东方明珠塔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观爆炸……这是国际盛会――世博会刚刚闭幕的上海。

在后世博时代,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一次走出普洱,走出云南。来到长江三角洲,来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茶节由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等共同主办,旨在展示“科学普洱、健康人生”,全力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说,此番中国普洱茶节首度走出普洱落户申城,是希望借助上海这一国际平台,把普洱茶奉献给更多国际友人,把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展示给世人,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于11月5日至9日在上海举办,主要内容有原生态歌舞汇《天下普洱2010》文艺晚会、普洱茶产品展示与旅游推介、科学普洱专家论坛、外滩普洱茶高端品茗、扶普洱走访答谢等系列活动。茶节在上海引发了不小的普洱茶旋风,对这一重大文化事件,《东方早报》、《新民晚报》、新华网、人民网、云南电视台等众多中外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天下普洱2010》:原生态歌舞绽放国际化大都市

舞台幽暗,光渐亮。山峦迭起,枝桠虬横,悬挂着的巨大牛头散发出神秘的气氛。厚重大气的音乐回荡之中,从观众席走出两列手持旗幡的山民队伍,跪在舞台上挥臂甩发、摇动身姿,发出惊天动地的喊声……11月5日晚8点,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开幕之后,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担任总策划、余秋雨担任总顾问的普洱大型原生态歌舞汇《天下普洱2010》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并连演5场。浓郁的风情、神秘的意境、原汁原味的表演,这台被称作密林深处的史诗歌舞演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赢得一次叉一次热烈的掌声。

《天下普洱2010》是普洱茶节首次走出云南,而且一步就登上了世界级大舞台――上海大剧院。晚会由CCTV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主持,以普洱市佤族、拉祜族原生态歌舞为主,兼顾普洱其他民族元素。

令人惊叹的是,150名演员都是普洱各民族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其中大多是村民。无论是佤族、彝族、拉祜族,还是哈尼族、布朗族,他们中有许多人此前最远的只到过县城。在晚会结束时,董卿拉着一位78岁高龄的老演员说,为了这次演出,老人一家6口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台下一时掌声雷动。

第一次站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淳朴的演员们毫不拘谨,多彩多姿的原生态草根艺术以强烈的生活气息传递出顽强的生命力,感动着每一位现场观众。特别是当电影《芦笙恋歌》的主题歌《婚誓》熟悉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一些知青观众当场流下了热泪。跌宕起伏的《送客调》贯穿晚会始终,也感染了不少观众。

一位观众兴奋地对记者说:

“很好看、很壮观。超喜欢后面的甩发舞,就是大剧院不让拍照,偷偷的拍了几张。”

现场不少观众通过手机发微博。一位观众说:“令我感动的是中场互动时,演员们都和观众握手说再见。离我们很近的一个演员说了句‘欢迎你们来美丽的云南!’平常看来这不过是一句寒暄类的客套话,但在整个剧场的表演氛围下,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我顿时就热泪盈眶了。”

网友“哥曾信佛”发微博说:“原始部落与现代文明,神秘东方艺术与宏大西洋剧院的完美结合。彩云之南,天下普洱,密林深处,茶马古道。”

普洱茶香飘豫园,八方游客品茗赏艺

11月6日上午,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上海豫园一带热闹非凡。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产品展示与旅游推介活动在上海豫园中心广场正式启动。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普洱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普洱市市长李小平介绍,普洱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原始神秘的民俗民风,是投资创业的热土、旅游探秘的天堂,更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黄金前沿。

茶节围绕“科学普洱、健康人生”这一主题,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品牌,宣传推介“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展示普洱茶科研成果,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洱茶产业的营销,同时还是城市营销,将茶和城市有机地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推介,这在云南乃至国内都走在了很多城市的前面,显示了普洱市的胸怀和气魄。而近年来,普洱市越来越显示出一个边地城市的开放态势。

普洱茶产品展示与旅游推介活动作为第十屑中国普洱茶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借助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大力宣传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旅游文化,不断扩大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普洱走出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普洱。

在推介会上,以普洱茶产品及普洱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为主,来自帝泊洱、永年茶业、大可堂、银生、王霞普洱等企业的产品都让游客纷纷驻足品尝,赞不绝口。曾经在普洱当过知青的张先生一大早就来到了推介会现场,用略带云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以前到了普洱就喜欢上了当地的普洱茶,回上海以后还经常请人在当地带普洱茶回来,现在普洱人民把正宗普洱茶都卖到上海来了,很亲切。

科学普洱专家论坛:让“健康全人类”更有说服力

作为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科学普洱专家论坛”活动,于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复旦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4位专家学者以科学普洱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把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把昔洱茶对人体的健康机理用科学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论坛由普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博士盛军主持。

2007年,普洱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普洱”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支撑云南茶产业发展的“网络科技实验室平台”。该研究平台由12个科研团队组成,共有100多名国内外博士、专家以及2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课题研究和开发。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普洱茶科学研究院,破解了科研人才引进难题,促进了茶产业健康发展。而此次论坛,展示的只是研究成果中极小的部分。

在论坛上,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作了题为《茶产业变革与科技创新》的专题演讲,介绍了普洱市普洱茶产业发展历程和普洱茶科研成果。他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普洱已经成为云南茶产业经济带的核心区,并确定了普洱未来lO年茶产业的发展目标。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瑛作了《普洱茶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的演讲,介绍了普

洱茶具有抗癌作用的研究成果,表示“普洱茶能够抑制突变型TP53、突变型癌基因RAS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生作了《普洱茶降胆固醇与老年痴呆关系的研究》的演讲,用科学数据说明了普洱茶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老年痴呆方面的研究成果;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吕杰博士演讲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分析及作用条件研究》成果。

论坛互协性强,气氛不乏活跃。不少听众还在现场提出了各种疑问向专家请教,专家们都一一给予了回答。普洱市领导李小平、丁艳波、白文彬、鲁斌、杨亚林及本届中国普洱茶节主(协)办方领导,部分特邀嘉宾,专家、学者,普洱市各县(区)主要领导,复旦大学学生代表等120多人参加了论坛。

外滩27号:高端品茗,就着夜上海喝普洱

江风扑面,灯火璀璨。轮船游弋,流光溢彩。宾朋满座,名流荟萃。俯栏而望,楼影幢幢,目含东方明珠塔,近闻普洱茶茶香倾城。夜上海流光溢彩,令人迷醉。

外滩27号,原来的怡和洋行,现在的罗斯福大厦8楼顶层,11月6日晚“高端品茗尊享之夜”在这里进行。

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和美国、日本、希腊等30多位外国驻沪领事馆的领事、副领事及夫人,上海5∞强企业的sO多位老总,20多名上海市知名旅行社负责人,部分驻沪知名外资企业高管,普洱市领导沈培平、李小平、钱德伟等,以及部分特邀嘉宾参加此次活动。

品茗活动中,主持人介绍了两款饮品的特点和冲泡方法,并教大家品饮。席间,普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盛军使用投影视屏,图文并茂并富有激情地介绍了科学普洱研究的进展和突破,普洱茶的健康机理等知识。

日本岩手县知事达增拓也的出现,将品茗活动推向一个高潮。听闻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上海举办,他专门赶过来参加,并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与普洱茶、日本“南部铁壶”与普洱茶的机缘。达增拓也回忆,小时候母亲便喝普洱茶减肥,自己很小就开始接触普洱茶。而“南部铁壶”是家乡岩手县的著名特产,这种有近40。年历史的铁壶,是用传统铸造法、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古典的铁肌及朴素的形态被当成是一种纯日式的创作,在日本相当受重视。

第10篇

吴岩:2009年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周年国庆之日,中国宇航员就可以在月球上向天安门发来问候……”刘慈欣的这个想法可能过分保守了。下一个60年,对中国来讲,可能踏上的不只是月球。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科幻作家对未来作出了什么样的畅想与预测?

郭凯:2009年的科幻创作可以说是平稳发展。就长篇而言,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王晋康的小说《十字》。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生死平衡》等医学伦理小说的主题,集中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的故事基于一个如何“复活天花病毒”的构思,作家借“十字组织”之口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类之于自然界是渺小的,无权宣判其它物种的死刑,像1979年灭绝天花病毒这样的事情看似进步,实际上造成了人类免疫力的真空,有可能使人类遭受更大灾难,现在要做的,反而是保留这一物种,让低活性的天花病毒刺激人的免疫力,同时也让自然恢复自身的平衡。

吴岩:听起来是作者提出的“低烈度纵火”理论的延续。这个理论曾经广遭一些人的质疑。不过,科幻小说恰恰就是要提出挑战的观念。王晋康仍然挑战性十足,他的勇敢和执著真是可嘉。

郭凯:那次大辩论是在SARS流行的时期。当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分成两派参加了讨论,我记得科学文化学者也跟科幻作家站在了一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和那次引起争论的作品相比,《十字》在科学哲学的思考上更深刻,特别是对于“甲流”肆虐的2009年,这部小说更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由于作者多次与生物学专家讨论过小说的科学内容,因此该书的科技细节也非常扎实,有很强的现实感。可惜的是,在叙事、情节、语言等方面,小说没有跳出王晋康的原有模式。虽然作者想把迈克尔・克莱顿的风格引入其中,形成一部国际的、声影俱全的、惊险刺激的“科学惊悚小说”,但由于受到作者原有个人风格的限制,小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吴岩:你的这个评价我能够理解。王晋康是中国科幻小说领域中风格性极强的作者,走克莱顿的路,确实有差距。但也不是不可能。从他的创作生涯看,他一直在改进自己的叙事和文字技巧。所以,作为转型作品,《十字》仍然是我们极力向读者推荐的作品。就你的阅读视野而言,还有哪些作品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郭凯:潘海天的《24格每秒天堂》和今何在的《十亿光年》是“无视边界”的新一代幻想作家的探索力作。前者将科幻的“赛博朋克”传统和正在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结合了起来,让主人公在电影的虚拟现实中游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小说中不断穿插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这不但没有降低小说的可读性,反而让整个叙事亦真亦幻,既指向电影世界又指向现实世界,把科幻小说“新奇”和“认知”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而后者则是一部“太空歌剧”,在看似简单的星际战争背景下,今何在融进去了太多的东西:从三国到晚清,从历史到现实,从都市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到产生这种体验的社会生活。小说中充满了贴着作者本人标签的、力图挣脱一切束缚的、孤绝的理想主义。

吴岩:这几年潘海天已经把大部分经历投入了《九州幻想》杂志的编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能抓紧时间创作长篇小说,确实令人钦佩。而且,我觉得他已经从早期的尝试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今何在也是个非常有特色的作家,看他的小说,能感到作者掌握这种内容和形式时的那种自如,也能感到奇幻作家介入科幻时的那种独到的视角。

郭凯:遗憾的是,多数老作家没有在这一年推出自己的新作。当然,更多不知名的作者,虽然创作出了很好的作品,但却苦于找不到出版途径。姚海军介绍说,刘慈欣、钱莉芳、江波、何夕、景芳等的小说都已经排入了2010年出版计划。看来,2010年将是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爆发的一年。

吴岩:的确,培养长篇小说新主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长篇小说创作不够繁荣构成了当前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瓶颈。仅仅靠少数名作家不行,要放眼更多的作家群体。我们从事科幻研究的人,也不能把视野缩在小圈子里,要增加“视觉广度”。《科幻世界》这几年也一直在培养新的作者、倡导新的风格。

二、短篇风采各异

郭凯:我觉得刚刚庆祝过创刊30周年的《科幻世界》依然是中国原创科幻的最高平台,在保证故事性的基础上,它的很多作品在风格、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有新的探索。如获得银河奖首奖的《扶桑之伤》,作者长铗试图把中国古代科学史和通俗、流行文化相互结合,他的更多尝试还体现在今年发表的《屠龙之技》和《若马凯还活着》中。迟卉的《古曼人棉城遗址调查手记》将奇幻文风和科普旨趣相互融合,文章有趣而沉重,对人类文明灭绝的细致考察令人联想起戴瑞德・雷蒙德的《崩溃》。她的《虫巢》《星渊吟游》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飞氘的一组“故事新编”非常引人注目。《一览众山小》和《荣光年代》探索了古代哲人与英烈如何跟时代搏斗,如何从有限的观察中思索生命的含义、宇宙的未来。陈楸帆的《鼠年》和《双击》更有现实批判的味道,他笔下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工薪族、失意者们相当绝望,这样的作品肯定会获得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一代读者的共鸣。安龙的《火星户口》写的是为了取得行星通行证的未来人参加的“另一次高考”,小说血淋淋地反射了现行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端。七月的《擦肩而过》以一种更加个人的视角来探讨宏大话题,从环境问题到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地位,应有尽有。

与新作者不同,“老”作家韩松、星河、王晋康的作品更加成熟,有着更广阔的表现领域和恰当的尺度把握。韩松的《绿岸山庄》里,整整一代人为祖国的荣誉所作的牺牲,在宇宙大尺度变异的背景下失去了意义。他的《星潮・建设者》看起来像是《宇宙墓碑》和《红色海洋》的整合,从中透射着中国现实。星河的《酷热的橡树》以一种巧妙的角度展示了作者对国际政治现实的理解,作品中的教授也突破了作家自己原有的形象画廊,个性更加独特和丰满。王晋康的《决战美杜沙》和发表于《科幻大王》上的《五月花号》,如他的长篇《十字》一样,尽管语言和思想饱受争议,却不能不引发对于科学和人类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吴岩:我特别喜欢飞氘的《一览众山小》,它从语言到情节、从思想意义到艺术表达,都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阅读这样的作品,能让人想到更多生活中永恒的东西。

至于说到对王晋康作品的争论,我同意星河的看法,即认为他在创作方面更加成熟,而这种成熟,除了在一般的写作手法方面的圆融,就是在期望表达自己意念方面的更加坚持。我觉得,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不应该用原先的眼光看待王晋康,而应该从发展的眼光中寻求他风格变化或不变的答案。例如,他所针砭、反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和姚海军等对王晋康小说的共识是,他所创立的是一种中国式的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对中国文化注重道德伦理阐述的继承,确实使他与那些以西方科幻为模板的作品拉开了距离。

郭凯:说完《科幻世界》,我们再谈《科幻大王》,这个专业科幻刊物在过去的一年也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例如,万里秋风的《全金属情感》以爱情喜剧探索硅基生命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生理发展和演化。北星的小说《黎曼的猫》从黎曼猜想这一数学问题入手,描写了科学家对于真理探求和自身的责任,可惜小说中的术语太多,确实影响阅读。陈茜的《一个人的愿望》和《爱情测试》,故事性很强且人物情感表现细腻。

吴岩:我听一些作者反映,《科幻世界》用比较同一的风格保持读者的忠诚度,而《科幻大王》因为还在成长阶段,所以喜欢尝试各种新的风格和新的内容。我想,两个说法不一定都准,但两个做法都有道理。科幻迷确实有自己强烈的好恶,而科幻文学也确实是一种尝试创新的文学。

郭凯:说到尝试,我觉得大幻想杂志在想像力方面尝试更多。《九州幻想》 是这样的杂志之一。这个刊物以白领为读者对象,特别注重流行因素,从封面到内容都很新潮。本年度骆灵左的《游戏与男孩》是两篇关于电子游戏的小说。谁都玩过《俄罗斯方块》和《扫雷》,但谁知道两个游戏的核心是什么?谁知道游戏是否也有着活的生命?还有夏笳的《倾城一笑》,其核心是语言学,小说通过语言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穿过小说,进入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

吴岩:谈到《九州幻想》,我确实同意你说的,我甚至感到这份杂志有日本化、武侠化、惊险化以及历史化的风格,它是个非常时尚的想像力据点。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的年龄,但也许这就是年轻人喜爱它的地方吧?

郭凯:除了这些专业期刊,今年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主流文学、儿童文学、科普甚至电子游戏和IT杂志都开始少量发表科幻小说。例如,《奇幻世界》发表了林十三的《七日》;《萌芽》发表了景芳的《光速飞行》;《新知客》上开设了我的《推想》专栏,用科幻小说的形式来描述科学猜想,表达人类社会在未来的变化。

三、科幻的疆域在拓展

吴岩:有关科幻小说的评论,也逐渐进入更多类型的期刊和报纸之中。除了《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一直关注科幻发展之外,各种文学刊物对科幻的关注逐渐升温。我觉得,科幻走出科幻圈,是个好现象。

2009年科幻研究文章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多,但题材却相对集中。第一个大项是科幻电影方面的研究,这类研究的作者多数来自艺术类院校。第二个大项是西方科幻作家研究,受到关注的作家包括莱辛、冯尼格、勒古恩等。第三类则是对科幻作为一种图书产业的研究。此外,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涛、张之路等为新中国科幻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也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

郭凯:我首先要说明,您所谓的“科普”在今天已经被“科学传播”所取代,当代科学传播理论认为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时期,其中读者的选择权力是区分三者最重要的核心。

吴岩:谢谢你的介绍。我也注意到,中国科普界发生过两次历史性大变动。第一次是科幻文学跟科普创作的分道扬镳,这次变动大约发生在1983―1984年。当时,重要的科幻作者都同意,科幻是文学的一类,当科幻文本中科学规律与文学规律相互冲突的时候,科幻必须符合文学规律。换言之,科幻和科学之间有着某种力矩,科幻作家和作品不可能是科学的仆从,创造力才是科幻的核心。这次变动导致了中国当时最有才华的科普作家离开了科普领地。第二次是9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文化运动。这一次,参与者提出的口号是“反对科学主义”。这次大的革新,也使科幻文学跟科学之间建立了一种力矩。可以说没有这种距离,就无法出现对科学的反思。其实,科普也好,理解科学也好,传播科学也好,依我的看法,存在是先决的、第一性的。科幻文学就是追求自己的存在的一种文学,它跟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存在。科普领域是科幻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的阵地。

和别的文学门类不同的是,谈论科幻文学无法忽视“科幻迷”的介入。过去一年中,国内科幻迷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繁荣科幻的中坚力量,对这个群体你是怎么看的呢?

郭凯:中国科幻迷人数众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前段时间一位叫芭芭拉的立陶宛人类学家还专门到中国来研究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在成都、上海等地,科幻迷群体都在以十分不同的方式蓬勃发展着。成都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大本营,当地的科幻迷与杂志社之间有着更多直接的互动。上海现在有了《九州幻想》杂志,他们的“大幻想”活动更发达,不久前结束的“2009上海高校幻想节”就令人印象很深刻。据说,在一些文化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科幻迷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

在一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的参与下,高校科幻迷群体逐渐跨出自己的小圈圈,相互合作并希望有计划地翻译或创作一些作品、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惠及更多爱好者。例如,兔子等着瞧在前两年组织翻译的《非卖品》,就选择了很多国外著名的科幻短篇译介给科幻迷欣赏。今年,网络期刊《新幻界》和《少年贩》特别引人瞩目。它们不但发表爱好者的作品,还举办征文比赛。

科幻迷通过网络相互联合,极大地推进了科幻事业的发展。例如,豆瓣网科幻世界小组也模仿“星云奖”和“雨果奖”举办了“白云杯”、“白果杯”和“星空奖”。由北航发起、北京高校联合举办的“原创之星”科幻征文已经进行到第四届,参加学校已经波及全国其它许多省市高校。科学松鼠会里也有很多科幻迷会员。今年,松鼠会举办的“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中还有一场科幻化妆舞会,组织了“科技与未来―科幻专家与科学家、企业家的对话”活动。“集智俱乐部”是个专业科学工作者青年群体,他们每次的小组讨论中,提到最新科学进展常常会从科幻开始。

北京科幻迷群体中最有活力的,应该算是“42工作组”,这个小组因道格拉斯・亚当斯小说中计算出的宇宙终极答案“42”作为自己群体的名字。他们率先提出了“全民科幻”理念,组织科幻作家、科普工作者、科幻研究者、编辑在北京各高校巡回讲演,用“科幻大讲堂”作为题名,用“你所不知道的科幻”作为口号吸引爱好者。我有一种感觉,当前的科幻迷活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行为,而是更多地和学术、商业等目的联系在一起。科幻迷的活动非常看重学术界的支持,比如常邀请作家、编辑、研究者去做嘉宾;和北京的各大影城合作组织观看科幻电影,参与科幻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商业推广,有些活跃的科幻迷本身就是专业科幻书店的经营者。

吴岩:能有更多的科幻活动,对作者、读者、编者都是极大的福音,把这么多科幻迷和作家动员起来,让大家相互交流,互动讨论,思想相互冲撞融合,确实给人十分振奋的感觉。我听了其中一些重要的讲座,收获很多。

郭凯:是的,对科幻迷来讲,科幻就是生活。但对普通人呢?它是否也是一种生活?科普作家黄永明同意这个看法,他最近说:“科学不可能成为一种生活,科幻才是一种生活。”我理解,科学是一种行为过程,它不可能单独地成为一种生活,但是,对科学的思考、理解、幻想和艺术探索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确切地说,科幻是有关科学的生活方式的一种。

吴岩:科学在以高速向现实入侵,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人们遭受种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而科幻文学的普及,让更多人知道未来可以千变万化,必须及早做好准备。我曾经在很早前讲过,如果读者阅读科幻小说中看到了100种未来,那么他就不会惧怕现实生活中的第101种未来。所以,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喜欢科幻。

第11篇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科普新闻; 科普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72-001

1.简介

当今科技社会中,通过科普文章学习科普知识成为每个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要部分。科普文章在传递科普知识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对科学教育进度的评估,超过三分之二的八年级生和四分之三的十二年级生的科学水平低于要求”(Zhihui, Fang,2010:262)。以往的学术文章倾向于强调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这一事实,然而忽视了产生现象的原因。也有些文章提到了个别原因,但是不够有说服力,也不够全面。

根据之前的这些研究,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何为科普。郭建中(2004:4-12)对科普进行了模糊的界定,他称其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文学,然而这不完全准确。科普文章不仅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论文,科研作品。在本文中将科普文章细分为教科书科普和科普新闻,两者都与科学紧密联系,然而我所要做的是,更加注重两者由于分属两个不同语域,所体现的不同点。

本文将会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不确定因素。本文将描述科普文章所特有的语言特点,讨论社会功能对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注意教科书科普的编写,使得教科书科普在学生群中更具可读性和接受度。

2.系统功能语言学

作者将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来验证上述的推测。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语言仅仅是传递思想和现实的一种工具。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重新定义了语言的意义。它强调的是语言和社会的关系,长期以来,这种固有关系却被忽视了。韩礼德提出了“元语言功能”这一概念,是指语言包括了概念,人际和语境功能(胡壮麟,2006:21)。科普文章有其固有的社会功能,即向广大读者传递科学知识。

也就是说,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科普文章是一种传递知识,价值和信仰的语言,所以需要区别于其他各种语言(也就是语域)。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语言有两个原因。通过学习科普这一语域,读者可以了解科普文章的主要语言特点。同时,在理解这些特点之后,对于学校教科书科普的编写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本文将把科普文章细分为教科书科普和新闻科普,说明两个不同语域的语言的不同点。

3.语料

本文选择了科学教科书,其社会功能主要为顺应应试系统,以及新闻科普,其社会功能非应试,而是侧重公众娱乐。在数据研究时,分别从教科书科普文章和新闻科普文章中选择25篇文章。语料是McGraw-Hill Company出版的2008版本8年级的地球科学教科书和主流科普新闻网站美国之音中的科学板块。所选择的两种语料演绎不同的社会功能,这样才能验证作者的猜想――语言的组织形式会根据其社会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4.教科书科普和新闻科普语言之比较

4.1词汇密度

科学文学――教科书科普和新闻科普,所共有的明显特点是词汇密度高。在科学写作中,实词在一句话中出现的频率更高。韩礼德指出,日常生活的言语中,每小句中有2-3个实词;书面语中大概是4-6个。而在科学文章中,这个数据可能更高,有时甚至高达10-13个。

从语料研究中发现教科书科普,词汇密度达到58.9%,而来自科普新闻的词汇密度低了将近9%,词汇密度是50%。

通过比较这两个数据,科普新闻信息密度低于教科书科普。新闻科普在每个小句中,所含的信息量比较少,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争取时间思考,也不会因为过量的科学信息而感到负担。教科书应当学习这一点,这样学生对科学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善。

4.2名词化

作者用名词化的方式阐述科学,使得信息表达更加流畅。科学作品的目的十分直接,就是让读者吸收科学信息,换而言之,两者都需要使用名词化。

科普新闻在这方面已经日渐改善,使用一些新潮单词等,但教科书依旧没有改变。

4.3技术性

科学作品中的技术化过程通常是指高频率使用技术性词汇,这些词汇因为其特殊的语域有特殊的含义。

现今,新闻科普避免使用过多术语,让读者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持续阅读,教科书科普这些语言特点给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带来了更多的障碍。

5.结论

从上述可以看出,社会功能不同,教科书科普甚少显示亲和力。科普新闻不论在词汇密度,还是名词化,或是科技化这几点上,都做了相应调整,让科学显得不发威,然而我们都知道教科书科普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所欠缺,这个现象引人反省,教科书需要改变,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对科学教科书缺乏兴趣和科学水平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Zhihui Fang. 2010.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ce literacy through reading Infus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103:262-273.

第12篇

一、积极完成市委、市府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

    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科协的实际,积极完成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特别是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超额完成市里分配的1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水毁民房建设在元旦前可全部竣工进住。

二、2007年工作取得的成效

1、抓科普宣传,成效显著。首先,继续抓《科普法》宣传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XX科普条例》,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科普工作上来。同时印发万份《科普法》和《XX科普条例》发放。其次,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一是配合组织全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并开展针对农事每月一次下乡村送科技活动。二是组织专业学会协会开展科普下乡村宣传。三是组织开展专题反对伪科学、破除愚昧迷信、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宣传。四是充分利用市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开辟《科普专栏》和《科普大蓬车》栏目宣传。五是抓科普宣传窗(栏、黑板)建设。六是抓《全国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动》、《科技周》、《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自然的警示与启示》等大型科普活动。科普宣传尽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的需要。据统计,组织参加科普宣传的人数达550多人次,编印发放各种科技资料25万份,送书3千多本,放映科技录像、光碟136场,观看1.2万人次,组织到各、镇开展科普大集13次,每乡镇都到一次。目前市、镇都已建设有科普宣传阵地,出版科普宣传140期(板)。

2、抓素质教育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成效显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开展科技培训和推广,动员组织科技人员、会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并与各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配合开展,以及以会代训和集中指导等办法培训基层干部党员和农民群众。据统计,独办联办培训班160期8200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5个,新技术10项。

3、抓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市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技素质教育,组织开展“生物百项”、“五小发明”、“课外科学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普知识”、“科技论文”、“七巧板”、“明天小小科学家”等一系列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氛围,促进了他们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和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良好新风尚。据统计,在开展各种活动竞赛中获市市区奖项近百个,其中有三个获区优秀奖。

4、加强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指导。为充分发挥科普组织、基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巩固原有的农技协、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一至二个转向规模化、规范化和技术经济复合型发展。如XX村桑蚕协会,已从原来的技术型转变为现在的技术经济复合型,开展标准化种桑养蚕生产,走上“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并开展小蚕共育,接待上千人参观;XX水果协会,实行几统一,发展无公害水果生产。       

5、整合科普资源,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发挥科普领导小组和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以及科普联席会议主要成员作用,积极组织各单位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形成科普工作社会化新合力,做到观念、组织、规划(计划)三到位,机构、网络、管理三落实,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普公益事业,科普宣传覆盖面达92%以上,科普工作年年上新台阶。

三、2007年工作计划

1、加强对科普示范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全国科普示范市”荣誉。

2、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3、搞好明年几个大型科普品牌活动,促进科普常规化发展和深层次发展。

4、进一步加强镇(乡)科协组织建设,着手明年对镇(乡)科协进行换届(即召开代表大会)。

5、进一步建设完善市科协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逐步把培训中心由电脑培训扩展到其他行业,办成综合性办学单位,明年增开中、小学生科技兴趣培训班。

6、加强对农技协、示范基地的指导,进一步发挥科普示范作用。

7、召开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会(或代表大会),促进农村经济联合体发展壮大。

8、组织开展几个大型科普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