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拿大气候

加拿大气候

时间:2023-05-29 17:4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拿大气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拿大气候

第1篇

加拿大科学家在1月9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文章称,气候变化至少将会持续到公元3000年。文章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将对气候产生无法阻止的影响,且至少在以后一千年中都会持续。研究人员估计,南极西部冰盖将在公元3000年完全崩塌,最终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至少4米。

该项研究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全气候模型来模拟预测一千年后地球的气候状况。该气候模型是由加拿大环境部气候建模和分析中心与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最佳假定条件和“零排放”场景建立的。

卡尔加里大学地理学教授、加拿大气候变化首席研究员肖恩・马歇尔介绍说,他们设立了一种场景,假定人类完全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不再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来分析在此前提下需要多久才能够逆转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小组对始于2010年和2100年的“零排放”场景进行了分析研究。

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北半球的情况要好于南半球,像加拿大这样的地区,在未来一千年气候变化的趋势将得到逆转。但同时,北非地区将因干燥而有30%的土地沙漠化,南极附近海洋温度将上升5摄氏度,这可能会诱发南极西部冰盖大面积崩塌。

研究人员在模型中假定,南北之间存在差别是海水从北大西洋向南大西洋的缓慢运动造成的。据马歇尔教授介绍,全球海洋和南半球的部分区域洋流拥有更多的惯性,因此变化发生得会更加缓慢一些,进入南大西洋中深部和深部洋流的惯性,意味着这些海洋区域目前开始变暖是上世纪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结果。模拟结果显示,海洋变暖的趋势在未来一千年内将会持续,而不会停止或逆转。

科学家认为南半球的气流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马歇尔表示,南半球的风势在未来将会加强并保持强势,不会发生逆转,这将使更多的热量从大气中传入海洋,促使海洋进一步变暖。

点评:在马尔代夫如梦如幻的沙滩上,如果你被告知该岛国50年后将被海洋彻底吞噬,没有什么比这更直观地让人理解“气候变化”的确切含义。事实上,仿佛在一夜之间,这个词汇突然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逃逸出来,和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捆绑在一起,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更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加拿大科学家这项预测的边际条件有待商榷,因而从科学的角度讲,尚不能作为人类未来行动的指南,但却足以给我们危机中的家园再次敲响警钟。

第2篇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旅游客流 影响机制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充分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旅游业,必将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一重要课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政府及部分学者的高度关注。2008年世界旅游日主题便是“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要做到科学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需要对气候变暖之于旅游业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尝试性地从旅游气候舒适地区的转移为切入点,对于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一、气候变暖使旅游气候舒适地区发生转移

全球变暖将影响各地的旅游气候舒适指数(从旅游活动的角度出发来对气候条件进行定量评价的描述性指标),使得旅游气候舒适地区发生转移。

气候变暖对旅游目的地主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严寒地区由于变得气候温和而更具旅游吸引力,而温暖地区由于温度升高使得自身吸引力减弱。其次,气候严寒的国家由于气候变得宜人使国内游增加,而出境游渐少,而气候温暖的国家则国内游减少,出境游增加。综合两方面影响可得出:气候变暖推动游客趋向于高海拔和高纬度等凉爽地区的旅游目的地(Hamilton et al,2003)。

气候变暖对各旅游区域的影响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世界主要旅游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异常气候等几方面,根据国际气候研究协会的统计数据可知:北欧和东北亚地区旅游气候将变得更为舒适,因为气候变暖使其霜冻期缩短,夏季气候变得更宜人;而南欧(地中海)、东南亚、北美、加勒比海等地区则面临着海平面升高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威胁,其旅游气候舒适指数将有所降低。

二、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路径分析

气候变暖使得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发生变化,也对各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得各地旅游资源的相对吸引力发生变化,这将影响游客的出游动机及目的地选择,最终引起客流的变化。

1.气候变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本身即是一种旅游资源,它在旅游需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拉作用。游客对区域气候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将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并对其旅游动机产生影响。气候变暖对特定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自然性因素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旅游目的地形成不同程度升温现象,从而降低或提高目的地的舒适度,游客将趋向于寻求较高纬度和较高海拔、气候凉爽的目的地;另外由气候变暖引起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损害也会降低游客的体验质量;

二是物质性因素影响,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及极端气候事件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设施造成极大破坏,降低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进而影响旅游需求;

三是心理及安全因素的影响,主要指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旅游灾害中不确定因素对旅游安全及旅游预期心理的威胁。

2.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传导路径

旅游需求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客流的流量、流向与时间分布规律。虽然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事件会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但其是通过改变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的感知形象,从而改变游客心理预期和行为模式,进而直接导致旅游需求的波动,最后形成客流的相应变化,此影响传导路径如下图所示。

图1 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路径解析

三、气候变暖对国际主要旅游市场客流的影响

1.国际主要客流分布

世界上的旅游客流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目的地,其中欧洲、东北亚和东南亚、北美这三个地区占据了旅游市场的绝大比例。大约58%的游客去往欧洲,16%在东北亚和东南亚,12%在北美,到访这三个地区的游客数几乎达到国际游客的90%。大多数的国际旅游客流在地区内部消化,前往欧洲的大约87%的游客都来自欧洲;除了地区内部客流之外,主要有六支客流支配着国际旅游市场的走向,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主要客流走向中,气候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北欧地中海和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这两支客流,人们出游动机不仅仅在于休闲度假的需要,更在于其对阳光沙滩型旅游目的地的向往;东北亚东南亚市场很大程度是受“3S”(sun,sand,sea)吸引。而北美与欧洲之间出于商务目的的比例更高。

2.气候变暖对六大国际旅游客流的典型影响

国际主要客流走向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由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降水变化及极端事件都将影响到游客行为,进而作用于旅游市场。气候变暖对几大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预测如下:

 北欧地中海:客流减少,北欧国内客流增加

此市场出游动机单一,主要是为了寻找温暖的阳光,气候的变化使得北欧这一客源输出国夏季的气候舒适指数增高,而地中海则因气温太高降低了对度假游客的吸引力;另外,地中海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这一客流大量减少,且北欧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在国内或北欧其他国家旅游。地中海等南欧游客也可能为了躲避炎热的夏季来北欧旅游。

 北美欧洲:部分地区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客流增加

这一市场是由70%的休闲游客和30%的商务游客组成,商务游客受气候影响程度很小,休闲游客由于主要出于文化和观光旅游的动机,受气候影响也不明显;但是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在夏季变得太热而使得南欧旅游旺季进行转移。北欧夏季更宜人的气候吸引更多的北美游客前往,使得伦敦、巴黎等城市在夏季的高峰期变得更为拥挤。

 欧洲北美: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局部客流减少

这一市场主要为商务游客,受气候影响不是很明显,游客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纽约以及加拿大西海岸。随着气候变暖,欧洲到佛罗里达的客流在季节性和目的地地理位置上将发生转移,因此地面临的海岸线退化、热带疾病盛行以及夏季高温将对游客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对不确定性气候事件缺乏信心,去往西海岸的游客也将减少;由于气温升高,纽约、洛杉矶等地旅游旺季会由夏季转为春秋两季。更为温暖的冬季和夏季将缩短科洛矶山的滑雪季节,增加雪崩危险且减少较低海拔的滑雪资源,好处在于夏季旅游项目旺季延长。

 东北亚东南亚:近期客流没有显著变化

这一市场无论客源地还是目的地,其气候变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都较小,因此近期内其客流基本不受气候变暖影响。但是,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温度升高将破坏此目的地的岛屿海岸旅游资源,增加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小对日本和台湾市场的吸引力。

 东北亚北美:极端气候事件对客流产生轻微影响

去往北美的游客以日本、南朝鲜和台湾为主,且多为商务旅游;休闲游客大多是去往加拿大和美国的观光旅游,所以这一市场在客流量上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太平洋海岸暴雨的频繁发生和纽约、洛杉矶等地的高温天气将改变游客的出游时间和次数。

 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远期客流量将明显减少

作为世界主要的3S旅游目的地,加勒比海地区旅游业主要依赖于气候和沙滩产品,这使得其客流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很强。加勒比海地区的主要客源地为北美,但由于气候变暖的威胁,一方面海平面上升,海岸带被侵蚀,沿岸基础设施遭受毁坏;另一方面降水量减少,使本来已紧缺的淡水资源更缺乏,结果将使加勒比海吸引力降低,接待能力下降,从而游客量大大减少。

四、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主要影响分析

1.客流的运动方向发生转移,客流分布重新布局

旅游客流的形成是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旅游目的地是因获得客源地所不具备的体验而产生的,而气候变暖对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旅游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游客的体验质量并波及到旅游市场的反应,从而影响到客流的运动方向。客流的运动方向如何变化取决于客源地和目的地旅游气候指数的相对变化幅度,如果随着气候变暖,目的地的气候舒适指数仍然高于客源地,那么客流运动方向不会改变,否则,将导致客源地和目的地角色的转变。即气候变暖可能使旅游目的地互相迁移。总体而言,旅游目的地将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逐渐迁移。

北欧到地中海旅游客流的变化趋势便是典型的例证。气候变暖使得北欧去往地中海休闲度假的游客锐减或只在北欧地区进行区内游,导致占国际旅游1/ 6的游客大量减少,甚至夏季的北欧成为地中海的旅游目的地。

气候变暖使得对气候依赖程度很高的旅游目的地遭受严重损失,如加勒比海地区,气候变暖使其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受到巨大威胁,这将使得北美游客转移到其他替代型旅游目的地,从而引起此地区客流的重新布局。

2.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发生变化

(1)旅游旺季在时间上发生转移

气候变暖使得旅游目的地各个月份的旅游气候指数发生变化,适合出游的时间发生变化,这使得目的地的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如纽约、落杉矶、旧金山等地由于盛夏高温,可能使当地的春秋两季成为旅游旺季。

(2)旅游旺季有所延长或缩短

气候变化有可能改变户外休闲活动营业季节的长短,从而使得目的地的旅游旺季有所缩短或延长。如加拿大43%的国内旅游支出和62%的国际旅游支出都发生在7-9月,温暖气候的增加将使得高尔夫球运动、野营和划船等项目的营业时间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那些以冬季旅游项目为主的国家,缩短其旅游旺季,减少其客流量。气候变暖将导致降雪减少和冰川减少,这对主要经营冰雪项目的冬季休闲度假地的游客量已造成了损失(如北美和阿尔卑斯山地区)。

3.将增加或缓解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压力

(1)旅游旺季客流陡增使部分旅游目的地面临严重环境容量压力

游客流以流量、流向、中转地等因素反映出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相互关系,它的强度、运动方向及季节性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设施应用、经济效应以及环境容量。例如温暖气候的增加使得加拿大在旅游旺季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但如果考虑到旅游流量增加导致的环境破坏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在气候变暖中旅游气候变得更为舒适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其环境容量将面临巨大压力。

(2)“绝景游”和极地旅游导致的环境容量压力

气候变暖催生了“绝景游”旅游产品,气候变暖激发了极地旅游的热潮。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冰原融化,从而使极地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的旅游景观,这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例如,地处北极地区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便是因大冰原融化而浮出海面的新岛屿而招致众多观光游客的涌入。过去五年中,到斯瓦尔巴观光的游客人数已激增了33%,由于上岸观光的游客大量增加,以至于某些岛上原本就已脆弱不堪的植被破坏殆尽,当地野生动物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因气候变暖而新兴的旅游景点或面临绝迹的旅游景点在短期内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容量问题。

(3)因气候变暖而衰落的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压力得以缓解

长期来看,气候变暖使得某些原来的旅游热点地区和城市变得不再舒适,从而客流量逐渐减少,其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尤其是对于地中海这种休闲度假型目的地来说更为明显,环境容量压力的缓解有利于在气候变暖中走向衰落的旅游目的地重新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寻求新的发展定位,尽快实现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David Vine. Editorial: Tourism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Vol.14, No. 4

[2] Amelung Bas, Nicholls Sarah & Viner David.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Tourism Flows and Seasonalit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7(2), Vol.45 Issue3, p285-296

[3] Trista Patterson, Simone Bastianoni & Murray Simpson.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Two-Way Street, or Vicious/Virtuous Circl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 14

[4] Allen Perry. Will Predicted Climate Change Compromi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Mediterranean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14, No.4

[5] Ghislain Dubois & Jean-Paul Ceron.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Proposals for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 14, No. 4

[6] Wietze Lise & Richard S.J.Tol. Impact of Climate on Tourist Demand. Climatic Change, 2002(55), P: 429449

第3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 公路绿化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公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及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建设

公路是建筑在地壳表面、供车辆行驶的线形建筑物,它于自然,供各种车辆或行人通行。因公路是一种线形建筑物,它必将对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原有的地质、水文、植被等原有平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沿线的气候及生态环境。

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工程毁林占地对植被的破坏

毁林占地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我国公路建设多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地貌类型一般属于低山丘陵和平原,沿线多以农田为主,少数路段穿越山林及村庄。路面所征用的土地将永久性地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地表覆盖性质发生变化,原有的植被被永久清除。穿越村庄所占用的居民住宅与企业,重新安置需占用新的土地,使中国长期存在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也破坏了新土地上的生态平衡。此外,还有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材料堆场、临时取土等临时占地,将破坏原有土壤和植被,使区域内地表增加,对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对风力、水力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生态恶化。公路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而植被的减少将影响区域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1.1.2工程施工对植被的破坏

各种施工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平整、施工机械活动、材料堆放、临时营地都会破坏地表植被。其中,土石方的开挖由于破坏了地表土层,只留下坚硬的岩石,植被难以恢复。其他地表活动造成的植被临时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也将影响植被的恢复。施工中的弃渣会影响路边植被生长和农田生产。

施工产生的扬尘和其他有害气体对路边植物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沥青的熬炼对附近的植被可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同时施工人员的活动包括施工活动和生活活动亦会对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

1.1.3施工期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施工活动。为了保证公路的平直,经常需要开山平路,挖方段土石可用于铺垫附近路基,但当挖、填方不平衡时,需开凿大量山体,开山取石破坏了山体的表层,毁坏植被造成岩石,使植被难以恢复,从而破坏自然景观。

根据现有的公路建设经验,在有些已建成的公路两旁,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一座座青山被挖去一块一块,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对自然景观的损害很大。由于挖去了地表土层,只剩下坚硬的岩石,植被再生非常困难,而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生长。此外由于山坡失去了植被保护,易受雨水冲刷,导致山体滑坡,从而对景观环境产生更大的破坏。

1.1.4施工期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是许多生态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基础,它支持者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在公路本身以及取土场地或河流周围,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土壤侵蚀的例子。它起源于同受公路工程干扰的水流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公路施工时坡地土壤的不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公路建设在导致植被消失和破坏的同时,又加速了光秃坡地的土壤侵蚀。在某些场合,侵蚀可能会在一些远离公路本身的区域造成损害,如滑坡、河流淤积、堤坝损坏等。土壤侵蚀使人们遭受相当大的损失,包括丧失田地和作物、因河流湖泊淤塞而减少渔业收入等。

施工期路肩及边坡的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使附近河流中的悬浮物浓度升高;扬尘及冲刷物质进入农田,影响土壤机械组成和结构,而且这些泥土多为生土,有机物含量低,过多进入土壤,将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

1.1.5施工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公路修建过程中,处置不当常常会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公路施工中高挖低填处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地,山体会因扰动后引起塌方、滑坡等破坏。经专家统计,在平原地区,覆盖较差时,为轻度侵蚀,覆盖较好时为微度侵蚀;在20度缓坡时,在较好植被覆盖下,为微轻度侵蚀;而在地表无覆盖即覆盖率1%时,20度缓坡为强度侵蚀,40度陡坡为剧烈侵蚀;在60度陡坡下,80%覆盖率为强度侵蚀、无覆盖为剧烈侵蚀。

由此可见,施工过程中,在植被破坏后的路基、施工场地、材料堆场、采石场等地都会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公路沿线进过较陡坡度的山区,且植被破坏严重,侧加剧水土流失的产生,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在清理后的区域和坡地,尽快恢复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的措施。

1.2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公路对原生态区域的分割阻断、人类活动的延伸、交通事故、沿线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和垃圾、筑路改变地表径流流向、车辆排气中铅化物降落到农田等造成的生态影响。

生态区域的分割是公路对野生动物的主要影响。随着森林的减少以及居民和交通网对森林的分割,使得动物活动范围日益减少,而这种日益减少的活动区域正威胁着越来越多的野生珍稀动物,最终会导致这些动物的灭绝。从历史的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证明,公路网的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很大,公路网将野生动物活动所需的大面积森林分割成小区域,这种小的区域无法满足其生存需要,野生动物的领地逐渐缩小,使其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车流量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延伸、活动范围的缩小无法使野生动物有机会繁育后代,从而加重了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人们占用大量土地开发沿线的工业、农业、旅游等,根本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变为人造环境,并产生大量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潜在威胁。在公路营运过程还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受交通事故威胁最大的是沿线山林植被和水系,从而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生命安全。

同时,修建的公路形成一条穿越沿线地区的长坝,使原来的地表径流流向发生改变,必要的涵洞尽管对这种影响有所缓和,但个别地段仍会排水不畅,易积水成涝,改变土壤成分和通气状况,影响作物生长,严重时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次盐渍化的潜在威胁。

以前,我国普遍使用含铅汽油,汽车尾气排放的铅通过降雨沉降进入土壤,铅的长期积累使生物地球化学平衡遭到破坏。最终超过土壤忍耐极限,造成对作物的危害,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鉴于铅的毒理作用,现在正在使用的无铅汽油,将是消除铅影响的有效途径。

2 公路绿化

2.1公路绿化的概念

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边坡、分隔带及沿线空地等一切可绿化的公路用地,利用绿色植物合理覆盖的工程。包括公路边坡(高填土边坡和挖方边坡)、绿化带、土路肩、中央分隔带和机非隔离带、环岛、跨线桥、高架桥和立交区等。公路绿化主要是发挥景观效益。从工作内容上看包括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和植物的栽培、养护等方面。

2.2我国公路绿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的公路绿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以栽种行道树为标志,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美化路容和改善行路条件,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为行人提供遮荫等。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以景观规模的迅速扩张为标志,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产物。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建设,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崭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美学的认识。公路环境作为人们最为熟知的生活环境之一,其美学和生态价值得到了迅速提升。绿化对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的作用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其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如20世纪初美国设计师提出的公园式道路(Parkway)的设计理念(Simomson,2003),主要强调汽车以及道路两旁的景观所带来的行车愉悦感,是道路成为与绿色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景观设计师则倡导把道路融入景观和体现道路特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得日本的道路景观极具个性特点。

我国高速公路景观发展的历史不长,人们对高速公路景观的认识尚比较肤浅,大都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涵,因而以单纯的草坪或单纯的灌木来创造所谓“大片绿地”的案例比比皆是。

公路绿化的第三个阶段是成熟阶段即生态阶段。生态化最早体现在欧、美学者对绿色通道(Greenway)的设计理念中,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即景观生态学中廊道(Corridor)或绿篱(Hedgegrow)效应运用于绿色通道的设计,则是生态化理念的最早体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生态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自然环境资源的日益减少,生态学的观点广泛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如我国学者提出的生态园林(王浙浦,1999)和城市森林等理念。国外学者也根据森林植物在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提出了对城市树木的生态功能、文化价值进行重新评价。其中的生态功能就包含吸收CO2和释放O2的功能,树木对污染气体Nox、CO、SO2等的吸收作用,树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生态化阶段是景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由人文趋向自然,由感性趋向理性的必然结果。生态化的绿化是自然美学形式与生态科学内涵的有机结合。当前是我国公路绿化由景观化阶段即将进入生态化阶段的重要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应用多科学的知识,对绿化的结构与功能,效益与管理,进行全新的评价和认识,以便为生态化公路绿化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人们对生态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诚然,简单的自然生态形式是生态的反映,但并不等同于生态化。作者认为:生态的核心是生态效益和健康。就公路绿化而言,其核心是植被系统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环境质量的改进,因而需要从公路环境自身的特点和植物的环境功能去进行理解公路绿化的深刻内涵。这正是过去在公路绿化的研究中所欠缺的。

2.3公路绿化的内容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公路绿化的多功能性日益体现,公路绿化学科愈来愈交杂了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有①道路工程学:道路的形状和构造是绿化种植的基础,绿化种植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构成一幅完美的景观;②景观园林学是公路景观美学的基础和设计手段,景观园林学的视觉、时间、空间等美学概念在高速公路时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③生态学:生态学是公路绿化的基础学科,是公路绿化科学持续发展的保证;④造林学:是公路绿化实施的技术基础,也是公路绿化的主要技术内容;⑤植物保护学等是公路绿化管理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公路绿化的外在效益是景观效益,内在效益是生态效益,因此,公路绿化建设思想是工程学、景观园林学和生态学思想;公路绿化的组成材料是各色多样的植物;公路绿化植物的组织手段是园林工程设计;公路绿化植物的实施手段是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对植物材料特性的认识和运用是公路绿化技术的核心。

2.4公路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1)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补偿公路建设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降低工程建设的环境风险;2)吸收和固定CO2,平衡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大量CO2;释放氧气、补充汽车运行对大气中氧气的消耗;3)调节气候,公路绿色通道与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形成防护林体系,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研究表明:由高大林木组成的农田防护林带能有效阻止台风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减少农作物倒伏和减产;4)减少水土流失;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6)提高森林覆盖率;7)培育森林资源。

2.5公路绿化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关系

1)滞尘作用;2)吸收二氧化硫;3) 消耗二氧化碳;4)消减噪音;5)降低氮氧化物

3 公路环境保护

3.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3.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3.4提高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3.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3.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泥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3.5.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 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 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 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这一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4.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目前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4.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1)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2)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3)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4.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4.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4.5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4.6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5 加拿大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现代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问题,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5.1声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自然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5.2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5.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5.4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5.5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5.6空气环境保护

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6 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一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希望拙文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3]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第4篇

一、 景观环保改环境,精打细算很重要

【背景材料】 在刚刚结束的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加拿大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首个在签署该协议后退出的国家。环保组织纷纷谴责肯特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决定。加拿大气候行动网络的索尔说:“这是国家的羞耻。在气候变化课题正日益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时,总理哈珀却掴了全世界一巴掌。” 中国和日本对此表示遗憾。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不会犯发达国家过去无节制排放的错误。将采取节能、提高能效、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在实现经济发展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并保护环境。其中太阳能的使用既节省了能源,也节省了老百姓的开支。这项工程不仅在新的小区建设中使用,而且也会在旧小区的改造中加以推广。

为了节约开支,有必要对旧小区的改造进行设计。

【命题分析】 立体几何中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实际问题中不同位置下有关元素的计算需要同学们对空间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试题设计】 从2009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实施“景观环保工程”,对现有平顶的民用多层住宅进行“平改坡”计划:将平顶房屋改为尖顶,并铺上平板式太阳能片.现对某幢房屋有如下两种改造方案:

方案1 坡顶如图1所示为顶面是等腰三角形的直三棱柱,尖顶屋脊AA1与房屋长度BB1等长,有两个坡面需铺上太阳能片.

方案2 坡顶如图2所示,为由图1消去两端相同的两个三棱锥而得,尖顶屋脊DD1比房屋长度BB1短,有四个坡面需铺上太阳能片.

若房屋长度BB1=2a,宽BC=2b,屋脊高为h,试问哪种尖顶铺设的太阳能片比较节省?说明理由.

解析 设AD=x,0

SBCD=12BC•DE

DE=x2+h2SBCD=b•x2+h2,

2SADB=AD•AB

AB=h2+b22SADB=x•h2+b2,

令b•x2+h2>x•h2+b20<x<b,

当0

当x=b时,2SADB=SBCD,两种方案一样;

当b

二、 创新能力要考查,操作水平分高下

【背景材料】 根据新课程目标,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就是能力立意,即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命题分析】 通过空间想象,直观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推理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

【试题设计】 (1) 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3,图4),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3、图4中,并作简要说明。

(2) 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3) 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5),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示在图5中,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 (1) 如图6,沿正三角形三边中点连线折起,可拼得一个正三棱锥.

如图7,正三角形三个角上剪出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其较长的一组邻边边长为三角形边长的14,有一组对角为直角,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可成为一个缺上底的正三棱柱,而剪出的三个相同的四边形恰好拼成这个正三棱柱的上底.

(2) 依上面剪拼的方法,有V柱>V锥.

推理如下:

设所给出正三角形纸片的边长为2,那么,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底面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面积为34,现在计算它们的高:

h锥=1-23×322=63,

h柱=12tg30°=36.

V锥-V柱=13h锥-h柱×34

=69-36×34=22-324

V柱>V锥.

(3) 如图8,分别连接三角形的内心与各顶点,得到三条线段,再以这三条线段的中点为顶点作三角形,以新作的三角形为直三棱柱的底面,过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原三角形三边作垂线,沿六条垂线剪下三个四边形,可以拼接成直三棱柱的上底,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成为一个缺上底的直三棱柱,即可得到直三棱柱模型.

三、 交通安全系人命,标识器材不能少

【背景材料】 我国汽车工业正在不断发展,不少新手上路或其他原因导致近几年交通安全事故逐渐增加。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执法,另一方面要增加必要的安全器材。

【命题分析】 一般来说安全器材是一个组合体,它的设计涉及到几何体的三视图、面积体积的计算、位置关系的确定等知识。

【试题设计】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处的安全标识墩如图9所示,墩的上半部分是正四棱锥PEFGH,下半部分是长方体ABCDEFGH.图10、图11分别是该标识墩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

(1) 请画出该安全标识墩的侧(左)视图;

(2) 求该安全标识墩的体积;

(3) 证明:直线BD平面PEG.

解析 (1) 侧视图同正视图,如图12所示.

(2) 该安全标识墩的体积为:

V=VPEFGH+VABCDEFGH=13×402×60+402×20=32 000+32 000=64 000(cm3).

(3) 如图13,连接EG,HF及 BD,EG与HF相交于O,连接PO.

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PO平面EFGH,POHF.

又EGHF,HF平面PEG.

又BD∥HF,BD平面PEG.

牛刀小试

1. 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P1、P2、P3.

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θ,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是 。

1. 用一块钢锭浇铸一个厚度均匀,且全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四棱锥形有盖容器(如图14),设容器的高为h米,盖子边长为a米.

(1) 求a关于h的函数解析式;

(2) 设容器的容积为V立方米,则当h为何值时,V最大?求出V的最大值.(求解本题时,不计容器的厚度)

2. 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有一个三角形的遮阳棚ABC(如图15所示)其中A,B是地面上南北方向的两个定点,正西方向射出的太阳(用点O表示)光线与地面成锐角θ,ABD为光照遮阳棚产生的阴影。

(1) 遮阳棚与地面成多大的角度时,才能使阴影ABD的面积最大?

(2) 当AC=3,BC=4,AB=5,θ=30°时,求出阴影ABD的最大面积.

【参考答案】

1. 由射影面积公式S射影=S原cosθ可得p1=p2=p3.

1. (1) 设h′为正四棱锥的斜高,

由已知a2+4•12h′a=2,h2+14a2=h′2,解得a=1h2+1(h>0).

(2) V=13ha2=h3(h2+1)(h>0),

易得V=13h+1h.

h+1h≥2h•1h=2,V≤16,

等式当且仅当h=1h,即h=1时取得最大值,

故当h=1米时,V有最大值,V的最大值为16立方米.

图16

2. 过C作AB的垂线,垂足为E,则DE为CE在地面上的射影,且AB平面CED.

ABED,∠CED是平面ABC与平面ABD所成的角.

又AB平面ABD,AB平面CED,平面CED平面ABD.

CD在平面ABD内的射影落在DE上.∠CDE=θ.

设∠CED=α,在CED中,

DEsin(θ+α)=CEsinθ,DE=sin(θ+α)sinθ•CE,

SABD=12•AB•DE=12•AB•CE•sin(θ+α)sinθ.

当θ+α=π2时,即α=π2-θ时,阴影ABD的面积最大.

(2) 由(1)知AB=5,CE=125,α=60°,

第5篇

关键词:碳税碳交易环境规制

一、碳税与碳交易的涵义区别

(一)碳税的涵义及分类

碳税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以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为征税对象,通过消减二氧化碳排放为手段来实现环境规制,具体可分为:

1.按照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内税、国际税和协调的国家税。前两者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国家体系,后者是指在一个宽松的国际框架下由各国自主决定的税收体系。

2.按照征税依据不同,分为实际排放量碳税和估算排放量碳税。两者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为依据,前者技术上不易操作,征税成本也较高,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是后者。

3.按照税率水平不同,可分为差别碳税和统一碳税。前者是指在不同行业或地区实施不同的碳税税率,后者则指实施统一、特定的税率。目前理论界普遍认同差别碳税。

4.按照实施目标不同,分为激励目的碳税和财政目的碳税。前者是以提高燃料或排放的价格为目的来消减能源及其他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后者以筹集财政资金为目的,政策要点在于形成稳定的税收来源。

(二)碳交易的涵义及其分类

碳交易是一种以碳资产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把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解决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科学、技术和经济问题。它一方面将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和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具体分为:

1.基于配额的碳交易。指在特定区域或特定时期,基于节能减排目标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既定的,不同配额所有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自行购买或出售所需配额。配额具有可分割性、可传承性和累积性等特点。

2.基于项目的碳交易。与配额交易不同,基于项目的交易主要是针对具备节能减排效果的实施项目,由买主向该项目购买减排额度。在项目购买条件下,交易标的具备可转让性和可分割性,但不具备传承性,因而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国际市场中基于配额的碳交易主要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基于项目的碳交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CERS)和减排单位(ERUS)。

二、碳税与碳交易利弊比较的经济学分析

(一)碳税与碳交易的经济基础

1.碳税——以价格为基础的环境规制手段。环境税作为碳税的理论基础最早由庇古提出,也称“庇古税”。1920年,庇古设计了福利经济学中的环境税概念,提出对污染者征税,以纠正市场活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此后,政府将这一理念加以运用,对具有负外部性的污染企业进行征税,并将税收所得作为抵消污染效应的经济补偿。在低碳发展模式下,碳税侧重对污染排放企业排污成本的监督。通过对排污企业进行征税,污染企业的排污成本得以增大,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考虑,企业必然自行控制污染排放量,从而达到环境规制的目的。

2.碳交易——以数量为基础的环境规制手段。碳交易侧重既定排污权利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以增加污染的社会成本的考虑。罗纳德·科斯最早提出社会成本概念,他认为要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一个有效手段是在污染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排污权分配。此后,多伦多大学的约翰逊·戴尔斯在其《污染、财产与价格》一文中提出数量为基础的交易机制。这一理念随后被美国环保署加以引用,并于1977年在《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中得以法律确认。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碳交易相对于碳税而言更具有政策吸引力。

(二)碳税与碳交易的优劣分析

1.碳税效果评估。碳税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经济手段,其优点包括:(1)能够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据估算,在五档碳税税率(10元/吨、20元/吨、30元/吨、40元/吨、70元/吨)下,分别计算碳税的税收影响,可以得出10年动态累计碳税税额(10年动态累计碳税税额为企业碳税税额与居民碳税税额的加总,即累计碳税税额=企业碳税额+居民碳税额)分别为1238.03亿元、2433.48亿元、3589.26亿元、4707.98亿元、7864.71亿元。(2)可操作性强、实施成本低。碳税通常在化石燃料进入经济循环的开始环节进行征收,因而只需要对很少的一些经济体征收碳税即可覆盖所有的化石燃料消费。

但是,碳税的刚性特征对能源密集型部门产生的影响非常显著。例如,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1993年的水平,日本必须从1993年起征收4000日元/吨的二氧化碳碳税,并以后逐年增加1000日元/吨碳税。如果把减排的社会效应用每吨二氧化碳减少的GDP值来衡量,将达到45-50万日元/吨二氧化碳的高昂成本。此外,开征碳税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流逝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大,碳税税率越高,增强的幅度越大,对GDP的负面影响也将越大。

2.碳交易效果评估。在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碳交易的优势有:(1)能够加强初始排放权分配的有效性,维持既定排放总量。与碳税相比,碳交易更关注既定排放总量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分配,通过交易权的分割与转让,实现污染排放边际成本的增加,以起到约束经济体排放行为的目的。(2)规则简便,成本低廉,发展迅速。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目前国际碳交易发展格局中,强制市场为主、自愿市场为辅;配额市场为主、项目交易为辅。据统计,2008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总成交量已经达到48亿吨二氧化碳量,交易金额超过1260亿美元,发展速度超过碳税。

但是,碳交易对本土市场的发展影响较为显著,例如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交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交易无法迅速完成等等。此外,目前碳交易市场建设滞后,世界碳交易目前主要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加拿大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澳大利亚三大气候交易所和印度气候两大交易所等进行交易,发展中国家的碳交易市场仍处于筹备阶段。

三、中国实施环境规制的策略选择

(一)碳税征收应循序渐进,同时酌情减免企业的其他税负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传统黑色能源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在碳税的征收上应当细致考虑,既要根据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碳税征收机制,又要避免欧洲发达国家高额碳税的激进征收方法,以将社会的运行成本降至最低。此外,为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征收碳税需要高度关注企业的税负问题,适当减免企业其他税负,以实现企业税负比率零增长,避免打击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①。

(二)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构建碳交易市场的技术路线

我国目前的碳交易市场仍处于建设阶段,应合理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经验,推动国内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以市场化手段加快推进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建立一套与发展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改变目前政策规划不明、法律缺失的状态;其次,要发挥现有排放权交易所、CDM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在构建区域性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的作用,鼓励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积极构建碳交易区域市场,为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提供平台支持②。在此过程中,我国要特别注意妥善解决碳交易市场在全球碳定价权中的敏感性问题。

第6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开发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生物药物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品。

1.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历史

生物生物制药产业自1953年发现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始,历经29的研发,于1982年成功在美国上市了第一个重组胰岛素,从此拉开了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陆续在1986年上市了第一个单抗OKT3、第一个重组疫苗、第一个抗肿瘤生物药物a-干扰素,1987年第一个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产品I-PA上市,1989年EPO上市,1994年第一个基因重组嵌合抗体ReoPro上市,1997年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Carcitel及第一个治疗性抗体Rituxan上市,1998年第一个反义寡核苷酸药物Vitravene、Neupogen上市,2002年第一个治疗性人源性抗体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上市。2004年我国批准了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上市,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自此开启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大门[1-3]。

2.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行业现状

目前单抗药物是世界生物制药发展的主流药物,笔者以单抗药物为例,阐述一下单抗的发展现状。

现状分析:1、朝阳行业、增长迅速、利润率高、成长性好;2、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技术壁垒高、审批难度大;3、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资本市场青睐、估值高;4、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重复开发,质量不均。

趋势分析:1、以仿制为主,逐步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进口药品的替代;2、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并购重组行业整合将成为趋势;3、企业发展短期看资本和技术承接能力,长期看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能力。4、2010年开 始大量抗体研发企 业诞生,技术逐渐成熟,2013开始申报迅猛增长。目前,共有近60家企业申报,获得批件不到10家,从企业背景来看,人才,技术和资金是抗体研发企业的必备条件 。

3.发展前景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国医药产业一直处于落后于美国、欧盟,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医药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出台促进医药健康发展的政策[4]。

200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积极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5,6]。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1.52%,2010年行业产销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

未来我国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

在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做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的全球大气候下, 我国政府也将生物产业定义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随着我国《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标识了业界期盼多时的生物类似药政策大门即将开启[7]。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生物制剂已逐渐成为全球制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里,生物仿制药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众多生物药专利到期浪潮袭来,原研药企正在想方设法延长专利保护期,加固"专利堡垒",生物仿制药企业则在积极地从各方面增强竞争力以进入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随着生物制剂的不断发展,包装材料和给药系统作为生物制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提升药品附加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越来越受到生物制药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生物技术的应用创立了有160年历史的医药工业,目前正迅速向农业和工业领域渗透和发展,并将对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制造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即改造传统产业,重塑产业结构。日前公布的安永报告显示,去年全球生物技术领域收入增长了17%,达到了546亿美元。其中,美国在此领域的成就遥遥领先,其收入为427亿美元,约占全球的80%。此次研究调查了641家公共生物技术公司和3775家私营生物技术公司。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生物技术公司从2003年底起又开始了上市活动。去年全球生物技术工业共从资本市场募集了212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15%。根据安永公司的调查结果,去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通过风险投资渠道获得的支持创历史新水平,超过所有风险投资总额的21%。生物技术产业也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其中美国为36亿美元、加拿大2.71亿美元、欧洲14亿美元。

自1992年生物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以来,仅美国保健生物技术工业收入,就从1992年的8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390亿美元。截止到2005年4月初为止,美国公开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市值已达3110亿美元。其中2004年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盈利7.85亿美元,安进公司(Amgen)盈利24亿美元。2004年生物技术工业的投资达170亿美元,这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风险投资达36亿美元。

与此同时,治疗性克隆研究为那些支持它的国家,如英国、瑞典、中国等,提供了战略机遇。英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受益于生物技术的部门雇佣的工人超过175万,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英国政府一直对生物技术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认为它是典型的知识经济,是英国的优势所在,是英国产业的未来。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大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前,是积极转变观点、调整政策、抓住机遇、促进科技发展,还是出于保守观念或者政治利益的考虑遏制科技发展而丧失机遇,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蓬勃发展的关键。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对待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截然不同态度,很可能预示着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将出现新的变革[8]。

4.意义

近年来,人类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生物治疗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其在治疗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总额为18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但是中国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又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希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生物技术药物产业。

参考文献

[1] 高志鹏. 生物制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 2015(40):190-190.

[2] 吕强. 浅析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以及应对策略[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4).

[3] 王旭, 崔韶晖.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分析[J]. 科技视界, 2015(19):115-115.

[4] 毛开云, 杨露, 王恒哲,等. 生物技术药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 35(1):111-119.

[5] 尹再强. 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4(11):33-33.

[6] 周帆. 生物技术药物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J]. 自然科学(全文版), 2016(1).

第7篇

当你睁开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世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们渴望看到更加清晰的画面,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追求更加美好的视野。由黑白到彩色,由254×250到1024×1024,再到“24亿色的视界”,更清晰的视界是人类的追求,我们由此走进了高清视界!

2007年,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高速发展;2008年,它正全力朝着更高清的方向前进。标清开始逐渐让位,高清成为热点,全高清也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然而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什么样的标准才更适合我们?

标清(SDTV)

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标准清晰度,它的图像效果与目前DVD相同,采用720x576i的图像格式,电视屏幕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为4:3,其图像水平清晰度为4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DVD的分辨率量级。

高清(HDTV)

高清晰度电视是一种新的电视业务,国际电联作的定义:“高清晰度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目前水平和垂直清晰度是常规电视的两倍左右,配有多路环绕立体声。

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关于高清的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高清晰度电视)、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和LDTV(普通清晰度电视)。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接收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从音频效果看,高清电视节目将支持杜比5.1声道环绕声,而高清影片节目将支持杜比5.1 True HD规格,音频流传送,配合DAV-DZ770W的5.1声道的光纤输出,这将给我们带来超震撼的听觉享受。

全高清(FULL HD)

伴随用户对高清晰影像的需求,全高清也逐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i和1080p,是高清的顶级规格,因此被称作“全高清”,而对应地把720p和1080i称为标准高清。很显然,由于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所以1080p在分辨率上更有优势,尤其在大屏幕电视方面,1080p能确保更清晰的画质。据了解,我国已经确定将1080p作为在广播电视演播室的拍摄标准。而作为高清行业的引领者,索尼一直将FULL HD作为领先优势的重点及制高点,并将“Full HD 1080”定为自身标准。目前,索尼已经将这种顶级高清规格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BRAVIA X系列液晶电视、HDV摄像机和首款采用AVCHD的高清数码摄像机UX1E和SR1E、AR18CP蓝光笔记本、蓝光播放器以及PS3游戏机都符合FULL HD标准,在本来完整的产品线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虽然目前全高清电视还未能成大气候,在国内短时期内还不能统领平板电视市场,人们对全高清电视“欲买还休”。不过,至少这背后反映了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和数字音像产业的进步。可以说,是人们对于电视画面的更高要求和数字电视技术进步催生的全高清规格电视的产生,同时全高清规格电视的产生又进一步推动了连带这的广播电视产业和数字音像产业的向前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

高清是一个世界,一个系统,经过以索尼为代表的众多厂商的不懈努力,“高清世界”已经全面来临。我们不难预见,高清取代标清是必然的趋势,而“全高清”必然将成为“高清世界”的全新境界。标清与高清的较量,高清与全高清的较量,日渐显现。

中国高清的“视觉革命” 产业之间的较量

1993年,国家科委就组织了“HDTV 发展战略专家组”;

1994年,国务院成立了“HDTV协调小组”,任命“HDTV专家组”和“HDTV总体组”;

1998年10月,国务院总理根据“HDTV协调小组”的最终报告,提议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国家质检局、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来自国务院的6个部委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领导小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任组长;

199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国庆50周年活动的HDTV地面广播实况转播试验;

2001年1月1日,上海试播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2003年10月8日,深圳电视台高清频道开播,日播2小时,但至今尚未正式商业运营;

2005年9月1日,央视高清试播;

2006年1月1日,上海文广“新视觉”(日播15小时)与央视高清影视”同时正式播出(日播19小时);

2006年5-6月,中影集团的CHC高清影院开播;

2008年,我国开播地面高清电视;

2010年,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一五”规划,我国要达到10套以上高清频道节目制作能力。

央视高清频道落地北京

2008年1月1日上午9时整,中央电视台免费地面数字高清电视在北京开播,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实质性启动,据悉,今年上海、天津、深圳、青岛、沈阳、秦皇岛等地也将陆续开通奥运高清地面电视。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这套全新高清综合频道,通过无线发射方式进行传送。在北京地区用33频道,采用单载波调制方式播出。

此次高清频道播出采用了我国自主制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核心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开播的这套高清节目首先在北京地区播出,之后争取用几年时间尽快在全国推开,届时全国90%以上的人都能通过无线数字电视的方式收看到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针对广大电视观众关心的收视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只有符合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电视机才能收看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曾庆军表示:“如果已经购买了高清晰度电视机,观众还需要买一个相应的符合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的高清机顶盒。”

高清发力北京奥运

2007年7月11日,北京奥运会全部采用松下P2HD高清转播设备新闻会召开,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对外宣布,2008年8月8日到2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服务将全面采用Panasonic P2 HD高清半导体存储卡系列广播电视转播设备(以下简称P2 HD),作为现代奥运史上第一次全部选用高清设备进行电视转播的北京奥运会目前已进入整体高清转播系统的最后运行调试阶段。松下电器公司将为奥运场馆以及奥运相关设施提供约2000台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

1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为奥运节目转播而定制的高清电视转播车正式交付使用。据北京电视台介绍,该车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新的高清转播车之一,价格超过一千万元。据北京电视台介绍,该转播车将全面用于奥运足球预赛和决赛的国际信号制作。该车主要由索尼公司负责方案设计、产品提供和系统集成等工作。整车内设18套摄像机,包括2套高清高速摄像机,由车体、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图文系统、辅助车等组成。车厢内分为导演区、技术区和音响区3部分,它还将与今后即将在北京新电视中心投入使用的数字播控系统、制播网络系统、高清大型演播室等技术设施一起,搭建起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电视技术平台。

关于奥运高清的疑惑

北京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高清转播是数字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目前进展来看,提供高清转播的信号是没有问题的,但究竟会有多少人能够看到高清转播的奥运尚存疑虑。

1、要想看到地面高清,得有高清电视机+高清地面机顶盒,或者高清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

2、目前已有部分电视机厂商研发了同时支持单载波、多载波的地面一体机,但要批量上市还要稍待时日。

3、新购电视机的用户毕竟还是少数,这样,能够看到高清转播的就限定在已有高清显示功能电视机的家庭中,而且还得购买高清机顶盒。

4、要兼容单载波、多载波,目前凌讯和上海高清的单芯片方案都没有完全成熟,业界仍以双芯片方案为主,增加了至少几十元的成本,这对于一体机尚可接受,对于机顶盒则是一块不小的成本。当然,最终埋单的是用户。

5、单、多载波并用的“双模式”目前仅为北京地区的方案,其他城市明年是否采用此方案尚未完全确定。这对于相关厂商而言是又一个头疼的事情。继北京之后,上海、天津、深圳、青岛、沈阳、秦皇岛等奥运城市应该会在08年陆续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其他城市的观众届时能否享受到地面高清也是一个问题。

6、这套高清节目应该也会在一些地区的有线网络转播向有线电视用户免费提供。这样,购买了高清有线机顶盒的用户应可以享受到高清奥运。当然,这要看你所在城市的有线网络届时是否会转播。

地面数字电视也好,高清也好,并不会因为一个奥运会而迅速普及,2006年德国世界杯对欧洲手机电视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启动点,而且,央视的地面免费高清开播,无疑会大大拉动高清市场的启动。

链接:北京收看高清 三条路两条不通

1月1日起,央视高清频道落地北京,但是,北京市民想看高清还很难。

第一条路:有线+高清电视机 :目前,市民只要每月交纳服务费,就能通过家里墙上的一个插孔,接收到歌华公司通过有线方式传送的电视节目信号。但是,歌华公司接线员明确称,目前通过歌华公司有线方式无法看到央视高清。北京目前正在进行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小区转换。在歌华有线公司提供给市民的节目列表上发现,实现“模转数”后,市民能够收看130多套电视节目,配置了高清电视机和高清机顶盒后,还可以再收看到两套高清频道:CHC高清电影和新视觉,表格上没有央视高清频道的影子。

第二条路:无线+高清电视机:在央视高清频道的开播现场,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视高清电视信号已经覆盖到北京市六环内的各区县,居民只要购买到高清电视一体机或者装有机顶盒后,就可以收看到央视高清节目。上述收看方式在北京仍然无法实现。央视高清频道节目市场销售的中数传媒公司称,“我们从来没有开展该业务。至于无线高清机顶盒,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即使居民自己买到了无线高清机顶盒或高清电视一体机,没有解密卡,同样无法看到央视高清频道节目。

第三条路:卫星+高清电视机:中数传媒公司称,通过卫星机顶盒的方式,北京居民目前可以收看央视高清频道。此前,国内生产高清机顶盒的同洲公司联合中数传媒公司做活动,北京市民只要缴纳4880元,就能得到一部卫星高清机顶盒,同时获得一年的央视高清频道节目收看权。不过目前,这个活动已经结束。中数传媒公司介绍说:“今后同洲公司还将提供卫星高清机顶盒,居民可以在一个月后再来询问。至于收费情况,现在还不清楚。”

广电的数字化进程遭遇了种种非议,从设备制造商到广电运营商,无不在摩拳擦掌,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打赢这场翻身仗。高清的视觉享受必然会为中国广电事业数字化发展平息怨气。而广电事业数字化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新需求。

高清世界 世界高清 发展之间的较量

高清电视处于快速发展前夕。目前全球高清频道约50套, 每周播出高清节目约1000小时; 全球高清电视机约2860万, 订购高清电视服务的用户约1500万。美国75%以上的家庭通过有线电视收看高清频道, 90%的电视台开始制作高清节目, 播出节目中的55%是高清节目, 其中黄金时段高清节目的播出占到85%; 欧洲2004年元旦开播首个高清频道Euro1080,并在2005年增加了HD2、HD5 两个频道;德国2005年开播了高清频道;BshyB、BBC和法国将在2006年开展高清卫星服务, BBC计划在2010年全部进行高清节目制作; 日本和韩国在高清电视方面启动较早, 目前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美国:混乱与困惑下的高清

2007年,美国直播卫星电视业的龙头老大DirecTV发射两颗Ka波段电视直播卫星DirecTV10和DirecTV11,从而使它的高清电视承载能力达到150个频道。而据研究机构的预测,明年夏季DirecTV将会在美国提供超过40个高清频道。

根据媒体与市场调查公司Screen Digest的报告,到2010年,美国使用高清电视机的家庭将达到拥有电视机家庭总数的59%,计8000万台;而据摩根斯坦利的预计,201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67.6%。在2006年,美国消费者购买的高清电视机首次超越了模拟电视机,达到 1590万台,从而使得高清电视机的使用率达到了26%。

然而,在这些对高清电视业务发展的大好前景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多消极因素。美国电视咨询公司Frank N Magid Associates在2006年11月2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购买高清电视机的人们中,只有47%的人认为他们特别期望观看高清电视节目,使得这一比例从两年前的63%大幅下滑。

美国人对高清电视热情减退的原因,首先可以归结到高清电视机的硬件设备上;其次是缺乏足够的高清频道;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美国人因为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而不愿接受高清服务。

日本:高清电视用户居全球首位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SNL Kagan最新的一份报告称,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高清电视(HDTV)用户市场,而美国的追赶速度最为迅猛。

预计到2007年年底,日本的高清电视用户数量将超过920万。日本国内高清电视服务由其国内领先的电视广播公司NHK提供。

在全球其他地区,高清电视目前多处于发展试验阶段。日本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推出了早期的模拟高清电视系统,这使得日本国内的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单位以及观众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了以低廉的价格体验到数字高清电视系统。

SNL Kagan称,经过短暂启动阶段,美国高清电视发展速度惊人,目前美国高清电视用户已达到600万。据SNL Kagan预测,到2008年年底,美国高清电视用户将达到1200万,并超出日本用户数量。在日本,NHK已经开始考虑将其高清电视项目免费开放,而在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运营商都还在考虑如何把高清电视的付费模式设定的更为合理,以吸引到更多客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全球高清的发展日益迅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筹建或实施高清项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国外高清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无疑将对国内高清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全球的眼光来看,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为“高清时代”的来临铺平了道路,随着各大著名厂家对高清产品的全面打造和高清内容的应运而生。整个“高清世界”模型已经构建完成,以“高度清晰”为主要特征的“新视觉革命”已势不可挡。

高清阵地吹响集结号 商家之间的较量

在今年元旦正式实施以来,虽然业界普遍认为有助于中国彩电行业未来良性发展,但却给消费者出了个难题,面对众多彩电厂商自我标榜式的推销,究竟应该相信哪一个?

百余高清电视获信产部认证

自从今年元旦信产部高清电视标准实施以来,究竟有多少电视达到这一标准,除了厂商之间王婆卖瓜式的推荐之外,官方始终未予正面回应。据信产部方面消息:截至07年12月初,获得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检测认证的“高清”显示器已达100多个型号。

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称,根据信息产业部出台的行业标准,“高清晰度”(高清)和“标准清晰度”(标清)有严格的区分,只有图像格式、视频接口、清晰度、重显率、平均亮度、对比度、声音等12个关键项目达标,才能被称为“高清电视”。此次参加测试认证的彩电厂商共有23个,包括长虹、夏新、海尔、索尼、松下等20个品牌的140多个型号,其中获得高清检测的显示器共有100多个,占全部检测样品的70%左右。参加检测认证的产品中,液晶显示器占了68%,传统显像管显示器占了18%,等离子显示器占了14%。

信产部去年3月31日公布的囊括了液晶、等离子、液晶背投、液晶前投、背投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六种数字电视显示器的高清标准,在今年元旦正式实施以来,虽然业界普遍认为有助于中国彩电行业未来良性发展,但却给消费者出了个难题,面对众多彩电厂商自我标榜式的推销,究竟应该相信哪一个?而相对了解彩电性能的家电卖场促销员为了提升业绩,经常会将分辨率作为衡量清晰度的重要标准向消费者进行推荐。进而导致不少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对清晰度概念还存在误解。其实根据高清标准规定,平板电视的静态清晰度达到720线以上才称为高清电视,分辨率高不一定就是高清电视。

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此时公布达到高清电视标准的电视型号,对于消费者的意义不言而喻。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向消费者建议,购买“高清电视”,应该选择带有认证标志的产品。凡是带有“CESI”(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认证标志的产品,表明已经经过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测试。

奥运高清转播和央视高清频道的开播,无疑给各彩电巨头带来巨大的商机。各大品牌都推出了高清数字电视,以下调价格、完美画质来吸引消费者。

我走访了北京几家电器城,诸如国美、苏宁、大中,商家都在使出浑身抖数推出自家品牌的高清电视。不容置疑的是,高清电视的确让人心旷神怡,画质完美,清晰的视觉体验不禁让我置身于流光溢彩的高清世界之中。

以下介绍几种新款高清数字电视,仅供大家欣赏与参考。

TCL:推出高清旗舰产品

TCL研发出全高清旗舰产品―――――薄绝H78,它是全球最薄、技术最领先的全高清液晶产品,机身厚度仅为72毫米,同时集合了业界最顶尖的FULLHD和全高清MEMC技术,彻底根除运动拖尾、画面抖动等液晶行业的难题,即使是观看网球比赛等运动感极强的节目,也如亲临现场一般。而M71F系列则以其全高清功能和可旋转底座设计吸引顾客。同时,TCL还推出具备全能录功能的M61R系列以及120HZ倍频技术的M71D系列液晶电视,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求。 业内人士评价说,双节期间TCL强势主推全高清产品,证明了TCL在全高清领域的雄厚实力,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TCL必将与中国健儿一起摘金夺银,共“赢”2008。

飞利浦:流光溢彩的享受

目前,颇受消费者关注和业界认可的飞利浦全高清液晶电视及其画质处理技术,就为全高清液晶电视树立了良好的典范。飞利浦逐点高清不仅提升普通电视画面,更可处理和优化全高清1080P信号,使画面纤毫必现,人物的皮肤、动物的毛发、树叶的叶脉等细节清晰细腻、色彩自然、层次丰富;飞利浦锐腾核芯则有效地解决了高清运动图像的拖尾和DVD画面的振颤现象,无论是动作大片还是激烈比赛,画面顺滑流畅,观赏起来酣畅淋漓,尤其对于明年即将举行的奥运会,能够增添更多观赏乐趣。

正因为如此,采用了飞利浦先进画质处理技术的42PFL9532近日还获得了业内权威杂志《家庭影院技术》的液晶电视年度大奖,专家评论说:“全面升级的处理优化技术支持全高清信号品质,可生成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的高清晰图像和流畅顺滑的运动画面,加上流光溢彩功能所带来的独特观赏体验,飞利浦42PFL9532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索尼:创造最佳画质

“创造最佳画质”是索尼一贯坚持的产品研发目标,索尼BRAVIA液晶电视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卓越的色彩表现能力便受到消费者的一致推崇。此次新发售的V380A系列新品对画面色彩的要求同样苛刻,它延用了索尼独有的WCG-CCFL亮艳色彩背光源技术,有效提升产品的色彩还原能力,该技术曾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液晶电视产品类评测中以高达38%的色域覆盖范围获得权威部门首肯。此外BRAVIA ENGINE图像处理引擎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让色彩过渡更加平滑细腻,使图像得以更清晰的呈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