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为规范档案管理,保证小贷、担保业务档案资料(以下简称档案)的安全完整,维护公司及客户的权益,特制定本细则。
二、 档案的管理是指对公司已发生的项目资料、权属证明等进行整理,并统一移交档案管理人员编号归档。
三、 档案管理人员应建立档案台帐及权证档案台帐记录,便于资料查询、借阅、管理。
(一)客户档案管理由总经理制定专人负责。
(二)档案管理员对客户档案资料的安全性负责。
四、 档案的整理与移交
(一)业务的具体经办人员(项目经理A、B角)为档案移交人;
(二)部项目经理A角将项目资料按档案清单(附后)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好册内资料清单(具体到每一项内容的页数,包含资料中的封面及所有纸张)移交项目经理B角,清单一式三份,A、 B角各执一份,档案资料中一份,A、B角、档案管理人员三方分别签字确认。项目经理B角根据清单内容对档案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档案及相关有权人员签字完整并编码之后移交给档案管理员,若资料中有重要资料或签字缺少,项目经理B角须列出补充资料清单要求项目经理A角补齐;
(三)项目资料包括四部分:立项审批资料、重要合同或单据等、项目调查资料、客户或企业资料;(具体内容及顺序附表);
(四)业务发生后与客户所签署的合同,属于客户但客户未拿走的部分,应列入档案附件交档案室保存,列入附件的资料不进行编码;
(五)档案的移交时限为项目结束后(一般为贷款发放后)的五天之内,具体为项目经理A角三个工作日内移交项目经理B角,项目经理B角两个工作日内移交档案室,特殊情况说明原因经有权审批人同意后可以酌情延后;
(六)档案管理员在接交档案时,按照项目经理B角提供的清单一一核对档案资料,双方确认无误,项目经理B角、档案管理员双方签字确认;
(七)档案管理员在档案登记本上按时登记所接收的档案名称,双方签字确认;
(八)档案管理员对接收的档案统一编号,并按照档案号相应给档案中的合同编号。
五、重要权证资料的移交
(一)重要权证资料包括:贷款或者担保客户的财产权属证明原件、保证人的财产权属证明原件、他项权证原件、动产抵押登记通知书、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其他权属证明原件;
(二)重要的权证应与档案资料分开移交,重要权证视同现金管理,相关权属证书在第一时间移交公司指定的权证管理人员, A角列出重要权证移交清单,AB角及档案员三方在对清单上所列权证的名称、权证号、数量核对无误后,单独移交档案室存档并在移交单上签字确认;
(四)档案管理员应将所收到的权证存入保险柜单独保存;
(五)存档的权证应按项目按项目编号分开保存,且权证编号应与项目的档案编号一致。如档案号为2012鸿借字第001号档案对应的权证档案编号也为2012鸿借字第001号。
六、档案的借阅
(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需要借阅档案可以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的,必须按借阅需求填写《档案资料出借单》,并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二)档案管理员凭《出借单》办理档案借阅手续并登记台帐;
(三)档案借阅人必须在《档案资料出借单》规定的期限内,将所借资料完整归还档案管理员;
关键词:房屋;管理员;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市政配套、房屋建设较之前有了巨大变化。住宅及商业用地不断推出,商品房及商业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在此建设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作为投资建设的业主方,有着重要的地位。房地产企业作为业主方,在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前,有两大验收需要通过,一是工程实体验收,二是工程档案验收。由此可见,工程档案与工程实体同等重要,两者密不可分。房地产企业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不单单只有工程档案,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形成行政档案、人事档案、成本档案、营销档案、财务档案等。本文以项目公司为例,就如何做好这些专业档案的管理工作来进行探讨。
1、房地产企业项目公司档案管理现状
1.1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领导重视不够,各部门档案未能集中统一管理。集团档案管理制度下发已经较长时间,制度培训也已开展几次,但仅凭档案管理员个人能力,无法完成集中统一管理,公司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切实的重视,对集中统一管理没有要求,对一些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等属于公司层面的保密资料的考虑,致使各部门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其实说白了,就是专职档案管理员,只有责任,没有权利。公司赋予专职档案管理员有对接集团及外部相关单位一切检查及制度执行的责任,但对下,却没有管理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的权利,致使制度执行不下去。
1.2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要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档案室过小,办公地点不固定。往往很多项目公司,办公地点根据项目地点来定,无法长期固定在一个办公场所,经常搬迁,导致档案资料在搬迁过程中部份丢失或不同程度的损毁。因办公环境限制,公司无法给专职档案管理员较大的档案室,档案室面积较小,无法容纳公司所有专业档案的入库保管工作。分配给各部门仅是较小的一个个的档案室,各部门自行保管部门档案。
1.3兼职档案管理员专业知识不够,人员变动较频繁。兼职档案管理员往往不只负责本部门档案业务工作,都还有一份主要的本职工作,档案收集整理仅作为副业,招聘时也未注明需有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因仅是兼职的档案管理员,主管工作并不在此,故工作变动机率较大,移交工作较频繁,导致移交不细致,有档案遗漏现象。
1.4资料繁多,归档不及时,尤其工程施工过程资料。房地产企业档案,包含工程档案、行政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成本档案、营销档案等,这些档案分别由责任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经办部门由于考虑到资料的后续利用问题,往往不会移交到专职档案管理员处保存。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资料,往往是现场施工完成后补,等工程竣工后才能完整移交。
1.5电子档案归档工作较差。目前来讲,大家对电子档案的归档意识不强,电子档案都放在经办人电脑里,兼职档案管理员对电子档案的内容及数量并不清楚,造成收集不及时,不完善,从而导致公司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的严重缺失。更有一些对电子文件随意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不把电子文件作为档案来源对待,因而是原始的电子稿件面目全非,影响电子档案的保存价值。
2、就目前档案管理的现状,解决办法
2.1加强制度学习,严格贯彻落实制度要求集中统一管理。确定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统一标准,建立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加大各部门负责人对部门档案归档的重视程度,从上而下的引导大家严格按制度执行。建立奖惩措施,对档案整理较好移交及时的个人予以奖励,对未按照规定整理移交的予以处罚。
2.2克服办公地点不固定的弊端,搬迁过程中切实做好档案的打包装箱工作;搬迁后及时拆箱整理。不定期对各部门档案归档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及时整改,对各部门档案室进行定期检查,对档案整理不规范情况进行整改复查,对档案库房里设备不合要求情况进行整改。每年定期对各部门档案室档案归档情况进行统计,切实掌握各部门档案状况。
2.3定期组织兼职档案管理员进行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公司定期组织兼职档案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相互沟通,对资料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尽量保持兼职档案管理员的稳定性,兼职档案管理员离职需专职档案管理员签字认可,所保管档案资料需全部移交专职档案管理员方可离职。
2.4针对各专业档案内容繁多,归档不及时现象,制定统一的标准,明确归档的时间节点和归档范围。公司专门设置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各部门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经办人员进行催收,及时整理归档入库。施工过程中的资料,需由施工单位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资料员,不定期对施工过程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对资料不及时现象进行严肃处理,杜绝事后补资料。
2.5电子档案的收集主要靠经办人自觉移交,为此,制定一整套电子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的制度要求,经常组织全员培训,让大家养成电子档案自觉移交档案管理员的习惯。电子档案的保存方面,刻录只读光盘,使用可保存50年以上无障碍使用的优质只读光盘,索尼、三菱等进口光盘。使用专门的光盘档案盒,并对每份光盘档案进行说明。
3、总结
针对目前大多数房地产项目公司来说,要彻底解决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制定和贯彻落实。房地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及条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奖惩措施,根据企业发展的程度不断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坚持走依法治档的道路。引导企业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明确领导的职责要求,形成企业领导主管,各部门协同,档案部门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的管理模式,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最终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房地产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企业保存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档案的利用,只有档案保管做到的完整性、准确性,才可能对最终的利用起到作用,否则,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虚的,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美孝:建设项目档案收集归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8(1).
[2]高峰:浅谈房地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00.6.
[3]董桂英:房地产企业的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06.4.
现在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培训有关内容具体讲一下,员工礼仪和工作纪律、档案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印鉴管理制度、公文打印管理制度、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
1、员工礼仪和工作纪律
主要包括:员工的着装、仪表、语言、行为、及商务活动中的礼仪等等。工作纪律主要有上下班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休假制度、奖惩制度、离职及辞退制度。对一些行业来讲,员工的礼仪和工作纪律是公司行政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
2、档案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立卷、档案保管期限、保密级别、档案的借阅等等。
3、会议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会议的分类及召开权限、会议的组织、会议纪律、会议记录、会议跟进等等。
4、印鉴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印鉴的制发、公司印鉴对内对外使用规定、印鉴的权责人及部门、印鉴的保管、印鉴使用登记等等。
5、公文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公文格式及行文规范、收文程序、发文程序、公文归档、公文清退、公文销毁等等。
6、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购置规定、保管制度、领退制度、登记制度。
1 纳入企业管理,形成合力,加强核心档案资源建设
随着集团公司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越来越成为企业基础管理、专业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是必要趋势。
河南油田的做法是,把加强核心档案资源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主要体现在:把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纳入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只要有人为因素存在的地方,都必须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突出流程管理、突出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以流程决定配套管理。通过界定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树立企业员工人人都要管档案、利用档案、保护档案的意识。
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实现档案管理与项目管理四同步,档案专业验收是项目管理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科研鉴定、评审中,把完成档案归档作为鉴定、评审的首要条件;在设备管理中,明确规定设备开箱验收,必须有档案人员参加和随机资料归档交接;在OA办公自动化文书处理中,必须办理归档流程;在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管理中,也明确了档案资料的归档,比如,在物探工程项目管理、探井钻井工程项目管理、录井、测井、试油等工程管理中,在项目竣工验收中,都对提交原始资料提出了要求,制定了原始资料评分标准;在境外项目管理中,明确提出了档案资料管理。
另一方面,档案工作纳入企业考核体系。要让这套管理制度落实、可行,考核是关键。因此,把建设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与建设档案工作考评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很有必要。为此,按照中石化档案工作的总体评价排序,建立评价通报制度,对各单位档案工作实行量化考评,并把档案工作的考评结果纳入企业的年终效绩考核体系,有力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
2 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
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同规划、一同发展,在建设各专业系统时,要征求档案部门的意见,把归档接口考虑进去。目前,河南油田基本完成中石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工作,档案管理系统已在河南油田局机关档案馆及26个二级单位档案室实施完毕并运行。通过依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与其他各专业信息系统在线归档接口,OA接口、ERP接口、浪潮财务接口已部署完成并正常运行。实现了部分专业系统形成的电子文件实时在线归档。
3 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标准化管理
通过档案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使企业档案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与信息系统相融合;按照标准先行、保障安全的原则,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与数字化档案馆技术规范标准;利于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工作和监督检查细节上设置条款,有效地履行档案监督、检查、指导职能。
一、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客观上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也需要作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以便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作为高质、有效的信息服务。
1.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推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宏伟、系统的创新工程,包含着多方面的的内容,其中,档案管理创新是推进企业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企业档案在企业管理体制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应发挥的重要功能。客观上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为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细致、全面的信息服务,譬如通过提供企业产品经营的历史轨迹,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服务。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和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2.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客观上要求加快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步伐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时间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竞争的基本要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以高质、优异的信息服务为保障。而原有的落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本不能适应企业这一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加强改革。
3.推进企业档案管理创新同样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这一历史潮流要求档案管理进一步创新。“没有创新的精神就没有现代化档案管理,就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唯有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才能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视野和理念
在许多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虽然大都宣称秉承和实行了“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理念,但在实践中却不能有效贯彻这一管理理念,形式主义色彩严重。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看,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片面突出形象过程建设,缺少为企业经营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的敬业精神和管理经验。
2.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模式落后
现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大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从档案储存的信息媒介、档案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到档案保管的规范程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特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基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清一色的国营、集体企业,使档案的管理模式过于统一。”[2]这种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理念格格不入。
3.缺乏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
现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懂电脑、懂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前提,而现有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高,问题层出不穷。“人是推动档案管理发展的动力、前提和基础。企业档案管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三、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可行措施
1.现有档案管理工作者积极转变
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用现代档案工作的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升档案工作效率,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现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转变管理观念,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管理理念。观念的更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工作理念影响着工作过程的开展。作为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及时补充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勇于接受新知识,善于汲取新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企业自身也要从各方面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积极鼓励现有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2.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路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敢于接受新知识,善于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拓展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除了继承和发挥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外,档案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开辟包括网上阅读功能、电子文献的自动上传功能等各项内容在内的综合服务功能。“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档案工作人员要能够及时把握到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趋势,积极引进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工作手段,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
3.积极引进复合型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建立现代档案管理制度提供必要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企业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市场活力提升、制度改革和文化建设等有至关重要作用。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识别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安全风险,有利于采取有效控制手段规避风险,促进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建设,防患于未然。本文以H企业为例,在调研基础上探讨企业档案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手段。
一、H企业概况
H企业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金融板块、产业发展板块、城市功能性设施板块和出资人板块等四大业务板块,是战略性投资的融资平台和产业项目、城市功能性项目的先行战略投资者。[2]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档案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H企业档案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制,第一级管理是指由公司综合部负责统筹管理全公司的文书档案工作,第二级管理是指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档案资料使用管理工作。综合部的档案按文书、科技、财务、人事、声像、实体6种档案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公司用OA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日常管理,将部分重要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加以保存。
二、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识别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识别是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确认。[3]在对H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其所面临的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划分为组织风险要素、人员风险要素与技术风险要素。
(一)组织风险要素
一是,企业重视程度低。企业档案信息效益的产生具有隐蔽性和延迟性,隐蔽性即档案部门投入清晰性和收益模糊性之间的矛盾,延迟性即档案工作的效益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可能显现。[4]企业档案信息无法快速创造经济效益的特点使企业对其重视程度较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投入的资金、人力较少。以H企业为例,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仅一人且为兼管人员,档案管理投入资金少,专门存放档案的档案柜和档案安全管理设备至今尚未配备,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的缺乏给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二是,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企业迫切需要的档案安全开发、利用及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等相关标准尚未制定,且存在与企业档案工作实际相脱节的情况。[5]以H企业为例,企业成立至今已4年,但尚未建立健全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面对企业档案数量剧增与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之间的尖锐矛盾,企业档案工作者在处理文档工作时无章可循,业务工作缺乏规范性,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制度的监督约束,档案信息安全缺口随之扩大。
(二)人员风险要素
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是造成档案泄密的主要原因。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的安全。[6]以H企業为例,专职人员自2013年来更换了4人,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可直接接触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及科研技术等重要档案信息,随着企业人员离职跳槽向其他公司、行业流动,这部分涉及原企业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极可能随之外泄。
企业员工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弱也会带来安全风险。譬如,各部门档案收集移交不及时,会对企业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带来风险;各部门在档案整理、利用中造成档案载体损毁对企业档案信息的可用性带来风险;企业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篡改档案信息内容,给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带来风险等。
(三)技术风险要素
一是,信息系统及硬件故障。信息系统不稳定会导致档案信息数据丢失与损坏,硬件设施故障也会给档案信息安全带来风险。以H企业为例,公司日常行文均通过OA系统实现,OA系统中流转大量企业管理信息,H企业的OA系统分别于2015年8月及2016年3月出现异常引起系统崩溃,导致部分企业信息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
二是,电子文件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如何保证企业档案系统中电子档案的安全,是现阶段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企业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会危及电子文件安全和正常运用。一旦系统遭遇病毒、黑客侵扰或信息载体物理损伤、外围设备技术障碍等,都会给电子文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一)从制度层面进行控制
1.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健全的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档案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如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安全检查制度和档案安全追责制度等,明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企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存储、读取、利用过程的安全可靠;三是,应急响应制度,建立档案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提高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应急处理制度,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2.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以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来实现对档案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同企业形成的档案信息各有特点,安全保障要求各有不同,企业应根据本单位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与需求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具有动态性,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随着新技术、新风险的出现不断完善和更新,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多变的信息安全风险环境中的适用性。
3.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档案工作者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执行力度的大小关系到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水平。[7]首先,企业应严格要求档案工作者照章管理档案,自上而下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将制度的执行纳入企业管理运行程序,将公司档案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其次,企业管理层要监督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将制度的执行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从管理层面进行控制
1.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即对企业档案信息和风险控制消减等工作进行安全等级评定,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效果。企业可根据档案信息对企业生产发展作用价值大小、涉密与否来划分重点档案和普通档案。企业档案中涉及企业商业机密,记录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这部分档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企业的项目档案、科技档案、客户资料以及反映企业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相关档案等,可划分为重点档案,其余日常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等可划分为普通档案。在对所有档案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对重点档案信息的安全进行重点监控,不同重要等级的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2.人员管理。通过人员管理来控制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的方式有:第一,倡导员工终身学习,针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内涵的拓展、风险要素的类型、应对风险的技术等内容定期开展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丰富企业员工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理论知识,提高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技能水平。第二,注重对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守护企业档案信息安全,严守企业档案机密信息的岗位职责内化为员工的职业道德。第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因员工离职或跳槽而造成企业机密档案信息泄露。
3.动态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8]档案安全管理面临的各类风险要素中,每种要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联动变化。[9]因此企业应对档案信息安全实施动态管理,即随着新的风险点的产生,相应的保护方案、制度也应随之保持动态发展。此外,动态管理还体现在与外界的动态关联上,企业要与外部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档案信息风险变化的新动态。
(三)从技术层面进行控制
1.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指用于保障信息、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技术。[10]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有力保障,企业可针对不同安全属性的档案信息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技术。在数据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档案管理系统用户安全技术等方面强化保护措施,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档案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企业档案信息的安全。
2.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的更新。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基础性的长期工作,构建全面、能力可持续增长的安全防御体系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11]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病毒、黑客技术等档案信息存在的潜在风险,关注信息技术的更新动态,确保企业应用的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与时俱进,为企业档案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四、结论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人员风险要素、组织风险要素与技术风险要素三者综合构成威胁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的风险要素,为保障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必须从管理、制度、技术三个层面三管齐下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有效控制,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无虞,让企业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T 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S].
[2]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工管委办公室.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简介[EB/OL].[2017-11-01].http://qip.gov.cn/News/Detail/d3ad5db6- 9c0e- 435aa290-9f91a75beecc.
[3]张霞.档案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其实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65-167.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
[5]康旭冉.企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4:6.
[6]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15(1):34-36.
[7][9]张锦云,秦垒.基于动态风险评估视角的档案安全管理研究[J].浙江档案,2017(2):11-13.
[8]吴绪成.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策略简论[J].中国档案, 2012(4):62.
[10]聶云霞,张加欣,甘敏.信息生态视域下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构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 66-72.
1树立科技档案服务意识,强化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科技档案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科技档案的质量好坏和完整程度影响到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设备监理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重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储运、安装和调试等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设备工程质量是对工程性质、品质和安全的综合表述是,对设备工程质量的评价就是以科技档案为基础,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因此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当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注重培养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思想,增强科技档案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把科技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摒弃科技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思想意识,要注重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科技档案质量,要积极探索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确保科技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设备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利资源保证。
2建立健全有效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科技档案工作
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科技档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和结果都是需要建立真实、完整、系统的工程档案,因而需要从积累、形成、鉴定到整理、归档、利用,所有环节都需要有符合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设备监理工作程序,实现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才能客观反映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完整面貌,为设备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为此建立档案需要遵循以下要求:①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体现合理性、有效性。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需要考虑设备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体现实用性、科学性。依据GB/T26429-2010《设备工程监理规范》,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程序应当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③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要具有权威性。建立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既需要有效执行就要监督落实,因此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奖赏,有过惩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做好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是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着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按期参加内蒙古档案局和呼和浩特档案局组织的档案系列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和水平,不断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以适应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②注重加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同时参加设备监理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吸收更好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当中。③注重加强个人素质教育和自身修养的培养,科技档案工作枯燥繁琐,不容易被支持和理解。对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注重个人素质教育和自身修养的培养,要耐得住寂寞和失落,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为科技档案利用者提供方便,不断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创局面。④注重加强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设备监理科技档案是设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可以为公司质量体系认证提供原始凭证和法律依据,也是公司通过质量体系审核的前提条件和必要的保证。为此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4加强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科技档案的利用是实现科技档案的价值重要途径,也是科技档案发展的力量源泉。丰富的,高质量的设备监理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科技档案资料匮乏、不专业、不系统、不准确、不完整,就难以保证设备监理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如果科技档案放在档案柜里不使用,也会失去科技档案的价值。保管是一种手段,利用才是目的。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价值呢。必须加强科技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①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深入设备工程项目现场,根据实际需要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程序和工作规范到项目和制造厂家对各监理项目和监理人员进行指导,了解工程进度,帮助项目部和监理人员做好基础资料的形成、整理、归档工作,确保设备监理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保存。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科技档案的基础性工作。丰富的、高质量的科技档案材料是科技档案利用的前提和条件,科技档案材料如果缺乏、不系统、不规范、不准确、不完整、不专业是很难做到合理和有效利用。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了解设备工程技术资料和设备监理工作内容、范围,按照科技档案管理专业方法,开展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鉴定和保管工作,确保科技档案基础性工作,以提高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价值。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宜的科技档案存储空间,配备相应设备设施以顺利开展各项职能工作,建立健全方便快捷高效提供利用科技档案平台等。设备监理单位要根据档案数量和档案内容重要程度,完善科技档案设备设施,争取能够确保有效管理各种载体的科技档案,进而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与时俱进。④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想对科技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利用公司网络平台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科技档案资源共享。⑤加强科技档案的宣传工作,提高科技档案意识。利用公司的网站、局域网、微信群等现代化办公条件,从档案基础知识、馆藏资源、档案查阅利用等几个方面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从而体现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作用和为公司各方面带来有益的帮助。
5结束语
一、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的是由档案馆或者档案室规划并实施的,对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各项服务项目为人们提供服务,它不仅是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这是满足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档案管理工作看似枯燥、乏味、对社会发展没有显著作用,但是从深层次上看,实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人们了解国内外的发展态势,明确我国处于何种发展境态之下,以此为基础人们可以快速、准确的选取相关档案,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依据。档案馆以及档案室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最大限度处理不断发生变化的信息,并且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满足国家以及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2]。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理念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起档案管理机制,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档案管理意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服务于社会。但是,这只是各类行业中的一小部分企业,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受到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并不全面也不科学,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简单的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为人事档案保存或者其他类型档案的管理[3]。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科学分析,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理念,致使企业档案工作出现杂乱、零散、散佚、混淆、孤本等问题还使其与系统的社会档案使用相对立,达不到新时期人们对档案价值利用的要求,非常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二)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正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并且非常复杂,所以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就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差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实施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有章可循,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依据,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某种档案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可操作性弱、达不到科学性管理、规范化管理的目的[4]。这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不能形成连续性管理、系统性管理。
(四)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施落后,管理手段僵化
档案管理设备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管理条件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不仅能够促进档案完整管理,还能促进档案安全管理。但是,一些企业档案室所拥有的管理条件非常差,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基础管理设备落后,设施不健全。例如,档案室空间狭小,潮湿,防潮、防火、防虫工作不到位,致使档案材料发霉、丢失、被虫蛀等问题频频发生。
三、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形成现代管理理念
要想形成现代管理理念需要实现两个转变,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观念是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精髓,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必须实现管理观念与思想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形成现代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管理、高效率管理的观念,改变过去重视管理、忽视档案利用的观念,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观念[5]。将档案管理工作推向时展的大潮中,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消极服务转变为积极服务,促进档案管理工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二)加大资金投入
第一,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使得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第二,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档案本身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只是人们忽略了其作用,没有发现而已,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档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提高服务质量。档案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档案管理部门要将其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程度。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管理环节的完成质量。第二,形成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档案或者电子文件的安全,确保其完整、安全。第三,形成标准化档案管理制度。
(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管理效率。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展开,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安全。
一、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发端于延安时期。当时,党和军队为了选拔干部需要,建立了以反映干部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建国后,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身份”为区分的干部、企业职工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基本内容如下:
(一)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法规
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包括干部档案和工人档案两类。人事档案管理依据的政策法规主要有《档案法》、《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干部档案整理细则》(1991)、《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1992)、《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2006)、《劳动合同法》(2007)、《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2009)。实践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管理体制、档案收集归档的内容、档案的保管及档案传递方面的内容。
1.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干部档案管理条例》规定,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县以上(含县)机关、单位的干部档案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中统一管理;县以下机关、单位的干部档案实行由县委组织部集中管理,或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等单位相对集中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或档案很少的单位,其干部档案由上一级单位管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指出,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由劳动主管部门领导与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职工档案由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管理。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企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应设专人管理职工档案。
2.人事档案收集归档内容
国有企业中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内容参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执行,工人档案按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1992)执行。干部、企业职工档案的收集归档内容均分为十大类,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审材料、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任免出国等材料及参考材料。在具体内容上,干部档案收集归档内容每一类均有详细规定,企业职工档案收集归档内容只在涉及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定技能的考绩、审批等材料以及涉及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有详细规定外,其余类别没有详细规定,实践中一般参照干部档案收集归档做法进行收集归档。
3.人事档案的保管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指出,企业职工档案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对职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统一用纸、统一用笔、统一制作标准。职工档案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盗等工作。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经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
4.人事档案的传递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传递有严格规定。《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工作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主管单位。《劳动合同法》(2007)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无论是干部人事档案还是职工人事档案的传递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二、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在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随着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不断深入,职工流动越来越频繁,国有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多头管理影响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目前有的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档案,分别由组织、人事、劳资(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分别管理。由于企业职工在企业内不同岗位之间流动频繁,而人事档案多头管理往往造成了档案记录滞后于职工岗位流动,造成了人事档案信息未随着职工流转的情形,影响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并轨,很多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导致政府劳动部门、失业管理部门、社会保险部门、人才服务中心也是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部门,由于管理制度方面不完善,出现了职工人事档案“断档”“丢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二)收集归档的内容缺乏有效性
实践中,我国企业职工人事档案收集归档与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基本内容一致,类别众多,内容繁琐,而且多侧重于职工的历史性和政治性信息,这类信息对于机关和事业单位效用较大,对国有企业的效用较低。由于国有企业干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职工是从事生产、开发、营销、技术服务人员。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要依靠企业职工的创新力和技术水平,企业需要的是职工档案中关于岗位流转、业绩贡献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学习成绩、党团材料一类的“固化”的信息。因此,由于国有企业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内容对企业管理缺乏有效性,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对人事档案工作不够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中处于边缘化的现象。
(三)对人事档案管理投入水平低
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大多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很多国有企业认为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次要性工作,与国有企业的盈利目标关联较小,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较少,而且在人员分配上也是精简人员,很少去培养、引进专业人员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多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任务由兼职人员完成。人事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停留在“你送我装”“你借我调”的粗放式、手工管理阶段。即使一部分国有企业购买了电子设备,并进行了信息联网,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也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大数据系统对人事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
(四)档案传递管理不规范
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转递管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随着企业职工流动性的增加,一些企业职工解除合同或辞职后,其人事档案并未按照规定的手续转递到新的工作单位或者(组织)劳动部门,而是仍然保存在国有企业内部。在新录用员工时,一些国有企业也不要求职工调动人事档案到本企业。还有的企业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不填写转递单,不经密封钤印,就随意将档案交给本人自带,致使篡改、丢失人事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很多“人在档不在”“档在人不在”等人档分离现象,影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三、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职工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信息、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实现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相融合,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职工基础档案、业绩档案、薪酬档案、党团档案为内容的多层次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一)理顺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理顺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企业规模建立在企业党委领导下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分级管理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使人事档案管理与企业员工录用、岗位流转、技能培训、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等环节紧密相连。在管理范围上,国有企业应建立全员档案管理的观念,对全部职工包括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有企业招用的职工、季节性用工、农民工都应建立相应的职工人事档案。
(二)对不同职工类型实行档案内容分类管理
国有企业职工类型复杂,既有正式员工也有非正式员工,既包括管理岗位干部,也包括一线工人。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既要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也要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针对不同类型职工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制度。如对国有企业的干部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管理;对于正式职工建立关于基础档案、薪酬档案、业绩档案、诚信档案、党团档案为主要内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非正式职工建立包括基础信息、劳动合同、业绩情况、社保缴纳为主要内容的简易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资金投入
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改变目前处于企业管理边缘化的处境,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一是要加强人员投入。对人事档案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并进行相关培训,同时注意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由于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国有企业需保障人事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达到防潮、防火、防蛀、防潮的基本要求。三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查找,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动态化管理,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各项档案管理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类整理,将整体档案信息化系统建立起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档案信息管理中,实现档案信息网络的存储和传播,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重视网络安全,在提升工作效率的条件下保证档案信息的加密,不能仅仅关注工作的效率。
一、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一些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归纳,然后通过相应的检索程序,实现资料的查找,对工作进行有效化处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档案管理、档案采集和档案处理为一体的处理方式,实现档案的信息化、标准化处理。随着办公系统自动化的普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1]但是,现阶段的我国在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合肥某公司为了适应整体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引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初期这项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升了档案收集和调取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系统使用中出现档案信息泄露的情况,一些不该被筛选出来的员工信息出现在公共Y选领域,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外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部的人员对于整个公司的计算机进行限网处理,造成公司员工其他系统在使用中存在问题。将一些情况反映给公司信息技术人员,他们并没有提供更好的解决措施,造成员工使用电脑的不便。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档案安全的控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和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档案管理的保密制度
制度是进行管理的基础,也是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进行认真的贯彻执行,国家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不法分子趁机进入档案管理系统中,窃取国家和单位的档案信息,造成国家和单位的损失[2]。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管理法律制度,创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力的引导,规范档案信息管理。这样,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更加快速。
(二)提升档案传递中的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传递中,较容易出现信息的泄漏,因为这个过程不是独立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中必须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例如,武汉市为了加强档案信息传输中的安全管理,进行武汉市文件档案管理安全加密传输系统建设项目公开招标,采用企业和公司合作的形式,联合公司开发适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传输加密方式,在试行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员权限、文件保险箱、联系人管理等加密措施,提升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如该部门人员张强,他在部门中担任的是文件加密的职能,对文件加密进行授权,文件传输中指定人员接收,如果其余人员则需要输入密码,这样针对性的进行文件的传输可以增加文件的安全性。
(三)加强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
技术的提升是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基础,这些技术包括防写技术和加密技术,对于防写技术来讲,主要是为了在档案资料调取的过程中仅仅是可以对资料进行查阅,无法进行下载和修改,采用不可逆的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防写技术是典型的单项操作,只可以对资料进行读取,而不可以进行复制,但是这项技术虽然不能对资源进行复制,但是可以进行多次读取。[3]而加密措施可以对档案信息的核心思想进行加密处理,需要读取的材料收入密码,保证机密资料处于安全和保密状态,资料不公开,如果强行进行读取就会产生档案的乱码,即使账号被盗了也不能对加密内容进行破解[4]。例如文章中提出的合肥某公司,可以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加密,实现不同档案源的筛选。因此,他们的技术人员使用公钥密码算法对档案资源进行了加密,解除了网络限制,缓解了网络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档案的安全,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各个部门应该都充分的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引导,并在技术上进行提升,加强档案信息的管理,解决档案在调取和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的问题,已达到档案安全、保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蕾.浅谈促进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档案保密工作协调发展的措施办法[J].城建档案,2016,02:41-42.
[2]毕竟,吴言.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管理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2:100.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意识需要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具体人事安排上,配备的人员不足,或配备人员的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这样安排常常导致大量的档案材料长期积压,不能够及时、合理、有效地收集整理。
人事档案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做到规范管理、维护人事档案完整、确保人事档案安全、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就必须增强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人事档案管理者既要掌握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对人事档案操作程序的训练。一方面,针对企业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在培训人员,批次上作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适当加大人事档案室的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管设施,在人事档案库房的设置上要符合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既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注重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之必需。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内容需要创新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存在着内容简单、材料不全等问题。一般的人事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历、职称、政治面貌、工资级别和工作经历等,而反映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工作特点、工作业绩等信息的材料收集的很少。
人事档案的内容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发展
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以控制人、制约人为出发点的控制性管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典型的封闭式、内向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机制严重损害了人事档案的社会声誉,并对人事档案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今,人档脱节、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克隆档案、等现象大量存在。如此种种表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新形势下,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信息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收集齐全、准确,要系统反映人事档案相对人特征和与人事档案相对人利益切实相关的档案材料,减少人事档案中主观评价性材料的份量。同时,强化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需要创新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长期以来,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坐等各职能部门把档案材料送到档案室来,没有主动走出去收集教职工的档案材料,也没有在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及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需要建档的材料。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忙于案卷整理,做一些简单重复性劳动,案卷外观看起来整齐规范,但对其内在完整性,一致性的把握及动态性重视不够。在档案管理查阅传递过程中,有的包庇他人改动案卷,使档案失真,失去了工作的原则性,危害了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许多人的档案材料信息前后不一,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填越高又没有相关的材料证明,这都反映了一些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不佳。
新形势下,要求高校重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和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多配备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所以要经常性地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请专家上门授课,使他们牢固树立为企业人事改革制度和发展服务的意识,掌握先进而娴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供电公司 技术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力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必然要提高它的管理水平,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那么,如何加强县级供电公司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呢?
一、加强对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认识
1、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档案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具体而言,电力企业档案门类多、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不仅承载着重要和广泛的科技资源,而且还归集了特有的知识信息,是电力企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拓展企业档案工作新领域,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真正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2、档案工作内容
a.文书材料的立卷:根据国家实行文书部门立卷的原则,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历史面貌,及时地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文书材料组成相应的案卷。
b.档案的收集及整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定期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文书档案集中到档案室,对将要撤消部门或单位的文书档案要及时收集,对所收集的档案进行鉴定做到去粗取精,并按着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加以科学地整理使其更加系统化。
c.档案的检索及保护:为了满足大多数人对档案的利用,编写档案目录,对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和放置,做到门类清晰,井井有条安全可靠。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档案始终处于渐变性的损坏过程中,为使其长久保存,采用科学方法对档案加以有效的保护。
二、加强县级供电公司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策略
1、提高专业档案人员素质
随着电力系统档案工作的领域拓宽,档案服务的范围扩大,在档案管理这方面不仅要有档案专业人员还要有工程建设、监理、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等,不同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高效地利用现代化的专业技术知识,使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进行。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培训,在完善本专业能力基础上,积极提高电力系统档案管理水平,做到合理的规划、分类与管理。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专职档案人员的素质,学习工程档案相关的政策、规定及相关的业务知识,一方面要善于与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等部门加强沟通,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经常走进工程施工现场,把握工程建设进程,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验收与评审活动中。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变化做好资料变更记录,要以全身心的注意力观察工程建设的变更动态,对于需要变更的资料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使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有秩序、有规划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完善兼职档案人员网络体系,增强企业员工档案意识,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归入企业管理工作中,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使档案资料发挥对企业的发展的服务作用。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要注意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服务。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要实施一整套统一的、科学的以及实用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与方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秩序、有规划地进行。根据电力系统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深化职能,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做好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电力系统档案管理机制。根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到集中管理、集中规划,将档案的一切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与规范化。要不断完善工程的管理制度,当电力工程开工的时候就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并要紧跟工程的进度,在电力工程竣工的时候,档案工作也要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各种有利的机会对电力系统的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与整理,遇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与整顿,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的档案的管理人员要与电力工程施工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确保施工档案的顺利移交,可以通过定期会议或者到现场指导的方式加强学习与沟通。
3、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备投入
硬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投入。不光要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宽敞明亮的资料库房,而且要为库房配备相应的防火、防潮、防盗系统;更新档案柜,使其符合国家标准;配备最先进的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刻录机等,从而对档案进行现代化信息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提高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者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
4、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力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不言而喻,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尽快把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并予以实施。对于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现代化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电力企业,全面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的管理制度:二是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进行全程管理;三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服务系统来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积极开展非电子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