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模具钳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模具 反置 方法
中图分类号:TG93 文献标识码:A
最近,笔者承担了杯身(见图1)注射模具的制作,由于学生加工的失误,造成了加工基准确认错误,模具A板型腔(见图2)加工反置的问题。在装配时有两组(四个)导柱错位,偏差达2mm。据了解,在模具加工中,与此类似的问题时有发生,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要进行修理,若修理方法不当,会使工件完全报费,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其修理加工方法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经研究分析,大家确定了以下几种方案:
1 线切割分离翻转法
如图4,具体做法是,将A取下,由钳工通过找正划线,确定翻转切割位置,并在合适的位置钻穿丝孔,然后在线切割机床上将型腔部分切下,再将切下部分作一百八十度翻转,翻转后装入切孔,通过与钼丝直径相同的铜片来调整控制周边间隙,注意测量保证型腔位置,装好后采用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焊接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焊接变形。此方案的难点是钳工找正,若钳工没有相应技术水平则无法实现目标。其优点是加工相对简单。
2 镶嵌加工补正法
如图5,由于型腔A板在四个导柱孔中有两个位正,已可实现正确定位,因此,可以采用镶嵌加工的方法对另外两个错位的孔进行补正。其基本过程是:将型腔A板取下,由钳工找正确定镶嵌块大小及位置,注意防止加工伤及其它工作位置。然后通过数控铣削(或线切割),将错位孔按要求扩大,在扩大孔位上装上镶件(过盈配合),然后配作加工出导柱孔。此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保证加装配数度。缺点是,加工过程相对复杂。
3 偏心导套补正法
如图6,具体做法是,先将型腔A板按两个可以配合的导孔装上,精确测量另外两个错位孔偏心距,准确记录好偏心位置,作清晰记号,以便装配。按偏心距计算并绘出新的偏心导套图,测量确定导套与型腔A板为过盈配合,通过数控或普通车床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应在高点处作清晰记号,与型腔A板记号相对应,便于装配。按要求加工好偏心导套后,通过前面所作记号进行装配,装配应采用压入法准确安装好偏心位置,如果偏心位置没装好,会形成导柱与导套孔错位,因为是过盈配合,会给较正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前期在加工时必须为装配作好准备,否(下转第213页)(上接第185页)则,要装配达到要求,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此方法的优点是,不破坏A板主体,保留进一步采取其他方法修理的可能。难点是,找正及装配相对困难,容易造成新的偏差。
该类问题的修理方法很多,这里仅列举我们分析认为相对实用易于实现的方法,在选择修理方法时还应根据工厂现有的工装设备,工人的技术特长与技术水平,来制定修理方案。我们选择了偏心导套补正法,进行了修理,达到了修理目的。在补正方案研究过程中,曾凡亮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证指导,对提高我们总结和认识处理此类问的能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其他同仁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努力,不断总结模具加工中的经验,为提高我国的模具制造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转眼间,为期一年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回想一年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这一年以来的实习情况。
一、 自觉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
我是初次接装配钳工这个工作,对这个职位的职责任务不甚了解,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现已基本胜任本职。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和实践锻炼,较快地进入了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师傅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 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工作态度非常重要,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做到认真而细致。
我是钳工实习,在那里,我主要做一些修模和装配工作,例如钻孔、划线、打样冲,引孔、装配等。开始时,总觉得这些都是一些简单而不起眼的工作,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这些工作虽然简单,但都是非常重要的,绝不能有半点差错,因为,做错了不仅拖慢工作进度,还会造成负面影响,当事人是要负责任的,如果做错一些重要的事,负面影响更是超乎想象,所负的责任自然也是很大的,所以千万不可以因为它们简单而小看它,必需小心谨慎的完成每一个环节。
由于我所实习的公司是并不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公司,所以,人不是很多,很多东西要两个人干的就安排在一个人头上。而且,工作的氛围也是很紧张。刚开始,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所以,很不习惯。虽然看起来,这工作很轻松,但是如果要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工件堆积如山,工作氛围又很紧张,这样,就不太容易了。要让自己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的。我觉得,并没有多少不平凡的事可以做,但是,如果要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得好了,就是不平凡。所以,应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学一点,多努力一点。这样所学来的知识才识真正属于自己的。
虚心请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实习是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实习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而虚心请教是积累工作经验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虚心地请教师傅或车间主任,在他们耐心的教导中我不断走向成熟,也积累起一定的工作经验。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回想两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进行的是车工的训练。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技术不熟练,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是站着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崩溃感。由开始的好奇转为后来的厌烦,只是有一个极短的过程就完成了。但看着一个光滑洁净的工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还真的很有成就感。
很早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钳工实习是最辛苦的。由于以前没有亲身体验过,还没有什么感觉,这回有了亲身体验,不得不承认钳工的辛苦了。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也要站着进行加工。虽然操作间有空调或者电扇,但我们还常常一干就一身汗,而一身汗还没下去,另一身汗又出来了。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小启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
实习完车工后,我们又接触了特种加工。通过特种加工的实习,我们了解到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亲手操作或者参与其中对试件的设计加工工作,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工件,都被我们收为纪念品,成为了永久的回忆。
只是小时候见过工厂里面工人电焊,由于那时候被大人告之一定不要去看电焊的弧光,所以一直对电焊比较恐惧。但没想到这次实习也有电焊的内容。开始对电焊很恐惧,不敢去点火,不敢去引弧,在师傅的引导与指引下,渐渐消除了这种情绪,逐渐适应了那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虽然最后的成果焊得很难看,但毕竟也见证了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虽丑由荣。
最后实习的内容是铸造,和前面的几项内容相比,感觉有趣了很多。每拿到一个模型,就想到怎样进行分形,然后造出砂形,把它铸出来。第一天的时间全是练习,大概铸了四个模型吧,基本掌握了制作砂形的方法和要领,看着完整光洁的砂型在零件取出后呈现在眼前,仿佛揭开了一个期待已久的问题的神秘面纱。铸造的实习,虽然也很累,但是很有趣,干活的时候都忘了累,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快乐。
总之,通过两周的钳工实习,我开阔了眼界,收获了一些平时得不到的知识,钳工能大大的锻炼一个人的坚韧、恒心、细心,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处理错误,将导致前功尽废。所以这次的实践让我收获众多。
关健词:通用钳工;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
一、引言
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通用钳工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由于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通用钳工的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普遍认为通用钳工已经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对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会使传统加工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机械制造的正确认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扩散,长远看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
二、现行通用钳工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
原有的通用钳工教学是在维修钳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一定的弊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每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第二,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缺乏与实体的结合,缺少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到的理论知识没学过,老师讲过的内容又用不到的情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第三,理论与实习教师难以交叉使用,造成教师教学任务单一,理论课教师缺乏动手能力,实习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又难以提高。第四,学生缺乏对模具设计和制造整个流程的完整体验,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三、如何在技工院校钳工专业实现一体化教学
1.教师教学理念及学校教学制度上要有体现
(1)提高对一体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是学校的主要领导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理沦而轻实习的观念,提高了对实习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把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的地位。其次是教学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一体化教学的管理工作,协调和处理好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安排问题,尽量把上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安排到专业实习教学工作中去,这样有利于避免理论教学人员与实习教学人员相互埋怨、扯皮以致造成学生知识脱节,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技术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统一性,也便于教师系统地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及进展情况。
(2)完善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建设在教学管理中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而专业实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在实习教学执行过程中普遍带有随意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实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编制具体的课题实施计划、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要求、学时安排、实习报告编写提纲、实习课题考核等,是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保证。这样可以使专业课教师在实习教学中有据可依,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实习中的难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日的明确,减少言目性,也便于教学管理部有据可查,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建立和完善一支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其一,他既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和生产实习的指导者及组织者。其二,在专业课教材的选择、教材的处理、实习计划和课题计划的制定土,教师要既能“文”(理论知识)又能“武”(操作技能),而且还应熟悉本专业工种工人技术等级的考核标准,并能结合标准制定出详细的课题操作考核和综合考核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把教师队伍中的精兵强将充实到一体化教学工作中去,而把那些只能“武”不能“文”或只能“文”不能“武”的教师送出去进修或到实践中锻炼,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尽快地适应-体化教学的需要。
2.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作为一名优秀的通用钳工,首先应该具备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如划线、錾削、锯削、挫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矫正与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进而才能进行模具零部件的制造、模具的安装维修与调试。
(2)模具CAD/CAE/CAM。
学生能够用计算机进行曲面立体造型,设计出新颖美观、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并能使用计算机设计模具,同时能根据图纸形状和尺寸生成数控程序代码,并能传送到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生产出高精度符合要求的产品。
(3)数控机床及特种机床操作。
随着模具产品精度要求的越来越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高精度的模具产品需要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和电加工机床上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数控加工及模具特种加工操作技能。
(4)普通机床操作。
虽然数控机床在模具行业中被大量使用,但仍需要车、铣、刨、磨等机床来加工,所以通用钳工的学生除了学习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这些普通机床的加工方法及工艺。
(5)模具的制造、装配与调试。
该模块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冲压模、注塑模等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要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方法,并能合理安排加工工艺,独立完成并达到要求;第三,掌握模具的装配工艺,熟练完成简单模具的装配;最后要掌握模具的调试工艺,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调试任务
四、通用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教学的连续性
每个模块连续上课三或四周,全天上课,教师讲授一部分内容后学生进行相应的作业或练习,然后予以点评。这样,学生可以连续地学习,知识的衔接性和再现性好,符合知识遗忘曲线规律。同时,教师可以不间断地安排教学内容,系统性、条理性好,便于组织教学。
2.及时的交流与信息反馈
以往课堂上基本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忙着做笔记,课堂互动内容较少,课后学生不主动找老师答疑,师生之间交流困难,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一体化教学通常是上午讲授知识,下午进行技能训练或课堂练习,通过教师的课堂辅导和批改作业,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可当天进行点评总结,实现个体化教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一体化教学安排在固定的专业实训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每桌一套塑料模具和冲压模具,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可对照着模具实物学习,加深理解模具的设计、制造与工作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我校通用钳工的教学不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反而成了在学生中有较好影响力的工种,这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是和我们适应当前形势,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分不开的。当然,通用钳工实习要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目前的努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需要所有的钳工教师都从自身做起,将教学改革进行下去,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永江.高职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8,(7).
1、模具设计的计算机水平的证书。
2、模具钳工证模具设计方面的工程师证书。
模具钳工的等级证书不同于驾驶执照,不是强制性的,很多没有证书的钳工也在从事模具工作。
一、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二、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证书。
随着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模具制造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模具制造技术和工艺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将模具的设计提高到了一个更高水平。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新概念、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将会逐渐成为模具专业教学的新主流。对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对模具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快模具专业建设步伐,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职业教育;模具专业;专业建设
一、模具行业背景与发展状况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近年来,模具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技术含量较高模具的发展速度迅猛,已占到模具总量的35%左右。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对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精度,高转速的智能性加工、电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及精密测量已成为当今模具加工的主力。
二、模具专业建设措施
(一)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同要求明确培养目标
中级班:实训课程主要有工具钳工、冷冲模具拆装、磨工、车工、铣工、数控操作工。要求学生熟知各类冷冲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常规的维护修理。
高级班:实训课程主要有模具钳工、塑料模具拆装、模具测绘、磨工、车工、铣工、电加工、数控铣床操作工。要求学生熟知各类塑料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常规的维护修理,定位为高级工标准。就业方向以电加工机床、数控铣床操作工、模具钳工等为主。
技师班:培养以冷冲模及塑料模模具的设计、加工及相关机床的操作工为主,实训课程主要有模具钳工、冷冲模、塑料模具拆装、模具测绘、模具设计、磨工、车工、铣工、电加工、数控铣床操作工。要求学生熟知各类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并能独立完成模具的设计与加工。定位为预备技师工标准。就业方向以电加工机床、数控铣床操作工、工艺编制员、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主。
(二)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必须有技能高超的师资力量来把关。目前职业院校需要具有一体化教师能力,统筹专业教学的学科带头人来带领教师们进步。要求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机械理论、模具专业理论、实训加工技能及模具设计能力还要具备具备良好的执教能力。
当前,模具专业教师数量与质量都难以支撑模具专业教学培训的良好运转。各职业院校越来越注重师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发展,但相对而言,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显得过于缓慢,一方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不足,另一方面是政策体制的制约,不能很好的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如何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是专业教师成长的关键,也是完善教学体系的关键。
(三)基础文化教学知识点设置
1、素质教育
开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语文、法律常识、安全、就业指导、体育等课程或者讲座。以上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心态,为企业提供有素养,能吃苦,自我定位准确的人才。
2、基础文化教育开设课程
英语主要讲解工业英语及学习英语口语;数学以基础应用数学为主。计算机以计算机基础专业知识为主。以上教学为后续专业教学打基础,内容要求与学生就业时的考试、考核联系密切。
3、模具专业实训车间配置
(1)数控类机床配置:数控车、数控铣、雕刻机;(2)电加工机床配置: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线切割机等;(3)普通机床配置:立铣床、普车、磨床等;(4)模具检验设施配置:各类量具及三坐标测量仪等;(5)模具装配设施配置:打磨、抛光工具、台钳及钳工工具等;(6)模具调试设备配置:小型注塑机及冲床设备等;(7)加工软件设施配置:电脑及目前所购软件等;(8)工、刀、量、夹辅助设施配置:加工常用辅具等;(9)实验实训模具:能基本含盖了模具的所有类型的基础模具。
三、模具专业建设目标
当前形势下,各中等职业院校基础专业教学设施齐备,教学力量雄厚,为建设模具专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力建设和发展模具专业势在必行。根据企业市场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四至五年时间可以把模具专业建设成为真正培养企业需要人才的品牌专业。
(一)首期目标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具专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模具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建议学校组织5至8人组建专业建设攻关小组,采取外送学习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高能力。
2、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建设的同时,还应逐步完善模具专业的教学设施,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技能提高作好铺垫。首先,购置可供拆装的典型模具,做为学生实训和教师培训的硬件设施,即可使学生与教师很直观、感性的认识模具,又能熟悉模具的构造及原理。
(二)过程完善
1、教育教学过程的完善:模具专业师资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应组织相关领导和教师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深入进行教学研讨,着手制定和完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大纲,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写符合专业长远发展的教学指导书,以规范教学。
2、实验实习设施的完善:基于师生生产实习安全考虑,需要购置小型冲压机,满足学生调模、试模、修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逐步添加数控雕刻机和三坐标测量仪。当教学形成一定规模后,还可适度添置线切割机。数控雕刻机主要用于塑料模具型腔、型芯、纹饰等细微特征的加工,也可用于电极的加工,是模具制造中重要设备之一。三坐标是用于精密检测的设备,模具设计制造中常用于逆向工程的实施,是现代模具工业发展的前沿技术。
3、实训车间的建设:随着模具专业的不断发展,应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建立独立的模具实训车间,以满足教学需要。
关键词:钳工 竞赛剖析 训练组织 实施参赛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7-01
钳工技能竞赛考验的不仅仅是技工们眼疾手快,对各种量具运用的熟练程度,更考验的是全面技艺,正确认识技能竞赛,运用科学的、创新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技能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 钳工竞赛解读
1.1 工具钳工竞赛
如: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装配体测绘、钻头刃磨及孔加工、钳工基本操作,其中装配体测绘占总成绩的10%,钻头刃磨及孔加工占总成绩的10%,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50%)。
1.2 装配钳工竞赛
如: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和操作(70%)两项考核内容。其中:实际操作内容为装配零件加工(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40%)机械装调(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60%)天煌教仪“THMDZT-1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为大赛指定竞赛设备。
1.3 机修钳工竞赛
如: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刀架拆装、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钳工基本操作,其中刀架拆装占总成绩的25%,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占总成绩的15%,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30%)。
1.4 模具钳工竞赛
如:全国机械行业和职业院校首届模具钳工职业技能大赛,应知部分:理论知识、技术答辩。应会部分:根据给定的模具图纸及模具零部(组)件进行检验、修磨、组装调试三部分考核内容。
2 钳工竞赛趋势
参加技能竞赛,比的选手的综合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今后的技能竞赛将越来越多的检验参赛选手的全面能力与实践经验,这也为训练辅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选手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对参赛能力的要求
扎实的基本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
2.2 竞赛考点设置
“灵”,重点考核基本能力,体现方法“灵”活性;“巧”,重点考核工艺分析,体现操作技“巧”性;“精”,重点考核细节把握,体现形位“精”准度。
3 训练参赛实施
3.1 钳工竞赛选手选拔―― “准”
3.1.1 选拔办法
通过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择优推荐、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批选拔学生的数量占本专业人数的5%;班主任推荐、实习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最终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综合考核,确定人选。根据竞赛工种,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相关教研室教师参加选拔,根据参赛名额,以参选教师的综合成绩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3.1.2 选拔途径
学生组以定期性的技能月考的形式,选拔技能突出、成绩稳定的选手;教师组以教学教研能力业绩为前提,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技能选拔确认人选。
3.1.3 选拔标准
针对学生选手主要考虑成绩、态度、吃苦精神、潜质、悟性、心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表现等方面因素;针对教师选手主要考虑选手的参赛资格、导师带徒考核情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业绩等。
3.2 钳工竞赛选手训练―― “精”
训练过程中着重做好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与严格要求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技能因素与非技能因素相结合、训考相结合。
3.2.1 技能训练指导
训练实施计划做到一人一案,明确课日任务,体现日进度、课题目标、周总结;熟悉职业标准和要求,把握辅导重点,突出技术前瞻性,突破关键技能点;参赛选手做好日训练记录和日总结,体现每天的训练任务、进展、得失;训练组及时记录训练信息,每日做好点评,每周召开分析会;设置竞赛实景模拟竞赛,通过竞赛场地布局调整、设备轮换,增设干扰因素等方法,做有针对性地实战模拟、拉练比赛,使选手熟知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和应赛能力。
3.2.2 理论知识辅导
充分发挥团队合力,集中优势资源,采取重点帮扶,设置专业理论辅导小组,对训练组选手进行单独专业理论辅导,使选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提高参赛选手的竞赛综合实力。
3.2.3 强化选手“软素质”
钳工选手“软素质”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对概念。在教育领域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点燃兴趣的能力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等;在竞赛领域是指技能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俗称“非技能因素”。在训练中需注重强化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教师积极与选手沟通,了解选手的心理动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心理压力、强化综合心理素质。
(2)对选手加强心理教育,不断鼓舞斗志,确保参赛状态。
(3)赛前心理辅导,减轻选手心理负担、释放压力,“用平常心去对待竞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竞赛,享受竞赛中的氛围和过程”。
(4)辅助选手进行各方面的抗干扰训练,保证选手在参赛中能发挥应有水平,排除比赛时主客观因素对选手的影响,增强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3.3 钳工竞赛选手参赛―― “稳”
针对参赛过程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相应预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固化,在日常课题训练中进行强化,确保选手在竞赛过程中沉着冷静、有的放矢。
“从脑传达到手,才成为技能”、“技能是带着体温的技术”,要掌握扎实钳工技能往往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积累和忍耐,而要获取钳工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更需将人体的本领、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不断的挑战“极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模具教学;培养思路;可行性方案
一、前言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应用于现代生产的各个行业,而模具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类工业产品在现代模具的高速复制过程中,已达到了超大、超薄、超精、超复杂的水平。中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模具设计人才奇缺是严重制约我国模具行业高速发展的瓶颈。
对具备综合知识、全面技能的模具人才的培养,是摆在当今各大专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模具专业已表现出难教、难学、难懂的状况,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各大专院校及中职、中技学校,在没有充分了解当今模具技术状态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此专业。
2、由于模具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绝大多数模具专业教材脱离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现状,各种教材相互摘抄,它给学习者带来的只是陈旧的设计与制造理念。
3、许多院校,由于机制原因,师资没有机会去企业接受现代模具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只是机械专业的一般教师,他们没有见过模具从产品分析到设计制作的全部过程,对模具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根本无法将现代技术转化成教学资源。
综合以上所述,制定出一套适合于现代化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的教学方案,将决定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模具专业的学生。
下面提出培养真正的中技与高技模具人才的思路。
二、知识结构
(一)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自修及适应社会基本能力(以第一学年为主),我们培养中技和高技模具人才,应定为在模具企业的预备人才。
1、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逻辑思维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吃苦耐劳教育,使他们先具备良好的人品,这是他们将来要进入企业的第一要素,也是对人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2、英语,包括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3、体育;4、美术(以素描及造型为主,为产品设计打基础);5、计算机。
(二)基础理论。首先普通模具概论并通过实验室各类模具的基本讲解,从感性上认识各类模具及模具的生产过程,对模具的产品,设计制造成型的过程了解,并导向出学习各类课程的必须性。可设置如下课程:
1、模具概论,模具结构;2、模具设计与制造基本数学;3、机械制图;4、材料与热处理;5、金属切削;6、公差配合与测量;7、机械常识;8、机械制造工艺。
(三)基本技能(制造方向),以实训为主。
1、理论部分
①模具基本结构:掌握一般模具(五金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②模具制图与识图:看懂模具结构图、零件图、产品图及技术规范;③电脑绘图:CAD绘工程图;④模具制造工艺学:各类加工工艺。
2、模具钳工实训部分:
①掌握修配与装配模具零件、开入水口、飞模、开排气槽、配凸凹冲模、配压边圈、配侧刃、装送料机构等。②加工电极及圆形模具配件,如冲头、压料板、退料板、模柄、冲套等。③学会开框、配行位、开斜导柱孔、开水口、开唧咀孔、配锁紧块、开水道、配顶针及顶针板等。④磨平面、内曲面、外曲面及零件的热处理。⑤线切割:YH、AUTOP加工软件、机床操作、掌握线割间隙及装夹校正、穿丝、紧丝等。⑥电火花:掌握放电参数的运用,学会看放电加工图,学会校铜公、装夹及设置加工工序等。⑦CNC加工:对各类型腔、型芯、凹凸模的CNC数控加工工艺规范。⑧制模综合实训:按工程图装配所有的零件、试模、修模、调试后出产品。
三、实验室配置
模具教学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一门学科,它必须按照先有感知再有认知的教学规律采取形象化教学法才能轻松完成教学。实验室配置方案分为:
1、原料展示柜:通过各种原料的展示,有形的反映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2、产品展示柜:各类塑件和五金件,可让老师针对实物讲解产品与模具的关系。
3、耐高温彩色透明模具展示柜:用于课堂理论教学讲解,并配有相应的课件及动画,还可以在成型机上进行演示,并加工出产品,生动、活泼,学生易理解。
4、铝合金拆装模具展示柜:学生进行装配练习的专用模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配有挂图,供学生按图装配。
5、微型成型设备:可在课堂上直接使用,可以快速装上各类模具进行成型演示,可看清楚进胶和成型的全部过程。
6、工厂旧模具展示:工厂旧模经修复后价格较便宜,特别适合教学,因为它经过多次修改后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些修造之处正是我们对模具分析的实际依据,将大大启发学生的思考。
四、实训车间配置 (按80人2个班配置)
1、车间应有300至500平米左右。
2、钳工区:40工位,4台台钻,并用作模具装配。
3、铣工区:普通铣床是模具加工最重要的设备,模具的70%的工作量是在该设备上完成的。该设备配有数显机构,对模具制造工艺有飞跃的改进,并保证加工精度配置数量应在4台左右。
4、车工区:普通车床,用量较少,可少配置,2台即可。
5、磨工区:配置2台手动磨床(也可用于钳工磨料),该机床也是模具专用机床,再配置砂轮修整器,可完成模具多方面加工。
6、电加工区:线切割机、火花成型机,分别为各类模具进行凸凹模及型腔的加工。配置1至2台为宜。
7、数控加工区:配置数铣1至2台,数车1至2台,以供型芯和型腔的CNC加工。
8、工刀具及机床附件有完整的清单。
以上是实训车间的基本配置
五、CAD/CAM实训室
1、电脑配置40台;2、多媒体教学设施1套;3、光盘、教材、动画、挂图等配置。
六、师资培训
1、包含专业知识培训和教学流程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产品分析模具设计UG、Pro/E软件应用工艺制造实际动手制造一套模具普加工CNC加工电加工模具零件制造模具组装试模修模改模出产品参观大型模具企业模具成本预算企业管理综合总结1套自制模具及产品成果。
七、结束语
目前模具专业在全国作为热门专业,已形成遍地开花,但要教得好,还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形成校企结合,尽快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换成教学资源,采用形象教学法、复式教学法,横向交流教学法,尽快为我国模具工业培养出货真价实的预备人才。我们虽然不能培养出有高超技能的、企业拿来就用的人才,但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有素养、有职业道德、能在现有的技能平台上快速发展的优秀人才,并为完善模具专业教学而做出一份努力!(作者单位:常州冶金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杜文宁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钳工概念 万能工种 钳工操作技能 加工特点
中图分类号:TK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57-01
钳工是各机加工工种的基础,有“万能工种”之称,是各机加工工种之首,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时代的普及、工种的细化、整合、新工种的诞生以及社会对手工业价值存在的认可不同。钳工这一工种之“首”、工种之“帅”逐渐走向低谷,不在是中、高职校培养的重点单一的工种,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辅助实习工种,有的甚至淡出了教学之列。随着工、矿企业的质量认证、工作分工的的优化、细化。钳工,不在是工、矿企业技术工种的“万能工种”而是把钳工的基本技能细化成单一工种。如果熟悉钳工工作内容的可以理解、了解钳工为何能称为“万能工种”,因为钳工的知识面涉及和涵盖机电加工、冷作加工、热加工等多个工种。
一、钳工的概念和定义
钳工――大多是用钳工工具、钻床等并经常在台虎钳上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它可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机器设备的装配、维修等工作。
机械设备的的制造,首先是从毛坯(铸造、锻造、焊接的毛坯及各种轧制成的型材毛坯)经过切削加工和热处理等步骤成为零件,然后通过钳工把这些零件按机械的各项技术精度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才能成为一整的机械;有些零件在加工前,还要通过钳工来进行划线;有些零件的技术要求,采用机械方法不太适宜或不能解决,也要通过钳工工作来完成。
从机器制造的过程来看,一台机器的制造完成需要多工种的配合,因此机械工厂都有铸工、锻工、焊接工、热处理工、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等多工种。而从机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钳工也是机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种。从机器生产的发展来看,最早的机器生产多是手工制造的,因而,钳工是起源最早,技术性最强的工种之一。
“现代钳工”指的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
不过钳工的工作范围实在是太广,很多的新的工种都是从钳工演化而来的。比如,汽车维修、钣金工、流水作业操作工等等。
二、钳工的主要任务
1、加工零件。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由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精密加工(如刮削、研磨、锉削样板和制作磨具等)以及检验和修配等。
2、装配。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
三、钳工的种类和技能
1、钳工的分类:随着机械工业的日益发展,钳工的工作范围日益扩大,并且专业分工更细。
钳工 (普通钳工)
使用钳工工具、钻床,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人员。主要从事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调试工作和一些零件的钳工加工工作。
修理钳工
使用工、量具及辅助设备,对各类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维修的人员。主要从事各种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工具制造钳工
使用钳工工具及辅助设备,对工装、工具、量具、辅具、检具、模具进行制造、装配、检验和修理的人员 。主要从事工具、模具、刀具的制造和修理。
2、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不论哪种钳工,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凿削)、锯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形、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工艺等,然后再根据分工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
四、钳工加工的特点
钳工的特点有三大优点(加工灵活、可加工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投资小),两大缺点(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稳定)。
1、加工灵活
在不适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中,钳工加工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2、可加工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
技术熟练的钳工可加工出比现代化机床加工的零件还要精密和光洁的零件,可以加工出连现代化机床也无法加工的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如高精度量具、样板、开头复杂的模具等。
五、钳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素质普遍不高,自我控制能力一般不强。而钳工实训又是通过手工操作来达到学习目的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优先指向钳工技能培训,那么他们整个心理活动会处于积极状态,想象丰富,观察敏锐,记忆加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提高。
2、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进行钳工实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的可塑性大,也容易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又因缺乏自制力、不善于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工作时的举止,并非都符合职业准则和道德的要求。如经过多次重复,这种行为稳定后就难于矫正,并常常会使学生不自觉采取类似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在钳工实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准则的教育。具体在工作中,我们同样要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学生的“做”为主,结合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做”的同时,养成爱护劳动工具和成果,节约原材料,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钳工是一门对学生科学思维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前面也说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有着基础相对较差、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不利因素,过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只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钳工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校的钳工教学工作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学习的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1)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钳工理论的能力,突出钳工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钳工加工技能,3)教学中应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钳工实践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钳工操作人才。
参考文献
[1] 《钳工工艺学》,中国劳动出版社.
[2] 《钳工生产实习》,中国劳动出版社.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模具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33-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模具、数控及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种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也对模具人才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回访及调研时发现,高职学生尽管经过2~3年的模具专业课程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问题时不知如何分析与解决,所掌握的实际技能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模具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综合技能实训。在设立教学目标并构建实训教学模式时,不仅应考虑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分析判断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我院模具专业在构建“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模具综合实训以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该实训模式能有效使学生熟悉企业模具生产流程,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构建模具综合实训模式的教学背景
在传统模具技能实训中,侧重于学生对技能熟练程度的训练,教师先讲授并操作后,学生依葫芦画瓢重做一遍,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属于被动学习,难于举一反三。
模具综合实训不仅应实现将产品造型设计、工程图设计、模具设计、CAD/CAM设计、钳工修配、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检验等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综合应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还应符合模具生产工作过程,达到生产要求,实现将模具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加工制造过程。
能力培养内容和实训目的
如图1所示,目前企业的产品和模具生产流程为: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调试―产品检验。根据以上模具工作过程,相应地将模具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分解为产品设计能力、模具设计能力、机械加工能力、钳工操作能力、数控加工能力、模具装配调试能力、产品质量检验能力等6个部分。
基于企业需求和模具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需着重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技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熟悉模具制造与装配的流程和制造方法,了解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熟练运用模具制造的常用设备和工具,增进学生对模具制造过程的感性认识。
模具综合实训具体实施
在整个模具设计及制造过程中,以模具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在综合实训中完成模具和产品制作的项目,将前修模具设计及加工的理论知识与CAD/CAM软件结合起来,强化学生CAD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CAM数控编程加工的能力,同时训练机械加工及模具钳工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
(一)确立模具综合实训的内容和目标
实训内容:利用4周时间,各个项目小组自行选择或设计产品(塑件),在产品测量基础上完成产品设计,设计模具结构,加工制造模具零件,完成模具装配、安装与调试。
实训目标:完成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开发与模具制作。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项目小组按照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以企业模式管理运作,制定工作分配和项目进度计划,学生以企业员工角色参与项目工作,教师以工程师的身份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模具综合实训的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 在进行模具综合实训之前,学生应具备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等课程基本知识,完成产品模型、材料特性、模具结构、加工要求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将学生按每组8人设置若干项目小组,每组推选组长,在组长的带领和调配下,以企业班组的形式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实施模具设计及制造工作。教师负责设备及实训材料准备工作。需要提供的设备主要有机械加工设备(车床、普通铣床、平面刨床、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摇臂钻床)、钳工设备、数控设备(数控铣床、线切割、电火花)、成型设备(注塑机)及各种工具、刀具、夹具、量具等。
设计阶段(产品设计、模具设计CAD/CAM) 在设计阶段,项目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根据小组能力及兴趣选择或自主创造难度恰当、外形合适的产品,并确立模具设计方案,利用所学的CAD软件(如PRO/E、Cimatron、UG等)进行产品数据的三维建模,并采用CAD软件完成分模及模具整体结构的设计。经教师审核模具后,进行CAM软件的电极设计及CNC编程。由于学生初次进行实际模具设计和CAM编程,教师应按企业生产要求,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中出现的错漏结构和不合理的工艺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并修正,直至模具结构设计合理、CNC工艺恰当为止。
制造阶段 由于各个项目模具各不相同,每套模具的加工工艺也灵活多变,在模具设计工作完成后,项目小组针对本组的模具零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全面讨论,分析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确定需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加工参数、采用的加工设备,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能力和进度安排分配加工任务。在此阶段,学生应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和加工顺序,运用机械加工、钳工等方法进行毛坯的机械粗加工,再采用CAD/CAM软件生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并使用特种加工的线切割、电火花完成零件的精加工,以保证达到工艺设计的要求。
模具装配和调试阶段 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装配方案,选择相应的工具、量具、设备,将加工完成的模具零件装配成完整的模具,并能处理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试模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注塑机上安装模具,经过教师讲解注塑机的操作步骤和安全生产要求后,学生进行模具调试,直至调试出合格产品,以检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合理性及生产性。通过试模,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拆装模具、注塑机的操作,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整、试模不成功或产品出现缺陷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评价与考核阶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企业模式,通过建立严格的岗位工作制度,包括考勤和学生填写工作日志,教师适时参与评价。项目结束后,项目小组进行综合实训过程的总结和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实训中学生的实训态度、理论知识运用、模具制造装配、动手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模具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教学实践效果和教学建议
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开发、自主设计产品及模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独立思考,可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设计有趣实用的日用产品,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大大提高。同时,在动手制作模具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制造操作技能,可学会应对故障分析处理,完成整副模具的加工及试生产,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经过三年模具综合实训的项目实施,已先后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石化技校、合浦第一职业高中成功开发和生产了“塑料粘钩产品及模具”、“塑料玩具小锅产品及模具”、“塑料月饼刀叉产品及模具”、“塑料梳子产品及模具”等10余套模具和20余套模仁镶件,如图2、图3所示。
首先,在新实训模式教学中,需综合运用模具设计、CAD/CAM技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等知识和技能,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合理统筹实训过程,制定合理的机床使用进度计划,尽量避免设备不足出现待工现象,以保证整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其次,由于学生初次设计并制作模具,出错在所难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会由于检查不到或交接环节出错,特别是加工错误发生后(如数控铣床崩刀或加工尺寸超差),学生的心里既焦急又紧张,教师应及时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由于采用项目驱动比较灵活,各项目小组的进度和工作由组长调配完成,学生实践的自由度较大,对于小组成员的管理,除了早班考勤外,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律。
另外,将女生单独做为一个项目小组,更有利于培养模具专业女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女生小组虽然弱势,但她们常常主动寻求指导并且工作细致认真,其模具往往较早完成,同时质量也较高。
在我院模具综合实训模式的构建中,以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为切入点、以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工作项目将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为一体;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探究思辨和创新能力,并让学生熟悉企业模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也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王卫军,于昂.基于CAD/CAE/CAM的注射模具实训[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95-97.
[2]谢玉敏,张美丽.浅谈模具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广西轻工业,2007,(11):136,142.
[3]谢伟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2008,(4):22.
[4]雷波,模具专业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2009,(9):95.
[5]毛金明,康剑莉.CAD/CAM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8,(8):59-60,62.
《机械工程师杂志》2014年第五期
1模具加工工艺设计
本校工程训练中心以金工实习教学为主,加工范围较小。普通铣床和数控铣床的装夹最大尺寸为120mm,只有加工中心能装夹较大尺寸,可加工200mm以下工件。根据本校的实际加工能力,模具的加工工艺设计如下:1)在普通铣床上铣好各模板的4个侧面,加工过程中注意打表保证各个面与上下平面的垂直度。2)加工定模座板9。加工中心加工出导柱孔(准16mm)及台阶、浇口套孔(准12mm)及台阶、塞打螺钉孔、螺母避空孔;反转工件,加工弹簧避空孔。普车修正浇口套长度,压入定模座板。3)加工定模8。(1)加工中心:加工型腔轮廓、导套孔(准24mm),塞打螺钉孔、排气槽;反转工件,加工导套孔台阶、弹簧避空孔,并用中心钻预钻点浇口定位孔;再旋转工件至各侧面,钻冷却水通道(准6mm)。(2)电火花加工:点浇口、型腔耳朵部位。电极图分别见图3和图4。(3)钳工:钻M8止水塞和水嘴螺纹孔并攻牙;钻吊模孔M10,并攻牙;型腔抛光。4)加工型芯11。数控铣床加工型芯外形轮廓及固定台阶,用准5.8mm的钻头钻推杆孔后,将推杆孔铰至准6.0mm。5)加工动模5。(1)加工中心:加工型芯固定沉孔、导套孔、塞打螺钉避空孔、钻复位杆孔准7.8mm,再反面加工导套台阶孔、固定型芯的螺钉孔。(2)钳工:将复位杆铰至准8.0mm;钻吊模孔M10,并攻牙。6)装配型芯。将型芯压入动模板,通过动模板背后的螺钉孔引钻型芯的螺孔准3.3mm,再通过型芯引钻动模板上的推杆孔,攻型芯后的螺牙M4。7)压入导柱、导套。将导柱压入定模座板,导套压入定模和动模,保证导向,滑动顺畅。8)加工推板16。以一侧面为基准画线,在普通铣床上钻4个螺钉孔,并铣对应沉孔。9)加工推杆固定板15。通过推板引钻螺钉孔后攻牙,再通过动模板引钻推杆固定板上的推杆和复位杆孔,只钻出锥孔以做定位,在普通铣床上钻出推杆和复位杆孔,同时铣出对应沉孔。10)组装推出机构。11)加工动模座板1。在加工中心上直接加工出螺钉孔及其沉孔、顶棍孔。12)加工垫块2。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导柱孔、螺钉孔(准11mm和准6.8mm),再对准6.8mm的孔攻牙M8。13)引钻动模板上的螺钉孔M10,并攻牙。14)组装动模部分。修正推杆和复位杆的长度。15)完成装配。
2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
1)定模座板、定模和动模需要双面加工,而反面加工时,两次对刀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从而影响孔的同轴度。若虎钳安装不正,将会加剧同轴度的偏差。所以,在加工之前,必须先对虎钳的夹板进行打表,校正其平行度,以减小虎钳安装造成的偏差。2)因为导套与型腔、型芯之间都有装配关系,为了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加工时,定模的导套孔必须与型腔同一面加工,动模的导套孔也必须与型芯固定孔同面加工。不能为了保证导套孔与导套轴肩孔的同轴度,而将留在型腔/型芯固定孔背面加工。3)加工动模的型芯固定沉孔时,可尝试将型芯放入。若型芯放不下去,可通过调整加工余量进行修正。若遗漏这一步,造成型芯放不进沉孔,为了方便,可对型芯配合端进行修整。
3结语
通过本次学生研究计划,学生能将设计软件Pro/E灵活运用在实际设计上,更好地掌握该软件的建模、模具设计和工程图三大模块,对模具加工与装配的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另外,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普车、普铣、数铣、数车、加工中心、电火花、钳工等多个工种,真正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作者:江丽珍 廖金盛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技工院校;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12-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模具设计从手绘草图向CAD绘图转化,而模具制造也从简单钳工、普通机加工发展到了数控加工NC、CNC等先进技术。模具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至今模具制造已发展至航空、汽车、仪器等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模具制品的结构千变万化,无所不有,并随手可得。技工院校模具专业的开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模具钳工专业发展到如今的模具制造设计、模具精密加工等,模具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社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模具人才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对模具人才的培训方式、方法务必改进。一体化教学研究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做到低消耗高回报,就要求技工院校教师认真探讨研究一体化教学。
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一体化教师缺口较大
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师缺口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比如,理论教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实习指导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清晰,回答学生提问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场地及设备达不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说到实施一体化教学,有的学校有实习设备,无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学仪器);有的学校有教室(多媒体、教学仪器),无实习设备。一个合格的一体化车间必须同时具备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仪器和一体化教室等。至今很多学校模具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缺乏新技术投入,对模具现代制造技术缺乏了解,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是技工院校的办学宗旨,先进设备的投入是办好优质职业教育的前提。
(三)一体化教学课题不合理
很多学校对一体化教学课题理解不彻底,对模具专业开设的课题、课程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没有做过详细的分析,不清楚哪些课题具备一体化教学条件,哪些课题不具备一体化教学条件。更严重的是,部分技工院校还存在班级课程安排的随意性,缺乏制定专业教学大纲的意识。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应该从基础课出发,冷冲模和塑料模具课程应作为主干课程,普通机床的操作是模具专业的基础,会简单模具的制造是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
(四)缺乏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因学校投入的设备和人才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很难找到符合大部分学校使用要求的一体化教材。各技工院校在选教材问题上有很多误区,往往是看出版社的宣传力度选教材,背离了生产和教学实际,很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模具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一)明确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建立健全一体化教学体系
对技工院校而言,一体化教学课题从开发到投入使用,领导的重视、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一线教师的努力是一体化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及效果提升的有效保证。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建立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必须靠领导和教师的齐心协力,着力从师资、教材、场地、设备等去筹办,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工院校才能建立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模具快速成形、三坐标测量仪、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新技术。应根据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需要,把理论课、实验课与技能课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同时把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进行一体化改造。对学生则进行知识、技能、素质等职业要求的一体化训练,形成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场地绕教学任务边教、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等。
(二)培养和引进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师的基本要求 对模具专业中级班一体化教师的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二年以上模具厂生产经验或五年以上技工院校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经验;熟悉冲裁模和注射模的一般生产过程和相应设备的使用。对模具专业高级班一体化教师的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职称并具备本专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三年以上模具厂生产经验或五年以上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经验(或实习指导教师经验);熟悉冲裁模和注射模的设计、一般生产过程及相应设备的使用,懂得模具厂的日常管理及正常生产运作。
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现阶段技工院校开设一体化课程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一体化教学师资。教师队伍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两极分化,理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理论基础。学校在此问题上应该鼓励实习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而对理论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安排他们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进修,使理论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