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下人家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感受乡村生活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阅读促进习作水平的提升。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回忆或留心观察乡村生活,真实地走进“乡下人家”,并将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习作,再现“乡下人家”原貌
依据课前习作,让学生围绕“我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乡下人家’的”进行谈话交流,展示所描绘的“乡下人家”,并谈谈对自己作品的感受。
【评析:学生的描绘可能存在粗浅之处,仅仅是“乡下人家”的概貌,缺乏生机与活力。基于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我要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二、对比阅读.感受“乡下人家”的美好
1、刚才我们展示了自己所观察、描写的“乡下人家”。那么,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评析:在交流自己的习作之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阅读作家的作品,既激发了其阅读兴趣,又暗示学生去欣赏,促使学生潜意识地去比较,进而发现作者的成功之处,实现了习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
2、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画面?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画面粗略地说一说。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3、读音了课文《乡下人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三、感情朗读,展现“乡下人家”画面
(课文描绘了“瓜藤攀檐”等六幅画面,优美而恬静,构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边试着想象画面。
2、选择画面,感情朗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画面,融入情感读给大家听,或是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画面。
四、作业
比较:自己的习作与课文《乡下人家》相比,有哪些不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优美恬静的《乡下人家》。你们欣赏到了怎样的画面?
2、比较了课文与自己的习作,你发现作者在写法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对比研读,研究乡村生活的美
1、合作学习,体会美。小组合作一起细细品读: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语句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①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它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②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试着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③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写法?找出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④比照自己的习作,看有没有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没有可以怎样修改?
【评析:品味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感受农家生活之美,更在于学习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
3、回顾画面,深入研究。①导语: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写意画卷。房前碧绿的藤蔓顺着棚架爬上屋檐,门前空地上鲜花依着时令开放,屋后嫩笋伴着春雨探出头来……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浏览课文,研究、思考:作者在选择和安排画面时有什么特色?
(作者选择了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和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4、比照习作,学习写法。①要求学生比照自己的习作,分析是否选取了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普通场面,真实、细腻地展现了乡村生活之美。②小结:作者善于选取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并采用了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来展现乡村生活的美。这些写法,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修改习作,重塑“乡下人家”的美
1、再次默读课文,细细品昧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2、对照自己的习作,认真细致地修改(或重新写作),要求展现乡村(或自己的家乡)生活的美,抒发热爱之情。
3、习作交流。
【评析:课文毕竟只是一个例子,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个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最终落实到“写”,才是根本的任务。】
四、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1、课外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思考: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综合性实践活动,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并把印象深刻的画面和感受写下来。
总评:
激发学文兴趣,凸显主体价值
学习热情的获得需要让学生在思考和对话的过程中,获得自由感、认同感、愉悦感和成就感,需要教师搭建平台。
比较激趣,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例如,在开课伊始,教师提问:“课文预习了吗?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很喜欢用配乐。这里有两段音乐,请你们帮老师选择一下用哪一首”,第一曲是激昂交响乐,第二曲是优美、浪漫的抒情曲。有学生说:“我觉得第二首很优美,更合适配课文朗读。”也有学生说:“第二首音乐听起来很舒服,配乐《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朗读一定很合适。教师引导:“谢谢你们帮我拿主意,那我就选你们推荐的音乐。”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已读过课文,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感知,不约而同选择舒缓优美的曲子,说明他们基本读懂了文本,初步感受到文字蕴育的意境。
整体感知,听读圈画词语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老师就用你们为我选的音乐配着朗读这篇课文。你们一边听一边找出作者在乡下人家看到哪些景物?用笔画出相关词语。(学生一边认真听一边画词语。)随后,教师指名上台板书画出的景物。老师出色地范读全文,通过语音语速、节奏、停顿、重音的变化,捕捉到声音传达出来的语意与情感,让学生在从整体上感知文字的情感内核,加上田原风格的音乐旋律渲染,学生在已有预习的基础上很快进入头脑风暴――“再创作”的情境。
抓住中心,贯穿全文
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在文章中有比较明显的中心句。教学中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同课文的整体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教学,可以化繁为简,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见到这些景物,心里有什么感受?画出有关的词句。)”学生纷纷回答:“乡下风景朴素、华丽。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乡下人家自然、和谐。”教师总结:“很好,一下子就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些感受分别来自哪些景物?再次浏览课文,找相关语句。”学生的智慧能力和原有学习的累积效应(即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对其学习和教学设计有重要的影响。此环节简单而不简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交流。
抓住重点,言意兼得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较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要努力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式兼得,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逻辑推进、如何谋篇布局。
师:请大家读笋的这部分。这些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非常可爱。
师:哪些词语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探”。
师:“‘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用在文中比较准确?”
生:“钻、冒、长……”“作者是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笋的可爱。”
师:作者的一个‘探’字,用得这么精妙,你们以后写作文,关键地方用词,也要这么用心。现在就请你们读这几句话,把这种捉迷藏的感觉读出来。
接着,学生们开始阅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精彩的画面是读好文章的好方法。围绕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聚焦有一定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师生充分地读、议、辨、评,层层推进,体悟文本语言的精妙。
个性体验,在理解中升华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规律为依据,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感知理解、共鸣内化 紧接着,教师说:“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来到这独特、迷人的农家小院,感受一下文章那种自然、和谐的画面: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笔者在进行朗读指导遵循读通、读懂、读好的“三读”策略:“感知―理解―共鸣―内化”,引导学生“见文生情,情之所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想象补白场景,拓展阅读使文本增值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还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包含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如,师:“夏天的夜晚,乡下人家还会有什么美妙的画面呢?”学生分别回答:“会有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在开心地玩捉迷藏;会有人吹笛子、拉二胡什么的;也许会有很多妇女们在跳广场舞。”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欣赏了同学们眼中的夏夜场景,你们很会想象。美妙的夏夜,作者陈醉云先生写了萤火虫,现在我们来拜读一下陈醉云先生是怎么写夏夜的。”(师出示,品读。)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推敲语言的奥妙,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并进行运用是语文课的核心价值。“补白”训练,猜测与验证,让练笔这一环节既为理解内容服务,举一反三,从入格到出格,将习得的东西内化、外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又为语言训练和运用服务。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兴趣是一种学习内驱力,能激发学生表达和说的欲望,能化低效为高效。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二、创设语言环境,增加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1.挖掘文本,感悟语言文字运用。
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让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有所依托和附藉。
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乡下人家》时,能很好地挖掘关键点和激发点。在字词教学方面,她将字词分为三行,第一行是一般认读的重点字词;第二行是多音字;第三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样分梯度呈现字词,不仅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学生能通过这种清晰且一目了然的方式,在以后字词运用中,更好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字词运用。在文本执教方面,这位老师抓住“别有风趣”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别有风趣,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这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绘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春天到了,一定开出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结出了――;秋天到了,瓜架上――”,引导学生说出闭上眼睛后看到的春天、夏天和秋天瓜架上的情景,并且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瓜架。在“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教学中出示图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在“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教学中,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才会犹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地得到提高。
2.品味字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字词有深入真正理解,就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恰切得体地运用于表达。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一片段时,“五彩缤纷”一词怎么教?普遍教法是找近义词,学生大多能说出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万紫千红、色彩纷呈、姹紫嫣红等,我问:这段话中用哪个词好呢?学生回答:五彩缤纷。我又让学生查一查“缤纷”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换几个词语,引导学生联想落叶缤纷、落英缤纷的情景,体会它的“动感”,接着引导学生体会,扇哪扇哪、飘哇飘哇的动感,感悟海洋此起彼伏的动感、“你挤我碰”的动感、“频频点头”的动感,从而真正体会“五彩缤纷”具有动感,体会它与下文具体描述的绝佳契合。
3.组织概括,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的组织概括是中年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内容。组织概括水平高低标志着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真正会阅读的人能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把段落读成句子,把句子读成一词一字。
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自然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场地上种上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从土里探出头来。着力实践概括能力可这样引导:这段写了什么景物,请分别画出景物的一个字。引导画出“花、竹、笋”三个字;接着相机设计步步推进的问题:如果用各用两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鲜花、绿竹、春笋”、“花开、竹绿、笋冒”等;如果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花绽放、竹青绿、笋探头”等;如果各用四个字概括?引导得出“鲜花轮绽、绿竹摇曳、春笋拔节”等;如果分别用五个字、六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朴素华丽花、青竿绿叶竹、鲜嫩成群笋”等,得出“鲜花四季欢笑、绿竹摇曳婆娑、春笋雨后探头”等。再推及其他段落,让学生自主探究、依次概括,答案便异彩纷呈,概括使运用语言能力受到良好训练。
4.指导朗读,感悟语言文字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读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说和写的基础。语文课应重视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运用,因为正确朗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如教学《乡下人家》这课,让学生“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学“别有风趣“一句时,设置“再仔细读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和“能不能把这么美的景色带给大家?”“带着不断变化的画面,带着勃勃生机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能不能夸夸乡下人家的瓜架?”。在教学“门前”、“屋后”的方位词时,指导学生“真实言之有序,谁给我们读读这个句子”。教学到花儿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指导学生“能不能依着时令读读”。在这一环节中,我指导学生把逗号读好了,就能读出“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给予学生朗读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设计练笔,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关键词:自主;辨析;理解
一、借助文本,在提炼信息中重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教材中的一些“小泡泡”以及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细致的指导,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搭石》中理解“搭石”:课文第一段旁边就有一个小泡泡:“我明白了什么是搭石了。”
师:什么是搭石?请大家默读课文,找画句子理解。
生(读):秋天,天气变凉后……让人们从石头上面踏过。
师:用句子来解释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齐读)
师:这是些怎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在小溪上的石头。
生:是让人们踏过去的石头。
师:对。你能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生:入秋后,家乡的人们为了过小溪,在溪中间按二尺左右的间隔铺上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秋天,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的、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石头。
……
师: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又在关键词的提炼中进行语言重组,内化词语的理解。
二、借助标点,在比较发现中形象理解
根据教材特点,巧妙地借助有些标点符号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假如让你在里加上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
生:顿号,因为这些都是花。
师:好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应该加逗号,因为如果用顿号,也就意味着这些花前后可以交换位置,是一齐开放的,但这里却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有先有后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
师:那就是芍药开完后――
生:凤仙花再开,凤仙花开完后鸡冠花开放……
师:你很会读书。有先有后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顿号与逗号的尝试运用与观察发现,既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又在运用比较中准确地理解了“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点。
三、联系生活,在矛盾辨析中自主理解
有些词语单独来看是一组反义词,但为了表达需要,作者会将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运用在同一个句子中。对这样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请他们来辨析矛盾中自主感悟理解。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朴素又华丽”的教学片段:
在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后,聚焦“朴素、华丽”,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组反义词,追问:不矛盾吗?为什么这样来形容?
生:不矛盾。因为这些花是种在乡下的,墙角边、小路旁都有。
生:它们不需要人来照顾。
生:家家户户的门前可能都有这些花。
生:这些花不像公园里那样种在花盆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都是随处生长的。
师:是的,生存的环境简单,随处可见,多朴素呀!但为什么又说它是“华丽”的呢?
生:因为它们色彩非常鲜艳。
生:形状非常可爱、漂亮,一点都不比那些名花差。
师:虽然不是名花,没有花盆装饰,但也非常的美丽。这就是――
生:“朴素又华丽”。
四、拆分词素,在串字解义中整体理解
“多一份创造,就多一份灵动”,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只要我们以生为本,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词语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就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整合;前置;涵泳;点拨;拓展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这些文字以泡泡的形状圈起,美其名曰“小泡泡”。
小泡泡的出现改进了课文的导学系统,极大地拨动了学生的兴趣。关注小泡泡,并通过合理地运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课堂如虎添翼。
策略一: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三年级下册教材八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有七个小泡泡,都提示了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如:“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反义词构词方式)唯有“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没有配以小泡泡,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发现规律。为此,我运用迁移理论,将多个“我的发现”单独拎出来进行整合教学。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个“我的发现”,在小泡泡的提示下,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语文现象和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有形声字、多音字,有比喻、反问修辞手法,还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一样。
师:这里没有小泡泡,你能帮他补一个吗?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
师:真聪明,你已经学会自己吐泡泡了,可以当小编者了。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些词语都是AABC类的。
“我的发现”中的小泡泡语言简短,配以一个省略号,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激励学生读而思、思而行,从而总结归纳有趣的语言现象,揭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强化了语文本体。
策略二:前置――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语和单元提示语、课文导语紧密结合,浑然一体,提示整组课文学习重点,此时可把它当作“大任务”,放在一个单元开篇教学之前,将其前置。在教学《夸父逐日》后,吐泡泡:“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八组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单元导语,想想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师:是的,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我们要边读边浮现画面,感受神奇的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请看135页小泡泡――
师:希望同学们做学习的有心人,带着这个任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真切的感受和学习的方法,等学完这组课文后我们将进行读后感交流展评。
前置策略提纲挈领,能引领单元整组教学,比常序教学效果更佳。
策略三: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语文教师要学会指导、诱导、开导、教导、倡导涵泳,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涵”,自由地“泳”。
【案例】《荷花》写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吐泡泡:“‘冒’用得真好。”
师:它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长、钻、伸、露、探、冲……
师: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
生:使劲地、急切地……
师: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仿佛――
生1:想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
师: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也写美了,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我们一起把这种美读出来。
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提示,重锤敲击“冒”字。通过换词比较、想象画面等教学手段,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策略四:点拨――增长阅读思维空间
教材中,问题式的泡泡占多数,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中心和重点编排,是学生思维的指明灯,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且看王崧舟老师《鱼游到了纸上》片段。
师: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惑?
生:鱼怎么会游到心里呢?
师:同学们,青年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板书:静下心来)才能练成这样的工夫――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享受这样的境界――
生: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师: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全神贯注。
生:持之以恒。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鱼在心上、心在鱼上”的――
生:忘我境界。
鱼怎么会游到了心里,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需要如此反复地点拨,反复地追问,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五:拓展――搭建积累延伸平台
不少课文中间和结尾处吐出泡泡,一般用“我想……”的形式表述,这其实是进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学资源。教学《乡下人家》后,吐泡泡:“我真想去看看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乡下人家,读到了乡下人家是一幅画,一幅自然――
生: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师:想不想亲自去感受感受?
生:想。
一、设计问题情境,整体感知
问题情境,是指在文本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介质”,能快速把学生引入文本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组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但设计的问题必须做到面向全体,科学适度,还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思考,诱发思维,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其乐学。
例如,教学《乡下人家》,教师在激情导入后,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①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②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③作者是怎样通过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主题,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起到提挈纲领的作用。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非常专注地进入文本阅读,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而且可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
二、巧用语言情境,以读感悟
语感训练是语文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形象、意蕴、情趣,才能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总体目标。培养和发展语感,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巧用语言情境,给学生一个朗读支点,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让学生在大量有效的阅读实践中,接触、感受语言材料,捕捉语言信息,准确地理解和体味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朱自清的《春》,文章词语丰富,语言生动形象,为了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法,把心目中的春天有感情地读出来。选择同一种朗读方法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
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四人一组,或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想象组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随着脑海里展现的一幅幅春景图,脸部表情不时变化;配乐组随着录音机播放优美舒缓的钢琴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读着;表演组则随着课文内容一会儿学小鸟婉转地唱着,一会儿扮演孩子和老人,在田野上舒活舒活筋骨,绘声绘色地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们徜徉在春天里,从那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是黑白文字,而是春的多姿多彩,别样韵味。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方式的选择,巧妙地利用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主体体验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引入想象情境,扩展创新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像”。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趣,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像的契机。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情境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像活动,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或模拟情境,把教学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意境,把学生带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学生在遐想中发展了创新思维,同时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月球之谜》第二自然段。教师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观察月球图片,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联想,通过比较地球与月球的不同,来进一步感悟月球的荒凉。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想象的空间。
生1:月球的天空是黑黑的,地球白天的天空是蓝蓝的。
生2:月球上死气沉沉,地球上生机勃勃。
生3:月球上尽是环形山,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山。
生4:我喜欢神秘的月球,更喜欢美丽的地球。地球的天空是那么高远湛蓝,森林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甜润,万物生机勃勃。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月球与地球的不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源于生活实际又超脱于生活现实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活动情境,巩固内化
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在活动中能促进学生信息、情感的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内化,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时,教师要以“静”求“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还应不断改进、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互相交流的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行为。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教师先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分成“仙桃石”队、“猴子观海”队、“仙人指路”队、“金鸡叫天都”队来学习。然后以图为媒,当回导游。
师:“同学们,你们能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黄山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演练。等会儿请各队推荐代表分级开展导游比赛。”然后师生共同确定分级目标(一级导游要求情感丰富,表达流畅,并能发挥一定的想象力;二级导游要求正确连贯地表达,并能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分级目标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因而学生热情高涨,参赛十分踊跃,把课堂气氛推向。
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拓展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创新思维训练,激发了探究欲望,学生所探求的内容远远比教师牵着他们学得深,学得透。
五、注重迁移情境,实践运用
新课标指出:“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之一,在实践中体验是内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纵向迁移,重视对生活题材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创设实践运用语文的情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个体经验和语文能力,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思考、发现、积累,进行语言的综合实践与运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升华、飞跃!
如,教学《乡下人家》,在学习新课之后,教师没有简单地布置作业或机械地“一课一练”,而是把学生引入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中。
镜头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书中所描绘的情景我们都见过,可还有哪些我们见过而书中没有的场景,能否用你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画家画得最好。由于人人参与,你构思一点,我画一点。很快一幅幅原汁原味的家乡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既有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又有自己的独创见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智慧闪烁,亮点纷呈。
镜头二:同学们,刚才你们用画把家乡的美景画出来,现在,老师想让大家仿照课文中每幅图所描写的结构,用笔把家乡的美景写下来。然后,你们把它制成课件,到网上,让城市里的学生能了解更多的乡下风景。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学习基础、生活经验的实际出发,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读、画、说、写等实践活动,适应学生的需求,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全程式情境化教学以“情”为“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境”为“纬”,拉近了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与情境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重视情感培养与发展智能为目的的新课型,让学生在全程情境中保持兴趣,陶冶情操,体会美感,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2]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一、从儿童的角度来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在兼顾文本文化内涵解读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解读出一些学生无法理解,很难理解的问题,否则将很难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言权,表达学生对幸福的自主、独立和个性化的见解,让其享受到课堂的开放与快乐时光。当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可以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并结合孩子们的发言特点来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的人文、社会、审美等方面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能力。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差,很难理解一些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事物和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作用,为学生营造生动具体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音乐、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构建一个意境优美、画面优美、语言优美、构图优美的乡下人家场景,进而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情境中来,深刻理解文中作者对乡村生活向往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动手探究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期集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动手做做看》课文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活动道具,在课堂开始先提出科学家郎志万一样的问题,即水杯装满水将金鱼放入水中水不会被溢出这时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演示这一问题,先将橡皮、铅笔等东西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发现水溢出了,然后再将金鱼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发现水同样被溢出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表现出了对活动结果的关心。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于活动结果进行思考,当学生悟出一定道理之后,他们体会到了动手探究的乐趣,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大胆想象,在感悟意境中准确地理解诗歌内涵及情感。例如,在学习《乞巧》这首诗歌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让学生沉浸在这一神话故事中,这时再引导学生来朗诵和理解诗歌,学生会很快明白乞巧的含义。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讲述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故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了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也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最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你想向织女乞巧什么”这一内容进行话题作文写作,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内容,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五、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 要:把握课文重点语段、语句、词语进行有效朗读,可以使凝固于教材的人、事、物、景鲜活起来,加深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文章真情实意,从而达到以课文为“把手”,在养成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融会贯通,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训练;有效朗读;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关于朗读的目标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成为笔者和诸多同仁一直关注的问题及探索的课题。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语句、词语进行有效朗读,谈谈粗浅的见解。
一、抓课文中重点语段朗读中感悟
学生从学习理解语言入手,感悟文本的意义情感,需要经历一个“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过程,情感单纯的学生要真正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十分不容易,而要达到叶圣陶先生对朗读提出的要求:“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则更需要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做必要、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感知“呈于象”,即将语言文字通过内心的视像转化为鲜明可感、有声有色的画面,而后“感于目、会于心”,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再表达出有声的朗读。课文中凡涉及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地方,必然有不少重要的句子,抓住它、理解它并读好它,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坐收“四两拨千斤”之功;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必须死死咬住,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中,有这样的语句:“……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此情此景如不能唤起学生的感悟,势必坐失良机。有一教师在教学这个语句时,只是不断地强调朗读的时候语速要快,语气中要带着惊慌,可是,几次教学后学生读起来依然平平淡淡,朗读中丝毫没有惊慌、生命危在旦夕的感觉。能怪学生吗?不!他们年纪小,又没有亲眼看见,更没有亲身感受过这样的灾难,怎会体会到甲板上的恐慌?如果教师通过启发联想,唤起阅读思维,启发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思考四个不同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半裸着身子?人们奔跑着去哪?你都听见了哪些尖叫声?为什么不用“哭”而用“哭泣”呢?这样,学生“循步入境”“入境始觉亲”,就能逐步体会到船上人们的惊慌和无助,在深入思考后,再让学生朗读文本,相信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朗读的有效达成必定会“水到渠成”。
二、抓课文语段中重点语句朗读中体味
课文中常有看上去寻常的句子,却常蕴藏着“巨大教学价值”,对学生来说,又容易被忽视,教师就必须通过精心备课,慧眼识珠把它“拎”出来,让学生反复咀嚼品味,“百味皆生”中实现朗读的有效训练。试举一例:笔者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从“卓越”一词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对课文主人公雷利的父亲的了解,之后,抓住易被学生忽视的关键句子: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深切感受作为优秀观察员的父亲舍“小家”“小爱”,成全“大家”“大爱”崇高而伟大的内心世界。然后让学生畅谈该如何读,一方面提醒学生应抓住“我、妈妈、在场的叔叔阿姨、全世界”等关键词进行朗读,读出理解;另一方面则进行朗读技巧指导,点出在朗读“他呼唤的是……”时,应将气息下沉,从心底发出“呼唤”,在学生尝试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了范读,再让学生仿读、比较、自省、再读,在学生品尝到成功“甜果”时,对文本中最后三个“和平”进行朗读,学生将学到的朗读技法“迁移”过来,产生多种朗读方式:有的认为朗读时语气要一个比一个强,因为爸爸要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能听见和平的呼唤;有的认为,要一个比一个弱,因为和平的愿望深藏在爸爸内心,呼唤是发自内心的;有的认为在节奏上前两个“和平”要紧凑,后一个“和平”停顿一下再用气息推出,这样体现“和平”是爸爸的夙愿。学生的多种思维有理有据,不但证明全体学生被调动了起来,而且情动于“思”,思中有悟,不同的朗读反映了不同个体对文本的不同体验,学生这个时候不但乐于读,而且通过朗读感悟良多。
三、抓课文语句中重点词语朗读中感知
执教《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紧紧围绕着“探出头来”这个词和“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个重点句进行有效朗读。在和学生交流喜欢的句子时,有学生点到喜欢“探出头来”的“探”这个字。仅仅说喜欢显然不够,作者运用了一个“探”为什么让你喜欢,作者此处拟人描写的妙处才是课堂应当挖掘的。于是笔者又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学生说:“因为这是拟人的写法。”此时,顺势而发,追问:“拟人怎么就让你喜欢呢?”引导学生回到句子去读“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当学生不太肯定或者比较茫然、疑惑的时候,就让他读、读!学生经反复阅读后,发现这个句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雨后春笋”的鲜活画面,再联系上下文读,发现“许多”“成群”和这个“探”之间的言义关联密切,这句话明着写了笋的生长,但是作者没有说“长出头来”,而用的是“探出头来”,这不仅仅是一字之差,它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情感的表达。字、词、句“穿”起来反复朗读使学生马上豁然开朗,感受到这哪里是许多鲜嫩的笋,分明是许多鲜活的小朋友,是一个个好奇的“笋芽娃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充满个性理解的朗读呈现出来了!有的学生抓住“探”读得俏皮可爱,有的学生强调“成群”读得欣喜高兴,有的读得轻声神秘……个性朗读、多元见解。至此对于拟人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感受似乎可以结束,其实不然,课文中同样运用拟人表达方式的句子还有,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通过字、词、句反复朗读并感受作者拟人表达的写作手法与情感;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必须靠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去领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句子里饱含的独特情感,学生在反复朗读、品读、精读中,思维和朗读能力都在升华,从而领悟、欣赏文中作者就是这样在看似不起眼的一处处景物描写中,将自己融入乡下人家,并对此情此景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到这里,本课教学任务似乎已完成,然而笔者却再次“借力打力”,从本课到指导学生悟学语文之方法:读语文书,注意留意看似不经意的字、词、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就这样以字连词、以词连句,以句连篇,感知全文。
著名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显然,“读”主要指的是朗读,更是有效性的朗读。教师在课堂上敏锐地把握课文重点语段、语句、词语进行有效朗读,无疑是进行有效朗读的目标追求。
一、记录经典片段,为丰富经验积累素材
语文教学工作是平凡的,在这长期的平淡中,肯定会有一些经典的片段,这些经典的片段是语文老师成长的印迹,更是教学经验的素材,若不知不觉地将它们遗弃,未免太可惜了。
如在教《乡下人家》这篇课文:
1.(充分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朱熹曾有这么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了,读着读着,就变成了一幅幅优美的乡村风景画。你看,这是一幅瓜藤满屋图(出示图片画面),你能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生读正音。反馈评价:好一幅瓜藤满屋图啊!
2.依次出现: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明睡梦图,学生找到相关文本并朗读,正音。重点:装饰、屋檐、鸡冠花、捣衣。
3.读得多么投入啊!同学们,把书读薄是读书的高境界。乡村的美景(出示文本图片)真是说也说不完,读也读不够,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话:你怎么说?引导出示: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理解:独特、迷人。指导读句。
对类似的教学经典片段的记录能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持。一名教师如果记录积累了很多这样的经典片段,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驾轻就熟地把握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二、记录即时感悟,为教研选题谋划方向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追求总伴随着灵感的闪现。在课堂教学中也许会因某一内容而引发诸多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往往是稍纵即逝,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感悟及时地捕捉住。
在教学《四季》这篇课文结束以后,我让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__________,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他对__________说:“我是夏天。”
__________,他______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__,他__________说:“我是冬天。”
我想: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这一环节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创作,体会小诗人的成就感。课外延伸,从课堂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去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表达出来。
三、记录学生困惑,为因材施教测定重心
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甚至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喜、怒、哀、乐”都应该是我们教师们关注的对象。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困惑,这既是实践“学生是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贯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重要保障。
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获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足够多样,速度也很快捷,但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缺少主动获取、有意识积累信息的意识,因而知识面大都局限于课内,对于课外的语文知识知道得很少。
如教学《养花》时,一名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文章不太真实,作者在搬花时忙得腰酸背疼,还说‘真有意思’!要是我,讨厌还来不及呢!”我放弃了预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紧紧抓住了这一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是呀,为何说‘有意思’?这样真实吗?”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踊跃地参与了讨论:
生1:“作者喜爱养花,把它当做乐趣,搬起花来自然觉得有意思,所以这样写是真实的。”我肯定地说:“是呀,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能不高兴吗?”
生2:“搬花是一种体力劳动,它有利于作者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调节,有益身心健康,胜于吃药,所以说有意思是真实的。”我点头说:“搬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胜于吃药,当然有意思。”
生3:“我认为是真实的,因为作者热爱劳动,认为劳动是乐趣,自然觉得有意思。”我赞赏地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有乐趣!你们今后应该怎样做?”
生4:“我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
虽然我的教案搁浅了,但学生的思绪却已远航,他们学着并快乐着,在多元感悟中体会到了老舍养花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记录了学生的困惑,也记录了引起这种困惑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这样就逐渐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一错误反复出现的尴尬,记录学生的困惑,是对学生学习高度负责的体现,记录了学生困惑,并长期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记录教材空白,为个性课堂寻求突破
教材虽然是一个范本,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教师很大程度地受到教材的影响,既然大方向无法改变,那么在领会教材的意图下,对教材设计不合理,甚至有缺陷的地方作一些改良,以便更好地适应本土化教学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在教学《钓鱼的启示》第二部分时:
出示句子,引读: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地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师: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虽然有些许犹豫,但他还是平静地对儿子说――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那条大鱼已奄奄一息了,他急切地对儿子说――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儿子渴望的眼神让他心痛,他激动地对儿子说――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虽然他也多么地舍不得,但他还是坚决地对儿子说――
詹姆斯大叫起来――“爸爸!”
师:詹姆斯,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呀?
生:爸爸,这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大鱼呀!你怎么能让我放了他呢?
生:爸爸,这是我花了两个小时才钓到的大鱼呀!我不能放!
生:爸爸,你看这条大鱼足有10公斤,你见过这么大的鱼吗?
生:爸爸,这是一条大鲈鱼呀,他可是你最喜欢吃的鱼呀!
……
师:“孩子,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生:“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
师:是呀,放与不放,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那么地难,特别是你面对很大的诱惑的时候。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也没有一条船,当然也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件事。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那意思是说――
生:爸爸,这里没有一个人,没有人会知道的。
生:爸爸,求求你,不要让我放了它,好吗?
师:可是父亲没有说一句话,那意思是说――
生:儿子,你必须放它回水里,这是钓鱼的规则。
师:尽管詹姆斯的心中有千万个不舍得,但是他还是必须把鱼放回去,请孩子们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勾画出他放鱼的动作的词和表示他舍不得的词语。
交流,指导朗读。
一、激趣导入使学生想学
1.以实验引起好奇。手拿一杯水,杯口用硬纸片盖住,问:“如果我把杯子倒过来会怎样?”“水就洒了!纸被浸湿了……”我把杯子倒过来,学生惊奇地发现纸牢牢地托住了水。我及时导入课题《动手做做看》。
2.以情节引发思考。一群游客好心救起一只快被嘲鸫叼去的幼龟,却导致了成千上万只幼龟被天敌捉走。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自然之道》中。
3.以愉快体验走进课文。一幅简笔画:一个房间,门口放着一把雨伞,伞尖所在地面有一滩水,屋里散落着一个骨头和两行小梅花形的脚印,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棵树,树干上趴着一只蝉。我问:“从画面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孩子们七嘴八舌:“这家肯定养了一只狗。”“刚下过一场雨。”“这是夏天。”“主人刚刚回来过。”……“我们来认识一位和我们一样充满智慧、善于观察的老人,他就是通过各种不起眼的现象,帮商人找回了骆驼。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找骆驼》。”
二、提供选择,使学生易学
1.提供多个学习内容。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自主学习。
2.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桂林山水》一文,有的学生想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则愿通过小导游的解说使大家有所感悟;也有人喜欢用笔画下这多姿多彩的风光;甚至有同学要用柔美的乐曲告诉我们桂林山水的特点。
3.提供多层次学习目标,如,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其中一项或多项。
三、挖掘内涵,使学生乐学
1.调动生活实践,发掘身边的事例,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例如,抓鸟、偷瓜、爬树、烤地瓜……都是对《乡下人家》的最生动的诠释。
2.推荐同类文章。例如,在学习了《触摸春天》后,可以介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开启另一扇窗》等,使有效学习延伸至课外。
3.应用语言、内化语言。在综合活动中设计开放性作业,如,调查、访问,导演课本剧、编写小故事,充当小导游、小记者,以资源共享,深化文本。
四、展示成果,使学生爱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7-02
自主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己对知识和问题进行探究。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事情都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使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知识点进行逐个的、详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能力也得不到锻炼,而且小学生原本就活泼好动,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达不到。
2.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相应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
二、构建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听课、记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作为教师就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奠定基础。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会逐渐得到培养。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而且也没有兴趣去学习,所以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例如在《菜园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蔬菜和瓜果放在教室的四周,开始讲课,今天,我们要开一个聚会,每个人都要带着自己喜欢的蔬菜到聚会上去,大家都喜欢什么蔬菜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我们周围就是小小的菜园了,让学生到菜园里看看有什么蔬菜,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蔬菜旁边卡片上它们的名字,记住所有蔬菜后回到自己的座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十足,让学生自己读蔬菜的名字,通过观察蔬菜的形状、颜色等进行记忆,教师可以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发现读音有问题的学生,并进行纠正。
3.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合理化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等,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受文章的内容与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解答,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根据课文,出示两幅图片进行对比,一幅是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还有一幅是乡下人家,屋前搭着瓜架、瓜藤,有南瓜、丝瓜等。对比两幅图片,为什么说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让学生根据图片自己分析,说明理由。
4.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要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就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不明白的问题自己能够主动的进行研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例如在学习《扁鹊治病》这节课,教师提问,学完这节课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有学生会说:我知道了“讳病忌医”的含义,就是有了病一定要听大夫的话,老老实实医治,有缺点就要听取大家的意见,认真改正。还有学生会说,我认为扁鹊不应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也可以想办法延长蔡桓公的命,因为生命是无价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可能会认为,扁鹊应该到秦国去,不然不但不能救蔡桓公,还有可能让自己送命。教师可以根据这两位学生回答的情况,灵活设计问题,让学生分析扁鹊应不应该到秦国去,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发散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开展自主学习的模式,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学习,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在进行自主探究时,思维就会更加活跃,问题分析和探讨的结果就会更加新颖,有创意。所以教师要改变严厉、刻板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构建自主教学的课堂,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静.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1).
[2]齐俊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3]冯秀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0(22).
“作文”与“快乐”在学生的眼里似乎是很难共处的两个词,而要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必须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让学生找到习作的入门之道,克服他们害怕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确定每篇课文的写法和模仿技巧,精设练题,引导学生深彻理解、有效吸引,让学生及时仿练学写。
一、模仿技巧,突出中心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在模仿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其表情达意的技能,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措施。
例如,在教学课文《乡下人家》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后,设计“填文”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口头仿写,举手发言,从而趁机从用词、句、段、内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等到大部分的W生已经参与其中,再让他们动笔仿写。
二、选定仿点,着重教学
每篇课文,作者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总有它独到之处,这就是学生学习写作最有效的借鉴之处,也是读中学写的最佳“仿点”。因此,教师应该紧紧抓住、着重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吸收、在练中仿效。仿点怎样选?一是依据单元重点项目;二是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三是结合学生写作实际;四是通关全册,作好统筹。几者优化组合,则取最佳仿点。
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中,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特点写。课文中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的描写很是独到,简单几笔便勾画出一个聪明活泼、机智勇敢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而学生的写作时千人一面,搬别人写外貌的语句,写老师总是“长长的乌黑的头发,慈祥的脸上总带着笑容,一张很会说话的嘴巴”;写同学总是“又圆又红的脸蛋,炯炯有神的目光,穿着整齐的校服,戴着红领巾”。这样写出的人物没有独特的 个性特点。因此,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重点教学生描写人物外貌。以课文最精彩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作为读中学些的最佳仿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写法特点,训练学生学着抓住特点写人物外貌,克服千人一面的写法。
三、掌握本质,有效吸收
仿写点选定了,该怎样教与学呢?如果只是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什么写法,那是什么修辞,这是蜻蜓点水,并非吸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这样写,这种写法的实质是什么,找到写法方法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才是真正理解、有效吸收。例如,写人物的外貌,一般总少不了写眼、鼻、嘴、脸等,而课文写少年闰土,就不同于一般,不落俗套。作者选了少年闰土的独特的脸色,小毡帽,银项圈来写。虽只写了几个语句,却非常形象,不仅写出他外貌独特之处,也反映他生长的那个年代、那个地点的特点,很有乡土气息,时代风貌。抓住这一点,教师可从闰土的外貌特征(脸紫、小毡帽、银项圈)、脸紫的原因、小毡帽所反映的年代地方文化、银项圈所表现的感情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写法,吸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