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好的爱情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西方英美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会生活实际来展现广阔的文化背景,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与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将情感寓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达。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许多经典对白,就体现了上述特点。经典对白展现出众多唯美的文化蕴涵,细细品味,也许其中的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都使得整个句子意味深远,进而展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所在。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自1847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也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和音频作品,成为文学评论界的宠儿。当前,《简·爱》的影视、音频作品还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既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还能够体会到英美文学的经典浪漫。作品中,男主角罗切斯特要去爱尔兰,女主角简与他告别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主动向罗切斯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虽然语言平淡无奇,但是作者却生动地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火一样的热情,更加不乏赤诚。简的爱情观、追求自由平等的内心情感以及坚强的个性,统统展现在读者眼前。此外,作品中铿锵有力的语言,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女性强有力的内心。事实证明,《简·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经典作品,它以自己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眼。夏洛蒂在《简·爱》的写作风格上简洁传神,质朴生动;第一人称的称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主角的所思所想。同时,作品也不乏欧洲浪漫主义的特征,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所在
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是指写作手法的精炼,通过语言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态度,辛辣讽刺抑或俏皮幽默等。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总以性格的丰富、复杂而取胜,而这些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清新隽秀,既含哲思,又体诗意。加之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品显得更具韵味,有力地推动作者和读者达成共鸣。例如,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其独特之处,很多处都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比喻在语义层次上往往偏离常规,却都达到形象化、易于理解的目的,比较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好地传达作品的美感。这是因为“规范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但往往滤去了感觉的变异味道,容不得原初经验的古怪,也因此摒弃了鲜活。”
四、提升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1强化主动进行文学赏析的意识
通常,提到英美经典文学赏析,许多人都以为去图书馆查找一部经典著作回来慢慢品味。其实,只要具备文学赏析的意识,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文学赏析。例如,对通常所接触到的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就可以从文学赏析的角度来体会,还可达到丰富自我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的目标。诚然,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强化文学赏析的意识,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透过语言材料去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从而产生智慧的启迪和性情的陶冶,则我们的文学赏析水平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积极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面
对经典文学赏析不是凭空的读或者想,它是以一定的文学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虽然平时我们接触到的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它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以此为线索,可借机去多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章“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中涉及到了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肯斯坦。那么,我们就可以去了解与此相关的更多文学知识: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主要描述了科技、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人性的矛盾以及善恶转化,贯穿其中的“科学发展失控会毁灭人类自身的担忧”对以后的科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此种担忧已经成为科幻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也是西方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
3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作家只有通过语言的运筹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勾勒出婉转的故事情节,所以,无语言何谈文学。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可以有多种角度: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讽喻、拟人、反语、夸张、对比等,相当丰富。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认知这些修辞手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幽默以及新颖多彩之处,进而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例如,文章“TheTrueHEight”中就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比如其标题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达迈克尔所梦想的飞翔与他在比赛时的飞翔的明喻。时常分析这些语言修辞手法,能够做到虚实的结合,进一步赏析文章美的意境。
第二,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众所周知,人物语言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都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文章“TheWateryPlace”中,作者采用了两种迥异的人物语言风格,即卡默伦与外星人所分别代表的两类群体,前者的语言大量地以口语来表达,句式简短,语言表达方式随意,有很多的缩略句,从而也就描绘出此人随意、不修边幅的人物特征;后者的人物语言则与前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外星人所采用的语言较为正式,多以长而且复杂的句式来表达,还用较多的被动语态和If句式来展示他们对此次访问的重视。通过分析卡默伦与外星人的人物语言风格去揣摩这两类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身份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注重总结类似主题文学作品的赏析技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按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说爱情的、亲情的、友谊的、科幻的等等。其实,每一主题的作品都有其普遍之处,所以在平时进行赏析时要有意地解构文学作品,注重总结一类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发现不同作品的个性。
以爱情类文学作品为例。爱情是文学的不灭的主题,英美许多优秀的爱情文学作品以歌颂真诚、美好,抨击虚伪、丑恶为主线,深刻地反映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导致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成为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在赏析这类作品时,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中的爱情描写,在思想上接受爱情美的熏陶;其次,要把握好赏析爱情文学发展的线索:
(1)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可以说,爱情也是照亮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灯塔之一。若以起初的爱情文学来诠释,主要有以下几部标志性作品,14-15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世纪霍桑的《红字》、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爱情是透视社会文化、本质的窗口。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著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表面上讲的是小说主人翁的爱情悲剧,实则是为了抨击资本主义虚伪的婚姻、法制、宗教以及道德。小说中,因为亚雷有资本做后台,所以他才敢放肆地侮辱苔丝,而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主义法律当然不会保护贫穷的苔丝,当苔丝杀了亚雷这个两次破坏自己爱情、婚姻的仇人时,法律的行动又是那么地“高效”;另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男人克莱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双重道德标准,他视苔丝为己物,不容她失去纯洁,但自己却可以风流成性,不受任何道德底线的约束。所以,克莱是害死苔丝的一个间接的隐形杀手。这部小说正是19世纪资本主义生活基本特点的真实写照。
(3)爱情是阶级关系的特殊印证。爱情作为人类活动,肯定带有时代的印记。例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的就是特别诡异的爱情故事。由于无法脱离维多利亚时代阶级关系的束缚,女主角凯瑟琳以为林顿年轻、富有,嫁给他将成为当地最高贵的妇女,而与希斯克利夫一个弃儿结婚则会降低身份,尽管她的心却属于希斯克利夫。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被建立在财富上的阶级偏见所玷污了,她的背叛导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及对后代的爱情折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压迫与被压迫者之间人性关系的忠实记录。
(4)主义公性格与精神在爱情上的反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进步性与价值观。《简·爱》表达了英国妇女对平等的强烈要求。没有美貌、没有金钱的孤儿——简·爱在一乡绅家做家庭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征服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当得知他还有妻子时,她不想沦为情人,为了尊严,放弃了富裕生活,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纵然简在一直爱着他。当简凭着心灵感应再去找罗切斯特时,他已失去了财富,并双目失明,但却得到了简的爱情。离开罗切斯特,简是为了保护自己,寻求平等;回到他身边后,简获得了平等的真爱。真正的爱情就是两个灵魂平等、真诚地结合,而不附带任何的物质条件。在英国文学中,这是一部倡导男女平等的小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这篇课文内容深刻,是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的极好的范例。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爱情教育。笔者利用本课教材内容,从不同侧面引导孩子认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
一、让学生明白爱情是人类正常的基本情感
当14岁的女儿问“爸爸,什么是爱情?”时,作者写道“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的益发欢快。”“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什么是爱情?……每个男青年,当他们已萌发成年男人的气质时,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爱情是人类正常的基本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健康心态的表现,就像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随着少年陆续进入青春期,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的作用下,少男少女自然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我们了解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棵盛开的苹果树下一直坐到很晚时,我们并不感到什么担心和害怕。我们深信,他们之间的一切都是纯洁而高尚的。”少男少女拥有这种美好的感情,是十分幸福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他认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可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构建一个健康的情感世界,既是中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又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让学生明白能患难与共的爱情才不会枯萎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接着文章以上帝三次视察人间为框架展开故事叙述。刚过一年,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第一次来了,“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熟睡的婴儿”。在这一年里,他们已盖起了窝棚,种出了谷物,生育了婴儿;五十年后上帝同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了,“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栋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几个女儿在收麦子,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使男人变成了“老头子”,女人变成了“老太婆”,但他们的窝棚变成了圆木房,荒地变成了果园,种出了更多的庄稼,生育抚养了更多的儿女,家庭的人口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火红。这些变化原因是什么呢?是爱情的责任。
人类的爱情离不开生活,源于生活。只有在劳动中才会产生真正的爱情;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展爱情,巩固爱情。因为两个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互相了解,才能懂得生活的意义,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这是他们美好的生活理想,为此他们无怨无悔地辛勤耕耘,种出更多更好的庄稼,盖出更大更牢固的房子。承担起了抚养子女,维持家庭生活的责任。他们在共同劳动中实现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丰收了爱情的甜美果实;在共同劳动中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牢固。事实证明用汗水浇灌的爱情之花才不会枯萎!
三、让学生明白忠诚是爱情甜美的金钥匙
爱情需要忠诚,只有忠诚才能浇灌出美丽的爱情花朵。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第一次上帝来到人间,从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传情的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能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创造的一切。”第二次来到人间,“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忠诚。第三次来到人间,看到:“有个男人坐在小土丘。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但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
文章把男女爱情放在五十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去表现,说明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五十年的患难与共,五十年的相濡以沫,五十年的对对方赤胆忠心,使爱情更加美好。是彼此的忠诚、责任让他们维系了五十多年的爱情;是彼此的扶持、依靠让他们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人生!爱情经过五十年的沧桑,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美好,这就是忠诚!从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怒不可遏”到上帝“思索着离去”,证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
德国谚语曰:“忠诚是爱的桥梁,忠诚的胸怀是爱情的安全港口”。苏联谚语:“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这些都说明爱情要忠诚。我国传统古代戏曲《铡美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西厢记》等,从反面对那些忘恩负义的男子,大加鞭挞,倡导的也是忠诚。感情世界也是有规则的,如果失去了忠诚就动摇了爱情的基石,爱的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忠诚是爱情甜美的金钥匙!
四、让学生明白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
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你跨越这个界限,但愿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现在,亲爱的女儿,我给你的信再不是从前那种信了,我的宿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但愿父辈们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部著作中写道:爱情的种子,要在我们的青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前很久就播到他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所谓爱情的种子,不是谈情说爱的技巧,而是培养人尊严感的过程,培养忠诚、义务、使命感,培养人性美,培养人的责任感的过程。所以不仅仅让学生懂得爱情,而且教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幸福的将来。
我们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但过早地摘取爱情的果实,品尝到的只会是苦涩,爱情不仅仅是浪漫的花前月下,还有深深的责任。青春不是爱情的的季节,同学们单薄的双肩承载不起感情的重荷,也没有能力为爱情买单,只有努力学习,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做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五、让学生明白爱情闪耀着人性中的真善美
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到:“上帝随后深深地思索着离去。从那时起人就成为大地上的上帝”。上帝面对人的爱情的表现,多次写到上帝的愤怒态度,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本能的欲望,更有丰富的人类思想意识贯穿其中。真正的爱情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尊重、关心、真诚、专一、责任、忠诚等真善美,而不是自私、自利、冷漠、虚伪、尔诈我虞等丑恶的人性。
“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人的爱情与动物的生理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爱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受理智的支配,要以社会法律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的爱远远高于生存、繁衍、传宗接代等生理需要,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生物的角度,动物也知道繁衍,但人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才有爱情。“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就应该教育学生像人那样去爱对方,就应该以真正的人的方式爱对方。人类美好的爱情,闪耀着人性中的真善美,积淀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六、让学生明白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
中学生渴望爱慕异性的心理是正常的,但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以为爱情就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就是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不顾学业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受“爱情至上”观点的毒害,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居里夫人说:“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暴雨般的感情冲动上,那是会令人失望的。”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尤其正在求学问,长知识的初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学生懂得在人生的交响乐曲中,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
摘 要:台湾电影工业走向衰败不仅要归咎于社会原因,台湾电影人自身电影意识的偏差也是造成台湾电影业日益衰败的原因,对艺术电影
>> 台湾新青春电影的探究 台湾电影 台湾社会衰败的三个表象 台湾核武器之谜 在台湾看电影 跟着电影环台湾 台湾青春电影探索 跟着电影玩台湾 近代周村商埠商业衰败的原因探究 台湾中小企业之谜 探究物体颜色之谜 探究容量缩水之谜 探究鞋带松开之谜 林强 台湾电影配乐巨匠 台湾电影“复兴”的秘密 台湾电影的复兴之路 跟着电影玩台湾(2) 台湾新电影研究综述 台湾电影特色简析 默片修复揭开希区柯克电影之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探究台湾电影衰败之谜 探究台湾电影衰败之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崔倩倩 高 凯")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台湾电影工业走向衰败不仅要归咎于社会原因,台湾电影人自身电影意识的偏差也是造成台湾电影业日益衰败的原因,对艺术电影的偏爱、电影类型的缺失,都是台湾电影人应该为台湾电影不景气所要承担的责任。关键词:台湾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类型化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13-01谈起香港电影,首先进入人们脑海的是商业电影,谈到台湾电影,让人们联想到更多的是艺术电影。台湾盛产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导演,与香港电影导演商业化、娱乐化至上的理念截然不同,因此有着浓厚作者风格的台湾电影能够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虽然如此,光鲜亮丽的获奖背后却是电影观众的背离和电影体制的逐渐腐朽衰败,面对此情此景,有学者甚至预言:台湾电影是一个即将死去的工业。台湾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发展格局,但这并不能说明台湾电影没有过辉煌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深受观众喜爱的胡金铨武侠电影和琼瑶式浪漫爱情片带动了台湾电影的繁荣,可遗憾的是,这种良好的局面没有延续下去并形成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电影业一路下滑,发展到新世纪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造成台湾电影业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去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不谈,单从电影人本身的电影观念谈起也能找出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对艺术电影的偏爱排斥商业电影或者说排斥电影的商业性是多数台湾电影导演和电影研究专家的通病,80年代台湾新电影上升为主流电影就是得益于电影评论家对商业电影的大加批判,以及对新电影的大加追捧。台湾电影界流行的作者观创作与台湾当局实行的“制作辅导金办法”有关:当局鼓励导演参加各大影展,因为利用“电影政宣”来外树形象是取得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由此恰好给了一些导演可以不顾观众感受的借口,一些导演为了拿到政府资助的奖金,将心思放在揣摩各大电影节评委的口味上,凭借作者风格浓厚的作品冲击海外各大电影节。影片能否获奖,是一个导演能否取得当局“信任”的砝码,在海外获奖光环的笼罩下,本土的电影票房基本无需纳入考虑的范围,再加上电影批评对作者电影的偏爱。
诚然,利用海外获奖的影响力为电影宣传造势是影片的一种营销方式,但叫好不叫座的小众电影却不能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个性化的拍摄方式能够征服各大电影节的评委却征服不了普通观众,脱离了观众市场的电影产业必将是死路一条。一些导演的个性化创作成就了自己却搞垮了台湾电影工业,没有票房保证的导演拉不到资金赞助而只能去求助于政府,政府的倾向和舆论的导向又引领着他们去拍摄不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受损失的还是台湾电影业和电影观众。其实,台湾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商业探索,朱延平就是台湾电影导演中一个公开追求商业性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几乎每部都能盈利,这在台湾电影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在评论界他永远被称为“庸俗专家”,由此可见,台湾电影并非没有市场,台湾电影观众也并非不需要娱乐,台湾电影人应该多关注观众口味,少一点对脱离了市场的纯艺术电影的偏爱。二、对类型电影的排斥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大制片厂时期的产物,它利用稳定的受众群体持续拍摄同类型的影片,并在不断求变中刺激着观众的审美疲劳、充实着观众的期待视野,使之更加成熟完善。类型电影是成熟的电影产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台湾电影工业对类型化电影的适应并不自觉,甚至对一些商业娱乐色彩浓厚的类型电影较为排斥。在台湾电影发展的历史上,琼瑶的爱情文艺片、学生题材影片、文学改编题材的影片都曾风靡一时,但风靡过后的结果却是一种类型被另一种取代,并没有延续下去形成产业化创作。
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绝不会只存在一种电影,甚至成为某种电影的“殖民阵地”。以商业电影为龙头,带动艺术电影发展的主次分别,才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工业经验。武侠电影和爱情电影曾经在台湾本土乃至其它地区引起过广泛关注,但良好的开局不仅没有引起电影人的重视,反而被一些影评家的口诛笔伐和一批粗制滥造的跟风性之作葬送了,除了大的环境因素外,电影创作者们的职业敏感度和创新度让人怀疑,电影评论界理论和市场相脱节的现状让人担忧。虽然有一些导演进行过商业化尝试,无奈由于整个电影工业的萧条和绝大多数创作者对类型电影的不屑,这些尝试根本无力撑起一片更大的天空。三、结语
“台湾电影现在基本上是残破的,其未来更是不可知的”。(侯孝贤语)近年来,随着《卧虎藏龙》《海角七号》《艋{》等影片的出现,每一次都会被评论界认为这些影片是台湾电影的希望、能够将濒临死亡的台湾电影业拯救出来。然而这种单枪匹马式的佳作的出现,到底能否让心灰意冷的观众再次燃起对台湾电影的希望?一次次满怀希望又一次次经受打击之后的观众究竟还有多少耐心值得消磨?饱受欧美、香港和内陆电影市场三重压力下的台湾电影到底有没有实力和魄力振奋起来去重新缔造一个辉煌?或许只有时间能够为我们证明了。
1坚持客观全面的多向思维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甚至有些教师,在认识问题时也不能做到客观全面,导致对一些问题的探究失之偏颇。比如古典小说主题思想的研究,像《三国志演义》《忠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它们的主题都并非是单一的。拿《西游记》来说,前人已发掘的主题就有十几种,因而无论将它界定为那一种都是片面的,可以从宗教、社会伦理、人格修养等方面去总结。又如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评价。《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般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反对考科举,骂经由读书而做官的人为“国贼禄鬼”,懒于拜会所谓的读书人,自己更讨厌读书做文章、走仕途经济之路。他反对男尊女卑,尊重女性,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又反对封建礼法,与小厮、丫鬟、平民、戏子交好,并追求自由爱情,乃至最终违背孝道与封建大家庭决裂而出家为僧。然而叛逆却不是小说中塑造的贾宝玉形象的唯一特点。在尊重爱护女性的同时,宝玉也曾发少爷脾气给过贴心服侍他的袭人心窝一脚,在金钏受王夫人责骂时“一溜烟”跑掉了,在晴雯被诬陷赶出大观园时丝毫没替她辩白。就连他所追求的自由爱情都未曾在行动上做过一丝切实的努力。所以从这些层面看来,给宝玉加上叛逆者的名号又是不妥当的,在叛逆的同时,宝玉还有着无法摆脱的贵族公子哥儿的习性。再如解读《诗经》时,承认《诗经》的“温柔敦厚”,漠视《诗经》中的“怨、刺”,都是因没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诗经》。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问题,如不能全面、多角度地看待、分析文学事实,就很容易犯以偏概全、偏离文学真实的错误。
2坚持从现象到本质深入把握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
必须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真面目。对古代文学中诸多问题的认识同样是如此,如文学史中的“李杨之爱”。讲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大多数的学生认为《长恨歌》就是在同情“李杨之爱”的最终幻灭,赞颂“李杨之爱”的坚贞不渝,往往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句子所感染,巴不得也来一场“李杨”式的恋爱。然而《长恨歌》中的“李杨之恋”是否是人世间最为纯洁、最为忠贞、最为美好的爱情,值得人们惋惜、感叹、欣赏、赞美呢?我们就必须细看全诗。《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重美色,治理天下多年一直求之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知”,稍知历史的人便知此处是作者为尊者讳,杨玉环并非闺中少女,而是唐明皇子李瑁之妃,唐明皇花八年时间费尽心思最终将之册封为自己的贵妃。“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将杨玉环封为妃子之后,并非是琴棋书画、志同道合,而是迷于、无度,甚至到了荒废国政的程度,所谓“爱情”的背后实则是君王荒与腐朽的体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兄弟皆列土”“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因迷于女色而怠于国政,最终招致“安史之乱”,丧尽半壁江山,陷百姓于水火,何其罪恶!这些才是《长恨歌》中“李杨之爱”的本质,分析至此,恐怕也难以对“李杨之爱”抱以赞美、同情、惋惜了吧。又如在古典诗词的评赏、解读中,往往不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透视其情感、美学本质,只从诗歌表面意思去理解,导致误解、歪曲诗意,或将诗意、诗美庸常化。像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前四句写胡马“锋棱瘦骨”、“竹批双耳”、四蹄轻快,后四句写它“骁勇”“横行”、“堪托死生”,如果就此认为此诗意在咏马,未免将杜甫的诗庸常化了。马不是凡马,马主人也不是凡人,在诗人看来,房兵曹一定可以像这匹马一样建功立业。同时诗人在对马以及马主人的赞叹中也放入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向往。这样理解才算是解透了诗意。
3坚持立足文本实事求是
古代文学史的主体由作家、作品构成,必须认真研读作家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透过作品了解作家的情感及生活经历和其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而准确把握作家、作品。比如对于《诗经》的理解,学生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言志”“温柔敦厚”等理论较为熟悉,于是便不考察《诗经》的实际,以为这就是《诗经》的全部。然而通读《诗经》可以发现,“有邪”的、抒情的、既怨且怒的诗篇不在少数。毛诗释为“后妃之德”的《关雎》,写的是一个青年对采荇女子的热烈爱恋;《硕鼠》是为发泄劳动人民对不劳而食者的无情嘲讽与怨恨而作。再如谈到屈原的自沉汨罗,大多数学生认为他是为国捐躯、以身殉国,如果细究《离骚》《怀沙》《悲回风》《惜往日》等诗歌却可以发现屈原对于死亡的心态是极其复杂的,既有丧失信心莫可奈何,也有惧祸逃愁寻求解脱,伏清保洁宁死不变及身在沅湘的孤独无友等,不能一概论之为报国和殉国。又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学生的理解大都停留于通过中小学时语文课本中断章取义学习到的,认为此诗体现了草无穷的生命力,而忽视了整首诗从诗题开始就是借草言别。前四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草的一荣一枯中放进去的更多的是对人世盛衰的感叹,“烧不尽”“吹又生”正是一衰一盛的生动写照。正因人生有盛有衰,有聚有散,才会有眼下的送别。才会有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异域飘零之感,以及在一望无尽、萋萋满目的古原草中寄予的浓浓别离之情。可见,理解文学事实、解读作品时,必须从文本实际出发,不能不顾文本,主观臆测。
4坚持个别一般、相同相异的辩证观点唯物辩证法中
一般和个别,即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的统一。古代文学的学习同样如此。比如谈古代诗人的隐逸。文学史上写作隐逸诗歌有名的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等。在他们的隐逸诗歌中体现出的恬淡情趣虽然相同,但不能将他们的思想意趣完全等同,应从相同中、共性中认识其相异性、个别性,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诗人。在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诗句中,看到的隐逸恬淡是诗人寻找到了适性的精神乐园之快。在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等诗句中,感受到的隐逸恬淡是诗人得到的山水娱人、游而忘归之乐。在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诗句中,是诗人“顿教奉佛,心与境合”之悦。在柳宗元《溪居》“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等诗句中,则是诗人仕宦连蹇却追求“清夷澹泊”之趣。以上几位诗人诗作中所体现的隐逸情怀相同,但其在隐逸之中得到的满足却各自不同,可见几位诗人人格追求之不同。同样是写悼亡之情,苏轼的《江城子》,陆游的《沈园二首》,纳兰性德的《金缕曲》,写得都情真意切,哀婉缠绵。“然而由于三人身份、经历、志向不同,这‘绝等伤心’的真情,并不在一个档次上。”纳兰性德悲哀中夹杂的是不情愿做皇帝侍卫的无奈;苏轼悲痛中包含着因公正无私而屡遭贬谪的怨恨;陆游的伤心中包含的是行将就土、中原未复的民族之悲。同样是爱情中的反封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都缠绵感人,但各自反映的形式不同,反封建的程度、意味也就不同。
5坚持全面辩证的审美观点
古代文学中文学体式包含诗、词、曲、赋、文、小说,其中绝大部分是意象艺术。它们是“以最精美的语言形式为载体的情文、象文”,依“靠意象反映生活、表现感情,注重情、境融合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必须以文学的眼光,全面辩证的审美化思维去理解那一个个情感化了的景象、物象、人象、事象的世界,不能片面、绝对化、非此即彼地理解,否则很难对这些意象世界作出深刻体悟与审美感知。就如一些古代文论家和现论家认为诗歌婉转抒情要好于直抒胸臆,即所谓“诗犹文也,忌直贵曲”。然而这却不符合古代诗歌的实际,它是既贵直也贵曲的。人们不会嫌弃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陆游《诉衷情》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留”等句子过于直露粗鄙,恰恰是这样的直抒胸臆才更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与哀。人们也会被李商隐《无题》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描绘的朦胧飘渺而余味无穷的诗美所感动。因为对于文学艺术,特别古代诗歌来说,直露与婉曲是同样可以打动人心的表情与体现诗美的方式,偏废任何一种都过于片面与绝对。对于诗歌中的景物,晚唐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可见它们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却具有无限美的意味。你能说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就是不投降,坚决反奸抗敌的词人自己?或就是与词人约会的美人?又或是与词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再或是词人的一种理想目标?四者皆有可能,词人并未说清道明,作为读者也不可绝对认为是哪一种而固步自封。
二结论
由于我出生并成长于农村小镇,父母均不识英语,自幼缺乏学习英语的土壤。邻居小伙伴的父亲为英语教师,那个小伙伴在幼儿园之前即可熟背英语字母歌,我当时颇为羡慕,惊为天人。当时小学并未开设英语课,我在中学之前连英语字母都认不全,很是惭愧。1984年我进入镇上的一所普通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启蒙老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张文彦先生。先生毕业于一所中专院校的中文专业,并未学过英语。分配到镇上时,镇上不缺语文教师,缺英语教师。先生遂开始一边自学英语,一边教授学生。印象中先生教学比较活泼,所以大家并不讨厌英语课。当时流行一部台湾电影《搭错车》,其中由苏芮演唱的主题歌《酒干倘卖无》红遍大江南北。一次课上,忘记何故先生竟然唱起此歌,引得全班瞠目,至今历历在目。自此以后,嗓音大气飞扬、高亢入云的苏芮一直是我最爱的女歌手,无人能出其右。
初二结束的暑假,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的二哥带我去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罗马假日》,电影里那世外桃源般的纯真爱情故事让我艳羡不已。于是,这部电影成为我至今最爱的电影,影片里英俊潇洒的格列高里・派克与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成为我最爱的男女演员,无人可以取代。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我最大的一个业余爱好――看英语电影,并使我间接对英语开始有了一些好感。我始终坚信:一切方法皆是可有可无的天际浮云,发自肺腑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1987年初中毕业,我由于成绩较好,考入当年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1990年我参加高考时该校排名全省第二。进入全市重点,我才见识到人外有人!高一时我在全校成绩最差的四班,高一结业时我在全班60人中排名第26位,数学仅55分,物理才57分,感觉自己前途渺茫。当时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异常严重,沉迷唐诗宋词中无法自拔,厌学情绪高涨。高二的12月,有一晚实在忍无可忍,我找到父亲,明确要求退学。“退学之后做什么?”“读唐诗!”“唐诗不能当饭吃啊!”之后父亲说了一段至今令我刻骨铭心的话:“孩子,咱们家一没有钱,二没有关系。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只能去当个工人!”面对冷冰冰的现实,我跑到外面的街上痛哭,没有人能帮我。
第二天,我选择奋起直追!英语是我认为最简单的一门课,花的时间也最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几乎从来不学英语,只是每天早自习七点半到八点时坚持晨读,背熟了高中三年全部六本英语教材。我坚持每天复习昨天背过的文章,每周一复习上周背过的文章,期末复习半年背过的所有文章。英语考试也成为最轻松的游戏,完全按照语感做题,不需思考,正确率极高。我的总成绩也从全班第26名跃升至全年级前5名。
高中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李白一样的诗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高考前,班主任建议我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被我断然拒绝,我给出了一个年少轻狂的理由:“如果那样,20世纪的中国就没有诗人了!”当时我决意要报考自小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不过最终被我的偶像二哥劝止。二哥认为我高中已经读完《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参考资料》等几乎全部中文系本科教材,重学无益。应该读英语专业,博览英美文学原著,“双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读宇宙文章”。年轻气盛的我颇为心动,转而改考英语专业。
1990年高考题目很难,满分为640分,一本线为444分,重点线为461分。我一举估分515分,估分为全校第一。本想报考北大英语专业,但全省只招四人,本校就有四人报考,风险颇大。一时冲动,我决定改报当年总分要求更高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下来,自己多估了30分,实际考了489分,英语得了89分(满分为100分),被北外录取。当年河北省文科类及外语类总分状元也在我们学校,总分535分,但英语考了77分,最后该同学上了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高中学习英语的经历使我至今坚信:背诵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试分数最好的方法。
北外的学习生涯是我人生中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北外英语系1990级共120人,46位男生,74位女生,我才真正见识了“天外有天”。我的同学中有当时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弟弟,有莎士比亚作品的最牛中译者朱生豪先生的唯一嫡孙,有北外教授子弟以及各地高考状元。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同学中有几十位杭州、南京、长春、武汉等外国语学校以及北京四中等全国名校的保送高才生,从小精研英语听说读写,进入大学时的英语水平就相当于英语系大二学生水平,令我们这些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望洋兴叹。
当时的北外,大师云集,灿若星河。北外的三大英语泰斗――语言学泰斗许国璋、英国文学泰斗王佐良、美国文学泰斗周珏良如三足鼎立,遗憾的是三位泰斗当时已经不给本科生上课了。数十年来,《许国璋英语》风行全国,妇孺皆知。学校曾经组织全校学生在大礼堂聆听许先生的讲座,讲座内容我已经几乎全部淡忘,只记得先生登台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提了一下裤子,感觉煞是亲民。我还曾在窗外偷窥过王佐良先生给研究生上课。我在校园中也常偶遇陈琳、张道真、薄冰等语言、语法界泰斗。当时的北外不愧为英语爱好者的天堂!
给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也是群星璀璨。文坛泰斗冰心先生的两位女儿吴冰与吴青教授美国社会课程,英文写作权威熊德倪先生教授写作课程,当时北外英语系主任、《新概念英语》中文合著者、美国博士何其莘先生教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名宿钱青先生教授美国文学,主持人杨澜女士的父亲杨鑫楠等先生教授英语精读。而当时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成为北外的资深教授,如侯毅凌老师、申雨平老师、李又文老师、王一虹老师。20年之后,对于这些老师我仍然记忆深刻。
当时的北外名闻遐迩。1990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次主持人大赛,1986级北外大四学生杨澜一举拿下一等奖,1988级北外大二学生、后来的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荣获三等奖,在全国引起一阵轰动。我入学时,杨澜已经毕业,校园中倒是常常可以见到许戈辉的身影。1992年,现在蜚声国内的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何炅进入北外阿语系,住在我的楼下。每天傍晚吃饭的路上总是能听到校广播站主持人何炅独特的声音。上学期间,央视举办了一次全国小品大赛,何炅拿了大奖,闻名全国。
的全国考研英语命题组组长。由于自己在上大学前没有专门学习过语音,天赋也欠佳,我的语音不是很好。吴教授从全班20位同学中选出四位语音欠佳的同学下课单独辅导,我“荣”列其一。每天下课后我反复跟读模仿张冠林先生的《语音入门》,屡屡模仿却不能过关,自己心里颇为焦急。经过半年的训练,考试才得以合格。只是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语音阴影,此后我一直认为自己语音有问题。
听力也是印象最深的课程之一。有一门听力课程每周两次课,每次课的时间为两小时,要求学生全文听写正常语速的BBC、VOA新闻。由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这门课对我是个极大的挑战。于是,我课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语音教室,那里有浩如烟海的英语磁带,我与大家争相借阅聆听,设法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那时,一位叫做梁艳的年轻听力老师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梁老师教学风格异常活泼,大家都非常喜欢。很多时候当我们愁眉苦脸地进入听力教室时,梁老师会兴奋地告诉我们:“孩子们,今天咱们不听写新闻了,看美国电影!”这是我们最喜欢听到的消息。有一节课,梁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班上两位女生谈论的是当时穷困潦倒、其貌不扬、一无所长、无比叛逆的王江涛,而我用英语介绍的是古往今来我最爱的朋友――庄子。虽然小时候,我的一只耳朵被顽皮的小朋友掏坏过,但由于对梁老师的喜爱,听力课程成了我大学期间成绩最好的一门课,5分制中,我常常可以获得5或5-的成绩。
大学时,口语是我学得最差的一门课之一。当时学校规定,从大一到大四,每位学生每天必须和同班的一位异性练习一小时口语,全班所有男生和女生每天轮换,地点不限。现在想来,这倒是谈恋爱的好机会。可惜当时女生们似乎都瞧不上我们这些土得掉渣的男生,而男生也看不上那些趾高气扬的女生,恋爱的人并不是很多。多年之后,当我们重新聚首,却感觉男生人人英俊潇洒,女生个个性感漂亮,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比较而言,英语精读是大家普遍不太喜欢的课程,每周五都要进行一次小测验,计入期末总成绩,每次测验前我都如临大敌。当时我上这门课时经常趴在桌上睡觉或默写唐诗宋词,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悔。如果当时知道自己以后会以英语教学为生,我应该会学得异常刻苦。当时北外每班只有20人,小班教学,班上有人睡觉,老师应该是一目了然。但现在想来惭愧的是,没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课上睡觉批评过任何一位学生。这一点我望尘莫及,如今在新东方教学十年有余的我,即使看到500人的班上有人睡觉或玩手机,仍然心中不爽。
相反,英语泛读课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课程。大学前两年我们不分专业,重在夯实英语基础,大三分为英美文学、翻译、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等几个专业方向。我自然选择了英美文学专业,每周泛读的书目就是英美文学名著,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等。我们课下泛读,课上讨论,最后还有期末考试。由于老师多是女教师,泛读书目多为爱情文学,令我们这些“清高”的男生很是痛苦。
于是便有了《窗外》里的江雁容,在情窦初开之时初尝爱的涩果,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那是只有少年才有的倔强与勇气。戏里的林青霞,娇羞中透着一股任性,披着梦的衣裳,展开了一场超脱世俗的爱恋,连哀愁都是淡淡的,像含苞欲放的茉莉,在清晨氤氲的雾气中缓缓绽放,不疾不徐。
金庸说:“青霞的美,无人可匹敌。”
她是琼瑶剧中的第一代玉女掌门人,成就了多少少女遥不可及的梦想,林青霞三个字,就是台湾文艺片的标志,几十年过去,江山易老,美人迟暮。在新人辈出、美女如云的娱乐圈,她站在岁月深处,纵林花谢了春红,任岁月匆匆,皱纹爬上了美人的眼角,她却依然不老。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便成就了一个传奇。
青霞之美
林青霞的美,那叫真的美。
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美的彻底而敞亮。在涂脂抹粉的娱乐圈佳丽中,看多了,便觉得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色的巴掌脸、美瞳、长睫毛,完全没有辨识度,让人直觉腻味。这时,再看林青霞,顿觉眼前一亮,这才叫真的美人,不施粉黛,素颜上镜都对的起观众。重要的是她的眼神,即使在复杂的演艺圈闯荡多年,依然不改当初的清澈与纯净,简直令人惊叹。
林青霞头上有很多光环,导演徐克说她是50年才出一个的美女,作家亦舒说她最美的地方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美。连张艺谋第一次见她都惊诧于她的美貌。以前拍照片流行打柔光,妆也化得比较重,其实不太适合林青霞这样的清秀佳人,她的美就在于不腻,每一种美,都有它的局限性,妖艳的女人可能低俗,清纯的女孩可能看起来比较呆,丰满的太过肥腻,苗条的又骨瘦如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美而不自觉,更不当做卖弄的资本,这是一种修为。林青霞是有智慧的女人,她太明白,再美的女人也会在岁月中无情地老去,她想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青春永驻,于是,她选择了写作。
“窗里”的岁月
从影22年,林青霞拍了100部电影。在最初的7年里,她完成了其中的55部――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文艺片,而她,是其中清纯飘逸的女主人公。
她的起点是高的,没有跑过龙套,没有在底层苦苦打拼的经历,因而,她离演艺圈的烟火气较远,可以“不染”。这一方面拜上天所赐,另一方面归功于她的家教,以及禀性中的谦卑、朴素、不张扬。
从骨子里透出的羞涩也保护了她。因为版权问题,《窗外》一直没在台湾公映,她却暗自庆幸,因为里面有一些感情戏,她觉得,让熟人看到,难为情。早年面对男生追求,林青霞说:“要交朋友,我至少得认识他3年。”她至今不喜应酬,怕见生人。
最忙的时候,林青霞同时应付6部戏,有一次在片场靠着墙就睡着了。
长期过着日夜颠倒睡眠不足的日子,加上得失心重,在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下,林青霞崩溃了。1979年冬天,她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与其说是进修,不如说是“疗伤。”“复杂”二字背后,是当年黑社会涉足台湾电影业、强迫艺人拍片的艰险。
林青霞在美国“透气”了15个月,1981年夏天回到台湾,发现电影圈已经换了人间:文艺片不再受欢迎,喜剧片大行其道;英俊小生不如从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喜剧演员、功夫演员和搞笑明星;女主角们也纷纷凛着一张粉脸,施展拳脚起来。
回顾当年,不是不委屈。她说:“我这个素来演爱情文艺大悲剧的演员,竟然也要戴起眼罩扮独眼龙,穿着高筒靴拿着长枪,一脸冷漠,学人家打打杀杀的。”脸上闪过一丝苦笑。
从1981年到1984年,林青霞拍了14部戏,除了一部琼瑶的文艺爱情片,其余13部都跟“情报”、“刀剑”、“警匪”、“枪战”有关。这些戏,多年以后她的女儿们都不大喜欢看。
这些戏看起来热闹,拍起来实在有些凄凉。半夜三更在山顶演戏,被大雨浇得瑟瑟发抖;荒郊野外,半夜在休息车里迷迷糊糊醒来,只见窗外烟雾迷蒙,满眼武师跑来跑去,只她孤零零一个女子。想着一会儿要去跟他们厮杀,林青霞心里有说不出的悲戚。
一个好演员犹如一把好琴,遇到高明的琴师,方能奏出好音色。林青霞在表演上的突破,还要归功于徐克。
1983年与徐克合作《新蜀山剑侠》时,林青霞扮演瑶池仙堡的仙女,后来中了邪魔。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她站在潭中的大石佛像上,挥舞着一身大红色衣裙倏然转身,中了邪似的狂笑。这个造型开启了徐克的某种灵感。待林青霞从石佛上下来,徐克以一种冷静又坚定的口吻对她说:“青霞,将来我一定找你拍一部戏。”
8年后,这个角色来了――一个男人,企图一统江山的教主“东方不败”。林青霞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对他有信心。”
这部《东方不败》引领了武侠刀剑片的潮流,也成为林青霞的代表作之一。90年代大部分电影公司找她演的,都是反串男角的戏。
之后的《滚滚红尘》让林青霞拿到了22年演艺生涯中惟一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也让她与三毛结下一段缘。在台北宁安街4楼的小公寓三毛的家里,林青霞听三毛一页一页地读剧本,看她在民国年代的曲子里翩翩起舞――电影公映后,许多人被那个唯美的阳台起舞镜头打动,那是属于三毛的镜头。三毛身后,林青霞3次梦见她,那个见面不超过10次但彼此惺惺相惜的浪漫女子。
1992年与赖声川合作的《暗恋桃花源》将林青霞的演技推上一个新台阶。参与这部由舞台剧改编的电影之后,林青霞感觉“表演变得容易多了,因为我真的学到演戏的方法”。她又说,“在那之前,我没有机会学习表演。第一部电影在香港上映时,我一夕成名,成了明星,从此以后我不断工作――我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人教我。”
演员演戏,好比 “代人生活”。有悟性的人,能从中洞察世情,汲取智慧,让智慧接替美貌,在脸上再荣光一场。
窗外的世界
在徐克夫人施南生的心里,林青霞“甚至有些老实”――她骨子里是那种想着存点钱,跟爱人一道过安稳日子的女子。
关闭娱乐圈这扇窗,窗外的林青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她有自己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女儿,每天出门买菜,香港巴掌大的地方,经常会有影迷在菜市场碰见她,与她打招呼,就仿佛街坊邻居见面,随意自然的有点不真实,然而,这就是林青霞,不食人间烟火,却又活在世俗之中。
1994年6月29日,林青霞同港商邢李源结婚。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从恋爱结婚到为人妻母,短短十几个字就说尽了,但个中滋味,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从万众注目的大明星到如今的家庭主妇,个中滋味,非常人所能体会。
“在影圈工作了二十多年,每天紧张,每天曝光,忙于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在人前表现,睡觉时间很不规律,睁开眼睛便是拍戏、出席记者招待会……晨昏颠倒,永远不知何时是尽头;每天的生活都有人替我安排,自己完全是被动的。直到现在,我才可以享受平淡的生活,才发觉这样的生活是属于我的。”找到真的自己,做回自己,是她婚后修行的一大主题。她的青衣本色,令她圆满。
好的女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一大包爱。孝顺父母,敬爱丈夫,疼爱女儿,她都身体力行。父亲在台湾住院期间,她常常带女儿去探望。有一次在飞机上她对女儿爱林说:“姥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要让他笑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是他最疼爱的孙女,最容易逗他开心,只要你为他做一件小小的事,哪怕是递一张纸巾给他,都能令他笑开怀。你要帮妈妈孝顺父亲,也要为自己孝顺姥爷。”
不计较,常常怀抱感恩的心,遇事“要用情操,不要用情绪”,还有圣严法师赠她的12字箴言,都令她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为她贤良的底色平添了几分人格魅力。
对于自己家庭主妇的角色,林青霞很喜欢。
作家林青霞
“不要叫我大美人,请叫我作家”。林青霞说。
2011年7月,林青霞携新书《窗里窗外》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只不过,这次她的身份是“作家”。
“有一次从外面吃了晚饭回到家,经过梳妆台,突然想到什么,怕一会儿忘记,马上伏在桌上写,不知不觉坐了几个小时,窗外传来鸟的叫声才知道天已亮了。看看镜中的自己,不觉失笑,原来我脸上的妆还没卸,耳朵上的钻石耳环正摇晃着,低头一看,一条蓝色丝质褶子裙,脚上竟然还穿着高筒靴。时钟指着六点半,正是女儿起身吃早点的时候,赶忙下楼陪女儿。两个女儿见了我,一点也不惊讶,只淡淡地说:‘妈,你又在写文章啊?’”
就是这样一段文字,林青霞将它放进随笔中,作家董桥看了之后,赞不绝口,只觉得好!
林青霞是一个认真的写作者,她像做学生一样虚心向龙应台、金圣华和董桥讨教。对方的每一句鼓励或者赞叹,都会令她像孩子般兴奋。在过去的6年里,她常常为写作废寝忘食。
作家止庵从《窗里窗外》读出的是“干干净净和真实”以及“文章本身有思想”。他说:“林青霞的这份角色和文风都相似的格调,对于现代的作家来说,都并不容易。坚持自己是最难的,可林青霞做到了。在众多的职业中,写作很特别,他没有退休的时间,也没有学位等更多硬性的要求,只要有天赋,有能力,想写都可以,但落笔的过程需要积累。读她的文字可以发现,她是一个有积累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写作的人。”
关键词:职高;就业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关于有效教学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与学有效果。
二、职高生源素质及就业班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 “普高热”的日益升温,职高生源数量下降、素质下滑、入学门槛不断降低。据佛山招办提供的数据,顺德一中2011、2012年提前批投档线分别为625分、632分,而我校化工专业分数线为200分、201分,个别专业的分数线更低甚至不设分数线,学生的总体素质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高考生分数偏低,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十分普遍,最终导致语文课“走形式”的意味越来越重。尤其到了高三,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去了升大班,剩下在就业班的学生大都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对任课教师百般挑剔,认为这也不好学,那也没意思,上课睡觉、吃东西、讲话、玩手机是常有的事。有教师说,面对当前就业班的学生,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三、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职高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落伍了,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困难,再加上中考失败,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感。因此,教师可通过具有类似经历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燃起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热情,帮助他们走出失败、自卑的心理泥潭。例如,辍学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不光彩的,但比尔盖茨是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乔布斯也认为读书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牛顿曾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曾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童话作家安徒生、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等名人都曾遭遇学习困难。另外,还可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重点高中学生也许做题比较厉害,但动手操作、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能力不一定赶得上我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强项和他们的弱项比,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 因材施教,独辟蹊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魏书生指出:“差生在形式上不愿学习,甚至厌恶学习,但思想深处又有盼望学习好的因素,希望能成为学习好的学生。”的确,职高学生常常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父母、教师和同学的批评和轻视,因而不愿主动去学习,给人“烂泥糊不上墙”的感觉,教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寻找最佳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首先,降低难度,自己上坡,让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看准坑来扔石头,摈弃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目标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合理控制教学进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降低坡度,让学生自己上坡,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同时还要讲究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如在教学条据和启事时,笔者从最基本的请假条和寻物启事、寻人启事讲起,让学生了解此类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法,然后提供有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修改,再按要求写出格式正确的请假条或启事。
其次,增删内容,引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学有所用。据调查,超过50%的职高生认为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案例,不好理解,可读性不强。教师可大胆加入适应时展和职高生特点的、与专业相结合、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课文,并突出其实用性、通俗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旅游管理专业可增加介绍名胜古迹、描写山川景物的游记或散文,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感知历史知识、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工艺美术和动漫专业可增加专题宣传片或广告的制作教程;电子商务专业可补充网络营销流程和商品说明书等实用性强的内容。
另外,把企业文化引入语文教学,对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需求,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也是非常有利的。我校每年都安排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星级酒店或大型旅行社实习,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和感悟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了解和收集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文写作常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这比纸上谈兵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某公司《致年度优秀员工父母的感谢信》,就很好地体现出公司亲情文化、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特色。
再次,创新教法,凸显时代特点,让学生学有所乐。职高就业班语文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可通过视频、图像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利用感官接受形象化的信息,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如教学《鸿门宴》时,可让学生观看《鸿门宴》电影片段,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刘邦、项羽等人物的语言特色和性格特点,然后布置计算机班学生制作关于“鸿门宴”的网页;工艺美术班学生将故事画成漫画,并配以文字说明;旅游管理班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了解中国的座次礼仪及其古今差异……又如鲁迅的《祝福》文字比较艰涩,思辨性较强,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然后模拟警察“破案” :从建立死者档案入手,了解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通过嫌疑人调查,分析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及“我”的语言、行动描写;通过死因调查引导学生初步探究祥林嫂悲剧形成的原因,认清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最后,笔者引用富有时代特点的语言进行小结: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于鲁镇的祝福声中倒地身亡。经解剖,发现死者内脏器官已被“封建迷信” “三从四德”等恶性细菌深度感染、糜烂。经医学精密仪器“抗封建号”检测发现:三千多年遗留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余毒已在其肌体内集结成块。此病为一般药物所不及之不治之症,如需根除,必须注入全新研究成果“”药物系列之“抗封灵”,且要全身心参与“”社会实践,以增强体质,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语言氛围中轻松地记住了文章的主题。
最后,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成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确立“大语文观”,积极开展丰富、有趣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使语文课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例如把《雷雨》上成表演课,把《致橡树》上成朗读比赛课,把《孔雀东南飞》上成爱情观点讨论课……上网查找《废墟的召唤》中“圆明园著名四十景”及其来历;根据课文提示画出“林黛玉进贾府”行走的路线;寒假结束后收集不同内容、不同字体的春联;开展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等。同时,开展“成语接龙” “热门话题辩论”“时事新闻评说”等活动,可激发学生阅读书籍、关心时事、关注民生的热情,体现语文教学活动的时代性、创造性。
当然,开展实践活动不能是“悬挂在空中的无土栽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三中心”,即将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发挥特长中看到希望。而且,这样的第二课堂必须常态化,才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好胜心和自信心,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3. 改革评价机制,提升幸福感。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从表面上看,职高生已接近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其实更像小孩,老师细微的认可和表扬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所以,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活动参与力、综合表现力和合作竞争力,又考查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道德品质水平和遵纪守法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经常给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加德育分,让他们帮笔者提电脑、录入作业分数等。对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的职高生来说,这是难得的荣耀,把它作为奖励,学生乐此不疲,幸福感大大提升,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就业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运用语文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职高语文教学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2]王卓俊.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9).
一、从个人的性情出发钩沉遴选,创新体式
柳青是中学语文老师,学生当然是她写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之一。但是,面对千年诗歌天空的耀眼星光,她摘取“诗星”的标准完全颠覆了肆虐已久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和套路,既不屑于围绕高考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去编织什么诗歌欣赏的“宝典”“攻略”“核弹”,也不受缚于课程、教学大纲中专家们圈定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她看来,那无异于制造“毒药”,再次拉紧套在学生脖子上的精神绞索。书稿的遴选还冲破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名家名作的尺度限制,既不沿袭文学史/诗歌史划定的诸如“在当时曾经有过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作品”之类的框框,也不按照文艺学的流行观念“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等等去指导取舍。她认为那是作茧自缚,必然收窄自己的眼光,抑制自己创造的活力,最后只能令读者看了书的目录就会兴味索然。
柳青有自己选材的标准,那就是“从个性出发,沿路捡拾随处可见的散落的珍珠”。因为“诗乃性情之物”,“每一代诗人,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意识不同的审美追寻不同的人生价值,可是,相同的是那份诗意与情怀”。当选者的性情与诗人的性情相遇相合,就如同一个相见恨晚的知音,诗人诗作才会成为选者的审美对象,艺术欣赏、文学评论才会发生。柳青本就是痛恨虚伪的性情中人,她的心灵没有多少负累,轻r直上。在风雅的儒士、诗意的文人、性情的诗人之林中自由穿梭,那些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歌唱使她心醉神迷,不能自已。在她眼里,凡审美地表达真性情的诗歌,不论言志还是缘情都在可选之列。只有真性情的诗歌才是真正心灵的呼唤、灵魂的放逐、身心的交融,她的钩沉遴选可说是“随性所欲”。
然真性情的诗歌何其多,她毫不隐讳自己的偏爱:“或许是审美期待的差异,我更喜爱阅读那种散淡柔美的诗词。……诗歌仅仅拿来怡情养性,而不必充满杀伐之气。”如此,当读者打开书稿,熟悉又陌生,丰富又新鲜,从“《诗经》的浪漫”到“六朝的风采”,从“唐诗的风姿”到“清诗的性情”,从“白话诗的风流”到“网络诗的另类”;从“风情摇曳的美丽时光”到“左岸江湖,右岸琴声”,从“悲情诗人的心灵呼唤”到“我是人间惆怅客”,从“如秋雨般凄凉的内心世界”到“活在希望里虚构一个王朝”,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标题,无不是千年诗歌的诗性之美、诗心之美、诗趣之美的标记,折射出选者情怀的自在、思考的自主、放言的自由,从而唤醒读者沉睡的诗意,撩拨读者审美的冲动。
《千年诗情千年叹》的写法不同于“诗歌评论”和“诗歌鉴赏”这类流行的文艺批评模式,从书中有不少引自诗话词话的材料来看,作者可能吸取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本事诗”和诗话的某些优长。唐末的“本事诗”专记诗本事,以故事解说诗的背景、内容和写作过程。宋代诗话比它成熟,除“闲话”“记事”外,增添了议论和学问,有的还能针对当时诗坛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文学见解,指导诗歌创作与欣赏。柳青的书稿,共十一章,基本按照文学史的断代顺序编排,每章分若干节,除《诗经》外,每节评说一位诗人及其诗作(一首或数首),既“抒写性情故事”,又探究性情文本,二者互文互补融汇成一个整体。在情感充沛、优游自在的叙述与评说中,自然呈现出历史的背影、诗史的轨迹,故事中的人生、诗词里的性情,间或还有对时弊的抨击,关于古今知识分子命运的思索,写诗与读诗的点睛之论。这种新诗话的批评体式,随意收放,不拘一格,颇有张力,很适合作者“兼顾诗性与人生,历史与人文,思维与情感”的写作需要,大有利于她从性情出发张扬个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二、回归诗歌本体,持守“同情之理解”
自由的心灵是评论者、欣赏者进入诗歌文本探寻诗人诗性情怀的通行证。宋学家认为,“心者性情之主也”“心统性情”,我们不妨把佛教的“明心见性”理解为性情的呈现有赖于心的澄明自由。评论、欣赏主体心灵的自由源于专制观念的颠覆,思维桎梏的打破,精神污染的清除。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女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现代先进思潮的洗礼给予了柳青比较开放的思想、自由的心灵。在书稿中,这种心灵的自由表现在两个维度上,一个维度是对诗歌本体的认知与追寻。柳青说:“诗词的魅力,首先表现的是对一种美学意义的追寻。”甚至认为:“古典诗词,许多时候,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情意,而是为了营造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诗词境界。”这是很有见地的。的确,诗歌是人类自由生命的独特表现,是人类爱美天性外化的独特方式;诗的魅力就是美的魅力,写诗和读诗都是人们对美的一种寻找,对自我生命表现的一种肯定方式。面对诗歌,如果离开了审美这个本体,主体的心灵就会陷入政治教条、僵化思想的泥淖,那是怎么也自由不起来的。哪怕只是偏离这个本体,心灵的自由也会大打折扣,如同沉重的翅膀让鸟儿无法飞高飞远。柳青引领读者去寻找、体验和思索美的魅力,这正是《千年诗情千年叹》的魅力所在。比如李商隐的诗,柳青就认为后人的阐释往往如同猜谜一般,不得要领,离开了审美的方向。当她把解读拉回审美的正道,发现“用高深的诗句诉说难以言明的哀伤,用远古的故事隐喻内心深藏的波澜”,就是李商隐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审美方式。他为什么如此选择?因为他写作之时,“就不想将那些隐秘的心事随意说出,他只想说给看得懂读得懂的人”。我认为此解颇中肯綮。
为让读者不在审美的道路上迷失,柳青在追寻诗词中的美学意义时,常常于不经意间发挥出一些诗歌欣赏的经验之谈,提醒、启发、引导读者。没有在传统文化中浸染过,没有长期的诗歌欣赏经验的积淀,这些看似平常的话是难以说出来难以说到位的。如柳青指出了在欣赏、评论中常犯的偏离审美方向的一个毛病:“欣赏诗歌,最怕的就是坐实了诗歌的意蕴。”这应该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产生种种“误读”的重要原因。消除“坐实”意蕴这种误读,柳青提出了最直接的方法:“透过眼前实景,玩味内在意蕴,方为读诗之趣。”而只有“细细品味”,方能 “读懂诗心”。读卞之琳的《古镇的梦》,如只盯住瞎子白天敲算命锣和更夫晚上敲报时棒的“实景”,是无法窥知“诗人蕴含在单调的场面描写之中的丰富思乡情愫”的。林徽因的《别丢掉》,在怀念徐志摩的单一意蕴背后还有深情倾吐、轻声叹息、哀告诉求、祈盼追寻、守候祈求,诸多微妙的波澜律动的诗情,最后才可能彻彻底底读懂她的诗心:“宣泄一种感伤而沉凝的情绪,一种隐幽而寂寞的思绪,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一种物是人非两茫茫的伤情。”穿透了眼前,就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在阐发《诗经・氓》的阅读体验的过程中,柳青还提出了突破“坐实”解码“误读”的根本解决之道,即要承认好的诗歌“具有多元解读的可能性”。这种源于心灵自由的多元解读,有时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意象,有时是一个形象,或一个意境。它既为诗歌自身的审美特质所决定,更与不同读者不同的生活经历、情感倾向、文化积淀、审美趣味和由此而来的对作品不同的主观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分不开。这正是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在,能够“让经典变得更为经典”。柳青特别强调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在多元解读中的重要性,这当然不难理解。她认为,面对《氓》这样的作品,女性阅读由于保持了一种独立与清醒的女性意识,将诗中女子放在与男子对等的位置,可以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在紧紧把握住审美方向的解读中,柳青娴熟运用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从而颠覆了学术界几乎达成共识的“弃妇”说,诗中的“她”被重构重塑,站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唯我独尊的女性叙事主体形象”,一个全新的别开生面的形象。多元解读不过是文学批评中的常识,但在《千年诗情千年叹》中得到自觉而充分运用,在当下教育语境中无疑具有挑战的意义。
对诗人诗作作“同情之理解”,是柳青自由的心灵进入文本探寻诗性情怀的另一个维度。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对于研究对象“应该有了解之同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对其“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尊重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史德,他说的是历史,也同样适用于文学批评/诗歌欣赏,可谓之文德。《千年诗情千年叹》无疑是一本讲究文德,有君子蔼然之风的书。面对千年诗坛千古诗情,柳青不是居高临下的判官,不是冷漠寡情的看客,也不是以意识形态之苛评为能事的说教者。她内心少有政治戒律的禁锢,美学教条的束缚,从心灵的自由中生成独到而柔和的眼光,敏锐而通达的思想,潇洒而宽容的气度,使她能够以开放通达的历史观回望过往的诗坛风景、人生故事、诗作情怀,带着深深的悲悯之心与诗人们交朋友,真诚地做他们才情的欣赏者、命运的同情者、困惑的解析者。在与诗人们心灵的融汇、灵魂的契合、时空的跨越中,她以自己的方式尽可能读懂他们的人生,读懂他们的诗。在她温婉流丽,柔中带刚的笔下,没有生硬的“爱国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的标签,没有冰冷的 “时代局限”“阶级局限”的印记。时代的风云都有温度,悲情的诗人都有尊严。她力图从生命意识的细微褶皱中,从人性幽暗的隐秘角落里去抚摸那些鲜活的生命、诗意的灵魂,因此对诗人们在历史关头痛苦地作出人生选择时的“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有着深切的理解,真诚的同情。
柳青特别擅长从常见的诗性文本,特别是专家学者们尚未注意到的文本中去打开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诗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去发掘被遗忘的真情,被遗忘的诗性。比如李白,万千论著给我们描绘的是潇洒飘逸、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的“诗仙”形象。关于他的爱情诗,最新的十一卷本文学史认为,那是“对妇女的命运提出控诉”,柳青却提出了质疑。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认定“李白的爱情诗,与他平淡无奇的爱情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她从“入赘妻家十年”的故事推断:“在最浪漫最富有幻想的年龄,却没有幻想与浪漫的资本。所以,对女人,李白一直是若即若离甚至敬而远之的。”依据还来自于对两首遭冷落的《长相思》的细读,她发现了与诗仙李白性格与生活轨迹不相称的生活真实:“我想李白内心是寂寞的,他的相思曲才会抱怨之语多,钟情之语少。”柳青认为,像李白这样的男人是不宜于有家室的。因为“家,是现实的存在。诗,是浪漫的幻境”。女性阅读的优势将李白拉下了神坛,她对李白无疑比我们有更多更深的“同情之理解”。其实柳青这种独到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在追寻朝代更替之际的诗人们的心灵轨迹,关照面对多种人生抉竦氖人们的灵魂煎熬时,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那里有更多历史的吊诡,人生的悲剧,美学的意味。正是在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诗情洋溢的悲剧中,柳青看到了诗人与时代的碰撞、人性的挣扎、生命的呼号,并把她对诗人们的“同情之理解”化为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
三、找回消失的诗意,安顿被纠缠和贬损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诗意的时代。权力任性、金钱疯狂、精神堕落、道德沦丧,诗意已渐从大地和人的内心消失,灵魂的自由和尊严也随之受到纠缠和贬损,安顿灵魂的“诗意的栖居”成了空中梦幻。面对残酷的现实,柳青没有闭上自己的眼睛。当她“看到在尘世挣扎的灵魂”“看到在生命的尘埃里苟活的芸芸众生”“看到年轻人衷情网络游戏忘却了砥砺精神内质”,忧思满怀,叹息不已。的确,失去诗意的情怀和自由的心灵,也就失去了寻找、发现生活和世界美的眼睛,人生会陷入残缺、悲凉。唯有找回消失的诗意和美,找回与它相伴相随的心灵的自由和尊严,才能实现对苦难的救赎、对现实的超越。从哪里去找?柳青以己之力以己之长,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诗词。在她眼里,那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有诗意和美的营造,有心灵自由的追求,是一个“可以随意逗留随意休憩随意安顿”的心灵港湾,我们“从远古诗情获得精神的养料,于风物意境获得审美情趣,以此化解生命的艰辛和理想的幻灭”,来“完成心灵的安抚”“充盈我们贫乏的人生”。正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这个平实低调富于诗情的认知,激励着柳青继出版《千古文章千古情》之后,又完成了这部姊妹篇,只为“唤醒心底沉睡的诗情,拂去现实人生的尘埃,勾起诗意栖居的梦想”。
在《千年诗情千年叹》中,柳青的现实关怀不是浮于面现于外的大词高论,而是心灵在自由飞翔中诗意的审美的表达。她充分利用新诗话体式的张力,在展示诗性故事诗性文本,重构其中的画面、氛围和意象、形象、意境,重现诗人内心微妙的律动婉转的思绪之时,自由随性地融入自己的体悟与思索,设身处地心临其境为读者演绎了一出又一出人生诗剧,而又大多聚焦于一个又一个中国古代诗人的悲剧命运。从这系列悲剧中柳青体悟到:“中国古代文人,需要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总是辛苦而艰辛,需要在儒学与道学之间选择,总是矛盾而纠结。”“这是中国读书人的宿命,是几千年儒家文化浸染的必然。”书稿中对每个人生诗剧和悲剧命运的评述与思考,有些写得比较精彩且富感染力,而有的就不那么准确乃至有相抵牾之处,不会被读者完全认可与接受。但是,我比较欣赏柳青在这本并非专门的学术著作中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和悲剧命运这个问题的勇气,更关注她诗意的、审美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从这里强烈感受到她浓烈的人文情怀,她对知识分子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尊严,找到灵魂的归宿――“回家的路”的悲悯之心和急切之情。显然,她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引读者沉溺于诗意和美,而是为了现在,为今日之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寻找诗意和美、自由和尊严的再生之道,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提供借镜。从镜中的精神、灵魂之美,可以照见失去诗意和美的现实之乏味和丑陋,失去自由和尊严的灵魂之污秽和破损,使我们羞愧、惊醒,去洗涤、拯救、安顿自己的灵魂,增添改变生活的勇气,让诗意慢慢回到内心,回到大地。
柳青不仅从古代诗词寻找诗意和美,还给读者送去了现当代诗情的浪漫。古代知识分子的坎坷人生和悲剧命运“千载难解,千古延续”,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此一脉相承。在他们身上也仍然延续着对诗意和美的追求,闪现出坚守灵魂自由与尊严的光影,既使是当下诗坛的堕落也不能将它们完全掩去。书稿告诉我们:徐志摩之所以是“诗魂”,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和美。余光中在对李白的追寻中重认传统,找回“整个民族的记忆”,实现了灵魂的超越。食指找到了安放灵魂最好的方式――与命运抗争,喊出了时代的强音:“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从而为我们保留了一块精神的高地。卧夫面对“王八看绿豆/癞蛤蟆走到了马路上”的现实,真情直言“我做不到再用童年的目光阅读这个世界”。南山为了“寻找生命价值和生活真谛”,呼叫着“让酒精来燃烧雄性的血液”。老巢能在现世的安逸中闻到死亡的气息,他有一句诗可能流传后世:“换个朝代我也能认出自己。”柳青从个人性情出发捡拾的自由诗和网络诗,的确够得上是“古典情怀的现代延续”和发扬光大,是我们唤回诗意,灵魂回家的另一途径。所以,“最后两章在去留之间依旧留存”,是柳青作出的正确选择。当然,诗毕竟只是诗,不论古典的还是现当代的,其作用是有限的,正像书稿里引用的网络诗人余秀华说的:“诗歌并不能改变生活。”“诗歌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充当的一根拐杖。”这一点,柳青应该是清醒的。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诗歌教学仍然存在着应试现象,缺少一定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分析,轻感悟
传统的诗歌教学着眼于应试,对诗歌的人文性重视不够,主要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都淹没在僵硬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的局部拼凑,不见部分和部分的整合,部分和整体的有机联系。往往一首韵味十足的唐诗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拼盘,一首情文并茂的现代新诗被分析得索然无味。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被程式化、标准化。这样,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最终瓦解鉴赏。语文学习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自己走进诗歌,感悟诗歌。如一位特级教师教《雨巷》一课,教师在进行精读诗歌环节,设置了一个非常大而自由的问题:“你觉得这首诗在写什么,或者说它在表达什么?”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的感悟也就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是一首爱情诗,作者在寻找他心目中的女神;作者在寻找解脱,在寻找一个和自己心灵共通的人;这是绝望到了极点的发泄,这是走向死亡的声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真正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艺术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文归属。
(二)重识记,轻诵读
为了学生在中高考中取到较高的分数,有些教师就参照中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有选择地识记,包括文本、文学常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等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抨击,但由于它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但诗歌教学仅仅识记一些考试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诗歌讲究格律、注重押韵等,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时间紧等原因,教师对诗歌阅读得不够充分。如在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时,有的老师首先介绍背景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然后让学生读一遍,自己范读一遍,再然后翻译、讲解、总结,最后背诵整首词。这首优美的古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想象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达到感悟词意,感悟意境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重视鉴赏和诵读,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识记。
(三)重理解,轻应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发展。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诗歌的教学也应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而现在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把一首诗理解透了,背熟了,这首诗也就差不多学完了。这样教学不仅使知识呈静态散射状,缺少动态的应用,而且远离学生的生存现状。这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得不到加强,开放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比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的老师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首先介绍背景,关于王维的人生经历,关于他所处的时代氛围等,然后让学生先读一遍这首诗,然后自己接着再读一遍,再然后就开始翻译诗歌;最后总结:这首诗全力描写山中秋天的晚景,作者通过非常热闹的文字,描绘的却是一幅幽静的图景。这首诗是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在诗的尾联,表明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这样的诗歌教学只重理解诗歌,使本来应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联想翩翩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了。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魅力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应用技能。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策略
诗歌教学是一门需要文化功底的艺术,需要老师熟练地运用各种策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不断转变观念,累积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系统,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吟诵诗歌是开启欣赏诗歌大门的钥匙。反复地吟诵,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吟诵可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的实感。
1.示范阅读,渲染气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配乐诗朗诵,来渲染气氛,以声传情,把学生带入诗境,使他们的身心被一种情绪所包围,燃烧他们炽热如火的激情,激发他们想要融入其中抒感的强烈欲望。诵读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声音的刺激,通过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双向互动,唤起脑海中已有的语言积淀和相关的知识储备,而这些是诗词鉴赏的必要前提。所以,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例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不妨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在背景音乐下,教师进行情真意切的范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指引下“进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天上街市的美轮美奂。
2.读准节奏,尝试感悟
教师范读完,让学生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在优美的旋律中,在准确掌握字音,基本熟悉诗词的基础上,在强烈鲜明的节奏中,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朗读时节奏也很重要,这种体悟不光要凭借学生语感的自发的感知,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例如在《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定要读准“明了”、“闪着”、“现了”“点着”等几个词语的重音,把握好诗歌内部的停顿,才能感悟诗中描绘的静谧安详的夜空。
3.读准基调,读出感情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每个文本一般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或高亢,或平和,或低沉。教师上课时所持的情感基调,应该与文本的情感基调相一致,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倾向:把严肃的变成活泼的,把低沉的变成高昂的,把平和的变成高亢的或低沉的。”所以,朗读诗歌时必须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调。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感情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是在对诗意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如余光中的《乡愁》就应该用深沉、深情的朗读基调;的《沁园春·雪》则要用慷慨激昂的朗读基调。确定好朗读基调后在诵读中还要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和不同的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想象联想,品味意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只有入境,才能悟神’。”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其高度凝炼集中与丰富的想象密不可分。因此,感悟诗歌意境,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从而获得真正的艺术感受。
1.引导学生还原想象,感悟诗歌
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推想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要让他们具备一种还原想象的能力。这样才能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通,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意境美。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从字面看,出现的景象似乎只有竹林、桃花、鸭群、蒌蒿等。经过反复诵读,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学生会发现一道道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景观:一片竹林, 三两枝桃花开得正艳,春水融融的江面上,几只鸭子正在戏水,河岸上长满蒌蒿,嫩嫩的芦芽刚刚破土。再比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学生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在重重叠叠的山峰中,炊烟袅袅直上天空,一座孤独的城早早地关闭了城门。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还原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定向联想,把握意象
虽然说诗歌的模糊性、跳跃性特点给诗歌的情感理解带来障碍。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文学文化信息储存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定向联想,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诗歌的意象是作者表达情志的具体载体,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稳定的。如:月:思乡,怀人;:清高人格的写照;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松:孤直傲岸;莲:清白的象征。如果学生熟悉这些意象,会给他们理解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就应该先找出“山”和“海”这两个意象,在明确了它们在诗中分别暗示着“重重困难”和“理想境界”时,该诗也就很好理解了:它告诉人们,只要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就能达到理想境界,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学《乡愁》时,也应该先找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知道它们分别暗示着“通信”“探亲”“哀思”“乡情”,再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就很容易感悟到诗中那浓浓的家国之思。
3.引导学生相似联想,理解诗歌
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相似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例如由夕阳想到人生垂暮,由江上浮萍想到人生漂泊。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诗歌意象不仅与作者的情感具有相关性,有的还带有相似性。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就能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怀。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似那骤雨里的浮萍。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狂风中的柳絮和骤雨里浮萍的情态,深入体会在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不可避免的亡国悲剧,而作者自己的命运就更难说起。从而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三)模仿创造,活学活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诗歌的教学也应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模仿,模仿更进一层就会创造。
1.模仿创造
模仿创造的常用方法有仿写和改写。“仿写”即立足前人创作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范本,根据一定的要求重写一个类似范本的语句或语段。具体练笔时可模仿其用词、句式、修辞手法、段落格式、主要内容、思想情调等。如此仿写练笔虽具一定的限制性,但仍为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对于初涉诗歌写作的同学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帮扶作用”。“改写”就是以原作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例:一位教师教学《石壕吏》后,引导学生将其改写为散文。改写后,文章中不但增加了一些如背景的交代、差吏抓人的情景、人物神态的刻画、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等内容,而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回望等等。如此情节的增补,不但忠实于原作的精神,而且使原作的诗意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活学活用
要求学生将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运用到作文和口语表达中。古典诗歌讲究押韵、讲究格式,对初中学生来说,虽然模仿训练还有一定难度,但积累一些名言名句用于日常的表达与写作中则是不无裨益的。中国三千多年浩如烟海的诗歌积淀下了无数的优秀诗句,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注意积累,多读、多记,多模仿,多运用,多借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诗歌是文学的精灵,是性灵的艺术。诗歌教学能激发热情,感召人生。诗歌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诗歌教学的课堂展现出蓬勃生机,用“诗歌营养”浸润学生的五彩生活。
三、诗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还在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驾驭能力、专业功底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诗歌教学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不断提高诗歌理论修养
有些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诗歌理论修养,平时也需要加大诗歌的阅读量。如果教师没有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驾驭诗歌的理论厚度,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备课和讲授就只能扒教参、讲教材,课堂干瘪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上课要投入十足的情感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说,“情”是诗歌生命的第一要素。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能光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理性分析,教师自己也要完全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感染,跟随教师,一起去感悟诗人的心灵世界。
(三)用优美的语言诠释诗歌
教学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在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应适时适量地融入一定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语文教学的语言本应如此,诗歌教学的语言更应如是。教师讲解和点拨的语言,除了做到精当以外,还应该优美。诗歌的意境一般都很美。如果你用平淡、单调、古板的语言去解释诗歌,会使诗歌的味道大打折扣。诠释诗歌需要优美的语言,宛如走上舞台的美人需要合体的华服。优美的语言能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让学生被感染,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需要注意的是,优美的语言并不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优美应该建立在准确、恰当的基础上,并且富含情感。
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真意,想象诗歌的情境,最大限度地与诗人在诗意上达到沟通。从而使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观念,不断探索,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诗歌教学充满生机、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魏国良.现代语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谈胜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3]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