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上学路上的景色三年级

上学路上的景色三年级

时间:2023-05-29 17:46:29

上学路上的景色三年级

第1篇

关键词:长鞭红景天 种群 形态性状 生态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205-04

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四川,在主要分布在林芝、日土、普兰、聂拉木、错那、拉萨、加查、米林、波密、察隅、改则、索县、比如等地,主要生长于海拔3300~5400 m的山坡湿润石缝、草地、水沟边,高山灌丛、草甸中,高山流石滩等处。长鞭红景天一般生长在高寒山区,喜凉润,喜肥,畏炎热,耐瘠薄,是一种典型的高寒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冷、抗缺氧、抗疲劳、抗微波辐射、抗衰老、抗肿瘤及抗毒、强心、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1]。由于该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人为开采极其严重,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全球环境的变化对其生长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已处于近危状态,被列入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第二批确定的二级保护植物[2]。目前,对长鞭红景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子鉴定、组织培养、药理学、种群数量特征及资源调查等方面[3-11]。研究其种群形态性状和生态可塑性对揭示该植物对特殊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活史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控制该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指导人工种植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设在藏东南的色季拉山区域,地理位置为29°35′-29°57′N,94°25′-94°45′E。该区域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系念青唐古拉山向南延伸的余脉,与喜马拉雅山东部向北发展的山系相连,山脉走向大致西北至东南,主峰海拔高度5300m,是藏东南林区心腹地带,垂直高差大,自然条件极为特殊多样。该区域属于湿润山地暖温带和半湿润山地温带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很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且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0.73 ℃,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9.23 ℃,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3.9 ℃,极端最低气温-31.6 ℃,极端最高气温24.0 ℃,年均日照时数1150.6 h,日照百分率26.1%,日照时数最高月为12月151.7 h,日照百分率为40%,年均相对湿度78.83%,年均降水量1134.1 mm,蒸发量544.0 mm,占年均降水量的48.0%,6~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的75%~82%,其中8月降雨最多,平均为294.2 mm,占全年降水的30%。该区域土壤主要以山地棕壤和酸性棕壤为主,pH值在4~6[11]。

2 研究方法

2012年7月至9月,对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生境全面踏查基础上,选择了定位站阳坡(D1)、定位站阴坡(D2)、川藏路4187下(D3)、山顶公路上方(D4)、色季拉山山顶(D5)、113道班(D6)6个地点的不同群落类型设置样地,每个地点设置3个5m×5m样地,总共设置了18个的样地,6个地点的群落类型分别是急尖长苞冷杉+薄毛海绵杜鹃(P1)、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P2)、方枝柏+急尖长苞冷杉(P3)、高山柳+雪层杜鹃(P4)、塔黄+长鞭红景天(P5)和方枝柏+山生柳(P6)。调查记录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岩石率、地被层厚度、郁闭度或盖度等情况,并测定记录长鞭红景天的主轴基径、株高、花茎环数、二级分枝数、三级分枝数、花茎数、花茎长、两性花花茎数、两性花花茎长、雌花茎数、雌花茎长、花序幅、叶长、叶宽等。样地的基本情况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学性状总体特征

不同样点长鞭红景天的主轴基径、株高、花茎环数、二级分枝数、三级分枝数、花茎数、花茎长、两性花花茎数、两性花花茎长、雌花茎数、雌花茎长、叶长、叶宽的平均值见表2,表中数据表明6个样点长鞭红景天的各形态指标变化较明显。6个样点中,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最大(1.08 cm),113道班的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最小(0.59 cm);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株高最高(19.49 cm),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株高最低(9.08 cm);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花茎环数最多(20.50个),山顶公路上方和113道班的场边和红景天花茎环数最少(8.92个);群落类型为急尖长苞冷杉+薄毛海绵杜鹃的定位站阳坡的二级分枝数最多(3.48枝),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二级分枝数最少(2.25枝);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三级分枝数最多(9.25枝),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三级分枝数最少(2.00枝);色季拉山顶的花茎数最多(66.58枝),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的花茎数最少(5.55枝);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的花茎长最长(10.13 cm),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的花茎长最短(6.53 cm);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两性花花茎数最多(18.59枝),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两性花花茎数最少(1.78枝);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两性花花径长最长(13.73 cm),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两性花花径长最短(8.39 cm);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雌花茎数最多(38.47枝),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雌花茎数最少(3.00枝);113道班的长鞭红景天雌花茎长最长(13.94 cm),山顶公路上方的长鞭红景天雌花茎长最短(9.61 cm);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叶长最长(1.12 cm),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叶长最短(0.87 cm);川藏路4178下和113道班的长鞭红景天叶宽最宽(0.24 cm),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叶宽最小(0.19 cm)。这些形态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样点的植被、气候、土壤、海拔高度等环境条件差异所致。

3.2 形态学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对长鞭红景天种群形态学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主轴基径呈现y=10.705x+4.0466的关系方程(见图1),其决定系数为0.7029,随着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的不断增大,其株高也不断增高。花茎环数与主轴基径间呈现y=11.951x+1.5874的关系方程(见图2),其决定系数为0.6445,随着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的不断增大,其花茎环数也不断增多。花茎数与主轴基径间呈现y=2.0175e1.5502x的关系方程(见图3),其决定系数为0.7365,随着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的不断增大,其花茎数也不断增多。花茎环数与株高间呈现y=2.9287e0.0807x的关系方程(见图4),其决定系数为0.7951,随着长鞭红景天株高的不断增高,其花茎环数也不断增多,即年龄越大。花茎数与株高间呈现y=2.1797e0.0964x的关系方程(见图5),其决定系数为0.7163,随着长鞭红景天株高的不断增高,其花茎数也不断增多。总体上显示:形态学性状指标间两两皆呈现正相关性,其中花茎环数与株高间的关系最为显著,而后依次是花茎数与主轴基径、花茎数与株高、株高与主轴基径、花茎环数与主轴基径。出现这些形态学性状指标间关系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指标间的控制程度不同、影响因素也不同所致,其中环境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

3.3 不同生境中长鞭红景天种群之间的形态变异

从表3可以看出,长鞭红景天13个形态指标在各样点中的变异程度不同,叶长、叶宽变异程度较小,主轴基径、株高、花茎环数、二级分枝数、三级分枝数、花茎数、花茎长、两性花花茎数、两性花花茎长、雌花茎数、雌花茎长变异程度较明显。其中,雌花茎数变异系数最大,从0.00~1.70,平均变异系数为0.79;两性花花茎数变异系数从0.16~1.32,平均变异系数为0.59;花茎数变异系数从0.80~1.62,平均变异系数为1.19;三级分枝数变异系数从0.00~0.65,平均变异系数为0.34;花茎环数从0.43~0.94,平均变异系数为0.71;两性花花茎长从0.08~0.52,平均变异系数为0.28;二级分枝数从0.24~0.65,平均变异系数为0.35;雌花茎长从0.02~0.33,平均变异系数为0.15;主轴基径变异系数从0.51~0.75,平均变异系数为0.63;株高变异系数从0.41~0.64,平均变异系数为0.54;花茎长变异系数从0.03~0.23,平均变异系数为0.09;花茎长变异系数从0.03~0.23,平均变异系数为0.09。

3.4 长鞭红景天种群形态变异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

对长鞭红景天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与海拔、空气年均温、空气年均湿度、土壤年均温、土壤年均湿度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海拔越高,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系数越小;空气年均温越高,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系数越低;空气年均湿度越大,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系数越小;土壤年均温越高,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系数越低;土壤年均湿度越大,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系数越小。由此表明,长鞭红景天受生态因子海拔、空气年均温、空气年均湿度、土壤年均温、土壤年均湿度的形态变异较明显,且海拔越高、空气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高、土壤温度越高、土壤湿度越高,长鞭红景天的主轴基径与株高的变异程度越低,其生态可塑性也越小。

4 结语

对色季拉山6个不同样点的长鞭红景天形态学性状总体特征的分析表明,群落类型为急尖长苞冷杉+薄毛海绵杜鹃的定位站阳坡的长鞭红景天二级分枝最多;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株高最矮、二级分枝最少、三级分枝最少、花茎数最少、花茎长最短、两性花花径长最短、雌花茎数最少、叶长最短、叶宽最窄;川藏路4178下的长鞭红景天株高最高、花茎环数最多、花茎长最长、两性花花茎数最少、两性花花径长最长、叶长最长、叶宽最宽;山顶公路上方的长鞭红景天花茎环数最少、雌花茎长最短、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最大、三级分枝最多、花茎数最多、两性花花茎数最多、雌花茎数最多;113道班的长鞭红景天主轴基径最小、花茎环数也最少、雌花茎长最长、叶宽也最宽。这些形态性状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光照、海拔等的不同所导致,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所受光照最多,其主轴基径与花茎数最大,而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阴坡的长鞭红景天所受光照较少,其株高与花茎数最小。因此,不同环境下的长鞭红景天的形态性状会有所差异。

对长鞭红景天13种形态学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发现,两两形态学性状指标间皆呈现正相关性,其中花茎环数与株高间的关系最为显著,而后依次是株高与主轴基径、花茎环数与主轴基径、花茎数与主轴基径、花茎数与株高。出现这些形态学性状指标间关系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环境因子的作用。

通过变异系数分析表明,长鞭红景天13个形态指标在6个样点中的变异程度不同,叶长、叶宽变异程度较小,主轴基径、株高、花茎环数、二级分枝数、三级分枝数、花茎数、花茎长、两性花花茎数、两性花花茎长、雌花茎数、雌花茎长变异程度较明显。长鞭红景天形态性状的变异不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色季拉山顶的长鞭红景天最粗、单个植株所有花茎数最多,群落类型为薄毛海绵杜鹃+扫帚岩须的定位站阳坡的长鞭红景天最矮、单个植株所有花茎数最少;而且还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如研究表明长鞭红景天大量进行种子繁殖的周期是8~10年[9]。因此,长鞭红景天形态性状的差异也可能是所处年龄不同所致,这也与长鞭红景天地上形态多样性研究的结论相一致[11],但其终究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光照是造成长鞭红景天形态形状差异的主要因素,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长鞭红景天主要以增大叶面积与捕捉光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如川藏路4178下主要为方枝柏和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类型的样地中郁闭度或盖度居中,但坡向为WS80,光环境较差,其叶面积最大;定位站阳坡主要为薄毛海绵杜鹃和扫帚岩须群落类型的样地中林分郁闭度较小,位于山脊,光照条件好,其叶面积最小。定位站阳坡主要为急尖长苞冷杉和薄毛海绵杜鹃群落类型的样地海拔最低,其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程度也最明显;色季拉山顶主要为塔黄和长鞭红景天群落类型的样地海拔最高,其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程度也不明显,说明在调查的这6个样地中,海拔越低越对长鞭红景天的生长越不利,生态可塑性会越明显,长鞭红景天种群会趋于衰退。

参考文献

[1] 卢杰,郑维列,兰小中,等.长鞭红景天研究概况[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5(4):6-11.

[2]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6.

[3] 卢杰,郑维列,张建新.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101-106.

[4] 倪念春,王卫华.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的分子鉴定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3):68-52.

[5] 胡挺松,马兰青,郭万里,等.长鞭红景天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3):335.

[6] 周元川.长鞭红景天毒理学评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3):225-227.

[7] 卢杰,郑维列,兰小中,等.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资源及开发利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8(3):34-36.

[8] 郑维列,田大伦,卢杰,等.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种群结构及数量特征[J].植物研究,2009,29(4):402-410.

[9] 卢杰,郑维列,兰小中.长鞭红景天生物量基本特性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743-748.

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机制,体现“四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创建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县打造“一城三地”,造福全县人民的“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列入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务,并先后两次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举全县之力抓创建。

(二)组织机构到位。为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任成员的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五个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三)责任分解到位。根据创建工作目标,将创建工作任务逐条逐项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部门也都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相互配合、密切协调的工作要求,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清晰、措施落实,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今年,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县人大、县政协都把创园工作作为监督、协商的重要内容列入人大、政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四)宣传发动到位。我们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形成了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良好格局。一是开展多层面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载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分别在报纸、电台、电视、政府网站等开设专版、专栏,重点宣传创建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宣传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市民和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宣传相关部门创建进展情况和动态。二是实施多途径引导。将今年的3月定为“全民植树月”,以“营造绿色空间、装扮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种植各类纪念林、专题林活动,举办广场宣传咨询,开展“绿色*·美丽家园”少儿墙画比赛、“花旗杯”摄影比赛和“我心目中的园林城市”征文活动。同时开展“绿色家庭”、“绿色进社区”、树木绿地认建认种认养活动和绿化宣传语短信征集大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使得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立足科学规划,加强文化保护,注重“两个协调”

(一)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力求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20*年,我县开始组织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筹,绿地系统与水系、道路系统相统筹,现有景观与未来发展景观相统筹的“三统筹”原则。新规划以县域生态资源为基础,既着重突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浓厚文化底蕴,又综合考虑县城水系较多的环境风貌、城市格局和发展空间,赋予县城和谐开放的现代城市特色,展示了不远的将来*“碧水蓝天、绿色环保”的崭新形象。形成了“一片、一区、四园、八带”的城市生态绿化结构和“三区、三心、七轴”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同时,又出台了《*县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为城市的绿化建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实施园林城市科学规划力求与我县人文景观历史风貌相协调。*是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县注重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一方面,我们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不断加快我县特色化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对县城主次干道、街景及新建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我们都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力求出精品。注重讲究城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风光相互交融,力求彰显生态自然、宁静雅致的古城魅力。目前整个城区初步形成了“绿树成荫,小区有景,城园相融,绿水相间,绿与城市协调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我县在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对云岫庵、天宁寺、千佛阁、镇海塔、绮园等一批历史遗存进行了积极保护,并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滚灯、*腔、骚子歌等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并编制了《绮园文化区保护规划》和《绮园保护整修方案》,对绮园切实进行保护。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共有古树名木81株,后备古树名木10株,所有古树名木全部建档挂牌,落实了专人管理,成为*悠久历史的生动见证。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创建任务,突出“三个重点”

近年来,我县以园林绿化重点工程为重点,以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市建绿、增绿工程。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地154.29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4.77%,绿化覆盖率达39.64%,人均公园绿地率达9.*平方米。20*年,我县计划投入项目5000万元,实施了南门广场扩建、古城墙风景林地新建、新桥南路、百尺北路改造等工程,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27万平方米,新增道路(滨河)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县城区现共有24个居住小区被授予“园林式小区”,占居住区总数的61.54%,新建居住区平均绿地率达36.82%,有四分之三的旧居住区绿地率达到了25%以上。共有92个单位被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占总单位数的61.74%。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各类绿化。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均已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具体工作中,我们着力突出三个重点:

(一)加大投入,加快绿化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投入上保障园林绿化建设。我县以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吸引资金投入绿化建设。20*至20*年,政府累计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2亿元,养护资金902万元,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绿化成效开始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在结构上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我县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坚持体现特色、以人为本的思路。几年来,通过调整绿化结构,少种草、多种树,推广种植香樟、合欢、银杏等乡土树种,先后实施了海滨公园观海园、新桥路五个景观节点、*垃圾填埋场、三个入城口等公共绿化建设重点工程,实施了新桥路、环城南路、勤俭路、百尺路、桑德兰路等道路绿化和南排河、环城河等滨河绿化及沿路沿河片林建设,完成了海滨路景观绿化带等的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为100%,达标率为81.25%。

三是在空间上拓展园林绿化建设。我县积极借鉴外地做法,选择重点地段,加强垂直绿化、水面绿化、屋顶绿化等城市立体绿化工作,拓展主体绿化范围,增加城市绿量和改善景观效果等手段,形成“碧水环城、水映绿荫、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景观格局,既提升了城市绿化各项指标,又营造了城市良好的绿化景观。近三年来,我县采取政府投入和政府扶持、社会投入两种方式,征地植绿、拆房建绿、租地栽绿等手段,全方位推进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全县范围内共建成专业苗圃18个,面积97.16万平方米,建成区内生产绿地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专业苗圃10个,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5.77%,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生产绿地面积和苗木自给率。

(二)注重发展,强化生态大环境建设

一是载体带动。*历来重视生态大环境建设,先后开展了绿色小城镇、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城、发扬义务植树等活动。

二是延伸推动。通过道路、水系、生态林、公园绿地、基本农田防护林等途径,我县的绿化建设向农村延伸,朝着生态大环境方面发展。启动建设滨海绿廊、滨海明珠生态园等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城郊生态绿地,沿河、沿路防护绿地建设,成为*园林绿化的一大亮点。

三是工程联动。我县以列入全国100个开展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县和全国60个实施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县为契机,重点实施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工程、通道绿化建设工程、河道绿化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在城乡接合部,还大力营造近郊片林和防护林带,达到城市森林化、郊区生态化,逐渐形成我县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

(三)打造精品,彰显*地域特色

一是做好“亲水”文章。*傍山依海,县城水系众多。结合滨海滩涂和环城河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是打造海风河韵、绿色*的关键所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依据滨海、水系合理布局,凸显特色,建成了环城南路、新桥路、百尺路、桑德兰路等骨干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成了南排河、盐嘉塘等滨河绿化景观工程。这些滨河景观带已成为*市民主要的休闲场所。特别是海滨路滨河景观带突出江南水乡的特点,融绿化景观、廊桥、地雕等为一体,兼备休闲、观赏等功能,为市民休闲好场所。

二是做好“亲海”文章。海是*的特色,依海势而建的观海园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绿地公园。公园充分运用原有地貌的优势,以海为主题,突出生态、自然,以山水造景,地形起伏,取意“山、水、岛”。

三是做好“亲山”文章。山又是*的一大特色,集山、海、湖为一体的南北湖是我县绿化最密集的地方。南北湖原有的森林大多是五六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几乎都是马尾松林(少量黑松林),这些森林除了郁闭度低,树种单调,结构简单外,种植密度也过大,又曾被当地群众视作薪炭林,被过度砍伐过,造成树杆纤细、弯曲,林分质量较差,森林的功能大大下降。将这些山林改造成生态公益林,工作量较大。*县按照造林计划,逐年分批进行,其中对一部分基础较好的进行补植造林,对一些郁闭度太低、质量太差的林分,则重新造林。同时,针对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调的状况,在造林时,及时调整结构,增加树种,特别是增加阔叶树种,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结合风景区的特点,发展一批风景林,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四是做好“亲文”文章。在创园建设中,*以绿化为本,文化为魂,将城市绿化景观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城市文化脉络有机融合,通过“文化建绿”的创新之举,打造“人文*”。启动绮园文化区建设;实施环城南路景观绿化带改造工程;扩建南门广场,新建勤俭路休闲广场等一大批“生态、景观、文化”效益俱佳的公共绿地和游园广场。所有园林绿化景观均以*的人文为特点,淡、雅、盛、浓搭配得当,凸显*地域特色。

四、落实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打好“四个基础”

(一)加大投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打好硬件基础。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园林、供水、市政、公交、燃气、环卫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尤其在城乡一体化供水、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投资1.95亿元、日供水规模达30万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已经启动,该工程的供水范围将覆盖全县各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污水管网66.44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0座,完成投资1.61亿元。同时,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县的创建以及实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四大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5.*%,城市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全年达到329天。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4.57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10.1辆,燃气普及率达100%以上,管道燃气普及率达46.25%,用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99.8%。

(二)严格执法,强化绿化建设管理,打好管理基础。“三分建,七分养”。为巩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我县转变了以往“重建轻养”的观念,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从2000年开始,*在嘉兴市率先推行了市场化管理的养护机制,通过招投标产生绿地养护责任单位,一改过去传统的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养护体制,收到了明显成效。同时,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和《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县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县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事件。坚持依法治绿,建立了居住区及单位绿化方案会审和绿化项目竣工验收、砍伐修剪城市树木审批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巡查、监督力度,增加检查密度。每年组织15万盆鲜花在节日期间妆扮街容,制作植物造型小景点。通过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增强了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涌现了一批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带动了全县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三)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打好形象基础

在创园工作中,我县坚持以“美化、亮化、净化、有序”为标准,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为指导,以集中整治为手段,以综合整治为目标,强化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以良好的市容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第3篇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随州市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19′至32°26′,东经112°43′至113°46′。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西宁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近年来,随州市旅游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市政府已经确立把旅游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位置,通过旅游使随州市走向中国。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大多数先对某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以基本数据为依据,对随州市旅游资源的特点、近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为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随州市旅游资源概况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2. 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2.1 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影响明显

由下表可见,从2000年―2007年,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于逐年增加,其中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8.9%,旅游收于年平均增长6-7%。

统计时间

(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游客人数

(万人次) 192 212 224 243 248 263 359 444

旅游收入

(亿元) 2.04 2.52 2.86 3.15 3.46 3.89 4.32 5.03

(数据由2000―2007年《随州年鉴》整理而来)

2.2旅游景区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州市累计投资18.51亿元对一些旅游景区进行精心规划和开发。目前全市11处主要景区面积约580平方千米,其中大洪山风景区、徐家河风景区、中华山风景区、三潭风景区、黑龙潭风景区、九口堰纪念馆、鸡鸣山等形成各具特色、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另外,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博物馆、封江风景区、随州花鼓演出等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2.3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渐趋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综合接待水平不断提高。随州市现有宾馆50余家,另外还有大批社会旅馆。按人均停留1.5天记,年可接待过夜游客400万人次。目前有一批高档次的饭店正在建设,其他娱乐设施,餐饮场所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2.4 旅游交通渐趋畅通

铁路方面,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和宁西铁路把随州于全国铁路网连接起来。公路方面, 316、312、107国道穿过随州境内,在3小时内,有信阳、郑州、襄樊、十堰、荆门、孝感、武汉七个大中城市的游客可到达随州,可进入性好。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将成为湖北省经济联系湖南,四川,广西等省重要的纽带。目前,随州还没有航空港,进出随州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2.5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市共有旅行社35家,其中国家级只有2个,旅游从业人员约10000人。另外,至2007年第二季度,随州市有持证导游350名,除小部分兼职导游外,其余都是旅行社或市导游服务中心专职导游员,且导游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占35%。另外,旅游业中,酒店宾馆的高层人员水平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

3. 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资源开发新颖度不够,旅游商品缺乏特色

首先,旅游产品品味不高,可参与性项目少。其次,旅游产品新颖度不够,缺乏名牌产品。随州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一些景点有所雷同,缺乏创兴,例如徐家河风景区和封江风景区有很多景点有雷同之处。不少景区出售的旅游产品雷同,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甚至不少商品在外地就能买到。

3.2旅游景区规模小而分散

旅游景区的规模小,且相对分散。随州市各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较大景区间距离一般在30千米以上,游客想畅游整个景区、景点,一定要乘车,大多数景点在郊区,大部分没有配套的公交车,交通不便,市民很难成行。

3.3部分旅游资源缺乏有效保护,周边环境较差

一些旅游资源位于郊区、农村,周边环境的脏乱差较为突出。例如曾侯乙编钟旧址,附近村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破坏了景点的历史价值;还有一些景点的公共厕所的门被破坏,给游客造成不便。

3.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随州市的导游按比例大为不足,每当旅游旺季来临,导游人员严重紧缺,很多旅行社聘请社会上一些兼职导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虽为持证导游,但由于不是专职经常带队,常出现对景点讲解不清楚;有的甚至连导游证就没有,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所措。旅游业中高层人员素质较高,但年龄较大,对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如电脑操作、新的管理理念等接受较慢。

3.5 旅游宣传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随州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一是宣传经费不足;二是宣传范围不够广泛,没有积极开拓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宣传的产品单一,缺乏深度宣传,使得外地游客对随州市的旅游资源了解太少。

4. 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4.1 突出旅游资源特色

随州市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多种人文旅游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突出鲜明的旅游资源特色。景点基本上是以观光性产品、宗教和文物古籍游点,还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功能大型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目前主要是夏季的水上游和溶洞游,而度假、娱乐、会议功能不足。旅游项目策划与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在建设高品位项目、营造旅游环境和提高景点附加值、形成持续吸力上做的不够。

为此,随州市旅游产业的开发要以“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作为指导思想,以注重山、水、洞旅游特色,挖掘炎帝、编钟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开发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的地域结构,进行深度开发。现阶段,对内急需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涵,重点打造炎帝神农故里和大洪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同时要推出具有编钟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对外应在营造旅游业发展大环境、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宣传旅游区域合作方面寻求突破。

从山水资源来看,随州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鸡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洪山、中华山;省级风景区太白顶、炎帝神农故里、三潭、封江;省级旅游度假区徐家河等。山水相融型景观有广水吴店镇黑洞湾水库的十里画廊,广水郝店镇花山水库的原始森林等等。从文化资源来看,随州不仅山川景色美不胜收,而且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有两张名片――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出土地这两个世界性的旅游资源,同时,随州还是“隋唐盛世”的奠基人隋文帝杨坚的封地;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帝明玉珍故居;明朝忠烈宰相杨涟故居;欧阳修讲学的白云书院遗址等。随州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多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消费品位的提高,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成为人们释压、休闲、健体、养生的首选,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尚市桃花、万和兰花、洛阳银杏、大洪山茶叶、三里岗香菇称为随州的“五朵金花”。

4.2采取措施保护旅游资源

首先应该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当前一些市民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应倡导市民树立主人翁思想,懂得保护随州旅游资源。其次是合理开发,应从长远、整体的观点出发,把保护和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随州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第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资源的管理,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4.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随州市政府和旅游企业应与设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如襄樊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办学,多方面支持这些院校于国际旅游专业教育接轨,引进师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随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定期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4.4加强旅游宣传和促销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宣传促销对旅游形象的建立、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随州市推出的旅游宣传产品少,品味不高,整体效果不明显,因此应增加宣传经费,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攻势,设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制作宣传海报、电视广告,特别要通过internet网络,在多个站点制作图片精美、内容详细、定期更换的旅游网页。

4.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

随州市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旅游业的突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吸引机制,改善整体环境,提高可进入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申报航空港的建设;在铁路方面,随着汉丹铁路复线的建成,客运货车的车次将会大幅度增加,路上时间将会大幅缩短;在公路方面,增加直达景点的专线公共汽车。

4.6加强区域合作

以武汉、随州、襄樊合作为核心,共同打造湖北旅游品牌。三地之间距离较近,合作经营有其发展的前景。可以以旅游线路为依托,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编印推介资料,联合推介,成立协调机构。

4.7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充分发挥民间和学校两种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潜在旅游纪念品,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文化底蕴,营造一系列体现炎帝文化和编钟文化品牌的文化景观,同时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改变旅游纪念品行业尤其是特色餐饮业经营分散、规模普片较小的现状,采取品牌联营,努力开拓。

参考文献:

[1]曾丽娥.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 旅游报,2004―01―07

[2]随州市旅游局.随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05―03―14

[3]钟先稳.随州旅游资源SWOT分析&开发策略建议,2004年

[4]邹统仟.《旅游开发与规划》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年

[5]马勇 毕斗斗.《旅游市场营销》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年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7]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4篇

西北最大的森林浴场,森林覆盖率达到73%,分别比全国、陕西省高出55个和28个百分点。

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超过5000个,高于一般城市10至20倍,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天然氧吧”。

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陕南生态旅游强县、陕西省生态旅游名县和全国旅游扶贫示范县――岚皋。

岚皋位于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的陕西境内,这里拥有十分丰富的生态资源,被誉为“天然大公园”、“陕南最大的绿色生物基因库”。绚丽多彩的林景、峰峦叠嶂的山景、姿态奇异的石景、别具风情的水景、特色鲜明的人文,众多优势集于一身,成就了岚皋的旅游产业,使之成为陕西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安康瀛湖、平利千家坪、长江大小三峡及至张家界的黄金旅游线路正在形成。

绿水青山换金山

岚皋最大的自然禀赋是绿色,最富有的地域资源是山水。县境内气候宜人,植被丰茂,风光旖旎,美景荟萃。距县城22公里的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AAA级景区),有百年不腐的高僧真身、佯死复活的千年古栎、4亿年前的古冰川遗迹、火山熔岩和7648公倾的原始森林。神河源省级森林公园有神田草原、巴山秋池、朝阳洞等精品景点,占地3200公倾。有集旅游、探险、体育健身为一体的“西北第一漂”――岚河漂流(AAA级景区),被誉为陕南“小九寨”和“九寨幺妹”的千层河自然风景区,正在开发中的南宫湖风景区,还有水围城、蜡烛山、武学馆、百子洞、肖家坝仰韶文化遗址等人文自然景观,组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链。

近几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的提出,秉承独特的自然禀赋形成的“健康之旅、生态之旅、绿色之旅”品牌开始展示出无穷的魅力。为实现生态旅游县的建设目标,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岚皋喊响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先后采取了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等系列措施,在“保护绿色,涵养生态”的发展原则下,提出了“岚皋大旅游”的概念,把打造“天然氧吧”做为头等大事,三翼并举,联袂推进。

首先是打造魅力独具的“陕南第一廊”――岚河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县上以岚河、四季河、207省道、岚紫路为主轴,推进百里竹林护岚河、百里特色林果园、百里“巴山人家”农家乐建设工程,统一规划,整体包装,分步推进,着力构建“一村一产业、一山一特色、一户一景点”的具有浓郁巴山岚水风情的“百里生态旅游长廊”,以此提升岚皋生态旅游的整体内涵和竞争实力。目前,百里竹林护岚河工程已投资265万元,投劳160万个,共完成规范化工程植竹3.6万亩125万株,成活保存率均在87%以上,部分工程区已成林,长势良好。果园和农家乐建设正有序推进。

其次是建设陕南绿色产业大县。县上结合实际,明确提出了主攻三大绿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即“中低山抓蚕桑、中高山抓魔芋、家家户户抓畜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绿色产业格局雏形初显。2007年,县上将培育10个蚕桑基地乡镇、100个专业村,力争年发种4.5万张,产茧1400吨。魔芋是岚皋的优势产业,其魔芋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早在去年就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被确定为全国优质魔芋种源基地县,陕西省定魔芋产业化试验县。目前,16个魔芋产业基地乡镇和50个商品芋示范村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年实现产值1亿元。畜牧产业方面,力争猪、羊、禽等主要畜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5万头、5万只、150万只。同时,抓好1000亩丰产茶园建设,改造低产茶园8000亩,种植烤烟5000亩。

另外是建设陕南最佳山水园林城镇。县上累计筹措资金近3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立足于打造陕南最美的山水园林城镇。为突出山城的灵秀,城建部门对所建房屋及基础设施分片定出了统一的标准,力求别具风格,突出特色。土堡寨、太阳梁地理位置优越,县上确定其为城市“盆景”。现在,占地500余亩的莲花公园初具规模,再筑起岚河湾大坝,蓄一河碧水,“一城秀色半城湖”的美景由此形成。每到春天,岚皋县城的莲花公园开始展现出一派迷人的春色,满山苍翠欲滴,百花争奇斗艳。一拨又一拨前来踏青、散步的游人,徜徉在绿树环绕、花海荡漾的世界,生活变得美不胜收。入夜,千余各色街灯次第绽放,小县城变得五彩斑斓。

山水旖旎的“小江南”也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让他们留下了“天然氧吧”、“生态硅谷”等几多誉美之辞。

绿色让岚皋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绿色也成为了岚皋对外开放最响的“名片”。2006年7月,20集电视连续剧《血色青春》在岚皋拍摄,这在安康尚属首次。这样的开局,也标志着岚皋的影视文化开始与旅游产业对接,岚皋以百里竹林为蓝本的影视基地正在走向成熟,美丽的岚皋也必将通过荧屏走近广大电视观众。

岚皋之秀美,最是好山水。南宫山的林,神河源的草,千层河的水,也给前来参观的比利时、德国等国度的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进绿色岚皋,享受天然氧吧”,极具潜质的绿色生态环境,无疑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因绿而兴的岚皋旅游,品牌优势开始显现,正在焕发出诱人的光泽,必将催生县域经济的风生潮起。

和谐民俗乡村游

如今,人们来到岚皋,最引人注目的那100里竹林护岚河、100里特色林果园、100里“巴山人家”农家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岚河百里生态旅游长廊”,令人赏心悦目。

更有“巴山人家”农家乐系列风味小吃品评活动,让岚皋豆腐乳、魔芋干等数十种地方风味小吃、农家特色菜肴扬名省内外,其中,“巴山人家”成为岚皋乡村游的代名词,而实先生题名的四季乡“杨家院子”,更教人赞不绝口。

像杨家院子一样,岚皋县200余家散落在深山冷坳的“巴山人家”农家乐生意却异常红火。安康、西安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凡到岚皋,第一站肯定是到农家乐。也难怪,这里到处可见美山丽水,这里到处缀满田园风光,随便到一处地方去拥抱拥抱大自然,亲近赖以生存的泥土,都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可以去踏阡踩陌,攀藤上树,黄的花、红的果,忍不住这秀色可餐的诱惑要寻踪而去,嫌晒就挽一顶青枝绿叶帽,渴了就喝清亮亮的山溪水,累了就放倒身子进行森林浴。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风花雪夜的那份缱绻,可以领略到鸟兽虫鱼的那份悠闲,可以感受到赤足亲吻泥土的那份惬意,可以汲取到朝霞夕照映红山野田畴的那份新鲜,还可以陶醉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意氛围下围座篝火烧烤青玉米的那份浪漫。

“巴山人家”农家乐的诞生,让岚皋农民由此收获了沉甸甸、金灿灿的四季。随着“农家乐”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向郊外,走进农村,在新的环境里品味新生活。于是乎,一个全新的旅游业发展概念开始走进了大众视野――休闲乡村游。

乡村市场最广阔,乡村体验最亲切,乡村之旅发展前景最诱人。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农村底子薄、基础差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县委、县政府适时跟进,借助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强力助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宏大村为例,该村地处南宫山北大门脚下,景区旅游专线贯通全村,交通便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几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上手指导发展乡村旅游业,并确定县上相关部门对口帮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该村凭借独具特色的巴山风情、田园风光、农家风味,围绕建设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目标,以巴山建筑风格为依托,规划建设了一批“巴山人家”农家乐、农家宾馆,昔日的农民摇身变成了旅游商品经营老板。而在全县,这样的样板村已不下十个。现在,全县在册“巴山人家”农家乐210户,年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全县农民直接增收近1000万元。

人居环境大改善

在绿色经济富民路上,岚皋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延伸拓展休闲乡村游的空间和领域。近几年,除积极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建设外,县上还从十分紧张的本级财政内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抓住国家实施“巴山人饮”、“安全饮用水”等建设项目,全县建成人饮工程83处,修建饮水渠道13万公里,6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白哗哗的自来水。先后多方筹资近3亿元,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加快城乡公路网建设,全县通路里程达到1400公里,其中四级以上公路270公里,以207省道、大横公路和岚紫公路为主体的两横一纵“土”字形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建成高标准通村水泥路196公里,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全面覆盖17个乡镇,电话通村率达95%以上,有线电视信号覆盖90%以上乡镇。

如今,走进农村,但见宽敞结实的水泥路通村到组,走近了农民的家门口。一个个规划整齐的新村、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洋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中,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农家窗明几净,家庭美满和谐。芳菲四月,山乡到处春光明媚,花香四溢,沟沟岔岔姹紫嫣红,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特色旅游美名传

岚皋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了休闲乡村游最美丽的点缀,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品位和内涵。历史悠久的打锣鼓草、别有风情的报路歌、韵味十足的陕南民歌、原始古老的狩猎习俗,亲历这一切,带给游人的是原汁原味的享受和对远古文明的强烈震撼。这里,还有让人回味悠远的体验之旅。登山、荡舟、踩高跷、扭秧歌……游乐项目花样叠出;田间地头挖野菜,灌木丛林摘野果,泉边湖畔捉鱼虾;呼吸最清新的空气,享受最纯净的阳光,感受最质朴的民风……闲下来,品尝风味别具的农家菜肴。这样的意境和空间,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休闲乡村游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岚皋旅游商品的开发。南宫山富锌富硒茶、南宫山雪魔芋、古家村红香米和山野菜等一系列绿色食品在市场走俏,极富地方特色的砚台、刺绣等工艺品也开始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

产业发展优势独具,那么,如何推动这一产业早日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之保持均衡的发展态势?在审慎分析之后,县委、县政府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准确定位,形成品牌,走出岚皋,推销自己。集全县财力、人力和物力,先后到西安,上延安、去榆林,远赴武汉、长三角等地区举行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主动出击,参加中国东西部贸易合作洽谈会、十堰市旅游协作会、上海旅游博览会、安康汉江龙舟节……2006年7月,邀请20余家旅行社到岚皋乡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并与各景区和服务单位签订了意向合同书。9月,组织20余人的营销队伍,印制精美宣传折页5万张,代营销协议160份,远赴西安,开展“西安高校万名师生游岚皋”大型宣传促销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岚皋景区景点及乡村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还举办了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品评大赛等系列活动,制作了精美的岚皋旅游风光扑克,在西安进行旅游风光摄影展。“岚皋山水”在这些节会活动中延续,旅游品牌通过这样的平台逐渐打响。2006年,全县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旅游产业实现综合收入7000万元。

相关链接

奇山・漂流・草原

第5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河西走廊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a]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72-03

河西走廊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景观独特,近几年旅游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在提供给市场的旅游产品当中,仍以观光旅游产品居多,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满足不了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旅游需求。因此,如何调整河西走廊区域旅游供给的总量和结构,满足来河西走廊旅游游客的旅游需求,成为当前河西走廊区域所在城市共同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河西走廊旅游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优势

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共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和武威在内的五座地级城市,地域面积占到甘肃省面积的60%。聚集着规模宏大、互补性和差异性特点明显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这些资源品牌认同度高、主题鲜明、空间集聚性强。祁连山、七彩丹霞、焉支山、山丹军马场、河西走廊、鸣沙山等自然文化景观,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持续的传播,在国内外旅游文化品牌中的认同度不断提升,优势日益突出,边塞军旅文化、艺术文化、民族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长城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古城址文化等特色文化及文化遗存,是河西走廊旅游文化资源中最有优势、最具光彩和魅力的品牌。到2016年10月为止,通过开发和维护,河西走廊整个区域内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就达5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瓜州锁阳城、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同时还拥有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和2处国家地质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拥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张掖、武威、敦煌),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国家4A级景区36处、5A级景区2处(嘉峪关文物景区、鸣沙山―月牙泉区)。

(二)区位交通优势

河西走廊东接兰州,南靠青海,北邻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坐中四连的中心区位优势是河西走廊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312国道、G30高速公路和兰新高铁贯穿大部分区域。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227国道(张掖―西宁)更是自驾游爱好者的天堂。同时215国道(柳园―格尔木)、山阿公路(山丹―阿右旗)、金阿公路(金昌―阿右旗)、双中公路(双塔―中卫),也极大紧密了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联系,整个区域有嘉峪关机场、敦煌机场、金昌机场、张掖机场、酒泉鼎新机场。共有30多条航线,通往20多个城市。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也即将通车。兰州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柳园至格尔木高速公路、张掖至扁都口高速公路等项目,都将大幅提升河西走廊段通达能力,为实现河西走廊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三)政策优势

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层面上,出台促进甘肃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不断。2013年,国务院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确定了“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目的是发挥甘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着力促进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带”就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所以这将给河西走廊区域各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利用地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的优势,河西走廊也可以借此机会在交通、文化、商旅、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在地方层面上,河西走廊区域一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桥头堡,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更是甘肃省旅游最亮眼的一张形象名片。从2010年开始,甘肃省开始举办以丝绸之路命名的“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迄今已经举办了7届。目前已成为甘肃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知名品牌旅游节会,对促进河西走廊旅游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2016年起,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将在甘肃省每年举办一次。敦煌文博会不光成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宣传河西走廊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2016年制订的《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推进全域旅游、做强重点景区、深化产业融合、打造特色产品,尤其是要把河西走廊沿途打造成黄金旅游带,把敦煌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到2020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35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150家,重点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增长30%以上。这对河西走廊区域所在城市的旅游发展带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河西走廊旅游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随着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扩大,但是,目前河西走廊区域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尽管在“十二五”期间,河西走廊各地有很多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如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金昌骊y文化产业园、张掖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瓜州张芝草圣故里、张掖丹霞地质博物馆等项目。“十三五”开局之年,张掖方舟温泉水世界、黑河生态城花海景区、玉门文化博览园、武威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阿克塞大漠狩猎园等也建成开放。但旅游有效供给依然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现有开发的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品牌效应不够,产品以静态展示为主,并不能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休闲旅游、农家采摘、亲子游、温泉疗养、研学旅游等项目,是近年来最受游客欢迎的几种方式,但河西走廊各地此类的休闲旅游项目相对缺乏,观赏产品较多,互动娱乐产品较少。除了敦煌在旅游旺季提供《又见敦煌》《丝路花雨》《敦煌盛典》等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夜间旅游演艺活动外,河西走廊其余地方的旅游演艺活动基本为空白。因此对旅游者休闲旅游消费需求还不能形成有效供给。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近年来,河西走廊区域各市旅游发展快速,旅游经济带动显著,但是与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最显著的就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或布局不合理。据问卷调查统计,来丝绸之路旅游的游客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自驾游车主前往景区时公路指向标识牌不清晰或不完善,沿途服务区或临时停车休息区分布不均匀或者较少,厕所数量和沿途旅游购物店数量非常少等影响游客体验的现实问题。一次难忘的旅游当中,旅游目地给游客留下难忘印象的不仅是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当地的一些基础辅助设施,如景区内的观光亭、卫生间、垃圾桶、停车场、景区内外的指向标识牌、接待中心、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也都会让游客对旅游目地有难忘的评价和印象。且调查还发现,旅游游玩回家购买地方特色商品的游客呈日渐增多趋势。但在提供并开发的旅游商品方面,并未能引起河西走廊各市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游客不清楚河西走廊各地有哪些特色旅游商品,也不知道在旅游参观结束后去哪里能购买到代表该地域的特色旅游商品,就连河西走廊一些本地人也不清楚什么物品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的特色商品。

(三)旅游整体区域宣传力度不够,亟需塑造新的旅游品牌形象

近年来,河西走廊旅游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河西走廊不仅仅局限于厚重历史文化的挖掘,各种独具特色而且类型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也让很多游客有了情怀上的向往。但游客基于河西走廊的认知却还是传统的认识和评价,“丝路飞天”和“大漠戈壁”是游客对河西走廊固有本能的认知。可以说,在旅游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河西走廊整体旅游形象不鲜明、品牌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突破和解决。河西走廊各个区域所在城市在旅游宣传上也是各自为战,比如张掖在宣传“七彩丹霞,戈壁水乡”、武威在宣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金昌在宣传“紫金赏花、骊y揭秘”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旅游宣传主题,但问题是除了敦煌美誉度和知名度很高之外,很多海内外游客对河西走廊其他城市的认知度并不高。而这些各自为战的旅游宣传主题和口号并不能将河西走廊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出去。游客也不能从这些宣传中很好地感知河西走廊的整体形象。因此这也是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三、河西走廊旅游供给侧改革新举措

(一)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目前河西走廊大部分旅游产品仍然是观光型产品,休闲度假型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河西走廊各地旅游产业要加大旅游短板供给,适应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突出生态、文化两大核心吸引,大力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的温泉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亲子旅游、文化研修游、户外探险游等休闲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编排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高质量旅游演艺产品,并市场化运作,在每个城市的旅游旺季投放市场。如反映裕固族民族文化的《裕固姑娘就是我》《秘境祁连》等旅游演艺产品。推出“河西人游河西景点”活动,凡是家住河西走廊区域的居民凭身份证,在指定景区景点免费游览,以满足本地游客当前旅游休闲和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加大河西走廊旅游商品品牌建设步伐,争取在河西走廊各地轮流举办“河西走廊旅游特色商品大赛”,尽快推出“河西走廊旅游必购旅游商品”名录。游客对地方特色的理解依次为地方文化、地方制造、地方品牌,因此要重点培育“祁连冰红冰白葡萄酒、张掖金花寨小米、天祝白牦牛肉、武威人参果、高台黑西红柿、敦煌李广杏等品牌商品。通过各种媒体加强河西走廊各市旅游商品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通过“旅游+互联网”的形式,销售河西走廊各地旅游特色商品。并在各旅游景区景点开设“河西走廊特色旅游商品”直销店或专柜,统一店面形象和标志,引导旅游购物。

(二)加强河西走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供给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和一次完美的旅游经历,不仅仅只是观光游览,其他旅游要素也很重要。因此河西走廊各地要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供给,加大推进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旅游厕所、景区标识牌、咨询中心、集散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知名景区周边规划建设布局自驾车、房车营地,推动完善自驾车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时,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布局,增加各地火车站、汽车站到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观光车的供给力度,并提高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标准。

(三)树立河西走廊大旅游观念,塑造河西走廊整体旅游形象

现代旅游随着规模、数量、增长幅度和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已是一种大旅游的概念,“大旅游”“大市场”要求大管理,大管理必须要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因此,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河西走廊旅游综合发展委员会,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积极构建河西走廊整体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工作。而旅游品牌推广是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与环境的商品化结合的综合化工作。让游客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进行旅游宣传语设计和宣传。鉴于游客对河西走廊区域的认知度有限,从游客心理角度出发,将河西走廊旅游宣传主题定位为“河西走廊,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体现的不仅是河西走廊厚重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贴合河西走廊多元文化的特色旅游资源,如石窟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更能反映河西走廊旅游发展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而从游客心理来看,此宣传语也能激发游客来河西走廊旅游的愿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新形势下,河西走廊旅游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积极构建“产业布局全域化、服务设施全域配套、特色产业全域融合、市场开发全域联动、产业发展全域统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把河西走廊打造成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重塑河西走廊旅游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朱洪恩.信阳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2016,(9).

[2]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3] 潘立新,刘晓莉,张鲜鲜.旅游供给侧背景下环巢湖旅游发展新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6,(4).

第6篇

(南京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9)

摘要院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可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提上工作日程。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香格里拉市整体环境及各项规划的研究,提出生态环境整体提升策略,整合民间资本,以期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城市面貌做到整体提升,达到创建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 院生态环境;提升策略;绿地系统;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院F59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20-03

1 城市基本概况

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甸”似为彝语,意为“坝子”、“平地”。一说中甸系纳西语,为“土地”的音译,意为“酋长住地”或“饲养牦牛的地方”。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1933 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述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1996 年10 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1997 年9 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 年12 月17 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 年12 月16 日,香格里拉撤县设市获得国务院批准。

香格里拉市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之一,市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值此撤县设市之际,香格里拉市亦想通过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达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形象的目的。

2 生态环境整体提升策略

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规划的解读,我们将香格里拉定位为“第一个以藏文化为特色的高原生态智慧型旅游名城”。对此我们提出了从“城、绿、景、路、水”+专项六个方面进行策略提升。

2.1 城

香格里拉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片区景观建设的总体轮廓为:东部为创新发展区、中部为和谐融合区、西部为理想保护区。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提出了“一城两翼、一带四表1团、一区两片”的布局结构。在城市景观结构中提出了“三心、三轴、三廊、多点”的结构体系,为本次景观提升中如何选择重要景观视廊进行重点打造提供了依据。

此外,同济大学在《香格里拉城市主要道路街景规划》中,对城市各区域建筑及街道风格特色定位及发展方向都做出明确的指导建议,各区控详规也对城市各区中建筑类型、建筑色彩、材料、建筑立面、广告标识等都做出准确的控制。自2008 年开始,香格里拉市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建筑立面改造,到目前为止城市建筑风貌统一,地域特色明显。这恰恰跟城市生态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迫使我们应该尽快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重新包装城市景观形象,以期达到提成香格里拉品牌形象的目的。

2.2 绿

针对此次香格里拉市争创云南省园林城市,我们详细解读了云南省园林城市核心指标,其中重点分析了五项指标,分别为: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8 平方米;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5%;3)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达到1;4)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0%,达标率达75%;5)林荫路推广率达55%。

《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也尽量满足各项指标,同时也提出了“一环、三廊、三轴、四楔、多点”的规划结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淤规划中确定近期为2014-2015 年,设定时限不合理;于基调中对现有公园绿地、道路的数据统计不准确,有缺失;盂现状统计数据偏高,部分地块未在建成区内,有误差;榆绿规中近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落地内容未交待清楚;虞公园绿地量近期指标不足,服务半径未达标,建议增加公园节点;愚道路建设目标不明确,未按考核指标落实。

此次生态环境提升除在完善申报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外,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2.3 景

针对绿地系统中的五项重要指标,此节中重点解读了三个,分别为:淤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8 平方米;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5%;盂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达到1。通过我们详细的调研了解到目前城市公园绿地主要为带状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和社区公园,详见表1。

此次生态环境改造除提升上述公园绿地外,还需新建桑拿河带状公园、昌都公园、白鸡寺公园及县府迁后绿地等,让市民充分享受公园景色,打造高原生态城市名片。

2.4 路

香格里拉总体规划中已明确了城市路网布局及道路等级。通过我们的调研了解到目前道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淤景观特色不明显;于道路绿量不足;盂景观档次低;榆配套设施不全;虞家具风格杂乱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四大策略,分别为:淤提炼道路特色,通过对上位规划和现场调研资料的分析,按片区进行道路景观定位。而贯穿于几个片区的道路则单独定位以凸显其主干特色;于优化道路节点,根据道路等级,建议交通节点分级处理;盂提高道路绿视率,通过增加现有道路的绿量、充分挖掘潜在路旁绿化空间、对山体路堑改造覆绿等增加绿化量;榆增设停车位,有条件的道路两侧增加停车位,对于街头边角废地尽量改造为林荫停车场,在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增设立体停车场等。

2.5 水

香格里拉市域内主要有三条水系,分别为龙潭湖、纳赤河和奶子河。总体规划中将龙潭湖定义为商业、文化、生态景观风貌带,是因为首先龙潭湖介于古城和老城之间,其次龙潭湖东段现状有一定的湿地范围,因此规划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重点打造河道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纳赤河定义为文化、休闲、居住景观风貌带,结合居住、学校、休闲等规划用地,将滨水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个性场所,并设置具有地方文化韵味的活动空间,激活两岸的景观;奶子河定义为自然、生态景观带,其作为城区边缘生态水系,需保持其原生态环境。

通过我们实地现场调研,发现三条水系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分别为:淤河道水体水量较少,水体遭到生活污染严重;于河道滨水景观特色定位不明确;盂河道绿化覆盖率较低,景观凌乱,且档次较低。

针对水系的不同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龙潭湖,主要通过“水脉”、“绿脉”“人脉”“文脉”四脉一体,打造古城印象水轴。水脉主要指通过建造自然的生态岛屿产生自净效益;绿脉主要指通过绿荫场景、生态湖畔的营造来产生生态效益;人脉则更多的是考虑人的需求从而产生社会效益;文脉则更主要的是通过展现地方民俗文化而产生文化效益。纳赤河则采取四种策略,分别为淤分段特色营造,根据河道周边用地情况,将河道分为自然风光段、文化展示段、时尚活力段、民俗特色段、康体宜居段;于进行水质处理,通过雨污分流、河道清淤及微生物分解等措施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盂枯水期景观的营造,主要采取打造多级驳岸、中水回收利用、雨水回收补给及河道分级蓄水等措施来增加水量贮备;榆创建智慧河道,主要通过智慧喷雾、智慧灯光、智慧互动的措施实现。奶子河在景观营造上首先要通过生物多样性、海绵效应等达到水源保护的目的,其次通过设计生态绿岛、种植上层乔木及水生植物的达到生态覆绿的目的,最后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构建鸟类栖息点、游客停留点等生态休息场所。

2.6 专项

针对香格里拉市独特的气候特点,可用植物品种较少,常绿植物主要为松柏杉类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五大解决策略,分别为改造植物微环境、强化植物配置模式、构建绿化种植标准、采取分类设计原则及特色景观营造。

淤改造植物微环境。首先在植物选择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其次通过添加保水剂、搅拌营养土等来改良土壤;再次通过营造小环境、种植小组团等措施来控制温度;最后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加强植物保护和灌溉等措施。

于强化植物配置模式。首先在地形处理上要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填挖结合,土方平衡;其次在空间布局上注重疏密结合,“疏可行马,密不透风”;再次在植物配置上采取大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五重配置模式;最后通过合理控制大树数量,重要节点适当点缀,多用乡土与速生树种,合理利用现状资源等方式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盂构建绿化种植模式。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最低配置项为必须项;在最低配置项基础上增加项为建议项;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项为禁止项。

榆采取分类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绿地类型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如道路绿化在植物选择上的乔木要求树形统一,有序列感,植物以常绿为主,搭配开花灌木和地被,要有节奏和韵律,体现城市空间序列感;公园绿化在植物选择上要品种丰富多样,规格大小组合,高低错落,采用组团种植和树林草地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或通透、或阻隔的多变空间。

虞特色景观营造。通过运用经幡、当地红石、绿石、人造彩色石子等乡土、智慧材料展现独特的景观效果。

3 部分案例展示

3.1 神鹰路景观设计

神鹰路即为机场路,与康珠大道相交于南白塔节点,全长1800 米,为两板三带式。现状中分带植物层次比较单一,地域特色不明显,侧分带以雪松、云杉间隔种植为主,有一定的序列感,但外侧绿化带效果较差。

此次提升的措施为:中分带采用规整式序列与自然组团相结合的植物种植形式,营造出既有气势又缤纷多彩的视觉景观特色;侧分带保留原有云杉和雪松,丰富下层灌木;周边绿地以节点组团与群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营造出季相分明的景观特色;在栏杆的设计上,提取香格里拉藏文化的特色元素———转经筒,增加原有倒牙的高度,降低原有栏杆的高度,以花坛的形式打造具有香格里拉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如图1 所示)。

3.2 纳赤河景观设计

纳赤河属全沙江水系納帕流域,发源于县城北部山麓,上游山区有格咱河、金母河、耻古河、大新河四条支流,下游坝子内有三村河、龙潭河二条支流,河道全长25km,主要河道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县城,是纳帕海水系中最大的河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污染严重、枯水期效果差、景观缺少特色、绿化层次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造措施:淤河道清淤、雨污分流;于在满足泄洪的前提下,打造多级驳岸,丰富驳岸层次及植物种植空间;盂根据地块功能增加活动空间并融入文化元素;榆分级蓄水、中水回收利用、雨水补给,保证枯水期的景观效果(如图2 所示)。

第7篇

众所周知,城市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也是文化的发祥地和城市文化的结晶。一个城市不论建城年代和发展历史长短、规模大小,都不可避免地记录着城市独有的文脉和印记。然而一种城市文化都要随着时间的流动而流动,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定点上,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也会受到时代的碰撞和冲击。一种新的城市文化的出现,从时空上来看,它都是固有的、传统的文化延续和发展,创新与继承相续,保护与开发相连,在这新与旧、传统与发展的不断流动过程中,组成新的无限延续的城市文化链,展现出新的城市景观。这种新的城市景观,既不是传统和现代的简单堆砌,更不是一种新的文化直述表白,它们中间都有其互含因子,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新的城市文化链上,提升着城市的品位,创造出城市特色。从我省来看,像邯郸、承德、保定、正定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在城市格局上、古代建筑上,还是人文机理上,无处不彰显着其历史上的辉煌;而廊坊、黄骅、曹妃甸,从现代建设理念、发展速度、建筑风格与特色,也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活力。从这一角度看,城市文化既植根于城市历史的沃土之中,也成长于城市发展的轨迹之上。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力,也是城市创新的动力。城市文化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文化决定着城市品位与特质。

我省三年大变样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建设进入了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三年完成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度相当于前七年的总和,道路通畅了,设施增加了,功能完备了,城市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住宅宽敞了,绿地增多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绿地面积增长27%,人居公共绿地增长35.6%;违章建筑拆除了,城中村改造了,棚户区更新了,受益群众多达22万户,10万多户村民乔迁新居;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与三年前相比,年均二级以上好天气增加20天以上。这些变化,虽然以物质形态予以呈现,但在物质变化的同时,无不彰显着城市文化的印迹。

在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它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我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顺应全省人民盼望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不仅是一场富民强省的变革,也是通过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巨大工程。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特色,通过文化建设彰显城市品位,通过文化建设培育城市精神,通过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增强城市文化意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与城市的关系是“根”与“本”“血”与“肉”“灵魂”与“躯体”的关系,二者之间根本相连,形影相随,不能分离。城市离了文化,是无根之本,无血之肉,无灵魂之躯体,反映在城市形态、布局和建筑上,就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形成“千城一面”“百城一色”,城市就没有生命力与活力;而文化离开了城市,也不叫城市文化,就没有了物质上的载体、外显和依托,也形不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品位和气质。

在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中增强文化意识,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在城市基质上。城市基质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从原始的居住开始,人们为了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城市只有居住点和路径,当时自然环境占主体,建筑只是大自然中的点缀,“天人合一”。随着工业文明的爆发,城市进程加快,人类开始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大规模的开发自然、改造自然,城市基质特点完全沉醉于人工环境的创造之中。当人类发现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恶化,饱受现代化带来的痛苦时,也发现传统文化意识日渐淡漠,城市面貌日渐雷同,城市个性和特色正在消失。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城市基质特色的本质,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需要,也是城市文化和生态结构深层体现。现代的城市基质是城市生态、文化、功能三位一体的综合,而文化特质又贯穿于城市生态、功能之中。

城市基质可以分解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物质性基质,从城市设计理论来讲,就是标志性建筑和由众多建筑个体所组成的城市景观;而非物质性基质则泛指城市空间布局和人文特色。当然,非物质基质是以物质基质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是承载在物质性景观中的文化痕迹;而物质性的基质则是城市文化最直接的反映。

城市基质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和城市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城市空间布局来看,一提到古代城市中轴线,大家就会想到邯郸的中华大街和人民路,想到这个城市棋盘式网络道路布局;一提到“七星八斗”,大家就会想到卧牛城――邢台。从城市标志性建筑来看,一提到“天下第一关”,大家就会想到山海关;一提到大境门,大家就会想到张家口。在城市景观上,一提到避暑山庄,大家就会想到承德;一提到莲池书院,大家就会想到保定。当然,历史长的城市有历史上形成的城市基质,而建城史短的城市也有自己城市的特色基质,如人们提到廊坊就会想到它的会展中心;一提到唐山,也忘不了抗震纪念塔;看到繁华似锦的省会石家庄,人们虽然会想到作为我省政治、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而这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大都会,又正是植根于三千多年的古中山国旧址。因此,根据城市的历史沿革、山形水势、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注重城市基质的培育,精心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个性特色、注重城市景观建筑,应是城市建设上水平的重中之重。

――在城市廊道上。城市廊道是城市中的景观轴,它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骨架。这些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城市景观,具有丰富的动感韵律,对称、均衡、连续、间隔、重叠、单独、疏密、反复、交叉、错综、变化、统一等种种形式,演绎着城市的独有个性魅力。城市景观轴就是通过这些有韵味的形式变化,与人们的主观情感紧密相连,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气质。

城市景观轴又可分解为生态型景观轴和人工型景观轴。生态型景观轴有滨河景观、行道树景观和空中的视觉走廊。在这方面邯郸的行道树最具特色,在中华大街、滏河大街、人民路、展览路等主次干道两侧的法桐、国槐、毛白杨等根深叶茂、郁郁葱葱,不仅防汛、防晒、绿化环境,而且还软化了周围的建筑物。据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抽样调查,94.7%的市民认为是邯郸的骄傲,也受到了国内外宾客的高度评价。石家庄民心河两侧的滨河景观,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也初具特色,在生态轴中融入的文化气质必将成为省会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人工型景观轴主要指路轴和天际轮廓线。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虽然它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但也是城市最基本的线性开放空间。而道路两侧的界面建筑从道路本身来看,虽然功能不同,但从城市景观来看却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道路本身虽然对两侧的建筑物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从景观的角度讲,道路、建筑、空间环境的程序性和连续性非常需要。如何按照道路景观六大要素(道路、绿化、建筑、照明、车、人),运用道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造型)进行匹配,仍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市特质构建上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在城市景观轴上,尚未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天际轮廓线和视觉走廊。天际轮廓线和视觉走廊作为一个城市空间中的独有文化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观感和韵律,而天际轮廓线的形成与视觉走廊的保护不仅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孪生兄弟,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我们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经验不多,但上海滩的天际轮廓线、天安门广场的视觉走廊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引起重视,一定会形成我省一个新的城市景观。

――在城市节点上。城市节点在城市中的地位往往不被重视。但它作为城市中的镶嵌类景观,在城市景观体系中起着“转承”和“点睛”的作用,它对城市特色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在城市空间节点形成的广场、小绿地、小游园、雕塑、小品,不仅是城市居民休憩、健身、陶冶情操、情感交流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凸现。像邯郸城市节点上的胡服骑射、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等雕塑,彰显着“成语之都”的魅力;石家庄迎宾道上的“石门”,恰似燕赵儿女热情奔放、欢迎八方来客,彰显着河北人民开放、包容的时代风采。

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 ,我省不少城市在节点景观的处理上尚未引起重视,也未形成特色。在城市主干道四个“金角”“银边”矗立的是“四大金刚”;在城市广场四周围合,是高大挺拔的建筑;在小游园、小绿地中,过于直白、平坦,缺乏意境和韵味;在小品、雕塑上,杂乱无章,缺少城市地域特色。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有艺术魅力、最能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和灵气的开放空间,它是城市的“客厅”。为此,在三年上水平中,应从塑造其文化特色和个性、增加其文化因子入手,使人们在休闲中陶冶情操,获取知识。要处理好广场围合和广场尺度的关系,增加城市符号,体现城市气质。要做好广场内部建筑小品的匹配,对广场内的路灯、电话亭、建身器材、休憩椅凳、花草配置,要以人的尺度为依据,凸显人性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对绿地和游园,切勿“因绿而绿”,要将城市文化的理念和精髓植根于生态环境和游园绿地之中,运用中国古典的造园技术和手法,突出其地域人文特点,追求诗情画意,追求情景交融,追求虚实意境。近几年在广场绿地中兴起的、用七色草配置的造型也是我省一个特色。

总之,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增强城市文化意识,用城市文化指导城市建设全过程,城市才能出品位、提气质、创特色、塑个性。

第8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优势与特色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原颂猓壕暗抡蛐滦凸ひ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势与特色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3日

景德镇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以独特的文化、生态、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积极策应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景德镇的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国家战略,旨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景德镇是鄱阳湖东岸最大的设区市,是中外著名的瓷都,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国务院首批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景德镇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发展定位为“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二、景德镇新型工业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优势与特色研究的理论依据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既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突出“新四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强调要经济社会各环节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工业化进程。

景德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是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工业化一般规律,充分发挥景德镇的后发优势和特色,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以科技和体制的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景德镇新型工业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势与特色

(一)“瓷都―景德镇”金字招牌名扬天下。中国“CHINA”是瓷器的名,世界知丝和瓷而识中国。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宋真宗赐年号“景德”给昌南镇,昌南镇从此改名为景德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自汉唐以来,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有1,700多年。“中国瓷都――景德镇”,这七个字概括了景德镇世界上唯一以单一行业瓷业发展起来的历史特征,灌注了历代瓷业工人的智慧和劳动,承载了景德镇发展千年厚重的陶瓷文化,显示了景德镇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如此的殊荣和厚重的积淀,“中国瓷都―景德镇”是块当之无愧、价值连城的金字招牌,是景德镇宝贵财富、灵魂所在和发展重要资源。

(二)政策机遇优势突出。当前景德镇政策机遇优势突出表现在:(1)中国发展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期。“十三五”既着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同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奠定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坚实基础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更大动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政策和发展机遇空间;(2)抓住了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尤其是抓住了以“江西速度”获批的“鄱湖”战略的政策机遇。景德镇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所辖区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这说明“鄱湖”战略的优惠政策将覆盖全辖区;(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宏观引导下,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4)景德镇先后获批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这都给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打造绿色瓷都带来政策上很大的支持;(5)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景德镇经济的发展,规划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实施举措,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突出了景德镇发展地域特色,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通过治污、造绿、建城、减排,景德镇彻底告别了“草鞋码头”和脏乱差历史。目前,森林覆盖率65.73%;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97.4%,水质稳定;全年空气质量指数均值为65,评价为良好,优良天数出现频率为90.1%。景德镇连续五年全省城市环境定量考评中排第一位,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个称号。

(四)自然资源储备相对丰富。景德镇地表和地下资源丰富。有376个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个,还有规模较大的原始森林,生长有红豆杉等珍稀树木,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

全市有耕地面积96.8万亩,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乐平市荣获“江南菜乡”称号,乐平蔬菜集团是全省10家销售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之一;浮梁县被评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单位,“浮红茶”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得雨活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茶。

(五)工业基础扎实。景德镇,英国李约瑟博士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明清时期,它就已经是江南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在明代后期景德镇瓷业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解放后,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景德镇市实现了单一陶瓷生产的工业结构向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的多元化工业结构的转变。以景德镇国家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区和乐平工业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了陶瓷、航空、汽车、电子、建材、医药、化工等多种行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景德镇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基础相对夯实,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城市配套相对完善,商业环境相对浓厚,拥有多行业、技能较高的产业工人、相对眼界更开阔的市民阶层。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城市推进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六)人力资源丰富。“匠从八方来,器从天下走”。景德镇的开放包容,吸引了全国各大名窑的能工巧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移民城市。“景根”和“景漂”其实是古老的存在,两者相互融通,共同创造了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1)据统计,景德镇有90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0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0多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艺术家,10万陶瓷从业者,其中中外“景漂”有2万人;(2)陶瓷产学研一体化,培育大批新型专业人才。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陶瓷产业、研发、教育和交流四个基地已粗具雏形。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科技和技术工人;(3)人口资料表明,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景德镇市人口发展处于人口红利期。2008年16岁以上的人口为116.6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4.5%。这一比重预计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缓慢提高,按测算,景德镇市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2万人左右,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

(七)区位优势明显。景德镇靠近长江三角洲,是皖浙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位于“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中心区。景德镇市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铁路方面,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北与津浦、沪宁线相连,南与浙赣、鹰厦、京九线相接,通往全国各地,九景衢铁路在建;公路方面,206国道纵贯南北,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高速全线通车;航运方面,景德镇机场为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直飞北京、上海、深圳等8条航线;河运方面,昌江水运经鄱阳湖进长江,可通江达海。

(八)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实践证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同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一般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百分点,可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景德镇市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64.05万人,城镇人口104.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53%。全省城镇化率51.62%,高出11.91%,全国城镇化率56.1%,高出7.43%。以山水、园林、生态为特色的宜居城市形象正在显现。这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搭建发展平台,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实现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九)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十三五”时期景德镇提出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这一目标是建立在独特的陶瓷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上。这座城市,有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秀美宜人,有着大街小巷、山野林里散落的众多陶瓷历史文化遗存,以及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貌,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和古戏台文化,有着航空产业带来的直升机通航旅游。对景德镇来说“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文化的原生态、城市的原生态是日益被林立高楼包围的现代人追求的回归状态。2016年,景德镇先后入选中国景区国际影响力20强,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称号。1~9月,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40.81万人次,同比增长26.16%;旅游总收入287.47亿元,同比增长36.58%。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景德镇必将引爆全域旅游,“旅游+工业”必将有大发展。

(十)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独具特色。景德镇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积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肥沃的土壤。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的两大支柱。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除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景德镇资源枯竭城市总体规划”政策扶持,还获得了国家财政支持8,700余万元。作为特色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陶溪川、三宝瓷谷、景德镇乐天创意集市等示范区,具有景德镇自主技术和本土创意的陶瓷产品,将成为景德镇振兴陶瓷的主力。

“十三五”时期,凭借上述优势和特色,景德镇按照科学规划具体部署,必将能走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率先实现在中部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景德镇样本”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石俊.鄱湖起宏图[N].江西日报特刊,2009.12.20.

[2]吴怡玲,丁雪,钟志生.在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N].景德镇日报,2015.12.19.

第9篇

关键词:红色旅游;陕南;发展;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46-03

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等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嘉兴南湖到北京天安门,从井冈山到延安,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一步步升温,成为2011年旅游的一大热点。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经过七年的发展,红色旅游市场活跃,已成为中国旅游新的增长点。体现其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综合带动作用,红色旅游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兴起,作为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陕西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延安在2011年截至5月底,全市已接待海内外游客856.1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3.4亿元人民币。而相对陕北,陕南地区作为过去川陕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但与陕北红色旅游发展的红红火火相比,陕南红色旅游是相对滞后并面临诸多问题。陕西红色旅游呈现“北热南冷”的局面。如何利用良好机遇,突破陕南红色旅游发展瓶颈,整合资源打造陕南红色旅游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陕南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陕南地区包括商洛、安康、汉中三个地区。在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486处,其中陕南三地市共有23处,分别是汉中12处,安康7处,商洛4处。在全国重点培育的12个红色旅游区中,陕南汉中、安康两地也是“川陕渝红色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总体上看陕南三地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相对分散且等级不高。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判,三地市红色资源数量统计如下:汉中四级红色资源数量为1,三级红色资源数量为1,二级红色资源数量为3,一级红色资源数量为8,零级红色资源数量为5。安康地区三级红色资源数量为1,二级红色资源数量为4,一级红色资源数量3,零级红色资源数量为8。商洛地区三级红色资源数量为1,一级红色资源数量为2,零级红色资源数量为8。三地区业已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有:汉中地区:(1)南郑县的川陕革命纪念馆,该馆创建于1980年5月,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占地面积5 600平方米。川陕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中心。(2)南郑县何家湾何挺颖烈士故居。何挺颖烈士是我党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但其故居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故居内杂草灰尘遍布,急需抢救保护。(3)汉中市革命事迹陈列馆。(4)洋县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该旧址位于该县华阳镇上,该镇将红色旅游列入投资发展规划之中,因此对旧址维护得当,旅游配套设施也很完备,成为当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5)镇巴县革命遗址。包括镇巴县川陕革命历史陈列馆,中共陕南县委苏维埃政府遗址等等。其开发程度还有待提高。

安康地区主要有:(1)旬阳县红军乡纪念园。该纪念园收集了红军遗物百余件,是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2)岚皋县谭家岭革命烈士陵园。(3)宁陕县江口三烈士纪念碑,这座碑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张文建、吴祖贻、毛楚雄三人而建的。碑高18米。(4)平利廖乾吾故居,该地还处于修缮整理当中。

商洛地区作为过去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红色资源数量也相当丰富,但大部分处于低层次开发或尚未开发状态。主要包括:(1)商州区革命烈士陵园。(2)商南县白鲁础区苏维埃政府遗址。(3)商南县刘家花屋区苏维埃政府遗址。(4)商南县梁家坟中共鄂豫陕特委成立遗址。(5)商南县赵川镇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旧址。(6)丹凤县革命烈士陵园。(7)丹凤县徐宝珊同志纪念亭。(8)丹凤县大峪乡丰地沟西沟老院中共鄂豫陕边区成立遗址。(9)山阳县袁家沟口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2006年,陕西省完成了《陕西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编制。其中,汉中川陕革命纪念馆建设项目投资2 270万元。体现红军与革命群众鱼水情深的旬阳红军纪念馆等项目业已开发建设。总之,陕南红色旅游的开发相对迟缓,红色旅游接待状况与它拥有的珍贵的资源不成正比。努力抓住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大投资,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是陕南红色旅游突破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陕南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交通不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陕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水平低,交通不畅的村镇。直接导致人们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陕南三地市的红色旅游景点,多数位置相对较偏僻,交通网线不畅。各点之间及其他旅游点之间的连接差,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低下,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红色旅游整体形象不鲜明,缺乏合理规划。陕南三地市的红色旅游景点大多处于各地自发地点状发展状态,是单一的自成线路,与区域内其他的红色旅游资源联系甚少,没能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另外,还有一部分革命旧址,遗址都处于半开发或尚未开发状态,很多红色旅游资源急需抢救,保护,整理,从而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单一,缺乏新意。陕南三地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处于粗放式的开发阶段。大多数都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没有启动游客参与型旅游产品。没有挖掘资源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没有开发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性,参与性和震撼力不够。此外,由于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导致相关旅游人才缺乏。很多红色旅游地的解说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历史,地理常识,民俗文化,服务礼节及经营管理知识缺乏。这也造成了某些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滞后。

4.红色旅游资源形象识别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使其形象易于被游客识别,从而产生品牌的忠诚感。但在对陕南三地市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过程中。普遍感觉,红色旅游资源被严重忽视。在某些景点,很难看到对其景点形象宣传与推广很好的资料。如招贴海报、宣传册、标志形象等。

三、陕南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品牌构建

红色旅游既具有传统旅游产品的特点,又具有新产品的特质。“红色”是内容,“旅游”是形式。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特色产品。对于陕南地区来说,应认识陕南地区旅游发展的鲜明特点,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便利交通为基础,坚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整合开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无障碍红色旅游交通网络。陕南红色旅游景区大多位于较偏远的村镇,布点较分散可进入性差,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配套设施问题。要大力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保证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积极配合陕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利用加快建设陕西南北铁路干线,完善省内路网结构,扩大省内主要城市与外省铁路运达能力的机遇,达到陕南红色旅游地交通连接顺畅无障碍。同时,尽力完善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保证游客的旅游生活要求。并进而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专业配套设施,保证游客在旅途中的特殊需求。确保红色旅游成为选择性和适应性强,深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线路。

2.红绿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开发,培育大产业,大市场。陕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与其他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相生,相互融合。许多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古色、彩色旅游资源揉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文化载体。近几年,陕南三市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当前,应把红色旅游与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相结合。以红色旅游吸引人,以绿色旅游留住人,将二者整合营销,相得益彰。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又共同延伸和完善了旅游空间布局,线路。实现资源、信息、市场等全方位的互补共存,对接联通,形成红色、绿色、古色、彩色旅游全面发展的总体格局。使红色旅游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给陕南红色旅游带来全面发展。

3.科学规划,打造陕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陕北红色旅游为重点,以汉中—洋县—西安—洛川—延安—子长—绥德—榆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主轴,积极培育关中,陕南红色旅游板块,把红色旅游打造为陕西省新的王牌旅游产品。按照这一战略目标陕南应紧紧围绕全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积极结合陕南实际和红色旅游特点,遵循旅游线路开发的基本原则,重点考虑旅游客源市场状况,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联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打造出以下几条精品线路:

汉中:(1)万源 镇巴川陕革命史博物馆 青鹤观(陕南县委旧址) 核桃树(红军入川第一个党支部) 西乡钟家沟会议遗址 陈浅伦故居 洋县华阳红25军驻地遗址 西安;(2)西安 洋县华阳红25军驻地遗址 秦岭游击队活动遗址 汉中博物馆红色之旅馆 红色交通线 陕南特委 巴山游击队英勇投崖处 何挺颖故居及纪念碑 喜神坝战役遗址 巴中。

商洛:商山森林公园会馆群、古寨风貌丹江漂流凤冠山紫阳宫及攀岩登山武关胜寨鄂豫皖省委第18次常委会遗址和庾家河战斗纪念亭豫鄂陕边区党委成立大会遗址李先念五渡丹江处。

安康:西安 宁陕(江口镇三烈士陵园) 安康(瀛湖)旬阳(红军乡红军纪念馆) 岚皋(南宫山) 城口(革命老区)。

总之,对陕南红色旅游资源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重点做好景区的总体规划,加大投资,保证建设质量。并通过和川渝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对接联通,形成整体,使陕南红色旅游上了一个新台阶。

4.创新旅游产品,全力营销,塑造品牌形象。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产品,其求新,求异,求体验心理越来越明显。而且,目前陕南红色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展览,展示性的旅游产品层面上。红色旅游产品单调,这无疑降低了旅游地的吸引力。因此,红色旅游要从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向多元化形态的红色旅游产品转变,开展红色活动,深度开发红色产品。(1)突出红色旅游景区特色,把景区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挖掘好,整理好,从中凝练出各景点的主题形象。(2)坚持传统手段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采用实物展示,图片展览以及声光电三维虚拟等多种形式,再现历史过程,使游客身临其境。(3)在保持革命文化的真实性、思想性、严肃性的同时把教育性和文化性,休闲性有机结合起来,巧妙设计参与性项目,寓教于游,开展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体验式旅游项目。(4)加大营销力度,整合各项旅游产品,结合陕南特有物资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等。通过先整体包装。后个体包装方式,充分利用报纸、户外广告、电视等传播媒体,拍摄旅游专题片,或者举办专题节目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陕南,扩大陕南红色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陕南地区作为弱势红色旅游地,在竞争中相对迟缓。要紧紧抓住当前红色旅游市场空间大幅提升,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一历史机遇。下大力气从品牌定位,产品体验,文化内涵,优质服务,龙头引领、精品线路等六个方面深度开发。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促进陕南红色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彬彬.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马耀峰.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3] 马耀峰.陕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5,(4):20.

[4] 罗小斌.区域红色旅游品牌整合问题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5,(11):10.

[5] 熊继红.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探讨[J].区域经济,2007,(11):6.

[6] 方世敏.弱势红色旅游地开发策略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报,2008,(12):9.

[7] 阎团结.试论陕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产业经济,2009,(3):9.

On the Southern Shanxi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Brand Building

CHEN Zhuo

(Department of Politics—history,Ankang University,Ankang725000,China)

第10篇

[关键词]甘肃旅游业;“北斗七星”模式;立体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51―03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32°31′N~42°57′N、92°13′E~108°46′E之间,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因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汇地带,所以,地质构造复杂,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大漠戈壁、魔鬼雅丹和雪山冰川景观。因此,甘肃自然奇景壮阔、苍劲,人文底蕴深厚、雄浑,民族风情独特、浓郁。甘肃旅游也历来以资源丰富而著称,甘肃出土的铜奔马就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一、甘肃旅游业开发现状评价

(一)省内景点基本通达,网络规模初具

甘肃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37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改革开放以来,交通状况改善,公路、铁路、航空均得到快速发展,交通网初具规模。其中公路设施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脉,县乡公路为支脉,连接全省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铁路客运方面改善明显,兰州作为西北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每天发出或经过的列车90余次,我国的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航空运输方面能力增强,省内现有兰州、敦煌、嘉峪关、庆阳等民航机场和天水、张掖、酒泉等军用机场,形成国内航线42条,通航城市达31个。

(二)丝绸古道为主干,兰州为中心,放射状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甘肃省已基本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干线,交汇于省会兰州的西、南、中、东四大旅游线路格局。西线: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主要景点有天祝小三峡、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海藏寺、雷台汉墓、大佛寺、木塔寺、黑水国遗址、马蹄寺、肃南丹霞地貌、康乐草原、悬壁长城、滑翔基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影视城、魔鬼城、鸣沙山、莫高窟、玉门关、“七一”冰川、安西榆林窟、山丹军马场、焉支山森林公园等。东线:兰州一天水一平凉,主要景点有庄浪云崖寺、天水麦积山石窟、崆峒山、仙人崖石窟、卦台山、伏羲庙、玉泉观、大地湾遗址、甘谷大像山、寺沟石窟、南石窟寺、王母宫山、庆阳北石窟寺、万像洞等。南线:兰州一临夏一夏河,主要景点有东宫馆、红园、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地质公园、拉卜楞寺、郎木寺、夏河达宗湖、玛曲、桑科草原、则岔石林、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等。中线:兰州城区;主要景点:白塔山公园、中山铁桥、五泉山公园、滨河路带状公园、白云观、甘肃省博物馆、兰州碑林、兴隆山、吐鲁沟等。

(三)旅游产品多样化,呈现出三大特色

多年的发展,甘肃旅游走出了单一观光型模式,黄河文化、始祖文化、三国文化等概念风起云涌,总体呈现出三大特色:第一是古今文明荟萃,即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文物古迹有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阁、古城遗址、古代墓葬、历史文物等多种类型,现代文明有黄河发电、卫星基地、航天城等,品位较高;第二是自然风光壮美,即以独特的西部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第三是民族风情浓郁,裕固族的华丽服饰,东乡族的民间游艺,保安族的花儿,仿佛令人置身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中。

二、甘肃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甘肃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来起步并发展的,历时30多年,虽成果显著,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

(一)总体规划滞后,交通制约严重

甘肃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滞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成为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甘肃地域广大,旅游景区点多线疏,受交通不便制约严重。除敦煌、嘉峪关外,其他地方都没有民航支线机场,兰州中川机场也因为航线少、航班密度低而极大地影响着旅游接待工作。铁路、公路建设也比较落后,尤其是支线建设和景区景点连接道路的建设。影响旅游整体效益的发挥。

(二)旅游开发程度低,行业人才匮乏

甘肃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市场秩序亟待整治,景区景点内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城市综合功能不完善,中小城市缺乏符合旅游规范要求的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各种旅游人才的引进政策和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资源整合难度大,市场促销力度小

甘肃旅游业资源整合难度大,因旅游业各要素和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归属于不同行业管理,导致开发无序,经营不规范,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标准无法得以执行,造成市场配置资源难度大。多年以来,虽然政府在旅游宣传促销上进行了不间断的投入,但对于全省规模的宣传促销来说,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许多非常有必要的宣传活动和促销机会都失之交臂。

三、甘肃旅游业立体开发模式的构建

(一)优化空间结构

1.“北斗七星”模式

甘肃空间分布上东西狭长,敦煌景区,酒嘉景区,武威景区,兰州景区,临夏、甘南景区,天水、陇南景区和平凉、庆阳景区刚好在空间上形成北斗七星布局模式(见图),可借用“北斗七星”大做文章,以造成哄动与规模效应。文化艺术工作者应该对之进行深度挖掘和展示。众所周知,周庄之所以闻名遐迩,源于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新西兰一度游客云集,源于电影《指环王》,甘肃的旅游应该以“北斗七星”为王牌造势。

2.“X”骨架战略

以丝绸之路和黄河风情线相交叉,形成“X”型构架,在古道丝路线上,发展敦煌景区群、酒泉嘉峪关景区群、张掖景区群、武威景区群、兰州景区群、天水景区群;在黄河风情线上,发展黄河首曲――玛曲民族生态游景区、永靖黄河三峡景区、兰州40公里黄河风情线景区、白银老龙湾黄河石林景区。在此“X”骨架上应重点建设12个精品景点,分别为敦煌莫高窟、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张掖大佛寺景区、武威雷台汉墓景区、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和平凉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3.十大联动节点与九大旅游线路

构建甘肃旅游业之立体开发模式,必须与周边省份区域联动,在全国旅游网络体系中形成特色,并代 表中国走向世界,所以必须重视联动发展的十大节点建设,分别为天水、泾川、文县、郎木寺、玛曲、酒泉航天城、敦煌、黄河石林、吐鲁沟景区、合水太白镇。甘肃旅游从单一的人文景观向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现代科技旅游等多元化方向发展,需整合资源,现今形成的九大旅游线路需进一步加强特色,包装要有冲击力、感染力、吸引力。九大旅游线路分别为敦煌旅游经济带、天水旅游经济区、兰州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圈、黄河主题旅游轴线、陇南生态佳园寻踪游览线、回藏原生态民俗风情旅游带、陇东黄土高原文化风情游览线、甘肃红色之旅、甘肃特色文化博物馆体系。

通过资源整合,让全省资源联动,形成立体式开发体系,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各具特色的综合立体地域网络,使甘肃旅游慢慢稳步走向辉煌。

(二)优化时间结构

优化时间结构,就是根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针对市场需求来调整销售时间和新产品的市场推出时间,以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延缓旅游目的地的衰退。从销售时间来看,冬、春季是甘肃旅游的淡季,积极开发冬、春季产品是拓展客源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用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三国文化、史前文化、始祖文化等主题重新整合,推出不同季节的产品,例如“春寻女娲”、“夏煮三国”、“秋围石林”、“冬梦敦煌”等。从客源主体看,在巩固接待散客、家庭旅游基础上,提高会展游、学生假期游等团队的市场份额;从游客旅游动机来看,拓宽传统观光游、文化游市场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度假游、商贸游、研学游等形式多样的旅游市场。针对丝绸之路的品牌效应,应更进一步加强和丝路沿线其他省区和国家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系统,旅游资源互补,客源市场共享。根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各景区应该在科学的市场分析基础上,把握主打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精心设计开发新产品、更新升级换代老产品,及时推出,以便吸引原有客源,保持市场繁荣。

(三)优化融资渠道

要发展旅游业,政府必须增加财政对旅游产业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旅游景区的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组织开发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加大对国外和省外资金的引进力度:鼓励外商在重点旅游城市利用存量土地和荒山荒地投资建设旅游业配套服务设施,通过走开放式的吸引资金的路子,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并大力推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四)优化旅游商品

旅游产品建立在以“游”为中心的“食、住、行、购、娱”六要素基础之上,任何一方的比例失调,都会影响到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整体效益。甘肃省的六要素发展中,“购”这一环节的开发仍显薄弱,原因在于开发的纪念品档次低,缺少特色,缺少艺术性和收藏性,游客购物欲望得不到满足,影响到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第11篇

磴口县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06°9――107°11,北纬40°09――40°57,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临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有蒙、汉、回、满等十七个民族。磴口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旅游景观呈现出自然和人文兼容并蓄的特点。

一、磴口县旅游资源

磴口县旅游资源富集,占巴彦淖尔市旅游资源的60%,是巴彦淖尔市旅游开发的龙头旗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旅游资源和文化大县,也是自治区重点推出的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的关键点。蕴含着治黄文化、河套农耕文化、大漠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风俗文化,是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集休闲、观光、科考为一地的旅游资源大县。

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集中在沙金套海苏木辖区内狼山山脉的格尔敖包沟和默勒赫图沟,约有数千幅之多。早在公元前6世纪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于此发现阴山岩画,并记录在《水经注》中,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文中的“画石山”即阴山西段的狼山。阴山岩刻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用古老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像演绎出原始人类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等信息,阴山岩刻不仅是我国已发现的题材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艺术最为精湛的岩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发现最早的岩刻。

磴口县因地处边塞,地理位置重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历代中原王朝之间政权必争之地,所以至清朝以前,一直为屯兵、征战之地。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建立朔方郡,汉武帝派遣汉将苏建率兵10万人修建城池,而磴口县境内的窳浑县城、三封县城、临戎县城三座古城就是朔方郡所辖最西端的三个县城的遗址。如今三座古城已被沙漠湮灭,沦为废墟。但是亲临这些距今两千多年的古城,俯拾遍布四野的断瓦残砾,依然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盈满时空的浓浓的古代文化气息。

1961年竣工完成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河套灌区自古以来无坝自流、多口引水的历史,使灌区近900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万顷良田,历史性的把黄河水灾害变成了宝贵的水源,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经典。枢纽工程是巴彦淖尔市唯一的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3A级旅游风景区。

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纳林湖景区是一个由黄河故道加风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湖泊,是巴彦淖尔市西部最大的,也是保护最好的淡水湖。目前,纳林湖景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立完善相关设施,将利用十年时间重点打造“一门、两场、三心、四园、五区、六岛、七绝、八景和最具魅力的水陆三十六玩等旅游娱乐产品”。原自治区书记刘明祖来纳林湖视察时被其天然美景所折服,曾亲自题名“大漠明珠”。

磴口县物产丰富,瓜果飘香,驰名遐迩。“以节会友,以节促发展”,1993年开始举办华莱士节,并定于每年的7月28日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以华莱士为媒介,开展商贸洽谈、物资交流、成果资源展览、旅游观光活动和专场文艺演出等。成为磴口县吸引投资,对外宣传的窗口。

此外,象征男女生殖崇拜文化的擎天柱―人根峰,气势恢宏的、被当地人誉为“七彩神山”的梦幻峡谷,“红教古刹”阿贵庙,百年天主教堂,目前正在积极打造的圣牧有机工业之旅等都吸引各方游客来此游览、参观。

二、磴口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虽然磴口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业发展相对较缓慢,2000年以前的主要是以黄河三盛公枢纽工程为主要参观点,而且游客多为国家领导人及各级领导人为主,多为对枢纽工程的考察学习,专门的游客较少,旅游收入主要是一些冷饮摊的经营收入。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旅游程度和支持力度的与日俱增以及人们外出旅游意识的提高,磴口县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从单纯的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为主,延伸到阿贵庙、鸡鹿塞、阴山岩画、纳林湖等,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实现了突破。“十一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2.54亿元,接待游客142.33万人次,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旅游客源市场也从周边县市逐步拓展到呼和浩特市、包头、银川、广东、北京等地。

目前,磴口县旅游形成了三条旅游线路。即以游百年天主教堂、观黄河、看冰凌、品黄河全鱼宴等为主的黄河风情游;以探古迹、研阴山刻画、拜庙宇、游梦幻为主的阴山历史古迹游和以沐神泉水、品美食、冬湖为主的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游。也就是沿山、沿河、沿沙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并已经初具规模。磴口县有国家3A级景区2处,2A级景区4处,预审4A级景区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四星级接待户2处,三星级接待户5处。2012年,共接待游客5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磴口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磴口县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磴口县旅游发展独自作战,内部景区、宾馆、饭店等旅游系统部门各自为政,合作共赢意识较弱,且没有星级申请管理意识;外部与周边旗县如乌拉特中旗、后旗等合作较少,区域协作性较差。整个区域没有形成“合力兴旅”的大环境、大氛围。

(二)虽然旅游业作为磴口县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由于磴口县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较小,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更多的经费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接待设施落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缓慢。表现为:磴口县旅游资源齐全,质量结构合理,但是旅游资源分布分散、开发难度大,造成“游在路上”的尴尬局面;景区道路崎岖,可进入性差,交通条件的滞后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开发档次低、单一,没有能体现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缺乏专门的购物商店,游客只能从超市购买旅游纪念品和产品,而且不方便携带;旅游饭店和宾馆档次较低,且主要是针对当地人消费,而针对游客的特色食品饭店基本上没有。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的引进、激励和流动不健全。旅游行政职能部门、旅行社和景区等都缺乏专业人才,导游人员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五)旅游宣传促销薄弱,景区知名度不高。磴口县旅游在宣传促销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且手段陈旧,专业性较差。

四、加快磴口县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抓规划,高起点整合旅游资源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规划为先,以规划把握旅游业发展大局。合理规划,有效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顺应当前旅游休闲娱乐的市场需求科学定位旅游主题形象,形成有效卖点,增强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通过规划,引导企业和农牧户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拉长旅游产业链,促进企业增效,带动农牧民增收。

(二)抓合作,高效率实现合作共赢

加强磴口县域内部旅游系统的合作,加强交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充分利用磴口县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注重与巴彦淖尔市其他旗县、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之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具体说来要加强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企业交流、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协调合作,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互惠。

(三)抓投入,高效率扶持旅游业快速发展

政府不仅要加大旅游经费投入还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县政府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对经济有重大贡献的购物店、饭店、景区、景点给予奖励;对旅游产品、商品开发有创意有特色的给予奖励;对创建高标准品牌工作的企业给予税收奖励。

(四)抓建设,高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实现游客引得进、留得住、能消费。开展磴口特色品评大会,集中力量主打特色食物,以特色一条街的形式推出磴口特色食物;大力推进以星级宾馆、休闲娱乐为重点的接待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根据磴口县交通规划,推进以道路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火车旅游专列,使磴口县境内各景点之间相连,干支结合,四通八达,游客能够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集中力量打造沿山、沿河、沿沙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改变景点线路费时长、旅游观光时间短的现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接待型旅游向产业型旅游转变;优化景区周围配套产业对景区景点的回馈,多元化投资回收,遏制门票经济;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尤其是在磴口特色和便携式携带方面下工夫;设立专门的旅游购物商店,实现品牌化和连锁化。总之,就是要形成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产品加工等为系统工程的完备产业链。

(五)抓人力,高标准引进旅游人才

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做到政策吸引人、机制激励人、待遇留住人,这就需要建立旅游人才激励优惠政策,优化用人的政策机制,完善人才开发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旅”战略,推进“高管培育”和“名导培育”工程,建立优秀人才奖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其次,安排奖励资金用于高管及导游人才队伍的培养、选拔、评选、奖励和引进,建立行业先进、服务质量与政府奖励挂钩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对在职人员的轮训,不断提高各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抓促销,高规格打造旅游精品

一是加强市场营销和包装,加大旅游促销投入。二是整合力量,通过知名电视媒体、微博、微信等手段提高磴口县旅游知名度。三市充分发挥华莱士节“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作用,扩大旅游宣传规模,提高促销的档次和效果。

(七)抓文化,高品位推出文艺精品

第12篇

提起大别山,人们自然会想起“革命老区”;提起“革命老区”,人们往往又会与“贫穷”、“落后”联系到一起。面对外面世界的繁华与精彩,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的确落后了,成为中部发展的一块短板。

2011年3月1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这一天,麻城人民奔走相告。

为了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3月10日,麻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动员大会,敢为人先的麻城老区人民,吹响了先行先试、开放开发、跨越发展,争当大别山试验区排头兵的进军号角。

7月15日,麻城市委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麻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试验区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至此,湖北省大别山试验区建设首个《纲要》正式出炉。

《纲要》谋划了老区麻城未来5--一10年的美好蓝图:努力把麻城建设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基地、绿色生态的示范基地、跨越发展的实验基地、富裕和谐的创建基地,使麻城成为大别山地区的经济中心;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麻城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和特色产业基地,综合实力进入湖北县域经济第二方阵前列。

目标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站在又一个五年规划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两个开局”之年,120万麻城老区儿女,也随着《纲要》的诞生而心潮澎湃。

《纲要》出台的过程,可以说,是麻城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湖北省社科院各位专家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智慧的结晶。

《纲要》调研起草阶段,麻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到省直有关部门汇报,了解有关政策,对接有关工作,并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仙洪试验区和鄂州市考察学习。麻城市《纲要》起草专班结合麻城市十二五规划,很快起草了《纲要》初稿。

为了使《纲要》更具科学性、权威性、操作性,3月15日,麻城市与湖北省社科院签订了“共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合作协议,要求省社科院对《纲要》提供智力支持。省社科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6个专班进行“1+5”规划编制工作,5月底完成初稿。

《纲要》评审讨论阶段,省社科院邀请了省委财经办副主任梁亚莉、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池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等省内知名专家教授以及麻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麻城大别山试验区建设“1+5”规划初稿进行了评审。在听取各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省社科院对初稿进行了精心修改。

《纲要》完善提升阶段,麻城市四大家领导牵头,组织市直各单位分别对“1+5”规划进行了学习讨论,并听取了省社科院规划编制组的专题汇报,提出修改意见。省社科院还结合当时即将出台的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规划,对“1+5”规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

一年前的初春,大别山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号角在这里吹响;一年后的今天,大别山试验区——麻城市,满目春光。

红色大别山,麻城在唱响。

麻城市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中段南簏,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中国红军之源,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45位共和国将军。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10个红军中就有1个是麻城人。

革命先烈在麻城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给麻城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全市红色经典景点有:麻城烈士陵园、麻城博物馆、将军故里、乘马会馆、王树声大将故居、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饭店、可行桥白骨塔、三烈士纪念碑、红四军诞生地等。

为了让“红色大别山”,不再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麻城市非常注重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变红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该市先后投资5000万元,改造了烈士陵园,新建了麻城博物馆,改造了乘马会馆,搬迁了麻城文庙。麻城革命纪念馆和王树声纪念馆分别采用了声、光、电、雕塑、壁画、虚拟成像等场景技术展示了76位烈士、44位麻城籍将军、86位英模的生平事迹资料。

为了推介麻城红色旅游,麻城市突出“红军之源,将军之乡”品牌宣传。利用户外形象宣传牌和标示牌宣传,先后在大广高速和106国道及城区主要路口设置了9块形象宣传牌、16块交通标示牌。

2011年,由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与《党史天地杂志社》联合推出的《麻城乘马岗·中国将军第一乡》杂志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麻城市乘马岗镇26位将军的人生信仰和英雄本色。

挖掘麻城红色文化,人们还惊奇地发现,麻城作曲家张敬安的《洪湖水,浪打浪》有很明显的麻城民歌身影,当年从这里走出的红军把《八月桂花遍地开》唱遍全中国。

《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2007年,小说《闪闪红星》作者李心田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重走大别山,寻找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经典名曲《映山红》与麻城“中国映山红第一城”的美名,使人浮想联翩。

为了共同打造鄂豫皖红色旅游品牌,形成鄂豫皖红色旅游精品线,麻城与红安、新县、商城、金寨等周边县市签订联合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协作协议。

目前,该市已建成红色旅游景区4个,其中烈士陵园达到国家4A级,博物馆国家3A级景区,乘马会馆为国家2A景区。麻黄起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是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园内麻城革命博物馆,存有几百件革命文物和上千幅革命历史照片,成为全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烈士陵园被国家定为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属于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2011年4月30日,“红色之旅”首趟专列开进麻城;五四青年节,团省委组织湖北青年“重走大别山、建功十二五”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5月23日,由中国文联、省政府主办的“情满大别山——庆祝建党90周年中国文联文艺家采风慰问革命老区行”走进麻城。

现在麻城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红色游客达55万余人次,与全国300余家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

绿色大别山,麻城在行动。

初夏时节,英雄的大别山到处流光溢彩、万物争辉。红色大别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麻城正沿着绿色崛起之路前行。

2011年3月9日,麻城举行“绿色大别山·麻城在行动”启动仪式,启动四条共500里长的“绿色生态示范长廊”建设示范工程,打响了麻城绿色发展的首场战役。

紧接着向全市印发了《麻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麻城市2011年城区绿化实施方案》。力争连续5年每年新增绿地1000亩,每年组织开展“百棵大树苗进城”植树活动,至2015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0.2%,人均公园面积达9.3平方米。

严格实施封山育林,对全市公路、铁路沿线,举水、巴水两岸,大中型水库周围,风景区周边山林实行死封,禁止采伐林木,实行“十不准”。

在继续打造五脑山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龟峰山和狮子峰两个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还积极申报了浮桥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如今投资1000万元的250多公里“绿色生态示范长廊”建设全面铺开,2011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

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该市已形成中国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2011年,“三乡三业”实现总产值42亿元、增长30.5%,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70%以上。已通过“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有19个,通过“三品”认证的基地有29个。麻城“福白菊”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城黑山羊”通过国家品种资源鉴定,“麻城茶油”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福白菊、黑山羊、绿壳蛋、野茶油等名品畅销海内外。

投资49.57亿元的大别山发电厂,安装有烟气脱硫设施和静电除尘设备,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堪称国内首家新型环保示范燃煤电厂。

湖北为一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利用火电厂废煤灰生产的系列环保新型建材,成为国家免税和推广使用的新型环保建材。这是麻城发改局争取国家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资金1000万元,扶持的循环经济工业示范项目。

兴业钢铁炉料有限公司,让“边角余料”,撑起了麻城又一个亿元产业。

麻城市惠森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可吃掉石材加工尾砂40万方,生产加气块砖15万方,不仅填补了我市及周边县市无混凝土气块砖的空白,同时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成功打造杜鹃、杏花、山茶花、福白菊和玫瑰“五朵金花”品牌,10万亩原生态古杜鹃、2000亩杏花村杏林、300多个山茶花新品种、4万余亩福白菊、规划种植5000余玫瑰花竞相绽放。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43%。

绿色能源点亮百姓生活。该市先后利用项目资金3622万元,建设沼气池15000余口,小型沼气工程和生态校园沼气工程5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574台,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太阳能灶700台,推广生物质炉4000余台。

发展大别山,麻城在前行。

发展是主题,项目是载体。试验区建设一启动,麻城市抢先谋划273个,总投资1128亿元大别山试验区建设重大项目,奔赴省委、省政府,省直机关汇报对接。麻安铁路、麻阳高速公路、京九客运专线、京深铁路阜麻九段等总投资580亿元的32个重大项目随即被列入全省项目库。

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3次亲临麻城指导工作,中国文联、中国老促会等12家国家级单位和省政协、省发改委、省财政厅38家单位到麻城调研座谈。

2011年,上级政府给麻城下达各类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达8.7亿元。

大别山试验区“招牌效应”、“磁铁效应”显现,园区招商如火如荼。仅2011年新引进投资项目88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4个,实际固定资产到位资金21,48亿元。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实现了零的突破;联合团省委共建湖北青年创业园;引进华中地区最大的PE管道生产项目和最大的镍铁合金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引进全省在建规模最大的五星级酒店杜鹃盛景大酒店。

2011年全市形成了策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的梯次推进机制和滚动开发格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2012年4月28日,第三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又有126亿元投资,“抢滩”签约麻城。

项目推动,麻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等“三乡三业”特色农业产业形成。

汽车配件、冶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乘势而上。

西城新区、南扩工程、中部物流城、废钢配送中心、大手笔启动。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品牌,不断唱响。“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一大片(乡村农家乐)”旅游板块加快开发。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创新是老区麻城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了破解老区开放开发的资金瓶颈和土地瓶颈,麻城市大胆创新融资模式和用地模式。

重点打造城投(城司)、旅投(杜鹃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园投f鼓楼东鑫投资开发公司)、镇投(乡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四大投融资平台,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城乡建设和全民创业的资金困难,2011年共实现政府投融资4.5亿元。成功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汇丰村镇银行在麻城落户。

在全省抢先试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大力推进迁村腾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仅此一项就新增用地指标1500亩,有效保证了开发建设需要。

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助推发展,是麻城又一成功尝试。着力打造市域经济增长极西城新区,共引进项目16个,其中,仅金广工业走廊就建成亿元企业9家,成为工业项目最集中、工业设施最完善、招商成效最明显、板块推进最迅速的产业区。着力打造产业型新农村彭店村,新建了全省最大的玫瑰种植基地,蔬菜大棚发展到1550亩,同步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打造湖北旅游名片麻城红杜鹃,投资3亿元建设10大工程,龟峰山村创建成为全省旅游名村,龟峰山风景区正在争创国家5A级景区。全市各乡镇办掀起了试验区办点示范的热潮,纷纷办好“试验田”,推出“代表作”,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富裕大别山,麻城在蝶变。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充分利用好麻城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真正把麻城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新城”。该市计划“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路(麻城至阳新高速公路);初步构建两环(以城区为中心长28公里的内环线以及以城区为中心长260公里的外环线);大力推进三改(国道改一级公路、省道该国道、县道改省道);基本建成四联(麻竹高速与大广高速相联、地方道路与高速公路相联、出省道路路面相联、通村公路与湾组公路相联);全面开展五建(干线一二级公路建设232.12公里、县乡道建设509.98公里、新建通湾组公路6867公里,新建农林等专用公路137.40公里、新建桥梁124座)。

一人致富不是富,共同致富才是富。麻城吹响全民创业号角,出台系列举措激励全民创业,市财政预算资金每年安排1600万元,对创业对象进行奖励。

连续两年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活动,2012年1月29日,麻城市春风行动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暨全民创业赶集会上,126家市内外企业为全市2.5万名求职者提供2.2万个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为了使大别山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2012年3月,该市还编制完成了《大别山片区麻城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提出了2011年至2020年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麻城奋力争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排头兵,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2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均大幅度增长。

大别山试验区的建设,为麻城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绿色麻城、实力麻城、文化麻城、效能麻城、幸福麻城和大别山经济中心”呼之欲出。

昨日麻城光彩无限,今日麻城生机无限,明日麻城希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