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张籍秋思

张籍秋思

时间:2023-05-29 17:46:33

第1篇

张籍因事来到洛阳城,忽然看见大树纷纷落叶,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张籍感到很失落,知道秋天来了。张藉非常想念家人,眼看中秋节快到了,不知家人怎样了。他立刻想起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

“我还是给家人写封信吧!”张籍自言自语地说。张籍拿起笔,好久都写不出字来,他的思乡怀亲之情岂是一封信能表达得了?许久,他在信上写了几句话:年迈的母亲,你还好吗?多病的父亲,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妻儿,你也不要太劳累了,为了家计,可以另谋出路。儿啊!你要天天支学堂上课啊!不能逃课,先生说的话一定要听。后天就到中秋节了,吃团圆饭时开心一点,不要太挂念我了。

写完后,张籍正想出去找了一个送信人,他的老乡杨凯慧正好回乡,张籍赶快把信交给他,张籍把信放进这个人的麻袋里,给了杨凯慧的麻袋里。张籍对样凯慧是千叮万嘱付,告诉他,家里只有我妻子识字!杨凯慧正要出发,张籍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觉得自己写得不对。他连忙叫住杨凯慧,从杨凯慧的的麻袋里拿出那封信,把信拆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虽然大约有100个字,但他读了一个钟头。最后,他还是放下了,把信封好,放进杨凯慧的麻袋。张籍才让杨凯慧走了,杨凯慧以经走了一个钟头了,但张籍还在那目送着,这就是远方游子的思念故乡的心情!

第2篇

思乡,是一种对乡土的思念、是对故乡的依赖;是对家乡的思绪,是一种对家人对政府的信念;是一种。。。。。。

唐朝诗人张籍,长期居住在洛阳,与家人分隔两地缺乏沟通,于是就有了这感人的一幕。

秋天来临,秋高气爽,正值丰收时节。秋老人用拂尘将秋天的枯叶掸去,秋叶孩子一片片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到树根妈妈的脚下。张籍思绪万千,总觉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他灵光一闪,是家书!于是匆忙打开了信纸,执笔疾书。

数小时后,家书呈现在他眼前,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他正愁着家乡与洛阳相隔甚远,无人送信,苦闷地在来回地踱步。这时,远处传来了清跪的马蹄声,张籍驻足凝望,心中一阵狂喜,一个过路的行人骑着高头大马,风尘仆仆。张籍赶紧上前询问行人所去何方,行人匆忙地说是去张籍的家乡,张籍赶忙请过路人代为送信,并向小贩要了个信封,拿出家书装好后取些米粒粘好信封。正当一切准备妥当将信交给路人时,他看到身上佩戴着的父亲临行前送的玉佩顿时泪如雨下,不顾过路行人的的催促,又取出信纸,在上面补上几句对父亲身体的挂念和叮嘱。行人说:“都过了半个时辰了,还没写好啊?我走了!”,张籍赶忙封好信封,交于行人。

目送行人的背影,张籍百感交集,写下了文坛巨作——《秋思》。。。。。。

第3篇

在一个寂寞的夜晚,张籍吃完了晚饭,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欣赏皎洁的月光,它圆圆的挂在天上,给暗暗的大地真添了。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阵秋风吹来,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只得回到屋里,从衣柜里找出了一件临走时,母亲给他缝的一件棉袄。

他看着棉袄就想起了他年迈的母亲,于是,他就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到:母亲,您的身体可好?天气渐冷,您要多加衣服,以免着凉。请您别但心我,我过得很好。

第二天,太阳刚爬上山腰,张籍就把信交到王三手里。

王三正准备,走了的时侯,张籍又把信拿回来,拆开,写到:你们要快乐的过每一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不开心……写完这些张籍才将信给了王三,王三骑着马,飞奔而去。

张籍看着远去的王三,心里既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可以给妈妈写信了,悲的是不知到什么时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秋日傍晚,诗人张籍趁着饭后无事,来到好友门前。他走上去叩了几下门,一个书童探出头来:“您找谁?”张籍忙说:“请问,你师父在家吗?”“真不巧,师父昨天去家乡与亲人相见,下月回来。您请回吧。”说完,书童关了门,只留下张籍一人站在门前。

一阵肃杀的秋风吹来,带来阵阵凉意。张籍转过身,突然听到一个小孩叫:“妈妈,看,大雁!”诗人抬头一看,一群大雁正从天空中飞过。张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阳,常年不归。这大雁明年会回来,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时,街上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落日的余辉撒在他的身上,池塘里的荷花早已不见,往日的虫鸣鸟叫,这时已无影无踪了……

回到家中,张籍突然想到,自己虽不能回到故乡,但可以写信啊。可是,提起笔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写起。诗人的脑海里,不断涌现着当年离别时的情景。恨自己那时年轻气盛,与老母离别时竟头也不回地走了,但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面……想到这里,诗人不觉热泪盈眶,一时间,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涌了出来,诗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于这一段段文字中。

终于写罢书信,张籍又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数十遍,生怕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忽听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诗人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是多么想让家人快点看到这封信呀!

第4篇

秋天到了,街上空无一人,秋风卷起了一片落叶,把它吹到了远方。诗人张籍借居在洛阳城里的朋友家。从窗台望去,四周充满了秋风的肃杀之气,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结合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张籍作为做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的风景,不禁勾起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他趴在窗台上自言自语地说:“真想念家乡啊!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干什么?不知道他们身体还好吗?不知道有没有也想我了……”他一边趴在窗台上望着秋风扫落叶的情景,一边自言自语,忽然,他大叫一声:“对了!”又自言自语地说“我虽然不可以回到家乡去探望亲人,但是,我至少可以写一封家书让人帮忙捎回家乡啊!”随后,他向朋友借来了文房四宝,正要下笔时,他却迟迟不动。他站在一旁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迟迟不动笔,张籍却说:“在洛阳城里那么久,我却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一时间要我写一封家书给亲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写起呀!”朋友听了后,没有多说,只是让张籍继续写家书,张籍仍然不知道应该从何写起。他一抬头望出窗外,看见一些孩子在玩耍,顿时,他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与父母们离别的情景……想着,想着,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寄托在这封家书中,他一边写,一边改,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封好来,整齐地放在桌上。这时已经是半夜三更了,他这才熄灯上床睡觉,他翻来覆去,还在想家书的内容,难于入眠。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拿起信,想要去自己家乡办事的一个朋友家跑去。待他到那朋友家时,朋友尚未起床。他便在门外等。朋友出门时看见他站在外面一动不动,大吃一惊,问他为何在这,他走过去把信塞到朋友的手里,并说:“我刚才怕吵醒你睡觉,所以站在门外等你。这是我的家书,一定要交到我的亲人手中!”朋友愣了愣,马上回答:“好的,我办事你放心!这封家书一定会送到你家人手中的!”张籍笑了笑,说:“一定要送到啊!”朋友也笑了笑作为回应。朋友跃上马背,正准备出发时,张籍忽然大叫一声:“等等!先别走!”张籍一把抢过信封,拆开后拿出家书,仔细地又阅读了几遍,确定没有错处后,又把家书塞进信封里,交给朋友。

朋友走后,他回到住处,忽然诗意大发,写了一首诗,取名为《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第5篇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二小五(9)班刘紫怡

指导老师:吴江琴

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叫张籍的诗人,那时的他家境贫困,为了谋生就背井离乡来到洛阳城里,都已经好多年没有回过家了。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张籍独自坐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突然吹来了一阵阵秋风,吹得树叶“沙沙”响,并吹下了许许多多的叶子。思乡之情不禁涌入了张籍的心头,他顿时思绪万千:家乡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吗?父母最近身体好吗?有没有备好棉袄与棉被?妻子现在腰还疼吗?庄稼收割了吗?儿女的成绩好吗?门口的那棵大枣树,有没有结果?还有那棵桂花树,花开了吗?那间下雨时经常漏雨的茅屋,我寄去的钱够修吗?……

张籍铺开宣纸,把墨磨好,提起笔沾了一下墨水准备写信。他刚想写,但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张籍突然听到公鸡打鸣,才发现天已大亮,张籍就匆匆地把信写好。信写好了,但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把信折好,找到送信人,把信交给他,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信完好无损地送到家人手里。当送信人要走时,张籍又担心匆匆写成的信不能把自已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于是就叫住送信人,拆开已封好的信封,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又把信封好,交给送信人。

看着送信人远去的背影,张籍的心情又喜又悲,喜的是家人很快就会看见信了,悲的是自已却不能回家乡看望亲人。于是他回到客栈提笔写下了流芬百世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江西南昌南昌县莲塘镇第二小学五年级:刘紫怡

第6篇

读着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把我的思路引向了那邈远的古代……

张籍独身一人在洛阳,这年秋天,阵阵秋风吹起了他心中隐藏许久的思乡之情。此时,他身着家母为他缝制的衣裳,在大街上行走,想起了当时母亲为他一针一线缝制衣裳时的情景,心中呤起了孟浩然所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眼泪便湿润了他那干燥了许久的眼眶。于是,他准备写一封家书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

回到他那简陋的寒舍,张籍磨好墨,提起笔正要写信时,却又浮想联翩,他想起了父母怎样对自己的呵护;怎样在学堂先生面前听他斥责自己,又怎样陪笑说话,回家又怎样向自己诉苦……一幕幕仿佛都只是昨天刚经过一样,想着想着不禁泪落如珠,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泪花打湿了宣纸。张籍坐在桌前,咬着笔头,沉思良久,他写着写着,就将稿纸揉成一团,就这样写了揉,揉了又写,终于将信写好了,可他读了几遍,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停地修改,不知修改了多少遍,才停下笔来。桌子下面,被他揉成的纸堆成了小山。

张籍将信封好,交给送信的人,方才舒了口气。可是,当送信的人正要送走之时,却又被他拦了下来,他重新打开那封信,字斟句酌地阅读了一遍,生怕这封信不能充分表达自己那股强烈的思乡感情。

第7篇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但是自己首先要充分备课,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等。这还不够,还应该转变角色,因学行教。

当然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到位就更容易促成高效课堂的生成。回顾自己多次公开课展示的案例,哪些特别精彩的课或者特别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环节虽然与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关,与自己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分割,可是说到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和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解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经过多次改革,但不变的依然是注重读者的涵泳和感悟。那么,想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甚至有所感动,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就要首先和文本对话,和文本互动,而且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解读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甚至被文本所触动所感动才行。这就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入情入境地理解文本,深入地研读文本,才能有浅出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而得出他们自己对文本宝贵的解读。

那么,解读文本时都注重了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堂古诗教学课《秋思》来粗浅地谈一谈。

一、放声诵读、边读边想

著名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通常拿到文本之后,教师们首先会默读或浏览课文从而把握文章大意,却殊不知,朗读才是钻研文本的最重要一环,要想让学生能够吾口读吾心,吾笔抒吾意,有情感地朗读才是激发思想火花的捷径。所以,每每我拿到文本,首先便会放声诵读,而且边读边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文本的内涵完美融合,进而先读出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内容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虽说一共短短28个字,可是就在我反复出声诵读的时候,就在我边读边想的时候,脑海中却早已浮现出了刚上大学时那年的秋天,虽说离家并不远,可那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由于学业很忙,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也就是那个秋季我第一次看到了北雁南飞时的凄凉,第一次听见了风吹落叶时的沙沙作响,第一次想到了路灯下母亲等我放学归来时的望眼欲穿……一时间,感慨万分,进而我又想到了千百年前的张籍,他也是孤身在外啊,他也思念自己的家人,然而却只能凭借鸿雁以抒胸臆。于是,太多的思绪,甚至关于怎么上好这节课的那种激动,那种迫切、那种构思已基本构成。即抓住一句“见秋风”来让学生所想所感,虽说秋风不可见,可是却是可闻、可触、可感的,那么秋风中人们会看见什么,看到后的思念又是什么样的,在这秋风中诗人看见的是什么,看不见的又是什么?以及如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已心中有数。

二、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教师对文本解读,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独立解读,那么光凭我自己的简单感受是不够的,想要把古诗上好,更需要深入浅出,那么对作者的解读也就尤为重要。

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然而真正走近张籍,才知道他的“明珠”实则是一份很好的利诱,他的“还”更是一种民族的气节,一种男儿本色,那么这样一个刚强硬朗的男人,他的思乡情怀便不再是小女子绵绵思怀,泪湿轻罗衫的哀愁,肯定别有一种情怀。再了解张籍,他年幼家贫,寒门独子,早早撑起家的艰辛必然会让他更加珍爱自己的家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许多的落寞涌在他的心头,那么这时的张籍对秋风的萧索,对落叶归根,对霜染寒林怎是一个“伤怀”就能表达的了得?所以,我在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上又有了自己的认识,即这种离愁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同,和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同,和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不同,虽然同为思乡,但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境遇不同,张籍的思乡不仅仅停留在李白的“思”上,还动了起来,以至于“欲作家书意万重”“行人临发又开封”,不同王维因节日而思,而是因秋风而思,更少了一些杜甫除了怀家愁之外的忧国难。

三、先行把握,再读教参

相传古时候,大诗人李白在游黄鹤楼时,见到眼前的奇景诗性大发,提笔正要赋诗一首,突然见到了崔颢的诗句,越看越爱,赞叹不已,可是自己想要再写一首时,却怎么也无法跳出崔颢诗的意境,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试想文思如天马行空的李白都会受到崔颢诗意的束缚,那么我们呢?

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一拿到文本,尤其是经典篇目或者自己很难驾驭的篇目,总会先看教参,生怕偏离了主题,甚至直接先浏览网上现成的教案,有的甚至课还没看清楚,课件却早已下载好,教案也只能根据自认为精彩的课件而定,结果是什么呢?不用说,也能想到就是课堂上教师游离于课文之外,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师的评价机械化,如“说得真不错”,教师的笑容也僵硬,缺乏真诚,一堂课死气沉沉。

所以,我在教学别注重这一点,我首先是自读自悟,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记录下来,如自己对“见秋风”的体验,自己对“又开封”的理解,甚至自己对课堂重难点的把握,然后我才翻阅教参,看看哪些是和我想的一样的,哪些我没有想到,哪些我觉得还有更好的体现方法。因为教参也是教师理解文本的重要参考,在自己独立解读文本之后,也应当仔细地阅读教参,这样可以避免个人的见解百密一疏。

四、教学相长,多元解读

对于课堂而言,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尽管要深入文本,但为的是浅出的课堂生成,为的是学生的独到解读。例如,在教授《秋思》时,我更尊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读诗的题目,对于诗歌,题目就像是诗的眼睛,如何把眼睛读亮对后面的理解很关键,我开始一次次引导学生读诗题,意思是把“思”字读得长一点,可是学生的独特解读读出了很多版本,有的把“秋”字读得长一些,问其原因,说是觉得秋季是个感怀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才有这样的想念,所以这样读。有的把“秋”字读得重,把“思”字读得轻,究其原因,说是觉得因为看见秋天的肃杀只是看见的,而思念是很难受的,是说不出来的,所以读得很轻。自然对诗中的每一个字学生的朗读更是不同,虽大体在教参的读法中,但却因为有了自己的认识,学生更是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想想若是我不尊重他们的理解,不但没有这一个个的小张籍,恐怕连自己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和体会。

第8篇

秋天到了,洛阳城里乍起了无情的秋风,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就像诗人张籍离开了家乡的怀抱。诗人张籍望着那皎洁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自己温暖而可爱的家乡,家乡哪里会有这样刺骨的寒风呢?

他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便想给家人们写一封信。正当要落笔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写起,他要表达的情意实在是太多了!可惜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过了许久,信终于写好了,诗人张籍这才依依不舍地把信封收好。他十分爱惜这一封信,因为这可是一封远在他乡的游子对亲人的万分倾诉啊!

第二天清晨,诗人张籍早早地起了床,急匆匆地赶到驿站,反复叮嘱送信人把信平安交到自己的家人手上。当送信人要出发时,诗人张籍又连忙打开信封,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生怕不能完全尽诉对家人的思念。送信人出发了,诗人张籍仍然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送信人远离他的眼前。这时,诗人张籍早已泪流满面,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过,泪水便随风而去,落到了他的脚下,一滴,一滴。

五年级:晴柳

第9篇

原诗:《秋思》

改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里。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萧瑟,让人们感到刺骨又凄凉的感觉,树上那一片片枯黄的树叶,纷纷的落了下来,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落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而有的却飘到了河面上,随风飘动,如同一位漂流他乡的游子久久没有回到温暖的家,此时此刻,被诗人张籍秦眼目睹了,他情不自禁想到了自己,树叶落在他的身旁,那么,我是否也该回家了呢?

诗人决定用信来代表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他想:以前,我在家乡过得无忧无虑的生活,它爱我,我也爱它,我们互相依赖。现在,我思念着家乡,我思念亲人,不知道父母,妻子,儿女,过得怎么样,他们好吗?我真的有好多话想跟他们说,可一言难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话,千愁万绪一下子跃然心伤。张籍定了定神,铺纸执笔,情诉着思念,一封饱含着诗人眷恋故乡的信写好了。诗人装好信封,千叮咛万嘱咐地对行人说;"一定要送到啊,有没有在信漏写了什么?不行,我得在拆出来看看。

张籍拆封看了又看,改了又改,最终,信送出去了。

第10篇

秋风吹过了大地,洛阳城里也迎来了秋天。独自从家里来到洛阳学习的书生张籍,感到了一阵秋风吹过了身上,心里感到无比凄凉,寂寞。他回想起了离开家时的景像:“眼泪花花的母亲拉着他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一定要好好用功地读书、学习,有时间一定要回来看望亲人,平时多穿点衣服,千万不要着凉……爸爸也显得很激动,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他长大了,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母亲十分舍不得他走……

张籍想着想着,不禁有一股伤心、寂寞的情感突然在自己的心中飘荡、蔓延开了,他想起了亲切的母亲,严厉但体贴的父亲和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们……于是,他便铺开信纸,提起笔,想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写封信。可刚拿起笔,心中又蹦出了许许多多说不尽的言语,似乎有千言万语,一张纸根本不够写,一时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思考了片刻,他总算写完了信,才交给了送信人。

第二天早上,送信人拿着封好的信准备上马去目的地,张籍又拿过了信,因为他实在太想家了,想告诉妈妈爸爸许许多多并叮嘱他们要多注意身体……

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修改了一次又一次后,还是不太放心地把信交给了送信人,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信亲手交到我家人手中!”

望着送信人那远去的,越来越小的背影,张籍才长吁了一口气……

第11篇

秋天到了,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里,金黄色的树叶从枝上纷纷飘落下来,地上一片金黄,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金黄色毛衣。

坐在书桌前的诗人张籍望着窗外,那一片又一片的叶子落下来,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一封家书,表达自己思乡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写好信后,把信封好。

捎信的人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儿即将出发,张籍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又把已经封好的信打开,细细地读了几遍,又拿起笔来,在心中添了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时光太匆匆。

第12篇

1、关关雎鸠,在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2、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3、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6、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9、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10、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1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佚名《蒹葭》

12、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3、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吴文英《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14、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5、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16、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17、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8、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19、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0、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1、天涯地角有穷时,仅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22、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3、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24、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25、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26、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8、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30、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31、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3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3、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3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5、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36、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37、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8、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39、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牛峤《更漏子·春夜阑》

40、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41、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4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3、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44、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5、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6、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47、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48、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49、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5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1、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52、多情仅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3、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54、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55、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56、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57、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5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59、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60、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61、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62、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6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64、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65、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66、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67、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68、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69、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70、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7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73、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7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76、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77、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7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7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80、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傅玄《车遥遥篇》

81、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82、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8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8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85、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8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88、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89、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90、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叡《瑞鹤仙·梅》

91、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9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3、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94、春思乱,芳心碎。——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95、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96、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97、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9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99、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

100、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10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10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103、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04、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105、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106、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0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08、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109、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10、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111、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112、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113、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114、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1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11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17、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118、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19、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佚名《留别妻》

120、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121、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22、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23、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仅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2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125、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126、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127、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2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29、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30、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13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3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13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13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35、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李白《夜坐吟》

13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37、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138、夜夜相思更漏残,悲痛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3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40、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14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42、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吴均《登二妃庙》

143、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44、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4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46、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4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子衿》

14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149、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50、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151、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152、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53、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154、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55、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15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5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日夜记梦》

158、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15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0、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16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16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64、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16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166、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16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68、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169、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70、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周邦彦《六丑·落花》

17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72、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7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7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7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176、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177、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178、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179、问别来解相思否。——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80、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8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2、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183、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184、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85、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186、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187、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8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8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90、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

191、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烈女操》

192、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宋祁《落花》

193、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194、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195、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196、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19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198、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199、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20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