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01:2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意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设计创作性方法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辩析
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它不尽相同的定义界说,但从其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渐呈现出相对明朗的观念势态。我们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城市设计的作业范围既涉及大范围的单系统设计,也包含细胞形态的解剖,其对象是多层面、多类别的组合,而城市区段层面是典型的客体对象。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常导致概念上的模糊。一般而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较为明显,而与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之间的关系则时常使人迷惑,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获得城市设计自身明晰的基本特征:
其一,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具体鲜活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时和共时的文脉连续。而控规则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因此,可以说人与物的对峙是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基本分水岭。
其二,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而控规则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其三,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控规则往往是城市各子系统的分述罗列,而且偏重于各项子系统的分别研究。因此,关系整合与要素分离是二者间又一显在区别。
其四,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而控规则注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其主要运作媒界是技术指标和工程问题,理性逻辑是其主要属性。
由上述比较中看出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创作性特征,正如培根所言:“未来城市环境质量将依赖技巧高超、感觉敏锐的城市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和智力”。
二、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的形式和内涵;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现实、解决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目实;三是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表现、评价、完善和充分发展。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是英文creativity的两种互通译本),但二者在语义上仍有些微区别,创造性更为强调独创和超前,面创作性强调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全面包容,同时还含有过程意义。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由其自身的目的性质决定的。设计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的连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下,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舞台,是历时态的延续,又是共时态的交溶,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想和实践中的本质精髓。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区段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各种人群活动的合理交织、运动有序、生态和谐,并能给人以愉悦的整体审美感受。城市设计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清规戒律和模式范本,也不是某种先验公式的推演计算,每一个成果都是对特定城市或城市区段的独特解答。设计师在情感、智慧和经验的投入中完成理想与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各种思维方式的全面启动和复合,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顿悟相交织,而形象则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同时亦是对设计者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运用过程。现代城市设计者需要有社会、经济、人文、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
城市设计注重小组合作(cocreativity),鼓励吸纳相关学科学者、开发商、政府官员及公众代表共同参与,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争取公众参与和认同。
三、城市设计创作方法论探讨
城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于其创作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和有效。然而澄清这种方法理论却很困难,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因客观对象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因此试图去规范其设计创作的方法似乎是徒劳的。这里我们试图以描述城市设计创作的共性特征来探寻其创作的轨迹线索。
1.立意与构思立意即主题意识的确立,这是创作的灵魂。立意的过程即是在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的过程。现状分析提出基地现存的资源和问题,立意则需以该城市区段的定位为依据,这种定位又必须置身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区段与相邻区段、区段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功能互动机制,才能给出设计区段的正确定位。现存资源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现存环境状况与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目标的确立。
构思由立意脱化出来,构思即是将城市设计的立意转化设计结构(又称概念设计),同时提出实现立意的方式构架。构思的直接结果是该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建立。城市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必须也包涵了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设计者对各种设计因子的权重取舍以及自身的主观理解,情感经验等因素使得其立意与构思趋于个性化,并以多种构思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相关参与的讨论、评比、比较和判断确定最终的构思方案。
2.分析与整合要解决一个现实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客观有效的环境分析。分析包括前后两个不同时段,其一是指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分析;其二是指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方案及成果的解剖分析。现状分析是要达成对现存环境的全面认识,它包括基地、人口、建筑设计质量、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行为规律、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经济投资计划等等资料。一般而言,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是两个重点内容:职能分析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状况与交通系统的联系以及这种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空间形态分析则涉及基地分析、图底分析、视觉序列分析、认识意象分析、类型学分析和空间注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了设计所必需的历时性形态积淀的背景资源,它为文脉承续提供了基础。设计过程及成果表达中的分析实质是对所设计环境各子系统的分项解析和表述,如:地块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换乘系统分析、形态认识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等等。这种单系统的解析使创作成果的各个层面得以清晰的表达,同时也是设计进程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质疑和修正的必要技术程序。
分析是城市设计的必要技术,而对环境各子系统和各单项要素的整合才是城市设计的本质性作为。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历时和共时相交溶的整体感受和影响,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城市设计必须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空间关联和文脉关联等,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设计者往往扮演开发进程中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
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将改变过去仅仅由几何线条分划地块的封闭独立性。加强建筑布局、交通路线、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风尚。立体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又一显在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职能的高度集聚与城市土地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突显,未来城市必将超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相互刺激补充。空间结构的立体化还意味着对用地进行地上、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综合开发以构成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与此同时,立体化的形态组织方式也是化解或消减城市职能各项子系统之间矛盾冲突的良方(如机械交通与人行步道体系的矛盾,开放空间、生态平衡与土地区位价值的矛盾等)。总之,分析整合在创作过程中交替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
3.直感与逻辑城市设计的过程是对城市环境的研究和创造的结合,因此必然表现出理性和感性共容互动的思维方式。研究过程首先是要素分析和理性判断,设计者运用逻辑方法对设计所及的各项要素之间各种因果、并列、互动、权重、矛盾等关系作用判断,设计目标的建立亦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但是,仅仅运用逻辑的方法无法得出具体生动的城市设计成果。城市设计是对理想城市生活情景的描绘,形态的建立最终必须依赖设计者对环境敏锐的整体感悟能力和直感创造能力,因此说形象思维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设计者可以在经验积累中选择运用各种有效的空间形态类型,如以网格构成的,以开敞空间为中心的,以建筑实体为中心的,或是以明确轴线构成的等等原型结构,而当代城市形态所包容的广泛且深刻的复杂性为传统城市形态所无法迄及,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络的叠合结构,它可以涵括上述诸种空间结构原型,但其复杂程度和综合能力则远胜于它们。可以说这是对当代及未来城市设计者的空间组织和塑形能力提出的一项严重挑战。因此,城市设计者必须具备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为娴熟的空间驾驭技巧以及在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中整合城市职能秩序的能力。
4.图形与文本图形和文本是城市设计者最主要的操作媒界、交流媒界和成果表达形式。
图形是设计者心智创造的外化。图形资料一般包括设计构思草图和设计成果中对环境形态的三维表述、模型、立体模拟动画、摄像等。由于现代城市职能和空间的高度复杂性,因此系统化的城市设计还必须运用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图形技术。这些分析图分别展现了环境的各个导面及相关系统。各层面、各子项系统的立体叠合和联结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形态。因此,分析图也是城市环境创作必不要少的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传统空间形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形实质上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和政策的形象化三维表达,是一种明确的、可操作的形态描述方式,它使得设计地段内建筑与建筑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清晰可见,它给下一个层次的设计(如建筑设计)提出了由外向内的限定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成果具有肯定性。同时又必须指出:城市设计又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动态的过程。上述图解形式并不等于环境建设的最终产品形式,而是关于形态的具原型意味的框架模型。例如街道空间轮廓线或是区段环境的立体动画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结构关系的建立,在后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此具体的建筑形态置于上述关系背景之中进行检视评判,从而取得对彼此关系的协调认同,cad技术的运用为这种动态的设计和管理过程提供了方便之门。在城市设计驾驭下的一个环境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成果又具有非肯定性,是一种松驰的限定。如果说最终建成的环境形式与设计中的图形之间具有内在的却又是可以被察见的同构或同质关系,那么就可以说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文本即城市设计成果中一系列以文字描述为主的研究报告。一般来说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项目由来、研究程序、现状分析报告、设计依据、发展定位描述、目标描述、设计方案总体说明、各子项系统分析报告、实施可行性研究、建设程序计划、设计准则等。设立专项研究报告是现代城市设计重视理性论证的表现。
设计准则和图形文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配套使用。所谓设计准则是对城市设计客体要素的深入设计提出综合且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设计对象整体和局部的形态、位置、尺寸和指标等提出制约性的条例,对各可变因素的弹性设计提出相应的振幅范围。设计准则的制定是城市设计区别于规划和建设设计,也区别于传统形体空间设计的又一重要特征。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设计注入了时间维度,它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间环境层次的转换提供了清晰的梯级承续关系,促进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动。设计准则的制订使得城市设计由理想导向现实的行为,它是城市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建设之间的桥梁,是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有章可寻的媒界基础。
以上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城市设计的创作性作了粗浅的探析。成功的城市设计首先来自于精巧且合理的立意和构思,在直感与逻辑的互动中,设计者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组合技巧,在对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进行充分解剖的基础上实现形态的整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场所,并以图文并茂的灵活形式展现给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注释]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高层次要求。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必然需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医疗卫生事业,科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形态,面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脑科学的研究,以及医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都预示着医学研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而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活的灵魂。
1.1科研管理创新为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学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与手段、完成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与机会等外部环境。通过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协调管理机制、科研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使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为医学科研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2科研管理创新已渗透到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的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蛋白组计划”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已成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助推器。
1.3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方式变革的需求
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对象大都具有多学科性,如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纳米医学、计算生物学等。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形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产生出富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学科研方式的变革特点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必须随之变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医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1.4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主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知识创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员,面对医学管理的高素质对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管理对象对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科研管理的新引导,建立科研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医学科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硬件要求。
2科研管理人员是实现医学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
2.1科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科研管理从服务性、事务性工作,拓展到指导学科发展的高度[1]。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它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创新意识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2.3科研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产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涵盖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攻关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3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
3.1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科技政策在科技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起着保证、协调和激励作用。在构建科技政策平台中,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目的,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能力。医院要发展,必须首先建立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平台[2]。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天津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医院专利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让的奖励办法》、《天津医院科技工作奖励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医院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使科研计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2“以人为本”激发科技人员的内在创造力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看做第一资源,把人才管理作为第一要务[3]。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要重视科研队伍的整体建设,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创新队伍才能实现。其次,要满足科研人员的个体需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商对智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发展需求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一流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3.3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让制度,扩大单项奖励范围,提高总体奖励力度,以鼓励创新人才科研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3.4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在活力
为实现科研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激发其内在活力。天津医院把年收入的1%做为医院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①院级课题的启动,每年招标立项8-10项;②高新技术的开展;③对局级以上的课题经费给与同等匹配;④科技奖励;⑤科技支撑条件的改善。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5建立开放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
加强与国内外医院、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共同申报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共同承接大规模的横向课题,加强科技信息的交流,是提高科技人员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创新思路的基本途径。医院只有建立开放、诚信的科研合作平台,才能汇集科技人才,提高医院自身科研创新水平。每周5为天津医院的学术活动时间,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介绍骨科领域最新进展,及时捕捉最新动态,为科技人员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短期专题研修,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在国际舞台的科技竞争力[4]。超级秘书网
3.6重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研管理的创新,必须围绕“人”来做,必须加强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首先要挖掘创新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在当前科学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具有创新观念,使其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发挥,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后备力量的选拔上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注意开发科研人员的潜力。特别要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把有才华、有作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放到科研工作的关键位置,给他们提供创新空间,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其次,要关心创新人才,做好后勤保障。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培育和升华创新人才主体精神,增强创新人才自主、自强、自立、自觉、自尊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的同时,尽可能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科研环境,使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要激励创新人才,建立素质档案。科研管理活动要围绕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必须充分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起使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施展个人才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研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醒村,段勇.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解析[J].医学信息,2006,19(5):1010-1011.
[2]郭松,孙文广.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科研管理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9):68-69.
高考将语文作为重点考试科目之一,使得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对语文学习格外重视,但是,这种由于考试而产生的重视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于迎合试卷的“口味”,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本身,造成教学重点上的“本末倒置”。而近些年来提出的标准化机器阅卷,更是将语文考试中的灵活性与人文性抹杀的一干二净,成了与数学一般无二的“理性学科”。由于阅卷中对于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教师会仔细“钻研”阅读中的规律,使得语文教学模式彻底僵化,使得学生完全成为了阅卷机器的奴隶。例如,阅读题中学生由于思维理解的差异性,可能会有些许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合理即可。而标准化阅卷将所有学生的思维统一,所有不同观点一律不得分的政策,使得一部分学生屈服于重压,形成僵化思维;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对阅卷产生的愤忿感而开始讨厌语文的学习,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高中语文教育模式中的创新意识
1.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新的教学观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教师要想在教学模式中渗透创新意识,首先就要树立一个崭新的教学观,明白教师已经能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辅助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把握着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决定着这节课是否成功。只有树立了这样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为教育改革奠定有效的思想基础,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行真正的创新和改革。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课文时,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场景再现,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感受任务的性格特点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我再对此加以修正和补充,让学生始终作为思考和探索的主力军,以此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进步,推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2.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
由于学生性格、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上的差异,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理解、吸收以及运用能力上都有所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对于不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有条理、有计划、有组织的差异化教学。这种教学并不是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歧视,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让差学生“吃的好”,好学生“吃的饱”。让全班每位同学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一个稳步的提升,最终达到全班同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会将引导学生将文章分成几大部分,就每一部分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任务的细分,感悟力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分析文章段落含义以及作用,基础稍稍弱一点的同学负责对于文章进行翻译,了解其中含义,另一些同学负责找出自己所不理解的句子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不能解决的提出后教师进行解答。通过这种逐步的分层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水平来进行不同的任务划分,使得学生都在自己的范围内有所提升,最终带动整体的提高,达到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创新教学,促进教学多样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十分出色,同时,对于一些守旧、古板、无聊的问题就会失去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就无法再课堂上真正地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时,我会以播放关于这课的影视资料作为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文章的整体脉络以及主题思想进行进一步探讨,最后为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程度,我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当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不错的教学回馈和教学体验。
三、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关键词] 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冶金和材料专业;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70?02
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收集资料、思维、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1]。高校应该强化毕业环节在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综合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2]。国内外高等教育围绕这一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3-4]。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也是对学生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试。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我国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本科毕业论文操作模式,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人才个性化培养的进程,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5]。
冶金、材料等学科主要研究从原始矿物冶炼到金属材料成品生产的复杂工艺流程和相关理论,根据教育部对冶金和材料类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和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一现状,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支撑未来冶金、材料等行业。因此,探讨冶金和材料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环节的实施模式,培养冶金与材料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毕业人数太多,无法做到一人一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不断跨越,各大高校逐年扩招,原有的各种设施包括实验室建设无法跟上大学生人数的增长,教师人数也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由原来一个老师带3~4个毕业生,到现在的8~10个毕业生,学生数量的激增,已无法保证每人一题,只能几个学生共一个题,或者每年做的题目都一样,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 实验设备不全,很多课题无法开展
虽然目前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越来越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是这些经费基本都用来添置基础实验室设备来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要。很多大型的、价格较高的分析测试设备没能及时添置,例如SEM、TEM、XRD等的分析测试设备。对于冶金和材料专业的实验,这些设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设备,很多实验结果无法获取,也就不存在后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导致很多有意义的课题无法开展。
3. 课题缺乏实用性,学生没兴趣
现在很多指导教师为了省事,随便给学生一个意义不大的课题,例如让学生到网上模拟一个冶炼过程,或者直接给数据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计算,这些过程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只是一些纯理论性的研究,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自然没有兴趣,也达不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4. 学生不愿动手,数据直接抄袭
有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或者对专业不感兴趣,当然对毕业论文的课题也只是勉强应付完成任务。这部分学生不愿意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投机取巧,到相关文献中摘抄数据变成自己的论文,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缺乏应有的意义。
二、冶金和材料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实施模式的创新
1. 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及国际合作等资源优势,通过带入产学研联盟,实现互补多赢[6]。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学生融入社会的进程,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学校应选择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企业深度合作、全面合作,推动学生规模化实习,切实保证毕业实习有数量、有质量、有保障,切实保证毕业论文有数据、有支撑、有结合[5]。
2. 与科研项目挂钩的模式
让毕业论文的课题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挂钩,使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课题成为教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研中。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让学生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3. 变换实施时间的模式
借助教学科研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计划。对学习成绩优秀、专业知识扎实、热衷于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同学,通过选拔,提前进入实验室,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对保研或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可结合硕士总体培养计划,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推免的同学也可适当将毕业论文答辩后移。这样,将毕业论文工作分为前、中、后3个批次,分流大量毕业学生,而不是都集中在最后一段时间内完成,这可大大缓解实验室和教师的压力,显著提高论文质量[5]。
4.“三阶段逐级提升”模式
分析国内冶金、材料类本科生教育比较成功的大学,例如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等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情况,结合我校冶金与材料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将冶金与材料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毕业论文过程划分为创新意识和知识结构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培养、毕业论文实施和创新能力迸发的“三阶段逐级提升”模式,针对不同阶段提出本科生创新意识获得途径、表现形式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构建一套能够反映冶金、材料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 环节控制模式
要建立和完善论文质量监控程序,在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不同的质量监控措施[7]。无论是在开题论证、科学试验还是数据分析处理都要严格控制、全面督导,环环相扣,特别是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要有标准,有规则。坚持质量优先、宁缺毋滥,切实保证教师论文指导的质量和学生论文写作的质量。
6. 毕业论文的创新与激励模式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选题、指导及考核的改革,在确保学生基本知识功底扎实的前提下,将目前的适应型毕业论文转变为创新型毕业论文,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 毕业论文与教学过程的关联;② 毕业论文的灵活选题;③ 毕业论文的协同指导;④ 毕业论文答辩方式多样性研究;⑤ 毕业论文的考核与评价。
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一是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立论新颖,与社会问题和生产实际结合紧密且有实际指导意义,或者能涉足于学科领域中的难点或前沿问题,应给予较高的评价;二是鼓励学生根据三性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已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可替代毕业论文,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三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提出优秀论文的申请并进行答辩。
参考文献:
[1] 黄金. “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3(2):150-151.
[2] 吕义,卫绍元,张东旭.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1-83.
[3] 阎桂芝,都治国.加强“SRT”计划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52-55.
[4] 卢晓东.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2000(5):67-74.
[5] 饶家辉,王宏娟,周虚.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改革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162.
临床药学是随着药剂学、药理学和治疗学新理沦、新医学论坛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我校的临床药学专业尚处于初步阶段,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对于临床药学这样理论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控制对于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3 调整集中式进行的毕业论文,改为全程式培养
目前毕业论文与考研和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尤其是就业工作。学生就业压力的,经常参加面试、试工,无力全心投入课题研究。针对考研的学生还可以避开考研复试时间,合理安排实验进度。总之,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论文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也就是实施毕业论文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论文工作要贯穿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4]。这样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对前段的工作总结,并水到渠成的完成论文的写作,简单开设一些科研课题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增加工作前的实际操练。从而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学习,去解决就业问题。从我们的部分实践来看,具体来说就是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选题,同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活动与毕业论文工作结合起来,尽早接触和开展科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考研方向来选择题目,也有助于兴趣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长抓不懈。在选题环节,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推进和改善网络双向选题系统;要继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逐渐扩大全程式培养学生试点,尽早选题、尽在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6-0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到突破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经验少,但他们教育论文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这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就如何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谈一些精浅的认识。
一、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教育专家常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表明,只会论文动脑不会动手的人,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会动手的人能促使他去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到位,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数学“按不同标准分类”这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铅笔,四个人为一组把铅笔放在一起。我先让他们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过后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顿时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后来我让各小组汇报一下他们分的情况,发现学生的想法竞如此地出人意料:(1)按颜色来分;(2)按笔杆上带不带字来分;(3)按有没有削过来分;(4)按笔杆上有没有花纹来分;(5)按圆柱形和棱形笔杆来分;(6)按铅笔长短来分;(7)按有没有橡皮头来分;(8)按铅笔的是一头削还是两头削来分……学生的思维是多么开阔,他们想出了这么多分类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去创新,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所学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反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时,在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表示0,有的学生把口袋掏空,说口袋里东西的个数是0;有的学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拿空,说桌子上东西的个数是0……在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起点”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运动会上的赛跑,都要从起点起跑,这时的起点就表示0,接着,我让学生在教室前面的起占“0”开始跳远,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起点“0”起跳,才会跳得公平。这样,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对0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学,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由学生为其评说,教师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由学生自己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在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 (9):56-5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产教融合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所以,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已经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产教融合和创新能力的相关概念
1.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最早是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出现的,他将“创新”定义为,将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创新能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或做事的本领”。创新能力于1919年被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引入教育领域,他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相关技能,让学生拥有创新所需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最终培养学生发现新事物,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1.2产教融合的内涵产教融合是学校办学过程中与相关的社会组织和产业部门相结合,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资源,形成学校、产业部门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理论结合实践,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产教融合,一方面,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和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2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本文针对江西省某民办高校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管理学院55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40份,回收率98.2%.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①创新意识,即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创造兴趣和创造意志;②知识基础,即公共课、专业课和课外知识;③创新技能,即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成果;④学校创新环境,即院系支持、教师指导和班级氛围;⑤影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这5个方面统计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2.1大学生创新意识孙敬全在《创新意识》一书中表明,创新意识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创造新观念或事物的动机,并在创新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兴趣和意志,而创造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下面将从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创造兴趣和创造意志4个方面详细描述创新意识。创造动机是指创新的动力因素,它能激发个人或组织进行创新活动。创造动机主要包括图1所示的内容。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主要的创造动机依次是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突然有了灵感、得到别人的认可、物质奖励、喜欢创新和贡献社会。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参与创新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情感、创造兴趣和创造意志分别表现在创新的正确心理因素、创新的兴趣和克服创新困难等方面。针对这三个方面展开不同问题的调查,问题答案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的方式,分为非常同意、较同意、中立、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分别记为5,4,3,2,1,分值在4~5分为很强,3~4分为较强,3分为一般水平,2~3分为较弱,1~2分为很弱。即得分越高,对应能力越强;得分越低,对应能力越弱。调查结果显示,在创造情感方面,91%的学生认为,创新活动对生活很有必要,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且有较强的自信心,创造情感平均得分3.9,为较强;在创造兴趣方面,平均得分3.18,为较强;在创新意志方面,平均得分3.36.创新意识作为开展创新实践的内在动力,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民办高校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基本高于平均水平,创新意识比较强。2.2大学生知识基础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基础,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创新成果的取得。知识基础主要从学生对公共课、专业课和课外知识3个方面来分析。具体调查方法与创新意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79.3%的学生认为,自己预约组织运用能力强,72.8%的学生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平均得分3.77,为较强。在专业课方面,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一般,平均得分3.28.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只有30%的学生经常浏览创新相关的网站,平均得分2.8,低于平均水平,为较弱。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对公共课掌握得比较好,专业课次之,而对与创新相关的课外知识的获取比较少。2.3大学生创新技能大学生创新技能是在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设计创新活动,推广创新成果的能力,是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途径。从调查结果看,创新实践能力不佳,因为参加专业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学生才33.9%,只有39.2%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创新活动成果方面,仅有3.5%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商业计划书等大赛获奖,4.6%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由此可见,创新活动成果方面水平很弱。2.4学校创新环境高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调查结果来看,院系在各种科技活动比赛、学生学术成果展览和对创造发明的个人给予奖励3个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教师指导方面,48.7%的教师上课时没有留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一起讨论,只有43%的老师在讲课时穿插学科前沿知识,并讲授跨学科的知识。结果表明,多数老师忽略了这方面内容的重要性,更多的偏向课本知识,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5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如图2所示。图2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环境因素(38.15%)、个人主观因素(21.11%)、高校教育环境(20%)、家庭因素(6.67%)、国家政策引导(6.30%)和传统观念因素(5.93%)。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计划和支持,其次与个人主观意识的关系比较大,然后是高校教育因素,比如院系支持、教师引导和班级氛围等。
3提升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对策
3.1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新理念,改变原有的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体系,转变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体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将学生学得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加以锻炼、巩固。同时,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集中实践教学整个教学体系出发,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术、造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平时多组织创新类的相关培训,比如请企业导师进行部分课程部分内容的讲解,或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3.2教学创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能动构建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丰富的现代教学形式,比如利用MOOC技术平台,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学习丰富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穿插学科的前沿知识,必要时要综合分享跨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最新动态,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科研和论文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和班级学习氛围方面的建设比较薄弱。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要有目的性地多浏览与创新相关的网站,加强对与创新相关的前沿知识的了解;在日常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课外学习方面,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或其他相关部门举办的学术讲座、论坛、会议,积极参加专业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主动投身于“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商业计划书等大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创作和论文的撰写,积极获取专业相关的能力证书;在校外实践中,要主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的时间去企业参加实践训练,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实操技能。与此同时,各班级要积极组织与创新有关的沙龙讨论,或在班级内部举办与创新有关的比赛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创新氛围。
4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在这种大环境下,江西的大学生更有必要在学校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以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高校,更应该科学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银双.北美地区主要国家产学研合作协同知识创新分析[J].企业导报,2014(16):169,173.
[2]李艳坡.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0.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化学教学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指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培养大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利用现象生动逼真的化学实验、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来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会不断增强。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别致,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利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等,通过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如: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通过“液体变色”、“魔棒点灯”、“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等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作的鸟笼”等插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化学科学的伟大,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结合教材开展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将教材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创新意识。如在讲解盐酸的化学性质之一,铝和铜盐溶液反应时,笔者先讲清楚反应前铝和盐酸溶液的颜色、状态,然后演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果,学生们发现此反应速率很慢,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而用已除去表面氧化铝的铝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时,学生们观察到有较多气泡产生,铝丝表面很快有红色固体析出,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到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完毕试管中除有了红色固体外还有红色胶状沉淀,那么,为什么铝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不同呢?这“反常”现象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为什么?及时引导学生探究原因,这主要是铝的亲氧能力很强,在铝丝插入硫酸溶液中,铝丝的表面很快生成氧化铝膜,阻碍了内部的铝与铜离子反应,而CuCl2溶液中的Cl-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析出的铜和未反应完的铝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的速率。接着,笔者又演示了钠和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此实验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惊奇,笔者进一步引导讨论,那么用什么金属与铜盐溶液反应最合适呢?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和思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被激发,提出了改进实验的方法,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比较各种方法,最后选用锌、铁都能很快置换出铜溶液中的铜。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既使学生更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我们在学习硝酸的性质后,把铁放入浓硝酸中,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这时我们就说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了。但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角度来说,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没有反应。而自己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铁与浓硝酸发生反应了。
方案1:Fe+浓HNO3混合――加水稀释(有少量气泡)――取其中少许溶液加铁屑(反应剧烈)
方案2:铁片插入浓HNO3――取出洗净,再插入CuSO4溶液――取出观察――用小刀划几条痕迹再插入CuSO4溶液――取出观察
方案3、Fe―Sn―FeCl3原电池;钝化的Fe―Sn―FeCl3原电池,比较两者电流的偏转方向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事物的方法,即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科技活动实践,展现学生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外,还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向学生及时传输大量的即时信息,使他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到更多孕育有创造力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出解决的方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化学教材中所选实验,多是基本操作,但每个人对于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对课题中的实验进行设计评价,而创造的灵感就在其中闪现。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一些工厂,调查水质污染情况等,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趋向创新的意境。良好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如:神奇的流瀑溶洞,遇到火灾的自救方法,防止菜刀生锈的措施,油锅着用锅盖盖灭,进入枯老井先做灯火实验,节日气球和焰火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化学并不深奥,化学就在社会生活之中,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并作为评价数学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完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内涵、目标、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上不讲民主,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即使讲点民主引导学生思索,也得顺着教师已设计的教案的思路去想、去答,学生成为灌注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坐上九年、十二年,不但无创新意识可言,就连原始的创新欲望也终将被扼杀。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这种培养意识,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甘愿充当学生的服务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向那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习教学风格时,千万不要忽视学习他们是如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的。我们在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时,同样不能忽视课堂上的民主气氛。教学民主意识强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问题答案往往也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而是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答案、思路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强烈,创新思路就会更宽广。
二、重视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精神源于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树立主人翁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创新首先是思想的突破,如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对数的实践和认识后,由于实践需要的促进,使人类的思想一次又一次突破原有的认识体系,从而使数由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到最后引入虚数单位而逐步建立复数体系。同样,新的思想会带来新的创造。如有限集可由元素个数的多少分出大小来。康托研究无限集时,以一一对应为基本的思想原则拓广上述思想,认为一一对应的集合有相同“个数”的元素。根据这一思想,确认了有理数和代数数与自然数“一样多”,都有“k0”个元素;实数比自然数多,承认越来越“大”的集合的存在,促进了越限数理论和集合论的创立。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牢牢抓住教材体系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以数学思想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同时教学时要敏锐地发现并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加以提升,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这样在教学时既突出了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又强调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数学地思维,体会到思想是什么,经历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参与数学模型结构的建造,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精神。
三、凭借直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主导成分,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高斯说:“发现和创新比例题论证更重要,因为一旦抓住真理之后,补行证明往往是时间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思维,偏重演绎推理,强调严密论证的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包含逻辑思维,这样的数学教学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和“过去的数学”,扼杀了学生的“再创造性思维”,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上述做法,加强直觉思维的教学和训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经常适时地列举数学史上的不少来源于直觉思维的数学发现,例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定理、四色问题等,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同时运用直觉思维把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新思维活动,突出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处于发展中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也随之加强了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通过发散思维的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按照现代心理学家的见解,数学家创新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来估计:创新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可见,加强发散思维的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在让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适时地给学生以巧妙的启发、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并达到应有的高度,让他们自己对数学知识作出更高层次的概括,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把问题拓广或延伸,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要进行创新实践。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模仿性的训练比较多,而创造性的练习相对就太少了,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解答习题的能力很强,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弱。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坚持上述做法之外,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引导学生们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再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