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想志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是生活。”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理想,那他就只是会生存的动物,而不是会生活的人。
对人来说,理想是一道阳光,没有阳光赋予生命的作用,地球会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机;没有理想的人,会因为失去追求而碌碌无为,就像一只失去翅膀的雄鹰,身体再强壮,也无法拥有那片天空。
有志者事竟成。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由树立远大目标开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加速器,在放慢脚步时,提供了能量和力量;志向和理想就如同划破黑暗的光点,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志向和理想就如同一扇窗,提供了了解未来的一双眼。一个人有了志向,生活就有了希望。
司马迁在饱受屈辱后并没有放弃,他苟且偷生,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了却他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是什么支撑他走下去,又是什么带给他身村的勇气?是理想,是志向给了他光明。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命运交响曲》,他有理想,他要用音乐与世界沟通,用音乐把自己对钢琴的热爱传递给世界。这不灭的信心和毅力,都来源于他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正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向何所底乎?
人有志,生活才有意义。
凌云壮志:形容志向宏大,高入云霄。
雄心壮志:意思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宏伟的志愿。
步月登云:指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释 义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有志之士:意思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抱负不凡: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来源:文章屋网 )
人不可没有理想,正如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人要有远大的志向绝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只开眼前的天空,要想天鹅一样飞上蓝天。正如陈涉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我说理想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
理想是石,激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是一首为理想所作的赞歌,理想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没有了理想,那么我们将进入一片灰暗的世界;反之,我们则又跨入一片五彩缤纷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将走进理想的长河之中。
普列姆昌德说过:“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理想的顶峰,但是我们可以爬到半上腰,这总比呆在平地上好得多。”是啊,如果一个人呆在平地上走那么就是碌碌无为:如果你敢于攀登理想的顶峰,即使是在半山腰也可以闯出一片属于你的新天地。
“走得慢的人,只要他没有丧失目标,也比那些漫无目的的徘徊的人走得快。”这是莱辛所说的,这句话说明了只要人不丧失理想不丧失前进的方向即使很慢很慢终有一天他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要脚踏实地地走向理想的山顶,我们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俗话说得好“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理想: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山化乡山化四中初三:姬帅锋
下一句是“人贵有志 ”。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解释:鸟最可贵的地方是因为鸟有双翼,人最可贵的地方是因为人有志气。 鸟有双翼就可以飞,壮志凌云,这里暗喻人的志气。
“志”在古语中的解释为:“心之所指曰志”,意思是说人的思想发展趋向谓之志。当代汉语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由此,就很容易理解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的真谛。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幼无知的童年时期外,其余每个成长阶段都与“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青少年求学阶段,尤其是大学时期,是人生志向的确立时期;中年工作阶段,是人生志向的实现时期;老年休息阶段,是对人生志向的回顾与检查时期。从这个角度来看,“志”是人生的中枢,是联系人生各阶段的纽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意志 心理学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诲人不倦,特别是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在当今仍被奉为圭臬。他的众多的教育理论与经验都集中体现在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其中意志心理学亦占有一席之地。虽然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他在名称上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意志”“心理学”这些概念,但这并不影响他将这种思想贯穿于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自信心,树立“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人”等宏大人生目标。
一、《论语》中的“意志”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①在《论语》中,“意志”一词并没有完整出现,其中“意”出现1次:“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解释为“臆”,即凭空猜想的意思。“志”出现16次,多译为“意志”“志向”,因此本文所谈的“意志”多从“志”的角度出发,它基本代表了孔子意志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根据“意志”的定义,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生理层面的欲望、需求与情感,它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动机,即“意”;二为精神层面的,即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从而满足欲望和需求,即“志”。朱熹将“志”的含义解释为:“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心无为恶之事矣。”(《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卷一)意思为所谓志向,是心所期望的。如果心诚就会把仁当作志向,这样就不会去做那么让世人厌恶的事情了。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志”是作为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阐述的。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志”对于人的品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即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但一个国家的百姓却不能被动摇意志。因此在强调“意志”的重要作用时,他亦十分重视“立志”的意义。所谓“立志”,就是树立志向,并下定决心去实现这些目标。他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求“志于道”“志于学”“志于仁”。如他拿自己的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来勉励学生,这就与现代心理学上的“意志”或“意志心理过程”不谋而合了。
二、培养意志的重要性
1.“得有恒者,斯可矣”。
《论语》中大量阐述了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而意志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恒心。在学习中,孔子十分重视对于“恒心”的培养。他引用南方的一句方言:
“善人,吾不得而见矣;得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
他通过正反两面阐明“有恒”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在孔子看来,有恒心的人凤毛麟角,几乎可以与“善人”媲美了;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即使做一个装神弄鬼的巫医也很难做到。他接着引用《易经・恒卦・九三》中的话再次强调没有恒心的坏处,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就常会有羞辱随后而来。“不占而已矣”的意思则是一个没有恒心、缺乏意志的人不要去占卦,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在他跟学生冉求的一次对话中,孔子通过对学生的回答,揭示出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够等原因,而是他半途而废,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界限,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2.“乐亦在其中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所压倒,使行动半途而废。②通过坚强意志的锻炼,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物质欲望会变得更有节制。如孔子自身发出的感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同时认为读了多年的书,还没有做官的想法,这样的人很难得。“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而颜回作为他的得意门生,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但他仍然有志于学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孔子才大呼:“贤哉!回也!”在孔子看来,坚定的意志会让人安贫乐道,不为外在名利而蝇营狗苟,表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
3.“志于仁矣,无恶也”。
在孔子看来,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有更远大的人生抱负,具有更高尚的品格操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一旦拥有了坚定的志向实行仁德或探求真理,其自身的品格也会相应提高,就不会有使人厌恶的事发生,就不会对现实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感到不满。因此,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意志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泰伯》)只有先通过“修身”,即意志的培养,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经得起磨难的考验,最终得到实现。
三、如何培养意志
1.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的崇高远大有助于意志行为的自觉和持久。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宏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那些具有远大抱负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支持,帮助其实现抱负,而非打击嘲讽它的不现实。在《论语》中,作为老师的孔子经常让学生们各言其志,畅所欲言,并且讲出自己的理想和学生分享学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孔子通过和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志向,能督促学生朝着这方向努力,力争实现理想;同时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谈,他能够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树立一个通过发挥意志的能动作用而可能实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想目标。
2.榜样与典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与典型对于学生的意志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尤其是易于模仿跟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父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自身出发,有意识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情操、意志影响学生,或是在同学中树立学习的典型,往往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素质品质。颜回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经常受到其表扬:“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这就在学生中间树立了学习的模范。此外,孔子还要学生自己与颜回对比,找出其中的差距从而“见贤思齐”。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
孔子通过让子贡自己指出自己与颜回的差距,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自动锻炼了意志。
孔子善于利用反面典型强调没有意志、不持之以恒会造成的后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古今以来的种种事迹证明,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下去的最后一段时间。就像马拉松比赛,也许终点就在下一个转弯处,坚持了就成功了。但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作保证,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功亏一篑。
3.“志”跟“行”的合一。
在对意志的培养中,孔子十分强调“志”跟“行”的合一,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一个人只有远大的志向并没有用,必须将志向付诸实践,即通过行为的实施,意志才能对人发挥真正的作用。
对于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不仅批评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而且感叹道:“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这里的“言”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平时所讲的抱负志向,“行”就是他的所作所为。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意志,要看他是否将“言”与“行”、“志”与“行”合为一体。因此对于那些空有大志的人,孔子称之为“狂简”,即志向远大,才学浅薄。面对他们,孔子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们教导他们,只有“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
4.自制与果断。
现代心理学的共识是,意志的基本品质有四种,即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与果断性。③从孔子的言论与实践来看,他在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涉及,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自制性的培养来锻炼其意志。他告诫学生“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约俭己身”,即克服自己的某些不正当欲望和情绪,从而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因此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等,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动”。(《颜渊》)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学生自制力品质的培养锻炼过程。
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意志的果断性。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里的“毅”即为果决、果断、坚毅。可见具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果断的决策能力是成为一个“仁人”的必备心理品质之一。
孔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尽管思想和行为要受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他的意志心理学思想存在着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他能够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如此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如他能通过榜样与典型,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等的教育手法在当今仍具有积极参考意义。因此它们具有悠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系统深入地研究。
注释:
①②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52,355.
③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傅蓉.论《论语》的心理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7.
1. 关注孩子的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在小孩子身上看到明天的成年人”,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在内的多数人应该具备的眼光。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和未来成长,告诫人们不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思维,促使孩子全面长进,不要一味地死盯分数不放。而这正击中了时下教育的软肋与弊端,让人警醒!
2.呵护孩子的人格
“孩子是神圣的和纯洁的,即使在强盗和鳄鱼那里,他们也在天使的位置上。”苏霍姆林斯基教导儿子,当然也包括我们芸芸众生在内,千万“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情绪的玩具,忽而温存地亲吻,忽而狂暴地脚踢。专横的爱还不如不爱的好。专横的爱,这是一种可怕的摧残儿童的力量”。他所描绘的这样的情景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发生着,甚至是变本加厉地进行着。每当孩子考试得了满分,竞赛获了奖,或是自己有了高兴的事情,一些家长或教师对孩子便是大张旗鼓地表扬或无微不至地疼爱;而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是做错了事,或是自己心情郁闷之时,对孩子则是棍棒交加,大发雷霆。孩子备受“摧残”。孩子的喜怒哀乐要伴随家长、教师的心情、脸色而“阴晴”有别,殊不知,这是违背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的。须知,孩子永远处在“天使的位置上”啊,容不得教育者的“随心所欲”!
3.拥有高尚的品德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这是人性的深刻体现”“人是最高尚的美的化身”。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五年大学能培养出一个工程师(他儿子学的是无线电物理专业),但学会做人需要一辈子。这与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一生所追求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主张何其相似。他同时指出:“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要珍惜自己的尊严――这是人的真正的、美的源泉。”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情况,依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大行其道;高分数、升学率能一俊遮百丑,能够抵消掉品性上的种种劣迹。这是多么危险的教育观啊!
4.培植友谊的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之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首先在自己身上培养美德。”他将友谊上升到培养美德的必然要求的高度,而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或“矫情”。他进一步阐述道:“要使每个人从少年和青年早期起就对人的高尚精神深怀赞美,产生敬爱之心。”人只有有了对人性美的信任,才不会精神空虚。相反,“心灵空虚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他体会不到友谊中的人性”。但这一方面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5.劳动成就的志向
在论及“劳动”与“志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儿子:“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创造的、科学的大道。”也就是说,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尊重和热爱劳动,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过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而那种养尊处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索取与享受,没有创造、奉献和回报生活的人,谈何志向与理想呢?“天堂和人世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在天堂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志向工作。”这才是我们今天教育孩子需要走向的终极目标――劳动是辛苦着并快乐着的过程!
该书中的真知灼见随处随时让人受益匪浅。“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高表现,在这种美中可以看到新生命的诞生,看到美好事物的生长、开花和凋落。”“女性的美是人类美的顶峰。”这就是要求孩子能够天经地义地热爱、尊重养育自己的母亲,并且把这种品行作为衡量道德的一种尺度。因为“人道主义对人的尊重,都是从尊重妇女做起的。人性美最明显地体现在女孩、女青年和妇女身上,因为女性是新生命的创造者”。
“爱情的道德纯洁性,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真正的爱情,要求终生承担巨大的、神圣的义务。”“没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爱情是可怕和不幸的。”“人们一旦结婚,就不仅承担了法律的和物质的责任,而且承担了精神责任。”这些话对于今天的我们用来开导那些所谓“早恋”的孩子们是有“说服力”与“震慑力”的。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中我们分明读懂了他高屋建瓴的教育思想和指导理念。希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能够铭刻在每一位教师、家长的心中,并使之付诸行动。
有一次,在我参加的一个晚会上,主持人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孩子看看我们这些企业家,然后说:做企业家。在场的人忽地笑着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听着并不舒服。我想,这孩子对于企业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为当着我们的面才说要当企业家的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响,以为企业家风光,都是有钱的人,才要当企业家的呢?
这一切当然都是一个谜。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志向,我以为当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谁,最重要的是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
我小的时候也曾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外乎当教师、和科学家之类。时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大人。但仔细想一想,当年我在大人们跟前表白过的志向,实际一个也没有实现。我身边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当教师,后来却成了个体户;想当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同窗好友,他们现在都是我国电子行业里才华出众的人,一个成长为“康佳”集团的老总,一个领导着TCL集团。我们三个不期而然地成为中国彩电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可是当年大学毕业时,无论有多大的想像力,我们也不敢想十几年后会成现在的样子。一切都是我们在奋斗中见机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与其说我们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说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并非我们不重视理想,而是因为树雄心壮志易,为理想努力难,人生自古就如此。有谁会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个在街头彷徨,为生存犯愁的人?当时的我,一无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处。然而,我却没有灰心失望,回想起来,支撑着我走过这段坎坷岁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当许多人以为我已不行、该不行了的时候,我仍做着从地上爬起来的努力,我坚信人生就像马拉多纳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时候“进球”获得生机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香港一家企业倒闭给了我东山再起的机会,使我能够与掌握世界最新技术的英国科技人员合作,开发技术先进的彩色电视机,从此一举走出困境。
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没有努力,志向终难坚守;没有远大目标,因为努力,终会找到奋斗的方向。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许多人因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太功利,因为难以成功而变得灰头土脸,最终灰心失望。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太关注拥有,而忽略做一个努力的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果只关注他们将来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质作为一个做人的目标提出来,最终我们只能培养出狭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
1、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爱因斯坦
2、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巴金
3、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马克·吐温
4、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5、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居里夫人
6、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但凭侥幸,怕吃苦,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理想也实现不了。——张华
7、想象不是空穴来风,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的一种方式。——怀特海
8、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9、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
1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雪莱
12、即使我们是一枝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的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13、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爱迪生
14、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17、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8、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
19、如果你不怀疑自己,你的立足点确实不稳固了。易卜生
20、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爱迪生
21、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22、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张华
23、检验一个人的理想之果如何,不是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什么,而是看他给了人类什么。——王伯勋
24、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巴斯德
25、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居里夫人
26、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舒尔茨
27、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吴运铎
28、要想射中靶,必须瞄准比靶略为高些,因为脱弦之箭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朗费罗
29、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波得斯
30、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31、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尼采
32、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来造福人类。我认为,在我们的短暂一生中,最好的贡献莫过于此了。——爱迪生
“妈妈,我长大也要当一名像你一样的好妈妈!”
妈妈眼中充满了笑意:“好啊,小宝贝要快长大哦!长大当一个好妈妈。”
七岁时——我望着电视,庄严的宣布:
“妈妈,我长大要当一名宇航员!”
妈妈温柔的望着我:“宝贝要努力哦!一定要当一名宇航员!”
十岁时——长成少女的我坐在妈妈身边谈论:
“妈妈,我长大要当一名老师!”
妈妈皱了一下眉头,温柔的说:“孩子,你长大啦!老师那职业不适合你干,又累工资还少!”
十四岁时——我坐在书桌旁,写下自己的志向:
“妈妈,我长大要当一名作家!”
妈皱着眉头怒道:“小丫头,如此没志向,当作家有什么出路,好好学,别瞎想!”
如今,我长大啦,却迷茫啦,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我彷徨,我迷茫,我痛苦……
出口在那?光明在那?
如今的我,没有了理想,失去了期待,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而干,我迷茫了……
如今的我只有站在窗前,看着那些小朋友嬉戏,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
唉……长大啦……迷茫了……
二、 社会情意思维
1. 意志思维
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不会有意志行为,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热爱自己事业的情感对他的行为起着推动作用时,情感就会成为意志的动力,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艰难险阻,越是艰险越向前,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既来源于人们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又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富强和荣誉而奋不顾身、拼搏。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谈到自己青年时代留学时的心情说:“当年我出国留学时,我决心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就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他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意志思维的特点:其一,自觉目的性。意志表现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正确、充分的认识,自觉主动地朝向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思维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其二,顽强坚持性。意志的顽强坚持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意志过程的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同克服困难、挫折和失败联系在一起,因此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是不行的。凡成大事、立大业者,无不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古人常把意志锻炼作为成就事业的基本途径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居里夫人虽因丈夫居里偶遇车祸身亡而悲痛万分,仍能以高度的自制力,继续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意志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保证。富兰克林说过:“20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30岁时是机智,40岁时是判断。”意志对青年人来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思维因素。意志作为思维体系,由志向、理想、毅力、勇气、信念、信仰等要素构成,并通过这些要素对人的思维、行为和事业产生激发、维持和推动作用。
在意志诸要素中,最主要的是志向和信念。志向也就是理想。它是人们由于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各种各样愿望和动机作出选择、形成定向目标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庆祝你的努力结果。”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明代王宝仁还讲过:“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正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奋勇拼搏,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业绩。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专利发明,而当一场大火烧毁他的实验室,把他多年来研究有声电影而搜集整理的资料和样片化为灰烬时,他仍然乐观地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六十七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产生这样顽强的毅力,他说,“因为我所追求的,是使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激励一些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或多或少地扩展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欢乐。”
信念是指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自认为确信不疑的一种信心、依赖和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人的意志就集中体现在信念上。一个人丧失信念也就等于丧失了意志。如果说志向是人们的一种意志目标,那么信念就是人们从理想、目标出发的,自认为确信不移的一种信心、信赖、信仰的强烈心理状态和意志行为。信念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理论一旦转化为人的实践活动,就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无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理论,特别是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统的中间环节。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要解决实际生产部门的具体问题,就必须通过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等环节,才能直接指导和运用于具体实践。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特别是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也必须具体化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措施、规章制度等“实践观念”,才能转化为领导和群众的实践活动。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理论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也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观念”和“实践活动”的形成,都不是自发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自觉过程。因此,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还需要有人自身内在的精神能源,这就是人的意志信念。
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意志品质,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人的信念、信心、勇气和毅力,往往都来源于信仰。信仰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意志行为,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越科学,信仰就越坚定,意志也就越坚强。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不可能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的行动。在自然科学探索道路上,要获得成功,不但要有超群的智力,而且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
有人把现代社会中那种单纯追求享乐、精神空虚、没有明确人生信念的现象称为现代人的“浮躁病”。这种“浮躁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感觉取代思考;二是以潮流化的选择代替自主性的选择,三是以市场取向代替人生信念取向。现代化社会当然要以物质、经济为基础,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精神的作用。由此可见,信念不但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而且也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
有趣的是,虽然历代文人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不同的解读,但三种教材收录的是同一个版本(包括文章的断句)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对文章的解释也是一致的。他们对文章意思的共同解读可以用下面的白话表述:
孔子启发学生言志,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负吐露出来,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所以引起夫子“哂之”。冉有和公西华相对比较谦虚,冉有说自己只可以治理小的国家,并只能足民,而礼乐教化,则要等君子来做,自己不行;公西华说自己无能,愿意学习,只能为诸侯做祭祀、会盟时的小司仪,也就是做一点诸侯之间的外交工作。曾晳听到孔子询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发言表示不愿求仕,向往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恬静生活。孔子对此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吾与点也。”
据此,教材确认孔子的主张是“为国以礼”。这是由孔子赞同曾皙的观点推论而来的——虽然,曾皙没有直接正面谈论自己的治国方略,但是他其实通过描绘一幅暮春沐浴的理想社会的图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礼教治国”的美好前景。
总而言之,我们现行教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这种分析和解读被确认已经有几十年了,它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对其的通行解读。但是,其中的几个疑点始终困惑师生,无法解释:
1.曾皙描绘的暮春沐浴图景与“礼教治国”有什么必然关联?
我们承认,能够“暮春沐浴”确实反映出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如果按照子路、冉有、公西华的治国理想,似乎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都可以免除战争和饥饿的威胁,人们自然可以享受太平盛世,自然可以日日沐浴消闲。这种理想也太容易实现了,这与“礼教”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起沐浴合乎“礼”吗?再说,孔子在对话开始时,明明白白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就是要求学生具体畅谈自己的理想追求,三个学生都具体说了自己的理想,唯独曾皙“答非所问”,根本没有说出实践“礼教治国”的具体作为,这也太有点缺乏“礼数”了。
2.曾皙描述的暮春沐浴的图景中,有一个“风乎舞雩”的说法。试想想,暮春时节,气温毕竟只是达到“温暖”状态,依据一般的生活常识,固然可以下河沐浴,但是还不足以敞开身躯吹风沐日。曾皙却要“风乎舞雩”岂不是很不正常吗?更重要的是,“舞雩”是古代祈雨的重要的祭祀场所。在任何一种宗教活动中,这种场所都是无比神圣的,怎么可以随便让人在上面吹风晒太阳呢?这种做法已然严重背离“礼教”,孔子怎么会赞同呢?
3.有人说,曾皙描述的图景,其实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由于孔子一生仕途不畅,饱受坎坷,理想无处实践,暮年时节,难免消极,所以不由自主认同了曾皙的看法。但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最为感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核心理念。即便孔子偶有消极,也不至于主张“无为”。况且,曾皙小孔子二十岁,师生对话的时候,正值壮年,深受老师的儒学教诲,怎么会看破红尘,流露出消极的“道家思想”呢?
显然,停留于教材的注释,我们无法破解这些疑问。
既然本文记叙的是当年孔子师生对话的真实场面,如果孔子没有老糊涂的话,他所主导的这场对话就应该是合乎生活逻辑、合乎其基本教义的。我以为,一定是我们对他们的语言有所误解。而要正确理解这场两千多年前的师生对话,关键点就是破译曾皙的表白。
比较众多学者的解读,我以为西汉时期的王充解读得比较合理。
王充认为:曾皙所述是周代的一种祈雨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正如《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浴”按其本意,应是“去身垢”,正是古人洁身祭祀的基本要求。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正如《诗经》中的“风”之意。而“咏”的意思则是“吟诵诗词、赞语”;“归”通“馈”,馈赠、进献之意,此种意思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献食物的意思。由此,我们发现曾皙实际在描述自己沿用周朝的礼仪主持一场暮春祈雨的仪式:带领十二三人,先在沂水中洗去身上的污垢,排着队从水中鱼贯而出,像一条蛟龙出水,然后登上舞雩祭台,高唱着祈雨的歌谣,吟诵着祈祷上天的赞语,献上虔诚的祭礼。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孔子的基本主张,这种解释似更符合文章原意。春秋以来,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生活动荡,全然没有了西周时候的太平盛世。在孔子看来,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礼乐崩坏。私欲膨胀的各地诸侯,肆意颠覆周王朝礼制,藐视周王,逞强凌弱,鱼肉人民——这世界怎一个“乱”字了得!对此,孔子开出的治世处方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克己复礼”,认为只有恢复周朝的礼制,才能恢复社会秩序,重现太平盛世。所以,当此春秋末期,曾皙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礼教”理想,对孔子而言,真可谓是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必须指出的是,子路三人之志都属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大事,都只是致力于某一国的强盛与和平;只有曾皙严守孔子最崇尚的周礼,致力于为天下人民谋求福祉的祭礼。这是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的地方,也是孔子高度认同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又有必要辨析一下孔子对子路等人的评价。孔子在听了曾皙的表白以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们的教材对“与”字解释为“赞同”。如果这样理解,就意味着孔子对前三位学生的理想抱负是有所“不赞同”了。
其实,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只是对子路的“其言不让”感到不满,对其“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这一点,孔子后来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更能充分证明。对冉有,孔子说“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意思来说就是: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小国难道就不是国家吗?虽然孔子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说的,没有正面表达他的意思,但我们联系全文来看,还是能读出这位老师的态度:小国也是国,治理小国也是一种大志向,冉有是有大志向的。而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从事诸侯外交,做的也是大事,如果他做的事情是小事,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做大事情。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对子路等三人更有明确评价:“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总而言之,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与能力都是积极肯定的。由此看来,教材中将“与”字解释为“赞同”并不准确。从语境上判断,将“与”字理解为“和……一样,和……相同”似更合适。
【关键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 仁政 礼治
现今有很多老师在上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时,都没有注意深入分析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的甚至只是翻译一下而已。其实最后一段才是文章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为人、为师之道,体现了孔子当时对弟子,对自己的遭遇禁不住发出感慨的复杂心理,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弃追求精神。因此这段也集中体现了文章选入教材的意义。
要理解最后一段,就得从了解孔子的思想开起。
孔子是鲁国的一个史官,他主张实行“仁政”“礼治”,最后达到大同世界,天下太平。所谓“仁”即“仁爱”。是说国君要有仁爱之心,反对穷兵黩武,实行仁爱的政策。“礼治”则是指君臣之间,臣民之间言行举止的规则,有包括礼仪在内的意思,要对人民实行礼的教化,使之达到很高的境界,而要这样,“上”即为统治者的国君首先就要懂“仁”懂“礼”,才能去建立仁爱的政策,教化人民,社会才会安定,人民生活才富足,天下才太平。这种思想与今天的“以礼治国”“以人为本”“和谐”完全是一个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从这点来看,本文就有了入选的时代意义。
开始,孔子在鲁国,鲁国国君采用了他这一主张,结果鲁国达到大治。但后来由于被陷害,鲁国国君疏远了孔子。他的思想(理想)没有得到继续实现,这对于孔子无疑是一个打击。但孔子并不罢休,他的理想并不仅仅只是想在一个国家里实现,更希望在全天下实现。于是他就周游列国,到处宣传其主张,希望得到其他诸侯国的采纳。但事与愿违,他遭到冷遇与嘲笑,这对他又是一个打击。但孔子并不气馁,他在寻找别的途径。于是退而授徒,希望通过弟子去发扬,传播,实现其“仁政”“礼治”思想。他要求其弟子要时常保持远大志向,要有“仁爱”之心,有“礼仪”之举。因此有了课文中的“问志”。但并非所有的弟子都能准确理解他的初衷。在不被弟子完全理解之时,就有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文中的“哂”“喟然叹曰”的举止神情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感慨了。
在文中,孔子先问志,前三个弟子的回答有同异,孔子没有作太大甚至没有作出明显的评价,尤其是对子路“率尔”的回答,他只是“哂”之。这一个“哂”字,表面上只是孔子“笑”的表情而已,实质上已经作出了暗示性的回答。但此时,孔子只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出现的,为了能让各弟子畅所欲言,以更了解他们的思想,他自然也就不马上作出评价,况且这离他的主张甚远。因此,当曾点的话说完之后,他禁不住“喟然叹曰”起来。何也?因为曾点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符合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前三者的回答,孔子为何不作出那么大的反应,为何不“喟然叹曰”?
我们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知道,孔子不但自己努力践行着“仁爱”“礼乐”,同时也对弟子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可是并非所有的弟子都能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他的主张与追求。因此,当子路“率尔而对”时,他不由自主地“哂之”不免感到一些伤悲与忧虑。为何?子路“可使有勇”与其“仁爱”,反对杀伐的主张相去甚远;而子路“率尔”一样地与“礼乐”中的“谦让”相悖,这自然使他伤悲了:子路自己都不懂“仁”“礼”,又怎样去教化子民!这“哂”字,既有一种对弟子不能完全理解并践行自己主张的悲伤,又有对弟子不谦让举止的善意嘲讽。求的回答“可使足民”是符合孔子为政终极目标之一部分的,《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可他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却又显得过于谦虚。这种过分的谨慎也是孔子所担忧的,因为在关键时刻它会使人不敢大胆而果断地追求并实施正确的主张,最终会影响“仁爱”“礼乐”的实行,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时就有过这样的事例。赤的“愿为小相”虽也委婉恭让,也符合“礼乐”之要求,但多少也有些“志”“小”之嫌。不管如何,这三人的回答(志向)多少都与孔子的终极追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当曾点悠闲地描绘那一幅轻松的“沂水莫春”的图景之时,孔子便不自主地发出了感叹——终于有了一个能完全理解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了,这于四处碰壁的孔子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至此,“喟然”的举动神情及后面说的话,应该说是很明显地对四个人的志向作出了肯定与否定的评价。至此,弟子应都理解了孔子的评价。但曾皙的追问,可以说是出乎孔子的意料。说明曾皙还没有完全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这使得孔子不得不又伤心起来,甚至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不被理解,不被采纳的遭遇,他不禁再次感叹,甚至忍不住激动起来,发出感慨,大评特评四个弟子的回答: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在这里,冉有、公西华是与子路对比来说的。冉有的“五六十”虽小,也是一样的治国为政,都是大事,但却比子路显得谦虚,较符合“礼乐”的规定;而公西华“宗庙会同”同样也是为政大事,而“愿为小相”更符合“礼乐”中的“为国以礼”的主张要求,由此可见,孔子对“礼乐”的追求之严格。而“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应有两层意思:连赤这样的人都只能做小事,那么不如他的人又能做些什么呢?但个个都做这些小事,又靠谁来制定,推动大的方针政策呢?所以既有对赤的赞赏,又有担心志向不大的担忧。
读孔子这样的回答,甚至可以使人想象得到他当时的情形:说完之后禁不住地又一次“喟然长叹”“孰能为之大?”孔子疑惑而又疲惫地远望,神情凝重:出路何在?还有后来者吗?
因为孔子极其明白地知道,虽然现实不可能,但无论如何都要让精神永存,理想不灭,追求不止。不仅自己力行践之,同时还希望后人能传播,弘扬,实现之。可现实又是残酷的,明明理想是美好的而且又并非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却不被理解采纳,甚至受驱逐,使自己如丧家之犬般的狼狈,就连自己最亲近的弟子也无法完全理解,这怎不叫人伤心,激愤。而可“恨”的还有自己又偏偏不愿放弃让天下都能大同的美好追求,还是如此地寄以希望,脚步不息。如此这般,任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喟然”而叹。由此看来,孔子确实是累了,疲倦了。但无论如何累,孔子的心还是怦怦地,激愤地跳动着,似乎要蹦出一般;激情还如烈火般燃烧着,似乎要照亮一切;理想还是如泥土里的种子一样涌动,似乎明早就要萌芽;希望还是如巨浪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因此,很明显地,这个感慨里有对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自己理想不被采纳的激愤,还有对甚至弟子都不完全理解的伤悲,更有想再次抒发自己情感,描绘自己理想蓝图的激昂,甚至还有对希望弟子能继续践行自己理想的希望。可以说,这是孔子此时复杂心理的集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是其情感的集中迸发,更是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追求精神的表现。
千年前的一代宗师,实际上是借对弟子回答的评价来述说一个宏大的、古今中外都努力最求的,人人安居乐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的和谐美景呢!
仁政礼乐,天下大同;为育后继,循循善诱;四处碰壁,仍葆崇高。这,便是旷世思想家、教育家的为政、为师、为人之道。
文中孔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提出话题,是矛盾产生的导火线;子路“率尔而对曰”,孔子忍不住“哂之”——师徒(思想)之间矛盾产生,且一开始可以说就较为激烈,是孔子的“礼”(接着问“求,尔何如”)压住了矛盾的进一步激烈;求与赤的回答——矛盾进一步缓和的同时又酝酿着新的矛盾(潜台词:孔子对求与赤性格与志向的担忧);曾点的诗性化的描绘——终于使矛盾缓和,孔子似乎可以喘一口气了;曾点“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子何哂由也?”的追问,是孔子始料不及的——矛盾再次趋于激烈;孔子忍无可忍,大评特评弟子的志向——矛盾剧烈冲突,达到。
矛盾的不断发展,使文本充满一种磅礴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