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

时间:2023-05-29 17:4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别里科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摘 要:世界三大小说王之一的契诃夫,喜欢选择一些小人物来描述他们的悲惨生活,如以别里科夫为例,讽刺了那个社会的黑暗,表述了契诃夫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

关键词:悲剧;小人物;讽刺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是以辛辣的笔触刻画众多小人物形象的高手。他笔下的这些小人物不仅形象鲜活,而且还以他们悲剧式的命运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本质,表达了契诃夫对新生活的渴望。正因为这些,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小说之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的人物中偏偏选择一些小人物,而非英雄?为什么大多写他们悲剧式的命运,而非喜剧式的结尾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分析别里科夫这个代表来探讨小人物的悲剧意义。

一、别里科夫为什么是个小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有众多的人物,可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选择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呢?这首先和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他对生活关注的对象有关。作者出身贫寒,亲眼目睹了病态社会中各色人物的种种病态表现;他又曾为医生,有了更多的接触生活在社会基层人物的机会;再加上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因此,像别里科夫这样的小人物凝于作者的笔端就是非常自然之事。试想,如果别里科夫是校长,那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二、别里科夫命运悲剧的原因

别里科夫这个小人物命运悲剧的主要根源是当时社会的病态,其次则是他自身那些“个性化”的特征。如,他的穿着打扮都是罩在套子里,他的语言也是装在政府的告示和规定的套子里,甚至连思想也只停留在过去的套子里。因此,他多疑,总是担心别人说他的坏话;他封闭,不敢接触任何新的东西。而他这些独特的言行、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当时沙皇到处派鹰犬来监视人们的言行,生怕出什么乱子,从而他的统治。所以说,那个社会造就了他的性格,又是他的那些性格,造成了他的命运悲剧。

三、作者对小人物倾注的感情和态度

别里科夫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他虽然很多行为是那样的荒唐可笑,但是作为高压生存状态下的人,他的死,作者给予的多少也有一点同情。但这不是作者倾注的主要情感。从作者对别里科夫那些套子的描述上,从对他爱情故事的陈述上,从他死去后人们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讽刺、揶揄的味道。

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别里科夫既是一个小人物,更是一个被沙皇思想毒害后的一个极力维护沙皇统治的卫道夫,对他的公然讽刺和批判,实际上就是对沙皇鹰犬的痛恨,对沙皇黑暗统治的控诉,并以别里科夫的死,来预示沙皇黑暗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以及作者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四中学)

第2篇

别里科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的一个“套中人”形象。他胆小怕事、顽固守旧、自我封闭、与世隔绝,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是忠实的沙皇专制制度的守护者,同时又是这一制度的受害者。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在别人的撮合下竟然昏了头,和教员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谈起了恋爱,还准备要结婚。结果先是受到一个促狭鬼的捉弄,画了一张漫画嘲弄他,让他难堪不已,而后又看到柯瓦连科和华连卡在大街上骑自行车,使他无法接受,便去和柯瓦连科理论,但因话不投机和性格开朗、敢作敢为的柯瓦连科发生争吵,被柯从楼上推下,恰好又被华连卡看到大笑,从而不仅结束了他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性命。在对主人公性格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旨,笔者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别里科夫该不该结婚?”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先是一番热烈的讨论,接着便是争先恐后的发言:

生一:我认为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不该结婚的。一是因为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怕事多疑且又自我封闭守旧的人,结婚也是在别人的撮合下才产生的想法,并不是内心萌发的,是他“昏了头”的决定。婚姻对他来说就像梦魇一般是新的考验,这样的婚姻肯定是不会幸福的。二是因为华连卡是一个活泼可爱、招人喜欢的阳光女孩,让她嫁给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就像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他不应该结婚。(生笑 鼓掌)

生二:我认为别里科夫应该结婚。虽说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怕事、保守多疑且又极力维护现行旧秩序的人,那也是沙皇专制毒害所致。他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文中说他在众人的怂恿下决定要结婚了,可以看出他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我想华连卡大概就是上帝派去给他自由、解救他的天使吧,在华连卡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影响下,他一定会改变他的做法和想法。我相信她们结婚后,他会慢慢将自己从“套子”中解放出来。

生三:我认为别里科夫不应该结婚。因为他整天将自己装在“套子”里面,不敢面对生活,极力维护现行秩序,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是把自己和沙皇统治者联系在一起,压制着身边的人――甚至全城的人。有谁能够忍受一个胆小怕事、恐惧得让人发笑的丈夫呢?有谁能够受得了他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呢?即便是他结婚了,相信他们的婚姻也不会长久,所以还是不结婚的好。

生四:我认为他应该结婚。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别里科夫也不例外。他一味的逃避现实,将自己密封在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与世隔绝,因而才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但他心中也有婚姻的种子,虽说他与华连卡的婚姻是在别人的怂恿撮合下才发生的,由此也说明他渴望幸福。也许结婚后他可以丢弃“套子”,在“阳光”下生活,而活泼、开朗的华连卡又是唯一走进他生活中的人,说不定华连卡还可以转变他的性格,把他从阴暗封闭的生活中拉回来。“枷锁锁住了原来的美丽,却开启了另一段未知的旅途……”因此我认为别里科夫应该结婚。

生五:别里科夫不该结婚。保守顽固的思想已经浸透了他的人性、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了沙皇统治的忠实卫道士。他的存在只会使当时的社会更加黑暗、更加腐朽,沙皇统治更加嚣张,更多的人们受到迫害,更多的思想受到压制。小说最后说:“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别里科夫这种人,活在这个城市里,这个社会里,本来就是个祸害,如果他结了婚,他的儿子、孙子不是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吗?(众生大笑)“给他一点宽容,他会玷污一个心灵;给他一份爱情,他会残害整个家庭。”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祥和,就不应该让他获得爱情,更不该让他结婚。(生大叫,疯狂鼓掌)

生六:别里科夫不该结婚。像他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不仅封闭了自己,也束缚了别人,即使结婚了也不会幸福。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但对华连卡来说则是一种折磨,况且他和华连卡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习惯不同,又毫无共同语言,生活在一起肯定是个悲剧。再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一场“告白”,是一种非常“曝光”,而他整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这样既是对另一方的污辱,也是对婚姻的不敬。因此,他这种人就不应该结婚。

……

开放的课堂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的发言更使笔者惊叹: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探究不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的思考,而是已经触及到生活和社会;与其说他们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还不如说他们思想前卫,能够从文本的“套子”中跳出来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由此笔者想,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摆脱一些“套子”,不让教师和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我们的思想必定能够在课堂上绽放出美丽的自由之花。

(卢红林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733300)

第3篇

11⑷.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全国课标卷)(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典题解读】

意蕴发掘类,属于主题阅读范畴,要以深入理解文本主旨为意图,只是试题为考生发掘明确了目标。全国课标题明确的目标即“‘我’是否有人性弱点”,这样的试题将探究转变成了从文中搜集证据,以证明“‘我’有人性弱点”或“‘我’没有人性弱点”。

【新文跟读】

写日记的男孩

毛小懋

那天傍晚,我趴在旅馆门前的沙滩上整理稿子,老板娘的儿子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我饶有兴味地看着他,笑着问:“你怎么了?”

男孩低着头不说话,在我旁边坐了下来。他坐得非常小心,斜斜的,只在沙滩上搁下了半个屁股。看了看大海,他转过头来,随手拿起我的稿子,瞄了一眼。突然,他的小小的眼睛亮了:“你也写日记吗?”

我摇摇头:“我不写日记,我编日记。这些都是小学生的日记稿子,我是编辑。”

他的眼睛更亮了:“真的吗?我也有很多日记的,你能给我看看吗?”说着,他突然停住了,自己先摇了摇头:“不行,我的日记不能给外人看。”

“你的日记已经有隐私了吗?”我笑着说。

男孩皱着眉头说:“也不是隐私,只不过……”顿了顿,他忽然问,“你有没有发现我的屁股很奇怪?”

“我早就发现了,你的屁股一定是让你妈揍过了。”

“不是,是我爸。”这个强壮的男孩攥紧了拳头说,“昨天我把我们班的胡庆杰狠狠地揍了一顿。”

我欣赏着他的拳头,啧啧赞叹:“瞧不出来,你还是一个狠角色。”

“因为胡庆杰在走廊里骂我是掉进了茅坑里的猪。这个坏家伙嘴里天天臭得跟茅坑一样,我只能用拳头让他闭嘴了。”

“胡庆杰就告诉了你的爸爸?”

“没有。我的拳头很厉害的,他挨了我的揍,根本不敢跟别人讲,要不然,他下次挨的揍一定更结实。”

我很纳闷:“那你爸爸是怎么知道的?不会是你告诉他的吧?”

男孩扁了扁嘴角:“我才没有那么傻呢。尽管我爸爸的拳头还不如我的大,但是他揍人不用拳头,用笤帚。笤帚揍人可比拳头还要结实。”

“那么,这件事是不是还有第三者?”

“没有。不过,日记算不算第三者?嗯,我是说,我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但是日记让我爸爸看见了。你知道的,每一个爸爸其实都有一把钥匙,能偷偷打开儿子的每一个抽屉。”

我一拍大腿:“嗨,你把它写进日记里干嘛?”

男孩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接着说:“其实,我揍过很多很多人,做过很多很多坏事,没有人告密,但是我爸爸都通过我的日记知道了。唉,我每隔几天就要挨一顿暴揍。”

我发现原来那个叫胡庆杰的家伙说得不错,这个男孩确实笨得像一头猪,走路掉进了茅坑,脑子也不会拐一个弯。我尽量心平气和地说:“你很笨,你不写不就行了吗?”

男孩一脸的迷惑:“日记……不就是把自己每天的事都记下来吗?我们老师讲的,做过了,就要记下来,不能隐瞒。”

我刚想嘲笑他,却忽然觉得心里的什么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很柔软的撞击,让我慢慢地怔住了。“我说得不对吗?”男孩迎着我的目光,焦急地问。

我连忙说:“对,对。不过……”我再度陷入了犹豫。我想告诉他,不一定把所有的事都记下来才叫日记,但是我讲不出口。眼前的这个男孩正在忠实地记录他的人生,他是在做一件直面自己心灵的了不起的大事,我怎么能阻止他呢?

犹豫了很久,我终于问:“你为什么要写日记呢?”

男孩说:“我现在12岁,我想把我的日记一直记下去,一直记,一直记到我80岁的时候。你别笑,我知道像我这么壮的男人,一定能活到80岁。那时候,我肯定已经写了上千本日记,我要用最结实的木头打一个书架,把所有的日记都按照年代摆上去。那时候,我的头发胡子都白了,我就坐在沙发上,把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叫过来,说,孙女,你帮我查一查,68年前的8月9号,我做了什么。小姑娘帮我查了半天,奶声奶气地说,爷爷,那天你把胡庆杰狠狠地揍了一顿!”说着,这个壮男孩扶着自己的腰,把自己的屁股全部摆在沙滩上,“嘿嘿”地笑了起来。

但是,我没有笑,似乎被他的话引到了某种境界。

(选自2010年第16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典题新编】

1. 文章的结尾部分说“我没有笑,似乎被他的话引到了某种境界”,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

【高效对策示范】

本文叙述视角属于“有限视角”,“我”是作品中的重要人物,“我”的感受能最大限度地导引读者去深入思考本文的主旨。而对“我没有笑,似乎被他的话引到了某种境界”是否真正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们对作品能否理解。

第一步: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养成品味语言的习惯和培养顺遂“我”之导引深思一步的自觉性。如教材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 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 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 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我们”“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这种感受能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埋葬别里科夫的意义或者说本文的主旨。简单看,扼制整个小城的别里科夫死了,是小城能自由起来的标志,应该说是一件让人们十分愉悦的事。但是事情本身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小城死了一个别里科夫,还会孕育出又一个别里科夫。所以“我们”埋葬别里科夫却难以享受到“完全自由”的快乐,犹如儿时那样。一个礼拜不到,“我们”的生活又陷入“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的境地,暗示新的别里科夫已经在钳制着小城人的头脑。而“实在……”写出了当时“忧郁和谦虚”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终于很快被证实的清醒与痛苦。这样来理解作品中“我”的感受,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当然,理解了这些有形的东西,我们还要能看到无形的东西。即“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里科夫个人的存亡上,而应该将目光从这样的人身上移出,移到那能不断孕育这样的人的文化上。只有破除了那样的专制文化,才能给我们赢得真正自由的生活空间。

第4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强调教育并不只是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的品质。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引进课堂,引入语文教学活动,融入阅读与写作之中,由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和美德、诱导积极情绪和增进积极体验。自觉、有意识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轻松、积极、乐观的氛围中授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以求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学会赞美赏识,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可以通过肯定的、赏识性的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参与探讨。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应把赏识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细微的行为之上,对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教师的肯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存在着固有的积极力量,通过后天的教育“促使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抑制或消除”。语文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隐性教育价值,让学生不只感知语言美,感悟思想情感,更要通过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品质、人格、人性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形成积极品质和美德。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高度责任感,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高效率。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发展的水平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如果超出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就极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思维,承载落实“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具体身份的任务。全部问题设计要围绕中心,在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设在重点处、难点处、拓展处;要具体而易于操作、符合学情而有所拓展、讲究过程而注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引导和引发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所学、把握重点,理清思路、突破难点,夯实基础、有所拓展的目的。而决不可以流于兴之所至、随便设疑,简单细碎、数量泛滥,边问边答、毫无重点的骑驴聊天式的低效问答。如此问题设计,既毫无设计价值可言,又会使学生疲于应答,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即使学生在师生问答中有所得,也是鸡零狗碎式的零散信息,绝不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有些语文老师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一课中,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别里科夫有哪些“有形的套子”?这些“套子”对别里科夫有什么作用?

2.别里科夫有哪些“无形的套子”?说明了什么?

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要探究探究。其实,这两个问题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的理解,学生只要稍微认真读一读课文,就能解决了。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这样浅显的问题,显然没有探究的价值和必要。更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心理,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如果问题是这样提的,那效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1.别里科夫否认他与华连卡的恋爱关系,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为什么?

2.如果别里科夫跟华连卡结婚了,他的生活会怎样?婚姻能否改变他的性格?

3.作者设计别里科夫恋爱并且最后失败这一情节的用意何在?

这些问题是对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和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设置逼真情境,触发学生积极心理

新课标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要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遇到这样的文章,我常设置情境让学生自由想象,自主感受文章的韵味。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境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得到巨大突破,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小说体裁具有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因此,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小说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及创造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中的世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入体味小说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及叙事语言,加深对教材的了解和掌握,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现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实现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质的飞跃。

一、巧设问题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乐趣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思维所产生出来的火花皆来源于问题,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高中小说教学中,通过巧妙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让学生进入思维的主动状态,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此,既有效克服了传统小说教学中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缺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又能加深对小说所表达的情感的深度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以人教版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可结合小说题目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之初,可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当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题目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别里科夫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别里科夫在我们的生活中代表着哪一类人”……学生一连串的问题犹如火焰,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但必须注意的是,学生的提问虽然都值得肯定,但由于问题太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所有问题都进行解答,加之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角度不一但都属于同一种,因此教师还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再结合小说的情节、社会环境及人物形象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我、华连卡姐弟和其他人是怎么看待别里科夫的?”“为什么别里科夫会成为这样一个令人厌恶的人?”“‘不怀好意的家伙’画的漫画为什么对别里科夫造成这么严重的影响”……如此,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一步步引发学生的探究乐趣,让学生围绕问题再次深入文本,如此,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将对本课的学习研究引向深处,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又如,还可以围绕小说的环境描写创设问题情境,进而让学生通过小说中环境氛围的描写深入体悟人物内心活动,掌握人物形象。以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小说除了紧扣题目侧重描写“风雪”环境以外,还多处描写了“火”,教学中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一特殊之处,设置如下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作品中多次提到火,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关于火的描写,想想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学生经过阅读很快找出答案,如“将火盆借给林冲生起焰火”“将火炭盖了”“火种被雪水浸灭了”“只见草料场里火起”“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很快理解到作品中“火”的不寻常之处:由星星之火到熊熊火光,就像林冲心头的怒火,越烧越旺,小说情节和矛盾冲突也随着火势的蔓延逐步推进和激化,最后,林冲于冲天火光中手刃仇敌痛快复仇,也让故事在这漫天风雪的熊熊火光中达到。正是因为有了这漫天风雪中的“火”的烘托,完美地展现了林冲从一个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囚徒到敢做敢为、顶天立地的真情英雄的形象转变,学生在赞美林冲的高大形象的同时,也深深感悟到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与悲凉,而这也正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小说较之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塑造并刻画一些有血有肉的、独具个性特色而又有一定社会普遍意义的人物,达到反映社会现实的目的。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都是直接进行,然后再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去透析小说创作背景和创作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一般。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针对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形象进行角色互换体验,能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更直接地、设身处地地感悟到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情感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人物本身的思想感情以及小说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尽量选择一些剧冲突比较集中的作品,如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以及必修四《雷雨》《边城》等,现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编写小组、剧务小组、导演小组、演员小组、观众小组等,每个小组各司其职,由演员小组在导演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对剧本的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对当时所发生的事件情境进行还原,通过直观的表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活动及其思想性格。如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此处,学生通过将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就能很容易理解,虽然贾府几个女儿们的才情学识都很高,但偏偏贾母却说出如此不屑一顾的话语,是因为她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地位所然,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也因此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黛玉再接下来回到宝玉“妹妹可曾读书”的问话时,为何不正面回答而是迎合贾母的意思说自己“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既锻炼了听说读等能力,又能更深入地体味到人物当时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在人物独具个性的语言特色中领会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其他小组的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表演,但通过负责编写剧本、筹备道具、专研角色特点并安排演员排练以及发表观感等,同样深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既很好地营造了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气氛,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又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加深他们对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和剧情冲突的透彻理解,这同时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效果是以往直接阅读文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达到的。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说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结合小说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体验、生活情境等增强体验感,才能加深对小说表达寓意的理解能力。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小说作品其所处的年代较为久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较远,不利于学生对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心思想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可能地寻求小说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小说中所描写的生活与现实中学生的己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沟通链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三《祝福》时,针对祥林嫂失去孩子这一故事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如下情境想象:为何小说中像祥林嫂这般勤快的女人会遭到周边人的冷遇呢?若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你会怎么做?你周围的人又会对失去孩子的母亲表现出什么态度?若是祥林嫂穿越到现代社会她是否还会遇到那样的遭遇?通过以上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深刻地体悟到当时的社会与当今社会的巨大区别,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小说的主旨所在:在旧社会封建礼教的黑暗本质下,像祥林嫂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命运注定是悲惨的,祥林嫂也注定了是一个悲剧。由此,将小说主旨从表层剖析到了本质层面,加深了学生对纲常礼教的吃人本质以及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当前多媒体课件已经深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图并茂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小说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品的环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三《老人与海》时,我们广西的大部分对于“海”的“惊涛骇浪”“广阔无垠”的认知是比较缺乏的,因此若只是单纯地通过文字阅读或者教师描述,学生都很难和桑迪亚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但若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海的波澜壮阔,很容易就能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身临其境地感知到桑迪亚哥出海的艰辛。接着,教师可陆续向学生展示如下图片:老人孤身一人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捕捞、大马林鱼骨架、老人接二连三地与鲨鱼殊死搏斗……然后结合鲨鱼的数量变化、工具的残损情况、搏斗结局的变化等,顺势向学生推出设问:在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弱,对手越来越强悍的情境下,假如你是桑地亚哥,你会做怎样的选择来摆脱这个困境;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能不能有桑迪亚哥一样积极面对的勇气……通过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再进一步挖掘小说中关于“人的寓言”的现实意义:“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总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实践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还很多,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加强对该教学模式的思考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小说、会读小说,全面提升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质量。

作者:苏丽娇 单位:广西河池市都安县瑶族中学

参考文献:

[1]缪海燕.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09):38.

第6篇

叶澜教授曾言:“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毋庸置疑,人是会言语的动物。那么,最近贴生命的语文科,自然要勇敢地承担起对话的重任,并将其持之以恒地串牵于实践。

对话教学,固然充满着强大的优势,但践行中,仍不乏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有教师很少或者根本不与学生对话?为什么有的对话缺乏语文味?为什么有的对话难以有效启迪学生心智?如上思量,是进步优化对话教学的础石,更是始终持有语文课堂生命温度的要义。

一、基于平等的敢对话

现阶段,语文对话教学,经常陷入两种尴尬困境:一为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则置若罔闻,甚而死气沉沉;二为学生讨论交流滔滔不绝,而教师则几乎陷入失语的情状。前者,备受论者关注,兹不赘言。后者却应牵提起我们的警觉,因为,在历经课改未深的地区,这种“课型”正被一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误以为是新课改的成果而纳入评价体系。课改倡导学生主体,而这,绝非以教师的失语为代价。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教师更应发挥出有力且有效的引领作用。否则,一盘散沙,终不成器。先来看一个课堂实录的片段:

“‘我同意李陵的劝辞,认为苏武非常不值!他的兄弟因汉武帝而死,妻儿流离失所,在自己为大汉节义而付出一切时,还让他有后顾之忧。而苏武竟这样愚蠢地为一个无情且无义之人效忠了十九年!’学生观点一出,当即引发了全班学生的一场争论――

生1:苏武身为大汉使节,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这是为‘气节’而苦苦坚守,名留千古,又怎么不值!

生2:―个人若为他忠心耿耿,却不被爱惜重用,就不值得。苏武归汉,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苏武为汉,牺牲了十九年的宝贵光阴,回报却如此之低。

生3:苏武的坚守是徒劳的。他为大汉天子坚守所谓的‘气节’,而大汉天子却是非不分,不能保护好他的家人,为这种人尽十几年的忠贞,代价似乎太大了。”(摘自赖端梓《高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05月)

这一课堂教学片段中的对话不可谓不精彩。然而,细味其里,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这一部分中几乎失语。有人会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空,那么,学生讨论之后呢?摘引文献篇幅所限,或许后面有教师的相关点评。但是,在学生鱼贯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真的只能选择无动于衷吗?如何理性地审议寻问,还需要平心而论的心态,还需要进步探究的学思。

如果在当语时,教师失语或少语,带来的将是学生思想的散漫与学识的浮华。那么,究其背里,教师失语的原因为何?不可否认,造成教师失语的窘困,成因多维。就所见所感,笔者以为,教师匮乏相应的学科知识储备,无法有效捕捉学生讨论的契合点,是为很大缘由。再看特级教师黄厚江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在翻译时,标题有两种译法,还有一种译法为‘套中人’,现在大家比较一下哪个更好。(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分别请一个代表发言。先请认为‘套中人’好的代表发言。

生:我认为,这一个‘装’字非常重要。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个‘装’字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不是他自己的责任,是别人,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

师:同学们,这两个不同译法的标题或许各有千秋,但这个‘装’字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他点明了小说的深刻的主题,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可见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别里科夫。而是指向――

生:沙皇专制。

师:同时,更深刻地告诉我们,别里科夫也不是个别现象,而是――

生:一类人。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类人呢?

生:课文最后。

师:好,我们来一起看小说的结尾。这段话四个句子有两层意思,大家看表示两层意思过渡的词语是什么,两层意思的重点又是什么。

生:‘可是’。

师:从这个过渡词语可知意思的重点在前还是在后?

生:在后。

师:在哪一句?

生:在最后一句。”(摘自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2008年01月)

片段中,黄老师没有将“好”与“不好”的问题抛掷出来,任由学生发挥,不加引导。相反,黄老师连用两个“不是……而是……”,引导学生得到“一类人”的认识,随后进一步索解文本,追问“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类人呢?”最终在文尾完成了回归文本并印证学生认识的完美演绎。这,便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敏感与生命魅力。

二、基于文本的真对话

前文提及,语文教师当语则语,那么,紧承而来的便是:当语要语真语。伽达默尔曾说:“只有让诠释者被文本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方向上作进一步的探究时,才会出现真正的对话”。立足文本是能顺利开展高效对话的先决要件。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老人与海》的课堂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生1:‘我觉得老人是个成功者,捕获了一条比自己的小船还要大的马林鱼。’

师:‘很好,还有谁来说?’

生2:‘我觉得老人是个失败者。他没有成功地把鱼带回来。’

生3:‘我也觉得老人是一个失败者,作为一个渔夫,专业的捕鱼者,居然那么多天都没有打到鱼。放在现在,早被解雇失业了。’

师:‘这样的想法倒是与众不同,有道理,继续说。’”(摘自白海宾《高中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04月)

这个教学片段,后面两个学生的观点明显悖于文章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肯定反而将学生置于更大的错误深渊。虽然,文本解读的多元化趋势,已经不可阻遏,但多元解读终究不是无元解读。下面是特级教师严华银教授孙犁《荷花淀》时,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嫂对话的一个片段: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一个学生点评说:‘这一对话显然可以看出水生嫂的内心矛盾,面子上,从大道理上,她不能不支持丈夫,但从家庭角度计,从个人情感计,她又不忍心丈夫离开。’

老师这样‘追问’:‘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那我想进一步与你讨论,那你认为,在水生嫂身上,这个矛盾是真的矛盾吗?’

学生一答:‘不是。’

老师又问:‘那是为什么?’

学生一答:‘因为整体看,从前后文看,她是识大体,顾大局的。’

老师问:‘既然这样,你的面前的矛盾说是不是很准确呢?’

学生一答:‘不很准确。’

老师:‘那应该如何说?’

学生一:‘我觉得应加上:当然,这种矛盾也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又是不矛盾的。’

老师:‘那你能够把不矛盾解释得更清楚更深度一点吗?比如说,既然如此识大体,顾大局,又为什么要说‘家里怎么办’这样拖后腿的话呢?’

……

学生二答:‘我以为这是水生嫂的幽默。’

学生三答:‘我觉得这个特定的氛围中,水生嫂将与朝夕相处、深情相爱的丈夫生离死别,不可能冒出什么幽默。我理解,这应是水生嫂希望丈夫明白他离家后家庭的难处,知道她在家中将要承担的辛苦,从而更多地理解自己,看重自己,特别是离别前能够对自己更多安慰和。’”(摘自严华银《严华银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

严老师紧握“矛盾”一词,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始终将文本置于中心,以文本推动深入对话,以对话深度解读文本,最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水生嫂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开掘出货真价实的语文味。

三、基于追问的巧对话

对话,需要智慧。追问,不仅是师生对话的重要交流平台,更是师生对话的重要评价手段。例如,笔者在一次练习评讲中遇到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句,其中有一个词语“虚幌”,不少学生认为是“窗帘”。我这样追问:“如果是‘窗帘’的话,那么,从‘倚’字来看,你觉得诗人和他妻子是在一间屋里吗?”学生思考片刻,有的回答:“不是的,应该是一个在屋外,一个在屋内。”我问:“那么,谁在屋外,谁在屋内呢?”有学生说:“应该是杜甫在屋外,他的妻子在屋内。”我问:“那么,你们认为这样的情景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否相符呢?”一些学生会意生笑,笑声中已然认识到前面回答的不准确。

在“对话――评价――对话”的往复中,追问――一条绝妙的教学路径,可以将课堂品质不断引入深层。循此蜿蜒,我们必定能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更多平等与智慧。

另外,我们应该警觉,对话教学并非万能:

“对话理论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新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资源,如果视而不见,将是我国语文教育极大的损失,可能会由此拉开我们语文教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于是我在2001 年开始发表文章将它引入语文教育领域。当时失之肤浅和粗糙,直至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例如我最初的文章就片面地把整个语文教学理解成为对话,后来才发现‘教学’和‘对话’在本质上难以兼容,于是予以纠正,强调语文教学的对话性,这算是往前进了一小步。……首先,听说读写都应该是对话;其次,语文教学应当有对话的部分或成分;再次,即使是非对话的活动,教师也应当具有对话精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造就对话者。”(摘自李震、王尚文《关于“语文教学对话”的对话》)

第7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了解文章的发端,分析课文。学生只有熟读、精读,才能更深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当然,阅读时,渗透文意,有时不是单精读原文就能办到的,还需要了解写作背景、作者身世等,这就要求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不仅课内读课外还要读,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面。

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俗语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认知心理学也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找出答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解答问题。如:学习屈原的《离骚》一文,可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和理解课文:(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2)如何才能实现此理想?诗中是怎样阐述的?(3)屈原在楚国振兴中担当了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4)诗人面对着的是一个怎样的现实?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明白了这些问题后,就有助于有层次地理解诗歌内容,还便于抓关键句条理背诵。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科学研究表明,多讲话会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从而变得更聪明。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可以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学中也可以就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说话本领。

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两个人彼此交换一件东西,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件,两个人交流思想,就有两种思想,两种思想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第三种思想,这第三种思想就可能是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交流,可使他们的想法更具体、更充实,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例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讨论:(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2)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3)作品中教师和全城的人为什么怕别里科夫?他终日六神无主,战战兢兢,他怕的又是什么?这两种怕有什么关系?(4)如何理解别里科夫的形象?通过探讨交流,从而把握人物形象,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写作可以让思维缜密,逻辑加强,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用文字将思想的火花呈现出来。例如《诗经》中《静女》的学习,青年男女美好甜蜜的爱情生活通过一次约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文章简洁、精炼,仅50余字。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现当时的场景,并用文字将其固定下来,从而理解其不尽之言中的无穷之意。

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小结,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学生能体验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强化记忆。如:学习小说,让学生小结人物形象特征,文章的主旨;学习诗歌,归纳诗歌的主题等,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8篇

一是从文学知识方面考查。

常见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例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2007年湖北卷)

(1)林冲是一位 形象。

(2)杜十娘是一位 形象。

误答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扣题准确、表述具体、语言简明。答题常见错误是填空时人物形象记得不清,或张冠李戴,或写错别字;做简答题时常常对课文印象模糊回答起来泛泛而谈,不具体,不准确或漫无边际。

二是从阅读赏析方面考查。

常见的命题格式是“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句含意)作一赏析(点评)”等。

例2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不超过40字。(2008年湖北卷)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富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误答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常常局限于对所供材料的阅读,而忽略对所供材料文本的整体把握,这样在理解上就容易出现偏差,游离中心或重心。有很多同学就是从比喻角度错答的。

三是从引申、探究方面考查。

即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常见的题型有:①对课文中某句话、某种行为的体会;②针对文本解读中出现的不同观点让考生做出选择,并予以阐述。

例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2013年湖北卷)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误答 在针对不同观点做出回答时,只要抓住一个观点做出阐述即可,不要对每个观点都予以阐述。面面俱到,不如说深说透。另外,对于自己认同的观点做论述时至少要分二个角度,切忌只讲一点,本题赋4分就暗示了这一点。

四是从材料运用的角度考查。

即把课文内容作为语言运用的背景素材。常见的以课文内容作背景材料的语用题有拟对联、串台词(导入语)、颁奖词、扩写、压缩、仿写、改写等。

例4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2011年湖北卷)

例5 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2012年湖北卷)

例6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2012年湖北卷)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误答 在具体作答时,既要做到准确引用材料,也要注意写作要求,特别是要注意对联、题解、颁奖词、书评等应用文体的写作要求。

建议

1. 复习全面。与课本相关联的语用题,命题视野涉及到必修、选修和读本,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必须要对5本必修教材和2本选修教材烂熟于胸,但又不能只局限于此。

2. 突出重点。纵览近年出现的试题,考查课本知识,从体裁方面看,主要集中在小说和戏剧上。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注意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精彩场面、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经典语句等。此外,在古诗文学习中要注意对经典课文、名家名篇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发散。

1. 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段学习《外国小说欣赏》后的感受。

甲: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真切地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屈原塑造的湘水女神的哀怨与执着,杜甫感受的五更鼓角的悲壮与苍凉,陆游描写的沙场驰骋的激愤与豪迈。

2. 诨名,又叫外号、绰号。这种称谓一般是由他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取的,大多带有戏谑、幽默、讽刺等色彩。下列人物均出自高中语文课文,试给他们起一个诨名,并根据课文或原著内容,简要说明起这个诨名的原因。

葛朗台:

别里科夫:

3. 观察下面这幅《苏武牧羊图》,结合苏武生平,描述画面内容。要求展开联想,写出其精神,150字左右。

4. 余秋雨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请从所学中外文学作品中各举一例,并谈谈这种结尾的好处。

1. 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我能深刻地感悟到小说里体现的人格魅力:丹柯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果敢与智慧,牧羊少年寻梦之旅的勇气和执着,朗德纳克侯爵在濒临绝境时的赏罚分明与指挥若定。(这是一道仿写题。答案要做到三集中:同一教材,同一体裁,同一话题;在写法上第一句总写特点,后几句紧扣课文内容举例印证)

2. 葛朗台:守财奴。因葛朗台费尽心机地占有金钱,到死都不忘抓金子。别里科夫:套中人。因别里科夫思想保守,顽固地维护旧制度,害怕一切变革。(本题虽是延伸理解题,但只要回顾课文或联系作品简介,还是很容易解答的。葛朗台出自《守财奴》,而别里科夫出自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它的另一个译名就是“套中人”。明确这些,只要将人物性格特点与课文情节联系起来即可。语言要尽量简洁)

3. 北风刮得正紧。漫天飞雪,被卷成一条条白色的鞭子,直鞭向白茫茫的大地,直鞭向那个白须白眉、手握节杖、颤巍巍临风而立的老人。在冰天雪地中,那个孤独的老人深情地望向那遥远的南方,他在想些什么?他手中那根节杖上的白毛已经脱落,剩下稀稀疏疏的几小撮儿,和他下巴上的胡须一起在北风中飘动。匍匐在他脚下的羊群,似乎读懂了他的思国之心,静静地,一动不动。(写作时要注意:画面描述与苏武精神世界的揭示要不露痕迹;尽量做到情感饱满,语言优美)

第9篇

一、语文与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因此,我觉得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语文与传统美德

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传统美德教育课。《论语》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告诉学生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无知,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传统美德的教化也就无声无息地潜入他们的心中。

三、语文与集体精神

由于家庭及其各方面因素所至,“小皇帝”“小公主”的“自贵”思想与行为或多或少的影响,使学校“集体荣誉感”的滑坡。如何强化学生的爱心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呢?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和集体、个人同祖国的关系。

四、语文与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人类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联系实际,谈谈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漠化之苦,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五、语文与生命意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因此,只有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和生命等价的,甚至是高于生命的,而什么样的东西是不需要用生命的毁灭做代价的。

六、语文与责任感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七、语文与健全人格

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演”与展现。语文教师要悉心地耕耘课文这片土壤,使学生既能从中受到艺术的熏染,又能得到理性的启迪。“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八、语文与心理健康

第10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方法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勤奋向上的教育。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在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所有的名人大家都是经过不懈的勤奋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就让我们看一看那些直接劝人努力学习,用勤奋用汗水求得进步的文章吧!《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荀子的《劝学》一文就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2、谦虚谨慎的教育。谦虚使人进步,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胸怀,才会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象《断魂抢》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还是象《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4、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只有决心而没有毅力,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勤奋+决心+意志力=成功。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5、心理承受力的教育。要教育青年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正视失败。在困难面前,不能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地在失败中崛起。这时,一颗能够承受挫折,坚强的心灵就极为重要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6、正确人生观的教育。高中学生已经在思考人生目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大有裨益。《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背景分析法。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这时,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此文意,让学生联想还有哪些名言阐述了此道理。经过思考,学生列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为治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等名言警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当学生明白命运的咽喉在自己手中时,就会抓住机遇,用行动改变未来。

3、比较法。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以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送东阳马生序》中可比较“我”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沙子龙还有点慨叹自己的武艺过时;别里科夫则一味维护旧事物。这两种态度都到会不可取的,正确的作法是要适应时展,尽快接受新事物。轻松的比较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4、辩证分析法。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辩证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为客观的评价周围的人和事。在教授《项链》时,对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学生最初形成了两种极端化思想:一种认为她无可厚非,另一种认为她太不值得了。在同学们的争论中,我引导大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论她。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可以理解她的虚荣心,毕竟人往高处走,但她那种人生来就是享乐的观点是不对的,人生还应有更崇高的追求;肯定了她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的能力,认识到了她在面对不幸时性格坚强果断的一面。这样,学生不仅更深刻认识了玛蒂尔德这个人,而且也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明白了要通过正当手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

高中语文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努力。

第11篇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细微处发现问题,并抓住一言半语深入理解人物。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这一看起来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若选准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问于矛盾之时,就会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应。这种矛盾有的产生在作者客观的叙述过程中,又如《项链》一课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在得知花了十年的心血偿还的项链是假的之后,她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很好地启迪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我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不能太难,应以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答,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就要点拨引导,或划大为小,或划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h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三、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结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对她又情深似海,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对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经过讨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刘兰芝没生孩子,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太能干了,让婆婆显得太无能了,这使焦母很没面子。”“焦母是独自把儿子拉扯大,不愿让兰芝夺走儿子对自己的感情。”“焦母见儿子太恋家室,怕影响了前途”等等。学生们积极思考,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对这个问题做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

四、教师在课堂提问后要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总是格外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将来自于教师的积极、正面评价视作支撑自己不断获得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情感动力。由此可见,教师给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学生若是轻松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回答的优点与长处,语言可以包括“逻辑清晰,深刻揭示了问题的内涵”“有理有据,言之有理”等;但是如果学生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催促学生,不能对其冷嘲热讽,更不能粗暴地打断学生不甚完善的回答;而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分析时间,即使其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也要巧妙指出其回答中的不足与不合理之处,并给予其激励性言语鼓励,如此这般,教师给予学生的恰当评价将推动学生继续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心理 方法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健康。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心理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应该加强中学语文心理教育,并通过教法改革,提高语文心理教育的质量。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勤奋向上的教育。《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以及荀子的《劝学》一文,都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二、谦虚谨慎的教育。《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像《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或是像《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四、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了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五、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六、正确人生观的教育。《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背景分析法。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这时,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比较法。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以在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送东阳马生序》中可比较“我”与“诸生”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沙子龙还有点慨叹自己的武艺过时,别里科夫则一味维护旧事物。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要适应时展,尽快接受新事物。轻松的比较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