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莫言小说蛙

莫言小说蛙

时间:2023-05-29 17:46:44

莫言小说蛙

第1篇

关键词:莫言 《蛙》 姑姑 计划生育 人性

中图分类号:D6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83-01

一、背景和创作基础

小说以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姑姑”万心这个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传奇而复杂的一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和敬意。如果没看小说,也许会对莫言将小说取名“蛙”感到莫名其妙。小说之所以取名叫“蛙”,作者也有阐述,蛙,又谐音娃,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孩子;另外,蛙的叫声类似小孩子呱呱的哭声,这也是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就备受煎熬、如临大敌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蛙”也音同“娲”,女娲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详,女娲造人,文中的主人公“姑姑”也是一位妇产医生,送子娘娘。

历史往往是只看结果不论过程的。很多东西也一样。抗战的胜利,国家的解放,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无一不是历史最好的注脚。不过在胜利和成功背后的无数先烈和鲜血却是永远埋葬在历史长河中的泥沙。小说重点剖析了计划生育这一历史事件,将历史的功过通过“姑姑”这一乡村医生的角色展现得充分而立体。不过与当代文学惯常的历史书写方式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采用“现实主义”式的叙事成规,而是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

二、“姑姑”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姑姑”的父亲是当年八路军跟随白求恩的从军军医,在当地小有名气。“姑姑”继承衣钵,卫校毕业后在高密东北乡当起了妇产科医生。她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被当地人奉为“送子娘娘”。但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姑姑”也从万人敬仰的“送子娘娘”变成人人唾弃的“杀人妖魔”。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姑姑是有着一种为计划生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她手段极其强硬,变得六亲不认。步入晚年后,姑姑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她对青蛙的恐惧、对泥娃娃的吊唁直到最后上吊自杀,都是对过往的一种忏悔,对自身的一种救赎。

1.“姑姑”的最初时期

姑姑作为老军医的子女,性格坚强刚烈,当被日本人控制在城里时也是毫无惧色,胆识过人。姑姑从卫校毕业后,继承父辈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乡村妇产医生。她坚信科学,鄙视老接生婆对科学的蔑视、对人命的草率。年轻时就能对自己厌恶的接生婆大打出手。这时的姑姑是年轻有活力的。她医术高明,很多情况危急的产妇都在她手里转危为安。每个经她接生的产妇都对她赞赏有加、心生敬意,渐渐的“姑姑”也小有名气,取代了传统的接生婆成为了东北乡远近闻名的“送子娘娘”。她是勤奋善良的。为了救人,她可以冒雨骑山路赶去接生;就连家里面母牛难产,她也竭尽全力。“姑姑”既是党员,也是烈士遗孤。她的优秀让人望而却步。飞行员王小倜的出现让“姑姑”对爱情和家庭充满希望。但是随着他开飞机叛逃到台湾,一切的梦想因此破灭,她的爱情也因此夭折,在我看来这也是“姑姑”性格变化的起点。虽然后来有很多条件优越的追求者,但是姑姑始终放不下这一块心病。

2.“姑姑”的第二时期

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姑姑带着自己的助手“小狮子”,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忠实支持者和坚定执行者。为了实行计划生育,她和张拳一家弄的不可开交,最后逼得张拳老婆溺死在了河里一尸两命。自己的侄子媳妇王仁美性格直率而可爱,从不接受流产到逼的不得不接受安排,最后难产大出血死在病床上。她的执着也让懦弱的“我”束手无策。她对政策的执行近乎疯狂,得知王胆的身孕后,和王胆一家子玩起了捉迷藏,不惜时间和代价一定要达到目的,最后王胆路上早产虽然生下了女儿陈眉但也死在了逃跑的路上……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期,曾经泼辣的万心还在,但已经不是那个懂得善待和感恩的“姑姑”了。她在自己的家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雷厉风行,大义灭亲。这个时期的姑姑,完全没有了自我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变成了一个为了计划生育事业无视一切、无视生命的人。

3.“姑姑”的最后时期

“姑姑”一辈子相信科学,坚信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但是在她晚年的时候,虽然在家庭里表现的风轻云淡甚至有些随性泼辣。其实她不断地经受着来自自己经历的拷问、灵魂的煎熬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在作品的最后话剧阶段,那些在姑姑手下流走的无数小生命幻化成青蛙妖精不断地对姑姑进行着拷问和鞭笞。脑海中的那些蛙声,在姑姑的耳朵里就像孩子们的哭叫,都是来向她讨债的无数冤魂。姑姑的晚年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恐怖气氛中,这是灵魂里的痛苦。姑姑最后嫁给了村里的泥人匠,她让丈夫用泥巴将那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被打掉的孩子一个个捏出来。姑姑将他们供奉在小黑屋子里,每每上香也振振有词,这是她对自己前半生罪恶的忏悔,也是对生灵的告慰。话剧中最后一幕,姑姑在“我”的注视下上吊自尽,被救下后的姑姑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和轻松。“我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死过的人这是赎罪,也是对自己的交代。这是一种死而复生和“姑姑”对自己的新生。

三、对“姑姑”的评价和解析

“姑姑”这样一个角色在小说中的出现,我们不能用单纯的善恶来评价她。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热血的时期。每个人都更像是机器的一部分而并非活生生的人。作者莫言借“姑姑”这个人物,表现出了作为亲历者对当时社会状态的分享和思考,对传统和愚昧的抗拒、抵抗。对“姑姑”这个人物,我们不能一味的厌恶和鄙视。作为一个计划生育的前线执行者和妇产科医生,我相信她也并非冷血无情,她也是对自己有过拷问和无数次的纠结。她对生命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就像她在文中的一句“我有什么办法呢。”。一位受人敬爱的“送子娘娘”,在原则和时代的推搡下,逐步放下了自己善良的包袱,成为了王仁美口中“忠实的走狗”。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也变得相对扭曲。

“姑姑”同时也是一个可怜可爱的人。她一只手托起生命,另一只手沾满了鲜血,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她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她对家人的爱、对生命的尊重在她生命的末期得以宣泄。用她自己特殊的方式,书写了那一代人的无奈和悲哀。

参考文献

[1]张勐. 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 南方文坛. 2010年第3期

第2篇

莫言的《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

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第3篇

昨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竟然是疯狂地翻书柜,想找莫言的《蛙》----重读《蛙》的欲望好强烈,连洗脸刷牙喝凉开水都忘了。足足翻了半个小时书柜,始终没找见,心情自然就有点郁闷。

我是三年前的秋天读《蛙》的,是一个星期日,在故乡的小院里,有凉爽的秋风陪伴我,从早晨读到傍晚,掩卷后突然就觉得莫言写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事,就是我童年时、少年时亲眼见过的人和事,虽然我没有一位从事计划生育的姑姑,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有太多的王肝、王胆、陈鼻、袁脸进入我的生活,成为现在的回忆,这种感觉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体会的。

《蛙》是对一个时代一项政策的控诉吗?我不知道,因为那个时代还在延续,那项政策依然幽灵一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包括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在那项政策面前,有太多的人失去生存的权利,猪可以生一窝,人只能生一个,人不如猪;那么,是莫言对一些旧事、旧人情绪的发泄吗?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莫言那么深刻的思想,没有莫言对一个特殊时代那么高层次的把握和思考,其实,所谓的旧人、旧事在今天也随处可见,只不过城市人口、特别是公务人员成为主角,农村人口已无视政策的存在。如果莫言写的是历史,这样的历史太苍白了,我们可以泪流不止,如果莫言写的包含了政治,这样的政治太惨酷了,令人心惊胆颤。

在《蛙》这部作品中,姑姑生命的黄金时代被政治扭曲了,成为特殊年代、特殊政策的牺牲品。在姑姑扭曲的人生中,又有太多的孕妇成为她的牺牲品。还好,今天已有不少人士已大胆地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质疑,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莫言说,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他的《蛙》做到了。《蛙》在蛙声一片的疼痛和慈悲里,剖析了一个时代的灵魂,也是我们自己的灵魂。人类有人类的尊严,生存是最本质的尊严,人类不是“低贱平常”的生物。

今天上班,发现那本《蛙》安安静静躺在茶几上,一摸,手指上有了灰,《蛙》应该已在这里躺了好久了,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把《蛙》放在办公室的,我需要做的是把书上的灰擦干净,然后装进一个袋子,准备放回家里的书柜,让《蛙》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伙伴们站在一起,回忆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

第4篇

[关键词]《蛙》;“姑姑”;女性叙事;历史意蕴;性属隐喻

[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083―05

莫言往往以历史隐喻性塑造性格各异、命途多舛的女性,由女性的苦涩、挣扎及多难境域到心灵及精神性转机,不仅符号性地包蕴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且内蕴深沉的理性反思。如《红高粱》中美丽野性的“我奶奶”戴凤莲;《丰乳肥臀》中顽强坚忍的“母亲”上官鲁氏;《檀香刑》中风流俏丽的“狗肉西施”孙眉娘等。这些形象皆显“身心二元”状态,但如果我们对之进行形而上的理论求解,或以善恶美丑之简单的二元划分进行解读,却非如愿。又如像有的学者简单地给予身体铺设、欲望释放及柔性变异来诠释莫言笔下的女性,似乎也有失公允,起码是缺少历史性、隐喻性及反思性的深层求解意义上的评价。在《蛙》中,莫言创造了“姑姑”,除了仍然沿用这种叙事方式,该形象具有深含的性属隐喻特性及理性辨析的成分:一方面她是女性,也是政治化人物;既具备女性本有的身份及性属特征,且承载历史与命运的多舛而对女性的磨砺,也不枉忠诚之思想及情操的坚守。另一方面,她非女性,而是历史符码,是命定文化的承载体,是历史与文化意蕴的解码器,她的存在诠释着一段历史,一种信念。对于后者,莫言始终缠绕着历史理性的思考及阐释,而这又是几十年来在人们身体(不仅仅是女性的付出,而更多是)和心灵上烙印最深的历史记忆。苏珊・鲍尔多有“身心二元”之说:“性属和这个二元对立的关系是什么呢?就像女性主义者所证明的那样,这种二元对立的体系经常被性属化,女人扮演身体的角色,被‘它所特有的一切压垮,’波伏娃说,相反,男人的形象则具有‘必然性,像一个纯粹的理念,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代表,是绝对意志’。”“不论是这种二元对立的具体历史内容是什么,身体都是一个负面的说法,假如女人是身体,那么女人的形象也是负面的,而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说不重视知识,诱惑上帝,放纵,暴力或好斗,缺乏意志,甚至死亡。”[1]“姑姑”在莫言的女性序列形象中是转轨性的,其身体二元分离中,身体不是这种“多样”造成的,也非莫言曾多方表现的女性那种无节制的“性属”特征,更多的是被她自身的“理念”所掌控及支配的身体,或者说具有“男人形象”的身体。生命历程及历史性磨砺使“姑姑”的身心,她的精神和灵魂内存重重矛盾,既有历史与文化的双重纠葛,又满含着时代的隐痛,而且在其心灵及精神的最终转轨中,她又有了一种自我救赎及思想的颠覆。她既是英雄,又是罪人,更是一个忏悔者,而且她最终的忏悔也深蕴历史反思性,其中不乏对政策性及人性反思的内容。显然,她的忏悔不是宗教性的,更多的是躯体中流淌着的母性血脉及人性之善的回归,其隐含性还在于,是回溯历史与时代,是一种反思,并通过自身的行动而达心灵和精神归位的女性、母性及人性本真的重建。

一女性:符号意蕴及历史磨砺的承载者

莫言善于用粗犷的笔触,将女性放入历史的长河,营造一种宏大的气势,因而一扫女性的优柔寡断、胆小柔弱,将男性化的豪气及粗犷赋予了诸多女性;往往借力于历史隐喻,或是在历史隐喻与性属隐喻的交织中,通过对女性人物与历史间千丝万缕之联系的描画,以其明晰的所指勾勒着女性百态,编织着形象序列,同时也诠释着历史与人性。

历史是过程,磨砺着人生。历史的恢弘,也创构着百态人性。对生命的个体来说,历史与命运有时似孪生姐妹,时常交织、相伴而构塑人的生命演历过程。《蛙》中的“姑姑”是莫言历史叙事着的一个人生印记,也是其创制恢弘的复杂人性的一隅。“姑姑”的建国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也是她从事五十多年妇科医生的经历。莫言运用书信体的方式不断地转换叙事主体,但却始终未改变“姑姑”这个特定主体的角色地位、身份昭示,尤其是性别所指及功能的不断变换。借用朱迪斯・巴特勒的话说是呈现了“性别麻烦”。巴特勒说:“性别是一个复杂的联合体,它最终的整体形式永远地被延宕,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它都不是它的真实全貌。”[2]苏珊・格里芬说:“女人和男人的差别,犹如植物和动物。男人与动物相一致,就犹如女人与植物相类同,因为女人的进化,如同植物的情况一样,显得更为平和,并拥有一种‘模糊一致的情感’”。[3]莫言对女性的“性属”特征是极尽挥洒的,在一次对话中,他谈到,“我没有理由不赞美女性,因为女性是我们的奶奶、母亲、妻子、情人、女密友”,但他遗憾没有将她们写好。他说:“我的小说里没有完人,不论男女,都是有缺点的,正因为他们与她们有缺点,才显得可爱。我从来不去考虑男女性别差异这种麻烦透顶的问题。”[4]《蛙》中的“姑姑”也是莫言创造的“有缺点”的,又是“麻烦透顶”的“可爱”女性。小说以跌宕的,且最具表现力的故事元素绘制一个特殊的时代,并将其作为特定人物之命定的生命经历及人性挥洒路径,经其生命历程地整体演历而表现出来,使人物与时代,命运与历史,性别与政治,身份与磨砺,坚守与罪过,文化与蜕变有机串接起来。“姑姑”有着黄金般的出身,为她的人生之路铺满了光明,也埋下了为之发光的种子,坚守这番光明成为她一生的不懈追求。那个危险的年代中,她既未成为天使,也未堕为野兽。作为现实中的生命存在,她从肉体到精神曾受尽沉重打击和摧残,而那种曾经的政治斗争对女性的残害更为严重,这在她身上被淋漓地表现着。但这些并未褪尽她曾经由光明而锻铸出的人生经历,所以,当其再受重用之时,她又全身心地坚守着她的双重职业与操守:一是不断完善及践行着政治理想,诠释着一位“马列主义老太太”的作为,一是以其妇科医生的职业经历及素质而投入到计划生育工作中,由“送子娘娘”变成了“活阎王”。这既是她辉煌人生的写照,也是她模糊人性本真,转换女性的柔性及母爱之性属变异的人生经历。

这样的经历中,尽管她未曾亲手进行杀戮,但其所思、所行,甚至被固化的了思想观念却也布满了恐怖,的确使诸多的生命,不仅有为母的,亦有未成型的生命遭受毁灭。这种“非人性”的作为,似乎不应在女性身上发生,但这的确是发生在女性身上。显然,历史及政策、女性及姑姑在这其中都变异了本应有的实然状况,但随着两条历史线路的推演,作为女性的姑姑,和作为老年的姑姑,在新的世纪开始亦在重新寻找及构建着自我。这时她有了自我内心的谴责,有了忏悔,亦在赎罪;她似要寻求历史与精神心灵的反思,而救赎自我;似乎在还原女性、母性及人性本来的面目。

吴义勤说:“莫言的《蛙》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5]的确,“姑姑”的命运也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及政治境遇中被规定着,她的光明身份使之坚守着正直人的操守,丰厚了其历史的承载力及命运的逻辑进程,因而使之深含身份隐喻,一方面她的行动及作为蕴含在这种历史与政治境域中,国人之普遍经历,另一方面,则隐去女性本应有的感性与柔美,而去创制着自身由“理念”缠绕的特定符号性传奇人生。小说的重点是着力表现其作为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生。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基本国策的坚定执行者,“姑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而且铁面无私。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让已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生育的怀孕女人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特定的职业精神伴以政治素养使她面对本应享有的人生幸福时,而未去把持及呵护,却以这种精神的坚持而将幸福剔除于自我身体与心灵之外。如当获知与自己已经谈婚论嫁的飞行员王小倜叛国投敌,甚至因王小倜的海报闹得自杀。“姑姑”依旧血书:“我恨王小倜!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

此言出自莫言:《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引语,皆出自该作品。她曾对“我”的新婚妻子说:“姑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党指向那里,我就冲向哪里!”当王仁美因流产不当死在手术台上,“姑姑”却说:“怪我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普查育龄妇女节育环放置情况,怪我没有想到袁腮这坏种掌握了取环技术,怪我没把仁美送到县医院去做手术。”她从未认为是否该做这个手术,始终也未承认自己做错了。

“姑姑”的生命历程中,其思想亦并未坚守如一,实际也曾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这种颠覆性不乏内外两重因素。内在因素是其本性之善的回归而使之忏悔和反思,外在因素显然是历史境域发生着的巨变,而其内在原因也始终包蕴在历史逻辑和人生历程的双重演历中。即使受到一定压抑,“姑姑”作为一个女性那天生的细心、善良的品性也未泯灭,随着人生的演进,当思想压力不断增加,便致使她不得不反思过去。晚年的“姑姑”不愿再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当为王小梅做流产时,她听到负压瓶的声音便昏倒在地,她此时的内心且矛盾复杂,内心潜在的良知被唤醒,开始认识到人的珍贵和活着的价值,促使她走上忏悔与赎罪之路。退休前,铁面无私的她帮助张拳的二女儿生了第三胎;退休后,她隐瞒了所有的人,让陈眉为蝌蚪代孕了一个孩子。诚然,这并不代表“姑姑”对自己的全盘否定,实际上她的政治信仰并未动摇过,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在自责与忏悔中得到解脱。

“姑姑”的反思及忏悔,可以映衬作家对自身的解剖,作家的回忆与反思亦是对自身的评价。任何人的反思实际是回归于常人及本真的人。莫言常谈道,随着年龄增长,他创作中的反思成分会越多,越深沉。莫言说,他是“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写”,无论如何表现人的伤痛,人性之优劣,所解剖的实际是作家自身,他要将自己当罪人来写。他说:“每个作家最后面的肯定是自我,所谓一个作家的反思、文学的反思,最终都是要体现在作家对自己灵魂的剖析上。如果一个作家能剖析自己灵魂的恶,那么他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的眼光都会有很大的改变。”[4]

二母性:本真回归及生命意识的承载

莫言创造的女性充满了张力,交织且游刃于身体、命运、性格、精神心灵及历史境域、文化负载的多重叙事中,时常带有粗狂、野性、执着,甚至越界,也不乏“无遮无拦、不受任何道德传统束缚的少女”及“母性十足、不做任何思索、没有任何条件,就将身体奉献给男人的女人”。[6]如果我们抛开简单的道德评判,便可以看到,这些女人们更多的是在历史境域中游历,承忍着已经尝尽了的人生磨难,她们意欲卸载文化重负。莫言并未全然以男权性解构女性,而通过对女性生命的认同及体验,也意欲还原博大的母性,进而追索女性之人性本真。尽管有时坎坷、有诸多艰难磨砺,或者有时表现着非“常态性”,但这或许就是莫言创作中体悟生命意识真义的方式。

母性崇拜或为女神,是彰显生命意识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是生命生成的原发处。人类远古时代的女神实为表征生命的不断创生。美国学者金芭塔丝在研究女体特征、构型、体面线条波动及相互组合运动状况时谈到:“这种符号组合传达的是动态概念:生长、流动及旋转。在其他象征体系里,女性力量是活跃的,它创造生命。女神体现了新生命的奥秘。”[7]这种对人类生命演化及其生命意识的展露,在莫言小说中会时常被转换为现实的存在。如果略去道德和文化的负载,使世俗性评析暂时歇息,我们会看到莫言所塑造的母亲,乃至女性形象不仅颠覆着男权文化,而且将母性认同及体验作为生命意识最为基本的价值坚守。“姑姑”的母性不是单一的,其母性之爱有其普泛性,尽管没有欲望的狂野,没有身体的给予,更没有自身血脉传承,其情意更多的是播撒给经她的手而出生的孩子们。这其中既有职业的认真及专一,更有作为女性,作为积聚人性之善的母性挥洒。她一生接生了两千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成为她心灵的印记,似乎这些都是她的孩子。她既是接生这些孩子的医生,也是他们的母亲。她在不同时段及境域,不同磨砺状况中时时会浮现孩子的面孔及身影。小说一开场吃煤的一群孩子便是“姑姑”接生的,新法接生推广开来,高密东北乡十八个村庄都连缀了“姑姑”的自行车辙。作为计划生育工作者,结扎和流产曾是她的两大项工作,她成为招人痛恨的人物。“姑姑”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高密东北乡的家家户户联系在一起;她的血脉、情意、车辙及足迹,也与历史的脉络及她的职业素养有机链接着;不仅现实地使其性属隐喻显化,并且在每个出生的孩子那里,也直接复现着母性之爱。

我们之所以说“姑姑”的母性带有普泛性,因她自己没有生育,故无法血脉传递母性,但她却能将这种爱意体验释放于被她迎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们。这里一方面表现了她的生命历程的磨砺与艰辛,另一方面也为她能够施以普泛的爱意设置绝好的历史及现实的条件。但对于女人而言,没有生育无疑是人生的一大缺憾,也是家庭的遗憾,对“姑姑”而言,这也是其人生矛盾纠结的一个方面。与王小倜谈婚论嫁却被抛弃,与杨林交往却因一场“”闹得不欢而散,最后与郝大手结婚却已七十多岁。小说在这个层面的性属特征及隐喻并非直接认同她的无“性”且无生育而显示的“纯真”,而旨在对造成这种“纯真”的原因及历史境遇的把控,进而构建其母喻。莫言不露声色地叙述,却内存着一种大胆的批判。细致分析,莫言如此叙述有多重因素:首先,他希望自身创作有一个大胆的尝试,其次是批评界对其泛“性”与暴力描写的批判而产生影响。“姑姑”作为医生接生两千多孩子,但作为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她也亲手将两千多个未成型的生命无情毁灭。在这个女性身上寻找亲历生育的母性似乎是困难且矛盾,那么,对其母性的解码就只能放在被她所接生的孩子那里。这种设置似进一步表现了她人格的“纯真”和职业操守。

娃之于蛙、娲及蝌蚪皆运演着生命的现实及文化境况。娃是人之婴幼时的称谓;娲作为原始意象是对人类之途的历史解读及文化阐释;蛙是与人为伴的生物体;蝌蚪从其形体、形态到游历状态也与生命个体的最原初形态相似,或者小说直接是进行比附。“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故《蛙》中处处见蛙:故事的讲述者笔名为“蝌蚪”,县文联内部刊物名为“蛙鸣”,后来“我”的小学同学袁腮创建了一个以“牛蛙养殖”为幌子的代孕中心。“姑姑”退休的那个晚上遭到成千上万的青蛙的包围、袭击,被青蛙撕扯得赤身。这似乎是被姑姑毁灭的成型及未成型的生命体(蛙之于娃)的抗争,是其渴望生存的呐喊。莫言还赋予了蛙多重含义:蛙腹多产,一夜间便可产出成群的蝌蚪,而蛙的原始意象意在生殖崇拜;“蛙”与“娲”同音;“蛙”与“娃”谐音。提到“蛙”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孩子,因而蝌蚪说自己的话剧既可以是蛙,是娲,又可以是娃。所以“蛙”不仅显其生物实体,又借指生育、繁衍。更深一层含义是借小狮子(蝌蚪的第二任妻子)之口说出:“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的。”这种超现实的畅想及性属特征亦在诠释着一个崇尚生育的民族伦理与现实境遇间如何合辙,也在隐喻造成“姑姑”形象之矛盾的复杂根源。

《蛙》从事着女性性属转换的历史书写:既是“姑姑”的生命史,也是其伴随现实社会演进而展示其性格变化的历史;既是一部英雄史,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书写人性蜕变及善恶转换的历史。“姑姑”最爱听初生儿的哭声,当她把婴儿从孕妇的产道中拖出,一切阶级观念都化为乌有。“姑姑”之所以惧怕青蛙,亦在作为一位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又对生育与繁衍有所敬畏,职业操守使得她将自身的母性藏匿,但这种畏惧亦隐喻其身为女人而本应有的一种情愫。

三人性:抚慰创痛与善恶转换的承载

莫言擅长营造一种粗犷宏大的气势,女性及万物会成为他的叙述主角,并且女性的生长及性格演化、命运波折总与历史,与时代紧密相连。莫言追索着人性这个任何写作都必须操演的主色调,总是将人性放在历史境域中,放在矛盾交织的泥淖中,放在被变异了男性与女性的归属及转换中。作为符号喻,莫言那里的人性始终是在善恶交织转换着,在抚慰女性的伤痛中被显化,并不断深沉且放大,也放长其矛盾交织的历史与逻辑之线。

第5篇

【关键词】既A又B;语义;语法;结构形式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56-2

并列句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相互并列的复句。①包括平列式并列句、对照式并列句、解注式并列句三种类型,其中平列式并列句是并列句的典型代表。“既A又B”又作为平列句的典型代表有其独特性,为此,本文将对该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其特点。

一、语义特性

1.表意功能。针对这一结构的表意功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既A又B’表示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或情况。”②但《现代汉语虚词释例》中则认为:“‘既A又B’连接两项的意义不是相对的而是属于同一范畴的,而且后一项更重要,往往是被强调的。”③从大量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例中AB两者关系是单纯的并列关系;但是也有许多实例,AB顺序受逻辑顺序、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等的限制而蕴含其他关系。笔者认为“既A又B”这一结构既可以表示并列,又具有表达深层次的语义递进的能力。

(1)姑姑捐弃前嫌,与黄秋雅密切合作,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有时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莫言《蛙》)

(2)为了让舞台设计既忠实于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我一头钻进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古今中外关于孔子的资料。

(1)句中“医生和护士”两个词互相调换对表情达意没有影响,因此他们是单纯的并列关系;(2)句重点是强调“不拘泥于历史”,该结构因语言习惯而展现出递进含义。

2.AB语义相关或相对。并列关系复句描写的是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因此AB两个成分所表达意义需相关或相对但不能相等。如果AB语义相等,又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会造成信息重复,导致语句信息量不足,违背“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

(3)红狗队里的狗们,嘲笑着这个既可厌又可怜的丑家伙。(莫言《红高粱家族》)

(4)她的女朋友既温柔又不暴力。

“华丽”“不朴素”都是表示豪华美丽。两个词放在同一个句子中,导致句子表意重复。人们往往期待“又”后表达出新的意义,然而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量没有满足听话人的期待,AB两个词语语义重复导致听话人期待的落空。

二、语法特性

1.AB语序特点。从搜集到的语料观察得出,在“既A又B”结构中当A与B表示单纯的并列关系时,A与B是可以互换位置的,并且互换后句意保持不变或者基本保持不变。当结构表达出递进的意义、AB存在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固定词语嵌套在该结构中或者在特殊语境中时AB不可以互换,否则会造成表意不明或者逻辑混乱。

(5)这就不用解释了,只有那些既无钱又胆小的公职人员不敢生。(莫言《蛙》)

(6)你是在同一个时间里既丢了发夹又在找。(余华《河边的错误》)

(7)这些毛细血管可以保证身体中的细胞生活在一个既不旱又不涝、既不太酸又不太碱、而且具有适当的营养的环境中,对于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8)大多数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在一株植物体上既有雌花又有雄花,或者一朵花中同时有雌性和雄性器官。

(5)句中“无钱和胆小”表示单纯的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后句对句意没有影响。而上文(2)句中艺术作品首先要忠于历史原貌,其次才是创新,要想创新就要跳出历史,因而文中更强调“忠于”历史后“不拘泥”于历史,也就是说跳出历史才是最终目的,呈现出递进意味而不能互换;(6)句中暗含的时间顺序是先丢发夹后找发夹,所以“丢发夹”和“在找”不能互换;(7)句“旱涝”“酸甜”为固定搭配,属于“既A又B”嵌入固定搭配之中,语序固定,不能互换;(8)句中前文指出“雌雄同株”,其后的“雌花”与“雄花”分别与前文雌雄相对应,受到语境的约束,因而语序固定。

2.句法功能。“既A又B”结构可以充当谓语、定语、宾语、补语、主语。但以作谓语和定语为主。

(9)我现在既是大师作品的经销者又是大师的管家。(莫言《蛙》)

(10)我认为他是一个既生不逢时又生不逢地的天才。(莫言《蛙》)

(11)玉米长得不好,一穗穗棒子短而细小,看来既缺肥又缺水。(莫言《红高粱家族》)

(12)那只小鳖大概被摔晕了,仰面朝天,露出白色的肚腹,蹬崴着四只小爪,既可怜又可爱。补语(莫言《蛙》)

(13)既大胆又心细是每个战士都可以做到的。

“既A又B”结构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其次是作定语,作宾语、补语、主语的情况较少。

3.AB的词性。根据语料显示,形容词、动词词组均可以进入这一结构。

(14)那只小鳖大概被摔晕了,仰面朝天,露出白色的肚腹,蹬崴着四只小爪,既可怜又可爱。(莫言《蛙》)

(15)但还有很多既怕老婆又怕麻烦的,他们就是袁大叔的客户。(莫言《蛙》)

从搜集到的例句来看,进入该结构中AB的类型以形容词和动词性短语居多,动词相对较少。

三、结构形式

1.绝大多数情况下前后分句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表现一致,但在特定情境下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16)他梦见一个既像奶妈又像倩儿的女人。(莫言《红高粱家族》)

(17)因为它既不着善、又不着恶,故与心、所、色等法不同。

(18)少年既懂事又不懂事,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既像大人又像小孩。

2.AB成分的音节数目相同或者相近。

(19)忽听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院子里喊……(莫言《红高粱家族》)

(20)姑姑站起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既像问小狮子,又像自言自语:这算怎么回事呢?(莫言《蛙》)

3.需要表示三项的并列时可以在两种结构后再添加“同时”或“还”。

(21)如果需要一种既坚固又不生锈,同时又不被磁铁吸引的零件,只要制成使镍含量为1/5的不锈钢,就可以了。

(22)全公社五十多个村庄,只有这张拳的老婆,既不结扎,也不放环,而且还怀了孕。(莫言《蛙》)

4.“既A又B”中的关联词语可成对使用,也可在后一分句单独使用。前一分句省略的“既”可以补充出来,并不影响句意。

(23)但她是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公职人员,又有着那样光荣的家庭出身。(莫言《蛙》)

上句补充完整为“但她(既)是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公职人员,又有着那样光荣的家庭出身。”

“既A又B”是并列句中平列句的典型代表,弄清其结构特点对于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基础教育课堂来说,掌握这一结构的主要用法即可。现将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希望对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注释】

①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③北大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北大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6篇

关键词:莫言;生育;阶段

莫言1985年发表《球状闪电》,初涉农村生育观念和生育现实;紧接着的《爆炸》《弃婴》《地道》等作品,进一步思考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并涉及到中国的计划生育国策,表现了国家政策与民间观念的冲突;在《丰乳肥臀》中,他歌颂了备受生育观念压迫,但顽强生存的母亲,而在《扫帚星》和《蛙》中,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妇产医生――出现,通过这类生命的见证者,莫言展现了生育问题的复杂性。在《蛙》中,莫言塑造了复杂的妇产医生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国家生育政策的偶然性和变动性,民间生育观念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和人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作家对自我深刻的批判、反省和思想的矛盾性,是对中国生育问题深刻的认识。

《球状闪电》可以说是莫言对生育问题的首次关注。作品中,茧儿不愿通过打扮自己来吸引丈夫,天真地认为生个男孩就能拴住丈夫的心,改变丈夫不爱自己的现状,这也代表了很多农村妇女的想法。这反映出茧儿落后的观念,在予以同情的同时莫言也揭示出了她的悲剧所在。新时代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仍根深蒂固:生出男孩能够使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得到众人的认可,确立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还能为整个家庭增光添彩,也是妻子得到丈夫承认的最好方法。

到了《爆炸》《弃婴》《地道》这几部作品中,莫言对于生育的书写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延续对于农民落后生育观念进行暴露的同时,更将生育问题与计划生育国策联系起来,展现了计划生育大背景下的生育状态。

八十年代中期发表的《爆炸》可以说是《蛙》的雏形,小说中初次出现了妇产医生“姑姑”的形象,也出现了为了自己的前途,强制妻子到医院流产的“我”这一形象。作品展现了农村对于男孩的极度渴望,“我”徘徊于个人前途与已经产生的生命之间,随着现实的不断变化逐渐被逼近崩溃边缘,内心的矛盾达到顶峰。《弃婴》则舍弃了含蓄态度,语言变得激越凌厉。作者强烈的介入现实,痛快淋漓地批判故乡重男轻女的思想,表达出对于这种观念的极度不满。为了生出男孩又不超生,人们丢弃女孩,传统的生育观扭曲了人性,将人类的丑恶显示了出来。“人类进化至今,离开兽类的世界只有一张白纸那么薄,人性,其实也像一张白纸那样单薄脆弱,稍稍一捅就破了。”[1]《地道》延续了以往对农村的书写,在重男轻女的观念驱动下,村民想尽办法躲避乡政府计划生育领导的搜查,小说的主人公方山,则挖了一条地道,成功躲避搜查。与计划生育执行部门的交锋仿佛一场战争,通过“地道战”,终于取得了胜利。作品展现了传统生育观念与国家政策的抵触以及政策执行者的非人性强制措施,体现了作家对旧观念的反思和对国家政策执行方式的思考。

激越过后的莫言九十年代末变得理性和客观。在《丰乳肥臀》《扫帚星》等作品中,作家开始变得复杂深沉,几十年的历史大跨度也使生育问题充满了厚重感。《蛙》对于生育这一问题的思考的集大成,以产科医生的一生串联起所有的故事,可谓是中国的生育史。

《丰乳肥臀》中,开头就是是母亲上官鲁氏将要分娩,开门见山地将生育主题带到读者面前,并几乎贯穿了整部作品。强悍的祖母使母亲在家里毫无地位可言,为了摆脱祖母恶毒的讽刺,上官鲁氏只能不断地与各种各样的男人私通,力图生出儿子,来证明自己。强大的外界压力迫使一个女人丢掉廉耻之心,为的是活下去。这部作品首次将生育问题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历程,展现了一位母亲在传统观念的压迫下为了生存而谱写的生育史,展现了母亲的顽强和伟大,也批判了传统生育观对人的人格和尊严的践踏。

《扫帚星》这部作品中首次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接生者,即旧式的接生婆和新式的妇产医生,在作品中作者将这两种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当然,最后的胜利者都是新式的妇产医生。

《蛙》是莫言对于生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最终总结。以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动为背景,以姑姑这样一位既是送子观音又是残害孩子的凶手的妇产科医生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高密东北乡复杂的生育史。国家政策是以现实情况为根据而不断变化的。就像生育政策,困难时期过后,由于缺乏劳动力,国家鼓励生育。而当人口急剧膨胀的时候,国家又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国策在变,但人们的观念没有变――多生孩子。即使在计划生育时期,人们也想方设法生孩子,这就催生了一个生错了时代的英雄――姑姑。姑姑采用各种战略,不惜牺牲几对母子的性命,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完成。到了商品经济的时代,计划生育政策处境尴尬:“有钱的罚着生……没钱的偷着生……当官的让二奶生……只有那些既无钱又胆小的公职人员不敢生。”[2],计划生育名存实亡。

《蛙》通过姑姑这样一个见证生育观念和生育政策变迁的见证者一生,反映了社会和人的变化,意义繁杂。新中国成立的前几年,姑姑作为一个新式的妇产医生,用“武力”的方法取得了对旧式接生婆的胜利,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姑姑与接生婆的斗争可以说是革命者与旧势力之间的较量,充满了革命的崇高感和正义感。所以,生育问题就变成了革命者与旧思想、封建落后的东西的之间的斗争,作为刚刚取得政权的胜利者来说,革命的豪情号召他们为正义事业奋斗,于是,姑姑的革命热情就变成了与旧式接生法的斗争以及新式接生法的普及。说到底便是,接生变成了两种类型的接生者的战争,生育变成了革命者的战场。计划生育时期,姑姑将自己的革命热情变成了对超生者的惩罚,对付超生者像对付阶级敌人一样。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计划生育名存实亡,姑姑开始忏悔。通过生育这一问题,作品反映出在繁荣的外表下千年沉渣的泛起,也体现出人的自私与懦弱、虚伪与狡诈。没有忏悔的人就像肖下唇一类,依然忘我地进行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而忏悔的人如姑姑和蝌蚪,悔过的态度与实际的行动完全背道而驰,“实际行动上的无所作为,文字意义上的虚伪忏悔,蝌蚪的赎罪可谓苍白乏力”,而“历史的发展再次使得姑姑的赎罪降格为现代商业经济体制中一个平庸的生产制造环节”[3],姑姑的忏悔变得虚伪而无力,他们终究无法真正达到最终的自我救赎。所以,《蛙》融合了作家对于生育问题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简单的问题背后蕴含作家终极的形而上的思考。

对于生育问题,作家自身感受深刻,“还是感觉一个孩子太少,太孤单了……人过五十孩子也大了,剩下两口子在家里……”[4]在写的时候,应该有着自己独到和深刻的体会。但我们不难看出,在作品中,作家对农民的批判与理解,对于国家政策的客观评价,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所有这些都“承载着莫言对于中国计划生育国策以及中国当代农民生命史、精神史的深刻思考。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5]

参考文献:

[1]莫言.《弃婴》,《白狗秋千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304.

[2]莫言.《蛙》,[M].上海文艺出版设,2009年版:228.

[3]管笑笑.发展的悲剧和未完成的救赎――论莫言《蛙》[J].南方文坛,2011(1):73.

[4] 莫言,木叶.文学的造反[J].上海文化,2013(1):20.

第7篇

李文旺

虽然莫言说北京人不好,说他到北京多久了人家都把他当外地人,可是,北京人在我眼里是很好的,北京人似乎都是好人。另外,莫言常常说他小时候如何如何地没有饭吃。可是,也许是时代的差异,也许是地域的差异,也许是时代和地域的共同差异,我小时候的生活比莫言不知道要好上多少。但是,我十分喜欢莫言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蛙》,既然现实又充满浪漫,既写实又幽默,那诙谐的笔调能够让人喷饭,其实,莫言早就应该获得世界级大奖的,可是,即使对于《蛙》这样的好作品,也有跳梁小丑不惜挖苦打击制之能事,说伟大的小说《蛙》这样那样的不是,我不得不说一句“蚍蜉撼树谈何易”。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从小时候的家底来说,相比来说,如果说莫言是杜甫,我也许就是曹雪芹或者是鲁迅,只不过,莫言后来取得了远比杜甫伟大的成绩,我却连曹雪芹和鲁迅的项背都望不到,我也远远没有莫言后来的成绩。小时候我不是个调皮的孩子,我虽然很擅长捉鱼,可是掏鸟蛋之类的事情我从来没做过,一来不忍心,二来也不善于上树。不过,我也是爱折腾的人,我那闷闷的折腾,让我父母特别是我那善良的娘吃尽了苦头。对着我的娘,对着我娘的在天之灵,我必须说一声,我有罪,尽管过去了快三十年。

莫言的作品里,多少次提到白面馒头,我已经无法统计,好像白面馒头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食品,就是当今的鲍鱼和熊掌,可在我眼里,白面馒头算个什么啊?白面馒头要是没有菜可怎么吃得下啊,也许米饭可以用一般的蔬菜就能吃下去,可是,白面馒头要是没有好菜是绝对难以吃下的。假如,莫言能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伟大的作品,那么,我就应该写出《红楼梦》一样伟大的作品,可是,我没有那样的才情,我不如莫言,我更不如曹雪芹。

毫不隐瞒地说,我的父辈是经受过很多磨难的,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从农村的角度来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天堂,因为我的家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如果说东北的鱼米也很不错,可东北一年一季的稻米,从数量来说,怎么能和南方的稻米相比呢。

我的折腾是什么呢。我从十六七岁开始,常常唠叨着家里没有好菜吃,其实,那时候的菜已经不错了,只是因为我最喜欢吃的鱼慢慢少了。人口不断增加,河塘港汊不断成为稻田,这一多一少,我的鱼能多吗?于是,对着母亲,我一度成为喜欢发牢骚的柳亚子,常常唱着“食无鱼”的离骚曲。这样的折腾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有五六年。是啊,我怎么能和柳亚子比呢,那时候的我更是乳臭未干,我这边读着中学,和同龄人比算是幸福的了,那边还总唱“食无鱼”,今天想来,真是对不起母亲。母亲为了我吃鱼,也算是想尽了办法,因为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吃鱼补脑子,所以,母亲为了我,为了我读好书,费尽了心血。

马上又是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团圆的日子见不着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远在三百多里之外,遥向母亲的墓地,我说一声,娘,对不起了。

第8篇

自从青蛙听了小鸟的传言,说外面世界是那么的大,是那么的美,无法来形容。从那以后,青蛙开始向往外面的天空,每天做梦都梦到自己跳出了井底,看见了美丽的世界……

有一天,那只小鸟又飞了进来,现在的它显得特别年轻、美丽,小鸟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自己的金羽毛,它飞到又圆又大的茶叶上说:“亲爱的小青蛙,快去看看那美不胜收的世界吧!如果你不出井底,到了年纪大时,跳也跳不出井底时,会后悔莫己啊!那个世界真有这么好看,我不信,你拍张照片给我看看。”于是,小鸟回到家,把相册打开,拿了一张最美的风景照,给小青蛙看,小青蛙“哇——”地一声尖叫,说“太美了……”小青蛙信以为真,看好目标跳了出去,没想到,没跳着,却摔了个四脚朝天,小青蛙拼了命地说:“为了美丽的大世界,我拼命了,做鬼也要跳出去!”小青蛙又跳了一次,还没跳着,又跳了一次……小青蛙不跳出去不罢休,到了第九次时,啊!它跳出了,小鸟围着它祝贺它,时不时地还竖起大拇指。

小青蛙闻了闻井外的空气,好清新,好凉爽,周围的大树林苍翠欲滴,数不胜数,那么绿,那么美。它望望天空,无边无际,即湛蓝,又美丽……突然小青蛙闻到了一股臭气,往地下看了看,“怎么这么多垃圾啊,好臭,真是臭气熏天。”接着又说:“世界虽然大,虽然美,但是不讲究卫生,我还是回我的洞吧!”小鸟疑惑不解地说:“世界不美吗?”“这美吗?”青蛙也问。

青蛙跳进了井底,说:“家的感觉真好啊!”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五(9)班四年级:刘潇尹

第9篇

      

        齐鲁文化和山东作家研究

        (1)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人性·形式·民间——莫言获奖启示摭拾 刘东方 刘兰春

        无

        (5)试论莫言小说创作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刘广涛

        (8)普世精神·民间立场·先锋姿态——莫言小说世界解读 卢军

        (11)“莫言诺奖现象”研究的基本维度 张厚刚 杨春忠

        (15)漫山遍野的“红高梁”——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性形象分析 宋来莹

        (19)论莫言式自信 石小寒

        (23)简析莫言《蛙》的主题意象 隋清娥

        (27)乡村的记忆与缺席的意义——莫言长篇小说《蛙》解读 张婧磊

        文学语言研究

        (31)从《玉官》看许地山的基督教和中西文化观 杨世海

        (38)论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序》的内容及学术价值 杜季芳 吴科启

        历史研究

        (45)民国初期的知识分子及其活动(1912-1928) 张玉法

        (57)同情·参与·反思——戴季陶与辛亥革命 马克锋

        (72)《新民丛报》创办动机与梁启超的近代国家思想 刘珊珊

        (81)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华人社会 谢清明

        哲学研究

        (90)无辜之“碳”与人类之“罪”——对“低碳”伦理探讨的反思 韩玉胜

        (97)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维度及批判性反思 陈云

        政治研究

        (103)全球正义运动的主体特征分析——以欧洲社会论坛为例 刘颖

        (111)地缘政治下的俄罗斯国家战略以及应对恐怖主义的措施 徐静 王前锋

        教育研究

        (118)关于课程设计不同理论取向的思考 张磊

        (12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丁惠洁 项丽丽

第10篇

关键词:莫言 《蛙》 画面视觉动力 倾斜 变形 频闪运动

莫言的《蛙》极具画面的视觉动力,作为静止图式的画面,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主要是指文学形象的瞬间定格,视觉动力是美国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关于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有方向的张力。本文试着运用阿恩海姆视觉动力理论,分析莫言小说《蛙》的画面视觉动力。这种尝试也许是费力且生硬的,视觉动力理论主要用来分析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况且,画面的分析原本应是多方面的,比如色彩、空间、平衡、形状、动态、表现等等,尤其是对意蕴丰富的文学形象,如果仅分析画面动态,有时会显得机械、笨拙甚至可笑。不过,文学作品的画面,作为审美对象,本身也是感性的,尽管不是直接的(因为塑造文学形象的媒介是语言,要借助想象才能感知文学形象);另外,“任何作品中,只要缺乏动感,就会显得死板”,[1]文学作品画面的视觉动力往往也是衡量其优劣的要素;何况“审美对象是通过形式来肯定自己的统一性和自律的。事实上,形式不是从外部确定审美对象的东西,它显示创作行为赋予审美对象的存在。”[2]因此,作为文学作品画面形式要素的视觉动力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一.倾斜的动态

1.简单的倾斜

根据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理论,倾斜性出现在画面上时,会被观者自发地从中感知到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与垂直方向上的基本空间结构和水平方向上的基本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趋近的态势,或呈现出一种偏离的态势,视觉动力在方向上的倾斜感,是取得方向性张力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手段。[3]文学作品也常常通过画面上出现倾斜性来营造它的视觉动力,从而强化画面想要表达的情感。莫言小说《蛙》很多画面都具有简单倾斜而产生的的动力:

那母牛一见到姑姑,两条前腿一屈,跪下了。姑姑见母牛下跪,眼泪哗地流了下来。[4]

母牛前腿屈跪,后腿站立,是个倾斜的姿态,姑姑直立在母牛前,一直一斜,牛的倾斜,既是对自身直立状态的偏离,又是对姑姑的直立状态的偏离,接连两个倾斜,使画面呈现较强的动力感,这个画面的动力感与牛见姑姑时的激动和姑姑见到牛向她下跪时的感动这样强烈的情感是融合的。

姑姑追上去,伸手揪住了黄秋雅的头发。黄秋雅脖子往后仰着,攥着传单的手拼命往前伸,嘴里发出更加凄厉的喊叫。那时候的公社卫生院只有两排房屋,前排门诊,后排办公。所有的人都闻声而出。姑姑已经把黄秋雅按倒在走廊里,骑在她腰上,拼命地抢夺传单。

姑姑从后面揪住黄秋雅的头发,使得黄秋雅脖子往后仰,黄秋雅的身体在强力作用下,在向前跑动时不仅没有前倾反而是非常态的后仰,这个倾斜的身体又拼命往前挣扎,显示了力的交互作用下的身体的动力性,能让读者感知到整个画面的激烈的力,可见姑姑那“揪住”的力道与对黄秋雅手中照片的不顾一切拼尽全力地抢夺和那种歇斯底里的情感爆发。

图式的倾斜,有时表面上显示的是场景的无力与凝滞,但实际却内含着画面隐忍着的气势和力量,仍是极具视觉动力的:

她弯着腰,伸出两只手,像大猩猩一样,抓住木码头的边缘。

黄秋雅从船舱想上岸,却难以完成从船头到木码头的一跨,只得用这个像大猩猩的动作,弯腰伸出两手抓住木码头的边缘,身体因为弯腰伸出两手而呈现一种倾斜的态势,这似乎乏力的举动从画面看却是有视觉动力效果的构图:倾斜显示画面动力,这里的倾斜在表面乏力中显示出挣扎的力量。

父亲和母亲在院子里割锯,分解一块柳木板。木板斜绑在一条长凳上,父亲站着,母亲坐着,一上一下,一来一往,锯子发出“嗤啦嗤啦”的声响,锯末子在阳光中飞散。

拉锯的父母亲一个站一个坐,一高一低的有空间距离的两个人通过在拉的锯子联结在一起,这样,父亲、锯子、母亲就构成了一个倾斜的图式,这个倾斜的图式表面上体现的是机械麻木的凝滞感,但如果将它放在作品语境中分析,可以感受到父母亲满腔的愤懑与悲痛,这种机械是对强烈情感竭力控制的外在表现。

2.楔状图形的倾斜

形成画面视觉张力的倾斜性,除了上述简单的倾斜,还有一种稍微复杂一些的倾斜:楔状图形。阿恩海姆认为,楔状图形所具有的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动力特征。[5]比如,火焰的外缘呈圆锥形或尖锐性,似乎可以将空气刺破,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火焰的形状最能体现生命力,因为这个形状最易于表现运动。[6]文学作品的画面也常用楔状图形来呈现视觉动力特性。莫言《蛙》中的几个场景描写:

姑姑右手腰,左手拇指、小指、无名指蜷曲,食指和中指并拢挺直,伸向前方,身着七十年代大流行的“的确良”军干服,衣袖高挽,身体胖大,白发苍苍,像一个“”后期的县社干部。我心中百感交集,我们的犹如出水芙蓉般的姑姑,竟成了这副模样。

姑姑身体此时的形状有两个明显的楔状图形:叉腰的右手,上臂与胳膊以肘部为交汇点的锲形,伸向前方的左手与身体右侧轮廓线构成楔形,这个两个楔形的变现所具有的动力感是强烈的,也显得姑姑出场的豪爽不羁。

河水湍急,船逆流而上,行进迟缓。船头激起很大的白浪花,两道田塍般的细浪,从船体两侧分开,然后又渐渐合拢。

在船体两侧分开的两道田塍般的细浪呈锲形,它们的宽度在发生均速的递减,而方向是一直保持不变的,或者说两道船体两侧分开的细浪向着两端以一个渐弱的变化速度延伸,这样的楔形使画面的动力感引人注目,张力十足的画面内含着姑姑它们的力量与决心,奋不顾身的使命感与无所畏惧的豪情。

姑姑直视着张拳那张狰狞的脸,一步步逼近。那三个女孩哭叫着扑上来,嘴里都是脏话,两个小的,每人抱住姑姑一条腿;那个大的,用脑袋碰撞姑姑的肚子。姑姑挣扎着,但那三个女孩像水蛭一样附在她的身上。

三个女孩的位置形成一个楔状图形:大女孩站着弯腰用头顶住姑姑的肚子,她的两侧两个小一点的女孩分别抱着姑姑的腿,以大女孩的头为楔形的顶点,她身体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女孩构成楔形的两条边,形成类似火焰的尖锐性,这种曲线有一种刺破阻碍的视觉动力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动力特性,也显示出三个女孩阻碍姑姑时的蛮劲与持久力。

二.变形中的张力

张力是从变形中派生出来的,“当一个艺术家要表现某些他所熟悉的形状时,他完全可以依赖观者留存在内心的常态的形状。为了获得视觉的张力,可以让某些形状被感知为是另一种简单形状的变形。”[7]对文学作品画面而言,变形常表现为形状的变形与情绪的变形。

杨林双臂下垂,双腿弯曲,浑身松软,只要肖上唇一松手,他就会瘫在台上。

王脚手持长杆,恢复了当年手持长鞭站在车辕上驱马前进的雄姿,威风不减当年,他腰杆子笔挺。

这是两个可以相互对照的形状的变形,杨林的变形是对人常态的变形,正常人站立时有一种向上的支撑力,而杨林一被拉上台批斗就吓得浑身无力,双腿弯曲使他整个人的形状在画面上呈现向下的一种张力,显得软弱胆怯,也难怪很快就顺着批斗者的意思瞎说,这也是姑姑鄙视他的原因。王脚的这种气势逼人的站立姿势显得有一种顶天立地的雄壮的力,更是对他结扎后一直一副弯腰驼背的的形状的变形,前后反差愈大,愈显得当下画面视觉动力的强烈。

情绪的变形则主要体现为高涨激烈的情绪对普通情绪的变形,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出现在激烈冲突的场面。

姑姑暴跳如雷,小狮子和那名计生干部趴在船边,头伸到舷外,哇哇地吐水。姑姑跳了一阵,突然冷静下来。她脸上浮现出一种悲凉的笑容。

姑姑此处情绪的变形:暴跳如雷是一种对冷静常态的变形,悲凉也是对冷静常态的变形,暴跳如雷在画面中的呈现如果只抓住一瞬来表现也许只能在情绪爆发到顶点前的一瞬,这样又激烈又有暗示想象的余地,是一种充满动感的画面构图。悲凉也是一种情绪的变形,灰心丧气的悲凉,在视觉张力上是比不上暴跳如雷的,不过它的张力主要是作为对常态的变形而产生的,在文学作品中,用语言处理此类情感较为得心应手,不过如果要体现出画面的张力,还是需要注意与身体的具体变形结合在一起的。

从姑姑的船在我们视线里出现那一刻开始,王肝便不言语了。我看到他的身体在颤抖。他半张着嘴,湿漉漉的眼睛紧盯着船。越过中流的瞬间,船体倾斜,王肝嘴里发出惊呼,身体紧张,仿佛随时要跳下河去。

王肝见到意中人小狮子时情绪激动,画面是通过常形常态的变形来体现视觉张力的;身体的颤抖、半张的嘴、湿漉漉的眼睛,画面通过这些变形获得视觉动力,恰当地表现了王肝的激动,此处情绪变形与形态变形兼而有之,是成功的画面处理。

三.由画面频闪运动效果产生视觉动力

所有的运动知觉,其本质都是频闪性的。“神经系统通过将对视网膜的不连贯的刺激整合成一个整体,制造了我们对于连续运动的知觉,其实,这些不连贯的刺激原本都是静止的。”[8]造成频闪运动效果的静止图式能产生强烈的运动效果,只要静止图式符合产生频闪运动的条件:“在整个视觉场中,各个视觉对象的基本样子和基本功能大体一致,但它们所具有的某些知觉特征不同,如位置、大小、形状等要素有所不同。在适当的情况下,将这些视觉对象合成在同一背景下,就能制造出一种同时性的运动效果”[9]文学作品也一样,如果文学作品画面中的形象符号符合产生频闪运动的条件,就能给人强烈动感,就能使观者将逐步发生变化的系列物体或静态化动作看成一个充满强烈动感的事件。

大树倾斜了。更倾斜了,繁茂的树冠哗啦啦响着触到了地面。

肖上唇跌跌撞撞,到了树边:我的树啊……我家的命运树啊……

大树的根活动了,地面裂开了纹。

肖上唇挣扎着回到我岳父家大门前:王金山,你这个王八蛋!我们老邻居,几十年处得不错啊,还差点成了亲家啊,你就这样毁我啊……

大树的根从地下露出来,浅黄色的根,像大蟒蛇……拖出来了,嘎嘎吱吱地响,有的树根折断了,越拖越长,好多条大蟒蛇一样的树根……树冠扑在地上,像一把巨大的扫帚,逆着行进,细小的树枝频频折断,地下升起一些尘土。

大树从倾斜到更倾斜到树根活动到树根露出来到树冠扑在地上,五个关于大树运动的画面,表现了大树从倾斜到倒地的过程,这一系列位置变化,组成了一个形状简单的连续运动轨迹,这些运动图式合成在同一个背景下(肖上唇的挣扎与他家的门楼),就如同频闪摄影,通过一组照片表现了大树处于强力拉扯时的一系列位置上的情景,这样一系列具有相似性的图形及其渐进性变化,就构成了充满强烈动力感的画面。这个画面的动力感不仅在视觉上有冲击力,而且在内容表现方面也突出了当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与强烈的对抗冲突。

就看见一大群只穿着红肚兜的光屁股娃娃,有的扎着一根冲天小独辫,有的剃着小光头,有的留着那种三片瓦式样的娃娃头,齐声欢叫着,从沼泽中奔驰而来。他们的身体好像很有些重量,沼泽表面仿佛形成了一层富有弹性的膜,孩子们站在上边奔跑,每一步都可以获得很大弹性,使他们的奔跑如同一群袋鼠在跳跃。他们,当然还有她们,把我与大师团团围住;他们,当然还有她们,有的抱住我们的腿,有的跳上我们的肩膀,有的揪住我们的耳朵,有的拽我们的头发,有的对着我们的脖子哈气,有的对着我们的眼睛吐唾沫。

这个画面的视觉动力来自让人知觉到似乎是同一个小孩出现在“我们”身上的不同地方,似乎是同一个小孩不停变换位置,这样就造成了频闪运动效果,如同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乔托的名画《哀悼基督》,“所有在天空中恸哭的天使看上去都处于一种运动中,所以,由这些天使组成的整体画面就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动感。”[10]

姑姑一边嚎叫一边奔跑,但身后那些紧紧追逼的青蛙却难以摆脱。姑姑在奔跑中回头观看,那景象令她魂飞魄散:千万只青蛙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叫着,跳着,碰撞着,拥挤着,像一股浊流,快速地往前涌动。

一个画面由无数青蛙朝着同一方向的跳跃组成,这样的运动瞬间凝固就符合产生频闪运动效果:形象的相似性与变化的连续性,因为跳跃总是不同青蛙处于跳跃的不同阶段。另外,“碰撞着”“拥挤着”的运动,也就是青蛙之间是相互重叠的,重叠会显现一个图式结构上的不完整性,而这种不完整性被眼睛觉察到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趋向于完结的张力,因为重叠与遮盖会使“相互重叠着的各个单位之间产生一种努力挣脱的动力趋势”;[11]因此,青蛙的相互重叠,大大加强了本来就较为强烈的画面视觉动力,如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就通过人物形象各个部分的叠加来加强画面的视觉动力。

四.《蛙》中画面具有视觉动力的审美意义

文学作品画面视觉动力是基于变形而产生的,因此在画面形式上有一种不同于常形的新鲜感,比如《蛙》中牛跪在姑姑面前与姑姑形成的简单倾斜,日常生活中牛站在人面前就没有这种震撼力与新奇感;有时生活中的具有视觉动力的画面要写进文学作品才会为人所注目,《蛙》中姑姑叉腰而立的姿势,一个被熟视却无睹的日常场景,一定要到作品中才让人看到它的不同常形的新鲜与力量,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绝对不能直接认识物之物因素,即使可能认识,那也是不确定的认识,也需要作品的帮助。”[12]而由频闪运动效果而产生的画面视觉动力,实际上这种画面的呈现是一种“陌生化”的呈现,比如《蛙》中拉倒大树的描写,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倡导的:增加感觉的难度,延长感受的时间,使读者恢复对大树倒地的鲜活感觉。

视觉动力的文学作品画面除了本身形式的美感,还能产生画面力的流动感和紧张感,能积极地表达作品意义。充满视觉动力的文学画面常能通过文字描绘而达到内蕴张力场景的饱满再现,上文分析的《蛙》中张拳三个女儿以楔状图形抵住姑姑的画面,那种尖锐的积极蛮力给人感觉有推动大山的弥满而持久的力量,姑姑的抗衡与激越正是她热情与投入的显现,杜夫海纳说:“辨别一个世界应首先把它作为主观世界去体验”[13],姑姑与那最扎实的金字塔形似乎拥有无坚不摧力量的三个女孩的对抗正是姑姑的决绝愤怒与莫言言说意图的体现,把它作为主观世界去体验,更能体会到这种力道纵横的画面所蕴含的意义,唇焦口燥地鼓吹远不及这样一个画面的说服力。

五.结语

从《蛙》的画面视觉动力分析来看,结合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画面的视觉动力,大致上可以从倾斜产生视觉动力、变形中的张力、由画面频闪运动效果产生视觉动力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时如果能注意文本语境的作用,就能适当降低专注单极画面形式分析带来的僵硬感。《蛙》的画面视觉动力不仅能提升审美对象的形式美感,使《蛙》的画面有一种气力的流动感、画面的紧张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能有力表达意义与释读意义。当然在强调文学作品画面视觉动力的表现性,意图不是说视觉动力的表现性是以它可能引起的情绪来衡量的,有很多极具表现性的画面是和平静穆的,对《蛙》来说也是如此。

注 释

[1][3][7][8][9][10][1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371页,第361-362页,第366页,第326页,第371页,第372页,第368页。

[2][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65页。

[4]本文所引《蛙》中引文均出自莫言:《蛙》,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5][6]参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363页。

[12][德]马丁・海德格尔:《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孙周兴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49页

[13][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下)》,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577页。

第11篇

“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中国作家莫言的评价,他们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这一天是2012年10月11日。

我们祝贺莫言斩获如此大奖,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之自豪,本期我们节选莫言代表作中的片段,以唤起年轻一代的“文学梦”。

在莫言的小说中,有许多对社会某些不公现象的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饥饿主题

千年生存困窘的体现

莫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说,“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透明的红萝卜》写“黑孩”在工地干活,因饥饿难耐而到菜地拔了一根红萝卜充饥,被当场抓获并押送到工地接受批斗。“黑孩”后来钻进麻地里,像一条鱼一样“游”走了,这是当时结合着现实与幻想的一种新的文学尝试。

“吃”是理解莫言小说的密码之一,在他的小说里,“饥饿”记忆和“吃”的疯狂贯穿始终,而这正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生存困窘的体现。1961年的春天,莫言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校园里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饥饿得“身体透明”的小孩孤陋寡闻没见过煤块,一个孩子试探地拿起一块,放到嘴里咬了一口,接着咯嘣咯嘣吃了起来。因为饥饿,孩子们具有了各种神奇的能力。在短篇小说《铁孩》里,铁孩爱吃铁筋;在长篇小说《蛙》里,莫言再度写到吃煤块。他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吃,也是一种权利。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漠视的长篇小说《酒国》,是“吃文化”达到巅峰状态的表达。

惨烈叙事

透出深切的人性关怀

惨烈的叙事,是莫言小说的特点,这从他一开始创作就出现了。

1986年,他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篇小说《红高粱》。1987年,莫言在家乡的一个寒冷仓库里完成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用令人窒息的笔触,生动描写了泯灭人性的人际关系。1995年,长篇巨著《丰乳肥臀》总结了“高密东北乡”的百年动荡,从清朝末年写到改革开放的当今。政治的动荡、历史的诡秘、人性的险恶、社会的变迁,在这部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丰乳肥臀》曾遭不公正批评,莫言沉寂了四五年后,推出重磅作品《檀香刑》,把他心中锤炼已久的“残酷叙事”推向了极致。

但莫言并不止步于“残酷”,在他的小说中,深切的人性关怀在近乎冷酷的语言中喷涌而出,一些细节之生动、深刻,让人读来深感震撼。他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沿着“浪漫传奇”和“残酷现实”两条路线行走。约在200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莫言以“轮回”为小说章节结构的基础,通过“赎罪”的方式,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中罕见的拯救情怀。小说中长工蓝脸代表着有罪者对被冤杀者的忏悔,从而把《丰乳肥臀》中略显生硬的引进的宗教情怀进行了深化,并在《蛙》中进一步强化了“善推断”。在充斥着浓厚“恶叙事”的中国文坛,这是一股尤为难得的清风。

幻想现实

从直面痛感发散而出

第12篇

有一天,矮子见观光者,于岩鹰洞垂钓,甚是奇怪:钓竿怎能伸缩,与吾竹钓竿异焉。矮子观之,鱼儿上钩者亦不少。见其装,类官员貌,矮子好奇凑之。问之,则曰:“吾乃考察生态环境也,听说这野生牛蛙颇多,不知属实否?”矮子对曰:“牛蛙者,夜里出没也。人捉之甚频,抓之亦少矣。”官员叹息:“莫有那口福也,晚上甚恐。”

矮子乃夜夜出没于溪谷,见啥逮啥。

又是一个风清月高的夜晚,寻着蛙声,矮子沿溪逆流而上。四围静极了,唯闻溪谷潺潺的流水声。

手提蛇皮袋,矮子见啥逮啥,盛于其中。起初,零星地捉到些许小鱼小虾。越往上走,水流越浅,牛蛙越多,个头也大。渐渐地蛇皮袋沉起来。周遭的树叶簌簌作响,溪谷的水声,也汩汩地小了。蛙声依旧一片,矮子不愿就此罢休。

月亮躲进了云层,溪谷越来越黑,也越来越静寂。深筒靴和着水,声音也越来越大。矮子渐渐地感到,有不祥的预感。身上起了鸡皮疙瘩,欲打道回府。突然,一个声音凄厉地传来:“矮子,您也太贪了吧!照您这样抓下去,我们牛蛙家族要亡族矣!”矮子突然感觉,身子轻飘飘的,腿脚酥麻,不听使唤。脊背冰凉,有一股寒流周身游荡。回首阑珊处。蓦然,金碧辉煌,出现一高大洞府。

那个声音,又幽幽地从洞府不断传出,甚是凄寒。矮子情不自禁地,朝洞府走去。

洞府美轮美奂,宽敞明亮,见一高大人形般的蛙王,坐于案几前。周围有蛙兵,皆似人形,甚是魁梧。细瞧那蛙王,两眼鼓着,外凸像鳄鱼睛。双脚双手,如人之手脚。颈部几乎没有,有如人之橐驼。矮子见状,惊魂稍定,天下竟然还有与我一般丑陋的。其身乃着簇新蛙服,眼睛金灿灿发亮。见矮子,似曾相识,厉声问道:“你是何方妖怪,长得如此矮小难看?”矮子说:“我是人类,不是妖孽,就是矮了点。”“你三更半夜到此,抓我蛙族,可知罪否?”蛙王严肃地说。矮子见问,战战惊惊,吞吞吐吐地狡辩道:“我们是邻居,平日里就抓几个小鱼小虾度日,哪里抓了你们蛙族 ”蛙王瞅瞅那蛇皮袋,愤怒地说:“你那蛇皮袋,装着什么?”矮子嗫嚅地说:“没有啥?”也许是心中理亏,矮子说话没底气。蛙王遣卫兵搜查,确实没找到蛙,仅是些死鱼小虾。

原来矮子见到洞府,周身酥麻,蛇皮袋掉在溪岸,蛙们都跑了。矮子见蛙兵没搜到蛙,胆子壮了,说:“大王,你看,冤枉我了吧!”“哦,对不起,冤枉您了,我的好乡邻!请上坐!”蛙王见没搜到蛙族,有些尴尬,表情温和了许多,走下案几,做出手势说,“勤务兵,上茶,上好茶。”

趁着蛙兵斟茶之际,矮子仔细打量蛙王,见其身,非天然蛙肤,乃蛙造蛙服也。于是问之,闪烁其词曰:“身上长着癞疮,奇丑难堪,故着蛙服遮体。”接着邀请矮子,参观府邸。矮子盛情难却,见富丽堂皇的宫殿,感叹不已,并参观了他的庄园。

庄园很大,有很多佣工。听说有异类,大家都聚拢,像看“西洋镜”瞧矮子。见蛙王不在侧,他们就聊了起来。春蛙说:“矮子,你们人类除‘四害’吗?”矮子道:“除‘四害’,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怎么,你们这里现在也除‘四害’?”

剑蛙抱怨道:“我们整天在地里干活,捉害虫,累得腰酸背痛。不像蛙官,三分之一的时间坐办公室,其他时间泡酒吧,逛美蛙会所……”

春蛙愤愤不平,接下话茬:“你瞧瞧,他们吃公款,吞黄金,把整个身子吃成金身。最近,蟾宫下令,派遣巡视组,体察蛙情,打击腐败。因此,蛙官们都乔装打扮,掩饰金身,仅露出金睛,闪闪发亮。”

矮子沉思片刻,道:“听说我们人类好像也在学习什么‘四风’,搞得热火朝天呢!也许和你们除‘四害’,有相似之处。”

剑蛙心直口快,道:“我们观看了‘四害’纪录片,让人触目惊心,甚是后怕。还算蟾宫高层,高瞻远瞩,打击力度很大,蛙官收敛了不少。”

正当大家谈得融洽时,蛙王腆着将军肚,走了过来,握住矮子的手说:“很抱歉,我尊贵的客人,我们要开蛙众路线学习大会,是否愿意参加。”矮子心想:“我没文化,要我学习,哭煞我也。”剑蛙诚恳力挺,说:“不妨去看看热闹也行。”盛请难却,矮子硬着头皮也只好参加。

会场布置得很隆重,蛙府领导们坐台前,按官阶依次发言。个个语言铿锵,掷地有声;都着蛙服,掩饰金身。台下蛙众,天然丽肤,青黑黄灰,肤色各异。有胆大的,窃窃私语,说:“我们在岗位上,累死累活,还要来学习除‘四害’,仿佛‘四害’是我们的问题。”勤蛙悄悄地说:“该学的应该是那些金身领导啊!”

会后,蛙官们,还给蛙众发了两个大大的笔记本(估计50元蛙币/个),指定书目,叫蛙们认真学习,写好笔记。矮子见状,哭笑不得。

春蛙忍不住了,发牢骚说:“笔本子高档,可见蛙官对蛙众学习很重视。但从另一角度,又添了个‘本本主义’,其实还是形式主义。”

梅蛙痛惜说:“又不知要砍多少竹啊!”

剑蛙,说:“这不就是浪费奢糜之风吗?”矮子插嘴:“如果有订购‘猫腻’,那又有贪腐享乐风……”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就两个大大的笔记本,也整出了‘四风’问题。

梅蛙怨恨,接着又说:“我们是捉虫能手,学习科技书籍还行,现在要我去看《红楼梦》,你们说我看得进去吗?”

剑蛙是洞府优秀员工,在蛙众也很有威望,竟然大声地说:“我才不去学习《红楼梦》呢?,要看也得看自己的业务捉虫书籍。你们说说,这些蛙官是官僚主义吗?”

春蛙气不过,接着又议论:“肯定是官僚主义。学习除‘四害’,原本应是警示蛙官,不要以权谋私,结果变成了蛙众学‘四害’,做检讨了。 蟾宫也许,原本是让蛙官,深入蛙众,解蛙众之所想,排蛙众之所难。现在倒好,这样学习,流行于形式,反而增添了蛙众的苦恼,耽误了捉虫的功夫,岂不谬哉!”

矮子说:“你们除‘四害’,跟我们学习‘四风’很相似。但我认为,这种学习很有必要。如果每蛙通过学习,净化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灰尘,蛙蛙都想他人所想,全心全意为蛙民服务,你说,我们的社会不就是天堂了吗?”这时,蛙王走过来了,拉着矮子的手,邀请他到府上一叙。矮子客随主便,来到富丽堂皇的客厅,人蛙谈得很投机。

期间,蛙王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你们人类,有几个官员貌的,坐在我府前钓鱼好几天,把我水族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钓去了不少。照这样下去,不出月余,我们府里的水族就得绝子绝孙。于是,洞府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得出了一个好法子,组织鲫鱼敢死队。这招的确很灵,让那些官员害怕了,至今这事还在岩鹰洞附近流传着。

敢死队队员,老老少少皆有。最小的在前面咬钩,必死无疑。其他的,依次按大小咬着尾巴。官员见状,惶恐不已,丢下钓竿逃之夭夭。其中有位,不慎跌入溪谷,呜呼哀哉!听说还作为工伤赔偿,不知属实否?

矮子听了这故事,说:“在我家乡,这件事,确实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大家也津津乐道,对贪官深恶痛绝。至于您说的工伤赔偿,也许是子虚乌有,我不清楚。至于你们,溺死官员,我会向警察举报的。”

蛙王听到“举报”二字,很不高兴,朝矮子推了一把,说:“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