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哲学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三十六计》有感
经典是敏锐的目光、善良的心趣、睿智的大脑进行的缜密思维的结晶。名族经典是一个函封,就能读出闪烁的光芒。历史更是智慧的结晶。只要努力去读一定能读出其中的奥秘。而聚集一身经典和历史就是《三十六计》了。
这本书讲述了古典军事演义故事:在危难之际,主人公按照事先的安排打开锦囊,依计而行,顺利地渡过难关,等。我最喜欢里面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因为这个故事非常的好看,我很喜欢。《三十六计》分为6大计一.胜战计二.敌战计三.攻战计四.混战计五.并战计六.摆战计。
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视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己人生的乐趣;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的人生操守。所以,我爱这本书。
1、伊甸园的苹果──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西方神话传说中,苹果就被称为“智慧果”,吃了以后可以了解许多未知的东西。据说,人类的先祖亚当和夏娃,就是偷吃了禁果,窥透了男女之间那层肉体关系,犯了严重的男女问题,被上帝从天堂贬至人间。
2、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艾萨克·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3、乔布斯咬了上帝的苹果:乔布斯,一个稀有的商业天才,向我们展示出技术美学和器物美学的奇迹。
(来源:文章屋网 )
英国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较为长期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地位。英国文学在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x、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之后,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一大批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创作了有高度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对后世读者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影响。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经典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在每一位读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因为随着自己的阅历不断增加而对经典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共鸣。
经典之所以成为世人眼中的经典,必然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传世佳作,因此重读经典、思考人生成为社会人对自身反思的一种思考方式。近日,有幸读到由肖锦龙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经典重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深有感触,同时被肖锦龙教授对英国文学的独特理解折服,书中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对世界的思考,不少精彩文笔对经典中的亮点进行了精妙的品评,掩卷沉思,颇有裨益。
《英国文学经典重读》一书除去导言和结语部分,全书共计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的是16―19世纪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对这些经典创作背景的研究和思考,重点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主要涉及的是20世纪前期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意义,重点对康拉德的《吉姆爷》、亨利・詹姆斯的《梅西娅知道些什么》以及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进行论述;第三章描写的是20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学经典,包括其创作背景,并且对莱辛编著的《金色笔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里斯编著的《茫茫藻海》、拜雅特编著的《占有》和斯托帕德编著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进行重点品评。
肖锦龙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经典重读》一书可以理解为是对英国文学经典的致敬,也是现代人以多维对话的方式对经典的重新解读。在不同的时代洪流中,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其意义在于获得经典本身地位和阐释者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在多维对话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想也发生了历史的融合,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第一,与经典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对话。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造就了文学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譬如,虽然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时间与欧洲相比相对较晚,但是,经过都铎王朝的发展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改革,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家的独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英国当时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使人民的思想最终冲破了罗马教廷的束缚,这些因素使得英国文艺复兴虽然较晚,却后来者居上。在对话经典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广大读者对这一时期英国艺术、人文和科学的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第二,与经典作家的对话。这些杰出的文学巨匠通过文字的描述,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展开了形式各异的对话。譬如,最为著名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到现在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哲学家马克思曾盛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位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用他的如椽巨笔,让我们感受到他作品的伟大之处,更为他对人类、对人性以及天性的细致掌握而由衷赞叹。其作品出版之多、流行之广、演出之繁,更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他对世界文学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让人叹为观止。
第三,与经典文本的对话。我们与经典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也是与经典文字的精彩对话。譬如,读到狄更斯编著的《匹克威克外传》一书,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以匹克威克等人旅途之中的见闻和遭遇展开叙述,这些故事既相对独立,又自然地衔接。其中,作者通过对故事主人公在旅途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故事的精彩而独到的描述,对法官、法庭、监狱、议会等的无情辛辣的嘲讽,来反映作者心目中古老的美好的英格兰,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有着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作为现代社会中生活的读者,通过深入阅读英国文学经典,让自己的心灵与那些巨匠进行一场精神交流,感触颇多。与此同时,在与这些经典的多维对话中,我们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品味经典作品,更多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力量。
(游子/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
受到以《功夫熊猫》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启示,近年来中国内地动画界掀起了传统文化元素动画制作热潮。2015年《大圣归来》收获了极佳的口碑票房,2016年国庆档又出现了《我是哪吒》这样的继踵之作。但目前看来,本土动画电影在原创性、民族元素表现和跨文化传播策略方面显然还不成熟。对比《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我是哪吒》,本土动画电影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缺失:一是故事人物过度依赖解构重建经典原型,原创性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二是侧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层传达,对其精神内核的深层诠释存在缺失;三是在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人文意识相契合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意识和眼光方面存在缺失。
一、“旧瓶装新酒”式的重复
原创性体现于艺术创作的诸多方面——巧妙的创意构思、独特的艺术语言、新颖的表现手法等等,其中,题材内容的更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许多经典精品,但是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传统,创作容易陷入外部形式上的固定框架模式而难以挣脱。笔者认为,就本土动画而言,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一旦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相融合,往往便会习惯性地从经典故事和形象中寻找原型,而且目标对象常常还过于集中。这似乎是本土动画血脉中的一种先天基因,从中国动画学派诞生之初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到20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再到80年代的《哪吒闹海》《金猴降妖》,《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部经典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即受到了一边倒的偏好。不否认当年的中国学派也创作了《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九色鹿》《山水情》等较少依赖经典故事与人物原型的民族题材作品,但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本土动画重启向民族化回归之时,《大圣归来》《我是哪吒》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仍旧离不开悟空、哪吒,这就不能不说国内动画界在传统文化元素动画电影的创作方面限于固有思维定式了。当然,《大圣归来》《我是哪吒》没有重蹈此前的《宝莲灯》几乎照搬沉香劈山救母神话传说的覆辙,而是在因袭的同时对情节人物进行了解构重建,无论最终的艺术效果如何,这样的尝试本身值得肯定,但不能因此而掩饰其“旧瓶装新酒”式的重复。依托于经典的改编当然自有其优势,可以缩短影片制作的周期,节约成本;通过与经典作品在观众心中积淀的阅读经验达成部分重合,实现电影接受者回忆性期待视野的满足。但是沉浸于这种模式的循环,代价就是原创性不同程度的缺失。美国动画电影在尝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初,也未能摆脱对经典的依赖,1998年的《花木兰》便属于“借壳”的典型,披着中国经典的外衣演绎了一回纯粹的美国精神,但2008年《功夫熊猫》的问世,则成了一道分水岭。好莱坞以全新的剧情、人物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虽然抹不去美国印迹,但体现了较为彻底的原创性。对于当前的中国动画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在走民族化道路时,如何解决传承与突破的问题,我们是否也能更多地摆脱对经典的依赖,以更具原创性的题材内容来发扬传统文化内核的精华。这有赖于更多既懂传统,又善于打破常规的动画人才,尤其是动画编剧的努力。技术条件目前已不再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瓶颈,真正稀缺的资源是优秀的编剧人才,是高水准的原创动画剧本。
二、表层传达与内核诠释
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角色造型、场景、服饰、道具等外部条件上,还应触及文化理念传达的深度。作为一部西方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却做到了由表层传达深入文化精神内核的诠释,“体现出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特点。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意境的把握和体现……突出了创作者尊重中国文化内涵的诚意与努力。”[1]熊猫阿宝体态臃肿、贪吃成性,与功夫实在沾不上边,可他心中偏偏深藏着看似荒唐的“大侠”梦。虽然浣熊师傅和盖世五侠最初的质疑排挤造成阿宝深深的挫败感,但他却在乌龟大师点化下坚持下来,为理想树立自信,刻苦训练,用行动改变周围人的看法,这深刻诠释了《周易》“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在《功夫熊猫1》中,阿宝得到乌龟大师点拨和鹅爸爸面条秘方的启示,领悟到武学真谛就是认清自我,紧接着在第二部中他就产生了“我是谁”的困惑,由此触发深藏于潜意识里的对童年记忆的恐惧并成功战胜之,到了第三部他终于寻找到了真实的自我。阿宝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对“本我”的不断体验感悟。而佛教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2]世人本来都具备佛性,只是智慧被外部环境所惑,迷失了本性,所以需要破除迷妄,智慧开悟,强调“明心见性”“道由心悟”,重新发现自身的“本我”属性,直指本心。阿宝的心路历程,正是一种极具禅宗意味的自我体认;乌龟大师在指定“神龙大侠”时,阿宝恰巧从天而降,看似无稽,实则蕴含“机缘巧合”的禅意,而将《功夫熊猫3》中乌龟大师年轻时在熊猫村获救的经历,与他选择阿宝为“神龙大侠”联系起来,更令人体验到佛教“因果”的循环;甚至熊猫黑白二色的外形特征,也被创作者借以隐寓阴阳两仪的中国传统二元对立转换哲学观。当然,文化与媒介隔阂必然会使《功夫熊猫》在诠释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曲解或牵强——比如《功夫熊猫3》用“爱”来解释中国哲学中“气”的概念——但这些对一部异域商业动画电影而言仍是瑕不掩瑜的。反观本土制作的《大圣归来》,编创着力于布景、造型,乃至皮影、京剧元素嵌入等表层文化元素传达与细节勾勒,而在故事与人物方面解构重建了经典原著——《大圣归来》中的悟空,不再是晚明时期心学左派“赤子童心”思想的注脚,那只充满叛逆精神、蔑视一切秩序与规则、敢于挑战至高权威的猴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迷茫彷徨、深陷中年危机的沧桑大叔。他只想龟缩回老家花果山,去躲起来自舐心灵创伤。然而,却意外地被动接受了童年江流儿毫无保留的信任依赖,最终在小人物自我牺牲的感召下,落魄英雄重拾信心与责任,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影片主题唤起了当代中国观众对自身社会生存困境的共鸣,但必须承认,这是充满时尚感的现代意识,其中并没有传统文化精神的身影;至于《我是哪吒》,可以视为打着传统旗号的拼盘杂烩——无厘头的恶作剧、充满违和感的摇滚说唱、《黑客帝国》式的武打设计、愤怒小鸟形象的抄袭等等突兀无序地混搭在一起,主题仍基本停留于正义战胜邪恶的单一初级层次。总之,从《大圣归来》《我是哪吒》中体认到的是当下中国的社会心理,甚至是哗众取宠、肤浅媚俗的娱乐至上主义,却没有感悟到传统的神髓,联想到《功夫熊猫》,不免令人生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之叹。诚然,动画电影不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但传统更不应仅仅是件妆点的外衣,既然要向民族化发展,缺失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把握,就不能视为真正的民族化,或者这种把握不具备一定深度,则本土动画只能依旧徘徊在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阶段。作为一个美国人,《功夫熊猫》的导演马克•奥斯本可以花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试问当下的中国动画业界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
三、探寻异质文化内核的契合点
国内研究者在解析《功夫熊猫》所诠释的中国传统思想内核时,往往站在自身文化主体性的立场上,或单纯关注属于中国性的一面,或认为其实质是披着中国外衣的西方意识,却忽略了影片东西方人文精神相契合的特点。“君子以自强不息”固然属于中国传统人生观,但同样也是欧美文化所崇尚的个人奋斗的必备品质;阿宝与养父、生父之间的亲情表现,既能够唤起中国观众传统孝道观的伦理认同,也能够从西方寻根文化维度获得欧美观众的共鸣;“明心见性”“道由心悟”的禅宗理念注重自我体验,而当代西方哲学的关注点在由外部世界转向人本“我思”后,也提出了人的本质由自我设定,人的价值就在于自我选择。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便说:“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已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3]这与禅宗思想存在一定程度的互通性。正如美国著名的跨文化传播学家萨默瓦等人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所言:“真正为成功的交流做出贡献的,往往是我们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别,而这些相同点又是跨文化道德中的一部分。”[4]人际间和文化间的相似性是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的重要基础。《功夫熊猫》即巧妙地寻找到了东西方异质文化内核的一系列契合点,进行整合嫁接,这一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影片能够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从中既能体验异质文化的新鲜,又可以获取各自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感,这是《功夫熊猫》在东西方电影市场均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重要原因之一。反观中国本土动画制作,注重的是民族文化中“本质”“特异”“非凡”的一面,而忽视了“跨文化”成功传播中的“相似性”。如果本土动画希望在坚持民族化本位的同时走出国门,在西方强势文化生态圈中占据一席之地,《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的功力与策略,无疑极具借鉴意义。这并非是要向西方强势文明缴械,而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双文化时期”等四个阶段[5],人们在接触一种外来文化之初,往往会有新鲜好奇感,陶醉于其中,但这一阶段过去之后,异质文化与母文化的冲突便会造成困扰迷惑,失望与挫折感随之而来,甚至产生对外来文化的敌对情绪,这就是所谓“危机期”。探寻异质文化内核的契合点,正是为了唤起受众的文化认同,尽可能地消解跨文化交流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与挫折排斥心理。结语在中国动画学派沉寂了20多年之后,本土动画电影似乎又重启了民族化之路。技术革新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解构重建赋予固有题材与人物时代新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摆脱故事和人物对经典原型的过度依赖,创造更具原创意义的精品;同时深层次解读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来使这场民族风的复兴实现本土动画电影境界上的提升和底蕴上的神完气足。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如果要将民族之风成功吹入西方电影市场,中国动画电影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意识和眼光,不断探寻本土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人文意识的契合点,获取异域观众的文化认同。正确的取向并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应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苏永娟
摘 要:老祖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文素养,培育高尚道德、提高学习能力、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诵读;国学经典;人文素养;高尚情操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诵读国学经典热”,所谓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著作。通过跟孩子一起诵读,我发现,国学经典教材中充满了对个人修为、为人处世、言谈举止有益的文句,几千年来都是我国学生的教材,它们不但是教人如何做事,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经典作品,所以才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而读经的目的就是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把中华民族最精华的东西给他们,从而对孩子一生性格和道德养成产生促进作用。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到底何在?
一、诵读国学经典,提高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孩子学习经典不仅有利于学语文,而且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经典是文化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孩子可以在其中汲取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素养,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学科素养,促进对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同时,学生也能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并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二、诵读国学经典,培育高尚道德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倡“仁”,孟子崇“善”,以及诚信、孝悌、廉耻、礼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做人之根,也是孩子成长的标尺、指针。比如,我家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诵读《三字经》,当他读完“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后,他明白了谦让,懂得了分享。在他做事拖沓、不积极时,我让他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他吃饭慢,总想说话时,我提醒他“食不言,寝不语”。经过两年多的读经,我发现我家孩子在道德礼仪方面明显优于同龄的孩子,他自己也因此变得自信、勇敢。我的育儿过程也变得省心、省力、省时。
三、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习能力
经典对孩子的提升,不仅局限于人文学科,更指向孩子整体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巅峰时期,而智力、情商也处于萌发阶段,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此时学习经典,对于他们记忆力的锤炼、智力的开发、专注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晕染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诵读国学经典的最大收获,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了做一个有用之人的基础;对家庭来说,是培养了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成就了一个栋梁之才。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学家们,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属于自己的领地。文学家们在摇晃,文学又在哪呢?
人们在地摊上发现了叫做文学的东西,正在廉价出售,而且是成批生产。但是,人们在也叫做文学家的装满了钱的口袋里没有找到文学。
在摇摇晃晃接近文学的族类中,先锋作家们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向传统挑战,以新颖的格调,绝然地给文学划出一块精神领地。人们有理由兴奋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但兴奋平静下来的时候,赞美变成了遗憾。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最初期待的文学,只看见先锋作家们在用全部的激情和真诚作文学形式的试验,而且大多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模仿。历史故事背后呈现出现实感的枯竭,生命意识也悬浮在空中,变成形而上的空泛和迷离。
文学还在摇晃。
二
超越是文学生命发展更新的必然。一个阶段的完美是下一个阶段的束缚,不断超越,整个生命历程才有持续不断的辉煌。一代经典大师创造了文学的完美,完美的文学又超越经典大师。
当代文学有经典大师么?
文学在一个阶段内达到极致是超越的前提。在文学病态基础上的超越必然导致超越的病态。
文学必然摇晃!
三
中国的作家们一直在文学之外寻找文学。
“言志”“载道”的历史,把文学家的灵性缠绕在功利之中。功利消耗了作家的个性,也消磨了美的文学。作家们找来找去,只能发现政治伦理讲坛上的幻灯片。
在“空灵”“超越”的路上,作家的生命激情变成了不堪忍受的重负,只能寄寓在山水花月之中,转化为沉寂虚静的象征和隐喻。文学变成了参禅悟道的默祷词。
中国的作家们不是在地上呼天抢地,就是在祥云之上领悟玄机。然而,他们都在文学的大门之外。
中国文化有发达的政治伦理思想,有卓然超越的宇宙哲学,唯独没有对文学发展至关重要的生命哲学。个人、生命、灵魂,在中国文化中渺小苍白,圣人们不屑一顾。隐士们在山水之中确实体验到生命的某种真谛,但隐士的境界更近于宗教。
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学哲学,作家必然摇晃。
四
没有必要给文学下一个定义,也没必要用各种主义、流派圈定文学创作。
唯一必要的是:那些以文学作为生命存在方式的人,时刻关注人类生命的沧桑,在历史中发现一个民族的命运;在现世与超世之间,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发现人的处境和生命的神秘。并且通过创作,使读者“立即在地上获得被揭示出来的天堂”(勃特莱尔语)。
这样,当代文学自然不再摇晃。
[关键词] 电影教育;教学目的;选片原则
以选修课为载体的高校电影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媒体素养教育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高校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影片赏析类、电影史论类、电影批评类、电影实践类[1]为代表的课程体系,以构建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为教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欣赏电影、分析电影、知晓电影相关知识以及制作电影作品等为内容。高校电影教育选修课作为非专业性的电影普及教育,面临教学时间较短、授课对象大多缺乏基础性的相关知识积累、缺乏实际操作资源的现状,以影片观摩理论梳理的形式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在这一模式中观摩影片的选择对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起基础的支撑作用。
观摩影片的选择围绕三个支撑点展开。(1)了解电影语言体系,电影作为综合性艺术的特征决定构成电影的语言元素的多元性,对传统的时间艺术(舞蹈、诗歌、音乐)和空间艺术(雕刻、绘画、建筑)语言的综合形成了电影语言雏形,形成了以摄影、剪接、声音、表演、编剧(故事)、导演为形式的语言体系。在实践中电影语言的呈现是多样化的,对其规律的总结的依据就是对不同作品的细读。(2)构筑稳定的审美模式,个体审美行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对待不同的审美现象的判断往往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对待不同的具体电影作品时得出的判断结论往往相差很大甚至完全相悖。对电影作品中呈现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的梳理过程就是构筑稳定的审美模式的过程――形成审美能力。(3)掌握研究方法,普通观众关心的问题是电影的内容是什么、好不好看而不是怎么看。实际上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是被动的,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来自视觉、听觉的信息,同时需要消化影片提供的直接和间接信息,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影片的核心内容(意义)的发现,看不看得懂直接影响好不好看的判断。对方法的学习是真正自由欣赏电影的开始,选择观摩影片就是最大限度体现三个支撑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遵循三个原则展开。
一、关注各种类型影片的人文关怀原则
依据形式和内容的模式对电影的分类是多样性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按照相同的主题、人物、叙事结构和摄影技巧对电影分类,类型的丰富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种可能。选择观摩影片首先要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故事片由于数量大、内容丰富一直是电影选修课观摩影片的首选。有代表性影片的选取能够在最小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例如,对电影技术环节中的摄影知识可以通过分析《教父1》中的低调灯光技巧、《美丽人生》中色彩由明亮向浅淡的转变,《蓝》《白》《红》系列中象征性的色彩运用进而诠释电影摄影技巧中的色彩与光影,而更被人熟悉的“子弹时间”“反地心引力”是《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带来的对电影特技的典型展示。
对非专业电影课程而言除了对技术语言的关注外,还要关注各种影片的人文关怀内容,不能忽视纪录片、动画片等片种对这一内容的补充作用。纪录片在传统意义上作为史料、文献的使用最多,但一些新兴的纪录片在具有史料、文献的价值外更提供了更多的附加元素。例如,2006年金铁木导演执导的纪录片《圆明园》,对中国建筑史中的那座“谁都听说过而谁都没见过”的精品――圆明园以数字技术部分还原了不可见的圆明园与实景圆明园的部分对照是最吸引人的亮点,而对圆明园建设过程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塑造将影片对圆明园还原置于历史背景中,即让人从客观的角度欣赏到作为建筑圆明园的华美,又从主观的角度叙述了作为一段故事的圆明园的凄婉,全篇采用了故事片的表达方式既有不同人物的故事,也有多样技术语言(象征性的色彩),将被动式的“纪录”演绎为主动式的“记录”。2010年贾樟柯执导的《海上传奇》同样是一部独特的纪录片,影片线索在记录特定地域环境中展开,时间线索的延续和人物变迁又回归了历史的深处。同样采用的具有故事片特质的叙述方法在剧情中演绎真实生活的故事,在亦真亦幻的背景中讲述着,作者与观众一同聆听、观看、体验着身边的历史,个体记忆与时代印象的重合带给观众的除了看还有思。又如1999年迪斯尼作品《幻想曲2000》中展示了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命运),雷斯庇基的《罗马之松》(Pines of Rome),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 Concerto No2,Allegro,Opus 102),圣桑的《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杜卡的《魔法师的学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艾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 Circumstance),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全部8组曲目,虽然影片的评价毁誉参半但令观众在观看影像的同时聆听了通常很少接触的曲高和寡的严肃音乐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理解电影中音乐作用的同时将音乐图解观众将有更多的收获。同样2008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机器人瓦力》(WALL-E)除了对消费主义、破坏环境、领导能力、肥胖等问题的关注外影片的结尾画面更是一部浓缩的微型西方美术史,在短短7分钟短片中展现了从史前洞窑壁画、古埃及壁画、希腊古风瓶画、哥特式绘画到印象派绘画(雷诺阿、修拉、凡•高)的风格,使传统艺术与电影亲缘关系的理解更加清晰。
二、重视电影史经典片段的示范原则
黑格尔说“哲学史就是哲学”[2],同样了解电影史也是更好了解电影的重要方式。在电影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离不开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片里的段落镜头《火车进站》、乔治梅里爱的连续性剪辑《月球旅行记》、格里菲斯的古典主义剪辑《一个国家的诞生》、蒙太奇的代表《战舰波将金号》和《顾尔德的三十二个极短篇》等经典影片。电影自身的合法性正是依据这些影片而逐步确立的。作为非专业电影课程在保证授课对象获取知识的同时应该首先考虑对象的接受能力。例如,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作为电影史中无论是补充镜头应用还是平行剪辑、交叉剪辑的剪辑技巧经典范例,尤其是片尾追逐的场景更将这些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片中备受争议的关于种族主义的议题和其后的社会影响并不是容易理解的问题,与其相关联的影片《一个种族的诞生》《在我们的家门里》构成的争议才是这一段电影史完整的过程。单纯的对电影语言的导入选择这样的影片不免有断章取义的味道,而其扩展内容的深度又给学习者带来不便。其次考虑受众人群的心理特征,国外影片的分级制度对观众的分层以年龄界定,其依据之一就是观众的心理特征尤其是保护青少年人群。高校电影选修课教学的对象正是这一区间的人群。国内公映电影有审批制度制约,而国外电影虽有分级制度,但无论是市场引入的影片还是DVD市场引进的影片都没有强调级别,观众接触较多的众多好莱坞影片其评级大多在R级以上,诸如《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雨人》等。“艺术无禁忌”而内容有疆域,尤其是特定题材如以战争为表现对象影片的影片《现代启示录》、“黑帮题材”影片《美国往事》等对观众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电影史中的丰富内容提供了众多同类影片,教学过程的观摩影片在可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相对温和对心理冲击小的影片。再次考虑时效性,电影发展百多年历史中后来者不断对前人总结并超越,这就形成了在晚近的影片中不断可以发现之前经典痕迹的现象,如考虑戏仿性的影片和桥段那么这种现象愈发显著。1998年拍摄的《劳拉快跑》和2002年拍摄的《英雄》这两部影片,时间跨度到10多年但故事的叙述都表现均为不同视角下展开三段故事,同样更早形式可以追溯到1916年拍摄的《党同伐异》。在课堂教学中类似影片的选择除了具有代表性之外,相对拍摄时间新的影片由于技术应用完善和时代感明显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产生的代入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明确电影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原则
丹纳在《艺术哲学》提及地域文化对艺术品的影响就像低地地区的尼德兰和法兰德斯的细密画和地中海地区意大利的大幅绘画的区别明显,[3]电影艺术同样如此。由于历史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巨大,中国观众更熟悉的是好莱坞式的影片,对其他区域的电影包括欧洲电影了解相对缺乏,而电影作为艺术门类其本质是基于相当数量的个体性来演化和获得理解的。即使是同一主题本土作者与外来作者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也有巨大差异,《艺伎回忆录》改编自美国作家阿瑟•高顿的同名畅销小说,国际化的制作班底带回了三个奥斯卡技术奖项,但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尤其是在日本,其原型人物岩崎峰子自己随后出版的《真正的艺伎回忆录》更是对影片的一个讽刺。由川端康成作品改编的《伊豆的》同样将艺妓形象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却成了电影史中的标志性作品,这种反差体现的正是对区域文化的深度理解。《艺伎回忆录》是一个彻底的美国式的想象,或许作为美国人的解读并不为过,但与日本文化相去甚远。另一部曾被寄予厚望的影片《通天塔》基于跨文化角度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同样褒贬不一。就像黑泽明的电影西方人可能更容易理解是因为他采用了一些西方式的主题和形式,而西河克己、沟口健二的作品从纯粹的本土立场出发就不那么好懂了。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电影的特质差异巨大但无论艺术表现力还是文化内涵都同样吸引人。在课程教学组织中有意识地加大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影片的选择,既能对世界电影的全貌加以了解,又能对不同文化加以了解。
观摩影片的选择关系课程内容理解,对全部电影作品全面立体的解读需要对有代表性作品个体的分析,将影片剥茧抽丝般地细读才能对电影的语言体系得到清晰的认识,进而逐步建立关于电影的系统认识,在观看电影时变看热闹为看门道。也只有在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的情况下对电影的审美才能由自发变为自觉,将审美活动常态化进而构建稳定的审美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艳秋,裴凌罡.我国原生性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析――以北京高校电影公选课为例[J].现代传播,2010(07).
[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关键词:《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学生 实际指导意义和影响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学校要重点关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借鉴《先秦诸子选读》里的经典故事,了解人生中更为深刻的哲学启示。这类文章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开设《先秦诸子选读》的选修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阶段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
现阶段,在高中教学中增设《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教学方案,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高中生可以通过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了解到更多古人的哲学思想,提高高中生对哲学思想的全面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价值认同,为传承传统文化底蕴奠定深厚的基础,可以收获古人的精神财富,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对人生的态度,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故事是对人性品质的全新解读,同时也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尊师重道,如何生民立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深远影响
1.有利于感悟人性世界,提高自身修养
高中开设的《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在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上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高中生可以通过《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文章,感悟古人对人性及世界的看法,同时提升自身的修养。如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就充分地体现出古人感悟好学,以及对精神价值的更高追求。教育现代学生在学习上要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教师作为辅助者,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学习,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具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2.有利于感悟先哲智慧,陶冶学生情操
《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先秦诸子的论著。选入读本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促使那个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况,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教育上有诸多影响。为此,作为我国的经典论著,更应该把《先秦诸子选读》的文化经典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的现代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加深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对古代文言文阅读和分析的基本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能力。
3.有利于感悟文学品位,提升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对《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传授,可以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能够提升文学品位。在《先秦诸子选读》的经典散文中,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展开情节的想象,加深对文学知识的认知和扩展。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讲述了古代人对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美学因素还能够丰富现代语文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从中了解人性真、善、美的品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审美结构,提升个体的审美品位和修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开设是教育改革的明智之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高中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同时更发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是缺少相应的参考资料,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先秦诸子选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沛烈.感悟“人性”色彩,提高自身修养――浅谈《先秦诸子选读》的情感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2]王标.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J].语文学刊,2005(8).
[3]彭蔚兰.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国学名句——知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在国学课上或者课前,我们总能够听到学生朗读经典的声音。经典的国学内容包含了人生哲学、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无数圣贤智慧的结晶。学校开设《小学生必备古诗》和《弟子规》这些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在诵读这些与礼仪相关的国学经典时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国学内容时要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学习这些国学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认真了解国学故事——明辨
在对孩子们教授经典的国学内容时,不应该只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对国学经典烂熟于口的时候,逐渐懂得国学经典中的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真正了解名著;可以把国学经典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列举生活中的礼仪故事,在故事中认识对与错,强化对国学经典文化中礼仪的理解。如《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讲述的是儒家文化首倡的“孝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也提到“孝行”。很多孩子们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主动找这些经典中的典故故事,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很多礼仪现象,这不但有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国学名句,还能帮助孩子分析判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二、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榜样示范法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育子孙后代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为人处世等方面基本品德修养的教育宝典。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古圣先贤的文明礼仪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老师要给孩子们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鞠躬问好,老师也要用相同的方式回应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孩子们向老师问好,特别是早上和中午都会看到戴着红领巾值日的学生不断地向老师问好,礼貌仪态都很规范。笔者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点头和他们打招呼。在上学途中,老师见到孩子们也要主动地和她们打招呼。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来接孩子的家长,笔者都会热情地向家长问好。老师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不仅有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渴望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笔者针对孩子们的向上心理和喜欢表扬的特点,因势利导,树立正面形象,从正面进行教育,让榜样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孩子们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指的是用一些常规手段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左右摇摆、交头接耳的学生,下课后,笔者先找他们谈话,讲与文明礼仪有关的道理和重要性。再比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喜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久而久之班上的有些同学也跟着效仿。我就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既不卫生,又不文明,极易传染疾病,不仅污染生活环境,而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梁启超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这些有益身心的圣贤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好的礼仪习惯,提高讲文明和懂礼仪的自觉性。
(三)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活动、重要节日、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习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1.教师节活动
教师节不但是教师的节日,还是学生对老师表示感恩的日子。在教师节这个节日里提醒我们所有人,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希望我们国家更加重视老师这个职业,也希望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不要把对老师的感恩只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如在教师节教学生朗读“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矣”这样关爱老师、尊重教育的名句,可提醒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尊崇。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尊重老师并不是体现在给老师买礼品、送礼物等方面,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老师最希望得到的报答。
2.重阳节活动
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给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观念,引导孩子尊敬、爱护、帮助老人,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重阳节时我们举办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朗诵会,全体学生诵读《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在家或者外出待人接物举止时都要讲究文明,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做出详细规范,让孩子们认真背诵国学经典,认真听读尊敬老人的故事,认真去做尊老承诺。
三、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效
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觉行为上,为促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要认真细致、扎实反复、坚持不懈地抓,树立正面的身边的榜样,让榜样去带动和影响他们。老师应对学生认真观察,对有礼貌表现的学生及时做出认可,对精神面貌好和文明风气强的学生给予及时评价。一段时间后,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班在2011—2012年度获晋江市“先进班集体”;在2012—2013年度获泉州市“先进班集体”;中队活动《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荣获“福建省中小学优质主题班队会活动”三等奖。
同时,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征文比赛、故事剧片断表演、故事经典语句解读、践行国学礼仪表演、国学经典品行吟唱团等。汪福庆、何闽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海西”杯暨第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学习雷锋争当先锋”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小学高年级组二、三等奖。王涛、何闽等同学荣获“泉州市第四届少儿电视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三等奖。张云鹏、黄隽萱等同学荣获“新闻花苑杯”2011年晋江小记者文化艺术节之少儿现场涂鸦大赛(少儿组)、晋江市中小学《建设幸福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讲故事)比赛、晋江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共15人次。张云鹏、陈芳、朱娜等同学荣获池店镇开展的“辉煌六十年”、“小小主持人”、“校园歌手”、“讲故事”的各项比赛一、二、三等奖(20人次)。郝啊健、刘嘉敏等同学荣获池店镇“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5人次)。
众所周知,叙事学的诞生直接受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但是电视理论家萨拉•科兹洛夫却认为:广播电视从发明到不断成熟的这几十年对叙事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拟从叙事学与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图像转向、图像转向与广播电视的诞生等一系列的关系链中,探寻叙事学与电视媒介的关系。
【关键词】广播电视叙事学语言学转向图像转向
从时间上看,广播电视的出现与叙事学的兴起均发生在同一时期。叙事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苏联,并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于60年代正式诞生于法国。这也正是广播电视从诞生到不断成熟的几十年。电视理论家萨拉•科兹洛夫(SarahRuthKozloff)在《叙事理论与电视》一文中指出:“广播电视从发明、问世到不断成熟的这几十年也是对新批评领域内一门学科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门新学科就是叙述学,或简而言之,就是叙事理论。”(Thesamedecadesthathavebroughtthegradualinvention,birth,andincreasingmaturityofbroadcasttelevisionhavealsoplayedhosttothedevelopmentofanewcriticalfield,“narratology”or,moresimply,“narrativetheory.”)(1)
这几十年间广播电视和叙事学的发展情形是怎样的呢?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叙事学的兴起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
广播电视这种新媒介在19世纪末期就已有雏形,而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叶。1895年俄国的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两位科学家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并先后成功地进行了长距离通信试验。1906年加拿大人费森登教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在圣诞节前夕通过无线电波首次进行了声音传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这是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
电视的诞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1884年11月6日尼普可夫把他发明的一台叫作“电视望远镜”的仪器申报给柏林皇家专利局,一年后专利获得了批准。1924年贝尔德采用两个尼普可夫圆盘制作了一台电视机,首次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方传送了一个十字剪影画,贝尔德本人则被人尊称为电视之父。1924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的电子电视模型出现。1931年兹沃雷金又制造出摄像机显像管。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完全采用电子电视系统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这一天被公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1954年彩色电视在美国试播成功。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这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62年6月19日,美国发射了“电星1号”,卫星首次成功地转播了电视信号。
无可否认,电视这种新媒介的出现,对整个的社会思潮、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2)
二
叙事学诞生在“语言学转向”的20世纪,而20世纪对西方文学理论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语言学转向”了。“语言学转向”(thelinguisticturn)一词最早是由古斯塔夫•伯格曼在一本名叫《逻辑与实在》(1964年)的著作中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转向”发生的标志是哲学家们共同采纳了语言分析的方法。随后,这一用语主要由理查德•罗蒂编辑的一部题为《语言学转向——关于哲学方法的论文集》的书而被广泛传布。什么是“语言学转向”呢?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很难说透。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语言学转向”有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又是相互联系的。之一,由历时语言学研究转向共时语言学研究。这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创立的,他认为语言研究的着眼点应为当今的语言符号系统,应该研究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去追踪这些成分之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之二,由语言学研究转向话语学研究。什么是“语言”和“话语”呢?“语言”一般被看作是一个由一整套固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完整体系,确定性、清晰性、规律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话语”则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言语,话语意义的确定不仅要取决于话语自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境所决定的。语境的构成包括对话者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心理状态、文化修养等因素。因此相对于语言来说,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非规律性成为话语的一些主要特征。这种转向分为两个阶段,前者可以说是语言学阶段,后者是转向话语学阶段。如果说在本世纪前半期,西方文学批评得益于“语言学转向”,使得文学研究更加科学化,对文学对象的把握更加确定,那么到了本世纪的后半期,这种转向由于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文学语言学批评所确立的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变得不确定起来,甚至连语言的表征都产生了危机。人类文明赖以依存的载体变得不可靠起来。当代西方的文学批评,特别是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批评陷入了自我解构的困境。这便是文学话语学批评产生的开始。
“语言学转向”催生了一些新学科和新理论,叙事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叙事学最初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艾享鲍姆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排列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直接影响着叙事学的诞生并被公认为是叙事学的发韧之作。普洛普打破了童话故事传统的分类方法——按人物和主题进行分类,他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他按照不同的“功能”从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种类型,建立了一种被称为故事形态学的框架。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了法国。列维—斯特劳斯主要研究神话之中内在不变的因素结构形式,并试图用语言学模式发现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1945年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语言学和人类学中的结构分析》一文中首先提出把音位学中的结构分析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的观点。到了60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出现。格雷马斯和托多罗夫都开始译介俄国形式主义的论述。1966年,《交流》杂志第8期刊登了以“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标题的专号系列文章,宣告了叙事学的正式诞生。不过,“叙事学”一词直到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提出,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3)托多罗夫对叙事学的定义是:“叙事学: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为了发现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4)
受“语言学转向”大背景的影响,叙事学又分为经典叙事学或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两个流派。“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学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用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后经典叙事学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作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5)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大概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受到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读者反应理论、文化批评等多种理论或者流派的影响的结果。三
“语言学转向”几乎渗透到所有的人文学科,就像电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一样。W.J.T米歇尔说:“罗蒂哲学史的最后阶段便是他所谓的‘语言学转向’,这一发展已在人文科学的其他学科产生纷繁复杂的共鸣。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以及文本性的种种模式已经变成对艺术、媒介以及文化形式进行批判审思的通用语言。社会便是一个文本。自然以及对它的表征已经成为‘话语’,甚至连无意识也如语言一般结构而成”。
(6)至此,我们会进一步追问:“语言学转向”是怎样发生的呢?导致这种人文学科“纷繁复杂的共鸣”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归纳了这种变化的原因。他说:“思想界及学术界的话语中所发生的这些转变,更多的是它们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与日常生活及普通语言关系不大。这样说的理由并不见得有多么不言自明,但是人们似乎可以明白看出哲学家们的论述中正在发生另一种转变,其他学科以及公共文化领域中也正在又一次发生一种纷繁纠结的转型。我想把这一转变称为‘图像转向’。在英美哲学中,这一转向的变体向前可以追溯至查尔斯•皮尔斯的符号学,向后到尼尔森•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两者都探讨作为非语言符号系统赖以立基的惯例及代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是以语言乃意义之示例范型这一假定作为其开端的。”(7)也许我们会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图像转向”?导致“图像转向”的原因又是什么?金元浦教授作了这样的解释:“美国学者W.J.P.米歇尔说,当下社会科学以及公共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一种纷繁纠结的转型,而在当代哲学家的论述中,这种转向也是明白无误的。他把这一变化称为‘图像转向’。那么,图像的转型转向哪里?这不是向幼稚的摹仿论、形象化再现或图像的辅助解说转变,也不是向主体客体相互对应的理论回归,更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它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以来由传播手段限定和形成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向,即文字长期居于独霸地位的现实。而是把图像当作视觉性、机器、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性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来加以研究。因为重要的现实是,图像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陶东风教授说:“通俗报业的图像化,电影和电视的数字图像化、后成像术的出现和医学成像术的发展,成了转换的标志,更不用说互联网无休止的图象轰炸了。因而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黑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之后,西方兴起了视觉文化这个时髦的、也有争议的研究交叉科学的新方法。视觉影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媒体研究、艺术史、社会学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8)我们有理由认为,只有影像媒介的出现才标志着“图像转向”时代的来临,技术的发展和后现代的动力一道完成了“图像转向”的重任。维克多•维坦查说:“文字与图像谁更卓越,今天是图书和电视的卓越之争•••电视以其随机的不连续的图像与线性传统作对,打破了逻辑和思维的习惯。(9)
四
视觉和图像作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希腊以来就在文学艺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如西方绘画与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影响几乎在西方文学影响之上。中国的诗学也是很重视形象的,如“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之说等等。但是,“图像”在中西传统叙事中却未能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叙事方式,即使是近代电影的出现,也因为局限于“非现实”的艺术领域,其叙事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于德山在《视觉文化与叙事转型》一文中指出:“电视图像叙事真正创造、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威力与作用,以电视图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强势阶段开始形成•••以电视图像叙事为代表的视觉化叙事类型开始成为主导型的叙事类型,开始占据社会叙事格局的主流。电视叙事铺衍着社会的话语,构成了西方后现代现实典型而驳杂的叙事文本。”(10)萨拉•科兹洛夫说:“在当今的美国社会里,电视也成为最主要的故事叙述者。”(11)
电视作为影像叙事媒介,可以说是处处浸透着叙述,也可以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换成叙事文本。萨拉•科兹洛夫指出:“大多数的电视节目——情景喜剧、动作系列片、卡通片、肥皂剧、小型系列片、供电视播放而制作的影片等等,都是叙述性文本。”同时,“叙述不仅是电视上起主导作用的文本类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座大门或一只格栅,即使是非叙述性的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世界是由这一叙述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12)电视叙事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我们以前的经验。麦克卢汉在1961年就指出:“电视是一种整合性的媒介,它迫使长久分离和分散的经验成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13)
电视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它已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罗杰西尔弗斯通在《电视与日常生活》一书中也指出:“电视融入日常生活的明显之处在于:它既是一个打扰者也是一个抚慰者,这是它的情感意义;它既告诉我们信息,也会误传信息,这是它的认知意义;它扎根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轨道中,这是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意义;它随处可见,这么说不仅仅是指电视的物体——一个角落里的盒子,它出现在多种文本中,——期刊、杂志、报纸、广告牌、书、就像我的这本;它对人造成的冲击,被记住也被遗忘;它的政治意义在于它是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核心机制;电视彻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础。”(14)我们有理由认为:电视的日常生活化的诸种意义也应该包括了对于叙事学这门学科的主导作用的意义在内。
以上是我们循着萨拉•科兹洛夫的思路,从广播电视迅速发展的几十年间在人文社会学科所经历的两大事件——“语言学转向”和“图像转向”的因果关系中,从电视媒介对于社会文化和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介入及其影响中,追溯了叙事学诞生的背景和主导成因,为萨拉•科兹洛夫的断言——“广播电视从发明、问世到不断成熟的这几十年也是对新批评领域内一门学科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门新学科就是叙述学,或简而言之,就是叙事理论”找到了一种事实上和逻辑上的因果链。
注释:
(1)SarahRuthKozloff:NarrativeTheoryandTelevision,inRobertC.AllenChannelsofDiscourse,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42。并参考麦永雄等译《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2)(13)[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等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26页,439页。
(3)参阅谭善明:《叙事学》,/
(4)Todorov.T:GrammaireduDecameron(M),Mouton:TheHague,1969,69.
(5)申丹:《叙事学》,《外国文学》2003第3期
(6)(7)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范静晔译,
(8)金元浦/陶东风:《视觉新景与文化焦虑——文化研究二人谈》,/chinese/s15_wxs/qianyan/whyj/11.htm
(9)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49页。
(10)于德山:《视觉文化与叙事转.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第3期。
关键词:哲学;课堂;有趣;易懂
如何才能让哲学课堂有趣而高效,笔者在很多次尝试比较后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使教学形象、生动
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下载了一首儿歌版的“摇篮曲”引入新课,并在黑板的右边写下“摇篮曲”:铁钉,马蹄铁;一匹战马;一位骑手;一次战役;一场战争,一个帝国。写完后,我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给养司令部的墙上,醒目地写着1620年的这首摇篮曲。”
我请学生先阅读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题。(1)请说出其中的哲学道理?(2)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3)该摇篮曲里谁是整体,谁是部分?二者是什么关系?(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再请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摇篮曲,体会其中的哲学道理。
读完后教室里渐渐静了下来,学生进入了思考状态。过了几分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以上问题。我因势利导总结同学们能主动运用上节课学的知识来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摇篮曲是通俗易懂的,学生在朗读摇篮曲的过程中会自觉思考。学生不会自己体会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一步步沿着学生的思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逐步深入来完成对新课的学习。
二、引入故事,通俗易懂
教师可以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表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完“系统优化的方法”知识后,我请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学生兴奋起来,我随即提问:“谁来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一下,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我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上等马-上等马; 上等马-下等马;
中等马-中等马; 中等马-上等马;
下等马-下等马; 下等马-中等马。
静悄悄的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两三分钟过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田忌赛马取得成功,便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田忌首先把赛马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调整了出马的顺序,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这样就出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1+1>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故事是每一位学生所熟知的,故事由学生讲,运用哲学道理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寓言,讲解哲理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例如:我在讲《百舸争流的思想》时用多媒体显示了《洪水中的神父》寓言。寓言看完后要求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神父是在这场洪水中唯一的一个被淹死的人。”在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初步达到理解基本原理的目的。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生活教学,贴近实际
对于难以理解的哲学道理的学习、吸收和转化,可以创设情境、模仿角色,将深奥的哲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学生,再现思维,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体会、思考。
量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数量的积累引起了质的变化,二是事物量的排列组合变化引起质变。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难以理解,教学中事先让我们班两个学生分别准备两种不同旋律的歌曲,当堂歌唱,引导学生体验音符排列组合引起旋律的变化就是事物数量的排列组合使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量变的第二种情形,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感受,再让他们举例,他们就很容易地举出很多例子。
五、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发展观时,我补充了内外因的知识点,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有所触动,使学生有所思考。
上课时,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你对自己今天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满意吗?影响你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外界因素?哪些是自身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先罗列了很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习不努力、学习方法不好等等,对外界因素、自身因素分别进行了分类,将决定性的因素单独列出,他们自己分析,自己总结,得出结论:从大多数同学来看,决定一个人成长的是自身因素。从哲学来看,也就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相信这一节课学生不但掌握了哲学上内、外因的关系,而且通过讨论、思考,对他们的学习、成长肯定会有所帮助。
六、文艺作品的运用,引人入胜
1.音乐、电影是感染力较强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精彩的画面直接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讨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时,播放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也体会到社会意识会先于社会存在。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心灵得到了洗礼,体味了人生的意义,这样的效果不是传统讲解所能达到的。
2.漫画是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漫画以其独特的特点、直观的形象,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哲学教学中无论是把漫画作为揭示理论的素材还是作为练习的材料,都能起到引人入胜,以小见大的作用。
今年,笔者很幸运成为梅子涵老师的访问学者,听梅老师上课感触很深。印象最深的是梅老师教导笔者要好好阅读经典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本身是一门有故事、有语言、有思想、有哲学的学科,是很值得探究的。梅老师说:“现在许多儿童文学老师是学多少教多少,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不够,缺少文学视野。想要成为好老师,一定要多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要多读经典图画书。”真正好的儿童文学,其意义完全超出儿童文学本身,不仅孩子喜欢,成人也可以从中读到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要、享受和感动。富于童心的成人都会在儿童阅读中找回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可见,成人很有必要好好阅读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生命的一部分。”是啊,儿童文学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文学的有趣、善良和诗意都会留在孩子的记忆深处,成为永不磨灭的东西,伴随孩子的成长。一个从小读过纯真美好、善良、温暖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孩子,长大后也慢慢学会大度宽容、诚实善良,一定不会成为一个自私冷漠的人。经常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孩子的心灵更加丰富敏锐,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对生活的感悟更深切,写出的东西往往更有灵性,人际交往能力更强。
阅读儿童文学不仅对孩子成长有重要意义,对成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成人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读到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要、享受和感动,也可以重新找回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比如在阅读图画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时,我们无不被书中美丽的爱情所吸引,会从中得到满满的感动。书中的虎斑猫活了一百万次,从不惧怕死亡,每次死时,它的主人都哭得很伤心,它却从不哭泣。只是在它心爱的白猫去世时,它哭得昏天昏地,哭了一百万次,最后倒在了白猫的身边,再也没有醒来。读到这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落泪,都会掩卷深思: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亲人,好好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逃学贪玩的经历,从而找回久违的童真童趣,感到无比快乐。很多时候,阅读优秀的童书确实很满足,很感动。
成人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儿童的内心需要,从而更好地与儿童沟通交流。现实生活中,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很小,社会经验不足,就要听从大人的安排,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事情,只要没按大人的意愿做事情,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是好孩子,就会批评孩子。图画书《发脾气大叫的妈妈》一书,相信每个家长看了都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那个一大早就发脾气大叫的企鹅妈妈吧。生活中的家长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再加上琐事太多,工作繁忙,确实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更多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叫。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我们的孩子多么可怜,才知道大人的大叫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是呀,无助的孩子会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所措。相信每个成人看完后,都会深刻反思的,都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相信成人看了《爱的教育》一书,都会喜欢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会自觉地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让身边的孩子们感动地读着而成长,让孩子学会懂得爱,学会怀有善良。如果成人读过《小淘气尼古拉》《淘气包埃米尔》《小飞侠彼得潘》等故事,肯定不会出现对淘气的孩子痛下毒手(用针扎孩子、用胶布封住孩子的嘴、猛扇孩子的脸)的事件,因为成人通过阅读可以知道,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是孩子真性情的流露,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应该正确引导,而不能盲目认为是孩子不良情绪的流露,是故意与自己作对,认为他们都是坏孩子,便采取极端的手段教育孩子,甚至虐待孩子。
成人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更好地给孩子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做童年阅读的点灯人。孩子很小,不知道哪些童书适合自己阅读,往往都是在大人的建议下阅读的,这就需要成人给孩子推荐童书。若大人没看过几本童书,就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书,经常有家长给孩子买很多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比如给小学生买中国四大名著、诗词鉴赏和外国经典名著等,这些书太深奥了,买的再多都没有用,孩子太小根本看不懂,不感兴趣,是不会看的。要给孩子推荐书,大人自己先要了解哪些书是优秀的经典的,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是孩子感兴趣的书。只有自己亲自读过才能筛选出适合孩子读的书,才能把有价值的书推荐给孩子看,就像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提到过“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那样,因为他使“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把一本本好玩又深含意蕴的书带给孩子,点亮让孩子长大的灯,使我们的孩子徜徉在知识海洋中,阅读经典,朝着经典的方向慢慢走去,成为一个个诗意、优雅的人。
成人不仅推荐给孩子优秀的童书,还要把孩子带到儿童文学的情景中去,引领孩子感受到儿童文学的真善美,让孩子乐在其中。让孩子爱上阅读。这要求家长们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可以晚饭后拿出经典的图画书,与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的阅读方式是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孩子仔细看图,家长有感情地朗读文字,注意朗读的速度不能太快,要和孩子看图的速度一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故事的温暖,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成长。要求教师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把经典童话种入孩子的生命里,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童话的美丽与伟大,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成人阅读儿童文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自己,真心希望所有的成年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老师和为儿童文学工作的人)都能静下心来,挤点时间,好好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像梅子涵老师那样倾力推荐经典,切实做一个点亮儿童阅读心灯的人。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资助项目 2016GRFX001
(吕言侠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