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已亥杂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已亥杂诗 281》第一句是:少年无福过阙里,中年著书复求仕。
原文:
《已亥杂诗 281》朝代:清 作者:龚自珍
少年无福过阙里,中年著书复求仕。
仕幸不成书幸成,乃敢斋祓告孔子。
诗,文学领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颗华彩四射的瑰宝。她有着耐人寻味又绮丽独特的风格——诗的洒脱,诗的含蓄,诗的飘逸,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婉约……诗是文学的精华,是生活的缩影。
诗言志。因诗本身重在反映诗人的品格、志向,则诗的品位更取决于诗所言志的价值。无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还是陆游的《书愤》,或是反映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心情,或表达作者重新立誓报国的情感。无怪乎朱自清先生誉“诗言志”为我们诗坛“开山的纲领”。
诗缘情而绮靡,诗常寄深情于诗境,正所谓“诗以情为主,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无论是杜甫的《登高》还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前者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感情,后者表明了诗人开风气之先的乐观思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诗的本职应在抒情”。
读诗,常人皆爱之。而读诗重在悟诗,惟有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才能真正悟出超凡脱俗的诗韵!
1、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论语·宪问》
6、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衰郢》
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闵公元年》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1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策》
12、人心之不同,如其而焉。——《左传·襄公三十·三十一年》
1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4、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15、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战国策·赵策》
1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论语》
1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18、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1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2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
23、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
2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5、以子之予,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27、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8、以骨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
29、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30、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32、英雄一人狱,天地亦悲秋。——清·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33、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3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5、眼上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会》
36、人之多,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37、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
38、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
3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4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41、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见奇雄。——施耐庵《水浒传》
4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4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邶风·相鼠》
4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6、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4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4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5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52、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5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54、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吕氏春秋·尽数》
5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5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8、男儿老兮天下事,但有志兮不有止。——清·梁启超《志未酬》
5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60、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61、闭心自慎,终不过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楚辞·桔颂》
62、天行不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64、时日曷表,予及当皆亡。——《尚书·汤誓》
65、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笑林广记》
66、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
6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68、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贤文》
6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70、知之者不如好之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7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
73、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7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
75、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76、观化百代后,独立万古前。——清·魏源《偶然吟》
7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78、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79、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8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82、悲哉秋之为气也!箫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83、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84、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
8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
8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87、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8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8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0、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主。——施耐庵《水浒传》
9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国殇》
9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93、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9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95、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9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对联
97、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9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9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0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101、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国殇》
102、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老子·七十四章》
10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04、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10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10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0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足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一、音画导入,吟诵华章
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同学们仔细聆听、深情吟诵、深刻品味古典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掌握阅读、品味、鉴赏古典诗词音韵美、节奏美之基本方法,从而达到引导同学们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与鉴赏中真正体味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之目的。比如,教学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这首诗歌时,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古诗音画配乐朗诵《鸟鸣涧》视频播放给学生试听,并引导同学们在试听中仔细聆听这首古典诗歌的节奏、感悟这首古典诗歌的音韵等美学特质后,引导同学们明白:在古典诗词中,五言诗每句一般二个音节,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七言诗每句一般三个音节,比如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为了强化同学们对古典诗词音韵美、节奏美的感知与体味,我再次播放了《鸟鸣涧》音画朗读视频供同学们观摩学习。结果在《鸟鸣涧》音画朗读视频的导读下,教室里顿时回荡起了同学们对《鸟鸣涧》兴致勃勃的、激情洋溢的、抑扬顿挫的、节奏鲜明的高声诵读声。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下,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同学们极富表情、极富韵味的古典诗词诵读之行列中了。
二、品鉴意境,展示才艺
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指作者在古典诗词作品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等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比如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春山深夜中的明月、落花、鸟鸣等自然景物,不仅营造出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之意境,还让人感受到了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我们课前精心制作的与课堂教学的古典诗词内容相关的、画面精美的幻灯片或者音画视频等,就不仅可以引导同学们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听觉盛宴和视觉盛宴中深刻地品鉴到作者在古典诗词中营造的优美意境,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古典诗词中蕴含着的浓浓的诗意美。
比如,教学唐代诗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歌时,我将杜甫在这首诗歌中所营造的黄四娘家春天繁花似锦的画面制成精美的PPT并配上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视听,并引导同学们边视听边诵读课文。之后,又引导同学们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富有文采的语言或者富有激情的画笔再现的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描绘的黄四娘家春花烂漫的美丽画面等二度创作作品首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然后再由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择优推荐特别优秀者上讲台展示其佳作,结果在同学们二度创作佳作展示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不管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作还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再创作,都不乏新鲜的创意。
三、感知形象,陶冶情操
古典诗诃中的形象,指作者运用凝练、精美、诗意的语言在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既指咏物诗中运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比如明代于谦在《石灰吟》中塑造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人自我形象等;也可以是指写景状物的山水田园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还可以借此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比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和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古典诗词时,在引导同学们充分诵读和基本感知这两首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我曾有意“留白”一些时间,引导同学们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于谦的《石灰吟》这首托物言志诗,通过采用表面歌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等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美丽情操和高贵品质?
2、杜甫在《春夜喜雨》塑造的春雨是一个怎样的可爱的小精灵形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怎样的感情?
在这段“留白”的时间里,同学们纷纷查阅自备的课程辅导资料或者与同桌小声讨论。一会儿功夫,同学们就找到了与上述两道题目有关的见解独到的精彩答案。
作为语文老师,多么希望他的学生也能像自己一样对诗词爱到痴迷,爱到愿意将诗词化作自己的语言和生活的诗意。因此,在诗词的教学中,笔者竭尽所能地将学生带入或典雅幽婉,或豪放洒脱,或悲怆凄凉,或深远空阔的诗的王国,进而带领他们去学习运用美丽的诗词去美化自己语言与生活。
在高中诗词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上了两三年高中还不懂得如何运用诗词,诗词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永远是那个“囫囵”的整体,学习诗词的最终成效只体现在考试时那六分的默写题,其他地方,如写作及生活中很少用到。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带领学生通过品读、联想与想象去感受诗歌本身之美,整首诗或几句诗。只要学生能领略其中几个意象、几个诗句之美,他们就会因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诗歌之美,而喜欢了,或仰慕了,由此产生将诗词与自己的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愿望,进而美化自己的语言和生活。
一、意象的运用
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往往是诗词外在的最直观的美,人们接触诗词往往首先关注的就是意象,所以古人在写诗时对意象的选择非常讲究。经过一代代诗人的运用创造,众多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也越来越美。正如林庚在谈到杜甫、庾信将屈原的“落木”意象改造成“木叶”时所说: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第八专题中,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中用“碧云天,黄叶地”及“芳草、斜阳”等一些具有辽阔衰飒特点的意象来表达羁旅漂泊之情,元代王实甫也在《长亭送别》中使用了同样的意象,以表达崔莺莺在张生上京赴考时,因无力挽留而产生的痛苦之情。而到了清代,李叔同在《送别》中也用了“芳草”意象(“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而只是把“斜阳”换作了“夕阳”(“夕阳山外山”),也许王实甫与李叔同都是受了范仲淹的影响。同样欧阳修的《踏莎行》“迢迢不断如春水”中的“春水”意象,也同样在吴兆的《早春水阁》(“昨夜秦淮春水生”)和李煜的《虞美人》等诗词中出现。
古代的诗人词人尚且学习前人,作为正在学习语言表达的中学生,更应该撷取课本上学到的好词语尤其是诗词中的好意象来美化自己的语言。而这样做成功了的例子很多。2005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一江清流》的题目“一江清流”应该来自《虞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笔者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优美语句——“古木参天,离不开落红”。“落红”是来自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意象。尽管只是一个意象,但用与不用语言的内涵与色彩完全不同:不用,平平淡淡;用了,马上就有了书卷气息。而要指导学生使用意象,方法又非常简单,只要刻意让学生像小学生依词造句一样。
二、诗句的运用
记得《论语》中的《楚狂接舆》篇中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句子,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绝对不是偶然,也许也是林庚所说的“在前人的学习中创造”吧!对待名句,古人尚且可以如此学习,何况我们。
一些学生在古诗文默写题上会得满分,但是仿句及作文的语言却往往干瘪枯燥,高中学了三年诗词,那么多好句,只“赚”到了6分,实在令人惋惜。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当我们美化自己文章的时候,应该教学生学会美化他们的文章。而素材就是课本上的诗词,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语言表达中刻意地使用那些诗词中的好句子。
初始阶段,先以古人引用的例句或者老师自己引用的成功文章作为范本来激发学生的引用欲望。如为了带动学生引用,笔者就以自己的文章《约定》中的句子作为模仿语段:“没有与台灯的约定,我怎么会有与张若虚一起欣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幽静与惬意”。学生在羡慕古人及老师的时候,无意间会希望自己也写出优美生动的句子,所以一般愿意学习老师的样子,去引用精美诗词。这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引用,只要他们能够引用,不怕暂时性的出错,甚至“掉书袋”式的引用也不要去打击——毕竟,他们从一句不用到有用的意识了,这也是进步。只是在评讲的时候,要褒扬那些引用恰当、为文章增色的例子,委婉地帮助用得不恰当的同学明白自己的问题。只要能持之以恒地训练,高中三年下来,学生的作文语言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便会溜出家门”,这是高考优秀作文《绿色生活》中的句子;“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成了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正如一颗欲动的心,在春的照应下勃发一样”。这是2006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中的句子。正因为有了对李清照《声声慢》的学习,对陆游《三齿堕歌》及叶绍翁《游园不值》的阅读,有了对其中好句子的引用,才有了学生这样的好句,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句子才使学生的语言不显得平淡肤浅。学生在学完辛弃疾的词后,写出这样的句子:“在滚滚东流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无数英雄形象,被世人铭记……”班里能写出这样句子的学生很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引用训练之后,就可以训练学生学习化用了,将诗词名句与自己的语言相融合,以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其增加文采,丰富内涵。
按道理,教师的不应该教学生具有世俗的思想,但是教师教书教了几年,学生学习学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大好的时光白白浪费,精编的课本被“坐了冷板凳”,那么教师还有什么成就感呢?所以应该让学生懂得,学不能白上,书不能白买,上了学就要学到东西,买了书就要让它发挥作用。学生学到了诗词且能用到他们写的文章里了,就没有白学,《唐诗宋词》这本书也没有白买。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竞争;引进;人才管理
作者简介龙建新(1978—),男,南昌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研究和管理研究。(江西南昌 330031)
众所周知,引进人才是图书馆工作重心之一,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高校都争相配备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其中不乏一些奇怪的政策:本科要求985系列高校毕业,学历要求是博士,要不就是海外留学归来的所谓“人才”。但是我们都知道,并非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适合进入图书馆工作,其实适合图书馆发展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一、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
(一)图书馆的定位问题
高校图书馆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尚未充分发展但也得到普遍应用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图书馆。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完善,很多的机构、组织甚至个人开始从事信息产业,信息行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而是呈现出社会化、国际化的特点。可以直接从网上或者其他渠道轻易地获得信息,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大大降低。
(二)高校图书馆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是困扰和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据《瞭望》杂志1996年第17期报导:连北京大学这样首屈一指的重点高校都感到经费紧张。该校一位副校长曾经无奈地说:“我们有一些从清朝时就订起的国外期刊,历经军阀、抗战、都没停。今天反而被迫停了。”北大如此,我们大部分地方高校只会更糟。经费是掣肘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经费短缺上,就会影响文献资源的购买,会影响数据库的引进,会影响人才的引进等等。高校图书馆并是盈利单位,所有的资金投入都是靠财政的拨款支持,所以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比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发展快的多。
(三)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
不少高校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缺乏创新和整体意识。图书馆所要做的是加快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化建设,完善自己的数据库,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四)图书馆人员素质和服务方式问题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员”模式,而是“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模式。管理员的职能应该由藏书建设和文献资源保障转变为信息专家,致力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用户利用文献信息的教育和培养。作为信息专家,管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等。但是现实情况是,高校图书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且多面临新老交替的断层危机,既懂专业又熟悉网络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此外图书馆部分员工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他们缺乏主动服务和创新意识,这也是影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高校图书馆的人才的如何选拨
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到底应该如何选出来呢?我们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进图书馆事业的专业人才
科学地评价人才是选拔人才的关键。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称可以对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进行基本评价,也是调动这些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专业技术职称可以初步评价图书资料的人才,另外还可以从他的业务工作能力、工作中的进取心、服务质量和学术水平上评选出图书馆需要的人才。
(二)鼓励高校图书馆人积极为图书馆事业奉献力量,在内部挖掘人才
如何在高校图书馆内部挖掘人才,是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一是可以打破以往职位高低和工作优劣的观念,强调高校图书馆的每个岗位的重要性,每一个都可以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学习并工作,经受锻炼。二是强调对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我们都知道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容易思维麻木僵化,如果在一个新的环境和岗位,可能让他萌发从未有过的想法。同时,面临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能迫使图书馆人去学习,汲取新知识,使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是注重人的创造性的思维的开发。如果一个图书馆人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人的思维就会呈现出既定的模式化的倾向。但是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使人的思维呈现出发散式、逆向化的特点,人的创造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激发。
(三)高校图书馆鼓励馆员自学成才
在重视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一是在职人员通过自学,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考试合格,并获得毕业证书及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本科或专科学历。二是虽未经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考试取得学历证书,但在某一方面有发明创造,成绩显著,或系统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或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者,本着用其所学、发挥所长的原则,重点使用该类人才。
三、江西省高校在培养人才上的努力
人才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晚清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龚自珍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李源潮部长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最可开发、最有潜力的资源。由于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人才资源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都迅速提升。如何开发这个资源呢?首先通过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993年一街之隔的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为南昌大学,合并后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产生了“1+1>2”的效应,焕发出勃勃生机。其次加强素质教育,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中学到知识,更通过高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从“劝天公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培养出一大批实用人才的这一步,早已经实现并突破了诗人龚自珍的愿望。
四、南昌大学图书馆人才培养的进步
高校图书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历来是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图书馆为高校提供教学、科研服务已成为高等教育强有力的后盾。南昌大学图书馆人在历任领导的领导下,从没有硕士、博士到现在拥有副高以上职称38人,硕士以上学历30人,变化非常大。这其中通过引进了人才,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有10多位图书馆人在自学中提高至硕士学历,本科学历的就更多。时下,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现今的人才竞争,也不只是以往单一或主导方向人才的竞争,而是全面的各个领域人才之间的竞争。
五、结语
高校只有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大力气,才能造就大批可用的人才,也只有敢于使用人才,才能解决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总之,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人人皆可成才、敢为事业用人、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开辟广阔渠道,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更进一步。让我们践行“人才是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娟,糜凯,姜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理论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7.
2王国庄.图书馆知识型人才的引进J.图书情报工作,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