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每次业务检查,感觉最沉重的就是看学生作文,从初一到初三,大部分作文内容,不是言之无物,生搬硬凑,就是记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清汤寡水。不要说是感染别人,连他们自己恐怕也不愿意多读一遍。
想想在作文课堂上,一些同学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半天也憋不出几句话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提出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就叫他们写作,也许作文教学会永远停滞在生编硬造的泥潭里。因此,我决定找到一条让学生喜欢写作的道路。
我反复阅读了高密王香兰老师《生活化作文》一书,感觉要想让学生不怕作文,必须把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于是我想到了户外写作。
户外写作教学,是我几年前一直研究的一个话题,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到自然中去的一种接近教学方式。它能将抽象的写作理论化为直观的感受形象,为进一步的文字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
那次,我将学生带往野外上观察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观察自然景观和怎样去表现自然景观。那天,我带着学生早早起床,在学校附近的山岗上观察日出。日出前,我预先给学生介绍观察的方法:观察动态自然景观首先必须有一个时空顺序,这个时空顺序还必须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有了这个前提,然后再选取一些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的描写来衬托所要描写的主体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作者在写街边柳枝的前后变化情况,就是间接地描写了天气的不断变化这一情况。而我们这次观察日出就可以选择星空、天幕、云彩、山峦、树木、河流、人物等作为参照物,用它们在日出过程中各自不同的变化情况来烘托日出。写参照物在这里有三个好处:一是使主体事物不至单调,如果仅就日出而写日出,就不能写出丰富的层次感;二是使主体事物的内涵更加深刻,日出可以使大自然的其他事物变得生机勃勃,这样就可以讲参照物和主体事物看成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不能分割;三是有利表现,有的地方可实写主体事物,有的地方可通过写参照物来写主体事物,虚虚实实,跌宕有致,比平铺直叙要生动得多,鲜活的多。
观察前所讲的这些方法很快为学生所接受,在这次具体观察日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记下了这样的观察笔记:
5点55分,东方天际出现鱼肚白,天空灰暗,远山朦胧。6点整,白云渐渐扩散开来,天幕上点缀着几颗闪亮的晨星。6点15分,东方出现一抹红霞,一条青色泛紫的云霞镶嵌于白云四周,异常美丽,天空渐明朗,近处树木可见,山脚下小河轮廓朦胧。6点20分,红云不断加浓,天色较明亮,星光黯淡,远处山峦依稀可见。6点25分,红云弥漫东方天际,正东方云彩呈橘红色,天色大亮,小河如银练缠绕。6点28分,红云深处,一条红色弓边徐徐上升,无刺眼光芒。接着,一个完整的红色火球呈现在眼前。晨星无影无踪,山峦、树木、河流清晰可见。6点31分,那轮红日渐由橙红、桔黄变成金黄,迸射万道金光。霎时间,万山沸腾,树木山峦披上霞光,生机勃勃。小河水面泛起银色波光,小鸟起起落落,景色甚是美丽壮观。这样的观察日记,稍加整理,便可以作成一则很好的散文小品。
如何在文章构思阶段巧妙地运用联想,这又是一个枯燥的纯理论课题。我没有就理论而理论的给学生讲,而是换了一种生动活泼,更利于学生进入角色的方式。
这堂课我又采取了户外直观教学方式――我将学生带到校园中的一丛树前。这是一丛特别的树,它由两大一小三根树干组成,三根树干都是从一个行将腐烂的大树桩上萌生起来的。枝繁叶茂的第一个主干向东方坚强的生长着,长势十分旺盛;树影婆娑的第二主干则西北方向斜斜地铺展开;那条最小的树干则位于二者之间而且紧靠第二主干。我在选择了这样一个最好的观察角度之后,开始向学生引导性的提问:“同学们可以由看到的这丛树联想到什么?”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开口。我又这样启发他们:“我从这丛树联想到了一个现代家庭,一个由父亲、母亲、孩子‘三位一体’组成的现代家庭。这向东方顽强伸展的第一主干代表父亲,表示他在事业上有着执着的追求,向着光明,向着希望的目标,一往无前,是全家的主心骨;向西北方向铺展开的第二主干则代表母亲,她用自己宽阔的胸怀抵御着西北风的侵袭,带着孩子,搞好后勤,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给家庭带来温暖;那棵小树干则像是孩子,紧紧地偎依在母亲的身边,茁壮成长,赋予家庭以希望。这一联想是如此的奇特,又是那样的合情合理,学生都听得入神了。这时,不用老是提问,有的学生早就展开了联想:你们看,这个行将腐朽的大树桩好像是爷爷,这个新的家庭就是在祖辈的基础上兴旺发达起来的。在此,我进一步鼓励他们联想的好,但是,请大家注意如果不是站在这个角度上,而是站在这丛树的背后或侧面,还会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吗?所以说,选择好观察的角度是展开丰富想象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实行的户外写作教学二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积极改革,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启发。写作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平时我们可多开造一些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大地发挥学习潜能,激发参与意识,这样,教学效果将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能力也将会有一个看得见的长进。让我们立足实际,开创出更多的让学生喜欢写作的道路。
文学如大浪淘沙,经岁月洗却铅华后仍不失光泽的是经典。走进经典,感悟文字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七年级《三峡》:夏天的奔放美,春冬的清悠美及晴初霜旦时的凄婉美。
三峡的无限风光,因为郦道元的经典美文,更加令人心驰神往。这篇散文仅150余字,却充分表现了三峡的丰富景观,字里行间流露着观赏的情致。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无言,见之而觉“妩媚”,一定是观赏的情感使然。山水风景一旦渗入了人的情感,就有无穷的美妙意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文章开门见山,对三峡进行全景式的宏观勾勒,展现了山之磅礴,峡之幽深。短短两句话,视角变幻多姿:极目远眺,“三峡七百里”群峰连绵,似乎没有尽头;隔江对峙的群峰巍然耸立,竟然“略无阙处”,没有缺口,没有高低变化。置身幽谷,仰望苍天,仿佛在幽深的井中,只感觉一线光亮,除了“亭午夜分”,不见明媚的太阳,不见明亮的月色。这样的连山,这样的峡谷,会使我们的脑海里涌现出“壮观”“雄奇”“险峻”之类的词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一幅“江水暴涨”图。群山险峻,水也有跌宕的疯狂。夏天,滚滚江水流到三峡,好像高山给了它巨大的热情和不可阻挡的力量。它兴奋地奔腾着,漫上了丘陵,阻绝了航道。江流迅猛,并没有泛滥成灾;相反,让那些个传达王命的信使有轻快之感。他们顺流急下,在朝暮之间,居然能从白帝城赶到千里之遥的江陵城,这可比乘风还要快啊!作者的描写中自有一股豪放飘逸之气。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又是一幅秀丽妩媚的山水图。和夏日的景象相比,春冬时节的山水宁静多了。奔腾的流水放慢了脚步;平静的溪水无比清澈,好让山啊树啊照出漂亮的影子;悬崖上奇形怪状的松柏,似乎也悠然起来,静静地欣赏瀑布飞动的倩影,倾听它绵绵不绝的话语。水退潭清,瀑布飞流,山高崖险,树木葱茏,真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三峡春冬江景,在作者精心点染之下,可谓“良多趣味”。前两段展现的山水有雄壮的风格,而这句描写的景物,明显有秀美的特点,秀美中又透着宁静。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的美景在作者笔下不断延伸。在这里,作者把笔转向了秋景,展现“林寒涧肃”的凄美之景。作者的转向较之前文,在写景的角度上,在景物的特点上,在情感的流露上,都有极大的反差。作者调动笔力,聚焦在“寒林高猿”上。“高猿长啸”,吸引着人们驻足,凝神听之,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倍感“凄异”,寒意油然而生。尤其是那一声哀婉惆怅的渔歌,它和猿啸之声久久地回荡在山林里,把凄美之境和凄寒之情糅合得水融。这样情境交融的境界,丰富了文章的意境。在模山范水之后,文章以“猿”与“人”的声音来收尾,颇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的效果。
美文为江山增色。这篇精巧的散文,笔墨含情,尺幅千里,向世人描绘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文字描绘自然景观,绝不同于相机的客观实录。相机实录自然,拍摄的是“风景”;文字表现自然,描绘的是“风情”。描绘风情的文字,因为景观和情致的融合,带给我们丰富的“意境美”,远远要比相机的实录值得“玩味”。
课文背后的故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这部著作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2、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3、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习作。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共25篇,习作7篇,练习7个。
6、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体裁多样。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22个,其中要求写得为165个,其余的5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阅读;教学
阅读与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对于写作一般较为排斥。事实上,课外书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教师学生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为写作带来的促进作用,通过进行有质量、高效的阅读来促进写作。
一、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教育家李镇西说:“没有一点的阅读量,谈不上中国的教育,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写作能力与阅读量有很大关系。
(1)阅读对写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多读书,当语言知识、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才会写出好文章。(2)写作对阅读也具有一定的深化作用。写作可以扩大阅读范围,可以帮助深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总之,阅读可以帮助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阅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特色。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强化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如何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写作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深化思想,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多读、多记,积累语言材料
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五到六本完整的书,阅读材料选择一定要注重内容丰富与寓意深刻,可以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语言上受到熏陶,并且鼓励学生多阅读报纸杂志。报纸杂志时代气息浓厚,与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进行严格的写作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需要进行以文学材料为基础的读后感、改写、评论等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练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再现能力、阅读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将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捕捉写作素材,充实内容
在初中生作文中,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教材文本、课外读物不少都是名家名篇,其中有不少锦词佳句,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文本的写作信息,从而丰富写作素材,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阅读中,要善于捕捉文章精彩亮点,以读促写,从阅读中寻找情感的共鸣处,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写作空间。例如,曹文轩在作品《草房子》中的一段:“太阳暖融融的,满地的紫云英,正蓬蓬勃勃地生长,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绒绒绿色。其间,开放着的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香味,引得许多蜜蜂在田野上嗡嗡欢叫。”曹文轩景物描写功力深厚、手法高超,常采用视、听、嗅、触多种感觉综合运用的方式,从形、色、光、声、味各种形态,细致逼真地描摹自然景观,具有真实的现场感。这样的作品对于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借此亮点,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寻找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通过写作明白感官结合、细节渲染对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有何帮助,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匠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汲取写作情感,丰富立意
教学中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生活,拉近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与物的命运,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初中生的好奇心、创造欲望、模仿心理都比较强,不会仅仅满足于文本鉴赏,受优秀作品的启发,他们会产生再现文学作品,并对文学形象产生再创造的愿望。因此,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通过这些作品的主旨对学生从文章立意方面进行指导,通过借鉴优秀作品,从文章立意出发,启发学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站在文章主旨的高度进行分析,从而使作文的立意更富有内涵,充满阳光。
(3)领悟写作方法,学习技巧
除了扩大阅读量之外,想写好文章,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整合素材并灵活运用,使得作文能够条理清晰、内容集中、生动有趣。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素材为依托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再指导学生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变换写作技法进行修改并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出适合于素材表达的最佳技法,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①阅读可以借鉴作者写作技巧,提高文章水平。写记叙文时,为使情节在明白、通顺的前提下,平添几处“精彩”之笔,常常需要用到不少的写作技巧。例如,张宏散文《姑苏看水》,作者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从作为一个北方人“讨厌水”,到渐渐喜欢上水,仿佛姑苏的水有了灵性,这种表达手法深化了感情。在为学生解读作者写作技巧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感经历,并且用上先抑后扬的手法。虽然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还是倾向于选用了以前曾写过的素材,但因为有意识地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效果比以前好了许多。
②还可以借鉴描法。例如,在阅读茨威格刻画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家庭教师》等文章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训练;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有关暴风雨恶劣环境的描写则是突出主人翁勇敢坚强的重要铺垫,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明白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行为思想,从而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进一步强化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念。
通过针对不同的阅读题材,教师要进行以下工作:
在阅读之后,需要对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等方面进行训练,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可以让学生作文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构思更美。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要自主揣摩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与得分策略。首先在立意上,学生应该结合课外阅读的内容,充分挖掘与题目话题有联系的文章,从而提高立意、寻找灵感,在拟题的同时突出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围绕话题自然开展。
在内容写作上,教师需要结合优秀文章帮助学生明确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通过解读优秀作品,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学习名家如何精心选择文章材料,如何在文章关键地方进行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此外,在话题作文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平常事情写出新意。例如,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而这些都不乏优秀案例。初中生生活阅历浅,而课外阅读则是很好的扩充作文素材选择的途径。在进行写作指导之后,学生进行写作,从模仿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且选取例文分析,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进行课外阅读,坚持读写结合,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完成知识的积累,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在读写的巧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不再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力强.浅谈阅读和写作的关系[J].教学世界:下,2009(04).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材插图;分类;作用;意义
新课改自2004年实施至今已有9年了,高中语文新教材不仅内容、编排形式、结构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明显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本的关系。插图的使用成为教材变化的亮点之一。教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必然饱含了编者的深意,作为一个授学生以“渔”的教者,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插图进行教学,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插图,是指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或照片,它是对文字的视觉形象阐释。高中语文课本插图是编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选编内容等选配的图画或照片,旨在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解释、说明及艺术欣赏,是语文教与学中的辅助工具之一。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鉴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类型
1.从位置来看可分为封面插图、单元插图、课前插图、课文插图、课后插图。
2.从形式来看有绘画,有照片,有名人书法,有自然景观。其中绘画插图有国画、油画、工笔画、写意画,有专门为教材而作,有从公开发表的绘画作品中选用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3.从插图的内容来看可分为:
(1)人物插图:人物插图包括作者像的插图和课文人物形象的插图。作者像的插图有真实的照片和画像两种。如人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三篇美文中都有作者的照片,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三位历史名人王羲之、苏轼、王安石都是以画像的方式出现,符合历史的真实。通过观看插图,初步领略作者风采,学习文章又可以再次感悟插图所散发出的人的光芒和生命力,由人到文,再由文到人,品味的效果不言而喻。作者像的插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使得作者的名字不再枯燥,有具体可感的照片或画像相辅助,同时也展现出编者之意,用文学大家们的文章感染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虽然课文人物形象的插图略少,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时事。这些插图辅助教学,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鲜活,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
(2)名人字画: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宝贵财富,编者根据文本插入符合情境及内容的书画,提升文本的艺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字画内容、结构、形式的了解,在点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美育修养。如《沁园春・长沙》中课前有书写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文章和书法的角度感受人物的魅力,体味书法中蕴含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魄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又如《兰亭集序》文中的插图采用明代文徽明的《兰亭修禊图》(局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群贤毕至、畅叙幽情”时的那份雅致。读文,让我们想象曾经聚会的盛况,让我们感慨岁月蹉跎而又不轻言放弃的作者;品画,让心中郁结的感慨随眼深入,放眼遥望,文与图的配合完美、相得益彰。这类插图展现了祖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魅力,可以令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3)历史照片:影像所记录和展示的真实场景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特别是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插入交接仪式的照片,让我们在感受历史事件的同时认真投入文本,从影像和文字两个角度感受这一非凡的时刻,这幅插图对文本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又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插图,让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看到被囚禁的人们凄惨遭遇的一角,震撼、窒息也可以来得如此真切。再如《宇宙的边疆》一文,有两幅宇宙星系图和一幅有关火星表面的插图,图片的正确使用让文本不再是数据加文字,而是用文与图的方式展示了科技的力量。这样的安排使课本的魅力大大加强,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4)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这类插图较多,如戴望舒的《雨巷》,插入了江南水乡青石板的街巷,并用衬于文字下方的方式使图片用朦胧的方式来展现,本来《雨巷》就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唯美的爱情,淡淡的图片切合了诗歌的意境,为文本增色不少。
二、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特点及作用
从上列教材图片的类型中我们看到新课改语文教材引入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亮化”了文本的形式,还活化了教材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使用功能。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对插图的合理选择、准确运用上。再好的插图如果不切合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那编辑将是失败的,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科学、合理地与课文内容、意境等相匹配,又符合高中学生的欣赏水平的。
2.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插图充满了趣味性,如《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中的两张图片,一张是卫星移向发射塔的图片,一张是杨利伟在太空中微笑的图片,这些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延伸到文学,就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也是插图艺术中科学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的例子。
3.艺术性。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新教材插图的艺术性是其最明显的特点。插图的内容涉及广泛,古老的艺术作品不再专属美术,语文课本也可以用很艺术的方式展现文本的魅力。如果说摆脱了考试的压力,用轻松、愉悦的心情翻看语文新教材,其赏心悦目之感会更为突出。也正因为其艺术性较强,语文课本也可以是最佳的美育教材,那些书法绘画艺术、摄影艺术、考古成就等都会慢慢渗透于教学之中,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语文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在这样充满艺术性的教材中,学生语文素养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材插图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为迅速地进入文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如《荷塘月色》两幅插图,一张是自然景物,一张是中国传统的水墨图。我在教学时从这两幅插图入手,让学生欣赏,通过想象、联想最终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这样的引入效果非常好。
2.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除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之外,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的重点,而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借助插图。无论文本还是插图,无一不渗透着各自作者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合理、科学地使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会有效拉近文本、历史、阅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升阅读效果。
3.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写作。“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对于写作来说,看图作文也是作文训练的方式之一。因其趣味性和有效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如,我在教完《故都的秋》一课后,布置了看图写作题:要求学生观看一幅很怀旧的故都一景图进行写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突出秋味。
这幅图展现的是北京胡同中的一家大门及庭院的房屋轮廓,很怀旧的色彩,很古朴的建筑。看图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与联想。最后在收上来的学生作文中,有对北京秋味的再现,也有对自己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秋的描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4.利用插图进行美育教育。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也就是说,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没有接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决不可能具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较强的创造力。高中语文,从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来看都非常适合做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而美育教育重点不在讲授而在感受,所以在使用教材时除了去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可以感受画面、作者的审美情趣。插图和课文从形式、内容、意境上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氛围,学生可以通过对图文互动欣赏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四、高中语文教材插图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教材内容的日益丰富,插图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并在教学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教师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插图也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载体,学生通过倾听他人对图片的感悟可以引起自己更多的感想。
对教师来说,插图教学的运用可以拓展教师的教学领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化,语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凸显了关注人文精神这一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除了遵循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之外,对人文性的教学可以借助插图,这也是编者的用意所在。插图教学也是提升教师及时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一种媒介。
插图教学为教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材料。新课程改革之下我们的语文课程呈现多元化,教材也比以往显得色彩斑斓,我们的课本变得充满激情与活力,这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风格的一大补充,就看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我们需要适度关注我们教材的变化,充分运用编者给我们的材料,将插图作为文本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语文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也是语文教学补充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娜.关于高中语文课本插图的研究[D].北京大学文学院,2005.(9).
2.刘业伟.浅谈新教材中插图的功能[J].物理教师,1995(12).
关键词:阅读 语言表达 素材 生活 情感 语言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作文真的如此痛苦吗?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主要原因有三:(1)应试教育的痕迹明显。作文教学念念不忘高考指挥棒,训练单一,模式陈旧,训练过程封闭、残缺、单一;(2)老师怕教怕批作文有畏难情绪,也有的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不从开源上做文章,而是领学生走概念化、模式化的套路;(3)学生的问题,阅读量小,生活面窄,积累太少,对写好作文缺乏兴趣和信心。大量事实证明,写作已经成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改革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读与写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通过阅读,学习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在理解字词、文言句子的基础上,领悟作品的内涵,学习它的语言表达。如《孔乙己》一文,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鲁迅先生惜墨如金,寥寥几笔即勾画出了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的没落形象,人物外貌描写出神入化。可以在阅读后组织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对身边熟悉的人进行外貌描写,作一个作文片段训练。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道:雪下得正紧。“紧”字极妙,写场景写雪势一字尽矣!行文多么简洁而传神。再如,《劝学》《阿房宫赋》等文章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使语势足,语意明,读之酣畅。学生就会潜移默化,深受其影响。
总之,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即使是同一作家在不同的情感里,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通过阅读可以加深体会,受其影响,进而应用于写作,这样才真正是达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二、通过品读,积累作文素材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写作是有弹性的。素材匮乏,写起文章来就会搔首抓耳,江郎才尽;素材丰富,写起文章来就会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文思泉涌。学生要写好作文, 必须做“杂食”动物,广泛涉猎,不断“充电”。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酿蜜”, 还应指导学生“采花”。我们不妨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从“题海”中爬上来,从“作业堆”里钻出来, 加强阅读。
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的多样性,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再加之学生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学生遣词造句就会灵活多变,语言表达也会异彩纷呈,飞跃而又畅达。除此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文章中灵活的引用名言警句以及旋律优美、健康积极的校园歌曲的歌词,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拓宽学生的语言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生动而形象,自然而活泼。
三、通过悟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臧克家说过:“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感受就是体会,也就是用心去琢磨、去品味、去体验、去发现。观察是感受的基础,感受是观察的深入。生活中,一种自然景观,一件平凡小事,一个甜甜的微笑, 一声轻轻的叹息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 就会因观察者的不同而产生各自不同的内心感受;只要我们善于捕捉这些细腻的情感波动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就会找到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因此,在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处理段落大意,记载中心思想。更应留心观察作者是怎样生活的,作者是如何用心感受生活, 对生活“细嚼慢咽”的,作者又是如何敏捷地捕捉内心情感变化的瞬间,抒写成文的。如《游褒禅山记》作者怎样写游历过程,又是怎样引发议论的,那就是善于感受生活,由日常小事引起情感波动的极佳范例。悟读玩味,深思慎学,方能在单调枯燥的生活中通过书籍神游千里,思接万载,方能学习名家文思文路文意从而写出好的作文来。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佳文美文,通过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进而使学生能从特殊中发现一般, 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从现象中挖掘本质。
四、通过自读互读,修改评析作文
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离开语言,抛弃文本,一切内涵意蕴也就消失殆尽了。有老师在讲述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歌时,将其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的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的,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鱼。”意思虽翻译的不错,但原文的意境却全部丧失了。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耐读,才成其为好文章。
面对学生作文,不妨让学生自己做忠实的读者――认真阅读;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再做客观的评论家――评论具体中肯。通过自读、互读,使学生既看到长处,又知道存在的问题及怎样修改。在评价上,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诸多模式。尤其是学生互评,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极好方式。一开始时就可以通读一遍让学生找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典故,指出好处。与此同时,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不足,可以从修改字、词、句入手,把用错的标点符号、错别字、不通的句子改过来,这也是一种锻炼,学生能由别人的不足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改完后,两三人相互交换、再读一遍进行评改,有不同意见相互进行讨论,在争议较大一时拿不出具体意见时,老师可参与讨论。改完字词句后再修改段落结构,最后下评语,把自己对这篇文章得失的看法表达出来,改完后还要相互交流(改的好的加以吸收,不好的找准原因),把评改的心得与别人交流,通过这样的互评,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块垒。最后再读一遍,体味作文与名家文章的差距所在,找出努力的方向。
总之,阅读有两个功能:一是为读的能力而读,一是为写的能力而读。实现第二个功能,阅读与写作就结合了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长期坚持,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在读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加知识的内存,学习优秀的表达技巧;多写――在反复历练中体味揣摩写作要领,使写作技巧熟练,各种文章常写常通。
参考文献:
[1]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2]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3]怎样写好作文.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的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非常的美,既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讴歌,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通过气氛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海底世界》描绘了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它将我们的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海深处。《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它们相互交替,俨然有序。白鹤、麻鹤早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些篇章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使人陶醉,令人遐想。仿佛让人目睹着海底的奇异,吮吸着榕树的清香,聆听着百鸟的争鸣,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不断加深内心体验,身临其境,陶醉在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中,并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惬意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植物和动物,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二、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拓展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爷爷和小树》后,我让学生在家和父母同种一盆花。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美丽的新校园应该怎样爱护,并让学生办了以“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学生们了解了《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词汇积累中
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积累教学中,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语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进而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比如,在收集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有关动物的词汇活动中,看到熊猫这一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各国对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不断学习和灌输,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孩子们便会真心地希望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放回自己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不但注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思想、环保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播放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视频,以此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环保方面的小练笔,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训练中,我也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有关环保方面的小故事、小事例,点点滴滴,倾注环保。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
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热爱自然,当自然遭到破坏时,他们天性中的表现出的抗争心理,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契机,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人为的破坏、土地减少了,葱郁的森林消失了,水土大量流失,致使浑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吞噬了村庄,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这时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其环保的意识,继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六、寓环保教育于绿色行动中
环保教育不是闭塞的教育,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媒介,促使学生领悟知识、形成绿色观念的一个过程。而绿色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环保意识。比如:1.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2.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的整体认识。组织学生到县水泥厂参观,了解污水排放物的处理过程,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参与到环保问题解决上来。走上街头,向街道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17-1
一、依托文本,深入细致,发现与挖掘美
1.自然环境美。
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绮丽无比,气象万千,其魅力往往超越自然界事物本身。如《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拉萨的天空》的湛蓝透亮,《三亚落日》的诗情画意,《九寨沟》的如诗如画,《雾凇》的独一无二……这些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人文景观美。
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描写了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壮丽,《莫高窟》的精妙绝伦……这些课文都能给人以震撼的美感。文章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而且还浓缩了历史的厚重,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3.社会生活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而语文课本源于生活并再现了生活中的美。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能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赞美盲人小姑娘明明美好心灵的《番茄太阳》,洋溢着爱的芬芳的《爱如茉莉》等等,这些生活气息浓厚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4.人物形象美。
作家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
二、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受与理解美
1.入情入境体验美。
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等来创设情境,可以在课堂上真切地再现文章的情景,让静止的文字鲜活起来,同时情境亦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美、理解美。
在教学《雾凇》一课时,教者就特别营造了欣赏美景的氛围。通过导语、课件与音乐,引导学生逐步走进雾凇的世界,感受那玉树琼花遍地开的绮丽景象,并深入地了解雾凇的成因。学习课文,就似身临其境,文字所述,恰如亲眼所见,徜徉其中,醺醺然,陶陶然,学生竟有乐不思归之感。他们情不自禁发出赞叹:天造地设,奇特壮观,海内奇葩,圣洁美丽。于是,爱美之心,油然而生,热爱自然,亦是水到渠成。
2.激情朗读感受美。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籍此,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文字和形象之美。
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教者设计了反复诵读、层层推进、以读激情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老羚羊那舍己为人的壮举所焕发出的夺目的生命光彩。用美的诵读激发美好的情感,内化为心灵的震撼,然后通过朗诵表达美的感受,这就是美的享受啊!
3.走进意境,感受意象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学作品独特的意境美,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文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
苏教版第八册《古诗两首》收录了白居易和胡令能诗各一首,分别是《池上》和《小儿垂钓》。白居易的《池上》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也不复杂,无需过多讲解,学生就能大体理解诗意,而且异曲同工,都表现了童真的美好。在教学时,教者采用朗读结合想象的方式,逐步引领学生细细感悟和体会诗中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再用回忆童年美好的方法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在体验,开放式启发交流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引起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深入准确地走进诗的意境,以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此时此刻,语文课堂笑声朗朗,书声琅琅,美好四溢。
三、注重练笔,运用语言,创造与表达美
1.充分运用教本资源表达美。
立足文本,面向社会与生活,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世界,体验生活,自主地寻找美,细致地体验美,尽情地表达美。
如教学习作《秋天的树叶》时,教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进自然,亲身体验秋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为美美地表述秋叶做好准备。习作之时,自能心怀美好,恍若手握智珠,心手相通,共同述说这秋叶的无限美好,课堂上,让叶的芬芳自然流淌,积淀中,让叶的馨香长留心间。
语文课堂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外在世界,同样也要促动学生关注内在世界。
教学习作《喜怒哀乐》之时,教者首先引领学生观察描述简笔脸谱的神情,感受情绪给脸部表情带来的丰富变化之美,然后带领学生仔细回味自己的某种突出情绪,并尝试着走进这种情绪,再现当时的种种场景,最后运用文字尽情地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让情绪化作文字随着笔尖一路尽情挥洒。
2.敏锐捕捉练笔动机表达美。
一、关注农村生活,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只要注意捕捉身边的生活“琐事”,就能找到写作的不竭源泉。农村秀美的田野山川,浓郁的风俗民情,朴实的农事劳作,传统的婚嫁喜庆,神奇的趣闻轶事,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是,为什么学生提起笔来无话可写呢?这主要是对生活疏于留心和观察。为此,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无垠的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的人、事、物、情,让学生基于生活而写作,有话可写。
1.学会善于留心生活
首先教师要做农村生活的有心人,要对农村生活充满热爱,要注意观察和留心农村发生的一切,有意识地把自己日常接触到的乡间见闻、生活情景、自然景观以及所想所感及时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行动和情感告诉学生,农村生活是多么丰富有趣、多么值得关注。如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去竹林间散步,看见竹林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到班级后我充满兴致地和学生说:“孩子们,今天早晨老师在竹林里找到春天了:小树吐出了新芽,小草长出了新绿;春婆婆叫醒了笋娃娃,笋娃娃个个睁开了眼睛,摇着胖乎乎的身子,争先恐后地探出小脑袋。啊,春天的竹林充满生机。”“春天在哪里?同学们也去找一找吧。”我的谈话激活了学生的眼球,后来学生从山头、田间、乡村小道、门前屋后都找到了不一样的春天。
2.学会善于观察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同样一种事物,善于观察会从中获取许多信息,不善于观察却熟视无睹。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如用机器采茶,是农村的爆炸性新闻。为了写好作文《茶园里的高科技》,我特意把学生带到了茶园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采茶机构造及其性能。要求学生先想好按什么顺序观察,再认真看(看形状、看工作状况)、听(听工作的声音)、想(想像它的形态)、问(不懂之处请教他人)、比(与手工采茶比一比)、做(动手试一试),全面了解采茶机,从中让学生明白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器官,去看、去听、去想、去问、去动,这样才能透彻了解事物,得到充分的体验。
二、关注作文基础,降低教学梯度,让学生学会作文
农村小学生作文基础薄弱,教师如何以生为本,适当降低梯度,让学生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滋味呢?
1.例文仿写
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离不开“模仿”和“熟练”两个阶段。写作也是一种技能,也离不开“模仿”到“熟炼”这一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例文,对于阅读量有限农村小学生而言,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例文,进行模仿,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办法。但农村小学生的仿写练习要注意学生的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桂林山水》一文,可以仿写的方面很多,总――分――总的篇章结构;总分的段落结构;比喻句、排比句描写等。针对农村小学生作文基础,我在指导仿写时,先让学生观察家乡周围的山,仿照课文用上比喻句、排比句进行描述,然后以“家乡的山真美”为开头,写一段话。又依此法描述了“家乡的水”,最后指导模仿课文结构,写《家乡的山水》。这样有梯度的仿写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下水文引路
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较薄弱,如果教师能利用下水文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就像是给学生一条写作的“拐杖”。如农村学生的审题能力普遍较差,为了写好《我最难过的一件事》,我通过下水文与学生讨论,“我”字表明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最”字突出难过的程度;“难过”说明事情的性质,是重点;“一件”限制了事情的数量;“事”规定作文的题材是写事的,通过下水文的引导,学生就不容易离题了。再如农村学生语言干瘪,在写作文《爸爸的手》时,就写“爸爸的手大大的、硬硬的、皱皱的”。为此,我的下水文特意用上“晶莹的白玉、春天的鲜笋、六月的嫩姜”等形象的语句描述一双细皮的手,学生听后依葫芦画瓢,也用上“大得像把小蒲扇,皱巴巴的皮肤像松树皮,又粗又短的手指像拉不直的钢筋”等鲜活语言把爸爸的手写生动了。
3.化整为零
根据作文特点,把整篇作文分成若干部分进行指导,先指导学生写好每个部分,再把每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如作文《我的一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家庭成员先观察一人写好一人,再逐个写好,最后再组成整篇作文。
4.现场指导
现场,可以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体验。农村小学环境不复杂,有些写作指导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真实现场中去。如作文《家乡特产――佛手姜》,主要介绍佛手姜的种植和加工的过程。在种植季节,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旁边的田野里,一边观察一边指导,重要之处反复观察反复指导,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一边做动作一边叙述。到了加工的时期,我又把学生带到农家院子里,参与佛手姜的清洗、去皮、调味、包装过程,在做中指导,在做中有条理的叙述。这样的现场作文,既可以把作文变得轻松、有趣,又可以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兴致特别高。
三、关注情感体验,搭建广阔平台,让学生享受作文
1.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一般归因有努力、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四个因素。如果学生把学习失败归于能力不够或任务难度大或运气不好,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归因于努力不够、准备不充分,就会保持甚至增强学习积极性。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是调节学生写作心理的重要策略。作文《秋天到了》,第一稿大部分学生只写了一百来个字。我没批评,而是与学生商量修改意见。我特意安排一个课余时间带学生到野外找秋天,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说给老师听。田野里秋天的气息很浓厚,学生说了很多。我肯定他们的发言,表扬他们善于观察的优点后,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们的基础并不差,只可惜,没有努力发挥出来!要是多下些功夫,你们的作文一定写得很精彩!”通过这样的“心理调适”,第二稿作文学生积极性特别高,而且有了很大的进步。
2.多褒少贬
农村学生的作文基础差,如果都以“好”作文的标准衡量,往往改得面目全非,这样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原有水平,遵循鼓励为主的原则,多留少删、多褒少贬。对于主要不足之处,婉转地提出修改建议,不要大力阔斧给予整容换脸,要知道多留一行就是多给学生一份自信,给学生写作自信心往往比告诉他们怎么写更重要。
3.多加宣扬
农村民风朴实,茶余饭后村民们往往会聚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氛围,把作文教学融入农村生活中,有意识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到村民当中读一读,把学生的作文优点和进步之处在村民中给予表扬宣传,让村里人都知道谁家的孩子作文写得好,谁家的孩子作文有进步,由此让家长感到自豪,从而给孩子更多鼓励。
语文学科的内容丰富,随处可见,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探究的时候,都可以是语文的内容,这么多内容,我们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不完的。但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内容所牵,容易偏重内容而忽略形式,因为文字的内容有吸引人的力量。现行的教科书,一般是依照文字内容的价值来编排的。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于是选了几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排成“自然景观”一组,这样一直排下去,排出了“以诚待人”“爱护环境”“小小的发明”等。教学时,我们容易被文字表现出的一个个景色、一件件事情、一个个道理、一片片情感所牵,忘却了文字里的生字、难句,以及文字上的种种格式和方法。这种重内容、轻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学生文字不通,并不是缺乏内容,十之八九问题出在语言文字的形式上。
语言文字内容各有不同,形式却有相同的地方。每个词语,都有自己应用的方法和习惯;每个句子,都有其构成和彼此结合的方式;每篇文章,都有其段落、章法、结构等共同的形式。此外,文章的体裁各有一定共通的样式,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样式,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样式,书信有书信的样式,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情形,和文字的内容关系不大。语言形式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花时间,大体上是可以学完的。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在语言的形式上学语文的具体操作策略。
策略一:抓传神字词,品味精妙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在语言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词语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常用字部分为2500字,似乎只要认得这些常用字,就可以看懂或运用一切的文字了。其实不然,常用字数目不多,可是每个字组成词语的数量却多得惊人,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词来。因此,教学中,应致力于辨别有新鲜感的词语。词语教学的着眼点,除了词语的意义,还有词语的情味与用法。就是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情味。请看一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猫》一课中时,对“蹭”这个单字词的讲解: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猫就不够可爱了。
生2:不用“蹭”字,猫好像就不温柔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从这个“蹭”字还能体会出什么新感觉?
生3:我觉得“蹭”字暗含猫向主人表示亲热的味道!
生4:“蹭”还有一种撒娇的感觉。
师:体会得真好,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地“蹭”老舍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5:蹭出了温情。
生6:蹭出了友谊。
生7:蹭出了顽皮。
生8:蹭出了乖巧。
……
教师通过对一个“蹭”字的发掘,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用词的精妙,品味那浓浓的情味,使学生看到了一幅“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画面。因此,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词语的含义,而且要体会文章用词的情味与用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将词语放在句子或文章的语境中,通过反复的琢磨,领略词语所释放的风采,启发学生去理解、领悟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策略二:抓特色句子,习得规律
句子是文章的较大单位,考察句子是语言形式学习的重要着手方法。我们读文章、听谈话、留心句式,找出若干有特色的句式品味其秘妙,就可以从无限多的繁杂文字里,看出简单的方法来,这对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句式学习也不能只停留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上,不能只停留在静态的概念层面上,应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规律。例如,教授《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第三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教师通常只关注“千姿百态”这一内容,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姿态,各是什么样子的,而把“千姿百态”这个特色的句式忽略掉了。教师应引领学生分析一句话中的三个分句,这三个分句的句式是不同的,第一分句用“屹立”“斜出”“弯曲”写姿态,用“或”字连接;第二分句用“仰”“俯”“卧”写姿态,用“或”字连接;第三个分句用“状如黑虎”“形似孔雀”四个字的比喻写姿态,用“有的”连接。由此让我们感受到,黄山松真的是千姿百态,用单一的句式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品味到句式的特色后,再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写某一物,学生很快就能学以致用,写出精彩的句子:“展上的五颜六色。它们或金黄,或银灰,或粉红;或紫,或蓝,或黄;有的红似骄阳,有的白如冬雪。”因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语言形式之美,既做到“入乎其内”,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又“出乎其外”,读懂句子是怎么表达的,再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掌握,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策略三:抓精彩表达,吸收营养
一、“对话”――生命的运动与发展
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其实,孩子们早就开始本能地与大自然进行“对话”了,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孩子们和他们心爱的小狗、小猫或玩具熊说“悄悄话”,而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诱导他们将这样的即兴零星谈话变成自觉的写作了。在初中阶段,我们又设计了“多与自己谈谈心”、“心中的事向谁说”这类单元。因为正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中,孩子们容易萌发许多新鲜的思想,多变的念头,又极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少年初识愁滋味”,不时产生莫名的忧伤,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有极强的“倾诉”(即与他者对话、交流)的欲望。但可惜的是,大多成年人对此不理解并加以漠视。而作文,恰恰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一个倾诉对象,通过写作的方式倾诉自己的烦恼、痛苦、新感受、新发现、新思想等,或者采用“自述文”的形式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倾诉,自我辩论”。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就成为了一种以老师为对象的倾诉,是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适时进行劝导,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除了“倾诉”,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自我与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性的“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自然也就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很感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高中读本意强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他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真正成为其自身精神的需求。此时,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他们生命成长过程的一种体现。
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状况的一种关注。学生与自然、与教师、与社会的“对话”,是他们生命成长与发展的体现。
二、“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上帝’赋予每一个人多么巨大的财富!你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但这些天赋的生理条件仅仅只是一个物质基础,要真正有一双能够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是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的,而这样的培育与训练,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的开发与提升的过程。而作为体现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写作,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生命的开发与提升,帮助学生”发现”周围的世界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发现生活 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摇篮,除了赐给物质资料以外,还能给人以灵感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写作教学的真谛和本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需要。思想是生活的思想,情感是生活的情感,作文是生活的作文。生动感人的篇章必然是从生活中来。中小学阶段,我们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用“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倾注自己的情感、态度与希望用“心”去感受生活,使主观内心和客观外物协调、统一起来,最终达到情感的升华。到了高中阶段,教材又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教学旅行活动,帮助学生见识世界,开阔心胸,进行前所未有的知识体验。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感受大自然繁衍不息的生命现象,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培养开阔的胸襟。通过适当的教学旅行活动与写作,达到人(学生)与自然生活两种生命的“感动与交融”,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发现自我 从小到大,尤其是小学到高中阶段,“我是谁”这个主题一直贯穿于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也是一个对自我的不断发现与提升的过程。
“我是谁”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实则极具哲理,它是人这一生中一个永恒的追问。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总是不停地向家长追问这样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老师也经常在写作引导中向学生提问“你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爸爸妈妈给你取这样的名字?”“想一想未来的你是什么样?”……不时提醒孩子们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时刻进行思考,记住人生的重要时刻,比如“第一次自己回家、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饭”等等,记录生命成长的印记,并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初中阶段孩子的成长,不仅有生理上的体征,更有精神上的特点,他们思考问题开始变得复杂,但又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暗示。他们会因为一次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卑、自怒。此时,我们的写作教育应该面对这样一种思想、心理与情感状态,及时地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掘,真诚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在这一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与分析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走向“独立”,此时的写作应该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纠正与引导,帮助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
发现社会 在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或者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存在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引导学生感悟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相连与沟通,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样的引导,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身边的“小社会”逐渐引向“大社会”的过程。
孩子们也正是在这种对生活、对自我、对社会的发现中,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文教学正是从这一方面促成并记录了这样的成长。
三、“引导”――生命的碰撞与互动
中小学作文的训练,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训练,而中小学写作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作(语文)活动,它同时是一个教育活动,因而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点:这既是“教师指导下的写作”,又是“学生群体中的写作”,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群体的作用”,“使写作成为师生互动的生命过程”。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师生生命互动创造一个自由、轻松、开放、包容的环境。作为倾听者的教师,应该具备一个包容的心态,充当孩子们的亲人、朋友,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倾诉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真正平等自由的倾诉与倾听。既然是对话,就必然
是双向的,要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以自己的心声引发学生吐露的愿望,并且参与学生写作的酝酿过程。通过师生的对谈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相互启发,引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中发现写作材料,唤起他的形象记忆,诱发他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倾诉、吐露、描写、表达的欲望,进入写作状态。在写作过程中,实现师生、生生间生命的碰撞与互动。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的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山市》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对初中生更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地说教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朗读课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于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