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地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虽然全球经济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但是我们看到,这里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在IBM“智慧软件”2009年策略会上,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Bete Demeke强调。
几个月前,IBM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愿景,而在此次IBM“智慧软件”2009年策略会上,IBM给国内的行业用户勾画出了一幅创新蓝图――“智慧的地球”从“智慧软件”开始。
聚焦行业
深耕区域市场
“聚焦中国行业,为行业定制; 繁荣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成长; 深入区域市场,紧密支持客户。”Demeke在会上了“智慧软件”在2009年的三大重要策略。
据Demeke介绍,IBM将在电信、金融、流通、工业、政府五大行业中结合中国客户特点定制行业用户解决方案,并在中国推出12项行业框架和行业解决方案,覆盖电信、烟草、零售、旅游与交通、银行、金融市场、汽车、电子、航空、化工与石油、政府、教育等。“行业框架”的推出无疑给合作伙伴提供了更易搭的“积木”,而IBM一直坚持不涉及行业应用开发,也使得合作伙伴更踏实、更有信心。
为配合“聚焦行业”这一市场策略,实现为行业用户度身定制的目标,IBM还在国内成立了中国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据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介绍,该中心隶属于IBM中国开发中心,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和其他成长市场定义、开发并执行高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开发重点涉及行业,包括银行、保险、电信、制造、物流、零售、医疗和公共设施等。
IBM软件集团在2009年的第二大重要策略就是,以开放的平台建立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通过SOA支持体系帮助合作伙伴实现全面提升。“与IBM一起实现‘智慧的地球’的合作伙伴,能力可以体现在不同领域,比如说有的是做软件开发的,有的是提供服务的,还有一些是基于行业的咨询人员。”Demeke表示,“为了与合作伙伴一道去实现这一愿景,我们将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可感应可量度、互联互通,以及更加智能的技术和能力。”
此外,在2009年,IBM还将加大对中国二三级城市用户的支持力度,并计划在济南、沈阳、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分别建立6家区域软件成长中心,组建专门的团队为地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直接、更快捷的技术和销售支持。IBM软件集团还宣布将以上海为总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通过“IBM创新中心”扩展对独立软件开发商的支持。
合作伙伴
关注IBM新战略
合作伙伴是IBM 2009年“智慧软件”三大市场战略的核心。由于IBM的软件通过合作伙伴达到最终用户,所以IBM新战略是否能达到其预期效果,合作伙伴的作用举足轻重。
“作为IBM的长期合作伙伴,用友对IBM新的软件战略是非常关注的,因为用友与IBM在包括软件在内的多个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合作。”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用友)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郑雨林介绍,用友和IBM已有10多年的合作经历。其合作内容不仅包括把IBM的中间件产品(如Websphere)、数据库产品集成到用友的高端产品NC中,还扩展到包括产品、市场和管理等多个层面。
“IBM的市场策略是一贯的,并不是现在才开始重视行业、开始完善生态链。近几年来,IBM一直在推面向各种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所不同的是,今年将更加重视这一工作。” 郑雨林说,“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合作伙伴,此举都应该具有积极意义。”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是IBM的另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IBM作为金蝶的投资方之一,双方的合作由来已久。从2002年以来,双方在渠道、咨询服务、SaaS、SOA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2007年双方共同建立的SOA联合创新实验室把双方在SOA领域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IBM 2009年软件新战略的是向合作伙伴再次表明了IBM将要重点关注行业的决心,也让各合作伙伴放心地加大对这些重点行业的重点支持。”金蝶公司助理总裁、市场部经理郝登胜说。
据郝登胜介绍,IBM在新战略中明确的重点行业和金蝶确定的重点行业有着高度的重合性,他相信双方将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浪潮软件首席技术执行官张晖也认为,IBM的市场策略是连续的,关注行业和合作伙伴是IBM的长期策略。但是,在这些熟悉的策略中,张晖还是感受到了IBM前所未有的决心。浪潮也与IBM有着10多年合作,特别是在企业级解决方案领域有着很深入的合作。
“软件的最终价值在应用,为了开发出高效率、好用的应用软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必须通力合同。对IBM来说,就必须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聆听用户的需求,加强产品的集成和整合。这是用户的需求。”
IBM ISS保护“智慧的地球”安全
■ 本报记者 李响
“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是可以感知的,而且互联互通的,但这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3月11日,IBM ISS首席技术官办公室高级安全战略专家兼网络事件与安全漏洞处理项目经理Peter G. Allor访华时表示。
据Allor介绍,2006年10月IBM收购了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ISS)后,将其与自身的“企业IT安全服务产品线”进行了全面整合,现在IBM ISS作为IBM的整体安全品牌,倡导并引领着“智慧”的企业级安全防护。而所有IBM ISS的产品均建立在其X-Force研发小组负责收集、开发的最新安全信息基础上。
根据IBM今年2月公布的2008年度X-Force安全趋势与风险报告显示,2008年犯罪者利用网站攻击大众呈现出两大趋势。
首先,网站已成为企业IT安全的最薄弱环节,而企业正无意间将自己的客户置于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境地。2008年发现的漏洞中,超过74%没有补丁。企业使用的现成应用程序充满漏洞,而他们定制的应用程序也存在大量无法修补的未知漏洞,网络应用程序成为攻击重点。
关键词:智慧零售;智慧医疗;快速消费品;保健系统
五、食品、零售
1、智慧食品
我们将吃什么样的食品?人们曾经的食品来源依赖于本地农场。今天,我们的食品依赖于全球的种植业、渔业、食品加工业、运输业、食品制造业、零售业以及政府和工业。
世界变得小而偏平,曾经相距遥远的国家现在也可以是我们食品的主要来源地。但是,这些国家没有一致的食品质量、加工过程、计量等方面的标准。此外,在这样复杂系统内存在着各种冲突,以及与其它全球系统,包括从能源到气候、到健康、到贸易之间的冲突。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有关食品稀缺、安全、可持续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整个食品供应系统的效率低下。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使我们的食品供应系统更加智慧的机会。
我们需要确保食品的安全。单是在美国,每年就有760万例因食品因素造成的病例。我们消费的水果和蔬菜大约有60%来自进口,海产品的量大约为70%。这些进口食品中仅有1%在到岸前经过检验。
我们需要的是可即时提供的安全食品。快速消费类产品因为供应链的效率低下,使得批发商和零售商每年损失大约400亿美元,或者占到销售额的3.5%。食品生产的真实代价并不能全用金钱计算。60年前,我们可以通过半卡路里热量的有机能生产一卡路里热量的食品。而现在,超市里一卡路里热量的食品需要十卡路里热量的有机能来生产。
我们需要食品供应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加的燃油成本使得居住点远离食品生产地的人们获得充足食物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发达国家购买的食品中约有30%以浪费而告终。
试图孤立地解决这些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幸运的是,一个智慧的全球食品供应系统离我们并不远。例如,IBM正在帮助挪威最大的食品供应商采用RFID技术来跟踪肉类和家禽从农场、供应链到商场货架的全过程。
我们也正在与世界级的领先商品零售商和生产商合作开发解决方程的软件,以实现产品需求与可替代供应之间更有效的集成,同时可显著地缩短时间、减少成本、降低浪费以及避免缺货情况的发生。为了应对全球饥饿危机,IBM也在帮助开发产量和营养价值更高的抗旱水稻。
一个智慧的食品供应系统意味着端到端可视化覆盖全球的供应链。这样,一些稀缺资源就可以得到更加仔细地管理。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就会更有信心,全球都可以吃到健康的食品。
2、智慧零售
人们也许会认同,没有任何事情比买卖交易更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了,从早期希腊的市场到现今的超市,市场总是经济和社会最灵敏的晴雨表。
可是,现今主要的零售模式仍然是以推的过程在苦苦支撑着。这样的零售模式下,产品是在孤立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然后投入到市场。产品在工厂装上卡车再运到店铺供给顾客,顾客所需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位于市郊的大型购物超市中购买的。这种方式,在过去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为制造厂零售商以及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但是今天,这种系统难以适应全球供应链新的销售方式和集中销售,包括现实的和虚拟的,以及差异巨大的不同消费者。
当前全球的零售备货要提前6到10个月,这就会强制卖主签署涉及到库存、消费潮流以及配送方法一一膨胀起来达到1.2万亿美元过剩货物的赌单。另一方面,每年零售方面又会因为货架和库存缺少顾客想要的货品而失去高达930亿美元的销售机会。这种即时销售需求越来越多,与曾经的情况已完全不同:在美国,有超过92%的成年人在店铺的货架上购买一件商品之前,就已经预先进行了在线研究或征询了他人的意见。
在智慧地球上做生意,零售商和制造商都需要一个更加智慧的系统。这种更加智慧的系统可以将零售的全球供应链与这些新的现实需求相适应。这样智慧的系统需要互联、可以在其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获取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包括从产品设计到配送的所有方面。智慧的零售供应链系统可以对每一项商品的库存状况进行跟踪和计算,也可以实时分析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以获得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网上已有这样的公司。例如公司。就可以通过其网上的销售平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地更新其售卖的产品展示信息。户外零售商Moosejaw正在通过所有渠道(零售、网络、移动通信,等等)向顾客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并且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系统接受并分析客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地改进产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德国的METRO集团也是国际上最大的国际零售企业之一,已经在其整个供应链系统引入了RFID技术,以此帮助其获得补足货架上顾客想要的商品。另有顶级的服装设计师Elie Tahari已建起了一个库存报告平台,可用于更好地满足其产品与客户需求间的匹配。
10月15日,IBM 2010年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开放日在北京举行。这是IBM研发团队一年一度面向政府、客户及合作伙伴全面展示IBM创新成果的科技盛会,主题依然与智慧地球相关,细化为物联网、云计算、业务分析与优化等多个方面,有40余项技术及方案的展示。
在过去的一年中,IBM中国开发中心仍然在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相继建立了涵盖金融、电信、医疗、能源与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十大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在研发团队上也进行了扩充,继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之后,IBM研发中心今年又陆续在西安和宁波建立了开发中心,并刚刚在中国建立了IBM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技术中心。
“IBM的研发体系已经扎根中国15年,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研究开发阵容。IBM在大中华区的研发科技,不但服务于中国客户,也成为向世界提供创新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说,“IBM与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很多成功案例,不仅成为中国客户的参考,也为全球客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楷模。”
IBM的研发中心不再单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者,也逐渐成为了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的积极推动者。研发如何与市场应用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如何帮助行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企业业务模式创新、社会民生进步成为近几年的开放日的突出特色,这也反映出IBM在产品策略上的变化,即通过融合的软硬件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IBM倾向于为客户提供更加集成的解决方案,包含软件、硬件和服务。”IBM新兴成长市场部门软件市场与策略副总裁Steve Wilkins谈道。
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业务分析与优化无一不是当前市场和业内公认的大趋势,那么此次开放日展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有何差异化特征?IBM大中华区全球研发暨企业发展副总裁兼中国投资基金负责人、台港澳负责人沈安石表示:“今天展示的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高,行业应用性很强,并且侧重市场上热门的领域。尽管对于这些趋势的应用,仍然是最热门的行业话题,但是IBM却已经在研发中心将这些趋势变为切实可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正致力于和众多行业企业客户一起将趋势变为现实。”
开放日当天,IBM还宣布成立贵宾报告中心(Executive Briefing Center, EBC),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便利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为到访的政府官员、业界精英、企业客户与业务合作伙伴提供软件技术交流内容及环境,以及专业化的贵宾报告服务。北京的IBM贵宾报告中心是IBM全球第13个报告中心,IBM软件集团客户技术支持部门全球副总裁Katie Kean负责IBM全球贵宾报告中心,她表示贵宾报告中心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中心,IBM可以把所有实验室的各方面能力随时分享给大家并为大家提供服务。另外,这个中心的特别之处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体验,根据客户的特定业务需求定制议程。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1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图书馆”
2008年11月,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名为《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的演讲时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智慧地球”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重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一理念给人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即让社会更智慧地进步,让人类更智慧地生存,让地球更智慧地运转。在信息时代逐渐到来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所应用的设备、所接触的设施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地球”这一理念的提出能够将“互联网”和“物联网”这两大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应用于各种服务设施与行业中,使得新的状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操作更加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在某些方面,“智慧地球”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对图书馆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造就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SmarterLibrary)便是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物联网=智慧图书馆”。【1】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主任朱强指出,大力发展图书馆行业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推进我国图书馆智能型、智慧型建设是大势所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提出,智慧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利用知识化的资源网络,基于感知的智能信息环境和平台,嵌入智能数据分析机制,为大众提供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主动灵活且便捷高效的图书和信息服务【2】。智慧图书馆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是通过运用各种数字技术手段,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便利,这才是智能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2 简述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型服务中心,首先要肯定的是以完善的智能化的数字技术为契机,以更高效、更完美的服务大众为目标。
2.1 智慧化的信息基础
图书馆的智慧化首先是体现在所储信息上,做到数字信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无疑能带动图书馆逐步走向智慧化。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步走向智慧化,以智慧服务为主体为模式的图书馆已经渐渐迈入大众视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渐渐被取缔,在完成传统服务项目以外,对于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处理,使其满足当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用简单地技术处理就可以完成的,而应在理想中的智慧服务模式下,逐渐构建具有时代印记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操作与服务的图书馆。
2.2 智慧化的服务模式
服务大众是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史上,一直把无私服务作为宗旨,服务人员作为直接与读者接触的工作人员不只承担向读者导向的责任,他们的服务状态也是图书馆面对社会的名片,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拥有好的服务态度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层次,使读者对图书馆这一传统服务行业有个新的认识。
2.3 智慧化的技术手段
掌握发展前沿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图书馆整体发展。由近代传统图书馆产生直至发展成现今这种新型数字化智慧图书馆,每一次跨越可以说都离不开拘束手段的提升。在当今如此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优秀的技术手段、熟练地技术操作无疑可以加速图书馆改革速度。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智慧化的技术手段是很重要也是相当必要的。
3 智慧化服务模式的影响与作用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的倡导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层次上提高服务状态,形成新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二是提出一个新型理论,一个新理念是值得人们思考与考量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是图书馆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必然的发展方向。
3.1 读者至上的图书馆服务愿景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理念,应是在以读者为核心,追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融洽交流,规范操作,服务得当。
3.2 技术过关的图书馆发展过程
在当今发展速度迅猛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从最初的传统型纸质借阅行业发展到如今的纸质、电子、网络等结合的新型图书馆直到未来逐渐发展成的智慧化图书馆。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将决定新型图书馆发展速度与方向。在信息化数字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图书馆人只有不断掌握新技术、拥有新技术,才能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才能将图书馆的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传统图书馆虽然是节约的作用,但在历史舞台上始终有着一定的地位,若再加上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支撑,图书馆行业必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点睛之笔。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依靠的应该是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与不断完善发展的技术手段。在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中,技术、资源和服务是共存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发展的技术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撑,没有技术的支撑智慧信息服务系统无法建设。资源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内涵和发展壮大的前提,没有资源,智慧信息服务系统就无法发展。服务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根本目的,可以说注重服务将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3】
4 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成功建立的展望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和有别于传统服务理念的新型服务理念相结合的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但是我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发展都不算完善,导致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也只是建立初期。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还需要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实践,结合当前国内主流的数字技术手段打造符合我国情况的新型图书馆。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践中的发现的问题,完善问题体现的理论不足,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与投入使用。而智慧图书馆现今还存在诸如缺乏基于实践的系统的理论架构体系及构建智慧图书馆较为详尽有效的整体实施方案等问题。【4】因此,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图书馆在智慧服务过程中少走弯路。
5 结语
图书馆受时代、技术影响,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到传统图书馆,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其核心价值也从文献资源的保存收藏及向公众提供简单的公共,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主导式服务。尤其在“WebZ.O”、“智慧地球”的理念与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各种新技术提供的智慧化服务应用,标志着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步走向智慧化,以智慧服务为主体为模式的图书馆已经渐渐迈入大众视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渐渐被取缔,在完成传统服务项目以外,对于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处理,使其满足当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用简单地技术处理就可以完成的,而应在理想中的智慧服务模式下,逐渐构建具有时代印记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操作与服务的图书馆。当前公共图书馆用户的资源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专深化、集成化和交互化的特点。“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型服务中心,首先要肯定的是以完善的智能化的数字技术为契机,以更高效、更完美的服务大众为目标。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践中的发现的问题,完善问题体现的理论不足,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与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西方图书馆史的文化学透视[J].百科知识,1995,(8):127
[2]李东林.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利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7-9
[3]张延贤,王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3(4):34-38
谈起这两座“智慧”的大楼,研华科技董事长刘克振立刻兴奋地滔滔不绝。“我们从设计开始就决定将两幢大楼变得更加智能,”他说道,“比如当车辆开进停车场,灯光系统会根据车牌将车引到特定的停车位,只有那个车位的灯亮,其他地方不亮,从而做到了停车场的节能。”
在此基础上,研华计划将全球所有分支机构的耗能都集中到总部,由总部观察判断后,进行节能管理。
1983年成立的研华,提供的是嵌入式产业电脑与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公司的规划中,昆山工业园中的一栋楼将于2013年年中完工,另一栋则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工。一旦昆山园区的建筑顺利运行,研华下一步会将相关技术推广在老旧建筑物的管理上。换言之,以往必须通过大量人力管理的大楼,只要应用自动化的管理与监控设备,就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人员效率的目的。
智慧建筑推手
理想状态下,智能建筑可实现三个层次:便捷,整合,前瞻。
“智能建筑”的概念能够形成的关键,主要来自于两大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通过这两项技术,原本的静物就能识别或撷取各种数据,达到所谓的“全面感知”,从而提升为智能对象。在研华追求的理想状态下,智能建筑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三个层次:便捷,整合,前瞻。
首先是便捷。通过友善的人机接口,建筑能形成与人对话的能力,对中控端或使用者的需求有所回应,甚至做到自动导航。
譬如在智能办公区,照明和空调都可按工作时间、午休及下班时间自动进行调整或现场侦测,而在此之前,这些大多需要耗费人工进行管理。据计算,仅仅导入能源管理系统,建筑就可以节省15%以上的能源,如果配合节能设备,则可以达到25%以上的节能效率。
在企业的门禁管理方面,公司可以提供一卡通系统,这种智能卡不但可以应用于门禁、停车、考勤等,还可以与薪资相连结。企业员工也可以通过智能卡使用大楼提供的餐饮及购物服务。对全球都有分支机构的公司而言,这些数据甚至可以做到全球同步。
除了便捷性,智能建筑的第二大优势是“整合”,将各种信息及警示进行综合处理。通常,企业可以通过建筑上的欢迎广告牌,实时秀出欢迎VIP到访的字幕。当访客到前台领取准入证时,系统也会自动将报到信息发送到接待者的手机上。
智能建筑的第三个层次是“前瞻”,即帮助人们进行效率管理与决策。以建筑的运维保养为例,在工作人员达到现场之前,系统就可以依据机电设备的运转履历及时数,自动计算并预测保养日期,预先用E-mail通知机电维护人员及厂商,这样一来便提高了维运保养的管理效率。在现场,维护人员也可以读取之前的保养记录并进行输入。
IBM的学徒
在IBM的描述中,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能使地球达到“智能”的状态。
研华在“智慧建筑”上的尝试源于2008年IBM率先提出的“智慧的地球”的概念。这一概念试图将新一代IT技术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将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整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张复杂的整合网络内,通过能力超强的计算机对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实时管理和控制,人们就可以用更加精明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使地球达到“智能”的状态。
这一构想至今为刘克振津津乐道。他并不讳言,研华向来是IBM的忠实学徒。2008年起,研华便邀请IBM为其做战略咨询,公司希望学习IBM的转型经验,最终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来销售它的各类产品。时至今日,IBM依然继续为研华提供咨询服务,但从今年起,两家公司的合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变化的起因就是研华在建的“智慧”工业园。研华试图将这座工业园建成“智慧建筑”的标杆,而后与IBM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未来IBM在全球范围内为其他客户进行“智慧建筑”的咨询时,可以将研华的部分产品一起打包销售。毕竟,这座“智慧”的大楼内有研华的硬件产品,也包含IBM的软件与服务。
自200多年前杜邦从火药起家,现在已经在展望下一个百年宏图了。如今的杜邦已经没有任何火药味,但制造火药时代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的理念却传承了下来,在向一家科学公司转型的进程中,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推动力――致力于运用科学技术开发可持续的、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杜邦是一家典型的B2B企业,其产品多达200余种,从农药到衣服纤维、从汽车配件到家庭用品,人们的衣、食、住、行,莫不与杜邦息息相关。杜邦凭借自己多年来在安全管理上的经验,将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协助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可持续经营的管理体系。
领先的B2B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愿景沟通引领未来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领先企业的发展愿景,与相关利益者共同创造未来,成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品牌管理和核心。
品牌建设从“共同愿景”出发
当整个世界正在紧张应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寻求生存的时候,IBM在2009年初的时候向世界提出了共建“智慧的地球”的愿景――除了经济危机,作为一个地球的公民,我们还应该关心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社会问题共建一个“智慧的地球”放眼未来,让整个人类和地球更加和谐美好、可持续发展。
在2008年末2009年初,IBM在中国陆续推出了“智慧的食品”、“智慧的保险”、“智慧的流通”等以“智慧”为主题的行业解决方案。2009年2月24日,在IBM2009年中国论坛点亮了“智慧的地球”,开启了以“智慧的地球”为主题的传播活动和业务推广活动。
话题一出,就引起了全球热议。对于这个庞大的话题,“智慧的地球”最初的时候给人以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曾经,外界有人认为这是IBM炒作的又一个概念,不同于以往的不过是想要通过这一个概念把IBM的所有业务囊括进去。也曾有人质疑,IBM“智慧的地球”是救世主还是乌托邦?显然,“智慧的地球”在组织内外的沟通情况将直接影响其构建。
IBM的内部人员表示:“智慧的地球”的概念并不是IBM创造出来的,而是IBM发现的,“智慧的地球”要靠大家一起创造。此言一出,IBM的“智慧的地球”的概念似乎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实际上它所要描述的就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智慧的地球”如何与IBM的业务相结合,这在IBM内部曾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记者曾经和IBM业务部门的一位高管聊天的时候,他说到了现在IBM的业务员在和客户合作时发生的一些变化。“最早,IBM的业务员向客户推销的是技术;后来,IBM的业务员向客户推销的是解决方案;现在,IBM的业务员只需要向客户描绘一个共同的愿景,从愿景路径入手,通过愿景驱动与相关利益者沟通,将公司品牌与业务紧密链接在一起,推动业务的发展。”核心价值观引导IBM的战略、组织转型过程中品牌传播――IBM在转型之后的品牌传播一直采用以领先观点引领品牌传播的方式,从“电子商务”到“创新”到“智慧的地球”,IBM的先进思想影响了很多相关利益者,将他们紧紧吸引在IBM周围。以“地球”紧扣相关利益者的价值,紧扣未来;以“智慧”连接IBM基于IT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将客户价值、行业发展、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再到行业解决方案,“层层剥皮”,整合了3.0、2.0和1.0的B2B品牌管理在传播上,3.0和2.0并重,既有通过相关利益者社区建设,开展的从共同愿景到价值共享的合作规划;也有通过整合平台沟通的对多个相关行业发展的引领。
智囊管理研究院研究认为,品牌管理的三个时代都是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的,只是在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以产品为中心,客户需求导向,通过改进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阶段: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影响为基础,展示超出客户期望的更多能力表现;
第三阶段:以共同愿景为中心,与相关利益者共同创造企业的未来。
如今的传播进入3.0时代,即以“社区”为平台,以互动为特征。B2B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利益者沟通更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一传播规则。B2B企业与终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实际上进入了一个B2B企业以往并不熟悉的环境,依靠以往的单向性传播模式既不经济,效果又不见得好。所以应该以公众为主体,围绕公众的所知所想设计传播议题,同时以公众的充分参与和投入作为沟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它应和了某种趋势,也为沟通成功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从传播方式上来看,B2C企业与B2B企业也多有不同。一个成功的B2C企业品牌注重高空陆地结合的立体战,它的传播不仅需要上空的定位,拉高品牌阶次,更需要和消费者面对面的接触,给他们全身心的刺激,不仅要在理性上让他们接受品牌概念,更要在感性上获得他们的垂青。但B2B企业的企业客户通常很少,彼此都会有一种理性的判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行业会议、行业论坛和行业媒体。但有时,不少B2B企业也会面向终端消费者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让普通消费者来“倒逼”企业客户的选择,如果能让谈论他们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时尚,无疑企业客户会对B2B企业投入更多的关注。
品牌强调“内部沟通”
从直升机引擎到发电,从金融服务到安防,从医疗影像到绿色创想,GE用梦想启动未来。通过自身业务的开发,实现GE的企业公民的承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所发动的绿色创想计划和健康创想计划,GE做了这样的表述,绿色创想计划的核心是我们的信仰:环境驱动的企业战略将有益于社会和我们的业绩。作为一种最新的业务策略,健康创想,将在可持续性健康方面注入大量新的投资,并帮助 GE 实施发展大计。
B2B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企业内部也必须进行品牌建设。让你的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产品和价值。因为你的员工是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在B2B品牌管理上,有一个三角关系: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是外部营销,企业与合作者(即员工)之间是内部营销,而员工与客户之间则是互动营销。你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建立坚实有力的品牌管理。
有些人认为谷歌是个B2B品牌,而另外一些人则把它看成B2C品牌,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谷歌将内部品牌塑造做得非常成功。因此,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谷歌在财富杂志评选的最佳雇主排名中名列榜首。谷歌的企业哲学反映了其品牌价值,体现了如“仅有优秀是远远不够的”,“谷歌做的事是搜索”,“不穿西装也可以严肃认真”和“对信息的需求无所不在”等准则。
内部品牌塑造是指如何让公司的雇员有效理解并信任自己的品牌。一旦品牌策略在员工的头脑中成功建立,他们将能够有效地向客户和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传达品牌信息。这样一来,客户体验将得到改善,服务质量也得以提高。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品牌也将有助于招募和保留资质优秀的员工。与品牌产生共鸣的人才会真心愿意为品牌工作,而一旦进入这个组织他们将继续为品牌的成功做出贡献。
那么,内部品牌塑造实际上应该如何进行呢?员工培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而管理层的支持是确保内部品牌塑造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像谷歌所作的一样,品牌价值应该体现于企业的使命陈述中,并由高层管理人员从言辞和行动上予以强化。工业产品和服务而言,品牌管理代表着一种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独特而有效的机会,但却有近65%的B2B国际公司一直忽略自身的品牌。
大多数公司都犯了个大错:把品牌管理事务托付给了营销部门。许多公司只是从广告和定位的角度去考虑品牌,大多数公司没有把品牌作为战略的核心。
仅靠传统的发展模式,企业的增长难以实现,需要新的更智慧的方式来驱动成长。3月16日,以“科技创新,成就智慧的成长”为主题的“IBM论坛2012”在北京召开。海航集团执行副总裁黄,首钢总公司总经济师毛武,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现任首席执行官范敏,远东集团副总裁卞华舵,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总裁瞿晓铧分享了他们对智慧增长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新纪元,IBM将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协作,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积累的最佳实践,成为客户智慧成长的支柱型伙伴。钱大群指出实现智慧增长的三大要素:拥抱新科技、展现创新领导力、培养和重塑新人才。
信息技术新纪元到来
信息技术进入新的纪元――这一观点来自于IBM三年多来“智慧的地球”的相关实践。在这信息技术新纪元中,唱主角的包括业务分析洞察、云计算、智慧城市、智慧商务、移动互联网等。这些技术将为企业实现智慧的成长提供关键能力,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解决更复杂的,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因而必将带动经济的增长。
信息技术新纪元的关键就是数据。大数据+业务分析洞察为各行各业创造新的成长机遇。大数据中包含大量业务知识和规律,一旦洞察这些知识和规律,就可以总结知识,把握规律,预估趋势,并且提出建议,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技术。“一旦大数据中的智慧被发掘出来,数据将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将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也将成为在一切行业的竞争当中区别成功和失败的关键。”钱大群指出。
早在2009年,IBM就推出了BAO(业务分析与优化)战略,这一战略本身也成为IBM华尔街路线图的四个增长点之一――IBM将BAO、智慧地球、新兴市场和云计算设定为支撑自身业务高速增长的增长点。很明显,IBM很早就敏锐地看准了数据带来的商业价值,并且做出了前瞻性的投资,比如收购Cognos、SPSS、Netezza等,进一步补充已有产品线。
要支持大数据的分析、预估和优化,就需要有新的计算模式。新一代的信息系统,将从以过程为中心的计算转向以信息为中心的、具有自学习能力的认知计算。它不需要人来告诉它怎样做,而是可以根据积累的业务经验和知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系统,就有可能解决以前人类解决不了的问题。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就具有自学习能力,是学习型计算方式的开始。
云计算对商业模式、行业模式、区域经济的变革能力已被广泛认知。云计算对IT资源使用和运营的方式进行颠覆式的创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具有自学习能力的认知计算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基石。IBM是全球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是企业级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服务与技术提供商。凭借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力和对行业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IBM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与企业推动云计算落地的重要合作者。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互为因果
1968年,IBM的Robert Dennard博士发明了DRAM内存,这一发明紧接着就为IBM创造了几十亿美元的业务。然而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IBM院士、IBM技术创新全球副总裁Bernard S. Meyerson博士指出,如今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不光来自硬件的进步,更来自系统和软件的全方位创新。
IBM副总裁、IBM中国研究院院长及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李实恭认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创新会走出实验室。未来的创新,将不能只在实验室独立研发,而是要走向市场,走向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场景,走向问题的发生处,通过跨行业的开放融合,以及系统整合的方式来实现创新,信息科技的突破性变化将集中在如何与其他行业实现更深度的整合上。
始终坚持“超越任何具体产品和技术”的理念是IBM成功跨越百年的秘诀。IBM的战略就是打包技术供企业使用,不管具体的技术如何更迭。现在,IBM的创新与行业应用联系得更为密切。几天前,花旗银行宣布与IBM共同探索IBM超级计算机Watson技术可能的用途。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金融业务负责人Likhit Wagle介绍说,花旗将研究使用 IBM Watson 深度内容分析和基于循证的学习功能来提高客户交互水平,改进并简化客户银行业务体验。
在IBM看来,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互为因果。技术的创新来自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新一代信息技术更给各行业带来重大机遇。
在传统行业,新科技将创造新的价值。例如在钢铁行业,创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详细收集整条生产线的实时数据,甚至在15分钟内,优化未来90天的生产计划,使每吨钢可以产生相当于32美元的附加价值。
在新兴行业,智慧的商务可以深刻地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将市场营销、销售、运营、供应链完全打通、整合,开拓新市场,根据客户反映实时调整营销方案,实时了解采购者行为,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预估仓储、供应链及销售,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前台及后台系统的大变革,而首席市场官(CMO)的角色将随之改变。
在支持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面对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和优化技术,使政府能够系统化地进行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虽然目前只是刚刚开始得到推广,但是已经展示了巨大的潜力。里约热内卢的城市整合管理系统可谓“全球各大城市综合管理系统的未来样板”。在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也正在通过IBM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实现交通系统中央指挥中心,利用公交车调度系统来提升公共交通的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云计算正被应用到民生建设的关键领域。中国地域广阔,各区域发展并不均衡,通过资源优化分配让每个地区的每个人都能享受较好的社会保障,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云计算技术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贵州移动云平台项目的成功上线,让贵州农民凭借一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就可以实现在线补偿结算,实现了农民看病开药报销的一站式流程,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领导力推动智慧的成长
钱大群指出,要把握机会,实现智慧的成长,关键在于创新的领导力和人才。创新的领导力包括注重数据分析与洞察、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开放的协作精神。
“前30年适用于中国企业的模式,在未来10年未必可行。带领企业从创业期向成长期过度的中国企业家,现阶段亟需提升自己创新持久的跨行业领导力,才能在多变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跃升为行业领导者。”IBM副总裁、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于雪莉表示,IBM自身也经历了领导力体系的不断进化,从“对客户的洞察”到“与客户长期战略合作”,再到“做客户的成功伙伴”。
今天中国的企业需要实现智慧的成长,人才是最大的短板之一。信息技术的新纪元到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将在企业转型发展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领导力的重新分配,CMO掌握海量的市场数据,如果能够从中洞悉和预估市场趋势,那么将成为企业中极其重要的决策者。
“现在,中国正处在信息科技产业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窗口期,如果能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化机遇为成就,引导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消除行业间的壁垒,鼓励跨行业的合作和创新,鼓励企业家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并加强人才培养,中国企业就有可能,把握住这一机遇,从而引领智慧的成长。”钱大群说。
总编观察
IBM为我们勾勒“智慧经济”发展道路
近两年,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正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智能化”阶段,而业界有这样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
2008年末,IBM创造性地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为全球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划了一个愿景。短短几年的时间,除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认可外,“智慧地球”已经开始从概念普及阶段进入到应用推广阶段。
在“智慧地球”理念普及,以及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IBM一直扮演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这不仅因为它是这一理念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IBM在抛出理念的同时,已经为践行这一理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物联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核心技术+应用创新”。从技术层面来看,相比传感器、组网等技术,最能体现智能化要求的要属“认知”技术,把搜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智能化”的重要标志。而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IBM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从应用层面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庭等名词已经耳熟能详,在这些应用层面, IBM已经储备了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多领域有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IBM不仅是“智慧地球”概念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智慧技术和应用的引领者。
3月16日召开的IBM论坛,以“智慧的成长”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了IBM的新技术和新理念。个人感觉,IBM的新理念与以往有些不同,IBM已经不单单是“智慧地球”概念的倡导者和“智慧技术”的引领者,IBM正在为我们勾勒一条适用于城市、企业的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智慧经济”的发展之路。
之所以提出“智慧经济”的概念,是因为IBM所勾勒的智慧的发展道路与城市和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突破城市发展瓶颈。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资源和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交通拥堵、公共资源相对短缺、政府服务力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智慧技术”在交通、医疗、物流、环保、食品安全、城市应急、人口管理、水资源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使得各种城市资源被更好的管理和利用,使得城市资源、公共设施及政府的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延展,相应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潜力也随之提升。
其次,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人才型经济增长。在论坛上,IBM提出了“人才型经济增长”的概念,这一概念和我们经常提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理念相呼应。智慧城市建设会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城市持续吸引高端人才起到带动作用,这也就为城市的人才型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而人才型经济是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经济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
再次、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后,会产生一些令人惊艳的效果。例如,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性化医疗,可以节约30%~70%的医疗成本。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综上所述,在“智慧地球”的建设过程中,城市、企业在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 “智能化”手段来推动城市和企业发展的模式,我把它称为“智慧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发展“智慧经济”将成为未来城市、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论经过多么科学、严密的观察、探索、分析,人类目前都无法提供外星人的真实身份,确切的照片,或其他令人更加信服的资料,所能得到的都是飞碟在空中的影像,以及大量的探索者、自称接触者、自称被绑架、被胁迫的人群所能提供的信息。
外星人到底真的存在吗?它们和地球人类长得一样或相似吗?它们呼吸的是氧气吗?它们居住的星球是否与地球相似?人类带着种种猜疑,开始了对外星人的大量观察、探索和研究。
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似乎我们认为已经相当发达。事实上,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在太阳系中的地球诞生万物和较高智商的人类,很多地球人已经对这种文明叹为观止。似乎在宇宙中地球人乃绝无仅有,地球乃最好的星球,地球乃是唯一适合万物生长和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星球。
殊不知,人类的认识也是渐进式的,虽然有时也会出现跨越式的大进步。但人类无法跨越现在的时代而去认识几千年、几万年和几十万年后的人或物,从目前的认识高度来看,人类的时空观是非常有限和微不足道的。
有人会对此提出疑义,当我们假设UFO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行器时,我们自然会认为外星人的科技是人类无法想象的,UFO可以接近、等于或超过光速行驶,在空中可以随意以近乎直角的跨度改变方向,它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人们去月球,除去起步和降落外,其行程也就一两秒。人类去冥王星只需一两分钟即可,科技发展到何等程度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人类以目前的思想和高科技恐怕是无法做到的。
频繁的不明飞行物现象,使人类愈加相信有地外文明的存在,而且这种文明远远超越了地球文明。仍然有一部分科学家,他们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人类需要超越达・芬奇、超越爱因斯坦、超越霍金成百上千倍的大科学家们,但像达・芬奇、爱因斯坦、霍金这样的科学家在地球上是几百年才能遇到的大科学家,这就使得人类的认识和科技发展如此的缓慢。
我们仍然可以大胆的猜测,能够到地球的外星人应该是属于距地球较近。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相似地球人的,或这种地外文明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星球生物。它们的文明肯定比我们先进,它们的发展阶段肯定比我们超前,它们的智慧和能力肯定比我们发达,它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肯定比我们更强,它们不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和最高能力者,只是比地球人多发展了几千年或几万年而已,几千年几万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在宇宙中它只是一个微小的数字而已。
更高或最高智慧的文明是不需要长途跋涉来探看地球的,借助于它们的智慧、能力、时空观和强大的科技,它们在瞬间会得到地球几乎全部的信息资料,对地球的这种生存环境、生命智慧,它们犹如看蚯蚓一般的不屑一顾,又怎么会来到地球这个落后愚昧的星球,而徒劳无益呢?
既然我们所看到的UFO搭载的是超越地球人文明不太多的外星人,那么,它们站在它们的星球看地球还是怕存在片面认识的,它们前来地球的目的是考察地球人的水平、地球的生存环境、地球人如何滥用地球资源、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有可能的话对地球人提出它们认为的合理化建议,在地球人遭遇无法抗拒的、甚至是灭绝人类的大灾难时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挽救一部分地球人。保证地球人不被灭绝……
无论如何,地外文明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地球文明中,虽然只是一点点,但也会如星星之火,一发而不可收。既然更高智慧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不屑一顾地球或太阳系,那么,相对地球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外文明,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与地球人应该相近、相似,相信再过一万年后,我们的后代再回顾其祖先的时候,也会回味无穷。
乘坐着碟形飞行器的外星人,有着与人类相近的体貌特征,大脑高度发达,思维极其敏捷,有着比地球人类更强的超能力,这些能力在少数地球人中也存在,只不过其能力较低而已,如遥感感应、隔墙移物、预感预测、不进食生存、心灵操纵……地外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植根于外星人的寿命和长期大量的智慧性创造与创新。
外星人的寿命肯定比地球人长,寿命长导致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时间也长,人类所提倡和追求的健康长寿正是外星人已实现的目标,当一个生命体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超级灵感和超级敏感的神经系统,健康、提供长期、源源不断动力支持的脏腑支持系统,健康不老的体魄,构成了外星人得以进行观察、探索、研究、发现、创造、创新的强大支持系统。
人类社会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繁衍后代。地球人的繁衍后代过程人所共知,外星人繁育后代的过程,人类还无法知晓,但只要外星人的认知水平和科技发展与地球人相差不太多,那么,它们的生存繁衍也就和地球人接近。我们可以假设,首先外星人肯定要优生。优生的关键是确定男女双方的最佳状态点,到这一点时男女双方精力充沛、体能状态最好,此时的和卵子结合将会产生最好的生命体。其次,孕育过程科学化。孕育过程一般不在母亲身体内孕育,而要把新生命体放在一个比母体更好的孕育环境,这个环境更适宜该星球人发展的需要。
为什么不在母体孕育,因为母体孕育受母亲心情好坏、情绪高低、工作压力、新发生疾病如感染等,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不利遗传信息和成长,从而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把新生儿放在一个更适宜生长的先进环境中去孕育,会有助于新生儿健康、适宜、快速、接受最佳外部感应、最佳成熟等,有助于新生儿未来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及时发现基因的缺陷、不足,及时进行修改,结合该生命体未来强大特点进行适宜修正。就像地球人的早期教育一样,外星人更加重视新生命体的教育。它们的教育要比地球人更快、更强、更有成效。因为这些新生儿自身具有各种地球人认为的超能力,所以它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效果也最好、最快。这是地球人在当前的状态和科技引导下所根本想象不到和不能做到的。每一个新生命体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达到和超过卓越地球人如达・芬奇、爱因斯坦、牛顿、霍金成百上千倍的能力。
外星人估计也和地球人一样会犯错误,犯错误自然也会受到惩罚。如何惩罚呢?我想和地球人的处罚不同,没有死刑。根据犯错误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情节较轻者批评教育;情节较重者废去一部分超能力;情节严重者废去全部超能力,并发配到其他发展程度较低的星球,前提条件是该星球可生存、可发展,不是送到那里去送死。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有很多记载了人类见到了拥有超能力的人,其实它们就是高智慧、超能力的外星人。它们来到这里不是旅游、不是参观、不是定居,而是送一部分严重犯错误的“同志”到这个不太适宜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接受处罚。
一直以理性看待世界的人当然不会相信2012年就是世界毁灭的日子,尤其是科学家,他们列举了种种理由和科学证据,没有世界末日,即使有,也不可能是2012年。就连传说中末日论的始作俑者――玛雅人或玛雅文化也在否认世界末日论。玛雅长老皮克顿表示,末日理论源于西方,玛雅人从来没有过这类想法。玛雅人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科学家和玛雅人对世界末日否认的原因不仅仅是理性,也在于担心扰乱人们的生活,更要担心对引起社会混乱或一些人的厌世自杀而承担责任。2012年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些天灾和人祸,也会有常见的生离死别,但是,2012年是一个并非不同于往年的日子,你愿意创业发财就创业发财,你愿意成家造人就成家造人,甚至环游全球长住短憩,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2012年或以后真的就没有世界末日或巨大的灾难降临人世么?即便是理性地看待世界,也可能体味到世界末日的可能,否则,世界末日的预言就不可能像阳光下的阴影一样,总是伴随人类,并影响人们的生活。
人们担心世界末日或在巨大的灾难下的毁灭来自两类事实和证据。第一类是人类曾经感受和经历过的事件,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第二类证据是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些预测。
例如,史上就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0%的物种灭绝;第二次是在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第三次是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95%的地球生物毁灭;第四次是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爬行类动物几乎绝种;第五次是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导致恐龙彻底消失。人只不过是地球上讨生活的芸芸众生之一,如果发生类似五次生物大灭绝的事件,人也会难逃厄运。
科学研究做出的地球可能遭受毁灭的预测也并非不靠谱的事。例如,研究人员就列举出了可能导致地球毁灭的十类情况,其中,涉及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或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任何事物都会经过孕育、萌芽、诞生、发展、兴盛、衰老和消亡过程的话,也会相信地球的毁灭也是早晚的事。包括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最适宜生存的这个地球也不过形成于约45亿多年前,地球这颗岩石行星最初只是漂浮在太空中的尘埃,它们来自巨大的古老的恒星在寿命终止时的大爆炸。地球自形成以来也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代。往后的发展不言而喻,就像恒星会有寿命终结的时候一样,地球也会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只是会不会是大爆炸,则另当别论。
尽管从长远意义看,地球的毁灭并导致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灭亡是一种可能,这也无关紧要,因为,地球上演化出了最有智慧的物种――人类。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既能延缓这种毁灭,也有可能阻止地球上的人和生物的灭绝。
智慧的体现之一是,不要把遥远的灾难当做今天的厄运。研究人员对地球寿命的解答是,地球正处于青壮年,即使它逃不过自然规律而毁灭,也还有约50亿年的寿命。如此遥远的将来,何必要做杞人?
即使灾难可能到来,通过人类的智慧也可以把灭顶之灾减小为皮毛之灾,把多灾多难减至为少灾少难。没有人想让自己和地球毁灭,因此,人类会想尽种种方法减少和减轻灾难,并减少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削减和最终消灭核武器,缩减生态足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种子库,以科学之力抗击疾病等等,都是可以延缓甚至消除世界末日的智慧和做法。
1347年至1351年的鼠疫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欧洲人就认为那是“世界末日”的到来。但是,通过科学和智慧,人类战胜了瘟疫,人类并没有毁灭,人类文明也获得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理解为云计算、物联网实现落地的一种方式。物联网实质上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RFID技术将传感信息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云计算实现了信息集中化、智能化,成为信息价值的载体。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物联网获得的信息存储并加以利用,让物联世界的数据产生价值并最终服务于人。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人们描绘的一幅美好蓝图,而且在逐步实现落地。
政策支持 网络先行
智慧城市该如何腾“云”驾“物”?通过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即可看出端倪。2013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式起步,政府确立试点目标,然后集中投入重点建设。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总体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这样的一针强心剂,坚定了这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从随后公布的规划信息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提出了不少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无线城市、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实际情况同样让人感到乐观。例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无线城市也在运营商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规模,奥运前后掀起的平安城市建设热潮为智慧安防奠定基础,智慧医疗也在部分城市的改革下成为现实。
从以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既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也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的力量可以在大处推动,以北京为例,已经颁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解决特大型城市发展难题,人口、资源、交通、环境;二是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发展高端产业,催生新的业态。政府还可以通过小处落实,例如杭州和苏州推进智慧医疗方案,在预约挂号上下功夫,分时段预约就诊,通过电子病历实现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微小的动作,实现了智慧医疗的落地。政府还可以因地制宜,例如江苏无锡依托物产业优势,建立规模宏大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云”、“物”融合。
腾“云”驾“物”的源动力有了,具体到实施,就是技术和方案的推进。依然以北京为例:北京首先确立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建设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北京市选用TD-LTE技术建设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建立覆盖到四环以内所有物与物的通信的物联传输专网。同时,北京市也在积极推动政务云,在政务领域规划建设“1+1+16”框架——一个市级的政务云、16个区县和重点领域。
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一点,担负基础网络建设的运营商表现可圈可点,中国移动最早“无线城市”战略,而中国电信的方案则称为“光网城市”,中国联通则直接“智慧城市”战略。无论是“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还是“智慧城市”,都是利用运营商的多种网络覆盖,为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城市百姓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当运营商建立完善基础网络之后,还要相关数据服务加入进来。
三大巨头 各有侧重
IBM是智慧地球的发起者,推行基于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软件是方案的灵魂,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躯体实现智慧城市的理念。IBM坚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中国城市的运营压力。IBM智慧城市创想包括:以环保为主体的绿色智慧城市;以健康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医疗;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筑;以政府服务为主体的智慧城市服务;以科学发展为主体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相应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对应了能源、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诸多方面。
IBM的整体思路是:汇集来自物联网的各种信息制定智慧城市的决策,通过云计算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解决潜在的问题。IBM以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先行者身份,深耕智慧城市发展,并充分利用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快速交付以市民生活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典型是微软。微软的侧重点是云计算,注重数据的分享。智慧城市的预警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最终达到终端信息的呈现。微软的“云端智能城市战略”包括:建设代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城市云,以N屏与物联网为端,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于IBM来说,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并不少见,因为自2000年起,IBM开始与全球的风险投资企业合作,为新兴的初创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2010年,IBM正式在全球“IBM创业家项目扶植计划”,为全球创立5年以内、开发软件产品或服务的私有企业提供软件、培训等资源。而SmartCamp作为IBM创业家项目扶植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关注成立不到5年、销售收入尚未达到100万美元的初创企业,为其提供为期3个月的IBM辅导课程。
“在新兴市场,创业家比我们更有经验,他们知道新兴市场需要怎样的思路、产品和服务。”IBM资深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商合作部总经理Jim Corgel表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区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不仅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传统,因此这里的创业企业有更强的活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一缕阳光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球企业总数90%以上,为全球贡献了近65%的GDP,并提供了超过90%的工作岗位。但相对的是,全球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它们一方面要在本地市场与同类企业一争高下,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大企业由于资源优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加入了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而IBM也将这些初创企业推荐给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200家风险投资公司,为这些初创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据了解,SmartCamp已为全球参与该项计划的初创企业筹措超过6500亿美元的融资。
2011年,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和SmartCamp大赛正式进入中国。在SmartCamp 2011中国区决赛中,有5家中国初创企业从入围的3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今年8月举办的IBM SmartCamp 2012中,有两家中国公司成功入围了亚太区决赛。
“他们是创业企业中的佼佼者,不仅拥有创新的理念与技术,还反映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创造出更多新的商机。”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应用开发商合作部总经理詹海萍认为,这个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冠军,而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事实上,今年各大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举办各类创业扶持项目,希望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加入自己的生态圈。而在Jim Corgel看来,SmartCamp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对于初创企业的投资,“IBM现在每年的研发投入是70亿美元,并且连续19年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投资。”显然这对一名创业家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其次,IBM的全球化水平、品牌、渠道都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强大的技术实力能够供创业者在IBM的产品基础上进行新的研发;第三,当风投想退出某个公司的时候,如果IBM认为这个企业有价值,还会继续跟进,将其融入到IBM的大家庭中。
照亮“地球”
在洛杉矶,30%的市民都在受停车之苦,但谁也没想过一个6英尺长、9英尺宽的停车地块还能如何更好地利用?Streetline公司却通过使用传感器,让城市中更多的停车场能够供人们使用,这样既减少了碳排放,也让大学、医院等停车场在空闲时段有更稳定的收入。
无论在中国、美国、非洲还是拉美,假药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Sproxil公司CEO Ashifi Gogo一直致力于阻止假药继续伤人害人。Ashifi Gogo创建了一个手机应用,用户只需将所买药物的序列号输入手机,就可以得到权威反馈,证明药的真假。
在SmartCamp里,有许多智慧交通、医疗、商务、移动互联等领域的企业,他们的方案可以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可以看出IBM的心思不只是社会责任,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扶持计划,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其“智慧的地球”战略,为医疗、交通、能源等行业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扩大其行业生态圈。
“我们在参加企业的选择上是有一定标准的,但首先要认同并符合IBM智慧地球的观念,真正和我们心气相投。此外,我们希望企业的产品能切实解决一些问题,如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交通等。”Jim Corgel表示,IBM也希望通过对于SmartCamp收集更多新思路,引导初创企业发展,为城市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提供参考。
詹海萍也认为,对创新企业的扶持与合作将对IBM未来的发展以及“智慧的地球”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大有裨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在赚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乐于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所在的城市和社区解决问题,这是全球各地的企业家都适用的思路。”
高端对话
众人拾柴火焰高
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独家专访IBM资深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商合作部总经理Jim Corgel。
孙定: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IBM智慧地球是长远、战略的考虑。在这样的考虑中,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分别占什么位置?
Jim Corgel:IBM的雇员当中约有400万开发者,所以我们非常了解开发者。11年前,我们建立了一个名为DeveloperWorks的网站,推动开源等事业的发展。在这个网站中,软件开发者和工程师不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专利和私有技术的世界中,没有立足之地,我们希望建立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交流、自由探讨,充分发挥。据统计,全球约1400万个开发者中,有400万人每个月都会上这个网站。这种社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无论对初创企业还是大企业都有帮助。我们一直鼓励基于“智慧的地球”理念的创业者精神,虽然这个市场现在还不成熟,需要很多公司付出时间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发展,但是他们提出的点子、方案、计划能够真正解决城市管理、医疗卫生、城市交通、食品安全等迫切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出“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的初衷。
孙定:IBM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成绩和效果?
Jim Corgel:IBM的战略决策包括构建生态圈、拓展新兴市场、给初创企业提供支持,为此我们专门拨出一部分员工专职来做这些事。现在,全球各地的40个重要城市都有IBM全职员工在构建并维护当地的产业生态系统。他们在当地工作、生活,更了解本地市场和其他市场有什么区别,因为一家罗马尼亚的初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中国初创企业肯定是不同的。我们越接近本地市场,就越有更好的机会传播我们的理念,提供更好的帮助。
随着数据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业务应用同IT基础架构之间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IBM为此提出智慧系统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什么是“智慧地球”?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日前,IBM 正式了智慧系统策略,希望以此倡导为工作负载而优化的理念、创新的云架构和绿色节能的IT经济,将推动信息产业新一轮变革。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系统与科技部及渠道事业部何国伟表示: “智慧系统应该具有三大特征,首先就是能够对应用进行优化,以解决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问题; 其次是,以云架构创造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第三就是具有绿色节能的特质。”
何国伟指出,为工作负载而优化是智慧系统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IT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着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需求,用一种系统通常也能运行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就像很多客户目前正在使用的那样。但是如果从成本、安全性和扩展性等不同的维度来衡量这些工作负载的使用时,某一种系统就很难同时成为不同用户需求的最佳选择。
“因而选择并构建一个适合客户需求的最优系统就成为实践智慧系统的关键所在。”何国伟说,部署为工作负载优化的系统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 一是选择适合不同工作负载的系统; 二是为适合特殊行业应用预先集成的方案; 三是针对混合负载集成的系统。
“云计算”的概念已经渗入到了整个IT产业的方方面面,IBM也明确将云架构作为智慧系统重要的交付模式。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资深架构师梁建球介绍: “虚拟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是基础设施云的三大特征,因而云架构中虚拟化技术的优劣、成熟度,以及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客户是否能够获取更灵活的资源使用服务、不中断业务的设备更新,及更快速的服务交付。”
在谈到智慧系统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时,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市场与策略总经理傅斌表示,三者间既不会有谁先谁后之分,也不会三者平均。IBM会根据用户具体的业务和工作负载情况,来帮助用户打造智慧系统的不同侧重点。